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4:58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肯尼迪·克洛克,2002)。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小詹姆斯·h·唐纳利,1982)。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罗珉,2003)。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huczynski,1996)。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是由发端于19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1961):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1993)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形成了11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1996)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宏观、中观、微观)视为一个复杂系统,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而激活人的智力,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二者永远无法交融,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动作用,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1975)认为,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paradigm)理论最初是由库恩(1968)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relationstheory)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effect)的揭示,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罗珉,2001):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人是社会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群体(group)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组织善待员工,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在两个范式之间,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指引下积累的知识;异例是指范式i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危机是指范式i从根本上受到怀疑;革命是指范式i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指出,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1924,1925)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的元凶。因此,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2005)所指出的那样: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业经济形势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民种地不再交公粮,还有粮食补贴,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此外我国农作物种植种类也日趋多样化,经济作物和果蔬种植得到推广,农民创收途径也进一步拓展,不仅有种植收入,还有果蔬加工、运输、贩卖等收入。除此以外,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当地农民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去向问题,农民不须背井离乡便能赚到额外收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更加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改革发展,重点难点在农村,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和付出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已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开放结束了计划经济对农业生产的束缚,而目前国家又把农业当做立国之根本加以扶持,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工农产业结构已由量变阶段逐步过渡到质变阶段,已逐步由农业支持工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出很远,而农村生产力发展依然很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依旧很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具备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条件,所以现阶段要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式,把资源尽可能集中到农村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

当前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农村整体竞争水平,增加农村人口收入。目前我国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信息化水平不高,仍旧以家庭生产为主,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水平有限,农村劳动力不能彻底的解放出来,农民生活水平仍然低下,部分地区农民仍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认识到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根本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其它一切事业的立足点。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因此,当前我国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好农村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在转型期的新变化

随着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今后将侧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深入铺开,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研究将被打破,今后将更加注重农业经济的整体性研究。而农产品包装推广、农村物流的创建发展,绿色食品的培养个种植等都将成为学科关注的主要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冲击下已逐步瓦解和破除,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这一变化,跟上发展的潮流,更好的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面对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形势,城乡生产要素的广泛流通无疑将成为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还将受到农村现代化战略性驱动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要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前提,要注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发展理念将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农业发展方式研究的根本方向上的变革。而研究方向的改变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变革和颠覆。此外,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旧远远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依旧不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也将成为以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侧重点。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长期受传统教育影响,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践性不强。农业科研工作者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下基层、下农田,研究成果不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农村和农业。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深入发展,转轨以后的经济市场要求理论研究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知识,为适应这一新变化,高校应侧重于农学的实践类教学,多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为我国农学研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储备人才。

此外我国农学研究也日趋多样化和综合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计算机技术、数理知识、管理知识等日渐融合进农学研究。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着力拓展在读学生的知识面,大力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拥有渊博知识面,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三、新形势下,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与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很有限。必须提高我国的农学研究水平,大力培养高产优质的杂交粮食作物,加大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面对进口农作物,应持有相对慎重的态度,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应本着对全体国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进行反复的论证研究决定。

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看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巨大机遇,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背景下,利用政策优势,整合起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强大人才队伍,拓展研究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在全球农业市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3

1 科学监管理念是具有思想基础的理念

科学监管理念的思想基础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认真调研国内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运行机制,分析各个监管环节存在的不适合、不适应问题,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食品药品监管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监管理念。科学监管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监管理念;是以人为本,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监管理念;是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监管理念。科学监管理念的实施,要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树立科学的态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以人为本,切实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落实科学监管理念结合起来;既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监管队伍的专业素质,又要以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监管方法,推动科学监管理念根本目标的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科学监管理念是以专业学识水平为基础的理念

