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8:47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1

关键词:音乐;艺术思维;训练;艺术文化

音乐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曾一度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被大多学校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在课程安排上,虽然也象征性地安排了几节课,也往往是被其他学科把时间挪用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渗入,特别是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的推行,音乐教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音乐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逐步走上了正规的教学轨道。但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融入艺术元素,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重要性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是学科本身特点的要求。

就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在向学生展示音乐这门学科的艺术魅力。比如说,音乐中的五线谱,从表面看错落有致,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跳跃感,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与多个领域,作为艺术造型的创作原型。如果,我们在音乐课堂上,不从艺术的角度组织课堂,传授有关知识,就会失去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让人感觉音乐枯燥、干扁。

2.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修养也是体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方面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如何将音乐和艺术结合,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已经成为目前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音乐能够培莽学生的艺术思维

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方法很多,但是,尤为重要的是要抓好学生艺术思维训练这一环节。只有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了,他们才能够从艺术的角度认识音乐,学习音乐,演绎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非一日之功,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途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科学引导。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思维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创设课堂环境

好的课堂环境是诱导学生进行艺术思维的环境基础,教师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在课堂上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有关内容,从探究教学的角度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这个环境包括多个方面,包括教师本身的着装、板书、教学器材等,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氛围这样的软环境。在课堂软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我们引入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后,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手段,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官参与的环境,刺激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引导进行艺术思维。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需求欲望。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思考的结果,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美,享受独立思考后得到答案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一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就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音乐课堂上更多的问题是艺术的,因此,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音乐教学要与艺术文化渗透

在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方面,仅仅提高他们的艺术思维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基础。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音乐本身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不可忽视音乐本身的艺术特性。因此,音乐教学离不开艺术文化,艺术文化是促进音乐教学的重要文化基础。我们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促进音乐教学中艺术文化的渗透:

1.找准教材内容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点

我们说要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也不是不分轻重、主次的盲目引入,要在充分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与教材内容体现相对集中的术文化元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音乐教师要在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教材内容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点,有计划、有侧重地引入艺术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艺术文化底蕴。

2.多策并举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

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的方法是非常多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学习和思考。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一些体现不同艺术文化主题的文体活动。总之,要多策并举,加强音乐教育和艺术文化的融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音乐这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加强音乐与艺术的融合,提高学生艺术思维能力,不断丰沛学生艺术文化的基础,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2

关键词:《梁祝》文学音乐融合

音乐与文学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两种主要的形式。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在本质上却体现出极大的共性,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本文将以《梁祝》为例,来详细阐述文学与音乐的相似和融合。

一、《梁祝》的文学表现形式和音乐表现形式

(一)《梁祝》的文学表现形式

1.民间故事

《梁祝》以故事的形式流传广泛,在不同民族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地方言特色民风民俗也为《梁祝》的故事版本增添了一抹色彩。如:《梁祝》在演绎天庭的情景时多次使用了诸如阳世阴间等富有迷信色彩的词语;《梁祝》和双蝶节则将江浙一带的双蝶节与故事很好地结合起来,地方文化的融入为《梁祝》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虽然《梁祝》版本众多,但核心内容表现出极强的一致性。故事的主要情节大多为:祝英台女扮男装、《梁祝》从结拜到相爱、最后祝英台坟前化蝶等。这些情节都是大同小异,尽管不同地区的《梁祝》故事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语言都采用简朴直白的方式,偏重于口语化,这极大地增强了它的亲切感,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2.小说及电影

《梁祝》先以故事与传说的形式流传于世,后来,人们把这个美丽的故事写成了小说。有一部分作家青睐于这样的题材,他们写过同名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为人们熟悉的是张恨水、赵清阁、顾志坤三位作家撰写的。张恨水的作品影响力最大,作品在继承传说故事的基础上将祝英台的个性刻画得更加刚烈,充满了浓浓的反封建主义思想,通过细腻的语言更加全面深刻地展示出《梁祝》故事的悲剧色彩,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到了当代,《梁祝》故事更是成为爱情的典范,许多爱情小说中都可以看到《梁祝》的影子,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一定的影响力。电影方面,《梁祝》已经成为导演炙手可热的素材,几十年来,《梁祝》故事被翻拍过无数次,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更是数不胜数。

(二)《梁祝》的音乐表现形式

《梁祝》音乐文本种类多样,形式各异,流传最广的为戏剧音乐、民间歌曲和小提琴协奏曲三种形式。

1.戏剧

《梁祝》在戏曲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元代的祝英台与明代的同窗记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到了近代,随着戏曲种类的蓬勃发展,《梁祝》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京剧、昆曲、吕剧、川剧中都能找到《梁祝》的影子。当然,最出名的要数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相对于其他剧种来说,越剧对于唱腔板式上音乐的选取较少,在抒情和表演方面有着独到的表现,所选取题材多为民间感人传说故事,因此常常催人泪下。

2.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梁祝》被人们传唱的程度很高,而且这些被传唱的歌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条件的《梁祝》版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我们在这些独特性中可以发现一些着共性:大多数的《梁祝》民歌歌词通俗易懂,节奏丰富多变,再加上衬词衬句的使用更增添其表现力,很好地演绎出《梁祝》爱情故事的悲剧性。表现形式上,以小调为主,小调雅俗共赏的特性对歌曲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内容上,《梁祝》民歌以叙述为主,用曲折的唱腔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传播给听众;在调式上,多种多样,宫调式、商调式都有所涉及,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总体来说,民间歌曲很好地继承了原著的思想,只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这一故事加以宣传推广。

3.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于1959年创作完成,这一家喻户晓的题材很快就得到了大众认可,不久就以其悲剧性和民族性走向世界。由于篇幅的原因,作品主要选取了《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梁祝》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为了更好地表现忠贞的爱情,作品将这三个故事分别放入起始部展开部和最后的高潮部,协奏曲连贯自然,最后对于化蝶的处理更加贴切,迷幻的音乐仿佛将人带到了梁山伯坟前,目送着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相偎相依。

二、《梁祝》两种表现形式的相似和融合

以《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戏剧文本为例,我们来分析文学与音乐这两种表现形式的相似和融合。

(一)文学形式与音乐形式的相似

1.结构上的相似

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般而言,都包含开端、发展、戏剧性冲突和结束几个部分。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其音乐结构的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中分别用音乐的方式演绎了草桥结拜、同窗共读、长亭惜别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与双双化蝶翩翩起舞的等故事情节,小提琴协奏曲的几个部分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基本上吻合的,音乐家很奇妙地用音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2.展现方式的相似

