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十篇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十篇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2:15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1

一、何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首先就拿外沙乡人们政府副乡长袁芳在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提到的数据开始。文中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展开以来,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截止2009年,外沙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比例已达到90%以上。通过调查,75%以上的农民表示,他们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看病的费用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他还提到,参加医保后,更多人走进了大医院,大医院不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了。

(1)真理解了吗?

文中第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数字是90%,那还要的那少于10%的人是怎么回事,虽然相对于九,一显得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以一亿为基数,就有近一千万人没参加,这可就不是小事了。但为什么呢?是出于对该制度的不理解吗?当然90%的比率对于发展中的制度已经是不错了,但问题是他们又是否对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充分的理解?毕竟,该制度的推出不是为了显示人们对政府制度的支持,而是为了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

调查发现不参加的群众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而参加的群众又普遍反映不满意,甚至抵触情绪。

这首先暴露的就是它宣传上面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同学请我帮忙推销洗发卡,20元一张。她向我诉说了其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免费洗4次头,白送你36元,做头发打六折,时间不限,永不过期。听着是不错,但当我问及洗发质量时,她也不了解;当大家认为那36元以后洗发能用,都挺心动时,我找她确认了一下,她告诉我那36不过是按原来洗4次头的价位能省下来的钱,实际上就是只能洗4次,末了,她还建议我别把事说透,就让人这么误会着,否则卖不了。结果,最后一共卖出一张,我自己买的,全当帮朋友。其他人听了事实,果然不出她所料,散了。

当收到普遍较低的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时,我们不难联想到,那么多人的不满意是否就是因为为了有更多人参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没说清楚,让人产生了不该有的误解,产生了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过高期望。若无意那就是失责,有意就是欺骗,是犯罪。

对于失责,除了上文的说多了,还有一种就是说少了:没让人们看到它的长远利益。这直接影响到了那少于10%的人。

(2)真实惠了吗?

90%之后出现的另一个百分比是75%。用同样的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它的对立面,那剩下的25%。不是给补贴了吗,怎么还会不减轻负担呢?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一大病统筹为主,对于小病仍有农民个人负担;对于大病,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还是看不起病,于是就干脆不看,那样他们还是得不到实惠。

至于那75%,我还得问,是真的事实上减轻了负担呢,还是意识上感觉得到了实惠呢?这儿就有个认为得到实惠反而加重负担的例子:

父亲生病住院,在出院时,由于父亲参加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故可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回到家中,儿子给母亲说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时,遭到了母亲的反对,随之母亲就给儿子算了一笔账。

原来,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规定中,住院是先提条件,且住院费必须高于200元。这样,像父亲这种可住可不住院的情况就必须住院才可以享受报销。

如果不参保,父亲仅需检查完后住院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这样,费用如下:检查费658元;住院及护理费五天合计225元;生活费,交通费,杂费共合计200元;医疗费约合3000元;总计4008元,不反而比参保省了2545元。

上下一对比不难发现,多出了的,一是住院费,二是药费。前者好理解,这药费又是怎么回事,不是同样的药吗?

原来,同样的药物,在医院的价格是普通药店的几倍,参保者仅可享受药费报销45%,一来一回参保者实际上多消费了,却还以为自己的便宜了,难保这75%中就没有这样的人。

(3)真去大医院了吗?

袁芳副乡长在文中还提到了,医保让更多人走进大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事实上,许多地方的乡镇医院根本够不上那个大字,就比如说前几天,爸爸的老领导在青海旅游时出了车祸,送达那的省院,为了能先看病,还得塞钱给其他病人,让他们等等,因为器材太有限,不这么干还得等十几天,可当时人可就快死了!那的省院可远远及不上这的市院,更何提县院呢?而规定却严格要求如果你想报销,就只可以在当地的乡镇医院看病,而一般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严重流失,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4)真的说不完

其实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就比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工作地就无法享受到许多,二在他乡更没人在这方面为他们服务。在我们社区,在8000余入住人口中近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口,当去社区询问居民参保情况时,工作人员为我一一道来参加各种保种的人数,但我发现,这些人加在一起不过2000多人,这才知道外来人口根本不在关注人口范围内。还比如说受益面狭窄等。

就我今天只围绕了几个城市小范围讲,也可以发现,各城市差距大,上文提到的百分数或多或少还可以增加减少,也就说明着问题可能不我说的还严重。

三、对策及建议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小岗村;医疗卫生;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R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14-02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约40公里处的小溪河镇,是改革开放第一村,曾经走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线,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到来。现小岗村由原来的小岗、严岗、石马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有23个村民组,855户、3823人p,此次采取走访、入户调查相结合的实地调查方式,深入到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现在的小岗村村民医疗卫生状况,对于研究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小岗村医疗卫生的现状

根据2011年7月14-18日为期5天的实地调查:小岗村医疗卫生的运行体制是按照工作职责与道德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工作制度、乡村一体化服务站管理规定来运行。其工作职责与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人民健康的人道主义;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村卫生服务站财务由乡卫生院统一建账,分站核算。各项收入全部纳入统一管理,不得另立账户和私设小金库。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主要内容是村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是本站法定传染病报告责任人,服务站实行首诊负责制,对法定传染病应及时进行传染病登记并按规定时限报告乡卫生院。不得隐瞒或谎报,违者承担法律责任。医疗工作制度主要内容是坚持24小时应诊,做好就诊病人的登记工作。治疗时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规定等。乡村一体化服务站管理规定主要内容是乡村卫生服务站管理一体化工作纳入乡镇卫生院院长的任期目标责任制,村卫生服务站实行“执业责任金”制度。村卫生服务站实行人员聘用制、工资低保绩效制、财产股份制等。

小岗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为95%,余下5%的人口范围是本地村民长期外出打工者、当年出生人口以及外来打工者(其中人口参与率是按十年前统计的人口数量为基准)。小岗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惠对象为小岗村当地的村民,同时外来人口只要在原居住地入保亦可享受此种待遇。

小岗村现使用的卫生室占用土地面积约为120平方米,其卫生室共有四个房间,系借用村委会的房屋,一间为医疗室,一间为药房,剩下两间为病房。医疗室配置的医疗器械为“老三样”(即体温计、听诊器和血压计)、一台式电脑和一台紫外线照射灯。药房存放的药品约300种,全部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的药品。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由县里统一招标,分配给卫生室。其病房共设有8个普通床位、3个吊扇和6个医用输液挂钩。

小岗村卫生室共有5位医生,其中两位为赤脚医生,且年龄已超60岁。据马开武医生透漏他们正常工资为1000一1500元,由县级财政拨款,同时他们认为乡村医生工资偏低且存在拖欠问题。其诊疗范围为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慢性病。对大病或某些难以判断的病情时村医生一般是开具相关证明由病人本人持此证明到镇卫生院诊断,直至县级医院。在医生给病人行诊时,若病人要求用价格贵疗效好的药时,医生一般同意病人的要求但只是在国家规定药物目录内的。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本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群如存在可报销的费用并不是按照法定的比例报销,有违规行为存在。村民普遍反映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

目前小岗村卫生室的人口指标为1000多人,具体数字不详,而小岗村现总人口为3823人,实际存在人口远大于指标所给就医人口范围。同时在未来5―10年内,村委会根据发展规划计划增加总人口至5万人。现有医疗设施将远跟不上居民的需求。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小岗村规划在石马村小岗大道旁建设新的卫生院。

二、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内容的汇总我们不难发现小岗村的医疗卫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我国大部分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不足

1、村卫生室基础建设、医疗设备政府投入不足。小岗村经济发展水平很难和华西村相媲美,但和全国各地的大多数农村相比较小岗村还是比较发达的Q。而现实中拥有3823人口的小岗村,其卫生室的房屋仍是借用村委会的房屋,共四间。其医疗配套设备除一台装有合肥晶奇乡村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台式电脑和前不久凤阳县卫生局为其新增加的一台紫外线照射灯外,仍是传统的“老三样”,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2、村卫生服务室运行经费投入不足。其运行经费主要包括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待遇支出、业务支出、基本医疗服务支出、经常性收支差额支出等。目前这些运行经费是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来维持,同时医生的工资还存在拖欠问题,这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调查中发现,村民只有发生感冒、头疼、发热、皮外伤等小病时才在其所在的卫生室就诊,其余的一般都是到镇卫生院就诊,究其原因:现在村民拥有方便的交通工具,镇卫生院医生医术水平比村医生较高,医疗设备先进,环境舒适。这导致镇卫生院就医拥挤,而村卫生室医疗资源闲置,医疗服务收费不足。

在对小岗村的入户采访中发现,当地村民大多不知道参加新农合缴多少费用,如何报销,国家规定的报销比例。村民普遍反映只知道有新农合,生病可报销这些情况,其他的政策规定一概不知。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几点思考建议

本人通过对小岗村的调查分析所反映出的问题的特定性和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制度

目前小岗村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实行的是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村卫生服务站实行“执业责任金”制度,人员聘用制、工资低保绩效制、财产股份制等。在具体实施措施上还没有很好的规范和落实,同时应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建立第三方机构来执行监督,对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运行进行监督,确保体制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加强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

