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分类小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4:22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1

为全面落实《省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文件要求,进一步改善全乡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的环保和垃圾处理意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山清水秀地干净”目标,根据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关于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政府支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构建农村环卫队伍,建立和完善“户分类定点投放、村收集转运、乡集中处理”的乡、村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乡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并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乡村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为干部群众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乡、村、组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协同推进。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2.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注重对乡、村、组垃圾的清扫、清运、处理等治理措施,保持农村的良好环境卫生,重视垃圾分类,按照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对可回田复土、堆肥利用、能源转换的垃圾尽可能回收利用。

3.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既着眼当前,又兼顾长远,科学规划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因地制宜,选择经济适用、安全无害的处理方式和技术;建立和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率。

二、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县提出的“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总体要求,明确年度工作任务。

(一)工作任务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1)以村为单位,在全乡所有村组开展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2)在各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道路沿线、水塘边和村庄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1)乡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建设规划。(2)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点全面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积极探索节约有效的技术和途径,因地制宜选择简便易行、生态环保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严禁生活污水直排直放。(3)水库水质治理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全面取缔或补签水库承包合同,全面实行“人放天养”,坚决打击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施肥养鱼等行为,确保水库水质全部达到iii类以上。

(二)工作任务

在全乡村组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常态,实现“六个有”和“六个基本没有”。“六个有”即:有机构队伍,有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及网络,有生态高效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稳定来源的工作经费,有保洁、管护机制,有考核评比具体措施;“六个基本没有”即:集镇内外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内基本没有垃圾和村庄周边基本没有成堆垃圾,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岸边基本没有乱倒的垃圾,公路、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乱排乱流。

(三)工作任务

在全乡所有区域形成科学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长效机制,使垃圾污水治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运作模式

结合__乡具体实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农村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置,严格末端控制,严禁垃圾进入江河、水库等水体,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一)垃圾处理模式

1.乡镇处理模式。乡政府兴建1座(或多座)垃圾填埋场,集镇附近的村负责在辖区各个组内设立垃圾收集点,采取“户保洁、村收集、乡处理”的方式,其中:“户保洁”即各村民小组由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并将垃圾初步分类后投放到指定地点,小组聘请保洁员(一般一个村民小组聘请一人)负责将定点投放的垃圾收集拖运到本组的一个固定场所,同时负责本组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村收集”即由各村聘请的环卫专干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并将各村民小组固定堆放点的垃圾收集清运到本乡的垃圾填埋场。

2.村组处理模式。偏远(离集镇远)的村庄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自然沟壑或废弃坑塘、砖场深坑等地形建设小型垃圾填埋场(没有的就在山场上选址新建),通过“户保洁、村收集处理”方式,进行填埋或焚烧,解决近期山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问题,零星散落农户以户为单位处理为最佳方式。同时,垃圾填埋或焚烧前,也要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减量化处理。

(二)污水处理模式

各村应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

1.分散处理模式。可在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推开。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

2.集中处理模式。可在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村庄推开。将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处理村庄全部污水。污水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

四、实施内容

(一)宣传动员,教育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改善农村环境、转变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新生活”宣传活动,开好乡、村农村清洁工程动员大会,组织开好各村民小组清洁工程动员大会。采用广播和图展、标语、横幅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教育宣传农民将生活垃圾简单分类,养成定点投放的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工作。

(二)迅速启动,集中清除。

从8月底开始,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乡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农村陈年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存放多年、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存量垃圾,可对上层垃圾进行清理后覆土绿化。道路两侧、排水沟渠、饮用水源地等区域的存量垃圾,要进行彻底清理,转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清理后的区域及时硬化、绿化,及时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巩固工作成果。

(三)完善机构,定岗定人。

按照“管干分离,养事不养人”的原则,乡政府安排专人负责乡域内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和具体操作;各行政村按人口3左右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优先从低收入农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环卫专干、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

(四)摸查情况,合理布局。

各村需摸清本村各自然村基本情况,包括户数、人口数、日产生活垃圾量等情况,做好自然村的垃圾收集点选点工作,利用现有的处理垃圾手段,对收集点的垃圾及时进行填埋或焚烧。对本村各自然村和路网的布局做好梳理,规划一条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网,为实施垃圾长期处理工作打好基础。

(五)配置设施,尝试运行。

乡政府建设好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所。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闭性垃圾收集设施,集镇和村庄可按10-15户配备1个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从垃圾中转站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当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辆运输,从村庄到垃圾中转站可使用密闭式简易车辆运输。环卫保洁员按标准配置“一车、一铲、一钳、一帚”和保洁服。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乡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乡长__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__、常务副乡长__、综治办专职副主任__任副组长,中、小学、卫生院负责人、乡干部、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__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__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日常工作。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根据村民小组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工作人员,村支书和村主任要亲自抓,具体划片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在乡驻村干部指导下制定村规民约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细则,层层落实,长抓不懈。

(二)明确分工。

(1)乡政府职责:负责保洁队伍、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制度。(2)村组和理事会职责: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管理环卫设施,按“一事一议”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工作,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3)环卫专干职责:负责村主干道的清扫,村主要活动场所的保洁工作,村组范围内固定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到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协助村干部负责自然村保洁员选聘、监督。(4)保洁员职责:负责自然村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打扫清运和农户投放点垃圾收集分类清运处理工作。(5)农户职责: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垃圾源头分类和定点定时投放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

按照“村民自治、乡村资助”原则,乡政府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费用。村、组承担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保洁及环卫专干、保洁员工资等日常运行保障费用。各村民小组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在乡政府的指导下确定收费标准,主要用于村庄保洁费用,包括垃圾分类减量、收集、清运至本组垃圾固定存放点的费用。

(四)深化宣传教育。

乡、村和村民小组要利用宣传单、图展、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及时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要求,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先进典型。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开展观摩培训,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督查考核

(一)建立督查机制。

乡政府将分工作组定期调度、督查、抽查、通报有关情况,制定督查考评方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对各村清洁卫生和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行考核,重点督查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保洁人员队伍建设、卫生费收缴、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群众满意度、垃圾收运、人员配备和经费收支等情况。同时,要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序,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体制机制不健全、经费收缴不到位、工作迟缓、进展不力的村进行批评并在年终考核时扣除相应分值;对建设工作不力给全乡治理工作带来被动和负面影响的,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乡政府将对各村进行评比表彰,各行政村要在农户中开展“卫生户”、“文明户”、“清洁户”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积极性。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2

1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占国土面积的90%,因此,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农村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问题。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种类也更为复杂。郑好[1]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5万t,全年生活垃圾近2亿t。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大约有250多万个自然村,农村人口达8.8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70.1%。89%的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房前屋后,沟渠、河道、池塘等闲置地头,无人负责垃圾的收运和处置。这对农村的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7,8]。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必须得到妥善处理。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地区概况、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环境因素和法律政策等有关,而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存在财政收入不足、农民人均收入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13],因此,也不能照搬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这一功能定位使得河北省必须着手大力改善其生态环境。因此,对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环境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现场实地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探索适合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为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方法建议,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调查区概况

