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2:02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1

第一条为促进医疗卫生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集成,全面提升卫生科技整体水平,整合具有内涵联系的相关学科,进行学术间相互渗透和技术上互补增强,并围绕某一共同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组建一批原始创新能力强、科技辐射范围广、多学科集成交融、优势资源整合攻关的医学重点学科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卫生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和《**省科教兴卫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是我省卫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卫生科技重点发展方向,并紧密结合我省卫生强省建设的需求,代表**医疗卫生行业学术和技术水平,能引领卫生科技的发展,全面增强我省卫生的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须瞄准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目标,围绕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和符合医疗卫生实际需求的主攻方向,以一个或几个建设成效显著、发展优势明显、有集成交叉基础的省医学重点学科为领头学科,配备与之相关的优势学科和支撑学科,科学合理地组建学科群,体现学术贡献突出、技术水平领先、设施条件先进、人才队伍完备、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的优势。

第四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遵循“优强联合、交融创新、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原则,根据卫生强省建设需要统一规划,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由省卫生厅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确认和考核验收。

第二章申报与推荐

第五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的建设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联合,面向全省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公开征集,在各主管部门推荐的建设领域内择优遴选。

第六条申报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的基本条件为:

一、学科群建设第一承担单位必须是本省市(地)级以上的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并具备承担学科群建设的总体能力。

二、组成学科群的领头学科必须是已通过验收被确定为省医学重点学科或承担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核心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三、学科群建设对卫生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四、近三年承担有国家和省部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五、学科群建设首席专家须有正高职称,有相当的学术成就,并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学术知名度和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并配备若干个学术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学科带头人负责相关优势学科和支撑学科的研究和管理工作,要求副高以上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六、具有整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专业结构配比合理的学术梯队和创新团队。

七、各承担单位科研基础条件较好,能体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协作精神,承诺为学科群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和经费配套。

第七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可行性方案”编写提纲包括:

一、建设学科群名称

二、承担单位名称

三、学科群组建基本框架

四、该建设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五、学科群主攻方向

六、学科群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预期达到的水平(包括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三年、五年考核指标等)

七、学科群建设实施计划和年度安排

八、承担单位建设基础和优势(主要突出各承担单位总体实力和优势互补情况,包括临床工作情况、各学科技术水平、学术研究状况、人才梯队结构、医疗和科研硬件设备条件等)

九、学科群建设首席专家和后备带头人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等基本情况以及专业特长、近五年主要业绩和学术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及学术地位等)

十、学科群建设人员组成情况

十一、学科群建设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

十二、经费预算

十三、推荐部门(单位)意见

第八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常年接收申报,各申报单位可根据本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本单位学科建设的实际水平与能力,科学合理组建重点学科群,提出建设可行性方案。经各单位签署意见后由第一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并附“**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可行性方案”一式10份报省卫生厅。

第三章评审

第九条省卫生厅聘请国内外有关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论证评审委员会,对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方案的科学完善性进行综合论证和答辩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

第十条专家论证评审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要求,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择优遴选、宁缺勿滥原则。主要论证评审内容有:

一、学科群建设对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学科群组建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包括领头学科的优势性,相关学科整合发展的有利性和实际可行性,避免简单合并。

三、承担单位的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和发展前景。

四、主攻方向把握的准确性。是否与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凝练重点特色的发展方向。

五、专业技术研发的创新性。是否培育新的技术突破口和增长点,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示范引领和技术辐射相结合。

六、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七、首席专家的权威性和人才梯队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特长等方面配备的合理性。

八、各项基础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的保障性和针对性。

九、学科群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十、经费预算的合理规范性。

第十一条省卫生厅根据论证评审委员会的意见,就实际需要、规划布局以及当年财政资金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确定学科群建设对象,并聘任学科群首席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与承担单位及主管部门签订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合同书。

第四章运行

第十二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实行统一要求、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的方式。由省卫生厅负责学科群建设计划的总体规划、指导和宏观管理,各承担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所承担的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协调、督促检查。

第十三条学科群建设实行“联合、共享、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试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学科群建设首席专家一般由领头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担任。

第十四条学科群应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发展规划、主攻方向、研究领域、实施方案和年度建设计划的咨询、审核和完善等工作。学术委员会实行例会制,一般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十五条学科群应制定具体运行管理制度,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应与建设目标和任务相衔接和协调,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群体综合优势,推动学科群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第十六条各承担单位应重视和加强学科群建设的相关管理,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完成的论文、著作等研究成果,应注“**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资助。专利申请、成果转让、奖励申报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学科群建设期间,计划合同书内容原则上不作变更,确需调整建设内容的,由首席专家或学术委员会提出,经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省卫生厅批准。

第十八条学科群建设实行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承担单位应在每年12月底前提交当年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和下一年度具体工作计划。对学科群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五章经费

第十九条**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经费由省财政专项列支。列入建设计划的学科群经费由省卫生厅一次核定,分年度拨款。省财政专项资金每年资助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或主管部门以1∶3以上的比例进行配套,五年建设周期投入总经费1000万元以上。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经费。

第二十条学科群建设经费用于与学科群建设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开支。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科技经费使用和管理规定执行。学科群建设经费开支范围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和核定。

第二十一条各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对学科群经费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省财政专项资金和配套自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保证学科群经费的专款专用和合理规范使用。

第二十二条省卫生厅将定期对列入建设计划的学科群进行计划实施、经费使用和资金绩效的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按年度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建设期满后,承担单位应按规定编制学科群经费财务决算报告,接受财务决算审查。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审查: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学科群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学科群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学科群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或配套经费不到位;

八、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财务审查未通过者将视具体情况对有关单位实行限期整改、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撤销建设资格等处理。若有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情况的,对相应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学科群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承担单位管理使用。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医学资源等,应开放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第六章考核验收

第二十四条列入**省医学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的学科群实行全程管理制,建设周期为五年。省卫生厅根据建设计划合同书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组织年度检查,三年进行中期考核评估,对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较好的学科群继续后二年资金资助,五年建设期满后进行全面考核验收,通过验收者予以挂牌。对未按规定和要求实施建设的学科群,视具体情况采取限期整改、撤消建设计划、追回政府拨款等措施。

第二十五条考核和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计划合同书的任务、目标的执行情况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二、学科群建设质量、整体实力和国内外知名度提升情况;医疗卫生关键技术突破、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情况。

三、推动卫生科技发展和提高全省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引领、辐射和示范带动情况。

四、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形成以及科技和卫生人才培养情况。

五、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情况和开放共享服务情况。

六、学科群制度执行和承担单位支持措施的落实情况。

七、经费配套和财务审查情况。

八、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

第二十六条有以下情况不得通过验收:

一、学科群建设计划合同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

二、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三、未经同意擅自变更学科群建设承担单位、首席专家、主攻方向、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

四、财务审查不通过的。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2

第一条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条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四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当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

第五条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国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第六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国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科学技术合作,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

国家加强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计划的衔接与协调,促进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技术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和技术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第七条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激励自主创新。

企业事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第八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评价制度。

科学技术评价制度应当根据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类评价。

第九条国家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制定产业、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第十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一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第十二条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机制,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国家科学技术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设立及相互衔接,协调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配置、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整合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等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国家完善科学技术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确定科学技术的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实行科学决策。

