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十篇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十篇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1:22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1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社会发展研究中,主张“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学术观点的学者是()

a.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B.斯宾塞(HerbertSpencer)

C.滕尼斯(Ferdinandtnnies)D.梅奥(Georgeeltonmayo)

2.关于武士道精神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

a.n.J.斯梅尔瑟B.m.J.列维

C.R.n.贝拉D.C.葛斯

3.北美历史学家华勒斯坦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

a.再分配经济论B.世界体系论

C.短缺经济论D.地方市场论

4.推动工业化和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a.技术进步B.市场扩张和信息传播

C.人口素质和教育程度D.国家对知识产权、私人财产权利的保护

5.在城市成长和扩张模式的理论模型中,1939年社会学家H.霍伊特提出了()

a.同心圆模型B.扇形模型

C.多中心模型D.链条模型

6.现代民主的民主机制中,____________是民主机制的核心。()

a.参与机制B.竞争机制

C.制衡机制D.司法机制

7.马克思·韦伯认为,____________具有其他宗教所没有的积极入世的文化精神。()

a.天主教B.东正教

C.新教D.基督教

8.反对封建贵族教育和神学经院教条,而提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的思想家是()

a.弗吉里奥B.卢梭

C.但丁D.薄伽丘

9.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事件是《天体运行论》的发表,其作者是()

a.牛顿B.哥白尼

C.伽利略D.布鲁诺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工作前沿和工作重点。()

a.沿海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

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

11.我国的社会流动出现了合理化的趋势,从流动过程看,社会流动正在()

a.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选择型转变B.从消极控制型向积极吸引型转变

C.从单向型流动向双向型流动转变D.从区域性向全国性流动转变

12.2001年,浙江省____________颁布了新的户籍制度,成为全国第一个较为全面开放城市户口的中等城市。()

a.杭州市B.宁波市

C.温州市D.金华市

13.在中国当前现代组织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层面的城市化()

a.将促进组织管理结构由纵向控制型向横向互动型转变

B.促进集权式家长制为基础的传统组织体系向分权式科层制为基础的现代组织体系的变更

C.将提高组织成员的革新和开放意识,为组织现代化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成员

D.将根治非正式关系畸形发展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并为组织现代化运行提供更多具有现代意识的主体

14.在贫富差距的测量中,基尼系数中把____________定为警戒线。()

a.0.4B.0.5

C.0.6D.0.7

15.在调控贫富差距中的根本措施是()

a.财富转移,通过“劫富”的税收

B.财富转移,通过“济贫”的社会保障

C.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

D.增加贫困者阶层的物质财富,增加富裕者阶层的精神文化财富

16.美国女科学家卡森在1962年出版的____________,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划时代经典作品。()

a.《静静的顿河》B.《寂静的春天》

C.《沉默的森林》D.《增长的极限》

17.新型工业化的后果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加强科学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D.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8.在社会分层研究中,依据____________进行社会分层属于等级式社会分层。()

a.社会身份B.劳动技术分工

C.权力关系D.市场关系

19.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其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动因是()

a.经济的市场化B.社会城市化

C.观念理性化D.文化世俗化

20.有利于形成一种自我完善的动态平衡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地区、单位、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社会流动,这是()

a.结构性流动B.横向流动

C.循环流动D.代际流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展经济学缘起的重要契机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B.保护主义理论的兴起

C.后殖民地扩张D.殖民地衰落

e.东西方冷战的升级

2.依附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相比,依附理论的突破表现在()

a.从历时态角度研究社会发展,探讨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B.从实际的历史进程出发来研究社会发展

C.强调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将会走不同的发展道路或遵循不同的发展轨迹

D.强调内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e.突破了先验色彩的宿命论

3.在城市分类中,按照城市功能特征可分成()

a.工业城市B.商业城市

C.资源复合型城市D.政治中心城市

e.综合性城市

4.在城市化过程中,离轨行为增多的原因,从城市社会关系空间的角度可归纳为()

a.工具理性的扩张

B.社会互动匿名性的增强

C.个人自主性增强

D.城市生态问题不断涌现

e.人际关系的疏离导致社会关系空间对个体支持和排斥的削弱

5.依据t.帕森斯的现代化理论,任何现代性社会都会具有____________的特征。()

a.市场经济B.民主政治

C.大众文化D.个人自由

e.重先赋身份

6.根据金耀基对转型期社会的分析,转型社会的特征是()

a.异质性B.失范性

C.形式主义D.特殊性

e.重叠性

7.____________是属于现代组织的结构特征。()

a.普遍主义的价值观B.成就取向的评价机制

C.非人格化的工作关系D.科层制的分权管理

e.专业分工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林南的“地方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

2.城市规划

3.理性概念的三重含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泽林尼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再分配经济特征的描述。

2.简述城市社会关系空间带来的益处和问题。

3.简述世俗化的含义。

4.简述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失序的具体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比较分析三大不同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2

下面笔者通过具体事例从五个维度谈谈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1.如何描述地理概念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该题涉及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思维关联图(如下页图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延伸方向、空间递变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试题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过程、某天气系统过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1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下页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解析:本题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由图可知,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无冰雹灾害,很明显,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4.如何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考试题中经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成因等。原因分析类的试题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下图中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5.如何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见的试题格式是:评价(阐释、说明)……条件;分析……影响(作用、意义);提出……措施(对策、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对问题的评价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区位因素评价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对影响类试题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进行阐释。

措施类试题一般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等。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等。对资源、能源类问题(水资源、能源短缺)常常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文字、图表(包括图例),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与题目相应的联系。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3

一、立足区域定位,简绘区域图,提升空间定位能力

例1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2)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B.风能

C.水能D.太阳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定位能力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第(1)题,结合经纬线网和陆地轮廓图,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第(2)题,消亡边界地质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

答案(1)D(2)a

点拨空间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解答区域地理相关试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对重要区域图一要坚持“多看”,二要坚持“重绘”。实践证明,绘制简易区域图(由区域轮廓、2~4条经纬线和标志性地物构成)是一种有效提升空间定位能力的方法。

二、立足区域整体性,精绘思维导图,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2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工业区位的分析。第(1)题,地理位置应从半球位置、经纬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第(2)题,结合图中信息和工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从原料、市场、交通和劳动力等方面作答。

答案(1)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接近原料地;a城有铁路通往美国(或海港),交通便利;距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甲图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三、立足区域差异性,列表对比分析,提升比较思维能力

