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实践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6:31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1

[关键词]江西共大;三农;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和农民一直都是立国之本。毋庸置疑,若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重视“三农”问题,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对我国国情的深刻领悟。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国家把发展生产、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头等大事。江西共大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办起来的。历时22年的江西共大不仅探索出了一套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更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江西共大是如何贯彻落实“三农”的?仍然值得人们去探索与借鉴。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发现问题是智慧之匙,分析问题是关键之举,解决问题是进取之路这三个方面。

1发现问题是智慧之匙

其一,基于农业需要发问。农业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农业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备受关注。江西共大的“三农”问题意识也把农业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发现问题时也基于农业需要。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尽快实现农业的“四化”,江西共大应运而生。建校初期,江西共大就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改造农业需要科学与人才的支撑。那么,“江西共大应如何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农业技术队伍呢?”就成为其亟待考虑的问题。为了解决吃饭和读书的问题,江西共大坚持劳动建校,学生边劳动边学习,经过长期的努力,教学和生产从根本上达成一致。但由于缺乏经验,在生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劳动任务规定不恰当、教学时间与劳动时间安排不当、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矛盾的等问题。因此,江西共大继续秉持基于农业需求发问的原则,提出:如何很好地完成教学与生产任务,保证搞好生产,又搞好教学?半劳动半学习到底学到学不到东西呢?实行半工半读是否会降低教学质量?等问题。

其二,着眼于农村实际发问。毫无疑虑,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着眼于农村实际发问,势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在分校选址这一问题上,江西共大一改其他全日制大学办学选址的原则,着眼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敏锐地觉察到当时农村现实需要以及现实困难——既没有技术,也缺少人才推动农、林、牧、渔、副多种生产的全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因而为了掌握技术,培养农业人才,它将分校都分散办在山区和农村,用当时的话说是办在贫下中农家门口,以便可以就近解决农村的缺乏农业人才、技术问题。学校创办后,江西共大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开办国家少花钱,农民受教育的社会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必然产生。不仅如此,江西共大招的都是农家子弟,学的是农、林、牧,为普及农村的科农知识和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此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使得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服务,促进教劳结合?是江西共大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三,立足于农民利益发问。江西共大认为,大多数的农民在物质上是无产阶级,在精神上是文盲,这一情势由传统教育造成的。传统的教育是花钱的教育,没钱就读不起书,仅这一条就把广大的农民子弟关到学校的大门之外,批量生产了大量农村文盲。农民没上过学,文化素质较低,要说的说不清楚,要写的东西写不出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困难。传统的教育体制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受教育权利,也截断了农民发家致富之路。再加上,农民自身的局限性,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只有国家办学,不能群众办学,群众只能接受教育,不能办教育,办教育、办学校只是少数专家的事”等思想的束缚,使得农村“文盲”大军日益壮大。毋庸置疑,发展教育是改变农民命运的重要途径。江西共大立足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想农民之所想。提出:“为什么农民做大学都没有资格?”“我们到底在为谁办教育?”等问题。

2分析问题是关键之举

其一,坚持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过程是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举,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环节。分析问题时,坚持全面分析,是克服主观性、片面性结果的关键之举。因而,必须坚持全面地分析问题。江西共大创办之后,社会各阶层仍然对江西共大这个新生的事物产生了种种疑虑。有人提出:江西共大以生产劳动为主,教学为辅,不像个大学。那么,江西共大究竟是搞好了还是搞坏了呢?对于这一问题,江西共大坚持全面分析问题,一个学校好不好是多方面的,应该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并着重强调: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另一方面是生产劳动的好坏。首先江西共大一成立就受到人民的拥护,招到好多学生,不证明我们是搞好了吗?其次,学校建立起来后,学生没饿坏,还发展了生产,还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这不是挺好吗?再次,我们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全国都知道江西共大,这也不坏。最后,1961年,农村遭了灾,江西也莫能例外。但是粮食产量仍然可以保持或略高于去年,因而,我们的成绩是伟大的。有人说我们搞坏了,我看是搞好了。”

