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3:45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1

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石油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是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软实力,是企业潜在的生机与灵魂。随着“文化强企”呼声的渐高,强化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成为当下石油工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企业必须透析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功能作用,并知晓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开辟蹊径。

一、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功能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的生命之本,其对于石油企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作用:一是导向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和员工思想价值观起到导向功能,它能引导企业经营管理沿着正确的发展轨道进行,并对企业员工的个人思想和价值起到导向规范作用,促进员工个人发展。二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员工的思想和起到约束功能,使员工摆脱社会恶俗趣味影响,提升自控能力。三是凝聚与激励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提升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也能鼓舞与激励员工摒除万难,直达成功,为企业发展再创佳绩。四是品牌功能。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石油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意识相对淡薄

在当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员工思想较以前有了一些变化,如爱岗敬业意识不再强烈,懒散意识慢慢滋生等。从企业方面来讲,主要是因为石油企业管理部门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文化建设意识相对淡薄。毋庸置疑,由于企业重视度不够,文化建设工作人员未能完全发挥效用,例如宣传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工作实施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改善。

(二)文化建设内容与方式稍有落后

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文化建设能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创新。但就目前来看,石油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文化建设内容与方式稍有落后的问题。从内容上来,教育内容在与时俱进方面有所欠缺,如很多内容难免枯燥,实用性逐渐削弱,故应基于当下石油企业员工的发展需求进行革新。从方式上来看,文化建设工作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建设,但就目前来看,略显落后,新意不足,员工的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

(三)文化建设中人才与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才缺乏、制度不完善逐渐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批强有力的人才建设队伍作支撑,而目前很多是由企业文化建设人才不能满足文化建设,素质有待加强。其次,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推动文化建设发展,如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激励制度等等,这些制度能对领导者与员工起到一定的约束与激励作用,同时这也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良好企业文化的绝佳途径,各石油企业要在此方面下功夫,真正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三、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一)以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制度创新

石油企业的管理制度主要是由企业组织、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岗位职责、企业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内容组成,而企业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特色一定程度上在企业管理中反映出来,优良的企业文化能有效促使管理制度的与时俱进、优化更新。企业要首先要强化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与人才支撑。其次,企业要与时俱进,更新文化建设内容。注重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最后,运用多样化的建设方式激发员工兴趣,如多媒体信息技术方式。

(二)创新石油企业管理制度强化文化建设

毋庸置疑,在石油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市场弥漫着文化气息,而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运用与实施过程中,企业文化理念也逐步提升。因此,借助石油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很有必要。首先,管理者在管理制度实施与创新中,应注重引导员工进行顺利正确的价值观,还要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发挥榜样作用推进文化建设。其次,石油企业应强化岗位培训制度。促进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友好沟通,在此过程不仅为员工个体发展提供契机,同时也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最后,设立激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配合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将文化建设渗透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去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密切联系,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文化建设渗透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去,并使其扎根于管理制度中。诚然,强化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规范企业管理、推行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而石油企业内部管理与交流过程时刻渗透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经营理念。在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可开展一些企业日常生活、日常管理相关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建设。如可通过开展多姿文体活动、建设绿色石油小区等实现该目标。

综上所述,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品牌功能等多种功能作用,石油企业领导者应充分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透析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以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促进文化发展、将文化建设渗透企业日常管理中等途径实现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使二者互相促进、相互借鉴,共同提升,推动石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茜淋.石油企业文化发展创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2

【关键词】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植物园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目前遍布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中已有200多个。宁波作为全国较大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品位的植物园,既是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更是推进宁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支撑。所以,植物园的建设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一般城市绿地无法比拟的,其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和园林景观价值远远超出一般城市绿地。作为负责园林建设的宁波园林建设企业应当注重提高企业实力,进而科学的、合理的建设城市园林,保证建设出美观的城市园林,使其成为宁波一道亮丽的风景。由于内部控制是强化企业内部结构、提高经营活动水平、提升企业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强化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为促使企业更好的建设宁波城市园林创造条件。

一、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要点分析

1.强化企业风险意识

在现代化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临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园林建设企业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然会面对各种挑战或困难。如若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挑战和困难,企业将在社会中寸步难行,甚至是被淘汰。所以,园林建设企业应当注重强化其内部控制。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强风险意识。园林建设企业在开展和实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受到财务风险、信誉风险、管理风险等一种风险或多种风险的破坏,致使企业经济严重受损。而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可以使企业管理层人员在规划和决策内部控制工作时注重各种风险的防范,提高企业风险防御能力,避免企业受风险的侵袭。

