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十篇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十篇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3:18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1

一、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进行中医学基础课程时,传统方式是教师采取“口授+黑板+教材+课件”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可避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采用讨论教学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积极展开谈论,发表见解,这样一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2.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相融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中医学基础也不例外。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学生只会记住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与之配套的临床实践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采取讨论教学法,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就可以以讨论专题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一些临床病例。学生在加深对中医学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还打下了临床运用的基础,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专业中更应如此。通过讨论教学法,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锻炼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

4.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

讨论教学法将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大化,教师用生动、热情的语言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将教育变得更有活力、更丰富。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贯彻素质教育,推动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讨论教学法的组织程序与要求

1.讨论教学法的组织程序

(1)小组划分。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作为讨论学习法的基本单位。

(2)在进行授课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确定本课要进行讨论的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事先要充分备课,熟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挑选出适合的问题。学生需要课前进行预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讨论。

(3)在前两步基础上,教师用简短的时间讲授本课内容,并提出问题。随后,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组交流。这一过程要求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提问和解答,随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要及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补充,以便学生掌握知识。

(5)总结。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教师从旁指导补充,构建完整知识脉络。

2.讨论教学法实施的注意事项

(1)专题的选择要合理,涵盖面广。教师在确定讨论专题时,应该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确保讨论主题能够涵盖整个中医学基础。一般来说,专题的选择应该关注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性,并且注意将中医基础知识的点和面加以统筹。

(2)选择开放性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多方面思考。如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选择“肝胆湿热证患者身目发黄过程、湿热蕴结肝胆和肝胆疏泄功能失调症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知识点、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3)讨论环节的设置科学化。在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环节的设置应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熟悉教材内容的环节。一般而言,讨论环节需要设置在教学的重点处、知识的关键点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综上所述,在中医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中医学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治病救人,将中医发扬光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使其充分掌握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雷俊杰.讨论法在儿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9).[2]潘忠勉,李力,姚德生.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1(1).

[3]吕风华,何益群,上官海娟,王正晓,马四海.专题讨论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4]何其军,吕自力.病例讨论在病理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1(6).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2

国际经济法是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地位尤为突出。分析和研究该学科的特点,进而探讨适应其特点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国际经济法具有以下特点:(1)学科交叉性。国际经济法是随着近现代国际经济交往日趋密切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各国国内涉外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并涉及经济学相关知识的边缘性法学学科。(2)内容庞杂性。由于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体系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等;其范围涵盖调整私人国际经济交往的民商法规范、国家政府管理对外经济交往的法律规范、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等。(3)经济活动跨国性。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由于从事跨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经济关系。因此,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一词具有“跨越国境”的含义。(4)政策倾向性。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国际经济条约、国际商业惯例、联合国相关规范性决议和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法等。其中国际经济条约是各国经济利益协调的国家意志体现,受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法往往直接是政策性制度的体现与反映。(5)发展变化快。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快,各种国际经济利益集团势力此消彼长,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各种经济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较之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要快得多。(6)既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国际经济法中众多的国际商业惯例是在长期大量的商贸活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大量的国际经济条约是应各国经济交往的需求而缔结的,庞大的涉外经济法体系是各国在管理涉外经济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然而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不容易碰到,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环境,很难形成感性认识。

二、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受上述特点的影响和制约,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活动应当符合下述基本要求:(1)把握国际经济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由于国际经济法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善于把握国际经济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对国际经济法在各个法律部门中的地位有明确的了解。(2)把握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框架。国际经济法内容庞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把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即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以及内部各分支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经济法。(3)培养全球化视野与思维方式。国际经济法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这个特点要求学生在运用国际经济法知识分析和研究国际经济事件时,不能局仅限于国内情境,应从全球化角度,洞察各国乃至世界总体经济的基本势态,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4)关注相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国际经济法具有很强的政策倾向性,易受各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因此,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交往时,一定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特别是主要经贸关系对象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5)关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运行趋势。国际经济法较之传统的法律部门发展变化要快得多,因此,要密切关注和认真分析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运行趋体,探索其发展规律。(6)注重案例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国际经济法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必须注重案例教学。然而,由于这些实践活动往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易为他们所感受。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善于精选案例,还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要素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的运用

为探讨适应国际经济法特点和符合国际经济法基本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文章首先对目前我国在国际经济法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探讨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最后就笔者自己在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国际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简析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按教学活动领域划分,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理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还可按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细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和介绍该学科发展动态。前者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后者包括国际、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最新动态及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追踪学科的发展方向。(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近年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特别强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教学方法包括专题讨论、演讲和辩论等多种方式。

2.实践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还可分为:(1)社会实践。这是一种学生亲临真实社会环境的教学活动,如到法院进行审判观摩,或到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法律实习等。在进行审判观摩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观摩,活动结束后,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在让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时,要注意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提出基本的要求教学,并保持与学生实践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予以引导、辅导,或对实习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2)模拟实践。这是一种在模拟法律行为实验室(如模拟法庭、模拟非诉讼法律行为实验室和学生法律服务实验室等)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如社会实践活动真实,但学生通过扮演和体验角色,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各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均比较成熟和模式化,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理论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国际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当根据国际经济法的特点、基本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对象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在阐述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和介绍该学科发展动态时,应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国际经济法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内容庞杂性的特点,学生初次接触时很难把握,需要老师予以引导。老师可以通过对国际经济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内部各分支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来讲解,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基本理论较为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最新和最典型的案例,以诠释相关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2)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及其他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图表等有机结合,立体化地、生动地将相关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现出来,能抓住学生注意力,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把艰涩的理论变成易学、易懂、形象、实用的法律常识。(3)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以教师为中心是指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包场”,而应适当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即兴讨论,甚至引发争论等方式来启发和调动学生。在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应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确保学生的中心地位,即整个活动要由学生来组织和参与,并且要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即确定主题,提出基本的教学要求,并在最后进行总体评价。以下就以学生为中心的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专题讨论。专题讨论不同于即兴讨论,前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来组织和参与,教师仅作引导;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临时穿插于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的短时间小规模的课堂讨论。采用专题讨论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内容选择。讨论的内容必须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讨论的内容应尽量接近生活,或与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其二,题目确定、讨论的题目要明确、简练、与授课内容有直接联系。其三,时机把握。专题讨论一般应是在教师讲授了某一教学内容的要点之后,为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或澄清某些事实而开展起来的,这样学生才清楚讨论要解决的问题。其四,人员安排。首先要确定活动的组织者。由组织活动的同学根据老师的基本要求组织安排整个活动,包括拟定活动程序、规则,确定主持人,分组并在各组中选出主要发言人,会场布置等。筹备过程中组织者要随时向老师汇报准备情况,老师要根据了解的情况作出指示或调整。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