目前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提高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的支持力度。同时应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政府应加大对村卫生服务站的人员待遇支出、业务支出、基本医疗服务和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

(三)通过建立镇卫生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农村区域医疗联合体,分层就医,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解决看病难问题

目前农村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是镇卫生院拥挤着许多普通病患者,据反映乡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有能力治愈这些普通病,这导致了镇级医院人满为患,大量的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成为“闲置资源”。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这些机构的医疗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针对此情况可通过建立农村区域医疗联合体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农村区域医联体由所在镇管辖范围内一所镇级卫生院,联合若干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组成以联合体章程为共同规范来运行,实行村卫生室首诊,根据患者病情,村卫生室可协助患者转诊到“医联体”内上级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回村卫生室进行康复护理。其核心是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引导村民分层就医,优化看病秩序。

(四)建立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养制度,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加强岗位培训、再教育的力度

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国家可以通过财政安排相关资金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开招标,签订协议或合同,委其专业培养农村全科医生R。对全科医生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强对其管理,提高待遇,鼓励全科医生投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同时目前我国乡村地区医生文化、医学素质与全科医生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赤脚医生还大量存在,应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岗位定期培训和再教育工作。

(五)提高乡村卫生服务室医疗人员对小病的治疗、护理能力和意识,同时加强健康防护科学知识的宣传

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数村民仍是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生活环境比较差,容易发生各种常见病。通常大病都是从不起眼的小病演变而来,通过提高乡村医疗人员对小病的治疗、护理能力和意识,可以有效的预防大病的发生。同时农村地区人民文化科学相关知识水平程度低,通过开展定期医疗诊断和健康防护科学知识的宣传可以很好的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医保费用的支出,也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六)加大对新农合相关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

在调查中发现当地村民普遍不了解新农合相关国家政策,政府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等媒介定期宣传,亦可通过号召学生志愿者组成普新农合宣传队入村宣传。提高农民对相关政策的认识。

注释:

p凤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凤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一、引言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缓解了“因病返贫”的现象,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两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使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哈尔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现状

(一)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

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哈尔滨市的具体运行情况,对哈尔滨市周边的幸福乡、光明屯、新发屯进行了调查,同时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也对山东省孟家官庄和陕西省铜川市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收回115份,收回率95.8%。被调查者59%为男性,41%为女性;年龄20以下为2%,20岁-40岁为20%,40岁-60岁为50%,60岁以上为28%;身体状况很好的占27%,良好的占41%,一般的占18%,较差的占14%;家庭收入每月600元以下的占32%,600元-1200元的占27%,1200元-2000元的占9%,2000元以上的占32%;大学学历的占5%,高中学历的占32%,初中学历的占23%,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学历的占40%;家庭人口数8人以上的占4%,6人-8人的占2%,3人-6人的占48%,3人以下的46%;收入来源为种植的占36%,养殖的占9%,外出打工的占9%,其他的占46%。

(二)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

对于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主要有:大家交我们也交;认真读过文件觉得很值得;没有用但是也参加了。具体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村民认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自愿的,比例达到了93.8%。但是认真读过文件的村民却不是很多,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村民所抱的态度是:自己没得病就当是做贡献了。这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的宣传工作没做到位;另一方面农民们并不是很关注新农合的作用。实际的调查结果反映出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普遍选择了“认真读过文件,觉得值得”这一选项,说明了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程度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农民的参合原因主要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和身体健康程度有关系,如在哈尔滨新发村走访的6户人家中3户因为身体好而没得过大病,没买过药更没住过院,年龄在15岁-35岁之间,都是小学学历,身体较好,参加合作医疗的原因仅仅是村支书的“鼓励”,还有的村子是集体交参合费。另外有两人在40岁-50岁之间,他们一个高中学历,一个中专学历,认真看过村里发下来的文件,是自愿参加的,虽然参加三年多了没报销过但认为很值得,因为花不算多的钱买了放心,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

对于农民们是否清楚合作医疗的具体报销步骤及比例,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在合作医疗中受益的农户都很清楚合作医疗的具体报销步骤。对于没有受益过的农民,他们几乎只知道在乡镇医院住院可以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而具体哪些药物可以报销、报销比例和报销步骤则比较模糊甚至完全不清楚,完全不清楚的比例高达35%。农民们不清楚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报销步骤并不是他们不想知道,而是没有地方咨询。当他们去挂号看病时,医生只会告诉他们能不能采用合作医疗,却不会具体解释报销比例和报销步骤。那些在合作医疗受益过的农民比较清楚报销比例,而没有受益过的农民则没有机会了解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报销步骤。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情况如表2所示:

(四)农民参合情况及受益情况

农民参合情况及受益情况,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农民参合的比例为84.3%,而陕西省的铜川市村民参合比例高达到96.9%。铜川市新农合参合比例高与它的运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如铜川市采用弱势农民分别由区民政、计生、残联资助参加新农合,省级定点医院开通直通车,建立村级“公示制度”,工作落实到人,月月有公示、有影像、有存档、有检查等一系列措施是农民更加感受到新农合的好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监管的公信力。而哈尔滨作为新农合试点是在2006年,比铜川市晚了一些。并且哈尔滨周边农村外来农民较多,因为哈尔滨市就业岗位相对较多,很多外来村民都在哈市周边农村居住,那里的生活成本相对低些,并且距离哈市也较近。由于没有本地户口,这些外来打工人员在哈尔滨周边农村无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以铜川市的参合比例比哈尔滨市的参合比例高出了12.6个百分点。

从表4参合农民受益比例比较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农民参加新农合的比例为30%,而山东省农民在合作医疗中受益比例高达78%。分析原因为山东省的合作医疗报销模式多样,而哈尔滨市的报销模式单一。山东省有四种报销模式:一是住院大病统筹,即门诊看病不予补贴,只对住院大病进行补偿。二是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即既对大病进行补偿,也对一般门诊小病进行补偿。三是家庭账户与住院统筹相结合。四是家庭账户和门诊统筹及住院统筹相结合,即既实行家庭账户,又实行门诊及住院统筹。哈尔滨仅有住院大病统筹,然而第一种模式缺陷比较大,不能很好地顾及大多数人,第二、三、四种模式既重点解决了大病补偿的问题,又照顾到参合农民的受益面。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参合率较低

哈尔滨市农民参合率为84.3%,相比较全国其他地区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原因如下:首先,哈市周边农村外来户较多,据我们调查外来户大多来自五常、齐齐哈尔等市较为落后的农村,他们在原村庄生活难以为继,便到哈尔滨打工,市里的生活费用较高,所以他们选择在市里干活而在哈市周边居住。因为他们没有本地户口,所以无法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且他们常年不回户籍所在村,也没有参加户口所在地的合作医疗。其次,合作医疗报销的药价贵,部分村民认为如果报销的药品比不报销的药品价格贵。再次,宣传力度不够及缺少配套措施。

(二)农民受益面小

哈尔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受益率为30%。哈尔滨市合作医疗仅是实行大病住院统筹,不住院不会报销医疗费用。狭窄的报销范围减小了农民的受益可能。

(三)报销手续复杂

通过调查法相有65.4%的被调查农户反映报销过程中手续复杂,报销者需要拿着本人的医疗证、身份证和费用单子到定点医院报销。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反映报销时工作人员不是很热心。调查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民们感觉报销的过程不是很顺利。如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不高,报销的农户当天可能无法返回所在村庄,只能在城中留宿,会增加农户的宿费、餐费。还有的农户因缺少手续,第一次去报销时无法报销,只能白走一趟。

(四)基层定点医院医疗条件落后

很多农民反映村级和乡级的医院医疗条件落后,很多疾病不能确诊,而且一些疾病、重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农民患病如果想病愈后得到合作医疗的报销,患者只能先到村级卫生所就诊,而严重一些的疾病,需要村级卫生所开具证明才能到乡级的医院,再从乡级医院再到区级或县一级,最后是市级的医院。这样的话,如果是急性病,很容易耽误病情。乡镇医院医生所具备的专业水平也不能让农民满意,原因是他们的学历较低,没有长时间经过专业培训,农民对他们的职业技能持怀疑态度。

四、推进哈尔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参合比例

首先,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疗网络。利用数据库管理等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全省参合农民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使农民不仅局限在本县的定点医院进行治疗,还可以在外县享受相同的报销优惠,解除了外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也使新农合最大限度的保障最多的农民。其次,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透明化。在医院,各种药价应该清楚地明示,患者自己可以查询;在农村,哈尔滨市可以效仿陕西的方式,实行公示制度,设置参合农民受益情况的公示,包括该农民的报销比例和报销总额。做好新农合工作,做到来电有答复,来访有接待,同时有记录,增加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再次,做好宣传工作和完善配套措施。利用电视、广播等易被农民接受的宣传途径对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和报销步骤以及哪些药品不能报销进行宣传,消除农民不必要的疑虑和误解。对弱势农民,分别由区民政、计生、残联等单位资助参加新农合。开通新农合专线,定期到交通不便村庄,免费运送患者到定点医院就诊等。

