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十篇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十篇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30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1

镇的教育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十五”期间。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水平、普及程度等方面都走在同类乡镇的前列,有了比较大的进步。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矛盾和困难,教育改革还有待不断推进和深化,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课程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于这些困难和矛盾,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进一步采取措施,正确决策,逐步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镇、教育强镇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健全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迎接21世纪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着眼于解决教育更好适应、促进和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推进我镇教育以新的步伐迈入全面发展新阶段,进而为实现镇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规划原则

结合我镇实际,规划应该坚持五条原则:

1.创新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

2.“龙头带动”原则。在我镇重点建设镇中学及中心校,发挥两所学校的窗口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全镇其他学校的全面发展。

3.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坚持使教育的发展与本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步,甚至要适度超前发展。

4.坚持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发展规划,分解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既要立足本地,便于实施,又要放眼未来,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总体目标

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显著提高,人们投资教育意识的不断加强,投资教育比重的不断加大,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已经完全成熟,进而加大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

1.巩固“两基”成果,调整学校布局,彻底消灭危房,优化和改善办学条件。

2.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教办为核心的镇级校园网络体系,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3.保障教育投入,将教育投入纳入镇级财政预算,保证生均公用经费以0.8%的速度逐年增长。

4.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基本实现知识化、专业化,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5.提高教学成绩,使全镇教学成绩保持在全旗同类乡镇的前列。

6.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

7.规范学前教育,规范私立幼儿园,使学前教育得到保障。

四.主要任务

1.巩固“两基”成果,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办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巩固并逐步提高“两基”的水平和质量,保证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年年达到100%,全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2%,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子女与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

到年,彻底消灭危房。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学生全部到中心校就读,中心校建成寄宿制学校;校点撤并到小学,小学撤并到小学,校点撤并到小学。将撤并校点的办学资源归属到接纳学校,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学位和活动场所,体育卫生设施基本满足要求,有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必要设施。

2.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协调关系,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建立以教办为核心的镇级校园网络体系,基本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心校、学校建立语音室。

3.改变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现状。

自起,我镇将教育投入纳入镇级财政预算,使教育投入在我镇的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所占比例由过去的10%上升到15%,并保证生均公用经费以0.8%的速度逐年递增。

完善教育经费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审计工作。

4.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教育内部活力。

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度。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工作。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强化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教师向现代化、知识化、专业化型转变。注重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队伍的水平。

落实素质教育,把教师和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和考核的重点,努力造就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学校领导及管理干部队伍。

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名教师。树立身边的典型,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作用。

不断加强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学历水平全部达到《教师法》规定标准。

全面推行结构工资制度,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继续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

5.结合我镇实际,采取有利措施提高教学成绩。

我镇的基础教育成绩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保持在全旗同类乡镇的前列。但在新教材实施和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这个关键的过渡时期,教育质量的提高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要建立能促进教师工作热情的考核体系,为教师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改革教学方法。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建立要加大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力度,探索适合与我镇实际的教学方法。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要具体,要细化,要切合实际,要构建完整的全镇教研体系,研究课题落实到人,要求教师从最基础的每一课开始研究,逐步扩大研究领域,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

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因而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并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实中小学德育纲要和守则、规范。

遵循青少年生理成长规律,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要建立起新时期的现代化教学体系。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要改革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水平,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形成一支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教书育人队伍。

要进一步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建立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健全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沟通配合的制度,形成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经常性治理,创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7.提高意识,服务社会,规范学前教育。

集中力量办好一所示范幼儿园,力争在前进入全旗示范幼儿园行列。

各校要有建制学前班,各校根据本村实际,确定是否开班。不能开班的适龄儿童,可就近入班。入一年级学生,必须受过建制学前班的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社会力量办幼儿园,政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努力使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五.主要措施

1.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作用,高度关注和重视。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教办通力协作,为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我镇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局面。

2.抓重点,重实施。

针对我镇教育发展规划重点,在今后的五年内,我镇将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师生德育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体制改革工作、素质教育实施工作、教材教法研究工作、示范性学校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示范幼儿园建设工作。教办要按照重点落实的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落实,并将各项重点落实工作年度进展情况逐年报告。

3.多方协调资金,广开经费渠道。

在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全镇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实现全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15%的目标。

协调使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资金。制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投入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加强勤工俭学工作力度,增强学校自身造血机能。

4.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教育。

建立以教办为核心的中小学“校校通”网络体系。用5年时间,使所有完小以上的学校都能够上网,使全镇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到年,镇中学、中心校、、小学平均20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上述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探索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

重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建立教育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

5.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到年彻底消灭危房,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完成。盘活撤并校点的校有资产,投入到接纳学校的基础建设中。保障现存学校的正常运作。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2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政发[2007)7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以下意见,望认真贯彻实施。

一、切实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各有关部门、各学校要按照《义务教育法》和各级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要求,明确素质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主题地位,把素质教育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教育优先的地位不动摇,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工作发展的思路转到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要通过推进素质教育,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评价老师的倾向,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素质教育作为巩固提高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三个全面”:政府要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教师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到初步遏制,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人才培养方式、考试评价模式进一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新的提高,宏观教育体系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取得显著进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学校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因地制宜创造性推动素质教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学习化社会框架。

二、多措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工作,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加强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教育氛围。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要通过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新童谣”编创等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强化基础道德建设,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

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要免费开放。开展教育活动要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衔接,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广泛开展经常性、大众化、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活动。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加强法制教育,发挥法律对青少年行为的规范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与法律素质。重点开展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加强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渗透启发式教育思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要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研究、考试评价、教师培训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推动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开展好体育课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等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每天锻炼身体1小时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展防治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将校外教育活动纳入课程计划。

