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4:08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社会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教学优势;教学劣势;反思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93-02

一、社会音乐教育概述

社会音乐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音乐教育。它不是校园教育,校园教育的范畴相对较小,在校园中可以接受音乐教育的人都有年龄的约束,校园教育虽规范化、专业化,但是限制了学习音乐的人的范围;而社会音乐教育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只要是社会中的成员,都可以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也符合我们“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教育相当于校园教育的一个延伸,我们在学校中学习了音乐知识,等到毕业了,不能留在学校继续学习了,但可以通过社会音乐教育继续学习感兴趣的音乐知识。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你想学习音乐知识,都会有合适的地方让你学习。

二、歌唱教学情况基本分析

歌唱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歌唱。那么在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就是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教会这些不能在校园中学习的群体歌唱。笔者以为,对于这些群体,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硬件条件分析。社会音乐教育,没有规范的教室、没有固定的讲师、没有可参考的教材,所以在硬件条件上,我们要尽量解决好这些问题。在教室方面,政府投资组建的文化馆、音乐交流室,是一个好的去处,由政府组建,公益性较强,可以在里面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讲师方面,我们可以联系高校任课教师,请他们在业余时间来进行专业的指导;在教材方面,p者以为,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经典的音乐,也可以是流行的音乐,只要学员感兴趣,愿意去认真学习,都可以作为教材,而且对于发扬个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软件条件分析。有些社会中的人员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之前没有在学校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基础不如在校学生。这样的想法有些自卑,也不客观,虽然没有在学校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但是他们的音乐造诣不一定会比在校学生差。我们要多鼓励这些人员,如在教室里贴上一些励志标语;在网络中设立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帮助他们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认为,在社会音乐教育下学习音乐知识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了科学知识,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优势分析

(一)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更加刻苦。在社会音乐教育大背景下进行歌唱学习的人,他们明白自己和在学校中进行专业学习的群体之间存在着差距,正是这种差距,使他们更加刻苦地去学习歌唱知识。这些人积极、努力、向上,出于对歌唱事业的热爱,发自内心地学习歌唱知识。相比之下,在学校中进行专业歌唱学习的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优越,难免会出现懈怠的情绪,没有压力,学习动力不足。那么总有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群体去学习歌唱,这是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优势之一。

(二)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更加自由。不同于学校中的专业歌唱学习,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发展方向更多,更加张扬个性,每个人都向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在校园中进行歌唱知识的学习,有一个特点就是井井有条、秩序井然,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歌唱知识都是学校统筹安排好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教师去学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不仅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歌唱知识的学员是相当自由的,他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音乐进行学习。由于是自己擅长的,所以入门或提高得会更快一些;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学习起来带着更大的好奇心和热情,学习的歌唱知识也不易遗忘;由于这一群体的选择是自由的,他们可以多方面选择,所以更容易擦出新的音乐火花。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拥有这样一个自由、创新的群体,是其优势之二。

(三)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有经济实力。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不能在校园中进行歌唱学习的会是一些什么群体。可能是年龄太小不能够到学校中去学习的儿童,可能是已经工作了的“上班族”,也可能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儿童可以从父母长辈那里获得支持,“上班族”有固定的薪金,老年人会有退休金或者儿女资助。他们虽然不能够在学校进行学习,但是可以通过经济上的优势去弥补这个不足。儿童可以参加一些课外的辅导班如钢琴班、古筝班等,从小进行音乐知识的熏陶;“上班族”可以听一些音乐专业知识的讲座提升自己;老年人也可以去老年大学学习音乐知识。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所拥有的学习群体庞大,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是歌唱教学的优势之三。

四、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劣势分析

(一)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时间有限。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大多是社会人,这些人不像在校学生生活单纯,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了保证生活要去工作,这就直接导致学习时间不足。学生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歌唱知识,每天的任务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而社会人则不同,他们工作上就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这是我们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劣势之一。

(二)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专业性不强。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师进行指导,基本上靠自学,可是涉及到理论的深入和层次的上升,没有教师进行指导则很难提高。对于歌唱知识的学习较为业余,如果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再加上没有讲师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例如音高和音准的练习,任何的歌唱学习都离不开音高和音准的确定,以及识谱等基本技能。从专业角度来讲,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是存在着劣势的。

(三)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精力有限。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群体不能够将精力完全投入在歌唱知识的学习中。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将精力投入到这一方面,那么分给其他方面的精力就会减少。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了将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不得不全身心投入进去。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外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处理,想要静下心来学习会比较难,这也是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存在的劣势。

(四)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设施不完善。笔者以为这一点属于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基础设施部分,属于硬件条件不达标。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学习者想学习知识,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没有教室。虽然社会上开设了一些音乐兴趣班,但是价格比较贵,甚至出现乱收费的现象,笔者以为这一点尤为严重,阻挡了音乐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实在是不应该。