2.加强移动过程的程序控制

园林建设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就是园林建设。而园林建设是一个移动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内部控制注重加强移动过程的程序控制,对园林建设材料采购、植被选择、施工方法的选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园林建设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建设成本最低。

3.加强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键内容,决定着内部会计控制发展方向。园林建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经营活动、财务报告、相关法令息息相关,在建立内部控制目标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和详细分析,制定具有方向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内控目标,以此来指导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加强监督

内部控制的作用之一就是对园林建设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深入的监督,保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所开展的经营活动都能够规范、合理的进行。对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就意味着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提高企业内部监督力度、监督范围、监督层次,强化企业内部结构。

二、加强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1.加强企业组织控制制度建设

在规模化的企业中,要通过加强组织控制制度的建设来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对于园林建设企业组织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依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园林建设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园林建设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科学的、合理地构建园林建设企业组织控制制度,使其适用于园林建设企业中,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约束,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促使内部管理可以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内部控制,及时调整其存在的不足,使内部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选择适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园林建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合理的进行,可以改善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为企业更好地开展园林建设创造条件。然而,保证园林建设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合理实施需要保证所应用的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适用于企业。所以,在加强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选择适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式。笔者结合相关资料,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方式的选择,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2)授权审批控制。(3)会计记录控制。

3.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控制

在对园林建设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强化过程中,应当注重强化货币资金控制。对于园林建设企业货币资金的控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控制程序控制的健全

主要是结合我国货币资金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园林建设市场环境以及园林建设企业实际情况,就园林建设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程序进行分析,确定其存在的不足及弊端。在此基础上,对园林建设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程序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使货币资金控制程序制度健全和完善。

(2)完善内部资金控制制度

对于园林建设企业内部资金控制制度的完善,主要是注意货币资金业务的职务分离内容完善,如出纳与收款员不能同时收款和负责款项记录;注意库存现金控制内容完善,如主管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库存现金检查。

三、结束语

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对企业会计、经营活动等方面予以科学、合理的监控,促使企业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有效的进行园林建设,建设优质的园林,促进企业经济实力提高。所以,通过加强企业组织控制制度建设、选择适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控制等措施可以强化园林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使其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为促进园林企业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3

(大庆缘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000)

摘 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关系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部分企业仅重视效益提升,对于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内部会计制度在内容和执行方面还存在欠缺。本文就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措施。

http://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71-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徐莹(1983-),女,汉族,黑龙江桦川人,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引言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确保企业会计处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保证,加强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优化管理机制,强化制约,完善会计流程,促进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权力监督不力等问题存在,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出现错弊时有发生,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有助于强化控制,从源头实现制约,防止腐败贪污,维护财经纪律。当前企业会计信息还存在着不准确、真实,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的会计信息不高,不利于强化企业管理和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有助于优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防范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重要依据,有利于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制度建设薄弱

部分企业对会计制度建设不够重视,未充分建立完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制度,但是未统一规划,会计制度不成体系,不完善,导致企业会计工作在实际中无章可循。部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仍习惯按照经验或者以往的惯例处理问题,会计工作不规范,影响企业效益。部分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经济业务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可操作性不强,甚至还有少数企业并无内部会计制度,直接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会计工作执行的依据。

(二)会计岗位设置混乱

部分企业经营业务相对单一,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时,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设置相对简化。由于会计岗位分工较为明确,根据会计岗位设置原则,企业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原则设置岗位。但是部分企业存在兼岗现象,企业为了节省人工费用,还存在会计出纳兼岗等现象,财务记账和现金收支为同一人,存在管理漏洞。部分企业岗位之间没有合理的制约机制,岗位设置不合理导致财务会计信息的泄露,应保密的内容被企业外其他人员知晓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损失。以某上市公司为例,由于岗位设置混乱,导致相关会计信息提前泄露,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为公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会计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需要健全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导致财务舞弊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对会计工作的监督通过审计部门进行,方式单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对于企业管理者或者员工监督不力。某公司由于内部监督不力,会计人员违反报销审批流程进行虚假业务处理,贪污企业资产,导致企业损失。除内部监督外,企业外部监督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目前还存在外部监督力度不够的现象。部分注册会计师由于利益驱动,出具与企业财务状况不符的审计报告,违背职业道德,严重影响企业会计制度执行质量。

(四)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主要目的还是制订科学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帮助企业准确处理会计事务,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实现企业目标。部分企业未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意识淡薄,风险防范未受到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还无法及时预测、识别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财务风险时难以及时采取措施,现实距离预期目标还存在距离,财务风险措施较为缺乏。