积极发展高中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积极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第一线,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实行“订单培养”,重点推广“双元制”办学模式,通过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半工半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课程管理。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协调发展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学生提供创新、探索和表达的广阔空间。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组织教学,任何学校、个人不得增删课程和增减课时,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小时的睡眠,初中学生每天9小时睡眠,高中学生每天8小时睡眠,确保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寄宿生晚自习时间不超过1.5小时,走读生每天在校时间(包括自习)小学6小时,中学8小时。中小学生双休日一律不组织上课。未经批准不得搞各种学科知识竞赛,控制考试科目和次数,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的意见》(*教基字[2006)7号)和省教育厅《*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对违规当事人3年内评定职称和评先树优实行“一票否决”,学校不得评为规范化学校。

进一步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对素质教育的良好导向。要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及招生录取制度。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制度,加大中考改革力度,规范中考招生秩序,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择校生”的有关规定,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提倡使用等级制表达学业考试成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

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并逐步将其作为评价学校质量和学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估办学质量的中心环节,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实行学生成长记录。实施初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科学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长档案,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系统。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

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努力规范办学行为,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以及各类教育之间均衡协调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是《义务教育法》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重点抓好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把对薄弱学校改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城市教育费附加优先用于薄弱学校的改造。继续抓好危房改造工程,建立校舍改造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依法保障经济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和弱势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视特殊教育,对有能力参加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允许其随班跟读,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进一步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建立综合考察学校和教师的评估、监测机制。坚决杜绝中小学办特长班、实验班的做法,不得搞“校中校”,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任何部门、学校和个人不得以改制为名提高收费标准。中小学招生要认真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得跨范围招生、选拔性招生和招人情生。努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不超过50人。

重视加强对普通高中的办学管理。高中学校要认真研究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效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上来。未经批准,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擅自贷款新建、改建和扩建学校,克服盲目攀比建设豪华学校的行为。严禁占用学校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往届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组织实施好对贫困家庭高中学生的奖励救助工作。

四、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保证

做好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类教师培训工程,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锻炼一支高素质教师和校长队伍。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工资发放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统筹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推动市域内教师对口支援、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城区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努力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责任意识,完善教师行为规范。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创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为主题,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研究制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价主要领导同志政绩的重要指标。

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家庭和社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创造三者互相沟通、融合,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家长要依法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籍管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实行信息化管理。学校和教师要拿出更多时间与学生家长和村(居)取得联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要配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加强对学校共青团、少年先锋队和学生会等团队组织的指导。

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保证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依法推进素质教育。各相关部门要依法规范执政行为,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稳步增长。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公用经费标准,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89-04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大系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受此影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却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瓶颈”,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同时也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潜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意义

信息化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更是职业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执行者的教师,其信息化素养体现为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适应与操作能力,对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组织与优化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等等。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为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人才,贯彻终身教育思想,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而必然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获取信息的强烈意识,具有对信息好坏进行评判的分析能力,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对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较广泛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益,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二)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个人素质结构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将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当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强调的重中之重。

(三)科研水平提高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高校获得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需要教师去落实。高等职业院校要获得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其教师必须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教育改革要得以实施,就必须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然而,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科学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教师的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可以使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和科研过程中全面、广泛、熟练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内涵

信息化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主要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整合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能力。它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观念、内容、组织、技术、模式、环境、评价等一系列教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创新,从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其内涵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洞察力、敏感性、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是

们对信息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人们信息意识强弱主要体现在能否很好地利用所处环境中蕴藏的各种信息。提高信息化素养的关键是强化信息意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对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化素养等有正确的理解;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习、教育或者科研工作等问题能够通过获取信息来解决,并且这种信息获取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大不相同。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指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信息搜集的方法及对信息的预测、分析、利用的知识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体现了其信息知识的丰富与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有足够的信息知识和较强的信息利用能力,才能做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主要涵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各种教育媒体的使用方法与主要特点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等基本知识;信息化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以及信息化软件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等。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取教学资源后要能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发制作出有利于开展教学、丰富课堂、培养技能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多维的信息能力,即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基本利用技能、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整合技能、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技能、教学设备简单故障的排除技能、多媒体教室的驾驭技能等。同时,要具备六方面的信息化素养,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输出能力等等。

(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道德

所谓信息道德就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道德准则和要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关系。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道德素质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责任意识,能够理性地选择信息,保证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传递信息的思想性与科学性;要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道德意识,维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在信息化进程中更好地扮演教师的角色,更好地担当起教师的责任,以期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强化信息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前提条件是改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强化其信息意识,培养其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素养这一指标在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结构中一直被忽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意识尚未到位。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转变,但还是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有些高职院校教师甚至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对信息不敏感,信息思维能力不强,对现代教学手段不会使用,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低下。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重视强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同时搞好软件和硬件建设,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优良环境。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课堂教学配备各种常规的教学媒体,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并且使用方便的多媒体教室,为教师配备足够多并能

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使之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应用网络,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源和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使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使用网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条件。良好的网络环境只解决了信息传播的载体问题,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还必须解决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问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还需要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的组成要包括音频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基础教育资源库、习题库和vod视频点播等系统。高等职业院校还应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学资源库。

(三)制定规章制度

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作出规定。

首先,各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培训方面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邀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培训和讲座等,具体培训内容可由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执行。

其次,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定期更新、修订培训的内容。在确定培训内容时,要依据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整合式培训。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进行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该经常更新。

最后,培训要有的放矢。在培训前应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需要科学地确立培训目标,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制定相应的分级培训大纲,进行分级培训。

(四)完善激励机制

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评价激励机制,促使整个教师团队产生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实践的外部动机,调动广大教师的应用积极性。对于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的教师,高等职业院校应予以鼓励,要坚定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信心和不断深入探索的精神。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应多以肯定、鼓励的方式给予积极引导和激励。高等职业院校可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制作教学课件、建立个人教学主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师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情况与教师工作总体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可把取得相关的教育技术培训证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入职、晋职、晋级的重要考核条件,对于不接受教育技术培训或培训未合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不得评优评先以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虽然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促进手段。

(五)参与科学研究

教育信息化试图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解放出来,但传统教育制度仍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束缚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无论在内在结构上还是在外在形式上都有所变化,教学手段也愈加科学和高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有关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课题的研究。这样做有利于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在教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拓展研究思路,积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向前快速发展。当然,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也将鞭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制高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想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主阵地上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占领这个制高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刻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婧.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j].江苏高教,2004(4):109-111.

