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十篇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十篇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6:18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1

1、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

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立服务组织,开发信息经济。税费改革后,村级功能逐渐转移到了服务上来。要逐步建立村级信息网络,积极收集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寻找与本地种养植特色相适应的公司或加工企业,形成利益联合体,村里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即可以为农户节省费用,增加收入,也可为客户节省时间,还可增加集体收入。

2、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

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非生产性开支要再压缩。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报刊费、电话费、招待费等费用的支出总量。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不折不扣的执行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应该合并的村要解决明和暗不和的问题,不然将出现一个村的办公经费两个村分支的现象,严重影响集体资金在生产、生活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结合素质升级,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4、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与监管体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责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领导的重要性、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提到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这项工作,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定期作出部署,制定扶持政策,加强组织协调,健全监管体系,要把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列为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变化,紧紧抓住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效结合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财源建设的重点由生产环节转向加工、流通环节,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养壮大。

6、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整理

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的“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的政策要求,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有效耕地归村农民集体所有和经营。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取的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自用有余部分,辖市、区土地主管部门要优先给予有偿调剂,其收入全额返还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7、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

各级农经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今明两年,各地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专项清理,认真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对已发现的贪污、挪用、平调、私分、无偿占用及挥霍浪费集体资产等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或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2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办发[]34号)和省农业厅要求,今年,我们组织力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了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状

全区67个村,330个村民小组,1.36万农户,农业人口4.92万人,农村劳力2.75万人,其中从事家庭经营的1.74万人。集体所有农用土地总面积165.8万亩(自然),其中:耕地6.6万亩,园地0.4万亩,林地154.2万亩,水面0.3万亩,草地4.3万亩。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130.2万亩。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778万元,村平11.8万元。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总额3811万元,村平57.7万元,其中债权总额645万元,村级固定资产总额1805万元,村平27.3万元。全区无村级集体经营收益的村24个,占36.4%。全区有村级集体经营收益的村42个,占63.6%。(差一个村)

调查发现,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普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村级领导班子强。各地普遍反映,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都有一个敢于创新、富于开拓的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有懂经营善管理创业守业并愿为村民办事的领头人。二是有区位、资源优势。这些村大部分都有区位、资源优势。城中村、城郊村以及有大型建设项目征地多的村,他们充分利用交通便利、商机较多的优势,以征地补偿款作为发展资本,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如松柏村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91万元,扣除各项支出后,本年收益为108.3万元。一些矿产资源丰富或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的村,通过兴办采矿企业或兴建农业基地,将集体所有的资产或资源实行租赁经营获得较丰厚稳定的收入,如莲花村利用矿产资源优势,收取矿山资源管理费,该村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万元,其中矿山资源管理费10万元。三是集体退耕还林较多且管理规范的村,通过与农户签订管护合同,按照6:4比例分成,如松柏镇红花朵村。四是领导重视。当地乡镇党政领导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实际扶持和保护,是这些村能保持一定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主要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整体不强。一是村级集体资产账面总量少。近十年来,全区农村集体虽获得了近亿元的土地征用补偿金,但绝大部分都兑现给了被征地农户,村集体帐面资产却有减无增;二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近十年来呈下滑态势,特别是年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陡降。

(二)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导致村组织财务状况恶化,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年底,全区村级集体负债总额1726.4万元,村平债务26.1万元。村级负债形成的原因既有修路、办电、通水、建学校等公益事业欠帐,又有兴办企业的贷款,还有为完成“三提五统”、农业税等任务的借款。近几年,部分村为争取国家扶持项目资金,只得举债修路建房。有的村集体经济实力本来就差,旧帐未还又添新债,严重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无负债的村3个,负债的村64个,其中资不抵债的村32个。税费改革后,由于村级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转移支付,只够保村级运转,又无其他的经营收入来源,难以拿钱来化债。导致村干部为债务所累,根本无心无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三)服务能力下降,基层组织影响力锐减。村组织服务能力可从村组织义务工投入和生产服务开支数据变化清晰的看到:年全区投入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高达8万个,而年以后,全区没有受理一起“一事一议”筹劳申请。年全区收取五统费用186万元,目前村组织已没有此项收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整修道路、沟渠只能靠农户间自行协商解决,既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又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村级经济发展差距大,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由于受管理水平、区位优势、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干部精神状态好,管理协调工作到位,发展氛围浓,服务能力强。而区位和资源优势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正常运转难以保证,村组织服务功能差,公益事业难兴办,村级经济及社会各项指标发展缓慢,有的村甚至干群关系紧张。

三、制约因素

从管理角度看,我区村级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快,既有认识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管理方式方法问题。就村级集体经济本身看,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既有发展动力不足的内因,又有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

(一)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不足,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部分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忽视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社区内经济事物协调、生产服务方面难以替代的作用,更没有认识到集体经济发展对基层政权稳固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将村级集体经济与家庭经营的发展对立起来。二是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集体经济这一古老的经济制度,依然存在于当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中,本身就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一些人简单地将集体经济归结为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客观地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构建和谐农村的积极作用。三是对外部环境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程度估计不足。一些人片面地把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村干部素质、能力以及农民集体观念淡薄,而没有客观地认识到诸多外部环境因素制约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管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科学,要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二)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行政村组的拆分合并,人事变更,全区大多数区域性合作经济组织事实上已自然消亡,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部分经营管理职能,直接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健全与否不仅仅是个组织形式而是一个责任主体的问题。首先,村委会或党支部不是经济组织,没有相应的合法经济主体地位,其经营活动受到限制。其次,村集体经营管理事务缺乏人力保障。村委会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将行政事务放在优先考虑位置,在事多人少的情况下,村干部难以集中精力抓集体经济发展。三是组织不健全导致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明晰,事实上也造成管理责任主体不明,集体资产安全难以保障。如我区在历次撤乡合村并组过程中,就普遍存在集体资产平调的问题。由于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打击了农民积累集体财富的积极性,阻断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动力。

