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3:42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1

党的十7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它们既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共同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的是“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回答的是“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显然,科学发展观是统领,而二者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要求,都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中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一要牢记“机遇”二字,即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二要贯彻落实“全面”二字,即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要实现“社会更加和谐”这一重要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等范畴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些范畴都应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具有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特点。我国利益关系、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强调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二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更好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建;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两次重大的创新,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深刻阐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准确理解二者的科学内涵,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其提升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包括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等丰富内容。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总结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界定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

(1)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和目标。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坚持全面发展,追求和谐共生,即通过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要求一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共生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其次强调坚持协调发展,追求和谐优化,即要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要体现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制度变革等具体目标,但归根到底都是着眼于全体人民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稳定有序、安定团结。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价值诉求。

(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人际关系层面的和谐;②利益群体和阶层关系层面的和谐;③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和谐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

而要实现公正、有序、可持续、协调发展,以史为鉴,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对整个小康社会建设的指针作用。⑴科学发展观扬弃和超越了那种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又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标准”等重大关系全局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标,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前提。②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它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③它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必须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④它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求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3

[主题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对于我们不断拓宽发展新思路,丰富发展新内容,开拓工作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渊源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和关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思想成果的继承和丰富,从新世纪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它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智、更加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崭新阶段。

(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石

强调发展是基础。他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就指出,“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①认为,中国革命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是摧毁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型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为中国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的原始源头。

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并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此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始终贯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坚定性理念,凝聚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意志。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不断增强,令世人瞩目。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③。还鲜明地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④。的著名论断。把发展定位于第一要务,使我们党更加透彻地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⑤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萌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⑥

进入新世纪,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向全党发出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动员。确立了指导发展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我们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扭住不放”的坚定性,到“第一要务”的鲜明性,再到“科学发展”的高度理性化和系统性,既坚持一以贯之,又逐步丰富发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比如,的论十大关系,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论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稳定压倒一切;的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2条重大关系,以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都涉及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些思想是我们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渊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⑦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最初提法,勾画小康社会的蓝图。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的位置。

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当中,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⑧他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就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了。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⑩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党过去从来没有这样强调过,这是一个全新的论断,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重要战略部署和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明确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标志着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这是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的完善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统一、相互作用

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相互作用,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那么,科学发展观则强调发展的进步性、合理性和有序性,是在和谐中推进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和谐。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

(一)构建和谐社会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

第一,加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它解决了发展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正确目标、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

第三,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以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作为科学发展观本质的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多样性中追求谐调合作、共赢共进;它具有公正性,要求增富济贫;它具有柔和性,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它具有包容性,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尊重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差异。

第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线,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必要也有条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第五,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环境和条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证,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条件。如果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而社会结构调整缓慢,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就业、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等矛盾突出,就会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甚至恶化,轻则使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重则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第六,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实现的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形态的实践活动,它始终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进步相伴随的。物质文明始终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需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物质贫乏、共同贫穷的社会,而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实现的途径。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等问题的科学认识,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基本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但两者的地位又不相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也就是说,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角度看,这两者还不能说都在一个理论层次上。

其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落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真正的和谐社会。虽然我们现阶段还有许多经济政治文化的障碍,但是,也要尽量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使他们享有发展权益。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全面、谐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全面、谐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得以实现。发展是和谐的基础,统筹是和谐的要求,兼顾是和谐的保证。只有以发展求和谐,才能使经济社会不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也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使我们的社会不断达到新的和谐状态。

可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没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观只能是一句空言,毫无实践意义;没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个空想,难以真正实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以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作为科学发展观本质的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多样性中追求谐调合作、共赢共进;它具有公正性,要求增富济贫;它具有柔和性,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它具有包容性,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尊重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差异。显然,以人为本有利于人们在多样性中达成认同和共识,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当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和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转变。

(四)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政发生改变,社会矛盾呈现上升趋势,给改革和发展带来不和谐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得不到解决,那么,经济愈发展,社会就会愈分化。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通过政治改革,健全民主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因此,实现和谐社会,必须让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参与政治的渠道。我们应通过可控制的、制度化的机制,让各种社会矛盾得以释放,让各种社会诉求得以回应,尽可能地消解社会冲突。

