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规章制度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6:07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1

一、新员工岗前培训需求分析

岗前培训是医院内部的培训需求,医院要求新员工掌握的工作流程、医院文化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根据员工岗位说明书和新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制定培训计划。

二、培训方案制定

为了使岗前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我们制定了新员工培训目标,即通过培训,使新员工了解岗位工作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方面规范标准促进知识、技能能力和工作态度等的提升,达到成就自我的职业发展目标。

1.岗前培训方案主要由医院人力资源科负责制定,由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感染办、总务科等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进行。

2.拟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根据《中航工业西安医院员工培训大纲》,在历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目标,做好《新员工岗前培训安排》。

3.做好院内培训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在人资科实施岗前培训前2周,由人事科与各科室沟通联系,并将《员工岗前培训安排》发至各科室,让员工明白培训计划、时间、地点与培训内容。通知培训老师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

4.做好培训场所的联系、布置等工作,准备好培训材料与签到名册。

三、培训内容的选择

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公共课培训和业务培训。每一位新员工到了新岗位后,都有一段心里适应期,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跨入职业新起点,将状态调整到位,是岗位教育的主要内容。

1.第一周进行公共课培训。公共课培训即医院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

(1)医院文化培训旨在让新员工了解医院的历史、宗旨、精神、发展方向、前景。

让新员工明白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病人,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求新员工:①严抓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培训。②懂得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监督医院的服务。③勤于思考,构筑个人和医院发展的平台。医院通过优秀病历评选,奖励业务考核先进的员工,鼓励员工参加学术活动,提升医务人员总结能力和科研兴趣。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制度培训,试图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发展平台。转贴于

(2)规章制度培训。新员工不可能在开始就熟悉医院所有规章制度,岗前培训就是让他们了解遵守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员工考核制度、安全规程、员工行为规范等。

(3)熟悉医院环境。让新员工熟悉与其工作、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和场所,如财务部、医务科、人事部、办公室、护理部、食堂、活动室等。

2.第二周进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主要指专科培训,主要是医院15项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要求新员工了解本部门的主要职责、基本工作流程及本部门的特殊规定和最基本的岗位技能。

四、授课方式

岗前培训形式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根据本院工作的方式,培训采取集中讲授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媒体示教进行培训。这种授课使新员工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和操作方法,激发新员工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培训效果。

授课教师由职能部门负责员工培训的教师和临床主治、主管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各职能部门按《新员工岗前培训安排表》的要求,详细讲解各职能科室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同时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让新员工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培训场所及设备选择

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场所选择在医院会议室和工作现场。

六、考核与建档

1.组织考核。医院要求员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全面授课完成后,医院组织相应考试或讨论,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2.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考核结果,员工讨论情况。这些作为正式聘用的依据,同时也为明年的岗前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七、培训效果分析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2

一、培训目标

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然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

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我院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三、培训方式、方法

(一)培训方式。

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四、培训时间

(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2周至1个月。

(二)专业培训。

包括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12个月

五、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

3.规章制度: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熟悉医院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标、患者风险(压疮、跌倒/坠床、误吸、导管脱落等)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护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各类应急风险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5.护理文书:掌握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等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

6.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出入院指导、常见疾病康复知识、常用药物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检验检查的准备与配合要点等。

7.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如疼痛自杀、出走、暴力行为、应激反应、焦虑、情感障碍等识别和干预措施,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及特殊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的角色心理和角色适应、护士的工作应激和心理保健等。

8.沟通技巧: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9.职业素养:熟悉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德医风、护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等。

(二)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

1.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2.掌握并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六、考核方式和内容

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

(一)培训过程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日常表现,基础培训结束后和专业培训的各专科轮转结束后的考核等。

(二)培训结业考核。

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3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素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水利系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机关、部直属单位、水利社团组织、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等面向部直系统和水利行业组织举办的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活动。

第三条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是各单位的重要职责。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行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政策。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干部教育培训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

第五条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年后备干部为重点对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特别是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在首位;坚持紧密围绕水利工作中心任务和水利建设、管理、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第六条干部有参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各级干部每5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专业技术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

第七条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经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同意方可组织实施。

第八条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与干部的培养使用相结合,与干部的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

