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5:35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1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管理会计;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92-03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历经三十多年,但企业对它的认知程度还很低,大多数企业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如何应用它来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在理论上表现为借鉴西方的管理会计思想和方法,还未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之路,而在实践中也并未普遍应用于企业中,成功的案例更屈指可数。在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环境下管理会计被定位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具,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重构就是基于价值创造对现有方法体系进行梳理和改造,聚焦企业价值流动,运用不同的管理会计方法跟踪性地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促进管理会计思想在企业内部的传播,推动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研究现状

管理会计所涉及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问题,要解决的是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的问题,因而其方法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因事而异。传统管理会计工具以预算管理、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为代表,但近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多新的管理会计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最具代表的有价值链分析法(m.e.porter,1985)、作业成本法(Cooper&Kaplan,1991;Cooperetal,1992)、标杆法(Balm,1992)、平衡计分卡(Kaplan&norton,1992)、eVa(Stern&Stewart,1993)等。这些管理会计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应用功能的途径,有必要将现有方法系统化以更全面地更有的放矢地解决经营决策中的问题。然而,尽管不少学者对管理会计如何在中国的企业应用进行了探讨,但针对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化的研究并不多见,目前关于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构建的系统研究成果有:王斌(2004)根据管理控制环节建立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王朋才(2007)基于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构建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吴正杰(2007)则根据管理会计发展阶段建立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见下页表)。这些现有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理顺了不同管理会计方法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方法间的互补性与整合效应,加强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然而,在后危机时代,企业更加关注价值的增值和保值,管理会计也被定位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具,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视角重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既顺应了时代背景,又有助于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内的推广和应用。

二、后危机时代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很多企业遭受重创,业务急剧萎缩,资金链出现断裂,然而北汽福田、北京紫竹药业等公司则因在实践中创新管理会计方法而于这场危机中处乱不惊。金融危机使得存活下来的企业开始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作业链接及内部控制等问题,开始考虑如何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今中国经济已走出了危机的阴霾并出现了复苏性的增长,即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着重新思考定位、重新设计战略、重新构建发展模式等重大课题,自然对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创新及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发展,在企业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最终成为中国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利器。

1.要求管理会计成为名副其实的“价值创造工具”。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微观上来看,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技术内涵,同时通过高效的成本管理来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引出了管理会计在新环境下的定位问题。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不断创造价值,价值即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对自身价值的挖掘和创造必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管理会计应定位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具。

2.要求管理会计更多地发挥风险控制的作用。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遭受重创,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企业的风险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如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等,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了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因此,管理会计不但要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具,还要发挥保值的作用,帮助企业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三、构建服务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是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服务,协助战略制定与实施,快速吸收信息,并快速反应。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要以价值链分析为主线,跟踪企业的价值运动,再综合运用一系列管理会计方法来创造价值及保值(见下图)。

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图

1.用价值链分析法定位价值。价值链的框架是将链条从基础材料到最终用户分解为独立工序,以理解成本行为和差异来源。通过分析每道工序系统的成本、收入和价值,业务部门可以获得成本差异、累计优势。价值链一旦建立起来,就会非常有助于准确地分析价值链各个环节所增加的价值。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在管理会计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尤其重视价值链的分析。在战略价值链的构建过程中,选择和分析企业内部实物链和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动因,揭示作业中心的潜在问题,确定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并准确衡量作业中心的成本绩效,从而达到改善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用全面预算预测价值、监控价值流。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战略与运营结合起来,基于企业整体层面的考虑,通过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共同参与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计划,并确保预算的可执行性。借鉴Kaplan等人的战略预算概念,可以将预算分为作业预算与战略预算。作业预算是以作业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形式。战略预算从非财务维度来衡量未来经营目标、所需资源,并结合财务目标导向来确定资源配置方案,对价值流保持实时控制。北汽福田公司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和财务管理的核心,开展精益战略预算管理,形成由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三个战略组成的精益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预算的控制标准作用和业绩评价考核作用,推动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公司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的滚动增长,使预算文化在福田公司深入人心。

3.用作业成本法控制成本、积累价值。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最大化而运行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而资源消耗的同时又是价值的积累过程,最后全部累积到最终的商品或劳务上,最终商品或劳务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同时又表现为价值链。作业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每一作业,尽可能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防止资源的消费,最大限度地提高从顾客那里回收的价值,以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厦门三德兴公司为生产硅橡胶按键的企业,其原材料和产品品种数量繁多、差异且大,传统的成本分配方法非常不准确。该公司于2000年开始实施作业成本法,确认主要作业、明确作业中心,选择成本动因、设立成本库,这样核算出来的成本反映出企业真实的成本状况,从而为管理者提供较为真实的成本信息,促进了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降低了成本费用,将价值积累到了作业链的终端,即最终的商品上。

4.用平衡计分卡、eVa指标考量价值。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离不开业绩计量、评价。平衡记分卡把战略用四个方面的业绩和计量来表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及创新和学习,它抓住了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正确平衡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使企业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创新与学习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未来价值。eVa是经济增加值,它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企业可以利用价值树分析评估eVa对价值驱动因素的敏感性,从而确定绩效衡量指标。建立以平衡计分卡为主体的业绩评价体系,其中以eVa及其改进指标来嵌入财务业绩考评中,在公司组织层面和内部经营层面,对照价值驱动因素,建立多维业绩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在公司推行平衡计分卡,不仅降低了沟通成本,而且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公平、公正,还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使企业初步形成了阳光、坦诚、简单、感恩、廉洁的文化氛围。

5.用风险管理工具保值。在新环境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会必然遭遇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保值与创造价值同等重要,从某种角度上看,保值是另一种方式的价值创造。根据风险管理的过程,企业可从如下方面开展保值活动:第一,进行预警分析。预警分析是一种有助于企业预测其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方法,它可以提醒企业管理当局早作准备和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为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作用。同时,当潜在的危机发生时,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找到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管理当局能够有的放矢,制定有效的战略对策,防止企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第二,注重质量成本分析。所谓质量成本就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四类。通过质量成本效益分析,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王一鸣.调整和转型: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9,(12):3-10.

[2]王朋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构建探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8):115-116.