不论是音乐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延续性的展现过程。文学作品的展现方式是通过人们对作品文字的阅读来理解感悟其主题,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作品的展现方式则上借助一系列器乐,采用一定的技术技巧,通过表演者对乐谱的完整准确诠释,呈现精彩的音乐情节给听众。这两种展现方式都有一定的时间性,读者和听众需要花一些时间来体会这样的展现过程。通过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人们了解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而获取审美体验,使得读者的心灵得到升华。通过聆听和欣赏完整的音乐作品,人们也可以体悟到音乐者想要表达的动人情感。这样的阅读过程和观赏过程也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样的展现过程中,文学作品中的字、词、句、段、章节,音乐作品中的音符、乐句、乐段、乐章,都上帮助人们了解作品主题的载体,它们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表现了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活热爱之情,真情的渴望之情,英雄的敬仰之情等。

3.表现手法相似

文学作品利用文字来诠释外部世界,而音乐作品则通过声音采取模仿来的方式来反映外部世界。在音乐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笛子模仿小鸟的叫声、竖琴模仿流水的声音等。在许多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中,还采用一系列象征比喻的手法,常见的有:文学作品中的十字架和庄严教堂,象征着宗教;音乐作品中的弱音象征静谧、铜管音乐象征英雄人物的不朽气概。这两种文艺作品都善于通过细节来进一步深化作品主题,触及观赏者的内心。比如说:文学作品的场景描写可以暗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音乐作品的声音气氛也可暗示某些事物及现象。

(二)文学与音乐的融合

正因由于文学和音乐具有诸多的相似,因而使得他们进一步的融合成为可能。下面,我们以《梁祝》的戏剧文本和其小提琴协奏曲为例来详细阐述这种融合的过程和效果。

1.文学作品中的音乐韵味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在西方,浪漫主义时期诞生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出受到文学的很多影响。在中国,直到标题音乐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音乐和文学的相互影响才逐步深刻化。《梁祝》的文学文本与音乐文本能很好地体现出这种相互影响。一方面,这种相互影响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音乐韵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音乐修养对于文学家创作的影响上。《梁祝》文学文本对音乐文本创作的影响,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和主要戏剧矛盾冲突影响了音乐文本的呈现顺序和表演节奏;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文本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去阅读文学文本的《梁祝》,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动容。

戏剧文本的《梁祝》体现出民众思想积淀,它极大满足了中下层民众的需求,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它以西方理论为基础,多为具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人所喜欢。二者在语言使用和情感表达方式上有很多差异,但在内容和主题诠释上则呈现出异曲同工之特色,呈现出相通相融之处。音乐与文学存在着文艺共同性,因此具有相汇相融的特点。《梁祝》文学作品中蕴含中浓浓的音乐韵味。文学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在音乐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音响动态极好地演绎了戏剧的冲突。而小提琴协奏曲的逻辑与发展,随着音调、音韵、节奏和语气等特殊声响性的表现,传达了文学作品想象与联想的,达到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和谐。我们在欣赏戏曲时,能感悟到浓浓的音乐韵味。

2.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我们在观赏《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时,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极具民族韵味的音乐语言;另一方面,其强烈的西洋音乐气息也扑面而来。二者的融合蕴含了丰富的音乐内容,传递出作品真实而感人的情感。浓郁的民族文学风中蕴含强烈的西洋风味,极富艺术感染力。作品在展现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西洋音乐演奏手法,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其民族性,又从我国丰富的戏曲样式中吸收精华,并采用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和效果,再加上优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内容,种种手段极大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曾一度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它广受欢迎,表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受到国际认可。

戏剧文本的《梁祝》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来源,戏剧文本对小提琴协奏曲的取材的方向、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都是音乐逻辑所要遵循的顺序;这部作品的文学内涵体现多个方面:

其一,上海尹桂芳“尹派”的唱腔特点对旋律音调的影响。作者借鉴了这一学派的唱法,使得作品中波浪式的旋律线条蕴含了柔和、温柔、平和、纯洁、细腻的美感。

其二,情节内容对作品的节奏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如叙事抒情情节的乐段部分: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亭畔、双双结拜、两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化成彩蝶、翩翩起舞等。这些乐段多采用西方音乐的节奏节拍,律动规整、拍速平稳一致。到了演绎强烈的戏剧冲突(如祝英台的强烈抗婚场面)时,作品则则采用中国的自由散拍,以渲染音乐的张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内心的纠结挣扎。作品中西张弛相结合的节奏形式,极好得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凸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文学发展至今,它与音乐一直息息相关,音乐在文学的节奏、语言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音乐强调起承转合,高潮迭起,文学作品也常常会采用设伏笔,欲扬先抑等手法,目的都是为了在矛盾最激烈处迸发,通过出人意料或者极具反差的形式给读者以震撼;同时音乐的情感起伏回环往复等都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常常会采用音乐化的语言写人、叙事,唯美的语言在塑造人物,烘托环境氛围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对于语言的音乐特性,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形式是美的,这些语言的形式美体现为:整齐的、抑扬的、回环的等,而音乐也具备这些形态的美。在一定程度上,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形式美也就是语言的音乐美。这充分体现了音乐对于文学语言的影响。同时,透过文学中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上的变化,倾听作者内心的旋律,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我们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文学作品中突显出强烈音乐韵味。

同时,音乐作品具有丰厚的的文学内涵。音乐中的旋律起伏,节奏变幻中无不透露出歌词的内容情感,这是文学在音乐上的最好体现,文学之美在富有韵律和单行的旋律线条里悠扬荡漾,两者互相融合,共同造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梁祝》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音乐的起承转合与故事情节相匹配,当故事达到高潮时,协奏曲通过声音节奏的变化来展现矛盾斗争的激烈,极大地加强了艺术感染力,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视觉听觉的震撼为我们呈现出《梁祝》悲剧,也极好地诠释了这部音乐作品中丰厚的文学内涵。

参考文献:

[1]尹勋锋.试论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必然联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2]杨冬菊.渗透・融合繁荣・发展――音乐与文学的相关关系探析[J].文史纵横,2009,(06).

