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十篇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十篇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2:39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1

手术室是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小组的宗旨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督促力度,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医院从2016年开始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19例,男性1例,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7.8±2.3)岁;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20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其中女性19例,男性1例,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28.5±2.4)岁.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有:①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选取控制小组的组长,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其中成立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压疮护理、消毒隔离和质量检查等5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1名组长,3名成员。②组织相关培训:定期对科室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讲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对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在科室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作用;熟练掌握质量控制方法,提出改进措施并由每组组长讲解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并对每位护理人员方法质量控制标准表,对掌握的与没掌握的进行标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组织会议进行相关讨论和修改。③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过程中有每组中的1为成员对相关护理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并记录抽查情况,于每周上报抽查结果,并每月进行一次总结会议,总结本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每组成员主动反馈各意见,对于表现出色的护理人员给予表扬

1.3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各组(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压疮护理、消毒隔离和质量检查)间护理质量分评分,总分为100分。比较2015年和2016年两年度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比较。

1.4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用(x±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各组间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压疮护理、消毒隔离和质量检查等5个方面的质量评分和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年度出现的不良事件比较

2016年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疾病选用手术治疗,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室患者的病情复杂,病情严重,临床护理对疾病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对护理要求逐年升高[2-3]。

R床护理过程中通过有效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通过严格控制护理质量管理,保证高护理质量。通过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通过逐层管理,形成多方位的有效控制,各组间的护理人员各司其职,降低质量控制过程中纰漏的发生率[4-5]。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能有利于各小组实施管理,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督促各相关质量的控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压疮护理、消毒隔离和质量检查等5个方面的质量评分和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荣.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3):164-165.

[2]陈明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s1):148-148.

[3]安莉.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循征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5(6):148-151.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2

关键词:三级质控护理管理;妇科手术;流程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妇科手术室有护士30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4.2±3.5)岁;学历:大专18人,本科10人,硕士2人;职位:护士长1人,主管护士6人,护士23人。实施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前(2017年7~12月)本院共开展妇科手术128台,实施后(2018年1~6月)本院共开展妇科手术130台。实施前: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38.5±2.8)岁;手术类型:卵巢肿瘤切除术38例,宫外孕剖宫探查术3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40例,子宫切除术18例;实施后: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38.2±3.2)岁;手术类型:卵巢肿瘤切除术35例,宫外孕剖宫探查术3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42例,子宫切除术18例,实施前后妇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8年1~6月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士长-专科组长-专科护士三级质量管控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2名、普通护士4名组成,其中普通护士均为本科以上工作年限大于5年的护士,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及责任心。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妇科手术护理整改措施计划制定及实施;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妇科手术术中出现的差错及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及鉴定,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1.2.2确定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指标

根据妇科手术特点,以卫生部制定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基础,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规范的《妇科手术护理质量检查表》,并确定护理质量指标,内容如下:护理技能操作合格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特级护理合格率>95%;护理记录单合格率>95%;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95%;消毒灭菌合格率>95%;各种管道护理合格率为100%;危急物品仪器完好率100%。护士长每月按照《妇科手术护理质量检查表》对当月收治的病例进行护理质量调查,并于每个月月底组织小组其他成员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1.2.3制定“三定,三不定”检查标准

①“三定”即护士长每日定时与组员对当日本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发生的护理缺陷问题,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护士长每周就手术护理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护理缺陷问题与组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护士长每月定期召开全科室护理质控会议,对妇科手术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的质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②“三不定”即责任护士每日不定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所发现的缺陷问题向主管护士反馈;主管护士每日不定时检查责任护士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其护理操作技能、风险防范能力、危重病患护理计划制定及落实情况;护士长每日不定时到手术室巡查,检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由护士长依据《妇科手术护理质量检查表》记录实施前后护士技能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单合格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各种管道护理合格率、危急物品仪器完好率。(2)不良事件:由护士长记录实施前后患者术中压疮、术中低体温、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3)满意率:由护士长分别于实施前后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90分为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指标合格率比较

实施后护理技能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单合格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各种管道护理合格率、危急物品仪器完好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

2.2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实施后患者术中压疮、术中低体温、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3.1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中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技能操作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单合格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各种管道护理合格率、危急物品仪器完好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提示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示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护理人员管理水平及护理技能,而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明确了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强化了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了手术室护士专业技能[5]。同时,通过实施“三定,三不定”检查制度不仅强化了手术室监管力度,同时可促进各级护士间相互学习及交流,提高各级护士护理监管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6]。

3.2三级质控护理模式可降低妇科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术中压疮、术中低体温、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表明三级质控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妇科手术不良事件,研究结果与陈伟萍等[7]相似。三级质控护理模式的实施促使手术室各级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强化了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完善了手术室监督机制及相关流程,并培养了专科护士风险管理意识,从而预防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8,9]。另外,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手术室专科护士主观能动性,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士质量管理能力,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11]。