三、强化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会计制度体系建设

企业应强化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根据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为原则,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业务性质,严格按照建设原则和建设内容进行设计,建立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应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程序,强化会计凭证管理,建立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强化预算管理,实施成本费用管控,通过建立物资集中采购方式强化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对不相容职务实施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应强化内部会计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确保企业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严格按照会计制度执行。对于会计工作中未按照内部会计制度进行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导致后果的现象,应加以惩处和考核。可建立工作责任合同书制度,结合会计工作岗位的特点,与会计相关人员签订责任合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科学设置会计岗位

在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中,应明确各个会计岗位的设置方式,并严格就各个会计岗位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说明。企业通常应完整设置会计主管、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资金核算、稽核和总账会计等岗位。应结合实际业务,明确各个会计岗位的职能,并设置相应的轮岗制度,各岗位人员定期轮岗。轮岗制度除可形成各个岗位之间的制约监督外,还可促进会计工作人员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业务水平。单位应结合规模、业务、财务部门编制等,合理编制财务人员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岗位职责,做到权责对等。除此之外,企业应制订相关的会计保密制度,对需要保密的会计信息内容范围进行限制,对保密期限、保密措施和奖惩规定进行明确,确保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制度监督机制,建立决策权与监督权相制约的组织机构,建立不同层级的会计组织,有效解决企业出现的各类会计问题,对于会计工作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制度强化企业会计和其他工作岗位与环节的监督评价,将各项经济活动和业务环节均纳入内部控制监督之中。应不断完善外部监督,强化外部监督对于内部会计制度的监督评价。应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加强注册会计师执业评价和监督,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操作行为进行处罚,对于存在执业污点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者调查和惩处,从而强制性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准确性。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内容,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确立财务风险预警标准,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将风险管理工作作为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规范。在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过程中,应制订规范的制度,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积极采取专家评估咨询,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财务指标,利用概率技术、标杆分析等分析方法,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管理,运用风险预测、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方法,结合企业风险应对能力,对企业财务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预测,准确识别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风险,抵制风险。企业应制订应急反应制度,在突发性财务风险和潜在重大财务风险可能发生时,能够立即采取风险处理措施,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财务风险能够得到及时的规避和处理,将风险导致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保障企业财务状况正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四、结论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有助于优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确保企业会计工作正常开展、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应不断加强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科学设置会计岗位,遵循相关岗位的相互制约原则,健全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持续健康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刘旭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03).

[2]张立场.论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4

关键词: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建设问题

一、岗位责任制度尚未建立,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

在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建设问题中,第一项内容就是岗位责任制度尚未建立,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在当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中都采用职工多工作相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分配,从而让我国货币资金内控制度中实际操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因此导致了了两种情况出现:首先是个人工作较多,导致每部分工作完成度都存在问题。职工经历一般有限,因此一个职工完成多项工作,显然会让职工超负荷,从而导致工作问题严重。这是一种必须杜绝的现象,否则会让企业陷入困境。这也是当前大部分公司常态,其想法是尽量缩减人员开支,但是却牺牲了工作质量,造成一系列工作问题。其次就是职工权限过高。一个员工多项工作,也意味着一个职工多个权限,这样会让职工权限过高,从而能够让职工为自己中饱私囊提供便利条件,这对于我国当前企业发展而是相当不利。针对这两种情况,必须要实现岗位责任制度,不同人员分配不同岗位,让岗位内容清晰,才能保证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将一些关联不大的职务相互拆分,这样能让职工有更多时间进行单项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二、稽核不到位,报销审批制度不严

在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建设问题中,第二项内容就是稽核不到位,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在当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中报销审批制度都不够严格。其中主要不严格表现在两项:第一项就是报销手续过于简单,大部分企业中报销手续指需要提供发票即可,这导致了许多员工会利用个人关系开出一些“假”发票,从而通过报销来获取非法盈利。这对于公司而言是一项损失,而且人数过多,会出现较大损失。第二项就是稽核不到位。一般来说,企业都是能够报销就给予报销,没有关注真实性,从而导致报销出现问题。

三、支付程序有误

在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建设问题中,第三项内容就是支付程序有误。此项情况也是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中较为常见的。这是因为在很多企业中,通常会采用优先付款方式,从而导致后期一些手续不够齐全,造成企业账单混乱等情况。这样会增加企业中货币资金风险,让企业极有可能遭受一定损失。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改变支付程度,确保手续齐全,才能进行支付,从而保证企业货币资金安全。这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极为有利。而其核心做法就是杜绝人情。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5