河北省是京畿要地,区位优势明显,是京津冀的核心位置,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有效辐射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外部发展环境,地跨东经113°04′~119°53′、北纬36°01′~42°37′之间,现辖11个地级市、108个县,是中国唯一兼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2.2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4年7月~2015年3月,共涉及到河北省10个地级市的29个县的69个村,涉及的29个县主要有:保定市涞水县、曲阳县、顺平县、徐水县、易县,承德市隆化县、平泉县,邯郸市广平县、曲周县,衡水市安平县、故城县、武邑县,廊坊市三河,秦皇岛市卢龙县,石家庄市栾城县、深泽县、元氏县、赞皇县、赵县、唐山市滦县、迁西县,邢台市临城县、临西县、内丘县、宁晋县、清河县、沙河县,张家口市怀来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8%。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人口数、人均年收入、垃圾主要成分及日垃圾产生量。

2.3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调查区基本情况分析

3.1.1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受访者基本信息情况见表1,受访者中以30~50岁之间的人居多,大部分青年人外出务工所占比例较小。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为初高中学历。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家庭较少,大部分在3万元以下。

3.1.2河北省农村主要环境问题调查分析

河北省平原地区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作物种植类型、人口素质等因素有关。调查统计结果表明:63.2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问题;49.23%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环境问题是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引起的水污染问题;18.25%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环境问题包括垃圾焚烧、秸秆焚烧、冬季取暖燃煤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认为噪声污染是当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受访者很少,只有3.98%,这些居民主要集中在交通主干道两旁。19.82%的受访者认为所在村庄不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

3.2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生活垃圾日人均产生量介于0.38~1.19kg/(人?d)之间,平均值为0.78kg/(人?d),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6kg/(人?d)。在所调查的10个城市中,垃圾人均产生量有较大不同,邯郸、张家口、邢台3个地区的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廊坊和唐山两地的农村垃圾产生量较低,均低于0.40kg/(人?d),保定、石家庄、衡水、承德4个地区的垃圾产生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图1)。

在调查时间范围内(2014年7月~2015年6月),垃圾的产生量受季节的影响比较大,见图2。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的月份主要集中在2014年7、8、9、10月份,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消费季节和农忙时节造成的,尤其是在10月份,生活垃圾中会存在大量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此外,春节期间(2015年1、2月)垃圾产生量也会产生一个小高峰,这主要是因为大量进城务工人口返乡,再加上节日打扫庭院,购买大量节日用品造成的,这一时段的生活垃圾中塑料等可回收物品的比例会增高。

将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细分为厨余、灰渣、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布类和其它八类。通过对图3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厨余、灰渣、纸类和塑料为主,占垃圾总量的89.98%。各垃圾成分大小依次关系为:厨余>灰渣>塑料>其他>纸类>布类>玻璃>金属。在调查的10个地区中,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唐山等地农村生活垃圾的厨余含量较高,均在44%以上,尤其是石家庄,厨余含量高达55.25%。张家口和承德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厨余含量较低,在30%左右,其他地区介于两者之间。因此,河北省典型农村生活垃圾物理组分以无害垃圾中的有机垃圾(厨余)和渣土类(惰性物质)为主,是农村生活垃圾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此外,对河北省不同农村地区垃圾产生量与所在县的经济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经济水平与垃圾产生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见图4。垃圾产生量除与居民经济水平相关以外,还与生活习惯、地理位置、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相关,这造成图4中一些点位不符合趋势线的描述。但从总体来看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随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水平高,购买力随之提高,产生的日常垃圾也会增加,符合人们的普遍认知。另外,年收入较高农村地区的垃圾组成与其他地区也明显不同,其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塑料类的比例较高,原因有二:一是生活用品中购买较多带包装的商品;二是当地居民认为产生的塑料类垃圾回收价值不大而直接丢弃,而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居民则会回收一部分塑料类垃圾。当人均收入水平超过20000元/年后,垃圾产生量开始降低,例如廊坊三河地区人均年收入为32000元,但人均垃圾产生量只有0.39kg/(人?d),分析原因为该地区农民收入主要靠务工和经商,经济条件较好,生活垃圾中渣土含量较低,这导致人均垃圾产生量较少。

3.3.1河北省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探究

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生活垃圾,应根据生活垃圾组成、垃圾最终处置方式来确定分类方式。若垃圾主要成分以有机垃圾为主(例如蔬菜种植区),处理方式以堆肥为主,则可将厨余垃圾、菜叶等有机垃圾分开收集;若垃圾主要成分以塑料包装、塑料地膜等为主,最终处置方式有焚烧处理设施的,则应将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分开;若最终处置方式考虑废品回收,则应当设置专门的废品回收垃圾箱。根据对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建议将调查区的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以下分类,见表2。

分类可回收利用垃圾无机垃圾有机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内容塑料、玻璃、纸张、金属等建筑垃圾、炉渣、草木灰厨余、果皮等农作物秸秆、野草、木屑、棉花壳等过期药品、油漆桶、废旧电池、日光灯管、灯泡、废弃农药瓶等去向通过废物回收或送往废品回收站实现废物资源化建筑垃圾和炉渣等可以用来铺路或垫坑,作为填埋处理中的覆盖土;草木灰可用于沤肥或直接填埋用于禽畜饲料,剩余部分进行填埋和堆肥处理进行焚烧处理或者进行压缩处理制成生物质燃料定期运送至危险废物交换中心

3.3.2河北省农村生活垃圾转运模式探究

在对河北省不同区域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垃圾分类情况,选择适宜于本区域特点的垃圾处理模式。

(1)对于经济水平较好,离市、县城较近的农村(25km以内),建议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环卫管理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垃圾管理模式。以村为基础、镇为枢纽、县(市)为中心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即“户分类―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县城处置”的基本模式,建立村级垃圾收集站、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县级垃圾处理场。此模式应为河北省农村地区中长期主推的处理与处置模式。

(2)对于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建议采取“户分类―村小组收集―村委会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模式,将生活垃圾简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最后进行填埋处置。

(3)对于处于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内的村庄,应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对未迁出的村庄产生的生活垃圾建议采取更加严格的专业化的“县统一收集――集中清运――临近县城处理”模式。

(4)对于居住分散的村庄,由于产生的垃圾量较少,应因地制宜,采取简易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

4结语

经过对河北省不同农村地区居民的调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河北省农村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河北省垃圾日人均产生量介于0.38~1.19kg/(人?d)之间,平均值为0.78kg/(人?d),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6kg/(人?d)。各垃圾成分大小依次关系为:厨余>灰渣>塑料>其他>纸类>布类>玻璃>金属。