[2]马淑芳.对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式的构想[j].教育信息化,2006(6):69-70.

[3]王丽娟,吴陈.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02-103.

[4]罗辉.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2):15-17.

[5]翁国秀.论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及其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2):150-152.

[6]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1-24.

[7]王威扬,刘庆治.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86-87.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4

目前关于地区间教育均等化和差异的探讨,大多没有考虑不同地区间生均教育成本的差异。有的虽然考虑到地区间生均教育成本的差异,但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美国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对义务教育地区成本差异的调查研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付尧和袁连生研究认为,除学校投入的教育资源差异外,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也会引起义务教育成本的差异。杨晓霞和刘晖研究认为,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并由此带来地域间价格水平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同样数量的教育经费的购买力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不考虑到这些因素,直接进行比较,往往可能夸大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因此,在衡量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时,地区价格差异因素同样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对名义教育经费进行调整,才能得到真实的区域间发展差异情况。从理论上讲,计算生均教育成本调整系数需全面考虑所有影响成本的因素,对各种因素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加总构成最后的成本调整系数。杜育红设定教育文化行业全国平均工资为1,用各省区教育文化行业平均工资除以全国平均工资,所得系数为成本调整系数。用生均经费除以成本调整系数,就可以计算出按实际购买力衡量的生均经费。我们认为仅仅依据各省区教育文化行业平均工资除以全国平均工资作为生均支出成本的调整系数不够全面。有的研究虽然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如钟晓敏等人建立的模型中,生均教育成本调整系数对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给予了考虑,但其权重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生均教育成本的这些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不应根据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应根据科学计量模型来确定。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服务的提供存在很大的成本差异,充分考虑生均教育成本差异会使均等化的比较更具有现实意义。政策制定者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可以根据各地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或学生特点的差异,建立学生密度、教师工资水平等恰当的成本指数,并应用于地区间教育均等化的政策之中。所以本文先探讨如何测算各地区生均教育成本。

二、生均教育成本差异理论和模型构建生均教育

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学校规模存在着一个适度规模。当学校的生均规模小于适度规模时,教育产出的增长率将大于教育投入的增长率,此时的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教育成本还可以降低,可以再扩大学校规模,平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而当学校规模超过适度规模时,教育产出的增长率将低于教育投入的增长率,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平均成本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为了使培养出质量相同的学生所花费的教育成本最低、生均成本最低,按照规模经济理论,就要扩大学校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中小学校同样存在着规模效益问题,即学校的办学成本随着学校规模的变化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反之亦然。本文测算生均教育成本的思路为:先测算出各地区的生均标准人员经费和生均标准公用经费,将各地区生均标准人员经费和生均标准公用经费相加可以得到各地区生均教育成本。将义务教育经费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来分别测算,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测算地区间义务教育成本差异。本文中生均教育成本只考虑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因为基本建设支出每年的变动较大,难以进行回归分析。某地区生均教育成本=该地区生均标准人员经费+该地区生均标准公用经费

(一)各地区生均标准人员经费的测算

生均标准人员经费取决于资源价格、学校规模和学生需求等因素。不同学区的资源价格不同,有如下几个原因:生活成本、劳动力市场状况、地方设施和雇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成本越高的地区,学区需要支付越高的工资来吸引高质量的雇员。当地劳动力市场状况也会影响学区所需支付的工资水平。失业率越高的地区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越少,学区也就更容易以较低的工资吸引教师和管理人员。根据公式(2)来测算各地区生均标准人员经费。即:某地区生均标准人员经费=该地区标准教师人数×该地区平均工资水平/该地区学生数。这里之所以选择标准教师数而不是实际教师人数,是因为只有根据各地区的学生人数、学生密度等因素测算的标准教师数才真正符合小学教育需要,而实际教师人数则有可能存在冗员等不合理因素,依此测算生均标准人员经费不利于控制编制的增长。关于标准教师数量的测算,我们假设一个地区的标准教师的数量应该与学生人数呈正相关关系,与该地区学生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这样的理论假设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的布局一般根据两个因素:一是学校的地域配置,二是学校的规模。学校地域配置的主要原则是方便学生上学。从每个学生来说,上学的距离当然是越近越好。但是,如果学校配置过于密集,由于学生有限,每个学校就不可能有一定的规模。学校没有规模,资源(资金、设备、人员等)分散使用,办学的成本就会加大。在教育总的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办学成本加大,分配到每个学校的资源就会不足,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从另一方面说,如果规模过大,学校数量过少,学生上学的距离就会过远。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上学的距离过远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学校的合理配置是在小学生上学(一般是步行)可接受的距离内,并使学校有一定的规模。这就造成一些学生密度低的地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学校往往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师生比较高。如一些偏远山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学生密度较低(本文引入学生密度的概念,学生密度=学生人数/区域面积),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造成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师生比较高。

