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4:36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1

如何建立科学的学校惩罚体系呢?《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7条规定了批评教育权,包括批评、劝导改过、口头纠正、训诫等常规措施,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权利。《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3条规定:“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惩罚程序应该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认识到惩罚手段寄予着教师的爱心、善意与尊重”。笔者期望尽快出台惩罚犯错误学生的相关法律规定,以解决当前义务教育的困境。如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及时制订法律,国务院制订行政法规或者教育部制订部门规章,也不失为解决之道。

学校是公共组织,具有公权力,按照法治原则,公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从学校教育的本性说,惩罚权属于学校的应然权力,没有惩罚权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活动。进入法治社会以后,公共组织的权力需要纳入法律调整,由法律授权。惩罚措施包含批评教育、一般惩罚措施和纪律处分三个层次,批评教育是最低层次,包括批评、劝导改过、口头纠正、训诫等常规措施等。一般惩罚是第二级层次,包括增加额外劳动、道歉或写悔过书、责令赔偿、罚站、罚作业、罚做某事、没收物品、调整座位、把座位安排在角落、教室外立正反思、留校、布置体育锻炼作业、假日辅导、强制心理辅导等多种具体措施。纪律处分是学校惩罚的最高层次,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在惩罚措施的制订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纪律处分属于法律和校规校纪明文规定的各种惩罚措施,受到纪律处分以后往往记入学生档案。

从学校惩罚措施的形式上可分为学业处罚、申诫处罚、行为处罚、学籍处罚等。学业处罚往往与教师行使评价权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有时规定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平时成绩有时和考勤挂钩,就出现了学业处罚。学业处罚是因为学生出勤情况等学习习惯不好而降低学业成绩,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保障其长期发展。另外,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的了解往往来源于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的平时表现往往不是很清楚,将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挂钩,就成为家长了解孩子出勤情况等学习习惯养成状况的观测点,容易引起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视。申诫处罚是指通过影响违纪学生的声誉对其施加压力,促使其不再违纪。声誉罚包括批评、劝导改过、口头纠正、训诫、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张贴通告、公开检讨、叫家长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惩罚措施的种类与设定等。具体而言,批评、劝导改过、口头纠正、训诫属于常规的教育手段,属于法定的批评教育权,因其属于言语责备,对学生权益影响不大,应将批评教育单独归类,没有必要纳入惩罚措施范畴;张贴通告属于学校处罚违纪学生这一管理行为的外部形式,不能单独成为惩罚措施;叫家长属于学校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亦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惩罚措施;公开检讨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尽量不要使用;严重警告与警告有重复的嫌疑,应该去掉严重警告。对于声誉罚,保留警告、记过两种惩罚措施即可,并记入学生档案,这是我们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行为处罚包括增加额外作业或工作、道歉或写悔过书、责令赔偿、罚站、罚做某事、没收物品、调整座位、把座位安排在角落、教室外立正反思、留校、布置体育锻炼作业、假日辅导、强制心理辅导等多种具体措施。学籍处罚包括开除学籍、留校察看、惩罚性转学。开除学籍产生丢失学籍的后果;留校察看是有条件地保留学籍,如果违背相关规定,就取消学籍;惩罚性转学则会丢失一个学校的学籍,但能够获得另外一个学校的学籍,不影响学生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开除学籍适用于违反校规校纪极其严重并严重危害教学秩序的行为,开除学籍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惩罚学生本人,还在于对学校教学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学生权益的保护。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我国法律规定不能开除学生学籍。这种对学校权力的限制,并不意味着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享有学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年满14周岁可以构成8种严重犯罪,年满16周岁构成所有犯罪。初中学生如果因为犯罪到监狱服刑,必然产生丢失学籍的后果。如果在监狱服刑期间学校仍然保留该学生学籍,这种纯形式性的权利没有任何意义,此种情况下,法律应该赋予学校开除学生学籍的权力。另外,法律禁止学校开除学生学籍的目的在于保障学生个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任何权利的存在都应该以遵守相关义务为前提。现代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大区别在于学校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学生,学校要维护所有学生的权益,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学生个体权利与学生集体权利的冲突,学校必须要在学生个体权利与学生集体权利之间寻求平衡。校规校纪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种秩序,使每个学生的权益都得到保护。如果学生的行为跨越了校规校纪所确定的界限,很可能侵害其他学生的权益,应该对此类行为进行抑制。如果学校的抑制行动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益就会一直受到侵害。在逻辑上,我们并不能排除“害群之马”的存在,法律严格禁止开除学生,虽然维护了个体的受教育权,却伤害了其他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笔者建议法律赋予学校开除学籍的权力。当然,法律可以对学校开除学生学籍的权力进行严格限制,避免学校滥用权力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在保留学校开除学籍权的情况下,留校察看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惩罚措施。留校察看适用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时间期限,视学生表现作最后决定,如果表现不好,就开除学籍。留校察看的优点在于存在一个宽限期,给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惩罚性转学的目的在于改变学习环境,给学生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或者在同学之间影响恶劣,学习环境已经不利于其成长,换到其他学校,改变学习环境,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做法。

在学校的具体操作中还可以增加随班学习权利的限制和限制学生某项特定权利。随班学习权利的处罚措施包括短期停学、长期停学、在家教育、停课、停考、转换班级或改变学习环境等。对于限制学生某项特定权利,如不允许其在课余时间打篮球、取消其参加课程表所列内容以外活动资格等。

从学校教育的本性说,惩罚权属于学校的应然权力,没有惩罚权不能正常开展教育活动。进入法治社会以后,公共组织的权力需要纳入法律调整,由法律授权。一般惩罚措施在教育活动中大量存在却没有法律依据,处于不具备合法性的状态,这是目前教育立法面临的一个重要缺陷。因此,面对纪律处分和一般惩罚措施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由法律具体规定纪律处分;二是对一般惩罚措施由法律进行概括性授权。一般惩罚措施种类很多,通过列举的方式进行授权并不适当,可以通过概括授权的方式,使一般惩罚措施具备合法性。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校规校纪相结合,共同构建惩罚措施体系。基于惩罚措施的多层次性和种类的多样性,应该在保持现有立法对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根据惩罚措施的种类和层次在国家立法、地方立法和校规制订之间合理协调各种关系。

惩罚程序应该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认识到惩罚手段寄予着教师的爱心、善意与尊重”。在学校实施惩罚的过程中要以爱护学生为前提,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惩罚要做到适时适度。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教师;学校;伤害事故;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

一、问题的提出

安全重于泰山,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创建安全校园,是对省级示范学校一个基本要求,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部门齐抓共管下,校园安全事故趋于下降,但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在我国每天大约有40个孩子死亡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2.5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6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发生这些事故相当部分是与学校无关的,在与学校相关的安全事故源于体育活动的占8.7%,而体育活动安全隐患的比率占学校伤害事故的30—40%,可见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是困扰学校体育的一大隐患,也是关系学生安危的生命线。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造成校园伤害事故发生主要是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因素,只要做到齐抓共管,“三位一体”,就能减少甚至杜绝因学校、教师方面所发生的伤害事故,为有效地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找出原因,提出对策,解除师生烦恼,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积极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商南县初级中学初二、初三两个年级20个教学班,年龄14—15周岁,每班随机发放问卷30份。共发放问卷60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100%。

