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十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十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2:50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1

1问题的提出

对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面对从未体验过的新环境,他们不能适应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个新角色的转变,以及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管理方式的变化,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适应新的环境、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而且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础,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直接影响,更对学生未来几年的学业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育的全球化、技术的网络化、教师的专业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等因素都引发了大学生入学教育内容、方式的改变。

在我国,由于大学生入学教育时间跨度相对较短、针对性不强,致使部分学生入学后无法适应大学与高中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心理变化,甚至产生了严重心理不适、休学、停学等现象。在国外,不少高校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开始重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其时间跨度较长、内容丰富多样并且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主体式管理,在对新生进行普及性入学教育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增强了入学教育的实施效果。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和教师共同为大学新生或是大二学生制订学习和生活规划的综合性计划,即大学新生头年计划,真正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在实践过程的基础上,美国教育界还总结形成了学生参与理论、学生离境理论、学生发展理论等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大学新生顺利实现过渡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此,构建立体化入学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有效应对教育全球化、技术网络化等带来的挑战,改善大学生入学教育管理的突破口。

考虑到当今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本课题将从增强入学教育的系统性、探索入学教育的特色性、强调入学教育的持续性、融入入学教育的网络化、完善入学教育的社区化等五个方面探索建构立体化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以改善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效果。

2对问卷的分析

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现阶段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的这份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关于对此次调查研究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大学新生对入学教育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觉得欣慰的是有67%超过半数的学生觉得开展入学教育是有必要的。虽在入学教育开展的时间、长度上存在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了解了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入学教育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大对入学教育投入的力度。

从内容上来看,入学教育主要包括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校情校史教育等,而军训、国防教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个重要部分,有超过61%的同学认同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在入学教育内容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的影响比较大,超过75%的学生希望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全面纳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在学校工作方面,辅导员了高中负责我们的班主任的任务,而有所不同的是,辅导员更注重于我们的生活。虽然有很多学生对辅导员的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不是很了解,但他们却几乎一致地认为辅导员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仅有6%左右的学生不认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在入学教育中更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管理的主导作用。

2.2大学新生的现状分析

新的大学环境对于每一个新生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之前中学时代的生活相比,大学更像是一个考(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验自律与自觉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现状就成为我们在开展入学教育时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思考成分。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以及不太了解,像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要调整入学教育的内容形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60.54%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都有过憧憬,我们更应该看重入学教育的开展,使学生们保持着这份憧憬,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注入一份鲜活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有超过8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憧憬存在偏差。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入学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做好学生管理的时候,将学生管理与管理育人融合起来。

2.3对入学教育效果的分析

从入学教育形式来看,通过对班级学习、专家讲座、网络自学、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素质拓展等几种形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新老生交流”这种经验分享式的学习是最能被接受的,超过88%的学生都认同此种方式。而作为一名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大学生,随着微博、微信等网上社区在新生中的普及,入学教育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与新颖。学生对入学教育的网络化开展也有着较高的期待与要求。当然,对于入学的新生,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大学生心理普查,根据这次的调查,我们发现74.59%的大学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学生活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课程及生活,这表明,我们的大学生已经能通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适应新的生活,这也是对大学入学教育效果的肯定。

3完善入学教育的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大学生入学教育。加大投入,健全入学教育机制,完善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将入学教育纳入全员育人计划,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让每个新生都能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环境、新生活,从而准确把握理解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内涵,了解熟悉自己的专业。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2

关键词:朋辈辅导;体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79-03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奠基工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90后”成为大学新生主体的新形势,延续多年传统的入学教育与新环境和教育对象面临脱节的境遇。因而,创新入学教育内容和模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当今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把社会要求变成教育对象品德和行为的过程”[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肩负着引导帮助新生完成心理转型与重塑、适应高等教育特点、融入大学生活的重要使命”[2],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并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综观近年来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教育习惯、自我教育意向和动机,使教育对象在多元的开放社会中依据教育者所传递的价值观进行自我选择和自主构建”[3]等方面显得相当薄弱。

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自我教育进行深入探讨,搭建朋辈辅导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的这一良好平台,从生命体验的角度为大学新生描摹一个自由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图景,重点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此来解决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生群体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大学新生往向上、向善、向好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全方位解读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全方位解读,有利于寻求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点,是探索入学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的依据,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养成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夯实大学教育的坚定基石。主要从新生、学长(姐)和学校进行全方位解读。

(一)新生入校的真况实录

案例1: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前,家住襄阳的尹先生,突然收到一份特殊的“节日大礼包”――一条脏牛仔裤、两床被单、三双臭袜子以及五件短衬衫,这就是汉口学院电信电气学院电子与电信专业大一新生小尹给父母准备的长假“大礼”[4]。

案例2:“‘儿子刚刚上大学,第一个月就花了7000元,这可怎么办?’近日,家住枝江的吴女士有点烦,儿子刚考上成都某大学,第一个月就将原本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花光了,‘给多了怕他们乱花钱,给少了又怕不够用’,纠结的吴女士说”[5]。

案例1和案例2两位家长的无奈和困惑很具代表性,作为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在生活上有了自,面对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两位同学独立生活的准备明显不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案例3:“我发现相比高中而言,大学的课时安排特别宽松。读高三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而在大学有时候只用上半天课,剩下的时候就得自己安排了。在没课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所以很苦恼”,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新生SK如是说[6]。

案例4:“我希望自己能把本专业的每一门课都学好,尽快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我还想去报名普通话等级考试等,但又担心那些等级考试会耽误我的专业学习。”新生XC的想法代表了许多同学的现状[6]。

从案例3可以明显看出,刚从过度紧张的高中学习中解脱出的大学新生,面对宽松的大学学习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境地;而案例4则与其相反,这部分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设立了过多的目标而又不知如何去下手。

案例5:小Y自从上大学一个多月以来,经常头疼,发作时无法描述具体是何种痛感,只是感觉沿着头颅的接缝处,头疼持续的时间也不固定,当身边有人关心时,症状也会有所减轻,为此他特意去过医院的神经科做检查,但检查结果一切正常[7]。

依据案例5中小Y的成长经历①得知,他经常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步入大学的他,很难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难以融入班级群体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头痛可能是他无意识中想表达内心不适,渴望理解和支持的一种表现。

案例6:小p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却很强势的女孩。她会在心里对他人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旦别人达不到就会生气[7]。

这个案例中的小p,在童年的早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关爱。而在之后的生活中虽能得到父母的关心,但是需要与弟弟一起分享,不能一个人完全占有。步入大学的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断重演她与父母间的那一幕,在内心不停地向他人提出要求,希望别人都能以她为中心,似乎只有在一个足够多的爱的环境中,小p才能感觉到安全,才有动力和养分继续成长。

上述六个案例极具典型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不适。根据蝴蝶效应带来的巨大连锁反应,如果不能尽快处理好这些不适的状况,这一部分新生或因目标模糊而学习动力减弱、或因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因学习不适应而无所适从、或因自控能力差而沉迷网络,导致这一部分新生,或补考、或留级、或退学、甚至轻生。因而,创新入学教育模式是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迫切需要。

(二)学长(姐)成长的生命体验

案例7:Zp访谈,访谈对象为LS学院大三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问:你有没有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的经历?

