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工作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8:33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1

【关键词】应急管理网络舆情预案

基层人民银行担负着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与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金融部门、地方政府联系密切,成为网络议论焦点的可能性较大,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风险较高。做好基层人民银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直接关系中央银行的形象、权威和公信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基层人民银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意义重大。

一、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不断提升基层人民银行网络舆情引导水平,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和高效履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网络舆情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当前,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上下沟通的快捷通道。在下情上达方面,广大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相关事件的评论和讨论,真实、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反映人民银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上情下达方面,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全面了解人民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意图、金融服务内容等。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建言献策、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人民银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能够综合反映各类媒体和来自基层的各种信息,通过梳理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可以为基层人民银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网络舆情具有监督功能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网络舆情这样突出。网络舆情在交互碰撞形成之后,会在很短的时间掀起轩然大波,形成很强的社会舆论场,甚至影响决策。近年来,与人民银行有关的网络舆情,几乎都在网络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形成了若干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情,对于人民银行履职有一定影响,也督促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可以说,网络监督是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监督方式。

(三)网络舆情具有宣传引导功能

在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已成为覆盖面广、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态势和走向产生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强大的舆论宣传新阵地,为人民银行履职的宣传提供了广阔空间,可以通过正面引导网络舆情,让人民银行工作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反之,如果引导不力或不当,可能会通过网络的放大效应,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重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损害人民银行形象。

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特征分析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是通过网络舆情的传播进而在现实中触发的突发事件,即网络舆情在先、突发事件在后,是由于网络舆情的爆发与失控而导致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作为一种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一)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从其萌发走向消亡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潜伏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致因业已存在,但因为缺乏强力触发而暂未显化为突发事件。二是萌动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现端倪,网络关注度呈现波动状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舆论开始显现。三是加速期,关注度急速提高,网络能量快速集聚,意见领袖出现,热度大幅增加,推动突发事件迅速发展,影响面也快速扩大。四是成熟期,网络舆情主导意见已形成,关注人数相对稳定,热度处于平衡,突发事件的蔓延减缓。五是衰退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关注度随着致因的逐渐消除,以及网民新鲜感的减弱缓慢降低,从而网络能量下降,突发事件逐步解决,社会关注度下降。

(二)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网民人数不断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媒介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相比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传播者可以随事件的发生、发展在互联网上跟踪最新的消息,广泛传播。一旦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网络舆论场,吸引为数众多的网民参与其中,并可能转化为社会舆论,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三)参与主体互动性和开放性强

网络比任何一种媒体都更开放、互动、及时,为公众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无论是在人流穿梭的门户网站,还是在人以群分的专业讨论组,都可以自由信息,都可以对社会热点和事件进行自由评论。

(四)网络舆情存在偏差性

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网络空间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管,法律道德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网站出于商业目的,片面追求点击率,刻意将未经证实的消息置于显著地位,从而加快了假消息的传播速度和负面效应的扩散。

三、基层人民银行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现状

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网络传播是新事物,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基层人民银行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方法,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一)思想理念存在偏差

当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固然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变迁、利益格局挑战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更多的是因对预防和处置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等主观因素所致。相对网络的快速发展,部分基层人民银行缺乏对网络舆情的了解,对网络舆情变化和网络舆论热点关注不够。因为第一时间认知的缺位,为不实信息在网络上散布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使应对工作陷入被动。

(二)应对力量相对薄弱

基层人民银行在人员偏少、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短期内不太可能设立专门机构、招募专业人员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和巨大的舆论压力,基层人民银行在网络舆论突发事件中的应对力量不足。

(三)应急机制相对滞后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在预警方面,有的单位对信息收集研判工作重视不够,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进展缓慢。在事前防范方面,有的单位责任意识淡薄,调处矛盾不坚决、不彻底,致使小事拖大。在善后处置方面,有的单位忽视及时有效的矛盾排查和回访。

(四)应急预案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应对,及时制定、更新有关应急预案,但是对虚拟世界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相应的应急预案准备较少,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不知如何下手,难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不能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对已经制定的应急预案在内容细化、培训和演练方面做得不够。由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实战演练难度较大,制定了应急预案的基层人民银行很少组织开展有关应急演练,造成应急人员对处置流程不够熟悉。

四、提高基层人民银行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

要全面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内在规律,深入理解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重要性。要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纳入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范畴,明晰角色定位和职责所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要进一步拓宽党群、政群、干群沟通渠道,组织好、开展好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活动,使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公正解决,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要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增加公共管理透明度,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不断凝聚民心。

(二)加强应对力量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培训,提高科学应对能力。领导干部要熟悉有关法规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掌握基本要求、方法和必要的技能技巧,避免出现面对复杂局面惊慌失措。二是注重经验总结积累,提升职能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解析典型案例,分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得与失,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在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中的作用。基层人民银行可结合本地实际,整合科技人力资源,研究开发网络舆情分析软件,为有效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争取时间。

(三)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预警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一道防线,是防范网络不良舆情快速扩散的基础。要积极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变化作出分析判断并对可能的发展做出评价,同时建立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以支持预警机制的运行。二是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协调处置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人民银行各级行之间以及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及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三是建立健全善后处理机制。充分重视舆论导向的作用,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与地方传统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对事件给予积极客观报道,放大正面舆论。

(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实践经验表明,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处置的行动指针,是及时、有序、高效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重要基础,好的预案能够保证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基层人民银行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详细周密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注意吸取专家意见和建议。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及时修订更新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达州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校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与原则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在教科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红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吴应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政教团队负责人员担任。

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队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由信息股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3、一般网络舆情  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4、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股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办公室或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学校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后期处置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3

