生命科学行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5:53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1

[关键词]技术理性;生命之师;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领域普遍存在技术理性主义取向,在此取向下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往往通过学科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能的强化训练,旨在培养谙熟“三学六法”①幼儿教育知识并掌握“说”“唱”“弹”“跳”“画”等一整套师范技能的“技术熟练的忠实执行者”。这样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乃是晚辈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的产物,其背后的深层逻辑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按照既定模式和规则向可以完全预知的学习者传递既定知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得这种教师教育范式的弊端暴露无遗:一方面,教育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知识也不再是静态既成的体系;另一方面,教育不能够充分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就学前教育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而言,后者的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模式变革迅猛,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滞后,多数院校对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过程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导,教育情景类知识不足,同时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导致毕业生职业认同度低,缺乏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教育矛盾的转化显得消极和被动,以致流失现象严重。技术理性主义使得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所培养的幼儿教师本身被异化为工具,即幼儿教师自身作为具有生命尊严的主体的潜能无法充分被挖掘、价值无法充分被彰显,沦为掌握一堆“师范技能”的“教书匠”,无法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去培育下一代,最终将教育的人性和生命本质异化为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规训。如何通过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造就有思想的行动者,彰显教育的生命意义,乃是学前教育本科层次师资培养必须回应的重大问题。要改变技术理性主义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重新调整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园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资这一任务尤为突出。因此,在考虑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必须研究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动向,关切教育价值的回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由此,应从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个层面去规划幼儿教师培养和评量幼儿教育,以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必须全面掌握各种丰富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更体现在必须拥有面向各种现实教育情景的实践智慧”[1]。幼儿教师应从“忠实执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转变,从“表现和独白型”向“支持和对话型”转变,最终成为能彰显生命价值和人性光辉的“生命之师”。

(一)意蕴:教育的生命取向与“生命之师”

生命是探讨人及其教育问题的起点,也是这些问题的最终归宿。现代哲学不再仅仅把生命理解为生物学或医学意义上的“活着”(强调生命的有限性),同时还关注生命的完整性(理性和非理性)、独特性和无限可能性。对于受教育者的生命(包括尊严、价值、情感、个性等),是尊重还是忽视,是彰显还是控制,则应该成为评判幼儿教师的根本尺度。所谓“生命之师”,其一是指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时,能不断地将自身的实践行动放在生命价值的光辉下审视,并基于审视的结论而对实践行动予以优化调整。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始终关注儿童生命的有限性进而对儿童权利予以优先考虑,应重视生命的生成性从而对师幼互动关系积极支持,应强调生命的完整性以体现对儿童人格因素的充分尊重,应把握生命的场域性从而对教育情境进行多元建构。其二是指幼儿教师自身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实现人生意义的升华。

(二)标准:“生命之师”应是“四有”教师

在教育之生命意义的指引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尤为强调情感态度、理想信念、思想情怀等非智力因素,同时也重视教学策略、技巧等工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因此,“生命之师”可定义为全面发展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学识能力、有仁爱之心,熟悉并热爱本土教育事业,并能创造性地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简称“四有”教师)。这一人才培养标准,具体体现在学生毕业时,应当具备比较全面的理论素养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应当掌握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实际教学、管理与学前儿童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并能与社区其他人员、机构、幼儿家庭等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应当理解并执行我国学前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初步掌握学前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形成基本的学科研究意识、态度与能力。

二、深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和教学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可通过内容结构上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实施中强调团队化教学、培养上注重反思性实践、学习方式上倡导混合式学习共四个方面深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一)建设模块化课程框架

基于新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必须打破传统的“三学六法”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四有”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基本模块,如图1所示。专业理念模块包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待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待幼儿保教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幼儿教师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部分。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学前教育通识性知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专业技能模块主要包括幼儿园支持性学习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儿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以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学习能力模块则关注幼儿教师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使幼儿教师成为幼儿园教育、儿童发展的终身学习者、研究者、反思者与实践者等。

(二)实施团队化教学改革

在模块化课程框架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本科的课程也应打破原有学科化体系,代之以项目(专题)形式构建的新课程,因此课程教学方式也自然由过去的一人负责一门课程变革为团队化教学。以成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通论”课程为例,课程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幼儿教育学”学科体系,设计为“多重视角的学前教育”“与儿童交朋友”“支持儿童发展”“课程设计开发”“建设伙伴关系”“投身教育事业”等项目(专题),该课程的实施由过去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化为“项目中心”“学生中心”,由此组建了学科背景为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教学成效明显提升。

(三)完善全程化实践体系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运用娴熟的技术解决非常明确的既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洞察问题。舍恩所说的“单循环学习”和“双循环学习”,没有对实践的反思,尤其是对活动背景的反思,教师就只能是执行命令的技术工人,不可能成为“生命之师”。对实践的反思是“生命之师”典型的行为特征,他们不仅具有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而且“还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后果、教育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课程原理等更宽广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处理的能力”[2]。否则,尽管从业时间再长,经历再丰富,也只能是“教书匠”而不会成为“生命之师”。因此,在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和反思的密切结合,让学生通过真实场景的真切体验获取应对各种现实教育情景的实践智慧。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基本理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可建立贯穿所有学期、融通各门课程的“进阶式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双导师”协同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擎,培养学生成为拥有面向各种现实教育情景的实践智慧,理论联系学前教育领域实际的丰富个体经验。从实施形式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实践、集中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其中课程实践结合教育理论课程的讲授安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教学实训、课堂练习、实验、课堂观摩等方式进行;活动实践通过打造专业竞赛活动、主题活动、仿真模拟活动和研究活动等,培育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集中见习实习主要通过见习、一日生活实习、综合实习等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实习形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基本结构如图2);社会实践属于拓展性实践教学内容,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参与支教活动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志愿者活动。

(四)践行混合式学习方式

应以混合式学习方式契合模块化课程框架和“项目中心”的团队化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学习任务驱动下,组建学习共同体,借助网络视频教学、在线师生互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真实与虚拟情景,通过同伴互助和导师引导等途径,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知识,详见图3。

三、完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条件保障机制

幼儿教师的成长由一系列关键事件构成,这些事件通过激荡情感、冲击理念、锻造技能、提升成就等,使得新手教师逐步成长为教育家型“生命之师”。关键事件由内在动力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促成,它们共同构成如图4所示的“教育家型幼儿教师成长机制”。由高校、幼教机构、研修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构建立体、多元的协同育人场域,有助于促成“关键事件”的产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为充分整合教师、课程、政策、资讯等人才培养资源,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同时,极力打造和提升实践/实训平台,为学生专业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

(一)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

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指由关注和研究教师教育并志在做好教师教育,或者与教师成长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个体或组织,基于一定的行业或专业规范,在多向互动和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密切、稳定、志同道合的团体,其结构如图5所示。核心是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师范生),相关主体包括与师范生成长密切相关的日常重要他人(首先是师范教育教师团队),相关学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幼教机构、研培中心等。这些要素处在不断交互中,共同置身于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场域。教师教育共同体主要依托各种活动来实现良好运转,主要包括:(1)高校构建教师教育大专业平台,实现大学校园内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良性运转;(2)以实践基地联席会实现与中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机构的密切联系;(3)以国际学术研讨会实现与国内外同行院校和专家之间的多向互动;(4)以地方合作项目实现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互支持;(5)以学院理事会实现宏观教育共同体的良性运转。

(二)打造强大的实践/实训平台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2

一、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课标版试题的异同

2012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无论是大纲版还是课标版,其共同特点是:难易适中,凸显历史学科特点,渗透新史观。

1.试卷结构稳定。试题紧扣考纲要求,第一卷文综历史选择题都是12道,但大纲版文综历史选择题安排在地理学科选择题后政治学科选择题前,课标版历史选择题则安排在地理、政治学科选择题后。第二卷非选择题,大纲版历史材料解析题仍然为37题,三科综合题的题号顺序有所调整,历史角度的设问被置于39题的(1)(2)问。课标版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则继续保持两道大题,分别为25分与12分,以及选做题(4选1)每题各15分的形式。通过对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考纲的比较,笔者发现,两套试卷结构稳定,试题的命制没有拘泥于教材,也没有游离于考纲之外,都做到了情景创新、古今贯通及中外关联。

