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检查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0:16

教学检查方案篇1

分析检查阶段是把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以及《*市*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温龙学组办发〔2009〕9号)的要求和《*市*区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温龙教党〔2009〕5号)的安排,现就“分析检查”阶段(2009年5月中旬至6月底)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检查原因、完善发展思路,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本阶段要紧紧围绕“转作风树形象,保质量提水平,重民生促和谐”这一实践总载体,在继续深化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经验,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好谈心交心活动和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分析原因,深刻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发展措施,并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组织评议,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为下一阶段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制度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步骤

整个分析检查阶段于2009年5月中旬开始,2009年6月底前完成。本阶段重点抓好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工作。

(一)广泛征求意见,找准突出问题

1、征求对象范围。根据本单位实际,合理确定征求意见的对象和范围,注重征求教育系统“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教师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征求方式方法。根据本单位实际,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一是个别走访征求。采取登门走访和个别谈心的形式,面对面地征求和听取干部、群众、工作对象的意见。二是民主恳谈征求。把民主恳谈作为吸收群众参与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召开民主恳谈会等形式,集中听取、征询各方面意见。三是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向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书面征求意见。另外,可通过媒体网络、设立热线电话、设置征求意见箱、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3、意见梳理汇总。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梳理分类、归纳汇总,并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

(二)召开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原因

1、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认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坦诚相见,沟通思想,相互提醒,共同进步,增进了解和团结。

2、撰写个人发言提纲。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着重从在理解科学发展观上有什么差距、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实上有什么问题、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中有什么作为、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有什么不足等方面进行剖析,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3、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对照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围绕实践总载体,紧扣工作实践,认真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并提出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

各直属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召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每位党员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4、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形式进行通报。局党委班子和直属单位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情况以文件形式于6月10日前分别报区委和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形成分析报告,积极组织评议

1、报告的主要内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紧扣党的十六大以来本单位的发展实践,充分吸收学习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充分反映四个方面内容:一要充分反映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二要充分反映本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三要充分反映我区(本单位)教育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实践举措;四要充分反映本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加强机关(学校)作风建设、提高科学发展执行力方面的措施办法。

2、报告的起草撰写。组建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起草工作组,局党委(直属党支部)主要领导全程主持起草工作。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个重点,做到有问题、有分析、有思路、有举措,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使之成为指导本单位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

3、报告的专题讨论。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召开局党委(直属党支部)扩大会议进行充分讨论。对于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进行专题研究,在吸收各方意见后,将分析检查报告予以修改完善。

4、报告的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及时召开群众评议会,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根据群众评议的意见,对分析检查报告再次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经区委(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审阅把关后,以文件形式于6月20日前分别报区委(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重点措施

(一)民主恳谈开门纳谏

1、确定恳谈议题。围绕我区(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这一核心内容,结合教育实践,选取局党委重点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恳谈议题。

2、选择恳谈对象。选择参加民主恳谈对象应当体现广泛性,注意吸收教育系统“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教师代表等参加。民主恳谈会的时间、地点、议题等要提前告知恳谈对象。

3、召开民主恳谈会。局党委和各直属党支部至少召开1次民主恳谈会,领导干部和每位党员都要主持或参加1次民主恳谈会。

4、梳理恳谈意见。认真汇总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和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的重要依据。对民主恳谈会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应分解落实,按轻重缓急边查边改,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及时向反映对象反馈。

(二)远程互通问计于民

1、开展网上交流。局党委和直属党支部委员要开展网上互动交流活动,宣传理念,解答提问,听取意见,征求建议,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重视网络民意。局党委和直属党支部要畅通问计于民的网络渠道,重视网络民意,充分利用区教育局“学习实践活动”的专题网站和设立的电子意见箱,收集意见和建议。

3、做好解答回复。对于网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能立即解答的,要马上解答回复,切实发挥好网络便捷高效的互动优势;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认真研究,及时进行反馈答复。

(三)民主评议共商对策

1、评议主要内容。采取召开群众评议会的形式,组织群众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民主评议。引导参评人员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改进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特别是有没有紧密结合我区教育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2、参评人员范围。参评人员既要有本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和普通党员、教师代表,也要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的代表,特别要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议政能力的教育系统“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代表参加。参评人员范围要同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进行满意度测评人员通盘考虑,保证参评人员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层次性。

3、评议结果处理。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充分吸收正确的评议意见,体现在分析检查报告中。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具体要求

分析检查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局党委委员和各直属党支部委员要继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完成好“规定动作”,努力做到“五个加强”,保证分析检查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管理,落实领导责任

各局党委委员及直属党支部书记要充分认识搞好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对分析检查的重点环节、重要工作,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切实负起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到“五带头”,即:一是带头征求意见,二是带头开展谈心活动,三是带头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四是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五要深系点,听取汇报,审阅报告,做到督促有力、指导有方。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民主恳谈,认真查找突出问题,自觉边查边改。

(二)加强统筹兼顾,注重工作方法

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分析检查阶段各项活动与当前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服务型机关(学校)结合起来,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突出阶段工作重点,合理把握时间进度,注重工作方法,抓好工作落实。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深化,增强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加强查改力度,力求边查边改

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说立改。立足教育实际,着力解决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理交办,限定解决时间,明确责任到人;对已经着手解决的问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落实;对尚未解决的问题紧盯不放,做好解决方案,分步到位。

(四)加强舆论宣传,突出实践特色

要继续充分运用报刊、校园广播、网络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宣传报道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地及时报道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和学习成效,继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加强民主意识,营造集思氛围

教学检查方案篇2

检查评比方案(试行)

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或呈现形式,是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作业是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互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特制订此检查评比方案.一、检查评比领导小组

组长:尹新副组长:王兴超

成员:石万亿王峻峰孙扬吕春戴琪波张怀兵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二、检查时间

平时不定时抽检,原则上每学期期中、期末各全面检查一次.三、参评对象及要求

1、原则上所有科任教师一律参与教学设计、作业批阅和听课记录的检查评比.2、原则上教学设计必须全部为纸质手写详案,禁止教师全部套用网上下载的教学设计,同时每半学期至少提供三课时原创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示范性教学设计(可在教学设计本中折出).

3、所有有书面作业的科目任课教师需交所带班级的五位同学的该科作业.四、教学设计编写要求

1、教学目标:必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确立教学目标,渗透国防教育、环保教育、人口教育等.

2、教材分析:包括整个板块的教学重难点、每一部分在该章节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联系.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教学中要研讨的中心问题.

3、学情分析:要体现对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可能存在差异性的处理方法.

4、教学方法:师生的共同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得当.

5、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教授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

6、教学手段:包括实验、音像资料及多媒体的使用等.五、作业布置与批阅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重视课后训练,及时反馈,同时对学生作业提出严格要求(从格式规范、表述准确、书写工整、独立完成、上交时间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2、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先课本后课外,题量要适当.

3、教师要及时、认真地进行作业批改(除作文外,批改宜当天完成),应注明批改日期.在批改作业中发现典型错误的问题要记录下来,分析原因,备好评讲纲要.

4、作业(作文)批改要克服形式主义,讲究实效,批改要有简单的评语(提示)或评分或等级.

5、教育学生保持作业本页面规范完整、清洁美观.

6、发现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现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反馈给班主任;发现学生作业中有独见之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7、作文篇数及其他学科作业次数由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科学确定.六、教学设计、作业检查办法、等级评定

1、教学设计作业检查评定采用填写《涡阳四中教师教学设计检查情况登记表》、《涡阳四中学生作业检查情况登记表》和《涡阳四中听课记录检查登记表》中的内容设置,进行分项表述和综合评定的办法.

2、等级设置:教学设计分为特别优秀、优秀、合格、不合格.其它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3、等级比例:本着宁缺毋滥严格按着评定标准评定,原则上同教研组内,“特别优秀教学设计”等级的人数不超过本教研组参检人数的20%、“优秀教学设计”不超过30%(具体人数四舍五入).

4、在各次教学设计、作业检查评比中,该写而不按要求写、该交而不按时交或以老教案应付的,均评为不合格.七、表彰与奖励

1、对被评为“特别优秀”和“优秀”教学设计的老师颁发“特别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教学设计”证书,作为职称评定、升留级的依据之一,并通报表彰、物质奖励;对被评为不合格教学设计和无故不提交教学设计的老师本次通报批评,凡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或不提供教学设计的,扣除该老师本阶段工作量奖的20%.

2、对作业批改、听课记录评定等级为优秀的老师,学校通报表彰;对评定等级为不合格的老师,学校通报批评,并作为升留级的依据之一.