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依法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十五条国家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科学技术进步给予奖励。

第二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

第十六条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国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其他基金,资助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第十七条从事下列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用品;

(三)为实施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重大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或者零部件;

(四)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规定的其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活动。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保险品种。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为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先提供金融服务。

第十九条国家遵循科学技术活动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原则,超前部署和发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持续、稳定发展。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有权依法自主选择课题,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第二十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

项目承担者应当依法实施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就实施和保护情况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年度报告;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国家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国家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项目承担者因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首先在境内使用。

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向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独占实施的,应当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对批准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国家鼓励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

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给予引导和扶持,使其形成特色和优势,发挥集聚效应。

第二十五条对境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服务,在性能、技术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

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采购人应当运用招标方式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并予以订购。

第二十六条国家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服务标准制定相结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设计、制造相结合;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共同推进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和依法采用。

第二十七条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等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八条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保密制度,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科学技术秘密。

国家实行珍贵、稀有、濒危的生物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等科学技术资源出境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章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十条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计划,应当体现产业发展的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应当鼓励企业联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共同实施。

第三十二条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下列活动:

(一)设立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二)同其他企业或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或者以委托等方式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三)培养、吸引和使用科学技术人员;

(四)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五)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六)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设立向公众开放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自主确立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国家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可以加速折旧。

第三十四条国家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基金,为企业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贷款提供贴息、担保。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国家鼓励的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十五条国家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自身发展。

国家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企业,对企业的创业发展给予支持。

第三十六条下列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

(二)投资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科学技术进步有关的其他企业。

第三十七条国家对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给予支持。

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第三十八条国家依法保护企业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

企业应当不断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十九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的范围。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产业、财政、能源、环境保护等政策,引导、促使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技术落后的设备、工艺,停止生产技术落后的产品。

第四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四十一条国家统筹规划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布局,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第四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在中国境内依法独立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中国境内的组织或者个人依法联合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优化配置,防止重复设置;对重复设置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予以整合。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可以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十三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组织或者参加学术活动;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和项目,自主决定经费使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及合理流动等内部管理事务;

(三)与其他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四)获得社会捐赠和资助;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四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为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第四十五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等制度,并吸收外部专家参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院长或者所长的聘用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十六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资源共享的机制,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十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社会力量设立的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五章科学技术人员

第四十八条科学技术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的科学技术人才,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

第四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优厚待遇。

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并为科学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发挥其专长。

第五十一条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依法选择工作单位、竞聘相应的岗位,取得相应的职务或者职称。

第五十二条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提供其岗位或者工作场所应有的职业健康卫生保护。

第五十三条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人员、女性科学技术人员等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参与科学技术评价、承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接受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发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情况,应当作为评价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四条国家鼓励在国外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聘用在国外工作的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回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应当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外国的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依法优先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

第五十五条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弘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

第五十七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为参与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称、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的依据。

第五十八条科学技术人员有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

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科学技术社会团体按照章程在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学科建设、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加强科学技术人员自律和维护科学技术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五十九条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

第六十条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应当主要用于下列事项的投入:

(一)科学技术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

(二)基础研究;

(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

(五)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

(六)科学技术普及。

对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六十一条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

第六十二条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应当坚持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项目承担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择优确定。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评审专家库,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专家评审制度和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问责制度。

第六十三条国家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整合和设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实验基地。

国家鼓励设置综合性科学技术实验服务单位,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和科学技术人员提供或者委托他人提供科学技术实验服务。

第六十四条国家根据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制定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规划,并开展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联合评议工作。

第六十五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科学仪器设备和科学技术文献、科学技术数据、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普及资源等科学技术资源的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科学技术资源的分布、使用情况。

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所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共享使用制度和使用情况,并根据使用制度安排使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依照其规定。

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单位不得侵犯科学技术资源使用者的知识产权,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收费标准。管理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其他权利义务关系由双方约定。

第六十六条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捐赠财产、设立科学技术基金,资助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科学技术普及。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依照有关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的规定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后,不履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技术资源共享使用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限制、压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抄袭、剽窃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的,由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获得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或者有违法所得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追回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向社会公布其违法行为,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依法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并依法给予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推荐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并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依照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3

第一条为保障继续实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简称"948"计划),结合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及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在"九五"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实行项目管理。

第三条引进技术必须遵循"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林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林业及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的原则,坚持以国家引进为导向,统筹规划,归口管理,避免重复引进。

第四条在*-2005年五年内,引进一批农业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创新、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在组织管理上,仍延续"九五"期间的做法,由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等部门联合提出项目规划和宏观政策,具体引进工作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组织落实。

第六条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有关部门负责本系统的引进项目管理。

第七条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结合本部门实际,组建引进项目专家组,负责本系统引进项目的评审、检查及验收等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和评审

第八条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申报实行申报指南指导下的申报制度。

第九条根据"十五"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规划,各部(局)编制本部门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央直属单位和地方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本单位(部门)的项目申报。

第十条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是三部(局)所属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关厅(局)及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第十一条申报项目的单位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项目申请书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引进技术及设备的详细清单;

(三)国家科技管理部门认证的具有检索查新资格的单位(机构)出具的项目检索查新报告;

(四)企业单位申报项目须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资质证明。

第十二条申报的项目由各部(局)引进项目专家组评审后,报各部(局)项目管理机构审批。批准后,由各部(局)下达年度计划。各部(局)有关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

第四章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国家鼓励多渠道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可通过参与世界性重大农业科技的合作研究、请进派出、商务购买或其它途径引进所需技术。

第十四条鼓励和支持参与世界性重大农业科技的合作研究,可通过参与国际农业组织、著名实验室的有关重大研究活动,进入世界农业研究前沿,获得自主的知识产权。

第十五条聘请专家原则上每个项目不超过2人次,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派出培训原则上每个项目不超过3人次,时间不超过一年。

第十六条商务购买由项目管理部门指定的公司承担。

第十七条技术引进后,必须加快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步伐,应与国家各类研究和推广计划相结合,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

第十八条自合同签定之日起,半年内必须启动项目,二年内必须完成技术引进工作,否则将视作自动终止,由项目管理部门另行安排其他项目。

第十九条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于年底前报送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合同内容发生变更,必须正式函报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如发现项目无法继续执行或继续执行已无意义,项目管理部门将立即终止合同,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第五章项目验收

第二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从立项开始,应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照片、音像、数据等。

第二十二条项目执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四年。

第二十三条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结束后,向项目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批准后,以项目合同书为依据进行验收。

第二十四条通过验收的项目成果归国家所有。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广引进技术,使之尽快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

第六章奖惩

第二十五条通过验收的项目成果可申报各级科技成果奖励。

第二十六条对不执行合同,或有重大事实隐瞒不报的项目承担单位,一经发现,将追回全部资金,且"十五"期间不准再申请和承担引进项目。

第二十七条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原则上"十五"期间不准再申请和承担引进项目。

第七章附则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4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立项、并由北京市财政拨款支持的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项目一般实行项目-课题两级管理。

项目是指在北京市科技计划中安排实施,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课题是为实现项目总目标而安排的项目中的部分或阶段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是对项目的有机分解。

项目由项目依托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课题由课题承担单位负责科研工作。

不设课题的重大项目由市科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该项目是按项目管理还是按课题管理。

