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2:48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1

低碳经济是指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来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共同发展,促进人类长远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生活环境。低碳物流是指通过降低碳排放量的方式来达到低排放、低污染的目的,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其降低碳排放的手段主要有管理车辆行驶、引用新技术、引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等。低碳物流强调要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将低碳经济的理念引入到物流行业中,既可以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也是深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工作。

2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首先,从企业角度来说,低碳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便是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中的能源消耗的比重较大,能源消耗多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而倡导和应用低碳物流会提高运输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低碳物流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物流的推广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发展低碳物流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再次,从思想理念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低碳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生产和消费的低碳生产,在社会中推行低碳生活消费的理念,使得社会大众可以树立起低碳的观念。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消耗,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推行这一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低碳物流运输策略

首先,树立低碳物流发展理念至关重要。要想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做好低碳物流业的发展,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至关重要,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才能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方向性,才能在行为上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同时要进一步学习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物流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其一,要对低碳物流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对于低碳的交通工具给予鼓励和推广,对于碳排放量较多的运输企业征收更多的排污费,对低碳物流发展较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与政策鼓励。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提高效率,为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奠定好金融基础,增加其融资渠道,促进物流运输网络化、高效化。其二,加强物流企业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时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在高校中设置低碳物流专业,并积极引导低碳物流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其三,要建立低碳物流的技术体系,积极引入先进的低碳物流技术,为低碳物流的发展提出中央的顶层设计,做好相关计划,积极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创新和发展。其四,要做好低碳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设施的应用效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平台建设。再次,企业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运输方式。其一,要采取共同配送的方式,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做到集约发展和规模经济,防止重复运输和资源浪费,降低空载率,降低运输次数,从而降低碳的排放。其二,要采用更先进的运输方式,采取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与传统甩挂运输方式相结合,有效降低碳的排放量并提高运输的效率。其三,可以通过对运输设备的改进来降低碳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的运输方式也设备,充分发展电动汽车、清洁新能源汽车等,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其四,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充分发挥各个运输方式的优势,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有计划地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运输方式。其五,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和相关人员团队的素质,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总之,低碳经济的理念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企业应积极发展低碳物流,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整个社会中推行低碳物流。

作者:王昱衡单位: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9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前言

近几年,我国不断增加了支持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大力创新制度与科技、开发能源以及产业转型等方法来将能源消耗减少,降低废弃物排放量,进而不断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近几年,低碳经济在我国各个领域中不断受到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不但能够对生存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优化与调整经济结构,如此一方面可以切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还可以推动新能源的开发。房地产是高排放量以及高能耗的行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房地产业需要加快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一、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使得房地产业成本增加

当前,因为受到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影响,低碳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就目前我国打地产发展看来,如若大力运用低碳技术,容易增加房地产成本,需要不断加大相应资金来开展技术研究。此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得到取代,所以在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时其成本较高。将该技术运用于房地产开发中会大大增加建筑成本。尤其是目前主要的中小规模的房地产业,在实际发展是资金并不宽裕,从而致使其难以广泛运用低碳技术。

2.使得房价抬高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则必然要加强研发新能源与新技术的力度。如此一来,企业必然会大力宣传建筑材料以及能源的先进性与优势,从而将房价提升。而且将低碳技术运用到房地产建设中,必定会提高整体建筑质量,而其价格必定相应上升。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下极易导致房价抬高。

3.会在短期内抑制房地产发展

发展房地产必须要由充足的能源供应作为基础,因此其不但需要用到大量能源,并且能耗极高,尤其是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排碳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若离开了充足的能源作为支持,则必定会抑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1.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环境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其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强。在此背景下,如若缺乏完善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则要想发现低碳房地产必定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则容易致使违法行为增加。在发展低碳房地产时,因为其犯罪成本较低,且所获得利润非常可观,所以具有较高犯罪率。不仅如此,还会出现虚假房地产价格等现象。因此,在目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发应当要不断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2.积极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

在以往发展房地产时便有诸多问题存在,加上当前所提倡的低碳经济,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房地产的发展,随之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渐复杂。如若依旧采用以往的政策来管理房地产经济,则必定难以获得成效。所以,在应当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健全低碳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得以健康发展

3.科学策划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体制变革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适应变革的需求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亦有所改变。当前要求房地产实现低耗能、低排放。所以,要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结构,为低碳背景下房地产如何继续发展做出策划,对于房地产低碳经济下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予以指导和扶持,让房地产业能够平稳发展,降低由于低碳经济而对房地产业造成的经济影响程度。

4.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地采用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要想在低碳背景下实现自身良好的经济管理成效,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地采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在房地产行业中材料与技术在绿色环保、节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其应用到自己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去,并且经实践证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次,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能源技术地成熟,将它们应用到房地产项目建设与后期使用中也是实现低碳环保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要充分结合自身项目建设实际,以及相关指导要求在房地产施工中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进而实现良好的低碳经济性。