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突出学科特点。大纲版与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制遵循了知识为基、能力立意的原则,做到了以教学重点为切入点,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试题清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如,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和课标版的40题都涉及了两次工业革命。大纲版试题运用了“世博会”的情景材料,涉及了全球史观下中西方文明的冲突,考查了学生对工业革命这一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课标版试题则以日常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为切入点,提供了交通信号灯变迁的材料,并设计了如下问题:(1)交通信号灯诞生的背景是什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3)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科技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城市生活。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来看,其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包括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新技术与新发明的出现及其影响等,做到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生在作答时,应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准确合理地提取有关信息,并积极调用储备知识,有效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释。

3.传承文明,关注社会转型。高考历史试题的立意积极向上,在传承文明的同时,也渗透着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并且非常关注社会转型。如,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与课标版41题两道题的背景材料实际上给出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与中国的反应等史实,展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其要求考生做到史论结合,运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等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

4.课标版考纲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课标版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如下:课标版考纲四个考核目标中,每一层次的要求都比大纲版考纲表述得更为具体;大纲版考纲的能力要求针对的是文综三科的共性,课标版考纲针对的则是历史单科;在能力的定位上,大纲版考纲主要涉及理论性知识、综合性能力的考查,课标版考纲主要涉及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2012年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24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对应考点为汉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监察制度;25题利用民间传说创设情景,考查了宋代世俗文化,对应考点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对世俗文化的影响;26题考查了明清工商业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应考点为古代经济中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27题考查了王阳明的心学,对应考点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宋明理学;28题考查了清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29题考查了中央内阁的职权,对应考点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明清君主专制;30题涉及了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晚清民族工业兴起,考查了民族实业家的思想与品行;31题考查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32题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33题考查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34题为案例情景题,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与实质,对应考点为古希腊罗马中的罗马法;40题为材料解析题,对应考点为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

为了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现将课标版考纲的具体要求和增删的考点列举出来,以供高三历史教师和广大考生参考。课标版考纲新增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其中,中国史部分包括:(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度)。(2)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3)手工业的三种形态。(4)宋明理学(包括陆、王心学)。(5)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6)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7)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8)国有企业改革。(9)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1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其中,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增内容)。(1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世界史部分包括:(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宗教改革。(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4)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5)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7)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其包括世界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等)。

课标版考纲删除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其中,中国史部分包括:(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2)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3)北洋军阀的统治。(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具体史实。(5)新中国建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6)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曲折发展时期的政治运动。(8)“”中的史实类内容。世界史部分包括:(1)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2)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选修中保留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3)亚洲革命风暴。(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的过渡。(5)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选修中保留第二国际)。(6)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保留苏联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7)亚洲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013年甘肃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中心,整合历史课程资源,创设新情景,以能力立意,以新史观为引领,重视对考生阅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文综历史试题作答情况分析

1.考生作答的基本情况。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遵循了考纲的基本要求和命题指导思想,体现出了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指导下的命题特点,凸显了立足现实、取材历史、展望未来的原则,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试卷在继承2011年试卷表述风格的同时,推陈出新,有所发展。纯粹知识记忆性的题目已不可见,全是以能力立意的题目,有的题目从内容到观点都不拘泥于教材,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对此会感到非常迷茫。

历史试题12题考查了秦汉文官名称;13题考查了唐代重农抑商思想延续的内容;14题考查了唐宋元文化的发展;15题考查了清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化;16题考查了近代历史人物中的李鸿章;17题考查了近代海关管理制度的变化;18题考查了国共对峙时期对红军新的认识与理解;19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生产资料的变化;20题考查了法国政治民主发展历程中的巴黎公社;21题考查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22题考查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23题考查了二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即北约与华约的相关内容;37题(1)中考查了工业革命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时代背景和作用,(2)中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的状况,(3)中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理念的变化;39题(1)中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2)中考查了西汉加强统一的历史作用。

鉴于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单选试题所给材料容量较大的弊端,2012年的单选试题则缩减了材料容量,题干所要表达的信息更为清晰、明确。试题与往年相比,更加强化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单选试题要求考生在对历史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的前提下,阅读、理解所给材料,全面解读相关历史概念,依据设问角度选择正确答案。综合题37题以世博会的历史发展为主题,展示了全球史观下人类文明(包括中国)发展的历程,彰显了人类未来发展所应持有的理念。该题立意高远,符合时展要求,设问角度科学,能力考查指向明确。39题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等内容。其都要求考生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深入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考生作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审题不够细心。审清题目要求,仔细地阅读相关材料是答好主观试题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因理解能力较差,审题不够严谨导致失分。如,2012年大纲版文综历史试题37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考生只有根据要求答出背景和意义才能保证得分。(2)不会利用给定的条件进行答题。其主要表现为:考生综合分析与阅读能力较差,难以有效提取相关信息,语言表达缺乏层次性、逻辑性,不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述,所述内容烦琐空洞甚至出现明显的错别字。如,37题第三问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一、二和三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特点分析概括出“发展理念的变化”及其原因。很多考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发现所问问题与三段材料之间的关系,只能依靠思维定式作答,想到哪答到哪,最终导致得分偏低。(3)存在不良心态。如,存在投机心理,不同问题采用同一答案;肆意发挥,答题漫无边际;心理紧张,未找准答题位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于知识和能力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理解知识与记忆知识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教材与其他复习资料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长期努力与短期突击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等。

三、备考方略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3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在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的设备中心、高等院校等地方工作,也可以做国家公务员。相关行业(如it,仪器仪表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设备、护理、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医疗设备/器械;

2医疗/护理/卫生;

3制药/生物工程;

4新能源;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其他行业;

7计算机软件;

8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算法工程师;

2售后工程师;

3销售工程师;

4硬件工程师;

5维修工程师;

6注册专员;

7技术支持工程师;

8产品经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挺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个名字大家一听到就会以为是医学专业,其实它是属于计算机、电子、医学交叉的一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不归医学类专业管辖,而是不折不扣的工科专业,毕业后授予的不是医学学士,而是工学学士。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由于是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它与生物学、医学这些传统的经典学科又有所不同,也有别于纯粹的工程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与生命、医学紧密交叉的学科,它致力于用工程学的手段解决生命、医学及健康领域的问题,特别是研究、开发创新型的医疗设备、检测方法、材料制剂等。生物医学工程是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将在本世纪为整个工程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带来深远变革,更将成为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4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专业特色功能分区

现代大学校园,越来越注重人文景观的规划及影响。基斯特说“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是否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1]。本文从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院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景观规划入手,探索研究新校园如何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传承柳铁人的精神,营造具有学院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升校园品质的人文景观环境空间。

1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

新校区人文景观建设,就是将学校近60年的柳铁校园文化灵魂带到官塘校区,表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行业文化背景、办学理念和特色,构筑功能合理的空间,将人文理念规划贯穿整个校园,提升校园整体品质,形成标识化、个性化的校园景观文化系统,注重以人为本,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1.1学院的历史与发展定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956年成立,历经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广西铁道专科学校、柳州铁道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等阶段,2009年更名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柳州市柳东职教园区,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学院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努力建设“在广西区内有重要影响、专业建设在全国具有特色的高职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

1.2学院的行业背景学院在2006年划归柳州市之前都是铁路局直属的院校,学院的铁路行业背景是和其他高校的最大区别。新校区的规划要将铁路、轨道交通行业等元素融入进来,教学楼、宿舍楼等都采用铁路系统高级灰颜色,突出铁路行业文化背景。

1.3突出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坚持“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人文景观的规划,要以体现学院的铁路、电子、机械、汽车等专业特色为根本,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

2总体功能规划与布局

2.1结构与功能分区新校区规划整体从结构和功能来划分,可分为行政区及主景观轴、教学实训区、休闲生活区、运动区、校友文化区等五大区域。

2.1.1行政区行政楼前广场,也是整个校园的主轴线广场,要突出严谨、肃静、儒雅、庄重的氛围,体现学校校训校风、师德师风、治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在此设置学校最为醒目、突出主题的大型标志性雕塑,体现铁路文化行业特色。采用不锈钢材质,整体高6米左右,周边配以喷泉系统,作为学校的灯塔式航标建筑,指引师生发奋图强、积极向上。