其二,秉持革故鼎新。革故鼎新简言之就是敢于破除旧制,突破旧思想,站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分析问题。江西共大一向坚持革故鼎新的分析方法。在建校选址的问题上,江西共大重新思考了学习的办校目的以及办校宗旨,坚持革故鼎新,认为:不能把分校建在城市,江西共大是为农村服务的,应把学校建在山区,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后备军,培养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提前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这样不仅能够迅速解决学校的生产自给,还能直接开发山区,更能把文化带上山,因而将大多数分校都办在偏远山区和農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每办一所共大分校就相当于建设一个新农村。针对城市知识青年中普遍存在的“爱城市,厌农村,重工业,轻农业,愿脑力劳动,不愿体力劳动”等旧思想问题与就业问题。江西共大依然坚持革故鼎新,指出:“青年人要进大学,有机会还是要进江西共大。”学生在江西共大经过教育与锻炼,破除旧思想,端正新思想,形成爱劳动、爱人民的优良品质,既可以掌握了现代化的工农业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新的生产技术,不论在哪里都是国家又红又专的人才。

其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奉行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江西共大,必然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江西共大认为:一切知识是从生产劳动中日积月累而来。如果人人读书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学会生产,弄不到饭吃,无疑会饿死在书堆里。因此,光读书不行,必须走半工半读的办校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习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充实理论。此外,江西共大强调:教学方法要以實践为基础,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劳动,不仅政治理论上有了提高,而且在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比如:养羊、养兔、野生油料和野生纤维的鉴别、采集、利用等技术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经过试验总结,上升为指导性理论。因而,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与用紧密结合,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行三大结合。换言之,即实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实行教师、技术工人和学生相结合的方针,造就真正地有知识懂技能的人才。

其四,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曾将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无独有偶,江西共大也同样强调这种分析方法。众所周知,江西共大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为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应该开设哪些课程为生产服务呢?江西共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农村、山区和各垦殖场的特点和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各分校根据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与经营重点。在山区的分校,以林业为重点,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在平原和湖滨的分校,应以粮、棉、油为重点,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在丘林地区的分校,应以粮、林、牧并重,各分校均应争取实现粮、钱双自给。同时,江西共大还根据当时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开设一些短期的会计,质保等训练班,实行长期的专业培养和短期的训练相结合。此外,江西共大在教学方法上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校制宜,因系制宜,尽量使得生产内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指出:在有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地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要抓多种经营,在有条件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的地方,大力发展林、副和畜牧业,采取重点发展与多种经营并重的方法,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程度。

3解决问题是进取之路

第一,教育支农。邓小平曾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江西共大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一直强调,依靠教育支撑农业的发展,通过教育进行技术扶贫。针对如何设置专业的问题,江西共大明确指出:不论何种专业,都必须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学习内容要贯彻生产服务的方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比如兽医专业,如果只了解疾病防治,不注重实践中提高饲养管理技术,不系统地学习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就不能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再如:造林业,如果只学习造林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造林、育林等生产技术,没有森林调查设计以及林副业生产,也不能满足国营垦殖开发和综合利用山区资源的要求。因而,专业的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且不能分得太小,要注意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为支撑农村发展服务。为了真正做到教育支农,还要对农民、对学生进行技术扶贫,安排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科学研究,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以此对农村进行技术扶贫。比如:针对杂交水稻良种培育的研究,农作班的师生经过两年多的实地研究和精心培植,终于在当地率先制成第一批良种,成功总结了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的经验,并积极向社队进行宣传与推广。可见,江西共大通过教育支撑农业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扶贫的作法,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生产。