[3]吴正杰.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及方法体系设计[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8):117-120.

[4]王斌,高晨.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会计研究,2004,(4):59-64.

[5]李晓静,张群.价值链分析与价值链管理会计[J].经济问题,2007,(1):114-116.

[6]郑伟.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实施探讨[J].商业会计,2010,(5):62-64.

[7]Burns,J.thedynamicsofaccountingchange:inter-playbetweennewpractices,routines,institutions,powerandpolitics[J].accounting,auditingandaccountabilityJournal,2000,(5):25-31.

[8]Davidotley.performancemanagement:aframeworkformanagementcontrolsystemsresearch[J].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999,(10):363-382.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2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必要性

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1的需求,主要是基于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环境影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世界范围内经济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全球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致使众多企业破产倒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迫切的要求我国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源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获得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此外,相较于国外企业而言,我国企业存在众多突出问题,包括对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较低、人员素质不高、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以及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催化了我国企业内部矛盾的产生,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首要研究课题。由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经济管理方法能够显着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谋求更大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概述

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极速下滑,加剧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需要。就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而言,可以总结出三个具体表现方面[2].首先,企业经济管理同其他管理工作联系密切,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企业为了谋求持续发展,内部所有的管理工作均涉及到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调配,经济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的联系性愈加密切。基于此,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及下属部门人员的薪酬待遇,同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好坏息息相关,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发展状况,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才能在工作开展中取得预期成效,确保企业其他管理措施的有序开展。

经济管理中财务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现状。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高层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管理工作成效,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在年度、季度以及月份财务报表直接反映的。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财务报表中所呈现的生产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调整生产经营方式、营销手段以及工作开展方向,进而确保企业能够在实现既定经济管理目标的同时,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对策

(一)经济管理观念的创新

无论是任何企业管理活动,与时俱进,观念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加强员领导阶层以及下属员工的观念创新十分有必要的,能够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3].此外,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强化战略危机意识,确保企业领导者在制定相应的方针和管理目标时,能够有效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水平,具备大局观念。由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同其他管理工作联系较为密切,涉及范围广,所以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观念时,应注重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

(二)经营策略的创新

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需要秉着与时俱进的态度,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形成更为虚拟化和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健全相应企业经营组织结构,进而确保后续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方式主要有企业间经营联盟以及品牌,企业间经营联盟主要是指同行业发展水平类似的企业之间联合,形成固定的经营联盟,来应对企业经营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谋求共同发展。品牌的创新是指转变传统代加工的生产模式,创新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三)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首先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内部规章制度,诸如经费管理制度、财务人员的约束制度以及其他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费用的支出明细,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健全和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后,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一方面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建立部门预算制度,详细记录部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预算明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促进资金的合理配置。

结论:

综上所述,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呈现萎靡状态,企业为了谋求持续发展,只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从经营策略、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获得长远发展的资本。

参考文献: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3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制度

1引言

近些年来,震惊世界的2001年美国9.11恐怖事件、2002年俄罗斯人质事件、2003年东南亚非典疫情、2008年中国四川地震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危机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已经日益引起各国政府格外重视。如何面对各种重大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成了政府对危机的管理的首要内容。本文为此提出建立政府现代化危机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我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2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或简称危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通常与危机处理的概念一致,指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包括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

近几十年来,国外专家们在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理论,即危机管理理论,该理论模式根据危机的不同类型做出反应,但通常都包含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危机前预防阶段、危机前准备阶段、危机爆发期准备和危机结束期恢复。目前世界各国将上述理论直接应用于危机管理实践的不少,并且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形成不同的危机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例如俄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美国模式(强总统、大协调)、以韩模式(小核心、小范围)、日本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由于这些模式的划分是相对的,所以各种模式之间具有许多共性:拥有一整套系统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拥有一个权力极大、以政府首脑为核心的中枢指挥系统,组成危机管理体制;拥有一套严格高效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即时信息管理系统。

3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目前危机管理存在许多问题:(1)缺少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政府管理过程中危机意识淡漠和危机管理意识不到位,这是导致危机应急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2)缺乏组织化保障。我国危机处置在横向上是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割裂,没有一个综合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系。(3)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我国无论是高校还是公务员培训都没有危机事件应对和管理的教育内容。特别是缺少结合危机管理知识,组织模拟演习。(4)缺乏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危机处理。(5)缺少健全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框架。

4建立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我国现有危机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危机管理体系是主动应对危机的关键。现代化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4.1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

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在一定阶段内、一定范围内是可能处于失控状态的,并且危机的暴发时间非常短,传播速度非常快,留给政府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另外,危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对政府的政策要求很高。因此要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使危机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要力争在没有发生或者初始阶段就做到损失最小化。我国政府在建立健全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方面首先应该明确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平时,在于切实提高对危机的认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力挽狂澜。

4.2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互联动的组织体系

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应有应急工作的领导机构及其日常管理机构、牵头责任部门、配合参与部门、专家咨询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等组织。首先应当建立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应急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其次,应当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及其参与部门;第三,还应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吸取他们建立危机管理体系及处置公共危机的智慧。

4.3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

社会资源是应对危机的保证,能否整合可运用的所有社会资源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项目。一方面,强化对于

有组织资源的整合。包括:区域物资的供给,急需资源的物流管理,各部门的运作配合,相关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等等。物资方面主要表现为捐物,要及时查处和取缔多种形式的非法募捐活动,严格捐赠工作责任制。人为资源方面主要表现为志愿者活动。可借鉴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由政府倡导建设社区危机反应小组,强化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志愿者活动。要充分利用社会自我调节力量,如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

4.4建立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公务人员,必须建立起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对公务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

4.5充分有效利用国际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合作互助、资源共享等方面,各国政府均有国际合作的态度。全球非营利组织,如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红十字会等在物资、人力知识等方面的无偿支援,更有利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绩效提升。二,政府在国际化趋势的过程中,也应当运用国际规则,有效地保护本国权利,如国家安全、国民尊严、国际专利等权利和资源。