2.1.2教学实训区教学实训区是学生日常上课、实训的场地,要营造浓厚的治学氛围。主要运用静态雕塑来表现,可用铁轨、火车头、行业伟人、金属质感等元素来表现。

①铁路文化展示区域:“柳铁职院号”火车头展示放在进校门右边的实训楼广场,火车头的旁边建立铁轨实训展览区,以供学生户外实训用。运用钢筋建成的铁轨蜿蜒曲折,也是一具静止凝固的特色雕塑。②教学楼和图文信息中心旁绿地:可做接发列车人员现场工作的场景塑像等,传扬铁路学子的模范事迹和敬业精神。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园和世界工业文明发展长廊,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展现工业文明发展史。③二级学院实训楼前绿地:周边的大块绿地可作为展示校企合作、行业背景的文化区。如表现校企合作的柳州汽车企业宝骏实训基地,用一组人物雕塑群,表现学生在一线实训的场景;树立本行业的历史名人、伟人雕塑,营造出高尚典雅的治学氛围。动力技术学院可树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塑像;建筑技术学院可树立“木匠开山鼻祖”鲁班塑像。

2.1.3休闲生活区①学生宿舍生活区及食堂餐饮区:食堂前小广场,设置文化景墙或花架,周边配以体现生活与美德、寓言故事等小雕塑,创造温馨和谐、洁净规范的生活休闲区[2]。②校园山丘坡地:校园内的小山丘坐落在教学区以南,山坡上建有凉亭、长椅,供师生乘凉小憩,也是学生课间自习的好去处。③景观湖周边绿地:景观湖作为联系整个校园的水体系统,自北向南,贯穿整个校园,湖中心正围绕着周围的小山丘,形成有山有水的山水园林景观系统。

2.1.4运动区体育场馆和操场:采用能体现奥运精神和运动之美的名人及名言,阐明文明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意义和重要性。户外空间可设立展现体育运动之美的小型人物雕塑,创造健康朝气、青春绚丽、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2.1.5校友文化区学校正门大道上的绿地系统用来做校友文化广场。校友区用大型景观石突出主题,并刻上主题名称,比如:桃李园。树木采用班级领养的形式,旁边立以树碑。校园长廊和活动展示区来展现学校的风雨历程。可采用老校区的砖瓦堆砌,并移植老校区的树木花草装饰打扮,让老校友们睹物思人,回想起曾经年轻的美好时光。

2.2内涵丰富的道路建筑系统

2.2.1道路系统可采用柳铁校训“明德励志、求知笃行”、校风“严谨、求实、勤奋、文明”来命名,如“明德大道”、“求知大道”、“严谨路”、“勤奋路”等。

2.2.2楼宇系统①教学楼:可用“厚德楼”、“弘毅楼”、“博学楼”等激励学生思想、道德、奋发图强的词语命名,恢弘大气且富有文化底蕴。②实训楼: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学科内涵。如运输管理学院可用“毓秀楼”来命名,意为“钟灵毓秀”。运输管理学院女生居多,用“毓秀”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显得高雅、有诗意。“毓”又与“运”谐音,体现专业特色。动力技术学院三栋实训楼可用“力行楼”、“敦行楼”、“知行楼”三个“行”字系列的词语来命名,体现努力实践、竭力而行、知行合一的学院精神。“力”与动力学院的“力”字双关,体现学校工科类的办学特色。“力行”激励师生注重实践、竭力而行,与学校“火车头”的铁路文化特色精神相辅相成。“敦行”勉励师生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抱负与才能,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力行”、“敦行”、“知行”三栋实训楼组成“行”字系列,体现勇往直前、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铁路文化精神。③学生宿舍楼:男生宿舍可用“宇轩楼”、“鹏举楼”、“志远楼”等具有内涵,志向高远的词语,显得豪迈大气、刚性十足。女生宿舍可用“蕙兰楼”、“玉洁楼”、“秀慧楼”等表现女生秀外慧中、冰清玉洁的词语,显得美丽高雅、富有品位。

2.2.3广场、绿地系统①广场:校园中心下沉广场可用“润泽广场”来命名,润泽有滋养、恩泽之意。比喻学校环境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食堂前小广场,可取名“怡然广场”,有安适、愉快、满足之意,师生到此都是高兴愉快的心情,怡然自得。②绿地:图文信息中心旁的绿地可用“博雅园”命名,寓意学识渊博,品行端正,意在激励师生博学正己,做通识达雅之人才[3]。行政区与教学区之间的绿地可取名为“善下园”,译为善于下问,虚怀若谷。激励学生虚心学习,善于下问,做人要虚怀若谷,学会包容,是老子和谐思想的体现。

2.2.4景观湖、观景亭系统①景观湖:景观湖水体贯穿整个校园,连接着运动区、教学区、行政区及生活区,用“清源”一词冠以校园湖名,意在水引自学校所在的柳州市母亲河“柳江”而来,水质清莹透澈,源源不断。二是表明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②湖中心的小亭可用“荷风亭”来命名,引自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因校园湖中种植荷花,引用“荷风”二字,师生来此欣赏荷花,亭亭玉立,阵阵清风袭来,芳香四溢,极富诗情画意。

2.2.5体育场馆①体育场馆:体育场馆可用“卓尔馆”、“卓拔馆”、“卓立馆”、“卓捷馆”、“卓越馆”等“卓”字系列词语来命名,激励健儿们超越自我,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展现超越寻常、与众不同、卓越超群的精神意境。②户外体育场:可用“行健体育场”、“风雨体育场”来命名,表现体院健儿们刚强劲健,自强不息,风雨无阻的体育运动精神。

2.3多元化的绿化景观设计植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活体,是构成校园环境景观的重要因素。在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构建中,植物是体现校园风格特色、创造深远意境的重要元素。校园人文景观要注重园林植物的配置,体现“一花一草见精神”,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

2.3.1因地制宜,打造园林式学府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绿树长青,植物品种繁多。柳铁职院以建设园林式学府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品种,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姿态、色彩及味道,创造自然风景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校园。

2.3.2传承文化,突出主题校园中休闲绿地要展现特色,传承历史,创造风格迥异、主题鲜明的植物绿化休闲园区。

①桃园:桃树是老运校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学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校以来,校园里就种植了许多桃树,每到阳春三月,粉色的桃花竞相开放,淡雅芳香,娇艳动人。老一辈的柳铁人,见到桃花就回忆学校几经变迁的时光,也寓意学校培养的学生们“桃李满天下”。②桂花园:桂花树是柳铁职院老校区的又一代表树种之一。广西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桂花树。八月桂叶茂而常绿,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四季桂四季开花,四季飘香,都是观姿美和闻色香的绝佳树种。广西又称为“八桂”,栽种桂花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③茶花园: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老校区思进园的那株茶花树,是留给师生们最美的记忆。在新校园里栽种茶花,寒冷的冬天,看到那一团团似火焰般艳丽的花朵,带给人们内心一股暖暖的感动。④松园:象征坚强不屈、高洁傲岸的品格。北方皇家园林以松柏长青体现其统治阶级的稳固和经久不衰,种植到南方还是比较稀有的,所以是塔松是老运校里特有的一种树种。塔松坚韧挺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柳铁人精神文化的传承。⑤竹园:竹子中空外直,节节高升,象征品格虚心能自持,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体现了一种淡泊、清高、自持、正直的中国古代文人思想[4],也为校园增添几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意境。

2.3.3色彩丰富,四季不同大学校园不仅要绿化,而且要彩化。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搭配,开花时节等,构置出一幅四时不同、四季芳香的园林空间。陆游曾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如春季的桃花,夏日的荷花,秋季的桂树,冬日的茶花等,随着各色花木的盛开或凋谢,不期而然地反映出季节和时令的变化,也让整个校园成为色彩斑斓、万紫千红的优美境地。

3结语

本校园人文景观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宗旨及专业特色,通过合理的功能划分,利用景观雕塑、人文命名、植物配置等多种手法,构建传承学院历史、具有浓郁铁路文化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人文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场

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第二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2001:165-166.

