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3:20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1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ivepreventionofinfectionafterhiparthroplastyintheoperatingroomnursingmeasures.methods:selectingourhospitaloperatingroom2013inmay,2015toapril100underwenthiparthroplasty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underthepatients'informedconsentis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theteamallthe50cases,controlgrouproutineoperatingroomnursing,theteamtoimplementintegratedoperatingroom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infectionrate.Results:thepatientswithteambyimplementingintegratedoperatingroomnursingintervention,theincidenceofinfectionafterhiparthroplastyisonly14%,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26%,betweengroupdifference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operatingroomnursingintervention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effectofsurgicaltreatmentandreduce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infection,withhighvalueofclinicaluse.

Keywords:hiparthroplasty;postoperativeinfection;theoperatingroomnursing

在当前临床治疗髋部疾病过程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病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术后感染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因而,良好的手术室护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1]。为此,本次研究针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3年5月~2015年4月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年龄(55.5±2.5)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类型:全髋置换55例、单侧置换25例、双侧置换20例。手术原因:股骨颈骨折45例、股骨头无菌坏死38例、其他髋关节疾病17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需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②手术耐受性好者;③无肝肾器官、神经系统合并症者;④无凝血功能障碍者;⑤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髋关节置换术类型、手术原因,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准备、物品/仪器准备、手术室消毒、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研究组实施综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其护理内容如下所述:

(1)术前手术室感染诱发因素的处理。临床医护人员应在术前仔细检查患者手术区域是否存在感染病灶并做好手术切口皮肤清洁工作。如果存在感染,需要待感染消失或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

(2)心理干预护理。患者心理动态将会直接导致其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继而影响各项生理指标,降低自身的免疫抵抗能力。因而,在其手术前以及进入手术室后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引导患者走出心理误区,促使其各项身体机能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3)手术室消毒及术中配合。临床医护人员在接到患者手术通知后需要对手术室以及各项与手术相关的物品进行消毒工作,并且在消毒完毕之后禁止不相关人员进入,以降低病毒、细菌的带入。术中应开启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并且控制好室内温度、湿度,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实施手术配合工作[2]。

(4)术后护送护理。手术完毕后患者移动也是导致术后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在移动或者搬动患者时,应将其整个下肢平稳托起,切勿单纯牵拉[3]。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观察指标为术后感染发生率。根据Fitzgerald标准,术后感染分为了急性感染(术后3个月内)、延迟感染(3个月~2年)、晚期感染(术后时间>2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实施综合手术室护理干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仅为14%,与对照组26%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对结果[n(%)]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髋部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工作中。然而,尽管该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使得患者对于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满意度大幅降低。杜英勋[4]等(2015)在其研究中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了深入分析,得出术前皮肤清洁及护理不到位、手术室无菌状态、手术时间长短、有无压疮等为术后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在上述风险因素中,手术室护理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当前难点之所在。因此,关于手术室护理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新兴课题之一。

常规手术室护理尽管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术后感染控制效果,但是由于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为临床医护人员,忽视了患者自身因素对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使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并对相关科室社会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因而无法满足其临床使用需求。而综合手术室护理干预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护理措施,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手术室护理措施的始终,对于感染的控制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因而备受临床的青睐。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2

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危险因素

骨筋膜综合征是由于小腿、前壁具有的骨间膜以及双骨在外力损伤后,导致内容物剧增,增加了筋膜室内压力,筋膜室内的组织、血管、神经、肌肉在受压下发生骨筋膜综合征[5,6]。而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现分述如下。

1.1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表现认识不足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继发于骨折、损伤后,当患者出现持续疼痛,医护人员多认为是由骨折引起,不加以重视,也未及时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法。而一些持续的疼痛很可能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受压所导致的,很容易进展成为骨筋膜室综合征[7]。

1.2医务人员检查不仔细

骨筋膜综合征多出现于严重的创伤后,而严重的多发创伤一般都会经历全面而系统的检查。但大多数检查主要集中在危及生命的创伤以及重要器官的损害等排查方面,而四肢的骨折情况并不属于第一时间急需检查的范畴。不对四肢骨折进行动态的观察,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以及意识清醒后,骨筋膜室综合征已经发生,并且可能已经进展至相当严重的程度[8,9]。

1.3肢体的包扎

并不只损伤本身可能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一些过当的医护措施也可能诱发。如肢体包扎过紧。四肢骨折采用外固定的情况较多,多选用石膏、小夹板等材料,当包扎过紧时,使筋膜室容积受压变小,本来受创的筋膜室内压力剧增。有时早期固定并未过紧,但由于受创部位软组织充血肿胀,也可能使筋膜室内压力改变,内容物受压而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1.4长时间的止血带捆绑

四肢具有开放性创伤史,利用止血带进行绑扎止血手段较为常用,止血带绑扎较松时,止血效果不佳,而过紧则容易产生压迫,程度较难把控,但由于止血带多为软性材料,短时间的绑扎并不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但有特殊情况如患者需要经历长时间输送时,止血带长时间绑扎,导致组织长期缺血压迫,导致骨筋膜综合征的产生[10]。

1.5止痛剂

骨科止痛剂的运用相对较为频繁,对于难以忍受的外伤疼痛,经过评估以后可以适量的采用镇痛药物。但止痛剂,特别是麻醉类止痛剂应用后,常会使本来十分典型的始发症状遭到掩盖,从而进展成为骨筋膜室综合征,不得不将其归为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1.6其它因素