(五)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基本着眼点。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过程。而要使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持久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就必须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的良性互动。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系,把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释:

①《选集》第3卷,第108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页。

③④《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6页、第538页。

⑤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⑦党的十六大报告。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都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理念。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并把握二者的内在关系,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认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里的“人”指的是包括社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里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人民享受;“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2005年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社会;诚信友爱,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使创造活力得到支持,使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使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安定有序,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思想,但它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位置。今年2月29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思想其实与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容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对政治、社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蕴含了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转贴于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工程的核心,人首先是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与自然、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要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就会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就会齐心协力回应来自社会与自然的挑战。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正因如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努力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和人与他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和谐,个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和谐,个人人格的健全和谐等内涵。从思想上来说,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能够与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合拍,即能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从人格上来说,人自身要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昂扬乐观,富于进取。从品质上来说,人自身要能恰当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生理上来说,人自身要保持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只要以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才能调和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建设人与人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也是围绕人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时展的要求、历史进步的结论。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还是建立和谐社会,我们都要处处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乃至依靠人、塑造人,处处从方便、体贴、适合人的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落实决策规划等等,既要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开拓日益广阔的空间,又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社会的真正和谐。(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社会化,是要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述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政治、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执政者所推行的各种政治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要,而是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创造活力。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使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人在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形成创造物质财富和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

总之,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加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华、周忠编著.《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

[2]隋志坚.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宁夏党校学报》,2005.9

[3]张静.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科学社会版)》,2005.2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体育课程;改革;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6-0078-04

aStudyontheFeasibilityofConstructivismtoSportsCurriculumReforminChina

LiUXin

(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ConstructivismisboominginChina.However,thecomplexityofitsschoolsandlimitationofitstheoryshouldnotbeignored.thepaperreviewstheoriginofconstructivismandmajorideasandanalyzesitsweakness.itreckonsthattheconstructivismemphasesontheconceptofteacherstudent,focusesonthecooperation,communicationandconstructionofsubjectvalueofstudents.theseideasareenlightenedtotheChina’ssportcurriculumreform.However,constructivismoverlookstheobjectivityofknowledge,dominanceofteacherandsocialvalueofcoursewhichmaymisleadthesportcours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rationallyapplythetheorytothepracticetofacilitateChina’ssportcurriculumreform.

Keywords:constructivism;sportscurriculum;reform;feasibility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方针势头较为迅猛的一种学习理论。自上个世纪末进入我国以来,迅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乃至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建构主义自身发展纷繁芜杂,在美国的一些实践甚至遭遇低谷,加之建构主义更多地是针对高级思维学习活动而提出的主张,其是否适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实践需求,尚值得商榷。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缘起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虽然是近20年来的事情,但关于主体建构的思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谈到“建构”的起源时,新西兰学者诺拉指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1]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

近代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中可以说是构成了一个时代,他关于“建构”的思想是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2]

20世纪7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想被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茨基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另外,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

90年代的建构主义是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而出现的,其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它不仅关注知识表征和意义过程,同时还注意到构建学习环境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意义[3]。所以说,现代建构主义既是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早期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等人的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对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拉维因评论道:“当代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

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并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被称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的一般观点

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有人甚至说,有多少个建构主义者,就有多少种建构主义理论。综观建构主义各家学派的观点,我们可将其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2.1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都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因此,建构主义知识观反对认知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显然,这种知识观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巨大挑战。

2.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2.3建构主义教学观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教学设计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师生、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意义建构是教学活动的终结,也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2]

2.4建构主义师生观

既然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那么教师就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学生必须通过自己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教师不再是以自己的看法及现有的知识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根植于学生的先前经验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伙伴和合作者。

综上可见,建构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反叛,也正因如此,它迎合了美国八九十年代教育改革渴望冲破传统、追求新的教学框架的需求,从而风靡一时,进而对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从我国当前课改所倡导的教师角色的转型、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重构等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影响的痕迹。