(三)集体积累制度缺失,村级集体经济难以发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有有效的积累机制作保障。目前,村组织事权多,支出项目多,非生产性开支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和发包上交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村级行政管理的日常运转,无财力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生产服务资金筹集制度变革,一些原应由农民承担的费用大多转嫁到村集体头上。村组织走入“事做的越多,负担就越重,集体实力就越弱”的怪圈。由于劳动积累制度终结,村组织难以积累发展资本。

(四)管理方式缺乏创新,不适应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对指导、监管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实践在不断探索,但一直没有破解村级财务管理“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难题。目前我区对村级财务实行最严格的资金和帐务“双代管”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方式虽利于集体资产“管好”但不利于“用活”,适宜管理村委会这样的行政事务单位,但却不利于村级经济组织的活动,不利于激发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村组织对集体资产管理大都采取租赁承包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适合当前村级资产的现状,但同时也阻碍了村办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村级管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产价值缩水严重。

四、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强化发展意识。虽然国家财政支农力度逐年增加,但公共财政不可能包揽农村各项公益事业,农村公益事业的投资主体依然是农民。目前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许多生产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修缮,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影响了村级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进而影响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尽快出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一是修改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关法规,使之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二是恢复或建立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合法地位。三是结合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和委托管理工作,政府拨付专项资金、配备专门人员,在全区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和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透明化,价值最大化,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四是引导村干部牵头组建特色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运行新机制。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3

一、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是增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发展渠道不宽、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难以满足乡村协调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改善民生的需要,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尽快改变这种情况,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各村、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增强新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和活力。

二、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为目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专业村。

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乡80%的行政村化解村级债务,50%以上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30%以上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10%以上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0万元以上,逐步形成村级产业稳步壮大、经费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良性机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市场导向、项目带动原则;必须坚持信息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必须坚持群众意愿、法律准入、依法创收原则;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原则。

三、创新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充分用活用足政策,走资源开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的新路子。要加强监管,坚决摒弃过去村干部直接办企业的路子,严防旧债未了又添新债的现象出现。

1、各村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依据相关政策和全乡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制定村有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选准发展路子,培植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良好格局。

2、对村集体组织发展“三竹”、油茶、林果、茶叶等产业,按照“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根据县《林产业发展决定》等文件规定,享受与村集体组织成员同等的奖补政策,以提高村级集体组织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对发展产业积极性高、基地建设规模大的村,乡党委政府将在项目资金、强农惠农相关优惠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和扶持。

3、对村集体组织投资开发库湾进行养殖的,乡党委政府将在相关优惠政策中予以重点倾斜扶持。

4、鼓励和支持各村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村有民营等方式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兴办“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产业,并享受“六免四减半”税收优惠政策。

5、鼓励各村依托产业发展情况,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优质服务。鼓励村集体组建农机合作社,推进农业机械化。

6、鼓励各村充分依托县工业平台对外招商引资,对其引进入园工业项目,同样享受县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同时,乡对村引进的工业项目,实现税收后连续5年按乡财政所得的30%奖给村发展集体经济,村可对引进项目的个人进行奖励。

7、对在村区域内进行的矿产、水电、旅游开发或兴办企业、加工厂、养殖场等实体,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组织以资金、资产参股开发,共同获利。

8、鼓励有条件的村在集镇购置店铺等固定资产或兴办第三产业,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

9、对荒芜2年以上的田、地,村级集体组织在不改变经营承包权、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遵循依法自愿的原则,鼓励村级集体组织采取反租外包或自主经营等方式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10、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村集体可进行融资参股开发,或对外发包经营。对农户无能力开发的承包地、山林等,在农户同意的前提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采用“反租倒包”的形式进行开发,所得收益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

11、对集体发包经营的土地,由乡统一组织,规范发包办法和价格,公开进行招标。机动地承包要签订规范的合同。同时,依法对以往签订的不合理承包合同进行完善或清理,不符合政策的可收回土地重新发包。

12、鼓励和支持各村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壮大村有经济,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对村级争资争项资金不截留、全额拨付,经乡政府核定后下发抄告单,按争资金额的5%对村干部进行奖劢,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13、继续实行乡领导联系、部门结对帮扶村制度,建立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将帮扶计划和村建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各帮扶单位要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解决启动资金,同时在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其产业发展,做大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对成效显著的村经乡验收合格后,乡财政将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

四、加强监管,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在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的同时,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

1、加强资产管理。乡将要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核、评估和登记,村级集体所有的茶园、果园、竹园、林木、库湾等资产以及其它固定资产,原则上不得分散发包经营,防止资产流失。在盘活集体存量土地、闲置资产的同时,要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租赁、入股等过程的监管,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集体一律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

2、加强财务监管。坚持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实行村级财务无偿服务,强化“村账乡”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财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坚持三年一轮审,确保每年安排并完成审计村数占全乡总村数的1/3。要严格控制招待费、旅差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村级各项财务支出凭证必须合法有效,坚决制止“白条”入帐,未经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同意的不予报销。规范村级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逐步化解旧债。

3、加强民主监管。结合推行村民自治,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坚持按季逐项逐笔及时规范公布。要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制度,对村级年度财务收支、固定资产购建和村内筹资筹劳实行预决算。

4、依法加强保护。有关职能部门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要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在立项、办证、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加强农村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农村执法行为,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兴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除依法批准外,不得强迫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扶持村组的生产经营项目,不得要求村组提供配套资金或过多地负债建设。纪检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查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平调和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村集体资产,切实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全力推进。

1、强化组织领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坚持由县统一指导、乡统一组织、村具体实施。乡党委、政府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卢位刚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战、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黎高峰为副组长,水利、规划、国土、林业、农技、移民、工商、税务、信用社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