第四条 项目管理实行依法管理,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市科委是项目管理的决策机构。在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环节,市科委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授权项目依托单位或委托有关机构处理项目管理的具体事务。项目依托单位和有关受托机构向市科委负责,并提供有偿服务。

第六条 市科委管理项目的主要职责:

(一)向社会公开《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领域指南》(以下简称《领域指南》)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课题申报指南》),并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广泛征集候选项目(课题);

(二)负责项目(课题)的立项、调整和撤消;

(三)按项目(课题)任务书规定的额度划拨科技经费;

(四)协调解决项目(课题)执行中的重大问题,保障项目(课题)按进度正常进行;

(五)监督检查项目(课题)任务书的执行情况;

(六)审定项目(课题)的保密级别;

(七)组织项目(课题)的论证、评估和验收;组织课题的招标。

第七条 项目依托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场所和较充裕的资金,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有丰富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经验,有组织科技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八条 项目依托单位管理项目的主要职责:

(一)匹配项目管理任务书规定支付的科技经费;

(二)协调项目(课题)的实施,督促课题承担单位按进度完成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三)协助市科委进行项目(课题)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进行技术保密的实施管理;

(四)监督课题经费的到位和使用情况;

(五)每年向市科委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附件一,以下简称《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并随时报告有关重大问题;

(六)根据项目及所属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向市科委提出项目及课题的调整、撤消意见;

(七)当项目完成时,负责准备项目验收所需的有关材料。

第九条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北京地区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场所和较充裕的资金,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国内领先的研究开发基础和条件;

(三)有学术造诣高、组织能力强、能率领研究开发队伍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应的研究开发梯队。

第十条 课题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按课题任务书规定支付自筹的科技经费;

(二)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按进度要求完成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三)每年向项目依托单位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附件二,以下简称《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随时报告课题有关的重大问题;

(四)负责准备课题验收所需的有关材料;

(五)对课题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研究成果及时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并予以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

第三章 立项

第十一条 项目立项一般包括五个基本程序:项目(课题)征集、项目(课题)论文或评估、项目立项决策、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和签订任务书。

第十二条 项目(课题)征集:采取定向申报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的方式。

(一)定向申报是指市科委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需求和问题,通过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与座谈会等方式,提出项目(课题),并委托相关单位组织起草《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建议书》(附件三,以下简称《项目建议书》或《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建议书》(附件四,以下简称《课题建议书》)。

(二)公开征集是指市科委通过《领域指南》(《课题申报指南》),接受社会申报征集项目(课题)。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向市科委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表》(以下简称《项目申报表》,见附件五)以及其他相关证明等材料。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向市科委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申请表》(以下简称《课题申报表》,附件六)以及其他相关证明等材料。

第十三条 项目(课题)的论证或评估:对于定向申报的项目(课题)由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并根据咨询意见对《项目建议书》(《课题建议书》)进行修改、调整;对公开征集的项目(课题)由市科委根据对《项目申报表》(《课题申报表》)的初审结果,委托有关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课题建议书》)。经修改、调整后的定向申报项目与公开征集项目一同由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 项目立项决策:

(一)项目经论证或评估后,由市科委主任办公会议确定项目立项以及项目依托单位。

(二)市科委向项目依托单位下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批复》(附件七)的通知。

第十五条 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一)适合招标条件的课题,应当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二)不适合招标的课题,由市科委《课题申报指南》、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市科委组织专家论证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评估、市科委决策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三)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需要紧急决策的特殊目标的课题,或研究单位已经具有相当研究基础、实力较强、已具备充分工作条件的课题,由市科委组织专家论证后,优选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第十六条 签订任务书:

(一)市科委与项目依托单位签订《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任务书》(附件八,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任务书》)。

(二)市科委、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共同签订《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附件九,以下简称《课题任务书》)。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课题)实施中,实行报告制度。

(一)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项目依托单位提交当年的《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项目依托单位应当在每年1月15日前审核各课题的上年度《课题执行情况报告书》,汇总形成《项目执行情况报告书》,并报送市科委。

(二)如项目(课题)取得重大进展或者突破,遭遇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发生其他可能影响《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按期完成的重大事件,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向市科委提交书面报告,经市科委确定处理意见后执行。

第十八条 市科委负责组织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对项目(课题)进行年度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确定项目(课题)下年度经费预算和项目(课题)调整、撤消的依据。

第十九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项目(课题)应当及时调整或撤消:

(一)国家或北京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造成项目(课题)无法继续正常进行的;

(二)经过实践证明,所选技术路线已不可行或无任何实用价值的;国内已有相当或更高水平同类科技成果的;

(三)市场、技术、合作研发、参加项目(课题)工作的技术骨干等发生变化,造成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发生变化,导致项目(课题)无法进行的;

(四)匹配经费、自筹经费或其他物质条件不能落实,或项目(课题)所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进行,影响项目(课题)正常实施的;

(五)组织管理不力或其他原因使项目(课题)无法正常进行或预期目标不能实现的。

第二十条 项目(课题)需要调整或撤消时,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提出项目(课题)调整或撤消的书面意见报市科委,经市科委批准后执行;市科委应当及时将项目(课题)调整或撤消意见书面通知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

对于撤消的项目(课题),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做的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的设备仪器等情况向市科委提交书面报告。市科委负责组成清算小组对撤消的项目(课题)经费进行清算,并追回财政拨款的剩余资金。

第二十一条 项目(课题)的经费管理按照《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京科条发[20xx]279号)执行。

第五章 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验收分为课题验收-项目验收两个层次。

项目(课题)验收应当以批准的《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完成时间和确定的考核目标为依据。

第二十三条 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验收的项目(课题),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提前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市科委申请延期验收。经市科委确定处理意见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课题验收遵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在《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完成时间之后的三个月内,由课题承担单位向项目依托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总结报告书》(附件十,以下简称《课题总结报告书》)、《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总决算表》(附件十一,以下简称《课题经费总决算表》)以及详细的验收资料。

(二)《课题总结报告书》和《课题经费总决算表》经项目依托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送市科委。

(三)市科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课题经费进行专项审计或检查。

(四)市科委根据《课题任务书》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验收大纲》(附件十二,以下简称《验收大纲》)组织课题验收。验收通过后,由市科委向课题承担单位下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确认书》(附件十三)。

第二十五条 项目验收遵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当项目所属的所有课题验收后三个月内,项目依托单位对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并填写《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书》(附件十四),《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费总决算表》(附件十五)向市科委申请项目验收。

(二)市科委根据《项目管理任务书》和《验收大纲》组织项目验收。验收通过后,由市科委向项目依托单位下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确认书》(附件十六)。

第二十六条 被验收项目(课题)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完成《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不到85%;

(二)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三)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

(四)擅自修改《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中的考核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五)超过《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期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作说明。

第二十七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课题)外,其他所有项目(课题)的验收结果由市科委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 成果知识产权管理

第二十八条 项目(课题)所产生的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授予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可以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同时,对以北京市财政资金资助为主的项目(课题)所产生的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在特定情况下,北京市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开发、使之有效利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 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转让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时,成果完成人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三十条 项目(课题)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按照科技部颁发的《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xx]542号)进行登记;发生技术转移时,应当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颁发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国科发政字[20xx]063号)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手续。