3对建构主义的反思与质疑

然而,“近年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时是有些不同意见或颇有微词,以后则发展成愈来愈尖锐的批评”[5],建构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此种际遇,是其倡导者始料未及的。纵观近年来人们对建构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主要集中于对其哲学基础的质疑,特别是建构主义否认知识的客观性与可传授性、过分强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过于夸大学生“意义建构”的作用等观点,更是广受诟病。

因此,尽管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种种主张,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使其在我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对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是建构主义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诸多启发的同时,其自身的局限和不完善也势必带给我们诸多的误导:

3.1运动技术还要不要传授

首先,建构主义对客观知识的否定,反映在体育课程中即为淡化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中最具学科特性的内容。淡化运动技术,其实就是削弱了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事实上,建构主义在美国的风行,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为此2006年9月问世的《幼儿园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6]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突出数学课程的学科价值。美国的这一举措值得我们深思。任何一门学科课程,首先要体现的应是其学科价值,在学科价值中,那些被视为“基础”和“基本”的知识要素被视为学科的核心价值,如果核心价值被轻易否定,学科自身的存在意义恐怕也值得质疑了。

其次,建构主义(特别是激进建构主义)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否认知识的可传授性,主张学生完全通过“概念重建”、“自主探究”等主观建构的方式获得经验,这对一些以智力学习为主的学科课程或许具有某种意义(按照建构主义主张,还要看这些知识是否是复杂高级的知识,否则也不宜采纳“建构”、“探究”式的学习)。但对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学习,则未免弊大于利了。体育课程教学既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也要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多年实践经验证实,正确的动作示范、教师必要的技能讲解对于动作技能初学者而言,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如果盲目照搬建构主义,全盘否定接受式学习,也势必导致体育教学违背了体育课程的学科规律,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下滑。

3.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是“中心”

许多学者在谈到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时,都会把“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作为首要的可借鉴观点。但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强调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等观点,并非当代建构主义首创。古有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近代有夸美纽斯、卢梭等人的自然主义思想,现代又以杜威、罗杰斯等人为代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等人也曾对此进行过论述,可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观点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反映,而“尊重学生主体性”是以“发挥教师主导性”为前提的,二者有机联系,不可分割。

而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讨论,更多的是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如何主观建构意义的机制进行的阐述,由此引发的是另一个问题的争议,即知识究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还是完全的主观建构。显然,建构主义的立场在后者(如激进建构主义)或倾向于后者(如社会建构主义)。那么,如果依据建构主义的极端观点来构建学生的学习角色,将“尊重学生主体性”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上,就有可能滑向自由放任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忽略教师主导地位的极端,使课堂教学丧失了教育的标准,从而重蹈美国教育质量滑坡之覆辙。事实上,早在20世纪中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从做中学”理论,已经导致了美国教育史上的“滑铁卢”。在对教师、学生、知识三者关系的构建上,建构主义与杜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过于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知识,否认或忽视知识的可传授性和接受性学习,过于削弱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引发了教学效率的下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而近年来建构主义为美国教育也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质量提升,反而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例如obsorne在《超越建构主义》一文中写到,由于前一时期激进建构主义的盛行,在西方年轻一代人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反科学的极左观念。基于此,美国于1995年颁布《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其中“已完全抛弃”了1993年版中的建构主义观点,而是采取“科学的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明确表示要重塑教师的权威。[7]

3.3课程是主观“生成”还是“预先设定”

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生自身经验的“生成”,而不能由教育者“预先设定”。受此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体育课程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导向,如机械地将课堂还原成“生活”场景,将扁担、南瓜搬进课堂,既符合了建构主义对“情境”的要求,也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自我“生成”,但体育教学却失之滑稽和无效。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缘于人们对“生成”课程理解的讹误,而另一方面,“生成”课程自身理论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仅仅将知识的来源限定为学生“个体经验”,则未免封闭了个体获取知识的诸多途径。事实上,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个体与外在世界互动的过程,个体学习既包含学习者个体经验的主动建构的部分,也应包括从外界吸收的部分。因此,教育者基于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将人类已有的文化遗产经由“预先设定”、合理的“传授”,以使学习者获得必要的知识体系,同样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强调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契合是必要的,但若就此矫枉过正,完全否定课程的“预先设定”,则可能过犹不及了。