4.6建立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机制

加强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在危机预防管理中政府必须做到:一是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二是要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4.7建全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框架是突发事件下政府行为的法律依据。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疫法》等等,但是,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细节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都还不够完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紧急状态管理法。此外,紧急状态法与相关法规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以及全国性法规与与地方危机管理法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建立健全前瞻性强、操作性强的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4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政府中心论;多元主体论;社会动员;法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D632.5;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4-0064-05

“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危机管理对我们而言却是一门新学科。20世纪90年代,国外的危机管理被引人中国,但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危机管理方面,公共危机管理少有人涉及。直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公共危机管理才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在我国,2003年“非典”危机后,公共危机管理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引发第一次研究高潮;2008年汶川地震后,公共危机管理进入第二次研究高潮。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定义众多,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法制保障下,政府、社会以及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多部门、全方位的公共危机动态管理过程。学者们从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管理、社会动员、法制保障等方面对之进行了研究。

一、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

对于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学者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政府中心论”阶段与“多元主体论”阶段。

(一)政府中心论

政府职能理论认为,政府管理危机事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同时,政府拥有“强势”权力和资源,因此,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唯一主体,即政府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以此为出发点,学者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政府公共形象、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应急管理体系

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中心,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薛澜、钟开斌认为,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导致危机状态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产生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都有很大差异,从而使得政府应对的措施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因此,二人系统地讨论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制度的思路,以期为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基础性的背景框架。祝小宁、袁何俊认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是政府应急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因此,二人深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信息缺失”问题,结合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提出了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路。王德迅、薛澜等分别以介绍日本、美国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为例,提出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寻寰中、王德提出了构筑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朱正威、吴霞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危机管理的起点和基本手段。因此,二人借鉴西方业已成熟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应对框架与程式进行了探讨。高小平认为,“一案三制”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框架;其中,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一案三制”的起点;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应急指挥机构、社会动员体系、领导责任制度、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等组成部分;应急管理机制是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有效运转的机理性制度;法制是基础和归宿,应急管理法制的确立,表明我国应急管理框架的形成。

2 危机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可以说,应急体系的建立为应急状态下的政府危机管理,赋予了“无限”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必须引入管理评估体系,从对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决策效果等维度的绩效评估来引导危机管理决策,有效制约政府权力,使政府对危机管理决策结果负责,减少失策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些学者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周庆行、唐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公共危机决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刘传铭、王玲应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了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用aHp多层次模糊评测法研究建立了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绩效评估模型。许皓、杨宗龙应用模糊决策的有关理论构建了危机管理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3 政府公共关系

建立应急体系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评估体系是对应急体系的有效制约,而政府公共关系的建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则是政府危机管理有效运行的保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关策略,为政府塑造良好形象。

徐刚、黄训美认为,以公关手段调节社会传闻,塑造政府形象,通过满足民众的知情权获得民众支持,将减少政府危机管理的“交易成本”。邹东升认为,建立体制完备、高效运行的社会统一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平稳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固然重要,但打造应对公共危机的现代政府新形象――人本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则更为重要、更为本质。刘湃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诱因出发,探讨了政府形象塑造的五个角度:人本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斯亚平将博弈论引入危机管理,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针对面临公共危机的相关个人、组织等不同利益群体所采取的姿态、行为着手,研究讨论政府破解“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的应对策略。丁猛猛、董文升从政府危机公关意识、信息公开新闻制度,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互动等几方面探讨了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

(二)多元主体论

持政府中心论的学者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寄予了无限期望,但是,事实上我们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对此却明显准备不足,不能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期矛盾高发、事故多发的态势。因此,一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政府组织自身在信息处理、条块分割、危机意识等方面的缺陷,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危机决策主体已经成为危机管理的掣肘,而且很多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政府自身所作出的日常决策。于是,他们提出了“多元主体论”观点(公共治理模式),即将“治理”观念引入公共危机决策,认为政府组织已不再是唯一的行为主体,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它必须――事实上也不得不――吸纳其他众多的行为主体参与并共同应对危机,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协作而形成多元组织、多重层次和多种行为主体共存共荣的格局。为此,学者进行了各种尝试,如张成福认为,现代危机事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政府对于危机事件的解决已经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项资源、模式和策略。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是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的重要发展方向。胡百精将契约理念引入危机管理研究,主张以契约修复为主线,建立基于组织整体战略框架下的危机管理体系。刘霞、向良云提出“公共危机决策网络治理结构”,即指由处于核心地位的政府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以及非赢利组织、公民、企业、国际组织等多元的决策主体,运用现代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形成一个彼此依赖、共享权力的动态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张立荣、冷向明将“协同学”原理引入危机管理,提出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的主张,即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企业部门以及公民个人,通过自觉的组织活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各种相互之间元规则、无秩序的要素在一个行为目标和规范相对统一的网络结构中有机地组合起来,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由无序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相互协同的自组织状态,针对潜在的或者显现的危机,协同实施系列性的控制活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

在多元主体论者中,由于对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存在认识差异,多元主体论又演化为两派观点。一些学者认为,主体多元,但其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其他主体处于配合或从属的地位。曹现强、赵宁从权力一责任划分的角度对危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的权责划分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关键就在于建构危机状态下以政府为中心的危机管理权责机制。黄金兰提出构建“四棱锥”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该机制中政府将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棱锥型中处于顶点的位置,而相关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社会公众将作为管理危机的参与者,在棱锥型中处于四个侧面的位置,最后以公共危机作为棱锥的底面,从而构建一个四棱锥型的、多方参与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以共同作用于公共危机。这派观点在形式上虽然赞同主体多元,但实质是“政府中心论”的一种变异,。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开放、平等的互动与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对话、协商、伙伴关系、确认共同目标等方式形成集体行动而实施对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向良云认为,在平时的常态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赋予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应对单元以相应的自主行动权和资源,使其都有权对出现的问题与外部环境进行协调以迅速解决之;在战时,则需要强调政府和国家的强势,实现社会权力向政府组织、尤其向政府组织中危机治理核心机构的集中。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动员

“动员”最初是军事用语,现在被广泛运用于非军事领域。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动员”二般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宣传、号召、发动和组织工作。动员有社会动员、政治动员之分。社会动员是指在危机管理中,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凭借自治自律的特点,配合行政动员、政治动员,处理一些他们无法处理的一些事务,从而达到危机管理的最、佳状态的一种动员方式。社会动员包括社会公众的动员和社会组织的动员。

