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9:30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1

abstract:throughdeepanalysisoftheeconomicdevelopmentsituationofQinhuangdaotheauthorfoundsomeproblems,suchaspoorinfrastructure,smallerenterprises,marineeconomicdevelopmentisslow.aimingattheseproblemsandthecurrentdevelopmentofQinhuangdao,thispaperproposedthestrategicsconomicmodewithlightindustryaspillarindustryandalongwithportconstructionandtourismdevelopment.

关键词:秦皇岛;轻工业;港口;旅游业

Keywords:Qinhuangdao;lightindustry;port;tourism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251-02

0引言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不淤良港,是国内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兼营杂货和集装箱,年吞吐量过亿吨;目前已初步形成粮油食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和金属压延四大支柱产业加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格局。但是,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秦皇岛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城市。

1秦皇岛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发展现状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达到808.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12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327.96亿元,增长10.5%,其中工业增加值292.36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389.87亿元,增长13.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8426元,比上年增长10.9%。三种产业的比例关系为11.3∶40.5∶48.2。继续保持“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部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完成10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税收收入达98.61亿元,增长27.7%。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45亿元,增长16.3%。总体看秦皇岛市的经济发展是稳步上升的,但增长幅度迟缓。

1.2存在问题

1.2.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现代化交通网络还没有完全形成。如与京津冀其它的地区城际快速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缺少民航机场等影响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和整个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城市公用设施有待提高。目前仅有北戴河东西部和海港区两个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昌黎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其它县区还无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64.01%。缺少清洁型能源等。目前秦皇岛市三个城区之间,有许多待开发区域,海岸线利用率较低。

1.2.2企业规模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逐渐加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就要积极拓展企业的规模。截止到2004年,秦皇岛市有大中型企业仅49家,而在这些大中型企业里,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也不过十余家,除个别行业产业的集中度较高以外,其它行业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同时,已经形成的区域性的产业趋同格局,也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1.2.3海洋经济发展缓慢秦皇岛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是海洋经济发展滞缓。海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效益低,每公里产生的效益远远低于山东等沿海地区。海洋化工、海洋食品业发展缓慢。远洋渔业、海洋运输业亟待进一步加强。港口与城市在港口功能、临港产业、集疏运、用地等方面都缺乏沟通和协调,没有形成合力。临港产业发展对全市经济发展拉动力弱。港口运输处“黑重白轻”,散货、集装箱比例偏低的发展状态。

2秦皇岛经济发展战略途径

2.1以轻工业为产业支柱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针对秦皇岛市的自身特点就要有重点地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实施齐燕数控机床、康泰医疗设备、熔石英玻璃、超薄液晶显示玻璃、领先科技生物肥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整合信息化资源,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河北软件基地、燕大科技园等创业环境继续改善,这都体现了我们以科技为本的基本思想。秦皇岛的发展应树立良好的轻工业支柱产业,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强化深入使其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秦皇岛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独特优势,处于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黄金种植带,生产酿酒葡萄的各项条件可与法国波尔多地区相媲美。酿酒葡萄种植、酒堡酒庄酿酒、工业化酿酒、葡萄酒文化旅游、葡萄酒贸易、葡萄深加工和配套制造业7个规划发展的产业集群。以此带动秦皇岛市轻工业的全面发展。

2.2以港口建设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发展两翼

2.2.1港口建设以秦皇岛港为核心整合腹地海陆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推动物流链的纵向一体化进程。要依托“东出西联”战略,瞄准整个华北、东北和西北大部地区,构建通向港口城市背向区域的交通干线,打通至俄、蒙资源产地的联系,把东亚、东北亚与中亚、欧洲连结起来,通过缩短腹地区域出海距离,建立本港发展的稳固后方。以资本、项目和出海通道的优惠以及便利密切的经济联系,使秦皇岛港成为区域经济联系的枢纽和资金流动的中转站、动力站;通过临港工业园区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使腹地区域通过工业园区和航线获得产品与市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以建设港口物流内陆化组织网络为重点,形成全过程、便捷低廉的物流体系,引导广义经济腹地和辐射范围内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向秦皇岛集聚,逐步形成经济共同体。

2.2.2开发旅游资源强化全市发展旅游、全年发展旅游、全方位发展旅游、全产业融合旅游的意识,以规划为先导、基础设施为支持、生态保护为前提、项目建设为载体、文化发展为内核、改革创新为动力,整合资源要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构建以旅游业为中心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使其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环境更加优化,旅游产业素质显著提升,初步建成中国北方最佳休闲度假胜地、山海生态宝地、长城文化高地、健康长寿福地;全面提升城乡旅游的建设管理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文明程度,探索创造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城市文明模式,把秦皇岛建成国际旅游名城,成为国内最佳、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3结论

我们需要正确的认识秦皇岛存在的区位优势,以轻工业为产业支柱,以港口建设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发展两翼的战略设想把秦皇岛建成经济强市。实现经济上的腾飞,成为连接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的一颗明珠。正确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成功路上的航标,而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2

一、合肥市绿色http://经济发展概况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历史表明,绿色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新的经济结构,是更加效率、和谐、持续的增长方式,也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服务经济社会之后人类最高的社会形态,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全球共识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合肥市也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并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和生态建设,为绿色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末,合肥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十五”末的60%提高到85%以上,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水质得到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7%提高到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7平方米增加到12.2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农村生态和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表1)

合肥市“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巢湖西半湖水质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0天。“规划”还指出,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避免无序建设和低水平开发。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合肥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

(一)自然优势。区位优势明显,辖区面积广大,人力资源存量丰富。合肥地处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现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近102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最大的经济区域之一。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之一,是合肥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408.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69.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746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57万,流动人口127.9万。

(二)人文优势。生态发展基础坚实,科教优势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该市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9,085.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40.2%、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全市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绿色文化宣传周、绿色产品推广等活动,并开展“绿色环保家庭”、“绿色文化社区”等专题行动,绿色理念广泛传播;党政机关发挥表率作用,形成全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风尚。

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基础。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相继成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还拥有“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三)政策优势。合肥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良性互动,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宜居城市。”在实践中,合肥市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两大政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在生态保护方面:首先,实行基本生态空间控制。划分生态底线保有区、生态建设缓冲区和生态引导区,引导城镇建设与生态空间建设协调发展。制定地方性法规,严格保护生态底线保有区,禁止开发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缓冲区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改善;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建设生态引导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建设强度;其次,建设功能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实施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公园游园建设、绿色长廊建设、成片造林等工程,建设黄山路、滨湖岸线等公园,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沟通城市水系,扩大河湖水面,加强城市景观水治理,保护环巢湖等生态湿地。继续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滨湖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生态乡镇和生态区县。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

在循环经济方面:第一,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推进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第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减少废弃物最终排放量。合肥高新区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一律拒之门外,同时鼓励并扶持区内秸秆发电、污水处理、节能照明、新能源发电、空气检测等环保节能产业做大做强,对传统产业加大升级改造和节能减排力度。据统计,全国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而发展较好的合肥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仅有0.3吨左右,约低于全国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水平的30%;第三,推进重点园区建设。如加快肥东循环经济园建设,打造盐化工、油化工、煤化工等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型、生态型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合肥高新区正努力打造一个占地1,454亩、总投资约为4亿美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依托良好的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产业应用、太阳能照明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热泵等新能源项目入驻,逐步形成光能、风能及节能技术应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转贴于http://

三、合肥市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合肥市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时采取了较为有效的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合肥市绿色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http://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各阶层的绿色经济理念和观念有待更新。绿色经济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一些政府决策者对绿色经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坚持单纯的经济主义,片面追求局部的经济效益和短期利益。不少企业经营者甚至认为绿色经济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成本。大部分当地居民认为发展绿色经济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己无关。观念的落后,使得政府的绿色发展措施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困境。