3.3三级质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患者满意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手术室在实施三级质控护理管理后患者满意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表明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率。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强化了专科护士基础护理检查,提高了专科护士护理技能,不仅保证了患者护理安全性,而且在护理过程中加强了与患者沟通,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12]。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3

[关键词]前馈控制;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各类新型手术方式和手术不断被探索和突破,手术适应证得到了明显的扩大,手术需求也随之增加[1-2]。随之而来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充分提高了手术周转率,保障手术室内工作高效率运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3-4]。前馈控制属于一种主动性控制管理措施,其可以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风险事件解决在初始阶段,是一种“事前控制”[5-6]。本研究通过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进行分组,常规管理组40例,年龄20~70岁,平均(41.5±16.5)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25例,关节内固定术15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3例,大学及以上17例,脑力劳动者22例,体力劳动者18例,前馈控制组50例,年龄21~71岁,平均(42.2±16.6)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29例,关节内固定术21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9例,大学及以上21例,脑力劳动者28例,体力劳动者22例,本研究均在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管理组按照医院手术室护理常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患者身份标识制度、查对制度、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前馈控制组按以下方法进行:①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针对手术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器械因素、手术室感染因素等几类[7-8]。②建立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计划: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导入前馈控制理念,预防安全问题发生,对于相关的流程、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检查和考核。督促护理人员将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及早预防、及早控制。③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手术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骨折手术治疗的基本过程,交代手术的重要性,术中需要的配合。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核查意识和慎独精神,执行术前二查、术程三对的制度。④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培训:对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进行完善,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使其可以意识到手术室护理工作是患者治疗防范的最后防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手术室各项流程、规章制度。⑤加强前馈控制管理措施: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知识进行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强化团队意识,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使病房护理人员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紧密衔接,弥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遗漏和不足[9-10]。最后,强化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准确地掌握患者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风险性,事先做好预防,防微杜渐。1.3观察指标1.3.1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1.3.2观察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主要观察两组骨折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情况。1.3.3观察两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僵硬、坠积性肺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延迟愈合、术后感染等。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13-14],对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工作、术后指导工作等进行评价,总分数为100分,80~100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针对骨折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前馈控制组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前馈控制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前馈控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前馈控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35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其中男3例,女32例,年龄21-34岁,平均(25.9±5.3)岁;同时随机选取手术案例156例;同时选取2015年1月前未实施该管理模式的35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5例,女30例,年龄22-35岁,平均(26.0±4.9)岁;同时随机选取手术案例156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多差异(p>0.05);可对比。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即做好术前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等。观察组则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构建质量控制小组,包括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及6名护士组成,各组均由组长负责质量控制。第二,明确各组质量控制内容,管理质量检查组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管理检查,严格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五常法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则为手术室卫生的检查,严格对手术室区域进行划分,并且需做好手术器械及药品摆放工作,另外需认真对手术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同时需做好应急药物、物等的准备工作及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教学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则为加强对护理人员、实习生教学计划落实的重视,并且需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及技术水平;护理文书组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护理表格的完整性、准备性及真实性等;消毒隔离组则需加强对无菌操作执行情况的重视,并且做好一次性消耗品的月计划等,并及时提供无菌物品。第三,做好相关培训。应加强对科室成员培训的重视,提高科室成员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认识,并由各组组长进行质量控制相关讲解,以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各组均应发放相关指控标准表,并标识出不明白的地方,同时总结问题、调整方案。第三,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组成应对小组成员护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对于发现的问题需及时进行商讨总结,并制定解决方案;例如护理文书控制组组长需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质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如实记录,然后定期上报给护士长,同时在月底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不断提高质量控制管理质量。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2]。1.4判定标准。护理质量评分以我院自制手术室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共包含三大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其中表格外观20分,术中护理记录单70分,医嘱单2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资料均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χ—±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中共发生15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手术器械数量不符2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全3例,急救箱内药物不全2例,药物外漏2例,损害贵重物品2例,漏签医嘱3例,药物器械摆放混乱1例;对照组中共发生43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手术器械数量不符6例,手术物品准备不全8例,急救箱内药物不全3例,药物外漏5例,损害贵重物品6例,漏签医嘱12例,药物器械摆放混乱3例;观察组中不良护理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平均评分为(84.6±5.6)分;观察组内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及总体质量平均分分别为(92.0±6.0)分、(93.2±5.8)分、(94.6±5.0)分、(95.1±2.4)分、(95.9±3.0)分、(94.3±4.6)分;观察组内指控小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总体护理质量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比较。