煤炭生产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企业的发展需求,行业特性,把握好国家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的作用。(1)文化中的企业因素企业因素是指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代表企业特性的因素。①这种文化要能够反映煤炭生产企业的成功经验,反映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管理文化,并对这些经验或者文化进行提炼总结。②这种文化要能够反映煤炭生产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与发展愿景或者说目标,通过将这些因素融入到文化当中,指引企业的发展。(2)文化中的行业因素行业因素是指文化内涵中要包含煤炭行业所特有的或者所特别强调的内容。①要包含安全文化,对于煤炭生产企业而言,安全重于泰山,文化建设必须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指导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②要包含节约理念,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其储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煤炭生产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贯彻节约的意识,尽量减少浪费。③要包含环保和谐理念,煤炭生产企业所属区域可能出现植被、耕地被破坏,部分地区塌陷等问题,并进而给社会和谐带来影响,这就要求煤炭生产企业要用文化来规范自身的行为,降低企业的破坏性影响。(3)文化中的环境因素①企业文化中要包含政策因素,我国正推进煤炭行业的整合,促进行业内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发展,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包含这些因素。②企业文化要包含市场环境因素,要能够反映煤炭生产企业所在地区市场、煤炭行业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文化更加符合实际。

2煤炭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文化在我国已经被提到战略高度,企业也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实际来看,这种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文化内涵单一等,并进而制约着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1)文化内容内涵单一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设计内容科学、全面、符合实际的文化用语,并展开研究,但实际上,部分煤炭企业的文化是根据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爱好、自身的理解而提出的口号性的内容,缺乏全面、深刻的内涵,这就使得煤炭企业文化内容建设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①文化内容与企业发展战略不相符合,即企业文化中没有包含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者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契合度较低,从而在实践当中难于指导、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②文化内容脱离行业、企业实际,煤炭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更加注重安全,其生产作业环境也更为恶劣,容易导致各种职业病的发生,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对这种行业特性积极予以反映,在文化当中更多地体现尊重人、理解人、保护人的内容,但当前煤炭生产企业虽然关注安全生产,但这种关注更多地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而不是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来关注安全。③文化内容与外部环境不相符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更为关注社会和谐,但当前煤炭生产企业文化内涵中缺乏对周边环境、对整个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导致文化内容不全面。(2)文化发挥作用的渠道不畅通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如何把这种软实力转变为促进发展的硬实力,需要企业内部有强大的推动力和畅通的渠道,而这正是目前部分煤炭生产企业所欠缺的。①企业文化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部分煤炭生产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研究、宣传和推广应用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文化部门力量薄弱。②企业内部文化宣传推广应用渠道有限,从企业文化部门来看,其在企业的整体地位并不突出,缺乏独立进行文化研究、应用的能力,缺乏发挥作用的有效渠道,更多的是被动地进行一些文化宣传,或者根据企业的决策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从而难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文化动力。(3)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投入不足①从人才来看,部分煤炭生产企业文化部门仅1~2名专职工作人员,而且这些文化干事大多不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多的职能是从事文化宣传等工作,这就使得从事文化研究的力量薄弱。②从资金投入来看,部分煤炭生产企业文化建设资金没有纳入到预算当中,缺乏可持续的投入机制,从而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4)文化建设的整体环境有待改善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煤炭生产企业还没有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出现了领导重视时文化建设被摆在突出的位置,领导不重视时文化建设“无人问津”,文化建设难以持续的问题。②企业职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对文化的理解与支持不够,难以为企业文化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完善煤炭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思考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6

1、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

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方方面面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健全而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管理沟通效果,将企业长远战略发展方针政策溶于管理制度中,使得内部信息传达和沟通准确顺畅;而且还可以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所偏差的经营问题予以向上反馈,有助于管理层及时调整及时改进,从而实现企业系统目标。

2、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

完善而健全的制度建设过程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有效弥补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从而杜绝贪污寻租的现象发生。企业的管理制度稳定而健全并且地位在领导职权之上,这样的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形式使得员工在心理上有所保障,职工的业务行为和操作只要是在企业的管理制度范围之内的,就可以不必按照领导的喜好而行事,便于员工发挥自身主动性,从而拥有工作职权。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可以按照管理制度来行使职权,从而有利于形成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行为处事方式,避免个人主义和官本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

3、有利于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开始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过程一定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基础管理规范。拥有现代化的管理规范制度体系,企业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可以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出高效而有绩效的企业管理形式,从而提升社会评价和口碑。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制度应具有合法性、可行性、严肃性和先进性,为满足“四性”要求,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来阐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分析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功能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作用于企业管理效率的要素和内涵。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业务流程的长短和效率决定了各个部门的运行效率。将企业的管理活动按照业务的开展进行设计,以流程为导向进行管理制度建设,从而满足了系统性流程管理的原则和思想。

