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4:11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1

一、背景

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道“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

二、措施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正确处理和解决“正科”与体音美等“副科”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2

关键词: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

新世纪,我国城镇化在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乡村留守儿童作为快速城镇化转型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主要生活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的贫困地区,他们也需要社会的关怀。

一、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少年强则国家强”留守儿童作为青少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群体的教育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着留守儿童家庭的未来命运,至关重要也亟待解决。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乡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由其他监护人代为照顾,不能及时学习生活自理的能力,接受最基本的家庭教育。乡村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表现为以下四种。

单亲式教育,父母中一方外出务工,在这部分儿童中仅有13.7的是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单亲式教育中有母爱的伴随,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据调查数据显示隔代式教育占留守儿童总量的43.5%,而且祖辈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寄养式教育中留守儿由亲戚代为监护占留守儿童总量的4.7%,采取“散养式”,要求自律能力较高。自我监护式教育大约占留守儿童总量的2.3%,集中在青春叛逆期,喜欢挑战权威。

(二)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就近上学,就读于乡村学校。仅有2%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初中在校率为88%,辍学、厌学现象普遍。

这些乡村学校教育大多以知识传授为主,采取大班额上课,以智育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评价学生标准,体育、音乐、美术等副科的课程分单双周上,一个月就一两节,音体美教师数量有限,成绩不受重视,部分学校环境十分恶劣。

(三)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现状

乡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管教,易受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教育至关重要。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让乡村留守儿童有学可上,并且也开展了一些“心连心”活动走进农村,走近留守儿童的活动,但是频率、次数以及覆盖率很小,成效不高。

在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中政府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条例和法律,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制定了许多地方法规帮助留守儿童,比如四川的青神模式构建“四位一体”教育保护网络,也叫“爱的模式”,但这些模式仅局限于部分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适用。

留守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少了父母的参与,是不完整的;在人生的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人生也是残缺的;

二、完善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对策

必须要明确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体是政府,在政府主导下,家庭、学校、社会辅助共同努力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着力改善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1.政府帮助农村家庭增加经济收入

各级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在政府的帮助下引进科技人才指导农民利用农村的资源,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把青壮年留在农村,就地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通讯设施、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基础保证。

2.政府持续增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经费投入

各级地方政府引导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分配方面,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乡村留守儿童。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优质的学习环境,硬件设施建设完备;软件建设中要引入高级教育人才,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3.政府努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入社会资金

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建设大型的农村贸易市场,规范管理。通过贸易市场这个平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城市企业家反哺农村,充分发掘农村潜在发展资源,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提高农村自我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关乎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体制机制

1.户籍制度改革为留守儿童随迁创造条件

阻碍乡村留守儿童随迁的最大障碍就是户籍制度,政府要加快步伐解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差异,逐渐缩小城乡差距,给予留守儿童地位的肯定,为留守儿童随迁创造条件。

2.改革教育机制照顾乡村留守儿童

各级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分配方面增加对农村学校经费投入,同时分配专项资金面向留守儿童,解决教师配备、图书资源分配问题。

3.为乡村留守儿童规范社会监管体制

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对社会捐赠给乡村留守儿童的慈善基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利用这些社会资助注入学校教育建设和改善困难的乡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三)丰富乡村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

1.有益文化产品入村入户

各级地方政府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保证文化产品真正惠及农村每家每户;开办农村夜校,让农民有机会学习先进科普知识和生活知识,及时更新观念,更好的教育子女;免费公放电影,还有爱心书屋、美丽中国爱心行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

2.学校重视培养乡村留守儿童多彩的文化兴趣

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学校增加组织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校外野游,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通过科技大赛、才艺比赛等竞技活动,鼓励留守儿童亲身参与,在挑战中激发留守儿童的潜能。增加多媒体教学,扩展知识面。

3.政府有效利用媒体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

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对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利用大众媒体组织社会性活动例如心连心活动等等,或以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为素材拍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的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四)营造有利于乡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1.舆论媒体努力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广播、电视作为农村地区主要的传播媒介,为农村地区送去外面世界的新鲜事物。严格规范新闻舆论、电视节目。既正面宣传,改变大众对留守儿童的传统观念,消除大众“事不关己”的心理,又传播“正能量”,形成全社会友爱互助的大环境。

2.校园树新风促进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在学校教育中,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其自我辨别意识的培养,加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在对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等等评比中,树立榜样,形成榜样效应,为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3.公众的监督为健康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

只有政府的监督是不够的,需要公众的加入,在大众的监督下,让留守儿童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阳光下实现。公众的监督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

在不能改变农村儿童留守命运同时,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他的方面,通过政府的领导,全社会共同努力给乡村留守儿童完整的人生,完整的教育。(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梁静茹.关于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王建,石超.中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1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3

农村成职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乡镇成职教育在农村成职教育网络中具有承上启下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承担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其存在的可行性和地位,不容置疑。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农村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而乡镇成职教育却因多重因素,正经历着改组、改革、撤并的现实,并面临淡化、萎缩,甚至被替代的危险,发展举步维艰,出现许多新形式、新问题。

面对现状,我们应该分析原因,积极应对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推进的新形势,用新的视角审视乡镇成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成职教办学之路。

一、当前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据来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乡(镇)、村成校办学所数少于90年代中期四成,如湖北成职教育所数在全国占第29位,该省所辖宜昌市乡(镇)成人技术学校办学所数,在全省占第二位属于中上水平,而该市现所辖八县市五区仅剩三县一区有乡镇成校。乡镇成职教育发展为何如此不景气?原因多多,我通过十多年成教工作实践发现乡镇成职教育发展存在以下方面现象。

(1)乡镇机构改革,各地成职教育机构撤并,工作人员大幅减少,造成了在90年代已发展成的独门独院校舍、财产、资金的大量流失。一部分乡镇成校与中心学校等部门合并后,仅保留1~2名成教管理干部编制,教学设施、师资等己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农民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逐步被边缘化。

(2)教育体制改革,落实以县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是办好普教的有力保障,而农村成职教育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县一级承受着普教重负,没有太多财力投入,乡镇一级财力不足且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农民无钱“买单”学技术,成职教育因经费投入不足,而停滞不前。