3、每次的教学设计、听课记录、作业检查登记表均保存在教师业务档案中.

涡阳第四中学教科室2011-4-9报:校长室、助理室发:各备课组、各科室.印:60份

评定人(签名):

教字[2011]149号关于印发《全椒县教育局实施“万名教师大走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走访月活动方案》的通知各学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滁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万名教师大走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走访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经县教育局研究…

xx公司食品流通安全管理制度一、食品销售管理制度1、在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悬挂《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2、经营场所和仓库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

涡阳四中教学设计、听课记录及作业批阅检查评比方案(试行)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或呈现形式,是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作业是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渠道;互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

广东中考英语重点词组一、动词词组(包括短语动词)、介词词组和其他词组(一)由be构成的词组1)beback/in/out回来/在家/外出2)beathome/work在家/上班3)begoodat善于,擅长于4)becare…

教学检查方案篇3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学期来,全体教师继续发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勤奋耕耘,立足于三尺讲台,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推门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教师的合理使用打好基础。今年十月份,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学校副职的分管工作也作了调整,我由原来的教研、后勤工作变为小学教学,这就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小学部的教学情况,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门听课是了解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也最能反映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推门听课使我掌握了小学部的教学情况,对小学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小学教师的劳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是自身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按照计划,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完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课,共计34节。通过听课,我认为,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是过硬的,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教师精神饱满,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良好。在听课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课前准备不够,课堂上慌乱,教学环节衔接不好,过渡不自然;个别教师基本功不过关,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板书设计不合理、普通话不标准、粉笔字不规范等。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听完每一节课,我都把听课意见当面反馈给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或者写出简要的评课材料发给校长,第二天就出现在校长的博客中,任课教师就能看到。通过大面积推门听课,与教师广泛交流,切磋教法学法,共同提高,互利双赢。

(二)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是备课,“课中”是上课,“课后”是作业,教学检查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推门听课检查上课情况,通过检查教案和作业掌握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处理情况。在教案和作业检查上,我们继续坚持“月检查”制度,每月由教导处牵头对教案和作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的依据。教案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安排;二是教案备写的环节是否齐全,以《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中规定的教案书写环节为准,同时,特别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突出“学情”分析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在以前的备课中经常被忽视,是一个薄弱环节;三是教学反思和单元后记的书写质量,要求教师要养成书写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及时记录课堂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只有认真的反思总结,才能形成有效的“二次备课”;四是教案书写的整齐情况,要求用规范字书写工整的教案。对作业的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按照《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要求,检查批阅符号是否规范;二是根据《平川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段各科作业设置及批阅要求》,检查作业批阅的次数;三是检查作业中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四是检查教师书写的作业评语,要求教师养成作业中加注评语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评语书写中,要经常书写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五是检查作业的书写情况,要求教师要督促学生写规范字,作业要工整。

为了督促教师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在常规检查的同时,对某些年级或学科的教案和作业进行抽查。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分别抽查了六年级和三年级的教案和作业。常规检查的量比较大,有些问题不易发现;抽查的量相对要小一些,检查的更细致一些,有时还可以“解剖麻雀”,进行案例分析。抽查一般具有针对性,是对常规检查的有效补充,二者要有机结合。

十一月份,由教导处牵头、各部门配合,搞了一次教案和作业展评。展评的目的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平时的检查中,有些老师往往对教导处的检查结果不认同,有些老师总以为自己的教案写的最好,通过展评,让老师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比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评价教案,这比平时提要求更有效。有些学生的作业一直写不好,“乱”字当头,老师想了各种办法,收效甚微。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自己去看,“为什么别人的作业那么整齐?”这比老师平时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效。

教学检查方案篇4

一、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建设,涉及到培训类别设计、课程体系安排、师资培养、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估等项内容。

(一)培训类别设计

设计培训类别,是科学地安排各类专业培训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培训类别的设计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检察官轮训制度的建立。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检察官轮训的具体要求规定,只是在个别培训计划中针对特定检察官规定了轮训时间。我国法院系统规定,法官每年轮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日本检察官平均每年轮训一个月(三年轮训一次,一次三个月)。目前检察官专业轮训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完成学历教育的基层院中,只有少数检察官可以达到每年平均轮训半个月以上,有个别基层近年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月,而大量基层院的检察官长期得不到专业轮训,平均起来每年不超过四天。笔者今年考察发现,检察官参与轮训的时间与检察机关的绩效成正比。因此,笔者建议高检院建立检察官轮训制度,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训设计的前提。

笔者认为,检察官培训可按照任职培训需求分为基本上分为上岗培训和在岗轮训两大类。

上岗培训,是指检察官在担任新的工作岗位时进行的与新任岗位业务有关的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实行的上岗培训,主要是新任检察长培训、新任检察技术人员培训,个别的基层院进行过其它岗位的上岗培训。未来上岗培训,需要作为制度规定,并涉及到各类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分类方法:一是,新任职务培训,即原来没有从事过检察工作的人员培训;二是,调任职务培训,即原来在检察机关从事其他工作而转任新职务的培训。培训时间:新任职务培训应当不低于三个月;调任职务的培训,不低于一个月。培训内容:新任职务培训包括各类检察业务的普训和岗位基本技能培训;调任职务培训,主要是新岗位涉及的基本专业技能培训。

在岗轮训,是指对在特定岗位已经工作一定时间的检察官进行的专业轮训。由于轮训会涉及到经费、工作量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目前的情况,在岗轮训平均每年应当不低于20天,即在一定岗位工作满三年,应当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在岗轮训。

在岗轮训的培训内容,应当根据岗位不同以及轮训的层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基本思路包括:一是,按照专业岗位(如侦查、批捕、公诉、监所等)不同,设计出该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确定不同进次应当培训的内容;二是,按照岗位的层次(如检察院层次和干部层次等)不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在岗轮训应当力求通过多次轮训后,为骨干检察官、专家型检察官的培养从职业教育方面的提供必备的基础素质。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教材编写

与培训类别设计有着紧密联系的是课程体系设计问题。1996年,山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对检察官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检察官培训的课程和教材不多。从课程设置上讲,重复培训的课程较多,如宪法、刑法、刑诉法等;从教材看,专业课教材的通用内容多,检察官的专用内容少;基本理论的内容多,实务理论的内容少。还有一种情形是,一些专业课程中基本理论与实务理论之间缺乏联系。如职务犯罪侦查课程,基本理论部分基本上是从刑事侦查学中抄袭而成,缺乏职务犯罪侦查的基本理论,因而导致实务理论部分仅限于侦查经验的无序堆积。

检察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尚需要通过专门的调研后才能确定。但在骨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笔者建议应当根据检察机关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应当区别于大学法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体系,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并适应不同类型培训需要的骨干课程体系。

检察官培训的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围绕检察业务的需求来设计课程类别。以轮训课程设置为例:政治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新立法和执法环境变化有关的政治理论、社会形势等项课程;经济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检察业务相关财务、会计、证券、期货、税收、金融等项课程;法律方面,主要考虑设置新出台法律讲座、各科法学新进展等项课程;科技及技能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搜查、司法会计、法医、物证科技、信息技术等专用技术的应用以及侦查指挥等项课程。

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检察官的需求。笔者以司法会计学课程成为例:司法会计学课程包括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学和司法会计鉴定学三门,其中,一般检察官只需开设一门,侦查人员需要开设两门,司法会计专业人员则需要开设三门。就培训所需时间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300课时,侦查人员的培训需要150课时,其它岗位检察官培训需要30课时,而检察长培训只需要8课时。

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材的编写工作应当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做到体系科学化,内容系统化。从体系上讲,不同类型课程的培训均应有相应的专用教材或混合型教材;从内容结构看,在照顾到必要的知识点前提下,重点应当放在检查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保证一门课程内部以及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第二,教材应当在保证内容适用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谓适用性,即应当强调密切联系检察实务,并适应不同检察官培训的需要;所谓前瞻性,即教材中既要考虑到对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学理解释,也应当适当指出现行做法中的一些不符合法律精神的做法,提出相应当解决方案,以指导司法实践。

第三,在教材编写方法方面,建议每一具体教材的编写工作都应当通过申报课题的形式进行,避免过多的抄袭行为,这对于具有检察官职业教育特色的专用教材形成也是有力的保障。

第四,在教材编写的组织方面,建议高检院根据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各地师资力量的特点,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培训基地,以促成具有不同特定科研目标的师资培养和教材编写工作格局的形成。