第三十一条 项目(课题)中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第20号令)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在项目(课题)的立项、实施管理和验收等过程中,市科委有关工作人员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组织管理不力等行为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在项目(课题)立项、实施过程中,存在提供虚假材料、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资格、无正当理由而没有完成《项目管理任务书》(《课题任务书》)规定的任务、以及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视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停止拨付科研经费、追回科研经费、取消申报项目(课题)的资格三年的处分。对直接责任人,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不履行管理、保护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义务或履行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项目依托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咨询专家在项目(课题)立项、实施、验收等过程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有关责任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市科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科技项目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由市科委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颁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科委负责解释。

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流程和所需材料项目承担单位将验收材料提交验收组织单位;

采用会议验收方式的,由验收组织单位确定验收组技术和财务专家,举行验收会议;

采用现场验收方式的,由验收组织单位确定验收组技术和财务专家,进入企业现场考察,根据企业准备好的验收材料,审核验收后,给出评价。

验收专家可从专家库中选择,并必须由项目验收组织单位负责通知。

1、项目合同书

2、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

3、项目经费审计报告或者财务决算报告

4、与项目成果相关的重要数据、技术资料、专著、论文和照片资料等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5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行计划生育,调控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以及户籍地或者居住地在本市的公民。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以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五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以及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对所属有关部门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综合服务、奖励扶助、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就业、消除性别歧视和增进公民健康等措施,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八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市级部门对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个人,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九条市、区县(自治县)人口规划行政部门应当依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十条市、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订人口和计划生育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人口和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应当规定调控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生殖保健、保障经费投入、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等措施,以及有关部门、单位、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综合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职责。

第十一条人口和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由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本辖区内负责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其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与人口有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时,应当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并征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职责。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十四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通过村民和居民自治规范,依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单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责任制。

第十五条市、区县(自治县)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十六条有关行政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经常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指导工作,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第十七条计划生育科学研究、宣传教育、药具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机构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宣传教育、免费避孕药具供应、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工作。

第十八条市、区县(自治县)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安、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民政、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应当互相提供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填报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由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汇总并逐级上报。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九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二十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夫妻自主安排生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前款夫妻在子女出生前到夫妻一方户籍地或者女方现居住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进行生育登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办理。

第二十一条有两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子女经市或者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子女患有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是经医学干预后,市或者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可以生育正常婴儿的。

再婚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但是复婚夫妻除外:

(一)再婚前双方合计育有一个子女,再婚后共同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再婚前双方合计育有两个及以上子女,再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的。

符合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第二十二条收养子女不得违背有关收养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将子女遗弃的,不得申请再生育;将子女送养的,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的规定再生育子女。

第二十三条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应当填写再生育申请表,经双方户籍地所在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核实生育情况并签注意见后,报夫妻一方户籍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接到再生育申请后,应当将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公示两个工作日,并在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将申请和公示材料报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

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和公示情况等有关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再生育的决定。决定批准再生育的,发给再生育服务证;不批准再生育的,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对涉嫌违法生育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进行调查。必要时,市或者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当事人进行技术鉴定以查清事实,当事人应当配合。

技术鉴定结果证明当事人违法生育的,技术鉴定费用由当事人承担;技术鉴定结果证明当事人未违法生育的,技术鉴定费用以及当事人由此产生的交通费、误工费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承担。

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利于女孩成长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第二十六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女职工,在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增加产假三十日。产假期间享受在岗职工同等待遇。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产假期满后可连续休假至子女一周岁止,休假期间的月工资按照不低于休假前本人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但不得低于当年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男方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护理假十五日,护理假期间享受在岗职工同等待遇。

第二十七条职工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计划生育手术假期视为工作时间。计划生育手术住院期间确需护理的,根据手术单位建议,给予其配偶护理假,护理假视为工作时间。

第二十八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分别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享受以下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一)独生子女父母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分别发给二点五元至五元的奖励金,或者给予总额不低于三百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在招工、录(聘)用、解决住房、扶贫、救济以及子女入托、入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三)居民年老后,所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办理养老保险、发给奖励扶助金等方式,对其生产、生活、就医等给予照顾;

(四)职工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后增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后按照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增发基本养老金;

(五)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夫妻双方不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扶助保障制度,通过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办理社会保险、按照规定发给特别扶助金等方式,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帮助。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生育或者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财政拨款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开支,企业单位列入成本税前开支。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二十九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收养或者生育子女的,应当注销并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依法收养残疾儿童者除外。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被注销的,应当从注销的次月起停止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待,违反规定生育、收养子女的,应当退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三十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三十一条市、区县(自治县)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综合服务制度,普及相关科学知识。

第三十二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第三十三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的宣传教育和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工作,承担计划生育技术、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并接受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个体医疗机构不得从事计划生育手术。

第三十四条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育龄人员自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三十五条实行围产期保健和出生缺陷筛查监测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夫妻一方经医学鉴定患有不宜生育疾病的,应当在医师指导下采取长效避孕措施。

医疗、保健机构对产前诊断其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者严重缺陷的孕妇,应当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建议。

第六章胎儿性别选择限制

第三十六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组织、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第三十七条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实施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

(一)取得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行政许可的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

(二)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和技术标准。

第三十八条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当由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实施机构三人以上的专家组集体诊断作出。确需终止妊娠的,经实施机构审核同意后实施手术。鉴定及手术结果应当通报被鉴定者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三十九条施行非选择性别需要终止中期以上妊娠(妊娠十四周以上,下同)手术的机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并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

(一)依法取得从事施行终止中期以上妊娠手术行政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二)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和技术标准。

第四十条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妊娠的妇女,因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不批准再生育。已发放再生育服务证的,由发放再生育服务证的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回。

第四十一条终止妊娠的药品,仅限于在获准施行终止妊娠的医疗、保健机构使用。禁止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

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不得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得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资格的机构和个人。

第四十二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超声波诊断仪和染色体检测机构备案登记、超声波妊娠检查诊断登记、人工终止妊娠登记、终止妊娠药品使用登记、婴儿出生以及死亡登记报告等管理制度,并定期将登记情况上报主管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不符合再生育条件,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对男女双方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按照当事人生育行为发生时,政府统计机构公布的其户籍地所在区县(自治县)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至三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违法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依照第一项规定的计算基数(以下简称规定的计算基数),按照违法生育子女的人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一胎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按照生育一个子女计算征收社会抚养费;

男女一方无能力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其社会抚养费由另一方缴纳。

第四十四条婚外生育子女的,对男女双方按照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入水平分别征收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第四十五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也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按照规定一次性缴纳。

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的机构提出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作出征收决定的机构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分期缴纳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千分之二的滞纳金,但是滞纳金不得超过欠费本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收取的社会抚养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四十六条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是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再生育审批手续的,处二千元罚款。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拒绝接受技术鉴定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组织、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单位和个人,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施行终止中期以上妊娠的机构,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准施行终止妊娠的机构、个人或者药品零售企业的,以及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经销药品货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上述规定中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分。