科学监管理念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依靠技术支撑,实现队伍保障;根本目标是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这样一个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监管理念,一个紧迫的问题是要解决专业学识水平的问题。科学监管理念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而升华和发展的过程,没有专业学识水平就难以提高认识水平。“齐二药”假药事件、克磷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劣药事件充分表明,除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对专业技术培训不够重视外,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检查企业的生产记录、质量检测数据时难以发现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解决专业学识水平问题。要充实专业人员,改善队伍结构。目前,基层药监机构药学人员比例较低,对监督管理中的专业知识了解掌握不够,仅凭对法条的字面理解,容易造成认识不到位、能力不到位、力度不到位,难以有效履行监管的职责。国家、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行政管理、廉政建设、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非常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做的不多,特别是基层非药学专业的监管人员对药学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对药械市场的监管“照猫画虎”、机械模仿,甚至错误运用法律、法规,监管效率低、水平不高的事实普遍存在。因此,加强药学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是树立科学监管理念的基础。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基层监管部门领导干部应当具备药学专业素质。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领导干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监管理念的“带头人”,食品药品监管既需要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更需要既懂行政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领导干部。否则,科学监管的理念与国家局、省局形成较大的“落差”,落实科学监管理念的目标将大打折扣。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4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依托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充分运用过程理论和网络方法,将杂乱无章的日常工作,进行有序的科学化整理、分类、调度与处理。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必须不断地学习社会科学和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轨道,最终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保证这一工作具有科学的运行机制,不仅是我们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理论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学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许多因素发生着不可避免的联系,从而使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活动本身与20年前相比,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来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的一切活动都与社会环境发生着很多的联系,这些复杂情况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所无法回避的。因此,要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形成过程及作用。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当前,我们可以根据系统的要素、功能、结构、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把教学管理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通过对这些子系统的综合考察、分析和研究,推导出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既然我们可以把教学管理工作用系统的理论加以抽象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理论,对系统内的信息加以科学化处理。

一般来说,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与信息流。这些信息的出现、传递、交换、流动与反馈,必然会全面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整个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如果我们能科学地获取这些信息,整理、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就有可能科学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的规律,从而为控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供保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依托控制理论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另外,教学管理是一个可以构成闭环的控制系统,要想认识这种闭环的控制系统,我们就应该从“过程论”的理论出发,基于系统化理论,将教学管理系统视为一个可被分解、可被划分和可以控制的多维空间。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有许多有序的节点,这些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各类环节,而环节与环节之间,即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用某些链连接成为一个主体的空间网络。总之,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就是:依托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充分运用过程理论和网络方法,将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杂乱无章的日常工作,进行有序的科学化整理、分类、调度与处理。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依靠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来指挥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学管理决策是指参与教学领导工作的管理者,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的过程,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作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学管理系统合理运行。

(二)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畅通的信息网络来获取并进行加工和合理流动。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及时得到灵敏、准确和有利的信息,从而使教学管理决策指挥部门在拥有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则更加重要,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搜捕术、浓缩术、筛选术、提取反馈术四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环节为重点而形成的。教学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风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作业抽查制度、试卷抽查制度等。通过将这些制度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不仅使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而且使人才培养全过程得到优化,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及作用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返过程,但这种往返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首先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才可能上升为理性思维。然而,当理性思维形成以后,我们又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的某些缺陷,这就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从而使我们的实际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也符合这种认识规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通过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决策系统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要建立一个闭环的有效决策系统,还必须对相应的环节进行完善。这就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对某些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归纳,并把这些认识成果补充到原来的理性认识之中,使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逐渐得以完善。这种在科学化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轨道。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主要由前面所述三大系统构成。因此,高校应该围绕这三大系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科学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化建设,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5

1.1调查对象

选择本科专业为首都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含本科在读、研究生在读和已经工作的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状况。2012和2013级的本科生虽然尚未开设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课程,但是从大一开始就接受了管理学等基础课程的教育,并且在平时通过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接触过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因此在调查问卷中列出不同的教学专题,调查这部分学生对不同专题的学习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共4个年级114人,发放问卷114份,回收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70%。由于有效回收率较低,故补充调查了在校研究生中本科同样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14人,回收有效问卷14份。采用邮件方式调查毕业生,计划调查30名毕业生(相当于在校生一个年级的人数),考虑到邮件调查的回收率较低问题,共计向已毕业的学生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

1.2调查方法及内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意愿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调查对象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评价,对主要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评价和重要程度的认知。

1.3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调查数据使用eidata3.1、excel和SpSS19.0软件录入统计分析。将2013和2012级本科生分组为未学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共37例;2011和2010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分组为已学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共57例;将已毕业工作的学生分组为已学过毕业生,共27例。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

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中,男生42人,女生79人,分别占总数的34.7%和65.3%。毕业生、研究生、本科2010级、本科2011级、本科2012级、本科2013级分别是27人、14人、19人、24人、19人、18人。

2.2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本调查结果显示,51.3%的学生认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理论体系清晰,38.9%的学生认为一般,仅有9.7%的学生认为不清晰。