2、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从自我预防应急意识看安全

到操场上课过马路站队走的有64.05%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做,95.51%的学生按要求上课中身上不带佩带物。体育课中出现伤害事故时,懂得应急措施的占36.11%,懂一点的占49.25%,不懂的占14.64%。平时注意学习常用安全应急方法的有64.39%。有极少数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正确认识身上佩带物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全隐患,有少数学生不注意学习常用安全应急方法,出现伤害事故时不懂应急措施。这部分学生上课时往往态度不认真,对教师强调的安全不以为然,我行我素,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再加上自我学习和教师讲解安全应急措施不够扎实、深入和全面,导致较易发生伤害事故。

2、从教师组织课堂练习看安

课堂练习,安全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具体化,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材、准备活动、保护与帮助,对于稳定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类校园伤害事故中,体育课上发生的事故要占去相当大的比例,大约占去全部学校事故的30%—40%。调查中,在酷暑中进行各种练习中暑或昏厥的学生占16.64%,投掷实心球教学中被砸伤的占3.00%,就教师在组织有碰撞游戏中受过伤的学生占11.81%,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经常强调安全的占3.16%。在体育教学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着这样那样意外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地钻研教材,注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减到最小。

3、从学校场地器材设置看安全

在使用学校场地器材时受过伤的学生占7.49%,在校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单杠、双杠、肋木、联合器械中摔伤过的学生占11.31%,球类活动中由于场地器材受过伤的同学占11.81%,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的,所以只要学校能够做到场地器材合理、无安全隐患、卫生制度健全,保障体育场馆、场地、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对一些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器械,做到干净整洁、结实、距离合理、周围有醒目的护栏等安全条件就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

1、学生心中无安全防范意识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安全认识不够,不注意学习常用安全方法,不懂应急措施或课堂表现不好的学生只是一少部分,但正是这一少部分学生常易发生伤害事故给他人带来安全隐患,对自己的越轨行为意识不到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2、教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漏洞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时,无论教师采取怎样的积极教育与预防措施,总是不可避免地有着这样那样意外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而大部分可以预防而教师没有去预防造成的伤害事故,法律就一定会追究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比如没有进行安全教育,没有做好准备活动。学生在酷暑中昏厥、游戏中受伤、练习时摔伤、投掷中被砸伤、使用各种器械时受伤等等。在教学中违反教学原则和体育教学规律,任何不规范的教育教学,都会存在过错和漏洞。

3、学校场地、器材设施有安全隐患。

学生在校期间,学生的监护责任自然地由学生家长转移给了学校,直到学生放学离开学校为止。学生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中,学校有义务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场地、器材和器械。根据调查看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隐患。例如:器械质量不合格,对场地、器材没有及时检查、维修或更换,给学生提供的体育器材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等,没有完善的配套制度和谨慎的管理都会孕育着巨大的危险,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建议

1、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义务

利用体育课堂和室内课和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基本安全技能,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特点及规则、场地设计与器材使用、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常用的安全应急方法和应急措施,学会受伤后的处理办法和技巧,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强化安全意识,并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教师应谨慎管理,加强防范。

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中,知道或相应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的,不宜参加的某种活动,应当区别对待,在体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应当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课堂教学不违反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在同一场地进行多种活动应避免相互影响,在练习容易导致伤害事故项目时,要注意安排保护与帮助,千万不能出现伤害事故现场教师不在位的情况。

3、学校应保障体育设施的安全

学校应当谨慎选择合格的体育教师,完善配套的安全制度。保障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安全性,给教学提供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体育器材,重视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对发现具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应停止使用或及时修理和更换。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3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现行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在保证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和实践执行中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等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以科学发展观和“大司法”观念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以科学发展观设计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并设计出《社会文明进步法》方案作为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改革的一套模式,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推广《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的要求。本文作者的创新思路,可作为劳教立法的一个新思路供劳教立法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的教训,针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新理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笔者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中,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和推进我们劳动教养工作,实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此谈一点个人学习体会,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从科学发展观看现行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一)从以人为本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保证公民权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劳教工作创建40多年来,虽然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在保证公民权利方面确实不够。

1、劳动教养对象的随意性

某些公安机关的少数执法人员缺乏尊重公民基本人权的意识,随意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在执法中,将一些不能及时侦破的疑难、复杂案件和共同犯罪中主、从犯抓捕时间不一致的犯罪嫌疑人,先暂时报送劳动教养,由劳教所“代行关押”,以期解决羁押期与案件侦破时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以教代刑”现象的发生,结果是把一些不够劳动教养条件的人送进了劳教所。①

2、决定劳动教养缺乏严肃的法律程序、法律监督

劳动教养制度名义上是由公安、民政、劳动等部门组成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行使劳动教养决定权,实际上由公安机关内的法制机构独家行使处罚权,可以不经检察院审查批准,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少数执法人员利用劳教这一手段随意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劳动教养决定作出后,被处罚人往往无处申诉和辩解,《行政诉讼法》施行后,被处罚人不服劳动教养决定,虽可以向法院起诉,但不停止执行,严重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②

3、执行手段与监狱罪犯十分相似

长期以来,劳教场所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一直沿袭狱政的管理模式,没有从两者的性质上加以区分,都是奉行“收得下,关得住,跑不了”的思想,重视严格管理,忽略区别对待。除了在同等条件下,奖惩有所区别外,其他方面的处遇均差别不大,对劳教人员在所区范围内的人身自由权限制很大,重视管理的处罚性,忽略管理的教育性。有人就说劳教所是“二劳改”。

(二)从协调发展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冲突1、与《宪法》的冲突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劳动教养制度规定的是属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这点与《宪法》精神有冲突。

2、与《行政处罚法》的冲突

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第九、十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只能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劳动教养制度依据的《决定》、《规定》、《办法》属于行政法规及规章,不属于法律,这样劳动教养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就与《行政处罚法》存在法律冲突。

3、与《立法法》的冲突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立法法》第八条、条九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决定》、《规定》作为行政法规,制定劳动教养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就与《立法法》第八、九条规定有冲突。

(三)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劳教工作创建40多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作出了一定贡献,改造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在文化大革命阶段,劳动教养制度几乎被废除,失去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近几年,劳教场所围绕提高教育矫治这个中心,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转化了一大批法轮功、吸毒等类型劳教人员。但是在劳教人员解教后,社会帮教衔接工作脱节,社区环境恶劣,缺乏可持续教育改造的环境,教育改造效果降低。衡量教育改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教人员解教释放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高低,根据1996年对山东、云南、广东、浙江等省区7个劳教场所的调查,多进宫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平均比例为34.89%③。据近期吸毒型劳教人员复吸及其它违法行为的调查,重新违法率高达85%以上。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同时也有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衡量劳动教养的成绩不仅仅是收容了多少违法人员,更应该是教育矫治了多少违法人员,使他们不再重新违法犯罪,要全面地看劳动教养对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犯罪发生起到的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相互协调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必须要进行重大的改革,重新制定一部系统的、完善的、合理的新型法律制度以适应社会新的形势。在去年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四川代表团的段维义、湖北代表团的郭生练等127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和《关于制定相关法律,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他们认为,我国劳动教养方面的法规混乱,劳动教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涉及劳动教养的对象范围、审批程序、期限和管理方式等问题。需要改革劳教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的要求。劳动教养法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思路应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以法制建设全面系统化的观念,扩大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的涉及范围,放宽视野,确定立法目标;把以人为本和以宪为纲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证实立法依据,夯实立法基础;以协调互补和系统层次论的观念,争取“三分天下”的格局,高屋建瓴,明确法律地位;以程序司法化、执行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完善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健全法律体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全面审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措施,扩大立法范围,确定立法目标

