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十篇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十篇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6:18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环境保护对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20XX——20XX学年度,学校将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总目标,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二、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中心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将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

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c.

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d.

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二)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学校将根据校本教材和要求做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教育,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四)以“生态校园”建设校园

我校在重新调整、规划、建设的同时,学校要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办学目标,创造“人化”自然。学校根据自身财力,经济地制订“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的环保教育总原则,建生态校园。在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规范道德与自然交往行为。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总结“暑假环保公约”活动开展情况,表扬先进。

2.

学校出好环保主题宣传橱窗。

3.

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4.

“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动员

十月份: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调适与优化

一、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综合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域(布局)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和人员知识结构等。任何事物的结构都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而存在,其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也不例外。高职教育的结构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整体状况,构成了结构生态环境。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其结构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社会观念结构等。这里择要述其前三点。

(一)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导样式、成分及其构成。如通常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知识经济等,都是就其经济结构的主导模式、成分而言的。我国现在正面临着完成农业化,发展工业化,进入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并行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www.133229.com“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将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都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迫使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层次、科类、形式、布局)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一产、二产、三产的组合方式及比例关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2000—2002年三年的数据为例,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7.1%下降到8.7%;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由47.4%下降到41.0%;而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则由35.5%上升到50.3%。“现在发达国家一产就业人口占社会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都在10%左右,二产就业人口在35%左右,三产就业人口占55%左右。”对我国而言,现在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崛起的套合叠加阶段,正在向着以科技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这样的宏观生态环境对高职教育发展应该说是有利的,但必须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要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使高职教育的人才产出能够跟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三)职业结构

职业结构是指职业的组合与构成形态。它构成了高职教育结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维,对学生就业乃至教育本身产生影响,职业结构是变化更新的。有资料显示,“上海每年约有四五十个新职业产生,2004年上海又有65种新职业亮相。如美甲师、茶艺师、商务策划师、数码影像技术员……”另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15年中有8000多个低技术职位相继消失,出现了6000多种新技术职位,其中不少是高技术职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工厂里,职业劳动呈智能化趋势。20世纪初有90%的人从事体力劳动,现在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等智力劳动的人占80%。”[6]职业结构的需求变化和更新升级,必然会对教育供给方(学校)和需求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会根据职业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学生也会选择职业需求热、未来预期好的专业学习,以求得高质量的就业。

二、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状况

理想状态下的高职教育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作用,相互适应,良性互动的关系。但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与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产业升级加快与专业调适缓慢的差异,职业变化的频繁与就业观念滞后的冲突,以及受其他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相反,却使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外部生态环境出现了不适应、不协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对高职教育的生态结构产生了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专业结构不适应,类型结构不丰富,层次结构不系统,布局结构不平衡。

(一)专业结构不适应

面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要求高职专业结构必须加以调整变化,才能跟进外在结构生态环境变化的需要。但总体来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缓慢,适应性差,跟不上外在环境结构变化的步伐。这就必然造成专业结构失调、学用错位,就业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客观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影响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外部环境结构的动态流变特性和制导引领功能,使专业设置总是处在“跟班”和“随从”的地位,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稍不留神,就会被拉下;另一方面,专业本来就是相对稳定而且具有滞后属性的,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存在着时间差、异步差,如果再缺乏调适观念,不能有意识地调整跟进,就必然会带来专业设置落后和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类型结构不丰富

所谓类型结构,也称形式结构,是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职教育的构成状态。当下高职教育类型构成,主要有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股份制高职院校、国有民营高职院校等。这些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民办与公办高职两个大类。就我国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总量来看,所占份额比例还比较低。诚如教育部有关专家指出:“现在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仅仅是八分之七和八分之一的关系,因此,不能完全说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7]就是说,民办教育还仅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在校生人数角度看,在我国整个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中,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为1174万人,民办高校128万余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约占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10%多。而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学校中,私立大学(学院)占了大多数,其中日本占73%,韩国占75%,我国台湾地区占70%。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高职教育最基本的二元类型结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民办高校只占高等教育供给中的一小部分,由此造成了类型结构生态环境的单一,不够丰富协调,这样的类型结构的环境和状况,要想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高校毛入学率36%(2009年为24.2%)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大力拓展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三)层次结构不系统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等构成,形成一个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又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但就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现状看,还停留在以专科高职为主的单一层次上,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还非常少,整个体系的配套性不强,专、本、研、博的层次结构系统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层次结构生态环境,使我国的高职教育难逃“断头”教育的厄运。这是需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有序推进,着力改变的。

(四)布局结构不平衡

布局结构,也称地域结构,是指高职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区域间布局、资源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仅以区域布局看,截止2005年底,江苏、湖南、广东、山东已达到71所、68所、65所、64所,而西藏、宁夏、青海却只有2所、8所、8所。区域布局生态环境的失衡与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布局结构不平衡,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均衡发展。如不加以改

变,势必会成为全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起到负面的影响。

三、高职结构生态环境的调适与优化

(一)优化专业结构

服务产业的风生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兴未艾,说明我们的时代正发生着深刻的产业革命。过去,是实物产品才能增加财富,现在,服务行业已超越实体经济而占据了压倒优势。因此,首先,专业设置应该跟进产业升级和转移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和走向,进入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长期潜在需求被忽略的产业、市场短缺的行业、高智能的行业,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保持同步并适度超前。这样才能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中,执市场和教育发展之牛耳,永葆主动态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专业结构的调整还要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结构的优化问题上,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既要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三,优化专业结构,还要立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进行。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话语权,了解企业需要,倾听企业呼声,接纳企业建议,与企业共建专业。要充分利用企业在专业设置上的融入市场、“水暖自知”、熟知需要的优势和特长,与企业联动,保证专业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与企业合作,保证专业和人才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与企业互动,保证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企业共荣,保证专业的就业率和优效性。