2.3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感兴趣程度

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感兴趣程度调查中,50.4%的学生认为有兴趣,而认为一般、没兴趣的学生分别占30.1%和19.5%。

2.4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

教学内容的评价基于调查对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及教材的权威性,调查中,章节的名称依据卫生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卫生事业管理学(第2版)》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第3版)》中的名称。通过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各章教学内容逐个评分其认为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未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对部分章节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感兴趣程度比重要性程度普遍低10~20分。他们认为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卫生事业管理基础理论,重要性评价88.6±11.6;最不重要的是中医药管理,重要性评价77.3±14.3。最感兴趣的是卫生工作方针,平均值83.4分,但标准差为105.2;最不感兴趣的是初级卫生保健,兴趣值评分68.1±19.7。未学过的在校生对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两章节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低于已学过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已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在校生对于各章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比较接近,认为最重要的是卫生改革进展和卫生管理基本理论,重要性评分分别为87.8±13.7和87.1±14.1;同样重要的还有医疗保障和卫生政策,重要性评分分别为86.6±13.3和86.5±11.4;最不重要的是中医药管理和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重要性评分分别为74.9±16.6和77.8±17.2。最感兴趣的也是卫生改革进展,重要性评分85.2±16.2;最不感兴趣的是中医药管理,兴趣值评分71.4±19.6。已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的评分比较一致,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卫生服务质量,重要性和兴趣值评分分别为90.4±8.2和89.6±8.5,明显高于在校生的评分;重要性和感兴趣程度最低的都是中医药管理,重要性和兴趣值评分分别为63.1±21.4和62.4±16.3,评分明显低于在校生;毕业生对卫生信息管理和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两章节的评分也明显低于在校生。

3讨论与建议

3.1对于认知状况评价的意义

综合建构主义和行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知方面的学习可以分为机械式学习与建构式学习两大类。机械式学习的本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内涵,其生理过程是联想与短期记忆。建构式学习的本质是个体获得有实质意义的文字符号,并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建构成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式学习的先决条件包括:第一,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基本知识的储备;第三,学习者必须具有建构式学习的意愿,即有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的倾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构建要素解释,教师的主要功能应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为他们“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搭建桥梁的意愿,在良好的学习动机之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2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教学目标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等。卫生事业管理学来源于卫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而又反过来对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它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教学中必须兼顾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实际应用。

3.3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状况

整体来看,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普遍低于已经意识到的重要程度,而且对于内容亦有侧重,例如普遍对中医药管理不重视,比较重视卫生管理基础理论和卫生改革进展,这表达了学生对理论基础重要性的认同,对目前卫生领域内时事进展的关心以及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的愿望。从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来看,未学过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生对大多数专题的重要程度和感兴趣程度的认知差异较大,对卫生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卫生政策、卫生规划等章节,他们都能认识到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兴趣相对较弱,对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障两章节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低于已学过该课程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对卫生组织、卫生工作方针、初级卫生保健等重要的内容也缺乏认识,看到标题感觉不知所云,也不知道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已学过的在校生比较重视的内容都是卫生改革,重要原因是高年级在校生对基本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希望通过课程教学获得更多前沿信息和改革进展。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感兴趣的都是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其次是卫生政策、卫生应急管理和医疗保障,这可能与多数毕业生就职于医院有关,毕业后对各章节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实用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4改进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专业胜任能力需求供给

一、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及框架构建

(一)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

专业胜任能力(professionalcompetence)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及能力。就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内涵而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才能。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的总和。南非公共会计师和审计师委员会(paaB)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以本国和国际上的标准完成会计师和审计师所期望完成的任务和角色的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认为:专业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在实务工作环境中按照设定的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素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是指会计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履行工作职责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

(二)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构建

为推进全球会计职业的发展,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陆续了涉及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准则。按照相关准则,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价值观构成。其中,职业知识包括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it知识等;职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交流和交际技能、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等;职业价值观包括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坚持持续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保持可靠性、责任性、及时性以及谦虚和尊重的行为、遵守法律和法规等。

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提出的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为基础,根据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内涵的认识,本文构建的会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如下:

1.职业知识。具体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外语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

2.职业技能。具体包括: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

3.职业价值观。具体包括: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等。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针对实务界对会计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96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5.61%,女性占54.39%;被调查者学历(或学位)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1.15%,本科占85.14%,硕士占3.72%;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3.72%,事业单位占12.5%,工商企业占69.59%,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占10.14%,其他占4.05%;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年者占62.5%,5-10年者占22.97%,10-15年者占10.81%,15年以上者占3.72%。