(二)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

可以借鉴山东省的报销模式,实行家庭账户和门诊统筹及住院统筹相结合。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账户。每年从家庭缴费,政府缴费和国家补贴中提取一定比例存入家庭账户,家庭账户可以支付门诊费用。家庭账户中的钱款可以逐年累积,不会扣除。实施这样的报销模式大部分参合农民都会受益,而不必只有住院才能得到报销,门诊也可以报销。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进行鼓励。在物质方面,在每个负责报销的工作人员处放置一个考核箱,农民可以给工作人员打分后放入箱中,打分的过程工作人员不能干涉,工作人员的工资依据农民的意见实行考核绩效制;在精神方面,在定点医院中设置一些先进岗位。定点医院还应该设置咨询农村合作医疗的办公室,可以为农民们提供详细的咨询,让农民能够充分了解具体的报销比例以及报销步骤。

(四)改善乡镇定点医院的医疗设施

目前,哈尔滨市乡镇定点医院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因此应严格对乡镇医院及村卫生所补贴钱款的监管,实行每季度督导、半年小结、全年总评,充分调动卫生院、卫生所对创建工作的重视和工作积极性。适时组织乡镇间创建工作规模,检查、评比,推进先进经验,鞭策后进,促进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树立先进乡镇医院院长典型,在哈尔市周边乡镇进行宣传,积极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同时,狠抓乡村无学历医疗人员学历教育,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一名高中毕业生,采用定向免费培训的办法,经过三年左右,培养出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乡村医生。

参考文献:

1、谭克俭,丁润萍,颛慧琳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与实践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李宁.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理论与政策[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王艳艳.榆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桥当归.南召村级卫生涣然一新[n].医药卫生报,2010-05-13.

5、胡晓军.新农合的“进化”[n].医药卫生报,2010-05-20.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4

第一部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培训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基本诊疗和预防控制技能;

(二)掌握正确识别和转运常见传染病病人和(包括传染病疑似病人)的相关技能;

(三)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程序和管理知识;

(四)熟悉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知识;

(五)了解疫情初步分析及处理方法。

二、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共6个月,原则上1个月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集中进行传染病专业理论学习及防控实践技能的学习,5个月在医疗机构县级以上(含县级)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科(病区、病房)的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的进修学习。

(一)集中学习(参考学时:160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学总论、传染病法制化管理、疫情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常见传染病和急性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地方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

(二)临床进修学习(参考学时:900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病人的接诊和门诊处置、常见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急救。其中,应至少有3.5个月(630学时)在病房进行临床科室的轮转学习。

三、培训内容

(一)集中学习内容

【传染病学总论】

1、目的

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的传染病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水平。

2、要求

(1)掌握传染病的相关概念;

(2)掌握传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环节;

(3)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常见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和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4)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法;

(5)熟悉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6)熟悉消毒剂的种类和和具体操作使用方法,熟悉个人防护措施;

(7)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21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定义和基本概念;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流行环节;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征、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传染病预防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隔离消毒措施、医疗废物的处理等。

【传染病法制化管理】

1、目的

(1)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依法管理传染病的意识,使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传染病的各项防治工作;

(2)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质量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能力。

2、要求

(1)掌握《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2)掌握《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方法、程序、时限等;

(3)掌握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基本方法;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和数据的汇总分析;

(4)了解有关对村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内容。掌握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正确方法;

(5)了解有关对村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内容。了解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和数据的汇总分析;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12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及当地多发传染病病种;当地主要传染病发病、防控状况;《传染病防治法》主要内容;乡镇卫生院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传染病报告的意义;传染病网络直报的主要内容;传染病报告的法律要求;疫情数据分析和应用。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目的

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和处理能力。

2、要求

(1)掌握个案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2)熟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技巧;

(32)熟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个案调查表的一般形式和结构;

(43)了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知识。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6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概论;现场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目的、方法、对象、内容);个案调查(目的、方法、内容等);爆暴发调查、专题调查(简介);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和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技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计划免疫】

1、目的

提高计划免疫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水平以及对村卫生机构计划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能力。

2、要求

(1)掌握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知识;

(2)掌握计划免疫疫苗免疫程序、工作要求及技能;

(3)掌握免疫接种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12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免疫的概念;免疫程序;计划免疫疫苗发放与管理;影响疫苗效价的主要因素;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及报告要求;脊髓灰质炎相关病例识别的技术;疫苗的储存及冷链设备管理;预防接种的登记和统计报告;疫苗接种的技术要点;安全注射;免疫接种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健康教育】

1、目的

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2、要求

(1)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

(2)掌握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方法;

(3)熟悉培训乡村医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掌握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6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健康教育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意义与作用;健康教育策略的概念和制定方法;人际沟通基本技巧;社会动员技巧;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使用技巧;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常见传染病和急性重大传染病防治】

1、目的

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对常见传染病和急性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

2、要求

(1)掌握国家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政策;

(2)掌握常见传染病和急性重大传染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点;

(23)掌握不同传染病病种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43)掌握正确识别和转运传染病可疑病人的相关知识;

(45)掌握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措施。

(5)掌握国家关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政策。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103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

(1)SaRS: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及个人防护要求。

(2)艾滋病: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国家免费治疗药物的适应症和监测指标、预防措施、职业暴露的处理和“四免一关怀”国家免费治疗药物政策。

(3)肺结核: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鉴别诊断要点、痰检、治疗原则、控制策略和预防措施。

(4)鼠疫: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预防措施。

(5)霍乱: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补液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6)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8)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及结果判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10)麻疹:临床表现及临床经过、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11)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2)细菌性痢疾:主要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13)伤寒与副伤寒: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14)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重点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原则、与非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15)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16)肾综合征出血热:五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综合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17)狂犬病:主要传染源、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伤口处理原则及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程序。

(18)地方性传染病和地方病:除上述的17种常见和重大的法定传染病外,其他一些法定传染病都有着较为严格的地区性,如在布鲁氏菌病、炭疽、阿米巴痢疾、疟疾、登革热、钩体病等传染病和血吸虫病高发或。此外,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还应学习这些血吸虫病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各地可根据本地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流行规律、特点和发病情况,具体制定本部分学习计划。其中,应重点学习SaRS、艾滋病、结核病和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有关内容。

(二)临床进修学习

1、目的

(1)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对常见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基本诊疗和预防控制能力;

(2)提高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临床急救能力。

2、要求

(1)掌握常见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2)掌握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措施;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方法;

(3)掌握常见疾病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4)掌握门诊日志、疫情报告卡的填写和常规诊疗操作的记录;

(5)掌握病人问诊、查体技巧;

(6)了解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转院记录、阶段小结、出院记录及死亡记录等医学文书的书写方法。

3、方式

各地可采取集中辅导和临床实践相结合、门诊和病房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员在传染病科、急诊科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进修学习,尽可能保证有较为充足的临床实践时间。

第二部分村卫生机构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培训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等相关知识;

(二)掌握预防接种的正确方法和安全注射的技能;

(三)熟悉疫情个案初步处理的相关知识;

(四)掌握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五)了解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含传染病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的基本知识。

二、时间安排

村卫生机构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培训共5天,参考学时为30学时,由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托乡镇卫生院举办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开展培训。

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主要内容;传染病疫情报告;实用消毒杀虫技术;传染病基本知识和诊疗原则;预防接种及安全注射;培训前后测试。

三、培训内容

【《传染病防治法》有关内容】

1、目的

提高村卫生机构人员依法管理传染病的意识,掌握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基本知识。

2、要求

(1)掌握法定传染病种类和主要管理要求;

(2)掌握依法配合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内容。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及当地多发传染病病种;村卫生机构和人员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如何配合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传染病法制化管理。

【疫情报告】

1、目的

提高村卫生机构人员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的质量。

2、要求

(1)掌握《传染病防治法》中与村卫生机构有关的主要规定;

(2)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及报告卡的填写和上报要求;

(3)了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3、授课计划(参考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疫情报告基本内容;传染病报告登记及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实用消毒杀虫技术】

1、目的

提高村卫生机构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中的现场消毒和杀虫技能。

2、要求

(1)掌握疫点的消毒杀虫技术;

(2)熟悉常用的消毒剂、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3)了解消毒方法的选择和杀虫剂的主要性能。

3、授课计划(参考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消毒杀虫概论;疫源地消毒的基本理论(方法、消毒剂种类、施药方法和使用原则、医疗废物的处理);常用的杀虫剂及其使用原则;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常见媒介宿主动物(蚊、蝇、蟑螂、鼠及其他媒介昆虫)的化学防治技术;消毒杀虫中的个人防护。

【传染病基本知识及诊疗原则】【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防治原则】

1、目的

初步提高村卫生机构人员的传染病防控能力。

2、要求

(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

(2)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

(3)熟悉传染病的传染过程、流行过程;

(4)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治及预防。

3、授课计划(参考学时:15学时)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现状、临床特点、诊断要点、个人

防护、诊断治疗方法。

(2)艾滋病:概念、传播途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原则、

国家“四免一关怀”策略。

(3)肺结核:流行现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结核病防治策略。

(4)霍乱: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5)流行性感冒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现状、临床特点与预防控