例3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表一)

(1)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哪些?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解析本题以美国为区域背景,从区域差异性角度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影响气温的因素。第(1)题,美国整体经济、交通、科技发达。与之相比,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的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条件较差,制约农业发展。第(2)题,读表易知,甲城比乙城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且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再结合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原因。

答案(1)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较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点拨差异性(或区域性)是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同区域在同一地理要素的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比较和分析,既能找到它们的区域差异,又能加深对其区域特征的认识。如我国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长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以高原、盆地为主,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湖,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自东向西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拥有煤、石油、稀土矿、有色金属矿等丰富的地下宝藏,聚落、农田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沿河流水源、山麓绿洲、铁路沿线和工矿区分布,主要农作物为棉花等。同时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内蒙古草原牧场、新疆山地牧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牧种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祁连山以南,以高原为主,是独特的高原高寒气候,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多高原湖泊(如青海湖),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矿产和旅游资源,聚落、农田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等,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豌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2)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4

关键词:数字城市;建构;计算机;应用

城市是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信息等最密集的地区,是社会经济的中心。2002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达48%。在发达国家,8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城市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城市有着独特的经济中心和网络节点地位,要实现数字地球,首先耍实现数字城市。因为,数字城市是人类认识物质城市的又一次飞跃,不仅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而且也为城市、社会、经济、人口等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集中表现,也是建设数字地球的关键和难点。自数字地球的概念首次提出以来,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的中心环节,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数字化生存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时代变迁的需要,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需要。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工程势在必行。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受到了政府、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在我国,公用数据信息平台的搭建和UpmiS(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技术已在城市公共部门广泛推广和应用,一些地方的数字城市方案已进入实质性论证和实施阶段,我国的数字城市已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有这些数字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计算机及其应用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而数字城市的建构过程往往是一种网络信息的建构,本文将就这些表现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字城市的建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网络技术是确保数字城市的信息畅通和信息共享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手段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具有如下功能: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及可用性;能够进行分布处理;节省软、硬设备的开销。例如,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其联网范围一般为数百米,适合办公大楼或工厂内部的联网,局域网技术成熟,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础;区域网(metropo1itsanareanetwork,man),其联网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距离为数千米;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广域网的联网范围要大得多,它采用广域网互联技术,将位于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广域网互联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局域网到局域网的连接,主要适合企业与企业之间或企业各分支机构之间的连接;二是单机到局域网的连接,适合分散用户访问企业的网络。常说的互联网是所有这些网络连接的一起的产物。从网络连接而言,它使用的也就是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并利用tCp/ip协议格各个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单一的逻辑网络。因此可以认为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是互联网络的逻辑互联基础。

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城市的建构

互联网(internet)指连接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在内,也称网际网络、因特网等。web(www)是互联网应用最成功的例子,它又称万维网,是在互联网上用―种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或XmL)进行包括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图像、声音等多媒体表现方式编排的页面,也是互联网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将给城市带来很多的方便和快捷,其网络功能也使得城市成为一个联通的数字化控制区域。比如,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电子邮件服务、万维网服务、电子公告牌、信息查询及其他服务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渴望跨越地域的限制进行相互交流。由此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交互式的通信,产生了一些新的服务,如聊天、网络电话、网络电视会议、交互式网络游戏等,这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的服务功能。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会越来越多,功能将越来越强大。

今后数字城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发展中,继续向这些领域拓展,比如,宽带化(不论无线还是有线)、无线化和综合化或集成化。众所周知,只行宽带化才能满足日益增长和海量信息的传输(窄带波分复用技术除外),只有无线化才能真正做到“网络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和“随时、随地实现通信”的理想,只有实现综合化或集成化,才能实现自动操作所有的、分散的电子设备,实现自动遥控和智能化。

三、计算机及其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城市建构中的应用

数字城市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的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系统、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应用在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表现:

一是,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设备,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空间数据生产、管理和更新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制定数据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研究基础网络和平台的集成和应用方案。

二是,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多尺度、多数据源的城市中间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等提供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是,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设备,建立空间间数据基础设施集成和分发服务中心,依托城市公用数据通信平台,如电信局和广电局的宽带数据通信网,建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信息的管理和机制,为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地理信息支持,推动城市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四是,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设备,开展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库的规划、土地、环境、人门、文通、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应用。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5

【关键词】成长三部曲;叙事策略;意象隐喻;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13-02

一、成L迷茫的主题阐释――残酷青春

一部优秀的电影总是离不开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故事叙述者,这样才能够引起观者情感上的共鸣。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把更多的目光对准了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百态,执着于对生活无奈无法挣脱的命运描绘。在“成长三部曲”中,王小帅融合于自己时代的青春之歌,将其灵动叛逆的感情赋予三个边缘人物身上,完成了自己对于青春残酷的主题阐述。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是最宝贵的,每代人其实都有最生动叛逆的一面,都是感情触角最丰富,对理想的憧憬,对爱情、苦闷等感受最饱满。所有的人都知道,青春都是甜美的,但有很多残酷的东西。”①在这几部电影当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对人与社会,与制度的冲突和对抗,这种情绪的累积与表达的阴郁或许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的沉默的爆发。

《十七岁的单车》上映于2000年,主要讲述了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小贵与城市底层人物小坚因为一辆单车而展开的故事。影片把单车当作索引全章的线索讲述了激情而又让人困惑的十七岁。《青红》上映于2005年,主要讲述了从上海来到贵州打工的青红一家为了能够重新回到上海而扼杀了青红的恋情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在各种爱与所谓的爱当中不断挣扎的青红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我十一》上映于2011年,作为“成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王小帅依然延续了前两部的残酷青春,讲述一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小伙子在偶然经历了“杀人案件”之后不负心灵的煎熬而四处诉说而发生的故事。整个故事是主角的一次成长,也是对外部环境压抑的无声呐喊。

随着《我十一》的上映,“成长三部曲”画上了一个残酷又无法改变的句号。三部电影共同完成了王小帅对于残酷青春的叙事主题,他通过电影的视听艺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从懵懂到青涩的成长时期所处时代的鲜明感触,构建了其特色的“青春素描”。