第九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水利部名义组织举办教育培训活动。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条人事劳动教育司是水利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培训政策、制度和编制培训规划、计划;负责审核部属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和培训证书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培训项目。

第十一条机关各司局及部直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负责组织制订和实施本部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负责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的业务归口协调指导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有关教育培训项目。

第十二条出国培训、国际合作培训工作,由人事劳动教育司和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共同组织实施。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负责涉外事宜;人事劳动教育司负责推荐、商定和组织选拔参加培训的人员,并跟踪考察学习情况,了解学习效果。

第十三条由部审查认定的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承担认定范围内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按有关规定和培训计划完成教育培训任务。

第四章实施程序

第十四条各部门、单位应根据水利事业发展和自身实际工作需要,在充分调查论证基础上,制订中长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应于上年12月底前报人事劳动教育司。面向行业举办的培训班,由人事劳动教育司审核形成水利部年度行业培训计划,经部批准印发执行。面向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举办的培训班,由人事劳动教育司审核形成水利部年度直属系统培训计划印发执行。

第十五条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优先在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中选定承办单位,确定相应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未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但因特殊需要确需举办的培训班,由主办部门或单位书面说明原因并提出办班计划和实施方案,经人事劳动教育司核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举办培训班要提前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落实教师、教材、教室等培训条件,认真做好学员管理、考核、服务等有关工作。

第十八条每年1月底前,各部门、单位将列入上年度行业培训计划和直属系统培训计划的各类培训班的总结材料,书面报送人事劳动教育司备案。总结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培训项目主持人、主要教师名单、主要教材、评估结论、实际效果等。

第五章培训登记

第十九条干部参加培训均应进行相应登记。培训登记分为培训证书登记和学习考核登记表登记两部分。培训登记由人事教育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实施细则见附件)。

第二十条培训证书由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发放和审核。国家公务员和按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发放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其他干部发放由水利部统一印制的《水利行业培训证书》。培训证书人手一册,个人保管。

第二十一条《学习考核登记表》由水利部统一印制,由各级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管理。

第二十二条《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水利行业培训证书》以及学习考核登记表所记载的内容是水利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参加培训的有效凭证,作为干部考核以及上岗任用、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事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证书和学习考核登记表的管理。对证书和登记表管理不善、弄虚作假以及篡改登记内容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水利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以及定点培训机构主办或承办经批准面向水利行业举办的培训班,可以向水利部直属系统以外的学员颁发《水利行业培训证书》。

第六章培训经费

第二十五条各部门、单位举办培训班,应有正常的经费来源。培训经费须列入本单位预算,专款专用。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办法。对确需收取费用的,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由主办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合理收费,收费标准、项目、数额应在办班通知中列清。

第二十六条培训经费要纳入承办单位财务管理渠道,主要用于教材资料、教师酬金、租用教室、改善办学条件等与培训直接有关的项目,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十七条举办培训班应坚持节俭原则,不得借培训之名组织与培训内容无关的游览和娱乐活动。

第七章奖惩措施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举办培训班的部门、单位,将视情节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本规定的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

第二十九条对无特殊原因未完成年度培训计划的单位,人事劳动教育司将视情况予以通报,或核减其下一年度面向行业和直属系统举办的培训班计划。

第三十条对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者,要进行政纪和经济方面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主要负责人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适时给予表彰奖励;对认真参加培训并学以致用,取得明显成绩的学员,要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第八章附则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4

要搞好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除领导重视、增加投入等其他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这是关键所在。人的素质是搞好所有工作的决定因素,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企业,莫不如此。因,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把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素质,保障安全生产。

???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要制定符合实际、合乎规律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规划和工作计划。

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多样化,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联合办学,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如把从业人员分期分批地送到有关教育培训中心、高等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或者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专家来本单位讲课;或者与有关学、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在本单位搞分校、教育培训分部等形式。总之,要逐步形成灵活的教育培训机制,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教育培训工作实现正规化。

???要加强对新录用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农民涌入生产经营单位,成为主要劳动力。对这部分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时间不低于国家有关规。生产经营单位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新设备时,必须使操作人员详细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新设备的技术特性,要通过编制教育培训教材,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是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是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法规中有很多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总结,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