第四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执业证书和执业许可证;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等技术手段非法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登记、报告等管理制度的,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发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有过错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二条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缴假证明或者注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注销其计划生育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三条阻碍、干涉他人实行计划生育或者协助、包庇、纵容他人违反规定生育的,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五十四条对不履行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和义务的部门,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对未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的单位,按照责任书的约定追究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经济、行政责任。

第五十五条拒绝、阻碍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区县(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办事,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二)、、的;

(三)索取、收受贿赂的;

(四)截留、克扣、挪用、贪污计划生育经费或者社会抚养费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六)对不符合再生育条件的人员,发给再生育服务证的;

(七)拒不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优待的。

第五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其他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按照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6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和《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0)》(下称《气象科技规划》),规范和加强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以下简称“气象行业专项”)的管理,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19号)(下称《试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行业专项主要支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围绕《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支撑“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的应急性、培育性和基础性科研工作。主要包括:

(一)气象行业应用基础研究;

(二)重大气象技术前期预研究;

(三)气象实用技术研究开发;

(四)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五)气象监测、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

第三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气象行业专项支持的项目要面向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直接为气象业务和服务提供科技支持。项目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充分体现气象行业科研的特点、重点和急需,并且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专项经费使用要避免分散,专项下只设项目层次,项目不分解。

(二)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各方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实行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三)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要加强气象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

(四)严格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根据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类型特点,一般采取择优委托或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一般为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和内资控股企业等。

第五条中国气象局系统外单位承担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财政资金需占专项经费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中国气象局确定后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条中国气象局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指导下,组织有关部门、气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方面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领域专家成立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人员不得担任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家组协助工作。

委员会成员不少于9人,其中气象部门系统以外的人员占40%及以上,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气象局领导担任。委员会成员名单报财政部、科技部备案。

第七条设委员会办公室,挂靠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为委员会办事机构,具体办理委员会交办的日常事务。

第八条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二)负责委员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三)负责征集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建立项目建议库;

(四)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建立并完善评审专家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五)审核委员会提交的项目建议;

(六)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协作攻关,提出项目年度预算安排建议方案;

(七)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

(八)协调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项目监督检查、财务审计、项目验收和对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成果管理。

第九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气象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二)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承担单位建议;

(三)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发挥咨询评议作用;

(四)受中国气象局委托,参与气象行业专项项目管理工作。

第十条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按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二)按照签定的项目任务书内容具体实施项目,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自筹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三)接受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及时报告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四)在项目实施前与各参与单位签定协议,明确对项目执行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权属;

(五)按要求进行成果登记,并对项目形成的成果资料(包括技术报告、论文、数据、评价报告等)进行归档,推动项目成果应用、转化及推广。

第三章项目申报及其预算审批

第十一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紧密围绕气象工作的重点及气象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五年规划期第一年制定本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报送科技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委员会依据气象科技的总体布局和发展需求,提出科研开发需求和重点项目建议。

第十三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委员会建议,结合《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结合气象业务和服务发展需求,公开征集项目建议,形成气象行业专项备选项目建议库。

第十四条委员会对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的备选项目建议库进行评议,并根据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实际需求,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第十五条中国气象局对委员会提出的项目建议进行审核,于每年的4月底前报科技部、财政部。

第十六条中国气象局根据科技部的反馈意见,委托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调整,并由委员会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报中国气象局。

第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根据委员会提出的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第十八条中国气象局组织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评审评估结果,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预算安排建议,按照优先顺序排序后于每年7月底前一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项目总预算,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下达项目总预算,并纳入全国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年度滚动安排。

第二十一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批复的项目总预算及年度预算,在部门预算“一上”时报送项目年度预算。

第二十二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年度经费预算安排项目承担单位年度经费预算。

第二十三条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按照国家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预算安排鼓励实行“项目先启动、依据成果后补助”的方式。

第四章项目申请有关要求

第二十五条专项申请者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5岁,院士不超过65岁,应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主持或参加过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2)每人作为专项项目负责人只能承担一项,并最多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再参加一项项目。每人作为参加人参加的项目不得超过三项。

(3)已获支持尚未结题的,不能申请主持新项目。

(4)前一个承担项目未通过财务验收或业务验收的不得申请。

第二十六条项目建议的要求

(一)面向气象业务、服务、行业管理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后能直接投入应用或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三)与国家科技计划及其他科研计划层次区分清楚,避免交叉重复;

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立项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与规划纲要、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之间的衔接;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四)项目研究任务及技术路线、难点、创新点;

(五)建议承担单位及产生方式、前期研究基础;

(六)项目研究周期及工作计划安排。

第二十七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项目实施方案应技术路线清楚,研究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总体目标、年度目标;

(三)项目研究任务、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方式;

(四)项目分年度实施方案;

(五)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六)项目组主要成员信息;

(七)科技成果共享方案。

第二十八条项目经费开支和预算编制按《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五章项目实施及其预算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行项目专家负责制,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与中国气象局签订项目任务书,签订后由第一承担单位监督组织具体实施。

第三十条项目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中国气象局:

(一)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动,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需要修改;

(二)项目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实施;

(三)项目负责人调动单位、项目或项目承担单位变更;

(四)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第三十一条需要调整或撤销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意见,报中国气象局核准后执行。必要时,中国气象局可根据实施情况及专家评估意见等直接进行调整。

第三十二条需要撤销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开展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做出书面报告报中国气象局核查备案。

第三十三条项目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项目预算执行的有关问题按照《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中国气象局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研开发。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气象行业专项实施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应当尽量采取共享方式取得。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规范、健全的项目科学数据记录和报告制度,并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及时上报项目有关数据。

第六章项目验收与绩效考评

第三十六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试行办法》就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要求,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和项目成果管理制度。

第三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按照《试行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验收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规模调整以及未来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八条滚动执行项目应在每年第四季度,按照项目任务书和年度实施协议,撰写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并提交财务支出明细,拟定下年度实施方案。中国气象局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报告和方案进行评估。未通过评估的,视情况调整下年度经费额度,情节严重的将中止项目执行并做相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3个月内向中国气象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分为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两个阶段,财务验收是进行业务验收的前提。

中国气象局负责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有关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具体要求,参见《试行办法》。

第四十条财务验收完成后,中国气象局组织业务验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业务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

(二)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三)未经申请或批准,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发生变更;

(四)超过下达的项目任务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并且事先未做出说明。

第四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如对验收结果存在异议,可向中国气象局书面申请进行复议。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半年内,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或提交材料,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再提出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改进或提交材料,视同不通过验收。

第四十二条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中国气象局,由中国气象局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项目验收结论由中国气象局书面通知项目承担单位,除有保密要求外,向社会公示。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或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结余经费的,中国气象局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并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资格。

第四十五条对不按时上报年度报告材料或信息,以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资格等处理。

第四十六条对于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局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

第四十七条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的,一经查出,撤销立项,追回已拨付项目经费,并向社会公开,取消其承担或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的资格。

第八章附则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7

一、科技指标的重要作用

(一)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信号

科学设置科技指标和量值,有利于将发展任务浓缩为若干节点,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调高量值是鼓励全社会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压低量值是舒解发展过快带来的压力,使市场主体掌握清晰信息,引导市场行为方向,对政府和市场起到约束督促和指导激励作用。从前5年规划实施情况看,设置了量化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定性表述的内容;设置了约束性指标的规划内容,完成情况明显好于设置预期性指标的内容。