5.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低碳经济相关法律

虽然得益于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增长,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但从实际情况分析来看行业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在这之中房地产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便是代表之一。也正是由于这方面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导致了低碳房地产因缺乏强制性以及权威性而无法得到很好地发展。例如,目前低碳经济房地产关于碳排放量并未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予以规定;另外部分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所致,针对一些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着处罚力度不强等情况。对此,为了促使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发展,我们应当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房地产行业协会以及一些地产巨头等就房地产低碳经济法律法规进行商讨,随后将初步意见向社会公布并征集意见或建议,这样一来有助于确保所制定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必然会朝着低排放、低能耗的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多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6(36).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路运输;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经济社会持续运行的重要条件。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交通运输业投资越来越大,交通网是否完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在其高速发展的今天,必然带来一定负面作用。特别是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及过量消耗化石燃料。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交通工具2006年石油消耗比重已增至60.5%,预计2020年该比例将超过62%。近年来,全球Co2排量增加了13%,其中交通工具碳排放所占比例较高,已经达到了1/5。为此,大力发展低碳交通运输,能够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员。笔者本着经济发展的目标,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对多方面公路运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根据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实现我国公路运输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1低碳经济下公路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

传统运输为我国公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建设公路时所需自然资源较多,运输环节同样也需消耗大量能源,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污染环境,这样就会对低碳公路运输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制约公路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发展低碳公路运输时,必须全面了解其影响因素,具体如下:1.1经济因素物质生产、流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物质生产与原材料、能源息息相关。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为完成物质生产、流通,必然需要公路运输。地区之间物资流通量的增加,也会带动公路货物量的增多,进而推动公路运输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是公路运输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利用税收投资建设公路基础设施,而经济的发展促进税收的增加,间接性也促进了公路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公路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且相互影响、共同进步。1.2环境因素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的直接原因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而公路运输也是造成此类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如Co2等气体的大量排放,将导致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进而对自然、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在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的今天,公路运输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如汽车鸣笛、项目施工等,长期噪声污染将对人体听觉神经造成严重损伤,严重时可出现完全失聪问题。

2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以低碳公路运输发展影响因素为依据,适当添加当前公路系统自身发展情况,并与相关文献相结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

3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对策分析

3.1建立、完善相关法规与政策

公路运输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及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转变为低碳、绿色发展的模式,且做到总量、结构、质量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应将公路运输的基础、先导及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依据,且最大限度向低碳绿色公路运输发展方向迈进。其一,低碳经济公路运输发展中,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加以明确,各级交通部门是促进公路运输发展的职能部门,推动公路运输发展其工作职责,要求充分结合公路运输特性,以“低碳、绿色发展”为目标,各个部门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其二,严格遵循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对我国公路运输有关规律规范进一步完善,加大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与时俱进。

3.2制定合理的公路运输发展规划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公路运输必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主导,从大局出发,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制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的规划。除此之外,在满足“适应交通需求、改善公路网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公路运输发展规划还应对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形态、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要求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低碳公路网建设中,还应对其规模问题加以重视,要求公路网建设规模必须与地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必须与自然承载力相符,必须在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还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时,应做到公路网整体规划科学、有效、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公路网价值展现出来,才能实现高效运行。

3.3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及改变运输增长方式

公路运输发展与资金使用密不可分,因建设周期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同样改革运输车辆技术、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完善等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障。低碳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公路运输持续发展,在财政支撑的前提下,应对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扩宽,加大投资力度。公路运输业增长方式与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一致性,都是以“粗放型”为主,换言之,就是通过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方式发展公路运输。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为达到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投入大量资源,以此达到公路运输规模逐步扩大的目的。从其增长方式来看,公路运输发展方式能耗、投入较大,但效率不足。为实现低碳公路运输,应改变公路运输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公路运输综合能力,实现能源消耗有效减少。

3.4降低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

(一)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第一,转变当前客运形式,从道路公交转变为轨道交通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辅助的综合客运体系。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及污染小是轨道交通的主要优势,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完善,可降低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第二,快速公交优先发展的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是公共交通拥堵时间有效缩短、空气污染有效减少的重要途径。在市民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应鼓励市民公交出行,降低私家车带来的空气污染。第三,道路绿化率适量增加,也是环境污染得以有效缓解的重要手段。(二)改善货物运输。据相关数据显示,与公路运输的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相比,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要高出很多,在经济增长方面货物运输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此,改善货物运输方面,应尽可能降低运输货物包装材料,避免包装方面过度浪费资源,同时,也可达到货物运输量增加、货运次数减少的目的,最后实现污染排放量大幅减小。除此之外,还可加大多式联运开展力度,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综合利用,实现运输效率全面提升,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路运输;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经济社会持续运行的重要条件。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交通运输业投资越来越大,交通网是否完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在其高速发展的今天,必然带来一定负面作用。特别是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及过量消耗化石燃料。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交通工具2006年石油消耗比重已增至60.5%,预计2020年该比例将超过62%。近年来,全球Co2排量增加了13%,其中交通工具碳排放所占比例较高,已经达到了1/5。为此,大力发展低碳交通运输,能够有效缓解以上问题。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员。笔者本着经济发展的目标,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对多方面公路运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根据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实现我国公路运输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1低碳经济下公路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

传统运输为我国公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建设公路时所需自然资源较多,运输环节同样也需消耗大量能源,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污染环境,这样就会对低碳公路运输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制约公路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发展低碳公路运输时,必须全面了解其影响因素,具体如下:1.1经济因素物质生产、流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物质生产与原材料、能源息息相关。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为完成物质生产、流通,必然需要公路运输。地区之间物资流通量的增加,也会带动公路货物量的增多,进而推动公路运输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是公路运输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利用税收投资建设公路基础设施,而经济的发展促进税收的增加,间接性也促进了公路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公路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且相互影响、共同进步。1.2环境因素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的直接原因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而公路运输也是造成此类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如Co2等气体的大量排放,将导致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进而对自然、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在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的今天,公路运输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如汽车鸣笛、项目施工等,长期噪声污染将对人体听觉神经造成严重损伤,严重时可出现完全失聪问题。