第二,教育亲农。江西共大在办校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农民、帮助农民、亲近农民。不仅注重知识扶贫,更注重情感扶贫。针对如何设置系科这一问题。江西共大将系科的设置与资源条件适当地结合起来,使得生产内容和教学内容大体上一致。为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开展群众性的试验研究活动提供了便利。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师生请老农担任技术指导,主动向群众学习,并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总结群众经验结合起开,使学生学到农业模范、先进生产者的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与农民群众的情感,亦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需要。而在毕业生的分配问题上,江西共大继续秉持这一原则。由于江西共大培养的学生来源于农村,并服务于农村。因而,毕业生按照“社来社去”的原则以及培养目标进行分配,分配到垦殖场、农场和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参加一年以上的生产劳动学习,然后根据表现的好坏正式分配工作。那么,毕业生在参加生产劳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与农民同劳动同学习,这样就拉近了江西共大与农民的距离,达到了教育亲农的目的,为普及农业技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当然,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点,江西共大的校领导认为:那都是暂时的,只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遵守群众需要和群众自愿原则,真正地为民服务,这些问题就能解决。并强调:学校的教育就是为民服务的,不能出现“教民”分离,应该把生产记录念给老妪听,如果老妪听不懂就改,就继续改,直至听懂为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毕业生更加贴近农民群众,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真正地落实教育亲农。

第三,教育惠农。毋庸置疑,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才能为农村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江西共大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把教育惠农当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众所周知,江西共大是在“三无”即没有校舍、没有设备、没有经费的条件下把学校建起来的。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减轻国家负担,江西共大强调生产建校,并制定了为农村建设出力的办学思想。本着教育惠农、经济扶贫思想。江西共大在教学上紧紧围绕为农民和农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就近建立生产基地,就近解决生产问题,促进教劳相结合。此外,学校专业的设置也是立足于农村的需要而设立的。比如:“1965年,针对农村缺医少药、医学院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的问题。”江西共大总校应需增设一个农村医疗系,要求学生全部社来社区,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培训毕业后全部回到农村从事医疗工作,这一举措使得教育的成果惠及农村、农民,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半工半读的江西共大不仅解决了生产自给,使国家少花钱多办校,而且对开发山区,建设农村,支援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人才、资源的支撑。

作者:田丽娜

  [参考文献] 

[1]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汇编.《半工半读育新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65. 

[2]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创立及其沿革[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3]江西农业大学综合档案室编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重要文献资料汇编[B].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档案馆,1995.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2

一、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

农业人口再就业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话题,而所谓农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很多,而且要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剩余的劳力将更多,如何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多少。实践证明,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当今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非农产业。同时,实践也证明,农民在城市就业能够与城市居民形成互补,并不怎么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

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就业的引导工作,并逐步稳定在城市,为将来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好准备。事实上,我国现在已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城市就业。资料显示,2011年底,我国商业就业总人数为4970万,农民工1997万,占就业总人数的40%;建筑业就业总人数为3893万,农民工2959万,占76%;制造业中乡村劳动力4506万,占总人数的54%。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就必须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劳动力一样的待遇和福利并平等就业,同时,也要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便利,改革户籍制度就是必须的了。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所幸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实施了最大的政策便利。

同时,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为农业人口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以防过多增加城市的压力。

二、重视招商引资,不但工业要招商,农业也要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也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承包商,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这项措施和吸引人才入农业交相呼应,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进入这些承包商的门下,进行技术研究指导或者是市场开拓。

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化途径,江苏和浙江一带就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而成长起来的城市,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好方法。

三、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但目前的农业实际引进人才是很困难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改革。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符合要求的就要向他们承包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有一定的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必须引起重视,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切实的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3

关键词:农村人口转移;新型农民;土地流转;粮食安全

农村人口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产物。工业化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的自由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世界历史来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国,都必须经过这一条道路,因此,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人口的有序转移,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国外农村人口转移的相关理论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

该理论由美国学者刘易斯1954年创立,该模型是以二元经济体系为参考背景,假定城市没有失业现象,农民只要自愿,都能够在城市里面有工作可做。城乡收入不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唯一决定因素,只要城市工作所得的一般收入高于农业劳动所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这一过程直至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工业部门完全吸纳,农村收入和城市收入趋于相同,城乡二元差别消灭,国家经济达到完全现代化。

