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7:45

电商培训教案篇1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与培训需求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68份,剔除1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55份。被调查对象分布在我国东中西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3所中职学校,覆盖面较广。能够代表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样本为随机发放,满足统计学方面的要求。下面是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1.师资状况分析

(1)样本中职师资学历分布。

被调查教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以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为主力。

(2)中职教师年龄段分布。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体上随着年龄段的增加人数递减,有明显的年轻化的趋势,并且任课教师大都在40岁以下,这与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设置较晚是一致的。

(3)中职教师教龄以及电子商务教龄分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教龄在5年以上的约占总数的74%,教龄在10年以下的约占总数50%。并且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课教龄很短,专业课教龄在3年以下的占到总数的52.26%,而专业教龄在6年以上的只占不到总数的13%,这可能会对专业课教学经验有不利影响。

(4)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教师比例。

在被调查的155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只有10名毕业前所学专业为电子商务,约占总数的6.45%;计算机类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为52名,约占总数的33.55%,有高达66.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毕业于与电子商务无关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教师严重缺乏。

(5)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历。

调查问卷汇总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5人中只有18人有过企业工作经历,而其中只有3人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工作,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习经历。由此可见,大部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缺乏了解。

2.学校专业基本信息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受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师资状况等有关内容,以更准确地反映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状况。

问卷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校是在2000年之后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并且有近1/3的学校是最近五年(2005-2009)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电子商务专业的任课教师中31-40年龄段的最多,20-30及40以上年龄段的教师略少。从职称等级来看,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商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3.教师专业教学基本状况

(1)课堂教学内容。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课堂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技术操作类内容为主,对其他电子商务内容讲授较少,如电子商务高级专门技术和电子商务设计等。

(2)实践教学内容。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实训、网页设计、网络使用等基础操作性内容为主。同课堂教学内容一致,一些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内容则较少。这一方面可能与专业师资薄弱有关,另一方面或许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联系。

4.教学能力调查

从教师专业教学能力评测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业任课教师基本满足以上10条要求,但是只有较少部分教师能够完全达到上述能力要求。

5.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从教学方法来看,最常采用的三个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许多老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回答是基本能,少数老师回答不能。

6.专业师资培训现状

被调研的155教师中只有27人有过3次以上的培训经历,约占总人数的17.4%,其他被接受调查者大都只有很少次甚至没有接受任何正规的培训。而专业培训的内容以电子商务理论、电子商务实训以及职业教育理论为主,其次是专业教学法以及企业实习。

培训的形式有在职培训、假期培训与脱产培训,以前两种形式为主,脱产培训为最少。就培训的等级而言,部级、省级培训较少,出国培训几乎没有,其他大多是其他类型的非正规培训。调研发现部级培训时间最长为8周,而省级培训为4周,其他类型的培训时间更短,大都在一周以下。总体来说,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接受的培训较少,培训时间较短,正规的培训机会不多,并且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

7.专业师资培训培训需求

被调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培训需求如下:

(1)急需培训的课程类别。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实践、电子商务实务、电子商务设计和电子商务前沿是最需要培训的课程类别;大部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只对教学研究、电子商务管理、考察调研以及职教理论有较小的培训需求,其中又以职教理论培训需求为最小。这表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更加注重操作性、实践性的课程,同时对于开展职教研究也有所侧重,而对于职教理论培训不太感兴趣。但并不说明职教理论不重要。

(2)急需培训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最需要培训的五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管理和web2.0技术。而对于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设计、电子商务管理、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运营、网页设计和电子支付也有不少的培训需求。

(3)急需培训的职业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培训需求最多的职业教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为电子商务职业定位与培养需求、电子商务实践指导能力以及电子商务实践设计能力。对于把握课改动态能力、职教质量测评能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认识能力的培训需求为最少。其他职教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求大体相当,均有要求。

(4)急需培训的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

就急需培训的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来说,最急需的是课外实践活动指导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专业培养方案开发能力、课程设计和开发和课程教学方案设方面的培训。学生心理指导能力、学生就业指导能力等也有部分培训需求。而课程教学评价和专业研究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最少。

(5)急需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能力。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最需要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能力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方法指导,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理论指导和职业技术教学研究论文撰写也需要加以培训。

问卷调查结论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基本上了解了目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状况和培训需求的基本状况:

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大多都在40岁以下,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课教龄很短,155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只有10名毕业前所学专业为电子商务,约占总数的6.45%;计算机类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为52名,约占总数的33.55%,有高达66.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毕业于与电子商务无关的专业;155人中只有18人有过企业工作经历,而其中只有3人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工作,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习经历。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电子商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课堂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与技术操作类内容为主,对其他电子商务内容讲授较少,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内容以电子商务实训、网页设计、网络使用等基础操作性内容为主。

在专业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方面,50%以上的教师不能完全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状况与职业定位、在教学中融入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知识、独立设计教学内容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估方案、提供职业指导与开展创业教育、独立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50%以上的教师对大多数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不能完全掌握。

电商培训教案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网络

本世纪初,大家开始认识了互联网,后来,随着一些知名的网络公司出现,人们又认识到了网络中的商机,再后来,随着3g手机的出现,人们又认识到了移动商务。随着大家广泛性的网络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网络了,越来越多的人要学习运用网络了,此时,学校结合社会需要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为大势所趋。

1如何调研设置电子商务专业

1.1电子商务行业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展现出惊人的魅力。它以低成本、流通快的特点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效率化、自动化,冲击着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许多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有望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艾瑞咨询网《2012年中国互联网年度总结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13040.0亿元,较往年增长66.2%,在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的占比达到6.2%。艾瑞咨询认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从2012年后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未来几年,随着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购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移动网购日益便捷,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整体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30,000亿元。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

政府已经加大网络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网络创业带来的就业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内,积极探索和创新网店营业执照制度,对网络创业平台和网络创业者给予税收优惠和适度宽松的管理政策,并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方面的服务。

1.2电子商务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共抽查58家),见表1。

最近,我们对江苏仕德伟网络科技(百度推广)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服务中心、苏宁易购、慧聪网等单位进行现场走访,发现电子商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布如表2。