(二)管理体制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待改进。依据现行的管理体制,“绿色经济”往往由多方部门共同管理,许多职能分散在不同的委局办,不能形成合力,这给绿色经济的规划、协调、监管留下了空白地带,政府行为也缺乏资源整合、统一指挥。同时,辖区政府在制定绿色经济的规划时注重本地区的利益和短时期的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造成绿色产业的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

合肥市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虽然已经具有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管理,导致现有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安排还不全面。各方政策主体过分关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方面,对于“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等领域涉及较少,政绩考核、企业奖惩、公众引导机方面的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政策的系统性。

(三)政策参与主体单一和相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广泛的参与,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现行绿色经济政策的参与者主要是政府,合肥市也不例外,这将导致政府在这方面与企业、公民等社会各其他主体缺乏有效沟通与互动,进而影响绿色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执行的效率。此外,目前合肥市在绿色经济研究和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相关方面的专业课程的极少,专业社会管理人员也是凤毛麟角,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料表明,现阶段合肥市地区从事绿色经济的工作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缺乏专业知识做指导,多由相关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承担。可见,绿色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四)绿色经济政策工具设计需要增强针对性。财政支出力度有待加强,绿色经济融资困难。一方面财政环保支出还远远不能满足治理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绿色产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国家政策性银行。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以专项贷款形式为国有企业或大型环保项目融资,商业银行往往因为绿色产业的投入高、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等原因,对环保项目信贷积极性不高,显然与国际经济金融机构采纳“赤道原则”的大趋势不符合。

政府“绿色采购”刚刚起步。根据《政府采购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及2006年出台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构成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体系。但是,这些政策文件还缺乏对绿色采购的强制性规定和监督,而且采购目录中产品种类还不够广泛,占现有环保认证产品的比重太低,难以满足政府管理的实际需要。为此,合肥市可以在政府“绿色采购”方面出台因地制宜的针对性政策。

四、完善合肥市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合肥市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实情,借鉴绿色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合肥市发展绿色经济的如下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绿色意识。观念模糊对合肥市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障碍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决策部门不了解,则难以制定出绿色经济整体发展策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绿色经济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工具价值。就道德价值而言,绿色经济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人类负担起环境责任,遵守生态伦理,使之成为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约束。就工具价值而言,绿色经济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的道路。绿色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并促进就业,所以政府应积极推动合肥绿色经济的发展,制定适合合肥市的发展规划,同时对绿色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式定位,且应具备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应促进企业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树立坚持绿色经济的经营消费理念。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到每一个消费者都要更新观念,树立绿色意识,共同推进绿色经济化进程。

(二)优化管理体制,梳理政策法规。首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和各类环保标准,根据“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及时调整本地政策内容,保证制度时效性;清理“政策打架”现象,例如关于节能、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往往涉及环保、住建、发改委、交通等多个部门,应由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不能“政出多门”。其次,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在政府各主管部门间进行必要的职责分工,规范各辖区政府的关系,统一政策执行者的人事财权限,避免政府间利益博弈影响政策效果。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绿色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再次,构建本地“绿色经济”法律体系,将制度设计固定化,发挥长效作用,避免政策反复。

(三)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充实多方参与政策架构。企业、公民、ngo等应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主体。“绿色经济”的内在动力源自市场机制,市场参与者的充分竞争、优势互补将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因此应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的,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互动的“绿色经济”参与模式。例如,台湾地区的第三部门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服务,2009年6月份台积电公司及其供应链厂商在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的协助下,通过“供应链碳盘查辅导计划”,完成首例碳盘查。

(四)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绿色经济政策工具科学性。温家宝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实现“历史性”转变,从“主要用行政方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合肥市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开发和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1、实施“绿色激励”,发挥财税激励作用。例如,扩大“排污费”征收范围,排污费的范围应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比如对居民产生的污水、垃圾征收排污费;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严格规范企业排污行为。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滇中城市群外向型经济战略选择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2048m)资助

外向型经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中提出的。它是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来引导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开放性经济,其核心内容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推进,云南省尤其是滇中地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达省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对滇中城市群外向度的衡量,对于促进今后该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外向型经济的判别方法

一般说来,衡量城市的经济外向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单项指标分析法,另一个是综合指标测算法。

单项指标分析法就是用某一项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外向程度。大多数是由国际贸易额、出口额和利用外资额等指标组成,是影响一个地区外向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外向经济依存度,分别是外贸依存度(t)、出口依存度(e)、外资依存度(FDi)以及外资出口贡献率(FDie)等四部分组成。

但是,单纯采用外贸依存度等单项指标来衡量经济外向度具有一些缺陷:主要是因为外贸依存度的大小与一个地区的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规模越大,其外贸依存度就相对越小。如美国的外贸依存度就远远低于日本。另一方面,经济外向性是综合性的,它表现在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外资进入、外商投资等诸多方面。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较高,而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外资依存度较高。因此,采用外贸依存度等单项指标并不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外向程度。

综合指标分析法,是选择若干从各个侧面反映经济外向度的指标,根据所选指标在衡量外向度中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然后在加权的基础上计算出一国或某一地区的综合外向度。综合指标测算相对单项指标衡量较为准确全面,但是区分度不大。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分别采用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体系法对滇中城市群的外向度进行测算。所采用的指标主要包括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以及外资出口贡献率等四项国际上较为常用指标。

二、滇中城市群外向型经济依存度比较

1、单项比较

衡量一国或地区外向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外资出口贡献率,它们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水平,或本国或本地

区经济发展对外向经济活动的依赖程度。指标计算公式是:

外贸依存度=(外贸出口+外贸进口)/GDp

出口依存度=外贸出口/GDp

外资依存度=实际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外资出口贡献率=外资企业出口额/出口总额

通过对滇中城市群与全国主要外向经济依存度指标进行比较。(见表1)

表1:2003――2008年滇中城市群和全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指标比较(%)

table1:2003-2008citygroupinDianzhongandnationalexport-orientedeconomicdependenceindexcomparison(%)

滇中城市群全国

teFDiFDieteFDiFDie

200310.896.571.3322.3160.1130.958.3654.84

200413.577.680.9530.3059.7630.717.5257.70

200514.937.950.9529.9263.8234.195.8958.30

200616.718.661.6729.6466.5236.614.7658.19

200720.0710.161.8131.2664.8036.324.3457.10

200816.208.112.5430.5659.8433.393.7855.25

资料来源:2003――2008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省统计年鉴

汇率换算为当年平均汇率

2、综合测算

为了综合测算滇中城市群外向经济发展程度,并与全国相比,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发,建立以下测度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的数学模型:

K=t×0.30+e×0.20+FDi×0.30+FDie×0.20

权重的确定主要采取经验判断的方式。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是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主要方式,二者为推动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中假定二者的权重大体相同,均赋值为0.5。其中,进出口贸易的分项指标贸易依存度(t)赋予权重0.3,而出口依存度(e)为0.2;利用外资的分项指标外资依存度(FDi)赋予权重0.3,而外资出口贡献率(FDie)的权重为0.2。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衡量经济外向度的综合指数K,即一地方的经济外向度。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城市的外向度就越高,反之,指标值越小,则说明城市的外向度越低。

利用上述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测度模型,对滇中城市群和全国平均水平外向经济综合依存度进行比较测算,(见表2)

表2:滇中城市群和全国外向型经济指标综合测算统计

table2:citygroupinDianzhongandnationalexport-orientedeconomicindicatorsintegratedmeasurementstatistics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滇中城市群0.09440.11950.12340.13170.14850.1336