(二)实务界对职业知识的需求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在就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以均值衡量重要性,以标准差衡量趋同度(下文同)。

问卷结果表明,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管理学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金融学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外语知识、统计学知识、人文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实务界对职业知识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管理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人文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知识、统计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艺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外语知识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对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财务软件及eXCeL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而对于外语知识、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

(三)实务界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度不大,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实务界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依次递减,说明实务界对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而对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

(四)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的需求

由表1可知,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诚信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但总体差异度不大,均值较高,说明实务界基本认同上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实务界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看法的趋同度,按照诚信价值观、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依次递减,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针对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现状,笔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答卷283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6.64%,女性占53.36%;被调查者学历(或学位)情况:大专及以下占10.95%,本科占84.1%,硕士占4.95%;被调查者工作单位类型:行政单位占4.59%,事业单位占17.67%,工商企业占66.78%,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占7.77%,其他占3.18%;被调查者工作年限:1-5年者占61.84%,5-10年者占23.32%,10-15年者占10.25%,15年以上者占4.59%。

(二)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很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很差(1分)。在调查问卷分析过程中,以均值衡量优劣、以标准差衡量差异度。

问卷结果表明,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处于“一般”状态,掌握程度按照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统计学知识、金融学知识、人文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外语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掌握职业知识程度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人文知识、管理学知识、外语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知识、经济学知识、eXCeL等工具的应用知识、财务会计与报告知识、统计学知识、市场营销学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金融学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艺术知识、成本管理会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审计与鉴证知识、税法与税务筹划知识依次递增。

(三)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现状分析

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处于“一般”状态,其程度按照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技能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交往能力、获取知识及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及分析推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识别与解决无模式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战略规划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依次递增。

(四)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由表2可知,实务界认为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处于“一般”到“较好”状态,其程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依次递减;实务界对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具备职业价值观的看法差异较大,差异度按照终身学习价值观、正直客观价值观、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遵循法律法规价值观、诚信价值观依次递增。

四、结论

上述调查研究显示,就社会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胜任能力的需求而言,实务界比较偏重与具体工作相关的知识及实务操作应用知识,对财务会计应用等知识的重要性看法趋同,而对于外语知识等基础工具知识、市场营销等相关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对应用能力及人际交往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趋同,而对创新、领导能力、规划管理等职业技能重要性的看法差异较大;实务界基本认同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中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除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外,对职业价值观重要性的看法基本趋同。

就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胜任能力现状而言,会计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职业知识、具备的职业技能、体现的职业价值观均处于一般状态,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实务界的需求。这说明在会计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强调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培养具备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Z

参考文献:

1.莫磊.基于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7.

2.李林.基于职业会计师需求的本科会计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7

一、目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重课堂活动管理,轻课外活动管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初级中学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偏差,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对班级管理内涵认识片面,认为班级管理仅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

2.重封闭性管理,轻开放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部分管理者认为,班级管理仅是班内小群体的管理,与学校、与别的班级,以及与社会、家庭关系不大。管理仅限于班级小范围内运行。

3.重经验型管理,轻科学性管理。在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部分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过分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采用“管、卡、压”的管理手段。而能根据初中生特点和遵循班级管理规律,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较少。

二、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

1.班级管理理念科学化

班级管理理念科学化要求班级管理者必须做到:其一是具备马克思主义管理思想和现代教育管理科学思想。即能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现代教育管理科学所揭示的班级管理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其二是具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理念。即根据时代的需要,正确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管理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意识。其三是在班级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要有全面育人观、教书育人观、管理育人观、学生主体观、系统分层管理观等。

2.班级管理决策科学化

要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在管理中必须有科学化的决策,这是管理科学化的关键所在。

班级管理决策是否科学化,主要看以下两点:其一是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去认识和把握班级管理规律。即管理决策科学化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管理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把握管理的客观规律。其二是采取民主和科学相统一的决策,克服单纯按个人意志或凭经验进行决策的弊端。即管理决策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集体讨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付诸实施。