(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合理设置科技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科技领域发展需要,将发展任务转化为数字,发挥指标可度量、可评估、可考核的优势,揭示科技发展实际,客观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全面考核我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果。

(三)认识国际科技形势的有效途径

科技指标数据可以反映国际科技发展形势,21世纪以来,全球论文数量年均增速从上世纪90年代的4.5%提高到本世纪前8年的6.7%,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从2.5%提高到4.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从5.4%提高到本世纪前5年的7.2%,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比重从1990年的15.9%提高到2006年的20.5%,这表明全球科技经过数十年积累,孕育了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巨大能量,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愈加明显。

(四)五年规划的核心要素

指标是五年规划的核心。五年规划中,主题主线是灵魂,设计未来发展总体方向,表现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渗透到整篇规划文本中,统领其他规划要素。战略任务是骨架,勾画出规划的大体轮廓,为实现各项目标提供基本支撑。政策措施是血管,通过顶层设计和分散布局,为完成战略任务输送新鲜血液。指标是心脏,既与主题主线相呼应,又引出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把众多发展任务凝聚到若干重要节点上,起到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从现有统计指标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一些国内外机构通过设计各种综合性科技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国科技实力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结论。一是科技部按照国家创新能力指数,从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方面,对世界40个主要国家创新能力进行排名,我国位列第22位。二是2006年欧盟理事会按照全球创新计分牌,对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36位。考虑到排序中将欧盟25国作为1个经济体排在第20位,如果计为25个经济体,我国实际排名为第60位。三是2009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按照综合创新指数体系,对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进行排序,我国排名第54位。这3个名次都与我国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世界排位远远不相适应,距离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低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国际比较看,2000―2006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为2.48%,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3%,有些较小经济体已经超过4%,我国同期为1.42%,仅比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略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图1)。但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已经优化,2008年企业资金占比提高到71.7%,政府资金占比下降到23.6%。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仅为6.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1%。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看,占比仅为24.9%和0.84%。从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看,经费支出占比也仅为1.4%,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投入总量不足motorola公司的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约为iBm公司的9%,医药制造业约为Johnson公司的11%。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行业平均利润率差距较大,部分资源性、垄断性行业拥有高额利润,比如房地产、煤矿等行业,对企业产生很大诱惑,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热情,距离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还有差距。

2、科技创新产出低

科技创新产出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发明专利数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发明专利数看,2007年世界高收入国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数平均为12件,日本和韩国均超过30件,美国也超过15件,我国为1.9件,仅比金砖四国中印度和巴西略高,低于俄罗斯(见图2)。我国单位研发经费支出对应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仅为韩国的2/5,有限投入没有发挥应有效益。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看,根据C-D生产函数进行测算,得出1990―199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左右,落后于同期德国、韩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见图3)。主要原因是,除了科技经费投入低外,科技经费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国家科技经费分配部门过多、计划项目林立,科技部有863计划和星火计划等,教育部有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有知识创新工程,发改委、工程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也都有各自的科技计划,导致条块分割、资源分散。

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低

科技成果转化反映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程度。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专利转化率不超过10%,转化为生产力的不足5%,美国则有10%的专利能转化为创新成果。2008年,我国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为5.2次,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有效专利持有量、关键技术专利掌握情况等专利质量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主要原因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产学研割裂的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研发经费仍主要投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牵头的国家科技计划比例只有三分之一,科技研究不能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突出市场需求,很多科研成果无法应用、转化和扩散,科技与经济脱节严重。

三、“十二五”规划科技核心指标的设置

(一)历次五年规划设置的科技指标

“九五”计划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提高,主要工业领域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由于都是定性目标,没有设定指标量值,完成情况无法准确衡量,但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目标明显没有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提高到1.5%以上”,但2005年只达到1.3%,目标没有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加到2%”,2009年为1.62%,预计无法实现。

因此,前3个五年规划科技指标设置的问题主要有:缺少科技产出指标,无法衡量科技投入的效果和效益;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指标实现情况与初始量值存在差异,实施进展效果不尽理想。

(二)“十二五”规划应设置的科技核心指标

设计科技领域的核心指标,需要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既要有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也要有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二是要有利于国际比较,体现全球视野,能够建立与国际沟通对话的平台,反映与发达国家差距,客观评价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三是要选择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指标,五年规划不可能纳入过多科技指标,2―5个指标为宜,其他指标可以在科技专项规划中出现。四是要有统计基础,选择有统计、可评估的指标。

因此,“十二五”规划应设置以下科技指标。针对科技投入低问题,设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代表一国R&D活动规模和强度的指标,从投入角度反映科技创新能力。针对科技产出低问题,设置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这是国际通用的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标,反映全民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效率;设置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指科技进步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率,反映广义科技进步即多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低问题,提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指标,评价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

(三)“十二五”期末的指标量值

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

测算依据是,从全社会R&D经费支出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其中,政府资金从532.6亿元增加到1088.9亿元,年均增长15%;企业资金从1291.3亿元增加到3311.5亿元,年均增长21%。说明研发经费投入正在逐步走向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资金基数大、增速高,并且后危机时期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创新能力竞争上,企业自身具备研发的内在要求。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仍可以年均增长20%以上,假定GDp年均实际增速为7―9%、名义增速为10―12%,2015年将达到2.1―2.3%。

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4件

测算依据是,1990―2008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19%,按此推算,2015年将达到2.38件。从发明专利内部结构看,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了40倍,从1149件达到46590件,国外数仅增长了17倍,从2689件达到47116件。表明我国发明专利已经不再主要依赖国外组织,科技创新具有集成效应,国内发明创造活动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加之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预测“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至少20%,按人口年均增长0.56%计算,2015年将达到2.41件。

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目前高技术产业统计口径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等五个产业。从我国历史情况看,“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14.6%。“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将其中具备高技术特点的产业纳入高技术制造业,同时纳入高技术服务业,增长速度可能远超过“十一五”时期。但从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看,1995―2007年,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高技术产业比重从9%持续提高到20%,其他4类产业占比均小幅下降。“九五”和“十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该产业,但2007年以来,该产业占比开始徘徊不前,市场基本饱和,潜力基本挖掘,难以重现高速增长。因此,预测“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科技贡献率=a/Y×100%=[(Y-αK-βL)/Y]×100%,变量解释为,Y为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用GDp表示;a为科技进步增长速度;K为资本投入增长速度,用生产性资本存量Kt=Kt-1(1-折旧率)+it表示,it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住房投资;L为劳动投入增长速度,用全社会就业人数(年末)表示;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用资本报酬与GDp比值表示;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用劳动报酬与GDp比值表示。测算得出,近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0%,假定“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为7―9%、就业人数年均增速为0.75%,当资本存量年均增速在6―9%时,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35%时,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达到50%。

四、完成指标的政策保障

(一)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继续稳定增长,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增强全社会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

提高政府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提高非竞争性经费在财政科技经费中的比重,建立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长期稳定资助模式,破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结构失衡难题,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二)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创新资源尤其是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面向企业,新增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向企业倾斜,技术开发类国家科技计划投向企业的经费原则上不低于70%,促进企业主导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类科技计划。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将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国有企业及其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培育引领行业创新方向、带动产业技术提升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鼓励国内企业联合国外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在科技富集型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并购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型企业,收购先进技术和品牌。