劳教立法问题是我国法制化进程中必遇的问题,劳教立法是我们党依法治国,我们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去年12月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报告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时,专门谈到了劳动教养立法问题。报告指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制度实施以来,在维护社会秩序和预防减少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劳动教养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委员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的建议,以规范行政强制教育措施,笔者认为劳教立法问题不能就单一的劳教问题进行立法,应扩大劳教立法问题的波及面,全面地看待劳教立法的范围,应将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多种措施一并纳入其中,如收容教养、少年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收容求助(收容遣送)、工读教育、社会帮教等教育矫正措施;涉及到公民权利保护的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等保护措施;对乞丐、残疾人、无家可归者的救济性管理措施;还有保护公民健康的强制医疗措施,如“非典”、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治疗等等,也就是将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以外的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统一归类到司法处分中,以国家司法权的身份管理社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即“大司法”观念。消除在刑罚处分与行政处分之间的真空地带,弥补在法律构架上存在的明显漏洞。同时要有超前意识,不要等出了“孙志刚事件”才修改收容遣送措施,出了“非典”才发现社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太落后,使得政府对公民的社会化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回顾历史,劳动教养以及其他几种涉及到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政措施的打击对象虽经几次变动,但其根本目的没有变,那就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因此我们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点上,扩大现有劳教立法问题的讨论范围,我们以前讨论的劳教立法问题实质只是社会文明进步立法下的一个分课题。同时考虑将我们执政党的意识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把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法律化,因此劳教立法问题的目标应是创立一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保护法性质的法律。根据我们当前情况建立未来劳动教养制度的目标应是对那些严重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或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生活来源,有潜在犯罪可能性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和保护性文明救济,将其改造成为能够适应文明社会生活,思想上文明上进,心理上积极健康,行为上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对患有精神病,有潜在攻击他人人身安全的,及患有“非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人员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所以本人认为劳动教养立法后应作为一部独立的部门法,可定名为《社会文明进步法》(暂定名称)。在这部法律中还应包括原则性的《社会文明进步法》、诉讼性质的《社会文明诉讼法》和执行性质的《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

(二)以人为本,以宪为纲,夯实立法基础

根据我国现实状况,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有效的预防犯罪的法律体系,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本,以宪为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在所有法律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我国国家机关、党派、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社会文明进步法》就从社会文明教育和社会文明保护两重角度看寻找未来劳教制度立法的依据。一是从《宪法》赋予公民享有教育和劳动的权利、公民享有健康权利和获得必要生活来源权利的角度来看,对于那处于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甚至无法生活的公民来说,他们有权利获得必要生活来源权利,政府应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应向公民提供社会保护救济,其实我们政府已经在做这件事了,只不过没有将其法律化,如公安部门的工读学校、收容救助(收容遣送站),民政部门的孤儿院、养老院,医疗部门的精神病院。二是从宪法赋予公民享有教育和劳动的义务、公民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虽有生活保障,但长期畸形消耗社会资源的,长期制造社会矛盾的,破坏社会文明进步的公民,政府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对公民采取教育性文明矫治措施,如司法部门的劳教所,公安部门的强制戒毒所、看守所,民政部门办理的自愿戒毒所。

根据《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因此,设计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社会文明进步法》创立的目的是要取消《刑法》与《行政处罚法》以外的所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或非行政措施,包括所有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机关或党政机关,如目前政府部门的精神文明办公室、610办公室、禁毒办、扫黄打非办公室等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非法律化的执法机构,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上法治化的道路。所以《社会文明进步法》是以《宪法》为立法依据的法律层次的法律制度。

(三)协调互补,层次分明,争取“三分天下”,明确法律地位文明救济措施和文明医疗措施都是以人为本的保护性措施,因而文明救济措施保护期以15天起,直至有基本生活资料,或获取生活来源,无潜在犯罪可能性为止;文明医疗措施保护期以30天起,直至身体健康,无潜在危害他人健康为止。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虽然对人身自由作出了限制,但这些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其最根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生命权,同时也是保护他人的生命财产权和身体健康权,所以有必要将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纳入“大司法”处分中,对其人身自由作出一定的限制。

(四)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实现程序司法化,执行社会化

某些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人权问题,特别是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指责,主要还集中在劳动教养审批程序上。现行的劳动教养决定权,由公安部门一家行使处罚权,无须经过检察院审查批准,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与《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精神相违背,所以今后的《社会文明进步法》的程序必须司法化。在原则性的《社会文明进步法》中将适用范围应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扩大至全体公民。对于批审程序应按“人民法院依法享有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享有法律监督权”的原则将现公安机关一家说了算,改为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判的司法程序。根据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必须对《社会文明进步法》判罚的条款、期限具体化。制定诉讼性质的《社会文明诉讼法》。

执行模式,以有利于被矫治和保护对象改造成为能够适应文明社会生活,思想上文明上进,心理上积极健康,行为上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为宗旨。要制定执行性质的执行性的法律《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主要是执行一些保护公民权利的救济和医疗措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人道精神。《社会文明教育法》主要执行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和矫治等强制措施。

《社会文明进步法》的设立,从原则性的主体法《社会文明进步法》,到程序性的诉讼法《社会文明诉讼法》,再到执行性的实施法《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组成一套完整的司法处分制度,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根本基石。

三、以科学发展观设计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

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思路确定之后,制定怎样的设计方案呢?笔者认为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的方案也应从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对原则性的主体法《社会文明进步法》、程序性的诉讼法《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性的实施法《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等法律作出一套全面、协调、相对稳定的方案,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理论的推敲,笔者设计的未来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方案如下:

(一)《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原则性主体部分

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原则性主体部分要明确:法律名称、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期限、具体条款等基本内容。

1、法律名称:我们制定这一部法律的目的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所以以《社会文明进步法》这一名称较妥当。相应地程序性的诉讼法叫《社会文明诉讼法》,执行性的实施法叫《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

2、适用范围: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中国公民。(不包括特别行政区和居住国外的中国公民,居住中国的外国公民)

3、适用对象:对那些缺乏守法意识,道德水平低下,心理不健康,有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违法行为的中国公民,实行教育性文明矫治(简称文明矫治)。

对无基本生活资料又无生活来源,有潜在犯罪可能性的中国公民,实行保护性文明救济(简称文明救济)。

对患有精神病,有潜在攻击他人人身安全的,及患有“非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有潜在传播疾病,危害他人健康的中国公民实施保护性文明医疗(简称文明医疗)。文明救济措施保护以15天起,直至有基本生活资料,或获取生活来源,无潜在犯罪可能性为止。

文明医疗措施保护以30天起,直至身体健康,无潜在危害他人健康为止。

5、具体条款:需要结合文明矫治、文明救济、文明医疗三种措施的适用情况,将具体行为综合分析,逐条逐款地明列出来,形式内容与现有的《刑法》类似,有些方面可参照《刑法》的制定。