2、强化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和业务特点,密切配合,搞好服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要在办理审批手续上简化,规费上予以减免,在贷款额度、利率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指导解决村级集体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落实乡领导联系和站所帮扶责任制,通过班子帮带、路子引导、资金技术扶持等措施,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尤其是后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4

一、拓宽思路,深挖财源,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资源开发、生产和服务创收靠经营生财,生产经营、资原开发和资本经营并重,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发展效益农业和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综合经营,开拓资本、土地、实物等多种形态的集体资产增值新途径,破解集体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难题。

1、大力开展资本经营。针对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村即在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集体资产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资本经营,进行多渠道投资,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最大化。有条件的村应充分利用集镇优势,兴建集贸市场、菜市场等各类市场,在取得效益后,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建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充分利用征用土地、兴建电站等补偿留作集体的经营发展。

2、针对有集体土地、山岭资源的村经营集体土地资产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如对村闲置土地集中规划招标开发。3、盘活存量资产。在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住小城镇建设机遇,开展闲置房屋出租、兴建商用房,在建设之初,应出台“借鸡孵蛋”,引资筑巢优惠政策。

4、建立村专业经济合作社,积极完善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如种植、养殖、药材等专业合作社,解决卖难,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合作社认真开展清产核资,搞好产权登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拓资产增值渠道,做到依法经营,实行民主监管,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强化班子建设,加强财务管理,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一)破除单打独千亦能富的思想,树立村强我富的理念。

我国自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体制以后,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广大群众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农民逐步淡化了集体观念,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主的思想模式。大多数农民不关心、不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所以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唤醒农民的集体意识,宣传靠集体发展制富的先进典型,树立村强我富的意识。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的脆弱扫渐凸显,农民的弱势依然明显,特别是单个农产抵御市场的风险的能力基本没有,所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显得尤为必要。

(二)树立正确思想,提高于部素质

目前村千部在素质上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少数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别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思路,而是想从,户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整日忙于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人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为村集体经济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将有经济头脑,有实干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监督

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完善财务管理系列制度。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严格货币资金和资产管理、招投标管理、干部报酬管理等,实行有章可循。同时建立村级财务查询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使村民有据依照程序查询本村账目,建立村级会计委托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心会计的监管。二是强化制度的落实。对会计、村报账员及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等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制度和各自岗位的职责,切实按规定实施,还不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2、阳光操作财务公开。财务公开是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点,也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规范公开内容,二是规范公开程序,三是规范公开形式,四是规范公开时间。

3、强化完善财务监督。村级集体财务推行会计委托制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三签一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对会计中心的业务监督、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应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组成,履行应尽职责。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5

县委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掀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高潮,为加快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刚才,我们参观了枳沟镇的现场,听取了××镇党委和县委驻吕标镇集中教育整顿督导组的经验介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现在看,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首先,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三农”问题是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村级领导班子。实践证明,村级组织运行质量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集体经济实力越雄厚,越有条件为群众办事,政令就越畅通,发展就越有劲;反之,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钱办事,就会缺乏号召力、影响战斗力,也就不可能有加快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江苏华西村、烟台南山村以及我县昌城镇西老庄、杨义庄等村庄,之所以经济发展活力足、群众富裕程度高,主要是因为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做“后盾”。近年来,全县各级围绕健全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收入渠道萎缩,总量锐减,债务加重,一些地方入不敷出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村仅占农村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的村级组织缺乏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不少村连干部工资都发不上,极少数村甚至出现干部辞职、班子瘫痪等问题。可以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经到了非抓不可、非抓好不可的地步。只有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其次,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客观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全面推行了以“分”为主的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县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实现改革的新突破”,重点是实施以“四个一体化”为基本内容的县域经济合作化改革。在农村搞合作化改革,就是要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打破以“分”为主的传统家庭经营的束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搞好“横向一体化”,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以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再是,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农村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保证。“三个代表”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村基层组织只有具备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有能力创建促进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有手段支持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加快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具备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使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各级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现实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努力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理清思路,多策并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工作,总的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因村制宜,多策并举,大力培植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努力增加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为强村富民和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村级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过10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3万元以下的村减少到10%以下,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绝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够满足村级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并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民主监督、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四个“两手抓”:

(一)坚持政治领导核心与经济领导核心“两手抓”。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在客观上要求村级组织不仅要成为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还要成为过硬的经济领导核心。各级要在进一步巩固村级组织政治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步确立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由政治领导核心向政治、经济双重领导核心的角色转换。枳沟镇大北杏村为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投资23万元建起了示范园,集体统一购进大棚用料低价销给种植户,无偿提供3万块建棚用砖,聘请省农科院教授常年担任村里的技术顾问,较好地发挥了经济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好村级组织双重领导核心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各级要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积极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党组织。关于这项工作,县里已经作出了专门部署,但从前段调查情况看,离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明年“七一”期间,省委将命名表彰第一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县)”,(上级市)县将先期进行初核初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再接再厉,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首批达标。县里将在本月下旬组织一次检查验收,对达标单位进行命名表彰。要突出后进村整顿这个重点,按照“两个核心”的要求,分类施治,对症下药,集中力量攻坚破难,争取尽快转化提高。

(二)坚持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两手抓”。要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村集体存量资产和土地资源,采取合资、合作、租赁、控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外合作,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努力壮大集体经济。要着眼于内部挖潜,靠启动内力、自我发展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重点是搞活做大现有集体企业,对尚未改制的村集体工副业项目要迅速彻底改制,对已改制企业要搞好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技改投入,对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造步伐,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稳妥地兴办新的生产经营性项目,确保办一个、成一个,决不能形成新的包袱。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各村从实际出发,唱拿手戏,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可以“靠山吃山”,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可以利用“四荒”大力营建丰产林、速生林,建设“绿色银行”;可以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搞好土地流转,搞活土地经营,增加集体收益;可以由村级组织承头搞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在促进农民转移和增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地要按照县委关于实施合作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由村集体、村干部牵头,积极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群众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靠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争取明年村村都建起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的专业生产合作社。这要作为一项硬任务,必须确保完成。