全国0.37700.37880.39410.40340.39430.3681

资料来源:2003――2008中国统计年鉴和云南省统计年鉴

汇率换算为当年平均汇率

三、滇中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分析

从滇中城市群和全国平均单项指标统计可以看出,从2003―2008年间,滇中城市群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外资出口贡献率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为本区的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增长幅度不大,甚至还有下滑的几个阶段。与全国平均相比,仍存在着成倍的差距,更远落后于东部地,所以影响到滇中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从综合指标测算来看,国际上通常把外向度指数大于0.9的地区成为高度外向型城市,0.3364―0.9的地区定为中等外向型城市,小于0.3364的地区定为低度外向型城市。滇中城市群平均指数也落后于全国值,属于低度外向型城市群。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对外开放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由于“区域性自我积累机制”的作用,滇中城市群对外开放水平仍很低,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近几年以来,滇中城市群加快了投资,滇中城市群经济总量初具规模;同时拉动了消费,但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另一大因素进出口却相对滞后,利用外资总量也相对较低,外向经济发展滞后己成为制约滇中城市群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反过来看,这也表明滇中城市群未来外向型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若能抓住机遇,有效地提高本地区主要外向经济依存度的水平,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必须保持外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以分享全球化的利益。改善投资环境,把握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吸收国际资本、产业、技术、人员向云南流动,以推进云南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四、推进滇中城市群经济外向发展的战略选择

1、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滇中城市群依托“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应更积极融入东盟“10+1”自由贸易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圈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

2009年7月总书记视察云南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云南省有着四千余公里的边境线,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及云南省将掀起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新高潮,而滇中地区作为桥头堡的核心,要素聚集和扩散功能将不断加强,生产要素可在更大范围大规模流动,拥有更为优越的招商引资环境,要抓住有利时机,依托优越的区位因素,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让滇中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有一个巨大的跨越。

特殊的地缘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具有地理区位和要素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滇中四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比较优势,进而努力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外贸出口的有利条件。

云南省与几个国家接壤,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很强。应充分考虑扩大对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一些部级自由贸易区,通过进出口关税的相互减免,突破税收壁垒障碍,加大相互间的经贸开放度。这不仅可以改善与邻国的双边关系,而且有利于开辟一个更加广阔、更具活力的周边出口市场,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2、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基地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有吸引力的文明开放形象,既是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系统性、基础性工程,更是一项必须坚持长抓不懈的基本发展方略。改善软环境要以推动政府自身改革、转变机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打造高效服务型政府为中心,带动广大市民形成浓厚的文明开放意识与开放氛围。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建设出口创汇产业基地。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点项目。基地的建设应该是多层次的,包括国家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只要产品质量好,在国际市场上有销路,不管谁家经营的,都应该作为发展之列。也应该是各有关部门支持发展的重点,当然也是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特别是对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更要积极支持其发展,保住信誉,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根。

3、建立健全对外贸易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一是完善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外经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基金、高新技术专项研发基金等政策促进体系。积极利用出口信贷等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出口战略,重点抓好云天化、云铜、云南白药、红塔山等30个出口名牌。

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群比较优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化工、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烟草、茶叶等传统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进传统产业由主要依赖劳动和资源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向资源依赖度低、知识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行产业转型。

三是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在保持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等东南亚传统市场出口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南亚、拉美、东欧等新兴市场,拓展外经贸发展空间,分散出口市场过于单一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4、促进贸易和投资一体化外向型经济建设

出口导向和外资依赖型的外向型经济会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降低了抵御国际经济波动的能力。为了保持经济维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减轻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增强经济抵御国际经济动荡的能力,我们应该在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建设贸易和投资一体化的外向型经济,促进我国新型外向型经济的建设。

滇中城市群虽然外向型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但是要保证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要做到未雨绸缪。因此,适时制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形成外贸、投资多元涉外经济格局,增强本区经济抵御国际经济动荡的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施晓苏.中国外贸依存度分析[J].当代财经,2001,(11).

[2]郑旭.云南经济开放度的区域差异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J].学术探讨,2006,(5)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4

一、共青城发展低碳经济具备诸多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共青城市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畔,北倚庐山,离南昌市区仅66公里,是部级生态示范区、国家自然候鸟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0%,非常难得的生态环境是共青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本。

2、区位经济优势。共青城市位于庐山脚下、鄱湖之滨,是部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绿色名区,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2011年,共青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全年gdp增长26%;财政收入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在低碳经济、产业升级、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江西省委苏荣书记用“换了人间”、“四个超出预想”来评价共青城的发展变化。

3、创业示范优势。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前来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全区干部以“白加黑(不分白天与黑夜)”、“5加2(不分工作日与假日)”的精神,打造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发展环境。据李晓刚介绍,2011年,共青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跃居江西省第一名。鸭鸭集团进入“十百千亿”工程,销售收入和利税再创历史新高。锦兴纺织卡摩纺项目采用世界一流的全流程卡摩纺设备,填补江西空白。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已引进项目70多个,其中50多个已开工,以电子电器和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集聚成势。预计三年内,创业基地可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4、经济基础优势。据统计,2011年,共青城市gdp增长20.1%,人均突破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长73.3%,人均突破4000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3%;工业固投增长74.6%。以上四项增幅均列九江市各县(市、区)第一,其中财政总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二,总量一举超越10个县。2012年1—9月份,gdp增长15.4%,财政总收入增长5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2%,其中工业固投增长75%;新引进项目34个,合同资金144.2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合同资金141.7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合同资金57亿元。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本文由收集整理共青城发展低碳经济城市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共青城按照生态和低碳发展的要求,把地方的发展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合起来,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狠抓五件大事,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低碳化的共青城。

1、抓好共青城工业新区——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又称台商创业园)的建设。仅2010年一年时间,共青城就引进了42个项目落户基地,签约资金150亿元,其中开工项目26个,计划5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抓好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型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以电子电器和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了地源热泵空调、移动空调、手机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项目,到2012年,电子电器和新能源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可达120亿元。提升改造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通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鸭鸭不断做大市场份额,新引进全球最先进卡摩纺设备的锦兴纺织项目,提高了核心竞争力,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60亿元以上。

2、抓好中芬数字生态城建设。抓好中芬数字生态城建设,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新模式,该项目于2009年4月21日在北京正式签约,芬兰总理马蒂·万哈宁,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出席签约仪式,利用芬兰先进的数字通讯、生态环保技术,合作共建5平方公里的数字生态城,2010年一季度正式开工,计划2013年建完投运。

3、抓好以中航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好鄱阳湖模型研究基地、国家网球训练中心、中航文化产业园、90洞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做旺人气,做美景点,做精线路,力争2012年以后,实现每年来共青城观光度假的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庐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已建成27洞,正按照90洞的设计规模,致力打造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尔夫球场。西游记文化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着力打造中国特色迪斯尼乐园。加快推进已经开工的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江西省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在鄱阳湖边的江西共青城奠基开建,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建设微缩版鄱阳湖,对鄱阳湖的综合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5

摘要:2009年以来,国务院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规划新布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为安徽省首个部级的经济战略。探讨皖江城市带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的发展趋向:一是将奋力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将全力构建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三是将努力整体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都市网络。因此必须把握机遇,优势互补,战略合作,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推进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战略趋向增长极泛长三角城市群

2010年1月,国务院公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2010年5月,国务院公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三个部级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思路,进行了新布局,我们必须把握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的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发展走向,追求并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顺利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笔者依据上述三个部级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向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皖江城市带将打造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的“多极化”是国家对区域经济的战略新布局。自“十一五”以来,我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重视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证国民经济不再依靠少数几个‘极’,从而走向多极发展;重视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走向均衡发展。2009年以来,国家已陆续出台了10多个区域规划,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区域为主要单位、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格局的发展新阶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亮点,都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和打造的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极。

