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2:03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危机预警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53-02

1问题的提出

项目管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研究人员就一直努力寻找促使项目成功的因素。项目关键成功因素是对项目成功有影响的一切环境或事实,项目成功或失败与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密不可分。项目成功关键因素促进或阻碍了项目的成功,也就是说它们促成了一个项目的成功或失败。可见,对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表1列出了六种代表性关键成功因素的观点。这些关键成功因素存在某些共同的因素,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理论依据及变量度量

2.1危机预警的理论依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危机的预警原理与研究方法”有如下的发现:各种企业危机的出现具有再现性。不论是外部环境突变还是内部管理失误或两者综合作用而成,其形成必然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一种逐渐扩展或传导过程,且反映在内部管理流程与管理行为的重要环节中。这种扩展活动的征兆及其过程具有再现性和可逆性。因此,可建立监测系统和预警指针,对不断再现的、易突变的管理环节进行预报和预控。

2.2变量度量

(1)环境变量度量。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内部的项目管理,企业项目管理与一般的项目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作为企业的一个项目,其所处的环境主要有外层辅助因素和内层结构因素。外层辅助因素和内层结构因素分别代表项目所处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结构因素。具体来分析,外层辅助因素包括企业文化,来自高层的支持度。内层结构因素包括项目的组织形式和项目工作网络。

(2)人为因素度量。

人为因素用来测度项目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动作对项目危机的影响,人为因素是项目危机的直接影响因素,从项目管理关键成功因素的六种观点来看,尽管各自侧重点不同,但是与人有关的因素是相似的,都强调了以下五点:计划和控制水平、沟通效率、风险应对能力,责权清晰程度、团队胜任能力。根据作者自身的项目管理实践及与专家的探讨,这五个方面也囊括了项目管理中与人有关的因素。以此,本文以这五个变量来测度人为因素。

3概念模型推演

3.1环境因素对人为因素影响推演

(1)企业文化对人为因素的影响。

有效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团队目标是形成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团队目标,必须增强团队的整合力和个体的驱动力。从思想上整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只有管理者在思想意识上高度统一,没有分歧,才能确保项目的政策和措施从中层开始往下一步步贯彻落实,保证团队内部个体力量与目标方向相同,避免“内耗”现象。因此,有效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心、沟通意愿和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有效的企业文化能够对项目的计划和控制水平,团队的沟通效率,风险应对能力,责权清晰程度以及团队胜任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影响项目的危机程度。

(2)高层支持对人为因素的影响。

项目管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不可估量。为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项目管理学者开始探索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得出重要结论的代表人物包括Baker.murphy&Fisher(1974)、pinto&slevin(1980)、martin(1982)、ingram(1994)、Belassi&tukelt(1996)等等。在这些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的项目运行描述(projectimplementationprofile,pip)量表。利用该量表对400个传统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高层管理支持被其列为排名第二的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其含义是指管理高层为了项目成功而提供必需的资源和授权的意愿。而从项目管理实践看来,企业的高层是否对项目经理充分授权以及对项目投放的资源数量质量情况对整个项目局势的稳定和士气都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假定高层支持对人为因素下各变量均有正向影响。

(3)组织结构对人为因素的影响。

项目开始时候并没有获得任何资源,要达到项目的目标,项目需要称职的、被激发的人员有组织的紧密合作,项目必须组织起一群人,使他们能够迎接项目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这就意味着构建一个组织结构,建立组织的各种正式关系,澄清项目所涉及的个人和小组的职责。pmBoK描述组织对于项目的影响时指出,即使组织是专门为项目而设置的(如联营体,合伙企业),项目仍然会受到组织和设立它的组织的影响;执行项目的组织的结构通常约束项目获得资源的可能性,进而影响项目的风险。因此,我们人为高层支持影响计划和控制水平、风险应对能力及团队胜任度。

(4)工作网络对人为因素的影响。

pinto指出,在项目执行中为全体关键成员提供合适的网络和必需的信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管理环节。那么,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网络平台就成为必然。这是及时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和通道,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时,良好的工作网络平台有利于项目团队获得必要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利于制定良好的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有利于项目成员行驶权力和履行职责。因此,我们认为工作网络影响计划和控制水平、沟通效率及责权清晰程度。

3.2人为因素与项目危机关系推演

以往的研究文献显示,在所有的预警案例中,与人相关的大概占到66%。62%的预警信号直接来源于人。经验材料中,64.2%的项目问题是人为因素所导致。观察表明,项目问题的大部分成因直接来源于人,人的行为是所有问题产生的基础。另一方面,当我们试图分析项目的问题及其基本诱因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信号跟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它们跟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项目实施的成败高度依赖项目环境和处于其中的人。在ilmari.nikander和eero.eloranta的研究中,已经对人的因素有了提及和强调,但并未作过系统的研究。在项目危机预警中引入行为学理论是研究的新方向。

3.3概念模型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前述理论推演,本文提出如下的概念模型,见图1。

图1企业项目管理危机预警概念模型

在此概念模型图中,环境因素下各变量对人为因素下各变量有着整体上的正向效应,而人为因素与项目危机直接相关。环境因素对项目危机没有直接影响,其通过作用人为因素对项目危机产生影响。这就是企业项目管理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图。

4结语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危机预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及作者自身项目管理实践,对影响企业项目管理效果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做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建立了一个企业项目管理危机预警的概念模型。以使项目管理者对危机起源、发展方式、过程与后果有着更好的理解。以便能够及早的采取措施,从源头预防项目危机。

参考文献

[1]pinto,J.,andDennisp.Slevin,Criticalsuccessfactorsacrosstheprojectlifecycle,Journalofmanagement,1988.

[2]Belassi,w.&tukel,o.i..anewframeworkfordeterminingcriticalsuccess/failurefactorsinproject[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96.

[3]ilmario.nikande,eeroeloranta.preliminarysingnalsandearlywarningsinindustrialinvestmentproject[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97.

[4]Cooke-Davies,t.therealsuccessfactorsonproje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2002,20:185-19

[5]佘廉.预警管理――企业防范风险的新方法[J].中国商办工业,2000,(9).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2

关键词: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财务造假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7403

2010年11月10日,一家名为浑水(muddywaters)的美国研究公司突然向在美国上市的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诺)发难。在一份长达30页的研究报告中,浑水公司列举系列证据,直指绿诺欺诈。12月3日,纳斯达克向绿诺发出退市通知,批评其未能回应市场质疑。9日,绿诺摘牌,转至粉单市场。至此,绿诺的命运已无可挽回,同时也陆续拉开了中国概念股的诚信危机帷幕。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违规问题愈演愈烈,虽然从去年三月便传出“中国概念股”在美遭到集体封杀的消息,但细节知道近期才详尽地披露出来。去年6月8日,全美网上最大的券商之一盈透证券宣布,禁止其客户以保证金方式买入130多家中国概念股,如此大规模的市场禁止保证金交易,这在西方金融世界也当属首次。更有,20余家中资概念股被集体摘牌,理由只有一个:这百余家中资概念股涉嫌上市及财报披露造假,黑名单包括了132家公司的159只不同的证券,其中约90只在美国交易,其余在德国、加拿大等其他国家上市。