在临床的相关报道中,一些其它因素也可能直接或者间接的引起骨筋膜综合征的发生。输液液体外渗,增加血管通透性,在外部刺激后,加速局部组织代谢,增加组织间压力可能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并且昏迷患者接受治疗时,长时间压迫,也可能使骨筋膜间隔容积减小,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受压[11]。

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护理进展

2.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包括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和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并进行适当处理。早期护理应注意包扎、外固定等操作时松紧有度,不要随意挤压石膏等材料,因石膏凹陷、变形可能导致压迫产生。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伤肢的疼痛,肿胀情况,也需要对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评估,做好预防。而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持续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牵拉时会引起剧痛。有上述情况发生多提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此时需要及时向医师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可适当松懈或解除固定,放松伤肢[12-14]。

2.2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后的护理

现代研究发现筋膜室压力升高,肌肉神经血管存在障碍时,肢体远端会表现出异常,如迟钝,痛觉敏感,感受器麻木等。并且皮肤会变冷,随着逐渐消失的动脉搏动可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远端动脉搏动如无法触及,常预后不佳,因此此时应当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而临床护理人员需要特别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此时随着伤肢缺血,组织逐渐坏死,且容易激发感染,可能因为吸收大量毒素而引发酸中毒、血压不稳定。严重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此时应对患者动脉血压、体温、脉搏等进行严密监测,并重视尿液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15,16]。

2.3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护理

筋膜切开减压术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常用术式,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伤口渗液情况,观察渗液量、颜色等变化,也需要评估手术是否减压彻底。并且患者术后也可能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末梢降温、紫绀等情况,需要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2.4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新进展

除了常规护理内容外,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学也在逐渐进步,目前已经向着专科化迈步。在临床研究人员广泛证实优秀的护理方法可产生更好的效果时,越来越多的临床护理措施被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服务。

2.4.1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为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优势明显,在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护理中,心理干预主要作为一种辅助镇痛手段存在,患者有了心理准备,对剧烈疼痛的耐受能力提升,不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正面向上的心理也可能干预到治疗效果。多方文献研究证明[17-18],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并且增加临床满意度。

2.4.2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是指在基本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增加患者的体验,以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作为护理考量指标的一种护理方式,在该病的护理中也有运用,全面而优质的强化护理处处围绕患者开展,为患者着想也增加了许多便利措施以及护理手段,可增加患者的满意度[19]。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3

【关键词】手术室教学;情景教学;应用

日常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较为复杂,存在较强的操作性与专业性,应配合医师快速主动进行护理操作,且能够随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对于实习护生来说,手术室的环境较为陌生,手术室的抢救过程十分紧张,工作节奏较快,器械设备较多,无菌操作要求较为严格等,均是对实习护生的考验[1]。而医学教材中关于手术室的章节内容较为简短,缺乏手术室实践的机会,若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则无法满足现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需求[2]。为此,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护生采取情景教学模式,便于帮助护生尽快对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操作要求详细掌握,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2016年至我院实习的护生1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分组模式进行分组(n=80)。常规组:男性2例,女性78例,56例本科,19例大专,5例中专;年龄最小16岁,最大23岁,平均年龄(20.30±0.56)岁;实验组:男性1例,女性79例,57例本科,18例大专,5例中专;年龄最小17岁,最大22岁,平均年龄(20.54±0.65)岁。对比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常规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对护生的量化指标、实习计划等进行归纳,安排一名护理人员进行授课,每周可进行1~2次的小讲座,且依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授课,安排护生对手术室进行参观,但是不会对具体的手术过程进行参与。对实验组护生采取情景教学法进行授课。a:选择ppt授课形式,并依据视频的相关内容同护生展示手术室的布局、设施等,采取手术室详细实例分析对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同护生讲解手术室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等,并要求护生学习并掌握。B:对手术室的建立进行模拟:准备好教学需用的手术间,要求室内的器械物品齐全,指导护生在模拟手术间内进行操作训练,包括如何穿戴好无菌的手术衣与无菌手套,如何对无菌包进行开启,如何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器械物品的传递,如何帮助患者对手术进行安放及其相应的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之后演示模拟教学:要求对整个手术的操作过程进行模拟,且带教老师演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的相关操作,其中巡回护士要求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准确核对,及时将静脉通路建立,帮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摆放好正确的手术,协助医生穿戴好手术衣,与器械护士配合,对手术所需物品进行清点。而器械护士的工作包括将无菌手术包打开,穿戴好无菌的手术衣,并帮助医生进行消毒铺巾操作,依据手术的具体步骤传递器械,手术完成后对手术物品进行仔细清点并记录等。着重讲解整个手术操作过程的内容,且要求护生对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角色进行扮演,反复进行练习,及时对其中不合理的操作进行纠正,便于护生详细掌握手术室的操作过程。

1.3评价指标

实习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进行填写,包括护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手术室环境的熟悉速度、手术室工作的适应程度、教学老师的满意程度;对依据上述内容进行评分,分为理论考核、单项操作考核与综合操作考核三项内容,每项评分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佳[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若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考试成绩评价

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核、单项操作考核、综合操作考核方面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手术室实习调查情况

实验组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手术室环境的熟悉程度、手术室工作的适应程度、教学老师的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佳,p<0.05,见表2。