2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以低碳公路运输发展影响因素为依据,适当添加当前公路系统自身发展情况,并与相关文献相结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

3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对策分析

3.1建立、完善相关法规与政策

公路运输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及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转变为低碳、绿色发展的模式,且做到总量、结构、质量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应将公路运输的基础、先导及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依据,且最大限度向低碳绿色公路运输发展方向迈进。其一,低碳经济公路运输发展中,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加以明确,各级交通部门是促进公路运输发展的职能部门,推动公路运输发展其工作职责,要求充分结合公路运输特性,以“低碳、绿色发展”为目标,各个部门做好配合、协调工作。其二,严格遵循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对我国公路运输有关规律规范进一步完善,加大立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与时俱进。

3.2制定合理的公路运输发展规划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公路运输必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主导,从大局出发,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制定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的规划。除此之外,在满足“适应交通需求、改善公路网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公路运输发展规划还应对生产力布局、土地利用形态、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要求将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低碳公路网建设中,还应对其规模问题加以重视,要求公路网建设规模必须与地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必须与自然承载力相符,必须在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还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时,应做到公路网整体规划科学、有效、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公路网价值展现出来,才能实现高效运行。

3.3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及改变运输增长方式

公路运输发展与资金使用密不可分,因建设周期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同样改革运输车辆技术、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完善等都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障。低碳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公路运输持续发展,在财政支撑的前提下,应对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扩宽,加大投资力度。公路运输业增长方式与当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一致性,都是以“粗放型”为主,换言之,就是通过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方式发展公路运输。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为达到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投入大量资源,以此达到公路运输规模逐步扩大的目的。从其增长方式来看,公路运输发展方式能耗、投入较大,但效率不足。为实现低碳公路运输,应改变公路运输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公路运输综合能力,实现能源消耗有效减少。

3.4降低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

(一)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第一,转变当前客运形式,从道路公交转变为轨道交通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辅助的综合客运体系。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及污染小是轨道交通的主要优势,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完善,可降低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第二,快速公交优先发展的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是公共交通拥堵时间有效缩短、空气污染有效减少的重要途径。在市民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应鼓励市民公交出行,降低私家车带来的空气污染。第三,道路绿化率适量增加,也是环境污染得以有效缓解的重要手段。(二)改善货物运输。据相关数据显示,与公路运输的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相比,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要高出很多,在经济增长方面货物运输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此,改善货物运输方面,应尽可能降低运输货物包装材料,避免包装方面过度浪费资源,同时,也可达到货物运输量增加、货运次数减少的目的,最后实现污染排放量大幅减小。除此之外,还可加大多式联运开展力度,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综合利用,实现运输效率全面提升,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公路运输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公路规模逐步扩大的今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破坏、能源消耗等。为此低碳经济公路应运而生。为达到公路运输低碳绿色发展,必须在充分了解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缓解该局面,促进公路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宏观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05-0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致使极端天气气候的频繁出现,威胁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国政府积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形成了新型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碳金融作为应对降低碳排放量的金融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所面临的气候压力得到了全面体现,在这一背景下,探索碳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扭转当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金融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更好地支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因此,本文将对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碳金融的产生及涵义

当前,学术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求作为现代经济调节和配置的核心的金融加入之中,并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因素开拓性地引入到金融学中,并使学术界开始关注金融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是以马赛尔・杰肯为代表的经济金融学家。20世纪末期,出现了环境金融这一概念。环境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碳金融,其作为一种新型金融运作模型的只要作用是规制碳排放。确切地说,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

目前,学术界贵碳金融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大体来看,有以下几种:(1)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1]。(2)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分支,主要指创造基于市场的、用来完成环境目标和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工具[2]。(3)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买卖,亦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3]。(4)所谓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开发项目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4]。(5)碳金融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做“碳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5]。

由上述几种定义可以看出,碳金融泛指与限制碳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

二、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之一,对碳金融的认识较晚。2007年以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等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总过方案,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并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服务,如针对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服务指南等。

目前,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碳交易主要是在CmD框架下进行,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CmD交易份额已经成为全球最多的卖家,同时也是CmD项目的主要开发者,其涉及的交易内容包括CmD项目开发及减少碳排量的CeRS交易。此外,国内关于碳金融的金融活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领域,所谓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对绿色经济给予扶持,而对污染经济给予贷款额度限制等政策手段的信贷方式。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和银监会联合颁布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中国减排领域[6]。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碳金融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碳金融发展迟缓,业务模式较为单一,这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潜力严重不符,造成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碳金融的重视度不够

2012年前,中国不需要承担碳排量的减排义务,且在中国,碳金融尚属新生事物,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对其还不够重视,对碳金融的作用还没意识到。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发展空间不看好,对其运作模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认识水平较低,国内只有部分商业银行开展了碳金融业务,其他金融机构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二)碳金融的交易程序复杂