五、对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一)单位鼓励员工多学习歌唱知识。用人单位都希望本单位员工是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这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员工对于歌唱的学习很感兴趣,笔者以为,单位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今社会飞速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单位可以定期组织音乐会谈、音乐讲座,鼓励员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而提高音乐素质,丰富大家的生活,也能够提高工作质量。

(二)社会人学习歌唱,个人毅力十分重要。正如上述所分析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对于歌唱的学习需要有更大的毅力。笔者以为,在学习歌唱的道路上虽然有一些曲折,但这正是大家前进的动力。大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认真跟随讲师进行发声练习,并且矫正音准,注意音阶的分布情况,在不断地坚持中,笔者坚信,社会人的学习效果与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相上下。

(三)政府应当组建一些公益性的训练场所。学习者自身是十分向上的。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为这些人在社会音乐教育歌唱教学中提供帮助。例如组建专门的音乐阅览室,除了一些专业读物外,也需要配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以观看资料片。想要学习音乐知识的人都可以音乐阅览室查阅资料。一些基本的乐理书、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流行音乐文化等都应当在阅览室能查阅到,防止出现学习者与所学知识发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六、结语

学习永无止境,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我们想要不被落下就要努力学习知识,音乐知识也是如此。社会人与学生相比本身就存在着劣势,但是也存在着优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对于优势,我们要总结并继续坚持下去;对于劣势,我们要用心去改造。笔者相信,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发展会越来越好,人们的音乐水平会越来越高,音乐文化方面的造诣也会越来越深。

参考文献:

[1]安扬.对社会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的反思――以新泰地区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刘长龙.谈歌唱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优势与劣势[J].大众文艺,2015(15).

[3]戚志宏.浅谈初中音乐的歌唱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5(7).

[4]斯雯.乌鲁木齐社会音乐教育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

[5]李霞.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2(7).

[6]梁婷子.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6).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2

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音乐教育好一点的景况都在一些大中型城市,而占全国学校总数的85%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几近空白。

一、目前农村各中学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育部门重视主要学科教育而不重视音乐教育

存在这样的现象最主要我国长久的应试教育,最现实的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主要学科的文化知识,为中考或者远一点的高考最准备。而学习音乐对于他们目前来说更像是在浪费时间,音乐对于他们的中考高考几乎没有一点的帮助

2.音乐教师缺乏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10万人即便是按每校配备1位音乐教师计算,以我国现有音乐院校的培养速度,60年后才能满足这一需求。很多的农村中小学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师,有的话也是他们的班主任或者其他文化任课老师的其中一个,而这些老师并没有受音乐专业的训练和培养,他们对音乐教育教学可以说一点不通,这样如何传授音乐知识给学生。

3.音乐教师不受尊重

目前人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学音乐的人,总的说法“都是因为文化课学不好才去学音乐……”这样一来就算是受音乐专业训练与培养出来的优秀音乐教师,在别人眼里仍然是一个成绩不好的教师。

4.教学设备差

这也是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设备从以前的录音机到VCD再到现在一所学校一架钢琴。音乐教学不像其他文化课,一味的传授基础知识,教学气氛显得死板,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就是一种氛围,让学生由内而外的感受音乐的美,不仅是听觉还要有视觉,但农村中学目前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大大影响音乐课效果。

二、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追求

1.重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科学习的态度和信心必须为教师所关注,关注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学科知识的阐述着和传递者。歌唱是感受,情感体验是最直接的手段,学习一首歌曲,我们不仅仅是学会它的旋律音高,更重要的是体验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音乐从何传递美,从何感动人,就是通过歌曲中所包含的感情。而单纯的“教唱式”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2.重视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习歌曲的动力和积极性也大。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让学生在学习一首歌曲之前,先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要主动的去学习音乐。

3.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

既然开设音乐课,就应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识谱的能力,了解一些著名的音乐人和著名的曲子。这也是从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对于不知道的东西会有好奇心,引起他们探索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增长一些知识。降低“教唱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

4.应该还原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观念;音乐兴趣;创新意识

笔者在洪泽县第二中学及朱坝中学初二年级做过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四个班级共208个学生,其中80%左右的学生在小学及初一时都受过大众音乐教育,20%左右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很少上过音乐课;90%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认为音乐课就是放松他们紧张的学习状态,5%左右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提高自身修养;最后,80%以上的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原因:有的说上音乐课时要学乐理知识觉得很无趣,有的说音乐课教的歌曲不好听,竟然还有学生说音乐老师长得不漂亮……