3讨论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采取情景教学法的优势较为显著,其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视频教学便于培养护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于将授课效果进一步提高,且不会使得教学负担增加,其在日常教学中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帮助护生将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利于加快护生对于手术室的工作适应程度,将指导教师对护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利于获取较为良好的教学成果[4]。情景教学法可通过采取具体的情景设置内容,使得护生切身感受到手术室的环境,尽快进入角色,提高护生的组织与应变能力,便于较快对手术室的工作进行适应,采取情景教学法后,使得护生对手术室的恐惧心理及时消除,利于熟悉手术室的工作流程、环境等,加强无菌操作的观念,便于将心理素质提高。情景教学法具有更强的直观性,便于护生从感官的认知转变为客观的认知,从进入手术间之前了解手术室的相关操作流程,将其主观能动性增加[6],提高实习的自信心,将实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手术室的相关护理程序进行全面掌握,将其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可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结合,提高了护生应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将其应变能力提高。另外,采取情急教学法利用小组互动的方式,便于护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学习,利于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培养其积极性,对各种角色进行体验,便于加快对手术室环境的熟悉程度,提高教学效果[7]。课前授课教师可采取自制的课件、声像资料等,将备课难度增加,因此,要求带教的老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资质,将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加强与护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将其教学能力提高[8]。综上情况可知,在手术室教学中,借鉴情景教学法便于提高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章彩虹.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7):64.

[2]魏志明,夏立平.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护生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9):3298-3299.

[3]陆燕弟,保颖怡,白燕芳,等.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11):121-123.

[4]董佩娴.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48.

[5]高云,赵翠枝.综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1873-1875.

[6]何璐.手术室教学模式改进对护生能力及教学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7-117,118.

[7]尹红,伍小飞.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强化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0):1265-1266.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4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5(b)-0161-03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1]。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外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但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加上近年扩招,学校护生较多,医院无法满足护生的参观实习要求,护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学习受到影响。本研究利用临床实训中心的模拟手术室,探索运用模拟教学结合Seminar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大专护理二年级自然班中,随机抽取9个单数班440名护生为实验组,平均年龄(19.50±0.71)岁;9个双数班425名护生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9.67±0.60)岁。两组护生年龄结构、一年级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授课主要教材、课时和教师安排相同。授课时间为二年级第3、4学期。手术室护理工作单元总课时12节,其中理论2节,操作10节。理论由本校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由8位职称、年资相当的教师分组带教,实验项目共5项,包括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外科器械的识别和传递、手术患者的准备(备皮、手术和皮肤消毒)、手术器械台的建立和手术铺单、手术室护理综合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示教护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实施模拟教学结合Seminar教学法,方法如下(综合训练项目)。

1.2.1课前准备①护生分组:16~18名护生为1组,8名护生参与角色扮演,其余护生作为评价者和学习者进行观摩,参与课堂讨论。②课前探索:本堂课为综合实训,此前护生已完成了本单元4次实训,已具备本次实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设计4个情境,课前2周分配角色任务,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认真做好实训准备;教师提供相关视频资料、手术室核查制度要求和实训室训练场地,开放实训室与医院手术间连接的视频,供护生观摩熟悉。③用物准备:实训室老师准备所需用物。如平车、扇形器械台、器械托盘、手术床、无影灯、麻醉台、立式血压计、手术包(布包、剖腹器械包、手术衣包)、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物、一次性注射器、无菌生理盐水、兔子1只、手术安全核查单、手术器械核查单等。

1.2.2课堂教学(90min)第一步:介绍(3min)。由带教老师介绍本次实训内容、参与者和目的。第二步:汇报(52min)。以剖腹探查术为例,角色扮演者演示从术前访视到手术结束的全过程,包括患者安全核查3个情境(12min)、术中配合1个情境(40min)。要求:护生衣帽整齐、仪表端庄、姿势规范、态度严谨。扮演者规范操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第三步:讨论(30min)。表演汇报后,师、生围绕课堂汇报情况及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讨论。第四步:总结与评价(5min)。老师对本次综合训练完成情况进行评点,提出改进意见;护生汇报者总结自己的收获和讨论情况。实训后所有护生完成一份实训总结和课堂评价。

情境1:地点:模拟普外科病房。时间:术前1日下午。方法:角色扮演,由3名护生分别扮演巡回护士、患者、家属。内容:巡回护士术前访视,进行术前评估和安全核查。包括患者身份(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与标识、必要检查结果、交叉配血结果、有无特殊感染、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情境2:地点:模拟普外科病房。时间:术前30~60min。方法:角色扮演,由4名护生分别扮演巡回护士、病房护士、患者、家属。内容:按手术通知单、手术患者流动交接记录本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手术部位、手术名称、血型等。清醒而有能力回答者自己说明身份,意识不清者或婴幼儿通过腕带识别,并由其合法亲属确定。无误后巡回护士、病房护士、患者或家属三方分别在交接记录本上签名。

情境3:地点:模拟手术室。时间:入手术室后麻醉前。方法:角色扮演,由3名护生分别扮演巡回护士、患者、麻醉医师。内容:巡回护士接患者入手术室、手术间时应核查。麻醉实施前麻醉师主持与巡回护士、手术医师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查患者身份、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无误后三方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情境4:地点:模拟手术室。时间:手术进行中。方法:角色扮演,由5名护生分别扮演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助手,其中手术医师、助手另有教师扮演。内容:剖腹探查术的手术准备及配合。角色分工:①器械护士: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准备无菌器械台物品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协助消毒铺巾准确传递手术用物保存标本关闭体腔前后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手术器械、敷料手术结束后清洗、整理器械。②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进程做好台下的配合工作。协助术者进行无菌准备三方核查麻醉配合术前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安置手术手术开始前三方核查补充用物、监督无菌操作、病情观察等关闭体腔前后与器械护士核对器械、敷料协助包扎切口、固定引流物患者离手术室前主持三方核查(患者身份、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③手术助手:手术区消毒自身无菌准备铺单参与手术。④手术医师:手术开始前主持三方核对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主刀完成手术。