(二)各地区生均标准公用经费的测算

公用经费包括取暖费、交通费、电费、维修费、办公用品等,一般说来,在生均教育成本的构成中,公用经费所占比重较小,人员经费的比重在72%以上。影响地区间公用经费差异的因素主要是规模因素和价格因素。一般来说,学生密度低的地区,为了照顾小学生上学方便,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比重会更高,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较高。而现行公用经费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非寄宿制学校成本基础之上的,确定之初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成本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在现行标准下,没有寄宿生、很少寄宿生或者大规模的学校基本上可以维持正常开支,而存在寄宿生且寄宿生人数偏多的学校,现有的拨付标准显然难以保障正常运转。根据部分学校的经验数据,管理一名寄宿生所耗费的公用经费相当于1.5名非寄宿生,同时,学校寄宿生比例也是影响生均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核算必须区分大规模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在达到一定寄宿率(假定为50%)以上的学校之间,按1:1.5的比例拨付非寄宿生与寄宿生公用经费;对于低于一定寄宿率(如50%)的学校,寄宿生虽然很少,但是满足寄宿条件的基本设施和人员配备并不会成比例地减少,因此应当依据补偿原则,适当提高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成本相对较高,而学生密度低是造成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可以认为各地区生均标准公用经费与学生密度是负相关的。这样假设主要是考虑规模经济的原因和寄宿制、小规模学校的需要。为保障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正常运转,很多地区都提高了小规模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不足百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百人拨付公用经费。因为学生密度低的地区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比重会较高,并假设地区间公用经费差异最大级差为1.50。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当前小学教育在区域之间处于不均衡发展的状态,造成这种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很多,制度的短缺与不健全是根本,现行的教育财政制度供给上存在失衡的现象,没有考虑到地区间生均教育成本上的差异。应综合考虑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成本两个变量对地区间教育均等化的影响,用生均教育成本因素修正只考虑生均教育经费带来的偏差,计算出地区间教育不均等的真实差距。基本的结论是,综合考虑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成本两个因素的影响,地区间教育不均等要小于名义上的不均等。充分考虑生均教育成本差异使地区间小学教育均等化的比较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政策建议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5

一、推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尽管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关注和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但高职教育自身存在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导致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身将高职教育逐步“边缘化”。这些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述如下:

首先,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大多安于现状,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和升级,基础教学水平大多停滞不前;由于学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这导致从事实践操作教学的师资力量或严重不足,或专业性存在诸多问题。

其次,在教学操作过程上学校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灌输,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教育,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学校却往往弱化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结果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变得“不伦不类”,因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从而使得他们在大学生面前丧失了竞争力和优势。

再者,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对包括学生综合素养、健全和谐人格、健全心理的关注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薄弱,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探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

针对上述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推动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思路极具紧迫性和现实性。在这种形势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指导方针上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所谓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简单来讲就是指高职院校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以质量提高为核心增长模式,要注重加强学校理念、学校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科研、教师综合素质及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大高职院校自身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具体来讲,就是要从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推动高职教学的内涵式建设和发展。具体发展策略可表述如下:

(一)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师教研能力和综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培养合格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在师资培养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严格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学校要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以充实教师队伍,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第二,学校要加强教师实践和基础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以更新知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每年组织教师开展说课、实践操作比赛,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技能沟通;第三,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职称评定、再深造等方式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第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实现“一师多能化”,真正做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和体系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要促进自身的内涵式发展,首先且当务之急是合理安排各专业、各学科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可针对当前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形势和发展变化,及时了解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要求。最有效且方便快捷的手段是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深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了解行业或企业人才诉求,针对调研结果学校可有选择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其次,在学科选择上,学校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学科,对潜力较弱的学科予以限制发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双向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动学科平台建设,以一门学科为核心基础,积极推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培养本院校优势学科,通过创建学校精品课程体系彰显学校专业特色,打响学校的学科知名度。再者,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交流,改革教育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推动学校、企业合作开发、以共享和共授为手段的课程体制、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导向的校企课程体系建设。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素养建设,使得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育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

(三)深化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

搞好学校的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保障。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树立制度建设的意识和理念,通过制度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使得学校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我约束性,积极推动制度创新,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布局合理、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化和专业化、科技创新常态化、后勤保障和管理社会化且有序化。再者,高职院校要建立良性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监督工作,并广泛听取师生和来自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激励自身夯实自身管理和制度建设,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体制保障。

(四)加强校企合作,施行高职教育育人新模式

首先,高职院校要及时掌握市场格局及市场用工需求变化,牢牢把握行业及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依次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本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安排,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学校要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的开展学术合作,高职院校要组建由企业技术人才和学校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开发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学科素养双提升。再者,高职院校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有条件地在企业工厂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学有所练”,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摆脱传统教育的“死读书”、“读死书”僵化模式,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6

教师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未来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向和努力,也取决于教师自身能否获得更有助于其学习和发展的条件。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旨在从外部提供这种有利条件,以增强教师培养的效能和质量。本文拟在理解教师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师培养的可控性核心变量进行分析,试为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师培养相对于培训而言,它指向职前。由于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教师教育能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未来教师塑造成一个个成熟的专家型教师。适当的期望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使他们能养成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毕业后就能初步胜任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能帮助其奠定终身、自主发展的坚实基础。

然而,不同时期人们的教师观不尽相同,对教师素质也有着不同期望。本文的“教师培养”特指通过教育,使志愿成为教师的受教育者达到“中小学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身心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在“教师基本素质与我国教师培养基本模式研究报告”中,我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个体需求等方面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认识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抽象出五个基本范畴,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个性品质或人格特质。同时认为,各范畴的基本内涵分别相对独立,各有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而不同的素质范畴之间则有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结构体系。教师的“整合型”素质结构体现着教师职业所需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及内在联系。

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是确认并分析那些影响教师素质养成的重要变量,从而寻求问题解决的核心所在。由于这里仅仅强调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利于其基本素质养成的外部条件,因此主要分析那些能够由人为因素决定的变量。特别是那些能够通过教育决策者的主观作用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即“可控性变量”。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看,影响教师基本素质养成的可控性核心变量主要包括:培养途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机制、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政策配套措施等。

二、教师培养模式中的可控性核心变量分析

1.培养途径。由于教师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术性方面也包括师范性方面,因此,在教师教育的实践中通常采取“混合制”和“合成制”两种培养途径。

先看“混合制”。在同一机构中同时进行双专业的培养,有利于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的结合,而且教育实习、见习可在整个学习期间穿插、连续安排,因而便于使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有机的、整合的结构;但也势必出现相互挤占学时,压缩课程课时和课程开设门数的局面,最终影响教师两个专业的素质达成的程度。