2.专题演讲。这种方式是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就事先确定的主题,综合运用各种技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是一种让学生全方位展示和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除了在内容和题目的选择上与专题讨论的要求基本相同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时机把握。一般应是在教师讲授了某一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之后进行,这时学生已对该教学单元的基本框架有一定程度了解,能够综合运用该教学单元各方面的知识探讨该问题,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其二,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一般要有2~3周的准备时间。其三,人员安排。除了要确定组织者、主持人、分组并从各组中挑选演讲者外,还要选出评委和点评嘉宾、统分员和计时员。其四,演讲基本要求。每位选手演讲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必须制作ppt课件,演讲内容要完整,有自己独立的分析,要语句通顺、逻辑严谨、表达清楚。其五,要制定评分标准。其六,为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加强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还可在程序的设置上,要求每位选手演讲完毕后,其他小组的同学要向演讲者就演讲内容提出1~2个问题,演讲者必须作出回答。其七,选手演讲完毕后,请嘉宾逐一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其八,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现场录像,以帮助同学们事后进行分析和作为教学资料保存。

3.专题辩论。专题辩论具有很强的对抗性,不仅要求学生对所涉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能够融会贯通,还要求学生思维严谨、反应敏捷、表达清晰,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由于辩论分为正反两方,每方4人,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辩论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的展示和锻炼,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组织辩论的基本要求在许多方面的与演讲相似,但要特别注意辩题的选择不仅要紧扣教学内容,还要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活动的实践,并且还要具有可辩性(即不能明显有利或不利于某一方)。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些体会

笔者曾于2009年分别以“中俄灰色清关事件和中美轮胎特保案事件比较分析”和“超世界货币是不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为题,在贵州大学法学专业学生中组织过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前者所涉事件是当时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经济事件,是最新和最典型的现实案例,并且是在讲授完国际贸易法教学单元后组织的。选题紧扣教学内容,又紧密联系当时的重大国际经济事件,融合了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的各种教学方法,因此,通过演讲比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当前重大经济事件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后者是在讲授完国际货币金融法教学单元后组织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对现存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产生质疑并引发激烈争论,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就是否需要建立超世界货币体系爆发了激烈的辩论。该辩论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该问题的国际辩论绵延至今,没有任何一方明显占优,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辩性。为办好辩论赛,学生做了精心准备,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纳、分析和研究,多次进行演练,甚至每一方内部又分为正反两方模拟辩论。在辩论中,双方唇枪舌剑,激情高昂,精彩纷呈。辩论全过程进行了录像并经过精心编辑后刻制成光碟,部分发给每位直接参与活动的学生留念,其余作为教学资料保存。这次辩论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表示通过本次辩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新的国家形式。对于中国历史的这一巨大变化,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欢欣鼓舞,他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历史潮流中去。中国学术界要讴歌这一巨大历史进步,要探索这一历史进步之所由来。在新中国的学术园地里,中国近代史学科空前地发展、成长起来。较之1949年以前,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了很大前进,无论是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与往昔不能相比的发展。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进步是在历史观方面,是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概括起来说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积极开展百家争鸣,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1954年,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胡绳发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引起了近代史学者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1957年,《历史研究》编辑部汇集了三年来学者的讨论文章予以出版。这是中国近代史学界学习唯物史观、寻求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宝贵纪录。中国近代史如何分期,看起来是编写近代史教科书的一个具体问题。但是依据什么标准分期,却涉及历史观问题,涉及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涉及叙述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以什么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胡绳有感于1949年以前的有些中国近代史教科书按照"道光时代"、"咸丰时代"、"同治时代",或者按照"积弱时期"、"变政时期"、"共和时期"来叙述历史,认为这是不足道的、不足取的,因为它"没有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本质的东西"(1);另一些教科书,甚至包括一些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说明历史的书在内则放弃了历史分期的办法,按重大事件来叙述历史,叙事时大致上采用了"纪事本末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拆散了许多本来是互相关联的历史现象,并使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线索模糊不清"(2)。在讨论分期标准的时候,胡绳批评了那种拿帝国主义侵略形态作划分时期标准的看法,认为"只看到侵略的那一面,而看不到或不重视对侵略的反应这 一面,正是历来资产阶级观点的近代史著作中的主要缺点之一"(3);同时也批评了单纯用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来作划分时期标准的做法,认为那样会走到经济唯物论的立场上去.对中国近代史分期,必须全面考察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的变化并不是亦步亦趋地随着基础的变化。胡绳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依据毛泽东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论断,提出了"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准"的重要意见。他还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要求不是在于给各个事变、各个人物一一简单地标上这个阶级或那个阶级、进步或革命的符号。如果在一本近代史著作中不过是复述资产阶级观点的材料,此外只是多了这一些符号,那并非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任务。"要使历史研究真正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就要善于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表明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面貌和实质,它们的来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它们的发展趋势。(4)"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向学术界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任务,从学术上提出了要使历史研究真正渗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的重要观点。依据这种观点,胡绳还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此后史学界一般称"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并对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胡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热烈反应。1957年新华社《中国近代史分期讨论告一段落》的消息,披露截止当时共有24篇相关。3年间,先后有孙守任、黄一良、金冲及、范文澜、戴逸、荣孟源、李新、来新夏、王仁忱、章开沅等发表讨论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报纸还报道了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第六次科学讨论会以及综合大学文史教学大纲讨论会上有关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意见。许多人同意或基本同意胡绳有关分期标准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若干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以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及其质的某些变化为标准(5);有人主张"必须严格地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树立以中国人民为中国历史主角的思想"(6);有人认为"分期标准应该是将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表征和阶级斗争的表征结合起来"(7);有人认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经济政治压迫和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成为贯穿这一历史时期的根本矛盾,也就成为贯穿各个事件的一条线索"(8)。等等。因为对分期标准的认识不同,或者虽然相同,但理解不一定相同,因而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史分期的种种不同主张。