(3)乡镇成职教育缺乏系统管理体制。注重在统计数据、创建达标的形式上,没有注重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内容上,最主要的是缺乏一套执行、落实、评估的监督考核机制,难以检验真实的教学效果及办学状况。

(4)“农科教结合”作为乡镇成职教育整合部门优势,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机制,近几年来也逐步淡化。

(5)乡镇成职教育教学设施简陋、师资不足、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办学模式单一、内容陈旧、层次不高,影响农民求学的欲望和乡镇企业主开展职工教育的信心。

(6)不同行业、部门及相关培训机构,围绕各自发展需要,办学很少沟通,条块分割,交叉重复,农村流形于“半天式,一阵风”的会训一体培训模式,使受教育者处于盲目状态,致使许多农村劳动者无法被纳入教育培训行列。

(7)因机构改革等因素,乡镇成职教育自主办学,独立法人地位缺失,活动空间受限,不能呈现出为“三农”服务的主体地位,农村人力培训资源市场逐步被相关部门、社会组织挤占,乡镇成校呈现办学难的局面。

二、产生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影响乡镇成职教育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

(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是长期以来,不少领导认为,农村成职教育是一种“不正规”的教育,忽视了农村成教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二是很多人认为成职学校培养出来的算不上什么“人才”,只盯住初中培养多少上重点高中,高中培养多少上一类大学,受狭义人才观的影响,给成教发展带来困难、阻力。三是从成教投入与产出权衡比较,发挥的效益不太明显,也不象普教那样受大众观注,受急功近利的业绩观思想影响,当地行政领导对发展成职教育缺乏足够信心。认识缺位,重视不够是发展乡镇成职教育的主要制约原因。

(2)成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政资金与教育的巨大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有限的财力只能用在公益性更强的普教上,在一个长的时期内成教投入不足不会有大的改观,增强自身造血的功能的工作机制,办学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尚未形成。成教发展经常处于一种“无米之炊”的境况。

(3)“农科教结合”服务“三农”不令人满意。因领导体制难以理顺,各部门看重自己的利益,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工作机制上缺乏相应约束机制和经费保障,仅靠成职教育部门单抓本应属于行政统筹行为的事项,缺少社会支持等原因,“农科教结合”不令人满意。

(4)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正经历着一个转型的重要时期,加上乡镇成教机构改革“瘦身”,给乡镇成职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特别是一些思想准备不足,跟随时代不紧,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成教工作者,因不适应时展需求,而裹足不前。机构和人的因素是困扰发展的主观因素。

(5)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仍处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对参加成教培训依靠科技增收信心不足。部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只重视物质投入而看不到人的素质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对提高职工素质的积极性不高等,是成教发展缓慢的潜在因素。

三、发展乡镇成职教育的思考

随着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2005年10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等,为农村成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境并存的发展时期,乡镇成职教育必须增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形势,农村成职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的新趋势,必须坚持改革办学体制、教学模式,创新农村人才培训工作新机制,只有勇于走出丛林才能沐浴阳光。

(1)当前乡镇成职教育面临的经费投入不足,培养人才的目标、质量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等,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用产业化的思路和市场经营理念运作成职教育,要变办好乡镇成校为经营好成校。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下,要向民办培训机构、相关人才资源培训实体机构学习他们挖掘市场、分析把握市场的经验。一句话:就是要用企业的理念经营农村成职教育,要用市场的手段组织农村成人。建立起品牌的专业、品牌的师资、品牌的学校,在农村人才资源培训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学校的办学实力在产业化运作中提升,最终实现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双赢互动。成职教育发展产业化,使乡镇成校必须面临的、不可回避实质性课题。早转变早发展,慢转变慢发展,不转变不发展。

(2)职成发展一体化。“成人教育”一词的由来是因其受教育对象是成人,而就其所从事教育内容均属职业教育范畴,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两教”)同属于农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成职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互补双赢。作为高中编制的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有良好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实习基地,但与农民相距遥远,难解农村需求科技之渴,而改革中的乡镇成校虽与农村零距离接触,但缺少师资、教学实习设备、新科技项目等,不能满足成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把成职教育拿入职业教育中心的统一管理范畴,等同职教教师并作为其外派机构,与地方双重管理,实施“两教”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拉长职业教育为农服务链条,实现职业教育由职前教育走向职中、职后教育,实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成职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后盾,发展起来更踏实,服务“三农”更有效。我认为坚持在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以职业教育中心为主管理,乡镇统筹配合管理,“两教”发展一体化,使乡镇成校管理体制重新改革,能切实有效地改变乡镇成校当前办学现状。

(3)整合教育资源,组建社区教育学校。加强由当地政府统筹下的农科教领导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条件下工作的新模式,构筑新的成职教育工作体系,增强为“三农”服务能力。在各乡镇成校的基础上,组建社区教育学校,可设想以县(区)所辖区划为主,把邻近几个乡镇成校联合一起,建一所达到初中建制的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建强阵地,按社区教育工作体系,实施全员(覆盖社区全体成员),全程(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全面(包涵思想道德、基础文化、职业技术、艺术修养等)的教育,克服当前乡镇成校办学所数多,师资、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的矛盾,由“小而多”向“大而全”合并,办成规模,立足于为大农业服务,这也是一种可行的乡镇成职教育发展模式。

以上三种乡镇成职发展模式的思考,不同程度能克服现实弊病,达到促进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的目的。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乡镇成职教自身必须改革,只有坚持正确的成职教改革观、发展观,才能有效克服现实弊病,走出一条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办学之路。

正视乡镇成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其产生现状的深刻原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成教的发展趋势,运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观点,变革其原有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使乡镇成校加快发展,真正肩负起能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任,服务“三农”,推进农业产业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学习化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与文献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4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分析

(一)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及城镇化进程加快

国家“普九”验收,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农村学生能就近入学,达到村村有学校,由于当时执政者缺乏长远规划,“遍地开花”建学校,造成学校布局不合理。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呈现萎缩现状,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以下新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剧减,乡镇每年都在撤销村级学校,造成学校闲置,教育资源浪费;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将自己孩子带到务工城市就读,给城市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大班额、招“条子生”、“送礼生”比比皆是,造成教育腐败。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将形成农村学校将逐步减少,城市学校将不断增加的趋势。