制、诊断治疗方法。

(6)病毒性肝炎: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治、乙肝病毒的三种抗原抗体

系统及临床意义、诊断治疗方法。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

(8)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

(9)伤寒和副伤寒: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

(10)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征。

(11)狂犬病:传染源、临床表现、伤口处理和预防措施。

(12)血吸虫病等地方性传染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各地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可对上述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安排,其中重点学习SaRS、艾滋病、肺结核病和血吸虫病的有关内容。其中,应安排一定的学时学习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方法。

【免疫接种、安全注射和健康教育】

1、目的

提高村卫生机构人员的免疫接种和健康教育能力,增强安全注射意识。

2、要求

(1)掌握计划免疫疫苗免疫程序;

(2)了解影响疫苗效价的因素;

(32)掌握计划免疫接种和健康教育相关技能;

(34)掌握各型常见注射器的使用及销毁方法;

(54)熟悉接种卡、接种证的使用和管理;

(65)掌握接种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

(7)了解常见免疫接种反应的处理原则;

(8)了解急性迟缓性麻痹监测及报告方法。

3、授课安排(参考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计划免疫相关知识;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计划免疫接种相关技能;各型注射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接种卡、接种证的使用和管理;常见免疫接种反应的处理原则。

第三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业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熟悉农村卫生和农村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和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

(三)熟悉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四)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革和发展农村卫生。

二、时间安排

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为14天,参考学时为100个学时,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卫生基本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和作用、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卫生管理和卫生经济知识、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及管理、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其他相关知识。

三、培训内容

【农村卫生基本政策】

1、国家和地方关于农村卫生和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基本政策规定,其中重点讲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2、我国农村卫生的政策演变、历史回顾和经验教训;

3、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历史和政策规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政策】

1、国家和地方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政策规定,其中重点讲解资金筹集、管理方式和如何科学合理制定报销方案;

2、我国合作医疗的政策演变、历史回顾和基本经验。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和作用】

1、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沿革;

2、乡镇卫生院在农村三级卫生网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

3、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4、乡镇卫生院院长在卫生院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与农村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

1、我国卫生法律、法规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等;

2、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规的有关内容,预防与处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途径和方法等。

【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卫生事业管理基本知识】

1、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运用;

2、与乡镇卫生院有关的卫生事业管理的特点与实际运用。;

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

4、乡镇卫生院管理技巧和如何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实施管理、协调和指导监督。

【乡镇卫生院经济核算与财务管理】

1、乡镇卫生院经济核算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2、乡镇卫生院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益。

【乡镇卫生院设施建设与信息管理】

1、乡镇卫生院基本建设的规范与要求;

2、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运用方法。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分配制度改革】

1、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乡镇卫生院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3、乡镇卫生院如何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建设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病案管理】

1、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质量评估的方法和途径;

2、乡镇卫生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以及病案利用方法。

【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与诊疗规范】

1、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和检查、合理诊疗的重要性;

2、乡镇卫生院实现合理用药和检查、合理诊疗的途径和方法。

【乡镇卫生院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1、常见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2、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内容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3、乡镇卫生院对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人际交流和公共关系】

1、乡镇卫生院加强人际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乡镇卫生院管理的艺术和技巧;

32、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方式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含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知识)。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及管理】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5

根据年初工作安排,9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

本次调查采取县乡人大联动的方式进行,县人大常委会分四个调研组重点对红椿镇、高桥镇、洄水镇、蒿坪镇、部分医疗机构、县合疗办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到村、组座谈,到相关单位听汇报、查资料,全面了解我县新农合运行的现状。瓦庙、绕溪、界岭、燎原、双安、向阳、高滩8个乡镇人大分别就本乡镇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从视察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农户认为新农合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农民就医有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够深入细致,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人口数据不实,政策惠及面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等因素,致使这一政策在落实中打了折扣,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群众满意度较低,参合积极性不高,干部垫钱较多,乡镇合疗办机制不健全等。在政策宣传方面,被调查的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不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乎没有,但对政策大都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参合、报销等一些运行程序和细节。在参合方面,被调查的农户中,占一半的农户认为是自愿参合的,30%的农户认为是上级政府规定要参加才参加的,还有20%农户认为是乡村干部硬压才参加的。在看病就医选择上,一半以上农户想在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看病,一部分农户反映身体健康,一般不住院,住院也自己掏钱看,认为合疗报销手续繁琐、医药费高、少数人反映报销的钱不够车费。还有一部分农户不看病,能拖则拖,能扛则扛。在合疗政策受益面上普遍偏窄,实际受益的农户不多,受惠程度不高。如红椿镇20__年参合14340人,基金配套总额573600元,20__年实际报销205人,报销186243元,占基金总额32.4%,全镇总受益率为1.43%;高桥20__年参合17326人,基金配套总额693040元,20__年实际报销302 人,报销277835元,占40%,全镇受益率为1.74%。由于本次调查农户的样本量较少,实际各乡(镇)参合农户的受益面更小。

二、我县新农合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细致。

一是宣传的主体不明确。在调研过程中乡(镇)合疗办工作人员反映,镇、村两级主要任务是按县上下达的收缴任务筹资,一些具体的合疗政策如报销的病种,报销比例,报销程序他们自己也一知半解,所以他们在农户收钱时也给群众说不清楚。然而实施合疗的主要“窗口”——医院,对合疗政策的宣传更少,只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执行有关政策,因此导致了看似都在宣传,可效果并不理想,使老百姓对合疗政策一知半解、含糊不清,给合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二是宣传口径不统一。在合疗证和参合发票上,明确写着群众有参合自愿的权利,但在执行上要求90%以上的参合率,这种参合自愿和高参合率之间的矛盾使乡村两级在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甚至村干部在收钱时挨骂,说是政策在下面走了样,给基金的收缴带来了阻力。在宣传口径上,收钱时说的农民交10元钱看病可以报销,但乡村干部讲的又根本兑现不了,比如高桥龙潭村任支书反映去年讲的报销人均6元的门诊费,村卫生室垫了600多元,至今未核报,最后村卫生室不得不终止执行这一政策。

三是宣传的形式单一,力度不够。走访时农户普遍反映,只是在收钱时才给他们宣讲合疗政策,其次就是王县长致广大农户的一封信,再没有其他宣传途径和形式,造成老百姓对合疗政策抱过高的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与以农村大病统筹为主的合疗制度之间的矛盾、加之基层干部政策宣讲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二)配套政策不够到位。乡镇合疗办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全是其他工作岗位的同志兼职,无办公场所,无办公经费,无信息化设备,但合疗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在如此情况下,很难完成县合疗办按政策下达的各项任务。我们从合疗办了解到止9月底还有10个乡镇(城关、洄水、红椿、蒿坪、高桥、班桃、东木、绕溪、界岭、苗河)参合人员登记表、10个乡镇(焕古、双安、金川、燎原、城关、蒿坪、洄水、班桃、界岭、苗河)合疗基金票据都没有报上来,给合疗办在审核报销时增添了工作难度,也不利于今后全县合疗工作开展。

(三)报销范围窄,农民受益面小。农民交10元钱,他们希望每一分钱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实施的农合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疗制度。调研中,群众反映,一是住院补偿比例总体偏低,补偿的范围过窄,而由住院产生的次生费用很大,加上路费、餐宿费、误工费等,一些人认为花了冤枉钱,就算得到了一定补偿,仔细算算反而不划算。农民受惠程度不高。例如红椿盘龙村李文波在西安唐都医院住院,共花了2万多元,跑了无数次实际只报了7030元;二是缺乏对合疗医院有效的监督机制,高收费、超范围检查、超范围用药的行为无法监督和控制,降低了农民的实际受惠程度的量和面;三是贫困人员虽由民政代交了合疗基金,但是由于无子女照顾,或者是因为交不起医院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和补偿后的自付费用,导致难以享受到合疗优惠政策;四是普遍反映农村患胃病、风湿关节炎、结核、妇科等慢性病的人多,而这些病又没有纳入合疗范围,交了钱也享受不到合疗优惠政策。

(四)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弱,不能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

一是基础设施差,条件简陋。如燎原乡群众就医不方便,而乡卫生院只有三张病床,住院租旅社,而且阴暗潮湿(有人说这样的条件好人都要住成病人)。二是医疗设备落后,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根本无法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个别卫生院内、外、妇、儿科室不健全,缺乏基本的急救设施设备,病人不放心在这样的医院就医。25个乡镇卫生院只有11个乡镇中心医院有一般的急救设备,其它乡镇卫生院均还是以老“三大件”(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和医生工作经验看病。三是人才缺乏,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各科室普遍缺少专业骨干,群众对基层医院不信任,只能舍近求远。如红椿外科、妇产科都没有技术人员,有b超但没有人会操作;界岭乡人大在联动视察合疗工作时反映,界岭乡卫生院几乎没有开展合疗工作。苗河乡卫

生院只有2个人,合疗工作量大面广,满足不了群众就医需要。而全县212个村卫生室基本都是私人个体,更无医疗设备,难以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四是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在乡村医生那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部分定点医院的医生服务意识差,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解太少,给患者开一些可用可不用的药品,增加了医药费用,有的医院存在空挂床现象,有套取合疗资金的嫌疑。如高桥龙潭村任支书反映他们村在公布的报销名单中有肖天生的名字,但该村并无此人。