[3]刘璇.《梁祝》中音乐与文学的联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3).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3

【关键词】声乐艺术;校园音乐文化;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高校也在积极的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声乐艺术,将声乐艺术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通过科学高效的实施,实现校园音乐文化的科学建设与发展,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与高校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一、声乐艺术的启示作用

在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声乐艺术包含很多的内容,像,音乐文化、音乐语言等等,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学生可以倾听美好的音乐,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能够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因此,应充分的利用声乐艺术的启示作用高质量的开展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对声乐艺术进行充分的欣赏。学生可以倾听美好的音乐、观看钢琴演奏、小提琴演奏,通过充分的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示,学生会自觉的参与到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进而提高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质量[1]。②声乐艺术的内涵较为丰富,且对校园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内涵进行细致全面的剖析,将其全部整理出来,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式方法、发展方向,促进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③利用声乐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例如,举行歌唱比赛、举行声乐才艺比赛、举行音乐联欢晚会等等,通过利用多种声乐艺术形式,能够进一步丰富校园音乐文化,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2]。

二、声乐艺术的推动作用

声乐艺术能够推动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校园音乐文化主要以音乐为核心,其与声乐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校园音乐文化发展中,可以将声乐艺术作为推动力。例如,发展声乐艺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声乐技能,学生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为高校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3]。另外,学生在学习声乐艺术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灵感,积极的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促进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另外,高校还应该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硬件及软件方面的支持,例如,购买先进的声乐艺术设备、引进优质的教师资源、开发高水平的教材,使学生能够更为充分的学习声乐艺术,进而学生也才能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声乐艺术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良好音乐文化氛围的营造方面,试想,教师积极的进行音乐艺术科研、教学,学生努力学习声乐技能,这在无形中会形成内在的力量,推动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应将声乐艺术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使其成为内在的驱动力,实现最佳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效果[4]。

三、声乐艺术的主导作用

在校园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声乐艺术具有主导的作用。由于校园音乐文化的主要建设者除了高校的教师之外,还有相关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这类学生是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骨干,他们利用专业的声乐知识、高水平的声乐技能,推动了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在校园音乐活动中,不能缺乏声乐艺术对青春的感召力,也不能缺乏一批批充满青春气息的学生,其成为校园音乐文化的主要主导者[5]。因而,在校园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以最专业的声乐艺术作为主导,以学习声乐艺术的学生作为指导者,高质量的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以实现最佳的建设效果,为高校未来的发展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四、结论

声乐艺术在校园音乐文化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其主要具有启示作用、推动作用、主导作用等,高校也应该认识到声乐艺术对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应充分的认识到声乐艺术的重要性。高校应通过发展声乐艺术、利用声乐艺术充分的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提高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及发展需求,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莉.形为神设、神以形传——谈中国声乐艺术的独特风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11).

[2]塔玛夏•托力克巴衣.谈高职院校声乐教学[J].当代音乐,2015(23).

[3]王茹.声乐与器乐共性及对声乐教学所带来的启示[J].乐器,2015(12).

[4]付磊,李旭,李峰,谢永宏,邓武军,曾静,侯志勇.试论美学视域中的声乐艺术[J].通俗歌曲,2015(10).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4

【关键词】音乐;艺术体操;教学

0.前言

选题依据:艺术体操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e・J・达尔克罗兹为了实现身体运动与音乐的结合,创编了节律动作、训练听力动作和即兴动作,通过人体在音乐节律下完成一系列的动作来展现人体运动的美并完成对音乐的诠释。其最初的目的是以身体的自然动作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律地活动,从而体现躯体的柔韧性和动作的艺术性[1]。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艺术体操目前已经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艺术体操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可以说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不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器械技术,还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力,将体育中的力量、技巧和音乐中美的旋律充分结合在一起,展示体育技巧和音乐韵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艺术体操与音乐的关系可以比作为“鱼水关系”。音乐是艺术体操项目的最大特征,也是艺术表现力分值的一个评判内容之一。在艺术体操比赛规则中强调“音乐编制缺乏整体性、音乐和动作的节奏缺乏一致性、音乐与动作的特性缺乏和谐均要扣分,扣分值从0.10、0.20、0.30或更多直至分”[2],它是艺术表现分值的20%。运动员能否在表演和竞赛过程做到动作与音乐的统一,创造一种完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决定表演、比赛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艺术体操动作的幅度、速度、风格和表现力都受音乐的制约。音乐不仅能激发艺术体操练习者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还有助于培养艺术体操练习者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因此,对音乐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面论述,探讨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及选择音乐时应注意的问题显得意义重大。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期刊,对2000-2009年有关艺术体操教学、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音乐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专题检索,为本文准备详实而丰富的资料。

1.2专家访谈法

就音乐与艺术体操教学相关问题以电话和面谈的形式咨询湖南省艺术体操界专家5名,广泛听取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为论文的撰写获取宝贵的资料。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

音乐是用音响作为材料来表达情感的,而艺术体操则是用人体的动作来构成自己的形体美的,但她们是博大精深的抒情艺术中不可分割开的一对孪生姊妹,两者相互映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艺术体操寸步难行。而艺术体操则是音乐的具体化和形象化,艺术体操在创作和表现的过程中,是完全离不开音乐的。

2.2音乐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音乐与艺术体操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的作用非常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素养,调节学生情绪

在艺术体操中,无论是一般专项训练,还是成套动作都离不开音乐,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和节奏方面的素养,还可以在训练中调节学生的训练情绪。

在一般专项训练中,音乐不仅可以调节动作的节奏速度,而且不同力度变化的音乐对动作的力度也起到了不同作用。基本训练中的准备活动不仅给予动作以节奏和力度,还给予学生以不同的情绪。动作依据这些变化,体现出不同动作的不同风格。相同的动作,在不同音乐的伴奏下,也会表现出的情绪与力度。如一个简单的走步动作,在不同音乐风格的伴奏下,所体现出的动作形式也相对有所变化。如使用强有力的进行曲进行伴奏,如迪斯科等,在这个音乐伴奏下进行走步时,应有别于平常人的行走,动作行进有力,带有一种自豪的神情,又如使用柔和舒缓的音乐,初学艺术体操时的步法练习、三级徒手操音乐等,在此音乐伴奏下进行走步,就会使动作变得柔和而连惯,松弛而有韧性。同样的动作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下,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充分体现出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这不仅强调了动作的速度与力度,也锻炼了学生在相同动作不同风格音乐下的不同表现方式。在组合练习中,由于组合是一种技术、节奏、身体感觉,协调和速度等多方面的练习,这些变化就更需要使用音乐来进行调节了,乐曲速度、力度的变化可以带动动作的变化。

2.2.2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是行动信息

音乐艺术对于情感、气氛有着很大的直接作用。艺术体操是一项有节奏的韵律运动,音乐以富有情感的旋律影响着艺术体操练习者的动作和表现力。因为当外界一定频率的声波作用于人体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如心跳、血压、呼吸及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都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完成艺术体操的动作和表现艺术体操特有的风格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音乐风格将为艺术体操提供不同的行动信息,如雄壮奔放的拉美音乐舞曲就可使学生动作在热情、欢乐、奔放、粗犷的音乐氛围中,表现出挺拔、高昂、坚定的气质和动作;而浪漫、抒情的乐曲则使学生产生沉静、略带忧郁和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动作表现手法。总之,美妙、和谐、动听的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学生在音乐的感染和鼓励下,产生积极、主动、热情的练习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整套动作的条件反射,牢固地记忆动作顺序,加快学习动作进程。

3.结论与建议

结论:

(1)艺术体操音乐是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它既有音乐的艺术性,又有独特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手法,它的音乐价值在于强化人体动作的律动和美感,赋予运动丰富的感彩和表现力,符合音乐的美学特征。

(2)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是行动的信息,对培养学生坚强和高尚品德起到重要作用。

(3)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可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加深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增强学生音乐想象能力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3]张娟.略论音乐与艺术体操的互动性[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90.