(三)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涉及到师资的配备、培训和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的配备问题。目前各地检察官培训中心(检察院分院),统一配备高学历人员担任教员,从长期发展来讲是必要的。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学历者往往缺乏实践经验,而我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是具备相当实践经验的检察官,他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掌握新的知识点和将经验进行提升,

这一点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员来讲往往力所不能。因此,在目前检察官专业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创业期间,应当考虑将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检察官充实到教员队伍中,以老带新,大约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员队伍。

第二,师资培训问题。师资培训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的干训部门,应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师资的自身知识特点、工作经验等,制定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并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主要方法包括师资进修、师资集训、科研和实战锻炼。师资进修,是指师资(在职或脱产)到相关大学进修相关专业;师资集训,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组织的师资专项业务培训;科研,是指通过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科研活动,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实战锻炼,是指专职教员定期到实际工作部门通过参加具体检察业务来增加检察工作经验,了解检察官所需培训内容、培训重点等;另外,教学观摩也是师资培训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三,师资管理问题。除了师资培训外,师资的管理工作还包括职称评聘、待遇等问题。检察官专业教育培训涉及的专业门类很多,省级及省级以下培训中心很难配备门类齐全的各专业教师,目前各地培训中心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专职教员的一专多能和配备兼职教员。检察机关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对于对专职教员的管理与检察官的管理应当有所区别。专职教员的管理,应当参照大学教师的管理模式进行,以便于解决职称、待遇等问题。同时,省级以下培训中心(检察分院)也应当十分重视兼职教员具体管理问题,与兼职教员所在单位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兼职教员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能够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需要。

(四)教学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中一项新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学评估工作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首先,教学评估的工作应当包括课程设置效果评估、教材适用性评估、授课能力及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

其次,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评估,即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活动;另一类是综合评估,即针对某一时期或某类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具体评估只涉及教学活动本身,可以在具体的培训中采用不同形式实施;综合评估则应当结合检察业务绩效评估工作一并进行。

第三,为了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笔者建议高检院教育培训部门根据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调研,建立一套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

二、关于强化专项技能培训

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各类诉讼活动,而诉讼活动的是一个在一定诉讼规则的指导下实施各种诉讼技能的过程。因此,检察官职业教育培训中应当十分重视各种专项技能的培训。

检察官的岗位很多,在专项技能方面,有些是共性的(即检察官应当普遍掌握的),有些则是不同岗位专用的。因此,专项技能培训也应当按照共性与专用的不同需求进行。这里笔者先以司法会计技能培训为例来说明专项技能培训的差异。司法会计技能培训,根据岗位不同,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普及级培训。培训对象是所有检察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课程是司法会计学概论。培训目的,是使检察官能够了解司法会计的科学性,掌握办案中常用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与程序,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手段。第二层次称为业务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自侦工作的检察官。培训内容在普及级基础上增加职务犯罪案件中进行司法会计检查的手段和对策。培训课程需要增加司法会计检查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发现线索、侦破案件的各种司法会计手段的侦查专家。第三层次称为专业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司法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课程增加司法会计鉴定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各项司法会计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实际上,技能培训的差异表现在各种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再以预审技能培训为例,刑事监督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主要是核实证据,其预审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证式审讯;而侦查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除核实证据外,其主要任务还包括发现破案线索,查明余罪,其预审技能的主要形式为挖掘式审讯,

目前存在专项技能培训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培训方面。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观念、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

从观念方面讲,传统的认识中,职务犯罪与其他犯罪侦查的差异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人”,而其他犯罪侦查的是“事”,这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侦查制度的设计,也对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科研发现,职务犯罪侦查与其他犯罪侦查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历史现场”多,而“可视现场”少。这导致了许多刑事侦查专项技能(如现场勘验)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很少应用。而检察机关对如何解决“历史现场”的侦查问题方面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了成果(如司法会计技能)在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培训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职业教育角度讲,需要加强转变检察官诉讼观念方面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我们设计出新的技能培训项目,一方面,可能因受训人员认为无用而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即使接受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用上。

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从技能类型分,侦查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侦查谋略、预审、司法会计、现场勘验、秘密侦查、搜查、跟踪等课程;其次,要考虑到各类知识的归并问题。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要求侦查人员特别是侦查骨干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较广(特别经济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一定非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而是应当贯穿于侦查技能的培训中。因此,在侦查技能课程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相关知识的渗透问题,例如:证券知识,可以通过涉及证券业务案件的司法会计对策教学中一并进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学方式方面,上岗培训采用教员授课为主效果尚可,但轮训中,由于职务犯罪通常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单纯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接受和消化。尤其是授课中涉及到的一些复杂案例,由于教学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对一些侦查技能的使用方法、时机等缺乏体会,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在侦查技能培训中,就曾有受训同志提出使用本地成功案例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在侦查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建议采用参训人员自带案例进行研讨式培训方式进行。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于教学方法问题,笔者根据自身18年来进行检察官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目前教学方法的弊端

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目前检察官培训所采用的教授方法,从方式上讲,主

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授课方法是传授式。大部分检察官也比较习惯于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学员通常比较注重培训的测试成绩,如果测试要求比较严格,且只能按照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答题,学员听课认真程度较高;而实际上,由于多年来的培训测试往往很难进行严格的要求,因而无论培训时间长短,学员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先热后冷,难以持续。

从学习方法看,由于缺乏轮训制度,目前除检察长外,大部分检察官除了上岗培训,很少得到连续、系统的轮训。参与培训的学员中,缺乏实践经验的,只能死读书;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半数以上读书热情不高,听课的精力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差,但他们通常会采用比较学习法,在研讨问题时十分活跃。

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特点,今后在教授方法方面,应当提倡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应当提倡比较学习法和创造学习法。

(二)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由教员引导学习的方向,让学员参与探索有关理论的形成原因、过程,探索有关技能的原理与运用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言,其优点是能够调动学员的思维积极性,是其能够知其所以然。

采用发现式教学,通常是由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利用案例或原理对问题进行阐释并归纳出答案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中,要求教员在备课中应当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论,并事先分析不同结论产生的原因(如案例的个案性、原理的运用的恰当性、结论产生过程的逻辑性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把握住讨论的方向,控制住不同意见的之间的无谓争论。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法。笔者在一些培训工作中,也在试验将案例教学引入培训课堂,但目前效果往往不佳。

案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教员的备课不到位和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探究原因,一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学员认为参加培训就是教员提出问题并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因而教员不应当向学员提问;二是怕讲错,特别是在大课堂上,如果回答的结果与教员的答案不一致,会感到尴尬。

在未来的教学中,特别是轮训中,案例教学应当成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前述问题,笔者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由学员自带问题找答案,而不是教员出问题要答案。笔者曾经设想过这样一种侦查技能的轮训教学模式:由受训人员自带案例,按照参训人员的人数制作份数,事先交付培训部门,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安排专题交流,并根据原理和相关规范准备点评,开训时即将案例下发,这样做可以增加学员考虑案例的时间。在教学中,案例由提供者介绍,其他学院就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由提供者负责解答。二是,缩小案例讨论的范围,将受训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再通过大课集中讨论。

(四)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各类专项技能教学中。例如,在秘密侦查方法的教学中,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段秘密侦查的录像;在技能讲解中,增加有关技能适用对象的图片等,使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并取代实物教学。

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电化教学除了教学工具不同外,本质上并不属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电话教学中,并不影响各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网络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中由于受到软硬件方面的限制,目前还只能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

在检察官职业教学培训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关键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方法。

四、关于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了促进检察官职业教育及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展有关检察职业教育培训的调研工作。检察机关的职业教育工作,既有一般职业教育培训特点,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加强这方面的调研,主要是从当前检察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并着眼于未来发展对检察官素质的要求,探索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检察职业需要的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为检察机关职业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检察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第二,重视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在检察人才战略、培养专家型人才中的具体作用,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检察机关应当逐步改变功利式的干教机制,建立起专业化、实用型的干教模式,以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当今及未来检察业务需求的合格检察官。

第三,充分发挥检察教育职能部门的枢纽和服务作用。检察职业教育工作的任务是提高检察干部的业务素质。但是,这项工作仅依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干教部门应当加强对教育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加强与各检察业务部门的联系。这包括:①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干部业务素质状况,制定并不断修正教育培训计划,使之适应各部门对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需求。②及时收集和反馈各类培训信息,减少交叉培训,提高干训效果。如:收集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保证各部门能够及时输送干部进行培训;收集培训效果信息,及时反映给培训承办部门,以提高培训质量等等。③通过有偿培训等途径,筹错积累干部培训基金,为开展经常性职业教育活动建立一定资金来源。