盈透证券公司提前搜集了大量的这些企业造假的证据,并提前大举沽空中国概念股,消息一出,中国概念股的跌幅均在10%以上,“盈透”狂赚一笔。但在这场阴谋中,没有任何人指摘“盈透”的所作所为,因为中国概念股造假的铁证令市场震惊,它们成为美国股市的过街老鼠。黑名单中,新浪、搜狐、当当、麦考林等一批知名it公司赫然在列。

1利益相关者理论

1984年,弗里曼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

在中国概念股面临诚信危机的时,利益相关者涉及到了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中美政府、会计律师事务所、媒体、个人投资者、在美上市中资企业、社会公众等。

(1)机构投资者:引发这场诚信危机的关键导火索是类似于浑水(muddywaters)美国研究公司(对冲基金)一样的机构投资者,就是以寻找有问题的公司进行沽空,然后信息,等待市场价格暴跌的时候,再从二级市场买入,以赚取差价。浑水公司很早之前就发现中国概念股公司有问题,于是在这场中国概念股猎杀季中,似乎形成了它们惯用的“潜伏观察——建立空仓——披露财务造假数据——评级机构调低评级——律师事务所——被猎杀公司股票暴跌——做空者狂赚”这样一个链条。

(2)中美政府:为了使美国证券市场保持良好的秩序,节省政府的监管成本,美国制定的法律鼓励社会各界,尤其是研究公司、机构投资者去发现有问题的上市公司。恰恰是美国的法律和监管制度,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在满足自己私利的时候保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在这场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当中,中国政府也陷入其中,引发与美国政府关于监管的谈判。因为中国政府为了国家信息安全等需要,暂不允许外国监管机构进入中国调查,而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爆发以后出现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渠道的不畅通,这就引出了中国两国关于上市公司监管的谈判。

(3)会计律师事务所:不负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引发这场危机的重要原因,像德勤、安永,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会计师事务所,收了中介费用以后不负责人,伙同上市公司一起造假,以为可以蒙混过关。而集体诉讼在美国来说是很常见的,律师事务所可以代表受害者打官司,打赢了官司可以赢得高达30%的赔偿金,打输了又不用出一分钱。而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律师事务所当然希望股东更多的受害者参与到其中,从而为其获得高额的中介费。

(4)媒体:信息起着最大作用的当然是媒体,愈演愈烈的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导致媒体也对其大幅报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中国媒体,它们都用一种非常关注并带夸张的语气报导了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的事件。

(5)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是这场信任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在收到机构投资者的报告和媒体聚焦的报导下,他们手中的股票价格每日挫下,市值大量蒸发。同时对中国概念股形成心理防疫,在律所的鼓动下,不得不集合他们的力量进行集体诉讼。

(6)在美上市中资企业、社会公众等:问题的源头还得追溯到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公司的身上,由于在中国上市的条件苛刻而美国股市上市相对宽松,同时美国市场也是全球最为有吸引力的市场,在不了解美国市场的情况下,按照其在国内一贯的做法——做假账来蒙混过关。而美国市场对做假账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在美上市中资企业按照惯用做法做假账被披露后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大部分被退居粉单市场,有部分甚至被摘牌退市。受影响的包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上市的中资企业、社会公众等,如外界就会对美粉单市场转至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倍加小心,而社会也会对中国企业做假账而“做出来的业绩”感到瞠目咋舌。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3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工作质量、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企业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处于有利地位,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因此,企业界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宁可投资拥有一流人才而仅拥有二流技术的公司,要胜过投资拥有一流技术而仅拥有二流人才的公司。”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是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和氛围,以防人才流失,避免因人力资源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危机。

一、人力资源危机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面临着由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等引发的重重危机,而且危机类型越来越多,对企业绩效产生了严重影响。在企业所面临的或潜在的各种危机中,人力资源危机是比较隐蔽的,也是企业往往容易忽视的。

我国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管理实践、管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着基础研究薄弱、应用技术和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环境与战略发展适应性方面的差距较大。因此,如何对人力资源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调控,使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相适应,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组织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二、基于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

危机管理的研究引入我国后,学者们根据危机表现形式把危机划分为多个类别,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学者也开始根据危机管理的含义和过程对人力资源危机以及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概念的界定。在有关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危机的论述中,提及了“人员危机”的概念,认为这个概念范围包括三种原因带来的危机:首先是企业员工解雇或流失、员工士气低下可能带来危机;其次是有不满情绪的现任或前任员工引发的暴力威胁行为可能带来危机;最后是企业某位高层决策者的突然死亡可能带来危机。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为国内人力资源危机研究做了一定的贡献,对此的总结能够帮助后来的研究者总结研究的不足,从不同角度对基础性研究予以认识和了解。

三、基于人才流失的研究

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从原因入手,通过细致的分析,探寻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行动;二是从人才流失的负面后果入手,研究各种应对策略,以弥补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

在理论研究中有学者将博弈论运用到人才流失的分析中,认为人才做出流动决策并最终发生流动的过程就是双方博弈的过程,并可以以各方获得的收益或效用表示各方获得的支付来建立一个博弈模型。也有学者在博弈模型进行均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人才流失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指出人才流出的概率与企业设置壁垒的成本以及人才为克服壁垒而支付的代价(违约金)呈正相关,与企业设置壁垒的成本呈正向关系。

四、基于人力资源状态的研究

虽然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但它只是人力资源危机的表现之一,而常为管理者所忽视的员工心理是影响企业业绩的重要方面,由此将造成企业危机。工作倦怠是生理上、情绪上憔悴而呈现精疲力竭的并发症候,包括消极的自我概念、负向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作对象的冷漠,由于个体长期处在对其情绪资源过度要求的情境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情绪和精神衰竭的状态。

早期关于工作倦怠的大部分研究较多关注服务行业员工,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仅在教师、护士、警察等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人员中存在倦怠现象,许多行业的员工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倦怠已经是当前企事业单位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中耗竭是工作倦怠的核心成分,指一种个人的心理资源以及相关的生理资源的被损耗的感觉,表现为个体在情绪上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失去了工作热情,属于工作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

综上所述,目前对人力资源危机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由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人力资源危机的研究有利于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员工激励约束理论和公司经营战略理论等,而且对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感知和防范人力资源危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航.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感知与防范[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8

[2]姚新庄.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应对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06,4:27-28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4

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与挑战。随着产品复杂性增加、产品安全标准提高,加之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常见的特征。成功的危机公关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并迅速走出危机带来的影响,反之,则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走向没落。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仅要有竞争观念,还要保持忧患意识;不仅要有危机管理观念,更要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而竞争情报作为一种智能决策支持工具,能够通过有计划的监测,为企业危机预警、信息收集、分析、评估、事中控制与事后复兴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1基于竞争情报的公关危机理论分析