[2]艺术体操比赛规则[DB/oL].中国体操协会网:省略/,2006,12,6.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5

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中,人们生活的苦与乐都会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得到反映。所谓的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高度融合,影视音乐能够以抽象、概括的思维来体现影视的中心以及主题思想,从而赋予影视艺术崭新的生命力。分析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古典的交响乐一直以来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音乐,在不同年代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像动画片《猫与老鼠》中,不仅实现了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而且也实现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在广袤的音乐时空中,持久绵延的音乐与瞬时音乐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音乐风格各异,从它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多种的社会形态,像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夜宴》,那种轻慢的音乐与血心屠杀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伴随着屠杀场面的不断推进,音乐也有轻慢的古典旋乐转换成钢琴乐与交响乐的激烈撞击,期间强烈的视觉画面也与音乐交融在一起,彰显了影片中高贵的女性色彩以及皇权主义。纵观当前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意识到音乐与画面影视艺术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音画综合效果已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观众已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着这种融合艺术所带来的影响,在不觉间被具有光影的画面以及流动的音乐所吸引。经典影片中的《出水芙蓉》与《音乐之声》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究竟是什么因素感染、感动着观众,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这种感染力来自影视画面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带来的特殊魅力。

(二)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二者都可以展现人类真挚的情感。一方面音乐能够激发人类对文学创作的灵感,给予人们无尽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文学是音乐创作的基础语言,能够表现音乐的主题。中国的何战壕、陈钢将文学作品《梁祝》改编成了小提琴协奏曲,西方的柴可夫斯基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了交响乐幻想曲,这些都是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范。人生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人生中总会有精彩与低沉的旋律,而这些旋律正如乐章中的插曲,或者是几个跳跃的音符。尽管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存在有一定的差别,但正是二者之间的差别,才使得二者融合起来更具有魅力。文学与音乐都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艺术是具有共性的,文学艺术以及音乐艺术正是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方式,如若将这两种艺术融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那么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还是音乐艺术的角度讲都会收到良好的功效,可以说二者的结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歌曲便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最好典范,歌曲吸收了二种艺术的特点,很好的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体验。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表达的情感比较抽象,但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而文学则相反,文学表达的情感细腻,但是生动性差。如此看来,用音乐渲染文学,用文学来解释音乐,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是创作歌曲时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三)音乐艺术中各种表现形式与风格的混搭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6

(一)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影视艺术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中,人们生活的苦与乐都会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得到反映。所谓的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高度融合,影视音乐能够以抽象、概括的思维来体现影视的中心以及主题思想,从而赋予影视艺术崭新的生命力。分析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古典的交响乐一直以来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音乐,在不同年代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像动画片《猫与老鼠》中,不仅实现了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而且也实现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在广袤的音乐时空中,持久绵延的音乐与瞬时音乐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音乐风格各异,从它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多种的社会形态,像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夜宴》,那种轻慢的音乐与血心屠杀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伴随着屠杀场面的不断推进,音乐也有轻慢的古典旋乐转换成钢琴乐与交响乐的激烈撞击,期间强烈的视觉画面也与音乐交融在一起,彰显了影片中高贵的女性色彩以及皇权主义。纵观当前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意识到音乐与画面影视艺术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音画综合效果已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观众已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着这种融合艺术所带来的影响,在不觉间被具有光影的画面以及流动的音乐所吸引。经典影片中的《出水芙蓉》与《音乐之声》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究竟是什么因素感染、感动着观众,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这种感染力来自影视画面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带来的特殊魅力。

(二)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二者都可以展现人类真挚的情感。一方面音乐能够激发人类对文学创作的灵感,给予人们无尽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文学是音乐创作的基础语言,能够表现音乐的主题。中国的何战壕、陈钢将文学作品《梁祝》改编成了小提琴协奏曲,西方的柴可夫斯基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了交响乐幻想曲,这些都是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范。人生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人生中总会有精彩与低沉的旋律,而这些旋律正如乐章中的插曲,或者是几个跳跃的音符。尽管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存在有一定的差别,但正是二者之间的差别,才使得二者融合起来更具有魅力。文学与音乐都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艺术是具有共性的,文学艺术以及音乐艺术正是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方式,如若将这两种艺术融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那么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还是音乐艺术的角度讲都会收到良好的功效,可以说二者的结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歌曲便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最好典范,歌曲吸收了二种艺术的特点,很好的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体验。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表达的情感比较抽象,但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而文学则相反,文学表达的情感细腻,但是生动性差。如此看来,用音乐渲染文学,用文学来解释音乐,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是创作歌曲时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三)音乐艺术中各种表现形式与风格的混搭

在音乐艺术中,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器乐、声乐、旋律音乐、节奏音乐、古典风格、民族风格、流行风格等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混搭与风格的混搭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音乐艺术的趋势与潮流。在多个平台中显现出这一“艺术混搭”。比如歌曲演唱与节奏音乐的融合成为说唱艺术,民族风格与流行音乐混搭成为新民歌的新体裁。在综艺晚会与一些大型艺术展演中,电视导演也纷纷尝试应用各种混搭形式来丰富屏幕。

二、结语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7

关键词:俄罗斯古典音乐教育优秀传统

今年是我国的俄罗斯文化年,许多重要的俄罗斯文化(包括俄罗斯优秀的古典音乐文化)的宣传、介绍和鉴赏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在持续发展着,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开创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异质文化精华的借鉴吸收,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正如《望周刊》所说,中国人有着“永远的俄罗斯情结”①,俄罗斯文化年的开展,为我们认识、学习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俄罗斯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大国,在世界文明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外国包括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精华,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直接目标。尤其是深入了解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借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吸取其异国优秀文明传统,为我国音乐文化教育发展服务,对于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熏陶,提升广大青少年的艺术文化素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介绍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的经验和特色,设想通过深入发掘俄罗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蓬勃的现代活力,向公众展示一个全面而又生动的俄罗斯音乐艺术大国形象,给俄罗斯文化年提供一个有益的资料借鉴,也揭示出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对于我国现代艺术文化教育的借鉴意义,直接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及其特色