(二)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和城市相比,还主要存在以下差距:一是农村校舍建设面积不达标。尤其是村级完小,普遍只有教学楼和厕所,没有辅助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更谈不上教师住宿用房。教师走教,放学后学校安安静静,空无一人;二是办学设施设备不达标。教学仪器缺乏,计算机生机比低,无“校校通”,图书陈旧,导致很多课程开不起来,学生无学习兴趣,辍学率居高不下,教学质量低下。根据本人调查,大部分村级完小只有一到二台计算机,只能勉强保障学校行政办公,有的学生小学毕业也没上过信息技术课,没见过计算机。所有这些,都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城乡差距大

师资水平的城乡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任教师学历差距、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的差距。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学生剧增,紧缺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招考,大部分农村优秀教师考调到城市,剩下的都是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的教师。农村学校缺乏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专业教师。

(四)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教育自身管理不力造成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在教育资源投入分配上,以城市教育模式为导向,城乡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农村教育不公平也有自身管理的问题。本来农村教育资源已经流失太多,仅有剩下资源又因受到农村学校管理水平与能力等影响而得不到高效利用。相当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对于学校管理心中无数,并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各项工作无章可循。教师教学工作缺乏激情,教学改革得不到落实,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就拉大了城乡教育质量差距。

二、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措施

(一)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加快城乡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主要措施包括:抓紧研究制定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加快实施。在城市建设中,要同步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合理确定学校规模,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学校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农村地区要结合人口和生源变动情况,适度集中、规模办学,生源不足的学校,该撤的撤,该并的并,整合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走“把乡镇中心小学办成上规模的寄宿制学校,逐步撤销生源不足村级学校”的办学路子。

(二)抢抓机遇,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国务院总理在大连看望学校师生,在座谈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总理再次谈到教育公平,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部署,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拟在2014―2018年实施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贵州省教育厅已提前安排部署,要求各县认真做好规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校为单位,清查家底,摸清底数,做好薄弱学校改造规划。

(三)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要建立切合实际的教师准入制度。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农村教师的学科结构,根据教师编制,重点解决中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体音美课程教师编制不足问题,本着缺什么专业教师就招考什么教师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量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学校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怨无悔的从事农村教育事业。三是要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尽量为教师培训提供方便。

(四)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5

一、现状分析

(一)全县教育布局概况

全县幅员面积5678平方公里,辖6镇两乡,82个行政村,216个自然屯,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0.7万。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6所,其中独立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小学11所,村级学校52所。在校学生17,108人,其中初中5,933人,小学11,175人。现有教职工2135人。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5.1万平方米,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为5.48平方米、10.7平方米。

(二)全县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城乡义务教育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新建校舍30所,维修、改建、扩建校舍63所、10.3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消除,b、c级危房低于10%。10所初中有8所为楼房,11所完全小学有7所为楼房。二是农村学校布局得到适度调整。采取撤、并、扩、建,联等形势,撤并中小学校38所、村级下伸点39个,占学校总数的27.9%,全县学校总数由原来的136所减少到76所。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新建多媒体教室15个,新增计算机480台,中小学生机比达到20:1。部分学校还实现了宽带上网,教育现代化水平居全市农村上游。先后建成省一类学校3所,市一类学校7所、市绿色学校5所、市校园文化先进学校2所。四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6.8%,本科率达到24.5%,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专科率为42.5%。培养了部级优秀教师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340人;省、市级学科骨干27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6人。五是办学质量稳中有提升。20__年,全县小学入学率为99.8%;初中入学率为98.7%;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1.5%;小学毕业率100%,初中毕业率99.5%。全县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双科合格率达到97.4%,初中毕业水平测试各科合格率达到87.6%。

二、当前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

我县城乡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巩固“普九”成果的标准也在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我县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步伐。主要表现为:

(一)教育投入逐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需要。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普遍不足。其因有三:教育现代化程度越高,其运行及维护的成本也越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实践活动日趋丰富,学校开支增大;物价指数上涨。国家,省拨公用经费投入确实做到了逐年增长,但每所学校一年仅取暖费一项就几乎占去经费的50%,农村生均305元和425元的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与学校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学校正常运转,跟不上高位均衡发展现状的需要,导致了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中、小学虽然硬件设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但受公用经费高位增长的影响,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中、小学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普遍使用不多,一部分村级小学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桌子、一块黑板的原始阶段,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跟不上办学条件改善步伐。

(二)城镇学校班级“超载”严重。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强烈,加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免除,学生择校现象增多,造成城区学校办学压力过大,出现大班额。目前,我县镇内3所小学及2所初中均存在大班额现象。其中第一小学平均班额59人,年级最大平均班额72人,最少的也在53人左右;实验小学平均班额63人,年级最大平均班额68人,最少的也在56人左右;2所初中平均班额为54人,最大班额62人,最小班额41人。超过教育部颁发的每班上限标准近1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村小布局调整任务艰巨。目前,全县共有60所农村小学、311个班、6464名学生。不足100人的村小50所,占农村小学的83.3%;不足50人的村小27所,占农村小学的45%。以浓河镇为例:17所村级小学、733名学生,校均43人,平均班额11.3人。其中有11所学校平均班额不到7人。最少的一个村级小学仅有3名学生。类似情况大多数乡镇普遍存在。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生源状况急剧变化,全县农村不足50人的微型学校、不足20人的袖珍班越来越多,原来较大的村小变成了教学点,甚至出现了“空壳校”。由于村小普遍规模过小、生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农村办学效益低下,有限教育资源浪费较大。要完成农村小学的科学布局,压力很大。

(四)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的充实,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全县4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3%,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占48.6%。从总体上看,农村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比城区教师大。二是学科比例失调。“小科目”专任教师不同程度缺乏,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缺乏,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三是教师地域分布不合理。多数乡镇受学生人数减少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超编现象,而偏远山区优秀教师又相对缺乏,部分教师多是“民转公”,其

综合素质跟现代教育的要求差距明显。上述现象的存在,体现了我县城乡义务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相适应,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和“平等性”不能落到实处,严重影响着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设进程。