在社会动员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对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并且提出了很多值得尝试的建议。蔡志强分析了社会参与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社会参与机制运行的价值基础,指出我国应当通过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来推动公众参与度。赵成根介绍了现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的参与机制,这对我国的公众参与具有借鉴意义。李常能从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四种形式入手,提出了政府引导公民参与的相关建议。唐俭从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障碍分析入手,提出了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郝琴从担升公民参与意识入手,指出塑造发达的公民应急文化是促进公民有效参与管理的努力方向。史培军等人倡导推进政府救助和社区自救助相结合的模式,重视社区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减灾社团,推进减灾地方消费和社区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敖带芽指出,社会中介组织在应急信息管理、应急反应、危机信息披露和恢复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善用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张改清、林冲等人针对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从管理主体、社会层面、制度建设上提出了发展和完善非政府组织,使其充分发挥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的具体措施。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社会动员进行了精细化研究。2005年11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edata-prover在线调查联合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调查项目组对城市网络居民的危机意识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协助政府增强公民的危机意识,提高危机防范、应对能力。褚松燕对公民参与的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公民有序参与的实质乃制度性反思,即在增强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公共治理结构。孙多勇利用前景理论建立突发事件下信息对个体心理预期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突发事件下个体的心理预期与行为变化,这对公共部门危机沟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维平等人认为,通过教育,培养我国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刻不容缓。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法制保障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保障上,学者研究的焦点有二:―是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界定危机管理各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的界限,以法律规范和制约权力的运行;二是紧急权力法制化,即紧急权力在受法律保障的同时,也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避免出现不受限制的自由裁量权。

(一)危机管理法治化

学者普遍认为,危机应对分为“非法治模式”与“法治模式”。两种模式表现为政治动员与行政应急法治两个方面。政治动员在目前我国现阶段政治和法律的现状下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但是,行政应急法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危机管理体系的协调高效运作,必须以法律为保障,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

对于危机管理的法治化,学者目前普遍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立法工作,即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律制度。目前,在危机管理领域,我国已有立法,如《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和政府职能部门处理危机的法规、规章以及应急预案。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针对性强,行业特点突出,但缺乏对危机共同规律的总结,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性。特别是各职能部门针对单一的事件提出的应对措施,在法律位阶上的地位低于法律,约束效力级别低,缺乏对连带发生事件的应对处理,还不足以担当建立现代危机管理制度的完整功能。因此,学者们普遍赞同加强危机管理的统一立法工作。莫纪宏、吕景胜结合国外法治国家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要统一我国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特别是应当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来代替目前分散立法的状况。郭晓来、宋超、曹现强等认为,我国缺乏公共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一部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法》,作为各种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法。戚建刚从我国危机处置法存在的“重特别的危机立法、轻统一的危机立法、重实体、轻程序,重分散型的应急机制、轻整合型的应急机制,重封闭性的应急机制、轻开放性的应急机制”等缺陷出发,提出我国危机处置法的目标模式、法体模式和制度模式。在上述赞成统一立法的观点中,又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主张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立法》,男一派主张制定《公共危机管理法》。虽然,随着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两派观点也烟消云散,但这两派观点产生的本身,则说明我国有些学者对于公共危机的概念、特点等基本理论的研究还不深入。

(二)紧急权力法制化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背景下,紧急权力的法制化可以说是当下中国法学界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危机之下法律沉默”的观念与通过将紧急权力法制化的方式来应对危机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一些学者认为,在紧急状态下,赋予政府以行政紧急权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即使是在危机状态下,也要限制政府府。否则,可能会诱发新的社会危机,并对国家法制进程造成长久的伤害。郭春明、邓征、莫纪宏认为,应当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来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能够依法行使行政紧急权力,防止公民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因为实施紧急状态而受到政府紧急权力的不必要的侵犯。戚建刚分别介绍了东欧6国和美国罗斯特的独裁理论,认为二者在紧急权力宪法化,防止独裁权力滥用上对我国紧急权力法制化具有启示意义。除此以外,梁木生、胡俊从政府危机管理适度应对的前提、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以及检验条件等出发,构建了危机管理适度应对模型。

四、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述评

我国学者从公共危机的政府管理研究、社会动员和法制保障三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了研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但是,现有研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是在公共危机的政府管理研究上,主要集中于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应急管理体系各部分,如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具体研究很少,与此相应:在管理能力评估体系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应当说,在政府管理研究上,从政府中心论到多元主体论,学者对政府管理的研究思路是清晰而全面的,但是,与之相对应,学者对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尤其是政府在引导市场机制进入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则在÷定程度上存在缺失,有待加强。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5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56-01

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应该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时段内发生的对社会公共利益有着巨大影响的、有着不可预知的灾难性后果的、而又需要以政府为化解主体的突发性的事件。经济社会发展越快,城市化程度越高,发生公共危机的频率越高,其危害也就越大。“”闹事、“东突”恐怖活动,2003年继“非典”之后接连发生的辽宁海城豆奶中毒、龙岩矿难等,这一系列的公共危机事件表明,认识和掌握公共危机管理内涵,科学高效地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我国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危机意识都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没有树立正确的危机防范意识;危机培训教育实施不够。

(二)缺乏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障

从1954年颁布制度至今,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具有了危机管理的法制基础,但从整体上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首先,我国宪法没有对危机状态和紧急状态定性,政府的紧急管理权也没有在宪法中得到明确的授权;其次,我国现有的危机管理规定分散在《防震减灾法》等部门法中,管理分散,在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方面协调不力,缺少统一综合的危机管理条例;最后,现有的应对危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还有不少漏洞和空白点。

(三)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建设滞后

危机事件爆发后,政府通常能够根据危机的特点和性质迅速作出反应,展开危机处理工作,却往往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危机的预防。对于公共危机,防范胜于治理。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危机的预防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缺少危机管理的常设组织基础及其职能保障

我国目前没有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通常通过成立临时工作小组应付危机。这种临时小组制度具有很多缺点,比如: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不能有效保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相关机构进行协调沟通合作;事先往往没有一个有效的危机处理计划。而如果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就会有一套成熟的危机管理应急计划和管理,工作自然也有条不紊。