(二)丰富类型结构

丰富类型结构,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改变传统高等教育单一的办学体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模式,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及多元合作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十三条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大力举办民办高职教育意义良多:一是改变政府主宰高等教育的“一家独大”的办学格局,完善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二是打破政府“统包独揽”的一元化办学格局,有利于形成竞争;三是有利于改变政府独立支撑高等教育,以致规模过小、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四是有利于解决政府单一供给的财力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局,实现资源的多元和优化配置;五是有利于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路子、积累经验,在市场化环境和经营模式下走得更远。丰富高职教育的类型结构,改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职盘子太小,比例失衡的状况,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即今后新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民办性质为主,严控公办高职院校审批。其次,政府要调整办学体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成功的企业家把投资目光转向教育产业,投资兴办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第三,实施民办教育绩效资助政策。所谓民办教育绩效资助制度就是根据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社会声誉的好坏等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资助政策。才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办教育,增加教育资源总量。

(三)完善层次结构

作为高职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经济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职业不断更新和高移,必然要求完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才能适应外部生态环境的演变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功能。“在台湾1974年创立工业技术学院,招收本科生;1979年设立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始招收职业技术硕士研究生;1983年又开始招收职业技术博士研究生。各种高规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有效促进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陆高职教育也应该逐步放开对发展本科以上职业教育的管制,构建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相适应的层次结构体系。这样做,一可以使职业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的人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二可以完善教育层次,满足人们对不同层次教育的追求;三可以更好地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教育选择。做到这一点,第一,要尽快给本科高职教育“松绑”,不要限死和冻结本科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的梯度需求,从严控制本科高职乃至研究生高职的准入门槛和发展数量,采用温和过渡方式逐步发展而不能“一刀切”,把门关死。否则等到大量需要本科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时,就会形成人才“断档”和“真空”,引发一哄而上的“大呼隆”发展。显然这是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平稳、有序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二,要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院校适时举办本科高职教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强烈呼唤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因而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城市率先突破和“试点”本科高职,并按需求适度的原则择机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样“点”上突破,积累经验,为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做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教育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龚群英(1965-),女,四川威远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编号:15SKS051)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编号:CQGJ13C841),主持人:龚群英。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7-0080-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为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大量实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矛盾。但是在经历长期粗放式发展的我国,区域经济正处于经济总量发展有余而质量发展不足的窘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言,我国区域经济走上以知识为驱动力的集约式发展道路和以技术为驱动力的适度规模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必然趋势。而区域经济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知识驱动下的集约式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需以符合时代精神的大批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支撑。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重视普通本科教育而忽视高职教育的办学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诸如此类办学思想在高职制度建设领域、高职经济建设领域及高职文化建设领域普遍存在,共同构成制约职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

实质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依相生的互促关系:一是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型人才资源的供给能力,进而增强企业运用现代化产业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的大发展将反促高职院校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趋势,并据此来及时调整高职专业设置,以优化面向社会的人才资源供给能力。二是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技术升级,地方企业可通过与高职院校展开深入合作的方式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高职教育则可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中获得丰厚的办学资源回报,实现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技术的升级换代,最终反映为高职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总之,高职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依赖于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亦取决于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水平。为有效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高职教育系统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探究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构件及其特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架构特征

(一)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特征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育所处的特定制度生态环境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亟需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影响和决定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制度生态环境建设成败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1.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关注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高职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塑造具备良好技术能力的高职学生,以便于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批合格技术人才。而若要使得高职学生可资肩负此等重任,则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设计,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感和对社会历史文明的传承责任感。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高职院校践行该教育目标提供政策支持,以促使高职院校可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互动,从而形成一个组织有力的协同式高职教育模式。

2.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点关注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生态属性。该生态属性系指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中的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高职院校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支持;企事业单位需要依托高职院校来获得产业升级所必需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而地方政府则可凭借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深入合作行为来巩固其税基,增加其未来财政收入。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间建立和谐共生关系是合作各方主客观统一的必然诉求,是感性所规范的目的性与理性所规范的规律性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大发展带动了高职教育事业的迅速进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则直接使得企业对高职技术型人才保持旺盛需求。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与高职院校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贴心服务。高职院校在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内容和方向的经济生态环境特点。

1.以新兴产业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主流发展模式仍处于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从长期而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终将因其不可持续性而走向衰亡。为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必须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以建成具有资金投入低、单位产能高和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式国民经济体系。地方政府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为着力点,优化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限资源配置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要求区域经济紧密跟踪当前国际产业在低碳环保领域的新动向,通过政策扶植的方式来集中有限资源,在关键性节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转型需要高职教育为其提供大批适应新兴产业生产方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需要以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指引,转变传统高职教育理念,利用其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优势来服务区域经济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2.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区域经济转型战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产业领域,导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传统产业发展陷入困境。为有效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勇于面对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增强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各区域经济的资源禀赋优势有着显著差异,其产业升级所包含的内容也显著不同。但总体而言,产业升级战略通常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二是企业自身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核心是以科技为动力,实现企业生产能力从低技术含量和低经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状态进化。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要依赖管理思想的革新和技术的改造,这些科技是由人才来掌握,而人才是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1]。因此,高职教育事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了供给企业所急需的高新技术和高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三)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

高职教育文化是高职教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复合体,它是指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模式及揭示该模式重要特征的符号化结构。高职教育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系统为核心所构建的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指以高职教育为核心,以高职教育文化为内涵,对高职教育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性制约作用和调控作用的诸环境影响因子的集成系统。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与高职教育事业之间的协同互动式关系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渗透功能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是承载高职教育系统运行的载体,高职教育系统是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价值实现的目标。高职教育系统在与外部文化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持续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互,从而形成更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友好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良好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可以摆脱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和教育制度的强力约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循序渐进的感化着高职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进而将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渗透给学子们,从而使得众多学子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观念在悄无声息的情形下发生变化。