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及实施

2.1建设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作,订单培养、校内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积极推行和完善工学结合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教学,实现工学交替,体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贸易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商贸理论知识和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现代商务业务流程和技巧、会经营、懂管理的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2建设思路

对本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建设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具体的规划,更深一步探索苏北乃至江苏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更加符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更完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五年建设方案的实施,促进淮安及全省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动专业群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2.3专业规划实施

2.3.1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作、订单培养、校内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积极推行和完善工学结合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教学,实现工学交替,体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贸易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商贸理论知识和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现代商务业务流程和技巧、会经营、懂管理的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3.2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完善“1234”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以“德育为先,能力并重,师生共进,全面发展”育人模式为指导思想,建立能力主导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根据电子商务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把实践工作项目化,融入到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课程与专业资格考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动手自建网店销售,在学校教育的同时接近社会,在教学总课时中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0%,实践课以仿真实训为主,力争校外实训达到实践教学总时数的50%以上。

2.3.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分配到校的新教师要接受岗前培训,具备高校教师资格;采用老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帮扶制度,促进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定期选派教师进修学习,选送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参加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班;制定专业主任的岗位责任制,并定期检查监督;制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奖励方案,鼓励教师积极向上,在教师中形成比学的气氛。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至少一年要申报一项院级以上科研项目,两至三年要申报一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结队参与。鼓励教师挂职锻炼,到企业第一线锻炼,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100%以上的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其它证书。2.3.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现代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改造现有两个专业机房,新建两个专业实训室,充分满足校内实训和社会培训。

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规划

在巩固和完善现有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下,再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四合作”的原则,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成为“实训基地”,而非“实看基地”,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新基地。

2.3.5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

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结合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今后几年要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制定实施分层次教学方案。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具有一定特色、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的方式,逐步建立了一套突出专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已建有一门省精品课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再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冲击国家精品课程。

3人才培养方案

3.1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贸易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商贸理论知识和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现代商务业务流程和技巧、会经营、懂管理的电子商务方面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职业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网络营销、网站推广、网页制作等一线岗位从事电子商务工作。

3.2人才培养规格

按照电子商务业务流程规律,和校外专家一同分析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每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明确胜任工作任务必需的职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见下图。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培养既具有熟练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能力,又精通电子商务各环节业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其培养的层次对应为助理电子商务师。为实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借全国高职教育改革及学院示范建设的东风,我们实施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由于有了社会与企业真实项目的驱动,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明显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需求。因此,我们通过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实施引导式教学和项目成效评价等措施,有效地满足了电子商务专业“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1)教学资源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知识跨度大,内容丰富且更新快,同时,大量的知识均存在于网络。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专业教师建立

了课程教学网站,专门收集、整理出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典型案例,并链接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方便学生学习和参考。目前学院的电子商务应用基础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网上创业与策划等课程已拥有课程网站,并配备了师生交流论坛、在线测试系统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

2)引导式教学。由于有项目实施的需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的教学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降低了教学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针对每一个实施的项目,教师只要通过优秀案例的展示,告诉学生项目的最终目标效果,同时告诉学生实现的方法和学习路径,学生便能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遵循教师指点的途径,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或者书籍、互联网,查找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自主地学习。

3)项目成效评价。真实项目的教学,最终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学分,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的成果就比传统的教学要明显和实用。因此,课程的考核改平时、期中、期末的理论知识卷面考试、技能模拟操作考核为实施项目最终成效的客观评价。“1234”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采用“专业课程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融合”的方式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学生从认知企业、体验岗位、熟悉岗位业务,到上岗、顶岗、就业。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考评,有效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5结束语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处在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多样,有的偏向市场营销,有的偏向计算机编程,也有的会折中,大家都是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与教学资源来设定的,这一点很值得推崇和学习。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还是分析其是否能让学生学到电子商务的精髓,学成之后是否被社会认可,学生是否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商.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7.

[2]李长征,李秀娟,简婧蕊.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5.

[3]沈凤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4).

[4]张波,潘旭华.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与“专业化”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8).

电商培训教案篇3

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深化。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二)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现状

国外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对本科生的培养已形成完善的体系其课程设置以市场导向为主并注重培养学生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民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借鉴国外优秀大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已有学者提出课程设置应采用“宽平台+活模块”课程体系,设置若干个基础平台,在此基础上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方向。其课程设置可分为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实训模块(对与专业相关的软件系统、设备等方面的操作能力的培养)、交叉课程模块(非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或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用于开阔学生视野)。教学方式应体现多样化,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二、安徽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分析研究

(一)安徽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分析研究

革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思维,引进新型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是安徽外国语学院一直努力的方向。安徽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所依托的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学院较早设立的本、专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获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立项,国际商务专业获综合改革试点立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安徽省特色专业,《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训》为省级精品课程。这些专业市场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确,在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二)安徽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分析

安徽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需掌握计算机技术、市场营销、外语等各方面知识,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等各项技能,从事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网络营销、外贸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与运作现代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学上,安徽外国语学院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在已有的国际物流实训中心、模拟报关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建设了电子商务实训室,主要为学生开设B2B、B2C、C2C等实训教学。这种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实验室,配备模拟教具、电化教学设备、业务管理软件,用于公司业务流程模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项目演练等环节的应用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三、“互联网+”环境下安徽外国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创新培养体系的分析研究

(一)“互联网+”模式下的安徽外国语学院本科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的本科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是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较强的适应能力。面向各行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安徽外国语学院根据当前各行业对经济管理高等人才和电子商务应用高等人才的需求,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质量规格,确定其知识、素质和能力标准,为培养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创造了条件。