(三)坚持发展经济与化解债务“两手抓”。化解村级债务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重要前提和首要任务。各级必须坚持发展、化债“两手抓、两手硬”,高度重视化解不良债务问题,努力减轻村级集体负担。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彻底清理乡村不良债务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村集体各种债权、债务和经济担保的清理整顿。要学习借鉴皇华镇的做法,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通过清欠销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抵债等多种方式进行化解,努力使村集体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对村级新的负债,一定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严格把关,不能产生新的不良债务。对现有经济担保,要抓紧办理资产抵押等反担保手续,努力减少风险。

(四)坚持增加收入与节约开支“两手抓”。节支就是效益、就是增收。要在努力拓宽创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本着“生产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流动性资产抓规范”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运营的有效途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特别是集体资产数量较大的经济强村,要以保证集体和农民双方利益为前提,围绕实现资产的最大收益和保值增值,加快推进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要加强财务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村集体的资金是农民群众的血汗钱,老百姓非常关注,要倍加珍惜,务求管严管细。农业“两税”附加属于村集体资金,实行乡管村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平调或挪用。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抓紧修订完善现行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财务“双代管”、非生产性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制度;严格执行农村财会人员任用制度,逐步推行农村会计职业化,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提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领导,下定决心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各级都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中,痛下决心抓出成效。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对这项工作,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街办)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全面抓,分管的同志要直接管、靠上抓,其他班子成员要分片包村协同抓,帮助指导各村选路子、定措施。村一级作为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必须切实负起责任。要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兑现奖惩,促进工作落实。县里将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千分制考核,作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考核依据。凡村集体经济实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要把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挂钩,以激发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热情。

二要加强学习教育。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基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做好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这篇大文章提供思想保障。要突出理论武装这个重点,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场经济知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创新工作。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学促干、以干带学,提高基层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坚持边学习、边整改、边提高,切实解决好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教育整顿驻乡镇(街道)和县直党建工作系统督导组、驻村工作组要认真履行职责,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县教育整顿活动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情况,促进整个活动顺利开展。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6

[关键词]股份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21-02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坚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建水县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的原则,扎实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引导村级组织创办经济实体,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建水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建水县有137个村委会,16个社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有36个,占23.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至3万元的有16个,占10.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106个,占69.3%。全县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现象较为突出。2014年以来,建水县在临安镇东村、南庄镇干龙潭等8个村委会开展“股份合作经济”试点工作,共计盘活各类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折价979万元。

2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主要做法

2.1清算核实集体资产,明确股权股值结构

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明确股权和权利。一是量化股份结构。如临安镇韩家社区第8居民小组在股份量化后,按照集体股占总资产40%和个人股占总资产60%设定股权,个人按照每个股东100股等额配制人口股,将股份直接量化到个人。二是确定股权归属。根据户籍性质、二轮土地承包权、实际生产生活所在地、享受集体分配和履行村民义务等条件确定股权归属,明确享受股权的范围。三是明确利益分配。如把25%―30%集体收益作为追加股本和惠民开支,70%―75%按股份分配给居民群众,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调动了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2.2盘活存量做足增量,拓宽“股本”来源

一是盘活土地资源,开展分散土地整理。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充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产,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如南庄镇干龙潭村采取市场化方式,对农民自愿流转的承包土地进行收储,流转给种植大户和企业发展葡萄产业,每亩土地以每年100元的标准向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交纳葡萄产业发展金,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村委会、村小组按“2:2:6”比例进行分成,增加集体收入。该村目前共流转土地1.1万亩,村集体每年可获得集体收入22万元。二是兴办集体实业。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发展商铺、酒店、农贸市场等集体经济实体,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临安镇崇文社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土地征用补偿费和预留用地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医院、酒店、敬老院等多家实体。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由2008年的1064万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亿多元,增长了近10倍。三是发展优势产业。通过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建立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带动群众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曲江镇馆驿村通过成立合作社种植、销售马铃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开展“股份合作经济”前的4万多元增加到了20多万元。

2.3整合资源汇聚力量,统筹发展集体经济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每个村补助5万元的标准,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县发改、农业等部门将项目资金向村级倾斜,重点用于村级集体产业建设。二是开展结对帮扶。制定了《建水县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化管理挂钩包保实施方案》,明确县级领导和县级相关部门的挂钩包保点,确保每名领导至少挂钩包保一个点。结合新农村指导员及城乡挂钩帮扶工作,选择43家有资金、有项目、有技术的县级部门挂钩包保“股份合作经济项目”,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与农村合作开发。三是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优先整合扶贫挂钩、“美丽家园”等政策资金,帮助村级组织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如临安镇狗街村委会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美淳朴的民风民俗,以村集体资金60万元作股本,建设休闲农庄项目,预计每年收益8万元。

2.4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配强配好基层力量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把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有效整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等力量,选派乡(镇)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大学生到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挂职、任职。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对村组干部、合作社成员进行知识培训,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举办全县村(社区)干部培训班,对全县300余名村干部进行“股份合作经济”专题培训,并组织部分代表到周边县市进行现场教学。三是培育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总结和推广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好经验、好做法,拍摄《“股份合作”撑起富民强村一片天》等专题片进行学习宣传。

3“股份合作经济”取得的成效

3.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通过推行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借助合作社、公司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资产增值的新路子,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简单、资产增值慢的难题。开展“股份合作经济”试点以来,8个试点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其中4个试点村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

3.2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速

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缺资金的难题。要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促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规范发展。目前,全县共组建了种植、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42个,有社员2700余人。

3.3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加快

一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支持;二是通过支持合作社发展,树立了农业产业化示范典型,推动了农业产业机构调整;三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3.4村级基层组织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通过推行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基层组织团结带领群众谋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改变了集体经济“空壳”现象,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力。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1认识不深,水平有限