2.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通过凝聚功能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持续进步,高职教育价值观日趋多元化态势。高职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固然有利于激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活力,促成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作为高职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而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其思辨能力和价值观识别能力略显不足。在缺乏主流价值观引导的情形下,高职学生易陷入精神家园失落和信仰危机的局面。高职学生是高职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冲突生态环境下的高职学生的文化取舍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当同步培养学生的理想化教育价值观和功用化教育价值观,促使高职学生在坚守自我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前提下确立实用化教育价值体系,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来定位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一)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1.在全社会树立以高职教育为核心的终身制教育(Lifelongeducation)理念是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标志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正式确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工人的知识与技能面临着更快的被淘汰速度。技术工人急需通过贯穿其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学习的方式来有效克服其知识与技能过时速度加快的问题。理想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理想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2]。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改革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高职教育的办学重点应当从传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朝着为受教育对象全职业生涯的学习提供教育服务的方向转变。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高职院校面向全社会技能型人才提供终身制教育服务的新教育战略的实施创建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改革传统的偏重于学历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改变对技术型人才的学历考核制度法规,摒弃对职业技术人员的一考定终身式考核模式。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打通高职学历教育、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职称认定考试,建立可以全社会流转的跨校和跨企业的学分认证制度系统,并且对职业技术型人才实行定期资质认证考核,以有效促进技术人才积极参与终身制学习,确保其持续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水平,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生产力的需要。

2.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职教主管部门需对其现行职教管理体制做深入彻底的变革,统筹考虑职业教育的配套教学设施与设备管理、教务与学籍管理及师资力量建设管理等工作,有效解决制约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资源总量不足和质量水平有限的问题。地方政府需鼎力支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事业,积极担负扶持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修订相关教育法规制度的方式来撮合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展开人才交流与合作,进而增强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地方政府可以为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搭建交流平台,为高职学生搭建进驻当地骨干企业参与实训与实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地方政府可以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进入企业现场参与实训活动。

(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1.宏观经济生态环境的转型诉求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我国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较为尖锐,多数企业受高级技术人才匮乏所困,其产业升级进程严重受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为其提供充裕的高级技术人才支持。当前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高职毕业生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严重,以及表现为高职毕业生总量过剩但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供给不足的素质性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相协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纳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并对高职学生长期岗位能力做深入考核,以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方向相协调。

2.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使高职教育的经济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对高职教育提出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适应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来因地制宜的制定高职专业重点建设方向,努力朝着支持区域经济支柱型产业发展的方向来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为区域产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优秀的实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强化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并针对专业设置课题进驻企业展开深入调研,从而确保高职专业设置方案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方向相一致。由于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来提供差异化的高职人才供给服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集中优势办学资源创办核心专业的同时,亦须办好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一般性专业;在重点发展战略型支柱产业对口专业的同时,亦须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产业所需的一般专业。

3.高职教育系统应当通过多元化办学募资体系的建构来丰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内涵,进而迅速强化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摆脱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型,转而建立面向社会的办学经费募集系统。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高职教育事业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参与高职院校建设,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募集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助于缓解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约束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以资本力量推动高职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有效促使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同呼吸、共命运的同步发展壮大。

(三)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软文化环境建设在推进高职院校调整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3]。高职教育系统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来优化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为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提供文化环境保障。

1.高职教育系统应确立创新型文化生态环境。我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立足于现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基础,通过高职教育系统来强化知识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依赖性。当前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已经确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发展战略,这对高职教育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突出企业特色。企业在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创新活动和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催生高职教育建立创新型文化生态环境的土壤。因此高职教育应当破除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实现面向社会需求的办学新思路,贯彻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特色化创新型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我为主的特色化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趋同化办学模式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本校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资源优势,并结合学校驻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来确立学校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建设方案,形成在高职教育市场中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能力。

2.高职教育系统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应当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相接轨。对于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而言,企业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点。企业文化生态环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适宜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功利导向型文化环境,企业的运营活力正源于此。融入企业文化的成熟的学校文化恰恰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职业气质不断优化[4]。通过嫁接具有强劲功利属性的企业文化,高职教育系统可以在继承传统的校园文化的严谨和睿智的同时,也将努力学习到企业文化中的精明和练达,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系统在职业教育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高职教育系统是衔接普通教育系统和市场系统的桥梁,优秀的高职教育文化环境则构成高职教育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高职院校与普通企业的运营目标显著不同,但是在以人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上具有一致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所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融通性。高职院校应当主动找寻与自己的校园文化特征相同或相近的企业文化,并与该企业积极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为高职学生创设逼真的企业文化氛围,将有助于促使学生深切感知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融合。通过塑造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相接轨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将利于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的熏染,有效提高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军超,高涛,颜华保.东莞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职教育耦合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51-53.