[2]叶瑞龙.温州大学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规划探讨[J].科技信息,2007(11):177-178.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5

关键词:农业;美学;农业美学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aimstoseek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culturalcharacteroffarmingcrops.asadirectdialoguebetweenmenandnature,oneoftheprimary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eisitssenseofvitality,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isinessenceanindustryofdevelopinglife.asthemostartisticofhumanlimbsactivities,agriculturalworkshowsthegreatestagreementbetweenfunctionalityandaestheticalityofasceneryjointlycontributedbymenandnature.aesthetically,itis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artificialbeauty.thus,agriculturalsceneryisanartoflandinasense.

keywords:agriculture;aesthetics;agriculturalaesthetics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命脉所在。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来自农业。人类一直将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从来都是站在物质功利的立场上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多生产粮食,多生产棉花,多生产猪羊,多生产水果……总之是如何让农业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实在很少考虑到农业还是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农业中还有美学的存在。

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农业美学”成为新的美学话题。这是工业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理论家们提出的重要对策。而在实际上,在西方先进国家,农业景观的建设早已进入实践。2001年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在芬兰召开,会议的主题即是“农业美学”。这标志着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

一、自然与文化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人类生产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这种本领使得他们高出于动物而称之为人。但是,原始的人类,仍然只能主要靠猎食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在这方面,原始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人类的这种生产过于依赖大自然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分成小股,过着流动的生活,当一块地方的资源被人类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转移到他处。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完善,人类的许多重要的活动如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文化活动也得不到发展,这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利。

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当人类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将渔猎发展为养殖、采集发展为种植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人类结束了纯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的历史,而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行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类这种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行为体现在养殖、采集活动中,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农业,这就难怪英文的culture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中培育出来的。

从最早的动物养殖与植物种植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东,这一阶段从公元前9500年起到公元前7500年止;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似乎更长,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中国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时已作为了旱地作物得到种植。中东、墨西哥、中国都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后来由中东传播到欧洲。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地区外,都有农业。就种植业来说,谷物是主要的种植物,现已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野生水稻是如何生长的,人类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有意在创造一种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让水稻在人工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养殖业也是如此,人类在一定的水域放养某种鱼类,是一定知道野生的鱼需要什么样的食物、水环境以及别的生存必须物的,否则,不能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作物、牲畜,从本质上讲,还是自然物,它们与野生的同种植物、同种动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农业生产中的创造发明与工业生产的发明创造是不同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制作出地球上原先没有的新的东西。但是,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与农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基本上不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而农产品的创造则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种植物与家畜,它们都是生命物。农民可以通过培植一种优于原始自然的人造自然环境,让这些植物与动物生长得更好,也可以采取诸如杂交这种手段,创造出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事物,但都有所依托。养殖中最为成功的产品——骡,只是地球上的自然生命马与驴的结合而已。而马与驴,它们的生命本也是可以结合的,人类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做出了这样的创造。工业品的创造,由于不需要以地球上原有的生命为依托,它虽然也需遵循自然的规律,但自由多了。工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完全是人工的景观,而农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却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汇进自然景观,实际上,它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农作物的美,其本质中具有特别明显的自然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将农业看成是一种纯自然的活动,因为农业毕竟是人的劳作,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去培育某些植物和动物;为了达到人的目的,人自觉地按照农作物和牲畜的需要,构制一种更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人的这种目的性以及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就使农业生产就明显地具有文化的意义。

审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性,是考察农业景观文化性的前提。众所周知,人类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旨在获得生活必需物品,其中主要是食物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农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除此以外,农业为人类的其他各项活动提供必须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农业提供原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是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而对于人类的宗教性活动来说,农业的成果,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物品;而对于政治活动来说,拥有多少农业资源是权力地位的保证。在封建社会里,所有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权力都以拥有多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来保证;而从军事活动来说,农业状况如何,往往是成败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农业的状况如何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命运,因此,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高度重视农业,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可以说背负着的不仅是他个人、他一家的命运,而且是社会的命运。他的活动体现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志,而且还是全体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的文化性就以这样突出的方式,显示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

在这里,农具的改进也许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的文化性。也许就景观的构成来说,农具不算是农业景观中的主体,但农具先进性如何,在根本上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所有这些感性的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世纪,人们主要使用木制的农具和耕畜生产,农田只能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小块土地种植的庄稼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庄稼,由于各家的种植水平不一样,庄稼长得不一样,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地景观就显得斑斓而有些零乱;而在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器,土地就有必要联缀成一大片种植同一种庄稼,这样,大地景观就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农业的文化性,也体现在种植和养殖的方式改进上,为了克服气候对农作物的决定性影响,农民通过温室制作一种适合作物生长的小气候。这样,温室中的农作物就出现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从温室内的小气候来说,这种作物的生长是符合自然性的,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然而从地球这个大环境来说,它明显地违反了自然规律。农作物的文化性与自然性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示着它的合理性。

而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而且必须做到统一;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虽然,在人类别的活动中寻求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也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这样的突出,这样的明显,这样的重要。

二、生命与生态的统一

农业生产是人类与自然的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说,它直接面对大自然,作为植物的农作物是自然物,作为动物的家畜也是自然物。这与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重新创造的活动。比如,纺织工业,它以农业生产的成果棉花为原料织成布,这布是自然界没有的。而作为农业生产之一的种植棉花,这棉花是从大地生出来的,它与野生棉花属于同一类,只是它的品质更优秀罢了。又如,肉类加工业,它以牛肉或其他肉类为原料,制成灌肠,这灌肠自然界没有。而作为养殖类的饲养食用的牛,却是活生生的自然物,它与野牛属于同类,同样也只是在肉质上优于野牛罢了。这一点决定了农业景观具有工业景观所没有的生命性、自然性。去田野看长势喜人的庄稼,看在草地上自由吃草的牛群,那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生命气息,绝不是在工厂里看农产品加工能够得到的。

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是在大地这张舞台进行的,农产品几乎一无例外地都生长或生活在大地上。农作物在田地上生长,这一点与工业生产明显不同,工业生产总是在厂房中进行,尽管厂房也建在大地,而且也可能是露天的,但工业产品跟大地没有必然的关系,将它从大地上挪开,它的性质根本没有变化;而农业生产却必须在大地上进行,大地对于作物、家畜来说,不只是具有寄住的空间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之本的意义,离开土地,任何作物、任何家畜都会死亡。这一点是与人类一致的。

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作物作为植物、家畜作为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是这一点,使得农业景观的美远胜于任何精致于工业产品的美,尽管工业产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产物,但它本身不是生命,生命本身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生命产物,特别是高等生物——人的产物那样奇特,但是,在总体上,生命本身的美是远胜于任何没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农作物、家畜它们作为生命物,与大自然中的生命物一样充满着造物主奇妙的智慧及匪夷所思的想象(如果有造物主的话)。作为生命物不仅生命的结构是精致与奇特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演绎着、新陈代谢着。农作物的生命节律非常清晰,循环往复,从总体上体现出自然的有序性,但是,具体到每一作物、每一家畜、每一年,它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变数。这有序中的无序、无序中的有序,极见出生命的魅力。

农业景观不只是生命景观,而且是人工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农业,它与自然界汇为一体,对于人类来说,需要的也许就只是某种作物。但实际上在这片田野里生活着的远不只是这种作物,许多非人类需要的植物、动物也在其中生长着、生活着。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熙熙攘攘的土地,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发的土地。人类收获着人所需要的庄稼,自然收获着符合它本性的成果。两者有相冲突之处,但更多是统一,是兼顾,而且只有统一、兼顾,才能让人类实现自身的愿望。农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自然是希望收获更多的稻子,然在稻田里生活着的绝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种各样的昆虫、鱼类、两栖动物,还有水稻的大敌杂草。杂草长势过好,必然影响到水稻,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除杂草,但实际上杂草是不可能除尽的。如果采用剧毒农药,将杂草除尽了,水稻也许就完了。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农作物、家畜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与纯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这两者就只能协调、只能兼顾,既让人实现目的,也让自然实现目的。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性。良好的生态性是农业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三、生产与艺术的统一