碳金融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由于经济利益涉及国内减排单位和国外购买企业,社会效益中涉及政府部门和环保企业,因此,在协调多方利益的前提下的碳金融交易程序就比一般的项目交易复杂的多。同时,金融机构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主要针对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这使得环保风险评价程序变得复杂,项目审查的难度和交易成本增加了。以CmD项目为例,项目的开展需要经历项目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实施等步骤,这一开发程序的过程复杂且交易规则严格,故而项目开发和执行不是专业机构难以实现。

(三)碳金融面临的风险较多

碳金融除了面临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外,还面临政府所带来的政策延续性风险,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2009年,哥本哈根的国际气候大会的失望落幕,使得《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将于2012年结束,因此,碳金融的发展将面临最大的政策延续性风险,当前的各种政策制度,在2012年后是否延续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碳金融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此外,中国低碳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生产技术也不成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严重,这给碳金融的发展带来可持续发展风险[7]。

(四)碳金融的配套政策不完善

碳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涉及诸多领域和部门,其发展需要政府、环保及监管部门等的大力扶持,并出台各项配套政策,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碳金融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起到支持作用。例如,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是中国目前与碳金融发展有关的主要政策法规,但是其环境风向评价指标等政策,缺少具体的指导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此外,中国的宏观政策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有限,国内还没有形成对这些项目支持的政府投入机制。

三、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作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需要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中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部门:加强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

碳金融发展的特点是政策性强、参与度高以及涉及面广,不但要在碳金融认知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开展碳金融业务,而且要加强企业对碳金融需求的培育,因此,发展碳金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应根据国际通行的环保标准,建立统一的碳金融交易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碳金融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同时,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和国际规则的制订过程中,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以期在国际碳交易过程中,中国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有所提高,为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其次,政府应将碳金融的发展纳入到低碳经济的整体规划中,制订专门的扶持政策。例如,可以对碳金融业务提供税收优惠,碳金融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和贷款本金要求降低等。此外,在进行国际碳交易时,中国政府应抓住机遇,鼓励人民币结算,以提高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二)金融机构:加快碳金融产品的创新

碳金融的发展不仅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还要有政府部门的各项配套政策相扶持,更需要金融机构树立服务低碳经济的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只要金融机头碳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才能使低碳经济中的各个行业均能受益,因此,金融机构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中国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就目前中国的绿色信贷领域来讲,中国金融机构应拓宽绿色信贷领域,同时针对绿色信贷缺乏抵押品的问题,进行抵押品创新;其次,在现有时间的基础上,为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环保企业发行碳基金产品,这不但为客户提供了投资机会,同时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最后,由于碳交易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中国保险机构应开展碳交易保险,并不断丰富碳交易保险的品种和范围,以达到转嫁项目风险的目的[8]。

参考文献:

[1]索尼亚・拉巴特(SoniaLabatt),罗德尼R.怀特(RodneyR.white).碳金融[m].王震,王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连平.你知道碳金融吗?哥本哈根争的就是它[n].南方都市报,2009-12-10.

[3]本报记者.碳金融试水中国仍有些“水土不服”[n].金融时报,2009-08-08.

[4]苑德军.发展碳金融对中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eB/oL].新华网,2009-10-19.

[5]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低碳经济研究小组.构建碳金融体系抢占未来制高点[n].经济参考报,2010-04-07.

[6]颜海轶,郁璇.中国碳金融的发展限制和存在的问题[J].华北金融,2011,(1):18-21.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外贸出口;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9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低碳经济成为新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经济的发展不再只是要求效益,而是更加注重对能源和环境的保护,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以往我国出口的商品多数为能耗和污染较高的商品,这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经济的发展。目前,降低污染、节能减排是我国出口企业发展的关键。受到传统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其会改变我国以往的外贸出口结构。

1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毫无节制地开发不可再生能源,导致我国的环境逐渐恶化。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低碳经济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

11低碳经济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能源消耗不断增多,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雾霾天气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必须要治理的地步。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pm25超标所致,而这些细小颗粒主要是工业污染源所排放,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很大。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12低碳经济可以保护能源安全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节能减排毫无认识,只顾着生产实现效益,而从未想过生产对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我国已经面临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严重不足的局面,我国人均的煤炭、石油可开采储量相比世界人均储量低很多,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改变我国现有的能源消耗结构,保护能源的安全。

13低碳经济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经营理念和现状,提高企业的资源有效利用率,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生产的节能减排,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给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必须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将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用在发展低碳经济上。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遇到的困难

21低碳经济与我国的贸易增长形式存在偏差

我国传统的贸易增长形式主要为粗放型,其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存在偏差,无法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而我国工业化发展仍然处于中期,其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都已成型,能源消耗结构很难改变。我国未来一段时间还是要实现工业化进程,这与低碳经济的理念仍然无法吻合,降低能耗、污染、排放这些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粗放式、扩张式的外贸增长形式很难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这些都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22关税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

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对仍然没有实现低碳减排限额的国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其主要是针对钢铁、化工产品等高耗能产品特别征收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关税。从本质上讲,碳关税是美国对外采用的全新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其目的是对自身进行贸易保护。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外贸出口的商品的碳排放量处于首位,钢铁、化工以及建材等产业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都属于高碳排放量产品。碳关税会对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内这种影响将是重大的,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23科技水平落后,难以给低碳出口提供技术支持