校园网络舆论问题极其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高校必须加强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透彻分析决定校园网络舆论的现实社会关系,从发展和现象的因果联系中找出校园网络舆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通过调查研究,正确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境界、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研究校园网络舆论建设的新机制、新方式、新载体、新内容,充分弘扬校园网络舆论自身的政治优势和整合功能,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陶冶品性、净化灵魂的作用。建立校园网络舆论舆情问题的调查分析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论调查分析队伍,依据一定时间阶段内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和总体特点,有针对性对校园网络的舆论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同时适时召开校园网络舆论问题调研分析专题会议,准确查找网络负面舆论信息产生的来源,认真调查核实信息人所反映的问题,对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可能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网络舆论信息特别是引起群集效应的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估,及时跟踪回帖并把调查结果向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反馈。二是形成校园网络舆论问题的警示分析机制。采取周通报、月研判、季度分析和年度报告、重特大事件专题研讨等形式,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研判。同时,配合学校职能部门提高对重点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热点焦点问题的校园网络舆论的监测分析。三是建立校园网络舆论动态性分析研判。动态跟踪、及时研究校园网络上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关注事件的动态发展,对于一些波及面大、学校社会反映强烈的事件要即时跟踪,并在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作出反应。四是网络舆论调研的诊断反思。对校园网络舆论的调研分析工作要经常进行诊断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的调查分析机制。没有充分的调查分析,就没有发言权,就会失去主动权。有调查,才能情况明,抓得准;有分析,才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校园网络舆论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越深入,就越有利于争取校园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才能把握其趋向性和全局性,做到心中有数,掌控其发展动态,以便更好更快地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没有掌握主动权,就会丧失引导机会,致使错误的思想泛滥蔓延,从而影响校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高校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处理能力

加强对校园论坛、博客、网络贴吧负面新闻的处理能力。高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对学校网络载体栏目新闻、帖子密切关注,对学校负面新闻信息进行筛查,必要时对负面信息人进行计算机ip锁定,同时启动信息来源调查机制,如果所曝光信息情况属实,及时处理,并把处理情况以帖子形式上传,对曝光人进行表扬;如果发现负面信息严重失真,还原真实情况,或者屏蔽相关信息,并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请公安机关调查追究信息人责任。

增强校园网络舆论危机应对能力。校园网络舆情一旦爆发,就要及时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校园宣传载体甚至是校外新闻传媒机构发出有利于学校的声音,揭示真相。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必要时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到校演讲、座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报保留后相关的演讲、座谈视频、演讲稿,并把它们放置到学校各宣传阵地、论坛显眼位置,以突出权威言论,孤立负面错误言论,引导广大师生理性思考,遇事沉着冷静,不要盲从错误观点,做出非理。“要强化校园网络‘看门人’角色,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载体合理有序地参与校园管理和社会问题讨论。”建立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如同政府在官方网络空间里的专业新闻发言人,但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够担任的,因为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网络活动广泛的整个大学生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一个整体工作团队,是一个工作系统。高校可以根据校园网络特别是BBS论坛、贴吧等板块的特点,设置一定数量的网络板块新闻发言人,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系统培训,代表学校官方就广大师生所关心的校园问题、社会事件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组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发言讨论,引导正确舆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即时、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及校方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措施,第一时间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校园网络舆论。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4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对策

一、网络舆情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发展

(一)网络舆情的潜伏期和扩散期。网络科技的高度发达,对于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除了某些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传播和爆料,个别网民也争先恐后地发表个人见解。这些舆论没有规律,比较分散,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但是网络舆情已经开始积聚,处于潜伏期。随着小范围的舆论表布,参与者逐渐增加,网络上微博、各大论坛、社交新闻网站也都出现了头条消息,各种言论错综复杂,影响力极其强烈,此时到了网络舆情的扩散期。

(二)网络舆情爆发期。随着网络舆情的扩散,突发性事件被网民推向了高潮期,大规模的爆发势不可挡,而好事者、看热闹的网民正大量聚集,各种言论的趋使让热情变为情绪,并且出现了偏执观点,发表信息的数量也是短时间内倍增,网络舆情处于高度兴奋期,其危险性是极其严重的,就如雪崩一样,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导致的局面是无法控制和挽回的。

(三)网络舆情衰退期。政府相关部门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权威性地了正确信息,引导广大好事网民对突发事件的正确认识,以稳定由网络舆情引发的偏执和情绪,让网络舆情逐渐淡化,慢慢地走向衰退。

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

(一)在网络舆情潜伏期之前制定科学的预案措施。制定科学的网络舆情预案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方面公共部门通过实施计划和分析网络舆情,可以对网络舆情的危险性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和分析结果作出应急预案,这时,时间就是效率,越是提早作出反应,其消极和不利影响就越低;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预案措施可以提高人们对网络舆情的识别意识,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时期按计划行动会掌握网络舆情工作的主动权,使以后应对和处理网络舆情的发展工作效果变得事半功倍。

(二)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可以使网络舆情直接进入衰退期。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突发性公共事件也是如此,网络舆情是随着事件的进展而发展的,而且相反地作用于突发性事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扩散之前的行之有效的手段。网络舆情是众多网民在背后的支撑,是大多数网民的言论,代表了个人的意见,网络监测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洞悉和收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应对整个网络舆情。在监测过程中要注意网络舆情的活跃程度,其社会危害性极强,不要使其进入到爆发期,那样局面将难以控制。要在网络舆情的积聚时期,结合预案做好分析,确定其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控制,让其直接进入衰退期。在工作进展取得一定效果之外,监测工作仍然要加强,不能放松警惕,防止网络舆情死灰复燃,更要防止个别网民借题发挥,造成新一轮的舆情发生和发展。对于监测工作不但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技术,还需要监测设施先进,需要监测措施工作具有科学合理性,也就是说在软件上要进行监测的技术更新,在硬件上要配备社会学、传媒学和网络方面的高端人才,才能使监测工作按预期结果而进行。

(三)实施网络舆情引导措施可以跨越扩散期和爆发期。网络舆论引导措施是针对不正确的网络舆论和消极、不利的网络舆情而实施的,通过舆论引导,稳定网民的偏执和情绪化,改变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以控制网络舆情继续发展,或向着正常轨道发展,消除舆情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正确的引导方式有两种,一是柔性方式,就是对网络舆情运用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网络舆论的常态发展情况下使用的,引导效果明显。一是刚性方式及措施,对于一些非法手段获得的、消极不健康的信息和舆论,运用引导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错误或具有反动色彩的言论,有必要运用法律手段和网络科技制造制止,一定要在网络舆情的爆发期之前,加大刚性措施的力度,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地把事件的真实情况对外公布公开,双管齐下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结论

