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4:23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文化;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58-03

人类不能没有传统而生存,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存在的标志。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现象之一,尤其如此。如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所说,“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法文化方面,中国古代社会创造了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并由此形成了以其体制、结构、形式为特点,影响波及日本、朝鲜,甚至东南亚的中华法系,虽然现代一般认为它已解体,但从其基本价值和精神上看,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法文化无疑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根基最深厚、民族认同感最强烈的法律文化传统。尽管不断有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但中华传统法文化始终绵延不绝,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

201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形式研究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实现过程中,国家强制力通常只起到防御性保护的作用,而民众的法律素质,对法律自觉的认同和推崇,全社会所形成的法治精神才是实现良好法治氛围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最年轻、思维最活跃的一个青年群体,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影响法治中国建设的成效。

在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是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展开的法律基础教育,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律观。随着大学生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心理和生理条件的更加成熟,他们有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能力,对于法律,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也不再局限于知道是什么,而要探寻为什么是,某一法律规定是由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来决定的,法律条文的变化,又是怎样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但目前,法制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是与其应有的影响力不相称。许多教师直接用于法制教育内容的时间只有12学时,教师为赶进度常常只讲解法律的局部知识点,把大量时间用在分析某个具体案例或是解释某个法条上,学生听完后也是似懂非懂,如此一来法制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对法律来说,除了“法律文本”,更有“法律实践”,“运行中的法”往往会与“纸面上的法”出现分离,而且,与文本相比,“活的法”更多地存在于:传统习俗、民事惯例、乡规民约、民族习惯等等法传统之中,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创造了法律,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排斥于课程教学之外,我们就是一个失败的普法者,我们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完成了对中国法制的“不完善”的了解,和使他们形成了较为狭隘的法律观。以下笔者就将从中国传统法文化的视角,阐述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精神,探讨如何在法制教育的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因子,拓展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助学生更好地修炼自己的“法性”,提升法律素养。

一、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精神

1.自然和合。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基础的中国传统法文化,其价值目标是要寻求一种秩序的和谐。《论语.学而》有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因循“礼”的规范而达到和合的状态。这种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之和,也包括人与人之和。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在社会交往中,更是要讲信修睦,调处息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无讼”是古人所追求的社会状态,如孔子所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据《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国司寇之时,曾有父子相讼,孔子拘之,三月不问,两人最终反恭自省,受感化止讼而去。其后“无讼”一直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价值取向,司法上法官处理案件也因循“调处息讼”的原则,注重矛盾的化解和协调。

2.礼治秩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礼治秩序”的概念。他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礼俗社会”,这样一个社会非常特殊,它是一个“无法”的社会,即:规矩不是法律,而是“习”出来的礼俗。而所谓的礼俗社会,即是以民间的生活习俗为基础,以礼治为主导,实施秩序管理的社会。如果说法律要靠国家权力来推行,那么,维持礼这种规范的便是传统,特别在缺少变动的乡土社会中。在传统中国,法的内涵并非如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一样,它更多地被作为刑,为保障礼的实现而采用的一种刑罚措施。历来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统治而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的事后惩罚而在社会道德的事前预防。这里的“礼”,即为儒家的伦理精神,古代中国社会以家族为本位,在当时的社会中,上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下至平民日常的衣食住行、安身立命之道,无不渗透着其伦理规范。让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按照自己的“名分”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各安本分。“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

3.德主刑辅。传统中国极为注重道德和法律这两种社会规则。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评述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于完善的”,就是道德与法律。从西周时期的“周公制礼”,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唐代《唐律疏议》的出台,历经数千年的演化、融合,道德与法律实现了完美的统一,即所谓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礼则入刑”。其中,尤其是道德规范,是重中之重,从个人自律到国家治理,道德的力量无处不在,由它对社会进行着全面的调节和控制。如儒家所谓:“为政以德”、“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形成一个安定平和的“治世”。而法律,则一向是作为道德的补充和实现方式,自战国时代的法家始,即对法的概念、缘起、特征等有了一整套系统化的认识,并随着法家人物的变法改革运用到各国的治国实践中去,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帝国之时达至极盛,其后虽然秦朝速亡,但法治也是以变换了的形式,即所谓“德治为主、法治为辅”,或曰“外儒内法”,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历朝历代无不注重法律的成文法典化,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法律渊源中还包括各种习俗、礼仪、判例法,历代也非常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持统治秩序。

二、以传统法文化为背景,优化法制教育内容

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是:中西法律传统正以同等的影响力左右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走向。西方法统构建了我们法制的“显规则”,而中华法统则静默地充当了法制的“潜规则”,所谓“名废实不废”,此种基因无法消除。而且在中国,要弄懂法律问题,往往要到现实的法律之外去寻找答案。所以大学生通过对传统中国法文化特色的了解,就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