[2]向春.论终身教育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16-120.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4

一、学校简介 

南乐县求实小学是南乐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推进全县城乡一体化步伐,优先满足群众民生需求而建设的一所全日制小学,2017年开始建设,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67.1亩,建筑面积11900余平方米,主要包括四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一座学生餐厅,总投资近5000万元。学校设置6规36个教学班,可容纳1620名学生在校就读,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0人,教职员工36人。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们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所有办学条件均达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是一所典型的标准化、现代化学校。

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是我校本年度的重要中心工作之一,现在的求实小学校园环境绿化,美化,亮化走进校园,处处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文明之风随处可见,我校在创建绿色文明学校的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1、建立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生态文明校园领导小组,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绿化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有绿化保洁员多名,分工明确,职责具体,形成了完善的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组织网络,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2、健全制度。将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中,制定了“生态文明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保证了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落实。根据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每年都确保将一定的绿化经费列入入学校财经预算计划。

三、重视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学校把环境文明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充分利用教职工会、学生大会、班团会、国旗下的讲话、演讲比赛、宣传橱窗、花木标牌等形式,向全体师生进行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思想意识教育。对教学楼进行美化,在教学楼的墙面上,布置醒目的校园文化。重视每个班级教室里的班级文化建设,使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美好文化环境感染和熏陶,学校的校园宣传文化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强化日常管理。学校在校园卫生环境的管理上,坚持做到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量管化。校园内卫生桶箱配置完善,摆放合理。学校在有树木化草的地方,都适地设有保护环境、爱护花木的标示牌。学校政教处制定了《学校卫生检查评比细则》,每天对校园内教室、活动区等区域的清洁工卫生工作进行上午、下午两次次清扫,两次检查,且打分,纳入班级量化管理,且在学校课间重要地段都设有文明卫生监督岗。每周对各年级班级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通报。

四、增加资金投入,美化学校环境。 

1、实行亮化工程。我们在学校建设时就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建设。

2、实现绿化工程。在校园围墙沿线植有高大的法桐树和白蜡树,在学校广场植有两排石楠树、广场东西两侧各有景观树林,在运动场植有绿化树,校园绿化覆盖率在35%以上,宜绿化地绿化率在98%以上。校园基本建设与绿化美化工作上了新的台阶,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校园内都看得到树绿,闻得到花香;随便什么时候走进校园,路面干净,环境亮丽,给人美的感受明显。

3、重视整体环境育人。学校在抓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图书充实了图书馆、创建少先队室、多功能报告厅、宣传窗等,让学校每一个景点、每一面墙壁、每一块黑板,都能成为教育人的工具,使绿色文明学校的氛围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五、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拓宽素质教育渠道

重视劳动教育,在餐厅前面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责任田,老师组织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和课余时间到实践基地,按照耕种计划和蔬菜种植时令,参加与其身心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教育,实现了“人人参与劳动,个个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师生挥动锄头给蔬菜除草,提来清水给花儿浇灌,伸出手儿小心地采摘果实,这些场景都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校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我校校园内环境清洁优美,师生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学校创建”的各项要求内化为每一名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品质固定下来,并要长期坚持下去,把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以此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发展!

南乐县求实小学

2020年4月10日

学校绿化养护规章制度

实施“绿色校园”工程,就是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清新的文化氛围,并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达到环境育人,绿色育人的目的。我校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工作,提高校园的环境质量,特制订本校校园绿化与养护管理制度。

一、工作机制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长效机制,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将学校的绿化带划分区域,包干到各班、室、部门,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提出绿化和养护要求,确保绿化工作层层推进。

二、总体目标

1、总务处制定“绿色校园”发展规划,确保绿化面积达到和超过总面积的35%,并逐年有所增加。

2、因地制宜栽种花草树木,春秋有花草,冬季有绿树,夏季花团锦簇,树木枝繁叶茂,管理好花木,无攀折践踏等毁坏现象。

3、利用环境实施素质教育,利用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向学生传达学校的办学思想、教风和学风、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分工职责

绿化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总体工作,包括:设计与构思、整体规划;树种树品的筛选与选择、采购与种植;后期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卫生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资料,特别是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其他教师根据任课的年级和班级划分到各班,

1、总务处是绿化工作的第一责任科室,负责全校花、草、树木种植与管理,并将学校的绿化带划分区域包干到各班,由各班级的师生共同管理与维护,定期浇水、治虫、修剪,做到草坪内无杂草,树木无枯枝。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的绿化区域协调、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并整改。

2、政教处作为绿化工作的第二责任科室在协助总务处做好基本职责外,要负责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让全校师生重视环境建设,提升自身的绿色校园建设意识,参与建设与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保护学校的绿化环境,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3、总务处为各种会议场所、办公室摆好观赏植物,并做好护理工作。全体教师不断提高护养种植业务水平,争取校园内春、夏、秋三季常绿。

三、工作要求

养护要求:

总务处、政教处作为绿化工程的主要负责科室,在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中要做到几下几点:

1、每日巡视绿地,清拣杂物(砖石、烟蒂、纸屑等),维持绿地卫生整洁无杂物。校园内不得有黄土裸露现象;因校园改造等形成新裸土,应及时种植绿化。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草、树枝、砖石等杂物,必须在当天清运完毕,不得乱堆、乱放、延迟清运。

2、对草坪及时进行修剪和清除野草工作,维持草坪的纯度和高度。做好乔、灌木的养护工作,按要求修剪树枝和清除枯枝死树。

3、保持绿地、绿化带整齐、美观、无杂草、无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草、花坛应安排好更换计划,并及时松土施肥、治虫保洁。

4、校园花坛做到鲜花常开,遇重要节假日、校庆、迎新等重大活动时,须在重要场所和一些指定场所摆放鲜花。

5、加强巡视管理,对绿化树木、花草植被人为损坏的,应予劝阻制止,并及时恢复和进行索赔;对易遭损坏的绿化区块,必须设立保护措施;

养护标准:

1、割草:应使用打草机割草或进行人工割草;人工草坪草的高度不超过8公分,一般绿地草的高度不超过10公分;路边及角隅草块也要定期进行割草养护。

2、除草:草坪中杂草须连根拔除,草坪纯度保持在90%以上;

3、修剪:行道树修剪,按美观原则,于春季进行;一般树木修剪,按美观原则,随时进行。

4、病虫害防治:积极做好树木、花草的病虫害预防工作,防先于治。一旦树木、花草发生病虫害,应及时进行洒喷药剂措施,喷洒药剂应均匀细致,并事后检查,效果不好应重新喷药。