教学检查方案篇5

一、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正规化建设

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正规化建设,涉及到培训类别设计、课程体系安排、师资培养、教材编写以及教学评估等项内容。

(一)培训类别设计

设计培训类别,是科学地安排各类专业培训教育的前提。笔者认为,培训类别的设计涉及到的首要问题是检察官轮训制度的建立。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检察官轮训的具体要求规定,只是在个别培训计划中针对特定检察官规定了轮训时间。我国法院系统规定,法官每年轮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日本检察官平均每年轮训一个月(三年轮训一次,一次三个月)。目前检察官专业轮训的实际情况是,已经完成学历教育的基层院中,只有少数检察官可以达到每年平均轮训半个月以上,有个别基层近年来已经超过了一个月,而大量基层院的检察官长期得不到专业轮训,平均起来每年不超过四天。笔者今年考察发现,检察官参与轮训的时间与检察机关的绩效成正比。因此,笔者建议高检院建立检察官轮训制度,这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培训设计的前提。

笔者认为,检察官培训可按照任职培训需求分为基本上分为上岗培训和在岗轮训两大类。

上岗培训,是指检察官在担任新的工作岗位时进行的与新任岗位业务有关的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实行的上岗培训,主要是新任检察长培训、新任检察技术人员培训,个别的基层院进行过其它岗位的上岗培训。未来上岗培训,需要作为制度规定,并涉及到各类检察官和辅助人员。分类方法:一是,新任职务培训,即原来没有从事过检察工作的人员培训;二是,调任职务培训,即原来在检察机关从事其他工作而转任新职务的培训。培训时间:新任职务培训应当不低于三个月;调任职务的培训,不低于一个月。培训内容:新任职务培训包括各类检察业务的普训和岗位基本技能培训;调任职务培训,主要是新岗位涉及的基本专业技能培训。

在岗轮训,是指对在特定岗位已经工作一定时间的检察官进行的专业轮训。由于轮训会涉及到经费、工作量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目前的情况,在岗轮训平均每年应当不低于20天,即在一定岗位工作满三年,应当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在岗轮训。

在岗轮训的培训内容,应当根据岗位不同以及轮训的层次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基本思路包括:一是,按照专业岗位(如侦查、批捕、公诉、监所等)不同,设计出该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确定不同进次应当培训的内容;二是,按照岗位的层次(如检察院层次和干部层次等)不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和技能范围,并按照轮训进次进行划分。在岗轮训应当力求通过多次轮训后,为骨干检察官、专家型检察官的培养从职业教育方面的提供必备的基础素质。

(二)课程体系设计与教材编写

与培训类别设计有着紧密联系的是课程体系设计问题。1996年,山东省检察官培训中心对检察官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问题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适合检察官培训的课程和教材不多。从课程设置上讲,重复培训的课程较多,如宪法、刑法、刑诉法等;从教材看,专业课教材的通用内容多,检察官的专用内容少;基本理论的内容多,实务理论的内容少。还有一种情形是,一些专业课程中基本理论与实务理论之间缺乏联系。如职务犯罪侦查课程,基本理论部分基本上是从刑事侦查学中抄袭而成,缺乏职务犯罪侦查的基本理论,因而导致实务理论部分仅限于侦查经验的无序堆积。

检察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尚需要通过专门的调研后才能确定。但在骨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笔者建议应当根据检察机关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应当区别于大学法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体系,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并适应不同类型培训需要的骨干课程体系。

检察官培训的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诸多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围绕检察业务的需求来设计课程类别。以轮训课程设置为例:政治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新立法和执法环境变化有关的政治理论、社会形势等项课程;经济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检察业务相关财务、会计、证券、期货、税收、金融等项课程;法律方面,主要考虑设置新出台法律讲座、各科法学新进展等项课程;科技及技能方面,主要考虑设置与搜查、司法会计、法医、物证科技、信息技术等专用技术的应用以及侦查指挥等项课程。

具体的课程内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层次检察官的需求。笔者以司法会计学课程成为例:司法会计学课程包括司法会计概论、司法会计检查学和司法会计鉴定学三门,其中,一般检察官只需开设一门,侦查人员需要开设两门,司法会计专业人员则需要开设三门。就培训所需时间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要300课时,侦查人员的培训需要150课时,其它岗位检察官培训需要30课时,而检察长培训只需要8课时。

关于教材编写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材的编写工作应当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做到体系科学化,内容系统化。从体系上讲,不同类型课程的培训均应有相应的专用教材或混合型教材;从内容结构看,在照顾到必要的知识点前提下,重点应当放在检查实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保证一门课程内部以及与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第二,教材应当在保证内容适用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所谓适用性,即应当强调密切联系检察实务,并适应不同检察官培训的需要;所谓前瞻性,即教材中既要考虑到对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的学理解释,也应当适当指出现行做法中的一些不符合法律精神的做法,提出相应当解决方案,以指导司法实践。

第三,在教材编写方法方面,建议每一具体教材的编写工作都应当通过申报课题的形式进行,避免过多的抄袭行为,这对于具有检察官职业教育特色的专用教材形成也是有力的保障。

第四,在教材编写的组织方面,建议高检院根据国家检察官学院及各地师资力量的特点,建立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培训基地,以促成具有不同特定科研目标的师资培养和教材编写工作格局的形成。

(三)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涉及到师资的配备、培训和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的配备问题。目前各地检察官培训中心(检察院分院),统一配备高学历人员担任教员,从长期发展来讲是必要的。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学历者往往缺乏实践经验,而我们的培训对象大部分是具备相当实践经验的检察官,他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掌握新的知识点和将经验进行提升,这一点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员来讲往往力所不能。因此,在目前检察官专业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创业期间,应当考虑将具备相当理论水平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检察官充实到教员队伍中,以老带新,大约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员队伍。

第二,师资培训问题。师资培训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的干训部门,应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师资的自身知识特点、工作经验等,制定中长期师资培训计划,并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师资培训。师资培训主要方法包括师资进修、师资集训、科研和实战锻炼。师资进修,是指师资(在职或脱产)到相关大学进修相关专业;师资集训,主要是指检察机关组织的师资专项业务培训;科研,是指通过课题研究、教材编写等科研活动,提高师资的专业素质;实战锻炼,是指专职教员定期到实际工作部门通过参加具体检察业务来增加检察工作经验,了解检察官所需培训内容、培训重点等;另外,教学观摩也是师资培训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三,师资管理问题。除了师资培训外,师资的管理工作还包括职称评聘、待遇等问题。检察官专业教育培训涉及的专业门类很多,省级及省级以下培训中心很难配备门类齐全的各专业教师,目前各地培训中心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专职教员的一专多能和配备兼职教员。检察机关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建立具有检察机关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对于对专职教员的管理与检察官的管理应当有所区别。专职教员的管理,应当参照大学教师的管理模式进行,以便于解决职称、待遇等问题。同时,省级以下培训中心(检察分院)也应当十分重视兼职教员具体管理问题,与兼职教员所在单位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兼职教员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能够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需要。

(四)教学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工作是检察官职业教育工作中一项新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教学评估工作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首先,教学评估的工作应当包括课程设置效果评估、教材适用性评估、授课能力及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等诸多方面。

其次,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评估,即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活动;另一类是综合评估,即针对某一时期或某类培训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具体评估只涉及教学活动本身,可以在具体的培训中采用不同形式实施;综合评估则应当结合检察业务绩效评估工作一并进行。

第三,为了搞好教学评估工作,笔者建议高检院教育培训部门根据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调研,建立一套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

二、关于强化专项技能培训

检察机关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各类诉讼活动,而诉讼活动的是一个在一定诉讼规则的指导下实施各种诉讼技能的过程。因此,检察官职业教育培训中应当十分重视各种专项技能的培训。

检察官的岗位很多,在专项技能方面,有些是共性的(即检察官应当普遍掌握的),有些则是不同岗位专用的。因此,专项技能培训也应当按照共性与专用的不同需求进行。这里笔者先以司法会计技能培训为例来说明专项技能培训的差异。司法会计技能培训,根据岗位不同,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称为普及级培训。培训对象是所有检察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司法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课程是司法会计学概论。培训目的,是使检察官能够了解司法会计的科学性,掌握办案中常用的司法会计检查方法与程序,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手段。第二层次称为业务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自侦工作的检察官。培训内容在普及级基础上增加职务犯罪案件中进行司法会计检查的手段和对策。培训课程需要增加司法会计检查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发现线索、侦破案件的各种司法会计手段的侦查专家。第三层次称为专业级培训。培训对象是从事司法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课程增加司法会计鉴定学。培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各项司法会计业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实际上,技能培训的差异表现在各种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再以预审技能培训为例,刑事监督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主要是核实证据,其预审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证式审讯;而侦查部门的预审工作内容,除核实证据外,其主要任务还包括发现破案线索,查明余罪,其预审技能的主要形式为挖掘式审讯,