1.自然和谐观。如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可把握一个词:“和性”――我们讲求“化”的境界,“化”了才能无我,无我才能合一,天、地、人,世间万物的合一。在我们传统文化的细节之处,和字随处可见。如:中国传统服饰是长袍,它从天笼到地,既不分上下也不分内外,讲究合一;而西方人传统的西服,却是既分上下,也分内外,层次分明而条理清晰,一如德国古典哲学;又如艺术上,西方肖像画往往以人物为画面的重心,突出人的相貌、表情、身体姿势,借以反映人物的内心;而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从不强调某个具象的事物,而是讲究一种浑然一体的美感。即便在山水间有一个人物,如一个垂钓的老翁或一个牧童,他也绝不突兀,而是已完全融入了山水间,呈现出自然而混沌的和谐美。

此“和性”同样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法文化。我们法文化的价值目标,亦是要寻求一种“和”境界。如:

――人与自然之“和”。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亦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制度的构建,要敬畏和顺应自然。古籍所谓:“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宪天者,以庆赏法春夏,以刑威法秋冬……”;司法执行制度中的“秋冬行刑”、“秋冬决狱”,即是讲要顺应四时,因为“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凉以杀,冬寒以藏……”,春夏是万物生长之时节,不宜杀人,而秋冬万物凋敝,有肃杀之气,才适宜行刑。

――人与人之“和”。中国人所说的“人”,从来不是一个单个的人,如马克思所说:永远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论语》中有这样的话:“人者,仁也”,即二人方可谓“仁”,又如,西汉大儒郑玄所说的:“仁者相人偶”,也可以反映出我们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应关系,“人必成伦作对而后始其为人”,你的价值只有在你与别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显现。“礼之用,和为贵”,在社会交往关系中,同样讲究慎争戒讼,“无讼”是理想的状态。如《周易》中“讼卦”给人们的告诫:因“天与水违行”,故讼“终凶。讼不可成也”;又如孔子所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种观念在传统中国之“熟人社会”中如鱼得水,可谓是官和民一致的想法:县衙门口常帖此楹联――“为士为农有暇各勤尔业,或工或商无事休进此门”;百姓也自有民谚――“交了粮,自在王”、“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一争两丑,一让两有”等。时至今日,中国也始终是“一元主义”的,讲“和”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此亦彼”,无论是人与自然的一体、父与子的和顺、夫与妻的安谐、社会与国家的不分等等。人们解决纠纷时,更看重:修复破损的关系,使其重归“和”的状态,有“法理”的一方不能“得法理不饶人”,否则会被所在群体斥责为“不通情理”,从而导致关系资源等其他方面的更大损失。

2.道德与法律:礼与法并重。中国传统法文化其实也是道德文化,礼即为法,法即是礼,法律与道德相通,互为表里。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首先把自己做好,其次在家对父母尽孝、关爱子女,再次在社会上忠于职责、忠于朋友,此之谓:由内而外、由己而推人,无论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有自己的“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分内之事”,“分”由伦理道德和法律来确定,道德即是法律,法律也即道德。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综述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1]3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造就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始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借鉴意义,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具体方面及应用环节的关注点,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获得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应用的有益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原则与价值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传承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应用,应用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学术界针对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人文素养。明确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政教学中的交叉点,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新课的导入点,运用多媒体平台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使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课程内涵都有深刻的理解。[2]167同时,传统文化在教育方式上的应用也值得深思。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的方式,但单一的灌输系统知识使得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厌烦的情绪,[3]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古诗词和传统文学等内容,如:孔孟的伦理思想、老庄的辩证法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等,对中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教育中插入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的参与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4]校园活动加入传统文化的主题,注重知行合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建设文化强国。[2]167

(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文化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教师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服务于学生。[5]二是针对性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传统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分析选取最适合的且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理论素材。对于已经摒弃的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舍弃的过程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加以否定。[6]三是简要性原则。由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对冗长内容的理解力较弱,教师在选取传统文化素材时,应该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分析。[2]167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从普通理论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大到国家层面的民族复兴,小至教育层面的传道授业,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教育者展开教学工作始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为主要的教学内容。[7]9教育教学内容以古诗文词句作为导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中以《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仁”;以《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学生尊老爱幼;以《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前出塞》中的名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抓住主要矛盾的作用。[8]应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间接提高了教师的修养,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古代先贤的智慧进行反思并以之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文化中,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说明了学习与启发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问答法时可以适当加入追问或诘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其自主学习。[9]110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矛盾具有普遍性,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势必会出现对立统一的两面,即:其应用的价值及应用中所体现的问题。学术界对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应用中的困境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缺乏正确性与科学性,只是单纯地运用传统文化内容对某一现象做出解释或说明,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学生心理活动的现实性要求。如没有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应用传统文化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虽然现在的中学教材中已经多次出现传统文化的身影,但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只关注考试涉及的重点知识,对传统文化部分一笔带过或置之不理,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0]从社会教育的层面分析,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各国文化得以在我国大放异彩,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中学生群体中崇尚欧美文化的思潮开始出现,家庭、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得学生变相理解为“传统文化无用论”。一味否定传统文化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1]