南乐县求实小学

2019年9月16日

南乐县求实小学校园绿化美化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绿化美化工作的规划: 

一、 指导思想: 

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 规划原则: 

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完美统一,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 规划内容: 

(一)、室外 

严格按照绿化效果图绿化施工,及时管护,确保成活率要在90%以上。

(二)、室内   

各班级、教室、办公室要种植10盆以上花。

四、 具体措施: 

⒈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⒉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⒊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

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⑵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以乔木为主。

⑶观赏树与经济树相结合,以观赏树为主。 

⑷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以木本为主。

⑸点、线、面相结合,以点、线搭配植物为主。 

4.花草种植要做到配植合理,还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⒌广植树、盆花。在搞好校园绿化美化的同时,利用盆花易搬动的特点,搞好学校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室内的绿化美化,以便让师生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得以减轻劳累、疲倦,使室内也充满盎然的生机,从而实现其观赏的价值。同时组织师生参加绿化美化活动。

⒍搞好校园花木的维护保养,做到“四要”:即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还要做到适时施肥、施水、防治病虫害,适时修剪等,从而达到绿化美化校园的目的。

7绿化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花木培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认真履行职责,不仅要做到勤于培植,还要搞好科学管理。

8对损坏花草树木的相关人员,按实际损坏的情况予以赔偿。 

9建立学校绿化档案,对学校绿地精心测量,对树木认真核对,登记造册。 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优美文明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设,让我们每一个人伸出双手,关心绿化、支持绿化,共同去创建绿色、文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

2019年8月6日

南乐县求实小学

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全面提高校园水平和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和管理,对学校生态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绿化校园,人人有责,爱护树木花草,人人有责。师生要认真履行植树绿化义务,积极植树、种草、栽花,自觉管护好门前三包责任区的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在校园内形成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章职责范围

第四条学校政教处是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和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制订园生态文明校园创建规划,审定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方案,指导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发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第五条生态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员在总务处的领导下负责美化日常工作并积极参与校园规划,组织、落实。维护校内的绿化、美化、树木、草坪和绿化设施等。

第六条广大师生应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为争创文明校园作贡献。

第三章 具体要求

1、保护校园环境,花草树木,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

2、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花坛、草坪,更不允许在花坛、草坪内打闹。

3、保持绿化区域清洁美观,不得在绿化区域乱丢废纸、果壳、倾倒垃圾或其他杂物。

4、不准攀摇树杆、采摘花朵、损坏花卉;不准穿越践踏、采摘果实。

5、不准在树木上刻字,订钉,拉绳晒物等。

6、绿化区域卫生分给班级包干,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及时清扫。

7、生态文明校园创建园艺工加强管理,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做到“条条道路绿树成荫,学校四季鲜花争艳,块块草坪郁郁葱葱”。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抓好校园建设规划为切入点,以建设整洁优美、高雅和谐的校园为重点,以创建“园林生态校园”为目标,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扮靓优质育人环境,打造特色学校,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整体规划,分年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推进全市中小学“园林生态校园”建设。一是力争用三~五年时间,使全市中小学校校园绿化达到标准、校园美化特色鲜明、校园环境错落有致。二是通过园林生态校园的建设,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激发师生创造美、热爱美、欣赏美的自觉追求;发挥园林生态校园“物化语言”的效能,提升办学品味;三是有机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环保、绿色的生活习惯。把学校建设成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生态型校园。

三、主要任务

校园生态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形象,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生态”的要求,建设清雅、朴素、整洁、文明的园林生态校园。学校园林生态化建设要面向未来,起点高,立意新,立足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1、校园的绿化。校园绿化要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自然、整体和谐原则。校园内的各类建筑风格色彩与园林绿化应形成有机统一。不仅要发挥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还要使园林生态校园成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调节器。校园内实行多层次复式绿化,在不影响教室采光的前提下,以高大的常绿乔木和攀援植物为主;提倡建设开放性的绿地,增加师生的活动空间;花草以当地常用应季花草为主,搭配适量多年生宿根花卉;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降温、滞尘、减噪、杀菌、增加空气潮湿度等生态功能。校园绿化率应占校园面积30—40%。

2、校园的美化。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文明宣传橱窗,定期刊出文明、节能环保、绿化美化等内容。设立环保标志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作品,学校宣传媒体定期刊出或播放环保内容的节目,努力营造环保氛围。按照统一性、个性化、层次感、差异对比、色彩和谐等艺术要求,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资源条件,有机地组织空间布局,创造注重自然的生态校园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

3、园林文化的建设。学校的园林建设,要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学校的历史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蕴含学校的办学理念,张扬师生的价值追求。绿化美化要体现园林艺术的意趣,建筑景点要洋溢着学校精神的意蕴。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藤、一石一水,都富有灵性,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4、校园的生态建设。各学校在创建过程中,要注重贯彻生态理念。最大限度地从节能、环保、节水、节材上做文章,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体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原有资源,进行改造。要挖掘社会和自然资源,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突出地域特色,少花钱多办事,既能节约教育经费,又能使师生在建设校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四、实施步骤

全市中小学园林生态校园创建主要分四个阶段;

1、规划设计阶段(2012年)。全市中小学要积极开动脑筋,聘请相关设计人员,做好自身园林生态校园建设规划。

2、试点阶段(2013年)。各县区(开发区)教体局都要结合实际开展试点,做出样板。市局拟在市一中高中部、市二中高中部、三中高中部、市十中、十七中、市十九中红角洲新校、市外国语学校、一专昌北校区、汽车机电学校昌北校区、实验中学高新校区等一批学校完成园林生态校园建设工作。