三、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教育一体化是建设教育强县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一体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加大投入,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必须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加大利用国家,省、市投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资金的力度,按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一次规划与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适度调整中小学布局,建设规模适度、设施完备的农村中小学校。学校撤并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听取民情,反映民意,条件成熟一所撤并一所,努力解决学校规模过小,班额、学生过小问题。力争到2013年完成浓河、凤山、三站3个乡镇33所中小学校调整。2014年完成清河、富林2个乡镇19所中小学调整。2015年完成祥顺、乌鸦泡、__镇3个乡镇18所中小学调整。基本实现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科学合理,学校功能完善的目标要求。

(二)促进交流,加快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发挥县内初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多的优势,实施名校带弱校、带农校工程,县内初中和小学分别辐射一个片区,从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向所辖片区初中和小学实施扶持,部分教师实行双向交流、定期轮换;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一一结队挂钩,联动发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轮岗制度。通过名校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提高农校、弱校的办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结合我县现状,目前可以通过“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和“名校+农校”三种模式,借助名校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村学校、改造薄弱学校、扶持新建学校,以名校带动的方式,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行“小班化”试点工作,逐步破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吸引外来人口来我县购房入学。

(三)统筹社会力量,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帮困助学工程。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力量,组建“__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切实保证每一个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城乡贫困户子女公平地接受教育,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县、镇两级政府设立“帮困助学”专项资金,不断扩大全县接受“两免一补”的学生范围。

(四)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优质师资建设工程。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乡村教育村办小学小规模学校

2015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6年4月底,河南省教育厅《以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启动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政策试点》的通知。政策是反映现实的风向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折射出当前乡村教育发展进入瓶颈时期这一不可忽视的现实。发展乡村教育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然而,事实上乡村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文章以村小(村办小学)的发展为线索,揭示现代化进程中村小落寞的背景,探寻村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一、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失落的背景

1.乡土社会的瓦解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农村,于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90年代峥嵘展露,21世纪矛盾凸显[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逐渐开放,人们不再为衣食忧虑之后,传统的社会格局变了。昔日乡土村落厚重朴实的文化、乡情、乡音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凋敝的乡村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论是好是坏,传统的局面已经走了,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变了。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绝对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适应于匮乏经济的一套生活方式,维持这套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是不能再帮助我们生存在这个新的处境里了。‘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远,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是逼人而来的新处境里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2]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家族部落为结构的乡村格局发生着改变,宗法社会渐渐消失,青年一代不在祖辈世代生长之地谋生,“生于斯死于斯”的乡根不在,更多人选择扎根于大城市。加之逐渐开放的户籍制度、最新颁布的二孩开放政策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口结构构成,也逐渐影响着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乡村人口的骤减为乡村发展带来危机,适龄儿童的迁走迫使村小失去生源,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村小的失落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2.“撤点并校”政策的催化

从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政策起,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活动。直至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一政策即“撤点并校”才走到了终点。10年之间,中国农村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指出:十年“撤点并校”使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平均每1个小时,就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3]。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城挤、乡弱、村空”局面的产生,许多农村的孩子因此而流失辍学。这一切说明教育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3.“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荼毒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比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进入“象牙塔”追求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致使传统“天之骄子”的骄傲与风光不在,人才市场对大学生资历的要求愈见苛刻,大学生本身创造的经济价值也颇受争议。现实社会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依靠其生意头脑创收亿万财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近几年不断刷新的“最难就业年”比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信笃。加之,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高额收费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一个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至少需要五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不堪重负。因此,许多农民子弟面临高额的学费而放弃进入大学,转而加入农民工的行列。而且,现在许多农村家长也持有这样的观念:既然孩子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倒不如早早辍学打工挣钱。在此背景下,村小生源逐年流失,使残存的学校发展面临困境乃至倒闭的风险。

二、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困境

1.乡村学生:管不住

截至2013年5月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然超过六千万,而留守儿童又是村小的主要生源。蒋能杰导演历时六年拍就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真实地反应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村小的孩子普遍遭受情感缺失、低质量教育的危害。纪录片中,多数孩子不仅匮乏同年龄阶段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而且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实际上是父辈生存路径的重演。在村小就读的儿童呈现难管或者管不住的状态,其生活、学习状况着实堪忧。这些孩子不仅在课堂捣乱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而且在家也不听监护人规劝。有的逃学私下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小小年纪就沾染了抽烟、斗殴和偷窃等不良恶习。这些少年儿童认为,反正父母也不关心他们,熬到一定年纪出去打工即可,读书或不读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4]。由于乡村学生的精神迷失致使其基本伦理常识的匮乏,以至于在学校呈现管不住的状态,这既让教师痛心和无奈,也使得村小以及乡村孩童的未来渺芜。

2.乡村教师:留不住

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屡见报端,多见于乡村教师工资低少、乡村教师职称难评、乡村教师上升空间小等问题。事实上,村小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其职业认同感偏低。其一,乡村教师工资偏低,致使乡村教师怀疑其职业功用价值。现代化进程中,金钱至上观念横行,有些教师认为农民外出一年打工的创收就是其几年三尺讲台的辛苦耕耘收入,某些教师因此愤愤不平,难以守护“教师”这一清苦职业。其二,村小教师编制有限,上升空间小,前途堪忧。由于乡村生存条件艰苦,村小的师资是由部分代课教师填充,有些代课教师苦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依旧难获得一个国家认可的资格“编制”,所以某些熬不住的代课教师会无奈选择放弃教师职业。另外,乡村教师获得提升的培训机会、升迁机遇偏少,使得某些在编教师一旦抓住“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转到城市里去。而且,近年来实行的“特岗教师计划”也只是短暂的把那些年轻的“血液”捆在乡村,一旦三年期限已满,这些新教师就会摆脱乡村的捆绑,跳槽到条件好的地方去。综上,乡村教师流失是由其自身功利取向驱使,缺乏个人职业认同感所致。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醉心浇灌一方桃园的教师是不会出走的。这也凸显出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的重要性。