目前存在专项技能培训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培训方面。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观念、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等方面。

从观念方面讲,传统的认识中,职务犯罪与其他犯罪侦查的差异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人”,而其他犯罪侦查的是“事”,这不仅影响了检察机关侦查制度的设计,也对职务犯罪侦查专项技能的培训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经过科研发现,职务犯罪侦查与其他犯罪侦查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历史现场”多,而“可视现场”少。这导致了许多刑事侦查专项技能(如现场勘验)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很少应用。而检察机关对如何解决“历史现场”的侦查问题方面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了成果(如司法会计技能)在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培训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职业教育角度讲,需要加强转变检察官诉讼观念方面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我们设计出新的技能培训项目,一方面,可能因受训人员认为无用而不愿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即使接受了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用上。

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从技能类型分,侦查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侦查谋略、预审、司法会计、现场勘验、秘密侦查、搜查、跟踪等课程;其次,要考虑到各类知识的归并问题。职务犯罪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要求侦查人员特别是侦查骨干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较广(特别经济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这些知识的教学不一定非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而是应当贯穿于侦查技能的培训中。因此,在侦查技能课程设计中,应当考虑到相关知识的渗透问题,例如:证券知识,可以通过涉及证券业务案件的司法会计对策教学中一并进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教学方式方面,上岗培训采用教员授课为主效果尚可,但轮训中,由于职务犯罪通常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单纯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接受和消化。尤其是授课中涉及到的一些复杂案例,由于教学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对一些侦查技能的使用方法、时机等缺乏体会,常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在侦查技能培训中,就曾有受训同志提出使用本地成功案例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在侦查技能培训方面,笔者建议采用参训人员自带案例进行研讨式培训方式进行。

三、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于教学方法问题,笔者根据自身18年来进行检察官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目前教学方法的弊端

检察官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包括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

目前检察官培训所采用的教授方法,从方式上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授课方法是传授式。大部分检察官也比较习惯于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学员通常比较注重培训的测试成绩,如果测试要求比较严格,且只能按照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答题,学员听课认真程度较高;而实际上,由于多年来的培训测试往往很难进行严格的要求,因而无论培训时间长短,学员的学习过程往往是先热后冷,难以持续。

从学习方法看,由于缺乏轮训制度,目前除检察长外,大部分检察官除了上岗培训,很少得到连续、系统的轮训。参与培训的学员中,缺乏实践经验的,只能死读书;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半数以上读书热情不高,听课的精力集中程度也相对较差,但他们通常会采用比较学习法,在研讨问题时十分活跃。

适应检察官职业教育的特点,今后在教授方法方面,应当提倡发现式教学、案例教学、电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应当提倡比较学习法和创造学习法。

(二)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由教员引导学习的方向,让学员参与探索有关理论的形成原因、过程,探索有关技能的原理与运用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言,其优点是能够调动学员的思维积极性,是其能够知其所以然。

采用发现式教学,通常是由教员提出问题,学员利用案例或原理对问题进行阐释并归纳出答案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中,要求教员在备课中应当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论,并事先分析不同结论产生的原因(如案例的个案性、原理的运用的恰当性、结论产生过程的逻辑性等),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把握住讨论的方向,控制住不同意见的之间的无谓争论。

(三)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十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方法。笔者在一些培训工作中,也在试验将案例教学引入培训课堂,但目前效果往往不佳。

案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教员的备课不到位和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足。探究原因,一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学员认为参加培训就是教员提出问题并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因而教员不应当向学员提问;二是怕讲错,特别是在大课堂上,如果回答的结果与教员的答案不一致,会感到尴尬。

在未来的教学中,特别是轮训中,案例教学应当成为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针对前述问题,笔者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一是,由学员自带问题找答案,而不是教员出问题要答案。笔者曾经设想过这样一种侦查技能的轮训教学模式:由受训人员自带案例,按照参训人员的人数制作份数,事先交付培训部门,教员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安排专题交流,并根据原理和相关规范准备点评,开训时即将案例下发,这样做可以增加学员考虑案例的时间。在教学中,案例由提供者介绍,其他学院就案例本身提出的问题由提供者负责解答。二是,缩小案例讨论的范围,将受训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再通过大课集中讨论。

(四)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各类专项技能教学中。例如,在秘密侦查方法的教学中,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段秘密侦查的录像;在技能讲解中,增加有关技能适用对象的图片等,使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并取代实物教学。

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电化教学除了教学工具不同外,本质上并不属于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电话教学中,并不影响各类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有网络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中由于受到软硬件方面的限制,目前还只能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

教学检查方案篇6

      为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我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一、总则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多系列、多环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为保证教学工作按计划实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必须对教学工作实施严格、有效的管理。

2、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规范、教学安排、教学纪律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和活动要按计划进行,全体教学人员教学行为要做到按章行事,加强组织纪律观念,维护和保证教学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

3、学校对违反教学制度、教学纪律的人员,将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及所造成的后果情况分别按一般教学事故或严惩教学事故进行处理,对违反教学纪律但未达到教学事故标准者,学校和有关单位要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

二、调课与停课

1、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务处排定的课表按时到指定教室上课,一律不得自行调课、换课、代课或停课。

2、全校性及部分班级的停课和调课由要求调动的部门报教学副校长批准,教务处统一安排。

3、为保证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工作的严肃性,任课教师一般不得因事申请调课。教师因故必须临时调课者,应提前三天到系、部办公室填写调课申请单,写明调课理由,提出调课方案,征得有关教师同意,经教研室、系(部)批准后,到教务处办理调课手续。

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因事(含出差)调课不得超过二次,课时累计不得超过10学时。

教师因病不能到校上课时,应通知系(部)办公室代办调课手续。

4、教师调课要安排有代课教师或互换课程,一般不得空课,不准采取集中补课方式,否则不予调课。

5、所有停课、调课、代课等课堂教学及排定的自习时间变动必须由教务处下达调动通知,其它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6、需要调整课表或更换任课教师,应由系(部)提出意见,经教务处批准并办理手续。

7、每学期期中安排下学期教师授课任务,并通知本人做好准备。期末放假前一周教务处将下学期排好的课表发给各系(部),新学期开学后前两周是课表试运行时间,一律不办理调课手续。

三、教学纪律

1、教学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受课进度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由系(部)收齐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的课时授课计划和实验计划,交到教务处。

不按时上交上述计划者给予批评或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2、教师必须按学校教学进程表和课表按时上下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

对提前下课或迟到上课在五分钟以内的教师进行批评。

提前或迟到下上课超过五分钟,或不足五分钟但在同一学期内第二次发生此类情况,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3、对未经批准擅自调课、代课、换课者记为一般教学事故。

4、教师在课堂上不准开启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更不准在讲课期间到室外接听电话或办其它私事,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

5、对矿、空课或擅自停课(包括不执行教学进度表,提前结课)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6、对不按规定进行实验、实习、设计指导、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1

7、教学中凡有如下情况者,均视为严重教学事故:

(1)在教学中宣传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以及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观点。

(2)不经请示批准擅自变更教学计划、不执行教学大纲、擅自删减教学内容。

(3)讲课中有明显概念错误,学生反映强烈。

(4)实验、实习前准备不充分或指导不负责致使仪器、设备损坏或出现人身事故。

(5)未提前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影响实验、上机正常进行。

8、无论是采用试题(卷)库考试的课程还是出题考试的课程,教研室主任都应指定专人负责命题组卷和校对试卷工作,上述工作要按学校“考试工作规范”中所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完成,否则视不同情节和后果记一般教学事故或严重教学事故。

试卷命题有严重错误致使评分标准变更或对学生成绩考核有较大影响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9、考试前应对试题严格保密,泄露或暗示试题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0、监考人员不按“监考守则”履行职责造成考场混乱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1、评卷按评分标准进行,并要按规定时间上交试卷分析和学期成绩表,不按时上交者记为一般教学事故,对不按标准阅卷和给人情分者记为严重教学事故。

12、对于在全部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不负责任,违反教学规范、规定,影响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参照上述规定给予批评或记为教学事故。