3结论

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护理管理模式则是影响护理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的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其具有工作时间集中、对医护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术中护理人员较多等特点,故而,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因素也相对较多[3]。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是为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指控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促使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同时还可减少错漏环节,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又重要帮助。另外,通过定期培训还可提供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技能及对质量控制小组的认知,对提高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积极性有重要帮助;另外,通过小组组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还可调动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并且通过定期的问题反馈、总结还可更好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及总体质量平均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并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谷莉刁露露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1]傅莉.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8):2901-2903.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5

关键词:院内感染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院内感染也称之为医源性感染,近年来,院内感染情况原来越严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室是治疗的主要场所,也是导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预防患者院内感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2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所有人员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对照组人员不做干预。两组护理人员不仅包括在职员工,同时也包括实习生。

1.2方法对照组人员未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不进行特殊管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不作详述。实验组人员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具体方式如下:①质量控制培训。所有实验组人员在管理前均要进行手术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培训,培训内容:术前手术室内消毒规范、配台人员手卫生要求、术中无菌操作以及手术室无菌器械管理等。并要对手术室相应制度进行重点培训,在培训后要对所有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重新参与培训[1]。②安排带教:对于新到任或从事工作时间较短的护理人员来说,手术室的工作氛围较为紧张,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自我保护意识差,或自我保护能力差的情况[1]。安排带教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③围术期管理:患者在围术期间,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管理,告知患者注意自身卫生,按时擦拭身体、换洗内衣裤,术前做好备皮工作,剃除术前毛发,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消毒手术区域。护理人员也要按时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若患者床单被褥出现污染则要立刻进行更换。④建立分级制度:从护士长、主管护士到护理人员,实施分级、分层管理。手术室护士长要对所有人员进行管理,并要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手术的详细情况来调度手术物品和人员,主管护士负责日常监督和指导工作,明确规定每台手术入室人数,严格控制人员的流动。要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在人员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急诊手术时,要根据当值人员的状态、工作时长来安排手术人员,不仅要保证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也要保证新到任的护士得到更多的锻炼[2,3]。此外,要根据不同的手术来安排不同的配台人员,通常来说,每台手术的手术人员为4~5名,包括主刀医师、助理医师、配台护士、调度护士、麻醉医师各一人,并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空气、环境污染。⑤手术核查:核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手术部位、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温度、护理文书记录情况等内容。患者入室后,医师要对患者的血常规、血糖等指标进行再次核查,查看是所有指标是否符合手术标准。在手术开始前要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核查,确保温度、湿度完全符合标准。护理人员则要对手术器械的有效期进行查看,并要核对消毒指示卡,确保器械消毒达标,且在有效时间内。医师同时要对患者的消毒范围、消毒次数以及消毒液是否合格、消毒完成后是否即刻开展手术等情况进行核查,保证手术安全进行[4]。⑥手术室内部环境管理:手术室的污染区和无菌区要完全隔离,在污染区要设置污染物摆放标识,护理人员每日要对污染物的放置进行查看,确保污染区和无菌区完全隔离,并要将每日查看情况进行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要将温度调节至舒适温度,术中定时测量患者体温,及时调整室温。在术后清理过程中也要将清扫工具进行分类,并要按时更换清扫工具。所有手术器械在使用结束后均要进行清洗、维护、检修、消毒。手术室的无菌储藏室也要进行严格管理,护理人员在进入储藏室前要穿戴无菌手套,并要按照规定放置或拿取无菌物品,切不可使无菌物品受到污染。若需要进行接台手术,务必在上台手术结束后彻底清理手术室,接台手术室内空气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必须达到百分之百合格。⑦医护人员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在手术操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递交、使用手术器械,在手术中要按时查看手套完整性,若手套破损要立刻进行更换。在收拾手术器械、以及废弃物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损伤。

1.3效果观察比较两组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文书书写情况、消毒隔离情况、专业技能考核情况、器械和急救药品处理情况。所有内容均由护理部主任联合手术室护士长共同进行考核,所有项目均为百分制,超过90者分视为合格。

研究期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的次数进行统计,并作统计学分析。

1.4数据统计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人员考核合格率两组人员考核合格率比较:实验组患者所有考核内容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2.2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统计实验组护理人员所护理患者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4.96±1.34)次,对照组为(11.02±2.41)次,实验组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能够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实验组发生护理行为致感染事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可知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有利于规避护理风险,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落实手术室护理管理质控模式中,应注意院内感染不仅包括患者,也包括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手术室无菌、消毒的管理。同时,还要在护理管理质控模式中,强化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医护人员出现器械损伤、感染情况。此外,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性,严格实施岗位责任制度,提高每个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进而直接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院内感染管理能够改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冯志仙.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7(36):145-147.