2.唐纳德・博格等人的“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理论从运动学的观点进行分析,指出人口转移实际是两种相异方向力作用的结果。在人口转出地有一种推力,如自然枯涸、农村劳动力过剩、较低的经济收入等;而在转出地有一种拉力,主要是家庭相聚的欢乐、社交网络的扩大等。推力和拉力相比,推力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人口的转入地,拉力因素是起着主导作用,比如相对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待遇、较舒适的生活条件、较完善的受教育机会等。

3.费景汉―拉尼斯模式

1961年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之上,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相似;到了第二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劳动力的弹性供给逐渐降低;到最后,工农业生产率达到均衡,传统农业完成到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理论模式强调了农业生产率提高的积极意义和农业对工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出了农村人口转移主要取决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的提升。

4.托达罗模式

1970年托达罗提出一种人口流动模型,认为“期望收入”差异是农业劳动者转移至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无论城市是否存在失业现象,预期差异的大小制约着迁入城市人口的多寡,结果造成城市失业率猛增,农村劳动力缺乏严重,最终影响农业发展。由于这种预期差异的存在,即使在城市有严重失业的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仍然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因为这些进城的农村人口,即便不能很快就业,但是在城镇待的时间越长,获取工作机会就越大,因此,他们宁愿在城镇静待时机。

二、国外农村人口转移的实践

1.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的实践

英国农村人口转移的特点是“圈地式”强制性转移,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其决定性动力。英国面积狭小,耕地面积比例更小,人地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益紧张。早期发生的“羊吃人”圈地运动,迫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当然,这一运动调整了英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大农场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模式。18世纪中后期爆发的工业革命,采矿业、制造业、商业、运输业等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有了质的变化,大量的人口从事于这些行业。随着产业的发展,19世纪英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广泛的就业机会、生活设施对农村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经过长达四个世纪的实践,英国实现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1]

美国农村人口转移的特点是自由转移。工业化浪潮的勃兴是其主要动力。美国是经过开疆拓土、西进运动,实现了人口的转移。美国地多人少,工业化初期就显现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然而,美国在19世纪末就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化的进展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农业劳动率大大提升,地多人少的窘境被克服;同时,农业机械化解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又迅速被工业化吸纳,人口的转移不仅没有使农业衰落,农业的现代化反而促使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美国的农村人口转移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三化”协调,相互促进,使美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

日本农村人口转移的特点是政府干预下的“跨越式”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日本和英国一样,都是岛国,人多地少,日本政府特别注重扶持规模化的自主经营农户,对于小农户,则鼓励其转向非农产业。1971年,日本通过相关法律,以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相互协调发展。日本非常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30年代,其工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始终大于人口增长率。而且,日本对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视。[3]

韩国农村人口转移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中进行最快的,特点是大规模向大城市转移。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奉行重工轻农政策,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可以说韩国是在农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实现了农村人口转移的。但韩国有丰腴的资金,可以支撑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当然,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大城市,造成了严重的住房问题、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城市病。[4]

印度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与中国情况相似,农村人口转移问题非常突出。政府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资本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不足,极大的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而且政府刚开始对农业也不重视,为此政府努力发展乡村工业,在乡村发展工业项目,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使农村人口在乡村之间转移。由于工业和农业的失调,印度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非常缓慢。[5]

三、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问题

1.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不利于人口的良性转移。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使用权仅限于集体成员,现在农村的土地流转主要限于农民之间。现在农民进城打工,如果挣不到钱,还是会回到原来的一亩二分地的,加上有些农民基于传统观念,把土地当成自己的命根子,宁愿把土地抛荒,也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甚至有些农民即使在城镇发了财,还是要回到老家盖房,盖而不住,造成浪费。因此亟需改革现在的土地制度,加速土地流转,促进人口良性转移。

2.城镇化发展滞后不利于人口的有序转移。首先,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农村人口的均衡转移。城镇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口承载能力不足,很多城镇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人口到城镇后,不能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落后的城镇户籍制度,造成所谓城镇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之分,大量的进程务工人员因没有城镇户籍,而无法享受到城镇居民应有公共福利待遇,农民虽然职业有了转换,但是农民的身份受到很多限制,农村进城人员变成城市里面的“候鸟”。