(二)“互联网+”模式下的安徽外??语学院本科电子商务人才的教学模式的分析

安徽外国语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根据安徽外国语学院的办学特色,以安徽外国语学院的办学宗旨出发,从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实践出发,在培养“双创”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完善的课程设置,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形成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为保障的科学体系,探寻出以“互联网+”为基础,适合“双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互联网+”模式下的安徽外国语学院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为了培养出应用型电子商务高等人才,贯彻“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将教育产业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结合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特色,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转变教学模式,制定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安徽外国语学院在现有资助特色的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强化与企业的联合编写教材,加强针对性教学和强化教学的实用性,建立了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四)“互联网+”模式下的安徽外国语学院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安徽外国语学院与有“互联网+”条件的、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行业需求为依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各个实践过程与环节,配备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实现校企共同培养。

电商培训教案篇4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14-0000-02

获得陕西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陕西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基金项目(SGH12603)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主导产业,引领我国的电子商务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和艾瑞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8.1万亿元,同比增长27.9%;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37.1亿元,同比增长24.9%;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

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从2001年以来,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各类本专科、高职院校就陆续达到了千所以上,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我国大学生平均的就业水平。我们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不符合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要求,对学生就业岗位定位不准。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认真思考行业发展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有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一、现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方向模糊,定位不清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应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然而许多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培养机构提出的培养目标宽广,涉及领域众多,而这并不符合国内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学生学习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到底从事什么工作并不明确,对人才需求规格的把握程度低,市场调查不深入、不扎实,导致许多学校不能清晰地定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专业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无标准

由于高职院校对职业定位模糊,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专业的特点不突出,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难以取舍,难以体现理论的“适度、够用”原则,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竞争优势。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理论体系本身还在不断完善,再加上各校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缺乏目的性和原则性,在开设课程的选择上没有依据,从而使整个教学方案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支持。课程安排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技能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缺乏有效的实践技能环节,不能使学生系统地、连贯地掌握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符合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未来发展。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造成知识点重复、重要内容欠缺等现象。

(三)专业师资队伍匮乏

目前大多数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因此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8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没有国际交流经历,45%的专业教师没有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由于本身较少参与实践活动,导致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指导实验和创业等方面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薄弱,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四)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和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网络营销、项目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的实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即使是在学校实验室可以进行基础训练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内容由于课时,实验条件等原因,学生掌握的程度也不是很扎实。很多学校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安装了一套简单的模拟软件,供学生模拟练习,而这些软件大部分依旧是脱离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因此,这种模拟练习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构建高职服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针对职业院校的特殊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安排课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该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系统的分析、调研,认真研究探索服务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制定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最基本的特色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以服务就业为导向,按照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岗位群来确定培养目标,使之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广泛性,适应现代服务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一线工作的需要,培养面向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维护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明确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路

构建高职服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办出有自己特色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要立足于服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相关部门,那么加强校企合作、采用项目驱动、搞好产学研合作是培养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顶岗实习,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实践了开展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使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于实践。为将来毕业后很快就业,使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实现无缝对接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时与“西安印象”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校企合作不仅锻炼和提高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水平,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带动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质量。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设计和建立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层次和类型,大胆、创新地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师学生相结合、教学与训练相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地加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应对中小企业所需电子商务岗位进行研究、分析,确立电子商务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就业领域。再依据就业领域,开设新课、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拉近学校教育现状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形成以服务就业为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

(四)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资源建设,制定课程标准、选编适合的教材、制作相关课程课件、教学案例、建立题库等。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借鉴企业培训经验,加强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及时将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结合电子商务师国家标准,围绕核心能力进行培养,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训紧密结合。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特点,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模拟现场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采用项目驱动、任务驱动、协同工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大赛,可以用技术技能竞赛奖项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通过赛学结合,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在课程考核过程中采用过程与结果、团队与个人、侧重技能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

(五)重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电子商务具有高度商业实践性和专业的综合性,需要加强实践性专业教学环节。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应对专业实习模块加大篇幅,实践教学要做到课程实训与特色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实训课程教学多样化。在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认知实践等多种实训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企业电子商务案例,学会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网络通信技术,分析企业电子商务过程,形成商务寻求技术、技术推动商务的职业敏感与素养。实习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计划中予以重点安排,大力开拓实训基地建设,让在校学生和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亲临体验企业化的实际运作以积累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六)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电商培训教案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田惠英(1967-),女,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谊(1974-),男,重庆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项目“电子商务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20-03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据商务部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06年至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实现交易额分别为1.1万亿、2万亿、3.15万亿、3.83万亿和4.5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2007年至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分别为37万人、45万人、100万人和165万人。然而,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来看,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何培养输送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改革面临的迫切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急需三种类型的人才。商务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但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商务需求,而且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知识,能够根据商务需求提出电子商务应用方式;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应用,而且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能根据商务需求以最有效、最可靠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战略型人才:这类人才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较深的电子商务理论与丰富的应用经验,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思维,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2000年底我国教育部首次批准13所大学开设电子商务本科教育。目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约400所。除了本科教育外,80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也相继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不同的学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上呈现层次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电子商务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通常以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进行专业定位,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某些岗位实际操作技能,适应电子商务一线工作的需要。从就业情况看,人才培养效果较好。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从事商务活动的规律,兼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然而,从就业情况看,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就业效果却差强人意。

二、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教育现状

(1)培养目标。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由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进行规划和建设,经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正式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突出电子商务技术,注重电子商务应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综合型的新型学科,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基础学科。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依托信息管理教研室专业学科优势,侧重学生电子商务技术能力培养。同时,发挥专业群优势,课程设置结合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资源。这些课程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性、知识性进行有机融合。

2.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侧重的是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商务技术类门数明显多于商务管理类。在一系列技术课程上是以Java平台为主线,贯穿了语言、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等,一些计算机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前期课程学不好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毕业论文环节要求学生以毕业设计的形式给出,在设计中必须体现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应用,开发出来的软件要基本达到实用的程度,这对商务技术开发能力较弱的学生是极大的挑战,影响人才培养的实效。

(2)实训环节效果欠佳。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仍然重理论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实际训练。尽管学校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专业教学计划开设了实践课程,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实验、实训、实习环节无法很好地落实,缺少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环境。比如实践企业难以落实、一些专业实践和学习停留在表面,甚至实习环节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到企业的实际中去的情况相当突出。