[2]梁丽清.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在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4):265.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6

[关键词]前馈控制;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5(b)-0154-04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applicationeffectofnursingsafetymanagementintheoperationroombyfeedforwardcontrol.methodsClinicaldataof90casesofoperationpatientsintheoperationroomoftheaffiliatedHospitalofShann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January2014toJanuary2016weredetectedanddividedintotwogroupsbycarryingoutfeedforwardcontrolmanagementornot:conventionalmanagementgroup40casesandfeedforwardcontrolgroup50cases.thetheoreticalknowledgelevel,nursingworkattitude,safetymanagementassessmentofnurse,nursingerrorbehavior,nursingdocumentswritingqualityscore,operationsequencingerrors,nocompleteofsurgicalinstruments,histopathologicalspecimensofpollution,thedisqualificationofoperatingroomdisinfectionquality,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rateandsatisfactionoftwogroupsweredetected.Resultsthetheoreticalknowledgelevel[(86.3±13.4)score],nursingworkattitude[(85.6±12.3)score],safetymanagementassessmentofnurse[(83.6±11.7)score],nursingerrorbehavior[(84.8±12.2)score],nursingdocumentswritingqualityscore[(86.2±13.3)score]offeedforwardcontrol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conventionalmanagementgroup[(75.4±12.2),(74.3±11.1),(72.9±10.5),(73.3±10.2),(75.6±11.7)score].theoperationsequencingerrors(0),nocompleteofsurgicalinstruments(2%),histopathologicalspecimensofpollution(0),thedisqualificationofoperatingroomdisinfectionquality(0)offeedforwardcontrolgroupwerelowerthanthoseofconventionalmanagementgroup(5%、7.5%、5%、5%),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rate(4%)offeedforwardcontrolgroupwerelowerthanthatofconventionalmanagementgroup(27.5%),satisfaction(98%)offeedforwardcontrolgrouppatientswashigherthanthatofconventionalmanagementgroup(87.5%),with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nursingsafetymanagementintheoperationroombyfeedforwardcontrolcanimprovenursingworkquality,decreasepotentialsafetyhazardand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rateandincreasesatisfactionofpatients,which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Feedforwardcontrol;operationroom;nursingsafetymanagement;applicationeffect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各类新型手术方式和手术不断被探索和突破,手术适应证得到了明显的扩大,手术需求也随之增加[1-2]。随之而来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充分提高了手术周转率,保障手术室内工作高效率运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3-4]。前馈控制属于一种主动性控制管理措施,其可以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风险事件解决在初始阶段,是一种“事前控制”[5-6]。本研究通过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进行分组,常规管理组40例,年龄20~70岁,平均(41.5±16.5)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25例,关节内固定术15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3例,大学及以上17例,脑力劳动者22例,体力劳动者18例,前馈控制组50例,年龄21~71岁,平均(42.2±16.6)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29例,关节内固定术21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9例,大学及以上21例,脑力劳动者28例,体力劳动者22例,本研究均在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管理组按照医院手术室护理常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患者身份标识制度、查对制度、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前馈控制组按以下方法进行:①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针对手术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器械因素、手术室感染因素等几类[7-8]。②建立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计划: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导入前馈控制理念,预防安全问题发生,对于相关的流程、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检查和考核。督促护理人员将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及早预防、及早控制。③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手术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骨折手术治疗的基本过程,交代手术的重要性,术中需要的配合。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核查意识和慎独精神,执行术前二查、术程三对的制度。④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培训:对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进行完善,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使其可以意识到手术室护理工作是患者治疗防范的最后防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手术室各项流程、规章制度。⑤加强前馈控制管理措施: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知识进行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强化团队意识,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使病房护理人员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紧密衔接,弥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遗漏和不足[9-10]。最后,强化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准确地掌握患者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风险性,事先做好预防,防微杜渐。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

1.3.2观察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主要观察两组骨折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情况。

1.3.3观察两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僵硬、坠积性肺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延迟愈合、术后感染等。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13-14],对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工作、术后指导工作等进行评价,总分数为100分,80~100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针对骨折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前馈控制组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