皖江城市带具有成为中部崛起重要增长极的条件和机遇。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面积占全省的45%,人口占50%,它的经济总量占了66%,其中合肥、芜湖、安庆三市经济总量均已超过千亿。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皖江城市带内的工业已在安徽居主导地位,成为带动安徽经济的“发动机”。

皖江城市带区位优越,与长三角地区相接,在产业和资源要素方面,皖江城市带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部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皖江城市带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

在产业园建设方面,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江北产业集中区依托马鞍山市、芜湖市,利用皖江北岸深水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在巢湖市无为县、和县沈巷镇沿江一带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产业协作、共同发展。江南产业集中区依托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利用皖江沿岸承载空间大的优势,在池州梅龙镇共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主要承接有色金属深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产业合作、联动发展。据统计,2010年5月举办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银企对接会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696.2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29.18亿元,签约金额280.18亿元。按照示范区规划的四大战略定位,皖江城市带将立足安徽省,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奋力担当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二、皖江城市带将构建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

长三角本义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如今人们更关注它的经济社会含义,通常有小长三角、大长三角、泛长三角等提法。小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泰州、台州等16个城市。大长三角即通常意义上的长三角,以国务院2008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为依据,正式明确了长三角区域范围为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范围界定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1+3”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二是“3+2”模式,即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基础上,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也纳入泛长三角经济区。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并且对安徽进一步融合长三角经济区提出了期望。

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区域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进程加快。珠三角从原来的广东省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到大珠三角,再演变为“9+2”的泛珠态势;京津冀经济协作区,目前已发展成为环渤海湾区域的合作;北部湾区域合作已走到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国内几大区域的泛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泛化发展就成了必然趋势,必然选择。从小长三角到大长三角到泛长三角,这不仅仅是地理概念的变化,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长三角(沪苏浙)经济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而泛长三角(沪苏浙皖)的经济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非常明确地突出了产业转移这一主题思想,《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也在于强调实现区域整体产业升级转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因此,产业转移升级需要加强泛长三角洲区域的合作。长三角产业升级必须过好一个关口,就是从区域内的“块状经济”向“网状经济”的转型。一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将大力促进安徽经济发展,也为长三角经济扩展版图,增大经济生长空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规划将加快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也推动长三角向安徽的产业转移。长三角区域规划强调了与区外的联系和辐射,向北拓展到苏北,向南拓展到浙西南,向西拓展到安徽,都属于第一个层次,这也描绘了泛长三角经济区的蓝图。

转贴于三、皖江城市带将整体对接并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强化合肥、芜湖、安庆区域中心城市地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当前,新型城市化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那么,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关系也是互动的互补的,协作的协同的,同时,皖江城市带东向对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西向扩容、辐射。

皖江城市带要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强化合肥、芜湖、安庆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行政、商务、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打造滨湖新区,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加快合(肥)巢(湖)、合(肥)六(安)一体化进程,建设合肥—淮南城际快速通道,推进合(肥)淮(南)同城化。强化芜湖沿江中心城市地位,实施城市东扩南进,加快芜(湖)马(鞍山)同城化进程,促进与江北联动发展,密切与南京都市圈的合作,建设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大城市。加快安庆中心城区发展,壮大城市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向东融合,向西开放,推进与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稳妥关闭资源枯竭矿山,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推进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强市、县城区一体化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推进马鞍山与南京、芜湖双向融合,建设新型滨江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加快铜陵城市扩张,促进与池州合作发展,建设皖中南中心城市。加强池州、巢湖、滁州、宣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按照《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长三角城市群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区域经济体,长三角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和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统计显示,201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GDp达到6987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7.6%,平均增长12.6%,年人均GDp已达到2.4万元人民币。总量排前五位的城市为:上海16872.42亿元、苏州9168.91亿元、杭州5945.82亿元、无锡5758亿元和宁波5125.82亿元。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经济总量逼近7万亿元,GDp平均增速达到12.6%,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城市群。

当前中国的城市群与世界城市群相比,落差还很大。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相比,“大城市不凸起,中小城市上不来,城市群就没有竞争力。”今后世界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中国的城市群决定中国发展的未来。今后的国力发展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城市群域的竞争。“城市群是打破行政区划疆界的最有效的方式”,发展世界级城市群将是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客观上需要建设国家进入世界的枢纽和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需要以国际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经济的体量越来越强大,必须要有两三个城市群担当门户和枢纽,这客观上落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身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空间格局。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沪宁城际铁路的开通及沪杭高铁建设已进入铺轨阶段,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将有望跻身继纽约、东京后的全球第三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担当着伟大、艰巨的国家使命。

“宁合都市圈”是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路径。城市化是板块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区域板块往往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在区域内部形成了开放的、互动的、网络状的都市连绵区格局,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密切,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区域板块经济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板块整体的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在扩容、转型、提升的过程中,正在形成开放的、互动的、网络状的都市网络。长三角规划对这个都市网络有所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使之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南京都市圈也称“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龙头,包含了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区域,地跨苏皖两省,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有:南京市、马鞍山市、滁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芜湖市六市全部行政区域以及淮安市下辖的盱眙县、金湖县,巢湖市下辖的居巢区、和县、含山县。安徽马芜滁巢四市第一批纳入南京都市圈,2010年,合肥与马鞍山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联盟。南京都市圈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区域文化交流互动的必然结果。

从南京都市圈——宁合都市圈,这将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随着长三角规划和皖江城市带规划的出台,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皖江城市带的东向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的西向扩容,南京——合肥都市圈(宁合都市圈)应运而生。“宁合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南北跨江呈块状分布,东西跨越苏皖两省,以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为双核心,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六安、巢湖、滁州、淮安、扬州、镇江等12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和43个县所辖787个县城镇及建制镇,总面积11.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20万。宁合都市圈实际上是由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两圈一带”融为一体而组成,该区域内地理相接、文化相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

“宁合都市圈”将发展成为长三角的副城市群。从现在看,宁合都市圈的首位主导城市和部分成员城市,已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未来看,宁合都市圈的所有大中小城市虽因各自规模不同而分别处于不同层次,但都属于长三角范畴,全面融入长三角是宁合都市圈发展不可抗拒的根本趋势,这决定了宁合都市圈不是完全独立的、游离于长三角之外的城市化区域或城市集合体,而是长三角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大系统的若干子系统之一。加快宁合都市圈发展,拓展南京、合肥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提升长三角西部区域的经济强度和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是发挥长三角对中西部地区辐射功能的必由之路。皖江城市带要把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把握泛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安庆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对接、整体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宁合都市圈”的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的转型,在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中将是一个互补的协同的共赢的过程。“宁合都市圈”的构建将成为皖江城市带整体对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路径、战略平台。皖江城市带将逐步并最终整体融入长三角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群。

总之,在国家区域经济战略背景中,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趋向:一是将奋力打造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将全力构建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三是将努力整体对接并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优势互补,战略合作,实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推进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建春.皖江城市带吸引大批央企落户.[oL].hexun.com,2010.11.7

2.李荣,刘巍巍,黄深钢.长三角产业升级:“块状”向“网状”转型[oL].sina.com.cn,2010.06.29

3.朱选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国家经济战略新布局.[J].理论建设,2010(6)

4.金沙.长三角资本投向皖江城市带.[n].合肥晚报.2010.1.30

5.杨开忠.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0

6.郭奔胜,陈刚.长三角16市经济总量逼近7万亿元.[oL].news.cn.2011.02.14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实证

abstract:Bysampling13citiesinHeilongjiangprovince,thepaperclassifiesthestrategyofhumanresourceperformancemanagementinresource-basedcitiesintoknowledgebenefitstrategyandeconomicbenefitstrategy.theirinteractiveeffectisverifiedwithtwo-wayanoVamethod.itconcludesthatthecombinedequilibriumofknowledgebenefitstrategyandsustainableeconomicbenefitstrategyshouldbeadoptedbyresource-basedcities.