部分村干部对“股份合作经济”的认识不全,怕担风险,怕出问题,过多强调客观条件和困难,存在“等靠要”的心理。同时,农村优秀人才外流严重,缺乏人才。群众集体观念淡薄,部分群众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不想出力、不闻不问。

4.2基础薄弱,“筹股”困难

一些山区乡镇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自身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资源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既无优势自然条件,又无新的发展出路,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农业科技等支撑,没有收入来源,股本筹集困难。

4.3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有的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少数村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支配没有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个人做主,随意性大,账务不清、管理混乱,制约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壮大,影响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

5做好“股份合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5.1深化认识,营造氛围

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股份合作”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增强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地政府要把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制定规划和具体措施,研究发展办法,拓宽发展门路,开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局面。

5.2夯实基础,做好资源整合

一是加大对农村公路、水利、电网等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精准扶贫,改善基础设施现状,为村级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创造条件。二是将“合作股份”与优势产业、“红色信贷”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整合“美丽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三是将部分收益直接折股再投入,从红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追加股本,用于扩大再生产,实现资本滚动发展。四是整合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赞助或扶持资金,采取依托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共同发展,吸纳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

5.3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方向

当地政府要结合各村实际,帮助指导村委会制定“股份合作”项目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选准选好发展路子。处于县城近郊、乡镇所在地、交通要道的村,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集贸市场、餐饮业、旅馆业、物流企业等第三产业;以种养为主的村,要利用资源优势,依托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劳动力富裕的村,可组织村民劳务输出,收取适当管理费用,让集体和个人都有收获;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可利用土地、林地等基本生产硬件入股,农户以劳力、管理、技术入股,产品由集体收购销售后按销售额比例分红。

5.4增强素质,提升能力

一是选拔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村级班子。二是加强乡土人才技能培训,举办“股份合作”经济专题讲座,增强“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是利用“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吸引优秀大学生到村创业、兴业。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统筹的理念开发经营性项目,培植财源;建立补助制度,补充财源;构建增长机制,稳固财源;加强监督管理,用好财源,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满足农村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标任务: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明确新一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是镇(街道)。对实力强、有资产有货币的村重点强化监管和资产保值增值,对收入较少且不稳定的村重点采取综合性扶持,对一般村采取适当的扶持。通过落实责任,综合扶持,到20*年,全市村级集体可用收入达到3.5亿元,村级集体年可用收入在4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以上,有50%以上的村人均可用集体资金达到500元。

二、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房。各村要在继续稳固原有财源的同时,积极拓展增收渠道,重点是建设一批二、三产经营性用房,获得稳定的物业收入。

(一)明确开发目标。各镇(街道)要制订三年开发计划,有序推进,优先考虑建成区外和目前尚无二、三产经营用房或收入相对较少且不稳定的村,力争到20*年,全市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至少拥有500平方米的三产用房或2000平方米的工业用房。

(二)明确开发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三种形式:一是联合开发,即以镇(街道)为单位,通过村村联合或镇村联合共同开发建设,可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建三产用房,也可在规划的工业区块内建标准厂房。实行联合开发形式的,镇(街道)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明晰各村产权或产权股份。二是镇(街道)在土地挂牌拍卖时,设置条件,以成本价回收一批三产用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在建成区内购买商业用房,回收的三产用房和购买的商业用房用于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有关前置条件由市规划、国土部门审核把关。三是有条件的村可根据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村为单位开发建设。

(三)明确开发措施。一是落实开发区块。各镇(街道)要根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确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三产经营性用房的地块。二是落实土地指标。每年安排一定的土地指标,统一分解到镇(街道)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用房建设和新村建设。三是落实开发资金。以村自筹为主,镇(街道)适当补助,市免收有关规费(上缴宁波市以上部分之外)。四是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建设、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快捷、便利、高效的服务,市委农办负责统一牵头和协调工作。

三、建立村级专项补助资金制度。村级专项补助资金制度就是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一些收入相对较少的村实行专项补助,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用房。

(一)明确专项补助的对象。全市确定60个市级财政补助村,重点是城镇建成区外目前尚无二、三产用房的村,具体可根据前三年村集体年可用收入、人均可用收入指标和发展条件,由各镇(街道)提出,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审核确定。三年内实行市、镇两级财政补助。

(二)明确专项补助的内容和标准。对于开发经营性用房的补助,新开发集体经济发展用房达到规定目标的村,经验收,市最高按每村50万元的标准补助,各镇(街道)同比例配套。对于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等补助,由各镇(街道)负责。

(三)资金补助办法。专项补助资金由市财政统一补助到镇(街道),镇(街道)连同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补助到村。专项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实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构建集体经济稳固增长机制。为了稳固村级集体经济财源,重点要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

(一)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各村对现有集体资产要进行一次清理和盘点,建立台帐。今后政府因城乡建设需要拆迁、收购村二、三产经营用房时,除地面建筑物实行经济补偿外,土地使用也要落实补偿机制,实行同类地块拆一补一、收一还一,次类地块拆一补一,同时要补偿级差土地。村集体资产不得随意买卖,确需转让处置的,要经村民(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镇(街道)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备案,发展用房处置要落实补偿,转一还一。

(二)村级二、三产用房经营机制。各镇(街道)要出台村级二、三产用房租赁经营管理办法,规范租赁行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村内筹资筹劳“一事一议”机制。兴办村公益事业需要筹资筹劳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并由村民(社员)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决定,事先要明确建设项目和筹资筹劳数额、对象、标准等,事中要落实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事后要公开帐目,让群众知晓。

(四)社区股份合作机制。要进一步稳妥地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重点是城中改造村和集体资产浓厚、收入相对较多的村,要按公平、合理、科学的办法将村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量化到户(人),实行按股分红。已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村(社区),要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股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五、强化村集体经济监督管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一)要确保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等各项制度,切实强化镇(街道)会计站的责任,实施会计季度分析制度和村级财务年度审计制度,不定期地开展现金、存款盘点和抽查,规范村务、财务公开,接受村民(社员)监督。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8