1.3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医学教育中的模拟医学教学,是从课堂到临床实际的桥梁,因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且有真实感又不受时间限制,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正在推行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2-3]。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而和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4]。将模拟教学结合Seminar教学法(以下简称新教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3.1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表2显示,新教法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得到多数同学认可;表1显示,实验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新教法中教师是导演和主持人,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设计4个情境,护生课前研讨情境角色、查阅资料、观摩手术室真实手术情节、观看手术操作视频,再反复演练,体验角色,最后在课堂中展示,这一过程强化了所学知识,扩大了知识视野,实现了由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飞跃,能提升学习效果;通过自身表演和观摩师生表演、课堂讨论,老师-护生、护生-护生多维交流,由“传授-接受”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讲授-讨论”的二元结构模式,变护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帮助护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并容易形成印象深刻,也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效果。

3.2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近年医学发展很快,而医学教材常落后于临床,如完全以教材为中心,将不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临床护理教学改革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整合的理念[5],而新教法充分实现了这一理念。本课堂综合实训以剖腹探查术为例,设计4个情境,清晰展示了一台手术完成(从术前访视到手术结束)的全过程,展示了手术团队应履行的工作职责。设计的操作程序与目前临床实际情境一致,既将教材中理论要点融入实践教学中,且增加临床规范的手术安全核查、人文关怀等重要内容。护生通过情境角色的体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变枯燥的理论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角色语言和行为,自觉内化所学知识;情境4中的手术操作应用兔子做剖腹探查术,展示手术全过程及术中医护配合,情境真实,层次清楚,表演者配合默契,护生有身临手术现场之感,通过情境角色的演示,加上老师适当的讲解,护生对课本中描述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及手术团队的角色职责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以后进入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手术安全核查是手术团队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结合目前临床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术前护士3次核查和手术团队“三方五次”安全核查情境[6-8],突出了手术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充分展示了手术团队工作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让护生熟悉了核查的内容,更理解核查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3.3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堂综合实训为护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表2显示,新教法在提升护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多数同学认可。新教法要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认真做好实训准备,共同探讨、查阅资料、团队模拟演练,有利于提升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实践体验中,术前访视、核查过程等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而模拟手术的成功就和真实手术情境一样,需要手术团队共同努力,手术中团队成员的配合、协作和鼓励能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保障手术安全,而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或出现安全问题,手术中还可能出现意外,需要手术团队配合共同处理,这有利于培养护生合作精神和临床实践能力[9-12]。

综上所述,模拟教学结合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学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月琴.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79.

[2]陈玉清,常亚杰.模拟教学结合问题教学模式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2,(1):102-104.

[3]付宏,李世芬,陈其芬,等.以情景教学法提高新生儿复苏教学效果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134-135.

[4]秦永杰,赵坤,吴强,等.Seminar教学法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4):203-204.

[5]马秀梅,潘春艳.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思维与创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21-122.

[6]赵书去,杨圣俊,李玉琢,等.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5-266.

[7]任雪英.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97-98.

[8]柴锐,靳银敏.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J].现代医院,2011,11(6):114-115.

[9]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10]李焱,金霞.专科专控的评价方法在护理质量监管中的应用[J].医药杂志,2012,24(10):65-67.

[11]王燕飞.现代手术室感染控制与设备管理[J].医药杂志,2011,23(2):101-103.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5

关键词:综合医院手术部弱电系统智能化

0.引言

现代化综合医院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手术部弱电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弱电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医院的手术部包括数十间手术室和相关辅助用房,是医院中最重要也比较特殊的区域,由于其净化度要求和机电设备的特殊性,其弱电系统的设计也有别于通常的弱电系统设计。

在洁净手术部弱电系统中一般包括净化空调自控系统、手术部电视监控系统、手术示教系统、医护对讲系统、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这些系统设计除了遵守通常的各类《民用建筑标准规范》外,还需遵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等行业规范,此外还需综合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并注重对手术部的洁净度的保证,对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维护和医务人员工作的操作方便高效。

1.手术部弱电系统设计目标

1.1手术部洁净度目标

洁净手术部的不同类别的手术室、走廊和相关辅房,以空气洁净度级别作为必要的保障条件,手术部的洁净度是一个综合指标,需要在手术部的装饰、空调、电气、医气等4个专业进行综合、精心地设计、施工、安装、调试。

1.2手术部节能目标

节能目标是净化空调自控系统需要实现的重要指标,能源的浪费将直接影响到院方的经济利益。

1.3手术部综合管理高效目标

手术部一般都会有多间手术室,通过在各手术室及走廊设置摄像机,构成电视监控系统,以对手术部进行最直观的监控和管理,以便高效率的对手术室进行管理,合理安排手术。

1.4手术部手术示教目标

手术过程作为重要的医学教学资料,需要记录和保存。通过设置在无影灯上的高精度彩色摄像机或设置在手术室内吊塔上的摄像机将整个手术过程全程录像,以便制作成资料,作为医疗技术、医疗学术成果而保存,或者给医学院将来的医生进行示教播放。