网络上突发公共事件总是有一个过程,从积累到爆发的中间环节都是网民的舆论作用结果,正常的网络舆情对事件的发展进到告知和警示作用,而非正常的网络舆情却使事件改变了性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网民的情绪变化是引发网络舆情发展的原始动力,所以对于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一定要结合其特点,掌握每个环节的发展方向,对应地采取措施,把网络舆情引发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以维护网络的正常舆论秩序,让网络舆情进入正常轨道,发挥其健康、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璟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5

一、组织机构

成立稽东镇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方卫利担任,成员由其他班子成员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方卫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网络管理员和各办网络评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和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及时主动,准确把握。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后,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主要领导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进行研判,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宣传报道有利于稽东镇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明确职责,严格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各办(中心)密切配合。

(四)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发生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时,由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领导,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发生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时,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办(中心)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舆情预警。网络舆情管理员每天上网浏览有关稽东镇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在报告的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帖、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舆情引导。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稽东镇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三)舆情应对。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舆情评论员要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出发,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不能漠视、一概不知和回避应对负面质疑;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当事实的调查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完全的调查结论,也要考虑梯度信息,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维护稽东镇的良好形象。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6

1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体现信息时代特点,是传统舆情在互联网媒介上的体现或延伸。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则进一步限定了网络舆情的范围,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职工(在这里主要研究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对自己关心的公共事件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公共事件,也可称之为中介性社会事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校本意义上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指在高职院校内的涉及到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权利、情感等有关的事件,并受到关注的事项。如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事项,有关学校发展决策计划方案等的事项。第二,非校本意义的中介性社会事项。比如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等。

2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2.1网络舆情事件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校园内的公共事件和校园周围的安全问题等,所有可能引起网络舆论风暴的中介性事项,都有可能在大学校园网络中间形成热烈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2.2网络舆情行为的非理性

一般情况下,高职大学生有着较为正确的是非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都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由于学校生活较为单纯,信息来源较为闭塞,95后大学生又生活过于优越娇惯抗挫折能力差以及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偏差,酿成负面网络舆情。表现为发表过于偏激、带有激烈情绪和个人色彩的观点,甚至出现一些低级、无理的争吵谩骂。

2.3网络舆情的迅捷性和难控性

网络的便捷性、匿名性为高职大学生无拘束的发言和沟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同时互联网具有双向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第一时间直接与别人发生联系,进行跨时空的相互交往。如果某帖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会立刻其他同学的共鸣,反复转帖和跟帖,迅速形成网络舆情。

3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措施

3.1建立联动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收集和预警机制

3.1.1成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

由校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成立网络舆情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员由学校宣传部、校办、学工部门、保卫部门、网络中心等职能部门组成。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明晰,信息互通,联动高效。

3.1.2建立联动高效的校级、学院级和班级三级校园网络舆情收集和预警管理体系

强化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收集和检测工作,从信息的收集、信息汇报到信息处理各方面都要保证渠道的顺畅和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必须及时了解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动态,尤其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要有一个敏感和清醒的认识,并能够将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反映到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重点关注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技术,进行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话题的收集。在网络舆情泛滥前,要有预警,对于比较敏感的话题,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将舆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将信息反馈到有关决策部门。

3.2建设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3.2.1网络舆情常常会引起舆情危机,对突发事件要加强监控

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网爬虫技术来进行信息的自动检测和监控来加强舆情监督,对有害信息进行必要过滤,将舆情危机控制在源头上,避免带来传播危害。有害信息的有效过滤方法很多,如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等。通过校园网络的实名验证和进行网络日志记录的方式对即时通信和网络聊天的内容进行监控,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实际效果很好,特别是在校园舆论比较活跃的版块进行实名制,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外来人员过激舆论的传播。

3.2.2加强网络设备自身的信息排查工作

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控制网络消极舆论非常困难。因此,通过网络系统设备进行网络的建设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排查,掌握网络信息的线索和证据,有利于保障校园网路的通讯、网络舆情的安全,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隐患。

3.3建设高校网络舆情应急联动机制

3.3.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将网络管理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自律自觉。

3.3.2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要对舆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持对舆情信息的敏感,能够及时地掌握舆情信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舆情的控制。如通过培养网络舆论引导评论员,在高校内部组建一支人员构成齐全,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从事网络舆情的日常舆情引导工作,围绕热点主动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情。

3.3.3建设校园新闻机制,及时有效开展信息

对突发事件,对易引起舆情危机事件,信息渠道的畅通、快速、公开非常必要。建立高职校园新闻发言人制度,“将事件的真相实事求是地告诉师生,最大限度地压缩‘绯闻’,把师生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从而有效地稳定局面,安定人心”。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09-02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现已成为公民表达观点意见、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0.1%。简言之,网络舆情就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各种社会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中的直接反映。所谓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指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借助网络信息监测平台,及时收集、辨别、分析、处理各种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察觉并采取应对手段,对各种矛盾和冲突带来的问题进行预先防范和警示的一种机制[1]。

一、新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意义

1.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利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

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确保新疆的发展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稳定。近年来,受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这“”破坏活动以及疆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矛盾积压难解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状况呈现出较为严峻的态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丰富性、虚拟性又使得新疆的维稳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相较于其他地区,新疆的网络舆情形态更为复杂。因此,构建与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指导意义。

2.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助于提升新疆地方政府形象

作为政府体系中直接接触群众、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为群众谋福祉的门户,地方的政府形象既得益于自身的政务管理水平,又受制于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水平。然而,在近年来的网络舆情应对中,新疆地方政府由于观念落后、危机意识不足、应对机制不健全、处置方法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其形象塑造难以让公众折服。地方政府由于应对不及时不仅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秩序失控,还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所以,对地方政府而言,顺应时代要求、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无疑是提升地方政府形象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法途径。