3.乡村家长:靠不住

现代化进程中,大批农民逃离乡村转入城市务工,不仅剥夺了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致使乡村文化难以延续呈现荒漠化,也使留守乡村孩童缺少情感关怀而精神迷失。近十年的“撤点并校”致使村小数量萎缩,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寄宿学校,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孩子只有o奈选择附近村小就读。乡村教育因此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状况,而且加重了某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区家庭的负担。因此,部分乡村家长抱着为孩子创造更好经济条件的美好愿望而外出务工。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一年或者几年才回来一次看望留守在乡村的孩子和老人。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留足够的金钱,就是疼爱孩子。殊不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缺少父母的养育之爱,是对孩子心灵成长最大的伤害。近年来乡村孩子长大之后与父母关系不和、问题行为频发便可佐证。加之,一些乡村家长“只生不养”的观念致使其理所当然地把孩童交予留守老人养育,不仅错失了孩童对父母应有的依恋,也错过了孩子成长需要的关怀。可见,促进乡村孩童健康成长,乡村家长不可缺席。

三、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理想图景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已有所改变,乡村常驻人口锐减,乡村文化也日益凋敝,多种原因致使村小生源减少。因此,恢复村小昔日的繁荣既不客观也不现实,为今之计是立足乡村,因地制宜,以乡村学生为本,发展特色小规模学校,开展因材施教的小班化教学;以乡土为根,培植本土教师,为村小留住发展教育的主力军;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为乡村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

1.以学生为本,创办乡村特色小规模学校

学者刘铁芳认为,乡村教育就是培育乡村少年活泼、乐观的健全人格,致使其精神成人,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5]。因此,村小发展应该以乡村学生为本,以促使乡村孩童精神成人为理念。首先,打造优质小班化教学模式。“小规模化”的“小班小校”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村小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复试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学生乐学,引导其发现兴趣以为日后深造奠基;学生厌学,引导其学一技之长为日后生活打下基础。其次,开发地方课程和乡土文化教育。村小应立足当地特色,把乡土文化引入课程,可邀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讲述传统技艺。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民间文化也得以传承。村小对孩童的教育应突出乡村应有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总之,乡村教育要培养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家乡的情感,不管日后村里的孩子身在何处都能怀着一颗对乡村生活感恩的赤子之心。

2.以乡土为根,培植热爱家乡的本土教师

乡村教育的根本主体是乡村教师,留住乡村教师才是村小发展之根本。各地村小应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提供教师学习上升的机遇,使乡村教师的教育事业得到根本的保障。乡村教师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供给与滋养,才能获得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与人生的归属感,才能踏实地守护村小教室的那三尺讲台。另外,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才是村小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并不能适应村小的生存环境,村小教师频繁转岗,教育质量低下便可见一斑。过去的中等师范教育可谓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其为村小发展提供优秀的师资,使多数农民子弟得益而鱼跃龙门。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地发展当地中等师范教育,吸引农村优秀少年入读师范,减免其学费,政府为其提供奖学金,以保证农村学生读书无忧。而且,当地政府应承诺学生学成归来之后直接入编家乡村小教师队伍,并提供其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此外,各省市高等师范学校可试行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招收当地乡村学生,为村小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科教师。如此,学成归来的“新教师”有了生活保障,加之其自幼培植的热爱乡土观念,这些新的乡村教师一般都能根植乡土,踏实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3.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家长逃离农村进城务工,把孩子托付给年老一代养育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错误行为。因此,乡村教育应该转变乡村家长观念,倡导孩童在父母养育下成长的理念。首先,乡村家长应做到从孩子出生到小学毕业陪伴其左右。乡村家长本身应树立“生,就要养育与陪伴”的理念,从孩子咿呀学语、学会走路,到孩子性格与习惯的养成,乡村家长都应该事必躬亲,不能缺席。这是父母与孩童树立信任与加深情感交流的关键期,也是培养与子女亲情关系的重要时期。其次,家长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稚子而言是为参照,所以乡村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父母缺席儿女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亏欠,金钱也无法偿付。陪伴,才是最温暖长情的慈爱,因此,乡村家长应以儿女健康成长为念。

――――――――

参考文献

[1]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卷四)[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刘金松.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十年“撤点并校”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eB/oL].(2012-11-19)[2016-3-20].经济观察网:http://.cn/2012/1119/236260.shtml.

[4]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实证分析;均衡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教育经费上实现均衡发展。在教学设备上追求优质资源的相对平衡,最终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衡的教育机会以及教育条件;在师资力量上追求教师的相对平衡,城乡的教师配备也该均匀;在经费上应相应的增加农村学校,因为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差太远,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下面将选择江苏省为个案,随机抽取180所公办初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100所高校的校长以及教师进行访谈以及研究,问卷数据采用的是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研究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分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1.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资源水平亟待提高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尽管农村义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城镇的整体办学条件优于农村办学条件,在农村义务办学中,又发现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在这中间,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学校已经加紧修建办公教学楼以及宿舍。如表1所示:

表1江苏省2011―2013年学校建设统计总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最近两年小学学校在扩建,比中学学校多20所。城区学校的生均面积要比农村的生均面积小,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面积比较广,同时人数比较少,进行征地修建学校比城区要方便得多,看一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不仅要看学校的建设面积,更应该看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以及图书馆设置等,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在很多的学校计算机教师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或者在一部分农村学校的计算机不能够正常使用或者是使用次数比较少。

2.城乡教师力量差距比较大

长期以来,江苏省对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仅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城乡教师力量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影响了农村教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表2所示:

表2江苏省2011年―2013年教师年龄以及职务结构分析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年龄上来看,差距最大的就是40-55,56-60岁这两个年龄段,因此,农村教师老龄化的趋势比较严重,应该对农村教师的格局进行调整。

3.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差距有所减少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价值理念,因此,在学校的教育经费上得到了很大地体现,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城乡学校的像美术室、音乐室以及心理辅导室之类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对农村学校大多设有相应的室内体育馆以及篮球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普通小学的城乡差距在发展上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初中的差距还是有待进一步缩小。

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江苏省的城乡义务教育上还存在发展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尽早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

1.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增强师资力量

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实现师资力量的平衡,通过上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教师出现严重的老龄化,同时年轻教师慢慢流失,年轻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由于城镇的教师工资高于农村的工资。在农村,教师的自身利益得不到重视、居住条件也比较简陋、福利待遇没有城镇学校的待遇好,因此,更多的年轻教师愿意留在城市,不愿意回到农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村的教师队伍缺少生机,应该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只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收入保障,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来到农村教学,打破当前农村教师老龄化的格局,从而留住优秀的年轻骨干教师,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因为年轻教师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观念比较新潮,对现代的新型教学设备比较熟悉,能够熟练使用教学设施。最终才能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同时应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在闲余时间送教师到国内教学比较好的学校进修,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投资