具体条款的制定还可根据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一些有苗头的、局部地区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如办假证问题。

(二)《社会文明进步法》的程序性诉讼部分

基于程序司法化和执行社会化原则的要求,《社会文明进步法》要制定程序性的《社会文明诉讼法》,其适用程序模式应为:由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或公民提出申请或举报,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取证,人民检察院负责起诉与监督,人民法院负责审判裁决,文明矫治由司法行政机关执行,文明保护由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1、申请: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和公民。

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司法、公安、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部门或公民有权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有关条款,对违反《社会文明进步法》的行为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或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

2、侦察:公安部门。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负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享有调查取证和侦察的权利。在办理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时,由公安机关负责案件事实的调查,并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报申请人民检察院起诉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是较为妥当的。具体程序可以设计为: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对举报的案件进行调取证,认为违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应当写出《文明矫治意见书》、《文明救济意见书》、《文明医疗意见书》,连同案件有关卷宗移送基层人民检察院。

3、起诉:检察院。

检察院负责审查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审核,对认为行为人应处以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审批裁定)。

4、审判:法院。

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请裁定的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负责审判裁决。决定是否执行教育性文明矫治、保护性文明救济和保护性文明医疗。

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由人民法院由基层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实行两审终审制。具体审理程序的设计,应当兼顾公正与效率。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的意见。在作出裁判时,除当事人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个人、家庭情况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社会危险性。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期限的确定,应当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有关条款确定封闭执行期限和开放执行期限。

5、执行:司法、教育、民政、卫生、劳动与保障等政府部门。

文明矫治由司法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文明救济由民政部、教育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文明医疗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

6、监督与评估: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对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进行监督,目的是保证公正地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具体监督活动表现为:审查公安机关拟移送人民法院进行裁判的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对公安机关的不当决定提出纠正意见;对人民法院第一审未生效裁判,认为有错误的,按照上诉审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认为存在错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受理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申诉;监督对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人员的管理,审查延长或缩短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期限,所外就医、清理和提前开放是否合法等。

人民检察院对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效果还要进行评估,客观地评价负责实施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司法行政单位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社会效果,保证适用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所实现的社会效益最大化,避免某些负责实施文明矫治、文明救济和文明医疗措施的司法行政单位追求本单位、本部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文明进步法》的执行性实施部分

根据《社会文明进步法》和《文明进步诉讼法》审判结果的执行分为:文明矫治、文明救济、文明医疗三种手段,基于执行社会化原则的要求,文明矫治应由司法部执行;文明救济应由民政部、教育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执行;文明医疗应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为确保这三种措施的有效执行,要制定执行性的法律《文明教育矫治法》、《文明保护救济法》《文明保护医疗法》来保证执行。根据性质的不同,确定执行方式和限制人身自由方面的要求。

1、《文明教育矫治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司法行政机关(类同于现有的劳教机关)。具体文明矫治措施由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的矫治机构(类同于现有的劳教所和戒毒所)负责实施。在《文明教育矫治法》中,确立与文明矫治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封闭式和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隔绝的封闭式文明矫治所和与社会环境相一致的开放式文明矫治所,封闭式文明矫治所执行矫治对象封闭执行期的执行,开放式文明矫治所执行矫治对象开放执行期的执行。保障其与外界联络的权利,与其亲友会见的权利。对于执行期间的行为矫治、教育培训、所外执行、延期或减期、所外就医、提前开放等问题。目前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的《违法行为矫治法》和我们所说的《文明教育矫治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2、《文明文明救济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由民政、教育、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具体文明救济措施由民政、教育、劳动与保障部等行政机关设立的救助机构(类同于现有的收容教养、少年教养、收容教育、收容救助站、工读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和残疾人康复学校)负责实施。在《文明文明救济法》中,确立与文明保护救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半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近的半开放式文明救济所。保障其生活生存的权利与受教育的权利。对于执行文明救济期间的监护权代管、义务劳动、教育学习、医疗、离所、留所等问题作出规定。

3、《文明文明医疗法》的执行主体应当是由卫生部等政府部门执行。具体文明医疗措施由卫生部等行政机关设立的医疗机构(类同于现有的“非典”收容医院、艾滋病医院、精神病院、自愿戒毒所和残疾人康复学校)负责实施。在《文明文明医疗法》中,确立与文明医疗制度目的相契合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即确立半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与社会环境相近的半开放式文明医疗所。保障其生活生存的权利与受有医疗的权利。对于执行文明医疗期间的监护权代管、医疗、学习、娱乐、离所、留所等问题作出规定。

四、以科学发展观推广《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

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基本的要求是发展,首先是发展,如果没有发展,就更谈不上科学。其次是科学,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发展。随着《宪法》、《刑法》、《刑事诉讼》的修订与完善,《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劳动教养法律制度重新立法问题目前已经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未来劳动教养法律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实践是检验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唯一标准。《社会文明进步法》设计得是否完善?是否科学?只有付诸于实践,让实践来证明。《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是一场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是所有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管理行为司法化的过程,是依法行政的根本措施。《社会文明进步法》的实施模式,我们不妨借鉴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设立特别行政市区(如同设立经济特区)作为《社会文明进步法》推广(如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进行试点,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建立特区模式,等特区模式逐步完善后,再进行大范围试行,如部分开放省市区试行,在实践的摸索中前进,等试点省市区的模式成熟后,再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种从特别行政市区----特别行政省区----全国的推广模式可以使因《社会文明进步法》实施的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坚持科学实验的思想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根本途径。几种观点理论的争辩不如设计几套试点方案在实践中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如果不敢实践,不敢付诸实践行动,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使设计得再完善、再科学、再完美无缺,也就是空纸一张,毫无意义。

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基本要求。实对于我们现有劳动教养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甚至违反《宪法》的地方,应该客观对待,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更正,改过,绝不能将错就错,一错再错。更不能将我们的缺点说成是我们的特色,不讲实际。

坚持全民参与的理念是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社会文明进步法》实现创新设计的基本动力。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即《社会文明进步法》涉及到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与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权利和义务的调整,涉及到全体公民的人身自由。因而与此可能发生权益相关的部分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创新设计中来,全体法制工作者、国家机关和党的领导们更应责无旁贷地参与到这部法律制度的制定中。

笔者在此仅发表一点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注释:②参见刘智峰主编《走向司法公正——司法腐败纪实》,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361页。

③参见《多进宫劳动教养人员的现状与法律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3期,第19页。

④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①参见姜金芳《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6年第4期,第14页

②参见夏宗素、张劲松主编:《劳动教养学基础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89-90页。④参见夏宗素、高莹《路漫漫其修远兮――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3期,第7页。⑥参见王发强《谈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2期,第32页。

⑦参见云山城著:《劳动教养研究》,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305页。

⑧参见李忠信主编:《公安执法焦点透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6页

⑨参见胡月红《劳动教养审批制度改革设想》,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年第6期,第25页。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4