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实施加计扣除、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所得税减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消费创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政府采购和首购政策,为创新产品创造初期市场。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失败保障机制,通过提供研发资助等手段,降低创新门槛,减少创新失败损失,分担中小企业创新风险。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对付出巨大创新成本的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保障,防止其他企业坐享技术外溢。建立外资并购的国家技术安全审查制度,防范国外企业低价收购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三)推动形成创新主体协同作用的创新格局

产学研结合从政府推动、学研主导的自上而下科技转化路径,转向企业主导、产带学研的自下而上需求导向路径,由市场有效需求向上游获取技术,在渐进性创新中实现根本性创新,填补从原始创新向产品转化的鸿沟。

鼓励大院大所面向企业开放,基础研究平台、应用研究平台与企业共享共用,激励科研人员为企业服务、进入企业或自主创办企业,探索从大型企业研究所物色国家实验室领导的做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机制,改变二者封闭独立和竞争关系,高等学院立足于基础研究,指导和服务于应用研究,科研机构加强技术集成与工程化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企业可应用的成果。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8

这次会议为了贯彻落实《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而召开。会议提出了《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指明了未来15年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会议同时对2006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这次会议将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信息产业中最具权威的媒体,本报特组织记者,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信息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产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也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许多核心技术还依赖于人,我国信息产业还是“大而不强”。因此,还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致辞中指出,这次会议三部委联合对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做出部署,将对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府调控和引导作用,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规划指导。信息产业产、学、研、用结合得比较紧密,军民结合特点明显,要根据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科学地制定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规划和措施;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制订、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法规环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要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攻克制约信息产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瓶颈问题、国民经济急需的应用技术、前瞻性的战略技术,以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努力掌握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高性能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以及下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信息产业发展重任,认真组织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元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高档数控机床以及基础制造技术等信息产业重大专项。一方面我们的核心技术要尽快突破,另一方面突破以后也必须要找到市场应用。

第三,就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消除制约信息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型和机制型障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信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建立不同形式、面向市场需求的业务创新开发和示范的推广机制,加快基础和增值电信领域的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加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第四,要加强协作配合。大力支持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都要树立大局意识,建立、健全沟通协作机制,加强配合,共同营造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反对无所作为,但不等于说要闭门创新,我们还是要坚持改革开放,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注重消化和吸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完成五大任务抓好七项工作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走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地做出的这些重要决策,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举措,对于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信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完成五项重要任务:

一、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点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拥有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与标准;在下一代网络、数字电视、家庭网络及智能终端、平板显示、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和传感网络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使集成电路在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自给率显著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比重明显提高,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二、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提高研发成果产业化水平。

三、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信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三网融合”,实现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增长,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由规模扩张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

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发挥骨干作用;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围绕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五、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培育全行业的创新精神。

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牵涉面广、任务艰巨,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需要全行业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信息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协调推动和统筹规划,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积极营造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环境。积极推动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主动配合有关部委做好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的研究制订工作;抓紧研究制订《我国信息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列入目录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国家科技计划及建设投资将予以重点扶持;积极推动出台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信息技术应用条例》研究起草工作,推动产业政策法制化。

(二)认真组织实施信息产业重大专项的启动。包括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宽带移动无线通信、下一代网络等,共计13项。

(三)推动形成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协调管理机制。关键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加强电信业技术业务创新。推动深化电信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电信资源对市场的配置和调节作用,在频率、码号等方面给予电信运营企业必要的创新政策支持;制订产业技术政策,加快出台有关新技术、新业务的体制标准和业务规范;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五)积极创造有利于产用结合的良好条件。这里强调两点:一是要加强电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互动,促进产业上下游的良性发展。二是要积极推动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要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多种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国际和地区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扩展合作的领域,深化合作的层次,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

(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本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发改委:八项工作助力信息产业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

为了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近期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指导和政治引导作用。

发改委近期的任务,是要抓紧制订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在99项实施细则中,发改委牵头的有29项,包括出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鼓励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项政策,这些配套政策措施虽然不是特定针对信息产业的,但肯定都会对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对信息产业也会有若干专项的支持政策,包括力争在年底出台的进一步鼓励转变彩电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数字电视产业政策。

二是建立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

国家发改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协调配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专项工程的能力。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将与有关部门配合,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加快电信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竞争性的电信市场架构,推动电信企业提高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同时引导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开发企业不断优化结构,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同时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优的方向健康发展,形成合理的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的企业组织结构。

四是完善创新机制。包括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税收政策,加快所得税法的两法合一,为企业增强技术创新活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健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加快建立适应自主创新需求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五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十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安排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在软件、微电子、光电子等信息产业的重点领域,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工程中心,在华为、联想、长虹、京东方等近40家企业支持认定了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首先启动包括航空遥感系统、海洋科学综考船等9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对信息业的进步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将再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300家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三,将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加速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第四,将大力促进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十一五”期间,我们会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纲要和“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培育新的增长点;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和软件、下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重大专项,同时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如平板显示的关键技术的研发等。

七是推进信息产业创新的国际化。包括完善外汇管理专项制度,鼓励引导我们的企业购并国外的高技术企业、在发达国家创新能力积聚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等,大力支持我国企事业单位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的制订,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相关活动,争取有更多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八是以重大应用带动技术创新。由国家发改委审批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和支持的数百家大型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都将要求优先采用国产信息技术装备,这对推动我们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科技部:全力支持信息产业创新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

国家中长期科技领域基础发展规划纲要,从重大专项、重点领域、前瞻技术、基础研究、条件平台建设、政策环境和有关实施措施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也包括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做了相应的规划,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和科技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将继续加大对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科技部和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把信息产业科技创新、重大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在规划布局、政策制订、计划项目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落实。

第二,实施信息领域的重大专项。这次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16个重大专项中,有4项是信息领域的,包括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信芯片以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带宽无线移动通信、高分辨率对比观测系统等专项,其他的专项也都几乎与信息产业相关。

第三,要超前部署信息领域的基础工作和前沿技术。这次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除了提出16个重大专项外,还提到4大科学技术,其中有两项技术――量子调控和纳米是与我们信息产业相关的。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比大幅度增加,也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国家973计划中,我们要加强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联系的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科学基础的投入。在863计划领域,还设置了智能感知、先进计算技术、自主网络与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4个专题。

第四,要加大对信息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科研投入。一是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二是要做好与国家社会经济“十一五”整体发展规划的衔接,在“十一五”科技规划中,科技部会不断结合相关需求,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的沟通,吸收新的、紧迫的、需要布局安排的信息技术研究项目。同时,我们要对信息产业发展科技规划,包括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做好服务与支撑工作。

第五,加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我们跟发改委要携手配合,加强信息产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支持中心和产业基地的建设。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科研诚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科学技术部归口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者、推荐者、承担者在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执行、验收等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以下称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科研不端行为,是指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

(一)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

(二)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三)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

(四)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

(五)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六)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第四条科学技术部、行业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级科技行政部门(以下简称项目主持机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称项目承担单位)是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机构,根据其职责和权限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查处。

第五条调查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应遵循合法、客观、公正的原则。

在调查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中,要正确把握科研不端行为与正当学术争论的界限。

第二章调查和处理机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科学技术部、项目主持机关、项目承担单位举报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