再看“合成制”。一般来说,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受到的教育专业训练和薰陶不如师范院校。另外,“合成制”的分段培养方式,还必须面对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方面的素质如何整合的矛盾。但是,按照“合成制”培养教师,能使未来教师具备广博的普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修养,从而具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后劲。

我们强调培养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这一“基本”不应从“低素质”去理解,而应从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去理解。而且,这一“基本”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提高而变化。因此,从“必备”和“后劲”出发,我们更倾向于采取“合成制”的途径培养教师。另一方面,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情况看来,“合成制”的培养途径是世界教师教育的主要趋势。例如美国的“大学+师范”模式、英国的“3+l”模式等都属于“合成制”模式。

在我国,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逐渐为人们接受,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开放”不仅意味着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中来,也意味着高校内部及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开放,如师范院校的优势教育专业向非师范院校中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开放,非师范院校的优势文理专业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开放等。当前,我国的“合成制”培养途径比较典型的有:宁波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3+l”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的“4+2”模式等。

“合成制”中重要的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两者如何分段,对教师基本素质中“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如何权衡,强调师范性方面的素质,则相应地应设置较长时间的教育专业培养期,反之亦然。另外,分段还应取决于不同层次的学校类型对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一般而言,对高中教师学术性方面的要求显然应该高于初中教师,因此在分段上,应考虑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有更长的学科专业培养期。

2.课程设置。培养途径的选择,可从宏观上确定如何处理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方面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其中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安排。

在“合成制”培养模式中,“学术性”方面的素质一般由相应的各文理学科专业实施培养,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养成未来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问题。

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取决于人们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一般而言,课程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课程设置“合目的性”,也要求它“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指内容和体系应有利于教师的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形成。根据我们的研究,教师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其作为教师而必须具备的整体基本素质一样,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考虑应该为未来教师提供以下领域的课程组合: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教育教学技能领域;教育教学管理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教育教学科研领域。

“合规律性”指它应符合未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以及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规律。首先,从其学习规律来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总趋势是一个渐进一突变过程,即先渐进后突变”。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心理结构建构的成效既受制于教师、学习内容及其媒体,也受制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只是众多的、有限的作用中的部分作用,这一作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量变的速度或学习的进程,但决定学生认识飞跃的因素却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或自组织作用”。因此,不仅那些既定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那些“有争议性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适当地进入学习者的教材或教授的讲义。同时,应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究、实践的机会与活动,从而不仅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也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从未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等都需要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化思想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理念要求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的培训内容相互衔接又各有分工,在保证统一性的同时具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职前教育课程,我们强调它有利于形成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

布鲁纳在谈到编制课程时指出,应该“给予那些和基础课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这里所说的“普通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即是学科的“基本结构”、“一般观念”。因此,职前的教育类课程只需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把握其科学思想、方法,具备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初涉教育活动将教育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与学科专业方面的基本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实践。由于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它因其“专门的”素质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发挥特有的整体功能。因此,对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而言,重要的是未来教师应具有哪些素质要素、他们是否形成了“双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结构”。只有形成这些“基本结构”,他们才能为“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大道”及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程实施。为了使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必须构建适切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一,课程整合机制。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结构,在“合成制”模式中,如果没有适切的课程整合机制,很容易造成“学术性”与“师范性”两方面素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打破课程界限,建立起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之间的整合不仅意味着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渗透,也意味着两个专业内部的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例如,应加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教育科研课程三者之间的整合,从而为教师的理论、实践、科研之“三位一体”的整体素质形成创造条件,因为教师自主地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素质,同时也要具备反思与创新、行动研究等方面的素质。加强课程整合不仅要求对教师基本素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也能洞察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灵活的选修制和学分制。由于未来教师应具有两个专业方面的素质,所以每一专业的设置应有相应领域的课程组合,各领域的课程组合则是形成教师整体素质所必需的。同时各领域都有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他们的必修课程,还应有相应的限定选修课程和非限定选修课程。学校决策者可针对未来教师将来从事的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体现出差别。未来教师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修习各领域的非限定选修课程。此外,学校决策者还应根据未来教师在校修习时间长短不同、将来从事不同学校层次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分别作出不同的学分要求。

第三,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培养未来教师的自主探求和主动反思等方面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中,应开展微格教学、课堂观摩等教学活动去丰富未来教师的情感体验。

为使未来教师在校期间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初步的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获得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初步体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中小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把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校教师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力量。例如可以在中小学建立教师培养基地、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等。

4.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一套从学校外部到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首先,从学校外部来看,随着教师教育的日益开放,教师教育机构的类型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因此,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能够培养质量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以及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制度等。

其次,从学校内部来看,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以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基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仅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和价值观等,为此,应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行为评价及课堂观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还应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5.政策配套措施。由于未来教师基本素质来自两个专业方面的要求,因此他们在校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比修习一个专业的学习者更多。另外,随着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提高,世界教师教育普遍有延长培养年限的趋势。如美国的《霍姆斯报告》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卡耐基报告》也指出:干脆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在我国,随着教师教育的高学历化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日益普及,是否也需要适度延长教师培养年限以提高教师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但教师专业化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努力的过程。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提高未来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四年本科学制内的和延长了学制的教师专业的学生能享受到一些相对不同的待遇。这些不同的待遇应该体现在职前和职后,例如在职前,可以通过学位授予上的变通、经济上的补助、提高上岗工资等级、实行进修券制度等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质量的配套措施。

三、结语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7

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力的强盛,我国也逐渐加强了对教育上的重视,目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处于不断深化阶段,现如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制和管理方法。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接班人,这也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高校中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提出更高要求。关于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我国的党中央、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辅导员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意见》中强调了我国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特别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队伍包括学校内部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课或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师,高校内部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校领导等。其中辅导员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也担负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责,并且需要确认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目前我国树立了较为完善的辅导员制度,规定了辅导员的基本工作,对他们的职能定位较为明确,规定辅导员在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对辅导员的能力及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辅导员队伍需要熟悉了解政治理论、有精湛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还要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时积极参与。在我党的领导下,拥护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习积极学习课堂知识、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为我国培养未来的四有青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辅导员自身素质问题