二、对生命与生活本质的还原――边缘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电影当中的人物是导演传达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的载体,作为电影内容的支柱,故事人物所承担的责任不光是视角及故事情节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指向。在王小帅的“成长三部曲”中,主角都是边缘化的人物,《我十一》当中的王憨,《十七岁的单车》中的小贵和小坚以及《青红》当中的青红。他们处于一个典型的时代环境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夹缝中,备受环境压迫。作为承载人物行为的人物形象,是导演在影片表达中内涵与外延的叠加。他们有相似趋近的人物行为:对于某一状态或某一件事情的极度执着,都是当下时代的缩影,有与父辈的反抗,有与时代的抵触等,这样的人物行为恰恰是特定时代中的特殊化产物。

在《十七岁的单车》中,一个来自农村的男孩子渴望能够在这个城市当中立足,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发展当中,城市的变化让来自农村的小贵难以适应,但他却积极想要在这座城市扎足,贯穿全文的单车成为了他谋求生活的工具。而来自城市的小坚,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家庭的清贫却让他难以拥有一辆可以炫耀的单车,这时候的单车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的标志,小贵挣扎于城市的洪流中,两个处于不同状态中的边缘人物成为当时所需要被关注和关怀的对象。在《青红》中,青红的家庭是当时整个时代背景的缩影。努力反抗大家长的压迫,想要冲破命运掌控的青红如同他的父母一辈,被三线支援“流放”到贵州却努力地做足了回上海工作的准备,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是对体制下社会无声的反抗,也是人的自我意识无法战胜时代潮流的无奈。在《我十一》中,隐含着对于特殊年代各种“小心翼翼”的描绘,体制内生存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而对于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践踏,个人的成长与时代诘问的交集。

王小帅在其电影中描绘边缘人生存环境的窘迫,压抑以及极度扭曲的精神空间,忠于表现对生命状态的还原,没有宏大的叙事反而直击人心。

三、中国传统的叙事智慧――线性情节关系与隐喻符号

情节关系是电影的骨架,简单的线性情节关系往往赋予了导演更多的可发挥空间,故事和人物的形象往往会更加丰满。在“成长三部曲”当中,每一部都有着一个“人物―载体符号―人物”的简单情节线索。见下图:

“成长三部曲”情节关系图

在《十七岁的单车》中,单车一直作为一条主要的线索出现,在小贵的眼里,单车是他生存的工具,是他能够在这个城市里扎根的唯一希望;而在小坚的眼里,单车看似是被用来炫富的手段,但实则是为了在一群真正的城市人当中刷存在感。一辆单车把他们两个性质相同但来源不同的社会底层人物连接在一起,此时的单车在这里意化为了贫富差距的象征,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而《青红》当中,红色高跟鞋表面上象征的是青红和小根的爱情,但从青红收到高跟鞋之后,大家庭当中父辈的权威便开始发挥了打压的作用,而青红也开始了反抗的道路。红色本身是鲜明的,在中国,红色也象征着反抗与希望。在整个偏灰色的阴郁的影调当中,红色成为了一抹靓丽的影子。高跟鞋作为年轻人所喜欢的鞋子,成为了他们向长辈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所以,在《青红》当中,红色的高跟鞋也成为了当时情境下,两辈人激烈反抗的呈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我十一》当中,电影一开场出现的白衬衫成为了时代体制下的产物。在影片中,广播体操这项活动的特殊要求便是要统一着装,统一动作,这是一种压抑个性的标志。而能够在广播体操中领操是一种绝对的光荣,是典型的榜样,影片中的白衬衫便应运而生,它象征着一种思想上的洁白无瑕,也是对人个性化成长的一种扭曲的象征。而当王憨的白衬衫被“污染”之后,王憨的价值观开始被彻底颠覆,因为被迫沾染了命案,他从全校的骄傲成为了全家的罪人,从同学的羡慕对象成为了众矢之的,他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1岁是一个开始形成自我价值思想,各方面开始成熟的年纪,王憨在这样的时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也让他在整个大的环境背景之下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但是却更具有了人情味。故事的最后,当他收到谢觉强寄来的白衬衣时,这个时候的白衬衣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象征。在《我十一》当中,白衬衫象征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个性化成长的扭曲的过程。

在每一部王小帅的电影当中,我们总能找到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载体,这种符号化的叙事策略或许是他最独特的地方。

四、从表象到本质――由浅及深的多层次叙事手法

在“成长三部曲”当中,王小帅将自己一路成L的感受积极地融入到其中,潜入的主观意识让整个故事有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框架:表象的故事,深层的意义和本质内涵,层层叙事,步步递进。

《十七岁的单车》中,表象是通过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少年小贵和小坚,都想通过单车这一重要道具,努力地融入城市生活,可是现实的残酷让他们的生活抹上了一层苦涩与无奈。深层是把小贵和小坚浓缩成时代的缩影,他们是千千万万苦苦在城市生活的底线中挣扎的人们。周迅扮演的保姆和高圆圆扮演的“真正的城里人”分别是小贵和小坚所不停仰望着的人物,然而现实是一个偷穿主人的衣服,一个谁有车子跟谁在一起,两个人希望的破灭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本质内涵则是在说改革开放的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冰冷的经济时代忘却了真正的人文情怀。

《青红》中的表象讲述的是一段被父母坚决反对的爱情,在青红和小根的反抗当中给家庭带来的无限伤痛。深层的意义则可以把青红和小根看作是对与父辈权威的反抗,是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但实则本质内涵则与时代相关,青红一家是整个时代的缩影,青红与小根的爱情是反抗的萌芽,父辈的权威则是父权社会的代表,就像影片中门的寓意一样,走出门框外的小珍获得了自由和幸福,而留在门框内的青红则像是被囚禁的犯人。这是对那个时代对人思想禁锢隐隐的批判,也包涵着导演的自我观点,突破是最好的方法。

《我十一》中表象讲述了王憨被迫卷入了一场杀人案的洪流当中,这让他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在当时的环境中显得是如此有人情味。深层的意义依然是王小帅对于残酷青春的电影理念的延续,在那个人人装傻自保的年代,在那个背离人性的时代,少年们的成长充满了艰辛。第三层本质内涵则充满了特殊年代的特殊烙印,在人被随意践踏的年代中,人性的扭曲和道德底线的沉沦让我们对其充满了反思的情怀。