Keywords:resource-basedcity;humanresource;performancemanagement;strategy;empiricalstudy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开采为主体,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因矿而生”。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拥有矿业城镇426座,承载的人口达3亿多。在我国现有的矿业城市中,矿业经济处在成长期的有82座,处在鼎盛期的有292座,处在衰退期的有54座,分别占19.25%、68.07%和12.68%[1]。

美国地质学家胡贝特把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分为: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我国处在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大多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少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不少城市由于资源储量不足,生产规模下降,城市的GDp急剧下跌。这些城市在成长和成熟期没有抽出财力和物力把替代产业发展起来,没有实现城市的转型,这就造成了目前地区经济复苏乏力,人才匮乏问题突出的局面。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省份,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状况,有利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战略与经济增长和人才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战略定位和政策规划提供决策借鉴。

二、文献回顾

有关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其概念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对资源型城市究竟包括哪些城市,它到底属于哪个分类体系,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其它一些类似概念,比如矿业城市、工矿(业)城市、专业性工矿城市、采掘业城市、工矿区城市等等,分别出现在不同领域的文献中,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有很多重叠之处,目前还没有见到关于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的认真讨论。此外,对于国外资源型城市与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比较,也没有人做出更多的研究。

国内外对资源型城市概念大致有以下一些界定:C.D.Harris认为资源型城市为资源开采业职工占城市全部职工总数的15%以上,或产值占城市总产值10%以上的城市[2];张米尔、武春友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3];张以诚认为矿业城市的概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从质的方面看该城市所执行的职能,即矿业经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所占的地位,从量的方面看矿业产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

因此,笔者认为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等,而在资源型城市一词中却只是自然资源。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是以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发展、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的城市,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源型经济特色突出,其在区域分工体系中主要倚重资源贸易,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及其相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对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上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具体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上还有不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考虑较少,且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引进被看成是内外两种不同工作的进行。有关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雨潼、王海红提出资源型城市存在下岗职工规模庞大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第三产业[5];胡礼梅提出资源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就业困难,失业率高,而出路就在于如何实现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6];富童瑶认为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健全导致资源型城市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和社会文化观念落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依靠科技、发展教育、培育人才[7]。由此,资源型城市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层面共同关心的课题,对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甚至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软着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模型、数据与方法

(一)模型

虽然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文献都很多,但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研究却很少,而重点研究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学术成果更是鲜见。基于此,笔者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界定为: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的结构、素质、成果、经济效益创造出的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其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才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建立起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型城市分为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四个阶段,由于各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应制定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而对于一个资源型城市而言,人力资源绩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经济效益,即人力资源是否能创造经济价值,使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二是知识效益,即人才资源创造出大量的知识成果,支持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最终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按照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可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任务型和持续型两类,按照人力资源知识效益可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集聚型和均衡型。

任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战略导向以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持续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以长期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为目标。任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将引导资源型城市加大资源开发型人才的投入力度,同时以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来评估人才,以实施奖惩和晋升机制;持续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将使资源型城市着重于未来经济增长,引导资源型城市进行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集聚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资源型城市在引进、培养、开发人力资源时,重视资源依赖型人才的开发,使资源型城市的人才聚集在重点资源领域,产生核心竞争力,缺点是不利于经济增长平衡和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向其他科学发展的城市靠拢,人力资源结构趋于平衡状态,优点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和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缺点是不能在有优势的资源开发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预备期和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可采取任务型与聚集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应采取持续型和均衡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目前,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都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是资源过度开发而即将出现资源危机。但这两种混合战略是否对我国现阶段的资源型城市适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否进行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混合,就是本文要验证的命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就是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模式,以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二)数据

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和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8]。目前黑龙江省共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伊春、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等资源型城市13个,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模式。因此,研究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问题,黑龙江省是一个极具典型的样本。

针对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类型和人力资源绩效状况,设计调查问卷,由黑龙江省的10个专家进行填写,在数据收集后,通过了问卷的信度与数据的效度检验。其中,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采用1-10级打分法确定。最后综合10个专家的打分,得到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类型和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如表1所示。

注:经济效益战略中,1表示任务型,2表示持续型;知识效益战略中,1表示聚集型,2表示均衡型。

(三)方法

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确定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混合的“配合”效果。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oVa)可用于分析两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情形,如笔者用于分析任务型或持续型、聚集型或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二因素方差除探讨两个个别因素的影响,即a因素的方差(SSa)与B因素的方差(SSB),称为主效应外,还考虑其对应变量的交互效应。交互效应越大,两因素的合力对因变量的作用越明显。二因素方差分析不一定有交互效应,当two-wayanoVa考虑交互作用项时,总效应可分解为SSt=SSa+SSB+SSaB+SSe。通过验证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配合”对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寻找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组合模式。本文的所有数据处理过程采用SpSS软件完成。

四、实证

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得到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两条线的延长线明显交叉,交互效应显著。

当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采用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当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但是无论资源型城市采用何种经济效益战略,选择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都能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即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具有较强主效应。

同时,可以得到二因素方差分析的各种检验参数,从中可以进一步验证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的存在性。如表2所示,模型各项参数都在正常区间内,且显示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要比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还要强。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优先制定知识效益战略,然后制定经济效益战略,而最佳的战略混合方案是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

通过SpSS软件可以进一步应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种战略组合情况下的人力资源绩效进行预测,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预测值如表3所示。由表中“均值”项可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能产生最高的绩效水平,其下依次是单独的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的混合战略等;而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则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由此可知,我国资源型城市应注意人力资源结构的均衡性发展,降低人力资源对资源的依赖性,提高人力资源柔性。

五、结语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难以持续,需要进行经济转型的问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是重中之重,也是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和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论,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决策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家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8,8(4):41-43.

[2]C.D.Harris.aFunctionalClassificationofCitiesintheUnitedStages[J].GeographicalReview,1943(5):86-99

[3]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38.

[4]赵海云,李仲学,张以诚.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矿业,2004,13(12):14-19.

[5]李雨潼,王海红.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探析[J].人口学刊,2008(4):55-59.

[6]胡礼梅.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的比较[J].资源与产业,2008,10(1):4-7.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实证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开采为主体,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因矿而生”。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拥有矿业城镇426座,承载的人口达3亿多。在我国现有的矿业城市中,矿业经济处在成长期的有82座,处在鼎盛期的有292座,处在衰退期的有54座,分别占19.25%、68.07%和12.68%[1]。

美国地质学家胡贝特把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分为: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我国处在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大多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少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不少城市由于资源储量不足,生产规模下降,城市的GDp急剧下跌。这些城市在成长和成熟期没有抽出财力和物力把替代产业发展起来,没有实现城市的转型,这就造成了目前地区经济复苏乏力,人才匮乏问题突出的局面。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省份,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状况,有利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战略与经济增长和人才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战略定位和政策规划提供决策借鉴。

二、文献回顾

有关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其概念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对资源型城市究竟包括哪些城市,它到底属于哪个分类体系,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其它一些类似概念,比如矿业城市、工矿(业)城市、专业性工矿城市、采掘业城市、工矿区城市等等,分别出现在不同领域的文献中,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有很多重叠之处,目前还没有见到关于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的认真讨论。此外,对于国外资源型城市与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比较,也没有人做出更多的研究。