3.农村人口自身的素质问题影响转移的数量和层次。现在农村转移人口中大部分人员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他们进城后,只能从事一些较低层次的劳动,难以涉足高层次的职业。这种情形造成所谓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缺陷: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农业现代化,也不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

四、国外农村人口转移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每个国家国情有异,所形成的农村人口转移模式和理论也有很大差别,当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和理论指导时,一定结合要我们自身的情形,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政策措施。

1.农业现代化是农村人口转移的基础。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随着农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化经营,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资源被解放出来。[6]美国在发展经济之时,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就被确立,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成功开启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印度长期对农业不重视,农业发展停滞,其农村人口的转移非常迟缓。

2.工业化是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动力。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对农业劳动力产生一种需求拉动,韩国农村人口之所以可以快速转移,与其实施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密不可分;而印度的工业化进程直接从资本密集型起步,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非常有限,农村人口转移速度迟缓。

3.城市化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居住空间。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等改革,不仅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而且使其享受到现代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这对农村人口转移起到巨大的助力作用。当然,在发展城市化道路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情况,走大中小城市有序发展的路径,避免像韩国城市病的情形发生。

4.农村人口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民居住地、职业、身份等方面的市民转换。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城市的兴起与农村人口转移、农业现代化等重大因素相互推动,不但农村输出农民,而且城市有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城市化基本设施可以接纳农民并逐渐把他们转为城市居民。我国这三者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当然,国外有关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的上述理论和实践,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由于各国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国情不同,这些经验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对这些理论和实践,要有选择性的借鉴。

[参考文献]

[1][2][3][4][5]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

[6]吴亮.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比较优势升级的经验[J].《世界农业》2014年第1期.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4

《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研究》始于1998年。从1998年起,我们就深入到全市的山区丘陵乡镇,一边搞调研,一边搞培训。经过三年的策划筹备,我校2001年10月21日举办了《乡村成人教育与实现农业科技化关系的研讨会》,江油市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教育、科技,劳动及涉农部门相关的局领导,全市成教专干,学员代表共计100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时任江油市市委副书记陈朝先博士说:“武都成人学校的工作实践,回答了乡镇成人教育该怎么做的问题”。经过十年的实践总结,2009年10月,我校申报的《武都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课题,在江油市人民政府立项,2011年11月申报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科研两类专项课题《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研究》立项。课题以江油市偏远山区丘陵33个乡镇的农民工培训为实践研究的样板。

江油地处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狭长,地域差异和气候差异明显,西北部为山地,坡陡谷深,幅员面积2719.93平方公里,包括下辖的40个乡镇,其中33个乡镇是山区或丘陵,幅员面积占全市面积的90.8%。海拔高度在800米――2356米之间。中南部涪江两岸为250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占江油辖区面积的9.2%。全市总人口87.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59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区和东北丘陵乡镇,非农业人口23.89万人。江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一样,随着农村就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生存要进城,他们要面对重新择业,要面对陌生的新岗位,要面对与传统农民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他们迫切地需要学习新的生存技能,提升就业竞争能力。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新品种的推广,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的要求,即使是务农,也必须不断地学习农业新知识。63.59万农业人口中,需要就业技能培训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有21万人之众,准小学毕业生和基本识字的人多,占的比例较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其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低,经营观念落后。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是决定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增加劳务收入的核心要素。但是,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培训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专门场地,设备,师资,也没有足额的培训经费。为帮助偏远山区丘陵富余劳动力稳定有序向非农行业永久转移,我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的实践研究。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产业大军的迫切要求。《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成人教育事业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课题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稳定机制,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农民工培训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框架为: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适应就业市场需要;挖掘整合企事业技术资源,保证专业师资需求;利用企业设备场地,创造实习实作条件;自力更生与巧用社会资金,建创业培训基地,引领示范;移动课堂,送教上门;按需施教,规范培训过程,确保质量;调查研究,训后跟踪,持续培训。在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和全面造就新型农村人才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化解了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因财力有限,对青壮年劳动力综合就业技能可持续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1国外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的理论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农业产出迅速增长不是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是需要靠向农民进行人力的投资,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以及就业的扩大。德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改革,其哈茨计划最突出的政策走向就是强调要进一步帮助失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法国为保证农业教育培训任务的落实采取了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培训,特别农民的培训,而且有经费固定的来源。俄罗斯对失业者进行咨询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独立谋求职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恢复信心。