2、以人为本原则

在企业的组成成分中,最重要关键也是最具有可变性的就是员工。但是企业管理是否能取得成功、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功能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可见只有在各个业务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企业才能够取得经营目标。3、稳定性与匹配性相结合原则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利消极因素总是要进行不断否定的过程,保留和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这就从客观上需要遵循和按照稳定性和适应性相匹配的原则。

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宏观对策

做好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从宏观上来说需要关注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增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单项制度,它们共同组成了有机整体,这就需要各个单项制度之间彼此关联相互支撑,既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发挥有效作用,有所侧重,同时也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只有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得各个管理制度合理配合,自然衔接从而发挥制度的整体协同作用,保证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和合理性得以发挥。

2、增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实用性

在企业制度方面,每个企业各有千秋,由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因此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行业属性之外,还要求制度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契合,只有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合适的。如果企业不顾客观情况而照搬其他成熟管理制度生吞活剥,轻则会使企业正常的作用无法发挥,重则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投入。

3、提高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决定了如下特点:问题要尽量简化,形式不宜繁琐,体系建设不宜复杂。相应的管理制度应当是详略得当,简化有效。根据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于当前急需执行的任务,优先发展的制度予以制定并执行,同时随着企业的业务需要和制度需求的认识加深,再根据重要性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从而逐步有步骤地建设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循序渐进的流程和完善的体系建立过程可能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4、确保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时效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相应地,企业管理理念、方法等也要发生相应变化,这就使得原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产生了滞后性、不适应。因此,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与时俱进的提升和改善。与时俱进就要求管理制度建设和企业组织建设相结合,管理制度随着组织架构的变动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在不断地变化中进行完善,才能够从性质上实现企业人员、制度和职能的相互搭配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

5、保持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先进性

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增长利润的来源。企业要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进行适应,就需要进行持续创新和学习,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有所创新的行为模式是企业想要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企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碰到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机会,企业必须以开拓创新和勇于发展的进取精神,落实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全面综合的提升企业形象和潜力,以迎接新任务,适应新变化。

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微观流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有一定的程序,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劣,进而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成效,整个企业的存亡兴衰。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流程。

1、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调查研究

制定和计划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安排企业中涉及制度建设的部门和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对于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在结合国家大形势及方针政策路线的基础上,学习其他优秀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经验上,进行分析,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管理制度的起草拟写

在进行了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就要进行制度的起草阶段。起草阶段的工作可以根据各个部门具体工作进行,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资料草拟阶段,可以多准备些相关的资料以便开展后续工作时有大量的资料进行整合。管理制度的规章内容是由标题、发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的标题内容通过事项和文体进行组合。发文时间写在标题下面(也可以写在正文之后),有时还要写上经什么会议通过。正文一般有三种写法:

(1)条目式。即整个规定从头到尾部都以条目的形式反映。一般前一、二条写制订本制度的原因、目的、依据等,中间写具体内容,末尾几条写实施说明,如适用范围、执行日期、解释权、与原有关制度的关系等。

(2)总则、分则、附则式。其中总则要写明制定该制度的依据、目的、意义、原则;分则要写明该制度的具体内容;附则要写明该制度的生效时间、适用范围、解释权等。

(3)前言、主语、结语式。其中前言写制定制度的目的、依据、原由;主体部分写规定的具体内容,一般分条写,可以列若干个小标题,小标题下用序码排列条目内容;结语部分写实施说明、执行日期、解释权等。一般来说,内容比较简单的用前言、主体、结语式;内容比较复杂的用条目式;内容复杂、层次较多的用总则、分则、附则式。不论采用哪种形式,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总则或前言或条目式的前一、二条,都是说明制定该制度的依据、目的、意义或适用范围(也有的把适用范围放在最后一部分);第二部分,即分则或主体或条目式的中间部分,这部分是制度的核心内容,要写的周密、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第三部分,即附则或结语或条目式的最后一、二条,都是写该制度的实施说明,如执行日期、解释权等。

3、管理制度的讨论审议

草稿写成以后,应进行讨论审议。讨论审议应在拟稿人员中间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中进行。并报请有关部门会签和专家领导审定。讨论审议是制定制度、完善制度的重要环节。对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查漏补缺,精益求精。讨论审议可先在拟稿人员中间进行,在草稿初具规模后,再组织有关部门、单位一道进行会签、修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最后经企业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对于涉及企业整体利益或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如工资、住房、医疗、职工教育等,需提请有关会议审议通过。

4、管理制度的试行修订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7

关键词:宣传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73-01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局面已悄然形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我国各线企业正处于做大作强的快速发展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的形成、完善、延续、开展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宣传,本文将从宣传工作的角度出发探析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稳步前行。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进程中优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建设关乎着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文化是每家企业的发展之宝。那么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塑造传播者