国内外对资源型城市概念大致有以下一些界定:C.D.Harris认为资源型城市为资源开采业职工占城市全部职工总数的15%以上,或产值占城市总产值10%以上的城市[2];张米尔、武春友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3];张以诚认为矿业城市的概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从质的方面看该城市所执行的职能,即矿业经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所占的地位,从量的方面看矿业产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

因此,笔者认为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等,而在资源型城市一词中却只是自然资源。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是以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发展、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的城市,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源型经济特色突出,其在区域分工体系中主要倚重资源贸易,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及其相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对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上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具体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上还有不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考虑较少,且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引进被看成是内外两种不同工作的进行。有关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雨潼、王海红提出资源型城市存在下岗职工规模庞大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第三产业[5];胡礼梅提出资源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就业困难,失业率高,而出路就在于如何实现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6];富童瑶认为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健全导致资源型城市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和社会文化观念落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依靠科技、发展教育、培育人才[7]。由此,资源型城市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层面共同关心的课题,对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甚至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软着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模型、数据与方法

(一)模型

虽然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文献都很多,但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研究却很少,而重点研究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学术成果更是鲜见。基于此,笔者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界定为: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的结构、素质、成果、经济效益创造出的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其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才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建立起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型城市分为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四个阶段,由于各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应制定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而对于一个资源型城市而言,人力资源绩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经济效益,即人力资源是否能创造经济价值,使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二是知识效益,即人才资源创造出大量的知识成果,支持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最终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按照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可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任务型和持续型两类,按照人力资源知识效益可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集聚型和均衡型。

任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战略导向以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持续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以长期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为目标。任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将引导资源型城市加大资源开发型人才的投入力度,同时以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来评估人才,以实施奖惩和晋升机制;持续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将使资源型城市着重于未来经济增长,引导资源型城市进行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集聚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资源型城市在引进、培养、开发人力资源时,重视资源依赖型人才的开发,使资源型城市的人才聚集在重点资源领域,产生核心竞争力,缺点是不利于经济增长平衡和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向其他科学发展的城市靠拢,人力资源结构趋于平衡状态,优点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和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缺点是不能在有优势的资源开发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预备期和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可采取任务型与聚集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应采取持续型和均衡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目前,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都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是资源过度开发而即将出现资源危机。但这两种混合战略是否对我国现阶段的资源型城市适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否进行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混合,就是本文要验证的命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就是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模式,以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二)数据

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和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目前黑龙江省共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伊春、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等资源型城市13个,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模式。因此,研究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问题,黑龙江省是一个极具典型的样本。

(三)方法

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确定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混合的“配合”效果。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oVa)可用于分析两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情形,如笔者用于分析任务型或持续型、聚集型或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二因素方差除探讨两个个别因素的影响,即a因素的方差(SSa)与B因素的方差(SSB),称为主效应外,还考虑其对应变量的交互效应。交互效应越大,两因素的合力对因变量的作用越明显。二因素方差分析不一定有交互效应,当two-wayanoVa考虑交互作用项时,总效应可分解为SSt=SSa+SSB+SSaB+SSe。通过验证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配合”对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寻找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组合模式。本文的所有数据处理过程采用SpSS软件完成。

四、实证

当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采用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当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但是无论资源型城市采用何种经济效益战略,选择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都能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即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具有较强主效应。

同时,可以得到二因素方差分析的各种检验参数,从中可以进一步验证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的存在性。模型各项参数都在正常区间内,且显示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要比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还要强。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优先制定知识效益战略,然后制定经济效益战略,而最佳的战略混合方案是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

通过SpSS软件可以进一步应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种战略组合情况下的人力资源绩效进行预测。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能产生最高的绩效水平,其下依次是单独的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的混合战略等;而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则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由此可知,我国资源型城市应注意人力资源结构的均衡性发展,降低人力资源对资源的依赖性,提高人力资源柔性。

五、结语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难以持续,需要进行经济转型的问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是重中之重,也是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和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论,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决策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家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8,8(4):41-43.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8

研究生开题报告

 

题目: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教师       

院(系、所)         

 

 

 

 

 

 

   2018年9月1日

 

 

开题报告要求

 

一、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省、市、自选)。

二、拟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或价值。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课题研究拟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六、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七、计划进度。

八、主要参考文献。

 

 

附注:

1. 开题报告须存入学生个人学籍档案。

2. 开题报告要求文句通顺、内容明确、字迹工整。

3. 开题报告打印后提交给导师,再由导师审核签字后提交给emBa教育中心。

4. 申请某学期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其开题报告提交的最后时间为该学期开学第一周星期五下午5:00之前,过期不予受理。

一、论文题目及来源

    论文题目:nZ县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来源:本课题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于毕业前夕,在管理学院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本人所在的nZ县发展现状与问题撰写的毕业论文题目,属于自选课题。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研究背景

nZ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以东,东临荆州武汉,西连神农架,南接宜昌三峡,北依襄阳南阳;地处江汉平原的北缘,南阳盆地的南缘,秦巴山系的东缘。版土面积三千八百五十九平方公里,总人口六十万人。nZ县山、水、林、城资源特色突出,景区与城区融于一体。拥有48大泉、72河堰之美誉。林地37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6%。林特资源有1500多个品种。近年来,nZ县农业产值增速一直居于各县区前列,建设了优质粮油蔬菜基地85万亩,优质林特基地67万亩,优质烟叶基地3万亩,特色农业产业生机勃勃。并已形成以涌泉工业园、襄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格局,且近两年因园区的投入生产,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攀升,成为nZ县经济拉动力。正在着力建设1500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投资20亿元以上,重点开发5个4a级景区。生态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作为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后起而勃发。

目前,中国的国家政策与襄阳市的地方政策的发展为nZ县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实施为nZ县抢抓特色和优势资源提供了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襄阳所处的鄂渝豫陕毗邻地区是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中西部重点发展地区之一,襄阳市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为nZ县未来城市定位指明了方向;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政策为nZ县建成特色城市提供了保障,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乡统筹是nZ县这样的人口大县城市化过程中关键的举措,也是城市特色的形成基础;大旅游时代的来临则为nZ县的旅游业发展方式提出了导向。

2)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为nZ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nZ县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问题与挑战: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当前,nZ县引进的大多数属建材行业,浪费了大量的石灰石、磷矿石资源,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农村饮水困难;二是产业发展定位问题。目前nZ县已形成磷化工、建材、森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等六大产业,但大多数未成为终端产品,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环境,导致附加值较低。本文就如何通过制定与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实现产城融合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本文致力于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Swot分析方法,制定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为nZ县打造以山水农林保育为基底的绿色之城,以产业转型升级,集约高效为基底的活力之城,服务齐备、资源丰富、品牌响亮的文化之城,环境优美、人地和谐的宜居之城提供一定得决策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县、市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相关研究综述

1)城市规划概述

城市规划最初是用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产生。城市规划是指政府部门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建设设施的综合部署以及实施管理。城市规划不仅是一项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还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政策性、综合性、前瞻性以及强制性等特性。通过对空间资源、土地以及各项建设的实施与管理,城市规划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城市与区域等十大关系。

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1933年,《雅典宪章》中,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即居住、工作、休憩以及交通;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中进一步提出城市的综合性、多功能概念,并指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主要是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的多样化。因此,城市规划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而繁重。