3.班级管理组织、制度科学化

班级管理组织和制度是维系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之一。

要实现班级管理组织和制度的科学化,必须建立起运行合理、稳定灵活、切合实际的班纪班规和具有统一、高效、精干的班委组织体系。其要求:一是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完成,在符合初中生特点的情况下协调班级管理各种心理气氛、人际关系等,以组织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强集体的活力,起到核心领导和“法制”管理班级的作用。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哲学水平领导管理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领导管理者的哲学水平。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领导管理过程都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领导的全过程实际上是领导管理者哲学水平的投射。凡是哲学水平高的人,其领导管理工作往往是出色和卓有成效的,凡是哲学水平低的人,其领导管理工作往往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我们研究领导力的时候,首先要把领导者的哲学水平作为最重要的标志。

领导管理的全部过程是领导管理者哲学水平的投射

从古至今,人类从来没有离开三大消费实践活动管理的领导,也没有离开领导的管理。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是三大消费实践的活动过程,也是领导以正确思想带领群体组织(大至国家,小到企业)实现有计划、有目的的目标任务的实践过程。国家机器系统各层级角配组织结构的领导班子群体,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以严密的组织,保障实施内外战略、策略、政策和战术,以正确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达到最佳目的。

三大消费实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过程。在这运动过程内存在着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这些规律运动过程又产生了事物变化阶段性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个阶段的变化规律与事物整体系统对立统一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和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我们领导者在领导群体实施战略目标任务过程,推动事物健康发展,就必须下决心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如果能抓住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工作,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研究分析问题过程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依靠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领导管理者的正确思想、正确认识从哪里来,只能从三大消费实践过程中来。在三大实践过程逐渐了解自然的规律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创新三大消费的能力。认识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人们只能从有限的认识,向无限的认识发展,认识有先有后,是有过程的,是螺旋发展的过程。

在1937年7月写的《实践论》和同年8月写的《矛盾论》,以及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的讲演报告,都有同一个目的:提高全党各级领导的哲学水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中问题的出现和革命的暂时失败,不是我们党的高层干部革命意志的不坚定,而是我党内大多数干部的哲学水平低,不懂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矛盾论》是让我们全党干部学会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学会分析矛盾,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这是当时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非常重视干部领导能力的提高,而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哲学思想水平。

我国在1949年到1979年间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和错误,其原因是我们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主张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过程中,全党遇到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教条主义一害党员干部,二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高层干部的领导哲学水平,提高领导干部理解中央政策和政治方针的悟性灵感认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认真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所担当的历史重任。

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凡是有悟性好、灵感好的思维认识,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导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就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上下级满意的成绩。

悟性灵感认识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悟性、灵感是创新的思维认识。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哲学的基本核心理论。认识有圆周似的螺旋发展过程规律,即物质――消费实践――认识(发现――悟性――灵感)――物质(包括观察发现和对物质的改造、创造过程到使用)――消费实践――认识(发现――悟性――灵感)――物质,如此周而复始、从不停止。(见下图)

认识的过程原为两个阶段(在以往对认识过程的概括中,原本没有发现、悟性、灵感这三个阶段,但我认为这三个阶段是重要的认识过程,故在认识后面括号内将此三点标注明确,以示重视),即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根据我的研究,认识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经验性认识阶段(包括实验、体验)――理性认识阶段。且认识是有过程的,是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从认识圆周螺旋发展规律示意图解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物质是自然的万物,亦称物质。物质是可感觉到、观察到、测试到的,或者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观察到,没有测试到,没有感觉到,但最终仍可被认识,它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客观存在。

二、消费实践是指人们在共同的三大消费中有目的的实践行为(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的消费),以及它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关系,这一切都是矛盾的运动过程。

三、认识(包括思维、悟性、灵感)物质和消费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源泉。人脑接纳物质和消费实践信息,经过人脑的创造性作用,加工出来意识、认识(包括思维、悟性、灵感)。它是人脑物质的产物,即认识的产生源于物质和消费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行为。认识过程――观察发现――感觉、感知、印象(表象)是感性阶段,发现、悟性、灵感、实验、体验、判断是经验认识阶段(可重复阶段,而且认识贯穿于意识认识全部过程,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概括、抽象推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论、思想、观念的阶段。特别应注意的是发现、悟性和灵感是认识阶段非常重要的认识。

四、发现是人的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传入人的大脑,经大脑创造加工出的意识的认识。它贯穿于认识全过程。