在王小帅的电影当中,三层叙事充满了他对与自己成长的年代的反思,这种多层次的叙事手法也让整个电影充满了时代的意义和生命的厚重感。

五、综述

王小帅用边缘化的人物,线性情节关系与隐喻符号和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完成了他独特的叙事策略,从《十七岁的单车》到《我十一》王小帅坚持了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影片通过每一个镜头和巧妙的叙事策略,记录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值得反思,值得回味。抛却宏大的叙事和向商业市场倒戈的倾向,王小帅的电影在传递一种朴实平淡却又充满波澜的情感,值得回味,值得反思。

注释:

①《南都娱乐》王小帅专访,2010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王小帅.薄薄的故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聂伟主编.第六代导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张菁.未完成的叙事:中国当代电影叙事风格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脱氮

一 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中,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对于保护大中型城市的环境,治理水污染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大量的小城镇将迅速兴起,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国设市城市将达1200个左右,建制镇25000~3o000个左右,全国城镇人口达6.8亿左右,城市化水平约为45%,其中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达65%左右。从发展眼光看,今后我国的大部分人口将生活在中小城镇。

目前全国共有1700o个建制镇,绝大多数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而且,由于二十几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一些中小城镇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小城镇,污染严重,已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从另一方面讲,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在水系上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处于大中城市的上游,中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工作做不好,大中城市水环境的质量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中小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的情况,国家提出至2010年我国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o%,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集中在中小城镇建设一大批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小的只有每日几十吨,大的每日几万吨,因此在规模上和大型污水处理厂相差较大,而且,由于这些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水体制,基础资料,融资渠道有很大不同,因此以往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经验只有借鉴的意义,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大中城市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城镇级的污水处理厂中去,否则目前在大中城市中出现的“建的起,用不起”的局面将会在中、小城镇更加强烈的表现出来,甚至会演变成“既建不起,更用不起”的局面,因此探索适合中小城镇的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较少的投资建成污水处理厂,以较低的运行费用运转污水处理厂,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是摆在给排水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

考虑到1998年1月1日之后,已经开始实行《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因此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都要考虑除磷脱氮,本文谨就适合于中小城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

二 可供选择的工艺

各种除磷脱氮工艺一般都是除碳、除氮、除磷三种流程的有机组合,得利满公司提出了“SaRaoe”概念,来描述用于除磷脱氮的不同区域。

1.选择区(Selectorzone)

设置选择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污泥膨胀。

2.厌氧区(anaerobiczone)

设置厌氧区是为了提供一个使聚磷菌释放磷的环境,为后续的好氧吸磷创造条件。

3.再活化区(Reactivationzone)

设置再活化区用于再活化回流污泥。

4.缺氧区(anoxiczone)

设置缺氧区,提供一个缺氧环境,使硝酸盐氮被还原为氮气。

5.好氧区(oxidationzone)

该区为主反应区,在该反应区内完成碳的氧化和氨氮的硝化。

6.内源呼吸区(endogenouszono)

在该区内进一步完成硝酸盐氮的反硝化。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根据受纳水体的要求和其它一些实际情况,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1、去除有机物、氨氮和硝酸盐氮,因对总氮无要求,可以采用生物硝化工艺,生物硝化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完全相同,不过采用延时曝气。

2、去除有机物和总氮(包括有机氮、氨氮及硝酸盐氮),因要去除总氮,因此应该采用生物反硝化工艺,需要在反应池前增设一个缺氧段,将好氧段中含有硝酸盐的混合夜回流到缺氧段,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硝酸盐反硝化成氮气。

3、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有机氮,磷。这时,应该采用除磷的硝化工艺,在反应地前增设一个厌氧段,在厌氧段内完成磷的释放,在好氧段内实现磷的超量吸收、有机物的氧化、有机氮及氨氮的硝化。

4、去除有机物、总氮和磷。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采用完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在反应池前既要增设一个厌氧段又要增设一个缺氧段,以同时实现生物除磷脱氮。

三 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氧工艺

a/o工艺、a2/o工艺、各种氧化沟工艺、SBR工艺这些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工艺都可以实现除碳、除氮、除磷三种流程的组合,都是比较实用的除磷脱氮工艺。

由于磷的去除是通过排放剩余污泥实现的。SRt小,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多,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情况下,除磷量也就越多。生物硝化工艺需要较低的负荷,较长的泥龄,因此,除磷脱氮对某些工艺参数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为实现同时除磷脱氮,研究者开发了不少新工艺,如Bardenphor工艺(四区工艺)、phoredox工艺(改良Bardenphor工艺),UCt工艺,mUCt工艺等,这些工艺克服了除磷脱氮的一些冲突,可以同时取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但这些工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处理单元多,流程长,操作管理复杂,运转费用高,在应用于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时应该慎重。

进水水质浓度和对出水水质的要求是选择除磷脱氮工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大部分城市污水,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应该选用具有除磷和硝化功能的二级处理,对于二级排放标准,可以采用生物除磷方式;对于一级排放标准,可以采用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某些低浓度或超低浓度污水,单独生物除磷效果不好,须采用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相结合的方式。

在上述各种除磷脱氮工艺中,对中小污水厂来讲,比较有发展前途的工艺是SBR工艺、氧化沟工艺。因为这两种工艺一般都不设初沉地,SBR工艺和合建式氧化沟工艺也不需要二沉地、污泥回流设施,因此,水、泥处理流程大为简化,可以达到占地少、能耗低、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的目的,符合当前污水处理工艺合建、简化发展的总趋势。采用延时曝气的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已经基本达到好氧稳定,剩余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就可以直接应用于农田、填埋或者焚烧,不需要搞污泥消化,因此建设、运转的费用大为减少,这一点对中小城镇污水厂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四 氧化沟工艺的特点、各种形式和适用情况

氧化沟实际上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的水力流态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差较大,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通常采用延时曝气。氧化沟是荷兰人二战后为处理小城镇污水而开发的,由于氧化沟处理污水经济、简单和管理方便,所以它问世以来,发展很快。

严格地说,氧化沟不属于专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但是随着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它早已超出原先的实践范围,出现了一系列除磷脱氮技术与氧化沟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按照运行方式,氧化沟可以分为连续工作式、交替工作式和半交替工作式。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如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在我国应用比较多,这些氧化沟通过设置适当的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都能取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

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一般采用合建式,多采用转刷曝气,不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单沟式、双沟式和三沟式,交替式氧化沟兼有连续式氧化沟和SBR工艺的一些特点,可以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节转刷的开停,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实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广东雁田污水厂(近期规模1.5万吨/d)采用的是双沟式氧化沟工艺。邯郸东污水厂(一期工程规模6.6万吨)采用的是三沟式氧化沟工艺。