评价这一次讨论,我认为,不在于对分期标准的认识是否统一,不在于对具体的历史分期研究取得了多少进展,而在于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近代史学界(不仅限于中国近代史学界)结合研究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消除旧中国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史学观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这次讨论,明确了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许多讨论者几乎一致认为,毛泽东所说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原则上表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因此,应当考虑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及其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与此同时,史学界还开展了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题讨论、中国土地制度问题讨论、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等等,所有这些讨论,是发生在50年代的一次马克思主义大学习,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百家争鸣,它推动了史学界形成学习理论特别是学习唯物史观的浓厚风气,使一大批来自旧中国的学者,以及刚刚成长起来进入史学战线的青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观察和研究,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建设,推进了中国近代史领域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历史实际问题的研究。过了40多年,今天来回顾这次讨论,我们仍然感到,中国近代史学科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我国近代史研究学者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思想水平,是如何受惠于50年代的那次讨论的。

经过50年代的讨论以后,近代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大体取得了共识。此后出版的3本中国近代史课本,体现了这次讨论的结果。其中两本是1962年出版的:一本是郭沫若主编、刘大年组织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写的《中国史稿》第4册,一本是翦伯赞主编、邵循正和陈庆华编写的《中国史纲要》第4册。第三本是胡绳编著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此书虽然出版于1981年,反映的仍是那次讨论的结果。前两本书是为大学历史系编写的教材,后一本是为广大干部编写的近代史读本。

以前讲中国近代史的书,包括拥有众多读者的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一般带有纪事本末的特点,而且内容偏重于政治史。这在当时是有道理的,但是需要改进。《中国史稿》第4册的作者们努力作出了改变。依照《中国史稿》第4册主持人刘大年的看法,1840至1919年近代中国80年的历史,明显地表现为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失败、1864年至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及1901年至五四运动爆发的三个不同时期。在那几个时期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各种势力的矛盾斗争各有特点。其中社会经济状况、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的。因此,新的著作要求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国史稿》第4册这种写法,就是总结了1949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理论建树和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和升华,给中国近代史搭起了一个新的架子,有些地方做出了可喜的概括。当时它是指定的高等学校教材,印数很多。1982年全国近代史专家在承德举行学术讨论会,有的研究者评论说,60年代最有影响的近代史著作是郭沫若主编、实际上是刘大年写的《中国史稿》第4册。这个评论指出了那本书在一段时间里流行的情形。胡绳的著作,规模较大,条分缕析,议论恢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刻意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对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对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三本书,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学者们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是它们基本上确定了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框架,确认了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考察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确认了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认了近代中国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具体编写上大体接受了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8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数以百计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和普及读物,大体上都是按照这个框架编写的,可以看作是学者们接受这个框架的标志。

从1980年起,中国近代史学界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经过十年动乱,一些学者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出发,要求抛弃极"左"的政治枷锁和教条主义的绳索,要求纠正由于党的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在史学研究中出现的片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反思近代史研究的基本状况,对早先胡绳提出并得到相当多学者支持的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作划分时期的标志以及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提出了怀疑和驳难。李时岳首先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论文,引起了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新一轮讨论。这次讨论中也涉及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却不像50年代的讨论那样,使近代史基本线索这样一个重大理论问题附见于分期问题上,而是直接提出了问题。

李时岳的文章发表后,在80年代中期形成了争鸣的热潮,直到90年代还有文章发表。与50年代的那次讨论比较,这次讨论,问题提得更广泛了,角度更新了,研究更深入了,分歧也更显著了。概括说起来,大体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派以李时岳为代表。李时岳提出:"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9)。认为要重视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意义,给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应有的政治地位(10),强调要以"洋务运动一维新运动一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潮流或基本线索。一些学者把这种提法概括为"三个阶梯" 论,李时岳本人认为不确切,曾著文修上说应当包括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而称之为"四个阶梯"论地演化的趋向. 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个向上发展的趋向。李时岳表示赞成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认为"四个阶梯"论与"三次高潮"论并非根本对立,只是部分地修正和补充,"三次高潮"论的不完善的地方"在于没有把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没有把唯物史观贯彻到底"(11)。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学者认为,说毛泽东的"两个过程"论没有概述中国近代史的"全部内容",是对毛泽东本人原意的"误解",要求"摆脱""两个过程"论的"束缚",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悟出一些新的道理,把我们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12)。有的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始终是历史的主题; 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 或者说,(13);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项任务贯串着整个中国近代史,一切斗争,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斗争在内,都是围绕着这两项根本任务进行的。它们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14)"依据这种理解,他们以资本主义运动(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为主要线索来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认为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15)。他们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社会进步,就必须向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另一派大体上坚持胡绳原先提出的观点。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的序言和1997年再版序言以及其他文章中,仍坚持三次革命高潮的观点,认为前一派的看法抹煞厂农民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作用。苏双碧(16)、苑书义(17)、张海鹏(18)、荣孟源(19)等也先后发表争鸣文章,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应制约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其中也包括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个过程就构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他们认为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史所说的"两个过程",正确地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不同意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当作"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认为中国只有通过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发展资本主义。与前一派意见相比较,这一派意见不同意简单地把洋务运动当成进步运动,也不赞成把义和团运动列在基本线索之外。

第三派意见比较复杂,基本上依违于以上两种意见之间,或者另有生发。章开沅发表《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20)一文,试图从民族运动的角度来阐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它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他把近80年的近代中国历史以1900年为界标,概括为"两个阶段,三次高涨",即:第一阶段经历了太平天国和甲午战后的戊戌维新、义和团两次民族运动的高涨,第二阶段经历了辛亥革命这次更具有近代特征的民族运动的高涨。他说,民族运动的这三次高涨,是近代中国历史客观存在的发展态势,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章开沅认为,"洋务-维新-革命"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它特别容易使人忽略农民和土地问题这样重要的社会内容。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机械搬用近代史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衰败的历史之类现成公式。他又认为三次革命高潮一同还是不用为好,因为革命一词有广狭两种理解,说三次革命高潮不仅容易引起概念理解上的歧义,而且容易使人联想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提法,使作为整个中国近代史组成部分的新、旧民主主义史缺乏体例上的协调。他又特别指出,毛泽东说的"两个过程"可以作为我们据以探究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的基点。说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是一种民族运动,并不意味着以另一套线索取代"两个过程"而作为基本线索。"两个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是中国近代史全过程的主干,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被人们理解为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由此看来,这第三派虽然对前两派都有所批评,其主张的实质与胡绳的意见是较为接近的。