(五)人口统计存在误差,基层垫资较多。

我们在调研的几个乡镇都存在人口空挂现象,乡村干部垫资数额较大,如红椿盘龙村,两年垫7640元,高桥龙潭村村干部每人垫资约800元。我们经过走访调查,人口不实有几个因素。一是人已在外多年,但户口在老家,有的已出嫁多年,但又未办户口迁移;二是统计年报有误,因为村人口基数决定着村干部待遇的高低,部分村有虚报人口的现象,这样逐年累计起来的有名无人,有名无户的情况较多,有的甚至是已死亡多年的人口而没有注销。农户参合上面要求按年报人口测算,所以下面垫资较多,这无疑给本已运转艰难的乡镇财政增添负担,严重影响基层政府工作积极性和干群关系。如洄水镇茶稻村共8个组,20__年底公安派出所统计是1843人,但农业普查只有1383人,合疗按1843人的90%算应是1658人,人口空挂275人,最后村上虚拟了一个九组人员名单,合疗款由镇上及村组垫付。

三、对我县新农合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提高农民互助共济意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一项新政策,让农民真正拥护和认可,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和落实的基础。依靠行政手段,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办法、参加人的权力和义务以及报销程序、报销标准、管理办法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和体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树立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行的基础和保证。为此,在工作中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民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尤其乡镇要扎实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途径,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合,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给农户宣讲政策上,公开、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参合患者,让他们相信合疗制度,从而提高他们参合的积极性。

(二)核实人口,消除疑虑,据实征收。政府要责令公安部门对人口进行一次清理,该登记的要登记、该注销的要注销。要对各乡镇人口空挂垫资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弄清事实,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以免使乡镇产生新的债务,同时为下一步合疗基金征收奠定基础。

(三)明确职责,完善制度,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县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完善制度措施,保证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要明确乡镇合疗办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一定的经费,并积极探索创新合疗基金征收新路子。二是扩大报销范围,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农民的风险意识相对较差,更加关注眼前的利益,对大部分农民来说,仅实行住院医疗费用补偿,难以调动他们参合热情。因此可以考虑将报销范围扩大,提高核销比例,并督促医院落实好门诊报销政策,征对农村常见病较多的实际将一些病种纳入合疗补偿范围,增大农户的受惠面。三是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从调查情况分析,一方面报销比例低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确实也出现了基金过多结余现象。去年我县结余基金1300多万元,今年大概要结余800万左右,因此,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县情实际,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以提高农民的受益程度。四是要简化办事程序,让农户少跑路,增加农户对合疗政策的信任度。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保障

[作者简介]曾佩雯,陈若尘,梁锐章,华南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本科生。广东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077-0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有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腾飞并没有给农民的医疗“福利”带来所期望的实惠。“看病难,看病贵”始终是农民心头的重负。2002年,我国开始筹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到2007年9月30日止,全国有7.2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96%。然而,关乎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新农合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以对广东增城正果镇兰溪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调查与访谈资料为基础,分析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一)广东增城市新农合基本数据

增城市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以户为单位,即家庭成员中的农业人口必须全部参加。2008年度的筹资标准为人均100元,其中个人缴交20元,镇财政补贴13元,增城市财政补贴40元,广州市财政补贴25元,中央财政补贴2元。参合农民到市内镇级医院就医可报销80%,到市二级医院就医可报销60%,到广州市定点医院(三级医院)就医可报销30%,生育统一报销500元一次,一年度每人最高可报销2.2万元。2007年1~9月,全市20041人次住院治疗,报销金额达3211万元,人均报销1602元,其中达到封顶线1.2万元(2007年封顶线为1.2万元)有196人;住院分娩补助人数3055人,补偿金额142.2万元;1~9月合作医疗保障基金救助78人(其中低保10人),救助金额41.3万元,人均救助5295元。

(二)增城市兰溪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数据与访谈分析

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我们选择了增城正果镇兰溪村作为典型进行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110份问卷(以户为单位做一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7份,采取入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搜集。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1 兰溪村新农合的参合率由一开始的70%左右,逐年上升,到目前已经超过90%,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被访者中有78.5%是自从有新农合以来,每年都参加;2.8%是参加了但中间有间断,原因是没钱或是一家人身体健康觉得不需要买保险;18.69%是开始没有参加但后来参加了,因为看到身边的参合农民能报销医药费,从新农合中受惠了,觉得该制度确实是可信的。

3 被访者中绝大部分参合农民都认为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心态比较健康。

4 被访者中有47户家庭曾经报销过医药费,占45.19%,其中绝大部分人认为报销手续方便快捷。而没有报销过的被访者中,85.96%认为“没关系,身体好最重要”,只有7.02%的家庭觉得“有点亏了,钱白交了”,另外有3.51%的家庭认为应该“适当给点退款或体检等补偿”。

5 被访者中有81.31%清楚知道附近的定点医疗机构有哪些,但对当地最近的定点医院正果卫生院的评价较低,医疗设备、医生水平和药品质量总体评价为中等,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一般,药品价格高。

6 被访者在回答“参加新农合最主要的好处”时,比较集中倾向于选择“生大病时有一定的保障”(详见图1),这从侧面体现了新农合作为一种保险所具有的一种特性。

7.53%的被访者认为参合农民是新农合实施后最大的受益主体,另有11%的被访者认为最大受益者是医疗机构。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村民参合热情高。但普遍对政策不甚了解

兰溪村2008年度参合率超过九成,接受调查的107户农户全部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访村民中绝大部分人能清楚知道参加新农合每人每年需缴交的费用,但当问到“每次住院看病的起付线是多少”时,只有19.32%的被访者回答知道有起付钱,但不清楚是多少;同样地,知道每人每年能报销的最高限额的参合农民也不多。至于“每年各级财政给每个参合农民补贴多少钱”,只有2.8%的人回答“知道”,但同样是忘记具体数额是多少。而关于“政府是否定期公布新农合报销情况”,逾九成人反映“从不公布”和“从没有了解这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是十分了解,很多关乎自身利益的政策条目都不清楚,这将直接导致参合农民不能正确维护自身利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参合农民只关注自身健康与否,知道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给自己的健康买个保险,但除非生病住院,否则缴交完保险费就从不再过问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2 当地村委在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的过程中,其自身都缺乏对政策的了解。据悉,新农合每年的宣传和收费工作都是由当地村委负责的。但在与当地村委的接触中,我们发现村委内部分工不明确,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上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并对其进行管理。村委人员对新农合政策的具体内容,如前文所提到的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报销比例等,并不熟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对农民的医疗负担并没有多大的减轻

受访者中有60.82%的家庭认为新农合对减轻其医疗负担的“帮助不大”,有14.43%的家庭甚至认为“没有帮助”。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集资水平低,决定了其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从受访者口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表现:

1 门诊没有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受访群众反映最多、抱怨最多的就是门诊不能报销。他们认为,很多人都是“大病不犯,小病不断”,小病一般都不用住院,因此都不能报销;但每次门诊都不能报销,合计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买了医保,门诊却不能报销,让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

2 住院床位费、检查费可报销的上限太低。我们从正果镇合作医疗办了解到,住院的床位费每天最多只能报销30元,超出的要自费。而检查费的报销则各级医院不同(正果镇级医院上限为500元),而且各间定点医院之间不承认除本医院外的

检查结果,导致转院后需要重复检查的现象出现,令病人负担更重。

3 一次性住院医疗费保险设置起付线,一年度最高可报销费用设置封顶线。据了解,当地镇级医院起付线为100元,增城市级医院起付线为300元,广州市级医院起付线为500元;一年度内每人最高可报销2.2万元。设置起付线和封顶线都间接地降低了参合农民的实际可报销比例。

4 被访者中有40%的家庭认为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高。当中更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认为参加新农合后,到医院看病比以前贵了;也有家庭认为是医生对参合农民开贵药;有几户人家曾经拿医院开的药的价钱与市场上药房同样药的价钱相比较,发觉医院的药贵很多。

(三)各级定点医院医疗水平与其报销比例不成正比

市级医院医疗水平高,但可报销比例低;镇级医院医疗水平低,但可报销比例高,让患者不知如何选择。

建议可区别对待不同病种。对于特定的大病重病,到三级医院进行治疗的,报销比例可适当调高。

(四)被访者对新农合总体评价较满意,但满意背后的诸多不足不容忽视

被访的107户参合农户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达7.28(10分满分),说明大家对该制度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很多参合农民还是提出了自己对新农合的一些不满意的方面。如,报销手续太繁琐,报销比例低,医疗费价格太高,许多疾病都不能报销等。