作为一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措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干预、调控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的城市规划的也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1980年,我国组织召开了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开始实施;1990年,《城市规划法》实施;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2008年,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定位是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宏观调控和具体管理的重要依据与手段,要求“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是在大力加强城市规划对土地及空间资源调控和建设活动管理的同时,既逐步向综合规划发展,又及时注重城市实体形象的塑造。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作为一股重要的城市公共事务的组织力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傅约翰(JohnFriedmann)对不同规划类型在公共领域的角色进行了归纳,主要有四个,即规划作为社会改革、规划作为政策分析、规划作为社会学习以及规划作为社会动员。而结合我国目前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的城市规划至少要担当以下三种角色:调控人角色,对城市的宏观发展方向以及战略进行调控;公益人角色,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益,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仲裁人角色,超越于各个经济主体之上,协调、处理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要想使城市规划担当以上的社会角色,就必须实现城市规划从蓝图向过程的转化。

2)发展战略概述

发展的本质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以及新事物的出现,其核心是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发展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以及政治制度变化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辞海》中对战略一词的定义是,“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在英语中,战略一词为“strategy”,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指挥军队作战的艺术”。目前,战略也已经在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指对某一领域的基本性、长期性、整体性、决定性的谋划,战略属于一个概念性的统称,主要包括了竞争战略、发展战略、开发战略等。

“发展战略”一词最初是出现在发展经济学中,属于一种最基本的战略。发展战略主要是指从总体上决定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原则与谋划。发展战略的内容主要有战略背景分析、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制定、战略重点、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对策等。总体而言,不同领域的发展战略均具有如下四个共同特征:

(1)全局性。任何战略问题都是以研究全局指导原则和谋划方案为目的。发展战略对于制定该战略的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来说均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2)长远性。长远性反映了客观经济社会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的时序规律。任何组织在战略目标制定、战略重点选取、战略措施构建及战略实施管理等步骤上均按照一定的时序步骤与规律进行战略的管理,进而产生时序上的功能效应,使得能够在远期产生近期意想不到的后果。

(3)动态性。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发展战略也应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以便进行科学管理。

(4)利益性。无论发展战略的内容和谋划方式是什么,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服务组织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发展战略主体的利益也是发展战略的一个本质特征。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首先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并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全文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然后,对nZ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nZ县目前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对nZ县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工具,找出nZ县面临的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以及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得出nZ县的战略定位。

再次,从战略原则、思路以及阶段性任务等方面对nZ县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构建了nZ县城市发展战略体系。

最后,从人才引进,竞争合作等方面提出了nZ县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辅助政策。

论文大纲如下所示: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2 nZ县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nZ县简介

2.2 nZ县现状分析

2.2.1 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现状分析

2.2.2 资源现状分析

2.2.3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3 nZ县发展面临问题分析

3 nZ县战略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Swot分析

3.2.1 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

3.2.2 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

3.2.3 内部环境优势

3.2.4 内部环境劣势

3.3 战略定位与选择

3.3.1 战略分析

3.3.2 战略定位

4 nZ县城市发展战略思路与体系构建

4.1  城市发展战略总体思路

4.2  城市发展战略阶段及任务

4.3  城市发展战略体系建构

4.3.1城市产业战略

4.3.2城市休闲战略

4.3.3城市文化战略

4.3.4城市绿色战略

5 nZ县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辅助政策

结束语

 

五、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与案例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基础上,对城市发展战略相关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战略领域涉及的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回顾。

案例研究法:本文以nZ县的城市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nZ县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nZ县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nZ县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指出了nZ县的发展战略。

论文的研究路线图如图1所示:

 

六、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2013年3月——2013年4月:文献查阅及收集相关资料

2013年4月——2015年6月:方案设计,完成开题报告

2013年6月——2013年8月:撰写论文初稿

2013年9月:论文修改、定稿、打印

2013年10月: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陈友华,赵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3]储玉坤.周建平.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4]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地理学报,1999.54(2):106-115

[5]雷翔.走向制度化的城市规划决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刘翠明,张峻.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生产力研究,2004,11:49-50.

[7]石杰琳.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决策探索,2001,(5):42-43.

[8]孙施文.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研究..城市规划,2000,(7)

[9]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miehaele.porter.CompetitiveStrategy.BerrettKoehler,2002.10

[11]mie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 nation.BerrettKoehler,2000.

[12]miehaele.porter.UltimateCompetitiveadvantage.BerrettKoehler,2003.

[13]w.ChanKim:Reneemauborgne.BlueoeeanStratery.HarvardBusinessSchool.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院(系、所)领导签字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9

关键词:多点多级;产业空间布局;城镇空间布局;交通空间布局

近年来,我省五大经济区先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去年,地区GDp超过1000亿元的市(州)除成都外已有8个,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初步显现,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出现一系列深刻变化。为此,四川省政府积极抓住机遇,提出振兴四川的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下面具体谈谈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内涵、意义及建议。

一、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内涵

目前,在四川全省,只有成都市是特大城市,其次就是中小城市,而没有大城市,城市链条出现断裂,成都市一城独大,首位度畸高,吸引大部分优势资源流入,使其增长极效应更强,扩散效应减弱,导致四川经济单核发展的局面,这不利于整个四川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此,四川省政府提出强省之路―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该战略指出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全方位激发全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多点多级”发展,是指打造多个增长点,打造多个增长级,通过这些增长点和增长级的发展推动四川经济的全面发展。“多点多级”发展,就是根据四川省情,打造各市(州)自己的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全省的产业壮大、工业发展方式升级、区域全面开发、重塑经济版图,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突破,必将加快推动四川向经济强省跨越。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首先,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点”是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生长点;“极”则是指经济快速增长并能带动周边发展的核心区域;“点”是“级”的基础、前提;“多点”,即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多极”,即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形成支撑四川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形成增长点和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其次,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特征和经验总结。如美国的三大城市群,集中了美国经济总量的一半;日本的三大都市圈,集中了日本51%的经济总量;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集中了全国40%的经济总量。再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份GDp迈上2万亿元台阶之后,均呈现出“全域有多极,每极有多点”的多点多极支撑格局。目前,虽然我省经济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省的经济总量也达到了2.38万亿元,但区域发展差异巨大,大而不强的单极支撑格局明显。仅成都一个市的经济总量就占了全省GDp三分之一,而且我省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只有78.4%,与全国差距明显,尤其是省内各区域之间差距很大。因此,在我省区域差距明显、成都市一支独大、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低的关键阶段,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然成为必要的选择。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首先,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可以和中央支持的政策衔接。目前,我省多数市(州)被纳入全国重点开发区范围,中央都有政策大力支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完全可以和这些战略部署有机衔接。其次,全省各地经济发展加速,新的增长点初步显现。我省五大经济区先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去年,地区GDp超过1000亿元的市(州)除成都外已有8个,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初步显现,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出现一系列深刻变化。再次,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渐形成,目前,南充、达州、宜宾都具备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都很有可能成为继成都后的下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与培育增长级吻合。第四,支撑现代产业运行的交通骨架初步形成。我省航空、铁路、港口、地铁、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为实现次级突破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因此,我省已初步具备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各项基本条件。

二、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提出的意义

目前,我省幅员辽阔,但五大经济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因此,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抓住了我省现阶段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总体趋势,是立足于向经济强省和全面小康跨越作出的科学决策,是事关我省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优化全省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对激励调动各区域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全域协调持续发展新格局,推动四川多点突破、多极共兴、全域小康,意义重大。

三、多点多级支撑发展战略下四川经济发展的建议

四川经济要想向强省跨越,还任重道远,应从产业空间布局、城镇空间布局、交通空间布局好好规划。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多点多级支撑的核心是产业支撑,因此,要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立足重点产业构建优势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体系。因此,应重点开放发展攀西地区钒钛稀土等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内江地区汽车、摩托车等配套产业;重点发展成绵乐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南(遂)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总之,各区域应通过自身和跨区域分工协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首先要提升首位城市――成都市的质量。要加快推动成都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和城乡形态转型升级;要加强发挥成都的辐射效应,使其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要努力提升成都品质,使其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和部级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要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五大经济区下的各个地级城市的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交通枢纽功能,使之成为次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再次,要择优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把那些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交通基础设施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培育成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优先支持和带动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中心镇,通过“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