(二)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教学方法的保守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正确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以及教学评价法。[12]目前,以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想教育。同时,单一的教育方法趋于刻板,不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优化组合,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3]但是并不能全盘否定讲授法,相比其它的教育方法来说,讲授法更简单易操作,更方便教师控制以及掌握教学状况,具有方便、直接的优点。[9]112传统文化的应用,根据所选取的素材内容以及通过平等对话所掌握的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可以选择更多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做到知行合一,能够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14]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教育手段的传统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15]现在所说的教育手段主要指的是物质手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所能利用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教材、模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ppt课件、投影仪、电视机、多媒体教学素材等。二者都各有其优缺点,凭借各自的优势为教学活动添砖加瓦。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既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又有内涵深刻的特点,适合借助更为直观的、生动的现代化手段让教师去呈现,更有助于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形象性、生动性,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知识性与思想性直观地展现出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7]16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在应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运用时有的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部分因素带来的影响。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值得重视的注意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精选

首先,引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大胆吸收西方文明中优秀的东西,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时代在进步,西方文明中的“糟粕”部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不要用前人的眼光去看待外来文化。[16]其次,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年龄和思维发展阶段)的素材,中学生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那些形象生动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所以,我们在选择时,所选取的内容要能一针见血地说明和揭示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且具有启发性。这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内涵及其延伸内容,否则很难选择合适的素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7]84

(二)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时

积极引入传统文化进课堂有利有弊。首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面向中学生传播了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改变了思想政治课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便于学生记忆课程内容。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引入传统文化,盲目地添加传统文化进课堂,增加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注意应用传统文化的时机。适时应用,让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教育的适当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7]84

(三)引入传统文化资源要注意适度

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往往容易造成舍本逐末的现象,由于教师在备课环节关注的重点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重点的备课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就会演变成重点的教学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等同于借助课堂教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材外的拓展内容,点到即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能主动掌握课程的进度,需要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心理及课堂会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判,做出相应的心理预设。应用传统文化可以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18]

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3

内容模块的设计是为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而服务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文化感情和基本文化认知;初中阶段是提高文化认同;高中阶段是增强文化自信;大学阶段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把这些教育目标进行归纳,可以用形成文化自觉来概括。展开来讲,就是使受教育者熟知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精神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具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使其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四大模块和三大重点内容。四大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熟知中华文化的精要,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主要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人生,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文化与中国发展”内容模块主是使学生在了解多种文化,在主动赞赏和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为他人所理解;“文化与世界”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积极开展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华文化积极参与到世界新的多元文化体系建构之中。三大重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能够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做出整体性的理解,以达到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和尊重自然的状态和境界;“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夯实才能、才华和才干的人格修养基础。当然,不应苛求所有课程都能够承担这些教育任务,也不能要求相关课程把所有内容模块都纳入其中,而是应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模块,加以提炼和提升。三大重点内容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并没有涵养所有的教育内容,不同课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设定教育内容。就《基础》课而言,它作为一门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可以选择“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和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四、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4

关键词:传统体育?体育教学?技工校

体育教学一直都是学生增强体质、加强锻炼的主要途径,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更加需要将趣味性、灵活性引入教学,将传统体育融入技工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传统体育融入技工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对传统体育融入技工校体育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传统体育融入技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传统体育项目有其旺盛生命力,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娱乐性、群众性。在技校的体育教学中,传统体育项目一直都被忽视,其实,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技校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有其必要性。

1.有利于技校学生对中国文化传承

笔者认为,现代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仅仅只包含竞技体育,现代体育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对我国传统的体育进行传承与发扬。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人都比较倾向于足球、羽毛球以及篮球等体育活动,这导致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被遗忘,为了较好地让技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加入传统体育项目教学。

2.传统体育项目是现代体育的基础

从我国广大群众日常的生活可以看出,传统的体育对我国人民的影响还是十分大的,从小时候玩的踢毽子到逢年过节的舞龙舞狮等活动,这对我国人民群众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正是传统的民间体育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普及,这才形成了我国现代体育的组成。

3.有利于技校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增强

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技工学校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团结力,增强身体素质,有利于技校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增强。

二、传统体育融入技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通过对技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我们发现,技校体育教学对传统体育的融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技工院校传统体育融入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加强学生对传统体育的了解

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之间,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体育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理解,更好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2.进行简单易懂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关体育老师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时,要选择简单易懂的传统体育项目,不要选择较难的体育项目。虽然,部分学生对传统体育有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传统体育项目过难,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传统体育教学进行不下去,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

3.增加学生学习传统体育的兴趣

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体育是一门需要热情与激情的一门学科,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传统体育的内容。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丧失热情与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或是有趣的关于传统体育的音像视频,来不断地增加学生学习传统体育的兴趣,从而提高传统体育的教学效率。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时,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必备因素之一。因为,传统的体育项目文化底蕴较深,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文化十分值得我们广大师生进行学习,传统的体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认为相关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传统体育的教学。