企业文化的战略、宗旨、各项方案实施、制度执行等各环节都需要宣传。宣传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一些平台,将上述内容逐一或者逐项分解作宣传,使其传遍每位员工,他们心里萌生企业发展战略思想、管理制度、兴企理念;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牢记制度、勤学上进、使其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文化等中长期发展战略一致。这样就塑造了企业的文化。例如,现在企业高呼的“以人文本”理念、团队协作精神;价值观、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

企业宣传部门应根据相应的企业文化内涵,相应的职能工作,进行宣传。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与职责,要时刻提醒广大员工注意劳动作业安全;在“法制宣传日”就应该结合每年普法知识重点进行宣传,例如“送法进社区”、“法律大讲堂”等形式将宣传主题内容送进千家万户。

通过宣传,将企业文化内涵中的精髓、理念、观点等传播出去,使企业内部都能做到上听下达的效果,这样企业文化中的一些内容随着岁月的积累,慢慢就会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企业文化也随之在员工中慢慢塑造成了。

二、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宣传工作。宣传工作通过自身的平台、渠道会将企业文化建设舆论有所导向、有所取舍、有所推广。

单一的可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真正的“实践者”。企业文化从战略开始就离不开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不同层面的认知,有来自一线员工的,也有来自中层干部的,他们的角色代表着企业文化中的某种共性特征。一项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落实也是如此。它需要宣传工作去落实,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宣传橱窗、主题活动等一些直观的宣传媒介去引导性宣传,告知获悉者那一项是员工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那一项是企业管理制度、那一项又是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

通过这些媒介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企业文化,在宣传过程中检验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时俱进的进行补充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宣传,同时宣传工作在组织宣传时,通过宣传也在检验与验证企业文化内涵中的内容是否合乎企业发展需要、是否合乎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宣传企业文化建设,也验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内容,所以从这种单一的层面上来讲,可以说企业里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三、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企业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承担宣传,更多的是通过宣传使其达到效果。文化建设内容涵盖的层面比较广,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为企业健康发展服务的。每一项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生产过程等等都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宣传工作须依据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主要报道宣传内容,通过企业宣传媒介将企业文化中实质性的口号、管理方针政策、会议精神等内容传播到员工的耳边,使得他们通过企业媒介得知、领悟、感知、认识到企业发展中的各方面工作,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将企业的发展推向新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宣传工作自然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者。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每一项定位、内涵,都将通过宣传工作传遍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乃至通过社会媒体宣传到祖国大江南北。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亮点、企业发展中卓越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凝练出来、传播到每一位了解或将要了解企业的人们心中,从而提升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使得企业发展阔步向前。

展望未来,企业快速稳健的发展必将汇聚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每一家致力于做大做强企业务必要考虑的思想战略,只有有效的加强宣传工作,使得宣传工作真正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的宣传工作也需适时贴近企业文化建设、深掘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结合自身特点、卓有成效的宣传企业文化内容,将企业文化建设扎实落实到位、宣传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凝神聚气、推动企业稳健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育涛.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S1期.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8

 

1、引言

 

1.1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的市场竞争后力不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分析其原因,这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基本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与建筑施工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那么,要改变其现状,除完善法制、行业标准和建立现代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外,施工企业要想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走企业精细化管理之路。而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则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1.2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机制势在必行

 

多年来,“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始终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软肋。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尽管在制度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建了很多制度,但依然没有实现“建立、健全”的目标。其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不科学、不系统、不规范,未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制度建设体系。制度的建设通常采用的是“经验判断法”,即由企业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来制定企业的管理规则。也有一种是采用“亡羊补牢法”,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或教训后,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采取的对应弥补措施。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各自为政,所制定的制度相互之间职责不清、接口关系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管理无序、扯皮、推诿或基层单位无法执行等尴尬局面。总之,企业制度的建设没有按企业的自身特点、规律和全部管理要素系统地进行研究、开发,往往是想到哪建到哪。即便是沉积了多年经验的一些老企业也未必实现了“制度健全”。因此,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机制势在必行。

 

2、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管理平台实践

 

2.1制度标准化建设原则

 

制度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科学论证、合理策划、规范管理、强力推行的基本原则。

 

科学论证:是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规律,对所有的管理内容定性、定量、量体裁衣,制定出企业制度总体框架;

 

合理策划:是以总体框架为指导,按专业、系统制定出制度建设规划、计划以及实施保障措施,做到制度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企业所有管理内容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不让任何管理游离于制度之外。管理与管理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实现无缝连接,逐步实现制度管理全覆盖的目标;

 

规范管理:是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形成统一的建设规则、编制程序、格式范本等,将“制度建设”纳入统一的制度建设管理范畴,实现标准化管理,以达到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规范、在应用过程中既管用又好用的目的。