三、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为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特征,通过深入分析课程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

1.培养方案设计原则

培养目标:结合电力行业的特色,面向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电子商务分析、设计以及运营管理能力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学习,毕业生能完成电子商务方案的策划、设计及实施等活动;能在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教学最新发展趋势,规划电子商务专业创新性培养方案。侧重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传统传授理论知识向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确定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必须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方面着手,力图打造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模式。

2.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强调应用性、适用性与创新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1)依托学科背景,发挥专业群优势,多元化培养人才。在制订新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中,我们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对于一些计算机技术开发能力相对薄弱而又热衷于学习商务管理的学生,可不需要掌握相对复杂的软件开发技术,使其既突出专业学习重点,又避免造成学生对技术学习的畏难情绪。因此,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和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特点,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学科背景,发挥专业群优势,把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为向商务管理、商务技术两个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在专业选修课上予以调整。同时,加大反映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比例,删减一些纯粹为经济与管理学院跨专业考研设置的课程。

(2)突出特色和优势,与其他学校差异化培养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导向明确、办出特色,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华北电力大学是以电力行业为特色和优势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使学生具备一般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更要办出特色。为培养满足电力行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加入了一些电力相关的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教学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多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采用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三维度”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课程的相关数字资料并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性学习、在线提交作业和在线测试、开展学习讨论和交流。随着互联网创新应用,一些课程还建立了微博群进行课程学习讨论。

(2)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学队伍进行专业教学,此外,还经常邀请校外电子商务企业家或管理者进校开展专题讲座。例如邀请中国建设银行专家来校举办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专题论坛、邀请业绩卓著的淘宝网淘宝宝贝做创业讲座,邀请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汇报等等。

(3)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采用开卷考试、上机考试、团队作业、大型设计相结合的形式,降低期末笔试成绩在总评中的比重,使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4)毕业设计创新。改变毕业设计由单一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转向多种形式设计内容,毕业设计可以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电子商务项目方案设计、商务网站方案设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还可以是学生创业方案、创业项目实施等。

(5)教材建设与成效。本专业主要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选用先进教材的比例为50%以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比例为70%以上。教研室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编写高水平的教材,本专业教师近年在部级出版社出版主编教材多部。

4.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为此,华北电力大学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指导思想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提倡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教育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专业学习过程,并分层递进,形成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践训练―科技创新训练”四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专业基础训练以课内实验为主,培训学生掌握专业基础技能及专业基本实践技能。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类和商务类课程中均设置了课内实践学时,一般占到课程总学时数的1/3左右,以保证学生获得实际的动手能力。

专业技能训练以认识实习、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为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已经达到12门。

生产实践训练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为主,让学生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考察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商务网站设计技术及商务网站运营等,使学生树立电子商务整体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与素质。

大力倡导并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科技创新,以创新实验、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及创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组织、实施、运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能力。同时设立专项课外实践学分,并加大高水平的创新学分比例。

该实践教学体系各部分有机结合,相互衔接且层层递进,逐级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5.省略)订餐网是一个第三方外卖平台,与各高校周围外卖商家联手,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订餐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收录北京、上海、杭州等高校以及周边的外卖商家,师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高校方便切换。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具有典型的发展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也应该具备与之相应的特点。只有与时俱进,建立动态的教学体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潘旭华,姜书浩,张波.构建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施[a].2010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technologyandtraining[C].

[2]李涛,王钇,刘吉成.华北电力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43-347.

[3]代显华,李忠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2009,(23):9-10.

电商培训教案篇6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计思路不清晰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是企业电子商务的生力军,通过实践教育可以使他们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有效开展工作,推动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顺利发展。

2.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完备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竞争态势等变化而不断变化,要求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变化,适时地提出应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通过专业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专业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通过专业实践,学生能找出书本与实践中的差距,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或寻求其他帮助使问题得到解决,从中能学习到很实用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4.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的开展

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后,能掌握许多非常实用而且针对性强的知识,能很快适应和进入实务环境,熟练操作和运作电子商务活动,掌握较实用的新技术和较强的商务意识,帮助学生缩短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提高就业能力。现在很多毕业生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走上利用电子商务创业之路,专业实践能帮助他们积累相关经验,用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实施创业。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

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教材严重滞后,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学科作为依据。授课过程中所选用课本信息严重滞后,直接影响整个授课效果及学生掌握情况,专业实践中,老师没有相应的实验或实训指导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教学目的、能力要求不明确,技能要求及要求掌握的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完成后没有相应的方法来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是否达到了此次实验或实训的目的;同时由于目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去操作、去思考。这样使教学目的及实训要求具备的能力无法完成,使整个的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培养出学生的能力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

2.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开展的实践教学多半是学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开展,如《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数据库应用》等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一些模拟系统的软件类的使用。所引用的案例大部分是教科书上的范例,与现实市场环境相差太大,虽然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电子商务交易中各个角色的操作,体验到前台和后台的流程。但这种模式毕竟是模拟仿真,并不能代表电子商务的实验全部,其设计与现实企业的实际操作和需求还有很大一块差距。如果把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当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全部,会造成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片面理解。

3.校内外专业实践设施不够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学校仍然是以校内实训为主,而校内实训多半是采用模拟环境,且在整个实训过程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考核仍然按学校规定进行。这样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只能够简单的了解掌握该课程基本的要求,学生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以及企业项目真实的操作流程,同时也无法体会到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各种规定及企业文化,使学生不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适应工作环境,投入工作岗位。

4.师资水平缺乏专业性

目前很多教师电子商务工作经验欠缺,电子商务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学科,同时该专业又是一个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这使得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各种综合的知识及能力。但是在实际中老师很难具备这些要求。大部分的专业课老师对电子商务的整体框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且又没有真正去企业工作过,在讲解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实践技能操作时缺乏宝贵经验。