低碳经济的特征要求出口的产品载能量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范围。想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应用低碳技术。所谓低碳技术,就是指在能源、煤的高效和清洁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开发、温室气体的捕获等领域实施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新技术,可能涉及化工、建筑、电力等多个部门。我国目前的低碳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这是我国出口商品碳排放量持续最高的主要原因。低碳技术是技术先进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其转让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技术研发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我国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外贸出口的低碳问题。

3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外贸出口可持续发展策略

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应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企业应不断研发全新的技术,实现政府和企业协作、共同推进的战略模式,学习技术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有选择性的应用到我国的外贸出口中,才能逐步实现我国企业的低碳生产。

31政府应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

311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进行低碳生产,提高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最新出台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都涉及了低碳经济的内容。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仍不是十分健全,都是各自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我国还没有专门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对于全新的能源和材料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即使是现有的能源,有些法律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可操作性不强。与低碳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调整,还要不断进行补充。我国要尽快健全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大力发展低碳产品,以促进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低碳性。

312调整能源消耗机构

我国煤炭储量较多,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这种能源结构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能源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我国传统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煤炭能源为基础,这样导致我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5。因此,我国必须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加大新型能源的开发力度,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优化我国能源的结构,实现我国企业的绿色生产。

313调整外贸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低碳经济背景下,第三产业的低能耗特点才是时展的趋势。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产品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这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想要实现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调整以往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产品,以确保我国出口产品符合低碳化的要求。

32我国企业的调整策略

321转变落后的观念,建立低碳经营制度

我国企业想要实现外贸出口的低碳要求,就要转变落后的观念,实现低碳经营。外贸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努力保护环境。企业要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工作,使每个员工都能注重低碳生产。同时可以指定环境评价制度,以督促企业的绿色生产。

322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所应用的低碳技术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我国企业强化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的低碳技术,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引进先进的技术,以确保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低碳生产。同时企业内部要注重先进技术人员的培养,积极进行自主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落后的局面。只有不断的吸收、消化先进的低碳技术,才能使企业掌握低碳生产的关键,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要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时刻关注国际贸易中低碳经济的动态,按照绿色生产的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不断改进出口产品的品种和工艺,使出口产品可以满足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低碳经济主要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生态平衡,以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和谐。我国企业要努力坚持生态进化,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同时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生态系统逐渐健全,以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大化。

323提高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实现出口循环增长

目前,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为美国和欧洲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这就导致我国的出口市场比较集中,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长久发展。我国企业要建立起风险防范意识,逐渐分散出口的风险,综合分析能源、市场以及人口等主导因素,建立起多元化的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不断开发新的出口市场,扩展出口渠道,以防止西方国家对我国企业进行低碳壁垒。循环经济理念要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循环,转变物质流动传统的单向模式,建立起资源再循环的模式,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生产中要不断强化资源再利用的原则,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最终实现优化生态的目的。循环经济要求外贸出口企业要将传统的刚性出口转变为生态出口,在外贸企业的相关企业中建立起循环的绿色体系,以完成资源共享、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低排放、可回收、可循环的绿色生产体系,以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的转型和发展,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

4结论

随着我国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主流,其主要强调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想要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就要不断研发低碳生产技术,转变能源消耗结构和产品结构,才能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要求,最终保护我国的环境,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甫清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出口发展策略[J].价格月刊,2013(8)

[2]裴蕾浅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当代经济,2012(23)

[3]王鹏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外贸出口结构优化研究[J].对外经贸,2013(5)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北京绿色金融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74-02

目前,多数金融行业在发展的时候,没有全面了解低碳经济背景,经常出现阻碍国家经济建设的问题,无法提升环境保护效率,这对国家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

1低碳经济下国家绿色金融发展重要性

低碳经济主要就是利用新能源、技术、金融机制等进行创新,使金融活动中所消耗的能源降至最低。在金融行业明确此类定义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对国家低碳经济下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加以了解,可以看出:自从1997年开始,国外就将低碳经济中的气候变化情况作为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并且纳入了金融行业发展责任中,推行了自然灾害证券,使得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直到2002年,国外还在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并且将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作为核心工作。在2007年的时候,已经成功地研究出新的金融机制,并且此类结构可以全面地实施碳排放交易工作,进而制定完善的体系[1]。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国家必须要借鉴国外的低碳经济实例实施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能够有效降低国家的发展压力,促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同时,低碳经济下的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各类矛盾进行缓解,例如:高污染与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耗能之间的矛盾等。另外,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帮助国家对消费形式进行调整,进而提升国家发展效率。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国家金融行业绿色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与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此类问题重视起来,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着国家金融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的进步,对其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具体问题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国家在低碳融资方面,无法得到金融行业的认可,无法促进金融行业的进步,对国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其次,国内低碳服务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导致出现较多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问题。最后,国家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制定相关政策,并且绿色金融产品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同时,政府对绿色金融产品的扶持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绿色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3]。

3基于低碳经济下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国家经济体系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必须要响应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号召,保证能够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金融行业的进步。在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对上述问题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制定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1)对于绿色金融内部环境情况而言,其他发达国家比我国的低碳绿色金融发展要提早很多年,由此可见,我国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初步阶段,需要不断地创新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保证能够在低碳经济背景之下,更好地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效率[4]。