一般交替式氧化沟工艺的设备闲置率比较高,容积利用率比较低,如邯郸东污水厂的设计污泥星系数为o.55,实际为o.48,D型氧化沟曝气转刷的实际利用率只有37.5%。

五 SBR工艺的特点、各种形式和适用情况

SBR工艺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处理设施比一般氧化沟还要简单。SBR工艺的概念和操作灵活性使其易于引入厌氧/好氧除磷过程或缺氧/好氧除氮过程,通过调整运行周期以及控制各工序时间的长短,可实现对氮磷的高效去除。

SBR工艺有很多种类型,除了常规SBR工艺之外,还有Dat-iat工艺,Unitank工艺、CaSt及CaSS工艺、iCeaS工艺等。iCeaS工艺和Dat-iat工艺均采用连续进水方式,使进水的控制系统变得简单,但是因为主反应区前面缺乏一个厌氧段,因此,除磷的效果不够理想,Dat-iat工艺的回流比比较大,运行费用偏高。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Unitank工艺;昆明第三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iCeaS工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0万吨/日)采用的是Dat-iat工艺。

和合建式氧化沟一样,因为在一个较长停留时间的曝气系统内,只有50%左右的池容用于曝气,SBR工艺的容积利用率也不高。

六 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的比较

如前所述,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都比较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厂,如果设计管理的好,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但是这两种工艺又各有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1.SBR工艺由于采用合建式,不需要设置二沉地,同时由于采用微孔曝气,可以采用的水深一般为4~6m,比一般氧化沟的水深(3~4m)要深,因此在同样的负荷条件下,SBR工艺的占地面积小,如果污水处理厂所在地的征地费用比较高,对SBR工艺有利。

2.SBR工艺中一个周期的沉淀时间是由活性污泥界面的沉速、mLSS浓度、水温等因素确定的,浑水时间是由滗水器的长度、上清液的滗除速率等因素决定的,对于一个固定的反应系统,沉淀时间和滗水时间的和基本上是固定的,一般都不应小于2小时,因此,每个周期的时间短,反应时间所占的比例就低,反应池的容积利用系数降低。对于对污泥稳定要求不高的污水厂,选择SBR工艺不利。(合建式氧化沟工艺也有这个缺点)。

3.SBR工艺和交替式氧化沟需要频繁地开停进水阀门,曝气设备,滗水器等,因此,对自控设备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某些国产设备的质量尚不过关,如果考虑进口,自控系统所占的投资比例将增加,而且将增大维修费用。

4.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因为表面爆气器会造成表面冷却或者结冰,降低污水的温度,而污水的温度降低,对生化反应尤其是硝化反应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寒冷地区,采用氧化沟工艺,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如将氧化沟加盖,而这些措施都使氧化沟工艺在和其它工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5.在一些水量非常小的小城镇,夜间几乎没有污水产生,这时候SBR工艺和交替式氧化沟工艺有优越性,曝气设备可以白天运转,夜间停止运行。

七 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比较的一个实例

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5万吨/日,变化系数1.40,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

BoD5CoDSSnH3-ntp进水160400250352出水3012030251

采用氧化沟工艺(CaSt工艺)和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进行工艺比较,结果如下表:

项目CaSt工艺氧化沟工艺备注总泥龄(d)2525 设备总功率(Kw)9081695 实际使用功率(Kw)585732 设备利用系数0.640.43 日电耗(度/日)1041813036 单位电耗(Kw/m3)0.210.26 处理厂占地(m2)3440041064二级处理工程总投资(万元)6301.276692.87厂内工程单位成本(元/m3)0.690.81 单位运行成本(元/m3)0.350.46

对于上例的具体情况,经过投资估算比较和经济评价,采用SBR工艺优于三沟式氧化沟工艺。

应该提出的是:选择污水厂的处理工艺,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目前的各种处理工艺,都各有优缺点,只有最适合某个工程的工艺,并不存在最先进的工艺。设计者应该根据进出水水质、污水厂的规模、当地的经济条件、气候情况、厂址情况、地质条件、电价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努力达到投资少,运转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在这些因素难以平衡的条件下,应该优选运转费用低,运行简单的工艺,同时,根据中小城镇排水的具体特点,也可以大胆地尝试一些虽然在国内目前应用较少,但比较适合中小城镇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如生物膜法。

参考文献

[1]沈光范,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若干问题,《中国给水排水》,V01.16,no.3

[2]尹友庭,关于当前我国城镇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实践》

[3]王洪臣等,《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科学出版社,1997

[4]包建龙,中德两国污泥处理思路之我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排水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年会论文集》p86-88

[5]袁懋译,《污水处理的氧化沟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6]邓荣森等,经济可靠的污水处理技术一氧化沟技术回顾分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排水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年会论文集》p123-128

[7]周律等,三沟式氧化沟应用评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排水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年会论文集》p11—15

[8]王凯军,曝气、沉淀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设计方法和问题讨论,《给水排水》Vo1.25,no.3,1999

[9]易兴恢等,De型氧化沟在东深工程沿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代废水处理实用技术》p87-91,第三届全国污水处理技术交流会,1997年

[10]张辰等,污水处理新技术在石洞口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实践》p131135,200o年3月

[11]杨伟、陈庆星等,昆明第三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实践》p174-178

[12]王秀朵、周雹,采用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实践》p136-14。

[13]郑兴灿等,《污水除磷脱氮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

[14]张祥中,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探讨,《给水排水》Vol.25,no.l,1999

[15]邓荣森等,从运行方式看氧化沟技术的发展,《给水排水》Vol.26,no.3,2000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7

【关键词】休闲体育,环京津冀,城市发展,历史地位

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果接连涌现的现实背景下,日益地在基层民众的生活涌现发展的,本文针对休闲体育在环京津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一、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创新点

(一)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国当代全民健身事业良好发展的当下时代,休闲体育依靠其特有的多方面特征,日渐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当代国人群体的充分喜爱。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领域一系列突破性成绩的接连取得,引致我国当代城市国民群体日渐对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表现出了充分的偏好与热忱。在目前的时展环境之下,京津冀地域的协同性发展建设目标已经得到了各方力量的共同性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改良,当代国人对精神生活条件建设的需求力度不断深化,休闲体育运动场所条件的建设水平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石家庄、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沧州等七个个环京津城市展开了关于休闲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实践工作。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到目前阶段为止,河北省域内部关于休闲体育事业发展在环京津城市发展的具体作用之研究实践行为,依然处于明显的空白状态,本研究意在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空白状况做出一定程度的补益。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简述