5.学生的专业水平深入性不够

电子商务实验变成了学生上网,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实验内容不具体,实验环节不细致。只能让学生去浏览网站或去网上购物。学生只能看到网站前台实现形式,对电子商务的后台业务处理流程以及后台数据库与前台网页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无从得知,后台处理等内容也无法接触。另一方面大多数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都限于提供一个程式化的模拟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上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理解,但在培养学生设计和开发电子商务模型能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水平创新能力方面尚有不足。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改革意见

1.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认真研究并把握电子商务的本质和内涵,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划分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课程内容重复、冲突和遗漏的现象。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一方面要打破原来的根据理论教学需要来安排实践教学的老模式,形成以能力训练项目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尽量压缩一些理论教学课时,为实践教学腾出更多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中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又对该专业了解的电子商务专家加入进来,共同讨论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开设的实践环节、学生的能力、技能及职业素质的要求,岗位的设置及岗位技能、素质等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写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制定新的实践教学计划,重新组织实践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安排一些创造性、探索型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专业知识。

2.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应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评价、总结以及创造等教学活动,理解、解剖和认知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商务运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在参与实践教学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循序渐进、不断强化”的原则,主要是:

(1)基础性实践

基础性实践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实践、网络使用能力实践和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实践三个模块,其中计算机操作实践主要是指文档编辑排版等,网络使用能力实践主要是指申请电子邮箱并发送邮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申请数字证书、进行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主要是指利用网页三剑客工具开发维护电子商务网站。这些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网络操作技能、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技能。同时,在掌握这些技能过程中,以internet为平台,通过课堂演示和上网浏览进行电子商务认识训练,让学生能够直观和感性地认识电子商务“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达到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产生兴趣的目的。基础性实践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实验、课堂演示训练、课程设计训练方式。

(2)模拟型实践

这是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现有模拟教学软件进行的实验,它主要是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老师对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组织实践,每组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电子商务活动参与者角色,在项目小组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模拟企业进行责任分工,然后进行仿真电子商务运营。通过项目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共同目标,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岗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对电子商务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例如对于网上开店来说,通常会需要以下角色。项目负责人,负责网店的整体运营;财务人员,负责网店的财务管理工作;物流人员,负责货物的配送;市场及营销人员,负责产品的销售、采购、营销等业务工作;技术人员,负责网店的维护工作,包括店面(网页)的设计、后台数据库的管理及维护等工作。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职责。学生在角色扮演和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3)案例型实践

案例型实践也就是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诱导和促进决策等功能。在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要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剖析案例,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对商务过程真实场景的模仿和实验,解释和预测商务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学会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究商务活动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满意的结果。首先,由教师根据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出一些案例;其次,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案例,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并进行总结。案例教学还可采用小组学习、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表达、知识运用、人际交往以及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运用等技能。

(4)应用型实践

应用型实践就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设自己的网店,亲身感受电子商务运营的真实过程,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现有的淘宝、易趣、拍拍、百度等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网上商店,学生要通过市场调研、撰写策划书、选择商品、采购商品、商品上架、店面布置、市场推广到物流配送、商品销售成功、售后服务等环节管理好自己的商店与商品,积累商务经验。通过网上开店,学生能更好地熟悉电子商务各种业务流程,同时在深入理解商务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搭建自己的网站,将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技术应用到商务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实践教学效果,让所学的知识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几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意识;掌握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和技能,增强专业意识;熟悉电子商务专业综合知识和技能,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新环境、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3.拓展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的拓展,需要相关领导走出校园,积极联络相关企业,主动上门沟通,从合作办学、互惠互利的角度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建立几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利用实践基地把实践教学环节真正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始终,在学生入学之初组织学生参观实践基地,着重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今后所要学习的课程有直观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理论教学中,在每门专业理论课后安排一段相应的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基地,针对实际的设备认真动手操作,切实弄明白电子商务操作流程。通过具体的情景任务以及企业指导老师的指点,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和学习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具体化的专业技能。实习任务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企业提出与指导老师确定教学内容,由企业直接参与制定实习计划,学生实习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有具体事情可做。根据电子商务不同流程,有针对性地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实习的兴趣。

4.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是否具备深厚的实践技能和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高职院校来说,最务实的做法是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师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开创实践教学多样性,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不仅能对教学内容娴熟,更能讲解得透彻,让学生容易接受,完成教学任务。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职也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和高校间教师交流;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电子商务科研机构或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和锻炼;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指导老师,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的做法提高实践水平。

电商培训教案篇7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课程体系

一、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电子商务代表着商务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未来全球商务活动的主流。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一方面是企业需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大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无法就业,或是从事了其他行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欠缺,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培养方向模糊。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方向不明确。第二,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缺少应有的电子商务知识,专业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欠缺。第三,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电子商务毕业生无法在就业市场上迅速准确定位。

其中,课程体系不完善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一些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是摘抄了本科院校的部分课程,而忽略了其“职业”的特点,缺少应有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由于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不完善,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存在随意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大量公共课,专业课严重缩水,培养的学生专业能力薄弱;有院校开设高难度课程,超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更能促进整个电子商务产业人才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经过对电子商务行业进行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调研,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合相应岗位需求,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结合具体的企业需求,不断完善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构建应从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设置,以及相关岗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要求入手,以高职电子商务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从而培养出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

三、电子商务岗位群分析

电子商务毕业生主要可以从事以下几类岗位:

1.技术类人才岗位方向:电子商务设计,如网络编程、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2.商务类人才岗位方向: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网上创业。

3.综合管理人才岗位方向: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等工作。

四、高职电子商务学生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要求。根据对电子商务岗位及专业知识的分析,得出电子商务专业能力要求,其中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网络营销能力、电子交易与支付以及信息采集编辑能力等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1)电子商务技术能力:能够为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分析设计维护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工作。(2)商务类知识:能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适应采购物流等方面的工作;外贸知识及能力。(3)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掌握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管理类知识。

2.职业发展能力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五、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知识模块

(1)电子商务技术模块。主要课程:电子商务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数据库开发与设计实训、电子商务网页设计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处理VB程序设计。

授课方式:任务驱动、分小组学习、案例教学、课堂讲授、网络资料。

授课建议:部分课程可成立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较大项目,如一个网站的开发建设等。