①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不仅要响应国家号召,还要积极研究绿色金融行业创新方式,研发污水治理的技术设备,不断促进企业调转生产的发展,使金融企业能够向着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生产、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升绿色制造的转型效率[5]。

②绿色金融创新管理机制。低碳经济背景之下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在绿色金融创新的情况下养成较为良好的自律性特点。同时,对于管理制度而言,要对其进行绿色优化配置,适当地减少企业经营活动,进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要对银行信贷进行绿色化创新,完善管理机制,摒弃传统的不良习惯,科学、合理地认定绿色贷款申请,避免因为管理机制过于简单出现绿色金融创新漏洞[6]。

③树立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由于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金融行业发展较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风险,主要因为其缺乏良好的责任感,不能有效提升金融行业的发展效率,并且影响绿色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保证可以有效提升绿色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将危害问题加以解决。

(2)对于外部环境而言,政府要重视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加大扶持力度,不仅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还要出台一些保护措施,以便于能够打破金融行业的传统模式,在创新金融行业的过程中,避免受到经营风险的阻碍。

①建立完善制度。管理人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金融创新经验,不断地对我国传统绿色金融管理制度进行更改,同时,还要对金融保险、金融信贷、金融银行等加以联系,使三者之间相互合作,努力将绿色保险、信贷以及证券推行在市场中,同时,还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保证各个企业之间可以有效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行业更好地发展。

②创新管理控制制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国家绿色金融行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引进绿色金融观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例如:绿色车险、绿色旅游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完善国家金融产品功能。根据具体情况的分析而言,国家应该出台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利用管理控制制度,激励金融企业创新绿色产品,促进国家低碳经济背景下金融产品的发展。

③风险控制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金融行业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保证不会出现影响国家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的问题。同时,国家还要颁布一些法律法规,然后根据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完善。对于金融行业的责任保障,必须要推行绿色化发展,以期达到预定的效果。

④社会效益性研究。国家在对金融企业进行绿色化规范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分析社会效益,并且能够使低碳环保行业能够得到更好的风险控制,进而提升社会效益,促进低耗能的稳定发展。

4结语

在国家实际发展过程中,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低碳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使其符合绿色化要求,减少国家出现的经济损失,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兆仪.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2]胡晓娟.碳金融发展的思考――商业银行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91-191.

[3]刘之鹤.低碳经济框架下我国金融创新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4]张永芳.“十二五”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5):58-59.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8

关键词:低碳低碳旅游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5-113-02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关注,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也不断得到加强,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规划,从改革、开放、服务、管理入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意见还明确指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等系列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1.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及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1.2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

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低碳旅游就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

2河南省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的资源和能源比较丰富,是全国的能源、原材料重要基地;既是生产大省,也是消耗大省。既是生产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目前河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据河南省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2007年,河南省废水排放量296467万吨,氨氮8.54万吨,二氧化硫156.39万吨,烟尘71.27万吨,粉尘41.4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2.22万吨,全省工业行业废气排放总量达到18890亿立方米。但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河南省的“低碳资源”潜力也十分巨大。据统计,2007年底,河南省拥有林地面积207.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3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2%,耕地面积7926.1千公顷,水资源总量65.16亿立方米,湿地面积110.87万公顷。这些低碳资源――森林、耕地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尝试,2009年12月7日,当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日,河南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就已经开始研讨“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在2010年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则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生活,低碳管理,低碳城市等为表征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一场大规模的环境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河南有些企业和个人也认识到了低碳经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河南省在“旅游强省”和“中原崛起”的政策指导下,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旅游产业作为河南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综合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做好河南旅游业自身的低碳化发展,成为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有利地促进河南经济的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旅游业理当先行。旅游本身需要优美的环境,秀丽的山水,而低碳旅游,更减少了旅游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也是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当前在全国悄然兴起的原因。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河南某些旅游企业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展低碳旅游的方针,如某些旅游饭店提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景区试水“低碳游”,构建低碳交通体系,某些旅行社推出的低碳旅游线路等等。但总体而言,这些还只是个别行为,在发展低碳旅游方面,河南还大有可为。

3河南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河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生态大省,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促进“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河南省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以积极的姿态,大力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3.1抓住机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要抢抓机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规划设计和政策支持,加快发展新能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河南旅游加速发展。河南省政府应将发展低碳旅游作为全省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文化强省建设、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统筹发展,将低碳旅游纳入我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发展低碳旅游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鼓励低碳旅游发展政策,制定低碳旅游发展地方性法规。在政策制度上进行创新。一是制定鼓励旅游企业节能减排、降低Co2排放、可再生能源使用政策,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方面进行支持,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鼓励低碳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旅游企业开展低碳项目。因此河南省相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旅游行业发展低碳旅游,出台相应激励机制,让绿色低碳真正成为旅行新时尚。

3.2各旅游企业联动,创建低碳旅游模式

3.2.1旅行社

旅行社应专门设计的低碳旅游产品和线路,以满足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需要。面临低碳经济的呼唤,有一些旅行社已经在着手设计低碳旅游线路,这将会受到那些环保积极分子的旅游者的青睐。但因为低碳旅游不只是代表节能环保,还可能产生额外费用。如拿交通工具来说,到了景区后,如果旅行团放弃乘坐大巴而改乘景区提供的电瓶车,肯定更“低碳”,但电瓶车的费用比大巴高,会摊派到旅游者身上,增加其旅游费用,有些旅游者还是会更多的考虑价格这一因素。因此还是需要旅行社的积极宣传,才能得到推广。因此从旅游业的角度而言,旅行社应充当低碳旅游的号召者。想要更好地发展绿色环保的低碳游,首先要在公民中普及“低碳游”的理念,使“低碳”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参团游客来说,旅行社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3.2.2旅游饭店