答:没有。

问:你怎么看大学新生把衣服带回家让父母帮洗这样的事情?

答:我看到过相关报道,说约有20%的大学新生有带脏衣服回家让父母洗的经历,这也说明新生刚进入大学,生活上还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我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应加强生活技能和责任意识的培养,让新生尽快学会独立生活。

案例8:CS访谈,访谈对象为LS学院大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问:你一个月的生活费多少?

答:500左右吧。

问:你的生活开支主要用在哪方面?

答:主要用于食堂吃饭,生活必需品,偶尔也买件衣服。

问:你觉得如何使用生活费,会更省钱?

答:我认为要养成记账的习惯,知道钱用在了哪些地方,购买商品不能盲目攀比和跟风,要按照自己的需求来买。还有在节假日或反季购买商品,折扣比较多,能便宜不少。此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做兼职,比如家教或促销员,不仅缓解经济压力,还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案例9:CYY访谈,访谈对象为LS学院大三学生,系学生会干部。

问: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答:我和家里的意愿都是想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所以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我就好好学习,争取学好专业知识。

问:那你既然想读研究生,不怕担任学生干部影响你的学习吗?

答:我不那么认为,相反我觉得做学生干部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做学生干部可以提升可迁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与更优秀的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问:你的学习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答:我借助辅导员制定的《学习生活养成记》,每月初计划好专业学习、社会实践、读书分享等内容,月末再对学习生活计划进行评估和总结,特别是针对出现的困惑进行思考和解决。

案例10:CYm入校快一年了,可是心还处于孤寂的状态,总是不由得想起高中的同学。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朋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只有自己形单影只,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有时主动与人联系,又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经过多次的心理咨询,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后来辅导员了解到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谈话,了解了情况后,与班上一位学生干部进行了沟通,并制定了具体的辅导方案,经过几次的沟通引导,消除了CYm以前不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高了她的交往能力。

案例7、8、9、10中的访谈对象都是大一新生的学长或学姐,与大学新生有着类似的特点和相似的成长背景,访谈的对象也都是大学生的优秀学生或问题转变比较好的学生,通过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效帮助新生快速认识大学生活和学习,使一些其他人很难理解的表达方式,看待问题的看法,乃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同辈人那里都很容易得到理解和共鸣[8]。因而朋辈教育更能贴近当今大学生面对的实际困难,效果可见比较明显。

(三)学校开展的内容形式

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了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专门为大学新生制定了各种辅导计划,可谓内容丰富,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入学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检索的资料来看,主要通过军训、专业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校庆校史教育等途径,内容涉及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适应、心理问题、人际交往等,加强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国内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加强,不断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但入学教育依然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多为各院系自行设计,没有专业队伍或专门机构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忽略了新生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的多样化[9]。

三、朋辈辅导视域下推进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的大学新生也呈现出相对独特的群体特点,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很少考虑“90后”新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所在。因此借助朋辈辅导的优势,将会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朋辈辅导的优势与问题

朋辈指的是在高校年龄相仿的大学生,“朋友”、“同辈”或“同伴”。朋辈辅导是一群学生对另外一群学生的辅导,包括学习辅导和情感支持,朋辈辅导以其亲近性、认同性和安全感等优势而成为大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效补充[10]。

朋辈队伍主要由大二、大三的优秀学生组成,作为“过来人”的学长或学姐,与新生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共同的话题和类似的生活经验,具有年龄相仿或关注问题相同等特点。朋辈辅导有利于学生群体间的平等交流,朋辈自身可信的学习生活经历和已取得的骄人成绩更易于感染大学新生,更易于启发和引导大学新生进行合理规划;朋辈之间的相近性和趋同性,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朋辈对自己的影响,弥补对辅导员的施教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的不足,使优秀学生群体由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使新生更好更快地自觉接受教育内容。因此,发挥朋辈的优势和特长,对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朋辈辅导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朋辈虽然是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但毕竟还是未踏入社会的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其认知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稳定,在朋辈辅导的时候仅凭经验去解答,容易出现误导的情况。第二,朋辈还有繁重的学业和社会压力,保持时间的延续性也有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同时,辅导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构建新生入学教育的朋辈辅导机制

基于大学新生的特点和朋辈辅导的优势和问题,保持朋辈辅导在入学教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必须构建完善的相关机制,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1.完善朋辈辅导员的选拔机制

朋辈辅导员作为新生的导航人,对于大学新生的成长成才均有重要的作用。朋辈辅导应立足组建优秀的朋辈群体,建立和完善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制度。该制度是选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具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朋辈辅导员。遴选的流程是通过志愿招募、个人申请、辅导员审核、答辩面试、学校审核等环节,最后入围的同学组成朋辈辅导员团队,协助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2.建立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机制

朋辈辅导员的培训包含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目标等,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有实践分析。培训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朋辈辅导员工作方法、人际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常规培训外,还应针对入学教育的内容,系统开展专项培训;培训的方式可选择讲座、报告、案例分析、素质拓展等形式;培训目标则是明确入学教育的工作内容,达到入学教育的朋辈辅导效果要求,使培训工作做到精心策划,保证质量,严格实施。

3.制定朋辈辅导的激励机制

在一个组织中,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为了充分发挥朋辈辅导员在入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制定朋辈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对朋辈辅导的新生班级综合成绩进行测评,新生对朋辈辅导员的满意度测评,辅导员的考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朋辈辅导员进行奖励和表彰,从而保证其自身权益和满足他们自我提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立仁,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维度的教育主体建设[n].光明日报,2007-12-23.

[2]金一斌,罗美华,刘孝菊.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2,(7).

[3]方宏建,张宇.高校学生工作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54-55.