其次是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生产经营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任何一处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从业人员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必须掌握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只有这,才能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本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再次是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作业场所。事故发生后,业人员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尽可能利用现场条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减少人员伤亡。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组织人员撤离。在这些过程中,从保护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考虑,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

二是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对这些规章制度,从业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业人员应当逐条逐字掌握,熟悉其内容。事实证明,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

从业人员违章作业、领导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造成的。因此,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以便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只有这样,才能按章办事,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风险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16-02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规模,高校财务收支规模也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收入等不断增长,而人员支出、教学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增长更快,于是大举借债度日,很多高校都已发生了财务赤字,资产负债率有的可能已达到70%以上。同时,由于高校规模的不断增大,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对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高校财务人员越来越多,高校财务业务活动也快速增长,资金流动越来越大,资金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财务风险的问题已非常突出。

一、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成因

1.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力而产生的财务风险。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执行各种财务规章制度的力度及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高校在建立校内有关收入、支出、借款、报账、资金管理等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时,没有成熟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作参考对象,大多数时候只能以临时或试行的形式制订一些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经常造成财务规章制度和办法没有及时跟上学校的发展而存在漏洞。一些部门在执行时有操作困难,也常打球,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另外,内部审计监督体制没有理顺,独立性差,工作不超脱,查出的问题处理力度不够,缺乏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内在动力不足,从而造成监督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事前防范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大打折扣,留下产生财务风险的极大威胁。

2.高校规模扩大过快,自有资金不足,银行贷款过多,还本付息压力大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跨入21世纪以后,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了,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人才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的前途。特别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机。为了培养人才,国家近些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增长很大,特别是对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最大的政策支持,一此高校可以自主扩大招生,一年新生的招生规模有的就超过了前几届的学生总和。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扩张,高校的规模也急剧扩大,征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都有,投入基本建设的资金从几亿到十几亿的不等,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建设资金的需要。因此高校需要从多个渠道筹措资金,主要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贷款额从几千万到几亿元不等,资产负债率有的超过50%以上,大大高出高校能承受的负债率。银行贷款一般又以流动资金贷款和短期项目贷款为主,因此每年的还本付息压力都非常大。一些高校特别是西部的高校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拨款只保人员工资,生均学费收入又较低,全年收入除去人员工资及日常教学开支,一般没有结余或结余较少,付每年利息都很困难,更还不了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一旦国家金融政策及银行贷款政策有变而紧缩银根,学校资金就有不继现象,财务风险日益显现。

3.高校财务人员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存在随意操纵资金流的行为,可能产生职务犯罪而存在的财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人员忙于日常具体业务多,很少参加正规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放松或忽视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些人自律性差,对会计工作的神圣职责认识不清。特别近几年高校大上规模,对外经济往来多,且基本建设、银行贷款等都是企业有利可图的事,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习惯对部分财务人员造成影响,容易诱使财务人员产生职务犯罪的动机。曾有的高校有财务人员利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上的漏洞,占用学校资金私自放贷给企业或在股票二级市场上炒股,当资金回笼不了或在股票市场炒股失败后,当事人或潜逃或被依法制裁时,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财务风险存在不容置疑。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健全高校财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宁繁琐细致而勿粗糙,规章制度要装框上墙,要时时学习,要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和完善。其次,领导重视,带头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不能搞弹性制度,对领导就松对别人就紧;同时,完善高校财务开支管理模式,严格执行财务“一支笔”管理模式,避免财务开支“多支笔”审批的混乱状态,将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的管理,规范到权责统一上来。再次,强化内部稽核,增强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做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同时走。另外,也要有赏罚措施,奖功罚错,发生问题不拖拉,及时查办,及时处理,及时总结,及时出台新规章制度;对任何小问题都不能忽略,尽量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化解财务风险于形成之中。