(五)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在获得对公共危机事件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应急管理的对策。危机信息同时也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统一的公共危机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向国家领导及各部门传递自然灾害的综合信息,利于国家和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反应和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采取减灾应急措施。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完善

(一)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

首先,全面灌输危机意识,从政府官员抓起,从而在整个政府系统内部,从上到下贯彻加强危机意识的培养,使其深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把危机意识贯彻到公共危机管理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其次,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国家可以通过设立某某危机纪念日、危机纪念馆等手段来强化全体公民的危机意识。再次,加强危机管理教育与培训是获取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应对危机技能的主要途径。

(二)制定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一个完整有效的公共危机管法律体系,应当以紧急状态法为宪法基础,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应急原则,各部门的法律法规为各领域实施的具体标准,以地方性法规、规章为有力补充。

(三)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

只有完善公共危机预机警制,公共危机管理才能最节约成本,从而才是最有效的公共管理活动。在预警阶段要:不断加强公共预警和检测系统的建设,识别评价管理弱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预警信息工作;积极组织危机应急管理的培训和演练。

(四)组建功能健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普遍设置了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应急办公室等危机管理机构,但在国家危机管理层面上尚未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实体组织,以致危机之下多部门共同出击,出现推诱塞责、协调不畅,贻误了快速反应时机,带来巨大的资源损失。建立一个常设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政府危机管理机构,能有效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和效率,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资源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活动,从而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

(五)建立完善透明的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制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机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首先,保障信息沟通的畅通:一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二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建立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沟通绿色通道;依托媒体,建立危机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强化信息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应在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从制度上保障设施的合理、充分使用,使危机信息可靠、丰富,提高危机管理科学性、准确性。

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将随时制造各种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它随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提出挑战。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提高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姜敏香,王学军.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刊.2006,(2):80-81.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6

一、我国危机管理面临全方位的理念转型

(一)从“救火”式应对,转型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传统上,人们把危机管理的重点放在危机后的处理,是“救火”式的应对,是“应急式”的危机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生命的周期,危机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循环。这将传统的“救火”式应急管理,提升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全过程的危机管理包括四个基本的阶段。一是疏缓。包括消除或者减少灾难出现的机会或者影响的一切活动。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一个社会即使不能预防灾难,也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灾难的损失。二是准备。指做出计划,以确定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如何有效的应对危机。它包括危机管理规划、危机训练、危机管理资源准备和储备等。三是回应。指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向危机的受害者通过危机援助,通过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控制和降低危机的损害;四是恢复。指通过各种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运作和秩序。危机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是将四个基本阶段视为相互联系和不断循环的周期,做好全程的管理。

(二)从单一危机处理,转型为全危机的标准化管理

全危机的标准化管理核心在于针对各种危机开发标准化的通用应对方案,以求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限内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包括了制定统一的战略、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危机管理计划、统一的组织安排、统一的资源支持系统等等。

(三)从部门的危机管理,转型为整合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和各危机部门在应急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全面整合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透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的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四)从局部的危机响应,转型为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

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所重视的是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设和发展。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从人类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和进行危机的管理。人类社会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式、行为的方式,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重新思考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我们要通过改革不断致力于实现善政和善治,不仅仅要考虑现世代的发展和公平,更要考虑后世代的发展和公平。

(五)从具体的危机应对,转型为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当代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向在于从已爆发危机的应对转向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这是一种防范于未然的管理意识。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是把风险的管理与政府政策管理、计划和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与政府日常的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政府只有在政策、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了全面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疏缓和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全面风险的应急管理包括:建立风险管理的能动环境;确认主要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确认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发展有效的方法以降低风险;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二、我国危机管理亟待系统化的能力建设

(一)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的能力

从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理念出发,有效地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人民免于危机的侵害和恐惧,保障社会的秩序和正常运转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的基本政治责任之一。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的能力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能力。

政治领导者和高层公共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国的领导者应该创造一种危机管理的文化和环境;应该积极地支持各种危机管理的计划和项目,并确立优先发展的次序。在危机爆发时,领导者应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断,透过政治动员的力量,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回应危机,从而加强与人民的沟通,获取民众的信赖,展现公信力。

(二)制定战略、政策和规划的能力

尽管人们不能消除危机,但可以尽可能防止危机的扩大和恶化。我们要把危机管理的策略有机地整合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中,要在各种政策的制定中把危机风险的认定和评估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和环节加以考虑,以防患于未然。我国应考虑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和政策,阐明国家危机管理的目标和基本的政策选择。危机管理的政策要涉及危机的评价、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回应、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等各个方面。

(三)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机构的能力

借鉴国际和其它国家危机管理的经验,考虑到具体国情,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中央政府高层的危机管理的领导、指挥和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能在于: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进行危机信息管理;进行危机风险的评估;在非危机时期,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在危机发生期间,负责领导与协调工作;负责危机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政府管理者和社会公众进行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等。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职责和责任。要明确不同政府机构在承担某些特定危机管理的职能和职责,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应急管理体制。

(四)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的能力

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整。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危机状态或者紧急状态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授权政府紧急管理权。为了使政府危机管理法制化,要提高制定并完善危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的能力。要加紧涉及危机管理的立法,制定、完善管理和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或者紧急突发事件的专门的法律、法规。

(五)全方位资源支持的能力

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危机管理资源支持系统,包括: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危机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和教育与培训系统;危机管理的财政资源系统;危机管理的物质资源系统;危机管理的政策资源系统等等。该危机管理资源支持系统要能够妥善统筹上述资源的生产、分配、共享,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

(六)绩效管理的能力

绩效管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危机管理的成效。正如联合国所强调的,我国政府应设立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突出五项特征:一是明确性(对能力进行明确的目标设定和任务设计),二是可衡量性(界定度量能力的客观标准),三是能够实现(在政府能力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四是相关性(能够满足各种相关危机和灾变管理的要求),五是时限性(把时间的限制作为重要的能力标准)。在建设应急管理绩效指标同时,要以绩效管理为推进平台,包括绩效的衡量、绩效的监控、以及持续不断的绩效改进等;确保将绩效管理作为危机管理的基础。