关键词:

自2005年以来新平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最近我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了初步思考。

一、新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1.发展现状:

(1)资产负债情况

从2009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121个村委会,1458个村民小组),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45046万元,与2008年的30640万元相比,增长14406万元,增长的原因一是由于2009年新农村建设项目多,向上级争取资金大幅上升;二是三江公路征地补偿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负债4001万元,其中义务教育负债50万元,道路建设负债380万元,兴修水电设施115万元,卫生文化设施1012万元。

(2)收入支出情况

据2009年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显示,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45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997万元,占总收入的15%。在121个村委会中,当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70个,占总体的58%,当年有经营性收入的村51个,占总体的42%,其中有经营性收入在在5万元以下有49个。2009年全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3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682万元,其余都要由村集体经济自行解决。

从以上数据结合实际调查情况看,新平县有不少的“空壳村”、“负债村”存在,村级集体经济状况非常薄弱,村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农村社会化服务功能大大削弱。

二、存在问题

新平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大部分没有经营性收入,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及其有限,有的连正常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以镇带村、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如桂山的克租克小组,依靠良好的区域优势,多方引进资金,建成了电子城,既盘活了资产也增加了集体和农户收入,而偏远的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大,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人才短缺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集体经济既需要管理人才也需要技术人才,而这两方面恰恰是目前农村中最缺乏的人才。加之部分村干部缺乏市场营销知识,所以许多村干部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信心不足、办法有限,即使是已经实施了以镇带村项目的村集体的发展也受制于管理人才短缺。

4.项目效益不明显,缺乏带动示范效应。由于市场、技术、人才、时间、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已经实施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部分村级债务沉重,2009年村集体经济共负债4001万元,平均每个村委会负债33万元,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6.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目前,新平县各乡镇仅有1至3名专职(兼职)农经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任务重、强度大,哪里需要哪里跑,时常处在被动应付面上工作的状态,根本顾不上指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1.要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加大激励扶持力度,优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环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规划,镇村要制定好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级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村级兴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政策从优。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干部制定奖励政策,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和事迹要加强宣传,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首先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意识、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不怕吃苦、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9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三资”管理

近年来,利通区立足实际,在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堵住了滋生腐败的漏洞,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实现了“村级会计委托制”管理模式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覆盖,使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

一、基本情况

利通区现辖10个农村乡镇,9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0万人。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村集体积累不断增加,区委、政府十分重视对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工作,1998年在全区推行了“村账乡管”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2003年在“村账乡管”模式基础上推行村级会计电算化;2009年推行”村级会计制委托”试点工作,2010年全区实现了“村级会计委托制”管理模式的全覆盖;2011年5月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截至2012年底,全区村级固定资产达3.7亿元,资源性资产77万亩,农业总产值实现35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3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00元。

一是健全机构,规范管理。通过努力,全区10个农村乡镇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充分整合乡镇财政、农经及其他各部门财务管理人员,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每个乡镇专门配备了高规格的办公场所,在各乡镇会计委托中心将《会计核算中心核算流程图》、《财务管理员工作职责》、《记账会计工作职责》、《出纳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统一上墙,明确了中心主任、稽核、会计、出纳的职责。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实行“五权不变,依法委托制”:即在坚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财务审批权和监督权五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村会计,村级只设一名报账员,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后,与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依法建立委托契约关系,签定委托协议,会计委托中心对各村的财务实行“统一开户、分村核算、电算化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单位和个人收取款项时,必须出具区财政厅监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收款收据由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统一管理。发生收入时,由会计委托中心会计开票,出纳员收款,并及时缴入统一结算账户,发包收入必须依据合同进行收款,所有支出通过支票结算。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收款收据的领取、保管、使用等事项,设置专门台账,按使用单位如实记录收款收据的领取、保管、核销、结存情况,定期向区农经管理部门报送收款收据的领用、核销及结存情况。目前,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已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了对村有资金、资产、资源的统一管理。