1.1公关危机理论

危机(Crisis)一词在《韦氏字典》中解释为“转化与恶化的分水岭”,是决定性和关键性时刻,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危机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阐述:KathleenFearn?Banks认为危机是“一个主要事件可能带来阻碍企业正常交易及潜在威胁企业生存的负面结果”;Donalda?Fishman认为危机是“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企业重要价值受到威胁、企业对外回应的时间较短、危机沟通情境涉及多方面关系的剧烈变迁”;以上几位国外学者对企业危机概念的界定均是以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事件为出发点,而极少涉及到危机成因的表征。我国学者刘刚提出,危机是一种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孙多勇将危机界定为一种决策情势,在此情景中,企业所认定的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面临严重威胁,突发紧急事件以及不确定性前景造成高度紧张和压力。

综上本文把危机定义为: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因若干方面的矛盾激化,并以某些突发事件及潜在的或显在的问题形式出现,导致企业正常的业务活动受到影响,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非常规的状态。

危机与公关危机(即公共关系危机,publicRelationsCrisis)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危机的内容更为宽广,危机不一定是公共关系危机。公关危机一般会导致企业与公众关系发生变化、企业的正常业务受到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企业形象受到损害等。它是需要企业动员所有的传播资源去应对和处理的。

公关危机区别于通常危机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组织形象受到损害;其二,组织与关键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害;其三,急需组织利用公共关系相关手段重建关系,进而修复破损的形象。一般来说,公关危机包括关系危机、舆论危机、形象危机、声誉危机等。

1.2竞争情报理论

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全面监测过程。是以合法和道德的手段,通过长期跟踪、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与企业竞争相关的信息,提炼出对本企业及主要对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劣势和机会的关键情报,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帮助企业发现机会,避免威胁,使企业在信息充分、可靠的条件下制定决策,由此始终处于市场竞争的前沿。

竞争情报的工作过程是竞争情报工作者根据企业各部门的需求,采集、加工、分析、生产与传播竞争情报的过程。

由于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不同,不同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细节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竞争情报过程包含六个步骤,即组织体系的建立、情报规划、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情报分析和情报。

1.3竞争情报理论在公关危机中的作用

企业公关危机的爆发是一系列因素积累的结果,往往由一个简单的事件开始,演进脉络清晰,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分为五个明显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成型期、消退期、解决期。

由于竞争情报具有对企业威胁和机遇的早期预警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洞悉未来变化、避免各种市场环境风险,因此竞争情报可以在企业公关危机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竞争情报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由专业的情报人员根据竞争情报需求,经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情报分析和等一系列程序后,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采纳并转化为企业决策行动的完整过程。竞争情报既是一种信息产品,又是一个工作过程。

2基于竞争情报的公关危机应用研究

尽管企业危机爆发前期往往会释放出大量信号,但由于在危机尚未发生时这些信息十分微弱,因而很容易被忽略。而竞争情报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信息检索工作,它内在地要求情报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信息符号来分析环境变化趋势,为企业提供充分的预警情报来源,促使企业对这些变化做出适度反应。竞争情报在企业危机公关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2.1构建公关危机预警机制

利用peSt分析工具进行宏观环境分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模型确定行业内外的竞争对手、标杆分析法分析行业内标杆企业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Swot工具分析企业当前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威胁和机会等,运用这些竞争情报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的监测分析,构建危机预警机制,从而能够为企业危机提供早期预警,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中。

2.2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经过长期的竞争情报积累分析和对竞争对手的监测,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企业公关危机应对培训教材。基于此,从企业高层开始,自上而下,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企业管理阶层的公关危机敏感性。这样当危机发生时,就能够做到从容应对,对媒体的信息或回答提问时做到适宜恰当。

2.3建立常见问题库

企业决策层在制定政策时要悲观,尽量考虑周全,并做最坏打算,但在实施对策时,则应该积极乐观。当危机发生之初,企业通常不能全面掌握信息,一旦这些信息通过媒体传播扩大,谣言和不实夸大的报道就很容易将企业置于非常危险的处境,因此制定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常见问题库有利于在这段信息真空期提高公关危机应对效率,并保持对外言论和行动一致。

2.4掌握报道主动权

危机发生后首先需要控制事态的发展,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与公众进行积极沟通,争取其支持,努力消除有碍危机处理的各种人为因素。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掌握报道主动权,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将真实的情况呈现给公众,通过有效的危机沟通和传播来消减危机带来的多方压力,化解矛盾、缓解对抗、达成共识、争取支持以利于控制局势、减少损失,转危为安。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5

2009年2月24日,在iBm论坛上,iBm向外界抛出了“智慧的地球”的理念。作为iBm的年度旗舰活动,iBm论坛2009拉开“智慧的地球”在中国传播的序幕。作为本次论坛嘉宾对话环节的主持人,我的任务是通过和iBm最重要的客户,行业领袖和相关政府人士的互动,并展开积极、有意义的对话,深入探讨“智慧的地球”的内涵、影响以及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尽管本人在此之前就亲听过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先生有关“智慧的地球”的阐述,在管理界也算得上“主持油子”,但坦率地讲,本次主持的挑战是相当的大。因为,这个概念较之iBm以往所释放的“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协作创新”,“全球整合”等都要大,越大的感念往往越难以理解,如何解读“智慧的地球”?如何让企业更容易接受?同样是iBm需要面对的挑战。论坛过程中,也的确有人向“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发出了某些质疑――

有人就认为“智慧的地球”的实质就是“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换汤不换药。

也有人认为“智慧的地球”的概念,只不过是他们“随需应变”的一种策划和提升。

更有甚者,有人提出,“智慧的地球”的概念,过分地渲染了人文思想,目标定得太高太大太远,脱离了现实,产业整合难度大,不具有操作性!

由于角色的问题,在论坛上本人不能充分发表我个人的观点(主持人的职责使然),但在我看来,大家还是在“就概念谈概念”。也就是说,“智慧的地球”叫什么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当前日趋紧迫的经济环境下,“智慧的地球”能否从企业关心的问题出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一条出路。

于是,“智慧的地球”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智慧的地球”的理念如何帮助企业渡过眼前的困难?

智慧的企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多重要?

企业如何才能更智慧?

通过“智慧的地球”的创新和变革,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获得显著的商业回报?

实现“智慧的企业”并不难,有很多工具和方法,不同的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和策略,但需要“停止空谈、开始行动”,现在是否正是最好的时机?

通过让企业更智慧,改变增长方式,是否是企业正视现在、面向未来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的确,要想让“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被广大的中国管理者接受,在谈到其必要性和it手段的同时,还要讲清楚它的“商业价值”。然而,事情不仅如此。

在论坛上,我问了嘉宾们一个问题:“即便没有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也走到了尽头?”