人在大地上种植庄稼,也就是在大地这面巨大的画布上作画。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景观是人类的一种大地艺术。说是艺术,当然是比喻,农业耕作当然含有艺术的成分,但它与艺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包括大地艺术是超功利的,而耕作不能不具有实际功利性。农民将作物种植在土地上,行距均匀,整齐得就像是画家画的一条条线,从高空往下看尤其美,然而它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丰收。丰收的功利性虽是目的,却也收获美,美是丰收的副产物。也许就在这目的与副产物上,农业作为大地景观与大地艺术有了区别,画家们的大地艺术是将美作为目的的,而无丰收这一实际的物质功利存在。

农业生产作为人与大地的对话,采取的是体力劳动的形式。尽管现代农业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但是它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属于人的肢体活动,人类的肢体活动,具有多种形态,一种是体育竞技,它以体现肢体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极限为目的;一种是艺术活动,主要为舞蹈,它则以表现人体的美为宗旨。体育竞技与舞蹈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只有劳动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各种劳动都体现为人的肢体活动,由于劳动的目的、性质不同,肢体活动的方式、活动量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劳动中,惟有农业劳动,它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是最为多变的。人类肢体活动体现了人有生存意志,人的智慧、创造力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态。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人类的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它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由于人类天然地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人类在从事任何肢体活动都自然而然地寻求节奏,以使肢体活动协调,体现在劳动中更是如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所描绘的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个挖坑,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其动作也具有一种舞蹈般的美。[2]事实上,农业劳动也只有具备一种节奏感,才能减少体力的支出,增加效益。中国江南农村,多人共用一辆水车,用脚踩踏踏板,在“咿咿呀呀”的水车声中,显示出动作的协调;而“哗哗”的流水,随着叶片升起,最后变成一片小瀑布倾泻进稻田。这种劳动的情景,类似于一场艺术表演。

与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相比,农业劳动的艺术性要多得多,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肢体活动比较丰富,也比较自由,也更具人性化;二是它以自然田野为背景。绿色田畴加蓝天白云为衬托,伴之以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雨声,农业劳动就有声有色,韵味无穷,难怪自古以来,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就特别欣赏农家乐。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一幅美好的农业劳动图景,田夫、田妇之间、大儿与小儿之间,他们的劳动都有一种呼应性,而他们各自的肢体动作也具有一种韵律美。正是下雨天、漫天的雨雾、清亮的水声作为人物动作的背景,并且将人物动作融入其内,创造出了一种类似艺术表演式的美学效果。这样一种景观在工业生产活动是不可能出现的。

四、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它自然性的一面无疑是基础的层面,也许正是因为它自然性的一面如此突出,以至于它被常人看做是人造自然景观,而忽略它的独立性。而其实,它的独立性是重要的,这除了它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外,还在于它的文化性中具有过强的功利性。由于农业主要关涉到人的食与衣,而这两者在人类生活中无疑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人类相对来说忽视它的审美价值。这就关涉到农业景观第二个方面的性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我们在讨论环境美的性质时曾指出,环境美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的功能性,这一点在农业景观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由于农业直接关涉到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自有农业以来,人们一直看重的是它的功能性。在对待农业景观的问题上,收成的好坏不仅成为善恶的评价,也成为美与丑的评价。这一观念影响至深,以至于在农业景观的问题上,形式美几乎不能独立。建筑作为环境,它的审美构成中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因素。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繁缛的装饰几乎让人忽略它实际的居住功能。然而在农业景观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脱离内容的形式美存在。农业景观中当然有形式美,这些形式美有些是人工创造的,如稻田中那行距整齐的禾苗;也有些是自然创造的,如果园中那红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相映衬的色彩。这些如果被表现在绘画中,它具有一种脱离内容的形式美,但是在实际的农业景观中,它无不联系到收成,具有强烈的功利性。20世纪兴起的观光农业,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农业,因为它并不在意它的收成,它只能算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艺术。

对于农业景观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评价,还有农业生产者与观光者两种不同身份的区别。对于农业生产者,他关心的是农业的收成。如果他试图将庄稼田整理得更漂亮些,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丰收。那种合规律的、整饬的、有序的作物排列,更适合于作物吸收阳光、养分,能让作物长得更好。对于农民,他对农业景观的欣赏总是联系到收成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脱离功利的形式美存在。然而在农业观光者的眼中,农业景观则具有两重性,观光者一方面会从作物经济效益的立场上来看农业景观的美,然而另一方面,他也会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农业景观的美。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6

一、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所遗存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开展的主题性参观游览活动[2]。红色旅游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密切联系党和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旅行者享受清新、舒畅的自然环境,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学习了解原生性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活质量。

二、南泥湾景区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南泥湾景区红色旅游优势

南泥湾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景区内有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九龙泉烈士纪念园、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中共中央干部休养所(红楼)、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知名红色旅游资源,是接受革命洗礼,传承红色精神的理想之地。

(二)南泥湾景区生态旅游优势

南泥湾景区规划控制面积1347平方公里,位于延安市区东南35公里处,辖南泥湾镇、麻洞川乡、临镇镇三个乡镇,总人口4.4万人。景区核心位于南泥湾镇,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9万人),总面积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林地面积53万亩),拥有“Y”字型川道水系支流,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既是陕北的“好江南”,又是延安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延壶公路以南千亩稻田碧波荡漾,是发展农业、林业和旅游产业的理想之地。

三、景区发展存在的几大制约因素

(一)交通不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S303省道从景区核心穿行而过,包茂高速南泥湾出口至南泥湾核心景区的过境公路上大车行驶频繁,根据测算,车辆平均速度都在70Km/h以上,成为影响景区安全,制约旅游观光的重要因素。景区的交通路网不完善,不能将各个景点有效连接,缺乏自行车道、观景步道等道路。景区旅游设施严重匮乏,停车场无法满足广大游客需求,旅游旺季时,车辆只能停靠在马路边,旁边货车时有经过,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景区卫生设施较少,缺少垃圾回收设施,游客只能把垃圾扔在道路两旁,影响景区形象,景区内卫生间也较少,设置的地点距离核心稻田景观较远,标示不明显,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景区的引导标示少,缺少简单明了的景点介绍图和路途标示,不能有效引导游客观光。

(二)红色资源开发不力,景点参与性差,缺乏特色旅游纪念品

景区旅游资源分布非常分散,内容单一,地方政府缺乏联合开发的意识,红色经典未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差,吸引力弱。景点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较为凌乱,没有统一的风格,市场定位模糊,拓展不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稻田是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重要标志,景区现有沿汾川河与延壶公路的千亩狭长稻田带,规模偏小,效益偏低,存在部分稻田撂荒现象,稻田水系急需重新梳理,稻田内观景步道是较为简陋的水泥路,对稻田的整体大地景观造成较大影响。景区纪念品单一,以像章、小米为主,没有统一的品牌,缺乏艺术美感,没有凸显景区特色。

(三)旅游管理人才匮乏,群众生活水平不高

科学管理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南泥湾景区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优秀的导游人才,在讲解中缺乏专业性,服务意识不强,礼貌用语不规范,业务水平一般,对景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待遇不高等多种原因,留不住高端人才,景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的营销人才,削弱了景区的竞争力,不能有效打造南泥湾品牌。

四、景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品牌是景区的独特名片。要依法收回和保护南泥湾商标品牌,启动南泥湾商标溯源保护,依托主流媒体,强势宣传景区风景资源,不断提升南泥湾品牌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夯实群众基础。景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全市人民的支持参与。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广泛宣传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凝聚发展共识。

第三,高起点规划,整合景区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高起点的规划方案,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前奏。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科学化建设的原则,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多规合一,全面系统、科学准确编制景区发展的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做到“一张图规划、一条线实施”,用高标准的景区规划引领_发建设。统筹景区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共同发展,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形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互相促进、互相衬托的局面,“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遵循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科学合理、适度有序的思路,确保景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南泥湾,呼吸纯净空气,享受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利用景区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震撼人心的旅游景观。要做好景区过境路的改线、道路改造升级,水资源调查,水库加固,污水处理,通讯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完善工作。扩大原有稻田面积,梳理稻田水系,优化稻田图案设计,建设好景区南阳府530亩花海庄园、三台庄200亩荷花庄园,再造依山傍水、稻田花海的陕北好江南。要继续完善景区内的服务设施建设,在进出景区和景点与景点之间设立醒目的指示牌,做好住宿、餐饮、道路、公厕等导览,为游客指明方向。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设施建设,力争做到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南泥湾观光旅游。