作为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度,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全民爱好音乐的氛围,这种全民爱好音乐的特点,源于它有着古典音乐文化教育熏陶的优秀传统。而且,21世纪的俄罗斯经过了诸多社会剧变之后,其伟大的古典音乐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兴,此间的原因,如同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硕士生吕冬所说:“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已经深深地嵌在每个俄罗斯人的灵魂里。”②简要概括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至少有下面几点。

(一)从小培养,音乐艺术教育深入家庭

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戏剧院,常常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到剧院去。观看演出时,每个人都很投入,时常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向自己喜欢的演员献花。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也是父母经常带孩子光顾的地方。孩子们从小就聆听许多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曲,感受到许多艺术作品的魅力。父母对孩子的这种通往艺术殿堂的引导和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修养。

游览艺术博物馆,是俄罗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年轻父母对孩子耐心指点、讲解。在周末和节假日,父母常常带孩子去公园、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放歌、作画、读书、凝思。这有助于把对周围世界的美的观察和感受,作为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的快乐、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为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坐在大陵墓上,四周响起各种鸟儿和谐的大合唱,空气中飘荡着青草的芳香。我们沉默不语,不必给孩子们讲很多,也不必用叙述填满他们的脑袋……”“让孩子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喜欢听百花怒放的花园里和荞麦花盛开的田野上那悠扬的乐曲,欣赏春暖草地上和秋风细雨里那悦耳的旋律。”③这种从小给后代以艺术熏陶的做法,无疑为音乐国度的文明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艺术张力源泉。

(二)开设各级各类音乐学校,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

据《国外学校和教育》④介绍,俄罗斯有许许多多的七年制儿童音乐学校,学生一边在普通学校学习,一边在儿童音乐学校学习。优秀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入学考试进入音乐学院。另外,还有大约1000所儿童歌咏学校。这些学校招收4至6岁的孩子,学制6至9年。除合唱外,可学习乐理基础知识和演奏乐器。俄罗斯有好几座儿童音乐剧院。俄罗斯的学校基础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夜校等。音乐课在普通学校中是必修课,一般每周1课时。这类音乐教育是免费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传统音乐课的内容以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合唱为主。教师授课时有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乐课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我们国内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大纲。补充性公共音乐教育亦即上面所说的专门的儿童歌咏学校,七年制。音乐夜校也是免费的,包括音乐俱乐部、音乐小组等。音乐教育的多种形式,为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主要是:强制性公共音乐教育时间的延长,为九年。同时允许强制性音乐教育教学大纲的多样化。目前俄罗斯政府指定可供选择的教学大纲已经有5套⑤,每所学校可以从中任选一套。此外,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中小学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排练举办音乐会,他们甚至可以演芭蕾舞剧、歌剧、交响乐、大合唱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艺术节目。许多地方每年为少年儿童举办“音乐之春”“音乐团”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社会各界也都大力支持学校音乐教育活动。有很多作曲家、出版社还每年为儿童出版多种音乐作品集,介绍音乐知识、传播音乐文化,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趣味,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显然,俄罗斯古典音乐之历久不衰,自有所本。大力普及古典音乐艺术的结果,直接提升了俄罗斯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政府大力扶持

即使是在经济转型、局势动荡时期,俄罗斯政府对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也没有停止。如1999年7月,俄罗斯普通和职业教育部(2003年俄罗斯政府组织改造后已不存在)就专门颁布了《艺术教育大纲》,鼓励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强调加强全民音乐教育。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投资,使得音乐艺术教育成为全俄罗斯的小学和初中联邦课程、民族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俄罗斯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包括绘画、音乐、世界艺术和文化。又如俄罗斯政府给出了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具体是: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大纲》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育注重对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的整体培养。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更是重视古典音乐艺术教育,俄罗斯不仅专业艺术院校众多,且有很多综合类大学也设有艺术系。这些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果说高等学府是俄罗斯音乐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各地音乐学院、艺术中学、小学就构成了坚固而又庞大的塔身。正所谓“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再如,俄罗斯政府放开政策,鼓励支持各种音乐艺术教育活动齐头并进。除了强制性音乐教育之外,还开设有专门音乐学校和音乐夜校,这些都是政府出钱,学生免费接受教育的。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蒸蒸日上,为民族的音乐艺术发展,添加了强大的行政力量。有人统计说,按人口比例来计算,俄罗斯青少年中学习音乐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⑥。

(四)丰富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

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抑或是学校教育、社会宣传,都强调教材容量的饱满和古典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教材内容突现下述几个特点。

一是大量的古典音乐艺术内容被编进教材。在各级各类学校和艺术学院的教材中,都有着大量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丰富内容。例如从格林卡奠定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基础以后⑦的音乐艺术成就,都被编进教材。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都成为音乐艺术教材的首选。如格林卡的《为沙皇献身》⑧《鲁斯兰与柳德来拉》等,达尔戈梅斯基(alexanderdargomyzhsky,1813—1869)的《水仙女》和《石客》等,此外还有五人团⑨、柴可夫斯基(pyotrtchaikovsky,1840—1893)、拉赫玛尼诺夫(sergeyrakhmaninov,1873—1943)和斯克里亚宾(alexanderskryabin,1872—1915)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袭的欧陆浪漫乐风,葛令卡作品的俄罗斯的民族性活化,巴拉基列夫、库伊、鲍罗定、穆梭斯基与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的国民乐派,以及史克里亚宾的不寻常的音色探索,史特拉汶斯基频掀波澜的经典作品,悉数被编进教材。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丰富与繁盛,成为俄罗斯青少年艺术追求的典范。

二是教材将世界上古今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如世界文化艺术的基本风格和潮流、古俄罗斯音乐艺术、古代和中古文化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义、17至19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中的古典主义、17至18世纪西欧的启蒙思想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19世纪文化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9至20世纪俄罗斯的艺术生活、20世纪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20世纪末艺术的新形式和新体裁等等,都成为俄罗斯中小学艺术教材和课程的设置内容。

三是教材主要强调古典音乐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节奏等,选择表现民族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高雅的艺术特色。俄罗斯主要音乐家的作品有的深沉宏伟,有的敏感细腻,无不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们处在剧烈变革时代热烈而又丰富的心路历程。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六交响乐《悲怆》,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声乐套曲,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弦乐四重奏等,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俄罗斯乃至全世界听众的广泛欢迎,时至今日依然是各大歌剧院、音乐厅里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这些具有代表俄罗斯先进文化的作品,都为俄罗斯音乐艺术教材所极力推崇。