4建构主义对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之可为性

当然,建构主义作为当代学习心理学的重大发展,它所倡导的合理的观点与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仍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学习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沟通、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个体孤军奋战的过程;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究的过程,而不是对周围世界进行原封不动迁移的过程。上述观点强调了三个关键语汇,即“主体”、“合作”、“探究”。可以说,我国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体-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示与影响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主义为我们拓展更多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域,使我们有可能从传统学习理论的限囿中得以挣脱,为建构新型学习方式找到理论依据。但需要强调的是,建构主义只是为我们拓展了学习方式选择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据此取代原有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师角色也提出了挑战,提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成为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与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出有探究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理、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教师可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师应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辩论与合作。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允许并耐心聆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之朝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可见,建构主义为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5建构主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

应用建构主义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时,还需立足于理智、辩证的原则,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5.1正确区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

近年来,“放羊式”教学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再度复苏,而且都打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旗号。显然,这是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曲解,将其混同于“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在发展,即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动态飞跃,其发展的维度包含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动作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等多元维度。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获得来自教师的引导、帮助和传授,需要获得来自学习同伴之间的协作与互助,也需要自身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教师的全部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体育教学是否有效也应以此为依据。

而以学生为中心,极易因为人们的误读,而导致放任式教学,从而重蹈杜威教学改革失败之覆辙。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区分二者的意义,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5.2避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主张

人们在实践中总是习惯于“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选择,当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思潮广为流传时,人们就惯性地认定建构主义之“完美”,之“包治百病”,而对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学主张――如“接受式学习”――则斥为传统、保守而大加否定。

事实上,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奥苏伯尔所言,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知识,而接受学习则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当然,奥苏伯尔所认为的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的接受学习是有意义接受式学习,即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整合、内化,通过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它应该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8]。因此,笔者以为,中小学的体育学习方式应该是以有意义的、主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因为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具有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等被动性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必然成为最有效的、最主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

而建构主义的主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对于补充接受式学习的某些不足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建构主义并非万能的,它只是众多学术流派中的一支,而不宜凌驾于一切教育教学思想之上。因此,教学中应把情境、协作、意义建构和“接受式”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决定学习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并非学习方式本身,而是学习者的态度、方法、认知基础和学习条件等,教师应善于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5.3理性定位建构主义的性质

福斯纳特曾指出,“建构主义不是一种教学理论,它是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那种大全式的教学风格,或者一整套适时的教学技术,既不能从这种理论中提炼出来,也不能被视之为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不过,当我们反思并改革我们的教育实践的时候,记住一些由建构主义推演出来的普遍原则却是有益的。”[9]

作为建构主义的一派首领,乔纳森也力图从理论高度“拨乱反正”,他特别强调:建构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是关于“现实”“知识”“智力”“思想”“意义”等概念的认识论、本体论观念;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学习理论,而是以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为基础的认识论[10]。

福斯纳特和乔纳斯的观点使我们对建构主义的性质进行定位有了依据,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简单机械地移植建构主义的某些做法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建构主义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的认识论,它从本质上要求摒弃传统的以传递为主要导向的学习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或许为我们打破一直固守的教育哲学立场开启了一扇窗户,使我们有机会另辟蹊径,当然也可能这扇窗户会将我们引入歧途。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持我们全方位的审视和理性的判别,从教学实践出发,将建构主义合理的元素创造性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使之真正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

[2]刘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缘起与分支[J].中国学校体育,2008(4).

[3]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莫永华,等.建构主义的澄清与反思[J].中国电话教育,2010(1).

[6]李茂.“数学战”停火基础重获重视美国数学“课程焦点”出炉[n].中国教师报,2006-9-20(第四版).