 

强力推行:是建立一套从培训、宣贯到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全过程的强制性措施,让每一项制度能够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建立制度标准化建设规则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通常讲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因此,企业要实现制度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目标,就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建设规则。其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步是职能划分、定位。即按照企业管理专业的自然属性进行职能分类,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最大程度地实现专业化管理。如: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综合管理等等。

 

第二步是按管理定位进行识别、评价、确定管理要素,即明确管理对象。如“生产管理”可按其自然属性识别、确定其质量、安全、技术、成本、工期控制等管理要素。

 

第三步是根据管理对象,梳理、明确管理内容。如“质量管理”可分解出“质量计划管理”、“质量过程控制管理”等等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可分解出“施工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标准”、“事故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内容。而“施工安全管理”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施工作业安全计划管理”、“作业许可管理”、“动火作业管理”、“吊装作业管理”、“临时用电管理”、“挖掘作业管理”、“应急管理”等最小专业化管理单元为止。将所有管理要素以此类推,最终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第四步是策划、编制。即根据确定下来的所有管理内容策划、

 

修订、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编制内容一般应包括目的、适用范围、定义、管理职责、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文档管理、附则、相关文件、记录以及设定的表格、模板等内容。要将每项管理制度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谁负责?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如何监督检查?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功能体现出来。

 

第五步是在制度草稿完成后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可采取集中讨

 

论和向基层单位征求意见等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要求。

 

第六步是在修订、完善后进入企业审批环节。主要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制度的合法性、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审核、把关。合法性,即审核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上级精神等;适宜性,即审核其是否与其它部门、业务关系相协调,接口关系是否明确、一致、可行等;充分性,即审核其制度的表象内容是否满足管理对象和管理要求,是否在管理内容上有遗漏等。必要时应征求专家意见或组织专业会议进行研讨。最后应有企业主管领导或最高管理者批准。

 

第七步是以企业适当的形式进行正式、实施。

 

第八步是由制度业务相关部门组织宣贯、培训、推进。

 

3、建立完整的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

 

制度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的不规范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大量违章、隐患等问题都是常年反复出现且又难以根除的老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就是制度执行不力。因此,建立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是制度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并纳入企业制度化管理。

 

首先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检查、考核规则,按标准执行。二是严格考核分级。一是由企管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度建设、培训、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考核;二是由各个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承担制度建设与推进的属地管理责任,对所属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专业监督考核;三是基层单位对本单位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自检自查;四是将企业制度管理纳入企业内控监督部门审计监督监察范畴,实施不定期巡回督察。

 

4、结论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能够生存、发展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素质、走出困境的必然条件,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是建立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建筑施工企业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将会有力的促进企业早日步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9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纪委、省经贸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市经委《关于加强非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经研究,现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强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塑造“诚信廉洁、依法经营”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评价,形成崇尚廉洁、讲究诚信、尊重法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中心,企业为主、各方推动,典型引导、逐步推进的原则,以“诚信廉洁、依法经营”为主题,以增强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反腐倡廉意识和能力为重点,把廉政文化建设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同党风廉政和法纪教育相结合,立足实际,讲求实效,长期坚持,力创特色。到今年年底,把本系统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设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再经过5-10年的努力,以点带面,实现非公有制企业诚实守信、廉洁从业、依法经营的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与社会尊廉崇廉的氛围相协调、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相统一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诚信廉洁、依法经营”为主题,突出以下内容:

一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教育企业员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国兴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坚持依法经营、恪守信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准则。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效率经济。倡导合法经营、讲求信用、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安全生产的经营文化,自觉维护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市场行为准则,反对商业贿赂,营造廉洁的市场文化。

三是培育以敬业爱岗、诚信廉洁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廉洁文化观统领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恪守人的职责,遵守职业经理人的道德规范,坚持廉洁从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教育职工讲求职业道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勤俭节约意识。

四是强化以对员工尽责、向社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作为社会人,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培育企业的责任文化,以积极的责任态度处理好与员工、社会、投资者及环境的关系。

四、途径和方法

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主题,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入手,力求教育对象大众化、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载体多样化、文化活动经常化,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一)营造廉政行为文化。企业要利用固定宣传窗、阅览室、报刊等阵地,广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建设廉政文化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党纪国法,古今中外廉政格言警句、优秀廉政文学艺术作品,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资源优势,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演讲赛、书法绘画展、廉洁小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企业和员工积极参与,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受到廉政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将廉政文化作为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素质、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育讲法纪、讲道德、守诚信、守清廉的文化氛围。