针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财政补贴,要构建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从而规范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通过借鉴英国的经验,可以设立农村学校的最低预算标准以及预算最低保证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行政府统筹安排。其次,应该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广泛地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可以采取集中资助、定点资助以及按时资助等,开展多样的捐助活动。最后,对农村的资金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主要是实行好“收”和“支”这两条管理,最大限度地做到专户专存以及分账结算等。

3.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要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奠定物质基础,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平衡。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首先,政府、学校、教师等应该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应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其次,农村学校应该加强学校管理,积极培养优秀教师,引进年轻骨干教师;最后,教师应该不断自身能力加强,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更好地适应农村教学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莉,万春.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及其收敛:基于江西省的数据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12).

[2]彭青.从教育经费视角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4).

[3]沈卫华.兼顾公平与效率:英国基础教育拨款政策的调整[J].教育科学,2007(9).

[4]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2).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8

关键词:乡村教师;逃离;回归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40-02

在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力,农村则还处于被动的追逐状态,并且逐渐呈现出乡村经济与文化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割离及价值对立越发明显。尽管为缓解这种对立,国家实行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政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导致了城乡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公平。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性差距,师资成为了决定乡村教育绝地重生的关键所在。“缺少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才是乡村孩子失学的关键内因。”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土却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最终选择逃离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呢?

一、迫于无奈,选择逃离

在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塾师”到近代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各自的一份贡献。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更加艰难。在一份关于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怠倦感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低、纠结的职业成就感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倦怠感。

面对现实的乡村教育处境,乡村教师在职业态度上隐隐发生着变化: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逃离还是回归?对于年长的乡村教师而言,面对外界的挑战,被迫选择了“混日子”的工作状态,因为文化生存状况告诉他们,在学校之中,尽管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回到家里,就只是一个庄稼汉,最终只能将自己视为“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只是附加在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农民身上的“光环”。当突如其来的城市文化冲击他们的乡村生活时,年长的乡村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自信,一种迫于无奈的“混日子”心理。常常表现出疲于应对新课改,疲于追逐城市步伐的存在危机感,就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生命意义。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去接受城市教育之后又回到农村的个体。在骨子里常常认为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走出去”、“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这种心理自然影了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表现出对于城市生活的难以割舍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被迫接受,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无法接受乡村生活的恬静淡雅;习惯了城市文化之中的快节奏,无法忍受乡村文化的慢意蕴。对于这样的改变与不适,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从言语与表情中自然会透漏着对城市的“向往”,从行为中展现着对农村的“回避”。置身乡土,却很少走出乡村学校,融入乡村,融进农民家里,了解“乡土文化”的可爱之处。

乡村教师这种逃离的职业态度,是否真的是迫于无奈呢?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呢?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与核心点是乡村教师对保持乡土并作为生命存在的“根”――乡土文化的基本态度。如何面对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乡土文化”,如何重建乡村教育之中的“乡土文化”是由逃离转向回归的唯一出境。

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中提到:“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人生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能成为清洁健全的人。”面对社会转型,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的当下,乡村教师最好的坚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的亲近离自己最近的乡土,置身于乡土文化,摆脱“乡村中的异乡人”的头衔。

尽管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进程,它代表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程度。当下中国农村不断的加快自身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乡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在做着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乡土文化”开始敞开心扉,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层含义,并且在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并未遗失自己。

三、保持乡土,回归本真

费孝通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原因在于要从基层上增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性暂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的基层。”可以说,中国的基层还要看“乡土社会”,在中国它不仅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还应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根”。离开了乡土气息的乡村教师就好比离开了水的鱼儿,要让他们如何生存和保持活力!离开了乡村教师的乡土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失去了动力,尽管他(她)的四肢十分强健,但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乡土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更离不开乡土文化,保持乡土气息,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能够在遭遇文化困境的状态下,保持那份自信。一方面,对现代文化有全新认识,将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不忘本且记得生他(她)养他(她)的那方水土,回归本真去理解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期盼与渴求,真正与他们心连心。“最美的乡村教师”会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选择扎根乡土,寻找乡村文化的真谛,走进村落,走进田间与地头;选择活在学生中,也活在乡土与村落中。注重将学生与家长也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四、结语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和成功者,作为优质乡村教育的代言人,作为曾经借助乡村教育实现自我身份转化的人,有义务回归乡土,担负起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营造共同文化圈的重任,自由的、乐于奉献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乡村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而非“局外人”。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157.

[2]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很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20.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9

关键词大学生城乡性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性教育不仅促进社会的安定,而且对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起着一定的积极的作用。由于城乡地域的差异和教育的不平等,城市和乡村大学生在性教育、性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了解和认识城市和乡村性教育的现状差距,可以为性教育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学生方面主要对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的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33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性问卷是300份,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城乡大学生的性教育、性经历、性观念、性知识现状及改变性教育现状的策略,调查工具为课题组自编《关于大学生对性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2调查结果分析

2.1大学生城乡性教育现状

2.1.1城乡性教育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城乡性教育接受状况对比

参与本次调查的城市学生55人,占调查比例的18.33%。农村学生245人,占调查比例的81.67%。

正规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在当代大学生中,16.6%的农村学生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22.9%的城市学生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可见,城乡性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从整体看,城市和农村学生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比例相对较低。完善和普及性教育及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2.1.2城乡大学生了解性教育的途径

图1城乡大学生了解性教育的基本途径

如图1所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性教育的城市学生占82%,农村学生占50%。通过相关书籍了解性教育的城市学生占42%,农村学生占31%。通过与友人交流了解性教育的的城市学生占30%,农村学生占28%。通过父母了解性教育的城市学生占15%,农村学生占10%。通过学校了解性教育的城市学生占20%,农村学生占16%。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城乡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相关书籍了解性教育途径的差距最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城市信息覆盖和信息流通比农村好。