1.5手术部信息交流目标

为便于手术室内医务人员与外部人员的交流,在各手术室内设置了医护对讲分机、网络和电话终端、数字化工作站等设施,并与局域网、广域网、物联网相互贯通连接。

2.弱电系统设计及功能简述

为实现上述目标,洁净手术部弱电系统需配置如下子系统:

2.1净化空调自控系统

手术部的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以及洁净度是需要净化空调系统来保证的,自控系统需要对手术部的内部环境参数进行监测,按照净化手术室工艺要求进行自控设备间的连锁联动;在保证环境参数的前提下,采用节能的控制方式,满足医务使用要求的环境同时,杜绝能源的浪费。

2.2医护对讲系统

手术部中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信息沟通,尤其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内与医务管理之间的信息交流必须得到及时快捷的保障。

2.3电视监控系统

为便于及时掌握各手术室的使用状况,采用电视监控系统为医务管理提供更直观、及时的现场图像,以便优化手术排班等管理,同时,配合对讲系统,在信息沟通时更直观。

2.4手术示教系统

通过设置在手术室内的高精度摄像机和拾音器对重要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同时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远程手术交流。录制后的资料也可以作为日后的教学使用。

2.5背景音乐广播系统

通过在手术部内设置可调音量的背景音乐广播,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轻松的医务、治疗环境。该系统通过消防切换模块,纳入到医院的公共背景广播系统中。

2.6综合布线系统

在手术部内设置综合布线系统,以适应综合医院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医疗的发展。随着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光纤到桌面”的设计思路也贯彻到手术室净化工程的弱电设计中,信息数据的小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得更快了。

3.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3.1手术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手术室、护士站以及相关办公辅房等地方,根据使用功能设置网络和电话端口,采用双口面板、单口面板、光纤终端盒等设施。

考虑到护士站、中央控制室是手术部数据流通的枢纽,适当增加网络、光纤口的容余量,为将来留有拓展空间。

综合布线系统统一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网线,网线汇集到弱电井;若网络水平距离超过90米时,中间设置过渡配线架。在弱电井接入大楼网络配线架和交换机,与医院信息中心网络形成一体。

3.2手术部背景音乐广播系统设计

手术室、洁净走廊、清洁走廊、大厅等设置背景音乐天花喇叭,同时设置背景音乐系统音量控制器。

手术室内可设单独音量控制。系统采用有线定压传送方式,分区控制方式。系统音质清晰、灵敏度高、频响范围广、失真度小。系统主机设备设置于手术部护士站,系统通过DVD机可连续播放各种格式的音乐文件、通过话筒可实现分区寻呼、广播找人、消息等功能。该系统应包含天花喇叭、音控器、带前置广播功放、DVD机、十分区矩阵、分区寻呼器、话筒、大楼楼层消防切换模块等。

3.3手术部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手术部电视监控系统是综合医院的一项必备内容,该系统设置的目的不同于通常的基于安防考虑的电视监控系统。该系统除了能提供基本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外,还基于如下考虑:

a、为了合理的安排手术,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优化管理,医护管理人员必须随时了解每个手术的进展情况,以便灵活安排。

b、能将各手术室的手术过程进行录像,以供事后分析。

c、手术部作为医院的重要、关键部位,在医院领导或上级领导需要视察和同行需要参观学习交流时,可通过电视监控系统查看手术部的画面进行远程观察,而不用经过繁琐的清洁程序进入手术室,充分体现了医院手术部的先进性和现代化。

在每间手术室、走廊、出入口设置一台半球彩色摄像机,视频、控制等信号线缆汇集到手术部控制室的监控主机。

监控主机包括数字硬盘录像机、显示器、音视频矩阵切换器、外置硬盘阵列、视频服务器等设备。

3.4手术室手术示教系统设计

对于手术室而言,由于受室内面积限制和手术规程要求,不可能容纳很多人员,通过在手术室安装的摄像及录音系统,再辅之以手术室吊顶上的全景摄像机,将手术过程的细节一览无遗。手术示教系统更是医学院教学的重要手段。

手术室的无影灯(或吊塔)上设置一台高精度的带滤光功能的专业彩色摄像机和拾音器,视频、音频、控制等信号线缆汇集到手术部控制室的监控主机,然后,通过网络或光缆进入示教中心。

3.5手术部医护对讲系统设计

医护呼叫对讲系统是医院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关系到病员的人身安全和手术室医疗抢救应有的及时呼叫配合。

一般,整个手术部设计一套医护呼叫对讲系统。主机设在护士站,各手术室内设置免提式的对讲分机。实现医务人员之间的双向呼叫对讲。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a、护士站的主机接通电源后,分机只要有按动呼叫器的按钮,呼叫分机、主机指示灯点亮,同时主机上传出乐曲,通知值班人员某手术室在呼叫。无呼叫时,主机及各分机处于受话状态。

b、值班人员拿起主机上的话筒,即切断音乐,按下通话按钮,即可与呼叫人通话。

c、当值班人员要与某一手术室内通话时,只要拿起话筒,同时按下主机相应分机的指示灯键,此时呼叫分机上指示灯亮,双方即可通话。

d、主机、分机上均有复位按钮可同时清除所有呼叫。

e、主机上装有两个电位器,可调整呼叫信号及对讲音量。

f、主机上有万年历显示窗口。

g、主机具有三级护理设定的功能,并用不同颜色指示灯显示和不同声音提示。

3.6一体化手术室设计方案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体化手术室越来越多地进入综合医院,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医院设备资源利用率,完成医院病人信息的科学、系统的积累,提高诊疗保险,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体化手术室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医护工作人员在无菌区内通过一个操作平台,轻易地控制手术室内的所有设备,并与医院内的信息网络连成一体,从而相互共享影像和数据,并通过视音频系统与外界进行交互式交流。