从以上个案看,洪泽地区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学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转变教学观念为首要前提,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基础,感受音乐之美是关键,培养创新能力是最终目的。

一、洪泽县普通中学的音乐教学现状

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讲解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有时听完一首乐曲时,教师竟问学生这首歌曲好不好听?学生的答案无疑就是两种——“好听”或“不好听”。这样,既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又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中学音乐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全体唱歌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几乎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学习兴趣遭到扼杀,创新能力受到抑制,更谈不上音乐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我们必须破除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确立现代音乐教育理念。

1.要树立素质教育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宗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就洪泽地区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来说,素质教育表现在不但教会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歌唱技巧和器乐演奏的基本功能,还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智、体、美、劳等内容以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要确立现代艺术教育观

“音乐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音乐教育隶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艺术教育是以艺术美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中学的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既能培养道德,也能增进智力,但主要功能还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观。

三、教学中的新思路

1.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体验音乐美感:如在初二年级教学《青春舞曲》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逐字逐句地教学生唱,而是让他们把桌子搬到最后一排,中间留个大空,集体围成一个圆圈,我站在中间,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彼此。我教了几个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移颈、翻手腕、耸肩膀),然后打开音乐,学生在我的带领下也跳了起来,我们边唱边跳,一遍又一遍,看着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顿时感到很欣慰。我心里深深地知道:这既能让学生感到新鲜、快乐、轻松,又能增进他们彼此的友谊。

2.音乐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是关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享受更是令人神往。“所谓的美,就是那通过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所取得的感性显现。”在音乐课堂中,给每位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并体会一丝成功的喜悦。如我给初一学生上音乐欣赏课《茉莉花》。a.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学生非常兴奋,大家都跟着唱这首歌曲,该曲流畅抒情,旋律婉转优美。B.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并说出该曲的风格高亢、豪放,带有东北二人转的韵味等。C.欣赏钢琴曲《茉莉花》时,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听着优美的旋律,互相诉说自己的感受。D.欣赏萨克斯独奏《茉莉花》时,学生更是安静地闭上眼睛默默倾听着,该曲听起来温暖、亲切,体现了西方人对民歌的热爱和理解。e.欣赏交响曲《1997天·地·人》时学生很严肃、深刻地诠释这一历史事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对音乐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最终目的

记得前段在听课期间,令我诧异的是,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对不会思考的年轻人来说,未来是暗淡的,因为面对21世纪的挑战,社会更加青睐那些具有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如二中听课,在学生欣赏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时,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段音乐。一个女生举手问:“老师,上节课你让我们欣赏的巴乌独奏《渔歌》,它们的音色很相似,我们要怎么区分呢?”当时这位老师把两首音乐都放给学生听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作比较,分析。学生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接着老师让他们自由发挥,为这段音乐伴舞,虽然跳得不好看、有点乱糟糟的,但是,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们听,把美好的艺术氛围带入课堂。尽心发挥内心的创意了,他们用心去领略了。这就够了,不管他们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只要他们尽力那就是最好的。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3.“音乐——社会”文化和谐:现代社会中人类需求发展最复杂、最丰富的层次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又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正是广义的美育。当代美育早已超出艺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成为现实生活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从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丰富的艺术细胞中,人们认识到美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影响;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的美妙乐曲中,人们体验到美育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现代美育不仅广泛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成为沟通真与善的情感桥梁,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使命。

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纪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害的毒素,吸崐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桑新民《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4。“音乐——学校”素质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一个从儿童时期到成为社会的人,对音乐感情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从技术和装置入手,开始解决音乐心理的非实时测量与音乐进行的时间性之间的矛盾,使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的测量技术进入实时反应和记录的时代。研究涉及的音乐情绪反应和音乐认知反应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容词核对表、单维度或多维度量表以及操作反应观察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为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类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与音乐的时间性质相悖。它们收集的数据,是被测在聆听音乐之后依赖记忆所做的反思。另外,这些方法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反应的研究中,不能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施实时的记录及再现,不能使研究者对音乐进行和被测反应之间的同步关系做出全面、反复、精确和深入的观察。简言之,这些测量及记录方法是非实时的。

结论:音乐与智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一方面,它折射出教育观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质属性的科学合理诠释,而且也关系着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因此,从古至今这一命题始终为世人所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

我们呼吁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与智决不能涵盖、包容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地”,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教育者还必须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因此,我们提出的结论是,教育与文化文明构成了内涵一体的体系建设,教育以及一切文化文明形态在教育上必须强调整体的教育,音乐知识在这个整体中具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征以及社会形式。这个结论是否过于武断,还有必要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批判。

参考文献:

1.邹淑霞,王军,张丽霞,浅谈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王乐英,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大庆社会科学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3.“音乐——社会”文化和谐:现代社会中人类需求发展最复杂、最丰富的层次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又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正是广义的美育。当代美育早已超出艺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成为现实生活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从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丰富的艺术细胞中,人们认识到美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影响;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的美妙乐曲中,人们体验到美育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现代美育不仅广泛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成为沟通真与善的情感桥梁,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使命。

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纪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害的毒素,吸崐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桑新民《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4。“音乐——学校”素质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一个从儿童时期到成为社会的人,对音乐感情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从技术和装置入手,开始解决音乐心理的非实时测量与音乐进行的时间性之间的矛盾,使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的测量技术进入实时反应和记录的时代。研究涉及的音乐情绪反应和音乐认知反应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容词核对表、单维度或多维度量表以及操作反应观察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为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类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与音乐的时间性质相悖。它们收集的数据,是被测在聆听音乐之后依赖记忆所做的反思。另外,这些方法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反应的研究中,不能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施实时的记录及再现,不能使研究者对音乐进行和被测反应之间的同步关系做出全面、反复、精确和深入的观察。简言之,这些测量及记录方法是非实时的。

结论:音乐与智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一方面,它折射出教育观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质属性的科学合理诠释,而且也关系着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因此,从古至今这一命题始终为世人所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

我们呼吁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与智决不能涵盖、包容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地”,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教育者还必须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奥尔夫音乐教育普通高校学生

创造,一般的认识为主体综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定目标,进而控制或调节客体产生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实际活动。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赖于人类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正是无数的发现、发明、想象、创意,让人类从钻木取火到运用核能,从赤足攀爬到太空漫游,从语言、文字到电脑网络……当代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是以其创造性活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而“创造性”就是人才的核心品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邵瑞珍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作品的能力或特性,而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和现象,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如科学发明、发现等;类创造产品非人类历史首创,只对个人具有独创性,如机智、幽默等。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人的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大类,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人的综合思维能力。而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后者常常在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以渐进或突发的形式,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方法等创造性成果。科学研究证明,音乐能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从创造心理学来解释这种现象,就是往往思想高度集中在某一点上,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灶。当优势灶受到某种刺激时,就会对研究的问题形成一个创造机会。而音乐旋律所具备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色彩,正是优势灶的刺激因素。而广义上的音乐对人脑的各个区域都有激发和启动的作用。因此,音乐不仅能培养人的丰富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还可沟通、促进他们的创造思维,启迪他们的智慧,从而使他们创造出新的人文、科学成果等真创造,或如同幽默、遇事的机敏反应等类创造。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我国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担负着素质教育重任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者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更新观念,运用更加科学、进步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工作。目前,相对适合多以赏析和实践为主的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在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和成功的音乐教学方法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人为本、提倡原本性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受到了音乐教育界的普遍欢迎。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所创,原本是针对儿童的一种通过音乐实践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该教育体系注重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不要求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歌曲或舞蹈等)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由师生一起进行创造性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奥尔夫倡导的原本性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即让人获得审美愉悦体验的音乐教育。这非常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奥尔夫坚持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将音乐与舞蹈、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交融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综合性教育完全符合现代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的宗旨,有着伟大的前瞻性。而且,其“本土化”理念承认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了一种开放性,也更容易为不同音乐文化的教育吸收和利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可夫提出,培养创造力应注意发展学生三方面的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发展这三种能力正是创造教育的基本内容。高等教育阶段正处于一个人青春期的重要收获期,如果能成功驾驭这个时期,就有希望长久保持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普通高校学生加强音乐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又可以培养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其创造力。总体来讲,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有以下特点: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在游戏、动作、声势、舞蹈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其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特别设计的,学生没有观察就无法操作和反应,也就无法进入下一个相衔接的环节。在操作反应中,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了灵活性。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一定要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实践,教师负责组织和引导,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有着极强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一切从音乐出发,是运用各种形式的原本性音乐教学,轻松愉快、深入人心。它从音乐内部寻求其表现性,从人的内在感受进行审美体验,有益于对知识记忆和积累的螺旋式上升,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推理、概括、总结,又锻炼了普通高校学生的逻辑思维。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其即兴性正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每一节课由学生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即兴创作,是真正的创造性活动,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意识。学生由此得到的经验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巨大作用。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运用其所学音乐与非音乐的知识,不仅调动大脑的快速反应,还发展了学生多方位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总之,为创造性而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教育可以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应当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一种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它以浪漫为核心起步,激发创造反应,把课程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自由在这里并不是随意和无目标的自由,也不是外部强加的自由,而是发自人内心的创造。因此,其教育实践意义深远。

注释:

①李以明、史秀玉、罗玲谊、杨华轲,《艺术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系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2月,第22卷第1期.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戴维・埃里奥特实践音乐教育观我国音乐教育实践性

戴维・埃里奥特(DavidJ.elliott)博士现为纽约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著名音乐教育理论家、作曲家,曾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并在印第安那大学、西北大学、开普敦大学、北德州大学和里莫力克大学爱尔兰音乐中心担任客座教授。作为音乐教育理论家,戴维・埃里奥特博士在音乐教育专业所任教的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基础、音乐认知、研究方法、音乐课程发展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戴维・埃里奥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实践音乐教育观”,引起了全世界音乐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实践音乐教育观的论点简述

(一)多层面与多样性的实践性音乐教育基本主题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实践性哲学源于“音乐”是一种社会实践,①也就是说,每个具体的“音乐”实例实际上比音乐作品更多。他认为音乐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层面所组成的社会集合体。

戴维・埃里奥特采用“音乐”一词的三种不同写法来概括实践性主题的基本内涵:(1)音乐(所有字母大写:mUSiC)是指世界上所有类型的音乐,包括世界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2)音乐(第一个字母m大写:music)指一种具体的音乐实践(例如:爵士乐);(3)音乐(所有字母小写:music)指音乐实践中的某一具体内容。

戴维・埃里奥特还认为,各种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由各自不同的演奏技巧、独特的“音乐理解”所决定。他将“音乐理解”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包括音乐表演者和听众。他认为“音乐理解”一词代表着实践活动,也就是说,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人应批判性地思考、反思,并能够创造性地和符合道德规范地进行表现和创作,以此来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和进行教学。

(二)全面的、以社会实践为主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实践性观点是将音乐教育作为演奏实践活动,意味着对各年龄段、具有各种音乐能力和个人目标的学生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应当是具有批判性的、反思性的、创造性的,符合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具有爱心的活动。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实践性音乐教育的核心,是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能够进行终身音乐创作,②在学校或社区里欣赏音乐,也就是说,把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意义上的音乐,让学生参与表演和欣赏、即兴演奏和欣赏、作曲和欣赏、排演和欣赏、指挥和欣赏、听录音和现场表演,并通过学习来提高音乐批评能力。他强调,实践主义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教与学的变革。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扮演一种或多种角色,如教练、导师、顾问、协调员、指挥、领导、资源人等。

(三)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信与音乐欣赏水平,进而服务于整个社会的音乐教育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教师在实践性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音乐享受、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及通过持续不断的音乐活动来获得自信。同时,他特别强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感与责任感,还举例说明实践性音乐活动的社会价值,比如“活着的地球”音乐会、“青少年援助”音乐活动所、“音乐诗果酱”社团等。

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性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进行多层面、多样性、全面的、以社会实践为主的、自身素质高并且有服务于社会意识的音乐教学活动模式。

二、我国现行音乐教育状况透视

(一)以“素质教育”为美育总目标之一,以审美为核心的新音乐课程标准

面对21世纪全球的科技与经济不断往前推演的时代,无论东西方都认识到,自工业革命后,独尊科技、偏重理性的教育内容与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多元的需求。素质教育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而这样的希望工程必须从小做起。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风潮应势而起,中国的教育再次迈步,出现新的气象。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中,兼容并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彼此间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此外,《决定》中首次从科学角度阐述了美育的作用及功能。如第六条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决定》具体且系统地规范出学校美育的任务、目标及实施途径。如在中小学部分,应加强音乐、美术的课堂教学,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社会环境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必须以免费或优惠方式对学生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等。

2000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全国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中小学教师代表,研究与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更明确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反映了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获得终身学习音乐的能力及美感经验和审美价值的培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及主动学习、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能力。

(二)目的与现状的反差

音乐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观念存在分歧,理念层次也存在较大分歧:多数教育者仍重音乐教育形式,而轻对非音乐本质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音乐教育的社会及娱乐功能;大学音乐教育则倡议多层面的音乐教育目标,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师培育课程仍以专业音乐的课程培训未来的音乐教师,强调表演与培育精英的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

其次,培养目标与升学制度存在分歧:目前,我国仍然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升学,所以,在中小学与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贯彻实施《决定》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不可能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操,反而更多地注重于部分可能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以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小学生及普通高中学生,大多数是关注于学生的专业技巧的培养,因为专业技巧过关了,可以到更好的学校继续学习。所以,培养目标与升学制度存在很大距离,使新课程标准在我国的中小学及普通高中阶段举步维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师资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这都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不便。

三、实践音乐教育观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之异合

作为对传统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反叛,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依据。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的思想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的当代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他主张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基本观点“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命题,是与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可以说,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理论,是随着时展而产生的音乐教育思想。然而,他的音乐教育实践观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巨大反差。