三、小结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广大群众,为了我国传统体育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必须将传统体育融入技校体育教学内容中。通过传统体育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体育项目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古老的文化,从而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发扬。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的内容,才能不断地提高传统体育教学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提高现代体育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陆世斌.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探析[J].学术论坛,2013(4).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成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形式,比如,传统手工艺、民间游戏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能让孩子感受、了解中华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孩子思想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人生开始的阶段,要在这个阶段做好相关人生的启蒙,将最有意义的内容传输给孩子。

一、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的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集合了民族特性的一种民族文化,充分诠释了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思想观念的演变,被世代子孙所继承和发展。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各种文化形态融合碰撞,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深入。传统文化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书法、字画、词曲、歌赋等。

2.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也是一样的。在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和深入的情况下,教育资源作为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内容,开发和应用的过程就显得尤为迫切。当下,诗词歌赋、文明礼仪等内容已被列入幼儿教学中。加快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势在必行,将教育技术理论作为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指导,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实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软件的建设。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所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更加重要,幼儿可以通过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达到健全人格、发展智力的目的。

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已经被不断普及开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地拓展。

1.经典诵读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经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对于幼儿良好心智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将经典诵读和幼儿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把这种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底蕴深刻地植入孩子的成长中,孩子必定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在幼儿的教育课堂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越来越常见,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国学经典的教学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2.从广义上来讲,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等内容。从狭义上来讲,民间艺术的核心和关键就是造型艺术。民间艺术对于幼儿想象力、感悟力、理解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使他们对于真善美有非常强烈的感知。所以,民间艺术资源对于幼儿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3.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资源的应用

(1)数字化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幼儿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在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学的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培养。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幼儿可以学会如何储备知识和知识的分类,同时,对于问题和信息的认知和探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实现的,那么,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数字资源的应用,提高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在幼儿教学中,将经典诵读的环境为幼儿创建起来,使他们处于这种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2)在幼儿的学习中,游戏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师将相关的知识融入游戏中,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到学习的内容。将传统文化和游戏相结合,实现幼儿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将民族特色明显的传统文化深入孩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将其中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游戏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比如说,幼儿园会有民族歌谣欣赏的内容,那么,可以在歌曲的编排上下工夫,将歌曲的形象、结构等与一些有趣的故事等相结合,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带给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知,从音调、音色、力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同时,父母在幼儿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父母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且教师和父母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传达给父母,从而更好地进行幼儿的传统文化教学。

总之,幼儿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对幼儿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建设和开发,孩子们更加直观地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所以,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大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谢淑海,隗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查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6

一、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科学建构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科学建构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进行,除了需要正确的教育目标引导外,建设适合大学生道德发展要求的系统性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因为,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又是传统美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活动展开的依据,决定着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教什么,学什么,实践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需要以教育内容为中心展开教育,即教育者首先要把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设计的具体可感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系统理解其具体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并确信内化为自身的内心信念,最终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在这个过程种,教育内容是基础,由此可见,对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建构,是传统美德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科学建构是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的前提。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博大,涉及到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渗透于当代优秀人物的言行中、表现在平常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中之外,还有很多精华性的内容存在于由古到今积累的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人物活动的文献典籍之中。如果不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进行教育内容的精心选择和科学性阐释,大学生就不能知晓中华传统美德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弘扬传统美德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传统美德在大学生中的教育就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历史悠久,其中有的传统美德受到形成时代的局限,带有不少封建主义印记,如果没有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进行科学解释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其中某些内容隐含的封建糟粕就可能对大学生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传统美德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需要建构经过科学选择和解读的教育内容,以科学的内容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从只有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无具体内容的倡导期,进入到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拥有可知可感的丰富化教育内容的有效实施期。

二、建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适应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高层次原则

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首先要适应大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和水平。西方当代著名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是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基本上是受道德认知支配的,而人的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道德发展是渐进的、具有阶段性的。他还认为,道德认知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渐进发展的,一个阶段成熟后才有可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经过中学发展阶段以后,比中学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更高的阶段。同时,大学生具有理性思维能力较强,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等特点。因此,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建构。

(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原则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值得我们代代继承和发扬。但是,它毕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因此,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需要有时代的特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需要。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要承接历史上的优良传统,又要吸纳鲜活的时代精神。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时要体现这一时展的特点。其次,过去对大学生讲传统美德往往忽略了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美德,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仅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也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最值得称道和骄傲的新文化和新道德。

(三)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原则

生活世界是蕴涵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建构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需要将优秀的传统美德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启迪学生,使学生运用其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智慧去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对传统美德的真正内化。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果缺乏生活内容的基础,他们就很难领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真谛,更难自觉的把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因此,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应该要直面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大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自觉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智慧,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促进自身道德人格的发展。道德人格是指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社会道德价值的总和,它的发展不仅需要个体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习传统美德知识,更需要个体在对人对事的生活过程中践行传统美德,从中获得深刻的道德体验,形成道德信念。