四、奖励与处罚

1、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教学管理,及时对造成教学事故者进行处理和上报,凡系(部)外已处理并上报的教学事故,学校不再对有关单位进行处罚。

2、个人学期有教学事故学期不能评优,教学事故要与教学质量考核挂钩。

3、学年个人累计一般教学事故两次,或严重教学事故一次,取消当年评职称资格一次。

4、对教学一般事故和严重事故,均按《教师定量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执行与解释

本规定教务处负责执行和解释。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化程序

标准教师课程教学工作应按《教师工作规范》,各咱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文件进行,本规定主要就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提出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1、学期授课计划

(1)教师明确聘任课程后,应着手编制所任课程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学期实验计划)。

(2)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前应通过专业教学计划了解该课程设课目的、要求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3)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制工作应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

(4)学期授课计划一般以2课时为单元,列出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实验内容、练习作业等。

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后,于任课学期第一周末,由教研室汇总交教务处。

学期授课计划一式3份,交教务处、教研室各一份,教师自留一份。

2、教案

教师授课时应有教案,教案必须更新。

每学期开学前,教师至少应写出二周的教案,对于开新课的教师,开课前应初步完成全部教案,开学初由教研室主任进行检查。

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教师应注意教案的积累和保存,以便在教学检查、教师业务考核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二年或二年以上时间的教案。

教师在备课中应指定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参考书,准备必要的练习题和思考题。

3、课前其他准备

教师授课前应了解学生专业特点、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后续课的要求及前段学习情况。

教师备课时还应准备必要的教具(挂图、模型、实物、资料等)及演示实验等准备。

如授课时应用录相教学、cai教学等,应将计划提前报教务处,以便安排看录相的教室及cai教室。

4、新任课教师

新任课教师任课前,应经过校系(部)任课资格审查,审批通过后,方可给予安排讲课任务。

5、课堂教学

教师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准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一般情况下不要拖堂。教师应注意仪表,衣着整洁大方。不着艳妆,不戴显眼的饰物。

教师如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课,必须通过系(部)到教务处办理调(代)课手续,安排妥当,一般不允许空课,更不准私下调(代)课。

教师上课时应了解班级学习环境和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6、辅导答疑

教师讲课后,每周6学时以下的课程,每周至少应对学生辅导、答疑一次并填写辅导答疑签到卡,还可对学生进行课外质疑。教师应将辅导答疑的时间、地点明确通知学生班级。每学期应答疑的总次数参看有关规定。

7、课外作业

各门课程都应根据课程特点,在讲课后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并指定适当的参考书目。每位教师应试作学生的课外作业。

对学生按时上交的课外作业和实验报告,教师应及时批改,对作业量较大的课程,可适当减少批改量,但每次不得少于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8、平时成绩

教师应重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并及时记载学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前应给出学生平时成绩,并明确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考查课结束后立即向教务处呈报成绩单;考试课的平时成绩应在考试的前一周交到教务处。

9、期中教学检查

为搞好学校每学期进行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教师应进行自检,重点检查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情况并按要求向教研室提供近期讲稿等教学资料。

10、实验与实习

任课教师应组织并参加指导实验。

教师应对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全部试作一遍。对整个实验过程应作到心中有数。

教师指导实验,指导实习的要求(如讲稿、批改实验报告等)与讲授理论课大体相同。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情况要认真考勤登记,缺课者必须责令补做,情节严重者令其重修。

11、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教师应在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时确定课程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题目应在前一学期结束前确定,设计中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认真进行批阅。

12、期末考试

对缺交作业达全学期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者和缺课达全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应在考试前一周通知学生所在系(部),不准该学生参加该课考试,该课以不及格记载。学生按要求补出作业,经任课教师认可后可参加补考,否则该课补考成绩以不及格记载。

教师应根据需要承担考试时间的监考任务,主动记好监考班级、地点、时间,认真履行职责。

在考试结束后当天,由教研室指定的阅卷教师到阅卷室阅卷,不得无故拖延,主干课任课教师应进行试卷分析,统考课程应写出课程质量分析报告,并交教务处留存。 

 

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及要求

教学检查是了解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的有效措施。教学检查是经常性的工作,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学期开学前应检查开学准备工作;期中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情况检查;期末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及教学质量分析,期中教学检查是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3

一、期中教学检查的目的及要求

全面检查教师贯彻教师工作规范情况,检查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等教学活动,检查教风学风建设,检查系(部)学期、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执行情况,教研室工作进展,以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1、各系(部)教学工作目标落实、执行、实施情况,教改立项项目、教材编写等进展情况

2、讲稿(教案)

检查教师授课教案。编写教案时,教师应阅读多科参考书,不得只按一本教材备课,要认真分析、组织好教学内容。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重点和掌握深度以及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此外还应做到书写整齐清楚,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具有特色。

3、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教师任课应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按经过审批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教学)进行,不得随意增删内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4、教师授课情况

教师授课情况检查主要采取听课和向学生进行调查两种方式,检查期是要汇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之间听课情况,分析学生座谈会意见,听课时一般不事先通知被听课教师,听课人员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除检查课堂讲授外,还要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5、实验、实习

实验及校内外实习主要检查教学内容及实习安

排是否符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基本文件是否齐全,指导教师配备,学生分组情况,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实验、实习组织及进行情况。

6、教风、学风,教学纪律情况

教风、学风情况分析。

违反教学纪律及教学事故情况分析。

7、教研活动情况

教研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开展基本情况,经验及存在问题。

三、检查方法

1、教研室是教学检查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教师自检、互检和教研室主任检查的方式进行。

各系(部)应全面组织教学检查的自检工作,掌握本系(部)各教研室自检情况,并进行较深入的抽查,汇总本系(部)教学情况。学校组织教学检查组到各系(部)进行检查。

2、常规检查是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必要内容。根据各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期中教学检查可规定重点检查内容。

3、检查期间,各系(部)、教研室应填写必要的教学情况分析表格,检查结束后各系(部)应提交必要的教学检查总结报告。

4、各系(部)的期中检查材料及总结、分析、报告(除系(部)留存一份外)应按规定时间交到教务处备查。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档案可为学校工作及明准确地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档案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规范化管理的程度。各级教学部门要加强教学档案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一、管理体制

1、教学档案分为校、系、室三级管理,教务处为一级管理,系(部)为二级管理,教研室与实验室为三级管理。

2、各单位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各级管理应配备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具体承担档案管理工作。系(部)可由办公室主任或秘书兼管,教研室与实验室由主任或副主任兼管。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资料,并按期向学校档案室移交档案。4

二、档案工作

1、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装订、保管有关教学的各类档案及相关资料。

2、归档范围

教务处: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计划、规定及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等。

(2)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本部门产生与制度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量和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表等。

(3)教学材料等方面的材料 :教学计划、方案、教学大纲、各类课程表,教师任课安排,有关专业设置、规划、建设、评估、教改方案、总结。各系(部)各专业教村(含自编教材)使用目录,教材账、卡、清单,教材建设材料,各系(部)课程的试题库、试卷库等。

(4)学籍管理方面的:有关学生名册、成绩、学籍及有关变更材料等。

(5)教学过程监控材料 :教学信息反馈材料 及分析、总结材料、教学检查资料、教学座谈会记录、教学纪律、教学调度方面的材料等。

(6)教育研究方面的材料:有关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研讨、经验、计划、总结调查表等材料。教育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验收等有关材料,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定的有关材料等。

(7)实践教学方面的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计划、课表、实验指导书;实习(包括基础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训练、毕业实习)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讲义、校外实习协议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计划;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规划、论证、评估及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和各类统计表等。

(8)教学设备管理及维修方面的材料:设备购置计划、批复、合同、论证材料;设备账目、清单、卡片、报废计划、账目、清单、大型精密仪器及大中小型计算机档案,设备维修计划、账目、有关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总结和统计报表等。

(9)教学经费及教学设置购置费方面的材料:经费预算、决算、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统计报表、总结等。

3、归档时间:按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次年6月底前归档,按学年度归档的档案在次学年寒假以前归档。

三、系(部)级

(1)上级与本系(部)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本系(部)产生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总结及统计报表,人员考核等。

(3)实验报告单、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等。

四、教研室

(1)上级与本教研室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教研室产生的各类教学材料:教学计划、方案、大纲;教学改革方案;教学与实验授课计划、教案、试题库、试卷库;有关实践教学(包折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计划、大纲、指导书、讲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自编教材;教研活动记录;有关教学的各种计划、经验总结、考核、质量分析、情况调查及统计表等。