第五,广泛吸纳人才,提升景区服务品质。管理人员素质决定景区发展水平,要做到“粮草未动,兵马先行”,下大功夫招贤纳士,理顺体制机制,规范用人程序,择优选聘人才,以高薪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一些高端产业人才到景区任职。积极探索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做到高端专业人才进的来、留得住、沉得下,组建一支稳定、高效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团队,为景区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进一步提高导游人员讲解能力,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在岗培训,全面提升景区服务品质,让游客宾至如归,留下美好的旅游印象。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7

1.由知识本位走向三维目标

地理高考综合题36题通常以自然地理载体为主考查世界区域,37题主要以人文素材为主考查中国区域。两大题的共同特征就是通过创设各种地理情景与地理信息,要求学生从地理知识本位出发,收集有用的地理信息,通过学生掌握的地理原理与技巧阅读和分析信息,合理组织答案。从表象特征看,试题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实质是全面检索学生的学科特定知识与能力。高中地理学科的特定知识与能力,不仅包含学科的课程知识,而且还涉及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地理原理的对接能力、地理思维的拓展能力、地理结论的术语表达能力等。所以,地理综合题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目标、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地理思维过程、地理价值观的综合考查,即地理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检测。

例题(2013年天津题):a、b两城市均位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坡市)?为什么?请据图1探究并说明。

此题通过两地气候资料,考查学生地理对比能力。学生如果对降水成因不进行多方位分析,就难以得出两城市降水量大小与雨季长短差异的现象,以及纬度位置不同,副热带高气压带或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与强度不一的原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础上对地理问题进行探究,掌握探究的技巧与方法,注重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地理事象探寻地理过程

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征是高考地理的命题依据之一。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地理环境的演变以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重视对地理原理的综合应用、评价特定区域背景下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高考综合题的价值追求。因此,试题设计常常关注学生能否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实现区域对比与区域分析;能否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能否正确评价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的人地关系,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地理高考综合题从事象到过程的考查,主要针对环境问题,它要求学生能全面准确分析各类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为人类更好治理环境埋下伏笔,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产活动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

例题(2012年山东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结合图2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第(1)小题“东水”强调区域对比,结合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分析得出结论;“西沙”本质是考查水土流失,要求学生对水土流失的形成条件及过程有全面的认识;第(2)小题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水,根本原因是地下水位低于河水水位,实质考查地理发生过程,主要涉及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使河床抬升,两小题在设问上有一定的关联。

二、地理高考综合题命题启示

1.精设情景,确保试题结构科学化

首先,教师要合理运用问题情景。地理高考综合题多以图表素材切入,因为有效的图表素材往往包含多种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能体现多种地理技巧的运用能力。教师命题过程中应强化地理图表的应用,努力实现地理图表与地理知识的相互转换,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析图能力。创设地理问题情景,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地理高考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地理情景中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也能体现学生测试的公平性。

其次,教师应精心创设情景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设计地理问题,设问必须做到严谨、具体,有明确的指向,设问应关注地理术语的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的答题方式。从设问结构看,命题应重视多个知识点与多重能力的结合,努力增加知识与能力的覆盖率。试题结构能否实现知识的关联,能否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的提高,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答题方式,这是教师命题成败的关键。

2.拓展思维,实现命题形式多元化

(1)图文转化精细化命题。图文转化是一种将地理文字转换成地理图形或图表的命题手段,它是地理知识结构表现的方式之一。在地理教材中,由于地理知识信息的浓缩性、概念阐述的逻辑性、结构层次的系统性,往往使某些知识显得较为抽象。很多地理知识常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命题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生活素材的应用,实现素材的变式。既可增强试题的学科特色,同时也增强试题的亲和力。

例如,笔者以新闻材料为背景进行图文转化精细化命题:2013年10月28日,在江西省都昌县印山附近水域拍摄的龟裂的鄱阳湖湖床。连日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提前进入枯水期。10月28日早8时,鄱阳湖江西都昌站水位为8.35米,较前一天下降0.15米,为历史同期最低。目前,湖水还在快速下降中。持续的低水位造成江西省都昌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紧张,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来源:江西科技信息网)。根据以上材料,教师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命题,如水面变化的原因、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对航运与水质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笔者认为,设计方向应突出人地关系,同时,材料中的信息以文字为主,缺乏地理学科属性,所以,可以增加如下图片情景(图3)。

命题成果参考:①描述湖面的变化特点?(强调描述类试题应怎么回答;变化特点强调时间与空间差异以及变化的速度差异)②阐述湖面变化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阐述类试题怎么解答,强调不利影响,试题设问明确)通过对材料精细化处理与设问的精细化处理,既可增强学科属性,也强化试题逼真度。

(2)图表转化精细化命题。比较地理图表的差异,概括地理图表的特点,这是地理学科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命题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地理图表的运用,实现地理图表之间的多样转化,教师应明确转化的方式、目的以及教学效果。在图表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提高知识与能力的覆盖率,提升学生处理图表的地理技巧。

(3)地理情景迁移精细化命题。创设地理情景,将地理原理蕴藏于情景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考查,是高考地理命题又一重要特征。创设不同的地理情景需要考查的地理原理有所差异,创设情境的手段可以多样。如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长江中上游植被的破坏对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题设问的切入点是整体性原理,强调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尺度。与此同时,教师也可把此情景迁移到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尺度进行考查,变换成为:从环境的整体性角度,阐述气温的变化与降水的分布特征对南坡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可见,经过这样设计可增强知识与能力的覆盖率,学生需要明确自然地带规律、全球气候变暖、农业生产区位条件、水土流失条件等知识,大大提高命题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4)设置开放式地理命题。开放式地理试题强调学习的多元化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课程知识与实践生产生活的应用以及知识体系间的横向联系,这对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创造精神与独立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开放式地理试题利于拓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客观辩证地看待地理事物的变化以及探究人类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例如,对我国西北绿洲农业发展的评价,教师可设计如下: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与风速变化,绘制成图5。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描述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8

论文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

进入21世纪,以分子生物学为先导的生命科学正经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使生物技术产业的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将从根本上推动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的前沿研究领域,其基本原理和研究技术已应用到生命科学的所有分支,它的内容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分子生物学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面对进一步加强分子生物学教育质量和针对性的要求,学习和研究国外创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借鉴和启发意义,而发轫于美国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则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深受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

1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和内涵

1.1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舒尔曼教授提出的。他指出,教师的知识包括7个范畴的知识: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一般教学法知识(generalpedagogicalknowledge)、课程知识(curriculum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pCK)、关于学习者的知识(knowledgeoflearnersandtheircharacteristics)、教育情境知识只(knowledgeofeducationalcontexts)和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knowledgeofeducationalends,purposesandvalues,andtheirphilosophicalandhistoricalgrounds),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于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特有的知识。它包括表达思想的最好方式,最有用的类比、样例、图示、解释和演示等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方法,也包括教师消除学生对某一特定学习内容的偏见和误解的策略,以及用怎样的方式组织、表达使不同兴趣、能力和背景的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

l.2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而这些学科知识来自于科学领域的专门学科,教师不能仅仅对某一概念、原则或原理有直觉的个人的理解,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他们必须先理解向学生表征概念的方法,帮助或引导学生以个人有意义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以减少其形成错误概念,应该学习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pCK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结合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策略、年龄和发展水平、态度、动机、前知识)、背景的知识(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自然环境)和教学法的知识经由自身的价值观做出判断、选择、重组而形成的。实际上pCK就是教师自身具有的复杂而成熟的理解与学生的理解之间的一道桥梁,它的内涵即在于学科知识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如何采用最适当的表征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

2学科教学知识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指导应用

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庞杂,专业名词和知识点较多,难懂难记,抽象复杂的分子机理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理解,且学过的内容也较难记住,许多学生就容易在学习分子生物学时产生畏难心理,致使学习积极性下降,甚至厌学;分子生物学理论性强,研究内容抽象,并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对实验技能和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分子生物学领域不断出现的新发现和新进展也对教师整合既有的学科内容、快速领会和把握这些学科前沿、衔接新的理论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2.1做好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pcK理论要素(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背景的知识和教学法的知识)逐条对应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较好地融合教学过程的诸多要素。