3、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市属学校应完成园林生态校园建设工作。园林生态校园采取申报制(申报细则另附通知)。并择时召开园林生态校园建设现场会。

4、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全市中小学基本完成园林生态校园创建工作,召开全市园林生态校园建设总结会,重点表彰一批园林生态校园。力争至二〇一五年,各县区(开发区)创建园林生态校园数应达2—5所,市直学校、事业办学校、民办学校创建园林生态校园数应不少于10所。

五、工作措施

各地、各学校要把园林生态校园建设工作纳入教育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中,确保按照《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园林生态校园建设不仅是学校树立社会形象的重要工作,还是给学校全体成员以文化熏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全市教育环境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为加强对园林生态校园建设的领导,有组织地推进建设工作,市教育局将成立了园林生态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区(开发区)与各中小学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集中主要精力,协调各方力量,调动优势资源,保证建设的质量。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6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途径

当前,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地纳入大众视野,通过生态文明说明人类对文明的价值有了全新诠释和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以往价值观的进一步的认识。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其生态道德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中国人民大学在1998年和2003年这两次生态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接受生态教育后,对生态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态意识显著高于其他群体。但是,青年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还存在许多问题,环境方面的知识总体上来说水平比较低,有较大的局限性;环境保护参与的意识较强,但行动往往滞后;现代青年对政府寄予厚望,却又对政府工作知之甚少。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生活中还经常存在践踏草坪、浪费水电等现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使当前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环境污染现象。分析其原因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生态教育起步较晚,重视不够

在俄罗斯我们看到所有综合性大学都开设生态学专业,还将《普通生态学》等相关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以培养生态环境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我国高校生态教育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落后。由于教育部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都只占很小比例。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教育难以形成规模,就更是没法形成真正的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氛围。

2、从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教育理念、内容及方式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就是缺乏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因为我国的生态教育相比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得较晚,生态文明理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许多学者对生态教育的研究,只停留在介绍相关经验和总结的这个层面上,而对于有效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具体方式、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统一整体的体系,所以对现实难以起到良好又有效的指导作用。

其次就是教学的方式不够灵活多样。由于传统对于课程体系的认识,文科理科差别比较大,对于观念的接纳层面也有非常大的不同。根据调查,在各大高校开展的生态伦理教育均缺乏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这样的生态伦理教育对于学生来讲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无法从中感受到其内涵,因此他们对老师所讲的生态伦理观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思想观念,更无法外化为一种行动。

3、社会舆论存在偏差

现在大学生接受大量相关的信息,而我们的媒体一方面宣传应该节约,一方面有宣传豪宅别墅的惬意与舒适,一方面倡导保护能源,一方面有呼吁高级豪华汽车的不同凡响。总之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使的青年学生无所适从,还有许多人把成功的定义局限于物质享受,对于环境漠不关心或没有实际行动。

二、加强生态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相对其他社会群体具有较高觉悟以及文化素质,也是掌握当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不仅是传播生态文明观的主力军,而且也是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发展有力的引导者、调控者和建设者,因为明天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普及和生态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这个群体,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有力的条件和保障。因此能否发挥好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关系着全社会能否真正实践生态文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需要其在大学阶段接受系统全面的生态教育。如何切实可行地有效开展生态教育,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生态方面知识

第一,通过系统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对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修养应当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学分制,其课程地位应如同“两课”,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生态教育类课程相应的学分方能毕业。我们必须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课本,在课时安排上给以保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使生态道德修养成为一种能够深刻影响大学生日常行为以及生活方式的理念,从而力所能及地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从实践效果上来看这也是可行的,浙江大学把这两门课——《生命科学导论》和《现代生物学导论》作为公共基础课,而浙江工业大学开设的《环保概论》成为全校大学生的通识课,结果这些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在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利用网络,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在网络领域中人与资源的联系与共享,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了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种类、多模态的学习生态知识,联系与交流突出多样性、多模性、技术性、多通道性、随意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也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信息容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直接面向对象,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等优点,而且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也乐于接受,因此网络教育必将成为未来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天地。

2、利用校园文化培育生态价值观,将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

价值观作为文化发展中最基础、纲领性的内核,是我们社会文化发展的道德基础和精神依托。那么学校应该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从而营造生态氛围,最终提升整个校园文化的生态感染力,提升学生的生态素养。

一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现在许多高校缺乏与环保法律、法规相结合的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我们应该鼓励与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相协调的思想和行为,制定相关制度来抑制与校园生态文化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从而真正强化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方面的是非观念,一定要坚定生态道德信念。

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大力提倡节约水电、俭以养德,适度消费、文明修身,从而提高青年的生态道德意识。利用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周、节)开展活动,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唤起青年学生深层次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深化生态道德的情感。作为高校应当经常聘请著名生态学专家、教授做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方面的专题讲座,并且结合本地区及未来发展趋势加以讲解。我们的团日活动可以采取讨论发言、知识竞赛、以及对所处社区与本地区重大或突出环境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等多种方式,来提高生态环境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当代大学生作为环境保护以及宣传的主力军,一定要在社会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推动环境保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要注重生态教育的有效辐射这个方面。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组建环境保护这一类的社团,并且这些社团用特有的方式积极地开展着各类环境保护的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高校的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应该大力扶植、加强引导,不仅在校内辐射展开各类环保活动,而且要鼓励他们向学校以外、向社会辐射开展课外的环保活动,凭借大学生良好的生态形象和优势,来唤起公众积极投身参与环保事业,相信可以带动社会公众来实行“绿色”消费,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养成生态伦理道德。

3、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想要使其外化为一种持续,从而内化成一种品质,这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实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大学生积极地参与环保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中,各高校要切实提供真正必要的平台以及条件。