现阶段河南省各旅游饭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食、住、行方面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饭店能源、水源和生活物质的使用量,特别注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饭店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用或调剂使用。例如饭店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使用无污染物品或再生物品,作为某些物品的替代物,如使用纸质餐具替代塑料餐具,印有饭店标志的纸质或布质提袋替代塑料袋等。河南省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出台对饭店环保节能的支持和奖励政策。比如推进节能环保,支持宾馆饭店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等。河南省饭店协会可统一印制倡导旅游者加入低碳生活的小卡片,放入客房,号召住店客人,变床单、被单“一天一洗”为“一客一洗”,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

3.2.3旅游景区

2010年初南京中山陵景区就出台了从1月10日起黄标车限行的规定,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正在努力打造低碳旅游景区。河南省的各旅游景区也应拿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旅游指标和举措,尤其是我省的3家5a级旅游景区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和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更应发挥带头作用。目前这些景区已经在酝酿出台低碳旅游团队奖励优惠政策等,在这些高级别景区的带动作用下,应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低碳景区的创建活动。

3.3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旅游、建立绿色生活方式,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普及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相关知识,鼓励人们将低碳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他们形成低碳思维方式。节约能源和资源要从小事做起引导人们更多地选择低碳旅游方式,促使旅游者将环保视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旅游业的相关部门应配合公关部门或环保产业部门开展公关活动。借公关活动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教育,增加公众的环保心理,强化他们的绿色意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绿色消费。旅游广告在传递旅游产品的信息时,也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通过旅游广告来达到教育的效果。河南省应在城市公交站牌以及一些显眼位置应多做一些倡导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牌,让地然旅游深入人心。

3.4积极推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低碳化发展

旅游业相关产业众多,旅游业在低碳发展进程中,要注重相关产业的低碳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使相关产业走低碳路线,减少Co2排放量。由于国际旅游牵涉到长程飞行,据估计,因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暖化效应,国际旅游占有的责任份额高达4%到6%,因此旅游业被视为高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欧洲理事会现已正式通过指令,自2012年将目前还未包括在《京都议定书》范围内的民用航空业纳入碳交易系统,且适用于所有进出欧盟区机场的国内和国际航班。据此,相关产业更应致力于技术创新,开发使用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型交通工具及设施等。旅游管理必须和国际现代化管理接轨,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低碳管理模式,采用连锁管理模式,实现各个环节持续管理,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各国均应支持旅游业低碳发展进程中的相关政策制度,实现技术共享,更好的促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4结语

旅游业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在一年两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整个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去努力和探索。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统筹各相关产业之间、各国之间的联系,寻求适合的低碳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更好的促进总体经济的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7).

[2]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3]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4]闫伟东.深圳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09(9).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9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致使极端天气气候的频繁出现,威胁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国政府积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形成了新型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碳金融作为应对降低碳排放量的金融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所面临的气候压力得到了全面体现,在这一背景下,探索碳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扭转当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金融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更好地支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因此,本文将对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碳金融的产生及涵义

当前,学术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求作为现代经济调节和配置的核心的金融加入之中,并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因素开拓性地引入到金融学中,并使学术界开始关注金融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是以马赛尔?杰肯为代表的经济金融学家。20世纪末期,出现了环境金融这一概念。环境金融的一个重要分支――碳金融,其作为一种新型金融运作模型的只要作用是规制碳排放。确切地说,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

目前,学术界贵碳金融涵义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大体来看,有以下几种:(1)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1]。(2)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分支,主要指创造基于市场的、用来完成环境目标和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工具[2]。(3)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买卖,亦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3]。(4)所谓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开发项目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4]。(5)碳金融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做“碳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5]。

由上述几种定义可以看出,碳金融泛指与限制碳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

二、中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之一,对碳金融的认识较晚。2007年以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等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总过方案,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并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服务,如针对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服务指南等。

目前,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碳交易主要是在CmD框架下进行,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CmD交易份额已经成为全球最多的卖家,同时也是CmD项目的主要开发者,其涉及的交易内容包括CmD项目开发及减少碳排量的CeRS交易。此外,国内关于碳金融的金融活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领域,所谓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对绿色经济给予扶持,而对污染经济给予贷款额度限制等政策手段的信贷方式。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和银监会联合颁布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中国减排领域[6]。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碳金融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碳金融发展迟缓,业务模式较为单一,这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潜力严重不符,造成这一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碳金融的重视度不够

2012年前,中国不需要承担碳排量的减排义务,且在中国,碳金融尚属新生事物,中国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对其还不够重视,对碳金融的作用还没意识到。国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发展空间不看好,对其运作模式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认识水平较低,国内只有部分商业银行开展了碳金融业务,其他金融机构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二)碳金融的交易程序复杂

碳金融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由于经济利益涉及国内减排单位和国外购买企业,社会效益中涉及政府部门和环保企业,因此,在协调多方利益的前提下的碳金融交易程序就比一般的项目交易复杂的多。同时,金融机构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主要针对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这使得环保风险评价程序变得复杂,项目审查的难度和交易成本增加了。以CmD项目为例,项目的开展需要经历项目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实施等步骤,这一开发程序的过程复杂且交易规则严格,故而项目开发和执行不是专业机构难以实现。