(2)在调查的河北省10个城市中,邯郸、张家口、邢台三个地区的人均垃圾产生量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廊坊和唐山两地的农村垃圾产生量较低,均低于0.40kg/(人?d),保定、石家庄、衡水、承德4个地区的垃圾产生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唐山等地农村生活垃圾的厨余含量较高,均在44%以上,张家口和承德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厨余含量较低,在30%左右。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3

【关键词】村容整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合理建议

一、调查背景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农村容貌的垃圾处理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为了解农村面貌发生的新变化,了解现在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农民近两年环保意识的变化,以进一步提出整改解决方法,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的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调查对象

调查小组在高蓬镇的6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先后走访了孙家庄、小章、北高蓬、曹家庄、富村,进行实地观察。并与当地百姓以及相关干部进行了交流。

三、调查结果

小组先后走访了孙家庄、小章、北高蓬、曹家庄、富村等村庄,与村民及村干部进行了交流,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垃圾分布情况

在调查的几个村中,垃圾的分布存在普遍现象:垃圾在村内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得到,村外沿马路两边及马路两边的排水渠内有许多的垃圾堆,大体上看垃圾主要分布在村庄的周围,垃圾中塑料袋及建筑垃圾非常常见。

(二)垃圾处理方式

对于菜叶之类的垃圾,拿来喂鸡或者直接扔掉;凡可以回收并有收益的垃圾一般都会“打包”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其他生活垃圾均扔到自家屋旁的一个地方,一般不做处理,让其自然降解,待不可降解的多时(堆积多时),采用焚烧处理。而在道路上,垃圾则随意扔,没人过问。村庄周围的某些沟壑、荒地,也特定或自然地成为了垃圾堆放地。

调查小组在曹家庄进行了详细调查,具体情况及分析汇总如下:

垃圾分布情况:无专门固定的垃圾点,村内街道上垃圾零星可见,村外的各条道路两边堆满了垃圾。在村的东南方向上有两个比较大的壕沟,原来是用来排水泄洪用的,现在俨然已经成了垃圾沟并且由于垃圾的不断堆积壕沟的面积在不断地缩小。

垃圾处理方式:有的农户将每天清理的垃圾在自家屋旁进行焚烧处理;有些建筑垃圾直接扔在道路中间进行碾压;大部分的垃圾都扔在壕沟或路两旁(相当于掩埋处理)。

调查小组走访村干部及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我们得到这样的解答,有关垃圾处理的一些政策在农村难以实施,农民环保意识不高,大队资金有限都是重要的原因。

四、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内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村民习惯于随地乱倒,致使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以及沟渠里。农村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包围着,形成了“垃圾中的村庄”。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当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题:

垃圾数量多,房前屋后,村内外低洼处小型垃圾堆非常常见,并且无人过问;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鞋袜、建筑垃圾等丢弃越来越普遍;垃圾的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率低,很多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随意丢弃。

五、不良处理农村垃圾的危害

(1)占地过多。大量堆放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对农田破坏严重。农村垃圾的大量堆放侵蚀了大片的农田,对农村的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潜在的危害。垃圾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铜、镉、铬等)和有机化合物,这当中多是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和难降解的化合物。他们毒性强、危害大,渗透于土壤,腐蚀农作物,严重影响着土壤质量,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2)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3)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

(4)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5)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

(6)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六、垃圾处理困难的原因

(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处理简单、随意。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被简易掩埋、堆放。

(2)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亟待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水平,强化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政府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资源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市县乡等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只能兼顾到城市和乡镇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投入,使得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农村居民点相对分散,交通不便造成处理费用大增。

七、合理建议

(1)通过集中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就地处理垃圾。

(2)根据不同村镇经济实力,选择自觉收集、义务清扫、有偿包干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农村多样化保洁措施。自觉收集,就是要求每个农产生活垃圾装入垃圾袋(筒),方便统一运送与管理。义务清扫,就是实行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做到自家卫生自家清。有偿包干,就是将村庄划分若干卫生区域,由村保洁员进行卫生包干。物业管理,适用于农村新社区和一些城镇化程度高的农村。

(3)就地减量化分类的方法。对食物垃圾,采取就地生态处理。对非食物垃圾,采用就地分拣处理,即要求村民先将非食性垃圾放入由村设置的非食余垃圾箱,由保洁员定时运到村集中堆放场进行分类。这样以来就能既有效节省了处理成本,又产生了优质有机肥源和可再生资源回收。

(4)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工作网络,加快城乡共享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5)在制度保障上,要加快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相关条例和工作规划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日常保洁、清运和管理等制度,保证垃圾处理有章可依,全程控制,长效治理。

(6)配置上,要坚持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方向,实行垃圾处理开放式、低门槛市场准人,吸引更多有实力和潜力的工商企业投入城乡垃圾开发市场。

(7)手段上,要注重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通过收取过度包装税、固体废物处理税、资源占用税等,促使生产企业科学处置垃圾。探索研究并制定农产垃圾有偿处理办法,引导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及堆肥化处理,促使垃圾总量减少。

(8)要注重农民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提高农民素质,宣传环保知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垃圾分类存放等要求,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八、调查总结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城市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如何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的关注实现城乡环境的和谐共生,就成为本次调查的一个重要目的。我们深入农村,通过亲闻亲历和走访记录,了解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状况,探索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力求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

参考文献: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清洁工程、建设幸福家园为目标,按照“生态绿化、卫生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健康”的标准,采取市级引导、乡镇主抓、村组联动、农户为主的方式,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构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卫生清扫清运机制,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目标任务

将我市四个乡镇公路(S306、S205)沿线涉及到的行政村都纳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范围,通过集中整治,在各乡镇、村建立布局合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力争村庄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同时建立和健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我市农村环境卫生有一个明显改善。

三、运作模式

1.推行科学的垃圾分类机制。要求农户对自产垃圾先进行科学分类。对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树叶、菜叶等有机垃圾采取在自家屋后就地堆肥或倒入沼气池作为原料;对建筑垃圾采取就地利用作为平地或修路的原材料;对乱渣乱草采取就地焚烧制作火土灰;对橡胶、塑料、玻璃等难以分解的垃圾倒入门前垃圾围;对可回收垃圾采取交回收公司等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

2.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机制。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户分类”:农户对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要进行科学分类,并将垃圾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垃圾围中,要求每户垃圾池建在房屋后面,同时负责好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村收集”:各村负责将农户放在垃圾围的垃圾收集到每个村的垃圾收集箱中。“乡转运”:每个乡镇负责将各村垃圾收集箱中的垃圾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市处理”:市环卫处将各乡镇压缩整理好的垃圾清运至垃圾填埋场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3.健全长效的运行机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市级负责大型清运设备的添置,并给每个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各乡镇要建立保洁员队伍,对垃圾保洁清运人员工资、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等加大保障力度,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筹集一定的保洁清运经费,采取“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一点,发动热心人士捐助一点,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户筹集一点”的方法,确保农村环卫机制的长效运行。