[4]乐毅.大学新生寄脏衣回家为“断奶”父母拒绝清洗[n].楚天都市报,2012-10-02.

[5]郑延.大学新生,花钱还需悠着点[n].三峡晚报,2012-10-14.

[6]屈建成.七成高校新生不知道如何打发业余时间[n].武汉晚报,2012-10-09.

[7]沈东郁.新生要提高自身应对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2-10-08.

[8]王永会,等.浅析朋辈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3).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3

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1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不同于以往中小学的生长学习环境,进入大学,无论从教育环境、学习方式、管理制度、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面对新的环境,新生在思想上、生活上、心理上都可能产生各种困惑,遇到各种难题。

2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高考一结束,高校就忙于组织试卷评阅、录取合格考生以及调剂朴录,紧张、大量、高效率要求的工作,使相关学生工作部门或者疲于方式方法的创新,或者缺乏足够调查取证的时间去更新“关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通知”,以至于每年的大部分教育内容渐趋固定化,常规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文明养成教育

在新生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倡导“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教育新生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振兴中华而不懈的努力。

学习相关道德教育材料,提高新生的公民道德观念,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新生的社会公德、科学道德素质,促进新生的全面发展,使新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太学生。

2.2 校史校情、专业教育

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以介绍本专业特点、发展历史、现状、前景、科研成果为切入口,向新生介绍本专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老一辈科学家和校友所取得的成就,邀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和优秀教师讲自己献身科学事业的体会,介绍钻研科学技术的经验,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使学生热爱专业,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组织新生学习校规校纪,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教育新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通过校史教育,使入学新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学校的校情、概况、教学科研力量,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培养人才目标及学校历史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用学校校训、已取得的优势、成绩和荣誉,唤起新生的成就感和上进心,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热爱。

2.3 安全意识、适应性教育

以安全防范教育为重点环节,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新生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新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安全手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内容,聘请校内外民警和保卫干部,以报告会和案例分析会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帮助新生减少孤独感,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贴新生,使其不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而在情感上引起波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设施介绍,便于学生自理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教学设施介绍,为新生提供上课指南;大学生活一般规律介绍,如作息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以及容易违返的纪律制度介绍等。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尽快掌握学习方法,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其内容主要为大学教与学的方法、特点介绍、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做实验课等。

2.4 心理健康、职业规划教育

新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在新生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配合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认真做好全体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心理素质欠佳的学生,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对职业前景不能达到一定的认识深度。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应认真组织各学科老师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将来能够从事的主要工作。让同学们不仅熟悉自己的学科,还能了解交叉学科;不仅熟悉他们专业的就业方向,还能了解专业相关职业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前景。

3 入学教育内容的创新性研究

以上介绍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四太主要内容,对引导学生适应新的环境、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积极成效,可是目前高校中仍然存在的大一新生茫然、大二学生空虚、大三学生压抑以及大四学生急躁的现状,加之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增多,压力明显增大,说明入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入学阶段的即时教育,而因从根本上延续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发挥入学教育的长效机制作用,将教育内容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入学教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3.1 以学生为本,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合乎社会要求的有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捕捉学生的观念、心理、兴趣的变化及学生的复杂的内心世界,高度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规范的全面发展人才。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亲近感、弥散性和富有感染力的特点,将入学教育灌注和融入到校园文化其中,让学生在入学时就充分感受到大学校园的跳跃和活力,感受校园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塑造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入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落实。

3.2 以市场为导向,广渠道挖掘学生的就业潜能

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毕业后能在理想的岗位上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入学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学生做出前置有效的就业指导,让学生在入校时就对未来就业的方向有个大致的概念,帮助新生提前了解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应做好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诸多准备,使新生的成才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更加明晰,使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增强,从而不至于学生在大学四年产生迷茫、不知所措的情绪。可以安排就业指导课教育,邀请用人单位领导作关于人才标准、人才价值、人才引进方面的专题报告,可以邀请地方人才市场负责人介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也可以邀请校友为新生现身说法,让新生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就业、什么是择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事业。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4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入学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均以“95后”为主体,他们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时代既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又给他们的发展设置了较多的考验。在这个特殊的人生转变时期,他们很容易产生迷惑。当面临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时,由于社会实践不足、辨别力不强等因素,他们有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高校应转变教育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新模式,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做好人生规划。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调整工作方式,帮助大学新生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一、新时期一些大学生的特点

1.自我意识强,感恩思想弱。

新时期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6+1”模式中长大,优越的生长环境、成长条件和家长的溺爱导致一些人“自我”心理比较严重,在平时学习和集体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加上社会上一些实用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功利思想的影响,让他们更加关注个人需求,一味索取,不懂感恩和回报,缺乏必要的感恩心理[1]。

2.个人理念强,团队意识弱。

特殊的成长环境使“95后”一些大学生形成了较强的个人理念,他们注重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理性的分析和安排。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较为明显地倾向于个人利益。团队意识的欠缺已成为困扰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问题[2]。

3.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

新时期大学生自尊心强,自我实现欲望强,希望受人尊重、被人征询和获得信任,但不愿主动接受别人的教育。同时,因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较差。一方面他们自幼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从小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关注,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开始独立学习生活,处理人际关系,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这应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3]。

4.网络化意识强,社会化意识弱。

网络的发展让新时期大学生有了独特的生长环境。大学生对网络十分依赖,部分学生几乎把课余时间全用在网络上。他们能从网络下载各种所需的资料,能从网络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满足,甚至认为网络是无所不能的,从而出现网络依赖症。打电话、发信息、QQ、陌陌、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沟通形式,而传统信件、贺卡和聚会等现实社会交流方式已被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欠缺使得一些人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排斥,并且形成“不交流―能力欠缺―排斥交流”的恶性循环。他们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逐渐脱离现实,常常找不到归宿感,不能正常地与人交流,最终导致“宅男”、“宅女”式人物的出现。当前,“网络综合征”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4]。