三、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基本设想

(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传统美德内容为核心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要求每一个华夏子孙以维护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己任,能在祖国为难之际舍小家顾大家,捍卫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才有的,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却早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成了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那种能够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不断给予强大生命力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担负着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建构中,应该首先强调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这一核心内容。

(二)以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传统美德内容为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的道德教育内容中极其重视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中,有必要注重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美德内容,因为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担当起家庭的道德责任,以及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担当起社会、国家和民族赋予的责任。因为,大学生与家庭,与他人的相处在其整个的社会生活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无疑是大学生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的根基。因此,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要以人伦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传统美德内容为基础。

(三)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美德内容为重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包括古代的优秀道德,而且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美德。这其中包括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对古代传统美德的继承和超越,具有突出的革命性特点。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中,要以这一部分的传统美德内容为重点。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革命领袖们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民族的优秀传统融汇于党的建设、革命斗争和经济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并且和他们自身的修养相结合,使古老的优秀的道德传统焕发出革命和时代的新精神。大学生是这一宏伟事业的接班人,老一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应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下去,对未来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7

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尤其体现在初级教育中。许多儿童和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越来越少,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被忽视,许多年轻的一代已经对传统文化失去了认知,这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大力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过程当中不断向他们渗透我国优秀的思想和传统,使自古以来就滋养我国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并继续发挥其永恒的价值,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一、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小学教育能够具有更加科学明确的目标。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和现代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我国小学教育存在着发展目标不明确,教育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众多的优秀美德,育人是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小学教育中增强美德教育能够提高学校和社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我国教师在教育中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尤其对于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来说,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提供科学的育人目标和培养路线,使小学各方面的教育工作都能够围绕科学的目标来进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在小学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小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他们求知欲很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我国的教育现实往往并不能满足他们探索事物的心理需求。

最后,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和素质的提高。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思想,我国自古奉行“知书达理”的教育理念,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他们学习我国传统礼仪,提高人文素养,帮助改善日常行为和习惯。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的问题

小学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非常信任教师,在他们心中教师是无可超越的权威,这有利于教师做好组织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然而,有些小学教师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太了解,或者关注点并不在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偏离了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方向,甚至使小学生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这显然不利于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增强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效果的途径

第一,在小学教育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这一阶段做好经典文化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注重教学方式的选取,避免盲目的灌输式教学。首先,传统文化教学需要教师在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筛选和备课工作,选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同时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步骤使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其中的基本精神。其次,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讲授和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同时可以创新讲授方法,利用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融入到传统文化教学中。

第二,进行传统文化教学需要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我国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捷便利地搜索到海量的学习资源。网络上的传统文化信息十分丰富,既有大量的文本资料,也有丰富的音视频资料,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自主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通过丰富的知识来完善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8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二、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愠’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三、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9

关键词:女大学生;德育教育;传统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23-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13

传统女性伦理道德是古代规范女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儒家的早期经典如《易经》《春秋左传》等就已有关于女性地位、道德的论述,《仪礼》《礼记》则系统提出了三从四德。作为专门系统女子教书可始于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尽管能体现传统女教思想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在封建社会对女性教育产生深远社会影响的还是常被称为“女四书”的《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以及在民间影响较大的《女儿经》。上述女教书籍从女德、女言、女容、女工四方面对古代女子综合伦理道德修养、女子行为规范进行了具体规定。传统女教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其广泛传播对当时社会中女性知识水平的提高、家庭及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传统女教思想在历代女性实践中而不断被发展和修正,日趋成熟,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完整的女子行为、道德规范。社会发展到21世纪,在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今天,回顾我国传统规范,我国传统女、道德规范,固然有些内容是当时社会束缚女子思想与行为的枷锁,但正视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物质快速发展、社会道德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互联网技术使信息快速传递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伦理道德思想迷惘,传统女性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不容小觑。

一、传统女教的伦理道德思想精华

(一)讲求“女德”

传统女德思想体现在传统女教书籍的方方面面:如《女诫》规定“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在《女范捷录》教育“勤者女之职,俭者富之基”以及“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非”;《女论语》教诲“管家之女,惟俭惟勤,勤则家起,徽则家倾,俭则家富,奢则家贫”,德才兼备;《内训》要求“度量宽宏无嫉妒之心,仁厚慈爱无害人之念。

传统女德规范众多、内容广泛,体现在仪态、行为、持家能力、德行、才能、积德迁善等各个方面,这些要求女子优雅闲适、行为有度;懂得廉耻、保持贞洁;衣装整齐,动静有度;节俭智慧、善于持家、德才兼备的思想与我们现代社会对女性美好形象何其相似!