戚其章持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两个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难以成立的。他认为,考虑基本线索时不宜空泛地谈论"阶级斗争的表现",反帝斗争固然不能体现基本线索,就是反封建斗争也不一定每次都能体现基本线索,"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只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国内阶级斗争才能体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他提出,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才能体现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不能列入基本线索的标志之内。这样,"太平天国--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便构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梯"(21)。

以上是80年代中期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争论的几种主要见解。这些见解,都是以1840―1919年的中国历史过程作为立论的史实根据的。三派意见有许多共同之处,即都承认要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理论上的分歧表现在,或者强调阶级斗争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要求重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意义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因而高度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贬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或者强调阶级斗争要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认为不能把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列入基本线索之内。但是后一种意见认为不能把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和反帝反封建算作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则显然与作者主张的"只有推动社会变革的国内阶级斗争才能体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相违背,有理论上不够严密的地方。就具体分歧而言,三派意见的最大不同,是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就洋务运动言,第一派认为,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是进步运动。经济史研究专家汪敬虞研究了洋务企业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后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产生,以商人为主体的民间活动先于洋务派官僚为主体的官场活动。最先在中国接触资本主义并已实践资本主义的是和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发生联系的新式商人。洋务派官办、官督商办企业后来虽然在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产生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洋务派并不能成为扶助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力量,洋务派官僚不是站在促使中国资本主义走向发展的方面(22)。汪敬虞在研究了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企业以后得出结论:"插手现代企业的洋务派官僚,并不能承担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到了80年代末以后又有了新的进展。学者们不满足于以往的讨论局限于1840―1919年的近代史分期,主张中国近代史下限应当延至1949年的呼声高涨了。《历史研究 》1988年第3期发表了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就是把1840―1949年的110年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来考察其线索的。陈旭麓认为:"所谓完整的历史时期,就是说这个110年不同于秦汉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从这样一个特殊的完整的社会形态及其丰富的内涵来考虑。(28)"从这个路向来考虑,从革命的本意来定义革命高潮,陈旭麓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确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经胡绳提倡、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那三次革命高潮。陈旭麓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动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它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或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只是到了20世纪才出现具有完全意义的革命,形成高潮。他断言这三次高潮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1927年的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胜利。他强调中国近代史上只有这三次革命高潮,没有这三次高潮,就赶不走帝国主义,也打不跨封建势力。夏东元也从110年中国近代史的角度,提出了他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理解。他认为应将"'一条主线'(即以资本主义酝酿、发生和发展为线索)'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相结合,阐明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规律;既不同意'三次革命高潮'说,也不认为'四个阶梯'说是妥当的。(29)"他确定以资本主义为主线,认为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列为三个进步运动,虽然是四五十年前的陈说,但经过重新论述,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但未把110年历史联系起来看,而且完全把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列起来是不适宜的,因为洋务运动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民主政治改革的。因此他确信,以资本主义的酝酿、发生和发展与"两个过程"相结合,以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规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能顺利发展为基本线索,将110年的中国近代史以戊戌变法为界标划分为前后两段,是比较能全面体现历史发展规律的(30)。1997年张海鹏接续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张海鹏认为,从50年代起,中国近代史研究就沿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说法,分为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和中国现代史(1919―1949年)两个时期。直到现在,大学里还是这样分别设置教研室,分别讲授课程。他认为,这样的分法,对历史认识和学科建设,都没有好处。新中国建立已近半个世纪,对于1949年上溯至1840年那一段中国历史,我们现在是看得更清楚了,应该有更好的认识和解说。总起来说,他认为应将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打通来研究,这不论对中国近代史还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代史,不论对于中国革命史还是中共党史的研究,都会有好处。他还认为,李时岳前几年提到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即半资本主义是"历史的上升"(31),颇有新意,但说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同时既有沉沦的一面、又有上升的一面,则很难使人信服。李时岳问道,如果说近代中国只有历史的沉沦,那么,"'历史的沉沦'何所底止?漫漫长夜宁有尽头?(32)"张海鹏由此受到启发,进而提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110年历史来考察,近代中国历史到了本世纪初(大约在1901―1915年),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到谷底的时期,1901年是《辛丑条约》的签订,l915年是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以及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这些重大事件,大大刺激了中国社会成长中的新的社会阶级力量,促进了他门的觉醒,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此以后,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是这一上升趋势的明确表征。此后,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迅速成长并终了先后取代旧势力,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33)。

张海鹏还认为,胡绳提出的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固然,从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或者从近代化史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史,可以从各相关专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不同的、反映各相关专业历史实际的某些概念,但是,从中国近代史的全局衡量,恐怕都要考虑三个革命高潮概念的统率、制衡作用,把三个革命高潮概念完全撇开不用,恐怕是难以反映历史真实的。

但是,胡绳当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所处理的对象是中国近代史的前半期,即1840―1919年期间。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放在1949年9月,则胡绳所提中国近代史的三个革命高潮的概念之不符合实际,是很明显的。从这个角度对三个革命高潮论所做的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因此,从中国近代史的全局考虑,有必要重新考虑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高潮问题。考虑到胡绳当初提出革命高潮概念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为了"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表明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面貌和实质,它们的来历,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为了认识"革命运动高涨的时期乃是社会力量的新的配备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而充分表露出来的时期"(34),我们就会明了,他并不是从革命的本来意义上来定义"三次革命运动的高涨"这一概念的。他提出这个概念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它对于我们从政治上来认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恰恰是很重要的。况且,19世纪内几次革命运动的高涨(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等),为此后真正革命运动的到来作了认真的准备,提供了思想资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缺少了这些,我们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总结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就缺少了必要的环节。从这个认识出发,中国近代史的革命高潮依然应该把19世纪的几次革命运动包括在内。当然,不一定非要三次不可。从全局衡量,应该有七次。它们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上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包括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所有主要阶段,包括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5)。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虽然近年来发表的文章少了,但是学者们没有停止思索。我希望并且相信,我们的讨论不会就此停止。重要的是要保持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我们不需要只有一个声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可以形成多个学派,提出多个不同的框架,促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真正繁荣。

50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和方法的争论,除了基本线索问题外,还有其他的题目,比如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又比如关于近代化(现代化)的思考方向与传统的反帝反封建的思考方向的关系等等。但是这些问题的讨论,都还刚刚开始,讨论的广泛性、争鸣的深刻性,都不如基本线索问题。限于篇幅,就不再继续加以评析了。

注释:

(1)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页。这里胡绳指的是李泰?《新著中国近百年史》,1924年版; 孟世杰《中国最近世史》,1926年版。