一是学校要支持节能环保技术方面的创新研究。面向学生我们可以建立科研专项基金,从学生专业兴趣角度设置一批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且鼓励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研究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一些小工艺、小设备和小发明,使大学生在创新研究的实践中加强生态文明意识。

二是实施生态调研,完善服务育人体系。深化服务理念,结合学校优势,服务国家生态建设。将生态环保科考调研作为重要实践环节,例如我们学校就先后组织研究生、本科生开展“电厂水系水质检测”;北京林业大学进行的“部级自然保护区调研考察”、“灾后生态系统修复”、“碳排放计算器研究”、“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等多项研究和考察。

三是应当广泛开展假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当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社区和乡村,切实宣传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参观考察节能减排搞得好的一些地方和单位,展开环境保护的情况调研,真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在感知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以及“科学发展”这一系列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真正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4、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生态教育基地这一建设也是生态环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实地具体教学和参观教学真正提供了有利的教学条件。各大高校应该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搞好生态教育基地的建设,真正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良好地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可以设置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展示室,大量收集和展示反映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生态问题的录相、图片、影碟等相关资料,还有国内、国外成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各地区高校之间也可采用资源共享的方法,将生态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青年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素质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本国生态环境的好坏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作为高校肩负着引导青年学生的重任,带动整个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我们的高校必须适应时展,将生态文明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纳入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2]徐春.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光明日报,2004-02-17.

[3].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

[4]王琪.教育也要引入生态文明的概念[t].天津教育,2007.04.

[5]姜春云.中国生态的演变与治理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陈烈荣.新的科学发展观与大学德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5.5-9.

【作者简介】

李美霞,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师.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7

加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是当今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报告指出,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全社会共同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是当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标志,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研究对策,深化绿色教育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努力探索和实践的重点。加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是满足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知识的需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是高校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生态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法制观念的重要抓手。大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生态环境常识,不仅可以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担负起自觉保护身边生态环境的义务,满足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加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是弥补过去素质教育不足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生态环境教育问题远不如专业素质教育那样重要。所以,在校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以至于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没有把生态环境教育作为重点,缺少必需的、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致使许多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不足,这与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党和国家对高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很不相符。因此,除了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开展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弥补过去生态环境素质教育不足的问题。加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党的结束不久,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特别强调,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可以预见,“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走出高校的毕业生们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力优化、风险控制、共同富裕及环境优化等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是对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考验。因此,加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已成为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生态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都不同程度制定了生态环境教育管理的规定,每年都通过生态环境课讲座和宣传板报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生态环境教育,但由于高校生态环境教育模式落后,生态环境教育效果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环境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对学生缺乏深入性、系统性教育;二是生态环境教育手段陈旧、落后,停留于传统的说教等宣传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三是高校对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校内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宣传不够;四是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枯燥、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影响教育效果;五是部分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理念仍很落后,认识不到位,认为其可有可无,生态环境教育仅停留在一些大学生社团自发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上,如在环境日期间开设环保大讲堂(讲座)、环保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六是缺乏专门的教学内容和教师,资金投入不足。对大学生生态环境教育采取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生态环境教育中,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上级教育部门安排了,就抓一抓,上级不强调了,生态环境教育也就搁置一边;二是上级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检査时,就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又束之高阁;三是大学生生态环境教育尚未步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有的高校只在世界水日、六五环境日等重大环境节日开展一些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事情过后就又放松不管。总之,当前高校的生态环境教育基本上处于大学生社团自发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上,大学生生态环境教育尚未做到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美丽中国建设,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无法适应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形势和满足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知识的需求。

对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8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计划周密。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扎实的工作效果,特此成立了以罗雅校长为组长、王艳琼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紧扣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认真制定了《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关于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方案》,并根据活动方案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安排部署了学校3月节能活动周等工作事项,形成以学校为主阵地,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为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普及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宣传阵地,通过校园广播、LeD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出主题黑板报、印制教育宣传手册、教师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生活氛围和学习氛围,让师生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三)师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利用三月雷锋月,我校组织开展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月节能活动周、“主题墙报评比”等系列活动,组织全体师生参与。例如3月-6月,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本班级围绕主题持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通过ppt演讲及观看主题教育视频或座谈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班会上展开讨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破坏地球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号召全体同学做到生活方式科学、健康、低碳,班级、宿舍卫生整洁,环境宜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环境;3月利用晚修时间,全校定期关闭教室照明、办公照明、公共场所照明,关闭电脑、空调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同时,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让全校师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杜绝“长流水”。利用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交谈;每月由学生科、总务科和教务科等联合组织开展主题板报评比活动,各班开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板报模块,每周更新一次。通过板报宣传的方式,倡导绿色节约的文明生活方式。引导、鼓励广大师生在生活中保护生态、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能源,形成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以此同时,3月-6月份的每个周末校团委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组织班级走出校园开展主题活动,此外,还利用学校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通过教师微信群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宣传推广。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计划与安排

通过此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我校的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生态文明教育初显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推行范围还有待扩大,活动形式有待创新等问题,对此,我校下一步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摆上学生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开好《地理》、《历史》等必修基础课的基础上,继续把《生态文明教育》、《海洋意识教育》纳入我校作为选修课程。

(二)加强对我校教师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除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外,下一步还要积极开展我校教师乡村田园课程活动展示交流,提高我校教师的生态文明知识水平。