(七)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标准化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用于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渠道、将恰当的信息传递到恰当的危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符合现状、基于经验教训、集成专家意见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决策科学有效的格局。

(八)有效的沟通能力

及时有效地信息沟通,即使不能防止危机的发生,也可以控制危机及其影响。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危机沟通机制,规范内部的危机沟通(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度和外部的危机沟通(政府针对媒体、社会、受害者等的沟通)制度,达到及时有效、透明通畅、有针对性、有公信力的沟通效果。

(九)教育和培训的能力

危机管理的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者危机管理的意识、知识、能力,以及整个社会公民的危机意识、应对危机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能力,是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应尽快基于应急管理的知识平台,形成经验共享、教训共识、知识传播、沟通学习的机制,组建学习型的危机管理部门,倡导积极学习危机知识的社会氛围。

(十)多边合作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出现的危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国际化的影响。危机管理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包括联合国多个部门和其他国际组织均在积极介入国际和地区性的应急管理。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责任与国际组织在危机管理方面扩展合作,拓展多边合作与国际合作的能力。要积极争取国际性的组织和地区性的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和培训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全方位沟通。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7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防预体系

近年来,高校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从2004年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故意杀死4名室友案,到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开学两周内先后发生4名学生自杀事件……诸多危机事件严重威胁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面对蛰伏于高校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学校管理者迫切需要探寻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危机的方法体系,以便在危机出现时能够从容不迫、妥善应对。因此,加强高校危机管理防预体系建设变得至关重要,它事关大学生应对危机能力的提升,更事关高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意蕴

纪宝成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高校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高洪源教授则将危机管理定义为“对那些发生在校园内部或学校受外部灾难事件影响而突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破坏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事件的管理。”笔者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发生时造成的损害,积极发动师生针对危机和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的预警、应急、处理等一系列完整的管理过程。高校危机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危机前、危机、危机后三个阶段。危机前阶段主要是危机的防预阶段,包括制定危机管理战略、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完善危机管理制度、开展危机教育与培训等内容。高校危机管理在防预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

1.独特性

高校危机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危机,在管理上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尤其是当前高校内部社会转型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交织在一起,使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因此,高校危机管理必须以遵循高校组织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为前提,构建危机管理体系。

2.联动性

高校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组织,其危机事件的发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校在危机防预中,既要重视各种内部关系的协调,又要充分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了解掌握各种信息,尽早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设立预案。高校危机的防预与一般社会危机的防预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

3.时效性

信息管理是高校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在危机防预中应加大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塑造开放的沟通平台,提高信息沟通的时效。尽力做好网络的管理和监控,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大舆论的导向,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危机隐患,防患于未然。

二、高校危机管理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防预工作来看,许多高校存在法律制度建设不健全,组织构建不合理,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应对危机培训不足等问题。

1.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对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尚处于空白地带,对学校内成员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只能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和《教师法》,这些法律中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也不具体。当前高校中,对学校与学生关系、事故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仅仅是依靠高校惯有的一些规章制度,而这些规章要么不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要么就是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更起不到危机前期的防预管理功效,这在实践中给高校的危机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造成了实践的无奈。

2.组织构建不合理

2003年,我国在应对SaRS突发事件的紧急关头,众多高校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并在此次战斗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这种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存在很多缺陷:第一,不具有延续性,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够有效保留;第二,危机处理需要各个机构的合作,临时成立的小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相关部门协调;第三,临时领导小组没有一个有效的危机处理计划,而专门的危机处理协调机构有一套成熟的危机处理操作方案;第四,无法有效建立相应的危机培训和教育机制。因此仅仅依靠临时成立的危机管理小组,一旦发生需要动用各方资源的重大突发事件,可能会使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政策不能很好地加以协调,从而严重影响高校危机管理的效率,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常设的危机管理的中枢指挥系统。

3.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信息沟通对组织的运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也在逐步加大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然而许多高校在加强信息沟通资源、技术建设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机制的完善。许多高校对危机防预时的沟通准备工作,以及应对危机时的沟通举措尚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从制度上将信息沟通的方式和程序规范化、文本化。对危机沟通小组的组建、发言人的选定和培训、信息沟通规则的建立、信息沟通所需要的各类设备及工具的准备等均没有明确规定。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是不可能到危机爆发时才去建立的,其本身就应该是危机防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应对危机培训不足

一些高校从未开设过类似危机教育的课程和讲座,有的高校甚至从未组织过基本的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的情景训练,以致学生和教职工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基本的自救能力。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对地震发生的原理了如指掌,但是却不明白在地震发生之际可采取的自救措施。

三、高校危机管理防预体系的构建

危机管理的最高法门,在于防患于未然。意识到我国高校危机管理防预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应引以为戒,将危机管理视为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用全新的思维重构高校危机管理防预体系。

1.加强制度建设

就各个高校自身的管理层面来说,应当针对可能面临的各种危机和问题,收集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总结过去危机事件的经验教训,并根据本校的特点,制定危机管理规则。在规则中,首先要统一危机状态应急机制,对危机状态的确认、宣布、紧急措施的采取及相关领导、师生的责任、义务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确保学校在危机时期能够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其次,要做好相关政策的配套工作,对应急投入、队伍建设、物资供应等基层工作予以政策保障,对紧急状态下的授权、机构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违法的处罚等作出制度化的详细规定。

2.完善组织体系

要使高校危机管理顺利有效的开展,必需要组建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这是做好高校危机管理的组织保证。首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来构建高校的危机管理机构。

所谓分类管理是根据学校机构本身的职能要求,以及所处置的危机事件的类型来决定的,在机构设置时应按照危机事件的类型进行统筹分工,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谓分级负责指的是对机构应急、保障能力的分级。其次,要明确危机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在组建危机管理小组时,要进行必要的功能划分,配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并明确各自的职责。第三,规范危机管理机构的运作要求。各级危机管理小组应制定出对应各自职责范围的危机管理计划,明确组织及各个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并以书面形式制定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