前馈控制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前馈控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前馈控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骨折患者多是由于车祸或者意外性事故造成的损伤,患者因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心理上和身体上均没有做好准备,此时需要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护环境[15-16]。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手术室是对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水平。因而有效的控制和把握手术室安全隐患,对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7-18]。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9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管理组40例和前馈控制组50例。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其中前馈控制又被称为事前控制或者预防控制,是针对输入环节实施的一种控制方式,其通过事先控制不利因素,对护理工作开展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从而对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扰动因素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工作中出现偏差,保证系统的安全程度,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前馈控制的特点是针对源头,防患于未然,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从根源上杜绝偏差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又可以反馈控制无法弥补前期伤害[19-20]。对于手术室而言,手术过程中面对的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属于健康之所系,生命之相托的特殊服务关系,安全保障是重点中的重点。将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领域,对于风险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的失误、护理管理不当、手术设备故障等对患者身心的伤害,保证患者获得最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组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提示前馈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强调手术室流程、规章制度执行的重要性,树立“护理质量=生命”的理念,促使护理人员遵守知安全、懂安全、守安全的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有资料显示[21-22],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器械因素、手术室感染因素等几类。其中管理因素主要是术前方式不到位、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部位安置错误、手术器械准备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保存不当,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护理人员缺少责任感和手术室内各项管理流程有缺陷[23-24]。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安置不妥当、患者导管发生脱落,这类因素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不强和护理工作缺乏责任感。器械因素主要是电灼伤器械零件丢失,发生原因是由于手术室器械管理流程缺陷,缺少统一的发放和回收制度。手术室感染因素主要是缺乏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观念,这类因素的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医源性感染的安全意识。本研究中,前馈控制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提示前馈控制可以更好地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25]。另外护理人员要保证仪器性能良好,手术器械、药品、敷料数量准确、齐全,手术过程中按照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之后3个不同时段进行手术器械安全核对,保证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骨折固定材料等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因过度追求手术速度,忽略手术步骤造成的各项内容核查疏漏。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术中患者心电监护、情绪波动、麻醉刺激和神经反射等危险因素。前馈控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前馈控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组,提示护理人员对手术室骨折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水平对手术室患者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水平。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平.前馈控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2):3174-3175.

[2]YilmazC,GirginnK,ozdemirn,etal.theeffectofnursingimplementedsedationonthedurationofmechanicalventilationintheiCU[J].turkishJournaloftrauma&emergencysurgery,2010,16(6):521-526.

[3]侯君慧,王梅,于竹芳.前馈控制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4):304-306.

[4]BlissLa,Ross-RichardsonCB,SanzariLJ,etal.thirty-dayoutcomessupportimplementationofasurgicalsafetychecklist[J].JamCollSurg,2012,215(4):766-776.

[5]李捷,张素蓉,张宏伟.前馈控制在病区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3):436-437.

[6]YanH,ZhangHw,wuQL,etal.increasedleakageofbrainantigens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andeffectofimmunetoleranceinducedbycellsontraumaticbraininjury[J].ChinmedJ(engl),2012,125(9):1618-1626.

[7]柏凤琴.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7):62-64.

[8]LiuL,ChenXL,YangJK,etal.Gliosis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inconditionalephrinB2-knockoutmice[J].ChinmedJ(engl),2012,125(21):3831-3835.

[9]吴学薇.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2):84-85.

[10]wangLR,wangY,LouY,etal.theroleofqualitycontrolcirclesinsusutainedimprovementofmedicalquality[J].Springerpuis,2013,2(1):141.

[11]樊俭,陆宏伟,张大玲,等.眼科连台手术护理风险前馈控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36-39.

[12]KueR,Brownp,nessC,etal.adverseclinicaleventsduringintrahospitaltransportbyaspecializedteam:apreliminaryreport[J].CritCare,2011,20(4):153-161.

[13]崔妙玲,应燕萍,彭雪娟,等.96例住院患者跌倒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43-45

[14]LiuSC,wuHH,ChenHK,etal.improving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byaqualitycontrolcircle:acaseofmedicationimprovementteamatahospitalintaiwan[J].informtechJ,2010,9(4):692-697.

[15]吴伟霞,肖梅,赵春静,等.前馈控制对老年白内障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34):3501-3502.

[16]Gokcen,VitaJa,mcDonnellm,etal.effectofmedicalandsurgicalweightlossonendothelialvasomotorfunctioninobesepatients[J].amJCardiol,2011,95(2):266-268.

[17]刘金莲,张洪君,张晓静,等.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90-1192.

[18]Lteifaa,HanK,matherKJ.obesity,insulinresistance,andthemetabolicsyndrome:determinantsofendothelialdysfunctioninwhitesandblacks[J].Circulation,2013,112(1):32-38.

[19]黄爱华,樊俭.连台手术护理风险前馈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27):2745-2748.

[20]williamsem,LeemD,prestonGw,etal.DevelopmentoftheSoldierHealthpromotiontoexamineandReduceHealthDisparities(SHpeRHD)projectCoordinatingCenter: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withinauniversity/communitypartnership[J].militarymed,2011,176(7):757-762

[21]周艳,林红.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539-1542.

[22]tabitCe,ChungwB,Hamburgnm,etal.endothelialdysfunctionindiabetesmellitus:molecularmechanismsandclinicalimplications[J].RevendocrmetabDisord,2010,11(1):61-74.