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观强调音乐是一种社会实践。就学生自身来说,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的音乐素养:首先具备基本的音乐听赏能力,继而具有音乐创造能力,最终成为社区及社会音乐活动的主力军,服务于整个社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中,兼容并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新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以“素质教育”为美育总目标之一,以审美为核心,显然,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观与我国现行音乐新课标的目标不谋而合,两者对于提高全人类的整体素质及推进文化的繁荣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放眼现实,我们又与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差。也就是说,怎样评价音乐教育目标的可行性与实践性,怎样实施音乐教育?尤其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音乐教育,如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价值的未来的音乐人?作为普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能马上更改现实,但我们应该反思:怎样平衡新音乐课程标准与现实的矛盾?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其实践观理念?

尽管如此,不管是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观,还是我国新音乐课程标准,在出发点上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而主要的问题都是怎样有机地融入到实践的过程中,推动、引导社会的音乐活动及音乐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②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41,122.

参考文献:

[1]马达.戴维・埃里奥特和他的实践音乐教育观[J].人民音乐,2009(5).

[2]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3]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乐记》乐教美育

《乐记》是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总结成果。它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音乐美学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所反映出来的儒家乐教思想更是主宰了整个中国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其审美思想对当代的音乐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拟就这方面给予初步探讨。

一、音乐的作用在于“修内”

《乐记》首先论断是“乐”的起源。“凡音之起,由人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乐本篇)“乐”的起源是“人心感于物的”结果,“物”是外在的东西,而“心”是内在的反映。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而情感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定是由于外在事物作用于内心,有感而发,人的感情潜在心里,他借助于对各种外在事物的体验释放出来而构成音乐,反过来,人们也通过音乐来表达感情。由此可看出,《乐记》的音乐审美教育意义在于“修内”。

《乐记》认为,人在没接触外在事物时表现出的天赋本性是内心平静的,当感受了外物的影响之后内在的智力、感情便活动起来,表现出来。“感于物而动”,这是本性的外现。而外物到来,人的内心便能去感知、认识它,于是,人们便有了对外界事物的喜爱与厌恶。“礼”、“乐”正是先人创造出来而用来节制自己的。

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修内”,主要体现在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与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结合起来,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夫乐者,乐也。人情所不能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必发于声音,行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也,尽于此也。”(《乐记乐化篇》)认为,音乐艺术不仅仅是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形式,而且也是个体抒发情感、追求自由快乐的形式,是人格修养最后完成的唯一途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音乐教育的“修内”看作教育的全过程,并且高于其他教育。

二、“乐”与“德”通

现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也与先秦儒家乐教“修内”思想有相通之处。“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德,德者德也。”(《乐记乐本篇》)从“声—音—乐”与“禽兽—庶众—君子”关系的角度论证了礼乐对人的“德”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治国安邦则需要君子的德。然而,只有具备“乐”、“礼”的人才能叫做有德的人,而只有这些有德的人才是治国安邦的君子啊。可见,先秦儒家已把“乐”上升到了超越一切的极高境界。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国家在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应适应这种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大环境下的“素质教育”的提出,说明我国对非智育方面的教育有了充分的再认识。但目前在不少教育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而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在特殊的条件下应该发挥它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可以采取歌唱、欣赏等多种形式,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音乐教育的非智教育功能,发挥音乐教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功用,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认真研究。当前在学校教育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和”仍然是音乐教育的追求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动于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行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节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记乐化篇》)这是《乐记》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言论,在这里,《乐记》指出了人和音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评价先王用雅、颂一类的乐曲作为作乐的引导,务必使曲调足以使人得到快乐而又不致于使人变得放纵,务必使文辞条理分明而又不显得呆板,务必使音调的曲折或平直、繁复或简单、纤细或饱满、休止或进行足以感动人的善心。这些体现了先秦儒家音乐审美思想意识上的一个“和”字。“和”在定义上是指几种不一样的东西的结合,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同”是指相同的东西的结合。“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则是讲的“四海之内合同敬爱”的“博爱”的思想,以及由“声和”和“心和”到“人和”与“政和”的一种升华。这种“和”的审美意识反映到音乐教育当中便是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了。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乐记乐本篇》)由此可见,《乐记》不仅明确提倡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的“和”的音乐,同时也反对对社会具有消极作用的不“和”的音乐。然而,古乐反对的“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存不存在呢?如果有,应该怎样对待这些音乐呢?这恐怕是关于音乐创作的重要的音乐美学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乐记》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当代音乐教育方面,“流行音乐不能进课堂”的口号曾一度喊得很响。不让当代的青少年在课堂上接触流行音乐,这从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看是不科学、不负责任的。因为“流行歌曲”并不等同于“黄色歌曲”,二者在本质上不能一概而论。作为音乐的一种类型,“流行音乐”有着它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在许多“流行音乐”的内容上也反映了有着其自身特色的高雅的一面。不可否认,许多流行音乐比较适合青少年心理生活,受到青少年的广泛欢迎。可同时,由于商业的因素,目前的流行音乐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严重现实。当代音乐教育应当因势利导,努力提高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审美品位,把流行音乐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此外,《乐记》关于音乐社会功能及音乐教育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思想,音乐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教育思想等等,都是当代音乐教育思想的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把传统的、感性的古代乐教思想与当代科学教育的新发现、新理论结合起来,汲取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营养,建构其理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新体系,是我们当代音乐教育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音乐教育;行动研究;音乐教师专业发展;艺术教育