一、内容

2003年度

第一卷: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1、社区的学习制度和记录

2、社区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制度、计划、主题和典型

3、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4、维护未成年人的机构和内容

5、法制教育的计划和总结

6、社区居民、青少年的学法记录、安排、考核

7、普法宣传的安排、简报、资料

8、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巡逻制度

9、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规划

10、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的有关机构

11、民主决策制度

12、诚信主题教育的安排、记录和实践活动的安排、记录

第二卷:人文环境、生活环境

1、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记录

2、国防、国家安全教育的安排和记录

3、形势报告会制度

4、群众性形势教育主题活动的安排、记录

5、2003年-2005年公民道德建设规划

6、2003年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总结

7、市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

8、市民教育计划、教材、学员名单、报到册、教师队伍(本材料要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准备教学计划、学员名单、报到册和教师队伍)

9、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教育制度和计划总结

10、公民道德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以及先进典型的材料

1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总结和工作机制

12、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和为未成年人办实事记录

13、科普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

14、社区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记录、

15、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的统计记录(总面积每万人大于500平方米)

16、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记录

17、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注册登记制度

18、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名单(不少于4支)

19、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简报或记录(不少于4次)

20、见义勇为先进的事迹材料和表彰材料

21、扶贫帮困的机构和措施

22、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安排、记录、机制

23、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名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大于8%)

24、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记录

25、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制度和记录

26、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资料

27、计划生育率记录(大于95%)

28、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材料(大于70%)

29、低保工作资料(制度、名册等)

第三卷:创建活动

1、2003-2005年3年创建文明城区规划(有目标、计划、措施)

2、2003年创建文明城区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3、2003年-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有目标、计划、措施)

4、2003年精神文明建设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5、2003年创建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6、2003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7、2003年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方案(有目标、计划、措施)

8、2003年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建、爱卫工作4个工作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

9、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专题工作记录

10、创建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

11、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爱卫工作宣传、实践活动的简报、记录

12、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安排、记录、总结(覆盖面大于80%)

13、创建文明行业、单位、社区的有关资料

14、创建宣传资料

15、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四卷: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2004年度

第一卷: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1、社区的学习制度和记录

2、社区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制度、计划、主题和典型

3、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4、维护未成年人的机构和内容

5、法制教育的计划和总结

6、社区居民、青少年的学法记录、安排、考核

7、普法宣传的安排、简报、资料

8、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巡逻制度

9、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规划

10、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的有关机构

11、民主决策制度

12、诚信主题教育的安排、记录和实践活动的安排、记录

第二卷:人文环境、生活环境

1、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记录

2、国防、国家安全教育的安排和记录

3、形势报告会制度

4、群众性形势教育主题活动的安排、记录

5、2004年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总结

6、市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

7、市民教育计划、教材、学员名单、报到册、教师队伍(本材料要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准备教学计划、学员名单、报到册和教师队伍)

8、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教育制度和计划总结

9、公民道德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以及先进典型的材料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总结和工作机制

11、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和为未成年人办实事记录

12、科普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

13、社区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记录、

14、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的统计记录(总面积每万人大于500平方米)

15、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记录

16、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注册登记制度

17、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名单(不少于4支)

18、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简报或记录(不少于4次)

19、见义勇为先进的事迹材料和表彰材料

20、扶贫帮困的机构和措施

21、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安排、记录、机制

22、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名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大于8%)

23、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记录

24、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制度和记录

25、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资料

26、计划生育率记录(大于95%)

27、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材料(大于70%)

28、低保工作资料(制度、名册等)

第三卷:创建活动

1、2004年创建文明城区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2、2004年精神文明建设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3、2004年创建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4、2004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5、2004年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方案(有目标、计划、措施)6、2004年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建、爱卫工作4个工作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

7、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专题工作记录

8、创建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

9、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爱卫工作宣传、实践活动的简报、记录

10、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安排、记录、总结(覆盖面大于80%)

11、创建文明行业、单位、社区的有关资料

12、创建宣传资料

13、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四卷: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2005年度

第一卷: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1、社区的学习制度和记录

2、社区干部的道德教育的制度、计划、主题和典型

3、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内容

4、维护未成年人的机构和内容

5、法制教育的计划和总结

6、社区居民、青少年的学法记录、安排、考核

7、普法宣传的安排、简报、资料

8、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巡逻制度

9、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规划

10、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的有关机构

11、民主决策制度

12、诚信主题教育的安排、记录和实践活动的安排、记录

第二卷:人文环境、生活环境

1、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记录

2、国防、国家安全教育的安排和记录

3、形势报告会制度

4、群众性形势教育主题活动的安排、记录

5、2005年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半年总结

6、市民教育的学习型组织

7、市民教育计划、教材、学员名单、报到册、教师队伍(本材料要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准备教学计划、学员名单、报到册和教师队伍)

8、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教育制度和计划总结

9、公民道德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以及先进典型的材料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安排、总结和工作机制

11、学校、社会、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和为未成年人办实事记录

12、科普宣传的安排、总结和资料

13、社区科普志愿者组织、活动记录、

14、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的统计记录(总面积每万人大于500平方米)

15、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记录

16、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注册登记制度

17、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队伍名单(不少于4支)

18、社区群众文体活动简报或记录(不少于4次)

19、见义勇为先进的事迹材料和表彰材料

20、扶贫帮困的机构和措施

21、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安排、记录、机制

22、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名册(占社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大于8%)

23、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记录

24、公益性活动的机构、制度和记录

25、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资料

26、计划生育率记录(大于95%)

27、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材料(大于70%)

28、低保工作资料(制度、名册等)

第三卷:创建活动

1、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2、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3、2005年创建工作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4、2005年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半年总结(有目标、计划、措施)

5、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方案(有目标、计划、措施)

6、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建、爱卫工作4个工作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

7、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专题工作记录

8、创建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

9、创建文明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爱卫工作宣传、实践活动的简报、记录

10、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安排、记录、总结(覆盖面大于80%)

11、创建文明行业、单位、社区的有关资料

12、创建宣传资料

13、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行车停放管理制度和责任人

第四卷:上级有关文件资料

2003-2005年3年的图片资料用影集附说明单独组成一卷

二、要求

1、所有卷宗封面均打印贴纸,标题为“创建文明城区专卷”,均使用正规档案盒按照标准归档,所装内容除会议记录、活动记录或教案讲义等,其它均打印归档。

2、档案卷内均按照要求分年度组卷,每年4卷,每卷内容严格按照上述标准准备,不能少项。

3、各社区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人员,集中时间准备资料,在四月中旬全面完成档案资料的准备,办事处将组织进行检查。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5

三级并存的法律制裁体系特点,决定了劳教制度有其合理的存在空间。但是基于劳教制度设计之初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缺陷,如立法刚性不足、司法审查程序设计缺位、劳教时间过长等原因,使其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或者官员打压上访人员、维稳的利器,侵犯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果断废除了劳教制度,这固然是我国法制进步的表现,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国法律制裁体系格局的缺陷:对中间违法行为处罚的结构性缺位。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处罚范围的中间缺位劳教制度适用对象主要为两类行为人。一是治安违法人员,其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屡教不改,治安管理处罚不足以惩戒,刑法上又没有相应罪名,如多次从事活动的人员。二是“刑法边缘行为”人,即形式符合某一罪名但构不成刑法上的罪,所谓“大法不犯、罪错不断、危害治安、百姓憎恶、法院难办”的一类刑法边缘族。③如,多次打架斗殴均只造成行为人轻微伤,不能以故意伤害罪处罚,但同时又不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这些违法者均属于那种“恶行”(罪量)不大,但“恶习”(人身危险性)较强的人。他们的行为不能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但仅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又不足以抑制其再犯。因此,劳教废除后,依据现行的法律制裁体系,无法对这两类行为(中度违法行为)给予合理的处理,造成了我国法律制裁体系处罚范围上的中间缺位。