其实,我心里是有答案的――

在中国,现有的油井中只能提取20%-30%的石油,在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不足。由于供应链低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每年损失约为400亿美元;中国每年物流所占GDp比重达20%,这个数字比美国高一倍。还有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方面,三聚氰胺毒奶粉致使294000人患病,84%的中国消费者声称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这些城市,能源,食品,医疗、交通等领域和行业所出现的触目惊心的问题,就发生在人们生活的周围。

世界经济出现危机,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眼下正在蔓延和恶化的经济危机似乎把许多企业领导人又带回了原点。更重要的是,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似乎也已经触及“增长极限”。由于中国经济是高度外向型经济,对于高度和出口相关的大经济体,出口的下滑后果严重,同时带来了企业订单减少,大量的裁员,工厂关门,给政府上交的税收减少,这些萧条的信息无不给人传递着这个冬天的寒冷。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变化虽然有它的突发性,但是也是由来已久的作用,我们看中国过去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也有一些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也许对于很多人很多企业而言,“智慧的地球”是一个空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但在我看来,iBm所想要表达的是,在“互联网”发展的15年中,人们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从现在起,将it技术深度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运用新的计算模式,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开创以前做不到的更有智慧的城市、更有智慧的电网,更有智慧的企业,使得人类文明往前走。

我想,大家不应该关注“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是否“空洞”,而应该关注“智慧的地球”的内涵是否对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发展有价值?这不仅仅对企业以及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是应对“经济严冬”、改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改变全球“制造中心”的角色,要想摆脱以往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就必须通过变革,必须创新。

困难和危机在一个国家,社会、行业或者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全世界的接轨,中国企业碰到的问题和全世界的变化都很有关系。我们也知道这不仅是经济层面,当能源有上下起伏、全世界的天气出现变化的时候,中国也会有危机。当我们碰到危机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是要归咎于体制,政策,还是智慧地运用自己或者周围的资源,把危机变成转机,创造机会?

眼下很多企业困惑的是怎么样减少开支、怎么样减少能源消耗,使得自己可以生存。必须承认的是,这些很重要,但同时,更重要的不是一味地紧缩,而是如何向前走,开创更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说,如何用未来的视角做今天的选择。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6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框架

全球化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向企业提出了改善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改善安全管理状况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从而完善企业安全战略决策机制、优化安全资源配置、整合安全管理体系与政策,从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学术界对企业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经历了关注技术因素与关注人的因素两个阶段,现在已经向深层次的关注管理因素或组织因素的阶段转变(Sasou,1999;Varren,1998;王二平,1998),安全管理的相关研究正日益兴起。但国内外学术界对安全管理能力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研究时多使用安全系统效能(pope,Cresswell,1965;petersen,1996)、安全管理绩效(Steen,1996;oeCD,2003)、安全能力(马继业等,2005)等相关概念,对安全管理能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还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概念的界定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就无法准确地划分研究边界,无法促进研究的深入。为此,本文拟在对相关概念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框架。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相关研究

安全与安全管理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韦氏大词典把“安全”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存在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即所谓的“无危则安全,无损则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是指免除引起个人伤害、疾病或死亡的状态;或是免除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态;或者免除环境危害的状态。库尔曼(a.Kuhlmann)提出,安全科学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代技术引起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者减少到可容许的限度内。总的说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由人、机物、环境构成的安全系统无伤害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安全。

而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起步较早。海因里希(H.w.Heinrich)在1929年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当时安全管理思想和经验,但早期的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围绕着事故做文章,其效果有限。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专家学者开始从事故后管理开始向事故前的隐患管理转变。从表1所列出的一些专家的观点看,罗云把安全管理对象从事故系统拓展到安全系统,提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但没有对安全管理实质进行解释;papadakis和陈宝智则把企业管理中管理的功能向安全管理进行了移植,强调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功能的一种,具有企业其它管理功能同等的属性,但他们的定义没有反映出安全管理的要素与特征;丹麦标准协会的简化定义,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危险管理,适于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不适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安全管理。

对安全管理概念的界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简单的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它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小企业,海因里希、丹麦标准协会、崔政斌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另一类强调了对安全的系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papadakis、罗云、陈宝智的定义倾向于这一类。本文倾向于采用后一种安全管理定义,即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和高危险性企业的安全管理定义。

企业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能力是当前企业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专题。以沃纳菲尔特(wenerfelt,1984)为代表的资源学派认为企业异质性资源构成了企业能力;哈默尔(1990)认为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巴顿(1992)提出企业能力的四种尺度,即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与规范;王锡秋和席酋民(2002)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企业效率和效果的主观条件,是知识、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耦合的结果。这些专家的观点都是从企业基本属性的角度来理解企业能力,但都不十分全面。相比而言,德(Day,1999)对能力(capability)定义更全面:“能力是复杂的技能和累积知识的集合,通过组织程序得到锻炼,能够使企业协调行动,并充分利用它们的资产”。这个定义关注知识与技能,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累积形成了复杂的能力,对企业能力的内涵给出了较全面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即强调能力的技术属性,又强调了能力的管理属性,较为全面。

从企业能力的分类看,能力理论研究先驱克里斯蒂森把企业能力分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国内外许多研究企业能力的专家学者也有类似的分类(史东明,2002;,2002)。学术界对技术能力的研究多集中技术创新、知识管理领域;对管理能力的研究刚刚兴起,研究领域并不集中,如mohsin(1999)的研究关注“动态技术管理能力”(dynamictech-managementcapability)、Chuang(2004)和Liu(2004)的研究关注“知识管理能力”(knowledgemanagementcapability)、Shi(2004)的研究关注于“全球会计管理能力”(globalaccountmanagementcapability)等。目前对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区分尚不明显。王锡秋和席酉民依据波特的价值链的思想,把企业能力分为基本能力与辅助能力,认为基本能力是企业完成基本活动的能力,辅助能力是企业进行辅助活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理解,可以把技术能力理解为一种基础能力,把管理能力理解为一种辅助能力,它们都是构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缺一不可。但必须指出,管理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由可以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以言传的经验知识有机结合而成,在不同的领域,可言传的书本知识和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所占的比重并不一致(见表2所示)。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国内外学者直接针对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还未出现,已有的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安全系统效能、安全管理绩效、安全能力等。国外学者的研究关注于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pope和Cresswell(1980)提出通过安全管理来发现系统安全效能的差距,petersen(1996)、Steen(1996)和经合组织(2003)提出通过管理对系统安全效能进行改善。国内学者在安全管理的研究方面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在安全管理能力方面的研究就更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系统的管理现状综合评价,如陈宝智(1999)关注整个人机环境的现状;徐德蜀等(2004)关注对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马继业等(2005)从企业能力中的资源学派观点出发对安全能力做出了理论探索。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如表3所示。

总的来说,安全管理能力相关研究有两种取向:关注能力的静态特性——能力的构成要素;关注能力的动态特性——能力的动态提升。从“能力”的基本属性看,企业能力是累积的复杂技能和知识的集合,是一种把各种可得到资源“在行动上组合起来并引导它们为特定的生产目标服务”的整合能力,它理应同时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属性,应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加以考察。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

结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安全管理能力首先是一种企业能力,具有企业能力的属性,是企业在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安全管理能力是由企业掌控的资源决定,企业拥有的资源及其组合情况形成了不同的安全管理能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增长。此外,企业能力作为一种累积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难言属性(波兰尼,1998)使得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具有特异性和不可模仿性,构成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的内涵