(五)继承传统,致力创新

俄罗斯政府和艺术界人士专注于古典音乐的教育和发展,并致力于不断地创新,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来,继承了俄罗斯音乐文化优良传统的古典音乐高雅艺术,伴随着具有音乐天才和前卫思想的新生代的加入,正沿着世界艺术的发展轨道前进。俄罗斯音乐教育创新的成果突出表现在融合与推陈出新上。其直接的成果是出现了许多新的剧团剧院,在莫斯科,由叶夫盖尼·卡拉伯夫主倡的新歌剧院和德米特里·别尔特曼领导的盖利公歌剧院就很有代表性。同时还产生了包括把交响乐、爵士乐、歌剧与音乐剧合为一体的新风格流派。音乐艺术范围逐渐扩大,高雅音乐正在探索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比如歌剧中的表演成分越来越多,导演有时会忽略音乐和歌唱的表现之间的差异,力图使演出更具现代感。又如引起观众极大兴趣的国家模范交响乐团与“蝎子组合”的联合演出,也是在寻求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结合点。概括起来,俄罗斯古典音乐教育的继承创新主要体现在:

人文性与经典性的结合。俄罗斯人不是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这样的理念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当前,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将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作品和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作为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多少世纪以来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遗产、艺术发展的联系和价值、俄罗斯各民族的文化对世界艺术和文化的贡献,等等。我们认为,人文性和经典性的结合,就是一种创新。

强调体验和实践创造。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作、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地、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音乐艺术课程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现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例如,每个学期,学校、文化宣传部门都要开办节日演出、周末舞会、专题调演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极好机会。正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大力强调音乐艺术教育的体验和创造,才使得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艺术张力是永恒的。有人说,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之后,俄罗斯的音乐没有静止,没有凝固,没有被所谓的“现代艺术只能屈从浅薄的市场化”理论所吓倒。“俄罗斯的流行古典音乐让人相信,一个血液里流淌着音符的民族,有的是乐观放达的个性,异彩纷呈的生活。”⑩这除了源于俄罗斯民族对音乐的偏好和根深蒂固的艺术情结之外,俄罗斯古典音乐本身的永恒魅力和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执著,应该是首要的原因。

如果说俄罗斯的古典音乐,以其博大精深和丰富繁盛充实着文明世界,在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俄罗斯悠久的音乐艺术教育传统所熏染的国民音乐文化意识、高雅的艺术追求,成为世界各国有凤来仪的艺术旗帜,那就显得非常自然了。提高文化艺术素质是举世公认的美化心灵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热烈的社会现象,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教育普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二、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教育优秀传统之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显著加强,对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也日益深化。目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艺术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全民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及其特色是很有典范意义的,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来。

(一)深化改革,加强学校艺术教育

学校要切实加强音乐艺术教育,要通过理念更新和课程设置,把音乐艺术教育摆到突出位置。要去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让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现在我们的初中高中学校,音乐课比例很少,音乐课歌声很少,有些学校音乐课可有可无,特别是高中阶段,受高考制约,高三学生的音乐活动近乎停止。这是极不应该的。学校应该通过课程标准要求,强化音乐艺术教育。同时,艺术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显然,更新理念,深化改革,加强学校音乐艺术教育,是我们普及全民音乐艺术的关键。

(二)音乐艺术教育要从小抓起

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艺术形象的鲜明多样和直观具体,很容易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儿童的审美知觉越深刻,他们思想的飞跃就越有力,他就越渴望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更多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父母和老师要充分调动大自然、言语、文学、音乐、绘画、造型艺术等一切手段,去发展学生的情感——审美修养。学校和社会应该鼓励学生学习欣赏音乐艺术,鼓励学生投身艺术事业,从事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在中学和高等学校,艺术课程应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学习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三)政府动员,实现国民音乐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加强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政府的运作。近年来,我国在推行全民体育运动、实现道德纲要目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绩效。我们认为,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国民艺术素养,也需要全民动员。政府可动员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种媒体,包括宣传、文化、教育、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加强宣传动员,大张声势,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把音乐艺术意识和理念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去,借以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晚会、《同一首歌》各地巡演活动、湖南卫视的“超女”海选活动等,都产生过万人空巷的艺术效应,值得总结和优化。

总之,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艺术教育的优秀传统,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可以预料,经过政府的提倡和推进,发挥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借助媒体的宣传,加上吸引借鉴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优秀传统,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

注释:

①中国人永远的俄罗斯情结[j].?望东方周刊,2006.01.11.

②吕冬.俄罗斯古典音乐嵌入灵魂[j].人民日报,2006.06.28.

③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

④网络电子读物./uploadfile/200633175935808.doc

⑤魏兰.俄罗斯传统公共音乐教育体系及近年来的发展[j].

⑥同②

⑦格林卡(mikhailglinka,1804-1857),为国民乐派的奠基者。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新时代,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⑧《为沙皇献身》又名《伊万·苏萨宁》描写一位普通老农为国捐躯的故事,音乐采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曾被讥讽为“马车夫的音乐”,然而最终还是被承认为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⑨五人团(又称“强力集团”)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由俄国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在报刊文章中的称谓而得名。详见《西方音乐简史》,/pdf/12/ts012100.pdf

⑩吴昊.俄罗斯音乐交响曲[j].人物,2006.4

同③,第7~8页

参考文献:

[1]李范.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5.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8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独立设置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可自行划定录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2018年共有27所在沪招生的独立设置艺术类本科院校(含参照执行院校)自行划定录取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现公布如下:编码

院校名称

本科文化线

备注

a06

东华大学

产品设计

261

外语不低于70分

服装与服饰设计

外语不低于70分

环境设计

外语不低于70分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日合作)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服装设计中英合作)

英语不低于90分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环境设计中英合作)

英语不低于90分

视觉传达设计

外语不低于70分

数字媒体艺术

外语不低于70分

艺术与科技

外语不低于70分

表演(服装表演)

表演(影视戏剧)

a18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学招考方向)

373

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乐器修造艺术招考方向)

246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录音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a70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表演(时尚表演与推广)

261

表演(音乐剧表演)

表演(影视与话剧表演)

表演(流行演唱)

表演(流行舞蹈)

播音与主持艺术

语文≥90

文物保护与修复

艺术与科技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雕塑

绘画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动画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