近年来,伴随着环京津地域城市公民基本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有较大数量比例的一线学者对这一地域的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孙班军(2007)在《武汉体育学报》发文阐释了构建“环京津体育旅游圈”的战略构想。纪志敏(2011)在《中国经贸导刊》中发表了《环京津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阐释了休闲体育在环京津城市区域发展实践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给相关地域休闲体育事业的日后发展提供了实践性指导思路。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当代社会学领域,以及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围绕休闲体育事业发展,对规模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贡献程度问题展开了系统化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根据有关领域的基本性调查成果,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率,正在逐步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环京津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2、研究环京津城市休闲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问题。3、区发挥休闲体育在环京津城市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的主要观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当代城市国民日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健康日渐成为了当代城市国民密切关注的话题。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城市国民往往都更加倾向于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合理安排休闲性体育运动项目。在现有的条件下,城市公民喜爱休闲体育项目的原因可以简要的分析如下:第一,当代城市公民对健康水平的关注意识水平呈现出了逐步提升的客观态势。第二。安全与舒适性。第三,在城市生活环境领域中,休闲体育运动项目逐步由原来的奢侈性消费项目,转化为群众性实践项目,这种转化趋势的客观呈现,事实上与当代城市公民生活条件以及收入水平的改良与提升,密切相关。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针对河北省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沧州、石家庄市7个市的7个体育局、105个体育场馆的管理者或经营者、3500名休闲体育参与者和普通市民分别进行访谈了问卷调查,预计发放问卷3500多份,调查后利用资料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2..研究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访谈法;③数理统计法;④逻辑分析法。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项目的重点是:通过实地的调查工作环节,环京津地区参与休闲体育的人群结构、项目、场馆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并找寻发挥休闲体育在环京津城市发展中的纽带作用的相关策略。本研究项目的难点是:研究对象区域较大、人员分散、场地分散,以及如何确保调查数据与结果的精确性。

四、本项目调查研究实践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

(一)河北省环京津城市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本课题组实地开展中的针对河北省地理区域内部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沧州、石家庄7个城市的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产业领域有关发展问题展开的描述性调查分析,可以比较清晰地感知到河北省域内部上述各城市的休闲体育事业,在最近几年以来的发展现状以及流变趋势。从2013年至今,在将近两年的时间流转过程中,河北省石家庄和唐山两座城市的休闲体育事业,无论是从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还是从民众群体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和技术意识建制而言,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在经济性衡量数据不断提升,并且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向的现实背景之下,上述提及的7个河北省内部城市,其基本公民的休闲体育活动参与意识都在过去的一两年时间内,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就综合性实践发展路径而言,环京津城市的休闲体育事业正在不断展现出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休闲体育事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分析

第一,休闲体育产业是我国当代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代表性产业,城市生活区域中的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城市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第二,发展休闲体育事业,是实现和谐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实践路径,也是切实提升我国城市国民生活基本条件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三,在休闲体育理念的引导下,实现良好生活实践方式的建设目标,可以改良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实现对社会稳定状态的有效维持。第四,发展低碳体育事业,能够切实提升传统体育事业的缺陷,展现教育事业的以人为本精神,并促使国人逐步形成充分且深入的自我教育实践能力。第五,通过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当代国人扎实形成终身参与体育运动行为的思想理念。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8

关键词:生态社区;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社区的内涵

尽管生态社区的概念发展至今尚无明确的理论基础,却被许多环境关怀者、社区规划者、政府部门等大量使用,因而产生了“生态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学校”等。波特兰现在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个经由社区动员而达到生态旅游成效的地方,充满了多元的文化与生态的样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析时,其发展最重要的关键就在生态承载量的维持。生态承载量最基本的概念即是资源与赖以生存生物数量的相对关系,运用在生态社区中,可以类推为影响社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区系统中自然资源的数量、人口的多寡、每一个人所消费的资源的数量。除了生产承载量所强调的“低负荷原则”,生态社区常见的考虑还包括能量得以流动、物质得以回收的“循环原则”,以及加强物种多样性“保育原则”。其中,也有人将其再细分为“配合”、“当地化”、“网络化”、“循环及代谢”、“多元性”、“适当的规模与密度”等。另外,也有人以“物物相关法则”、“物有所归法则”、“自然善知法则”、“没有白吃的午餐法则”等方式来阐述生态社区的理念。

根据上述,在经营一个生态社区时,最主要的考虑点就应该要落在该地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以及该地的人口密度,及消费资源的速度。生态社区的直接关照,便是人地关系的实践课题,当人类从供给和需求面同时考虑时,以该地环境资源所能供给的总量为其上限,则能维持生态社区的基本运作;但当一味地从人类的需求来主导时,则自然环境势必反扑,造成环境冲击。因此简单地说,生态社区是促使人与环境的互动,逐渐走向视人类为环境系统配合者角色的“天人合一”境界,而过去为主导者角色的“人定胜天”的谬误。

二、区域城乡新风貌下的生态社区发展

当生态社区的理想于空间落实时,除了需顾及自身社区内部可供发展的资源外,属于社区外部的连结也是生态社区发展时的重要考虑。由于每个生态社区都是整体“区域”中的一份子,区域中有密切互动的城乡关系,为了形塑区域城乡新风貌,每一个城乡内的生态社区都应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自然也突显了城乡间生态社区不同的“空间性”作法。面对如此紧密与失衡的城乡关系,生态社区通常不会出现城市为首位的现象。人为资源介入越深的城市地区,其环境破坏反而剧烈,生态残留有限;相对来说,保持大面积透水地貌的乡村地区才是自然生态的最后乐土。但过去的城乡规划建设在进行社区营造时,多是各自分工、各自想像、与各自描绘愿景,若从区域的观点出发,再紧扣城乡关系,便可发现城乡既然不同,就有合作的空间。这样操作的结使得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无法呈现。因此,基于在城乡关系之上,本文建议推动“社区联盟”的构想。除此之外,可更进一步提出区域内“伙伴社区”的作法,来达成实践生态社区的具体运作。所谓“伙伴社区”,最理想的搭档是生活与休闲空间会有重叠的“城”和“乡”社区,通过城区环境与乡区环境的差异,进行友好社区的互访,流通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为达共创区域城乡新风貌的愿景而努力。