本文界定的安全管理能力概念如下: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对由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组成的安全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企业通过对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过程逐渐积累了能力,使企业安全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个概念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安全管理能力的主体是作为组织而存在的企业,即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基本属性;安全管理能力的载体是由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所构成的企业安全系统,即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对安全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中表现出来的,对其考察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安全管理能力是一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资源,具有动态属性,可以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对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过程所构建,是在不断地动态形成的,具有动态属性,可以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潜力。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安全管理能力概念的内涵。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概念的外延

安全管理能力作为一种企业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内容各不相同。关注静态属性的研究,把注意力放在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上,各个能力要素的设置上力求尽量要全面反映安全管理现状;关注动态属性的研究,把注意力放在安全系统效能的改善上。事实上,对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认识,不能仅仅关注于安全系统现状评价,也不能仅仅关注于安全系统的动态改善,而应当将两者相结合。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应同时采用行为指标(activitiesindicators)与结果指标(outcomeindicators)来衡量安全系统管理效能,行为指标可以识别组织是否采取了降低风险的行动,而结果指标则识别组织采取的行动的后果。

本文认为,应从两个角度来考察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安全系统构成因素的知识与技能的含量,即员工、设备、物料、制度、环境这五个构成因素的知识与技能情况;二是安全系统效能改善情况,即安全系统构成因素应当具有动态改善能力。前者关注管理结果,后者关注管理行为。从这两个角度可以构造出安全管理能力的内容。本文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内容包括:增加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优化设备安全性能的能力、提高物料安全水平的能力、改善安全制度的能力、监测环境安全状况的能力。企业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应综合考察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实现安全系统效能的综合性能的改善。

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但一般采用安全检查表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现状评价,不能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潜力,而利用本文构造的安全管理能力的框架,可以弥补这样的差距。

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影响体现在:首先,作为对安全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组知识与技能的集合,通过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可以使企业明确安全管理政策的关注要点,为企业制定合理科学的安全战略提供决策借鉴;其次,通过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可以使企业提高对安全资源投入效率,实现企业以最小的安全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绩效,提高企业安全资源投入的优化配置水平;最后,目前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管理新体系与新制度,这些新的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与原有管理体系与制度存在着一些功能重合与冲突。通过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可以新的安全管理新体系与新制度整合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框架内,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结论

安全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安全管理能力概念未清晰界定的理论研究缺憾,本文综合归纳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安全管理、企业能力及安全管理效能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与内容,并对安全管理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安全管理能力可以综合反映出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发展潜力,是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但本文对安全管理能力的增长路径并没有进行研究,这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隋鹏程,陈宝智,随旭.安全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宝智.安全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DSa(DanishStandardsassociation).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eB/oL].DSa,Denmark,2003

4.崔政斌,邱成,徐德蜀.企业安全管理新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Harms-RingdahlL.Relationshipsbetweenaccidentinvestigations,riskanalysis,andsafetymanagement[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4

6.王锡秋,席酉民.企业能力缺陷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6)

7.克里斯蒂森.从企业技术基础分析—资源多样性与能力理论.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J].Foss,n.J.,Knudsen,C.ed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7

关键词:组织学习;危机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28-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日趋增多的风险和挑战。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企业的生命力显得十分脆弱,危机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危机管理和组织学习都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中对于二者融合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基于此,梳理有关危机管理和组织学习的理论,归纳二者融合的相关研究,对促进基于组织学习的危机管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StevenFink(1986)认为危机管理是企业面临危机时有计划地剔除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自己更能把握自己前途的艺术。RobertHeath(2004)则认为危机管理是包括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各方面的管理。20世纪30年代,危机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应对危机对策、防灾计划制订、安全技术等。20世纪80年代,Hayes提出了适应性危机管理理论,认为危机管理是由六个管理步骤组成的适应性的管理控制过程。20世纪90年代,michaelBland&Stephenp.Banks阐述了企业危机管理系统论,分析企业如何在市场平台上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持续健康发展。关于危机管理的阶段模型,学术界有三种代表性的看法:(1)三阶段模型: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2)四阶段模型: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解决期;(3)五阶段模型: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危害、恢复阶段和学习阶段。

2.国内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开始关注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关于危机管理的概念,刘保国(2007)认为,危机管理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和应对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危机的严重损害和威胁的一种动态过程。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企业危机管理展开研究。韩庆林(2004)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内容,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危机进行动态监测,并从战略角度分析我国危机管理的实施。刘保国(2007)分析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表现形式、现状,指出了企业危机管理的途径。

3.小结。国外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比较广泛,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危机应对策略,还涉及危机沟通等新视角。国外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比较全面研究了危机管理阶段模型。但是他们忽视了对危机本身(包括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形态)的深入分析,而且缺乏对企业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国内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危机的根源和症状进行研究,但研究的深度较浅。国内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很多学者提出建立危机管理预警体系。一方面,国内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研究内容不够新颖;另一方面,国内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

二、组织学习理论综述

1.国外理论综述。关于组织学习的概念,argyris和Schon(1978)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为修正组织规范、政策等而监测组织异常并通过重新构建组织行为理论把探寻结果渗透到组织图示和组织想象中的纠正组织错误的过程。国外对组织学习过程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看法。argyris和Schon(1978)认为组织学习过程应分为四个阶段:发现、发明、执行、推广。Daft和weick(1984)把组织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审查阶段、解释阶段、学习阶段。Huber(1991)则将组织学习划分为知识获得、知识分配、知识解释和组织记忆四个阶段。关于组织学习的类型,Snell和Chak(1998)认为组织学习可分三类: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三环学习。关于组织学习的度量,Hull和Ferrel(1997)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用团队导向、系统导向、学习导向和记忆导向四个维度来衡量组织学习,其量表采用包含17个度量指标的likert7级量表。

小结: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内涵、过程、类型、度量构面进行研究。国外对组织学习的整合模型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缺乏组织学习的实证研究。近年来,组织学习的研究领域扩展到跨领域、跨组织等层面。目前组织学习更注重实践的研究,与知识和创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总的说来,国外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理论体系。

2.国内理论综述。关于组织学习的概念,于海波等(2007)认为组织学习是指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进行的,不断产生和获取新的知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解释、整合和制度化,以实现自己的愿景或适应环境变化,是一种循环上升的社会互动过程。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陈国权和马萌(2001)提出“6p—1B”模型,把组织学习过程分为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和反馈六个阶段和一个知识库。关于组织学习的度量,陈国权和马萌(2002)基于“6p—1B”模型提出了组织学习六个维度量表,根据不同阶段存在的组织学习障碍,设计调查问卷调研民营企业,以蛛网模型来描述各阶段的评分情况。

小结:国内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不够深入。国内学者对组织学习内涵、过程和度量提出了新看法。组织学习的基础是个人学习,目前学术界对人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现阶段,组织学习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研究构面也不够新颖,缺乏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未来需要研究组织学习的本质和特征,提出更完善的组织学习整合模型,开发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组织学习工具。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危机管理管理预警预警文化

《易经》中将“文”、“化”二字联系起来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也就是说圣人在考察人类社会的文明时,是用儒家的诗书礼乐等人文来教化天下,使天下变得秩序井然。可见,“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变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文化对于每一个组织、企业而言,也有着同样重大的意义。企业文化管理强调通过文化这种柔性的、人本的管理方式来组织、协调、管理和控制企业经济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别于其他将人视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文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事中现场管理和事后反馈管理,而且还能有效地实现事前预测管理―管理预警。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如何围绕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和管理变革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所有企业文化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