(三)宣传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建设绿色校园。下一步我校将结合节能宣传周、职业教育周、主题日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以节能低碳、绿色文明、节粮节水节电灯为重点内容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和爱护每一颗花草树木开始,倡导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培养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习惯,营造节约型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日”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良好氛围。我校将不断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充分结合我省生态文明优势资源,紧紧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生态主题日,开展各种生态文明宣传、环境知识竞赛、环境征文等活动,充分激发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以“文明校园”为方向,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在“文明校园”的基础上,在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阵地、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等六个方面建设的同时,重点搞好学校环境卫生,突出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建设,逐年提高学校绿化覆盖率,全面提升学校品味,使校园环境得到整体优化,学校面貌得到全面改观。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9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高校作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观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观,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人们不断反思生态环境问题而形成的理性认识;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人们关于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理性认知;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就是人们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观点总和。综合众多学者关于生态文明观的论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人们不断反思生态环境问题后形成的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观点的总和,其核心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理性认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指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积极弘扬并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的意义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能够有效促使大学生形成、弘扬并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1.提升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生态文明道德缺失的现象。比如,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便容易放松对自我的道德约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时有发生。2.增强保护生态的生态文明法治素养。总书记明确指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整合思修课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能够有效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素养。3.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的消费现象,进而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在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能够及时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进而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4.树立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理念。当前,一些大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很重要,但没有从生命健康角度去审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生命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理念。5.树立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实践观念。当前,一些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知行不合一的现象。例如,一些大学生仅仅是在生态文明实践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等个别时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却忽视了生态文明实践。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实践观念,进而激励大学生投入生态文明实践中。6.树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价值理念。在过去,我国一些地方存在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因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而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支撑。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生。7.确立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终生的人生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建设美丽中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靠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为之付出辛勤劳动。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人生观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确立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终生的人生追求,进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追求的生态文明建设者。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的教学探索

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总结篇10

1研究对象  

 以太原市8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藏书查询、中国知网等搜索有关文献。

2.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在调查前,请10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检验,r=0.92。采用拟实施重复检验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并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相关系数分析。r=0.882,高度相关(p<0.o1)。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样本,向太原市8所高校男生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2份,有效率95.2%,向女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3份,有效率93.8%o

2.3访谈法   

有针对性地对太原市高校校领导、教师进行访谈。

2.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太原市普通高校课余体育与学生体质基本状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人民群众的健康最为重要,并从大健康的角度,制定战略性的方针,切实的解决人民群众实现大健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体育是大健康的重要实践形式。大学生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小能仅依靠学校体育课来实现,还得多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大健康理念下,创建人与人、人与体育、人与校园环境整体动态和谐的体育生态化系统是高校必然的选择。高校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向新型的课余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在多元的课余体育活动中娱乐身心、增进健康。近些年山于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课时数过少并且课余体育没能够充分发展和利用起来。大学生的各项体质测试指标的总体情况小太乐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要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必须增加大学生课余体育练习的时间。 

3.2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   

当前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小再像过去一样基于温饱,转而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周围的生态环境。大学校园体育生态环境是一种复介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规范生态环境。课余体育与校园环境的适应,根本是解决人对环境的适应。体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需要适宜的体育环境,校园环境影响着体育的主体、客体以及体育发展的全过程,良好的校园体育生态环境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健康、人与体育的和谐。   

如表2,大学生对校园体育生态环境小满意的人数高达95.25%,满意的人数仅仅4.75%,且女生与男生对校园生态环境满意度对比,女生对校园体育生态环境感到更加小满意。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剖析:山于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学生在生态校园中开展体育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愿望和动机。如果从社会生态的角度剖析:社会体育的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密切相关。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构架中的一个分支,学校体育资源可以与社会共享圈。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介,体现出了生态体育的本质含义,有利于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课余体育是在学校生态环境中小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补充,它的发展也受到了学校生态文明的积极影响。优良的体育生态环境是课余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3.3影响和制约太原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生态因素分析   

影响和制约高校男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生态因素主要为学校缺少场地器材、校园环境污染严重,校园地理和气候问题(表3)。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的严重缺乏,影响并阻碍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全而的开展。影响高校男生参与课余体育的第三个原因是校园地理和气候问题,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许多高校没有能力建设新校区便在有限的校园空地进行扩建,绿地被占用,自然体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没有人会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做体育锻炼。其次,影响高校男生参与课余体育的生态因素还包括自身因素、缺乏课余体育指导、缺乏与人交和的经验等。   

表3可看出,影响和制约高校女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生态因素中有一项是没有同行的伙伴。缺少锻炼伙伴这个因素说明女生的人际交和能力较差一些。交和能力差的大学生,一般在生活中会伴有消极的情绪,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女生这一特殊人群,山于她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女生更需要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去引导她们。   总而言之,太原市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生态因素有:校园的场地和健身器材、校园生态环境、自身因素、锻炼计划、学生人际关系、课余体育指导、校园地理和气候等。课余体育的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渗透,物质与精神因素相互融介的复介生态环境。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使大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带动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高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生态环境小满意度高达95.25%,而且女生对校园体育环境的小满意程度高于男生。

4.1.2大健康观影响下制约高校参加课余体育练习的生态因素主要为锻炼场馆和器材C乏、校园环境污染重,没有锻炼的欲望、校园地理和气候问题、缺少一起锻炼的伙伴等。

4.1.3太原市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开展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重视,校园的地理资源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并且校园的场馆和器材C乏,课余体育活动过程中缺乏指导教练。

4.2建议

4.2.1高校应重视课余体育人文生态与课余体育环境意识的培养,促进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以期达到体育与环境的和谐,使校园课余体育能够在健康绿色的体育生态环境中发展壮大。

4.2.2高校应介理整介校园可利用的体育资源,构建课余体育生态俱乐部,使学生在一种健康文明的校园生态环境中感受课余体育带给他们快乐。

4.2.3我国高校应设置一些体育生态课程,例如定向越野、探险、游泳、攀岩等课程,高校应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向新型的课余体育教学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