近年来,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已经被人们所重视,“自我更新”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源泉。教师除了具备传统所界定的专业特性(诸如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必要的教学技能等)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反思实践对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由此,行动研究诞生了。

行动研究起源于30年代的美国,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提出的。他的理论核心是提倡实践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实地研究,在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合作中解决社会问题。将行动研究应用于教育并作出明确定义的是凯米斯(Kemmis,1998),他认为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教师是研究者,并且以自身作为研究焦点,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当前,我国音乐学科的教育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提倡音乐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对音乐学科发展与音乐教师成长都是极其有益的。

一、音乐教师行动研究的价值

1.行动研究将改善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状况,有助于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发展

在传统的研究范式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往往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使得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各自拥有独立的话语。两者的界限造成许多研究理论由于“隔靴搔痒”无法解决实践者的具体问题;而实践者又常常苦于没有理论的支持显得“盲人摸象”。以我国普通学校音乐学科研究为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经历了从音乐教学法到音乐教学论的飞跃后,如今已从音乐学与教育学基础理论中脱离出来,成为依托于音乐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研究音乐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对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问题和音乐教授与音乐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它们相互的内在联系与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揭示、说明和预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实践,然而理论研究却常常是落后于实践的。这是因为,通常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人员都是专家、学者或专职研究人员,尽管他们普遍理论素养较高,同时又具备研究设备、技术、时间及财力等的充分保障,但毕竟由于对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普通学校教育活动缺乏深入的探究,以至于常常用超乎音乐教育现象的理想化认识来指导实践,这种书斋式研究形成的理论相对于更为复杂的音乐教育实践,无论是解释功能、批判功能还是预测功能都显得缺乏应有的针对性,使广大的音乐教师大多是借助自身的经验而不是理论来观照自己的教学行为。

音乐教育理论必须敢于直面实践,这是音乐教育研究能够得以顺利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研究方式的扩展与改变是必要的,由音乐教师直接参与的行动研究将会为音乐教育理论注入新的话语,对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动研究是促成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根本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已逐渐受到“反思型教师”的挑战。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反思型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事物,能够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对专业结构进行更新。他们关注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思考者与建构者。音乐艺术本身具有“个性化”与“形态化”的感性特点,因此音乐学习与教授也离不开个体的独特感受性,这种独特的内涵是音乐学科的灵魂。音乐学科研究所涵盖的面甚广,无论是音乐艺术规律还是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差异性等特点。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能够针对自身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全体或个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检验、调整、积累音乐教学经验,在反思与总结中使自身的教学更趋向于合理,这对音乐教师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行动研究并不仅仅是经验总结,虽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获得的理论不同于专家的学术理论,但它是反映教师个人实践愿望的一种实践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必然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专家的学术理论,重要的是这些理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以重构的方式进入教师个人的经验之中,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可见它的应用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倡导和鼓励行动研究能够使音乐教师自信地迈进教育科研的殿堂,提高他们的音乐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对促成音乐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师行动研究的范式

教育行动研究并不存在着统一的范式,美国学者温特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观察”、“反思”和“运用”。对音乐教师而言,它的基本框架在于:

1.提出问题

这是行动研究的起点,音乐教师关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资料等等。

2.分析问题

音乐教师通过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问题予以界定,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范围,挖掘问题背后所涉及的诸多因素,以期对问题的本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确立假设

明确问题以后,音乐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请教理论工作者或阅读专业书籍、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其结果有助于音乐教师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

考虑了每种行动方案的可能效果后,音乐教师就着手试行某一个解决方案,并在试行之后仍要不断地搜集各种资料或证据,以检验假设,改进现状。在检验过程中,音乐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循环。

三、音乐教师行动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1.外控与自主

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上说,现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多是“外控式”的。即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术机构策划或制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及规范性和权威性。另外长期以来音乐学科在学校中地位不尽人意,使许多音乐教师缺乏学科行动研究的热情,仅把教学工作定位于按教育理念操作的熟练工,自主性、反思探索的动机与投入感较差。