二、新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新策略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四年是学生确立人生理想,锤炼坚强意志的重要阶段。在知识、技术、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需要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是整个大学期间思想、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开始。在入学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为新生全面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可以在新生开学典礼大会及各班级会议上,向入学新生介绍学校的历史、学校取得的成就、办学的愿景,让每位新生了解校训精神内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大学生入学教育,有的高校校长为新生上大学第一课。与此同时,高校还可通过举办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及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新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开始大学生活。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一些人会出现暂时性的理想目标缺失,同时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社会现状使大学新生对未来感到困惑。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实施正确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对整个大学生活及今后的就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能有效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内涵,提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精细化分析,把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相结合,并在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正向发展。入学教育中的职业规划教育应包括专业现状解析、专业发展展望、职业发展规划、人生目标规划等。让新生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引导新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立自我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高校可举办“优秀校友报告会”、“成功人士分享会”,甚至可以组织新生参加毕业生招聘会等,激发出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意识。这些措施可提高新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有助于帮助他们尽早确立个人目标。高校可充分利用目标导学法,使学生不断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不断强化自我目标,激励学生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奋斗。

3.创新入学教育活动方式。

大学新生初来校园彼此互不熟悉、缺乏了解,一般会感到孤独,导致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高校应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把新生入学教育当做首要任务。首先,建议高校将新生入学教育设置成一门完整的教学课程,并按必修课的方式实行,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增强入学教育效果。同时,建议高校统筹资源精心设计全面的入学教育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校园讲座、学术讲座、学生团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新生在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大学、开阔视野、锻炼自我。例如,为调动新生学习学生手册的积极性,可以举办学生手册有奖知识竞赛问答活动,帮助他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提高学生参加入学教育活动的兴趣。总之,应把入学教育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起来,紧扣入学教育目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5,6]。加强入学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不但可以提高新生对入学教育活动的兴趣,还会使入学教育活动实现其真正的意义。

4.强化网络育人模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入学教育活动,不但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开辟高校入学教育的新模式。例如,高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新生qq或微信群,也可以通过开设微博,及时相关入学教育相关信息,帮助新生提前了解大学生活,提前安排和规划大学生活,实现高中到大学的快速平稳过渡。又如利用QQ群使学生对入学教育内容进行实时互动讨论,通过网络平台检验和巩固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效果。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新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并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7]。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又有利于防止今后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一些大学新生容易产生失落、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思想心理。高校可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等形式和方法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和压力,增强适应能力。另外,个别心理疏导是一种很常见、直接有效的方法。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通过与个别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真诚辅导、工作协助等方式,拉近与新生之间的距离,让其将一些不良情绪和想法尽快得以合理有效地倾诉和排解。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警示性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认知上的偏差和不足。

三、结语

新生入学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帮助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顺利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增强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完成大学生活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入学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应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赵争,杨亚鸣.“95后”大学生入学适应教育问题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4(5):101.

[2]王雅君.提升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入学教育探讨[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1:86-88.

[3]娄颖颖.“95后”大学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0(34):141-142.

[4]孙琳.工科高校“科高校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37):249-251.

[5]刘鑫.大学生入学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2(32):85-87.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入学教育;学生工作

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先入为主地为新生设计奋斗蓝图,为新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大专院校普遍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入学教育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组织新生进行,内容大多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规章制度为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应该再多一点、细一点,并且入学教育不是一两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最初半年更应该根据新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和学习。

一、高职院校新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相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其主要表现为:(1)强烈的失落感。这对于那些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造成高职院校新生“学职不爱职”的思想;(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入学教育内容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多数都是外地生源,部分新生由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初期就得到解决。新生都是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大多数新生也没有住过集体寝室的经历,突然间面对来自各地的陌生同学会感到很不习惯,寝室里又是七、八个人住在一起,时常还会因为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发生一些不愉快。因此,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同时要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如,学院软硬件设施、学院周边环境和本地风土人情等等,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本土生活;还要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和军训休息时间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拉歌比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还要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最好打印一些有关同学之间、寝室内部和睦相处的资料,专门抽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安全与法制纪律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步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家都想对学院所在地有更多了解,可能会独自或三五成群到处游逛,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要告诫他们尽量在校园内活动,如果要离开校园最好找老生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对环境、交通路线的陌生而发生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如此之类的细节,都要一一教给新生。贵重物品同寝室同学要相互关照,长时间离开寝室要锁好门,共同形成一种“守家”意识等等。再次是消防安全教育,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是可怕的,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并要教给新生一些消防常识,一旦发生意外首先切断火源,扑灭火苗,同时拨打119或学院保卫处电话,最好将学院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以及系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打印,发给每个寝室贴在最醒目处,以便新生急用。有关安全教育问题还可以摘录一些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组织新生学习。

法制纪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得很多高职新生对前途感到迷茫,部分新生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甚至会发展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违反校规校纪或触犯法律,所以要认真做好新生的法纪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教育法》等,讲解校规校纪,违纪处罚条例、奖学金条例、住宿管理规定、水电管理规定等,同时还可以请公安局等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有关法制方面的讲座,结合典型事例以案说理,以事论理,效果会更好,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寝室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这就要求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新生虽然进入了高职院校,但却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向新生介绍高职院校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以及新生本人所学专业目前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明确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为实现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方面一个较好的做法就是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除了要搞好专业教育外,还应该努力抓好学习方式教育。由于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的不同,许多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进行自学,导致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大好时光。为使新生尽早改变中学与高职院校不接轨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可以邀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教师谈学业,介绍学习方法,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使新生尽快掌握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新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4.心理教育与励志教育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能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但部分新生自认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校,读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习从内容、方式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感到不知所措,而产生自卑心理。具有以上两种自卑心理的新生常常会情绪萎靡不振,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万万不可忽视高职新生的良好心理发展教育。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教导新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可以用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实例以及许多省、市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如,目前深圳市的高级技工就享受硕士生待遇等的事实引导教育新生。还可以请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做亲历报告或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使新生化解消极心理,振奋精神,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三、高职院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1.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

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关口,这两项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可以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使新生和新生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同时对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入高职院校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和陌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在迎新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各方面体贴、关心新生,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就会使新生感到有如回家的温暖,心理压力就会得到适当缓解,给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军训是新生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第一课,是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是磨炼新生意志、增强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课堂,也是观察每个新生行为及个性的极好时机。军训中,新生由于身体疲劳,其个人言行和品德会毫无遮掩地真实展现出来,这时观察到的新生情况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因此,通过观察新生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世行为、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再结合档案中记载的新生以往表现、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奖惩、是否当过学生干部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每个新生情况,为今后班级管理、班干部选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储备好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2.开好班会和开展好课外活动