“城”和“乡”社区互动的模式是立意在“互利分工”的基础上。“互利分工”的想法,最简单的操作即是在城和乡社区在进行社区营造或会议时,能邀请伙伴社区“列席”参与,如此一来可以激发与拓展更宽广的社区发展想像,弥补两社区在生态环境上的不足,也可以借助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获致最实用的信息交流。例如,城市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绿化是最常见的生态弥补措施,伙伴乡村社区此时便可提供属于乡村社区原生树种的建议名单,作为城市社区施行的参考。如此一来,不仅是减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另外,可能提高新植树种的存活与生长率,以及较有机会提供乡村社区生物相似的迁徙环境,以增加生物更大的栖息处所。而在乡村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伙伴城市社区可能提出相关休闲游戏的需求,引导其在空间规划时能提高这个项目的空间供应,以免形成日后的困扰。由于当前我国有许多社区发展案例多是以单一社区为基础而设计,导致企图欲引入“生态观光”等相关“生产”方式时,造成“空间承载量”的不足,反倒造成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上述方面的考虑十分必要。从整体的考虑来看,主要是因为生态社区虽是以“生态”为基本考虑,但仍要进展到兼顾“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社区,才是最终的目的。

长远来说,“伙伴社区”的终极构想是拟从区域内两个社区的“线状”连结,延伸到多个社区的“网状”串联,扩展到整个区域的“面状”散开,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营造“城乡新风貌”的理想。

三、以生态社区为基础的城乡规划新风貌

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城市地区的生态社区多注重在能量流动的概念上,强调资源简约与减少污染;而乡村地区的生态社区也只以多样性作为其主轴,发展自然保育与生态旅游。对于城乡两者之间生态社区关系的探讨,极为缺乏。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其情况也极为类似,目前如环保部门、民政部门等都有类似社区总体营造或生态社区改造的补助计划,但对于“城乡新风貌”的想像,多仍只停留在营造个别的“城市新风貌”或是“乡村新风貌”,并非涉指“城乡合为一体的新风貌”,这个作法从地理学区域内部互动的观念来说,是极有问题的。在地理学中,思考区域为一有机体,承袭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和能量流通的论点,说明人类存活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环境系统中,因此城乡一体新风貌的共同思考与分工营造,应是十分需要受到关注的。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忽视,今日人们却回头向生态环境学习,学习如何顾及大自然的能量循环、平衡环境生态、维持万物的多样性等,并以此来重建我们属于生态社区的家园,因此我们多了许多基于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规划构想。然而,目前总体目标还未达成,因为目前勉强仅为点状分布的生态社区,对于维持生态功能的稳定,仍是稍嫌不足,只有通过以区域生态为基础的互利分工的社区互动,产生线状、甚至面状的连结,才能更加回馈这片已遭破坏的大地。鉴于城乡今日环境背景的不同,对于生态社区的营造,除了上述生态理念所指引的共通性作法外,属于城或乡特有的空间性作法,更是未来施力的重点。总体而言,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不应只是一个梦想,也不能沦为口号,其目标在政府、社区居民、专业人士等多方引导努力下,将一步步地往前迈进,为我们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人与环境共生模式的明天。

参考文献: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9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物流信息平台统

0、绪论

作为提高企业机构办公管理效率的基础平台,信息平台服务系统得到广大企事业机构的高度重视,纷纷构建起适合于自身应用特色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信息服务系统的成功推广,逐步提高企事业机构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质量,更好地向国际接轨。面对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更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管理对信息服务系统更加寄予厚望。

1、需求分析

1.1功能分析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乌兰浩特市物流行业的窗口,承担着对外宣传,对内服务,对公管理,对私创收的任务,要为社会企业、个人、政府机关提供物流行业的信息服务。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利用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的行业管理信息、公路路网信息、路网通行状况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物流资讯等各类信息,同时整合社会公共信息,面向货运与物流企业、物流需求的生产、工商企业以及个人,提供物流资讯、法律法规、出行信息查询、招投标服务、物流设施设备租赁等多项服务。

到“十二五”初期,初步完成内蒙古乌兰浩特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各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充分利用RFiD、GpS、GiS、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等技术,为区域生产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业提供信息服务,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不断优化和完善乌兰浩特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带动兴安盟及蒙东地区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并成为此区域与东北地区、国内其它地区、国际贸易伙伴的重要业务交流和信息交换通道。

乌兰浩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主要包括:会员中心、内容管理、城市物流、企业黄页、物流园区、道路信息、广告管理、咨询与建议、系统管理

会员中心主要包括:修改密码、修改资料、咨询与建议、添加城市物流、我的城市物流

管理员或注册用户成功登录后点击修改密码链接,进入修改密码界面,如想修改密码,在原有密码输入无误的基础上,在次输入新密码,点击保存按钮完成操作。

管理员或注册用户成功登录后点击修改资料链接,进入修改资料界面,正确录入最新的资料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完成操作。注意:建议用真实准确资料,如有资料上的变动请及时更改。

点击资询与建议链接,进入其主界面。录入标题、选择类型,点击查询按钮,查询当前条件数据。在数据例表中可点击查看按钮,查看当前记录的回复信息。也可以点击例表中删除按钮,删除当前记录。

包括如下模块:物流资讯、电子政务、企业动态、园区动态、政策法规。主要维护主页面中各模块内容。

1.2用例图描述

1)用例图简介

用例图用来描述系统与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说它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如何使用系统的描述。要绘制用例图,首先要理清下面几个概念:

(1)角色

角色代表了某一事件发生的参与者,它用一个小人表示。

在通常的网络项目中,角色常被用来代表使用网站的用户(管理员、用户等),但角色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它也可以用来代表与系统交互的其他实体。

(2)用例

用例代表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通常一个用例代表一组功能,它实质上规定了系统实现功能的范围。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个项目中往往涉及很多个用例,此时需要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实现,以便于理解。在UmL中,用例用一个椭圆表示。

2)用例分析

物流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允许用户有三种身份: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普通会员两种身份操作起来都很方便、快捷。用户注册再登录后,就可以查询、登记企业相关的一些信息,并可修改用户名及密码。

2、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描述以及与用户的沟通,现制定系统实现目标如下。界面设计简洁、友好、美观大方。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数据存储安全、可靠。信息分类清晰、准确。强大的查询功能,保证数据查询的灵活性。提供销售排行榜,为管理员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提供灵活、方便的权限设置功能,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分工明确。对用户输入的数据,系统进行严格的数据检验,尽可能排除人为的错误。