3.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益于提高新疆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当前,网络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的主战场也由现实生活转移到网络平台。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复杂的区域环境使得新疆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困难重重。通过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不仅可以提升新疆应对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而且还能提升新疆应对网络舆情的洞察能力、研判能力、化解能力以及引导能力。

二、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处置机制不健全

为加强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防范,各级政府机关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网络设施,在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中,有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有的由宣传部门负责统一指导,但多数组织机构的侧重点放在收集涉检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处置舆情危机方面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决策机构也不明确。许多部门虽然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开过新闻会。同时,沟通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较普遍存在。舆情发生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尤其是探索宣传引导机制的主动性不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协作不足,无法得到媒体的理解与协助。

2.缺乏有效应对技巧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信息公开不及时。在事件发生初期,因为不重视或者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力不强,没有及时向社会实时公布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相关法律法规与科学依据及处理决定,导致不少群众相信了网络传言,让小道消息占领了市场,丧失了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二是行政业务部门往往缺席。在网络舆情的处理过程中,有的业务部门不重视舆情防控和应对处置,缺乏对舆情的深度解读和释法析理,也就出现了新闻宣传部门事后疲于奔命、单枪匹马灭火的尴尬局面,处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三是态度不够真诚。面对网民的质问,有的放不下架子,对事件中所反映的问题予以回避有的甚至编造信息来蒙骗网民,加剧了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导致事态升级。

3.技术手段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当前,我国对中文的网络舆情已经掌握了纯熟的监测技术,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还相对滞后,监测部门尚没有开发出先进的软件系统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站进行舆情监测。目前,新疆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排查制度,与中文的舆情报告相比,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存在质疑。但是,在网络媒体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窗口的今天,如果不能利用科学技术对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网站进行舆情监测,就无法第一时间了解网民的思想动态,从而无法觉察思想动态背后潜在的社会隐患问题。

4.事前预警不及时

近年来疆内的案件频发,暴力的袭击对象、袭击地点不断发生变化,其在暴力活动中运用的武器和手段方式亦不断更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新疆的网络舆情预警却总是强调事后行动,缺乏事前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这是今后新疆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完善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议

1.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控制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领导小组组长及各成员的分工予以明确,对应急工作调度、决定应对方针策略、调查处理问题、对外联系沟通、组织引导媒体宣传、应急保障等环节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

二是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整理有关涉检舆情反映,客观甄别筛选。积极开展动态跟踪,掌握舆情的状况和走向,对形势进行适当的研判并及时预警报告。

三是建立健全分析调查机制。平时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登记、汇总,分析事件原因和趋向,针对反映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查清事实,及时向上级汇报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解决办法。

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在充分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周密的、阶梯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以及保障措施等。

五是建立健全应对处置机制。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快速建立联动机制,迅速与上级院、同级党委网信办及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积极联系媒体,争取媒体的认同,通过媒体作出正面回应,引导舆论走向。

六是建立健全总结评估机制。网络舆情处置完毕后,适时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为下一次处理网络舆情积累经验。针对被曝光的问题认真整改,举一反三。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相应法律法规是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行动指南和法律依据[2]。虽然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的配套规定措施,但是这些文件中涉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的相关内容较少,缺乏对预警工作的指导性,从而给地方政府的实际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为了保证网络舆情运作发展的合理规范,增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使得“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得以真正落实,现阶段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法制框架体系,努力使新疆的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

3.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把关引导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后,受网络群体的多元性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有关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信息鱼龙混珠、良莠不齐,从而造成混淆视听、危害社会秩序等不良后果。基于此,严格把关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强化引导网络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4.注重应对技巧,增强应对处置成效

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把握、快速反应。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二是公开透明、客观公正。注重调查取证等处置过程的实体与程序公正,主动增强透明度,以新闻会等方式向社会实时公布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相关法律法规与科学依据及处理决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针对网民的诉求,正面应对并诚恳回答,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三是借助媒体、正面引导。依靠机关系统内部的协同作战、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以及与网络媒体的通力合作,形成机关上下、内外、条块的整体联动格局和工作合力,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尽快消除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四是整合力量、形成合力。争取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支持,同时积极组织网评员和机关自媒体正面发声,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抢占网络舆论阵地;五是自我纠错、敢于担责。对事件中所反映出的机关工作、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避讳、不护短,勇于承认错误,主动进行责任追究,有效扩大正面效应,提升政府机关司法公信力。

新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重大,尤其是在“7・5”事件发生后,把握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成为关乎新疆的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砝码。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特征以及“”的干预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新疆的网络舆情监控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积极采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程夏.网络的预警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2.

[2]周小倩.也谈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完善[J].传媒观察,2014(1).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8

一、网络公共事件及特征

所谓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诸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和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微笑门”事件,这些事件刚发生时只是一般的、局部的现象,但由于在互联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继而迅速发展成为网络公共事件,不仅给社会心理投下了阴影,还带来了不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小事就可能变成大事,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给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危害。所以,网络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对各级政府社会的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对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水平的重要考验。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机理和规律,对地方政府高效处置、有效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公共事件具有传统公共事件的一般特性,如:突发性,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紧迫性,即稍有拖延就可能进一步升级恶化;公共性,即需要公共权力介入,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等等。但是,为区别于传统公共事件,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一些重要特点更需准确把握。

⒈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互联网对网民的完全开放,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的机会。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微博客网站,所有网民都有条件在网上发声,社会各阶层都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13亿,仅新浪微博网友每天微博就已超过8600万条。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网络舆论热点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一般来讲,热点事件发生后,2至3小时后就会出现有关网帖,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会达到高峰。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上网更加便捷。