(二)处罚措施严厉等级上的中间缺位抛却制裁措施的法律性质,原有法律制裁体系框架下针对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监管最为严密、完全封闭的监禁处罚措施,即自由刑、拘役。这些处罚措施将行为人与社会隔离,以强制劳动为主要处罚手段,教育功能偏弱(不以授课或者传授生存技能为主),惩罚性较强。二是短期监禁(行政拘留)和监管最为宽松、完全社会化的处罚措施,即管制、缓刑和社区矫正。行政拘留的期限过短,惩罚性较弱。社会化处罚措施完全将行为人放在社会,以司法工人员的监管为主要处罚手段,教育功能较强(要求行为人定期报告近况和改造感受、组织授课、参加公益活动等),惩罚功能最弱。三是监管相对宽松并且相对社会化的监禁处罚措施,即劳教制度。按照劳教制度设计之初的要求,劳教并非完全将人与社会隔离,劳教人员在执行一段时间后,每周可以请假回家;其教育性较强,劳教法规明确规定每天教育(上课)的时间不能少于3小时,参加劳动的应当发付劳动报酬,周末应当休息,会客较为便利,通信自由基本不受限制。因而它是一种轻于监禁刑的处罚措施。但是基于1997年《刑法》的修改以及近年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严打相对)的贯彻,越来越多的罪犯被处以较轻的自由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由于劳教制度改革滞后,在实际执行中又走向异化,惩罚性有所加强,劳教时间长于自由刑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这仍不能从整体上否认它是一种轻于监禁刑、重于社会化处罚措施和行政拘留的中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有期监禁刑偏重、社会化处罚措施和行政拘留偏轻的缺陷。而劳教制度废除之后,将造成处罚措施严厉等级上的中间缺位。

(三)处罚措施执行内容的中间缺位。监禁刑完全将犯罪人与社会隔离,其执行内容以无偿的强制劳动为主,它适用于危害严重、主观恶性较大的罪犯。管制、社区矫正等处罚措施完全将犯罪人放在社会改造,其执行内容以监管、教育为主,强制性较差,它适用于危害不大、主观恶性较小的罪犯。但实践中并非只有这两类罪犯,还有一种客观危害不大但主观恶性较大的罪犯。他们还没有铸成大错,对其加强其思想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其回归社会。由于其人身危险性较大,必须将其与社会隔离,但又不能完全长时间隔离,因为这样既不利于其社会化改造,也不符合罪刑均衡原则。这就需要一种教育功能较强,同时监管相对宽松的监禁处罚措施(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半监禁)。显然,监禁刑过严,而且教育功能不足;管制、社区矫正等社会化处罚措施虽以教育、感化为主,但又明显偏轻,不足以防止其再犯。唯有劳教制度兼具教育和隔离功能,即劳教作为特殊学校,它的教育机制、教育方式应当具有学校的性质。①劳教所通常配备必要的师资力量、教学场所、教学设备以及学习用书,并安排必要的教育时间,进行法律常识、思想道德修养、人生观、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以及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等辅助教育活动,这有利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同时,其宽松的监禁特点(即隔离一段时间后可以每周请假回家),既足以防止其再犯,又有助于其社会化改造。劳教制度废除之后,我国兼具教育和隔离功能的处罚措施就会处于缺位状态,必然造成我国处罚措施执行内容上的中间缺位。

二、未来法律制裁体系格局前瞻:两级补缺

综上可以看出,在原有刑罚制度——劳教制度——行政处罚制度三级法律制裁体系并存在的格局下,劳教制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使我国规范违法犯罪行为的法网更为严密,相应的处罚措施也呈现为较缓和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各类制裁措施执行内容的多样化也适应了不同违法犯罪行为的不同特点,因此较具科学性。随着劳教制度的废除,我国三级法律制裁体系并存的格局也被打破,制裁体系结构性的缺位也便出现。笔者推断,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对当前的法律制裁体系进行调整,以弥补劳教废除后所造成的法律制裁体系和制裁措施的结构性缺位。否则,会造成我国治安形式的恶化。笔者认为,应当将原有劳教制度调整的“中度违法行为”全部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从而形成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两级法律制裁体系的格局,以弥补劳教制度废除后的缺陷。

(一)纳入刑法调整范围的缘由依据现代法治国家程序公正原则的要求,剥夺一个人的权利(尤其是人身自由),必须以独立于控诉方的法院的公正审判为前提。这样能够有效地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防止侵犯人权现象的出现。由于对犯罪的追诉即刑事审判活动,均是以法官的独立裁判为前提进行,最能体现程序的公正性,因此西方绝大多数国家将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纳入到刑事法的调整范围。反观我国劳教制度走向异化的重要原因,就是将该制度设计为一种独立于刑法的处罚措施,不能按照刑事诉讼法的审判程序决定行为人的劳教罚。相反,其决定程序几乎完全是按照行政处罚的审批程序设计,体现了行政程序高效快捷的特点,但这必然以牺牲公正为代价。如,其申请主体和决定主体均为公安机关,救济途径也只能以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方式进行事后救济,虽然根据1987年《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工作办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劳教的决定和执行进行监督,但这仍然是一种事后监督,至于其审批的环节,检察机关无权介入。2002年4月12日的《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就劳教案件的审批环节引入了聆讯制度,但仍不能改变由公安机关一家决定、缺乏监督的现状。那么,程序设计的缺陷,再加其立法刚性不足(可以随意扩大适用对象),劳教制度为地方府官员所利用,成为其维稳、打压上访官员的工具也便不足为奇。因此,劳教废除之后,应当加快现有刑事立法的改革,增加轻罪设置和轻罪处罚措施,坚决将原有劳教制度适用对象全部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以实现对任何人剥夺人身自由,都必须经过法院的公正裁判。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刑法的无度扩张,而是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6

(一)素质教育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

教育改革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其在教育改善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顺利的发展,教育部门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社会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与社会实际相适应,若出现背离,教育就无法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制度等各方面就必须实行改革。我们可以说,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思想及教育理念等都只是为实现这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实行教育改革措施,首先要明确学生发展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事实,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争执。从这几年的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人认为教育改革就是调整和改变教育体制、方式、思想以及教育理念等,做好了这些也就算实现了教育改革目标,所谓的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也就基本落实,这是片面的,很多地方教育部门正是在这样无法明确教育目标的错误改革指导方式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甚至是倒退。其次,要充分认识学生与素质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要将以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全面体现出来,将其作为鉴定和评价教育改革是否正确和有效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成功的,而让学生处于发展困境甚至是倒退的改革就是失败的。因此,必须明确学生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确立教育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首次提出。杜威极力不提倡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做中学”。尽管杜威的倡导的这一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但其教学理论对当今教育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模式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此外,学生因素是制定教育改革政策及方针的重要考虑因素。教育改革要完成的好,就必须以学生为导向来研究和采取决策。无数的教育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其改革政策与方向才是科学的。教育改革要以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底线,一切有损于学生自身利益的教育改革都不值得推广,改革不能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进行。这主要是由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所决定的,以学生为牺牲品的教育改革,没有存在和推行下去的必要。