2.控制贷款规模,多渠道筹措资金。高校要量财做事,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申请贷款时尽量少做流动资金贷款,多做长期项目贷款,减轻短期内还贷压力。我国一般的高校特别是西部的高校,收入的一半支付人员工资,另一半用于教学日常支出及教学设备购置、图书购置、后勤维持等,基本建设几乎都靠银行贷款。学校资金非常紧张,如果赶上国家金融政策及银行贷款政策有变而紧缩银根,贷不到新款项,就要占用学校正常教学资金还贷,将对正常教学开支造成直接影响。如果流动资金贷款过多,学校短期还贷资金压力更大。因此,学校应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基本建设贷款项目应尽可能做长期项目贷款,如果把期限延至10年以上,对学校来说资金压力明显少很多。另外,国家应该加大对公办高校的投入,特别是基本建设的投入,说到底高校是国有的,所形成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尽快安排专项资金化解高校的巨额债务,减轻高校的还债压力。

3.加强财务人员再继续教育培训,增强法制教育。高校财务人员队伍配备不足,总体素质有待提高,进行再继续教育培训非常必要,必须通过再继续教育培训尽可能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总体素质。但以往的再继续教育培训方式需要改变,以往再继续教育培训多是走过场,培训内容有时不切实际,培训时也不做硬性要求,不上课也不考试,培训时可来可不来,培训地点一般选在旅游区,明为培训实为旅游度假,培训效果意义不大。因此要改变培训方式,可以像高校培养教师进修一样,财务人员也需要进修机会,可以轮流集中脱产学习,学习内容不但要讲财务,讲税务,也要讲时事,讲政治,特别是要增强法制教育,要让大家有一个强烈的法制意识,减少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系数。

参考文献:

许岩.我国高校贷款风险研究评述[J].会计之友,2010(8)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6

第一条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依据《中国共产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三)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派、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六条中央组织部履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本系统的业务培训。

第七条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主管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八条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九条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主管方负责组织;经协商,也可由协管方负责组织。

第三章教育培训对象

第十条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

第十二条干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

(一)在职期间的各类岗位培训;

(二)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

(三)从事专项工作的专门业务培训;

(四)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

(五)其他培训。

第十三条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应当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者经厅局级以上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

其他干部参加脱产教育培训的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

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

第十四条干部必须遵守教育培训的规章制度,完成规定的教育培训任务。

第十五条干部在参加组织选派的脱产教育培训期间,一般应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第四章内容与方式

第十六条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并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十七条政治理论培训重点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的教育,国情和形势的教育,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

对党外干部,应当根据其特点,开展相应的政治理论培训。

第十八条政策法规培训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进行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第十九条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二十条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应当按照完善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一条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干部脱产培训计划,选调干部参加脱产培训。干部所在单位按照计划完成调训任务。被抽调的干部必须服从组织调训。

实行干部调训计划申报制度。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抽调下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参加培训,必须报同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审批,避免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干部在职自学制度。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培训。

干部所在单位应当对干部在职自学提出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十三条推行干部自主选学。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干部可以自主选择参加教育培训的机构、内容和时间。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或者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定期公布供干部自主选学的教育培训项目,明确要求,加强管理。

第二十四条加强和改进境外培训工作。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境外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机构,严格培训过程的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和效益。

第二十五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十六条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教育培训机构

第二十七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第二十八条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应当突出办学特色,按照职能分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部门和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和境外培训机构承担干部培训项目。

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十九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干部教育培训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培训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学制,完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十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领导班子建设,改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重点扶持条件较好、优势明显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整、整顿不具备办学能力和条件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

第三十一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培训机构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必须获得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的资质认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公布相应的准入标准。

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服务,提高质量,逐步形成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第三十二条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直接委托、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承担培训项目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提高培训绩效。

第三十三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注重培训,促进交流,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第六章师资、教材、经费

第三十四条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第三十五条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第三十六条实行专职教师职务聘任和竞争上岗制度,通过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逐步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建立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十七条干部培训教材建设应当适应不同类别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

第三十八条坚持干部培训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做到一纲多本、编审分开。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干部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大纲,审定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有关地方、部门和机构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可以编写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干部培训教材,并可选用国内外优秀出版物。

第三十九条加强干部培训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十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

第七章考核与评估

第四十一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十二条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的内容包括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第四十三条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应当区分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分别实施。组织调训和干部自主选学的考核,由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实施;干部在职自学的考核,由干部所在单位实施;境外培训的考核,由主办单位或者干部所在单位实施。

干部教育培训实行登记管理。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

第四十四条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年度考核、任用考察时,应将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十五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估。