[23]沈碧玉,刘经纬,何燕,等.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094-2095.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7

【关键词】pDCa循环法;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动,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手术治疗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手术室作为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且所使用的器械较多,导致护理工作的节奏比较快,很容易在手术中出现不良事件,不仅影响了手术的进行,也会威胁患者的人身安全,所以积极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pDCa循环法是一种科学系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诸多的优势和特征,能够有效的实现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现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的临床对象,并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干预;将2017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的临床对象,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的标准,且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18~76岁,平均(43.5±3.7)岁;研究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19~78岁,平均(43.9±4.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具体内容如下:(1)计划阶段,护理长结合手术室护理需求以及相关的资源,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由护士长组织成员,积极加强安全隐患的总结和记录工作,并分析其原因,研讨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目标。(2)实施阶段,对质量控制小组进行分级,分为三级质量控制小组,一级质量控制小组主要负责手术室各区域的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以及维护工作,旨在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同时也需要对医护人员的消毒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为患者介绍集体的手术流程;二级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护理计划和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若遇见问题,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帮助解决问题,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三级质量控制小组主要就是针对整个手术的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并及时的发现不足予以改善和优化。

1.3观察指标

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后的临床护理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所涉及到的与护理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统一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总结和对比,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值作为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即p<0.05。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特征,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将其应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8

【关键词】轮转护士;培训管理;过程控制

笔者所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院每年都要招聘一批护士,且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本院护理部把“过程控制”运用到新进护理人员轮转科室培训的管理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0年开始应用“过程控制”方法培训带教新招聘护理人员,2010年至2012年我院新招聘护理人员共计310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295名,年龄21-30岁,学历:中专50名、占16.13%,专科及以上260名、占83.87%。平均每年新招聘护理人员百余名,以大专学历为主。进院后前八个月为培养带教期,每月轮转科室一次,称为“轮转护士”。

1.2方法

1.2.1对新招聘护士统一岗前培训,了解各种所需我院实行医院-护理部-科室教管小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科室教学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内护士的教学及培训,还包括进修护士及实习护生的带教等工作,护士长担任教学管理小组组长。护理部在新招聘护士报到前与人事部门就岗前培训内容及时间进行沟通。报到后参加医院为期3天的统一培训,培训结束护理部登记个人一般情况、主要工作及学习经历,制定《轮转计划》及《轮转护士登记表》,并集中进行为期2天的护理规范培训,主要学习护理核心制度、护士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护士礼仪。要求轮转期间由于个人原因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等情况,及时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汇报,并填写书面材料上交护理部,护理部视情节轻重予以是否退回。护理规范培训结束由教学干事将其引领到科室并介绍给护士长。

1.2.2完善带教记录,尤其要做好重点环节的记录

1.2.2.1护理部按照全院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新护士培训手册,制定教学工作的细则、质量标准及管理制度,制定轮转护士学习反馈表。培训手册内容包括:对转科护士的讲课内容、教学目标、专科知识培训讲座记录、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扣分理由、护理查房情况、转科护士工作情况记录、转科小结、组织纪律及表现、综合测评情况、出科试卷粘贴处、护士长座谈记录、各科室特色性教学方式记录及对教学工作的建议。

1.2.2.2科室教学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本科室的带教计划,安排本病区具备教学资格的护士对转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之交流,共同商定所要实现的目标,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对没有完成的目标要分析其原因,再做计划并加以实施,直到完成在本科室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过程控制”需要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改进计划、监测及效果评,后四个阶段依据pDCa循环进行,使教学老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朝着目标呈波浪式前进,最终达到目标[2]。

1.2.2.3轮转护士完成在一个科室的培训目标后,由护理部发放反馈表,了解轮转护士在一个科室的学习情况及体会,还要了解带教老师的带教内容及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依据轮转护士的理论及技术考核成绩、工作态度、临床实践能力、医德医风、护士的沟通能力及应急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价总结,并对科室的教学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1.2.3整理轮转护士的培训资料并归档轮转护士完成一个科室的培训后,由科室将《轮转护理人员登记表》、《新护士培训手册》上交护理部,并与《轮转护士学习反馈表》共同存档,作为新聘护士获得的教学培训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作为下一步进行培训的参考依据,也能为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2.4评价方法依据三年来护士在各类竞赛及检查中的成绩,各科室计划性工作的完成率,教学管理小组成员在各类竞赛及活动中考评结果来对“过程控制”进行评价。

2效果

2.1提高了教学效果“过程控制”运用三年来,本院在全市岗位技能竞赛中有4个基础及专科护理技能单项比赛获得了全市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在年终的医疗卫生系统质量评估中,从2010年排列同级医院的第3名提升到2012年的第1名。