一个优秀的辅导员不仅需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况等,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取培养社会的栋梁之才,与此同时辅导员需要认清自己的基本工作职能,随社会的发展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需要有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工作需要耐心、细致的去完成、去落实,而且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众多,导致辅导员连最基础的管理工作都不能一一落实,导致工作积极性往往没有那么高,他们自身的工作理念和认识目标都会迷茫,则他们会失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识,即使开展了,也很难在实际工作中一一落实。

(二)高校制度问题

(1)聘用制度不合理。如今我国辅导员聘用的传统方式是从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或是从其他高校中直接选取高学历的毕业生经过笔试、面试后聘用。但这种聘用方式往往只看重专业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忽视了其政治理论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凸显出来。(2)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辅导员这一职位需要负责的事情特别多,而且又是与学生接触的一线教师,因此工作很多、很杂,与其他领导的工作相比更加的繁杂,需要付出很大的工作热情和耐心才能做好,但与此同时,薪资较少,平时晋职称的机会相比之下小很多,所做的工作也没有得到校方的重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大多数辅导员要求自我的提高会努力争取评职称,但评职称会按照规范的考核体系进行评定,一般靠的学术论文或是实验研究成果来评定,这使辅导员除了忙于日常管理事物基本就是写论文、搞科研,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受到重视。

(三)高校教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权责不明

权责不明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缺失的主要原因,虽然党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辅导员的具体工职能和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且强调了辅导员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直接管理者。但是如今有些学校没有将教育部相关规定落实到实处,也没有使辅导员明确其责任和权利。

三、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措施

根据以上的问题,本文从学校角度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辅导员自身找准定位、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评价机制、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等相关措施以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优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一)从学校角度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

提高认知、找准定位是辅导员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前提。高校领导需要加强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学校层面重视师资队伍的力量,在教学体制改革中融入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项,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改善辅导员聘用、考核、评职称等一系列体制体系,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对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出指示,使辅导员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辅导员自身提升素质

辅导员自身应该遵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做出的指示,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能和定位,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爱,在学校期间增强学习能力,汲取社会经验,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三)完善评价机制

校方需要完善考核体系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专业评价机制,这套专业机制是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建立的,评价工作不仅对辅导员的基本知识、日常管理能力做出考察,还要对辅导员的基本素养,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做出基本考察,并且可以让学生对辅导员工作做出评价,让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成为平等的关系,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完善培训机制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8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管理制度;教育评价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素质教育的概念没有界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艰巨的长期过程,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树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逐步消除社会对改革现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证考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顾虑也是困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化解这些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目前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对策包括加快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和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

1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问题

1.1加快素质教育实践是继续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鲜有进展,相关论文和成果数量大幅减少,说明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遇到了难以通过的瓶颈,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素质教育理论的发展毫无疑问地需要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动力,因为素质教育实践的需要才是是素质教育理论活力的源泉,离开素质教育实践需要的素质教育理论既不可能得到实践的检验,更得不到实践上的推广及进一步的深化发展,这种理论是虚无的空洞理论,当然也是没有活力和前途的理论。加快和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是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停滞是造成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停滞的重要原因。

1.2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重点和突破口

1.2.1加快制订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面临很多和很大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应把推进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放在完善和推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上,同时积极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发展。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不足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制约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因素与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实践和理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是保持评价维度与素质教育功能的内在一致性,关键是厘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关注点是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科学精神的培养、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各种潜质特质的发掘与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等各种素质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只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一个一般的评价内容。

为此,还要科学对待实际上国内一直就存在着的全面肯定基础教育和认为素质教育改革将导致学生成绩大幅下滑的言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方面的进步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和历史性的成就。其次,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孩子付出了巨大代价。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学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滑坡,人格和情感发育不健全,自主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严重缺乏,自信心、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完善,学习兴趣低下。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的重知识教学轻素质发展有直接联系。因此,全面加快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极其紧迫的事情。

1.2.2加强有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理论的研究

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性是路人皆知,中央政府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体育锻炼问题高度重视,曾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文件、通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更是高度重视,有的地方甚至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时与活动时间数量作出了具体安排。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课内外的锻炼与活动时间,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不断滑坡。

比学生身体状况滑坡更糟糕的是学生心理发育上存在的问题,这个情况存在于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当然类似的问题在国外的教育领域也普遍存在。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社会化及个性化过程不及时、不彻底和不协调。

表现为自我意识和社会融人水平低、合作意识与能力差,独立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进取心和意志力不强,精神不够专注,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学生成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一代国家建设者。同时这些问题也会严重抑制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与我们目前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互相抵触的。

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加人心理和人格教育课程已是十分迫切的事情。有研究表明:学生自残、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以及学生违法犯罪的日趋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和学校的心理教育与干预不及时有关。现代犯罪心理学也表明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使多数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不少严重的恶性犯罪行为得以避免。

可以看出学校科学适时开展人格和心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人格决定着人们观察、认识、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认知起点、基本方式、方法和结果。

素质教育理论必须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指明出路和找到解决办法,把教育实践中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来并加以纠正。同时,素质教育理论还应当包含完整的学生心理和人格教育理论及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

最近,国家成立了与素质教育研究有关的部级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目的是就素质教育改革问题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有些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已经相继发表。虽然素质教育改革是庞大的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层次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依靠一两个调查研究成果来完成,但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心,也说明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大有可为。

2素质教育实践问题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是一个以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以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模式系统改革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将是渐进的长期过程,当前我国应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加强农村师资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恢复和稳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

2.1积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确保足课时开设体育课和活动课。基础和中等教育阶段必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时限制学生在校和课外作业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学校内学生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乡村学校体育课师资和学生活动器材严重匮乏。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奖惩办法,加大对学校执行相关文件情况的监督与引导力度,确保学生在校的体育课和锻炼活动时间另外政府要不断加大相应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场地。