另外有54%的被访者“说不清”新农合这个制度有什么问题亟需解决,但这种“说不清”并不是因为满意,而是因为不了解这个制度。而这部分家庭给新农合的打分是最高的7.49。相反,能清楚说出该制度“有什么亟需解决的问题”的被访者,他们的意见是宝贵而且可靠的,他们给新农合的打分是6.93,有些家庭甚至打出了3分。另外,曾经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对该制度的评价要高于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参合农民;认为“报销比例太低”的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评价最低,只有6.06分;认为“医药费价格太高”的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评价也不高,只有6.8分。由此可见,“报销比例太低”和“医药费价格太高”是新农合制度中令参合农民最不满意的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下一年度新农合制度调整时可适当考虑提高报销比例,进一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 简化医药费报销手续。现行的制度是参合农民先垫付医疗费用,出院结账后到镇合作医疗办根据手续进行报销。这样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参合农民要一次性拿出大笔资金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但如果参合农民在医院结账的时候就能按相关规定直接减去可报销的医疗费用,而这部分被减免的医疗费用由医院向政府相关管理新农合报销的部门进行定期报销,那么农民对医疗费用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2 将门诊纳入可报销医药费范围内。在一些经济比较宽裕的地区,如惠州铁场,门诊纳入可报销药费范围内已经实现。在新农合基金能够承担的情况下门诊可报销的做法应该得到推广。

3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补助为重,忽略了对相关疾病预防与保健,诸如健康知识宣传、疫苗注射、疫情防治等的工作。加强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建设,能防患于未然,有效减少大病的发生。

(二)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工作

做好新农合的宣传工作能让群众更了解新农合这个制度,从而扩大其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民受惠。对新农合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工作应该是基层干部的宣传。但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知识不过关,对新农合政策一知半解,在宣传过程中力不从心甚至马虎了事。鉴此,有必要对农村干部进行培训。

1 村委中应设立专门管理农村社会保险的部门或专门人员。该部门(或工作人员)应能熟知各项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能主持每年的农村社保宣传及熟悉相关手续的办理流程,能更好地解答村民对社会保险的疑问。

2 丰富新农合宣传途径。调查地的宣传方式主要采取人户宣传,虽然有效,但人力物力花费大。新农合开展已有数年,各位村民也知道有这个制度,以后每年的宣传可不必采取入户宣传,而是通过村广播、粘贴公告等更简便的方式进行。

(三)医院在农村医疗制度改革中应积极配合。提供优质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1 规范定点医院的医疗用药和药品价格。对同样的病征,医生用药具有可选择性。两种药具有同样的功效,可是药价却不同,但往往只有医生具有选择的权利,患者没有。那么医生的这种“权利”就十分值得重视了。另外,在调查中,群众偶有反映医院开的药要比市面的高――在医院里买药20多元,但在市面上却只要8元。这些现象都严重地影响到医院在病人心中的形象以及可信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这两方面作出更积极的引导。再者,医生应提高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坚守行业行规。

2 医院间实行联网,现实医疗资源共享。各医院间相互承认医疗检查结果,共享医疗信息,加强交流。要保证各医院的医疗器械的质量合格,检测结果可靠,在此基础上,医院间互相承认检测结果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四)加快农村医保体系与城镇医保体系的接轨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医疗保障体系也应该顺应大势发展。

1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考虑在新农村建设中逐年增加对农村医疗设备的投入,逐步拉近城乡医疗的差距。

2 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引导城镇医疗卫生人才流向农村。用于农村医疗建设的财政资金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医疗人才的培训。先进的设备还需会使用的人才能发挥作用,医疗人才的培养是农村医疗建设的关键,要及时更新基层医生的知识。另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引导医护人才流向农村,如到农村服务满五年,相关职称评定可优先等。

四、结语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3-0015-03

广大农民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二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使他们享有的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微乎其微,特别是关系到广大农民身心健康的医疗保障,同城镇居民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只有在农村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医疗保障体制,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新特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实质是一种政府高度补贴的自愿性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已经实现全覆盖。截止2009年第一季度,参保人数达到8.3亿,全国农民累计已有9.24亿人次受益,累计补偿资金达591亿元。新农合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对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一)农民自愿

在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缴纳合作医疗保险费,家庭的所有成员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纳10元的保险费并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这种做法,一方面,扩大了该项制度的覆盖面,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人参保,全家吃药”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筹资范围和基金的整体规模,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二)政府做保证

在资金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政府投入为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筹资额度占80%,2009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40元标准补助,对东部省份按照中西部地区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40元,农民个人缴费增加到不低于20元。东部地区的人均筹资水平应不低于中西部地区。从2010年开始,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60元的标准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元。

在管理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次要求省、市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在分担风险方面,新农合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或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结合,医疗服务水平和基金的互助共济与抗风险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保障重点明确

在以往实行的合作医疗中,农民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是农民受益度小、统筹面窄、抗风险能力差。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新农合补偿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50%的地区新农合住院补偿提高了5个百分点。把保障重点放在保大病上,这样可以缓解因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避免因患大病而致贫、返贫现象的出现。同时,在保障大病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小病,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吸引更多农民参加。从2008年开始,政府部门积极推进门诊统筹,加大门诊统筹力度,把保障的重点由大病起步逐渐向门诊小病延伸,扩大大病统筹的一些门诊慢性病种。

二、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制

(一)建立新的筹资体制

新农合强调政府是筹资的主体,地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0元,但在实际运作中,政府对新农合的投入比例较低。特别是县乡财政困难,负债过重,无法保证其资金的投入,主要的资金最后还是由农民负担。有些省市规定,参保者在乡、县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只能得到约20%的医疗费减免,而参保者到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没有任何补偿。可见,新农合的受益人群主要是生大病住院治疗的参保者,这就造成部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推行新农合的过程中,筹资成本由政府或卫生部门承担,由此造成一些政府部门工作缺乏主动性。地方政府投入不足,集体经济投入部分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为改变上述现象,首先,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比例,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新农合专项资金制度。按2006年底参保农民4.1亿人,每人每年补偿40元计算,共需164亿元,这约占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08%、国家财政收入的0.4%,即使提高到每人60元,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也有能力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贴。比如,石家庄市政府就单独拿出一部分钱在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之外又实行大病补助,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乡镇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逐步纳入到医保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金,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以及公共医疗设施缺乏的现状。其次,降低新农合运行成本。新农合是以县为单位统一审核报销,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由保险公司派专管员负责对到外地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就医的参合人所发生医疗费用的审核和补偿,而农民居住分散,健康状况差异又大,这造成管理成本偏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县级单位设立了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在乡镇也成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机构人员和办公经费都列入财政预算,这增加了县乡政府的财政负担。为了减轻财政压力,许多县乡政府将部分费用转嫁给卫生机构,最终又将转嫁给患者,无形中浪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也降低了对农民的保障水平,因此,必须降低新农合的运行成本。比如,可以让保险公司参与进来,由保险公司设立结报补偿服务中心,建立起有效的运作机制,同时加强风险管控,降低新农合运行成本。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将基金委托给中国人寿二道江支公司全权管理,从而将“新农合”运行成本降低了90%。

(二)合理调整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扩大补偿范围

从2009年起,河北省新农合年最高报免额度提高到3万元,但由于此制度中的大病补偿不是病种补偿,而是以医疗机构级别来确定补偿标准,乡级住院补偿比例为70%―80%、县级为60%―70%、县级以上为45%―60%。受基层医疗部门医疗条件和手段的限制,部分大病患者不敢到这些医院就医,只能到报销比例低的大医院就医,再加上部分所用药物及检查项目不在报免范围内,直接导致报销基数大大减小,最后拿到手的报销费用也不过总费用的40%。以石家庄市为例,2007年1―6月,石家庄市住院补偿比例为29%,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这个比例体现不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救助为主”的精神,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特别是困难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即便是北京市这样财力雄厚的城市,住院补偿率也只有2008年的48.4%。

(三)加大管理监督体制建设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大致有3种形式:一是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二是由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主管,或新组建的一个独立机构(直接隶属于地方政府)来管理;三是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管理。由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并没有形成专门体系,管理部门上只是涉及卫生、财政、民政部门,而审计、农业、发改委、教育、人事、编制、人口计生、药品监督和扶贫办等部门还没有完全介入到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在宏观上没有形成符合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卫生、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及外部审计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为参合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遏制农村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比如,陕西省进行了新农合单病种限额支付改革,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我们认为,一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二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将定点医疗机构做好新农合工作情况纳入到日常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三要建立由参合农民组成的监督小组与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和管理状况进行不定期评议的制度,并完善监督机制。对评议不合格或排名最后的医疗机构,要取消其定点资格。四要对经常违反规定给病人乱开大检查和大处方的医生进行惩处,除了吊销其处方权外,还应该以通告的形式告知参合农民,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盛行。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健全社会监督、审计监督等机制。一是彻底管好农民的“保命钱”。合作医疗基金是参合农民的“保命钱”,管好用好是新农合工作的中心环节。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也越来越重。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1月―12月,四川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新农合”职务犯罪案件22件52人,涉案金额90余万元,诈骗“新农合”基金的犯罪案件也达到40件82人,这些犯罪案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为此,要严格落实和执行好基金财务管理与政务公开制度,各省、市、县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合作医疗基金监督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二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完善对医疗机构的立体化监督体制。当前的监督主要有审计监督和财务基金管理制度,这些只是技术监督,还要发挥社会力量来进一步强化监督,形成一个立体的监督网。比如,建立医疗报销公示制度和患者回访制度。同时,还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比如,有些地方定期公布县级医院所用药品报销的比例范围。三是发挥农民参与监管的作用,采取多种监管形式,除公示、举报外,还可以采用不定期抽查、聘请农民作为监察员和信息员等,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监督。