二是制度健全,运行规范。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利通区会计委托中心财务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货币资金、财务收支审批、集体资产管理、集体经济发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务审计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项制度以及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及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等减轻农民负担“五项制度”。统一制定农村财务“1234”管理模式。即一个中心:以镇为单位建立一个会计服务中心,定期与不定期发送“三资”信息。收支两条线:中心实行“收入全额上交、开支按实际支付”的资金运行办法,杜绝坐收坐支,从运作机制上解决了村出纳短款、挪用等问题。三方监审到位:理财小组审核并签字;中心稽核员履行审计职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财务公开,利用村民代表大会、电子屏、村情小报等形式对财务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制流程运行:呈报制即大额资金开支、大项固定资产添置处置都要事先呈报镇经委办,经审批后才能予以支付;审核制即中心稽核员要对票据进行账前审核;民主决策制即符合政策的大额开支事项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回访报告制即对开支的大额事项形成的结果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报告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据统计,目前区、乡、村三级共制定相关制度50多项,为保证农村集体财产的安全和完整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是措施健全,程序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资金”使用事项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各项支出票据必须做到“三签”,即经办签字,说明事由;村主管财务领导审批,同意列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签章,同意报账。在资金使用审批和账务处理中,财务收支票据先由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加盖审查印章,报村民委员会财务主管领导审签。在2011年全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后,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了“三资”监督,凡财务收支需村监会审查盖章。财务开支实行限额审批。500元以下支出由村主管财务负责人审批,500元―1000元的由村委会集体讨论通过,1000元以上的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决定;1000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开支,需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财务主管领导审签,乡镇人民政府备案。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要对符合规定的票据、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对手续不完善的票据、凭证,退回经办人重新完善;对违反财务制度的不予入账,并责成有关人员纠正。村集体经济组织购建、发包、租赁、处置固定资产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备案后,方可进行统一采购或处置。乡镇、村每年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理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统一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推行村级会计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委、政府把推行村级会计制作为“勤廉为民”工程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的意见》、《利通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考核办法》,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村级会计委托制工作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清账小组。农牧、财政、纪检监察、民政等相关部门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处置力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全面清理,夯实三资基础。2010年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的原则,区委、政府成立了村级财务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分5个工作组进驻各乡镇,采取一村一报告、一乡一评价的方式实地对10个农村乡镇99个行政村的资产、村集体经济收入、财务收支、债权债务、资源性资产以及村级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清理和核查。通过清理,核清了利通区村集体家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全区村级“三资”现状。2010年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成立了第七届村民委员会任期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区抽审三分之一村和各乡镇自审三分之二村的方式,以“六清六看四结合”的清理审计方法,“六清六看”是:清点库存现金,看账款是否相符;清理收入项目,看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清理支出项目,看财务支出是否合理合法;清理固定资产,看账物是否相符;清理债权债务,看有无死账呆账;清理集体各类资源,看是否纳入账内核算。“四结合”是:村自查与乡镇督查相结合、内查与外查相结合、清查与处理相结合、清理与公开相结合,对99个行政村的财务进行了就地审计。此次审计金额达26.7亿元,审计出坐收坐支等违规资金232.2万元,对审计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对个别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延伸审计。通过对审计出的违纪违规问题的纠正和完善,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规范了资产登记处置、账务核算、经济发包等经济行为。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中心设施。2010年在认真总结试点和学习区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区委、政府投资100余万元,为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统一配置了电脑、打复印、管理软件等专用设备,并为乡镇聘用了13名专业财会人员。帮助乡镇解决了专业会计少、软硬件设施缺和办公场所不足的突出问题,为村级会计委托制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提升管理水平上,利用“科技+制度”手段,强化监督,搭建了涵盖账务管理、资产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电子报表管理、领导查询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的利通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目前,全区10个乡镇99个村的资金、资产和集体经济项目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99个村全年的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合同,全部甩开了手工账。财务软件的推行,不仅降低了对“三资”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成本,而且使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是开展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围绕村级会计委托、“三资”管理和农民负担等内容,先后举办了8期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村级会计委托中心人员参加的培训班,组织召开了2场村级会计委托中心和“三资”管理工作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以先进带动后进,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对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报账员的资格进行审查,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上岗制度。截止目前,全区99个村报账员有8名取得会计资格上岗证,65名新选任村报账员参加了区财政局和农经站举办的会计资格培训班。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内部工作制度、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制”、推进村级“三资”管理规范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创新形式,强化监督机制。按照自治区有关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要求,通过强化“三个监督”来促进村级会计委托制和“三资”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和透明化。首先强化组织监督。在全区99个行政村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的全覆盖,出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章程(草案)》,将“三资”管理纳入村监会监督范围,实行村监会定期参与村级财务收支审核工作,逐步推行“两签两审两盖章”制度。“两签”即经办人和村支部书记共同签字,“两审”即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理财小组共同审签,“两盖章”即村民理财小组(五牙子章)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监会专用印章)共同盖章。其次强化群众监督。一方面在全区推行村级“四权治理”机制,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和推广“一事一公开”、“原始票据公开”、“村务新闻人公开”“民情小报”和“网络公开”等公开形式,严格了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和程序,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笔及时公开。目前,全区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的村达到95%以上。第三是强化动态监督。每年要求各乡镇会计委托中心至少对所的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村集体经济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原来各村会计由于文化程度不一,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村多面广,导致村级财务规范管理相对不规范。自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以来,财会人员由乡镇财政和农经人员担任,文化、业务素质都比较好,保证了记账质量,票证的审核把关比过去严了。并在摸清全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家底的基础上,按资产种类,分别建档造册,实行台账式管理,杜绝了原来换人不交账的“节节账”、账目不清的“包包账”和村干部直接插手管钱管物等现象,较好地解决了集体资产产权不清、账实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问题。通过建立资产管理台账,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明确资产主体和范围,对资产的分布、存量、结构和效益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增强了资产管理和处置的透明度。

二是村干部廉洁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后,财权和事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督管理,使村集体的各项收支置于区农经局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和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监督管理之中,有效的控制了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管理不民主、不合理开支增多等现象,从而使村级会计委托中心既是村级财务业务处理中心,又是村务财务监督中心,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村一些腐败问题,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村干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自觉性。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篇10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从调查情况看,近五年来,我市各行政村主要依靠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苦苦扮演着“一级政府”的角色。

1.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人干事”的重要保障。

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体制来看,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不在政府财政预算之内,无固定的运作经费来源。从调查情况来看,村干部和联防、保洁、管理等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都由村里自己解决支付。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到位,对确保村里工作人员思想稳定、提高工作积极性、维护农村社会安全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有钱办事”的重要来源。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河道道路养护、绿化、合作医疗和各类创建等项目,虽然上级有部份的配套资金,但杯水车薪,还要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开支,确保了村级组织的运作和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3.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税费改革后,农户农业生产支出越来越小,基本上不交任何费用,但进行必要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生产,必须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来支配。我市平原各行政村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都要在10万元左右,从而保证了农业的稳定生产。

4.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村、*村等集体经济强村,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明显高于市平均水平。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弱,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发展现状:从20*度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共列入*个村社),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万元,与20*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万元,比20*年的*万元相比,增长*%,扭转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下降的局面。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当年收入(含土地征用补偿)按村组分,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全市当年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的村有95个,占村总数的33.81%,比20*年多1个,连续二年出现低收益的村增多、高效益村减少的现象。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①村级经营收入9267万元,占总收入的43.22%;②发包及上交收入3791万元,占17.68%;③村投资收益445万元,占2.08%;④其他经济收入7937万元,占37.02%。另外,各级的补助收入7250万元,未计入总收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集体经济总体上体现出北强南弱、近郊村优于远郊村、平原优于山区的特点。