2.2积累学科教学经验

教师对于自己耍讲解的分子生物学及其扩展内容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分析不同教科书的例证与讲解的重点内容之问的关系,明确可以增加的有利于学牛理解的课外内容;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教授内容的熟悉程度及专业知识基础,提前思考学生在接受教授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难;选择使用最佳的方式(模拟、图解、举例、解释示范等)清楚呈现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对于学牛有兴趣并在课堂上提出的课程相关或无荚的问题要有应急处理的能力。

2.3丰富教学手段

学科教学知识指导教师采取新的视角、新的模式和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改进分子生物学教学。多罗西·沃森(1989脱过:“如果课堂活动不能生动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牛的需要,就毫无意义。”利用信息技术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和方法直接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他们主动、自觉的活动;多媒体教学使所讲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通俗易懂,易于学,丰理解记忆;教师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机理;准备充分的案例讨论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探索、分析和鉴别,学会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联系。

2.4完善教学理念

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其可贵之处即在于善于吸收采纳其它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长处,优势互补,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分子生物学是…门试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特定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9

关键词:运动员个人发展;社会变革;生命历程研究;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72-03

1选题视角及研究意义

运动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人生命(社会)历程,即他们的运动生涯和事业荣誉追求过程,以及随着年龄分化而出现的退役、转业及其职业谋划和后期生活道路,不仅是我国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和公众普遍关切的注意指向之一,而且也是我们分析中国体育发展和改革进程,揭示中国体育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参照。由于运动员个人发展道路本是植根于一定的社会设置中,受到多种历史力量、社会变故及文化传承影响的序列链,其中诸多个体生命事件和人生曲直涉及复杂的价值评判,因此,考察运动员生命历程,需要一种非常实在的社会历史观,即它不仅要求我们对运动员个人训练、参赛、夺金、转会、退役、转业、婚恋直至后期职业谋化等个体生命事件的轨迹的社会形式作出阐释,而且也需对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予以揭示和探究。建国以来,我国体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亦发生了诸多重大转折和变革,这期间,我国拥现出各年龄段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从五十年代蛙王吴传玉到归国华侨容国团;从二十六届世乒赛夺冠群体到至今称霸于世界的中国乒乓球队;从八十年代的体操精英马燕红、吴佳妮到王子李宁,直至双栖明星刘璇;从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巾英群体到雅典奥运会冠军队;从跳水皇后高敏到郭晶晶;从首获汤姆斯杯的李玲尉到奥运羽球冠军张宁;从许海峰“零的突破”到飞碟女将张山;从首破跳高世界记录的倪志钦到跨栏新秀刘翔,直至今天效力于nBa的姚明,其间不知有多少位传奇英雄,而与他们同在的、更有一大批分布在中国各省市区为自身所事项目不断突破创优的运动杰出人才。身在中国社会建国六十年的巨变中,众多的优秀运动员因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在其项目深造、事业荣誉、退役安置、转业和职业谋划等个人发展轨迹上实际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机遇和取向。对这些不同年龄段、不同际遇而对体育、对荣誉有着同样的执着和奋进的运动员生命历程的研究,一可对不同历史时期影响运动员个人发展的重大事件进行事件史的分析,由此提示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结构及发展目标和方式的制约因素;二可真实地反映作为国家宝贵人才的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和他们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发展状态,提示优秀运动员的培养管理模式及运动员退役安置、社会保障和个人职业选择的社会范式;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个人发展道路并非仅仅局限于体育系统,而是延伸到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发展链,因而通过其生命历程的研究,亦可反映中国体育与社会的整合接轨水平,启迪我国体育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2运动员生命历程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概说

2.1生命历程研究在国际上有近百年历史,自上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等(thomas)运用纵贯和追踪的方法调查移民生活历史,写出《在欧洲和美洲的波兰农民》这一名著后,生命历程的研究已经萌芽。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学家雷德尔(normanRyder)、里雷伊(Riley)等针对现实世界中诸多重大事件对个人发展轨迹的影响,提出建立生命模式与社会历史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理论,即反映社会变化的年龄级生命模式的概念,由此逐步形成了从同龄群体及历史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来考察生命历程的研究传统。1996年,继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成立“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人类发展研究”这一专门委员会近20年之际,社会学学者艾尔德(elder)总结了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4个最基本的脉络和视点:即“一定时空中的生活、个人能动性、相互联系的生活、生活的时间性”,赋予了生命历程研究的可操作性框架,得到了社科界的普遍认同[1,2]。国内学者李强等1999年在《社会学研究》中,综合雷特曼教授(triemen)在人大的演讲及其他相关材料,详实介绍了国外生命历程的研究理论和范式,提倡和阐述了在当前我国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开展对各社会群体典型人物生命历程研究及在社会学研究中借鉴生命历程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前,国内社科界已将生命历程研究的相关思路及纵贯调查方法运用到了各类政治财经人物、文化艺术界及各产业界人士发展史研究和人物传记中。此外,也以人群为对象,将注意力扩展到了国企职工和妇女群体层面[3-6]。

2.2关于运动员生命历程的研究在我国尽管未有专题分析和系统设计,但在体育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及社会各路谋体报道中实际上已多有涉及。早在八十年代末,北体大田麦久博士在参考国家体委及人事部关于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的系列文件精神基础上,即对我国不同期时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及其职业选择的制度安排及配套政策有专题分析,其着眼点主要在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后半程[7];继之在九十年代末,北体大钟秉枢博士又以“成绩资本与地位获得”这一博士论文,探讨了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中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及创优夺金与后期职业谋划和社会报偿的相关关系[8];进入21世纪以来,于文谦和杨年揄等分别就转型期竞技运动员退役及继续教育问题、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模型与实施机制作出了分析,前者以运动员退役转业这一生命历程的转折点为着眼点,探讨了运动员后期生活道路的谋化和保障问题,后者以运动员个人运动生涯的绩效为价值标准,对运动员个人品牌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提出了对策[9,10]。上述研究尽管有不同的侧重点及研究指向,但事实上都对运动员个人发展有相当的关注。此外,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我国各路媒体,它们对我国优秀运动员个体生命历程赋予了更大的关切度,历年来,通过人物传记、精英造访、事件回顾、焦点访谈等多种传播形式,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优秀运动员为事业荣誉而奋斗的闪亮历程,只是这类宣介报道的侧重点,更多指向的是精英的示范效应和社会进取精神这一主流价值观的启迪意义,而未能体现生命历程研究将个体发展轨迹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框架中予以考察这一经典范式。

3运动员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构思

3.1个人成长所处的历史阶段及社会背景是影响其发展取向和形态的重大因素,考察运动员个人发展状况,可依其“同龄群体及历史视角”这一生命历程研究范式的主线,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优秀运动员依其“年龄等级”划分为50―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到跨世纪初等不同的同龄群体,以他们角色发生的先后顺序,即入队、训练、参赛、取得成绩、婚恋、退役、转业及职业谋化为个人发展轨迹;又依其历史视角,将这些不同“年龄等级”的运动员“同辈群体”放在历史长河中,假设他们在“一定的时空”和“生活的时间性”内,拥有不同的发展机会、权利、社会报偿,并且经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内的各种历史事件,如反右、自然灾害、、抵制和参加奥运会、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体育改革和职业化等重大事件。循此脉络,考察这些事件与运动员生命轨迹的交叉点,进而发寻他们在其运动生涯、成绩创优、技术水平及自我实现程度和后期职业选择上,因所经历的社会事件及时代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差异。

3.2仅从历史视角及纵贯研究方法来考察社会事件对运动员生命历程的影响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足以说明个人主观能动性与运动员个人发展及其社会适应性的关系。为此,运动员生命历程研究还应比较分析其个人运动成绩(技术等级、训练水平、所代表的团队级别、获奖情况)、受教育程度、婚恋及家庭背景状况与个人整体发展及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因素。