2.2计划性工作完成率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部对培训手册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科室上报的计划性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追踪调查表,对每一项未完成或未做好的工作都要监督落实,避免了各科室开展工作的盲目性。统计显示,三年来各科室计划性工作的完成率超过95%,我院护理工作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2.3提高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缺少组织体系的保证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规范教学工作内容与职责,避免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被动局面,管理小组的成员在督促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对各科室的教学工作情况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实现有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并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总结工作经验,促进了自身管理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形成了主动探索新方向、新思路的工作局面。2010年以来,先后有5名教员通过竞聘成为护士长,有8名教员在医院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演讲等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讨论

3.1“过程控制”是轮转护士培训带教中有效的管理方法控制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也体现的职能,要达到管理的目标,就要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过程控制中要分析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对带教护士产生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调控,才能使整个过程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实现管理的目的。过程控制注重对轮转护士整个学习过程、计划执行及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控,这改变了过去的终末质量统管的模式,切实为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及护理人员层级使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护理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规划与保证。根据护理人员成长规律,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培养与考评,使护理人员在刚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时即接受严格的培训,有利于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

3.2实施“过程控制”需要注重持续改进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其目的是在控制中提高质量[2-3]。对轮转护士而言,培训、考核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对护理管理人员而言,坚持严格的培训考核标准体现了其对工作的责任心,在临床工作量大、护士人力紧张的情况下,严格培训显得非常重要。今后,在“过程控制”的不断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模式,并结合本院的护理教学工作的实际来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建国.护理行业实施iSo9000实践与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74-78.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大小、形状、条件设施基本相同的两个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每个手术室常规有4~6名医护人员。两组手术室在基本情况、人员配备、手术种类等方面如表1所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所有资料均应用于科学研究,绝不泄露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1.2方法:两个手术室在手术前均由同一组清洁人员进行彻底的清洁,且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手术器械也均经过相同的方法消毒灭菌,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均进行相同步骤的无菌处理。对照组手术室采用医院常规的紫外线消毒处理,应用ZXC-SGB型紫外线消毒车(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电源:220V,50HZ;功率:每根灯管30w;紫外波长:254nm),依据手术室的空间,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标准计划打开灯管的数量,灯管离地面在2.0m的高度,开灯后6min左右开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结束。研究组手术室采用感染控制路径进行清洁消毒,具体如下:每次手术结束后进行手术室内物品、手术室、通风等的常规清洁工作,然后再进行以下方法消毒:首先,采用循环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去除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以及微生物。将紫外空气消毒器打开30min,以便清洁空气,杀灭细菌。该机器可长期持续工作,每15min工作一次,一次持续30min,当手术室内有人员在时,也不影响其工作。

再次采用外线灯照射杀菌,约用紫外线灯管功率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标准计划打开灯管,灯管离地面在2.0m的高度左右,开灯后6min左右开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结束。两个手术室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紧急抢救,手术完成进入病房后针对具体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护理,由工作认真、业务熟练护理人员主管约8~12例患者,实行8h在班、全天负责制,协助护士长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责任组中每一个成员均有自己对应的患者,护士长依据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护理和精神康复等。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及时地向患者解释该病发生的诱因、原因和发病机制等,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定期复查。护理人员还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鼓励患者多参加娱乐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另一方面还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康复。术后通过各种护理方式来使患者放松心情,促进手术康复。

1.3观察指标:分别在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进行标准采样,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术后情况。在手术室中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在距墙壁1.0m处布点,将琼脂培养基平板置于手术室内的采样点处,将距离地面1.5m左右处作为采样的高度,采样时将培养基平板上的盖子打开,采样5min后将盖子盖上送检,检验部门需将培养基平板在37℃温箱中培养2d,观察结果。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上式中a代表培养基平板的面积(cm2);t代表培养基平板暴露的时间(min);n代表平均菌落数(cfu)。

1.4统计学处理:结果均采用SpSS15.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手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完成时的菌落总数如下表所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0,3.438,6.916,9.810,10.261,均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对照组10例(31.25%)患者术后体温升高,11例(34.38%)患者术后白细胞升高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例(6.25%),4例(12.50%)(2=6.564,4.267,均p0.05)。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和拆线时间分别为(4.641.13)d和(8.892.38)d显著高于研究组的(2.430.49)d和(6.431.89)d(t=10.152,4.581,均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4.38%(11/32),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9.38%(3/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851,p=0.016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控年度总结篇10

1.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阳473000;2.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从2012年开始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增强监控措施。该实验将该院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手术室医院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观察经过系统施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措施后,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的评价、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医院手术室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25.00%(60),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30.00%(72),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25.83%(62),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18.75%(45),医疗废物处理不当33.75%(81),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28.75%(69),消毒器械操作不当22.08%(53)。系统管理方法使用前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显著低于系统管理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合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降低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1(a)-0109-02

[作者简介]张羽(1985-),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妇幼保健、流行病、公共卫生等。