第四十六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内容包括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

第四十七条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评估,也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第四十八条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八章监督与纪律

第四十九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五十条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会同有关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贯彻执行本条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五十一条干部因故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培训或者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及时补训。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培训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组织处理。

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干部弄虚作假获取学历或者学位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十二条干部所在单位未按规定履行干部教育培训职责的,由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

第五十三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干部所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一)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的;

(二)以干部教育培训名义组织境内外公费旅游或者进行其他高消费活动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干部教育培训费用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印发学历或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

(五)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五条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干部教育培训办法,由中央军委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制定。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7

我自2010年4月16日至4月25日在大岭山接受安全主任培训学习,除去20号周日一天休息未上课,其余总计培训九天时间,培训学习业已结束并考核完毕,现对本次培训学习情况作以下报告:

一培训课程的大致内容

本次共培训三大课程,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在《法律法规知识》课程中主要针对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消防法》,《广东安全生产条例》等进行培训学习,并在本课程中学习了注册安全主任制度的相关知识。在本课程中,学习到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危险识别,从生产条件,从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从生产的安全保障等阐发了安全第一的内涵,从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从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素质,从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等阐发了预防为主的内涵,并学习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等。

在《安全技术基础知识》课程中主要学习了防火防爆,职业卫生,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相关知识,主要是从技术层面上分析事故造成的各种直接间接原因,接合我公司实际情况与去年的所发生的几起工伤和火灾事故,本章知识内容与我公司有着密切联系。

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课程中主要学习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观点,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安全生产检查,特作业人员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伤亡事故管理等相关知识,本章主要从管理和制度层面上对安全生产进行了学习。

二对培训课程几项重点概括

1从国家和企业各类伤亡事故案例中可以得出安全生产十分重要这一结论,因为事关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事关企业的生产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简单的分割,要统一看待。应树立和运用系统,预防,科学的观点开展安全工作和管理。所以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态度的转变和全员技术与知识的学习,是一项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

2注册安全主任制度是由广东省借鉴英国新加坡等国和地区的经验于1994年率先在深圳试行的一项制度。制度的意义在于配备专职安生产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解决“没人管”和“不会管”的问题,通过专职人员使企业全员增强安全法制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学习和运用安全生产知识,推动和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诸如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作档案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3我国对安全生产的新格局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企业安全生产由主要负责人负全责,国家以法律形式对企业负责人和注册安全主任的职责和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因此公司的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应在主要负责人带领与指导和安全主任的推动与牵头及全员参与全面进行。

4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完善安全生产条件;(4):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5):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7):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接合公司实际情况,上述内容将是我公司今后开展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和主要方面。

5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因素是管理的欠缺。人的不安全行为有违章违纪操作,思想上麻痹大意,技术上薄弱,知识上缺乏,上岗未经培训考核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安全设施装置的缺陷,物体放置工作场所的缺陷,防护用品的缺陷,设备工具方面的缺陷等,管理的欠缺主要是对人对物的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处理等。

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根据安全培训学习的三大课程内容,我个人认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现状还不够理想,从制度建设从人员管理从现场管理从技术环境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公司领导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度重视,但未能就安全管理工作作以深化强化,使之系统,规范,细致。结合公司现状,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1〉:各级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较为淡薄,安全法制意识较为淡薄,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比较欠缺,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全面性的对员工安全生产工作正确的加以教育培训,指导疏引,监督检查,管理控制等。〈2〉:公司对员工的三级四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大,日常性持续性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对事故案例对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项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大,工作员工不具备或很少具备或具备很少本工种本岗们所必需的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相关技能而直接从事相关工种相关岗位的工作,未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特殊岗位人员未能持证上岗,这是导致事故最直接的因素和隐患所在。〈3〉:干部自身素质和员工自身素质诸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实操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理论修养,遵章守纪,创新变革等方面存在着不足。〈4〉:公司安全生产管制度和安全文化方面的不足,主要存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模糊,相关安全生产责任,操作规程,教育培训,检查监督,危险作业,安全会议,应急预案,现场管理,档案管理,奖励处罚,值班报告,事故追究等制度的欠缺,员工在公司安全目标,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准则,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认同与遵守执行方面的欠缺。《1》