班会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有计划地开班会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千万不可走过场。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阶段小结;还可以举行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或各种主题班会,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也可以组织道德、纪律、民主与法制等问题的学习、讨论、辩论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式教育等都可以通过班会进行。只有将班会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才能适应新生的特点,满足新生的求知,关心时事政治,抒发思想感情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新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课外活动是新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培养新生的志趣、丰富和活跃新生的生活,促进新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新生课外活动也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要根据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个性特点等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课外活动,要从多方面着手,如思想品德、学术、科技、体育、文娱、实践等[1],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有些活动还可以让愿意负责这些项目的新生组织,让有特长的新生一展才华,不参赛的新生当好拉拉队和做好后勤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新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3.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是新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集体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教育学生个人;而在教育个别学生的时候,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什么情况下适合集体教育,什么情况下适合个别教育,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就一般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教育工作应该偏重于集体,教育全体新生树立爱校、爱专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奋力拼搏的思想;大约一个月后,就要偏重于个别教育。当然要做好个别教育,必须熟悉每个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个性特点,这就要求经常深入班级和寝室,了解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班会、报告会、课外活动等,个别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和个别帮助。需要提及的是,个别谈心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不同新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好谈话的地点和谈话的语言技巧[2],以便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与新生个别谈话并不仅限于发现了问题,其实在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与新生轻松地个别谈话,新生会感到对他(她)的关心和重视,会促使他(她)产生新环境中争取新表现的强烈愿望,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想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而且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不是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的,而应该依具体情况,穿插在军训中、平时学习中,分期延续性地随时进行。

[参考文献]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

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是现今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给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带来了许多现实的压力。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队伍日趋壮大,为了适应教育的社会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教育院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在学制、生源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有其自身特点,学历层次相对偏低,学制相对较短,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较强实践应用能力,体现以通识为基础的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高等技术人才;在知识的构建上,强调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和技能模块,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以构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特点。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与普通本科新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从生源上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新生主要是由各地高考成绩相对偏低的学生组成;从整体素质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将分数与能力和素质划等号,但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整体素质普遍低于本科重点院校学生;从心态上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在经历高考进入大学校园后,都具有不同的心理感想和复杂的心情,与重点本科失之交臂的高考失利同学可能一蹶不振,抱着消沉失落的心情进入高职高专院校;而成绩较差的同学,侥幸通过高考,取得进入高校读书的机会,这样无疑助长了他们蒙混过关的心态。

(二)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的现实表现及存在问题。

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新生难以适应,他们面临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不适应。这些新的挑战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新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生理想问题。经过高考紧张却充实的生活后,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也就失却了目标和动力,许多学生选择高职高专院校只是希望获得一个进大学学习的机会,学习目的单纯,实用观念较强,对如何成人、成才、成功缺乏正确清晰的定位,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2.学习态度问题。不少高职高专新生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在经过了高考的不懈冲刺之后,学习上产生了放松的心理,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或者存在着自卑心理,对于所学专业和个人长远发展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3.人际交往问题。跨入大学校门的“90后”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增加,很多新生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对父母过分依赖,由此缺乏与他人交往、独立面对和处理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基本能力。

4.心理适应问题。部分新生在入学前,对大学校园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但入学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除了学习成绩外,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方面不如人的地方很多,某些学生身上就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困惑。

三、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新生自身的特点,提高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按照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模式,促使他们全面进行自我设计,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一)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提高入学教育针对性。

从受教育群体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具有不同特点,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把握不同的着力点,抓好关键点,构建学生整体教育、学生骨干队伍教育和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

1.学生整体教育。在整体性教育中要以开学典礼和第一次班会为着力点,主要介绍学校和院(系)发展历史等情况;对新生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等方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出总体建议;对新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专业学习、日常行为、身体健康素质等提出明确要求;告知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职责与角色、注意事项和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专业发展、设置及未来学生出路;介绍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状况及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备等情况,让新生对学校有个整体认识。

2.学生骨干队伍教育。新生入学后,需要完成的工作和了解掌握的信息比较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培训以宿舍、楼层为单位的新生临时负责人,负责本宿舍人员的安全、信息通知和收集、情况汇报等,以协助做好新生工作。同时组织以党团学组织和社团为单位的新老生交流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介绍,让新生了解学生组织,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使新生加深对大学生活的了解。

3.特殊群体教育。每年新生中都会有贫困生及学生党员等特殊群体。我们可以依靠录取新生信息,观察新生报到时的基本表现,走访学生宿舍与新生及家长的谈话,了解新生报到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院系的看法和报名后新生填写信息表中的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特殊群体学生顺利适应新环境,注意加强新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二)设计全方位的教育内容,增强入学教育的全面性。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广泛,大至理想信念,小至日常行为规范,需要研究和采用切合学生现状的方式方法,明确入学教育特点,科学设计入学教育内容,引导新生实现角色转换。

1.理想目标教育。理想目标教育是入学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新生阶段是大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和适应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视对新生成人和成才教育,要善于启发新生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实际能力水平,制定明确的目标,将人生理想目标具体化,规划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耐力和自制力,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加强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学历层次和社会认同角度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与重点本科学生的现实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新生正确定位,牢牢抓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从成功或优秀校友的成长成才之路入手,从他们对大学的感受和认识出发,引导新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认识人生新起点,重塑自我,从自身找到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树立起自己的理想。

2.学习适应教育。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学阶段过渡到自由度较高的大学阶段,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强对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帮助其尽快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专业思想教育中我们要充分挖掘专业教师力量,把握好专业视角,对专业特点、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进行较全面的介绍,明确学习任务,教会学习方法,把他们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与学生们一起分享,组织参观实验室,现场观摩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心理适应教育。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心理适应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心理适应教育可以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和心理导航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原则。注意培养磨练新生身处逆境、愈挫愈奋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良好心态,通过理论课的学习,指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比较客观地看待现实,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多给他们温暖、慈爱、关怀、帮助和引导,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正确把握和规范自己。

4.行为方式教育。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大学新生入学这一时期是由外部驱动向自我驱动转化的时期。高职高专院校要通过一些辅助的外部手段激发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引导新生通过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自觉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并主动接受和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帮助新生将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减轻外界压力,加大内部动力。通过良好的集体风气来对个人进行鞭策和带动,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的氛围,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引发团队意识并形成共同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拓展多形式的教育渠道,强化入学教育效果。

现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单一的入学教育方式不易集中新生的注意力,必须拓展多样化教育渠道,强化入学教育效果,引导新生们迈出大学阶段坚实的第一步。