(二)重视“女言”

传统女教中的“女言”要求言语从容留有余地,例如《女诫》中说“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女儿经》对女子言辞的要求更加具体:“谨女言,要从容,时常说话莫高声,磨牙斗嘴非为好,口快舌尖不算能。莫要半晌说e话,莫要无故昌搔风。父母使唤休强嘴,姊妹言语要和平。”古人很早就提出了言辞交际中的语言规则,不仅对女性,对任何人都要讲求注重言而有信,言而有德。

上述传统女教对女子言辞规则的基本精神仍然值得现代社会的人们所继承。

(三)注重“女容”

传统女教中的“女容”要求女子身体及服饰干净清洁。如《女诫》中要求:“盥洗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女儿经》则要求:“修女容,要正经,一身打扮甚非轻。搽胭抹粉犹小事,持体端庄有重情。”“光梳头发净洗脸,整洁自是好仪容。衣服不必绫罗缎,梭棉衣服要干净。”传统女性伦理道德思想内容完整,对女子的容貌及个人卫生规范全面,对女子的身体健康、家庭环境的整洁有序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样符合现代社会的标准。

传统女教思想有着许多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优秀规范,由于时代的制约,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过于要求女子在节操上清贞守节,强调妇女的观念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使众多不幸女子沦为封建宗法伦理道德的牺牲品,这种思想在《女四书》《女儿经》中也得以体现,这些落后、消极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应予以批判和摒弃。

二、当代女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加强中国女性传统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女性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女性道德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道德素养。古今中外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较长时间都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这是生理特点、传统文化的原因造成的。各国女性为了真正意义的男女平等做了不懈的努力。我国经过“五四”运动、解放战争后妇女的地位得到较大的提高。新中国建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宪法》《民法》《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妇女各方面的权益做出相应规定予以保护,女性地位有了实质性的、巨大的提高。中国的女大学生同男学生一样接受教育,毕业后参与社会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积极实践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欣喜地看到包括当代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取得巨大社会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当前社会中的道德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有些滞后,绝大多数人忽视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某些人的落后思想内容与生活方式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在大学校园中,部分女大学生忽视男女生理、心理结构的差异,片面理解男女平等,对社会中的不合理甚至是丑恶现象不辨是非:认为男女的行为规范应该完全一致、绝对统一;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姿态“和柔”、待客“有礼”、女子行为贞洁的“守节”观念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把态度粗鲁、无理、言语恣意的态度作为个性;认为重视女子贞洁是封建思想;忽视子女孝敬长辈的责任、人际交往的规则;漠视个人的社会责任;认为感情随意、自由、身体需求无罪,排斥两性之爱所需的精神、文化因素。当前这些有悖于中国传统美德的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上升,成了社会中见怪不怪的丑陋事实。

高校大学生的构成人群有一半是女大学生,她们具有高校学生易于接受新观念的特点,由于性别的原因,她们和男大学生们相比,将来要承担着养育孩子等更多的家庭与社会责任。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对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是一个与专业知识教育并行且互相倚重的系统工程,应结合当前社会道德的发展情况明晰了解当前高校女大学生伦理道德现状和变化情况,关注男、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及教育方式的区别,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日益弱化的时代,在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重视吸收传统女教思想的积极因素,加强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某些女性思想与行为应彻底解放的错误思潮的批判,在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加强传统女教中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的教育。社会的文明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上,精神文明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精神文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还体现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上,因为文化的发展绝不可能走完全抛弃传统、一切从零开始的道路。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在女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立足于当下的文化现实,既要充分汲取东西方现代思想资源,也应该对中国传统女学的合理内核和不合时宜因素进行仔细辨析,充分汲取其有益成分,实现中国传统女学思想的现代性转换。

三、当前加强当代女大学生传统女性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高校开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课程,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构建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1.高校普遍开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课程

高校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生成长、对社会文化净化的意义,将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基础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开立将成为高校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必要课程平台,这些课程使大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发展的历程、思想内容、时代意义等知识。通过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领悟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了解女教思想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精华组成部分,从而在大学生人群中弘扬传统伦理美德。

2.组织优良师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挖掘女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的人文内涵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女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讲授应由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进行授课,优良的师资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授课方式可不拘泥于形式,一般来说通过专题讲座等组织形式可以使得教学内容专题化、深入化,各专题之间既独立,又可产生相互呼应的整体效果。专题讲座形式的教学方式因为可节约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深入、能挖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人文内涵、教学效果良好而被采用得较多。传统女教思想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课程的授课内容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名著如《红楼梦》《水G传》等书籍中关于女教思想内容的作品进行讲解,这样可使教学内容更加明确、具体,增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思想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授课中不断总结,相互借鉴与交流经验。通过上述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全方位教学方式的开展,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将女教思想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校园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的教务处、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等部门应该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宣传、普及、推广包括女教思想在内的各种内容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潜移默化其道德品行,使得优秀女教思想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使校园充溢良好的人文气氛。

(二)引导女大学生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在觉醒,自觉尊崇传统女教中积极内容与精华思想