(2)商务类模块。主要课程:网络营销实训、网络营销实务、营销策划与实务、采购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电子支付与安全、国际贸易实务等。

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视频资料、模拟软件。

授课建议: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穿插与之相关的案例,以帮助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3)综合管理能力模块。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会计模拟实训、创业实训-CtoC课程、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分析等。

授课方式:分小组学习、网络资料、专题讲座。

授课建议:多通过集体、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聘请校外专家开展讲座、指导实训,增强学生对深灰的认知能力。

2.职业能力培养模块

(1)职业及岗位适应能力模块。主要课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规划、运筹学、社会资源调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授课方式: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社会调查

授课建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料等进行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社会资源进行调查,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相关行业进行调查,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块。主要课程:在本地区传授电子商务技能、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企业交流合作授课方式: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社会调查。

授课方式: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网络资料

授课建议: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如帮助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

(3)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模块。主要课程:创业实训-CtoC课程、职场教育、顶岗实习、往届毕业生交流、行业专家座谈、本地区电子商务行业调研等。

授课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软件应用

授课建议:引导学生通过建网站、参加电子商务竞赛、去电子商务企业调研或实习、进行网络电子商务问卷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开发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品和新市场。

参考文献:

电商培训教案篇8

1、网商的概念

网商最初专指那些网络服务提供商(接入商、iSp、iCp、应用平台提供商等等),比如新浪、搜狐、腾讯、电讯盈科、tom、阿里巴巴等据首届中国网商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金建杭介绍,所谓“网商”,是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和企业家。即:网商是指利用internet互联网作为企业或个人商业经营平台,进行采购、销售、企业产品展示信息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以此作为企业主要经营手段的企业家或商人。自2004年网商概念提出至今,这一群体正在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经济领域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网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网商规模由2004的400万增长到2010年的7000多万。在下一个十年中,网商规模仍然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网商身份也正在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行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和个人正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创造财富和价值。这其中也有不少的的年轻人一代,也借助互联网做起自己的淘金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我们有必要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做更充足的准备,以摆脱一方面是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难就业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从我们的专业建设和教学上来进行调整。

2、现有的电商专业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跨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等多种专业的交叉学科。很多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有些院校把电子商务专业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专业的若干门课程加上经济管理的若干门课程。很显然,这种“拼盘式”的教学模式是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不理解。这样就会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或者是,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不会,没有一技之长,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院校提出了培养目标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但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它出现的时间短,所以目前各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十分缺乏,很多教师并没有经过全面的电子商务专业学习或培训,更没有很好的实践经验或者与第一线接触的机会,即便是给学生讲出来的东西,也大多是课本上一些老套的原理,会出现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另外从大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方法上来看,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大多数教室缺乏联网条件,教师讲课时缺乏在线演示的操作,电子商务教学应该是一种理论讲授与在线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有一些院校基本没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实验室建设,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宽泛,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虚拟的电子商务平台供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互联网上适当地进行实战也是很有必要的。再则,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材上来看,由于电子商务发展时间短,并且各种新技术、新实践层出不穷,电子商务专业不仅涉及到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还有各种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型的不断涌现。这样一来导致实践活动的发展远远快于理论总结,理论总结与实践相比不完整,甚至会产生一些偏差。

3、网商培养目标下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

就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在专业设置上紧紧围绕国家十六号文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强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用,以细分专业方向为纽带,突出电子商务专业优势和特色,基于电子商务岗位群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一个在河南领先的、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于中原崛起的“网商”培养和培训平台。在专业设置上我们紧密结合河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以素质培养为根本,以技能培养为重点,遵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原则,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产学研结合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3.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我们在课程设置中以网商职业为核心,以电子商务应用业务操作为主体,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专业前导课程、核心课程和后续课程。前导课程包括职业素养课程和职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就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商务网站建设与运营淘宝大学等课程,后续课程即电子商务技能和素质提升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电子商务前沿问题介绍等。(如下图)我们设置的职业素养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个人发展积累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设置能够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体系构架,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操作,商务网站的搭建与管理以及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知识。职业技能提升课程的设置是的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模式,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电子商务的前沿问题介绍更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一步的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帮助。

在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了电子商务专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三年内学习负担的矛盾。把一些主干课程改为了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学部分课程。在各学年度学生学习负担的搭配上,我们也作了精心的考虑,确保学生在三年内能够学完教学计划安排的内容,达到培养目标定。除此之外,对于专业主干课,我们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主,辅助以其他教学模式,强化了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2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

已有的研究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和改进高职高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建立以任务为驱动的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职业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2.1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和《网站建设与运营》课程中,我们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又分解为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来自电子商务一线企业的具体工作活动。

3.2.2案例教学法

此方法主要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电子商务前沿问题介绍》课程中,当然在其他课程中也常常用到。根据教学进程,随时提供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典型电子商务案例供学生思考,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分析,让学生深刻地明白电子商务的成功并非初期的网站建设,而是后期的运营模式。同时,学生可以针对这些活生生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又为学生以后的事业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2.3以赛促学法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们开辟了新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应用中我们探索应用了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竞赛方式:近年来,分别组织和主办了全国电子商务大赛预赛、全国网络商务应用大赛、河南省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大赛。

3.3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是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电子商务专业不断增加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的比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达到了1∶1。这些丰富、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把理论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运用中来。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教学模拟平台模拟了整个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包括了商店、银行、物流公司、认证中心、零售商、国内外贸易公司、生产厂家几种角色,实现了在实验室网站的“前台”和“后台”所有操作,使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在此软件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学生通过模拟与操作可以将理论知识加以巩固,有效地理解电子商务流程。在《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以及《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的实践课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和挖掘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进行国际互联网环境下的实验实训,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去。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方面,我们一方面加大对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校外的合作伙伴,加大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已达10多家,都纷纷开展了有益的多样化的实践实习活动。其中河南锐之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还被团省委授予“河南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示范项目”。学生一般会在最后一个学期到以上单位,进行全面的实习。