(2)《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2页。胡绳所指一些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说明历史的书,是华岗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1951年增定版;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1947年版。

(3)《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4页。

(4)《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7页。

(5)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15页。

(6)黄一良:《评孙守任〈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的商榷〉一文》,《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43页。

(7)金冲及:《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45页。

(8)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98页。

(9)李时岳:《从洋务、 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年1期。

(10)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1)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2)胡滨:《打破框框,开阔视野》,《文史哲》1983年第3期《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笔谈)》专栏。

(13)据《历史研究》编辑部近现代史编辑室《国内史学界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该项资料注明这段文字出自于1981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李时岳、 胡滨著《论洋务运动》一文。经查上述资料所引述的这段文字,与原文有出入,但并不违背作者的本意,或者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本意的一种概括。

(14)胡滨:《打破框框,开阔视野》,《文史哲》 1983年第3期。

(15)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6)苏双碧:《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问题》,1983年11月9日《光明日报》。

(17)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近代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18)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

(19)荣孟源:《谈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历史教学》 1984年第7期。

(20)《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21)戚其章:《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点意见》,《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22)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3)汪敬虞:《洋务派不能承担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24)姜铎:《略论洋务企业的性质》,《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25)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26)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8―9页。

(27)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第6页。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4

摘要:按照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和体系、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一法为主,多法并用”的原则,以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适当运用案例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0引言

《工程力学》课程是我校工科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按照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学历+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近年来,我校对《工程力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该课程现已成为郑州市精品课程之一。

1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内容与体系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为前提的。前些年我校专科机械类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的理论课时通常达120学时以上,讲授内容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及材料力学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体系结构不够合理,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物理、制图的基础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要求能运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工程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和计算。因我校《工程力学》课程是放在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学生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也相对薄弱,往往会感到内容枯燥,概念难以理解,导致对该课程产生畏惧心里,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针对我校的办学层次、生源质量等情况,我校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在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同时,也对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按照“够用和必需”的原则,《工程力学》课程已由原来的120多学时缩减到现在的90多学时,重新调整后的教材内容与体系主要包括:①静力学部分按照研究内容和层次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力与力系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第二章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②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按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分为四章,主要包含质点运动学和质点动力学、刚体运动学和刚体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③材料力学部分按照构件变形形式分为五章,主要研究四种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教材内容和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教材中,一是通过工程实例来提取力学模型、建立基本概念、讲解基本原理、总结基本方法及其应用;二是增加了大量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例题和习题。②突出了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的训练。力求在分析每一个具体问题时都能善于运用已学的力学知识,通过数学演绎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等方法获得问题的解答;在讨论不同问题时,学会归纳问题的共性(如力系简化方法和结论的共性,求解平衡问题方法的共性,各种基本变形内力分析方法和应力分析方法的共性等),从中总结出共同的本质。③在教材内容编排上每一章都增加有问题讨论,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结论进行辨析,补充相关知识内容。这些扩充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给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自学留下足够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做的优势是内容衔接好,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学生更容易从问题入手,吃透教材,并且容易理解和记忆。

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对《工程力学》课程,我们倡导课堂上坚持“一法为主,多法并用”的原则,探索以问题讨论式教学法为主,适当采用案例教学,并与其它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初步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1基于问题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是问题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是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主线,以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2.1.1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要贯穿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适时地、恰当地、巧妙地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提出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出的问题应是与课程知识内容相关的,即可以用课程知识解决的问题。②提出的问题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和生活实际。如我们在讲铰链约束时,就会提出工程中什么样的结构或构件可以简化为铰链约束的问题;在讲扭转强度、刚度知识时,会提出工程中为什么机床主轴常采用空心圆截面的问题等等。③提出的问题要经过精心设计,难度适中。问题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解答,从而增强信心,产生自豪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问题太简单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而问题太难学生又无法解答,反而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④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是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主角,学生是否敢于提问和敢于回答问题是该教学法成败的关键,所以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任何疑问。第二个环节是分析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要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学生讲解与问题相关的理论或指导学生看书阅读,自学思考,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个环节是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由教师讲解来得出结论的传统授课方法,而改为通过学生讨论来得出问题的答案。讨论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限定出恰当的讨论时间,并安排合理的组合方式,便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协作。其间教师巡视各组讨论情形,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各组对本组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并介绍本组的观点,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其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进一步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1.2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启发式,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针对工程实际问题,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把问题弄清楚,不仅会注重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而且有的学生还会在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或到实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②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教与学双方产生友好和谐的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有利于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获得的力学知识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使学生主动高效学习的目的。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讨论式教学具有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所以,任课教师不仅对所讲课程的内容要熟练,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要深刻,还要有较强的工程背景与课堂驾驭能力(如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知识加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等),否则就会难以得到学生的配合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问题讨论式教学法还要求教师和学生平时都要注意积累素材,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思考,不注意积累,就谈不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2基于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现代案例教学法于1870年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许多高校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实施,目前,案例教学法在我校《工程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也得以推广应用。

2.2.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现代教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学科文化知识。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培养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工程知识,还必须具备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将来面对各种工程任务时,能够有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教学改革别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在《工程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案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时应包含三个环节:一是选择和呈现案例,二是分析和探究案例,三是总结和评述。

由于后两个环节的课堂教学组织与问题讨论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组织基本相同,所以下面主要对第一环节进行探讨。这一环节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案例,熟悉需要讨论的材料,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而且需要完成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找出案例呈现的恰当时机。在案例设计上,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来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注意信息的完整性,避免使学生产生模糊不清的感觉,否则难以达成正确结论。选择案例时既要注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针对性、新颖性和涵盖知识的全面性问题,使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趣味性,能够紧扣所讲的理论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俗易懂,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工科机械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工程力学》教学中可以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力学案例进行分析。如我们在讲压杆稳定性时,会把工程中由于某机械设备中受压的杆件突然失效而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作为案例供学生研究探讨。学生为了弄清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会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另外,我们也把学生毕业设计中的有关课题(如某些传动轴设计中的强度设计部分等)作为案例拿来与学生共同研讨。这样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而且增强了工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2.2.2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①选择的案例要适用,难度要适当。教学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但难易程度要与教学目标、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的能力相适应,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案例。②在《工程力学》课程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最好只作为其它教学法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一是因为案例教学法只对某些特定教学内容比较有效,二是因为《工程力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薄弱,知识储备不够,而案例教学法最好在学生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之后再加以实施,只有学生具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对案例材料产生兴趣和认识,才能使案例教学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法优势。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要保证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案例讨论与总结,有的案例可在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必要的准备,否则问题讨论肤浅,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通过对《工程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工程素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探索了一种能够使工科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现代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一法为主,多法并用的教学方法,并尽可能多的运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既能达到《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目标,又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51-53,65.