[7]张红霞.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8]刘昕.浅议接受式学习[J].体育教学,2006(4).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6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原本并不是国际关系学界的概念。它最初被用于教育心理学领域,曾经出现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论述心理发生发展及认识形成的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当中。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被用来说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认识结构。这一心理学基础应用于教育学中,即演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教材(知识)、媒介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对建构主义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社会学领域,建构主义被人们公认为社会学领域内的概念或方法。这也是国际关系领域内的建构主义被称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原因。在这一领域,建构主义主要是指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方法论,即从社会化、规范化的宏观整体出发,研究社会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个体及其观念、身份和行为实践。

国际关系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等找到其深厚的社会学渊源。然而,作为一种足以挑战国际关系主流理性主义学派的全新理论,建构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实它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建立与之相联系的深厚哲学基础。

哲学是什么?形而上地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形而下地说,哲学是人们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方法,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源于人类好奇的本能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题是人。

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社会理论》是全面提出和阐述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温特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建构问题,同时建构了他“温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基础性层面,即第二层面问题,涉及有什么内容以及我们怎样解释和理解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在其理论部分的中心词语是:社会结构,施动者,共有观念,建构。即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由国际体系的施动者通过其共有观念来建构的社会性结构,而非纯粹的物质性结构;即使是行为体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观念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性结构来建构的。这是国际关系几大要素的基本关系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结构和行为者身份是一种存在,观念属于思维范畴,但是这一存在并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存在,而是物质因素和思维共同建构的存在。它们的联系就在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时建构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质存在,同时也是受思维影响的存在。因为世界毕竟只是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几分钟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阳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理性主义所讨论的世界具有客观性,并且可以认识,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主体间才能得到体现。因为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在认知实践中才能实现。

建构主义试图以整体主义和观念主义的方法,诠释国际政治的体系和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观念的建构作用、社会结构和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的阐发带有明显的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痕迹。它所宣称的“探求国际政治环境从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过渡”,追寻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友谊的目标取向,则更鲜明地展现了建构主义类似哲学的价值追求。

二、建构主义与人、社会、观念

在国际关系的动力和构成问题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施动者“国家”实际上是无法看到的,国家行动依赖于个人活动,个人的共有知识再造了国家作为团体人或团体自我的观念,“国家也是人”[4](p272-278)。实际上,相对于理性主义把国家设定为“理性经济人”的那种人格化来说,建构主义更加深刻地分析了个体主义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动者(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构了国家的共同观念,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它甚至把国家比拟为人,但它是一个有观念和主观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符号。从这一点来说,建构主义可以称得上是人本主义。

而人恰恰是哲学的主题。哲学探讨人的肉体与灵魂、生存与毁灭、精神与价值以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主义从具有主观观念和主体认识功能的“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考察国际关系,实质上是在阐述关于人、人的观念、人与社会(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的)相互关系的建构主义主张。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规定了人的存在,而社会的人及其观念共同建构国家,从而建构整个世界。建构主义从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国际关系的实质:即国际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特征上看是扩大了的人际关系,是人以及人们的共有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先验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动的结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观念与价值的“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体现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治现象。它跟国内政治一样,是公民的意愿与选择的多元化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发掘人,人的观念和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联系,把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它拉近了个人与国际关系的距离,使国际关系变得人性化,使国际关系不再是实质上只作为概念存在的“国家”之间的事,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这不能不说是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

三、建构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所谓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价值观则反映人们的需要、取舍、倾向和意愿。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注重价值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哲学的特性。

建构主义的世界观是明确的。它认为,“世界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特定事实,但是它不是先验的、自在的。它是世界体系的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因而也是可变的。这在哲学上就是说,世界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人对世界来说不是无为的。这样,建构主义既肯定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实在性,肯定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又修正了这两者的观点,把这两种理论避而不谈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且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义观点:“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与此同时,建构主义用辩证主义哲学的方法,把新现实主义体系理论所忽略的单位层次因素对体系的建构作用,作为建构主义所要解决的另一个中心问题。而它的答案就是:“结构引导角色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它们的利益和认同甚至角色自身。”简言之,这个国际关系的世界,实质上是体系和施动者(包括共有观念)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状态问题。