(四)建立预警机制

监察、人事、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或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除了实行药品集中采购或跟踪采购、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外,还应该建立医药费用警告与通报机制,严格控制参合农民自负医药费用比例,把医药费用控制成效列入新农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重点对药价进行监管,确保定点医疗机构间药价的统一。同时,对不按规定核实参加新农合人员的身份,造成冒名顶替;不严格执行新农合诊疗目录或药品目录;使用自费或贵重药品及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不告知;不按病情需要收入住院病人,有意过度使用新农合基金;截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治疗;“搭车”开药或更换诊疗项目和药品等行为;依法依纪进行处理或处罚。

(五)建立健全基层医护人员培训体系

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报销比例是最高的,县级和市级医疗机构则递减。实际上却是很多农民生病后仍去县或市里的大医院看病,主要原因是乡镇(村)卫生院医疗水平不高,尤其是缺乏好医生,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统计,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占1.6%,大专学历人员占17.1%,中专学历人员占59.5%,高中以下学历人员占21.8%,这反映出我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很低。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要制定适宜的政策,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待遇,吸引城市医护人员和医科毕业生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需要的地方去。二要对现有的从业人员根据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开展建设与培养工作。实行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依法行医的准入管理,招聘优秀的医务人员,淘汰不合格的人员。实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使其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较高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8

论文摘要: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专题询问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张茅表示,要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使群众个人支付比例进一步降低,并设想要在“十二五”期间降低到30%甚至以下。

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医保制度在农村推行的“雏形”。从七年来的运行情况看,总体进展顺利,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此项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西部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民普遍面临“看病难”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贫困、缺乏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农民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失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针对这些问题,调查组对鄂西山区的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来凤县大河镇农村医疗概况

大河镇位于来凤县西部,分别与本县旧司乡、百福司镇、绿水乡、革勒车乡、咸丰县甲马池镇、丁寨乡、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木叶乡等八个乡镇接壤。全镇国土总面积317.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3.5%。总人口48200余人(其中集镇人口110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2%。2007年该镇农民人均年收入两千余元。全县有五乡三镇(绿水乡、漫水乡、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大河镇、翔凤镇、百福司镇),一个省管开发区,4个社区,185个村,除县医院、县中医院、县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四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外,还设有乡镇卫生院。

2010年7月,调研组赴拥有248户、964人的大河镇桐子园村展开初步的实地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村民、村干部。共入户31户,访问近百人次,其中对33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了积极效应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是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和农民健康的重要表现。

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表明政府应当对公共卫生和农民健康承担责任。而这一点在以前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不够明确的。卫生健康服务被称为“公共产品”,但实际上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一直是由个人负担。有学者曾指出:“1979年以后,政府就基本上放弃了对农民医疗保健的责任”。那么,以2002年10月中央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标志,意味着这种状况从此有了根本的转变。

(二)缓解了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看病难”,根本上是因无法承担起医疗费而导致的。地方政府根据2003年1月国家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河镇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来源为:中央财政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补助10元,农民按每户每人每年交纳20元。

访谈中了解到,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后的2009年,桐子园村农民因病住院人数比往年有明显增加,可以看出乡镇农民对医疗保障需求的迫切性。至2009年6月底,该村九百余村民第六次享受“报销”了医疗费用,其中一名因阑尾炎住院手术的患者报销医药费用982.3元(医疗总花销:2023.5元)。农民成为合作医疗中的直接受益人。

(三)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得到重视和建设。

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构成了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其中,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又十分薄弱。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建设,乡镇级卫生院与县市医院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大河镇政府正在认真落实《来凤县三年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7—2009)》,完成中医院住院部搬迁工程建设、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完成漫水乡卫生院整体搬迁,旧司乡卫生院住院部、翔凤镇卫生院综合楼项目动工建设,抓好6个中心村卫生室和10个一般村卫生室的新建和改造。在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同时适当加强乡镇医疗机构建设,是及其必要的,也是对解决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农民在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

来凤县全县总人口3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26余万。据统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19万多人,参保比率为73%,与来凤县预定完成参合率85%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我们在入户访谈中感到,不少农民对待合作医疗实际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作为一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运作主体,县、乡镇级医疗机构也是积极主动的,农民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宣传、被动员、被要求……始终被动的农民似乎不知道自己应当是合作医疗的主人和受益者,在对“合作医疗”的理解上也往往和“医疗保险”混作一团。尽管通过行政手段获得较高的“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二)合作医疗资金不足,实际覆盖面偏小。

资金不足依然是乡镇医疗机构发展和农民健康保障受到制约最根本

原因之一。合作医疗定位于“医治大病”,假定一次“大病”住院治疗的费用为6000元,就需要花去200个人全年的所有医药费,也就是说覆盖率仅为1/200左右。这种以保险业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展开的合作医疗,对于农民吸引力十分有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中没有病人就不愿参保,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交的那部分钱都用不回来”,更不用说享受国家补贴;家中有病人希望参保但没有钱参保,尽管每人每年交20元似乎不多,但家有病人的农户往往正是家徒四壁的特困户。

(三)合作医疗体系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偏高。

调查中了解到,不少村民对药价偏高、报销目录的限制表示不满,还有一些农民因担心报销手续繁琐对合作医疗望而却步。尽管来凤县有关部门在简化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审批手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推行了“直通车”式报销方式。但从保障资金安全的角度,仍有许多监督管理环节必不可少,像“分段按比例报销”、“单病种定额补助”的操作流程都不可能太简单,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前面提到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实际上该县将合作医疗政策汇编成册的“工具书”就达四、五本之多。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这些政策精神也属不易,县乡两级经办人员组织了多次培训。县里还专门成立“来凤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和“来凤县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可见,来凤县乃至整个恩施州在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上付出了极大精力。

四、政策反思与建议

(一)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在政府职能、市场机制与公民权利之间寻求平衡。

政府提出合作医疗的初期目标可以概括成“农民得实惠,政府增威信,医疗机构得发展”,这就表明: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构过程中其关注点不一样,至少是有差异的。从总体上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健康保障,解决弱势群体贫困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民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具体分析起来,农民最关注的是“实惠”,是要尽量少掏钱看好病;政府需要“政绩”,“增威信”生动地表达了政府的诉求;“医疗机构得发展”则反映了医疗机构的呼声,“发展”意味着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而这些都来自于“新型合作医疗”。既然不同主体的目标有差异,也就是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民的三方博弈。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拨款或“财政转移支付”构成了合作医疗资金的大部分,可以说资金来源主要是“计划经济”方式。但另一部分面向农民的筹款方式却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上类同于商业保险模式,“谁投资、谁受益”,这种“计划”与“市场”的矛盾、“政府”与“市场”的矛盾无法回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中,“管委会”是由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组成,“三方博弈”中最重要的一方——农民则在管理、监督中缺位。负责具体实施的“农村合作医疗技术委员会”和“管委会报销办”更直接设在县医院。某种意义上,县级医疗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里又面临着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矛盾。保障农民健康是政府的责任,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的本职。然而,在“财政包干”、“自负盈亏”的背景下,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实属不易。医疗机构面向的是市场,市场机制就要追求利润。难怪合作医疗伊始医疗机构都争相要成为“定点医院”,而有群众则怀疑“定点医院”看病的药费比“外边”要贵。在“三方博弈”中两方联合、一方缺位,合作医疗的主人——农民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样的制度设计不能说是合理的。

(二)几点建议

1整合农村现有医疗资源,加强乡镇医疗队伍建设。

强化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建立“优秀医疗人才定期下乡帮扶”、“乡镇医生定期进修”制度,提高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乡镇医疗队伍建设中抓好各级经办人员、定点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培养出一支业务技术熟练、作风扎实、懂管理、爱岗位、务实高效的医疗管理队伍。同时,还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病人至上”理念,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入出院等制度,严禁乱收费、搭车药、搭车检查等错误行为,真正把农民的保命钱用好。

2注重农民的参与,尊重农民的意愿,在保持“高”的参与率的同时提高“深”的参与度。

包括从政策设计、具体实施、筹资与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应当体现参与性和公开性。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模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不能都搞“一刀切”。其工作重点不仅要抓“治大病”,而且也要抓“预防保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的投资力度,另方面,合作医疗资金着重放在社区能够治疗、无需住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上,杜绝“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以此来不断提高参合农民满意度。

3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筹好用活资金。

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的资金在依靠落实县级补助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及时到位,以确保新农合的良性运行的同时,可由政府扶贫开发部门或民政部门负责,另设专项基金对特困的“大病”农民实行“农村特困医疗救助”。进一步完善补偿报销方案,做到既不沉淀资金,又不超支透支,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积极稳妥地实行慢性病门诊补偿,重点解决癌症、肿瘤放化疗等病种补助,充分发挥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资金的管理上须与“合作医疗”完全分开。以审核报销为重点,坚持定期对所有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逐一审核,做好监督,逐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解除群众担心的医疗机构收费、服务质量方面的顾虑。

4引入市场机制,平抑农村药价。

在县一级医院推行“医”、“药”分开,扶持建设平价药房。由于鄂西山区拥有大量的珍惜中草药资源,因此鼓励发掘和发展中草药、针灸等民间传统医疗方法,对大幅降低医疗成本,应该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2002,22(11).