一体化手术室解决方案组成部分:集中控制系统、手术影像存档和管理系统以及视频远程医疗和教学通讯系统。

4.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医院弱电系统设计和工程实践经验,我们感觉到,只有充分了解具体医院建筑功能及布局、相关机电设备、医疗业务流程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才能设计出用户满意的切合具体医院实际的弱电系统方案。

参考文献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6

关键词:手术室全程护理;无缝隙服务;效果

随患者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加强,其对手术舒适度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如何提升手术室中护理质量成为院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无缝式管理为新型现代护理模式,其本质为找出护理服务中的漏洞,通过不断改进以保证手术护理的连续及完整性,对提升护理质量起到重要帮助[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33例手术室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3例手术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61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9:22,年龄20~56岁,平均(41.24±4.13)岁,其中普外科32例,骨科17例,妇科1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45:27,年龄19~57岁,平均(42.53±4.07)岁,其中普外科37例,骨科21例,妇科14例;两组上述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手术室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组成无缝隙护理小组,根据护士综合素质进行分层次管理,将老、中、青护士搭配,按照患者要求进行具体配置;固定各组成员,启用监督机制,明确落实各护士分工,对患者动态进行监护,落实基础护理。①术前护理:为患者进行入院健康评估,询问患者对手术期望与感受,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普及疾病与手术相关信息,讲述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树立手术成功信心。②手术当日护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部位及术中带药情况,向患者普及麻醉及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等,讲述心电监护与术后置留导尿管等配合事项。③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期护理人员在旁守候,患者清醒后询问手术感受,并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意见与要求,对患者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皮质醇浓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舒适度进行评定,1~100分,得分与舒适度成反比[2]。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字2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两组心理舒适度对比研究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33.29±8.05)分、(37.22±10.33)分,对照组(33.22±8.01)分、(37.48±10.56)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其SaS、SDS评分(47.93±4.66)分、(50.99±1.23)分均高于对照组(43.5±4.09)分、(47.33±1.06)分(p

2.2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皮质醇指标(68.19±1.58)min/次、(121.66±2.59)mmHg、(87.22±4.59)mmHg及(508.33±187.92)ng/L均低于对照组(78.33±1.72)min/次、(43.13±3.22)mmHg、(91.48±3.22)mmHg、(577.99±197.06)ng/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治疗与抢救的重要部门,工作量大、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并伴随风险,其护理工作完成过程需不同护士相互协作,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成为院方关注的重要问题[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43.5±4.09)分、(47.33±1.06)分均低于对照组(47.93±4.66)分、(50.99±1.23)分,且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程度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并降低患者应激程度[4,5]。通过无缝隙护理小组的组成,将老、中、青护理人员进行搭配,可在满足患者需求基础上进行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而将各患者护理人员组成人员的固定,可明确各护理人员岗位职能与分工,便于对其护理工作进行高效监管,使各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患者治疗与护理中,将被动化为主动,提升其工作自觉性与责任感,从而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6,7]。另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知识普及,可缓解患者心中对疾病与手术焦虑情绪,成功案例的讲述为其树立手术成功信心[8]。

综上,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降低患者对手术应激程度。

参考文献:

[1]徐继洲.无缝隙服务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贵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94-96.

[2]唐力娇,沈小红,刘小玲.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5):2076-2077.

[3]刘燕,韦凤平,陆谢娜,等.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7.

[4]王辉,吴爵.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19-1921.

[5]王秀英,葛永春.手术室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8):735-736.

[6]王玉玲,李维维,韩玉芳.优秀护士行动指南[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217.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7

【关键词】骨科;手术;急性压疮;预防性护理措施

压疮(pressureUlce)指的是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组织受到长久的压迫,阻碍血液循环,导致供血不足,局部组织缺氧、缺血,营养供应不足,组织发生坏死并溃烂,治疗难度大[1]。人体部位受到压迫的时间长,由于重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导致受到压迫部位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缺血,皮肤受损导致压疮的形成。常见于长期卧床或全身性营养不良患者中,其中瘫痪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疾病病人中发病率较高。目前,精细而复杂的手术增加,延长了手术时间,造成压疮的发生率显著增加[2]。笔者对骨科手术室收治的9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旨在降低压疮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骨科手术室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行预防性护理;其中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龄在18~78周岁,平均(42.6±12.6)周岁;手术时间在5h~8h,平均(4.5±0.8)h。对照组48例,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其中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龄在18~78周岁,平均(41.8±11.9)周岁;手术时间在4h~7h,平均(4.3±0.9)h。两组研究对象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对患者进行探视评估: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根据其身体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包含患者的机体情况、心里状态、营养状态、摆放、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预估手术时间等,对可能引起压疮的高危因素进行排查,按照危险因素计分法对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并向家属交待清楚,以防止发生医疗纠纷。②手术时,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登记记录,详细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皮肤状况,对有问题发生的皮肤状况要进行详尽的描述和记录,术中的观察、护理方式以及护理记录均应该存档。③帮助患者取正确手术:手术床上的床单需保持平整、无异物、干燥整洁,可有效防止皮肤受到摩擦力。术中将肢体进行功能位的摆放,固定带松紧适宜,标准为固定后可以插入四指,且固定带内侧需进行衬垫。对受压部位有骨凸时需特别保护以降低压疮的发生。④术中实施压疮的预防措施,对患者行动态监测,术中巡回护士应对患者的皮肤颜色、循环血液颜色、皮肤张力和弹性等进行密切的关注,若发现出现改变应及时进行纠正,将预防措施落到实处。在医生及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仪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低温导致患者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抵抗力降低继发压疮。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护士应对患者的皮肤现状进行交接班,尽量减少或防止术中受到压迫的部位继续受压。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压疮的发生率以及压疮分期进行比较,并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检验。