与此相应的,在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问题上,建构主义坚决摒弃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所谓价值中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义”。它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施动者国家是个体人共有观念的集合,世界体系是由施动者及其共有观念建构的,体系也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与友谊是正常的个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可以坚决地抛弃“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式无政府文化,从竞争对手式的当代洛克文化状态走向相互友爱的康德文化,从而确保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可以变化,变化的方向是向前的、进步的、乐观的,从而国际关系也将向着和解与和平的方向发展。它断然拒绝了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自私本能导致国际关系悲剧循环的理论,在肯定由于国家的选择和实践的消极和失误有导致国际社会“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的可能性的同时,展望了国际社会的光明前途,并对有实力的大国以及它们的选择和努力寄予厚望。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论殊途同归。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

建构主义成型于旧的国际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国际关系大变革时代,实践的需要呼唤理论的创新,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由此应运而生。但是,理性主义方法统治国际关系理论界已有多年,建构主义如何引导人们摆脱绝对理性主义的束缚,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呢?

建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是整体主义,它从国际体系结构的总体出发,强调体系对国家的建构作用,特别是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首先,它引导人们怀疑理性主义关于行为体身份不变的假定前提,通过两个相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和观念,轻而易举地对理性主义理论的这一固有缺陷进行证伪。国家间关系是变化的,国家之间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义理论派别对此根本无从反驳。然后,进一步归纳得出: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因果性解释基础上的理论假定———国际关系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现实,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方法加以证实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社会历史事件是不可逆转、不可还原的,它只能由我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带着各自特有的知识、经验、价值和道德观念去认知。进一步说,完全客观的现象即使存在,对于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者诠释的所有事件都是人们主观认知的现象,它不能脱离物质因素的作用,但观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国际关系的实质,就是结构、施动者和共有观念的互相建构。建构主义用普通的哲学逻辑方法,向人展示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追问,建构主义最初是何以发现和断言国际关系的这种建构主义特征的?因为观念建构体系,体系与施动者互构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学加以证实的,恐怕这只能归功于建构主义的最初创立者们所谓“智的直觉”了。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就意味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内部各种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关于研究和实现发展的科

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作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直接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特别是它的社会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推进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思路和视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本、思想之源,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又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提升到了新时代的境界。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

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子孙后代永续持久发展[1]。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

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为谁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指

导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属性”,既表明和谐社会论对科学发展观逻辑展现

的关键是本质上的展开,又表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

和谐社会论对科学发展观实践本质的逻辑展开表明,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并非仅仅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良性社会关系状态和实践活动状态,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空间上并存的各种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关系状态,它尤其是指实践主客体及主体际各因素之间,通过良性实践活动和良性实践关系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达到相互扬弃的状态及趋势。这即是说,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演进的内在根据,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实践规律。这种实践规律在本质上不仅表明和谐发展即是科学发展,而且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乃是一个

不断构建社会和谐的实践演进过程。社会和谐作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根据和总体实践规律,进一步彰显了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实行“统筹兼顾”以不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践的本质皆在于在共同富裕

的道路上创造社会和谐,在于通过不断构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和谐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在于通过“统筹兼顾”以达到总体和谐,以及化解各方面、各区域、各部分、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

正确目标、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科学

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

布局,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包括经济发展、政

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3]。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

在于通过不断地化解矛盾达到社会总体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相互促进,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子系统协同共进,在于一切实践主客体因素间的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于通过环保经济和循环经济使自然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社会和谐,它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1]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

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关注的社会建设,主要是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

社会层面上达到的和谐包含在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当

中,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结合社会综合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调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逐步实现人

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是速度、结

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了马

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

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旗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在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为了

谁的问题[2]68。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

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构

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发展。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新晨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

础和动力,也是解决中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离开了发展,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以人为本