B01

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

话剧影视表演班

261

话剧影视表演双学位班

戏剧影视导演

戏剧影视导演

402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舞台设计

261

舞台灯光

舞台服装

舞台化装

舞台造型体现

演艺影像设计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创作

427

电视剧创作

戏剧学

戏剧史论与批评

402

戏剧策划与应用

表演

音乐剧表演

261

京剧表演

180

京剧音乐伴奏

180

歌剧表演

261

偶剧表演与设计

261

舞剧表演

180

戏剧影视导演

戏剧教育

402

演出制作

402

影视编导

402

影视制片

402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

261

B05

北京电影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创意策划)

427

戏剧影视文学(剧作)

427

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导演)

351

表演

261

影视摄影与制作

377

录音艺术(电影录音)

45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351

新媒体艺术

351

艺术与科技

502

环境设计

351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351

产品设计

351

戏剧影视导演(广告导演)

351

电影学(制片与市场)

452

电影学(电影评论)

452

摄影

502

动画

351

漫画

351

戏剧影视文学(动漫策划)

427

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电影技术)

377

广播电视编导

502

数字媒体艺术

402

B06

北京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

中国古典舞

≥202

中国民族民间舞

芭蕾舞

音乐剧

国际标准舞

舞蹈编导

≥242

舞蹈学

舞蹈史论

≥334

舞蹈教育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261

B07

中国戏曲学院

音乐学

357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戏曲作曲

272

音乐制作

357

音乐表演

民族器乐

272

录音艺术

音响艺术设计

408

表演

京剧表演

238

京剧器乐

昆曲器乐

昆曲表演

戏曲形体教育

戏曲舞蹈

多剧种表演

多剧种器乐

影视表演

272

戏剧影视导演

戏曲导演

255

戏曲影视导演

408

戏剧影视文学

戏曲文学

476

国际文化交流

493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戏曲舞台设计

391

舞台灯光设计

化装造型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戏曲服装设计

272

动画

357

绘画

340

视觉传达设计

357

数字媒体艺术

357

B08

天津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260

B09

天津美术学院

美术学类(各招考方向)

343

设计学类(各招考方向)

书法学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

353

B10

鲁迅美术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类

308

美术学类

美术学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335

B13

南京艺术学院

艺术史论

361

广播电视编导

影视摄影与制作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策划与制片)

音乐学

321

音乐学(师范)

音乐学(音乐传播)

音乐学(乐器修造)

书法学

321

播音与主持艺术

321

戏剧影视导演

录音艺术

舞蹈学

表演

281

音乐表演(声乐演唱)

261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管弦与打击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钢琴与键盘乐器演奏)

音乐表演(音乐剧)

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唱)

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奏)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计算机作曲)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创作)

舞蹈编导

241

舞蹈学(师范)

绘画

281

中国画

公共艺术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动画

数字媒体艺术

雕塑

工艺美术

艺术与科技

舞蹈表演

201

B14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学

281

艺术学理论类

戏剧与影视学类

录音艺术

美术学类

书法学

设计学类

中国画

环境设计

B15

景德镇陶瓷大学

动画

261

语文70、英语65

美术学

公共艺术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雕塑

绘画

陶瓷艺术设计

B16

山东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音乐剧)

261

音乐表演(戏曲音乐伴奏)

210

舞蹈表演

210

广播电视编导

261

B17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

359

英语不低于70分

美术学

艺术史论

设计美术类所有专业

261

B19

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学(各招考方向)

299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264

录音艺术(各招考方向)

264

音乐表演(各招考方向)

255

舞蹈表演

216

舞蹈编导

255

B20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学

402

书法学

261

其他美术类各专业

261

B23

四川美术学院

造型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实验艺术专业)

360

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

B24

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各招考方向)

300

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舞蹈学

B26

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史论

464

美术学

450

艺术设计学

432

音乐学

386

其他所有专业

261

B30

清华大学

设计学类

401

语文、外语不低于90

B31

中国传媒大学

最低文化折算比值(高考文化成绩/自招线)

详见学校招生章程中

相关说明

播音与主持艺术

0.75

戏剧影视导演

0.85

表演

0.6

影视摄影与制作

0.7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0.7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

0.7

动画

0.7

动画(游戏设计艺术方向)

0.7

音乐学

0.75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

0.65

表演(音乐剧表演校际交流项目双学位班)

0.6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1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

1

戏剧影视文学

1

数字媒体艺术

1

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

0.95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0.9

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

0.95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

0.7

B33

北京服装学院

表演(服装表演、广告传播方向)

301

动画

外语不低于60分

绘画

雕塑

摄影

中国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B34

江南大学

美术学

261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B38

浙江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媒体创意方向)

421

广播电视编导

录音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礼仪文化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播音方向)

外语不低于105分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

摄影

B39

浙江理工大学

产品设计

261

服装与服饰设计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B55

浙江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261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舞蹈学

舞蹈编导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9

【关键词】音乐艺术培养美育价值

我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已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传播上却仍处于缓慢摸索前进的阶段。这在专业的音乐艺术类院校中亦是常态,在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中更是成效甚微。再者,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对于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重视“理工”技术,轻视“人文”艺术的现象,因此更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挽救音乐艺术培养与教育的颓势!

一、音乐艺术教育于高校之现状

1.低存在感

应试教育模式之下,音乐艺术课程常常无人问津!大学阶段,虽然学校环境更加开放,人才培养从单一的应试教育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途径。然而思维定式的严重侵蚀还是使得学生对于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课程漠不关心,难以取得应有的艺术教育培养和熏陶的目的,提高全面素质更无从谈起。然而更加致命的是,学生对音乐艺术兴趣索然的时候,作为校方,却大都对音乐艺术教育持有一种忽视的态度。这就使得学生根本没有途径接触到更多的音乐艺术,就更别谈培养艺术兴趣,提升艺术修养了!音乐课程边缘化,冷淡化,校方下意识的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将音乐艺术教育排在了较靠后的位置。而且放任学生的漏课、逃课行为,在课程制度管理上根本没有做到像其他学科一般重视,造成极低的“存在感”,作用全无!

2.低“出场率”

从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情况来看,虽然在校内开设有各种与音乐艺术相关的选修课或者活动,但是却几乎都只浅尝辄止,根本无法真正展现音乐艺术的全部内涵。而且校方在高校音乐教育第二课堂及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进程缓慢!使得在工科技术氛围极为浓郁的大学校园,几乎难觅音乐艺术的踪迹。除了每年必备的元旦文艺汇演之类的活动,便再也没有可供学生表现艺术,分享音乐美感的平台。多元化的舞台就是音乐的第二课堂,多样音乐活动就是音乐艺术交流和发展的“东风”!然而现状令人堪忧,普通高校的音乐之风至今还在沉寂之中。

3.难“发展”

音乐艺术的低存在感、低出场率,两者双重影响之下,直接造成了音乐艺术教育在艺术氛围本就稀薄的普通高校中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更灾难的是,普通高校中音乐艺术发展似乎走入了死胡同,发展艰难!其一,教育资源缺乏!长久以来,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高校并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和音乐教育资源储备,更没有给相关学科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这就陷入了即便想教好音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其二,校方对音乐艺术文化氛围如何建设,经验缺乏,也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再加上各高校和艺术类院校没有交集,短时间难以形成合作,也难以寻求到足够的教育帮助。重重影响下,高校音乐艺术建设举步维艰!