五、认识是有周期性的过程,也是圆周螺旋活动发展过程。三大消费牵动经济圆周螺旋活动发展规律,也是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人们对任何客观物质和事物的认识都是有过程的,是由不认识到初步认识,再到较深刻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悟性、灵感认识与发明创造以及创新性工作。我在三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发明了9项目个人专利,11项公司专利。我在学习知识及对实践经验的感悟中产生了灵感,提出了以人体仿生学的方法实现三种菌多菌共生的设想。开始的实验都失败了。我偶然在梦中见到草原上的马、牛、羊都在吃草,马最挑剔,牛较不挑剔,羊最不挑剔,什么草都吃。这一现象使我感悟,产生了灵感:让三种菌分级发酵,结果实验成功。

如何保证市场营销的发展?我对学习过的军事思想有感悟,产生了灵感,并把的军事战略、策略、政策、战术思想引到商业市场上来,以军事思想指导商业市场。把军事管理引到企业管理上来,并总结经验,如把鞍钢宪法、大庆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引到我在三株的管理上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三株企业文化,成功指导企业管理15.7万人的有序运转。在企业遇到灭顶之灾时,又能通过管理使15万人静悄悄下岗,无一人闹事。上述种种都是我悟性、灵感的创新思维认识指导的结果。任何一个领导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发挥悟性灵感认识,这样才能取得较佳的成绩。

由此可见,把悟性、灵感思维、创新认识,引入认识论、方法论过程,会使人类创造消费的能力和消费水平,从有限认识向无限过程发展,推动人类文明更快的高速发展。

人的悟性灵感创新思维认识是无限的,是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的源泉,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源泉。人的悟性灵感认识,有天资的基础,同时又是在实践中学、思考、总结、培养、锻炼生成的,如果能坚持做有心人、留心人、用心人,与学思、实干、总结相结合,您就会得到悟性灵感认识的厚爱。

一句话:要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能力,必须学习领导管理哲学。掌握认识论和方法论,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解决工作实践过程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才能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实现较佳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属于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创造出让人惊叹的伟大业绩。在其发展中必然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这是矛盾运动的规律,体现了突出――平衡、平衡――突出的法则,这是运动法则,是进步的法则。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认识这一法则,努力寻找矛盾的主要方面,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在前进中不断实现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再解决平衡。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过程。突出是发展,平衡是调整管理,这是普遍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能力,学习领导管理哲学是金钥匙。

提高哲学水平是提高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领导管理科学是由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系统学、运筹学等发展而来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研究侧重点是被管理者,很少研究领导者和领导对管理的作用;领导科学研究侧重点是领导者,不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系统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所以说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都有片面性。领导管理科学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对立统一运动的整体,它研究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统一意志、共同奋斗运动过程的管理,以及领导在这一过程中的权利、权威、责任、利益、作用力、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等。

人类从生活消费开始,创造了生产消费到科研生产消费和社会消费过程的三大消费实践。人类原来对自然和一切事物只是本能地感知、顺应、适应自然和现象的规律,谋取生活消费的物质,发展到逐步对自然有了正确的和非正确的理念认识,这一认识又指导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然,适应改造自然,创造发明新的、物质的、精神文化的消费产品,不断满足消费需要,这一过程是继承、积累、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认识是人的大脑加工出来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和思维方法(悟性和灵感),悟性灵感思维认识是创造创新发明的武器,也可以说没有悟性灵感认识,就没有创新发明,也就没有人类文明进步,所以说,认识是哲学的核心。

人类在从事三大消费实践的群体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领导。他领导管理群体实行有组织、有纪律、有决策、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活动,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形成了系统层次的整体和整体系统层次的角配结构规律。在这一领导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领导者也是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同时又是领导者,领导者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被领导者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这一过程,领导对自然和一切事物的认识,对统一群体的思想认识是至关重要的,领导的正确思想一方面来自对群体知识智慧的总结和提升,另一方面是来自自己的知识智慧与群体知识智慧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悟性灵感认识,形成的思想和领导方法、艺术和领导工作作风,它作用于群体实践活动过程,实现目标目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领导管理哲学是领导管理的灵魂,一句话,领导管理哲学就是“领导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导者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导管理哲学,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使主观愿望能较好地与客观实践相吻合,不唯书不唯权,坚持从调查研究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指的是客观环境和自然及一切事物的真实现状;求,是研究自然物和一切事物的客观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的规律,研究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及矛盾的次要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规律,用唯物辩证法解释自然和事物本质变化的认识规律;是,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悟性灵感认识,找出解决内外矛盾的方法并实施解决矛盾,实现目标目的的结果。这一过程中,调查研究是前提,因为书本知识是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领导者的认识有正确也有错误,所以实事求是才是真道理,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42-02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近年来,有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逐步增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专业定位方面,有学者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部分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有偏差,偏离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应该是一门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性质。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方面,学者认识较为统一,主要将其归为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学者们普遍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特别是突出实践教学。不少学者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建议能够形成精干的教学团队,提升师资水平。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希望能对该专业建设有所裨益。