四、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备建设要求

1.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备。①四个乡镇在每个乡镇所在地建设一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与公厕配套),并建立配套的排污管网和水电设施,中转站统一由市规划局进行选址、设计,市政府统一购置压缩机,各乡镇提供建设地点,并负责建设和使用管护。②市政府给市城管局配备1台密封式垃圾转运车;每个乡镇自配一辆可卸式垃圾转运车,并给每个村配备一个垃圾收集箱,各级负责使用和保管。③公路沿线两侧100米内每2—3户修建一个固定的垃圾围,统一规格,统一颜色(果绿色油漆),统一喷字,由各乡镇负责修建。④以上设施设备由市乡两级出资,市财政统一采购。

2.垃圾收集清运处理队伍。市级清运处理工作人员由市城管局、环卫处负责调配,镇、村保洁员队伍由各乡镇负责组建,统一服装、统一管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乡镇2—3日要收集清理一次中转站的垃圾,市城管环卫部门及时调配工作人员将各乡镇的生活垃圾运至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五、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公路沿线所涉及的四个乡镇及行政村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广播等多种手段,开展声势浩大的“三清五改”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及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宣传活动,促使广大农民自觉地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踊跃维护良好的农村环境。同时,镇、村两级成立生活垃圾清运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工作,通过召开乡村干部、党员骨干和群众户主等层面的会议,层层推进,全方位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组织实施阶段

全面完成户垃圾围、村垃圾收集箱和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布点、建设、安装工作,各级垃圾运输车辆和各乡镇中转站工作人员、各村保洁员配备到位。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卫生清扫责任制度、配备垃圾收集员制度、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考核评比检查制度等制度,在实践中推动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全面有效地实施。

3.总结完善阶段

月上旬,各乡镇要将按照制订的实施方案进行试运行,同时召开村保洁员会议,进一步明确村保洁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制定各村垃圾统一收集工作考核细则,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

六、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方志炜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姜正才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农村工作部、市住建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水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公路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市整治督导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市新村办,由市新村办主任刘德忠任办公室主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程友忠、市城管局局长王文军任副主任,各成员单位指派一名专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工作的督导、考核、评比。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好村保洁员、垃圾运输车驾驶员及清运人员的选聘工作,制定人员、车辆和设备管理制度,搞好各村卫生保洁情况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合作,确保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5

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推进美丽x建设,根据《x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行动实施方案》安排,结合x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县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健全的垃圾治理体系、全域覆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和谐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x.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x.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各镇、村委会要肩负起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工作的主体责任,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按照以块为主、属地管理、整体联动的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具体研究部署,全面动员,广泛开展治理工作。

x.突出重点,全域治理。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领域,在集镇街道、居民小区、村社庭院、公路沿线、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景区景点、田间地头等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工作,做到全行业、全领域、全覆盖。

x.网格管理,全时保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村社干部包社、党员代表包户、农户门前“五包”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污水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

二、工作要求

(一)有成熟的治理模式。

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县级统一负责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将各镇转运站的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终端。各镇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范围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将村庄垃圾收集转运到垃圾转运站处理。行政村负责本村范围内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引导组建村民理事会等社会性群众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发动群众通过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村组负责村湾内日常保洁与垃圾收集,保障每天早晚必须各保洁与垃圾收集一次,做到保洁范围“四不见”(不见塑料垃圾、不见人畜粪便、不见乱堆乱放、不见污水乱流)。村民负责房前屋后及自家庭院的环境卫生保洁及垃圾投放分类。在村委会所在地、文化健身广场、农户居民点、沿路乘车点等人口聚集的地方配套环卫设施。各村因地制宜选择垃圾集中堆放点和收购站,畅通垃圾清运渠道,确立高效的垃圾收运管理体系。

(二)有完善的设施设备。

立足现有设施、设备情况,分步分类完善。户有垃圾桶:在偏远山区按每x-xx户配备一套固定式垃圾分类桶,农户分散、交通不便地区适当多配备;湾有垃圾箱:按照xx-xxx户一个勾臂箱的标准配备,自然湾较大、常住人口较多、较集中的,配备x-x个勾臂箱,自然湾较小、常住人口较少、较分散的,配备x-x个勾臂箱。逐步取缔敞口垃圾池;村、镇有环卫车:按照每两名保洁员各一台电动三轮环卫车和人力三轮环卫车、每镇一台洒水车标准配备;镇有中转站:每个建制镇建有x座符合标准的垃圾中转站;县有转运车:按每两镇一台大型垃圾转运车辆配备,保证农村生活垃圾及时转运,鼓励转运车辆统筹调度使用。垃圾运输应当采用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滤液滴漏功能,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鼓励区域内车辆统筹使用;xxxx年底前,所有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建设达到验收要求。

(三)有稳定的保洁队伍和监督管理人员。

组有保洁员:人口密集的村湾按照约xxx户-xxx户配x名固定保洁员和清运人员,相对疏散的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村有监管员:聘请村组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干部负责监督保洁员清扫、监督保洁公司清运等工作;镇有考核员:各镇安排专人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人员经费由各镇负责;县有巡查员: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巡查小组,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申报、中转站建设、指导考核、督办等具体工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工作有专人、专职、专门机构负责;聘有监督员:邀请x电视台、x热线等新闻媒体人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x名监督人员对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监督。

(四)全面展开宣传攻势。

建立由领导干部带头,带动全员参与的宣传推动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宣传效率,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有关垃圾治理常识、各村卫生检查通报等内容,制作宣传展板、横幅。通过强化道德约束的方式,将垃圾无害化治理列入村规民约,培养群众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广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方法逐步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注重垃圾源头减量治理。出台群众激励措施:对于进行垃圾分类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根据积分,全县每年评选xxxx名环保分类先进分子予以公示表彰,并给予一定物资奖励。同时各村应每月根据积分小结情况,给予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群众一些如肥皂、毛巾等小奖励,提高群众积极性。完善分类收集设施体系:按照便利、安全、适量的原则,分别设置有害垃圾及易腐垃圾固定回收点,并在醒目位置标识有害、易腐垃圾标识,由专人负责清理。将现有无分类功能垃圾桶逐步更换成固定式垃圾分类桶。垃圾收集车、垃圾转运车等设施都应将垃圾分类功能纳入采购标准之中,鼓励采用收集过程“车载桶装”的收集模式。对分类指导志愿者、从事“二次分拣”的环卫工等给予补贴。