窗体界面也是该系统的欢迎界面。应用程序的主窗体必须设计层次清晰的系统菜单和工具栏,其中系统菜单包含系统中所有功能的菜单项,而工具栏主要提供常用功能的快捷访问按钮。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采用导航面板综合了系统菜单和工具栏的优点,而且导航面板的界面更加美观,操作更快捷。

主窗体设计主窗体界面也是该系统的欢迎界面。应用程序的主窗体必须设计层次清晰的系统菜单和工具栏,其中系统菜单包含系统中所有功能的菜单项,而工具栏主要提供常用功能的快捷访问按钮。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采用导航面板综合了系统菜单和工具栏的优点,而且导航面板的界面更加美观,操作更快捷。

结论

在本文中详细的讲述了从创建数据库到系统设计以及程序的运行等全过程,其中包含了数据库的设计和创建、面向对象的表单的具体设计、基本功能如查询的实现、主程序的编写等。系统的设计基本可以满足现在物流企业的利用,界面美观大方,操作比较简单明了。作为一个实用的管理系统有良好的容错性,在用户错误操作时能尽量及时地给出警告。充分利用myeclipse的功能,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很少。系统采用物流企业管理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即便于系统功能的组合与修改,又便于用户进行补充、维护。

参考文献

[1]朱文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J].物流技术.2010(13)

[2]彭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工业应用的方向[J].自动化仪表.2011(01)

[3]熊晓轶.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河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J].保定学院学报.2012(06)

简述城市物流的主要特点篇10

关键词:雨水,资源化利用,收集,处理,回用,效益

0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资源退化,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去10年,全球水资源消耗量达到了过去的6倍,是人口增长速率的两倍,以这种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将有25%的人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同时,城市化的发展致使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面硬化面积大大增加,导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城市大气及地表会有大量来自生产与生活过程的污染物累积,雨水径流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成为城市水体的潜在威胁。

城市雨水作为一种潜在的水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径流量、削减洪峰量、延滞汇流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雨水资源增加城市生态水源补给量,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回补地下水,减缓地面沉降,是解决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及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1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

1.1国外雨水利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为保护水环境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始研究、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技术,使雨水成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并已建成一批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

在发达国家,一般将不同汇水面上的降雨分别加以收集。对于屋顶上的雨水,稍加处理便可用水冲厕、灌溉等用途。而对于机动车道上的雨水径流,则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加以利用,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和家庭式的雨水利用技术也较成熟,并已有了较广泛的利用。

1.2国内雨水利用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发展于90年代,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由于缺水,北京、天津等已在城区建立多项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奥运会场馆建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都采用了雨水利用技术,但总的来说我国雨水利用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措施就地吸收和利用降雨后产生的水流,减少雨水流失量。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需要对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及运行维护的整个过程综合考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全盘考虑,合理规划。对于雨水的回用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回用。

2.1雨水的收集

雨水收集的方式有多种,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

雨水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的材质、气象条件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如果建筑物屋顶硬化,雨水应该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如果是地面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此外,居民小区也将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小区内绿地、冲刷路面,或供小区居民洗车和冲洗马桶,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还可以为居民节省大量水费。

2.2雨水的处理

雨水径流对汇水面的冲刷,会累积在上面的大量污染物质,特别是初期雨水,其CoD、SS及n、p和重金属的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限值,需要进行处理才能重新利用。目前国内外对雨水径流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处理技术。

2.2.1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处理系统

湿地是一种高效的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措施,它可以同化入流中大量的悬浮物或溶解态物质。去除的机理主要是沉淀截留和植物吸附。湿地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前处理系统和主体湿地:前处理系统通过自然沉淀去除较重颗粒和浮渣,降低后续湿地的处理负荷,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主体湿地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通过物理截留和植物吸附作用以及土壤的吸附渗透作用进一步处理雨水。

在路面径流的污染控制方面,人工湿地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Yousef[3]等人的研究表明,暴雨径流在湿地中停留72h,SS的去除率可达95%。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已经有许多为处理暴雨径流而设计的人工湿地,他们在控制暴雨径流的污染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Herricks[4]总结经验,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湿地对SS,BoD及tn的去除效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60%~85%)。

2.2.2植被控制(Vegetationcontrol)系统

植被控制是一种利用地表密植的植物对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的方法,它能够在径流雨水输送的过程中将污染物从径流中分离出来,使到达收纳水体的径流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地表植被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主要为吸附、沉淀、过滤、共沉淀和生物吸收过程。国外对于植物控制系统处理径流雨水的研究较多。

2.2.3湿式滞留池(wetdetentionbasins)

湿式滞留池是池中平时保持有一定水量的滞留池,是除地表径流污染的实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效率取决于滞留池的规模、流域面积和暴雨特征等,水在滞留池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基本机理是沉淀。

2.2.4mR(muldenRigolen)处理系统

mR系统,又称“水洼——渗透渠组合系统”,是德国近十年发展起来的雨水处理技术。该系统由上至下可分为两层,上层为种植草类植物的浅水洼,下层为渗透渠。通常,水洼层铺设活土,深度不超过0.3m,通过土壤与植物的处理作用净化雨水,同时种植的植被绿色可以很好融入到建筑周围的生态景观当中,下层渗透渠一般填充高渗透性的棱柱状颗粒,例如砾石或熔岩颗粒等,可储存大量雨水,并逐渐将雨水释放以补充地下水,多余的雨水通过排空管排走。

2.2.5mBR(membranceBio-reactor)处理系统

mBR雨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中水回用技术。该工艺是曝气生物滤池与膜分离器相组合的工艺,充分发挥了滤池的生物降解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雨水通过膜分离器去除剩余的微细颗粒与溶解性物质,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维护较方便,处理水质好。

2.2.6渗滤(infiltrationbasins)系统

渗滤系统式使地表径流雨水暂时存储起来,并渗透到地下的一种暴雨径流控制方法。渗滤系统在美国的许多地方都作为一种处理暴雨径流的可选方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常规方法结合使用。

2.2.7雨水深度处理系统

城市公共建筑中的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吸附、膜分离、消毒等工艺,通常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也是多数雨水回用前必须采取的处理措施,该技术可极大提高雨水水质,避免雨水简单回用所带来的卫生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