1.继承显性教育优势。显性教育具有强灌输性和直接性,但在短期内往往能够将教育内容告知受教育者,在短时间、高容量的入学教育中,必须继承显性教育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方法,挖掘潜力。一是宣讲教育的理性形式。常规方式包括报告、专题讲座、经验介绍、学生手册测验、个别谈话、写心得体会等,可在咨询辅导、专题讲座中的多媒体运用、案例教学法、开设入学教育专题网站等亮点上下功夫探索和创新方法。二是主题活动形式。常规方式包括讨论会、座谈会、参观学习、观看录像等,可在高年级学生党员中挑选专业知识成绩优异、英语计算机知识过硬、实践动手能力强、文艺体育特长明显、社会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组成宣读团进行轮流宣讲,示范带动。

2.创新隐性教育载体。隐性教育强调以活动为载体的引导,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动机和自我教育,是入学教育中值得深入探讨的方法。一是以游戏化的团体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育。通过新生亲身体验和感悟来达到教育目的,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与适应,以游戏化为载体的娱乐化教育增进了学生们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团队精神,并促进和培养了合作精神。二是以自我服务活动为载体的自主化教育。在入学教育中构建以自我服务活动为载体的自主化教育,通过实施“学长导航制”教育模式,整合高年级优秀学长资源,聘任综合表现优异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为新生“导航员”,以班级为单位对口指导新生,以寝室为单位对口帮扶新生,通过政治引导、学习辅导、未来向导、生涯指导等进行“智慧导航”,结合学校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成长历程介绍给新生,协助辅导员及时了解和解决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排除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的困惑,既起到导学、导管、导助作用,又方便全面了解新生情况,引领学弟学妹尽快适应学校环境、解决各种疑难、培养个人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育人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教育、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的工作,需要构建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引导新生真正内化、理解教育内容,持续不断地巩固成果,不断提高新生入学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刘燕,李红,郑明喜,李晓波.梦圆和圆梦的地方―新生入学必读[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万金淼,王磊.浅谈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6,(22).

[3]刘毅.高等学校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1).

[4]杨志亮.浅析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4).

[5]丁明.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

[6]谢启伦.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课教育;路径

自党的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通过教育让社会群体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以此为契机,高校由于处于社会主义教育高深层面,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文明传播的主要阵地,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而大一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这个初始环节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以及大学生的毕生发展。通过对大一新生开展大学第一课教育,教育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明确人生理想、合理规划生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大学第一课教育的现状

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者和高校的重视,每年新生入学后都会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纵观各个高校的做法,基本都是学校层面开会统一部署工作,编写和散发一些资料,然后由各个教学单位进行集中或分散教育活动,最后再由学校进行统一的评比和总结。这样的形式一方面使得学生直接、全面地了解了史校情、专业特色,增强了责任感和归属感,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互相了解的桥梁与平台;另一方面为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生活,增强自理能力,顺利完成人生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大学第一课开展过程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教育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反感,因此教育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

2大学第一课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大学第一课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2.1.1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第一课教育内容集中在国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认识教育等等,内容虽然丰富,但是不能透彻地将每一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第一课有机结合。如没有专门的针对大一新生中贫困生的教育,一些心理健康值得关注的学生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仅仅凭一场讲座并不能有效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中也缺乏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比如人际交往的策略等。

2.1.2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第一课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集中听讲座听报告为主,每一场讲座为一个专题,或者是召开家长会、参观校史陈列室、图书馆,学习校纪校规等。这样的形式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喜欢的形式来开展,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生的成长要求进行开展,因而会导致学生不感兴趣,给新生带来的实质性帮助和影响也不尽如人意,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大会的形式也使得演讲者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不利于进一步了解与沟通。

2.1.3教育时间缺乏长久性

绝大多数高校将大学第一课教育放在开学之后的第一个月,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教育会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新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特别是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学生一个学期之后还会有不适应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教育其如何适应环境,更要交给他们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调整自己的认知,提升其与人共情的能力。因此,这种人格的逐步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在短期之内是难以实现和完成的,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

2.2大学第一课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2.1多元化社会思潮淡化主流价值认同

目前,受到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部分人的价值选择陷入迷茫和困惑,理想与生活失去必然的联系。一部分大学生将自我价值放在首位,在考虑问题时从自我的角度出发,难以兼顾到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与诉求。再加之90后大学生是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诱使他们觉得自己无法对任何现实事情产生兴趣。而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大一的时候流于形式地开展大学第一课教育,缺乏细致的规划与深入的研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主要依赖于辅导员来开展大学第一课,没有充分有效将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专业课老师的作用挖掘出来。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专业课老师具有权威的地位和丰富的经验,他们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参与者,理应成为大学第一课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2.2.2不健全工作制度缺乏多方参与协同

制度的力量在于可以引导和制约行为,按照制度事先设定好的标准要求行为。而目前高校大学第一课难以取得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健全的工作制度。一方面仅仅凭着学生工作的经验来开展大学第一课,也无章可循,甚至各个部门之间还出现冲突。另外一方面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有一些部门为了应付检查和评比,只做表面工作,并没有将大学第一课教育做实、做精。同时大学第一课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虽是学校,但是家庭与社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配合好了能使新生入学教育事半功倍。家庭要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学习指导等工作,社会要积极提供有效资源为大学生服务。目前大学第一课并没有将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有效整合,建立一个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这也是影响大学第一课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第一教育的路径探究

3.1构建新生入学教育体制,健全三方参与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体制机制是做好大学第一课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只有将学校与学院的不同职责明确,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同时将大学第一课纳入学校培养方案当中,才能保证大学第一课的实际效果。同时学校、家庭、社会要三方合力做好大学第一课工作,社区要提供有利资源方便学生实践,政府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就盐城地方而言,可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放新四军纪念馆宣传铁军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爱国也是一致的。

3.2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把握四个实施阶段

大学第一课教育不应该是学生开学以后才进行的,理应在学生开学之前就进入准备阶段,新生入学后进行实施,后期还要经历一个巩固提高的阶段以及最后的总结评比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要做好学生的适应教育,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角色适应等,成长发展教育,如军事国防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专业思想教育,如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专业教育也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就业服务,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自豪感,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敬业也是一致的。

3.3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组织多种拓展活动

创新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就需要多种形式相结合,将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分散教育可以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家长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将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教师引导与朋辈影响相结合,发挥优秀老生的作用,用身边的案例感染大一新生。活动也不能局限于开会、报告的形式,要多元化组织活动,开展素质拓展、团体辅导、朋辈聊天等形式,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互动、增进了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友善也是一致的。