(六)完成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每年定期开展为期x个月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第一部分:重点完成武赤线、咸潘公路、嘉陆公路沿线各村主干道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第二部分:完成各主要村湾大规模的存量垃圾集中整治工作。第三部分:完成偏远地区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组织清扫保洁队伍定时清扫,定点定时收集清运垃圾,做到重点地段日产日清,其它区域“随满随清”。督促农户开展庭院内外常态化整治,做到庭院居室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无卫生死角,做到视线范围内无垃圾堆、柴草堆、粪堆、建筑材料和其它堆积物。在集中整治工作中,针对农村存量垃圾情况要进行详细的摸底工作,并制定任务清单,实行销号治理。

(七)完成破旧空置房屋整治。

开展农村空置房调查摸底,动员群众拆除残缺、破旧房屋圈舍,并采取改造、翻新、清洗、粉刷等措施进行整治;针对农村长期无人居住的空置房屋,依托农村“三无”人员安置点建设,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引导群众自行拆除。

(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治。

进一步完善各镇农村污水管网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九)完成农作物污染整治。

结合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重点区域的废旧农膜、农药瓶(袋)、种子袋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清理整治;落实农业生产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制种企业等在农作物污染方面的主体责任。

(十)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大力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清洁化生产和生态化养殖技术,督促养殖场区完善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十一)河道渠系整治。

全面推行“河长制”,重点对百里长渠、金水河、陆水河等河流渠道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破坏河床渠系、污染水体等问题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整治。

(十二)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转运厂建设。

对建筑垃圾实施全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推动建筑垃圾排放减量化、运输规范化、集中转运化,所有建筑垃圾转运至葛洲坝水泥处理厂进行处置。探索建筑垃圾就近铺路、回填工作联系机制。

(十三)实行信息化监管。

从xxxx年开始,启动“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xxxx年实现与省级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系统对接。通过环卫基础设施数据管理、环卫车辆智能监控、垃圾中转站视频监控、环卫人员智能监管、垃圾收集质量监管、环卫作业质量监督检查的方式对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实时线上监控、动态管理。建立微信工作群,实时跟进各镇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不定期督查。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启动阶段(xxxx年x月-

x月)。

x.全面启动专项工作。成立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并从各责任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制定x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实施方案并协调召开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推进会,明确各镇下一步工作任务,督促各镇结合本镇实际成立工作专班、编制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xxxx年x月)

x、全面开展摸底工作,包括各镇、村、自然湾、主要道路、存量垃圾的分布情况,环卫设施、人员配备情况,各自然湾常住人口情况等。(xxxx年x月)

x.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工作。根据摸底情况,制定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任务清单,倒排工期、销号治理。(xxxx年x月-xxxx年x月)

x.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工作专班实时跟进各镇工作情况,每月进行现场摸底督查,及时通报,敦促整改。(完成时间:xxxx年x-xx月)

x.启动“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前期建设方案征集、选址、设计、招投标等工作。(xxxx年x月-

x月)

x.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工作。(xxxx年x月-

x月)

x.全面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宣传活动。(xxxx年x月-x月)

x.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充足到位。(xxxx年x月-x月)

x.启动市场化运作前期准备工作。在垃圾无害化治理前期以政府主导实施、后期推向市场化运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前期准备。(xxxx年x月-x月)

xx.落实五员建设,组有保洁员、村有监管员、镇有考核员、县有巡查员、聘有监督员。(xxxx年x月-x月)

xx.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xxxx年x月-xxxx年xx月)

xx.统筹协调建筑垃圾按照就近资源化利用处理。(xxxx年x月-

xx月)

xx.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各行政村村委会所在村湾、主干路沿线村湾为试点,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xxxx年x月-

xx月)

xx.完成破旧房屋整治统计、拆除协调工作。(xxxx年x月-

x月)

xx.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土建及主管网铺设工作。(xxxx年x月-

xx月)

xx.全面开展农作物污染整治及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xxxx年x月-

x月)

xx.启动“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前期建设方案、选址、设计、招投标等工作。(xxxx年x月-

x月)

(二)xxxx年全面攻坚(xxxx年xx月-xxxx年x月)。

x.总结垃圾分类试点经验,在全县逐步推广,行政村覆盖率达到xx%以上。(xxxx年xx月-xxxx年x月)

x.完成县级

“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和监控管理。(xxxx年xx月-xxxx年x月)

x.完成县域剩余xx%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任务。(xxxx年xx月-xxxx年x月)

x.建立技术支撑、运行管理、资金保障三大体系。(xxxx年xx月-xxxx年x月)

x.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符合x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评标准。(xxxx年xx月-xxxx年x月)

x.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到达xx%以上。(xxxx年x月-

xx月)

x.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配套设施建成运行。(xxxx年xx月-

xxxx年x月)

x.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xxxx年xx月-

xxxx年x月)

(三)xxxx年全面达标(xxxx年x月-

xxxx年xx月)。

x.县级“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正常运行,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全过程在线监测。(xxxx年x月-

x月)

x.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治理机制。(xxxx年x月-

x月)

x.镇开展自查,县组织初查,对标对表补短板、不漏项。(xxxx年x月)

x.全面考核验收。接受省政府对各镇进行的全面验收,对不达标的镇严肃问责、限期整改。实现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xxxx年x月)

x.提升巩固,常态化推进。(xxxx年x月-xxxx年xx月)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主体。

覆盖全镇、责任到人,按保洁区域和保洁质量要求进行治理工作监管,达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要求。镇里第一责任人为镇长、直接负责人为分管班子成员,主要职责为建立工作机制,加大监管、保障力度。村里第一责任人为村委会主任,直接负责人为村组长,主要负责垃圾治理工作的实施、监管。

各镇政府要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整合各类资源,筹措工作经费,落实管理队伍,保障垃圾处理工作正常运行。

(二)完善资金长效保障机制。

采取“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县级财政统筹安排、镇级列入预算、村级具体实施、农户适当缴纳”等方式筹措资金,提高设施建设标准和保洁员工资;整合住建、水务、环保、农业等部门用于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依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和相关政策规定,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缴费制度,向农民适当收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费,具体办法由县发改局(物价局)、财政局、住建局等部门制定。

(三)完善考核制度。

县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对各镇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考核排名制度,每季度考核一次,排名情况全县通报。各镇每月组织自查,自查结果作为季度考核参考依据。根据季度考核排名情况,对排名前xx的村按照每村x万元的标准进行资金奖补,对排名靠后的镇村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同时不能纳入当年的综合目标考评优秀范围。对各镇、村垃圾治理人员的收入与作业质量挂钩,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四)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

长:x

副指挥长:x

员:x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住建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

附件:x.x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季度督查方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6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实行“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建立农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目标任务