1.2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培训的政策。专家学者和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也积极开展了有关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如南昌大学许小青、柳建华的《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颜坤英的《欠发达地区农村闲置人力资源培训》研究。这些研究较为全面地总结出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未能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民工的有效培训方式尤其是培训模式体系的建立等问题。

2课题研究取得的效益

2.1理论效益

2.1.1经过十年的时间研究总结,获得了第一手来自山区丘陵乡村成人技能培训的基础数据,为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制定乡村成人技能培训政策、为培训管理机构制定管理细则提供理论依据。

2.1.2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有效途径,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

2.1.3找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省事,省钱,高效的实践操作方法。

2.2实践效益

实践成果1: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不断地开展市场调查,未雨绸缪,总能让农民工学员选择到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专业。一所只有4个人的学校,十多年来始终走在就业市场发展的前面。

实践成果2:充分挖掘整合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技术资源,利用社会各类专业人才资源,以满足农民工培训多专业培训需要,化解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师资经费不足的难题。

在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学校纵向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坝职中及市内的农业、畜牧、林业、商贸、科技等企事业单位挂钩。长期聘请了27位专家型的专业教师,其中包括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和绵阳职业技术学院7位教授,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培训专业师资奇缺的问题,为政府节约了支付供养专职专业师资的费用。

开设专业和聘用专业教师来源情况统计表(1.1)

平均每年师资使用情况暨节约财政供人员经费对照表(1.2)

六年(2007-2012)共计培训8286人,其中机械、电子、创业等外出务工技能培训4959人。6年累计办班242个,平均每年办41个班,培训1382人;除寒暑假,每个月开办4个班。每个班包括招生组织建档、理论和实习教学需要平均1.2个月时间,每个培训班需要招生组织教师,建档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师,后勤生活教师,就业指导安置教师需要4人,全年需要教师24人.而武都成人学校2007.7-2012.7只有4个在编教师通过自培可上8门课程,其余教师按需聘请。所有临聘教师工资都是在培训项目经费中列支。学校每年为江油市节约财政供养人员13人,每人每年工资福利4.5万,每年为财政节约供养资金58.5万元,六年为地方节约财政供养人员经费351万元。

实践成果3:因地制宜,整合企业、事业专业设备和场地,用于技能培训。为欠发达区政府化解了因农民工培训的场所和设备不足的难题。

针对青壮年就业技能培训不仅专业科目多,而且要求培训机构能提供学员吃住所需的生活设施、多专业实作实习所需的设备、设施和场地,我们充分挖掘整合科研、事业、企业相关单位的专业设备,作为技能培训的实习实作设备,满足了技能培训涉及到的电工、焊工、电子装接工、车工等工种对专业设施、设备和场地的需求。

为政府节约所需各专业培训实作设备投入统计表

像我们这种开设了10个专业课程的学校,需要至少247万元的设施设备投入。与攀长钢机电公司、攀长钢建筑公司、长山实业公司、南方安装公司、绵阳肯洋科技公司以及市内涉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联系挂钩,利用他们的专业设备和场地。为政府化解了农民工培训的生活设施、实习场所和设备不足的难题。

实践成果4、移动课堂,送教到乡村。化解了政府对培训场所投入不足的矛盾

一所仅有4个人的学校六年培训包括机电、创业、农业新技术在内10个专业共计8286人。降低参培学员的参学成本,化解他们的参学困难。如果每年要把1381人的农民工培训学员,都组织到我们学校参加理论培训和实作培训,那么每个月要在校培训200人。其中刨去外出实习的,最低要保证110个床位。需要55个房间和相应的食堂,需要修建1000平方米生活用房,仅此一项保守估算就需投入180万元⑶。

经过十年培训实践整理的学员在基地住校培训成本统计表(4.1)