⒉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近几年来,网络公共事件复杂多样,基本上都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2008-2010年在国内发生的148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涉及官员腐败与政府管理、警民对抗以及医患纠纷、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的事件占47%。“躲猫猫”反映的是牢头狱霸的胡作非为和司法部门的不作为;邓玉娇案反映的是官员腐败问题;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反映的是政府部门的乱作为;杭州飙车案反映的是贫富差距;“执法钓鱼”讨论的是对执法合法性问题的关注;郭美美炫富事件引爆了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引发了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危机。总之,网络公共事件已经从虚拟走向了现实,且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

⒊网络公共事件容易出现群体极端化倾向。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广告栏、在线聊天和网络博客等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借助这种传播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极端化的观点和情绪,形成负面情绪“溢出”效应。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都有可能被网民或网络媒体进行“有罪推定”,进而激化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对立情绪,如仇官、仇富等。匿名状态容易降低人们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网络集群的集合行为。

⒋在网络公共事件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真相裹挟着谣言。这些谣言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政府处置这类公共事件的难度。网络谣言及虚假信息有极强的诱惑性。有的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利用网民的仇官、仇富心态,编造一些千奇百怪的离奇“真实故事”、“花边新闻”、“干部丑闻”;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打着关心民众的幌子,编造和传播一些让人恐惧和不安的消息,以此达到挑起事端、扰乱社会的目的。可以说,每一次谣言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网上不同程度的炒作,因而应对和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重中之重。

⒌微博发展迅猛,加剧了网络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变和规模效应。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已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平台。它以独有的技术优势、足够的社会实践和推动民主前进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微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微博的海量信息和字数局限性,造成微博只有现场没有真相,只有片段没有整体,网民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种猎奇。因此,如何对潮水一般汹涌澎湃的“微舆情”进行应对和管理是互联网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面临的挑战

目前,地方政府互联网建设和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网上舆论形势的新变化,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式,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

⒈网络舆情研判面临新课题。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直接催生了网络舆情,而且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和多变,其原因既有基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因素,又有当下的网络管理尚未提供给网民传播信息尺度规范的因素。在层出不穷的网络公共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到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公众参与等社会深层次问题。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考察民意焦点指向、确定政府工作重点的一个风向标,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成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个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在“风起于青萍之末之时”,无动于衷,最终使小事变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视。因此,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和危机管理,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课题。

⒉网络公共事件应对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在京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表明,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互联网的强大分众聚合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也为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在网上勾联、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给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挑战。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谣言产生的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以及微博、社区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大量使用,网络谣言渐呈多发态势,由网络谣言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从2011年网上热点分布情况看,网上关注点从过去关注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明显转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因此,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信息,有效应对网上突发事件和网络谣言,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⒊依法管理互联网亟待加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的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日益突出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严重威胁了网络运行安全,网络窃密等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然而,我国在依法管理互联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技术手段跟不上互联网发展步伐,三是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全省9市(州)和长白山开发区管委会,仅有5个地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全省网宣部门的专门管理人员不超过50人。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建立起运转高效、体制机制健全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⒋驾驭新兴媒体能力急需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信息形态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正从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进入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在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同时,互联网媒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网上舆情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网上舆论形势复杂。因此,如何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提高网民素养,理性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切实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管理提出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表明中国社会的公民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甚至会动摇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

1.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以增加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网宣、公安、电信、新闻出版、广电等互联网管理部门要整合资源,规划、建设覆盖论坛、博客、微博、新闻栏目等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测效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严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的搜集——筛选机制,从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出所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出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使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先预警型转变。舆情监测系统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舆情信息员可以运用短信、电子邮箱、在线输入等方式上报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点对这些上报的舆情要加以整理,分析手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再以舆情专报的形式向舆情站反馈,舆情站可以利用舆情智能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做整体分析,及时掌握有关舆情动态并提出预警。同时,还要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舆情监测部门要将网上舆情动态以专报的形式每天收集整理,及时报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聚集活动、重大灾难等信息,网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网上出现的特别重大敏感的信息更是要一事一报。通过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

其次,要建立起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一种价值和趋向判断,最后形成相应的舆情报告的过程。舆情研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定性与定量研判。网络舆情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强调对舆情的基本面的概括和对舆情走势的预测,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时空研判、民意研判和社会研判三项指数,这三项指标紧密联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舆情事件进行综合考察。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是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比如“手机舆情热点话题发现”技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的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政务舆情研判与应对的指标体系,包括政府响应、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动态反映、行政问责、网络技巧和善后处理等分项指标,据此,一方面,可以对政府舆情进行及时研判,制定预案防止应对失误;另一方面,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的形成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平台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的社会事件,通过对这些网络舆情构成要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最终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舆情研判的工作方式固化、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三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体制建设。任何危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在不同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的内容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检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为主导,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加强网络舆情体制建设。

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研究。面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重点监测、认真分析、慎重处置网络舆情,力争将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化解在潜伏阶段,不使其演变成为重大危机。在这方面,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尝试,基本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舆情预警机制。概括称之为“五个一工作体系”,即建立一套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系统,一个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一组舆情引导信息平台,一个舆情引导应急工作机制,一支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

2.重点抓好网络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工作。首先,要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维护稳定大局、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应对工作,及时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谣言传播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要制订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邀请相关专家、抽调职能部门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科学、完善、切实和有效。

3.妥善处理网络公共事件,明确网络公共事件处置流程。首先,要密切关注涉及地方政府的重大敏感信息。包括:涉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大时政、经济信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食品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敏感信息;涉及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重要信息;涉及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

其次,建立网络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分级制度。在出现网络公共事件或发现网络谣言后,根据预警级别和相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制止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

再次,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在网上及时进行权威信息;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决策和部署主动征求网民意见;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的网上通报;澄清虚假信息和不完整信息,驳斥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并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网上答复等。

最后,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省级层面,协调联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推进合署办公,比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模式,分别由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同志兼任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二是由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集省直互联网管理和应急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设RtX网上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日常联系沟通和信息传输,形成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的合力。