1.4统计学处理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

2结果

干预组急性压疮发生2例,均为Ⅰ期;对照组急性压疮发生8例,分别为Ⅰ期5例、Ⅱ期3例;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p

3讨论

术中压疮指的是在行手术治疗时的特殊情况下,患者不能够翻身,因为手术摆放的原因,对局部皮肤产生的压力过大,加之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即会发生局部皮肤的红肿,水疱、硬结。压疮一般分为四个时期: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溃疡Ⅰ期、Ⅵ期溃疡Ⅱ期[3]。术中压疮的形成常以Ⅰ期为主,严重时也只达到Ⅱ期。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压疮发生后患者身心受损,心理处于消极状态,增加医疗费用,而国外某些地区的医疗保险已经将压疮划出保险范围。故临床压疮的预防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干预组急性压疮均为Ⅰ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室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急性压疮的发生,间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保证其生命健康安全,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爱华,刘霞.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56-958.

[2]徐晓红,戴丽华.80岁以上病人手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809-810.

[3]欧洁梅,唐素琼,谭庆敏等.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7):202-203.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8

关键词:手术室;新护士;综合;教学

在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手术室是临床医学前沿阵地,必然会面临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要想更快的适应手术室的需要,新护士不但要主动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而带教老师更要更新一些教学方法才行。我科自2004年至2008年对20名刚从护校毕业分配到手术室的新护士实行综合护理教学,效果良好。

1一般资料

20人中,全部为女孩,年龄17~20岁,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的18人,大专毕业的2人。有17人在我科进行了2周的临床实习,2人在其他医院也曾实习了2~4周,1人从未进入过手术室。

2手术配合护理综合训练的实施

2.1带教老师的基本要求

为人师表,工作责任心强,医德医风良好,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从不计较工作时间,灵活机动,应变能力强,业务技术过硬,医学特别是解剖知识、护理,心理理论知识全面,身教重于言教,能为新护士树立一个南丁格尔形象。

2.2新护士的要求

从正规护校毕业,基础理论知识学得较为扎实。自觉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慎独精神,能吃苦耐劳,勤动手、勤学习、作到温故而知新,且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均好的护士。

2.3培训时间

分四个阶段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培训。第一阶段,熟悉手术室环境,了解、掌握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手术敷料的制作、折叠、无菌技术操作、以及常用消毒液的使用原则、范围。跟随带教老师参与小手术巡回、洗手护理工作,为期两周。第二阶段,训练吃苦耐劳,连续工作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掌握各类手术包的组成及怎样综合利用、精密仪器的的保养、特殊手术器械使用,参与择期手术巡回、洗手工作,为两周。第三阶段,逐步放手担任中大手术巡回、洗手,锻炼术中紧急情况下的随机应变能力,掌握手术室常用器械使用、简单维修,为期1月。第四阶段,为期1个月,放手不放眼,让新护士独立担任各科大、中、小手术的巡回、洗手护理工作,使新护士独立上岗后能有良好的心态,在紧张繁忙的气氛下主动做好各科手术配合工作。

3具体实施方法

3.1先带领新护士熟悉手术室的环境

手术室分区原则、不同级别手术间的用途、规章制度及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性能、用法和布类敷料的制作、折叠、打包,在进一步熟悉手术室的各项无菌技术,如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外科刷手规则及无菌手套、手术衣的穿戴方法,穿针引线及传递器械的正确方法。同时,进入手术间观察从术前准备、麻醉配合、术中配合、术后病人安全护送移交、术后污染物品的处理与手术间的整理等以增加新护士的感性认识,了解整个手术流程。

3.2手术配合

术前访视:根据护士长安排,师徒二人前往相应病区访视次日所管辖病人的各方面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如翻阅病历,查看各种辅助检查结果,亲自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了解相关病情及一些特殊需求。回手术室后,根据次日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有关要求和病人的特殊情况,对新护士进行一次综合性及针对性强的小讲课。如一例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行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巡回护理,其工作程序为:备齐手术所需的各类器械、布类敷料、无菌手术衣、手套及输液用品、安置用的弓形架等,然后到病区接病人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和部位以及手术部位是否备皮更衣、术前针是否按时注射,演示主动与病人亲切交谈的方式及方法,并适当地给予心理支持,将病人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并取下所有金属饰物;待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18~22号留置针)多选择上肢的血管,保证术中输液、输血通畅。模拟麻醉摆的方法。再次温习安置原则、无菌技术、手术器械包的拆开及特殊器械的准备、吸引器的操作、手术切口部位的解剖及术中病情观察护理等;洗手上台的工作要领及注意事项。通过小讲课让新护士对次日手术配合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有利于次日手术配合护理实践学习。此外术中还应做好有关的护理记录:如术中输血、输液情况、植入物的情况,抢救配合情况,尿量。术前、术毕仔细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并做好记录;术毕随麻醉师一道护送病人回病区并进行床边交接签字,手术后污染物做好相应的处理.手术完毕督促新护士养成书写工作笔记的习惯,再次遇到相同,相似病人时,让新护士叙述手术配合过程及相关理论,结合工作实践,不足之处给予纠正与补充。依此法,对大、中、小手术进行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训练,使新护士能快速上岗,尽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