企业文化及其管理研究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尽管理论界对于企业文化的界定仍旧莫衷一是,未有定论,但可以认定: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由于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而建构起来的社会集团,为了满足自身的运作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机构和管理制度,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而企业文化的任务就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二)企业文化的层次

学者Schein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表现”区别为三个不同层次:外显(物)、共同拥护的价值观和隐含的基本假设。具体而言,企业文化就像是一个洋葱模型,从外到里层层包裹。最先看到的是外显层次的企业文化,它一般是由可见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组成,可以用“行为模式”来概括这些内容。其次看到的是组织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一般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理念等,这常常表现为企业的各种制度规范。“洋葱”的最后一层是企业基本的内隐假设,它们是下意识、认为理所当然的信仰、感知、思想和情感等,即通常我们所强调的价值观体系。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一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通过培育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企业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同,以此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二是辐射功能。文化的强大力量显示在其对周遭事物的辐射功能上,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而能不断地吸引那些徘徊在文化圈之外的人和事进来,接受这种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从而将文化圈的不断扩展,也将这种文化之风蔓延到其他领域;三是激励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事物,并没有直接的生产力,但是它能够通过对员工的激励、鼓舞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将意识转化为物质,促进生产;四是调控与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作为团体共同价值观,并不对企业员工具有明确的硬性的具体的要求,它只是作为一种软性的理智约束,通过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不断地向个人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使企业员工能自动生成一套自我调控和自我约束机制,以“软约束”操纵着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且这种软性约束和自我协调的控制机制,往往比正式的硬性规定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持久力,因为主动的行为比被动的适应更具说服力;五是导向功能。一种文化的本质在于其核心价值观,既然是价值观,就必定会涉及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就必然会有价值导向作用。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既可以让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责任观和绩效观,也可以对员工的使命、目标产生巨大的影响;六是自我延续。企业文化的形成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重影响,因此其形成和塑造都需要长期的实践、总结、提炼、修改、充实、提高和升华,而且这些环节需要不断地反复循环才能让企业文化日臻完善。

管理预警理论及危机预警

(一)危机与管理预警

企业危机即企业所面临的、能够潜在地给企业的声誉或信用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企业组织面临的危机主要有信息危机、产品危机、价格危机、商誉危机、财务危机、资产危机、人才危机等。

企业危机预警是在企业风险识别、评价之后,对未来的危机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进判断、报警的过程。危机管理不仅包括事前的预测阶段、事中的判别报警阶段,还包括事后的回复与重建阶段。根据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的观点,企业危机管理应该涉及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危机出现之前,管理者一方面要根据已知数据判断和推测事态的发展趋势,对危机出现的可能防范于未然,通过各项管理手段将其出现的概率最小化;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应该未雨绸缪地在危机未出现时便做好响应机制和应对计划。其次,在危机真正出现时,管理者应该做到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化;灵活应对,见机行事,巧妙化解危机;重视和维护公众利益,并做好危机公关。最后,在危机结束之后,危机管理的任务还未完成,管理者应该从这一次的危机事件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做好恢复和重建工作。

(二)我国企业危机管理预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危机管理预警的意识层面,企业界普遍存在危机意识欠缺的现象,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危机意识淡薄,更不具备对危机进行预警立案的机制设计。应对危机,一般企业都处于被动地位,应对危机之策多是在危机出现之后,在管理上做出一些调整与布局,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预防、应对、恢复三个过程的结合。

另一方面,在危机管理的实务层面,业界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的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而且指标体系的计算较为繁琐,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也普遍缺乏管理预警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关于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财务指标层面,虽然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不够全面,而且这种静态数据具有滞后性,所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是“事后诸葛亮”,对危机的预测效果不够理想。

管理预警理论在企业中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运用较多地涉及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危机公关、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研发等部门,然而,对于预警管理在企业文化中的研究与运用则少之又少。但是企业的预警管理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不仅涉及到单个部门,而且关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因此,本文探索性地将预警理论运用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提出构建企业预警文化,增强危机意识,达到预警目的。

利用企业文化实施危机管理预警:构建预警文化

(一)预警文化的定义

结合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管理预警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企业预警文化界定为:“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遵守的预警、危机、安全观念相关的价值观、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是企业预警理念形态文化、预警物质形态文化及预警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探索建立预警文化,就是要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让管理层时刻保持警惕,让企业员工树立起预警的核心价值观。

(二)企业预警文化的功能

一是安全导向功能。预警是一种未雨绸缪的管理机制,在预警的文化氛围中,企业员工能够时刻以安全为价值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行为,以危机的识别和预防为己任,上下同心,从而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顺利进行。二是塑造安全形象功能。一个企业所具备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所在,具有居安思危性质的企业预警文化将会使公众认为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中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始终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因而更能获得公众对它的信赖。这同时也可以增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心。三是提供预警信息的功能。由于企业文化是由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组成:外显(物)、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隐含的基本假设,因此,对应的,企业文化的层级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价值观体系。具有预警功能的企业文化就能够从外到内、由浅入深地将个体与组织、思想意识与外显行为、中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在这个网络的各个节点处所释放的信息将通过企业的预警文化机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对危机防范于未然,达到监督、管理、控制整个企业系统运行的目的。

(三)企业预警文化的构建途径

根据Schein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一般经历了文化的创造、文化的深植和文化的增强三个阶段。文化的创造,即通过梳理企业的历史、成功基因,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企业Dna进行提炼升华的过程,它是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与管理阶段。文化的深植即通过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企业内外部环境中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共享度和认同度,并不断地向内部和外部进行传播与扩散,以便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的增强阶段,即不断地深化企业文化在员工头脑中的作用,使其恪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本文分别从以上三个阶段来探讨企业预警文化的构建途径。

文化创造阶段。将危机意识树立于企业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企业要摆脱以往的被动应对危机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用长远的忧患眼光审视现有情况,用可靠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做出判断,分析危机潜伏的可能性,并提前做好战略部署,以不变应万变。提高了危机感之后,企业文化就会形成一种先见之明,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普通员工,都应该具备这种忧患意识,把企业的危机看成是自己的安危,把危机的识别当做是自己的份内之事,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帮助。此外,在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方面,企业也应该做出调整,比如组建相应的预警文化领导与管理机构,由专人进行督导与管理;企业办公及生产环境方面也可以对预警文化的建立进行宣导等。

文化深植阶段。一方面,要完善企业的危机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正如罗伯特・希斯所述,企业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与控制,因此,企业应该全面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危机预警应对体制,监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预警管理系统,构建企业预警管理体制的技术支持系统,并有效贯彻实施。另一方面,要继续将企业的预警文化渗透到企业员工的心灵深处。为了巩固和发展预警文化,可以赏罚分明地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行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从而强化预警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文化增强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预警文化的强化阶段,企业除了要加强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的保障之外,还要注重发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预警文化建设,同时注重对外的宣导工作,树立起对内、对外的预警观念和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1