[2]杨团.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9

【关键词】手足口病暴发托幼机构

2009年9月7日,我中心通过疫情网络报告监测系统,发现某医疗机构报告宁州镇新庄私立幼儿园报告2例手足口病疫情,立即组织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对该幼儿园进行调查处置,同时由当地卫生院及村卫生所防保人员对该村委会6岁以下儿童进行排查,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的漫延,现将调查处置结果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该幼儿园位于宁州镇新庄村委会新庄村,距离县城约3公里,交通便利,是一所经教育局备案批准成立的私立幼儿园,有保育教师3人,厨师1人,共有入园儿童3个班级58人,其中大班8人,男2人,女6人;中班30人,男17人,女13人;小班20人,男13人,女7人;儿童早餐、晚餐在自己家中就餐,在园内吃中餐的儿童约30余人(新庄村的儿童回家就餐);园内有床位80张(高低床),每人1床位,厕所为水冲式。该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共984户3578人。新庄村有185户664人,其中6岁及以下儿童135人,村民生活饮用水为地下山泉水(未消毒),厕所分为沼气厕和露天厕两种。

2流行病学调查

2.1首发病例魏某某,男,2005年4月22日出生,患儿于2009年9月4日口腔出现疱疹,9月5日手部和足也出现疱疹,但家长未在意,未到相关医疗机构就诊,继续入园就读。9月7日宁州卫生院医生进行病例排查时被发现,即日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手足口病,9月9日因患儿体温≥37.5℃超48小时,以“重症病例”转上级医院治疗,9月15日治愈出院。经流行病学调查,家长否认患儿发病前1周到过外地,也未曾与其他疑似患儿有过接触史,平时全家饮用生水。

2.2首次报告病例孙某某,男,2006年11月17日出生,2009年9月6日出现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手足口病,并入院治疗,9月8日以“重症病例”转上级医院治疗。从9月7日第一例病例报告,到9月18日最后一例患儿治愈出院,该幼儿园共报告手足口病27例,罹患率46.6%(27/58),其中重症病例6例,占报告病例数的22.2%(6/27),轻症21例,占77.8%(21/27)。

3流行特征

3.1人群分布男性15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1.25:1;其中2岁2例,3岁13例,4岁7例,5岁5例。

3.2发病时间分布9月4日1例,9月6日1例,9月7日7例,9月8日13例,9月9日5例。

3.3班级及地区分布小班16例,中班10例,大班1例;其中新庄13例,下龙洞9例,新文2例,居左1例,上龙洞1例,其它村委会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新庄和下龙洞,占病例总数的81.5%(22/27)。

3.4临床表现

27例病例中出现发热患者14例,占51.9%。体温在37.4~39.5℃之间,其中体温≥37.5℃并超过48小时的6例患者均以重症病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手、足部出现皮疹的21例,占77.8%;手、足、臀、背等部位出现皮疹的3例,占11.1%;仅手、足部出现皮疹的2例,占7.4%;口腔出现疱疹,手出现皮疹的1例,占3.7%。

4控制措施

4.1对全部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1],规范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20人份送市疾控中心,采用reaitime-pCR检验方法进行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检出eV71核酸阳性13人,检出率65%,20份标本均未检出CaV16核酸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

4.2指导该幼儿园及学校规范开展晨检和预防性消毒工作,现场对该园提出了书面整改指导意见,要求该园做好健康教育和消毒工作,建立因病请假制度和缺勤追踪制度,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1],9月7日下午对该幼儿园书面建议全园停课10天(9月8日~17日);9月11日对新庄小学学前班建议停课10天(9月12日~21日);并要幼儿园及小学学前班复课时认真进行入园(学)检查,患儿必须凭医院治愈证明方可入学。

4.3积极治疗现症病例确定县医院为全县的唯一诊治定点医院,一旦确诊要求全部住院治疗,按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要求[2],严格筛查,发现重症病例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4.4主动搜索病例由县医院儿科医生、当地卫生院、村级医生以及村干部共同组成排查小组,开展辖区内患儿的排查工作,对患儿家庭及辖区内6岁以下儿童开展手足口病排查工作,9月7日~12日每天一次对各村民小组进行手足病排查,共排查6岁以下儿童306人,排查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病例4人,并及时进行治疗。

4.5对校舍、病家环境进行消毒按卫生部《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2],使用含氯制剂对该幼儿园、新庄小学及患儿家庭进行消毒,消毒对象主要是餐饮具、玩具、教室、宿舍、课桌椅、门把手以及患儿使用过的奶瓶、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

4.6由当地政府组织动员群众,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幼儿园及学校门口的农家堆肥及垃圾,清扫村庄内道路及水沟,在各村民小组广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

5讨论

5.1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该幼儿园从9月4日起出现第一例病例,到9月19日最后一例病例的治愈出院。该幼儿园58人入园儿童中有27例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并从患儿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eV71核酸阳性13例,说明这是一起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幼儿园儿童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典型案例。导致疫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①高传染性、高罹患率、高检出率、高重症率的发生与感染eV71有关[2,3,4];②当第一例患儿9月4日发病时,患儿出现了手足口等部位出疹症状,但未引起幼儿园老师及家长的注意,直到其他学生也相继出现症状就诊,并且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介入调查处理时,家长才带患儿前去就诊,延误了采取隔离及消毒措施的最佳时机;③该幼儿园属私立幼儿园,工作人员偏少,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导致幼儿园晨检工作不规范,日常晨检中仅查看是否发热,未进行其他检查,无晨检记录,也无患儿因病缺勤记录;④幼儿园儿童之间存在共用餐具、洗手盆、口杯和擦手毛巾现象;⑤对校舍、餐饮具、玩具等设施消毒不到位,管理人员说不出消毒剂的配制方法,也不能提供消毒证明或相关记录;⑥幼儿园外环境卫生极差,距幼儿园门口不到10米就是村民堆放农家肥的场所,在幼儿园中即可嗅到明显异味,园中苍蝇密度极高;⑦在开展事件调查处置的早期,没有意识到该病的严重性,部分患儿姐弟或兄弟就就读于一墙之隔的小学校,两校学生日常接触十分密切,同时存在家庭暴露等问题,以至该校学前班9月11日报告可疑病例4例,12日报告1例。9月11日我们对相关班级采取停课及消毒隔离措施之后再无病例报告。

5.2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多数村庄距城镇较远,近年来由于生活改善,农村群众对子女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农村中也陆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托幼机构,一方面可解决农村孩子早期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还解决了农忙时节劳动力解放的问题。但是,我县农村私立托幼机构目前普遍存在办园条件差、人员素质低、管理不规范的实际。今后一段时期内,疾控中心以及乡村防保人员只有加强对农村托幼机构,特别是农村私立托幼机构的重点传染病的监测、指导和宣传工作,同时农村私立托幼机构也要规范管理、增加校医或兼职校医的设置,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类似疫情的暴发。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

[2]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报告篇10

一、基本情况

我镇于xxxx年xxx月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xxx年xx月全面推开。xxx年来,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机制。新农合制度自试点以来,镇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新农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日常业务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公室,配备了专用设备,配齐了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报销管理、新农合基金预决算、内部审计、财务会计、医药费用公示及基金超支预警报告等各项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步入了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群众的参合积极性比较高。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积极进行宣传。各村设置固定标语、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尤其在收取新农合基金时,镇村干部全部参与,广泛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医疗卫生部门也利用送医下乡、健康查体等机会,进一步向农民群众宣传新农合制度。通过宣传,提高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和参合积极性,参合人数和参合率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参合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坚持对镇村医护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医疗设备和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了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疗护理条件。对村级卫生室进行了合理的合并,并强化监督管理,在村卫生室实行了定点医疗报销,方便了群众就医。逐步完善医疗报销和监管制度,简化手续,实行参合农民自主选择就医点制度,县内就医不再办理转院手续,进一步方便了群众。

二、存在问题

(一)新农合普及率还不够高。2008年我镇农民参合率为xxxx%,与普及新农合制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全鹅观草县来看,我镇的农民参合率低于其他冲部分乡镇。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部分群众并不真正了解新农合制度的意义,没有树立起风险意识、救助意识,一些青壮年家庭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参合积极性不高。在宣传过程中没有把具体的补偿标准发给农民,报销时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有时不相符合,容易产生怀疑、抵触情绪,影响了继续参合的积极性。另外,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较多,影响了参合率的提高。

(二)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多数镇卫生院存在科室设置不全、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的现状。村卫生室经过合并后,几个村共用一个卫生室,群众就医不方便。部分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卫生差、医疗水平低、管理不规范。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存在的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参合积极性。

(三)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由于地方财力紧张,县财政垫付款较低,镇定点卫生院新农合周转资金不足,周转期长,运转困难。镇卫生院还没有实行上划管理,县卫生行政部门对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以药养医”的现象依然存在,参合农民在治疗过程中被动使用新农合药品目录之外的高价药、新药,增加了医疗负担。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一步理顺对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医疗设备,狠抓内部管理,努力提高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积极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根据村民居住情况和交通条件,合理设置村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