3.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危机防预时,高校首先要成立危机沟通小组,包括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选定和培训发言人,建立信息沟通规则,准备信息沟通所需的各类设备及工具,明确各种危机发生时每个人的沟通内容和联络对象,健全联系网络等,要使所有与危机应对时沟通方面的准备工作到位。其次,要加强学校内部的沟通。日常的校内沟通机制可以通过拓展沟通渠道、建立交流平台、明确事件责任人、固定交流时间、完善监控机制等方式来落实。第三,加强与学校外部的联络。在外部的沟通中,学校要注意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卫生防疫部门、安全稳定部门及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将校内外的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一方面便于了解校外的各种危机信息,有助于尽早制定应对计划,防范社会危机对校园的波及,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建立和发展危机应对的资源保障体系。

4.增强危机教育培训

在我国高校开展危机教育的培训,可以设计成教学、实践、总结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环节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通过学习对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有所掌握;实践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或利用教学之外的军训、社会实践等对危机管理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总结环节是将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情况作进一步的总结分析,补充新的知识和案例,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增添新内容。危机教育培训中的三个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是实践环节的基础,只有在掌握基本原理及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训练;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的具体实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和提高;总结环节既是教学和实践环节的阶段性结束又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教学和实践环节为总结环节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和素材,这些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后又会补充到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开始新一轮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2]高洪源.制度伦理与学校危机管理[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3]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003,(4).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8

关键词: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危机观;危机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77-01

目前,我国正处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时期,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否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说:“今后的战争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危机管理”。那么究竟什么是危机管理可谓见仁见智。

一、什么是危机管理。1,[美]史蒂文 芬克(StevenFink)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的因素的管理。就是一种应变准备。2,皮尔森和克莱认为组织的危机管理是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尝试以组织成员与其利害关系者避免危机或是有效的处理已发生的危机。3,[日]泷泽正雄认为危机管理即为管理损失,注意如何以最节省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果。4,笔者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管理,已达到避免和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

二、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9

关键词:中小学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中小学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①

对中小学危机管理的研究,我国尚没有统一系统全面的论述。理论方面比较权威的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李永贤先生,实务方面有马和民先生主编的学校危机管理丛书——《小学危机管理实务》、《中学危机管理实务》。他们对中小学危机管理阶段的划分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中小学危机管理三阶段论。

根据危机发生的过程,将中小学危机管理分为危机预防阶段、危机应对阶段、危机恢复阶段,每一阶段又划分出不同子阶段。

首先,危机预防阶段。危机预防指学校要减轻或消除对生命和财产可能造成威胁的因素并制订危机防治计划,包括四个重要环节。第一,培养危机意识。端正对待学校危机的态度,经常进行学校危机意识教育,按计划进行学校危机管理操练与演习。第二,制订危机管理计划。学校需要制定和实施关于危机事件的预防、预测、处理和监控的有关规定和确保学校安全、学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第三,识别危机。从人员和物两方面来观察。第四,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根据中小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建立对学校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和报警的系统。

然后,危机应对阶段,同样包括四个环节。第一,迅速反应。中小学危机管理者要在接到危机信号后到危机产生明显冲击之前这段时间内抓住更多时间。应对危机越快速,决策越准确,损失就越小。第二,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信息的时效性在学校危机管理中至关重要。如果学校、教师、家长没有及时获取或者在获取信息之后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就有可能导致一场悲剧发生。第三,合理配备人员。在危机事件过程中,迅速决定需要配备人员的岗位,为这些岗位配备适当的人员。第四,有效沟通。在学校危机管理中,沟通同样非常重要。学校管理者应采取明确肯定、支持性和非防御性的态度、正确的倾听方式,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最后,危机恢复阶段。危机后的恢复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消除危机带来的各种影响,包括有形影响和无形影响。第二,危机评价。认真分析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各部门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件。第三,学校要通过“危机评价”这个步骤发现现存的问题,寻求相关领域的专家介入,找到改进现有危机管理的方案,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将学校危机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二)中小学危机管理四阶段论②及五阶段论③。

美国教育部根据危机的发展制定了学校危机管理的四阶段模式,即学校危机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四阶段模式。四阶段分别是,危机的缓解与预防:学校和地区要减轻和消除对生命和财产的威胁;针对危机做准备:危机管理计划的制订要针对最坏的危机情况;对危机的反应:在危机过程中所要采取的步骤;危机后恢复:在危机后所要恢复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米特罗夫提出了信号侦测、探测和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学习阶段的五阶段模型。

二、我国中小学危机管理研究的不足

(一)缺乏对中小学危机管理法律依据的完备研究④。

目前已有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是部门规章,难以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李永贤在2006年所做的《学校危机管理能力亟待提高——来自200位中小学校长的调查》中显示,近30%的教育局长认为“相关法律不健全”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最大困境,持此观点的校长更超过半数。然而,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一问题,即使有极少数研究过,也未能深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缺乏对中小学危机管理主体的完整研究⑤。

大多文献集中研究中小学学校的校内危机管理体系,忽视了对校外大环境中的各危机管理主体的研究。根据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学校是一个开放组织,它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想处理好校内各种危机,就必须争取校外各主体的支持。针对这部分的研究不少,但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者们只能将学校与某一两类的校外主体联系起来论述,无法将学校危机管理主体与社会上所有的校外危机管理主体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校危机管理网络体系。

(三)缺乏对从宏观视野建立中小学危机管理专门机构的研究⑥。

我国的危机管理都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再成立一个临时危机处理小组,如SaRS发生后成立由吴仪领导的临时小组等。我国大多中小学校也一样,总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勉强处理好这次危机后小组就形同虚设,毫无动作了。但危机处置需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同时危机管理经验也十分重要。临时小组缺乏经验,不能快速高效准确地解决危机,其后果将非常严重。学者们很少从国家高度考虑建立健全专门的中小学危机管理机构。

(四)缺乏对培养中小学危机管理研究队伍的研究⑦。

中小学危机管理是一项异常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对中小学危机管理进行研究的大多是学校的领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他们对学校危机管理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却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论的支持,做出的决策科学性不够。大多学者提倡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这的确不失为一种办法,但为什么不直接组织一批专家学者专门从事中小学危机管理研究呢?让他们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各中小学实践,从事专门的研究,那样制定出的政策才会更科学、可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缺乏。