4.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管理互联网。首先,要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职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牵头处置互联网信息内容引发的突发事件等。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按照上述两个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机构建设,明确专门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其次,要加强应对网络谣言专门队伍建设。各级宣传、网管、公安、通信等互联网管理相关部门要注重吸纳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应对网络谣言的专门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由核心网评员、重点网评员和普通网评员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组建由各领域专家构成的专家库,为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治谣、止谣。公安司法机关要建立完善的查实、惩治网络谣言传播者和造谣者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立法、执法部门在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依照我国现有的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或发表诽谤、传播其他有害信息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者,要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实践;可行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52-04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伴随传播全球化和新技术应用的共同推动,新媒体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所搭建的舆论平台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疏导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正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标志。

一、《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网络舆情”的学理范畴界定。网络舆情就是网上社情民意,可以看作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某人某事(诱发因素)等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主体的网民、作为客体的公共事务和大融合媒介平台上展示的多元化信息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必须建立在对舆情信息深度分析的基础之上,把握舆情传播的特性和动向,把握判别其中包含的内容、核心要素与主要环节,着力挖掘民意诉求和舆情态势。

2.“网络社会”的发展新趋势。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网络也已经成为转变干部作风、改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利益保障权的重要载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信息渠道。与此同时,新媒体作为全新传播平台和执政平台的特点、规律和挑战尚未被全面和系统的认知,从而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在日常工作中面临来自新媒体越来越多的压力,这些社会矛盾特别集中地反映在宣传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比如:舆情的监测、分析与判断;网络危机的认识与化解;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能力;网络传播理念、伦理与文化建设等。

二、《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块概述

(一)课程性质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网络与新媒体系的专业课。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新媒体新闻实务方向课程学习的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操作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新媒体新闻采写编评系列课程的延伸。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的梳理和对网络舆情基本传播路径的讲解,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当下网络时事热点事件,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掌握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机构的常规监测和分析模式,并能够针对具体舆情事件提出应急预案。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变规律,判断舆情发展态势;能够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熟悉相关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够完成基本的舆情信息报告写作。

(四)拟定学时分配表

(五)拟定课程讲授内容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拟定课程教授内容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三部分,通过上述三个教学模块的设计,试图运用认知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从理念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具体内容设置如下。

1.理论课内容。理论课讲授内容以三个专题作为支撑――网络舆情生成演变机制研究专题、网络研究专题、政府形象重构专题。

其中,网络舆情生成演变机制研究专题细分为网络舆情概念界定、网络社会的发展背景、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和网络舆情的研判等讲授章节。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了解网络社会的特征,理解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缘由,了解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关系。并且掌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了解网络舆情的舆论场生态。

而网络研究专题则分为的界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向、舆情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和情景模拟演练及经典案例深度剖析几个部分。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了解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领域,掌握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对象和搜集方法。并且理解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内涵,掌握网络舆情预警的分级标准及其响应机制,了解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化准则。

最后,政府形象重构专题由政府网络危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政府网络危机中的媒介行为分析、政府网络危机中的公众行为分析和社会稳定风险和舆情危机媒体应对操作实务等案例剖析章节构成。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理解网络舆情处置的基本内涵和原则,掌握网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策略,掌握网络舆情管控的主要策略。并且了解网络舆情评估的内涵、意义和现状,掌握重大决策的舆情风险评估,理解网络舆情事后评估指标体系。

2.实验课内容。实验课讲授内容以两个综合型实验组成――数据挖掘与舆情监测实验和热点事件实时追踪实验。该课内实验课的性质界定为专业提高型综合实验,其开设目的是为了辅助和深化理论课程的讲授。

其中,在数据挖掘与舆情监测实验中,设置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学生结束实验课程后必须了解国内舆情监测机构的常规监测和分析模式,能完成基础的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工作。并且熟悉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掌握情报分析、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知识处理工具相关软件的操作。例如,要求学生熟悉RoSt、pajerk、UCinet、netDraw等应用软件的基础功能操作。

而在热点事件实时追踪实验中,设置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学生结束实验课程后必须能独立研判当下网络时事热点事件发展态势,完成舆情分析报告写作,并能够针对具体舆情事件提出应急预案。而且学生需要随堂分析每天、每周、每月网络舆情的实时热点,利用eXCeL、woRD等基础办公软件完成数据导出制表,提取关注事件进行语义分析,生成舆情研究报告。

3.实践课内容。实践课讲授内容通过三种授课方式灵活呈现――专家讲座、学术研讨会和实地调研。其中,专家讲座方面,拟定结合校内外资源,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网络舆情方面的专题讲座。而学术研讨会方面,拟依据专业研究方向,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前沿进行学术研讨。最后,实地调研方面,拟在“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走访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六)教材与参考书的选定

本课程教材选取的是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wt007)阶段性成果出版的学术著作,由徐迪、张梅贞、周小情三位学院教师编著的《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该书建构了网络舆情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指明了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环节和流程,不仅具有前沿的学术价值和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国情和网络舆情发展、网络社会治理的最新实践,书中提炼和应用了现阶段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些新观点和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合了最新的案例评析。参考书选取的是约翰・斯科特(JohnScott)著、刘军译的《社会网络分析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教材偏重理论基础阐释和案例评析,参考书偏重技术分析和操作实践,两者配套相得益彰。

三、《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开设的前期资源分析

1.理论研究基础。《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是以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wt007)、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政务微博研究”(项目编号:13g461)以及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的《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2013B228)为理论研究基础。在前瞻学科研究的热点后,以新媒体传播和政治学的结合作为切入点,给予该课程坚实的理论支撑。

2.资源共享平台。《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依托了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这一强大的资源共享平台。该研究中心为校级科研机构,以新媒体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理论反思、实践改革和管理创新为研究目标。该中心以学院的学术、教育力量为基础,以课题项目招标制为研究动力,打造网络与新媒体系“网络舆情”方向的学科特色,开创实用性、多样化、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中心的所有一线研究资料和实践资源将为“网络舆情”系列课程建设免费开放,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3.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和研究中心已经与省级党政机关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网络与新媒体系和省内各厅局相关资源,下一步将创建“新媒体教学创新基地”,资源对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开放。相关央级、省级网媒也与学院和研究中心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今后“网络舆情”系列课程培养的学生可定向输送至相关网站进行实习实践。