[2]贾士义.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组织透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4):120-123.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少教师讲课时只侧重理论讲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单向教学方式。结果,或者由于理论过于抽象,或者由于学生未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除了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进行改革之外,还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当代青年特点的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深刻的内容和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方法。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选择

1、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引入案例教学法,使教学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出发,贴近学生,把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找到了结合点,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获得了在无须亲身实践的条件下就能在短期内接触和认识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机会。

2、有利于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又是在实践中解决的。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马克思主义现成的结论与原理,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要通过他们处理问题的行动表现出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情感互动和思想碰撞,实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另外,案例教学法的就事论理、启发思考等特点,综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教学中“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缺陷,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

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并通过讨论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就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就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过程中,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且提高了学生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几个必要环节

1、精心准备案例。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案例只有真实,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现实感。这样,在分析和讨论时,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对学生思想起教育和震撼作用。二是典型性,应选择大学生比较关心、社会影响力较大、所呈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时代性,案例要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涉及社会发展前沿的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四是疑难性,案例要有一定的疑难度,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2、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是运用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虽然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但不能没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宜少而精、有的放矢,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教学目的服务,不能杂乱无章,要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和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其次,在讨论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要启发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开拓其思维、消除其自卑感、激发其参与意识,确保案例分析和交流有效进行。同时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进行观点的交锋和对抗,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再次,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当讨论出现冷场时,要能提出新问题,启发式地诱导学生发言;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能通过插话、点评等方式纠正偏差,引导学生走向正题。教师要时刻注意讨论的气氛和观点的走向,既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又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而忽略了教学目的。

3、做好总结评价。总结评价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案例分析有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教师画龙点睛、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总结能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总结评价:一是对学生发言的观点进行归纳评价,肯定正确的见解,尤其是有创造性的见解。把模糊的、错误的观点引向正确的一边。二是对案例讨论不够深入的方面要进行补充,但在阐述自己的看法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看法,更不能把自己的看法作为标准答案。因为案例分析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标准答案,而且事实上有些问题本身就存在争议,关键是看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有效。三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加以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对于平时不发言或极少发言而此次讨论中有进步的学生,应予以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发言不仅是学生自身,也是教师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所以,只有大家彼此尊重、倾听和沟通,增进团体合作,才能促进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关系。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无疑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讲授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非一无是处,它特别强调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讲述,这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而且,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并非每个问题都能有相应的案例,很多抽象的概念就无法用案例来展现,只能采用单向灌输的讲授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学中要从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出发,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理论讲授的关系,使它们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如果不顾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一概用案例教学,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对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学生所担当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有所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被喻为导演。首先,教师在为学生选定案例、提出分析与思考的问题方面,教师要系统地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考虑通过此案例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涉及哪些原理、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其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及时引导讨论方向,把握讨论的时间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所选案例有深入的把握和研究,有细致、耐心的教学态度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是讨论的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被喻为演员。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就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树立自主、积极、创造性的学习态度。特别要做好课前自学准备的环节,如自行阅读案例、查阅参考资料、准备讨论发言提纲等。自学准备的程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那些在课前充分思考、认真准备的学生,才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才能真正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才能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有所收获。

3、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能否精心设计好案例的内容和组织好讨论的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教师可在贯彻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打破原有章节的安排,把相互关联的内容串在一起,尽量使案例所涉及和要解决的问题和教学内容及要求相一致。在讨论形式上,一般采用小组讨论,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各小组撰写并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也可以运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如给学生布置讨论题,要求学生自己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在讨论和交流的环节使学生竞争参与,并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范畴。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时,可以每人一份,或小组集体完成一份,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然,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教学班级的人员规模,最好不要搞大合班教学,这样才便于教师掌控整个课堂,充分调动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阵军.对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的认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6

教师如果在教学时以讲授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单调,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案例讲解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以案说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笔者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参考,阐述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运用的相关问题。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经济法基础课程中抽象的法律原理和法律规范往往枯燥晦涩、难懂难学,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加上年纪较小缺少社会阅历,因此对课程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以填鸭式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影响了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既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无法激励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及课程特点,是在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有效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剖析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把课程中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难以理解的问题容易化,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和表现。经济法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法基础知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选择案例阶段教学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选择案例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不是随意的事例,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案例。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的过程,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认真思考,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案例的选取一般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典型性。通过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征,并且围绕教学核心内容的典型性案例,使学生加深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针对性。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能够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案例,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解决难点。

(3)综合性。案例要涉及多个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越多,越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知识的运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问题的习惯。

(4)趣味性、生活化。生动、有趣、富有幽默的案例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趋于生活化、通俗化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共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选择这样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分析讨论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案例向学生展现,可以是文字案例或音像案例,由教师先对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案例使用的时机由教师灵活安排,可以在讲授新课前导入,也可以在讲解了新知识点后引入。

(1)课前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边听课一边思考,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最终寻找到解答疑问的知识原理。例如,在讲解定金(合同担保的主要方式之一)前,笔者先给学生导入一个小吴购房的案例后,留下问题给学生思考:定金与订金哪个可以退?有的说是前者,有的则说是后者,大家互不相让,迫不及待地等着笔者公布答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牢牢地抓住,都自觉地认真听课。当笔者介绍完定金与订金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时,学生恍然大悟,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2)课中引入是教师先讲授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然后再展现有针对性、典型的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知识点少的教学案例可以采取个人分析的形式,而一些综合性强、内容多的教学案例则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小组的共同观点。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最终总结整合出完善的解决办法。学生从具体的案例讨论中得到启发,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总结点评阶段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交流方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总结和点评,做出恰当的评价。

点评时应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学生提出的何一种观点教师都要进行中肯的点评,对于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以肯定表扬,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而当学生表达的观点不合理或错误时不应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透彻的地方,做重点讲解,避免分析只停留在表面,还要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题和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通过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梳理了思维过程,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便于学生学习。最后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4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能否在教学中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讨论,不要过多地干预。当学生过于兴奋、激动时,教师及时组织调控;当学生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及时引导疏通。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学生都能积极发言,都能得到锻炼。另外,教师还要掌握讨论的方向,如果发现学生讨论时离题太远,要及时指出。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7