3.3由竞技体育规律和特性所致,运动员运动生涯主要体现在其生命历程的前半程,而运动生涯结束后的退役、转业、择业过程却是他们个人发展轨迹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也是其生命历程后半程的起点。因此,这一转折点应视为研究的重点,犹其应注意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等级的同龄群体运动员因其所处时代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在退役后的社会选择方式和后期职业场景上的异同、以及这种选择和安排对我们今天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的启示和政策需求。

3.4运动员在退役转业及职业谋划上的同龄群体效应,也是一种值得我们重视的特征和趋向,如为什么某批次年龄段的运动员以继续从事自身项目的深化教学训练,或进身体育管理者居多,而另一批次同辈群体的运动员却崇尚个人品牌的深化开发,如李宁、邓亚萍等,亦或是选择出国打拼,其间的彼此仿效因素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分析。

3.5运动员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方法可以如下方式进行:

①选择一定数额的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项目及特性的、省一级以上的或进入国家队训练并代表中国国队参赛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②以函询和重点访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函询采用闭合式问卷,问卷设计采用纵贯调查方法,以角色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其所对应的时间表为主线;

③对运动员个人发展轨迹与社会事件的相关因素、个人能动性与个人发展水平的相关因素的研究分析,除传统社会学经验描述外,视情可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种变量和因变量、时间函数等进行技术分析。

4开展运动员生命历程研究对我国体育社会学建设的贡献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1运动员生命历程研究中无论是历史视角,还是文化视角,其实质都是将他们个体的发展道路放在整个社会生活的范畴内加以考察。这种由个体到社会的研究视角,为我们总结中国体育发展进程,揭示它与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互动关系,探究其改革发展方案提供了一个经验性研究框架,即可以从运动员个体和群体发展轨迹的微观层面上研究中国体育的组织结构、体制调整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包括下一步体育的社团化改革(俱乐部或项目协会制)、运动员身份的社会选择等问题,并提示与之匹配的政策面需求,从而也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外,生命历程研究还可延伸到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比较研究,揭示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体制和社会背景下的运动员形态各异而又绚丽多彩的人生历程,从而也可反映各国青年在奥林匹克旗帜的感召和聚集下的成长过程,见证奥林匹克运动蔚为壮观的世界场景。再次,生命历程研究在我国还可扩展到优秀运动员成才的社会因素、运动员个体社会化、运动员社会保障及其由“体育人”或“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适应性和社会条件等社会学相关问题,特别是那些为事业荣誉而拼搏奋进、但却因竞技体育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而未能如愿在世界体坛摘取金牌的优秀运动员的社会报偿及其转业择业问题,而这本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研究内容、且在当前形势下正热切探究的课题。

4.2优秀运动员本身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一个有重大社会激励因素的群体,因此,了解和关心他们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发展状态,本是全社会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护体育人才资源的必备举措。而在当前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正以各种回顾总结形式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整个社会正全面向现代化转型和迈进的背景下,讴歌和记载我国不同时期的优秀运动员为振兴中华体育的进取精神及他们在当今社会生活的事业场景,不仅可极大地鼓舞无数热爱中国体育、关爱体育明星的世人建设现代化的热情,更有助于提高体育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地位及体育与社会的整合水平。最后,开展运动员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最大应用价值在于以优秀运动员的事业奋进生涯及他们与中国社会成功融入、个人运动成绩对其后半身的品牌延伸的影响事例、及从以体育为生到面向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生路径,为各级体育管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优秀运动员培养管理模式及运动员退役、安置和社会保障、职业选择范式,为目前在训运动员展示了事业成功和个人未来发展的范例,进而也对中国体育持续稳定的发展及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相对的促进作用和启迪意义。

注释:本文主要思路源自参考文献1、北京奥运会及当前纪念改革开放30年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示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

[2]霍华德.w.奥登杰.生命历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劳动,1999,(9).

[3]郑杭生等.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拓展―简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理论中的意义社会学研究[J].2004,(4).

[4]佟新.社会结构与历史事件的契合―中国女工的历史命运[J].社会学研究,2003,(5).

[5]佟新.中国工人职业生涯研究,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报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编印.

[6]陶春芬.中国妇女地位调查.200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报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编印.

[7]田麦久.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的思考.运动训练文集.国家体委编,1989.

[8]钟秉枢.成绩资本与地位获得.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集,1997.

[9]于文谦等.转型期运动员退役及继续教育问题.体育科学,2004,(7).

[10][ZK(#]杨年揄.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的计量模型与责任机制.体育科学,2006,(7).

[11]吴虹飞等.高敏,这样的梦太美好.人物周刊,2005年7月刊.

[12]一盈.从亚萍到部长――专访邓亚萍.读者,2007年11月刊.

[13]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生命科学行业前景篇10

任何事情都要与时俱进。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也一样。道、术、势蕴含着管理学与成功学的哲理与精髓。学以致用,才能提高知识、技能与管理水平,才能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学而无用,学而不用,还不如不读书。事情的成功,在于道、术、势的统一,这三者离开任一个,都会使事情不完整,出现漏洞,从而导致失败。道是根本,术是技术,势是环境。

企业能成为长寿企业,是因为把道、术、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个人成为名人,也是因为把道、术、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个人的事业成功,都离不开道、术、势的综合作用。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道、术、势,有如下内涵。道包括道德、遵守自然规律、遵守法律、愿景与使命、理想与志向。

道德。要求企业组织担负社会责任,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要求企业个人,生产的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改善民众生活。并且个人行为符合社会公共道德标准,不做破坏与损害社会公共道德的人。企业组织服务社会,关怀爱护员工。企业个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遵守自然规律。企业不做违背自然科学与常理相悖的事情。遵守自然规律,促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技术,来管理企业。使人与自然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以达到高层次精神境界。

遵守法律。法律是调节人、企业、社会、国家关系的调节器。只有人人都遵守法律,国家才会大治。不遵守法律,社会就会依潜规则做法,社会就会混乱,无序。都遵守法律,就能体现公平、正义、平等。不遵守法律,就没有公正、正义、平等存在。企业遵守法律,能使员工们也会遵守法律,在法治社会,就没有祸患与危险。

愿景与使命。愿景是企业组织为之奋斗希望达成的图景。使命是企业任务与责任。有愿景与使命的企业,能让员工们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一起为之奋斗拼搏。而没有愿景与使命的企业,让人感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愿景与使命是激励企业的驱动力。做为企业,有驱动力,如同火箭上天一样,飞速向前。

理想与志向。理想是企业个人对未来事务的想象与希望。欲望是生理的需求,渴望是心理的需求,而希望是精神的需求。理想是现实的,合理的,有根据的想法。而空想与幻想,都是虚幻,不合理的,难以实现的想法。理想是力量的源泉,使企业与个人为之终生而奋斗。志向是个人在某一事情上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只有远大志向加上坚强意志,再加上脚踏实地,才能现实自己的理想。

术包括战略与战术、实际操作、科学技术。战略战术。战略是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术是指导与进行企业管理的策略、措施与方法。战略是目的、核心与理论。战术是方法、手段与技术。战略与战术是企业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一切谋略与方法。战略与战术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

实际操作。企业个人根据现实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的活动。同时,也是企业实现战略与战术的执行活动与具体实施活动。实际操作是企业战略与战术的具体化与现实化。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指科学的发展与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领域中的实用。由自然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前,企业是由人进行劳动,从事企业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现在,企业是由科学技术替代人劳动,从事企业生产,再加上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科学技术是提高企业效率与效果的前提。没有科学技术,也就没有企业的高利润与高度发展。

势包括支持与合作、利益相关者的配合、顾客忠诚度、内外部环境。支持与合作。企业受到各种势力与社会力量的支撑与支援,叫支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进行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的行动,叫合作。支持与合作,是企业得到个人、其它企业、或者不同势力与社会力量的支援与配合行动。企业是不真空的,是要与其它组织与个人,还有社会打交道的,所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条件之一。

利益相关者的配合。利益相关者是由所有者与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广告商、管理人员、雇员、工会、竞争对手、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政府、管制者、媒体、公众利益群体、政党、宗教群体、军队等构成。由利益相关者的分工协作,帮助企业完成生产企业任务,销售产品,赚取利润,树立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