(三)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比较突出。50万元以下的村社132个,占总村数的46.975%,50-100万元的村社数60个,占21.35%;100万元以上的村数89个,占31.67%。如,*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土地征用费)达1588余万元,而*村、*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置好的村,依靠工业园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随着对生态自然要求的进一步控制,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各种财政配套补助*万元,村社均*万元,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大部分村所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当年实际收入相差甚远的虚假情况。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拖欠、拒交应交费用的现象滋生,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

5.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村级组织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但得不到相关的物权回报。如,在农村饮用水、电网改造等方面的费用,都要由村级组织负担一部分,但工程完成后,物权和收益由水、电等相关部门所有,无形之中使村级资产化为乌有。

6.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村把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7.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村干部再回头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

8.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起步难,面临难以跨越的高门槛。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也随之越拉越大。

9.部分村级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如小水电、道路、标准厂房的贷款利息)、各类创建配资金的投入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等。

10.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从调查情况看,全市两位村主要领导文化年龄结构欠佳的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多数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甚至个别“问题”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村班子,影响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11.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与工作量不相适应。目前,我市各乡镇街道仅有1至2名专职(兼职)农经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任务重、强度大,哪里需要哪里搬,时常处在被动应付面上工作的状态,根本顾不上指导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另外,农经工作人员在职称评等方面也面临着突出的制约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切身利益。

(四)主要原因。

一是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况调查来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我市完成村办集体企业转制,受此负面影响,各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部分村干部群众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从受调查的37个行政村情况来看,农民群众对村级组织的要求以及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断对村干部施加压力,使村干部都抱着“别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对不起老百姓”的态度,不顾所在村的经济承载能力,盲目跟风,举债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级组织的负担,也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我市村庄分布在平原、半山区、山区,村与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

1.近郊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人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有利条件,在发展二、三产业上走出新路子。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集体投资办市场、商场,以场生财。如朗霞街道的新新村,通过创办蔬菜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年可收租金等65余万元。二是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而这也正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难点。三是建立服务市场,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壮大增添一条途径。也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以壮大集体经济。

2.山区要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山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要开发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通过招标等形式开发经营,获取收益。二要管理好。改造好、管理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茶园、果园、竹林、水域等资产,使村级集体资产获得保值增值。针对“分得过多,统的较少”的实际,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返租倒包,把农户的责任山以及长期失管荒芜的山地,通过规划,向农民返租,统一开发后重新承包给农户经营,获得发包收入。二是合股经营,通过笋竹两用林、水果蔬菜基地和小水电等项目开发,村与农户或投资公司按一定比例合股开发经营。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重视科技投入和产品营销,发展优良品种,开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二)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对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要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根据有关政策,保护好、发展好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的成果,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对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要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第三,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代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三)制定扶持政策,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从调查座谈体会到,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不论是近郊村、远郊村,还是山区农村,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扶持,尤其是对山区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村,更应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一是要活用村级留用地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体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土地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要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留用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留给将来农村发展使用的土地。与其留着将来用,不如现在就用,迟用不如早用,早用早收益。在当前关键建设时期,必须突破僵硬的思维定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心保装,适度开发,早开发早发展。从干部群众的呼声来看,村集体占有10亩左右为宜,这样村均固定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维持村级正常运转。

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活化土地使用权。采取土地反租倒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推行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兴办企业或开展物业经营,获得土地使用收益。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城镇发展集体经济,从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用指标,给集体经济薄弱村2至3亩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并以最低价位在区位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落实地块建设工商用房,以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

三是要建立新增工商税收分享政策。村级在村内或城镇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民营经济,创办工商企业,新增工商税收可按地方收益部分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村级收入的缺口。按工业集聚要求搬迁至其他乡镇工业园区的企业上缴税收,原所在村应按一定比例分享收益。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改变引进企业越多,村负担越重的局面,从而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四是要整合各部门政策资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目前,分散在有关部门的涉农政策资金在扶持农村发展上,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且随意性较大。为此,要整合部门政策资源,优化资金配置,规范操作,增强方向性,提高透明度。要理清村级组织的财权和事权,按一定比例加大对农村道路养护、卫生保洁、绿化等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村级班子成员工资报酬,切实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

(四)化解村级债务,切实减轻村级负担。

村级债务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阻力,要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切实减轻和缓解村级组织的负担,使村级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轻装上阵。一是增收还债。通过大力培植集体收入来源,增加集体收入,提高还债能力。二是清欠还债。主要是加大对农民欠缴的“三提五统”和各项承包费的清缴力度,在清欠工作中,要坚持执行先党员干部、后农民群众的原则,在广泛动员的前提下,对有能力还款而不还的,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收缴。三是降息减债。对于高息借款,不管原来达成什么协议,都严格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利率计算,由乡镇农经站统一换据,签订协议,或由政府进行适当贴息,以此减少村级负债。四是节支还债。严格核算享受误工补贴人员数量,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办公费、报刊费、会务费等项目要实行限额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五是核销减债。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审核认证,经过核定已确定认为无效的债权债务,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销。六是归责还债。对原村办企业向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要按照谁借谁还的原则落实债务人,债务由企业承担并负责偿还;企业倒闭的,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形式处置,所得收入按法律规定偿还债务。

(五)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发展活力。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必要时还要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双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明确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要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完善对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防止个别村干部采取虚报瞒报手段,谋取不当利益。四是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从事村级组织工作达到一定年数的老村干部,离任后要继续落实养老、医疗保险等关爱政策,使村干部有一个盼头,多一份工作干劲。

五、需要调整或出台的扶持政策

1.村级留用地政策。

2.村干部报酬逐步统筹。

3.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经费(正常运转经费)的补助政策。

4.发展物业经济的扶持政策。

5.村干部的激励、关爱政策的继续运行。(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6.由村级出资共建农村公共设施的收益回报机制。(水、电等垄断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