其次,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要逐渐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讲座等形式把心理学和心理危机自助知识授给学生。要从基础教育阶段起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发育状况档案。教育机构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干预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再次,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格教育是伴随人终生的事情,但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人格教育显得特别重要。人格塑造是我国教育的软肋,我国的学校教育未能充分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而且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大量存在忽视乃至冒犯学生人格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为此我国应倡导民主的、师生平等互动的和尊重学生情感体验与健康发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丰富学生的人性和培植学生人文精神为重心健全学生人格。

2.2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

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普遍存在的问题,评价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急剧下滑。这就是不少人讲的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就完了,课堂教学也完了的证据,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用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素质教育的成果,其结果当然是不科学的,但以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的情况确实正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

也正因如此不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和地方纷纷宣称素质教育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换得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我们知道,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成绩不会立竿见影,有的成绩是要跨过一定教育阶段后才能表现出来的。短期的结果反而可能是学生在知识性的测试中成绩有所下滑。可见,推行素质教育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它要求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推广必须同时进行,真正做到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效果,否则,改革将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素质教育的另一个结果是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十分赞成创新是一种习惯的看法,这种说法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它明白无误的讲出了创新的心理基础。任何创新都一定是开放的和自由的心理活动的结果,都是以一定的创新心理机制和心理创新过程为前提取得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心理自由和不断创新基础上的教育过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保证这个教育过程的顺利实施。

2.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办法和思路是推进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管理体制的变革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恢复等。

2.4几个具体问题

2.4.1知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

素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技能既包括基本的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技能,还要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开展研究的知识与技能。

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关注的中心是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培养,知识的传授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素质教育理论相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阶段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进行以完整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素质教育模式下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教学是零散和成点式分布的,主要是作为手段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的。有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甚至连固定的教材也没有,教师要根据需要和教学情景创造性的发现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教学应该是给予保证的,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优势。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和中心要尽快转移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来,合理安排纯粹知识性的教学活动。

与基础教育不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还应该加强。原因是:基础和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教育提供了可能与保证;掌握一定的人文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高等教育阶段是以发展性的知识传授和以学生思维训练与技能的形成为中心的,大量陈述性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高等教育还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塑造学生崇尚与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通过严格的训练形成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规范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2.4.2高考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热门话题,也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事实上,近10年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处于各种改革实验之中,只不过改革没有取得让各方面满意的效果罢了。高考改革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各方面给高考附加的社会功能太多,干涉高考的社会因素太多。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合适人才来校接受教育的考试,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入学资格考试,高考的基本功能是高等选拔适合本校教育的学生。因此,一般情况下高考是高等学校和学生互相选择的活动,主要是高等学校和学生双方的事情,只要高校的招生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其他单位和个人就不能轻易干涉。高校招生考试的科学做法应该主要由各高等学校组织命题、考试和录取学生。过多的社会功能同高考挂钩和其他因素对高考的过度介入是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结果必然是高考功能被扭曲,整个教育畸形发展,最终影响正常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就是恢复高考的主要功能,真正全面赋予各个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真正全面实现高校的自主招生。从我国教育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全面实现高校自主招生。虽然我国高考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一定是逐步淡化全国统一高考和逐步增加各招生学校入学测试的比重。我国改革完成后的具体高考形式难以预见,但大致不外以下几种:一是取消全国统一高招考试,完全由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这就是当前出现的取消高考论;二是设立高中毕业生综合水平或学业水平测试等国家考试,各高校在参考国家考试成绩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独立组织的有关测试的成绩,并参考学生中学阶段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自主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三是分类(分)设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高校在组织相关学生参加本校进行的综合素质测试的基础上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四是特殊人才招生等。

2.4.3关于目前高考公平与否等问题

第一,目前高考是形式公平,实际结果严重不公平。可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仅用身高一个标准选拔篮球运动员,在形式上很公平,但结果严重失公。与此类似,仅用对一种素质发展水平的测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多元化发展的人才,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

第二,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后,考试费用增加问题可以有多种途径解决。建国前我国高校都是自主招生,费用没有成为问题。更早的封建科举考试的费用也没有阻挡住赶考者赴考的行程。当然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后的费用也不会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障碍。可以考虑由国家财政补贴学校方增加的相关费用;学生考试费用主要由学生负担;国家要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考试费用给予适当补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三,诚信问题要靠制度创新和法制手段解决。首先要对建设诚信高招充满信心,我们有建国前高校招生的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著名高等学府好的招生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理由搞不好高校公平开展招生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是用法律和制度建设的办法建立诚信的政府与社会,有效及时地惩处国家工作人员说谎和干涉高招工作的行为。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是恢复高校的人事自主权,通过取消职称评定等办法解除知识分子对政府和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恢复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与应有的社会地位。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步伐,完善高校产业化运作模式,恢复高校自身造血与吸引优秀人才(包括优秀学生)的能力。还要完善高校的学术组织,提高学术组织在学校治理过程中的地位,真正实行教授治校等。

2.4.4我国的基础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9

今年是教体局教育质量提高巩固年,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很好的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经校委会研究,本年度学校工作安排如下:

一.仍然坚持“以德治校、以德立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走好自己的德育教育路子,认真落实好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是五育之首,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德育教育首先

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基于这一点,结合我校几年来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今年德育工作将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坚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大方向,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细化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形成良好而坚固的德育教育屏障,使学生在学校受到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社会上受到良好的监督,在家庭中得到彻底的巩固,形成“学校教育、社会监督、家庭巩固”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提高未来公民的道德素质。

2.多渠道拓展学校德育教育。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为基本依托,坚持各科课堂德育渗透;以落实《小学生守则》和《一日常规》为日常教育形式,坚持德育养成教育;以各种活动为辅助形式,坚持德育专题教育。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德育考核和监督机制,将德育考核做为师生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校内基本形式,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开足课时,不得无故挪课、拖课、突击课,必须按课表要求上齐上足。此项工作将作为学校教学检查的重点来落实。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随时对各班落实守则和常规情况进行检查,以班为单位进行评估,对违反守则和常规的现象,及时进行批评和处理,并对违纪学生所在班级扣分,记入班主任工作常规考核中。以班队会、精神文明活动周、扶贫助残、广播站、手抄报、板报、春游、秋游、节日庆典等活动为主题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德育强化教育。