电商培训教案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实训课程

一、研究背景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情况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近年来广州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选择从事电商领域的相关工作。现实的矛盾是,广州及周边电商行业人才稀缺,而中职电子商务的毕业生不能实现对口就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源于行业和学校没有形成有效对接,校企合作脱节,带来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困境,同时造成校企资源浪费和双方效益的下降。要解决这个矛盾,突破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困境,需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的一项课题研究。

二、研究概述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

(1)理论依据:①《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②徐国庆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论。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课程;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按照工作逻辑,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2)研究目标:①促进电子商务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本课题研究,带动一批专业教师参与到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中,促使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②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局面: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获取效益;学校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累积实践经验,提高实训教学有效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直接上岗打下良好基础。③开发“产教融合”特色的中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基于产教融合和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研究开发一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的特色课程。课程立足于工作岗位(群)需求,既强调对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强调对电子商务各专项能力和综合运营能力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重点聚焦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二)研究基本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校企合作新模式研究:研究校企合作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实训课程开发、教师学生顶岗实践、参观实习及就业推荐等方面的新模式,实现深层次合作,体现产教融合特色,创造企业、学校和学生共赢的局面。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综合实训典型工作任务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实践专家研讨法等,从行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分析入手,邀请电子商务行业实践专家和部分教师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和确定。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研究:依据电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开发适合中职学生进行电商岗位实训的特色课程。该课程实现以岗位划分模块,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划分项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的基本应用能力、企业电子商务的执行运作能力以及个人网络创业能力。课程开发包括制定新的课程大纲,教学实训项目,学生活动手册及教学课件等。

(2)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采用访谈调查法和叙事研究法,调查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特定岗位的需求,为岗位分析奠定基础。

实践专家研讨法: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通过寻找电商网络推广、网店运营、网店客服等对应岗位的优秀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描述职业工作,为课程体系设计提供实证基础。

个案跟踪法:针对本专业毕业学生入职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的典型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反思课程的设计,保证课程成果的实用性。

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解决职业活动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教师参与行动,学生在行动中探究、发展,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

(三)研究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产教融合”特色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包括八个步骤: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从行业情况分析和工作分析入手,邀请电子商务行业实践专家和部分教师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电子商务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和确定,进一步划分课程模块、m行项目设计,形成课程方案,然后实施课程并进行课程评价,通过教师、学生、课程专家等各方的评价,反思、调整、修正课程模块和项目设计,完善课程方案,再进行新一轮的课程实施与评价。通过头脑风暴、分析开发、研讨确认、决策计划等四个环节实现把开发的理念转化为课程实体过程的三个转换,包括从工作任务到职业行动领域的转换;从职业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具体课程学习情景的转换。

四、研究主要过程

(1)第一阶段:2013.5―2013.9。组织教师分别进入不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对相关企业员工进行访谈,了解岗位工作内容;跟踪回访毕业生。

(2)第二阶段:2013.10―2013.11。组织实践专家研讨会,探讨联合办学合作方式;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调查与确定,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

(3)第三阶段:2013.12―2014.8。完善课程建设论证说明、课程建设方案;形成课程标准;安排课题组成员3人下企业顶岗实践;设计课程实训项目书;在相关课程进行第一轮教学实验;参观财经学校校企合作园区――外贸电商孵化基地。

(4)第四阶段:2014.9―2015.8。筹建电子商务工作室;安排课题组成员下企业顶岗实践;在相关课程进行第二轮教学实验,并收集相关教学资源;撰写论文;开展校企合作,开设培训课程;开展校园微店实训。

(5)第五阶段:2015.9―2015.10。形成课题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成效

(一)推动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进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特色实训课程开发研究,首先需要对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定位进行调研分析。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企业、电商专业毕业生等开展调研和召开电商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对目前电商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出企业对电商专业中职学生的需求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并编制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分析表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表。这些研究成果使得学校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清晰,实现了以课题研究推动电商专业建设的目标。

(二)新校企合作模式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以来没有持续有效的校企合作,学生对口就业率低,学校和企业处于供需脱轨局面。课题研究初期,课题组尝试引企入校,争取与家商城合作开办“校中厂”,合作共建培训课程,共同培养电商专业人才。虽然因各种原因合作延期,但企业还是帮助我们完成了职业能力分析表,并接收课题组成员到公司顶岗实习,打开了我们校企合作开展的思路。此后,课题组成员借鉴了省外贸、市商贸、市财经和番禺新造等职业学校的电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广州品奴服饰有限公司、川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探索出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设备,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企业安排教师学生顶岗实践,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开展校园创业等适合本校电商专业的合作模式。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组多次安排成员到兄弟学校和电商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同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了解电商企业的经营模式、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要求,开拓视野,累积经验;同时,安排徐小玲、谭洁明、赖雪标、冯欣等4位课题组成员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学习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及职业素养能力要求。通过实践,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专业定位更加清晰,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和开展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在课题研究期间,徐小玲老师撰写论文《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企合作教研模式探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门店运营实务》;黄婷老师撰写论文《“理实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在网络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电子商务应用》。

(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课题研究希望针对性解决学生实训难、对口就业难的问题。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先后安排电商专业学生到广州邮政小包中心、深圳华网云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品奴服饰有限公司、广州勤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川力网络有限公司等参观学习或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对口实践的平台。另外,在校内实训方面,筹建本校电子商务工作室、开办校园创业公司等,为学生提供淘宝店、微店和川力网店等真实的实训平台;在培训课程方面,为学生开设川力校企合作培训课程,网店运营、微店运营等培训课程。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习得专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进入对口就业的通道口。

(五)取得课程开发的阶段性成果,累积了一批课程资源

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产教融合”特色的中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包括完成课程论证说明、课程建设方案,编制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分析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实训手册(部分)等。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累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校园微店实训资料,校园创业公司制度及方案,校园创业公司期末考核方案及学生考核表,网络营销实训资源,网店运营实训资源,校企合作授课安排及课件,学生网店作品等。

六、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本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由于学校搬迁渔沙坦校区计划搁浅,受学校现有条件所限,原设想与家商城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在校内开设“校中厂”的计划只能取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教融合”特色课程开发的难度,没有了企业的直接支援,只能依靠课题组成员摸索前进,后来虽然安排了课题组成员到企业顶岗实践,并尝试与品奴服饰、九鸣教育科技、贝顿五金级川力科技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但合作的规模和深度尚达不到理想程度。今后还需继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争取共建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培养电商专业人才,更大程度实现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电商专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情况调查报告[R].广州:广州市教育局,2012.