2.1.3父母和老师对大学生性教育的影响

表2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性教育的教育

造成城乡性教育差异的原因很多,如表2,31.32%的城市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公开和孩子讨论过性教育问题。但是只有16.6%的农村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公开和孩子讨论过性教育。可见,造成城乡性教育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受文化程度和观念的影响,农村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对“性”问题相对比较隐晦,农村的学生对“性”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但是城市学生由于其父母和老师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接受的“性”教育相对比较多。在对专家的访谈中大部分专家明确表示教育差异在城乡之间是客观存在的,性教育尤其比较突出。农村的观念相对比较保守一些,对性的话题比较敏感。城市学生由于受其身边人的影响,对“性”比较开放。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对于婚前的看法,有不少学生表示不反对婚前,甚至有部分学生赞成婚前。有的学生则认为无所谓,只要顺其自然就好。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性观念也逐渐开放起来。①

2.1.4城乡大学生的性经历

表3城乡大学生的性经历

如表3所示,当代的大学生有一部分已经有过性经历。其中,城市中28.9%的学生有过性经历,农村中14.7%的学生有过性经历。城市和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过拥抱和接吻的经历。正确的来源于健康的性心理,健康的性心理需要讲究文明、科学、卫生的表达的方式方法,以便做到心理与行为的统一。②大学生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必然会产生性冲动和性要求,出现性意识、性幻想,处于性憧憬和性饥饿状态。③而大学生要等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合法通过婚姻满足性要求。但是这段时间的性能量却是一生中最高的,所以学生性经历,是为了缓解和满足胀满感,解除性紧张带来的躁动不安。④

3结论和建议

通过学生调查和专家访谈,可知道形成“城乡性教育相对匮乏和性教育不平衡”的局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对其全面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为大学生提供相关性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1)农村的学校可以和城市师资力量和资源丰富的学校合作办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交换老师。⑤缩小城乡性教育的差距。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可以开展一定的学生交流活动,可以让城市和农村的部分学生交换一定时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感。

(2)重视性教育的课堂教学,在必修课中渗透性教育或在选修课都是学校可以采取的教育方式。必修课可以在心理学与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对学生性道德、责任的教育。在文学课中通过爱情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等。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文明的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3)针对高校的性教育,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隐私问题,学校请有关专家或医师来举办课堂专题系列,系统讲授有关性生理知识和性卫生知识。学校均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对有关疑虑、困惑和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可发放通俗的性科学书刊和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群体的和个体的普及教育。通过学生和老师的相关交流,对其出现的性问题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可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为其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课题资助:本文受到河西学院第三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25课题资助

注释

乡村学校教育现状篇10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仍然堪忧,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普遍短缺,尤其是在一些条件艰苦、老少边穷的地区,中小学教师更是严重不足。

农村师资现状堪忧

2006年3月,教育部师范司委托江汉大学对全国22个省区的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专项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5个令人担心的问题:普遍缺编、流失严重、补充不足、素质偏低、待遇不高。

2005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对江西、河南、海南、广西、四川、青海六省(区)15个县、109所中小学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发现西南某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达2.6万人,全省农村小学师生比仅为1:28.3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20.3;初中师生比为1:23.35,而全国为1:19.4。特别是在一些省贫县、国贫县,教师缺编数量更为严重。

而即使不缺编,乡村的师资也难以为继。东华理工学院基层公共事务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江西省宜黄县统计局官员李昌金,曾经长期在宜黄县一些乡镇做关于农村教育状况的调研。他发现,多年来,由国家大力扶持、社会各界慷慨捐助,通过“校园配套”、“双基达标”、“希望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等措施,大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大部分村级小学都新建了校舍。然而,才过去几年的时间,人们突然发现这些通过巨大努力建成的学校竟然成了燕雀们栖息的“天堂”,不少孩子远走他乡去“借读”。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教师。

一个教师包教几个年级,这就意味着教师一天到晚都得上课,连备课和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抽时间更新知识。调研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下课铃一响,教师一个个满脸疲惫、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办公室,然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闭目养神,他们显然要利用这宝贵的十分钟来恢复一下精力,因为铃声一响又要上课了。

事实上,在我国乡村中,这种状况绝不止发生在宜黄县。近十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农村教师队伍状况问题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指出,农村教师严重的紧缺,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师资短缺的深层原因

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致人才流向城市

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始于1976年的教育结构改革:教育系统内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为学生上大学作准备。这使城市教育可以继续接受政府的各项资助保障,而农村教育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全面下放到基层,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农村教育开始背负上沉重的资金压力,以至于捉襟见肘,不堪重负。资金和人才自然因为"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而流向城市。

据悉,1985年以前,国家财政每年还有对农村每个中学生31.5元、小学生22.5元的教育拨款。1985年这笔款取消了,改由农民自己办教育。乡、村两级教育经费由农民上交教育附加费承担,农村学校改扩建也由农民自己集资,仅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到300-500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等人2004年在一个县作了调查,发现十年间这个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自中央和省财政的资金只占0.1%,县财政的投入占到了6.3%,有34.5%是乡财政投入,其余主要是农民自己掏的腰包。乡里的34.5%,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特产费、教育费。

不合理学校撤并加剧农村师资萎缩

庞丽娟教授长期在甘肃、宁夏、贵州等贫困地区进行调研,从2000年开始专门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做了提案。2006年全国“两会”上,庞教授递交了《农村中小学布局应因地制宜》的议案,引起了国务委员陈至立的重视。她在这份议案中提到:在一些地方,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上有问题,盲目地撤并学校,求多求快,所以把大量的村小学和教学点都撤并了,原本孩子可以就近上学的,但是现在孩子可能要走五里地、十几里地,甚至有的时候要走二十里地去上学。还有寄宿问题,十多岁的孩子生活自理、自控能力差,非常需要有人照顾,而乡中心小学面对一下涌入的大量低龄学生,显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或没有这个能力。

另外,如果孩子就近入学,他回家还可以做一些割猪草、喂猪、带弟妹、烧火做饭等事情。但如果他住校了,这些原本可以由孩子承担的家务劳动,也都由家长来承担。这无形当中就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就会造成更多农村孩子失学。