(二)建设廉政制度文化。将廉政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将廉政思想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引进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企业资源规划、健康安全环境等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物资采购比价竞价制度、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废旧物资处理公开招标制度、竞争上岗聘用等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产品销售、对外投资、合同管理等工作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在制度上保证廉洁干事。

(三)提升廉政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最高层次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非公有制企业廉政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于企业的理念、价值观之中。在积极营造廉政环境文化、大力建设廉政制度文化的同时,提炼廉政文化的精神实质,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的文化竞争力。

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容篇10

摘要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本文从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必要性,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必须把握的五个监察点以及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四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为企业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效能监察

一、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必要性

(一)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制度建设是根本。而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企业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清理、评估,查找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加强整改,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从而真正形成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是完善制度体系的需要

任何一个企业,要搞好管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来支撑。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对企业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制度建设的概况,发现制度建设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找出制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监察建议,查漏补缺。对已经不适应企业管理和发展要求的制度要废止,对存在缺陷、容易导致产生管理上漏洞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而没有的制度要建立。同时,建立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工作流程,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和规范办事程序,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经营风险。

(三)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权责明确”和“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企业通过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克服原有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弊端,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使企业的每个岗位、生产的每个流程都有明确的标准和守则,使员工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规范,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按章办事,按程序操作,搞好管理与服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四)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客观要求

建立健全和完善制度是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企业构建惩防体系客观上也需要对制度建设开展效能监察。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可以发现制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偏差,提前堵漏和纠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起到预防作用;同时可以发现案件线索,查处违规违纪或违法行为,发挥惩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监察,有针对性地提出监察建议,督促管理部门完善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监督机制和惩治机制。

二、搞好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必须准确把握“五个”监察点

(一)规范性监察

规范性主要是监督检查规章制度在形式上是否合乎规范。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规章制度的表现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无论是那一种形式,都应当按标准化要求统一规范,体例、表述要符合企业对行文的要求,条、款、项、目,层次清晰,便于学习、理解和执行。在监察时应当把好形式统一关。

(二)协调性监察

协调性是指规章之间要求协调一致,避免矛盾和冲突。由于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交叉现象。要保证规章发挥效用,就要解决好规章冲突和矛盾的问题,切实解决规章拟规范事项之间的重叠或者遗漏,做到互相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边界清楚,便于执行。

(三)可操作性监察

可操作性主要是审查该规章是否可以顺利实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制定规章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为了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的行为,因而操作性对规章的实施是特别重要的。

(四)合法性监察

合法性主要是管理权限、管理方式、管理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不能超越职权,否则就是无效的。管理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劳动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国家都有基本的法律制度,企业规章制度的条款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相抵触。

(五)落实性监察

落实性主要是检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各项业务是否按制度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去开展,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进行了管理、检查和考核,检查记录和考核台帐是否健全,管理、检查和考核的渠道是否畅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影响制度执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制度的正常运行是否达到了管理的预期效果等。

三、搞好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必须抓好的“四个”关键环节

(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搞好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关键

企业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主要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进行。但是,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监察起来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单靠纪检监察一个部门孤军奋战是不行的,需要建立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企业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其他业务部门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到统一指挥,确保制度建设效能监察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广泛开展制度建设宜传教育是搞好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基础

有效开展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离不开广泛地宜传教育。制度建设效能监察是项复杂的工作,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组织者要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工作内容,广泛收集宣教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制度建设宣教活动,宣教的重点加强制度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感的教育,增强员工的制度意识和责任意识;对重点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关键工作流程加强学习和宣贯,使全体员工了解制度,熟悉流程,知道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违规违纪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三)做实制度建设效能监察阶段性工作是搞好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根本保证

制度建设效能监察一般可分为宣传动员、制度清理、检查评估和总结整改等几个不同的阶段。要保证监察工作实效,必须将各个阶段工作做实做细,如检查评估阶段,原则上要求对整个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检查评估,检查可采用各部门自查、部门间互查、监察组织重点抽查等方式,评估办法可借鉴iSo9000模式组成评估专家组,编制检查表,按规范进行,找出制度本身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分析原因,为企业领导决策和制度建设整改提供依据。

(四)注重效能监察成果的运用是搞好制度建设效能监察的最终归属

完善制度建设的管理,如发现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制度管理出现多头或者失管状态的,应建议整改,明确职责分工,指定一个职能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内部的规章制度,把好制度出台前的审核关。通过检查评估,将制度执行得比较好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提炼出来,在企业内部推广学习,营造一种按章办事、依规治企的文化氛围。通过制度清理,明确需废止、修订完善、正常运行和新增的制度,并在制度修订完善后搞好制度汇编,传达到员工手中,确保企业每一名员工都知悉制度,执行制度,做到遵章守纪,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