二、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的意义

音乐艺术并不是专业艺术类院校的专利。恰恰相反,对于普通的非艺术类院校来说,音乐艺术教育的必要性更加不容忽视。音乐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今传播最广,也是最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相较于其他的艺术门类,音乐艺术以其丰富性、直观性和大众性,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易在学生中得到推广。另外,音乐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可以起到对高强度的理工学科的缓冲、中和作用。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挖掘出学生深藏的潜能。音乐艺术教育还能陶冶情趣,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之外的感性思维,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世界,体悟从其他学科无法感受到的世界之美,人生之美。[1]因此,音乐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具有非常高的美育价值,对大学人才培养,素质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教育的转变与革新迫在眉睫。

三、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

1.从思想层面的转变、革新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激发出人们心底的共鸣。而普通民众却总将其定义为一种贵族文化,认为只有少部分人可以真正走入其中的世界并了解音乐艺术。这种思想已然陈旧!当今的新时代,信息交流广泛、频繁,音乐借此能够毫无国界的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以高校应该从教育思想层面做出根源性改变,抛却那些将音乐束之高阁的言论,真正将音乐艺术的精髓通俗的表达出来,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从源头做起,设立音乐教育公开课,开展音乐艺术交流活动,强化音乐艺术在校园的普及,提高“存在感”,“出场率”,让同学们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塑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在课程教授,老师引导学生更多的接触音乐艺术的同时,校园音乐艺术的氛围塑造也不容忽视。校方可以通过组建艺术社团的方式,鼓励同学发展艺术特长。也可以在校园布局建设上多多引进音乐艺术元素。由老师带领普及校园音乐交流,传递前瞻性的音乐艺术,同时激发学生的共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艺术的学习中来。最后,通过创立新的素质评定体制,将音乐等艺术素质纳入到综合学业考核中来,使学生重视音乐艺术,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动力。[2]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素质审美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是一次好处难以估量,对品格修养、气质塑造、陶冶情操乃至性格的形成有着正面的良好作用的精神洗礼。音乐的世界往往是天马行空的,没有固化的逻辑,没有死板的框架。在普通高校推行音乐艺术教育,就是要让我们在这样的音乐世界中解放天性,训练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感”,从而达到音乐艺术教育的真谛。[3]与专业的学科教育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从而培养出当今时代真正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彪.许静实施音乐类卓越艺术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必要性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7).

[2]黄静.浅析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中的音乐艺术培养与教育[J].音乐大观2012(5).

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篇10

关键词:音乐学科综合理解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等三大领域。对照以往所有的教学大纲,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突破,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新成果。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音乐作为一门美育学科,不仅主体内涵之间、主体与各种艺术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都不乏一些关联。这些丰富多彩的关系网络,为音乐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材,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去寻求各方面的有机联系。

一、音乐教学内部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音乐教学内容的内部综合是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相关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器乐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例如中国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的欣赏教学。教具准备:鼓、钹、锣、镲等打击乐器实物,学生准备5双筷子。在教学过程中,先用读、拍、筷子等做节奏练习,并用筷子为《金蛇狂舞》的B段音乐伴奏。欣赏完第一遍后提问:这首乐曲是谁写的?怎样的情绪?中国乐曲还是西洋乐曲?你认识乐曲中几件乐器?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这堂欣赏课将听、奏、演等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边听边动,在音乐实践中积极参与、主动欣赏,既培养了音乐审美情趣又了解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认识了鼓、钹、锣、镲等民族乐器,有效地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内部综合。

音乐教学领域内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沟通、彼此强化的关系。它们的相互沟通,肯定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这种教法的教学效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综合,即是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即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如在欣赏曲艺音乐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演唱《重整山河待后生》;在欣赏德彪西的《大海》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日本画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或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印象派音乐的某些特征;在演唱《青春舞曲》时,可以引导学生跳一跳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在欣赏古典主义音乐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欧洲古典主义的建筑或雕塑;在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时,可让学生读一读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这一切的综合,都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体验、理解、鉴赏、表现音乐。

正如音乐家埃塞比乌斯说的: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时,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中获益良多。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来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三、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是指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在内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教学。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以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以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节奏与自然界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时可与自然常识课沟通;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联系很密切,也能够有效结合;特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困难。

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的《东北好》为例:这堂课之所以精彩,首要的原因是该课体现了浓郁的“黑土地文化”——东北地区民间音乐和风俗的文化风格。从地貌景观、自然风光、特产到人文特色、风土人情,再到文化艺术、音乐、舞蹈……无不渗透着这一方水土、这一地区人民的独特风情。这种由一条音乐艺术与文化艺术主线贯穿,闪烁着多种多样“亮点”(肥沃的黑土地,分明的四季,镜泊湖、长白山等风光,人参、貂皮等特产,火暴的东北人,小品、秧歌、二人转等艺术形式,红绸、扇子、大鼓等演出道具,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高秀敏等演员)的音乐课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那种身临其境般的文化感受,令人陶醉,引人遐思,使人憧憬与神往。在这节课中音乐与地理、人文等知识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对艺术歌曲《春晓》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欣赏《春晓》图到朗诵《春晓》再去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欣赏艺术歌曲《春晓》,并体会到歌曲的基本情绪:抒情优美,恬静婉转,略带有感慨感伤,钢琴伴奏渲染了诗意的氛围,歌曲的意境很美。旋律流畅好听,与诗词结合自然贴切。接着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再是各个小组讨论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对诗和音乐的体验。有展示图画、图谱,有用道具模拟自然界万物之声,有朗诵,有唱歌……最后完整欣赏《春晓》,加入学生的创造表演。这堂课是音乐与语文学科的精彩结合。课堂上,学生很开心、很主动,他们感到新鲜和乐趣,体验到音乐是一种享受和创造。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生们给予了积极的认同和很高的评价。

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宽了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音乐学科与其他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有机。关键是要杜绝形式综合,追求价值综合,使之合理、自然、得体。

音乐教学的综合是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结合,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因此,在付诸实施、推广过程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其中“提倡”两字既指明了方向,又没有生硬的指令;既肯定了目标,又考虑到过程,寓意深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