(三)优化交通空间布局

交通是城市的血液和命脉。交通便捷,则城市繁荣。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航空、铁路、城市道路、干线公路、支线公路、乡镇公路等交通运输系统,要科学编制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图,建成协调运营的公共客运服务系统、功能完善的综合道路运行系统、多式联运的交通衔接系统、统一协调和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最终形成立体、高效、畅达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使四川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海林等.“西三角”内部极化效应下川东北经济区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国家战略工业化城镇化融合

国家战略是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人力,为实现国家的总目标而制定的。自从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制定了一系列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全局和长远考虑的国家战略。实施国家战略的主要载体通常是产业区、产业带或城市群等。

1.制定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是深化国家各项改革的需要。为了探索建设和谐社会、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土地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形成相互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更好地融入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需要。国家为了扩展沿海、沿边、沿岸开放的功能,分别在重要的位置进行了战略布局,并将这些区域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云南桥头堡国家战略,加快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有利于构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发展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三是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国家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根据《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西部大开发的奠定基础阶段,自2011年起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为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将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两江新区、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其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和沿边开放水平,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是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国家经济的领先力量,在全球经济萎靡、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国内企业低成本优势面临挑战等众多因素制约下,沿海经济肩负着产业转移、加快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东部沿海经济领先优势等重要任务。为了有效整合资源,实施整体开发,激发更大的发展潜力,国家将辽宁、河北、江苏沿海经济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在全球普遍认同“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形势下,在山东、浙江、广东三地进行海洋经济试点,全面参与全球对于海洋经济的开发与竞争,逐步将海洋经济培育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外,国家还将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经济等内容纳入专项国家战略,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

2.我国实施国家战略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省份实施了国家战略,但多数处于起始阶段。现有的国家战略主要体现为以下形式。

一是部级新区。它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行政级别一般为副部级。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等。

二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继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亦即中国的“新特区”。截至2011年底,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10个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外,国家还设立了2个“综合改革试验区”(区别于“配套”):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三是国务院已明确的其他国家战略。如河南中原经济区、湖南长株潭城市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云南的桥头堡战略等,对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3.国家战略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我国的城镇建设,在改革开放前受片面工业化的影响,质量普遍较低,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跟不上实际需求,发展滞后。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虽然从根本上说也属城镇建设,但更加注重制造业的引进和发展,与以人为本意义上的城镇建设差异很大。90年代,国家将浦东新区建设确立为国家战略,提升了80年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能级,普遍强调规划先行,注重环境、形态和功能的紧密结合等新理念,以及不断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为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①上海浦东新区的繁荣和发展也见证了我国首个国家战略的成功实施。

3.1国家战略在更高的产业层次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国家战略重视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启动海洋经济开局,加速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生动体现,以技术创新引领,依托新型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激发区域经济新的活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增加城镇相关人员就业需求,并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进而促进从业人员收入提高,相应地催生出从业人员对工作、生活、教育等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产生更广阔的非农产业就业空间,为城镇化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

海洋经济是目前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海洋经济比较薄弱,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产业结构不平衡②。今后我国将重点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新兴的海洋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目前造船主要依靠低水平农民工的模式,转向培养和培训更多的船舶设计和高技能农民工;重点扶持海洋油气、海洋药物技术、海洋工程、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运用海洋高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将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城镇化建设。

3.2国家战略在更广的区域范围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3.2.1推动边境地区国际化发展

国家战略推动边境地区广泛参与全球化合作,扩大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东盟国家、台湾地区的合作,通过特色产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民的目标,从而释放并扩大民众的内在需求,推动城镇化建设。

云南省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较多,以依赖资源的原材料加工业和采掘业为主;优势特色产业主要集中于烟草和重化工,二者约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0%。新型工业化进程较缓慢,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旅游、餐饮、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③可以说,云南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薄弱的产业基础制约了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能力。“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个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大大加快云南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对城镇发展的辐射力和支撑力。

3.2.2推动东中西地区间协调化发展

从全国经济带之间的承接发展层面,中部地区处在我国沿海经济带承启西北内陆地区以及北方联通南方的关键位置,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产业、人才的承接地带,加强中部地区的建设将加强东部地区对西部经济带支持力度,并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对接,强化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产业政策,促进该区域产业发展并大规模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和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接力棒,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可以通过实施统一的城镇化政策,加快该区域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居民的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也为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可以探索传统农业区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④

3.2.3推动跨行政区划的城市间群落化发展

国家战略通过经济带、城市群的发展,在跨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带,细化专业化分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增强了区域经济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而且带动了城市群落的发展,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城市群的发育有利于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依托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和压力中实现工业化的持续升级,真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工厂”、“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城市群的发育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扩展和完善,不断创造和提高对生产和生活服务业的需求,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对郊区化和汽车时代的推动,刺激汽车、住宅、电子等主导产业的快速扩张。同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城市群的发育还有利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的推动,通过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引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⑤

从江苏沿海等新兴增长区域城镇化状况看,在过江通道没有贯通、港口经济发展滞后的背景下,中心城市增长乏力,辐射带动能力薄弱。随着区域大交通改善和港口开发进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将重点依托连云港、南通、盐城三个中心城市,培育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城市化地区,形成都市区。以都市区的发展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以腹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港口的发展,而港口的发展又将进一步推动都市区的发展,从而使港城关系形成良性的互动。⑥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加速建设,长株潭三地的路网实现无缝对接,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把长株潭三地连成一片,三地之间实现衣食住行的无障碍流通;其次,是在产业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城市进行功能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多个商业中心,在长株潭城镇化建设中,进行适当的功能区分,实现一体化发展。

4.我国实施国家战略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倾向

人在社会生活中生存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工作、生涯保障和社会交流,因此,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化社会,不仅表现为一个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更要能够为人们提供充足的就业和教育的机会,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高便利的社会交流环境。⑦与工业化的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相比,城镇化社会的发育更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但也是一个社会发展更本质更中心的过程。

一是打着新型工业化的旗号,继续走粗放式经济增长的老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虽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生产中低端产品,缺乏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应坚决予以消除。

二是盲目地实施工业化,忽视了选择一条适合本地区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兼顾发展的道路。一些地区地形以山脉居多,适合发展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能够发挥地区条件优势的产业,但当地政府一味追求工业发展,盲目地计划推倒大山来发展工业,不仅会打破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而且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三是过于追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产业支撑,城镇成为“空城”,惠民工程成为“形象工程”。一些地区在前几年地方政府推动的“小城镇建设潮”中兴起的小城镇,“空壳镇”、“形象镇”很多,缺乏产业支撑、缺乏发展后劲,⑧浪费了资金,也丧失了发展机会。城镇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不仅是农村人口的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而且是城镇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广泛渗透到农村的过程。⑨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求,需要多种要素的系统支持,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建设城镇。

注释:

①《浦东开发的成功是国家战略的成功》,万曾炜,《浦东开发》,2012年01期.

②《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几点思考》,王敏旋,《当代经济》2012年2月(上).

③《刍论云南桥头堡国家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基础建设》,施卫娟、冷希洛,《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26卷第6期.

④《浅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思考》,田林元,《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5期.

⑤《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苗长虹,《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⑥《国家战略视角下新兴增长区域空间发展研究——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徐海贤,《规划师论坛》2011年第1期.

⑦周牧之.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J].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97-105.

⑧《中国城镇化实践与未来战略构想》,马晓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