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对可降解垃圾进行生态处理,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对有害垃圾进行科学处置,对其它垃圾进行就地掩埋,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网络,全面实现农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落实垃圾清运回收人员,建立农村垃圾处置专业队伍;因地制宜建设可降解垃圾填埋场或堆肥场,形成可降解垃圾生态处理机制;建设可回收垃圾站点,购置专业设备,配备专业人员,形成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转运、交易、再利用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依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科学处置有害垃圾;建设垃圾掩埋池,形成其它垃圾处理机制;使农村垃圾处理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运作机制

(一)总体模式。根据祥符镇实际,按“户分类减量、村分类利用、镇分类中转(填埋)、区集中处理”的模式,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镇负责统筹安排,村(居)负责具体实施,以组为单位,以农民为主体,村组负责一线操作。按“龙头企业(集散中心)+乡村回收站(点)+保洁员(农户)”的模式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系统。

(二)垃圾分类。通过农户和保洁员两个渠道收集,两道关卡分拣分类。垃圾实行源头分类,主要分为可降解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类。

1.可降解垃圾:主要包括泥土尘灰、厨余垃圾、坚果皮屑、植物枝叶、废旧木屑、厨余垃圾等。由农民自己在沤肥窖或沼气池处置或挖坑深埋。

2.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废旧纸类、废旧织物、废旧橡胶、废旧玻璃等。由保洁员按市价收购再由废品收购公司统一处置。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各种废旧灯管、灯泡、电池、农药瓶、油漆桶以及卫生网点的医疗垃圾等。由保洁员收集,集中贮存,再由镇乡集中送到有分解、处理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处理。

4.其它垃圾: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各类不可回收的废纸、废玻璃等。由保洁员就地填埋或收集运至镇垃圾中转站统一由环卫部门处理。

(三)垃圾处理流程。

见附件:市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流程。

(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回收龙头企业(集散中心)+乡村回收站(点)+保洁员(农户)”联动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对各回收站(点)实行规划、管理、标志、价格、经营“五统一”管理。

(五)设施建设。

按照“重点优先、分期推进”的原则,建设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主要公路沿线和经政府确定的示范村,严格按照区指挥部确定的标准,由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指导进行规范化建设。其余的各村的农户要置备生活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沤肥窖(简称:“两桶一窖”)。

(六)队伍建设。各村应结合当地实际,建立村组垃圾处理工作队伍。每个村根据户籍人口规模确定1-2名清运人员,每个组确定1名保洁人员(主干道公路沿线各社单设1-2名保洁人员)。村清运人员和组保洁员兼当废品收购员。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从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户中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优先选聘。镇人民政府对村清运人员和组保洁员进行监管,并根据履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七)资金保障。推行垃圾处理有偿服务机制,实行“区财政补一点、乡镇补一点、村民筹一点,企业集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方筹措渠道。经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同意的垃圾分类收集池、生态处理池等建设经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各村(居)要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筹资参与。

四、责任分工

(一)农户。负责家庭(庭院)卫生保洁工作,将垃圾分类投入“两桶一窖”,实行分类收集、分拣、处理。

(二)村组。负责村内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可降解垃圾进行生态处理,对村组清运保洁队伍进行监督,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训指导。

(三)镇。负责本辖区内的保洁工作,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建设和管理垃圾处理设施,培训、管理保洁人员和清运人员,将垃圾转运到指定地点。

(四)镇级部门和有关企业。

经发办:负责安排专项资金,协助相关部门审核个村居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确保垃圾处理工作顺利实施;以及对各级回收站(点)进行科学布点。

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卫生的教育,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清洁活动;

卫生院:负责对医疗垃圾处理进行指导和农村公共卫生的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处理中心卫生院家属区、中心卫生院周边的环境卫生;

治理办和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负责垃圾分类收集的指导,农村垃圾池的选址和规划,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对可降解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负责沼气技术指导,推进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

交警大队:负责镇管公路责任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保洁工作;车辆停放有序,确保安全。

供销社:负责指导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依托现有流通网络,组建“龙头企业(集散中心)+乡村回收站(点)+保洁员(农户)”的回收网络;

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由市鸿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负责对各回收站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处理,将有害垃圾转运至指定的处理中心。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村居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提供相应的保障,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二)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惠及全镇农村居民的民心工程。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的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赢得群众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逐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的正常运行。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7

一、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农村生活垃圾是指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或为农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一)农村生活垃圾成分

根据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检测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物理成分(见表1)可以看出,农村生活垃圾以厨余垃圾和灰土为主,二者含量之和介于75.6%―88.3%之间。近年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成分变化较大,厨余垃圾含量和含水率增长较为明显,纸类和塑料含量逐步提高,灰土含量有了大幅度下降,2014年的灰土含量比2010年下降了约36.8%,其他组分变化不显著。

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的家禽饲养逐渐减少,厨余垃圾利用率降低,致使大量厨余垃圾进入生活垃圾,这也是导致生活垃圾含水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燃料结构有了较大改变,较多的农村地区由燃煤改为燃气,农民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表现为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大幅度下降。

对比表1和表2可知,农村生活垃圾的厨余垃圾含量和含水率正在逐渐提高,依这种趋势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会更加趋近于城区生活垃圾的物理成分;同时农村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还是远高于城区,而纸类和塑料则远低于城区。

(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据调查,农村地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6kg/d,表3是北京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2009―2014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2014年生活垃圾总量为251.78万吨,人均约0.80kg/d,略低于全国平均值。

2009―2012年间,北京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变化不大,但2013―2014年有大幅度增加,同比增长了6.62%和13.8%。除人口增长因素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集率的提高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

(三)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方式

1994年以前,北京市城市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地区属于农村范围,当时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简易填埋为主。1994年建成第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阿苏卫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改变简易填埋的方式。截至到目前,北京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共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9座,设计处理能力14791吨/日,包括12座填埋场,6座综合处理厂和1座焚烧厂。目前,收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基本都能进入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采用两种收运及处理模式。一种是“压缩转运”模式,收运流程为“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理”,通过建设镇(乡)压缩式转运站,转运站前端配备中小型收集运输车到各村巡回收集垃圾,运送到转运站压缩后,再由转运车运送到区(县)垃圾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另一种是“直运”模式,收运流程为“村收集区(县)运输区县处理”,即不建设镇(乡)一级的压缩式转运站,代之由每村建设一座垃圾收集站(或垃圾房、收集点),收集生活垃圾,存满后由区(县)环卫部门运送至区(县)垃圾处理设施处理。

二、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再利用率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2014年同比增长了13.8%(见表3),超过了城乡垃圾产生量增长的平均值。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生活垃圾成分以有机物成分(厨余)为主,玻璃、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不大,并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农村地区垃圾成分与城市地区垃圾成分趋近,无机物含量尤其是灰渣含量大幅降低,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增加对原有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的变化决定了前端的分类模式、中端的收运方式和后端的处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物理成分的复杂多样性增加了收运和处理的难度。