五、实验室

(1)上级与本实验室有关的各种文件、计划、规定、办法等。

(2)实验室产生的各类教学材料:实验教学计划、课表、教学或实验大纲、教材或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实验室开放记录、实验卡片、实验报告;设备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日制;有关实验教学的各种考核、质量分析、总结、统计报表等。

(3)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帐、物、卡、档案,低值耐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帐目管理,仪器设备维修记录等。5

 

 

实践教学监督制度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应用性人才的高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践教学监督制度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二、教务处组织学校督查组检查、督促实验、实习和设计等教学活动,通过深入教学现场,进行检查、分析、总结,获得第一手资料,为校长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教务处有关人员要经常到实验、实习和设计现场抽查。

四、教务处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问卷调查包括实验反馈、实习反馈、设计反馈和实验室建设反馈等几个方面,每一方面包括若干项。在学生中成立学生反馈组织,学生组织由各班学习委员组成。

五、各系(部)也要相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系(部)主任和实验室主任每学期要至少听四次实验课。

教学检查方案篇7

从历次检查的情况看,尽管在个别老师或个别环节上存在一些需要纠正的问题,但本学期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是非常到位的,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根本的保证作用。一是教师的个人记录册符合学校的要求,无论是专题讲座、理论摘抄或是听课记录都符合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要求;二是教案依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老师们根据共性的教案作一些调整,以求更能适应自己教学的需要;三是教师为学生作业批改所做的批阅记录清晰地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既有学生个别的错误记录,也有班级当中倾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将如何进行作业评讲写得清清楚楚;四是学生的作文抄写比较认真,作业的正确率较高,教师的批改也非常及时、规范。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当然,教学常规的管理还应该再上台阶,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服务。

附:2008年1月10日的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教学检查方案篇8

以新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遵循“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师、科研先行”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民主参与,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依托教育科研工作,以“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研究”为切入点,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新形式下上档次,上台阶,实现“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理念先进,管理科学,队伍精干,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教育质量高的市级示范中学”的办学目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实现教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2、切实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督导、检查、评估。

3、开展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4、组织指导实验课题组搞好课题研究。

   5、规划、落实好《湘潭市十一中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6、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论文的撰写与评选。

   7、组织搞好《教学简报》的编辑工作。

   8、开展湘潭市十一中教育信息网建设工作。

  9、做好教师教研业务能力评估工作。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实现教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1、本期教研、教改工作人员安排:

  (1)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由副校长何建新负责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

  (2)学校教导主作肖齐辉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具体工作。

  (3)教导处教务员何茉负责对“集体备课”的考勤工作和教导处的日常工作。

(4)教导处副主任王柏翠负责《教学简报》的选稿、编辑工作。

(5)教研组长主要负责对本教研组的教研常规工作和对本学科的毕业复习指导工作、师资培训工作、进行学科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教研组长应当认真履行《湘潭市十一中教研组长职责》。

(7)本期“集体备课”组长主要负责本年级本学科“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和教学业务、教研、学习工作。

2、教导处工作例会。每月第一周星期一下午第七节召开教导处工作例会,到会人员: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正副主任、教研组长

3、拟定本期教研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在第二周前制定好本期工作计划,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讨论、布置本期的教研工作。

(二)、切实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督导、检查、评估。

1、继续实施“集体备课”制。

(1)“集体备课”的内容:研究新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平价体系。

(2)教案要素: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二)能力培养点、(三)情感体验点、(四)态度、价值观渗透点;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分析,2、课型及教学思路;三、媒体平台:1、教具学具的准备,2、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五、教学设计;六、作业;七、教学后记。具体教案要素由教研组讨论统一后报教导处审核后执行。

(3)集体备课程序:a、签到。b、中心发言人谈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课件的选择、整合等。c、集体讨论、人人发言,形成“集体教案”;重点在于讨论学情、教法和学法。d、讨论本周的教学进度和其他章节教学内容。e、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选择最优化)、教学进度、作业量必须统一。

(4)时间:各年级学科组在第二周前将年级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人员确定后将情况书面上报教导处。集体备课原则上每周一次至二次。集体备课从第一周星期三全面启动。

(5)检查:a、定期检查,本期教研常规工作以教案、“中心发言人备课教案”、“集体备课讨论记录”为重点、把它们作为考核年级备课组长工作的重要依据、检查二次,第一次检查时间为第八周,第二次检查时间为第十五周。

2、更新教师观念、开展教师相互听课活动,促进教师共同进步。

(1)听课数量:校级领导分管教学的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中,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教师听课必须做好听课笔记,笔记学期结束时送教导处登记备案。

3、教案、作业、试卷讲评及成绩分析检查

(1)检查时间:

每月下旬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

(2)检查方式:

检查人员集体检查评议、然后给予“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类定性平价。

(3)检查人员: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三)开展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1、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工作的内容:

(1)研究新课标

(2)研究新课程教材体系

(3)研究新课程教材体系下的命题

2、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工作的形式

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使之条理化、形象化、简洁化,全体教研组人员在组内进行交流。

3、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工作的时间:间周开展一次活动,具体时间及活动方案由教研组确定。

4、教研组活动记录、“校本教研”工作检查时间:

(1)教研组活动内容:活动通知、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教研理论讲座、研究课的安排及结果、外出学习、交流情况)

[1]

(2)检查时间:第一次检查时间为第9周,第二次检查时间为第16周。

(四)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推广科研成果。

1、加强对省、市、校级课题的指导工作。

  2、各教研组按照《湘潭市十一中“十一五”教育科研计划》,做好课题的选题、立项工作。

  4、进一步加强教导处对实验课题组工作的检查督导,按照《湘潭市十一中教育科研实验课题管理细则》定期检查,对没有认真开展实验的课题组提出整改意见或做出终止实验的裁定;对没有认真开展实验的实验人员提出警告、限期完成阶段实验任务,对不能完成实验任务的实验人员做出取消其实验人员资格。

(五)抓好师资培训工作。

1、加强“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子活动的指导、检查工作。

2、规划、落实《湘潭市十一中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六)、教学论文的撰写和评选

1、论文话题:

(1)解读新课本

(2)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

(3)新课程的教材体系

2、评选时间:4周

(七)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指导学校信息中心规划、落实本期的《湘潭市十一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八)做好《教学简报》的编辑工作。

   本期拟编订四集《教学简报》。

(九)做好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的教研、教改工作评估及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工作。

   1、教师的教研教改工作评估按照教案、集体备课、优质课(参加活动为基本级)、听课(15节)、教研组活动、实验课题、撰写论文、七项工作情况综合考核。

   2、备课组长按照集体备课的考勤、集体备课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常规工作落实情况三个方面综合考核。

   3、教研组长按照工作计划、到会考勤、教案检查、集体备课的督查、研究课的参与、听课、教师培训、实验课题的开展、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工作总结等工作综合考核。

4、先进个人的评选和先进集体的评选。

湘潭市十一中教导处

教学检查方案篇9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局“151工程”的总体要求为主线,紧紧围绕2007年稽查工作重点,以突出一条主线,加大三个力度,做好六项工作,实现稽查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重点,部署落实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经过分管科及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0*年的学习、思想、工作及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风廉政教育为契机,不断深化政治理论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00*年,按照市局文件精神和局里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在局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布置及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历时五个月的先进性教育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习教育活动的每个阶段,先后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三万多字,全面落实各项学习要求,深刻认识保持先进性是每个党员终身的历史使命。通过深刻剖析,谈心交流,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和整改提高方案,找准了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为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和工作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以提高干部素质为先导,以科学化、精细化为核心,建章立制,建强基础。

2007年,市局取消稽查收入任务考核指标,代之以检查户数量考核。我局根据市局以“查促收、以查促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按季度下达了检查户数、处罚率指标考核。这样就要求案件审理科对检查科报送的案件及时准确审理完毕,案件执行科对接到的“两书”必须及时送到管理局。为此,我召集相关全科室同志认真思考,深入调查研究,探讨提高审理及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和策略,并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

制定、修订制度,明确审理工作流程。案件审理是稽查四个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确定案件质量优劣的最后关口,要求审理人员综合能力强、法规政策规范性强。首先,以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和造就一批能查能审的复合型人才为第一要务。今年我局先后以几次业务考试为契机,实施“三师”培训计划,强化干部素质教育。实行每周一次的科室内相互授课与局里的集中培训相结合,开展业务学习与练兵,学习交流,并建立奖惩办法,通过鼓励科室人员报考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等,全面提高审理人员素质。也有效的促进了案件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和效率。其次,按照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重新修订了“创佳评差”量化考核办法、《西安市地税稽查一局涉税案件取证管理暂行办法》、《西安市地税稽查一局税务稽查审理工作制度》、《西安市地税稽查一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西安市地税稽查一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依法审理,以制度管人的案件审理机制初步形成。第三,规范稽查文书资料,确保程序、内容的合法性和严密性。从税务文书的制作、审理、审批、送达等环节,统一规范,严格把关,彻底杜绝违反程序送达文书,引用政策依据不充分、不对应的现象,结合去年年末考核发现的某文书与新《征管法》不相衔接的问题,严格检查,逐条逐项逐句比对,确保文书完整、规范。