在多样性文化的时代背景中,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和引领多样性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一新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第一课的完美契合与融入,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该抓住大学第一课的契机,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内外兼修。

【参考文献】

[1]王翔.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思考

新生入学教育的出发点是促使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学习和生活开启良好的开端。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力量。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关系到他们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

通过对汽车系近年来新生入学教育案例分析,一直坚持把新生入学教育放在新生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新生入学教育立足学生,以服务理念为长线、以纪律要求为导向、以心理适应性教育为契机,以诚信教育为培养目标,努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观念

管理即意味着服务,服务意味着学生工作的创优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党建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行为培养和品格培养的“五育人”新模式的作用,时刻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一切的出发点基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要时刻秉承“服务学生”的理念,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时时刻刻为学生解答疑难。

2016级近430名新生来自广东省不同地区,在语言、饮食、日常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新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影响。为缓解新生对环境的不适应,新生辅导员当夜走访学生宿舍,给新生带去了亲切的问候并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心连心”的座谈。在座谈中,辅导员提议大家在交流中尽量说普通话,消除语言上的隔阂;在生活中要尊重室友的不同习惯;在处事中要多考虑他人感受,把室友当成家人相处。通过座谈,同学们形成了共识,适应性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其次,系部采取老生携手新生共同迈入大学生活的举措。在14、15级学生中选择11名优秀学生作为新生班级助理,随时解答新生问题,并且引导表现积极的新生共同为班级同学服务,不仅使一批新生得到了锻炼,也为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提供便利。

2以纪律要求为导向,重视校纪校规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纪律要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以授课这种直接、容易结束的形式让入学新生了解大学生行为守则、学籍管理规定、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图书馆管理规定、考试纪律、违纪处分条例以及奖惩制度等重要内容。校纪校规教育的开展,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首先,严格履行军训请假手续。校纪校规的教育为军训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学们在军训中秉承系部良好传统,遵守纪律、军人作风,遇到生病、受伤能良好的履行请假手续,不迟到、早退。同时,新生辅导员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军训场地看望学生,询问学生身体状况,了解学生军训情况,并加强同教官之间的联系。其次,认真推进查寝制度的落实。在秉着对同学负责的原则下,16级各班班长、团支书在辅导员的要求下,坚持“人不齐不睡觉”的原则,每晚认真查寝,落实到每一个同学,11点未归的同学立刻联系,及时上报辅导员,这一举措杜绝了新生夜不归宿的现象。

3以心理适应性教育为契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新生迈入大学,意味着很多学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开始在外独立的学习、生活。在远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下,在缺少父母的庇护下,他们在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落差;如果这些心理不适应不能及时调整和解决,就会使学生产生失落、焦虑、自卑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首先,新生辅导员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新生心理健测试。在广泛宣传、严格要求、合理安排下,2016级报到学生全员参加了心理健康测试。其次,新生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新生o导员深入学生宿舍,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拉近与学生关系的重要举措。在走访宿舍中,新生辅导员主要关注点在新生是否适应学校饮食、住宿以及同学关系。通过与学生们愉快的交谈,辅导员可充分了解到同学们的想法,知道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进而有针对行的进行疏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顺利度过适应期。

4以诚信教育为目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无信不立。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从哲学上讲,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生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时候,新生辅导员要求所上交材料必须真实可信,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将严肃处理。在审查学生上交的贫困证明和家庭情况调查表时,内容信息一致,无一人有虚假信息,这就是上好诚信教育的第一课。加强思想上引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入学教育的展开,对新生思想上进行引导,唤起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热爱,使他们认识到大学生应承担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在诚信的基础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在校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新生过渡阶段、稳定发展阶段、趋向成熟阶段。新生过渡阶段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起始阶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熟、成才和成功有深远影响,是大学教育中最关键阶段。新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链的最前端,是其他教育的基础。这项工作的开展效果,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系到能否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教育视角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2]史瑞琼.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手机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9

关键词:高校新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显得单一,不丰富,而且时间既短又集中,很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很好地坚持哲学上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开展入学教育,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反感和抵触思想,导致效果不佳。下面就结合入学新生的实际特点,分析一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入学新生的特点

(一)心理方面:角色转换一时难以接受。入学之初,一些新生无法转变对自己角色的认识,难以实现一个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那种依赖性的个人发展模式,即凡事都依赖和听从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安排,独立意识薄弱,未能树立起一个独立的个人发展观念。

(二)学习方面:求知欲下降。大学的课程设置、上课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和中学相有着很大的差别,一些新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还没有从旧有的模式中转变过来,在学习上显得被动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表现为死记硬背、自学、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不足。尤其注意的是,有些新生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对前途感到渺茫,就会有有自暴自弃的倾向。

(三)人际方面:能力不足。新生踏入大学进入了新的人际交往环境,要与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特别是与寝室室友建立新的关系,还要建立新的朋友圈子,相对于高中的关系已经相当复杂了,这都需要新生具有主动积极的态度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间的冲突和摩擦。面对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由于大学以前主要是学习在人际交往技巧方面不是很擅长,很容易出现交往的不适应,比如宿舍关系失调、异往焦虑、社交恐惧、难以接纳他人和被他人接纳,不积极主动和辅导员接触等。若是这样不仅会造成自闭、交往困难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还很可能会出现虚度大学、放弃学业,甚至由于错交损友触犯法律。

二、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局限在入学启蒙教育(物质生活类)、校规校纪教育(纪律类)、专业素质教育(知识类)、及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生活类)等内容,内容虽丰富但与实际需求脱钩,有些内容走走过场,平淡无味;有些内容程度较深,晦涩难懂。具体分析为以下几点:

第一,军事训练是很多高校入学教育的必修课,也是新生步入高校与人交往的第一课。但是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经历过,在大学又重复这样的训练,没有新鲜感,只会觉得疲倦和厌烦。因此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高校的管理是依靠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来保证其顺利的实施的。因此入学教育对这个部分格外注重,面面俱到,生怕遗漏。另外这些在中学阶段被校规校纪束缚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向往着大学这个自由的天堂,结果步入大学伊始就是要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纪律教育,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教育效果不够显著。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新生往往普遍存在适应期心理问题,包括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及人际关系的焦虑心理、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的失落心理、自我优势丧失的自卑心理、失去奋斗目标的迷茫心理,严重者可能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只有系统的组织新生进行心理测验,具体了解新生的心理特点,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答新生的各种困惑,才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目前讲座是各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中大多数环节普遍采用的形式;另外还多采用诸如开学典礼、专家报告会、家长会、班会等会议形式;组织参观校园、校史陈列馆、实验室、图书馆等集体参观形式;部分学校会增加一些学生稍感兴趣的社团纳新、新生文体竞赛等集体活动形式。形式的单一会使新生觉得枯燥乏味,丧失热情,也就达不到入学教育预想的效果。