对大学生加强传统道德伦理教育,目的在于鼓励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历程、内容,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在道德伦理思想上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内容产生共鸣;对女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女教思想教育,目的在于鼓励新时代的女大学生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能够了解中华女性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传统的女性美德,对当前社会中某些女性思想及行为中不文明甚至是丑恶现象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提升当代女大学生群体素质,促进当代女大学生个体行为道德规范的自我提升,从思想深处理解中国传统女性伦理道德中的真、善、美,自觉尊崇传统女教中积极内容与精华思想。女大学生对优秀传统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的继承,使女大学生们内在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外在具有美好的道德行为。

(三)合力解决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切实问题,结合实际,推广传统女教中的伦理道德中优秀的思想

女大学生来到大学校园,在新环境中常面临着来自校园生活、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在将来毕业时还要面临着就业等问题与压力,女大学生对压力的心理承受力相对于男生来说要更小。学校应该建立女生相关问题处理机制,如通过学校已有的班主任、女生辅导员制度,建立宿舍长制度、学校定期及不定期与家长联系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通过能与女生密切接触、及时了解女生情况的人主动、积极、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舒缓女生的心理压力,切实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促进传统女性伦理道德内容与当代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使之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

在帮助女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对女生进行思想工作的同时,要结合传统女性伦理道德的内容,中国传统女教中对女子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做了很多智慧的总结,这些智慧的思想对当今的女大学生德育教育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讲求新“女德”

传统女性道德思想发展历史悠久、内容广泛,新时代的女性道德被社会和时代赋予新的内容。新时代女大学生群体应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中的新内容加入新时代的女性德育教育内涵。

2.重视新“女言”

传统女教中的“女言”要求言语从容留有余地,对任何人都要讲求注重言而有信,言而有德。这些传统女教对女子言辞规则的基本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当代社会日益讲求个性,鄙视人云亦云。很多青年大学生把“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语言效果的目标,忽视语言文明、言语有度的交流规则,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争吵或其他不良事件。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语言道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不仅要讲究语言交流中道德性的基本要求,更要讲求语言交流的艺术性。进行语言交流时,话不讲满,为对方留有余地是值得赞美的交流方式。

3.注重新“女容”

当代绝大多数女大学生都比较讲求个人形象,关注容貌,但也有部分女生仅仅关注个人的外在仪表仪容,对个人衣物及居住环境的清洁放松要求,不及时清洗衣物,不打扫卫生,环境脏乱。很多人对个别女生宿舍居住环境脏乱差、个人外表貌似光鲜亮丽的所谓的“出污泥而不染”现象进行嘲笑。传统女教中“女容”要求值得不爱整洁与卫生的女大学生们借鉴。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篇10

[关键词]大众传播音乐教育突破

大众传播是利用媒介手段进行传播的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的媒介手段也愈来愈多,如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在大众传播的推动下,音乐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进而使音乐教育步入了新时代,这也促使我们想要了解,在大众传播下的音乐教育是怎样的?它给音乐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内容?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大众传播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大众传播是活动主体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对大众进行的传播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传播者是专业的媒介组织,传播活动是有组织的、有制度的;传播利用先进手段,对信息加工并传播;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传播范围非常广;传播的信息是双重属性,既有商业性又有文化性;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的对外传播活动。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大众传播媒介由开始的报纸发展到了电报、广播、电影等,最后到了现在的电视、网络等手段,大众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播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信息扩展,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仅具有公开性,还有一定的权威性。有了大众传播的这一功能,让人们能够通过传播媒介了解各方面信息,对文明的遗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众传播如此神奇,因此音乐教育更是离不开它的传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播音乐,所以大众传播的功能迎合了传播音乐的需要。在音乐文化中,课堂上往往教授的是传统的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文化相对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枯燥,而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正好为音乐教育增添了新活力,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接受,也更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广泛性。有了大众音乐文化的加入,让我们的音乐教育更上一层楼,从而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传统音乐的传播有了电视这个传播媒介,电视是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它是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相比广播来说,它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音乐通过电视来传播,既给人们带来了听觉享受,又能兼顾视觉感受,所以对音乐传播来说是一次大的冲击,也是一次突破。

电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还起着一定的保护意义,它能够帮助传统文化重燃生机,在现代生活中完好的保留下来,不被人们所抛弃。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传播开始广泛化,不再是单纯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像流行音乐、西方音乐等,都给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挑战。电视可以通过一些比赛或者活动等方式,以传统音乐文化为主题,吸引人们参加,保证收视率,帮助音乐教育达到目的,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虽然电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传统音乐文化中,像是戏曲、曲艺等都是通过口头教授的,这种口头教授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存在失传的可能性,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魅力。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音乐教育要采取一定的挽救措施,在电视传播的同时,多加利用口头教授,让学生体会音乐意境,从而达到各个兼顾,更好地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