(二)投入不足,设施老化,专业化水平低

北京农村的垃圾收集车、村级中转站和转运车辆的配备标准主要是依据《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年―2012年),由于缺乏后续资金投入,现有设施严重老化,且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占比的增加,部分行政村垃圾桶缺失或损坏严重,垃圾房(箱)的数量过少,服务半径超出国家或地方标准,垃圾收集车数量少,未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且存在垃圾遗撒现象,造成“二次污染”。同样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保洁员配备标准参差不齐,管理松散,专业化程度较低。转移支付给区县的农村垃圾处理经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政策保障,各级行政部门的认识不到位,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虽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在不断提高,但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能同步,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难度,对于财力薄弱的区(县)、镇(乡)和行政村表现尤其突出。

(三)体制不顺,规划缺失,责任制难落实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不顺。部分区(县)由农委主管,部分区(县)由市政市容委主管,还有些区(县)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由市政市容委主管,保洁员队伍和清扫保洁则由农委负责。这种交叉管理的模式容易造成权责不清,不利于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统筹管理。在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上,没有制定涉及市、区(县)、镇(乡)、行政村四级管理机构的整体规划,缺乏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和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农村厨余垃圾和灰土就地消纳设施建设标准偏低,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有些区(县)收运未做到全覆盖,部分生活垃圾未进入正规终端处理设施。

三、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北京农村地区既是首都区域发展的空间和载体,又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农村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北京人的切身利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破除城乡垃圾管理二元结构,加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治理投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一)因地制宜,建立运行高效的垃圾处理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的原则,制定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打破现有区(县)、镇(乡)、行政村等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跨区域的“收集―运输―处理”垃圾物流体系,利用市场调控功能,优化配置垃圾处理资源,集约环卫运行成本,提高环境治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形成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就近处理与区域处理相结合的设施设备布局。针对平原、山区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垃圾收运处理技术路线,人口相对集中的平原地区,将生活垃圾全部运到区(县)终端设施进行处理;人口相对分散的山区,建设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尽可能采取就地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理。

针对当前垃圾处理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垃圾中厨余垃圾和灰土就地处理技术的选择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技术成熟可靠,污染可控;二是处理设施简单,易于维护;三是投资运行成本低,性价比高;四是最终产品的资源化和排放的无害化。

(二)统筹兼顾,构建运转协调的垃圾管理体系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出发,统一协调,明确分工,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垃圾管理机制。市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负责全市治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制定地方性法规、政策、标准及考核办法。各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逐级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安排专人负责,建立长效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环境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将城乡统筹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明确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机构,保障足够的基层管理和作业人员编制。农村工作部门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势,作好群众工作,配合行业部门共同实现管理目标。

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障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费用的公共支出。垃圾收集、运输、中转站设施设备的建设,采取总体打包、整体立项,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农村生活垃圾日常管理运行经费由属地政府负责解决,统筹使用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

(三)着眼长效,形成多元参与的垃圾治理体系

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需要村民个人、村集体、社会单位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村规民约在农村事务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破坏环境,人人爱护环境,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规范投放垃圾,不以私利接纳外来垃圾,需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动作用,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鼓励村民自筹,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清扫保洁、收集运输的市场化运作,也可以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推行村庄保洁和垃圾清运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支持政策,采取公开竞标、整区县打包委托经营等方式选择专业的保洁队伍或环卫公司。

研究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以奖促治政策,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以奖励换取机制,以奖励促进自觉,以奖励培养习惯。对于治理效果好的村庄,树立标杆,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专门用于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庄环境改善,使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各方认识到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也能带来经济效益。把资金用在前端的污染防控,而不是把资金用在末端的污染治理。避免形成“村民挖坑卖土、收垃圾填坑挣钱、政府非正规治理埋单”的恶性循环,而是形成“村民爱护环境、环境产生收益、收益投入环境”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颖,许少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对策[J].市政技术,2007(7):62-63.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8

关键词:农村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关键所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大量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地处理,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农村环境污染的种类

农村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农业废弃物、乡镇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等。

1.1生活垃圾污染

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成分主要是厨房废弃物以及废塑料、废纸、碎玻璃、碎陶瓷、废纤维、废金属、废电池及其废弃的生活用品,组成十分复杂。

1.2农业生产污染日渐突出

生产垃圾主要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弃物。它主要来源农田和果园残留物,如秸秆、杂草、落叶、废弃农膜、和农用塑料板材,同时掺杂化肥、农药等,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栏垫料等废弃物。全国农村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总排放量达27亿多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畜禽疫病死亡也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1.3农村工业企业污染

农村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乡镇工业和各级地方政府审批的开发园区内工业企业。受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进行生产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其中不乏被淘汰的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的同时,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

2农村垃圾的危害与处理现状

目前,由于处理水平的落后,农村对垃圾仅采取收集、清运、自然堆放的处理方法,大部分垃圾都得不到最优化处理,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是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2.1农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农村的生活垃圾主要采取自然堆放的处理方法,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其所含水分以及堆放过程中进入垃圾的雨水会产生大量富含细菌、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滤液,进入土壤后,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壤活力,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而不易降解,使土壤板结失去供养能力,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固体废弃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影响水中生物;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酸性或碱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溶解的金属,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进入河流、湖泊,污染群众饮用水源,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中的细小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这种沼气含有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农业废弃物的燃烧产生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污染大气环境。

2.2农村垃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垃圾中滋生的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及人体健康;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它们会把垃圾中的病原体带到其他地方,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病虫害的传播形成隐患,也会给人群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留下隐患,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危害人群健康,而且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生活垃圾中掺杂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分解出大量的酸碱性物质和重金属,渗入土壤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进入水体后,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影响水中生物,而且有毒有害物质会经食物链积存在人体内,危害人类健康。

2.3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几乎处于空白状况,主要采取随意倾倒、临时堆放焚烧、单纯填埋三种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垃圾无人管理,在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甚至田间地头,到处都有随意丢弃的垃圾,村内外低洼处小型垃圾堆非常常见,并且无人过问。

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低,在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中,价值较高的,基本上都能自行收集,待废品收购人员上门回收,价值较低的一般丢弃;厨余垃圾中,有的作为畜禽食物,有的则直接丢弃;人畜粪便大部分可以堆肥还田或用于沼气池生产沼气,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排放到河水沟渠中;农业种植业垃圾中,废旧薄膜一般都随意丢弃,果树枝、农作物秸秆等一般作为炉灶燃料,但也有农民为图省事露天焚烧秸秆;建筑垃圾中,木质建筑垃圾一般用作了炉灶燃料、果架等,其他建筑垃圾则少部分用作夯基,大部分随意丢弃;废电池灯管、磁带光盘、医疗废弃物、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垃圾,大部分混在一般垃圾中随意丢弃。