(二)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分析

1.《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建设,响应了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2.《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以及后续本门课程的教材和案例库的编订,将开创网络舆情领域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国内尚无此类型的教材面世。

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案例教学和上机实训的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从业能力。

4.经前期调研,现有的国内舆情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依赖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来满足岗位需求,《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符合现有舆情服务业和政府舆情监管部门的人才定位。

(三)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分析

1.《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将打造本校网络与新媒体系“网络舆情”方面的学科特色。

2.课程教材的编订将顺应市场需要和管理部门的特殊需求,以培育一批精通网络舆情和行业监测的实践型人才为教材和案例库建设的目标。

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配套教材将可供在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适用于有志从事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监测工作的非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3]徐迪,张梅贞,周小情.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5]赵前卫,马缘园.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17-218.

网络舆情工作预案篇10

[关键词]长江网络舆情

前,随着网络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深度变革,新闻宣传与舆情引导形势也发生明显变化,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实时、快捷、廉价、有效等独特优势,使新闻和信息的变得更加便捷和普及,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的大动脉,历来是新闻的富矿。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治江事业蓬勃发展,长江支撑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此同时,长江流域极端天气频发及生态现状,吸引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常常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要加强治江网络舆情引导,正确运用网络媒体这把“双刃剑”,引导网络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舆论的主导权,推动长江水利改革发展。

一、三峡工程的网络舆情引导分析

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水患和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在三峡工程这一世纪工程的规划、设计总成和调度管理等过程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始终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开展三峡工程的宣传工作,有效应对了突发新闻事件,正确把握了舆论导向。

1.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实时掌握舆情动态。

近几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强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工程的热议,甚至出现一些负面舆论,有的甚至说“都是三峡工程惹的祸”。对于这些负面舆论如不加以重视,任其发酵,最终可能演变成舆情危机,造成严重的影响。长江委围绕不同时期有关三峡工程的舆论热点,加强对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各个渠道的舆情监测,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社会舆论的反映和国内外专家的建言等,准确判断舆论态势和舆情走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重大网络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主动及时解疑释惑,努力化解舆论危机。

针对公众质疑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研究,坚持以典型的事实、准确的数据、深入的分析、权威的结论,及时权威信息,澄清各种不实的传言,有效地化解了舆论危机。2016年汛期,长江发生了中下游型区域性大洪水,也是1999年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社会上出现关于三峡工程防洪能力及工程运营方面一些不全面、不科学的观点。针对此情况,长江委利用成功防御长江1号、2号洪峰后的有利时机,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等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科普三峡工程知识,深入报道长江防总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发挥的重要防洪减灾作用,增进公众的了解和认同。光明日报、t望新闻周刊、新京报、澎湃新闻采访并刊发了《六问三峡与防洪》《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成效显著》《不存在牺牲小城市保大城市》等深度报道,被多家知名网媒广泛转载,达到了为社会公众释疑解惑、传递正能量的效果。

2010年,有关三峡工程防洪标准的争论最初即发端于网络论坛网民发帖,以文字和图片吸引公众眼球,继而通过某些传统媒体探寻形成新闻报道,“合法”进入公众视线,然后再次经由网络转载扩散传播,各个媒体纷纷跟进评论,形成炒作态势。针对公众对三峡防洪能力的质疑,长江委通过领导专家撰文、组织媒体深度访谈等形式,及时让公众获取客观、科学、准确的解释。特别是长江委主要领导撰写的“关于三峡水库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一文,针对社会部分人士对三峡工程的疑惑、误解和责难,一一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发,并在新华社发通稿,得到部长的批示,及时回应了社会质疑,较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

3.积极开展正面宣传,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

在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长江委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一是加强重要信息新闻工作。三峡工程与长江防汛抗旱的关系是近年来一个持续的舆论热点话题,长江委作为长江防汛抗旱、三峡水库调度的主管部门,一直将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减灾宣传、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宣传作为全委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策划,主动提供有关信息和采访服务。二是积极策划组织专题宣传活动。近年来,长江委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组织中央权威媒体大力宣传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三是以多种形式普及三峡工程知识。长江委充分利用委内自办媒体资源,以多种形式传播普及三峡工程知识,增进社会公众对三峡工程的了解和认同。

二、当前治江网络舆情特点分析

网络舆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长江委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与流域人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聚焦度。特别是随着国家对水利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的出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三峡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以及近年来长江流域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关于长江的各类热点话题一经报刊、电视,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宣传报道,立即引起公众关注并广泛传播,形成治江舆情。当前,治江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阶段性频发多发趋势明显。

从网络舆情监测以及长江委接待社会媒体采访的统计情况来看,近年来治江舆情呈现阶段性频发多发趋势。以2016年主汛期为例,长江发生较大洪水,长江委共接待国内外媒体记者70余批100余人次,在汛情和防汛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刻,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全天候在长江防总办等待最新信息,有关长江汛情和防汛工作的新闻稿呈井喷态势,并被各大媒体迅速转载,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总体而言,每年汛期均为治江舆情热点的高发阶段,社会舆论的关注度与流域汛情旱情的严峻程度、防汛抗旱工作的紧张程度成正比,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

2.焦点难点问题舆论热度高。

从近年长江委网络舆情监测的情况来看,三峡工程、长江水资源保护与调配、长江防汛抗旱、长江河道采砂、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等问题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舆论关注度。对于这些焦点难点问题,不仅国内媒体关注,境外媒体也关注;不仅新闻媒体关注,以广大网民为代表的社会公也十分关注。从历年长江委新闻会上的记者提问及会后发稿情况来看,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以上这些方面。