完善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制定重大案件审理流程,局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由专人负责,增加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设计制作重大案件审理流程图表,划分职能,明确责任,避免了重复与扯皮,提高了审理效率。审截止年底,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理案件41户,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案件33户,全局已达到同期有问题户数的11.36%。

注重计划和协调,严格执行程序,依法开展执行工作。今年四月份执行科的工作从原来的稽查职能转为执行案件移交,在市局的安排下,适时调整工作职能,开会布置适,安排业务科室协调,多次去征管局征求意见,召开稽查与管理局协调会,确定执行程序与“两书”移交流程,经过执行科同志的努力工作,全年移交“两书”203户,制作执行报告133户。

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新的工作亮点。

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服务型”审理,实施“审理提前介入”制度。对于案情疑难复杂的案件、重大案件,和因违法事实难以准确取证,无法对其准确定性,导致案件在稽查环节长期滞留,需审理人员提前介入的案件、以及纳税人与检查单位存在较大争议的案件,实施了“审理提前介入”。具体做法是:一是、审理人员与稽查人员对该案件进

行了沟通和探讨,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的隐患;二是、审理人员与稽查人员实地了解调查该单位相关案情,协助稽查人员针对该企业成本及相关费用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取证,确保资料稽查取证的完整性及准确性;第三、审理人员制作并填写了审理提前介入记录表,后交专人归档待今后备查。

运行以来,重大案件的结案时间明显缩短,截止目前已在9户试点。一方面审理提前介入有效地能够尽快解决在稽查环节出现的疑难问题,使稽查定性更加充分,也相应缩短了稽查补正时间,提高了稽查工作效率,使稽查环节与审理环节的衔接更加合理。

四、深入调研,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

深入稽查工作一线、征求意见,召开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研讨会找出稽查、审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分析、科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解决办法,做到有的放矢。今年初,由于取消了检查科查补收入任务考核,检查户数随成为主要考核指标,于是各检查科为赶查户任务,纷纷检查小户,截至7月份,全局实施简易程序审理的稽查案件263户,占总检查户的67%,个别科更是达到72%,有失稽查职能的发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为此,局领导非常重视,班子决定8月份对实施简易程序审理的稽查案件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具体由审理科牵头,抽调相关科室5名干部组成两个调查组,对263户案件按20%的比例随机抽取52户样本进行实际调查。通过调查认为各科对实施简易程序审理的稽查案件的检查、审理基本上能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及我局下发的简易程序案件实施办法执行,但是,还有各种案件检查不够彻底、违法事实叙述不清、定性不准、处罚不到位等现象。经报局长办公会研究,下发通报,要求简易程序案件的检查、审理、书写规范化,业务科室指导,严格管理,明确责任,提高检查工作质量。

五、开展学术探讨,吃准政策精神,指导业务工作。

无论稽查还是审理工作,都涉及税受政策很强,任何疏忽或一知半解,都会对稽查的钢性、公正性构成伤害,因此,我们对日常习惯政策和政策界限不清或难以界定,除请示上级以外,组织人员进行专题学术辩论,求同存异,提高认识,明确了以后,以信息专版的形式公布,指导执行,保证稽查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如在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检查中,发现个人所得税的查处中存在政策认识模糊,检查实施不规范的现象。随组织案件审理科人员进行论,查找依据,以“在个人所得税查处过程中须注意的事项”为题,在信息专刊上登载,将相关政策,检查步骤方法,核实计税所得额及宣传税收政策、辅导扣缴义务人正确扣税,核对抽查自查结果、查找原因分析结果检查方法作了一一明确。澄清是非,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解决,提高了稽查效率。

六、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进行廉洁自律学习教育,把好廉政建设关。

在稽查工作中,公正执法、秉公办案,认真遵守廉政制度,把好廉政建设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抓好廉政建设,落实班子成员党风廉政责任制,除参加局中心组学习外,组织安排分管科室人员进行有关廉政建设文件学习,并坚持廉政跟踪二级回访制度,以此加强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了解干部在稽查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教育同志,加强大家预防职务犯罪意识。不断增强职工自我约束和防腐拒变的能力,加强对税收运作全过程、全方位、特别是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的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减少税务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有效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今年以来,我认真参加了每一个“党风廉政教育日”教育学习活动,先后学习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关于在“双节”期间开展提醒教育、严格执行纪律规定的通知》、《驻陕西省地方税务局纪检组关于以肖占武灯案件作为反面典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的通知》、《吴官正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等文件,并重点学习了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和任务,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全局同志观看电教片《肖占武受贿案警示》、由陕西省纪委、省监察厅主办反腐倡廉文艺汇演—正气歌,参加了市检察院渎职检察处处长刘安德为全体干部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的讲座。

教学检查方案篇10

一、检查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检查评估原则。凡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学校管理权限的部门才能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的项目和内容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否则,学校可以拒绝接受检查评估。在检查和评估工作中,检查评估部门要注意维护学校办学自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坚持整合、精简的原则,严格控制对学校检查评估的项目和次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检查评估,必须统筹安排,减少单项,加强综合,减少次数。部门内设机构不得自行组织检查评估。

3.坚持两级管理原则。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检查评估标准,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抽查或复查,一般不组织全省性大面积的检查评估活动;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4.坚持报批备案原则。省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检查评估,应本着“突出重点、精简优化”的原则,对确有必要开展的检查评估,应事先与省教育厅协商,经同意后,与省教育厅联合发文或公示、公告。否则,中小学校可以拒绝接受检查评估。

5.坚持以学校自主评估为主原则。建立学校自评、省辖市复评相结合的评估机制。检查评估以学校自检、自评为主,学校应建立自检、自评制度,把各项工作纳入自检、自评范围,每年进行一次。学校自评要贯彻“边评边改、以评促改、重在整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主动发展。要切实加强学校自评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各项活动资料的全面、完整、规范。

二、检查评估的项目与要求

1.中小学校的检查评估主要分为综合检查评估、专项检查评估、应急检查评估三类。综合检查评估指教育行政部门依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综合性的检查评估,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专项检查评估指教育行政部门或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由同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专项性检查评估,涉及到学校工作的部分领域。应急检查指教育及有关职能部门依照上级紧急或应急性规定意见,对学校进行紧急或应急预案工作要求的检查。

2.综合检查评估,原则上2—3年开展一次;专项检查评估,原则上每学期开展一次;应急性检查,可根据特殊情况和要求,经批准后实施。

三、检查评估工作制度

检查评估实行归口管理、年度报批、公示、公告、事后备案制度和免检制度。

1.归口管理。对各项检查评估,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负责归口管理与协调。其中,省教育厅有关职能处室组织的检查评估,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与之协调;省有关职能部门商定实施的专项检查评估,与省教育厅有关职能处室共同协商,并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研究确定。

2.年度报批。除应急性检查外,凡次年需要进行的检查评估项目,均须于当年11月底,由省教育厅有关职能部门将项目计划报送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统筹协调,汇总后,提交省教育厅厅长常务会议审议。

3.公示、公告。除应急性检查外,凡次年需要进行的检查评估项目,应当于当年年底前,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向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部门或有关学校公示、公告。

4.事后备案。各项检查评估结束后,一个月内,均须将检查评估的结果送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备案。

5.建立免检制度。凡严格依法办学、在多次检查评估中表现突出、社会反映良好的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可实行专项检查评估的免检制度。

四、改革创新,加强监管,提高检查评估工作的实效性

1.不断改进检查评估方法,切实提高各类检查评估的实效性。组织检查评估的部门要充分听取专家和中小学校长的意见,建立科学的检查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参加检查评估人员的培训,及时将检查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学校,切实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2.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媒介,简化检查评估程序,缩短检查评估时间,提高检查评估效率。

3.建立和完善对中小学检查评估工作的监督管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要不定期地开展对中小学校检查评估工作的督查,对一些重复、交叉,基层学校不满意的检查评估活动,要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未经批准而擅自进行的检查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应取消该检查评估项目,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