一、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认识

(一)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0多所,主要集中于农业类、理工类、地质类、经济类及综合性大学。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各有异同。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一,随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成熟,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正逐步改变该专业的建设格局。这些人才多数从本科起就接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能够带动本专业向更均衡的方向发展。其二,各类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在人才引进、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力求全面发展,突出优势,弥补劣势。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各类高校间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确实存在,但这种差异正逐步缩小,且不影响专业的发展,不需要被看作突出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土地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了15本专业骨干课程系列教材。但是据学者对各高校开设课程的研究,这15本教材在各高校的课程开设率差异明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赞同多数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由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定期指导,对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院校进行规范。因为从国家设置本科教育的理念来看,着重理论上的通识教育,而非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应该贯彻“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宗旨,让学生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各类课程,从中找出兴趣点,为后期的硕士、博士教育奠定基础,也便于学生寻找就业方向。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对各高校目前设立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进行适当的调整,要求各方向均开设至少一门专业必修课,而专业选修课则视自身特色自行选择,这样既能够保证对各类知识的学习,也能够突出自身优势。

(三)实践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实践教学环节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实践教学使枯燥的知识与鲜活的实际土地利用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类实践教学形式,如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教学、土地资源管理软件综合应用、土地调查综合实践、土地资源遥感应用等正逐步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方面,笔者认为一些误区需要警惕。

误区一,实践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做横向课题。这样的实践教学看似很受学生欢迎,与就业市场对接较为紧密,但细细分析起来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扭曲了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认识。不少学生干脆放弃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门心思找实践机会,甚至直接逃课打工赚钱。不利于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悖于本科教学的宗旨。二是过多参与横向课题,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没有帮助。很多学者认为,横向课题的完成过程并未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未激发学生对土地问题的深入思考,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客观实际,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误区二,实践教学就应该侧重技术应用。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遥感、计算机制图、软件开发等手段大量被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高校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应用。而笔者则认为,实践教学除了有技术应用,还应该突出土地管理、土地政策方面的社会调查以及管理程序、方法的实践。因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应该是管理领域的人才,应该具备管理者的素质,从与现实的联系来看,我国各级各类的土地管理部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与土地相关的管理事务,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某类土地应用技术。

误区三,对毕业设计环节重视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个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历史较长的高校外,多数学校对毕业设计环节不够重视。一是毕业设计选题随意。高校毕业设计选题多采用教师给定范围或学生自拟题目这两种方式,毕业设计的题目趋同性很强。二是学生毕业设计粗糙。本科生临近毕业最关心的是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事情,往往将毕业设计放在最后考虑,选择突击完成的居多,质量普遍不高。

(四)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的短缺

高校争相上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背后是师资队伍短缺,结构不合理。与部分学者的看法不同,笔者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短缺不是绝对数量的短缺,而是一种结构性的短缺。其一,公共管理学科下,不少非土地科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开始转行,进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挤占了部分师资岗位。其二,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科研业绩,忽略人才的专业成长背景。其三,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范围较广,不少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挤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岗位。

二、推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本科教育是解决从“不会”到“会”的问题。因此,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最大限度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以便从中选出学习的兴奋点。针对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强化主干课程

专业课要根据本专业人员在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应当体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点,设置多方向,增加信息量。其中,特别需要强化主干课程设置,将尚未开出的主干课程补充完整,有条件的情况下辅之以选修课程。

2.尽快形成一套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的开设主要受制于各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专业的发展定位,存在差异性在所难免。但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形成一套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本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也便于监督专业的建设。至于各类高校的差异性,则由核心专业课程之外的选修类课程体现。

(二)规范实践教学环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许多重要的专业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教学环节对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规范实践教学环节,避免走入误区。

首先要正确认识实践教学,把它看作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具。其次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全面性,尤其要补充社会调查类、公共部门管理类的实践教学环节,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借助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最后应特别强化毕业设计环节,改变当前应付了事的局面,具体做法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师资选拔方面应充分考虑各方面要素,特别是专业成长背景;在师资培养方面应逐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梯队和以课程负责人为首的教学梯队,为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合作创造条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在激励机制方面通过课时奖励、教学能手评比等措施鼓励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应逐步改变仅靠科研业绩进行职称评定的做法,将教学业绩融入考评机制。