(一)启发式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理论、实践问题的欲望和能力的基本方法。

2.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丰富、鲜活的事例吸引学生,适当扩充教学内容,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引入课堂,对一些常见的“老问题”,要力争讲出新意,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要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开阔的空间,使学生在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冲突中进行思考。

再次,要注重情感启发,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真正完成政治课感人、化人、育人的特定任务。

(二)讨论式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讨论式教学的含义

讨论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它是与“一言堂”相对立的。

2.讨论式教学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讨论式教学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选好讨论题目,最好找当时社会都在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2)要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资料。

(3)要加强对讨论的调控和引导。

(4)要做好讨论总结。

(三)研究性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研究性教学的含义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学习、小组合作或全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接触社会,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2.研究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的问题,即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研究的问题,确定的问题既源于教材,又与实际紧密结合,同时确定的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贴近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开展课前调查研究,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分小组或个人搜集加工处理信息。

二、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技能训练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一)讲授法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1.讲述法。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交待问题产生、发展经过,描述人物形象或情节的基本教学方法。

2.讲解法。指教师用精确的语言、确凿的实例,分析、论证基本概念和原理,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常用教学方法。

3.讲读法。指以教师的讲和引导学生读相结合进行教学。

4.讲演法。指教师以生动的演说,针对某一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地论述,从而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教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二)阅读法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8

一、掌握不同课型的特点,学会不同课型的基本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常用的课型有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活动课等,各类课型教学任务不同、特点不同,其教学方法也不相同。如新授课侧重于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复习课侧重于学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课则是侧重于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观察认识社会,指导学生行为。在教学中,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师掌握不同课堂的特点和教学规律,会设计出与其相应的教学程序,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是新授课,由于知识内容不同,学生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有的课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有的课侧重于思想方法的传授和行为指导。所以,教师不仅要学会不同课型的授课方法,还应注意到同一课型中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差别,学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上好不同的课。

二、掌握不同知识的特点,学会不同知识点的基本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大致分为概念、观点、原理、常识、事例五类。这五类知识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特点也不同。一般说来,概念、观点、原理是基本理论,处于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重点。常识、事例往往是了解的内容,是为基本理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中,则需要根据其知识的地位确定教学的重点。这五类知识难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来,前三类知识比较抽象,教学难度较大,后两类知识比较浅显,通俗易懂。在教学方法上,难度较小的适合于读书法、自学法。难度较大的适于用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根据知识特点去设计教学方法。同样是基本理论知识,由于各年级的学生基础不同,其要求也不相同。如基本观点教学,初中低年级,多数基本观点仅要求学生明确知道,在思想中打下烙印指导自己的判断或行为即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去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

三、掌握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领,学会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说理疏导法。说理疏导法是针对所传授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疏通引导,使学生学懂理论,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精神是重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人手,以理服人,启发自觉,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常用的方法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

2.答疑解难法。答疑解难法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说,使学生学懂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或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点,以提高思想政治课信度的一种教学方法。常用于突破教学难点。特点是问题明确,目标集中,说理透彻。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回答;二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答。运用答疑解难法要求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认识情况,疑点抓得准。二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三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理解深透,能够从理论上说服人。

3.研究讨论法。研究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学思考、讨论或争论,得出正确结论,共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识别、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运用研究讨论法,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议题巧妙。探讨的中心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又是学生思考后基本上能够回答得出的问题,还得是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问题。二是指导得法。在学生的研究讨论中,老师应善于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敞开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做到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思考中的症结,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把争论引向正确的结论。同时要防止教师陷于争论之中,使讨论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争论。三是结论精要”。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形成观点;简明扼要地做出结论,以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9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经奥苏贝尔、维果茨基和布鲁纳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推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0世纪90年代后,建构主义已经应用到各种课程的学习中,wilson提出建构主义所构想的学习情境是发现式或探索式的。建构主义教学法认为:学习主要是要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相互激励启发下,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协作对话的形式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构建知识,使得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以建立和重构的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建构主义教学法因为容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许多学科和领域采纳。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进而提出了一些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等。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完备的教育学习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师生角色观、学习环境建构观及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不是客观的存在,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做出解释,其赋予了知识的主观性,所以真正的知识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强调主观意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不是老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协作、会话、具体的学习情境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主观意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的知识不是老师传递而来的,学习是学生原有知识发芽的结果。在国内,郑毓信、张国杰、王长沛等许多学者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做出深入的研究。其中也有不少学者将建构主义理念应用于经济学的教学中,周勇认为经济学是开放的学科,采用参与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维。苏应蓉、杨柳分析了建构主义在理论经济学中的适用性;罗丽英认为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着众多纷争,教师要引领得法,利用缺陷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多的是应用于数学、物理中,在经济学科中的应用显得不足,对建构主义在经济类专业教学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仍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的课堂讲授法是各级各类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目前的课堂教学法虽然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但仍旧是以老师填鸭式讲授方式为主,又因为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限制,教师一般都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讲课的重点,严重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学生在没有理解基本理论和基本模型的前提下,教师只能在课堂的讲课中以基本理论和模型上花大量的时间,外加上《经济学》课程本身较有理论难度,严重挫伤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们成了低头族,缺乏参与,教学成了老师们自娱自乐的游戏,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二)学习内容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明显

《经济学》的学习包括两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借助不同的曲线,各个章节均以不同主体的均衡条件和最优决策为落脚点,形成一个完美的理论体系;而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部分也主要借助iS、Lm曲线来分析宏观经济的各种运行情况。《经济学》理论脱离状况明显,一是因为学科本身理论性强,需要本科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才能运用到实际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当下本科生在不预习和无在企业实践背景的情况下,要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尚且有较大难度,无法在实践中自由运用;二是经济学基本理论本身是在诸多假设的前提下推导的,假设后的理论体系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使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困难,如完全竞争假设,但现实中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所以,将在这一假设下得出的结论运用于现实中本身就缺乏实用性。

(三)经济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困难

经济学专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为主,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下滑,培养的理论性人才又较难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市场上常形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难觅人才的现象。高校在培养经济学人才时缺乏自身办学特色,经济学教学定位不明确引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泛泛而谈,无所不教同时又无所不会,讲课内容不能及时的联系当前实际和经济中热点问题,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的《经济学》,一般以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考核,考试的内容也都定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上,这种以考试为指挥棒的经济学教学方式,本身就在方向上出现误导,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试制度本身就对经济学的适用能力培养造成误导。