四个人建议

建议公司从上至下应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管理高度重视,针对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

建议公司自行开展或由辅导公司开展对我公司中基层干部进行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培训学习并进行考核。

建议公司在制度的建立健全上应下功夫将其完善起来,并将管理干部对制度的执行作为奖惩,绩效,晋升,调薪等一项重要依据。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对安全生产的相关理论知识,思想观念,法律法规等都有了直接的全新的了解,自我感到受益很深,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以前接触较少,加之知识总量较大,个人在学习,认识,理解,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限度,所以对培训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加深自身学习,以期比较全面比较牢固的掌握相知知识,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8

关键词铁路高职毕业生培训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有相当部分的原铁路院校高职毕业生充实到各铁路局的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等系统当中。这些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如何能够尽快适应铁路工作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是从事铁路新职人员岗前培训院校及基地一直探讨的问题。笔者就近几年来从事铁路新职人员岗前培训管理及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1铁路接收高职毕业生学员现状

1.1个人素质不同

这些铁路新职人员,来自不同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各院校校情不同,管理模式和培养方法也不同。素质教育的形式、方式、内容的不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将会体现在毕业生在新岗位培训、实习及今后工作中。

1.2专业能力不同

各铁路局在高职院校招收毕业生的过程中,原则是招收铁路现有专业或与铁路工作相关或相近的专业,但是,在现场一线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也接收非铁路专业高职毕业生。这样,原铁路专业的毕业生在培训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好,非铁路专业毕业生在培训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差,这就给相关院校岗前培训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1.3个人努力程度

这些来自不同院校的毕业生,有的是自己选择到铁路系统工作的,有的是父母意愿让学生到铁路系统工作的;有的是自己根据专业选择从事本工作的,有的是用人单位选择他从事本工作的;所以,原因不同他们在培训过程中,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程度不同,掌握的能力也不同。

2铁路新职毕业生学员培训管理对策

我们学院从事铁路职工培训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尤其,近几年对铁路新职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管理与教学工作。笔者从事铁路新职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管理工作多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铁路新职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管理工作。

2.1用入学教育启发新职学员

铁路是半军事化管理。新职人员在入职前必须知道企业的管理性质,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因为我们根据路局关于企业培训人员管理办法,结合学院规章制度,制订了新职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在入校培训前,与新职人员一起学习管理办法,让学员熟悉了解在培训过程中,应该遵守哪些规章制度,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确保培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遵守学院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2用心去管理新职学员

根据学员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我们要用心去读懂他们,不但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学习上严格要求,而且要从生活上和心灵上关心爱护,使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对不同的学员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搞一刀切,不压抑学员,不使用家长作风,不摆唯我独尊的架式,不形成与学员对立面。而是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以理服人,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2.3用活动来陶冶新职学员

新职人员应以培训本专业知识为主,但也不能满堂灌,满天灌。那样会使学员产生烦躁情绪,对课堂听课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学员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陶冶学员们情操,同时也缓解日常培训的压力,使得所有新职学员都能掌握培训知识,达到培训效果。例如,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踢毽比赛,拔河比赛等。

3铁路新职毕业生学员教学管理

3.1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就不可能过于系统、过于全面,而要本着“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深浅适度,有重点、有选择的安排那些生产岗位急需的教学内容。否则,就会由于教学内容过多,过杂,而造成教师满头大汗的讲,学员不停的记,既无法改变一人讲、大家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又会使学员感到内容过多、难记而挫伤学员的学习热情。因而达不到培训目的,使培训流于形式。在铁路运输设备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职工培训的内容应以新设备、新技术为主,实行超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异,不能脱离目前现场所采用的实际设备和技术。比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现职人员和储备人员,应以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内容为主。

3.2采用学员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保证培训质量

教学活动是新职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要使新职学员经过短期的培训学有所得,教学活动就必须针对在职职工的特点,遵循职工的认识规律而进行。任何一条规章、任何一种作业程序、作业方法、作业标准的制定,都有其科学的道理和成因。因此,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要讲清每条规章的关键点外,还要讲清其规定的原由、根据、适应条件和环境等,即:结合现场实际讲清楚为什么这样规定,不这样规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把所讲的每一条规定都融汇于实际作业的各个作业环节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把死的规章讲活,使学员听得懂、学得进,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便于学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使职工理论与实际对号的能力得到强化,达到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干得好。