三、高校新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丰富新生教育内容

1.新生适应教育。大学适应教育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内容。如今高校大学生都是90年代出生的,并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离开了曾经熟悉的成长环境,没有了从小到大一直适应的“保护伞”,自然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工作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存在适应上的困难。通过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们认识到变化,进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发地调整自己,适应各种改变,转变角色,更积极、更健康地开始美好的大学生活。

2.新生成长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大学无疑是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大学四年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其今后一定长时间内会如何发展,那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于成长发展教育的设置则必不可少,引导促使大学生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能自觉地树立起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以达到家长的期望和社会各届对优秀人才的期盼是十分重要的。

3.新生专业教育。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专业划分日趋细化。大学生高考时除选择院校之外,最看重的就是所学专业了,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专业思想仅停留在专业名称和表面的社会评价,缺乏对于专业全面深入的了解,于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二)革新入学教育形式

1.加强辅导员的引领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主要是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影响更大。在整个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不但要在每次召开的主题班会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还应在各种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中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能对新生正确的示范导向作用,也可以邀请专业名师等大家给新生做相关主题的报告、讲座,给学生树立专业信心和成长资本,使其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2.短期教育与中长期教育结合。教育过程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新生进入大学后,方方面面都存在不适应。单靠几次短期教育是不可能保证入学教育对新生产生良好效果的,所以除采取短期教育的形式外,还应具有长期教育的意识,尤其是对于一些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问题给予长期关注,只有如此,新生才能在长期、经常性地教育中自然顺利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从而进行及时有效地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这对于新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在入学教育结束后,在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时,把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列入其中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四、结语

高校除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外,还应不断强化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更要积极研究探索形成一套创新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和机制,确保便于操作且实效性强,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成长发展提供保障。(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篇10

关键词:入学教育;评价效果;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56-02

为了加强2011级本科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爱院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园艺学院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做好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的安排意见》,积极组织,认真准备,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评价态度、认知程度以及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番调研分析,采取给学生分发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发现了一些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宝贵建议。调研活动结束后并由此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2011级新生对学校开展入学教育这项活动的评价态度?2011级新生对学院所安排实施的入学教育内容的兴趣程度?2011级新生希望学院给安排哪些方面的教育内容?园艺学院具体实施的入学教育对新生产生的影响?

二、调研开展情况

调研时间:调研于9月10日-10月30日期间进行。调研对象:园艺学院2011级新生208人以及部分园艺学院学生干部。调研方式: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交流等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三、调研开展过程

1.前期准备—领导重视,积极动员,认真筹备。为做好2011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召开了学工队伍工作会议,学习了学校《关于做好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的安排意见》,并讨论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入学教育安排。学院要求党委办公室、教学办公室以及新生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入学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认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明确了学生工作队伍每个人的职责,并要求大家要把新生入学教育当做影响学院发展、学生成长、校园稳定的大事来抓。通过认真筹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重点。

2.扎实有效地开展入学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全体学工队伍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学校的入学教育工作重点,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励志成才教育、党团知识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王鸣教授为新生做了一场精彩的立志成才报告会。扎实开展以校纪校规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心理健康与适应性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助学指导为主的习惯养成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科学开展以专业思想教育、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发展教育,帮助新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成才观,使其从入学始就能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为了结合学院特色,园艺学院大力倡导以专业思想教育为重点,组织了师生见面会,邹志荣、马峰旺、巩振辉等专家教授亲自就新生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讲解和答疑,从而促进了新生对专业的了解,激发了扎实学习专业知识、苦练专业技能的主动性。以学分制宣传为重点,学院教务办秘书为新生做了一场校纪校规的报告会,详细的给学生讲解了学分制的有关规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危机感,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学院邀请了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为新生做了一场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报告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讲解了大学生目前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引导新生勇于面对现实,正确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

通过入学教育,广大新生增强了爱国爱校情感,明确了奋斗目标,激发了自主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班级入学教育交流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勤奋学习,苦练技能,勇于实践,乐于奉献,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培养,立志成才,勇担强国使命。

四、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了园艺学院2011级新生对学院开展入学教育的评价及兴趣程度。参与调查的有208人,其中男生109人,女生99人。

由上图1和图2中数据中可以得出新生对学院安排的入学教育内容感兴趣的顺序为:心理健康教育、立志成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其中女生感兴趣的教育内容顺序为:心理健康教育、立志成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校纪校规。男生感兴趣的内容顺序为:立志成才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校纪校规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入学教育的内容与新生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反应入学教育的内容缺乏直接和有效的指导作用,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如何掌握学习方法、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是他们入学初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通过此次调查汇总学生意见得出大部分学生对社交礼仪、各国的文化历史以及艺术鉴赏很感兴趣,并强烈的希望学校能多提供这方面的教育资源以供他们学习利用。

五、调研结论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学院在安排入学教育内容方面还存在一些方面的缺失和不足。例如大学生社交礼仪、历史文化知识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等还比较欠缺。在调查的人群当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法制安全防范和校纪校规教育表现完全没兴趣。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其认识和重视的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提醒着学院应该从方式方法上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并让其欣然接受。此外,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健康和立志成才教育比较关注,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有志之人,同时在性别差异方面女生多倾向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男生更多的注重立志成才教育。这点也反映了90后思想复杂多变性,因此关注他们的心理及思想教育尤为重要。解决上述学生对入学教育内容反映的态度问题需要教育者时刻把握深入学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然后贯彻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活动内容。因此,根据调研的结果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创新意识。在明确入学教育的目标下从学校和学院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针对入学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创新入学教育模式,动员所有的教育力量和资源坚持把教育学生作为第一要务。二是评价意识。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对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生接受入学教育情况及效果进行客观的评定。三是发展意识。学校必须以育人为本,除了要坚持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职业引导,还应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开展各种有益的教育内容引导全体学生进一步增强专业思想、人文素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本领。同时加强关注学生的生活向导和心理疏导以及思想教导和行为督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徐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2]姜宇,曲云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6).

[3]杜国明.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

[4]杨菁,邵建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