三引入建构主义,改革《经济学》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法正好可以弥补《经济学》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的缺憾,改善教学效果,很适应于当前《经济学》教学。经济学形成于现实经济问题,经济学的新发展也是与当前产生的新问题息息相关,它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其中的理论和模型都于现实紧密结合,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物价、汇率、利率等这些问题与每个人都密不可分,这些都为建构主义教学法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另外学生对当前经济热点也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发挥大学生们的主动性,采用课堂上与理论相融合的方法,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经济事件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参与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一)基于建构主义的《经济学》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经济学》课程教学,要求参与者首先实现角色转换,教师走向幕后,从主角向导演转换,学生从群主演员升级到主角。教师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标,多采用建构案例,模拟情景教学,负责对设计、组织经济学知识,协调学生分组和各组学生角色的完成,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学生完成学习后,教师要做出表扬或批评的评价总结,并指出下次课努力的方向,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积极探究,促使学生饶有兴趣的学习。

(二)建构主义的《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法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整个上课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回顾的思路来开展,具体到将建构主义教学法运用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概括为环环相扣的四步法:情景导入、分组讨论、理论精讲、回顾总结。

(1)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开始环节,就是以情景导入的方式来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基本问题,引起学生的参与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景导入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的是找到现实经济生活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所以教师必须下功夫找到与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案例和与现实对接的问题。情景导入可以是以视频、设置疑问等等方式进行,主要为启发学生思路,例如学习消费理论可以设置大学生们在日常消费中的实际消费作为情景导入,在学习就业时可以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失业的视频作为情景导入,在学习汇率时可以用当前我国人民币和美元汇率变动的最新动态作为引子导入。

(2)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的重点环节,分组讨论是将上课学生分成3-6个小组,在情景导入提出要分析问题的前提下,组织每组学生内部讨论、组组之间外部讨论,通过相互讨论激发灵感,引起学生们的思考,锻炼学生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把握讨论环节不冷场,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心理,将活泼和不活泼的学生结合起来,保证课堂讨论顺利进行,使发言对大家有启发性;二是老师要在讨论环节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方向,保证课堂不走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内容,老师要注意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恰到好处的运用激励和惩罚的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避免学生们学习的惰性。通过辩论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3)理论精讲

理论精讲环节是对分组讨论环节的升华,教师要对学生们讨论出错、争论激烈以及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点拨,对理论部分借助曲线和模型等工具进行解惑,同时对课程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精讲,如在学习消费理论时借助消费曲线、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工具对问题精讲,注意要结合学生们前面讨论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会将精讲的理论和前面情景导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现实应用性,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4)总结回顾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篇10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生讨论式教学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强调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尽管讲授式教学法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方面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训练、培养学生的智能方面却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新一代人才的要求。为此,近两年来,我对物理课堂教学法做了一些改革,提出以学生分组讨论为本,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经初步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把一课堂分为3段来教学。第一段,在简短引入新课之后,学生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中指定的内容,经过思索以后在小组里进行议论找出思考题答案。教师在教室里巡视,了解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这阶段约花10分钟左右时间。第二段,通过教师启发、点拨、归纳、由师生共同活动,主要由学生对教材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着重弄清重点、难点,让学生对加深理解、记忆。这阶段约花20分钟时间。第三段,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以求当堂强化概念,巩固新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阶段约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初步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并能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下面,笔者就以全日制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本)第二册(人教版)实验十二“多用表的使用”中有关欧姆表这节课,谈谈这种教法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即阅读、思考、议论阶段。先花两分钟时间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用立式大型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一只未知电阻值,让学生看到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比伏安法测电阻法方便(前一节课就是讲伏安法测电阻),引起了学生对欧姆表的兴趣及求知欲望。在这简短的引入之后,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3个问题:(1)欧姆表的内部构造怎么样的?(2)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3)怎样使用欧姆表?(注:这些问体在课前预习作业中有布置,课堂中主要是分组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了教材内容,经过思考,在小组内交流个人的思考题答案。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问题,有些还具有普遍性。如“欧姆表的刻度是否均匀?”“欧姆表是怎么样进行刻度的?”“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和内阻要发生变化,但使用时仍要调零,怎么会有相当大误差呢?”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思考问题的结果。如果由教师来讲述上面3个思考题的答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跟着教师走,他们是不会想得很多、很深的。

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即进行课堂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的阶段。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主动与教师共同整理、归纳教材中的知识系统,此时,教师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到全班进行讨论,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参加课堂讨论的。因此,他们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也就特别高。如果课堂上讨论3个思考题时,学生举手要求上黑板来发言,根据电路图说明欧姆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经其他同学补充,同时在黑板上把板书整理好,总共只花了约10分钟,就将书本上主要内容讲完了。为了加深对欧姆表的理解,我把学生中提出的问题也提到全班进行讨论,经过大组讨论,这些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

学生课堂上能发表各种见解,这是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表现,也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发挥其主体作用条件的结果。

课堂教学的第三阶段。即运用、反馈、巩固阶段。这是学生应用刚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或是应用物理定律定理及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阶段在这堂课上,我让学生做了两个练习:(1)计算题。如图,当R=700欧时,若表棒a、B短路正好使表头指针指在满刻度。现在保持R不变,接上Rx=1700欧,指针正好半偏,求表头内阻Rg(电池内阻不计)。

(2)每个小组发一只万用表及几只电阻,让学生练习使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这两个练习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计算,进一步让学生知道i与Rx是不成反比关系的,因而欧姆表刻度是不均匀的,练习后,我又指出1.7千欧即为该表的中心值,在刻度表面以前先要测出其中心值,便于刻度。(2)学会用半电流法测表头内阻。(3)学会使用万用表侧测电阻阻值。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大致有以下6点体现:

1.教师在理解、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阅读思考题,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启发思维。

2.学生阅读教材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个别解答疑难,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搜集典型和共性的疑难以便统一答疑

3.组织帮助学生穿线结网,整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主持课堂大组讨论时,教师相当于一名导演,而学生则是演员。

4.把握学生思想脉络,运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技术手段,启发思维巩固记忆发展学生技能。

5.精讲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设计练习题,指导解题技巧实验、技能,组织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在上课时,为了能充分体现出上述6点内容。除了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法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灵活的掌握教学进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合理地安插在第二阶段中,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教师都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紧扣教材。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议论、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对教材的系统整理消化,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巩固,从而能更有效地落实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是在落实教材所确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进行的,而能力又是以学生学习、掌握与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式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