[3]黄为平.电子商务岗位综合实训[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王靓.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08).

[5]宋沛军.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探讨[J].电子商务,2009,(02).

[6]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电商培训教案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电子商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引言

2014年,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下愈发高涨,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探索进取。《电子商务》课程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引领实践等方面,既具有一定的行业先进性,又具有一定的专业可行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培育有不良影响。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在提升学生创新素质与技能、扩展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教育理念下,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创新应用实践和创业探索活动,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提升其创新思考的能力、创造突破的心理素质和创业实践的本领。创新意识是指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化、扩展和创新,并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将创新意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相融合,在不断地探索活动中有创造性地提出前进方向、设想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创造新颖成果的能力。在创新的加持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更加方向明确,内涵提升;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举措,也使得创造力的发挥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于我国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经济,我国高等院校也正是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要的前提下,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同时强调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几大板块,帮助学生提升应对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社会中对人才的创新素养综合要求,也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

2《电子商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作用

根据海尔创客实验室的《2018年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报告》显示,在众多专业与行业选择中,电子商务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创业领域,占比18%。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跟踪撰写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1.6%和3.4%,并且自主创业这一选择也并不是应届毕业生的专利,在毕业数年的往届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的往届毕业自主创业的比例上升至8.1%。近年来,作为自主创业的新兴生力军,高校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热情不减,而在众多创业方向中,电子商务方向深受大学生青睐,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含量高,创新意识强,非常适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在《电子商务》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了解电商行业的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沿,掌握电商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能够为大学生提升创新素养、扩展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培育与提高创业才能提供契机与平台,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融合创业教育,助力学生开展各类型的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也为其他专业及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3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3.1理论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引领作用

以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子商务》为切入点,在教学工作引入包括“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分组对比教学法”在内的新兴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经过筛选的电商行业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动下开展案例讨论与原因分析,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小组进行讨论成果的对比与扩展,进一步深挖影响电商行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并在案例剖析过程中将电子商务有关决策制定、电商法规、网络营销等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者的作用,借助案例、分组对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在课堂的教学的融合与统一。具体来说理论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第一,在《电子商务》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把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战略选择及调整、电子商务危机与克服等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作为教学案例引入理论教学过程,让学生们围绕教师拟定的不同主题开展讨论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影响电商成败的原因和关键要点。学生在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包括电子商务模式、电商营销策略等课程知识内容。第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在创新创业的教学路径上发挥作用。突破随机分组的局限,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高低差异、学习基础不同、甚至是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将学生有针对性地划分为若干小组,并依据教学计划对其进行任务布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上能够有一定帮助。通过任务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沟通探究等几个步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熟悉电子商务实践操作的具体布置与流程,显著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第三,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教学工作时,可通过分组对比教学法,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以团队形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授课时更多地强调分组进行讨论学习,通过课堂设计突出重难点,并进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引导与教学。在分组对比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避免盲目分组或随意分组,同时,教师也需要在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有效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对比过程中引入良性合作与竞争。

3.2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彻底贯彻与切实落实,教师在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关注其实践开展过程与实践效果。实践教学作为连接理论教学与创业教学的桥梁,要在保证学生充分吸收和巩固同步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校方需要更加关注电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加大硬件与软件的投入力度,提升电子商务软件的实用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领会,积极构建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各类型实践教学,打造包括跨境电商实训平台、新媒体营销实训平台与网店运营推广实训平台在内的电商综合实训体系,实现各门课程与实训平台之间的知识互通与技能挂钩,提升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第二,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仿真模拟实践教学,以仿真软件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各项岗位技能,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3.3创业教学——优化创新创业培育模式

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外,创业教学也是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创新创业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亟待填补的空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电子商务》课程内容的学习为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创业比赛基础上,挑选优秀学生团队与创业项目,教师及教师团队还可组建“工作室模式”为其提供参赛指导与双创教育引导,具体可表现为对学生竞赛团队提供参赛指导、为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科学引导,为学生争取在实习单位参加各类型电商创业项目的机会等。第二,加强针对师资的创业技能培训与支持,学校支持教师,教师带动学生,前辈带动后辈,形成资源与技能的传承与合作闭环,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招牌”。第三,给学生提供参与创业者见面研讨会、参观企业实训、实创基地等活动。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前辈创业者的经验分享无疑对学生有巨大帮助,随着电商创业浪潮的兴起,高校毕业生中不乏有创业实践者,通过观摩企业现场、聆听创业前辈在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分享,和创业校友交流沟通创业过程中的疑惑,这些活动对于学生而言都将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对于高校而言也可以通过多方的合作进一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益帮助。第四,充分激发学生社团的资源优势,将双创教育和社团活动相结合。社团活动既能够让学生们一展所长,同时也是学生们兴趣所在,鼓励学生在各类型社团活动中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或者在传统社团项目中融入创新创业内涵,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业热情,校方还可为社团提供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降低风险,提高创业实践成功率。

3.4证书教学——电子商务“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陆续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起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1+X”证书制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产物,自2019年以来已有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以《电子商务》课程为基础,帮助学生扩展电商视野,丰富职业技能,打造专业学生的“1+X”技能证书名片。在电子商务密切深入各行各业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到来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对高校培育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行业新融合与新兴岗位的出现也对人才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于“1+X”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融合,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革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革新,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综合技能水平,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进程。

4结语

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重要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探讨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对于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敏.基于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和创业引导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J].经济管理文摘.2020(09):195-196.

[2]张国瑜.尚成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03):61-64.

[3]刘丽波.宋燕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9(24):235-236.

[4]梅春燕.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