2.结果与过程

从科研导向上来看,音乐教学研究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许多教师把教育行动研究等同于“写论文”,认为研究主要是靠“文笔”的功夫。事实上,所有的理论都不是“写”出来的,它必须经过研究的每一个过程,通过行动的观察、思考、总结、提炼,是“研究”出来的。这一艰苦的探索过程在教育研究中经常被省略或敷衍,以至于不少音乐教育论文观点雷同,缺少个性亮点。另外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少音乐教师急于求成,把局部经验任意拔高,盲目构建理论框架。这些都使音乐教学研究无法真正深入,使音乐教育研究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3.个体与合作

音乐学科在普通学校属于小学科,在校音乐教师一般仅为1、2名,势单力薄,少有机会能够分享群体的智慧。教育研究需要个人的反思和探索,也需要同行间甚至非同行间的相互启发。因此,采用横向与纵向的联合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横向上,可以在有共同研究方向和志趣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随时定期进行交流,共同提高研究能力。纵向上,可以邀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更身层次的课题或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炼。

4.音乐与教育

音乐教育教学反思篇10

   其实,反思性教学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学习方式。特别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平行班教学的有利条件,运用现代教育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内容、目标、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之后重新进行审视、评价,从而调整和改进后面的教学。以下通过对本人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在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音乐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鸟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可除了小兔子的动作表现不错之外,大象和乌龟还很模糊,经反思调整后,在欣赏完不同的节奏,力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区分不同的音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从大象入手,欣赏低沉的大提琴声中引入大象的主题,然后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一下子学生马上在节奏中领悟了大象伸着长鼻子一摇一摆的向我们走来的情景,接着引入由大管演奏的乌龟的音乐形象,分成好几段,让学生区分此时的乌龟在干什么么?(有平时走路的音乐,有紧张快速爬的音乐)为之后的创作表演打下基础。最后由单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乐,一蹦一跳的感觉马上立体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反思: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只粗略的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区分,立刻使大象,乌龟,兔子的形象一下子饱满了许多,事后孩子们都说,大象乌龟兔子的音乐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干,同时还嚷着问我大管,单簧管,是怎么吹的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增长见识,发展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创作表演第二次龟兔赛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是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在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完成上,由学生讲述第一次龟兔赛跑的故事到快节奏念儿歌,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我提问:你们说得真好,兔子决心改正了,参加第二次龟兔赛跑“那么你们觉得第二次龟兔赛跑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情形呢?”在学生讨论完自己设置的龟兔赛跑,我就截取他们其中的一种思路,加以自己的想法把这一故事创编完整,小兔子与小乌龟共同取得胜利的这一情景让学生进行创编,最终让学生在尽情的表现中延伸这一故事的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可课后学生告诉我说有不同的想法,小兔子与小乌龟碰见拿枪的猎人了等等,兔子与乌龟共同取得胜利的这一情景让学生进行创编,最终让学生在尽情的表现中延伸这一故事的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反思: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本例根据小学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去体验音乐情境。由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所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激活和体验成功地达到了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音乐情感目标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思调整后,我先截取了学生说出小兔子与小乌龟共同胜利的那一环节,问:小兔子与小乌龟为什么取得并列第一,这其中肯定有奥秘,谁能来说说吗?这一下子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其中来,拓展他们的思路和创新意识。

   反思:音乐是审美艺术,本例由于偏重音乐教学的认知目标,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实际,以至使音乐审美目标不能顺利达成。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应增加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只有注重选择直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乐审美情感这条主线。   

   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钢琴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课堂上,拆开钢琴外套,请学生直观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同时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形式,学生们惊喜愉悦、课堂气氛活跃。

   三、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

   音乐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此课 中较满意的地方是让学生进入大森林的情境中,聆听小鸟的声音,小动物门、们都出来了一幅热闹欢腾的景象。 反思:看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本例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还有一点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演小兔小乌龟,小动物,森林里的小花小草还有大树,请在座的同学做拉拉队员,让他们创编出不同的节奏为小兔子小乌龟喊加油。在其中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都积极的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反思教学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自觉、更理性的去研究完成教学,从而提升实践的质量。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集体智慧、专家启迪,在集体协作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反思教学。最后让学生合作把你想对冠军说的话创编成一首儿歌,集体反思:“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教学。”本课应以学生对歌曲“哈达献给北京城”的感受学习为主线,以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为教学着落点,进行多媒体“菜单设计”,让学生自由“点菜”,随机进行学习。专家更指出: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点菜”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个性化教学。使音乐课的学科综合不仅音乐化而且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