3.3在授课方法和授课形式上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更新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9

【关键词】疾病控制机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绩效的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实验室人员培训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实验室人员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些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对工作绩效起关键作用的行为。人员培训作为提高检测人员技能和水平,掌握最新标准和方法的手段,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1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于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教育、培训,有技术知识和专业经验,实验室应保证其人员培训,使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实验室应保存其技术人员有关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技术业绩档案。这些要求要切实做到,需要通过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包括对新近人员的岗前培训、资格确认、培训绩效评估等制度的建立,规范培训管理,使岗位培训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有章可循。建立培训的评估考核体系,为更好的完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训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管理制度、岗位规章制度、岗位基本操作技能、检测所使用的各类作业指导书、必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和防护基本知识等内容,对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相关知识的培训也是必要的。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才能够持证上岗。许多岗位由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较高,大多需要规定实习期,在业务主管的带领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满足上岗的基本要求。

2.2岗位培训

2.2.1岗位培训目标的确定

作好岗位培训,要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要根据不同培训项目确定,培训目标应可行,可测评。培训目标的提出要充分考虑工作现状,对工作进行评价和结果分析,根据人员情况分类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可以规范培训,保障培训效果。

2.2.2培训课程的选择

培训内容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本单位本岗位和相关人员的实际情况,同时要结合检测工作领域的发展,充分考虑与检测人员基本水平相适宜的培训内容,确保人员能够掌握理解和提高。培训内容的选择应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在培训经费一定的情况下,培训课程的安排应避免各部门间平均分配现象,应根据单位阶段性的目标战略,在培训内容及受训者层次等安排上,向需求更迫切的部门、岗位和层级倾斜。

2.2.3培训方式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课程,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培训有长期脱产培训、轮岗培训、短期培训、工作中培训(主管、老员工在工作中的传、帮、带)等等。按照培训的形式粗略地分,可分为外出培训和内部培训两种,一般外出培训费用较高,受训者人数有一定限制,但一般外出培训师资力量较强,授课内容较丰富,参加培训的人员收获大,效果好。外出培训之后受训者可再进行单位内部培训,将所学内容和信息传授给相关人员,可以增加再培训人员数量,节约成本,但由于师资的相对单一,在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3培训绩效的评估

3.1培训前期的评估

在培训前期,主要是针对受训者进行评估。对受训者的评估包括受训者的知识、技能、受训者的工作业绩和综合表现,针对受训者的目前绩效情况及未来专业发展方向,提出培训建议。综合对所有受训者的评估,制订单位培训规划,确定各阶段培训计划、目标、内容、师资、教材、场地等。

3.2培训过程的评估

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培训对象的参与状况、培训内容、培训进度和效果、培训组织人员的工作质量、培训的沟协调机制、培训教师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具体的评估项目包括:受训者的培训纪律、参与态度;培训的具体内容、培训强度、培训频率、培训时间;培训课堂的时间进度和资源投入进度、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培训课堂的组织、沟通、协调;培训教师的素质、能力、现场表现等等。做好培训过程评估,可以及时把握培训进程,及时检查培训组织管理者、培训教师、受训者的工作、学习情况,排除不利于培训的一切消极因素,对不适用的内容或不称职的培训教师及时调整,力保培训目标的实现。

3.3培训后的评估

培训后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培训数量、培训质量、培训效益等方面系统地考察与评估。培训数量包括举办培训班次、参加培训人次、达到培训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获得相应合格资格证书的人数比例、受训者满意和投诉比例等。培训质量包括受训者参加培训前后在知识、技能、能力、工作态度、业绩等方面是否得到提升。可采用考试、考察、访谈、情景模拟、抽样调查、关键事件法、适应性绩效评估法等方式进行。培训效益包括培训的成本投入与所产生的效益是否达到或超出预期等。作为疾病控制体系检测实验室,可适当考虑参加能力验证和开展新检测项目等工作,结合检测报告合格率、客户满意率等指标,为培训的充分性提供尽量客观的评价指标。