2.万军杰.企业预警文化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4

3.龙泽正雄.企业危机管理[m].高宝国际有限公司,1999

4.朱磊,朱峰.企业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4

5.王吉鹏.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实务[J].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9

所谓单位犯罪,就是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30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为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且只能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这些特定的社会组织体。单位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也同样离不开犯罪的这一本质特征。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特定的社会组织体对刑法所保护的特定领域的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范围一般主要存在于国家的经济流通、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综上所述,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集合。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单位犯罪,在刑法理论上,也称为法人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法只规定自然人可成立犯罪,没有规定法人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施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单位犯罪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为了打击包括法人组织与非法人组织在内的单位犯罪,1987年的《海关法》第47条第4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犯走私罪的,由司法机关对其主管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判处罚金,判处没收走私货物、物品、走私工具和违法所得。”这是我国首次规定单位犯罪的问题。此后我国陆续规定了一些其他种类的单位犯罪。1997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所谓单位犯罪,就是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至此,我国系统的规定了单位犯罪的相关问题。二、单位犯罪的特征我国刑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犯罪的基本概念,即“一切危害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上述犯罪概念表明,我国刑法上的犯罪概念,是一个坚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一实质特征与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的形式特征相统一的犯罪概念,可以说,犯罪是指一切危害社会的、违反刑法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一概念涵盖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所以,我国的单位犯罪同样具备下面几个特征:(一)单位犯罪主体的特定性依据我国刑法第30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为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且只能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构、团体这些特定的社会组织体。所谓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谓企业,是指没有公司化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联合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外国企业;所谓事业单位,是指从事公益性活动的非经营性组织;所谓机关,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规定,党的机关也包括在内;所谓团体,是指社会团体。以上这些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必须是合法成立的。该单位必须合法存在、享有民事主体资格。有学者称单位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表现在“单位犯罪是两个犯罪主体”即复合主体。由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共同构成。(二)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这样那样损害的特性。单位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也同样离不开犯罪的这一本质特征。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特定的社会组织体对刑法所保护的特定领域的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范围一般主要存在于国家的经济流通、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领域。其社会危害性范围虽然不及自然人犯罪范围那样广泛,但是由于这些犯罪组织体的能量大,因此其社会危害性程度则是自然人犯罪所不能比拟的。[4]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单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利措施予以从严打击。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单位犯罪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这一本质特征,同时其社会危害性还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构成犯罪,如果单位所实施的违法活动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则不能作为犯罪来处理。(三)单位犯罪的刑事违法性违法行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但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单位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当然也离不开刑事违法性这一重要特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特别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能构成单位犯罪,才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尽管是以单位名义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构成单位犯罪,单位也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单位犯罪的刑事违法性不仅是我国新刑法所确定的罪行法定的重要原则,也是单位犯罪的重要特征,离开了刑事违法性这一重要特征,单位犯罪也就无法谈起。综上所述,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集合。单位成员之间是按照单位的统一要求和一定秩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共同形成单位整体的,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为单位谋取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任何犯罪;仅仅为单位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也不成立单位犯罪,须刑法明确规定才可够成,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有单位犯罪的,不能够成此罪。三、单位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就单位故意犯罪而言,是否一定要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对此,有观点认为构成单位犯罪必须以此为主观要件。还有观点认为,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是指这样一种心理事实,单位犯罪的决策机关在决定某一事项时,虽然认识到该事项违反法律规定,但在为单位谋利的狭隘动机驱使下,仍然决定实施这一行为,而直接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单位成员,也不是出于个人私利。尽管为单位谋取的非法利益可能使其全体成员分享,但核心是为单位本身或者说为单位整体谋取非法利益,否则,就不成其为单位犯罪。笔者认为,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要件。就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而言,大多数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但有些单位故意犯罪的成立并不需要有谋利的目的,如刑法第229条第1款规定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因此,将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作为单位犯罪的要件,将放纵一部分的单位犯罪,不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2][][](二)单位犯罪是否一定以本单位的名义笔者认为单位实施犯罪行为不一定都用本单位的名义,因为首先有些单位犯罪并不需要什么名义就可以实施,其次有些单位犯罪为了使犯罪更加隐蔽,往往隐蔽自己的单位名称,对外没有什么单位名义。单位秘密绕关走私就是如此。最后有些单位犯罪不是以自己单位名义实施,相反却是假冒他人的名义进行。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的《解释》第3条明确规定,即使是用单位的名义实施,但如果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同样应当按照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因此,“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并非所有单位犯罪的必备条件。(三)单位犯罪是否必须在“职务活动或业务范围内”实施。对此,有论者认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必须与自己的业务活动相联系,超出单位业务范围,或者与单位业务活动无关的行为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客观方面的内容。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一种犯罪是否可以由单位来实施,具有法定性,即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才可以是单位犯罪。但从目前的刑法规定来看,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也并非必然与本单位的业务活动有关,或者必须是在单位业务范围内。不可否认,有些单位犯罪可能与本单位的业务有关,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但有些犯罪根本与本单位业务活动风牛马不相及,例如,单位组织表演罪,怎么能说这种犯罪与单位的业务活动有关呢?而且在实践中,虽说单位的权利能力限定在业务范围之内,但单位超出业务范围之外的活动也并非一概无效。因此,将单位犯罪限定在职务活动或业务范围内实施明显地与法律规定相违背。(四)单位犯罪行为的主体究竟是法人还是单位对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法人说与单位说。法人说认为,法人与自然人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它并非一类真正的人,而是依法建立或是法律拟制的类似于自然人的一些具备行为能力的人,用法人定义更符合该类犯罪主体的一些本质特征,具有科学性。其次,非法人单位犯罪比较少见,法人定义基本可概括该类犯罪的全貌。最后,用法人定义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便于操作和司法执行。单位说认为,法人无法概括当前单位犯罪的全貌,使一些单位逃避法律的制裁,并且法人犯罪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理论概念,许多国家立法也采用法人的说法。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中存在单位与自然人的双主体。笔者认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确定为单位。首先,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它要求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只能是公司等法人或其他合法存在的非法人组织。就单纯从字面解释而言,自然人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具备这一条件或资格的。其次,如果承认自然人也是单位犯罪的主体也就是在事实上承认了单位犯罪实际上是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然而在单位犯罪中,单位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等单位成员的行为应视作单位的行为。单位是拟制的人,其意志只能通过具体的个人行为来体现,而不能脱离个体单独存在。因此,在单位危害社会的时候,不存在单位与单位成员共同犯罪的情况。如果单位与其内部的自然人共同犯罪,自然人则必须是以独立的个人身份并且是为牟取个人非法利益,如果其以单位成员身份参与犯罪,则不属于共同犯罪。因此认定单位与其内部自然人共同犯罪,该自然人必须既有单位犯罪的故意,又有个人犯罪的故意。这种共同犯罪一般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单位内部的自然人不是以单位成员的身份而是以独立的个人身份,且为了个人利益而与单位共同实施的故意犯罪。如某甲是某公司的职员,他预谋从香港走私一批外烟进口,但资金不足,便与公司经理商定,由公司提供贷款,走私违法所得,双方按四六分成。某甲走私后,非法牟利100万元,某甲得40万元,公司分得60万元。某甲与公司就成立走私罪的共犯。其二,单位内部的自然人与单位的整体意志相吻合,且不是以个人身份而是以单位成员的身份,为牟取个人利益而实施的犯罪。如某企业职工王某见自己的企业不景气,便向单位领导建议,由企业出资800万元,他自己筹集500万元,由他负责从国外走私香烟在境内销售,所得利益由企业与他个人均分。企业决策机关经验就决定,同意王某的建议并立即筹款实施。如前所述,此种情况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单位内部的一员,王某实施的犯罪应构成单位犯罪;另一方面,王某具有为自己牟利的目的,他的行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应当肯定这是王某个人与单位之间的共同犯罪。总之,单位犯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成立的、具有一定组织机构的,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等单位,而不是法人或单位与自然人的混合主体。单位的性质不影响单位犯罪的成立。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的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情况。具备下列行为之一的,均不视为单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处罚:(1)个人为进行违法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2)公司、企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3)盗用、借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我国对单位犯罪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04-02