(三)素质教育改革措施立足于学生,并通过学生来体现

正确的素质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学生发展基本规律,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满足学生更高的发展需求。这主要是由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一目标所决定的。同时,素质教育改革的措施也要通过学生来体现,事实上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缺少哪方面的知识、哪种教学方式更适合自己学习、对什么课程比较感兴趣等,总的来说,教育改革措施如何选择,成功与否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只有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可以获得什么。倘若教育改革的措施解决不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话,就算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的再完美,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本质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措施也无法获得学生的高额满意度,总体来说,即使开展了也必将以失败告终。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发展及其利益,通过其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来科学评价改革措施的优良性,钻研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正确的改革举措,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四)素质教育改革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

素质教育改革存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必须要两者有效结合及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改革目的。首先,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素质教育改革当作是一个整体,教育改革与学生是都是这一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改革要有效开展的话,离开其中哪个部分,其结局都是无效的。其次,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措施必须作用于学生,能够推动学生未来发展,这样的素质教育改革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再者,学生的广泛参与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注定是失败的。目前我国有不少地方的教育改革忽略了作为其主体的学生因素,教育部门对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了解不透彻。在很多学校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根本都不会有参与的机会,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调查就凭主观去制定改革措施,忽略学生的意见,很多改革措施的执行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等,教育改革中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地方都没有让其参与。这就导致教育改革和学生相对分离,教育改革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改革纯粹是为了改革自身,与学生脱离干系。无数实践表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这样的改革举措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二、结语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7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第三条实施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按省、县、乡分级管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

第四条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第五条实施义务教育,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农村以县为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工矿区、农垦区、林区等组织实施义务教育的行政区划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条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为: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章实施步骤

第七条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初等教育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可直接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第八条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二)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三)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第九条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努力在本世纪末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应当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者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义务教育实施规划,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完成规划期限和措施等。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划制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方案。

第三章就学

第十一条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至迟在新学年始业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第十四条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

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第十五条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完成义务教育证书的格式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第十六条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第十七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已规定免收杂费的,其规定可以继续执行。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第十八条依照义务教育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章教育教学

第十九条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第二十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十一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选用经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审定或者其授权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教科书。非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使用。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第二十三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或者劳动技艺教育。

第二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决定。

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第五章实施保障

第二十六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寄宿制小学设置可适当集中。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相对集中。

盲童学校(班)的设置,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哑学校(班)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第二十七条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经费开支定额,并制订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的公用经费开支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和校舍建设、图书资料、仪器设备配置等标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实施规划,使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前款所列的办学条件标准,并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办学单位或者经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负责筹措。

中央和地方财政视具体情况,对经济困难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给予适当补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第二十九条依法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城市的,纳入预算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农村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付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教师的工资,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等。

学校的勤工俭学收入,部分应当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第三十条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应当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与居住人口和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相协调。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

第三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教科书和文具纸张按时、按质、按量供应。

第三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并组织其他高等学校为实施义务教育培养师资。

盲、聋哑、弱智儿童学校的师资,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培养。

第三十三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

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责任制,把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作为对有关负责人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的制度。

第三十六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在实施义务教育工作上,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为实施义务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部队、居(村)民组织和公民,给予奖励。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一)因工作失职未能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目标的;

(二)无特殊原因,未能如期达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求的;

(三)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的;

(四)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者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

(五)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

(六)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其他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款项的;

(二)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的。

第四十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城市由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机构,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拒不送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第四十一条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雇佣性劳动的,按照国家有关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扰乱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秩序的;

(二)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

(三)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

(四)侵占或者破坏学校校舍、场地和设备的。

第四十三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以新学年始业前达到的实足年龄为准。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8

1.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有待提高

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本身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得出的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人类生存繁衍的财富。而智力是人类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电大成人高等数学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培养。现阶段,我国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在学生智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缺陷,需要加以弥补和纠正。

2.教学课时、内容等存在不合理现象

接受成人教育的不少学生基础较差或已经淡忘,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吃力。另外由于电大成人教育以函授、网络教育、电视教学等形式为主,数学教学的面授课时相对较少,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全面接受知识,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却没有减少。这样就导致教师一节课不得不讲授几个课时的内容,这对教师以及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本身基础就差的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掌握数学知识,更谈不上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大成人教育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电大成人教育,使得电大成人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渐地增多。然而,整体而言,电大成人教育学生的增长率远远高于电大成人的教师的增长率,导致教师教学压力较大。由于高等数学是电大成人教育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主讲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系统化地讲解相关内容,还要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做到生动、有趣、严谨、自然,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就现在电大成人教育院校师资力量来说已经很难满足多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探索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的措施

针对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具体的优化措施需要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在教学内容方面,具体的优化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简化教学难点。在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专业特点,充分研究课程要求,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将新旧知识链接作为教学的关键,减轻教学的负担,排除教学难点。

②针对现阶段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重理论轻实际应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赋予其更多的时代性。如今数学理论以及数学方法已经渗透到包括信息、航天科技等新兴高科技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教学窗口,选用合理的教材,在讲解具体章节的过程中,可以延伸到某一章节相关的知识。如函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求极限的函数,包括单利、复利、人口模型等。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观点和能力。

③开设数学实验课。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用形象的作图和动画表示出来,并将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安排在实验课上,这样既能节省上课时间,又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的知识。高等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的能力。

2.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措施

在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授课教学方法方面,具体的优化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数学教学思想的束缚,探究多元化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除了对必要的基础知识讲解外,还应适当地增加学生自习课、问题式教学法等。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有用的知识,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设备,充实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板书与讲授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数学知识、定理等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把握,这样很容易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弱,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作用,丰富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电大成人教育院校还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聘用更多的优秀教师,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力度,优化教师结构。

三、总结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9

【关键词】教育惩治合理度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2-02

现在学校里老师们最不愿意说的教育方式就是惩罚或者说惩治,因为一旦说起惩罚就会让人和体罚联系起来,甚至有人认为惩治就是一种体罚或者是一种变相体罚。教务教育法中禁止体罚的规定也深入人心,学生及其学生家长对于自己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使得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比较慎重运用惩治手段,有的觉得仿佛成了雷池不敢越半步,生怕家长告状,给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方面带来了一些困惑,甚至蒙上了一层阴影,对那些屡教不改,肆无忌弹,自控能力极差的学生,激励、赞赏、提醒这些教育手段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管不了他,他反而更加嚣张。该如何运用,如何把握这个度,这也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班级管理中的惩治不是体罚,也不是变相体罚