三、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由于其建设历史较短,在专业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表明,当前各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此种差异会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逐步缩小;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主干课程的设置,形成统一的核心课程体系,各院校不要因片面地强调特色,忽视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身的内在需求;要警惕教学实践环节的误区,实现实践教学的合理布局;同时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的认识篇10

由于《药事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方面的知识没有接触过,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同时相对其所学的专业课程来说,不明确《药事管理学》的学习目标,认为其是管理者应掌握的知识,将来不从事管理就不用学习,进而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明确《药事管理学》的重要性,其不仅与我们今后毕业的职称和执业密切相关,同时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和把握《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结合全面认识《药事管理学》课程体系和药师资格考试开展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既做到将所有的内容涉及到,同时做到突出药师考试重点。这要求代课老师优化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明确《药事管理学》主要以药事管理相关知识和药事管理法规这两个方面为大纲。药事管理相关知识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家药品安全规划、药事管理体制、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行政法的相关内容、中药管理、药学职业道德。药事管理法规: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刑法等40多个法律法规。明确大纲有利于理清《药事管理学》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从而系统全面的掌握该学科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众多国家药物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其药师考试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结合有些法律法规更新变化频繁,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学大纲,避免误导学生[4]。

2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发现和掌握《药事管理学》的教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断地由点向面转化,由法规的单个学习向体系学习转化。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多媒体演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法、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网络课堂互动教学等。针对《药事管理学》学时少,知识面广的特点,常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学涉及面全,掌握系统,突出重点。因此科学合理的《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记忆其基本内容,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药学实践发展的需要,成为合格的药师[5]。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药师考试大纲为主线,结合其典型例题建立《药事管理学》练习题库,在每一个章节讲授中,举一些经典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整理《药事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巩固本章节的重点内容。经典例题能够正确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节省学生的自学时间,加快掌握《药事管理学》的重点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药事管理学》的讲述和学习仅靠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胜任,必须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激活学生主体学习动力,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药事管理学》,接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并能够全面掌握药师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药事管理学》授课过程中,应结合药师考试大纲,针对重点知识点,以经典例题为例,对于学生巩固该知识点记忆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3制定标准化的考核标准

该研究者调查发现,许多药学毕业的学生不知道药师考试的内容,或对考试的内容认识不全面、不系统,对考试的模式和考试题型和题量不清楚,对于药师考试知识点较为灵活的出题思路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标准化的药师考试很陌生,没有答题技巧。考试还是按照传统教条化、一板一眼的考试题型进行复习,认为只要突击背考试要点,也能获取较好成绩,不少考生依赖于报辅导班,突击考前的最后辅导。同时结合日常从事相关工作,单独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很少,再加上大学学习《药事管理学》中,没有系统全面掌握药师考试的知识点,因此造成参加药师考试时,成绩就受到很大的影响,考试通过率不高。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学科针对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其毕业考试的时候,安排一场《药事管理学》考试,试题形式与药师考试题全面接轨,试题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配伍选择和多项选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药师考试模式、题型、题量及主要知识点,提高毕业生将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和通过率,促进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4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药事管理学》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多学科交叉,内容广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教学要素放在首位,教师要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能够将各个学科和多个法律法规知识相互融合,使《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纲举目张,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也应该使学生达到各学科和法律法规形成一个体系,能够系统、全面掌握《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与药师考试全面接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控制调节教学过程及策划反映教学结果的评价,有能力巧妙地教导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能够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以药师的角度去设计和分析教学案例,收到良好的效果。《药事管理学》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其非单纯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影响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体现的教育力量并非任何教科书所能替代。这是由该课程的内容和特性决定的,对于药师的执业道德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限定,不仅有利于规范教师的日常规范,同时,对于将要走入和已经走入社会的药学工作者来说,也有利于规范其执业操作,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药事业的发展速度也今非昔比。医药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快速,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变更。《药事管理学》是一门时效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学科,内容更新快。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教师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及时了解国家新政策、新法规。应经常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等单位去学习、调研,充实药学实践知识。还应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会,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对已过时的内容要及时更新,确保传授最新知识,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与时俱进,实现终身教育,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药事管理学》教学的需要。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