目前,手术室医院感染已经是医护人员普遍关心的医疗问题之一。感染管理即是指在医院手术室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手术室所拥有的医疗人员、器械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控制感染率的目的[1-2]。着重健全关于感染管理的制度,为各项关于感染管理的工作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此来保证感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该次实验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隐患进行分析。系统合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降低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实验,将该院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9名,女性131名。年龄跨度为21~54岁,平均年龄为(34.5±9.7)岁。实验人员的年龄跨度、性别等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方法

该院从2012年开始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增强监控措施。该实验将该院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观察经过系统施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措施后,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的评价、满意度等情况。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如下。

①针对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的问题,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以科室作为基本组成部分,科主任作为负责人领导各科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指标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科室所属手术室的健康运转。增加相关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定期举行相关手术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会。主刀医师会适时的改善手术操作方法,增进手术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将手术流程、治疗流程适当与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共同运用各自的专业技能知识制定感染管理要点,科室医护人员共同遵循所制定的医疗流程。

②针对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的方面,我们要定期举办感染管理知识培训。首先重中之重要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学习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因为法律知识是经过众多次医疗检验的经验总结。再参考国内外相关手术室的规章制度[3],对相关医护人员做定时的培训。

③针对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的问题,我们要规范相关使用过程,总结制定关于医用器械消毒及一次性使用器械的管理制度。对于购买的一次性医用器械做到规范保存,并且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器械进行规范处理。

④针对医疗器械清洁不当的问题,我们要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清洗要求操作。有针对性的去除污染物才能达到最佳清洗效果。譬如被金属物污染的器械可选择弱碱性清洗剂;而被有机物污染的器械应选用碱性清洗剂;被无机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则可考虑酸性清洗剂;对于表面粗糙、结构复杂的器械需用含酶清洗剂。彻底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前提[4-5]。医疗器械在使用后,残留的蛋白质、血迹等有机物会防碍微生物与消毒物质的有效接触,如果器械清洗不到位,将形成细菌的保护膜,影响灭菌剂的穿透,从而影响到灭菌效果[6]。对于精细多次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更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拆解精细部位,保证表面附着的细菌被清洗干净。需要高压灭菌容器消毒,相关医务人员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对每批次需要进行杀菌的器械进行严格的生物监测,符合标准以后方可发放,同时医务人员还对医院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等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对清洗各类设备的水质进行定期的监测,做到全方位的监控[7]。

⑤针对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的问题,我们要做好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分类,并且打包医疗废物的容器也要符合相关的要求。规范暂时存放医疗废物处所,对医疗垃圾进行了无害处理,减少各种疾病的感染与传播。手术室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包装。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垃圾袋分别存放、处理。

⑥针对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关管理方法:增强对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时全身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调查。在平常操作、检查过程中,没有使用手套、口罩、面罩等防护工具,相关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效果不好,不但威胁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8]。我们要保障医院的供应室定时定量的给医护人员配备防护衣、面罩、胶鞋等防护用品。不能因为相关医疗物品的缺乏,而导致防护工作的疏忽。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施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措施后,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的评价、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医院手术室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25.00%(60),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30.00%(72),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25.83%(62),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18.75%(45),医疗废物处理不当33.75%(81),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28.75%(69),消毒器械操作不当22.08%(53)。系统管理方法使用前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显著低于系统管理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疗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我们能够很完整的根除病灶。但是手术室医院感染会极大的破坏治疗效果,使医疗资源大大浪费。因此,我们要注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增强监控措施,双重保障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该次实验我们发现,医院手术室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医疗废物处理不当、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消毒器械操作不当[9]。系统管理方法使用前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显著低于系统管理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舒琴,王学凤[8-9]报道的相一致。感染管理措施制定后,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监控措施的实施。监测既是指通过对影响感染管理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感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感染监测的过程一般为制定监测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综合评价等。医院要成立巡查组,定时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考核评价,督促手术室医护人员规范所学习的知识,加强管理效果。医院应当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修改或者整编出一套完善且适用的监测制度。着重健全关于感染管理的制度,其中应该包括消毒水浓度监测,消毒隔离时间间隔等,为各项关于感染管理的工作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此来保证感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综上所述,系统合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降低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1]张为华,甘华,李正荣,等.重庆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2,41(16):1625-1626.

[2]张艳红.神经外科中的医院感染管理[J].江苏医药,2014,40(1):115-116.

[3]CawichSo,tennantia,mcgawCD,etal.infectioncontrolpracticeintheoperatingroom:staffadherencetoexistingpoliciesinadevelopingcountry[J].permJ,2013,17(3):114-118.

[4]韩燕荣,张金伟,吴丙杰.社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16.

[5]周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角色和作用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11.

[6]王道英.护理部在实行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59-60.

[7]毕迎月.肺外结核手术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683.

[8]王学凤.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