鼓励举报人以实名举报。

第七条科学技术部负责查处影响重大的科研不端行为。必要时,科学技术部会同其他部门联合进行查处。

科学技术部成立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以下称办公室),负责科研诚信建设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接受、转送对科研不端行为的举报;

(二)协调项目主持机关和项目承担单位的调查处理工作;

(三)向被处理人或实名举报人送达科学技术部的查处决定;

(四)推动项目主持机关、项目承担单位的科研诚信建设;

(五)研究提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建议;

(六)科技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项目主持机关负责对其推荐、主持、受委托管理的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项目主持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体系。

第九条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科研诚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条件之一。

第十条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者在申请项目时应当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

第三章处罚措施

第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如下处罚:

(一)警告;

(二)通报批评;

(三)责令其接受项目承担单位的定期审查;

(四)禁止其一定期限内参与项目承担单位承担或组织的科研活动;

(五)记过;

(六)降职;

(七)解职;

(八)解聘、辞退或开除等。

第十二条项目主持机关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如下处罚:

(一)警告;

(二)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

(三)记过;

(四)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项目主持机关主持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五)解聘、开除等。

第十三条科学技术部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如下处罚:

(一)警告;

(二)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

(三)中止项目,并责令限期改正;

(四)终止项目,收缴剩余项目经费,追缴已拨付项目经费;

(五)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

第十四条项目主持机关对举报的科研不端行为不开展调查、无故拖延调查的,科学技术部可以停止该机关在一定期限内主持、管理相关项目的资格。

第十五条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轻处罚:

(一)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配合调查的;

(二)经批评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

(三)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科研不端行为不良影响的;

(四)其他应从轻处罚的情形。

第十六条被调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藏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二)干扰、妨碍调查工作的;

(三)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四)同时涉及多种科研不端行为的。

第十七条举报人捏造事实、故意陷害他人的,一经查实,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

第十八条科研不端行为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有关机关处理。

第四章处理程序

第十九条调查机构接到举报后,应进行登记。

被举报的行为属于本办法规定的科研不端行为,且事实基本清楚,并属于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予以受理;不属于本机构职责范围的,转送有关机构处理。

不符合受理条件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实名举报人。

第二十条调查机构应当成立专家组进行调查。专家组包括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法律专家、道德伦理专家。项目承担单位为调查机构的,可由其科研诚信管理机构进行调查。

专家组成员或调查人员与举报人、被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一条在有关举报未被查实前,调查机构和参与调查的人员不得公开有关情况;确需公开的,应当严格限定公开范围。

第二十二条被调查人、有关单位及个人有义务协助提供必要证据,说明事实真相。

第二十三条调查工作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核实、审阅原始记录,多方面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

(二)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说明事实情况;

(三)形成初步调查意见,并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

(四)形成调查报告。

第二十四条科研不端行为影响重大或争议较大的,可以举行听证会。需经过科学试验予以验证的,应当进行科学试验。

听证会和科学试验由调查机构组织。

第二十五条专家组完成调查工作后,向调查机构提交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过程、主要事实与证据、处理意见。

第二十六条调查机构根据专家组的调查报告,做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七条调查机构应在做出处理决定后10日内将处理决定送被处理人、实名举报人。

第二十八条项目主持机关、项目承担单位为调查机构的,应当在做出处理决定后10日内将处理决定送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备案。

科学技术部将处理决定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信用信息管理体系,作为科技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参考。

第五章申诉和复查

第二十九条被处理人或实名举报人对调查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向调查机构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科学技术部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为调查机构的,申诉应向调查机构提出。

第三十条收到申诉的机构经审查,认为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正确的,应当进行复查。

复查机构应另行组成专家组进行调查。复查程序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调查程序进行。

收到申诉的机构决定不予复查的,应书面通知申诉人。

第三十一条申诉人对复查决定仍然不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申诉的,不予受理。

科学技术十四五规划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保障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下简称《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的活动。

第三条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

(五)实行科研单位、有关学校、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人员、农业劳动者相结合;

(六)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依靠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振兴农村经济。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保证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畜牧、水利、渔业、农业机械等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

第二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六条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鼓励和支持农村中的群众性科技组织兴办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技术经济实体,发挥其在推广农业技术中的作用。

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第七条乡(镇)以上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其职责是:

(一)参与制定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和技术标准,并组织推广计划的实施;

(二)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三)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四)对农业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五)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六)进行专业调查、规划、设计、监测、预报、评估、咨询;

(七)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组织农民学习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总结推广群众的先进经验。

第八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宣传农业科技知识,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措施,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

农村科技示范户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生产示范传播实用技术。

第九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向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者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

第十条农场、原种场、林场(圃)、牧场、渔场、农业机械厂等(含部队、司法部门和大型厂矿企业所辖),除做好本场(厂)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外,应当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三章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二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集中主要技术力量,对适合当地的先进技术进行充分论证,全面规划,制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当列入科技发展计划,由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渔业、农业机械等行政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也可以由该农业科研单位或学校直接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

第十四条向农业劳动者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经试验、示范证明在推广地区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十五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坚持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则,做好本辖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不影响分工范围内业务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打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界限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六条对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动植物品种、复混肥和配方肥(微量元素肥料)、复配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农业物化技术,实行推广审查许可制度,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审查许可后,方可进行推广。未经审查许可,不得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第十七条农业劳动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农业技术。

第十八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进行新技术试验、示范,开展专业调查、监测、预报,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指导农民技术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等,实行无偿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和兴办经营实体,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摊派或充抵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

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承包和兴办经营实体,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

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克扣。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其资金的来源:

(一)国家和地方财政专项安排的农业技术推广资金;

(二)农业发展基金和林业、水利专项建设等各项农业专项基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三)各种农业基地开发和工程建设资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四)引进的外资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五)其他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第二十一条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从其举办企业的以工补农、建农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数额用于本乡、本村、本组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第二十二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开展服务,兴办经营实体,增强自身的实力和活力。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服务、兴办经营实体,税务、金融等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

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二十三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构成,应当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科技人员为主,其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七十。

专业科技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十四条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教育部门应当在农村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农业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

第二十五条对在乡、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在评定职称时,应当将他们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待遇。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科技人员的稳定。

农业科技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不含城关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应当在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学习、进修、工资、福利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献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

表彰和奖励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二十五年,并取得成绩的农业科技人员。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要的条件和足够的时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

第二十九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权检举违法推广行为,抵制违背技术规程的干预。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应当对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成绩显著的;

(二)在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工作中,贡献突出的;

(三)对农业技术有重大改进,解决推广中重大问题的;

(四)培训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成绩突出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技术推广行政部门或行政监察机关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理:

(一)农业物化技术未经审查许可,擅自进入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责令限期纠正,没收非法所得,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未经试验、示范的农业新技术和未经品种审定的新品种,盲目推广和强制农业劳动者应用的,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三)凭借职权干预推广工作和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四)摊派有偿服务和经营实体收入或将其收入充抵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的,责令限期纠正。拒不纠正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五)非法侵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基地、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的,责令限期退还,依法追究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六)截留、挪用、克扣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资金的,责令限期纠正,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有前款(一)、(二)、(三)项行为之一,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