二、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增添的新活力

媒介教育又是一种素养教育,它起源于西方国家,是大众传播时代的必然产物,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它注重培养人的媒介素养,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利用媒介手段,判断传播信息,为人类更好的利用高科技手段提供了方便。媒介教育重要内容包括:不同媒介特征的了解,及信息制作的学习,对媒介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媒介信息要有判断性的眼光,要正确的对待媒介的商业性;在对媒介的学习后,要学会运用媒介,正确的使用媒介。媒介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使他们了解媒介学会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信息,能够掌握传播信息的技巧等。媒介教育有着广泛的特征,正是因为这种广泛性被利用到了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音乐,音乐的传播与其它不同,音乐的传播利用到了各种媒介,这也推动了音乐媒介教育的形成,这种音乐媒介教育也是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的新内容,给音乐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

1.音乐媒介教育的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教育在中国也得到了重视,对于媒介教育的核心内容,有的学者提出了文化、理念、语言三大方面。音乐媒介教育可以对这一理念进一步吸收,使音乐媒介教育得到深入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这里的文化重点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的音乐教育,它采用的教育体系是由西方引进的,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是根据西方音乐内容所设置的,并不完全符合中国音乐教育,我们学习西方音乐教育体系是对的,但不应照搬,要在它的学习中进一步更新教育体系,以适合中国的音乐文化教育;从理念层面讲,音乐媒介教育中,影响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思维及观念很重要,要使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音乐媒介教育中,受教育者要有一定的音乐文化意识,也就是要让受教育者了解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大众音乐文化,准确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语言层面讲,音乐媒介教育离不开媒介语言,媒介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它的种目相当多,有乐符、声音等,音乐媒介语言是根据音乐媒介来决定的,音乐媒介通过它们完成了音乐教育,学习音乐媒介语言是音乐媒介的重要部分。

音乐媒介教育要做到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对音乐媒介语言要有一定的了解,像乐谱语言、唱片语言、网络媒介语言等,对有关的音乐媒介语言有一定的判断性。在对这些语言的学习后,有助于形成个人的理念,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正确的判断音乐媒介,从而选择合适的音乐媒介。

中国音乐文化具有多样性,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各国民族音乐文化等都属于我们的主要音乐文化内容,而一些流行的大众音乐文化则属于辅助音乐文化,它包括现代的流行音乐、网络歌曲等。我们要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音乐媒介教育中,要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涉及大众音乐文化教育。

2.音乐媒介教育的目的:在音乐媒介教育中,要学会正确的对待大众音乐文化,既不能一味的吸收,也不能一味的拒绝。大众音乐随着大众传播的蓬勃发展,大众音乐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这种大众音乐文化比起传统文化来说,具有更浓厚的商业性以及娱乐性,从某种程度上是去以大众为吸引对象来进行传播的,不能够真正的实现音乐传播的意义。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传播培养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迎合大众口味的音乐文化传播并不能起到这种教育意义,只是一种助兴音乐,不利于人们音乐素质培养。大众音乐文化的传播将音乐教育的意义扭曲,但是它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是在这中情境下,需要我们抵制大众音乐文化的弊端,利用大众音乐文化的优势,在音乐教育中,要将优秀的大众音乐文化增添到教育内容中,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判断大众音乐文化的利弊,对大众音乐文化要有正确的对待方法。

音乐媒介教育中不仅要对大众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辨析,更要提高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媒介能力,它具体包括音乐媒介的有关技术、结构、内容等方面。音乐媒介的技术指的是受教育者对媒介的利用技巧学习,例如在音乐录音时,由于公司录音版本也有差别,怎样区分它们就是学习中的内容;网络作为音乐传播媒介,那么怎么运用专业的搜索引擎也是学习的目的。音乐媒介的结构学习方面指的是各种音乐媒介体系的学习,对各种音乐媒介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关音乐媒介的内容不难理解,就是通过媒介所传播的音乐内容,不仅要对音乐内容进行学习,还要加强音乐的审美能力。

3.音乐媒介教育的途径:音乐媒介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有正规的课程教育,也有不正规的课程教育。针对传媒相关专业来说,媒介教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但对于音乐专业来说,媒介教育还未正式列入科目当中,它只是在学生学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内容,由于媒介教育是一门新课程,要将它正式的列入音乐学习教育科目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目前来说,音乐媒介教育通过正规的课程教育途径难以实施。

既然进入正规的课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该多运用非正规的课程教育手段,像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尤其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变得普及起来,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都会请家教,其中音乐家教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家庭教育方面,音乐媒介教育就是一个新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音乐媒介学习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高科技传媒手段,跟上世界的步伐,不会成为落后者。

总结:大众传播推动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所形成的大众音乐文化给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有正确的判断眼光,吸收好的一面,丢掉坏的影响。大众传播时代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内容,也就是音乐媒介教育,音乐媒介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它的教育目的也很明确,教育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学习音乐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了解媒介教育,掌握媒介语言,从而更好地完善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