三、我国中小学危机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针对以上我国中小学危机管理研究中的不足,拟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美日的危机管理机构都是依法建立起来的。

其权利不是来自于行政机构,而是现行法律。一旦危机事件出现,相应的危机管理系统就可以立即自行启动,各部门可以马上找到相应的法定解决途径,从而保证危机管理的有条不紊和及时有效。

我国中小学危机管理可以学习美日,推行法治。首先,政府应努力推动学校危机管理法制化,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其次,学校领导层应认真学习这些法律规范,并将其与本校的实际联系起来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危机管理规章制度。再次,学校要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学习这些法律,明确自己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持续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最后,界定各校外危机管理主体在中小学危机管理中的职责,全社会形成一个危机管理网络,才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校危机事件。

(二)学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复杂课题,仅仅依靠学校自身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要做好学校危机管理工作,就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支持。校外的危机管理主体主要有政府、社区、家长、新闻媒体等社会大众。学校必须时时积极地争取他们的支持帮助,才能切实做好危机管理工作。学校的危机管理小组可以通过“电话树”的形式,建立一个完整的通讯体系,把社会各种相关力量都联系起来。这等于用一条线把学校、社区、学生、家长、警察、法律顾问等牵了起来。在各方面有组织有条理的通力合作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共同讨论学校里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情况,制订应急预案,预防危机发生。

(三)建立专门的危机处置机构。

危机处置需要依靠经验的积累,同时危机管理经验也十分重要,要保持这一领域人员职务的一贯性。我国应建立从中央至基层中小学的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基层管理者观察分析各学校的危机管理实况,呈报上层管理者;上层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出与时俱进的切合实际的学校危机管理计划和方案,并对以前所发生的所有学校危机管理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避免日后发生类似事件。中小学危机管理机构要合理安排岗位,配备合适人员,有效分工协作,发挥最佳整体效应。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培养完善的危机管理研究队伍,积极组织相关力量共同开展危机管理研究,力求为学校危机管理提供指导。

目前,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研究可资借鉴的经验不足,大多数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只是凭借零散的已有经验来被动应对危机。因此,深入研究校园危机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增强学校管理者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也非单纯的学校层面的实践研究,而应当是组织理论研究者和学校共同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研究。在这样一种合力下,其研究成果才有可能真正促进学校危机管理水平的提高。

注释:

①张兴,宋娴,卢艳梅,主编.《小学危机管理实务》[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9:169.

②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③毛静燕.学校危机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④李永贤.学校危机管理能力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6-11-09(004).

⑤李永贤,李永彦.和谐视角下的学校危机管理[J].中国德育,2010,(7).

⑥林洲,梁沛华,袁珊,简福爱,陈佳文.美国、日本学校危机管理经验与启示[J].科技传播,2010,(7).

⑦李永贤,李永彦.和谐视角下的学校危机管理[J].中国德育,2010,(7).

参考文献:

[1]耿申.学校危机管理:灾难中生长的智慧[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李永贤.学校危机管理能力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6-11-09(004).

[3]何韧.建立学校危机管理机制势在必行[J].教学与管理,2005,(29).

危机管理的方法篇10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城市公共危机是属于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对公共存在的危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通俗点说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对城市所面对的危机事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所以说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公理共危机管理能力。

   (二)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

   国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经历了种种危机事件之时,为了使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稳定,从而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公共危机时能够自然有条不紊地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根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且在这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模式是以总统直接领导、由专门政府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并且美国形成了联邦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建设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并实行单位一体化指挥,一旦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2.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

   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之时,需要最迅速的获得事故发生的确切信息,从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采取应急措施,争取救济的宝贵时间,为此建立一套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至关重要。日本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之时还建立了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危机认识、处理体制,并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传播最新事故状况,从而使中央到危机发生地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相关信息。

   3.完备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法律

   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很多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来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在德国宪法中,就直接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做出了规定,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此外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如何应对城市公共危机。例如美国就制定了新的《国家应急反应计划》,并依据此计划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4.重视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都特别重视防灾工作,并开展了对预防公共危机发生的各种培训和演练项目,并且施行相关政策和举行各种活动来调动社会对防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除了在国内重视社会参与,很多国家还积极与国际合作,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活动之时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破坏,绝大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危机发生国在面对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二、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对不足部分的建议

   (一)我国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模式

   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各政府部门井然有序地利用自身职能应对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一般的危机事故管理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是,在面临大的危机事故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部门间联系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相互之间的职能分配,所以我国可以对每种危机管理分门别类的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政府再将社会团体、媒体、民众的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在总体上不缺乏秩序但是在事故发生之时又能很好地形成活动机制,增强灵活性。

   (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指导思想之解剖

   我国各个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指导思想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只着重于直接救灾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发现公共危机时,还是较多以采用行政应急手段为主,依法行政的危机管理理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国际上一些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高新技术还没有具体应用到城市的危机管理之中。对此,我国应当在注重应急救灾的同时,积极创新,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以及公众所能接受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三)对公民的危机意识的教育问题

   我国政府在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管理过程中,虽然也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有所涉及,或者说也给予了重视,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并没有付诸多少力道,因此政府在加强本身防范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同时,也应该多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到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艰难以及个人对整个社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

   (四)城市公共危机处理过程政府责任

   首先,政府在公共灾难、危机发生后,现今处理模式是升级发放救灾物资,下级去执行,这其中的监管问题有待加强。很明显,经过一层层的剥削消耗,到了人民手中救助物资可想而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宏观方面,制定相关监督处理办法,实际执行方面,可以与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强强联合,以便灾民能得到最好的救助。

   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有一层,重补救,轻防范,这倒是跟我国违宪审查模式有的一拼,虽然这种事后补救模式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为何不预防着呢?很多公共危机都是可以从国家体制到下面执法人员执行的过程中予以避免的,当真只能任其发生吗?对于如何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首先靠国家政策的辅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政府肩负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了,要想执行强监督有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或者规章来约束,现今纪律检查委员会倒是不错的选择,但一般为了能不混淆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职能,最好能建立单独的监督委员会或者机关。另外可以参照日本的危机管理和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灾情,即能通过媒体报道或者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向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出预警。另外还缺乏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我国政府有必要予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