以宜黄县南源乡为例。这是一个偏远的小乡,距县城40公里,共有8个行政村56个村小组,全乡0.84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到0.8万人。这里山峦起伏、千沟万壑,人口密度很低,据说每平方公里只有107人。2000年前,全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完小和教学点46个,代课教师56人。2000年以来贯彻网点调整精神,调整为现在的村完小6所、教学点5个,教师42人。各类教学点竟然从47个减少至11个,幅度非常大,教师人数也减少了14人之多。大规模撤并各类教学点对这个地广人稀的山区乡镇来说,使分布在各个自然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少则跑五、六里路,多则超过十里之遥。

正因为如此,农村中小学生开始大量流失。学生的流失又进一步加剧农村师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城镇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编制问题加剧农村师资紧缺

不恰当地压缩教师编制是农村教师紧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编制是由国家人事部门核定的,由教育部门执行。编制多,钱也就多。

现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受制于教师编制,编制标准主要根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按2001年事业发展的基数确定。其特点是仅仅考虑了师生比一个维度,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按照2001年的办法,初中阶段,农村是1∶18,县镇是1∶16,城市是1∶13.5。农村的学校班级人数少,但是年级多,门类多。农村教师一个人往往身兼几职,课时重,钱还少。

农村教育问题专家、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说,有的地方缺岗,学校有编制,但是没有人。如果是一个大专毕业生来授课,600元的月薪。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愿意来。所以学校更愿意雇三个代课教师,每人200元,把编制补齐了。与此同时,教师的工资收入也就被拉了下来。

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拉大加剧农村师资流失

新中国成立之初,无论是农村的公办教师,还是城市的公办教师,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干部。在计划经济年代,只要国家干部的级别相同,工资水平差别不大。这种平衡一直维系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教师的工资有大幅度提高,而农村教师由于投入问题、编制问题等因素,工资提高幅度很小,甚至根本无法提高,城乡教师的工资差别慢慢出现了。到现在,这种差距越来越大。

收入差距增大必然导致农村优秀教师想方设法“往高处走”。全国政协委员虞音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教师流动几乎处于一种单向、无序的状态:由边远、贫困的农村向乡镇,乡镇向县城,县城向大中城市,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地区教师人心思走、大量流失的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严峻事实。

据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学流动教师中将近90%为骨干教师,有的骨干教师在城市培训时就被直接挖走。东北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在江西省调研时了解到,近四年中,某农村中学有36名业务骨干教师,包括副校长、教导主任等,被广东、浙江、福建以及本省内的城市学校招聘过去,大大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类似现象在全国很普遍。

师资补充机制不建全恶化农村师资短缺

目前,很少有师范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有的即使来了,不久很快跳槽。农村地区靠大量的代课教师支撑着基础教育。特别在一些条件艰苦、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很多甚至全部是代课教师。据新华社2005年报道,甘肃省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到小学教师总数的28.2%;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代课教师比例更大,如定西市小学代课教师占农村小学教师的46.1%,庆阳市占32.7%,陇南市康县占38.5%。可以说,代课教师的存在,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短缺的困难,他们为我国基本实现“普九”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但目前我国代课教师一方面待遇偏低、生存状况极为艰难,另一方面普遍缺乏专业的教育训练,构成复杂,素质也更为参差不齐。

缩短城乡师资差距迫在眉睫

根据今年两会上作出的部署,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此外,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早先实行过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重返大学校园。

那么,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有了保障后,政府还要为农村教师做些什么?

确立教师公务员身份

庞丽娟教授认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农村教师身份不明确,地位、工资、待遇都偏低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

要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就应该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身份和法律地位。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稳定和素质提高。

在今年两会上,她提出了确立教师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她说,义务教育是由国家免费提供,具有鲜明的强制性和公共性。教师承担着国家的公务职责,为了改善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保障他们能够全面有效地履行公务职责,建议修改《教师法》,明确义务教育教师作为教育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建立义务教育教师的教育公务员制度。

健全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

目前,国家重新开始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是解决我国农村教师匮乏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根本目的上看,师范生免费培养的核心在于“师范生毕业后须去基层教育岗位工作一定年限”这一条件。不过,有专家分析,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免费师范生政策在具体实施中会遇到一些现实阻力,比如可能会降低考生的报考热情等。部属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还需有制度保障。必须改变农村学校现有的薪酬与回报、管理制度与体系、社会环境等保障制度。

首先要修改教师编制制度。农村教育专家袁桂林教授认为,缩小城乡师资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首先要改变现行编制计算办法。应从学校教育实践的操作出发,不以行政单位来计算,而是以学校为单位来计算。编制的计算方法也不应该仅仅注重师生比一个维度,还应该考虑任课门数与教职工比,周课时与教职工比等因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与教职工比。袁教授介绍,南方沿海地区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合作,除了保证工资之外,不论城乡学校,都保证解决人寿、伤残、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四金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城乡教师收入的差距。

袁教授还提出要放宽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在国家公职人员中,教师职务确实具有某些特殊性,诸如,既要教书,还要育人,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等。但袁桂林教授认为,这种特殊性不应该成为教师职务评聘过程与别的职务不同的依据。别的职务评聘可以实现评聘分开,为什么唯独教师职务不能评聘分开?袁教授说:“我们在江西省宜春市调研了解到,该市教师资格和职务分开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福建省泉州市也在实行教师资格和职务评聘分开的制度。实际上,评聘分开还是评聘合一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宜粗不宜细,只要符合国家宏观人事管理制度,就应该允许各地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而将代课教师纳入师资管理范围,也是农村教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从岗位管理入手,淡化公办或代课这种身份上的区分,对同在教师岗位的人员不应该有身份歧视。确因岗位需要短期聘任的教师,必须从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招聘,并与之签订有期限的聘任合同,实施合同管理。

另外,应该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袁桂林教授认为,这包括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和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近年来,各地建立的教师交流制度,大多属于前一种制度。这类制度一般是运用政策导向,引导超编学校教师调整充实到缺编学校任教,城市超编教师调整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但是,在这种制度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将教师交流与评职晋级挂钩,导致乡村学校教师感到,"乡村学校是城市学校教师练手的地方";二是,交流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且不知道下批交流人员是否还接续进行。显然,这种制度有一定缺陷。因此,要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建立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很有必要。

出台农村教师流失补偿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