体罚一般指用罚站,打手等手段来处罚犯错误的学生的错误的教育方法。体罚实际上是一种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即使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都不可取,用在教育上危害极大,加深了班级管理中的师生矛盾,使得班主任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往往还会引起学生的不成熟的仇恨心理,这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危害很大,严重的还会引起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等不客观的认识。而班级管理中的惩治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他不是一种简单的强制性的惩罚,它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有的时候虽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是符合客观教育规律的。学生在学校里也是一种社会体现,体现集体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当自己真的犯了错误时,是不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共秩序要遵守这是起码的社会公德,犯了错误跟没犯错误一样的处理方式最后会导致更多的错误。就如同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处罚措施一样,如果不管不问不处罚,势必会引起更多的闯红灯,由此产生的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所以说这种惩治教育,虽然也带有某种强制性――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为了尊重多数人的权利,有时不得不暂时“剥夺”个别人的学权利。什么是“惩治”?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要求他。”但我要说明的是,不管怎样的教育惩罚,都不能是体罚。学校中不可能完全没有惩罚这样的教育惩罚,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注意,不仅仅是“法制”)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而这正是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基本要义。要把握好惩治的度是有效果的关键所在。首先,任何惩治处罚措施要有依据。我们有句老话叫先讲好后不吵吵,意思是先把规则讲好,等清楚规则后如果再有人不按规则来,给与措施的时候不要喊冤叫屈。对学生实施惩罚,要让学生知道错在哪儿,要让他知道惩罚的标准,要先有规矩,后有惩罚,不可随意而为。知道了规则还是执意去碰,那肯定要付出一定代价,这个代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接受老师的惩治措施。惩罚标准要公开透明,要让被惩罚的人心服口服才行,这样他也才容易接受惩罚,从而心平气和的反思自己的行为。其次,班主任要明确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决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所以,即使是实施惩罚措施,也要客观公正全面的分析犯错误的学生,他们的错误有的时候可能不值得社会上的人一提,但是,我们为了让学生明白对错而给与一定的惩罚。而且惩罚不要拖时间久了,只有刚犯过错的同学才体会到惩罚的作用,相反的,即使这个学生真的犯错了,由于时间战线拉得太长,他自己就会有所遗忘,我们再对他实施惩治教育的时候,他就会变得不容易接受,就跟自己没有犯错而被冤屈了一样。对于学生的错误,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应惩罚,因为结果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承担错误的勇气和责任心。

惩罚要具体,也就是具体到哪件事情,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重点。还有,惩治措施切记秋后算总账,我们应该对事不对人,一事一清,要让学生明白,惩罚与关爱并存,它所针对的是学生的不良行为,而非学生本身,惩罚是使他明理、知错,让他承担责任。千万不要让学生形成我是坏学生,大家都不喜欢我的错误印象,以免其自暴自弃。同时教育犯错的学生,人可怕的不是犯错,而是犯错后不知改正的态度。

再次,惩罚措施不能搞一刀切惩罚方式有很多种,关键看需要惩罚的学生属于哪一种,该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学校教育是一件动脑思考用心观察的工作,凡事要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学的学生要具体分析他的性格特点,要分析他身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效,什么样的措施无效。有时候,我们所说的贬义的欺软怕硬是可行的的。对于那种硬碰硬的学生,我们再采取强硬的惩罚性措施,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倒不如来个柔性政策,以柔克刚,效果可能会更好。而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不论从语言上还是具体措施上都不能相同,不能简单的搞一刀切,还用所谓的一视同仁的理论劝说自己,孔子所讲的因材施教既适用于学习知识,也适用于教育学生或者对学生的惩罚措施上,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才会有好的效果。还有一点,需要班主任们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们注意,对学生的惩罚措施要取得家长及其他老师的支持。学生犯错误经过老师的教育后,他已经反省到位了,可有时家长糊涂的安慰,学生反而又觉得冤枉委屈。所以,要及时跟家长沟通好。

惩罚是一种教育方式,必不可少,班级管理中,合理的或者适度的运用惩治措施,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玮.大夏书系・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班主任兵法(修订版)[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2]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体育教学方法和措施篇10

一、看待问题的视角

要想正确地看待学生的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问题”。笔者认为,所谓问题就是与教育要求或科学的认识有偏差的事情。把与教育本质要求偏差的行为看作问题,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目标是无法量化或作为评价标准的,必然要以人的理解并细化为培养目标、具体目标等可操作的标准。由此,“问题”的理解又呈现出了两种视角:一是行为本身确实偏离正确的方向,需要教育、引导乃至纠正的,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成长方向。二是评价标准出现了偏差后的“问题”,当衡量学生行为的尺子出现了偏差,必要的要素无法衡量,或所确立的标准是错误的、偏差的,此时,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在评价者看来也是问题行为,当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评价、判断乃至采取相应的措施时,不仅不利于纠正问题,反而将学生引向了成长的反面。因此,看待问题以及理解问题的视角反映着教育者的理念和水平,影响着后续的教育行为和效果。

教育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好,就会被判定学习不努力或者学习能力不够,这肯定是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是需要纠正的问题,但是从教育的特点来说,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性,什么样的成绩是适合学生的,是有价值的,无法有统一的标准。以此判定标准确立的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教育者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其是否需要教育引导,不能仅仅凭着经验或者惯常方式就能确定问题的危害程度,要在教育生命建构的视域中看待学生成长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乃至各种要素,并在生命成长的视角下判定某一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进而针对某种行为问题进行教育引导才有其必要性。

有些行为方式在不上学的孩子身上并不一定是问题,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但在教师眼中的同龄学生身上就成了问题,是因为在校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还是教育的环境中需要更多的引导?恐怕事情不是行为本身这么简单。行为是否有问题,严重到何种程度,在教师看来并不一定是问题本身的实际程度,而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偏好和职业特点决定的。这些不是问题的行为被看成问题,是因为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教师的成绩必须借助于学生主体的努力才能实现。在无法确保有效激发学生动机的情况下,教师最为方便的做法是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必然要控制与学习无关的行为方式,以切实减少所谓的无效时间,延长学生可能的学习时间。在教师和成人的认识中,学生留长发需要梳理,会耽误学习时间。尽管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过分关注的问题,但在这种偏差的认识下成为了校规、班规中所不允许的行为,自然留长发就成了教育需要纠正的问题。

教育本身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与矫正,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眼中有“人”的。因而,面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应只是针对行为本身,应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体视角分析,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如果用简单的标准孤立地判定行为问题,无论教育的针对性多么强,最终问题的解决多么“有效”,都是值得商榷的。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整体看待学生问题表现的理念,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学生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是其个体、外部环境和有关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学生生存的环境,产生不良行为的条件,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

1.正确判定需要矫正的学生问题

学生需要纠正的行为问题依据并不是数据上的严重程度,而是从行为本身的情况和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判定的。教师希望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其心愿是好的,但教师受制于时间精力乃至教育水平,现实中的操作是困难的。况且,这种教育的理念是把学生当成缺少自主性的产品对待的。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在自我调整和自主处理一些自身遇到的简单问题后,不仅能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笔者认为,当学生出现一些单纯性的、非原则性的偏差行为,如偶尔的迟到、逆反情绪和冲突行为,并不一定需要教师一大通的说理教育,过分的说教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此时,教师的忽视或者简单的暗示,更有利于学生自我审视问题,从而正确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行为方式,从学生成长的视角看,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面对需要纠正的问题恰当采取措施

不少教师习惯针对学生的具体违纪行为采取惩戒措施,似乎这样就是科学的、有效的措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其实,行为问题本身只是学生内在需求的表现,简单的问题纠正并不利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有的学生习惯于上课捣乱,这种行为会影响到班级秩序和教学,教师需要及时处理好这类问题,当学生是为了获得教师的注意而采取这种行为时,此时教师的批评乃至其他的处理措施,都会让学生预期的结果得到满足,反而会强化其行为表现,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面对学生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针对行为表现采取措施,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否则,针对问题行为的控制虽然表面上起到了控制的作用,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3.在理解和潜能的视角下对待问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