3.抓好教师队伍德育教育。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教育主题,使教师树立起服务意识,严格落实教体局师德建设方案,加强师德学习,全方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素质。

二.走好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内强素质,深挖潜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子,全面抓好教学质量提高工作,向全旗教育质量巩固年献礼

教学质量是立校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之源,是教师的生存之基。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关系到教师声誉、学校声誉的小问题,同时还是关系到百姓的利益、社会的期待、国家的未来的大问题,因而,我们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去理解、去落实这项工作。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立足本校,放眼全镇,结合实际,结合我校及我地区的实际,根据学生现状,因班而异,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加强低年级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是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阅读教学及作文教学改革上。阅读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表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进行“积累作文”试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操作题教学上。各科均认真落实“培优固中带差”工作,即对优秀生进行重点培养,保证其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对中等生进行全面巩固提高,确保其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对暂差生做好转化工作,保证其有强烈的发展欲望。各科,尤其是语数课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对此要有明确的表述,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以巩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

2.抓好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提高工作。结合实际,通过校内教研活动,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根本巩固。教研组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形式要多样,如讲座、听课、评课、教案展评、论文展评、观摩等;内容要丰富,如教材结构及内容研究,教法探讨,学法交流等。要横广纵深,不仅从形式上涉及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在内容上还要认真深究,一定要“研有所获,获有所用”。通过校际间教研,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补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与兄弟校之间的教研交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们的教师不至于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之内。走出去,学回来,使我们的教师素质能补充进清新的血液,保证教师业务生命的活力;通过“请进来”的形式,提高教师讲课技能技巧。适时请本镇或外地教学高手到校讲座或示范,使教师切身感受到教改的新气息。通过上述举措,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3.深挖学生潜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渗透、开展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一改过去以分数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考核机制,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定性考核机制,以鼓励为主,配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三.严格落实,狠抓管理,走正规化管理之路

管理是各项工作落实得具体与否的关键,良好而严格的管理会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为此,学校在管理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建立了《校长职责》、《主任职责》等规章制度二十余个,本年度将依实际需求对这些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拟新建几项制度,以保证本年度工作计划中涉及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对所有制度进行全面的诠释,使教师人人都明确各项制度约束的范围,以保障各项制度的顺利执行。

2.明确分工,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严格量化。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各职能负责人要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敢于管理,勇于承担责任,各教师要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共同抓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3.建立学校例会制度及校长、主任接待日制度。每个月末学校召开一次会议,对本月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反馈工作中的缺点和漏洞;对下月的各项工作进行研究和布置,保证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周一下午最后两节课为校长主任接待日时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垂询和指导。

4.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尤其是关于教学方面的沟通。建立开放课堂制度,每周五的下午为开放式教学时间,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校内任何一个班级听教师讲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

5.建立学校行风监督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员,定期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反馈,以促进学校工作。

6.做好校务、财务双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及教师公开学校的各项工作情

况,如承包地、文化商店、收费等工作,以接受社会的监督,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四.认真落实其他常规工作版权所有

1.文体卫生工作:开齐小科课程,保证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配合上级做好体检工作;做好校内外各人卫生常规管理工作。

2.校容校貌工作:协调村里平整校园;翻瓦;修改大月亮门。

3.安全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宣传保险的意义,动员学生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拓宽安全教育面和教育渠道,使安全教育深入每个人的心中。

4.两基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全面完成两基工作。

5.勤工俭学工作:拓宽勤工俭学渠道,利用闲置房开办文化商店,发包校内闲置土地。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建设措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根本大计,是推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利保证。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的人才资源的竞争,而教师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当今的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历史经验表明,教育对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一流的教师,才有了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国家实力,只有实现“教育强国梦”,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一、提高认识,明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1强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领导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两基”攻坚目标顺利实现,基础教育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政策引领和机制约束不够有力等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1.2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为依据,以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紧紧围绕“建一流教师队伍,树一流教育风气,创一流教育业绩”,突出“苦干实干,创优争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1.3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就是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教育,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总结师德建设成功经验,形成规范长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一套师德建设监督考核办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影响教师形象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成为广大教师的行为准则,促进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二、强化培养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

2.1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全市中小学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实习制度,创造性地开展中小学实习支教工作,提高中小学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职责,探索建立面向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帮扶机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逐步增加计划指标,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学校任教。2.2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规划,探索“院校集中—送培下乡—远程网络—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实行教师培训证书管理制度,对按规定完成培训学时的教师,颁发由省教育厅统一监制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证书。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将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考核奖惩和资格定期登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依据。建立教师培训监管机制和评估督导机制。2.3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建立校本研修制度,制定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把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校本研修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促进校本研修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基础,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

3.1校领导班子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校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讲团结、讲奉献、讲民主、讲责任。一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成员之间拧成一股绳,形成较强的工作合力,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加强思想、道德品质、作风等方面的修养,要求教职工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树立良好的班子形象。三是廉洁自律,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学校领导要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在群众关注的财经收支、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严格实行“校务公开”。四是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做群众的贴心人。3.2建立科学的师德管理体系。学校要健全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健全完善师德考核监督机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学校规定的,按师德量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当年和次年不得评定职称,并且当年年度考核评定为“基本合格”。3.3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作为教育工会组织应发挥群团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事迹,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强化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发动广大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重大问题决策,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拓宽生活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大对师德建设的投入,切实保障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师德教育等活动。

四、结束语

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是形势所需,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需求,同时帮助教师提高认识,理解教师专业成长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对培养和造就一批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具有深远意义,所以需要将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将纳入民主评议与教师绩效、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相结合,争取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走形式。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师养成方式的演变和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J].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