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在企业履行税务责任之前出现的,对于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预先掌握,了解企业税务风险的预先性特征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所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有效的管理税务风险成本,了解税务风险产生的环节和原因并有效避免税务风险成本的增加是企业拥有良好效益的重要保障。文章对税务风险作出大体的概述,主要从税务风险的概念、形成原因、风险特征、风险管理认识方面来整体把握企业的税务风险,分析我国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1.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界定。我国的税务风险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界定概念。著名的澳大利亚经济学者michaelCarmody,对税务风险进行了较好的概述,指出税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必然性等特征,相关适用的税务机关或者相关税法的在解释方面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会计的记账标准变化和公司监管管理要求的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加。具体的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为不能正确、及时、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现象。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有关的税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具体指企业应该纳税而没纳税或者少纳税而必须要补税、罚款、缴纳滞纳金的行为,这样会导致企业遭受一定的刑事处罚并且影响企业的名誉,从长远来看更加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成本。二是企业的一些经营行为适用税法的不准确,具体是指企业没有用好国家在税收管理上的优惠政策而多缴纳了不必要的税款,加重了企业的税务成本。

2.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国际上有许多对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项目,大多数都是运用分类方法作为企业税务风险研究的依据而展开的,举例来看,在2009年尹淑平和杨默如两人指出企业的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这一部分与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税务部门的工作实施有直接现实的联系,具体是指因为国家税收政策不完善以及税务部门工作效率低且不能运用相关政策和法律对企业税收作出合理规范和调整的时候,这时就会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增加企业的税务成本。二是指企业的税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具体是指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或者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的专业性不强,缺乏相关税务风险防范的体制机制等,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务负担。总的来说企业的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国家税收政策的不良运用和征管;企业缺乏相关的专业防范意识和防范机制不健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沟通缺乏等都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

3.税务风险的主要特点。总的来看,企业的税务风险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具有主观性特征,主要是指纳税人和税务部门都存在着主观性,对税收业务存在不同的认识。同时不同的税务机构对不同的税务政策也存在着理解不同的主观性特征。这都会因为纳税人和征税人缺乏沟通无法形成统一见解而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二是具有必然性的特征,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取得税后净利润的最大值,这从客观上与我国税收的强制性形成矛盾,企业为了追求税务风险的最小成本而造成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致使企业难以有效地规避税务风险,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潜在的持续性影响。三是具有预先性的特征,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或者税务信息核对时就已经知道税务风险已经存在企业应该实际缴纳的各项税务费用之前的一些相关行为中。也就是说企业的税务风险是在企业需要履行的责任之前产生的。因此企业的税务风险具有预先性特征。

二、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分析

1.企业纳税人员素质偏低。国家对税收采取强制性措施,是因为税收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国家税收的前提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良好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国家的各项事业有序发展,而企业税务则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现今却存在着一些企业对税收认识不足,税务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主要是指一些纳税人员虽然有的并没有偷税漏税的心理导向,却因为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和把握不准确或者主观上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去运行而导致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产生,最终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刑事惩罚的危险,从而潜在地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另一种是企业的纳税人为了个人利益降低税务成本,而从心理上就存在偷税漏税的想法并且善于钻法律的漏洞,存在侥幸心理,最终产生偷税漏税的行为。

2.对税务风险的应对重视不足。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没有一个健全的税务管理制约机制,导致税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补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另一个方面是指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管理重视不足的现象,现今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对于中小型的企业而言,其税收贡献较小,不能像大企业那样受到多方的制约和监督,并且对中小型企业的税务控制需要各区、县的税务机关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精力和时间,导致一些区、县的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收控制力度不强。现今在区、县税务机关普遍存在着抓住大的税源可以明显见成效,而抓中小型企业的小税费时费力从而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3.企业缺乏健全的税务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税务风险成本的措施就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加强对税务管理的有效控制。现在的一些中小型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起有针对性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并且缺乏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导致企业不能从源头上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对税收情报的收集不全的现象,税收的信息情报可以有效展示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相关税收政策,如果企业不能进行及时掌握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将国家政策与税务管理进行挂钩,造成企业不能用好国家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缴纳不必要的税务资金,最终给企业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失。

三、如何有效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

1.构建税务管理规范机制。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应对过程和方法。首先需要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企业税务风险的框架建立的核心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总体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的内部的整体税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保证税务风险的应急方案得到正确的执行。具体的内容有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的反映策略等。具体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再者要制定一整套的企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税务风险防范委员会,聘请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税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应对措施。健全相关的税务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内外部产生税务风险的危险,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

2.提高企业纳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进行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涉税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的方法是:首先企业应该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和国家税收政策转变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税人员对税收政策的掌握水平,也能从整体上加强涉税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范开展工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再者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相关税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也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所生产的相关产品产生的税务情况,还能及时的了解国家在税收政策上的调整,有效加强企业的综合税务风险防范策略。对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给予重用,让他们成为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中坚力量,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成本。

3.认识企业税务风险危机应对的重要性。我国的税收管理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未来各地的税务机关必然被各省局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也将成为企业需要不断重视的基础环节,而如何加强企业的危机处理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在风险危机爆发后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去有效处理危机,具体来说:在风险危机前期管理中,企业应该从思想、态度、相关体制、物资等方面做好应对准备,制定风险防范的前期应对方案,建立风险危机的防范警报系统。在风险发生中时,要求企业对风险发生作出综合、细致的分析,对风险发生有一个真实的了解,然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效处理税务风险,将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化。在风险发生后,企业要针对风险的形成和处理做一个细致的总结,充分认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便弥补今后再次发生税务风险的不足。具体的过程如图2所示:

4.企业要进行定期纳税检查。企业进行定期的健康纳税检查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实现健康纳税,也有利于税务管理机关的征税安全,可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纳税风险最小化。具体做法是企业应该定期的进行一定的税务检查,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以便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的进行纠正,也可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业税务审计师对其进行税务审查,可以从源头上消除企业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