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

其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

重和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

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尺度,也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从而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一切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要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再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4]。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活观、实践观、价值观、意识观相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典型理论形态,是指导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科学世界观。而和谐社会论作为

科学发展观实践逻辑的具体化和展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的直接理论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的直接理论指导。这种关系表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理论部.树立和落实和谐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张云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商碧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1):27-30.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8

科学发展观是深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国际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目标在新阶段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世界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坚持两者的统一。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要求,对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探索,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这样一个永恒主题的创造性回答。

第一,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它同党的根本宗旨联系起来,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和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的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是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能动地创造历史同时也不断创造自身的人,是在客观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中不断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人。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增添了新内容。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具体制定和实施“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第三,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并将它有机融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讲话中,明确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到本世界中叶,我国将建设成为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提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思想,把科学的理论设想具体体现于当代的生动实践中。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科学设想与实际生活、前进方向与具体道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思想具体化为实践,同时也不断把实践的丰富经验提炼升华为理论,从而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第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促进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特征描述到本质揭示的转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邓小平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精辟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客观形势,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第三,完善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更加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质量统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上,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建设,再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系统;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越来越自觉和成熟。

三、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通过对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新时期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深化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

第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始终坚持代表广大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着眼于当前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和任务,又瞻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我们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联结点和相统一的具体化,是以往经验、现实需要和未来方向的结合。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9

建构路径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列宁曾说:“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他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5]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建构路径的理论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根基,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资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相关著作中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直接、系统的阐述,而是借助“利益”、“目的”、“需要”以及“理想”等词汇对价值性内容采取的间接的方式来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是“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本质出发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路径进行了探索。他们提出:劳动是人的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根本,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最终标准。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出了重大贡献。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社会建设的时候,社会主义价值观逐渐形成,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建设时期暴露出来的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突,列宁认识到:“目前的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8]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在生产了不发达的情况下,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9]1921年3月,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价值意义上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重视一个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此外,列宁还提出在经济上了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对农业改造,在政治建设上提出了工农群众参与对国家的管理和监督,在文化建设上强调国民教育等。列宁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构路径,通过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目标,重视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宁着眼于社会的实际,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科学回答了现实基础与社会主义价值关系问题,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路径。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2]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路径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就要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工作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强大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和传统。宣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能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形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舆论,强化社会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让社会绝大多数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正确性深信不疑,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就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教育,尤其是健全的教育,能够为某种普遍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内化提供并建立较为广泛具体而持续有效的传播方式、解释资源、知识和智力支持、接受机制。这种传播、解释、接受的科学教化机制及其优越效率,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所难以媲美的”[13]。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因此,必须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全人民。引导全党全人民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这一理论体系来加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引导全党全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学习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树立民众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规律目的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在的一致性

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有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1)两者以“和谐”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追求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坚持全面发展,即坚持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这种和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发展方面,人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和谐共生”的关系,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并优化协调发展。最后,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强调坚持、追求和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两者以“以人为本”作为共同的价值主体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就是以人为本。“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党必须首先回答并解决的问题是,为了谁的利益。我们必须重视而不是忽略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在决策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式时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党群关系,严重的时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发展的人民性是发展的最高的尺度”作为最高衡量标准,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二者以“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经济、政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以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为基础才能为和谐和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增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蓬勃、向上发展,才能够实现和谐发展、振兴祖国。

二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同的哲学基础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两者的共同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观正以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自建国以来,我国对发展观的认识,对中国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思考与探索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从“”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最终形成,这一过程说明我们党对发展观的认识日益成熟、全面、科学,是我们党将唯物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二、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科学的发展观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样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提倡以人为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上是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量彻底贯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当前在不断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必须提倡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其中虽然经济建设是基础,但决不能认为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

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然要发生变化,所以有必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

(3)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得到持续并快速的发展,并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二是要不断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三是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促进区域经济互利互惠,协调发展,搞活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又稳又快发展。五是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在体制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保障。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别是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与进步的体制下,更好更快更稳地发展,使我国各项综合配套措施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