(三)碳金融面临的风险较多

碳金融除了面临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外,还面临政府所带来的政策延续性风险,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2009年,哥本哈根的国际气候大会的失望落幕,使得《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将于2012年结束,因此,碳金融的发展将面临最大的政策延续性风险,当前的各种政策制度,在2012年后是否延续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碳金融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此外,中国低碳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生产技术也不成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严重,这给碳金融的发展带来可持续发展风险[7]。

(四)碳金融的配套政策不完善

碳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涉及诸多领域和部门,其发展需要政府、环保及监管部门等的大力扶持,并出台各项配套政策,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碳金融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起到支持作用。例如,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是中国目前与碳金融发展有关的主要政策法规,但是其环境风向评价指标等政策,缺少具体的指导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此外,中国的宏观政策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有限,国内还没有形成对这些项目支持的政府投入机制。

三、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作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需要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中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部门:加强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引导

碳金融发展的特点是政策性强、参与度高以及涉及面广,不但要在碳金融认知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开展碳金融业务,而且要加强企业对碳金融需求的培育,因此,发展碳金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应根据国际通行的环保标准,建立统一的碳金融交易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碳金融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同时,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和国际规则的制订过程中,中国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以期在国际碳交易过程中,中国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有所提高,为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其次,政府应将碳金融的发展纳入到低碳经济的整体规划中,制订专门的扶持政策。例如,可以对碳金融业务提供税收优惠,碳金融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和贷款本金要求降低等。此外,在进行国际碳交易时,中国政府应抓住机遇,鼓励人民币结算,以提高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调查报告;行业经济协调发展

一、引言

眉山作为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市,研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可持续、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了最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眉山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促进眉山经济协调、高速发展。眉山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新型工业化经济优势,如何在实施工业化规划中,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眉山经济的发展现状

四川眉山,是占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地级市。眉山经济实力与经济基础薄弱,撤地建市只有十年历史,经济总量与企业规模都较小。2009年末,全市GDp只有465亿元,居全省第13位。由于眉山是新建地区,多数企业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影响小,重产品经营,轻资本经营。同时眉山紧靠成都,交通便利,地处全省经济最活跃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有利于融入成都,求得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落后是眉山经济落后的根本症结所在,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是投入的不足。眉山市要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这两大难题。对于正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眉山来说,大投入才能有大产出。近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招商引资是借助外力,加大投入最经济、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可是在大规模招商引资的同时,东部许多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大举向西部进军,实行产业的转移。虽然在一方面为当地创造了高额的税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市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可是另外一方面在这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以环境的危害为代价的,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应该根据资源条件,地区区位和发展潜力,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与优势,保护好和引导好各地区加快积极性的前提下,加快工业的发展。

三、调查总结及建议

2012年是“十二五”的关键,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注重环境的保护,将低碳路线进行到底。同时按照“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与成都的交流合作。在农业,工业,服务与交通等各个方面认真开活动,在低碳背景下的。推动眉山经济全面的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眉山作为农业大市,在平衡发展经济的同时,根据地区特色大力发展低碳农业。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通过水资源的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可以修蓄水池,将雨季多余的水储存起来,在旱季利用,这样可以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程度。高效利用灌溉水,提高灌溉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从而产生最大的生产效益。

2、结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开发和建立低碳农业生产体系

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有关技术指导和培训,改变传统的育种观念,利用现代化的方式,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严格的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3、以基地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

围绕拳头产品和优势农产品,进一步调整结构、提升品质、作响品牌,继续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强力推进西部乳产业基地建设,奶牛规模养殖率提高到65%以上。进一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养知名品牌。

(二)大力发展低碳化工业

1、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培育区域经济

眉山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和人才匮乏,区位不占优势导致对外开放程度较低。1999年,眉山的生产总值为114.37亿元,人均3377元,比全省人均低1073元,比成都平原经济区人均低5645元,比全国人均低3168元。在同类的西部城市中处于后位,虽然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可都是粗放型增长,导致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另外,眉山的特色产业也存在盲目仿效和无序竞争,资源的开发无法形成整合效应,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尖锐。

2、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最高形式。眉山资源丰富,钙芒硝储量十分丰富,目前元明粉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青衣江水能储量较大,以坡为代表的三苏文化以及彭祖长寿养生文化等源远流长,旅游资源点多面广,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三)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

旅游资源点多面广,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按照“一山二滩三文化”的发展思路,打好“东坡牌”,深度挖掘以坡为代表的三苏文化和彭祖长寿养生文化等源远流长,抓好瓦屋山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面向成都市场的休闲度假旅游,加强文化娱乐业管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改进旅游开发策略,加强与乐山、成都等周边地区的区域协作,搞好旅游招商引资,加大旅游促销力度。

参考文献:

[1]郭强主编,《节约型社会》,[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王城《论新型工业化及地方经济发展一四川省眉山市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J]财经科学,2005

[3]连玉明、武建忠主编《中国数字发展地图》,[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概论》[m]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200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西部大开发区域政策效应评估》,[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6]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n]社会科学家,2009

[7]严卫华《构建低碳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