3.3阶段考核

每阶段结束后带教老师要组织新护士进行理论与相应操作的考核,了解她们掌握程度并给予正确评价及指导。

4体会

通过综合训练,可以督促带教老师自己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科技术水平和各项操作技能。

增加新护士学习、工作压力,使她们在工作之余不断地阅读有关书籍,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对手术配合作回顾性地总结记录。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9

每一位将要面临手术的患者都具备着相同的心理状态,即紧张、恐惧、焦虑不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由术前急性疼痛和应激,导致出现全身肌肉收缩、寒战、胃肠道反应等症状,给麻醉医生或手术者带来诸多不便。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手段[1]。通过使患者在手术中享受优美的音乐来放松自身紧张情绪,转移对手术的注意力,缓解其对疼痛的敏感度。本科于2008年始,将轻音乐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1月—20011年12月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其中男性18例,本文由收集整理女性30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为66.3岁,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意识清楚,心理听力正常。

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音乐组和对照组。对于音乐组患者,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d到病房进行探视,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有关注意事项,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了解音乐组患者对音乐的好爱,同时向患者介绍几种轻音乐,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种作为该患者在手术时的背景音乐;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探视。2组患者入室后均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并记录。音乐组患者于入室后5min时开始播放轻音乐,向患者介绍背景音乐的内涵,引导进入意境,以增强疗效;手术室人员于术前1d根据患者自述喜好的音乐类型准备多首音乐,使用小巧玲珑的mp3播放,既好安置又好保管,选择质地柔软的海绵耳机,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告知患者如有所需,可口头转达护士,耳机音量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的要求调节。对照组患者则常规麻醉、手术。

1.3效果评价:①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②患者自述中紧张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回访情况)。③伤口疼痛级别分为:0级(不疼痛);1级(有疼痛感觉,活动后明显);2级(静止时即有疼痛感觉,可耐受);3级(疼痛感觉明显,不可耐受,需用药控制);4级(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及睡眠)。

2结果

2.1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比较(见表1)

2.2术后回访情况:音乐组患者:精神状态好,自述切口疼痛为0级,无其他异常情况,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无渗血。患者表示术中播放轻音乐能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转移对手术的注意力,疼痛感觉不明显。对照组患者:精神一般,自述切口疼痛1级,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无渗血。患者反映术中有很大的敲锤声,有恐惧感,感觉对较长时间的手术强迫体位不适应,术中焦躁不安,有疼痛感。

3讨论

3.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多为老年人,其心理状态也各有不同,术前多为悲观、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思想负担重。此类手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术中患者神志清楚,手术器械的敲捶声或医生对手术的商议声、叹息声都会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程度,引起患者焦躁不安,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术野出血增多等不利情况。

3.2音乐治疗是科学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2]。术中播放优美的轻音乐,能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通过神经结构和人体内脏及躯体机能起调节作用,从而达到镇痛、镇静、调节心率、降低血压、改善肌肉紧张度的效果[3]。和谐悦耳的音乐旋律能直接改善精神状态,转移人的注意力,使患者放松,减轻紧张、焦虑,从而调节其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4]。不同的音乐风格也将给不同年龄创段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故应让患者自己选择喜好的乐曲,以利于其情绪、心态的稳定。

3.3本研究对24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在手术当中给予轻音乐干预,通过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和术后患者自述紧张程度、术后回访患者恢复情况的综合评价,认为优美动听的乐曲可使人们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缓解紧张焦虑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理压力,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顺利完成。

关于手术室护理综述篇10

关于护理安全的定义,有相关专家通过研究指出[1],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如何保证病人不发生法定和法律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或者心理以及躯体的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甚至死亡[2]。本研究是作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和临床实践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并于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研究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我科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在手术和麻醉之前对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干预。问卷的主要内容为患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社会状况等,针对在手术治疗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20个条目。

1.2研究对象

1.2.1.纳入标准:患者纳入标准:(1)填写完整者;(2)能理解调查的问题,沟通无障碍者;(3)住院3天以上的患者;(4)患者和家属意见一致者。

1.2.2.剔除标准:(1)填写不完整者;(2)对个别问题分数填写情绪化明显者。(3)不符合手术室老年患者的(如年龄小于60周岁者)。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X2检验两两比较和t检验的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平α=0.05,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护理干预方法

手术室老年患者手术后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病人容易失去信心,出现悲观等不良心绪。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进行心理干预,给患者详细的解释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一些要点,以及饮食时机和饮食的食物种类等等,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患者只有积极、良好的控制好心态,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3、结果

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计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2?86岁,平均65.38±9.9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以及手术室老年患者并发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阶段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2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了评估,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同时,实验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6)。表明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

表1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