3农村垃圾处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及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处理对策,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涉及的面大、量广,并且人人有份,时时刻刻发生,只有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才是根本所在。政府应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农村宣传、教育阵地,运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志愿者参与和社区公益性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基层农民进行有关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等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全体农民自身形成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认识,养成文明健康卫生习惯,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减少环境问题的滋生。

3.2多渠道筹建经费,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

垃圾处理是社会公益事业,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村环保工作与城市环保工作的同步发展。在农村地区,尤其需要加强垃圾箱、垃圾清运车和中转站的建设[5],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环保经费的多渠道筹措政策。农村环保设施、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由政府负责,垃圾收运处置费用采取政府拨款和村民自筹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向社会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费用。政府应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鼓励和扶持垃圾产业的发展,扶植或帮助建设废品回收中心,采取通过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民自拿一部分钱的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可回收垃圾回收的渠道和比例,增加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率[1-3]。

3.3统筹安排,整体规划,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制度和监管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基本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规定的“户集、村收、镇转、市处理”的要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就要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和规划。

要完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4-5]。建立健全管理网络,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市县、乡镇两级加强领导,加快乡镇村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设立农村垃圾管理的职能部门,建立农村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目标,实行市县、乡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农村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环保监测网点也要提高对乡镇及乡以下企业的监测能力,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

要建立长效的垃圾处理运行监管机制。运用行政手段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立垃圾回收制度,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回收站、小型处理厂,定期清理,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建立由建设、环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运行监管主体,将运行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与运行责任挂钩,监督运行效果,建立健全运行监管体系,实现长效管理。

要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对镇村环卫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与环卫保洁人员签订协议,落实双方责任和义务,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奖勤罚懒,调动保洁人员的积极性。将垃圾管理考核结果作为村级领导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实施较好的行政村给予一定的鼓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形成农村垃圾管理的激励机制[6]。

3.4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和科学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为目标,按照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相分离的原则,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中经营性和竞争性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卫事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开放式的市场准入;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使农村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又可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合理引入竞争机制,放开投资市场,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4结语

我国农村地区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不仅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严重威胁着农村人们的生活,因此加强农村废弃物污染的质量刻不容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政府、企业、农民全面参与与支持,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基层政府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做到资源的有效和循环利用,确保农村环保工作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兴民.农村垃圾处理亟需规范和立法[J].农村实用技术,2008(10):8-8.

[2]章也微.从农村垃圾问题谈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事务中的职责[J].农村经济,2004(3):89-91.

[3]李文,汤建化,胡波等.武汉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网络建设工程探讨与实施[J].环境卫生工程,2011(3):38-41.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9

石广文是大洼区榆树街道曾家村推进垃圾分类试点50户家庭之一,早在2014年11月,曾家村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由不会到会,由嫌麻烦到习惯成自然,农村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农户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2016年12月21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结合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要求部署,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列入今年全市重大民生实事全力推进。

“通过垃圾分类,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理量,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围绕这个理念,该市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程。1月10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副市长白光就此项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各县区(经济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立即按照会议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该市各县区(经济区)在早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宣传动员、设备采购发放、保洁员培训等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正在有序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为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县区(经济区)、市直有p部门和盘锦京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顺利推进。该市各县区(经济区)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并召开了专项动员部署会议。其中,双台子区的实施方案中对冬季农户产出量较大的草木灰单独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收集处理办法。兴隆台区的实施方案对区直相关责任部门工作分工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

大洼区新兴镇通过组织秧歌队文艺活动宣传、知识竞赛宣传提升宣传吸引力和效果,盘山县坝墙子镇通过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单、村广播喇叭每天两遍定时广播、出动宣传车、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

该市各县、区(经济区)在深入开展广泛宣传的过程中花样翻新,他们通过活动宣传、入户宣传、媒体宣传、保洁员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及分类方法,确保村民和保洁员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村民知晓率已经达到95%以上。

在采购设备的过程中,该市各县、区(经济区)认真进行了调查统计。目前,盘山县采购垃圾桶16万个,大洼区采购垃圾桶16.5万个,双台子区采购垃圾桶3.8万个,均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兴隆台区、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都已采购相应数量垃圾桶,正在进行发放。对于暂时没有领到分类垃圾桶的农户,相关县区(经济区)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兴隆台区要求未领到垃圾分类器具的农户用纸箱、木箱等物品临时代替。同时,各县区(经济区)根据需要,正在购置垃圾分拣车辆。

农村垃圾分类小结篇10

一目标任务

1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全镇20户以上的村庄内所有农户知道将生产生活垃圾按沤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封存垃圾建筑垃圾焚烧(填埋)垃圾五种类型进行分类分拣且能按要求进行分类投放。60%以上的村庄农户家配置垃圾分类桶(一个沤肥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和回收袋,且能正常使用。

2有序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圩镇及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全部实现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达到六个基本没有。即: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农户庭院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村间集镇没有散放的垃圾,塘(库)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

3基本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镇城管队要切实履行职责,并根据圩镇范围逐步扩大清扫区域,增加环卫工人,所有新农村建设点配备保洁员,组建村庄(社区)公益事业理事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门前三包生活区卫生分块分段包干等卫生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二工作重点

1明确重点区域范围。一是公路沿线的村庄必须严格按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进行垃圾收集和清运工作。二是圩镇范围确保整洁卫生,做到垃圾定点定时投放,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和过夜垃圾。三是两个重点沿线。即:立新路口昌厦公路沿线和赖坊段昌厦公路沿线,要落实专人定期集中清运垃圾。

2落实三项重点工作

(1)抓好农户源头分类分拣工作。对国道省道县乡镇主干道沿线20户以上村庄和年省扶新农村建设点的农户,每户配置“两桶一袋”,即一个沤肥垃圾桶一个焚烧垃圾桶一个废品回收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抓好村庄保洁员队伍建设。对昌厦公路,宁石公路沿线所有20户以上的村庄和年省扶新农村建设点,按照每50户左右的标准配备一名保洁员,保洁员基本做到“三统三定”,即统一配置标志服统一配置清运工具统一管理,做到定职责定区域定工资。对非主干道沿线村庄可以通过乡村组筹资模式配备保洁员,也可以采取村民轮流值日的方式进行卫生保洁。

(3)抓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是在赖坊昌厦段建立2个垃圾池,集中处理垃圾。二是新配置一辆环卫车,加大垃圾清运力度。三是大力推进沼气建设。引导农户做到对菜叶菜根瓜皮果壳,动物内脏等垃圾投入沤肥垃圾桶,倒沼气池分户处理。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要发放好《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每个村庄写好1-3条永久性宣传标语,每个季度出好一期板报,每季集中开展好1次以上“三清”活动,每季度开展好“文明卫生户”“文明卫生庭院”等评选活动,使农户对垃圾处理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自觉行动。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自然村要成立公益事业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农村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