3.传播形式多样化复杂化。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舆论这个古老的社会现象,从形成机制、传播方式到作用机理都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舆情管理工作面临更多的难题。尤其是互联网具备渗透性强、传播快而广等特点,使得如今“网络-报纸-网络-报纸”的传播模式几乎已经固定为新闻“传播链”。2010年有关三峡工程防洪标准的争论话题也是按照这一模式传播。

三、治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面对新形势,网络舆论引导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从长江委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看,关注网络舆情动态、主动抓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特别是委内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对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视不够,对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事件不回应、不解释,思想麻痹大意,危机公关意识薄弱。有的单位和领导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仍停留在勾兑关系上面,不知道换位思考,不考虑媒体的生存规律和运作方式,未能策划出满足媒体需要,又对单位和部门、人民群众有利的多赢宣传舆论方案。

2.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长江委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突出表现在:一是缺乏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构。目前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主要作为宣传信息工作的一部分由委宣传主管部门承担,人员力量不足,迫切需要委内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借助先进的舆情监测系统,建立较为完善的舆情监测、研判、处置体系。二是缺乏网络舆情应急管理预案。目前长江委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散见于各部门、各单位的专项工作预案之中,没有形成体系,且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预案关联性不足,协调性差,亟待完善。

3.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从实践来看,委内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舆情危机应对能力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对于已经掌握的舆情消息,不知轻重缓急,不会研究分析,导致失去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有的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存在误区。部分领导害怕承担责任,抱有说错还不如不说的想法。二是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报道的经验技巧。一些同志由于缺乏经验,往往在遭遇突发状况时慌了手脚、乱了阵脚,舆论引导工作也没有主动介入,没有在第一时间介入,对问题处理的立场和态度不能及时表明,失去了抢占舆论高地的最佳时间。三是缺乏掌握驾驭新兴媒体的本领。一些同志工作方式因循守旧,不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网络、手机等新兴传媒缺乏认识;一些同志虽然关注网络,但不懂得网上舆论引导的策略,在工作方式上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捂、拖、删、压等手段,结果导致由于网络媒体没有得到客观、真实的信息资源,被迫捕风捉影,被谣言和猜测左右,个别案例被歪曲、炒作。

四、提高治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策略

面对全新的网络平台与舆论环境,在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特点,把握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加强沟通合作,对内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媒体应对的能力,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争取社会舆论的主动权,为治江事业和长江委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常态工作中的媒体应对策略。

一是搭建与媒体的互动平台。定期消息,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实现双赢。建立定期的新闻会制度,主动、诚恳地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充分向媒体提供治江工作信息,达到实现政务公开和占领舆论阵地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工作的需要举办通报会、见面会等,及时向媒体通报情况,倾听媒体的意见和建议,以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做好舆论引导的策划。在治江新政策、新规划以及重点工作推进中的新举措出台前,预先制定舆论引导的工作方案,以保证舆论引导在前。根据治江重点工作进展,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舆论引导,既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又避免引起媒体的负面炒作。

2.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媒体应对策略。

处理突发事件媒体舆论应对的策略主要在于,通过与媒体的合作,快速收集事件信息,官方信息,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其中,在信息上主要体现“三说”原则,即抢先说、不断说、统一口径说。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舆论应急预案,主动联系媒体,力求在第一时间准确信息,及时、坦诚表明长江委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引导受众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平息萌芽中的受众非理性舆论压力。通过召开新闻会、通气会、恳谈会等互动形式,及时答复来自媒体的各种质询,有针对性地向媒体做好说明解释,不给媒体进行炒作性报道的机会。同时,还可以组织正面宣传,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媒体和公众更多地关注正面信息。

五、加强治江网络舆情引导的具体建议

1.切实提高对治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认识。

主动投入到开放多元的社会格局中,直面各类媒体,增强传播能力,接受舆论监督,把治江网络舆情引导作为新形势下提高长江委行政能力、展示良好对外形象的重要手段,站在推动治江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治江舆情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筑彻起坚强防线,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和具体工作各方面抓好落实,通过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突发性舆情危机的正确引导和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维护长江委的良好形象。

2.建立长江委及委属二级单位两级治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体系。

分别成立以委、各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和组长,其他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治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治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组织和安排下,协调信息监测报送、信息审核、专家咨询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小组开展工作,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严密、分级负责的立体式网格化工作格局和责任机制,做到领导有力、统一部署、整体联动、高效运转,为有效动员、协调、指挥和处置媒体舆情特别是突发性舆情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建立健全治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建设。围绕长江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重点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治江网络舆情监测,提高突发舆情事件应急处置的预见性、超前性和及时性、有效性。二是加强舆情预警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治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办法,建立持续、高效、全方位、多维度媒体应对和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警体制机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预测性、针对性、应急性、程序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治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和实施细则。三是建立由委办公室牵头的治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会商制度。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分析网络舆情信息中值得关注的敏感、热点问题,研究网络舆论引导的意见和措施,明确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要求。委办公室统一规范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监测和分析,以及媒体新闻稿件的审核把关和宣传口径、尺度等。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建立稳定、顺畅、高效的贤ㄇ道。遵循“预防预警期、突发期、持续期和消失期”的网络舆情形成规律,建立有效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快速应对和有效化解舆情危机。四是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出现后,应立即向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责成舆情应急处置办公室确定新闻发言人,迅速拟定新闻方案、内容和方式等,组织新闻工作。

4.加强治江工作正面宣传策划,正确引导舆论。

进一步完善长江委及委属二级单位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加强宣传策划,及时组织召开新闻会,第一时间信息,以权威、真实的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与媒体之间形成“宣传策划―媒体报道―群众关注―群众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充分利用官方新闻资源,发挥委属媒体特别是门户网站的舆论导向作用,构建权威性的新闻平台,统一口径,统一新闻源,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不断丰富信息渠道,及时披露信息,主动设置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刊发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5.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在有关培训、学习中将“如何处置、如何面对媒体、如何应对舆论危机”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与舆情应急处置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抽调精干人员、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到舆情管理机构中,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分析研判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燕道成:《网络舆情新特点及应对策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4日

[2]胡甲均:《长江流域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长江出版社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