3.4培训绩效评估结果的利用

培训绩效评估的数据和结果作为下一次培训的内容输入到培训管理中,并为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积极的指导,为已确定培训方案的实施提供改进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提高单位整体培训水平。利用评估绩效可以为单位核定人力资源成本,确定人力资源规划,合理利用岗位人力资源提供积极保障。

4对绩效评估体系的评估

对所建立的绩效评估体系应当及时进行评估,所有涉及到评估体系的各方面人员和组织应对所采用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所建立的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完善和适用,在对评估体系的评估过程中也是统一认识,寻找更为有效的评估参数和权重的过程,通过对评估体系的评估,使绩效评估体系更为合理和可行,使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2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28-31.

培训规章制度内容篇10

第一条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依据《中国共产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三)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派、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六条中央组织部履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本系统的业务培训。

第七条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主管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八条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九条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主管方负责组织;经协商,也可由协管方负责组织。

第三章教育培训对象

第十条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

第十二条干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

(一)在职期间的各类岗位培训;

(二)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

(三)从事专项工作的专门业务培训;

(四)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

(五)其他培训。

第十三条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应当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者经厅局级以上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

其他干部参加脱产教育培训的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

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

第十四条干部必须遵守教育培训的规章制度,完成规定的教育培训任务。

第十五条干部在参加组织选派的脱产教育培训期间,一般应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第四章内容与方式

第十六条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并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十七条政治理论培训重点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重要思想的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的教育,国情和形势的教育。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

对党外干部,应当根据其特点,开展相应的政治理论培训。

第十八条政策法规培训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进行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第十九条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知识的培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第二十条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应当按照完善干部知识结构、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一条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干部脱产培训计划,选调干部参加脱产培训。干部所在单位接照计划完成调训任务。被抽调的干部必须服从组织调训。

实行干部调测计划申报制度。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抽调下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参加培训,必须报同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审批,避免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干部在职自学制度。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培训。

干部所在单位应当对干部在职自学提出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十三条推行干部自主选学。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干部可以自主选择参加教育培训的机构、内容和时间。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或者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定期公布供干部自主选学的教育培训项目,明确要求,加强管理。

第二十四条加强和改进境外培训工作。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境外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机构,严格培训过程的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和效益。

第二十五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第二十六条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教育培训机构

第二十七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第二十八条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应当突出办学特色,按照职能分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部门和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任务。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机构和境外培训机构承担干部培训项目。

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促进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十九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干部教育培训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培训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班班次和学制,完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十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领导班子建设,改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重点扶持条件较好、优势明显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整、整顿不具备办学能力和条件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

第三十一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培训机构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必须获得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的资质认可。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制定和公布相应的准入标准。

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服务,提高质量,逐步形成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第三十二条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直接委托、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承担培训项目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提高培训绩效。

第三十三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注重培训,促进交流,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第六章师资、教材、经费

第三十四条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第三十五条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第三十六条实行专职教师职务聘任和竞争上岗制度,通过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保证专职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逐步建立将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建立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十七条干部培训教材建设应当适应不同类别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体系。

第三十八条坚持干部培训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做到一纲多本、编审分开。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干部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大纲,审定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有关地方、部门和机构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可以编写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干部培训教材,并可选用国内外优秀出版物。

第三十九条加强干部培训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十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

第七章考核与评估

第四十一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四十二条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的内容包括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第四十三条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应当区分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分别实施。组织调训和干部自主选学的考核,由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实施;干部在职自学的考核,由干部所在单位实施;境外培训的考核,由主办单位或者干部所在单位实施。

干部教育培训实行登记管理。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载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

第四十四条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年度考核、任用考察时,应将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十五条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估。

第四十六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的内容包括办学方针、培训质量、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经费保障等。

第四十七条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评估,也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第四十八条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八章监督与纪律

第四十九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五十条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会同有关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贯彻执行本条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五十一条干部因故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培训或者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应当及时补训。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教育培训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组织处理。

干部在参加教育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干部弄虚作假获取学历或者学位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十二条干部所在单位未按规定履行干部教育培训职责的,由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

第五十三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干部所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一)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的;

(二)以干部教育培训名义组织境内外公费旅游或者进行其他高消费活动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干部教育培训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