表(4.1)中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工学员在50公里以外的培训学校培训每天最低开支69元,培训学校开支65元。

课堂前移到偏远山区丘陵学员所在的乡镇村培训成本统计表(4.2)

每一个学员在当地培训,比在平均50公里以外的学校里培训,平均每天节约53元,培训学校增加了教师的交通差旅费,按学员平均人数算每人每天11元。平均按20天计算,每个学员少投入1060元。培训学校增加220元交通差旅费。每年培训1381人,可以帮助参培学员少用146.38万元,培训学校从农民工培训项目经费中多支出30.38万元交通差旅费。六年共计为8682名学员节约培训支出920.29万元。培训学校增加开支182.29万元。为学员个人节约的经费是培训学校增加差旅费的504.84%(5.04倍)。

实践成果6:课堂前移,激发了参学热情,化解了参学畏难情绪。

为探索适合欠发达地农民工培训的方式方法,课题以江油偏远山区、丘陵学员为样板。十多年来,我们坚持这样做,为我市的雁门、六合、枫顺、石元、北城、大康山区和偏远丘陵乡镇培训农民工4560人。零距离体验了解学员在生产中的困惑和实际需求。长期把培训课堂办在学员的家门口,化解了因文化水平、年龄、资金、观念意识等因素造成的参学畏难情绪。提高了参学率,为普及务工技能、农业新技术、宣传卫生知识,普法知识起到重要作用。

实践成果7:自助餐培训方式,随到随学。

自力更生与合作办学,因为有足够的专业师资和校内外实习场地设备。对特殊专业、特殊人员(残疾人员、特困人员、回归社会人员),采用随到随学自助餐培训方式。

利用社会资金和自筹资金相结合,在校内建立科技实作实践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焊工、车工、电工、电子装接、缝纫、创业、设施农业教学大棚、天麻育种等实作基地,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特殊学员的学习需求。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参培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每一个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独立核算微型企业,几个独立核算的实习基地形成了一个创业示范园。真正做到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践成果8:创办基地,引领示范。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复员军人学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利用社会资金和自筹资金相结合,在校内建立科技实作实践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参培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每一个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独立核算微型企业,几个独立核算的实习基地形成了一个创业示范园区。使创业培训更加贴近实战。为大中专毕业生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学员起到了很好的积极的示范作用。

实践成果9:调查研究,训后跟踪,持续培训。

在普及培训后达到初级技术职称的基础上,经过三到五年的实践,再把有技能提升愿望的优秀农民工,新型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文化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从2010年开始,开办了农民工机械加工技能精品培训、创业经营精品培训、农业新技术精品培训共230人。结业后经考核鉴定都能达到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这些学员再回到岗位后,成了务工队伍里的技术骨干,创业精英,农业创业的骨干带头有人,有的成了村干部。如:文助槐,尚发友,周雪梅,巩明胜,杨万松,黄永桥等,成长为村书记,村长。

学员典型事迹简介:

何国松,男,现年56岁,汉族,家居江油市偏远山区的雁门镇大桥村三组,家中5人,除妻子在家料理家务外,与两儿一儿媳四人常年在家乡一带承包农房新建。2008年参加砌筑工专业培训,取得中级等级证书。培训前,家庭年纯收入三万元左右;培训后,抓住灾后农房重建契机,组织相关从业人员36人,形成建修队伍,承揽农房重建工程,一般四、五户农房同时进行建修,2009年共建农房21户,修建民营企业厂房一处,家庭年纯收入25万余元。2010年春节后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已建修完工12家农房,创收10万余元,计划今年的修建工程量超去年,家庭年纯收入达到30万元。何汝进,男,现年36岁,汉族,家住江油市偏远山区的雁门镇柳坝村一组,家中3人,妻子在家种包产田和料理家务,他一人常年在家乡一带搞农房重建。2008年参加砌筑工专业培训,取得中级等级证书。培训前,家庭年纯收入一万元左右;培训后,立即带领周边人员7人,承揽农房重建工程,2009年共建农房11户,年纯收入8万余元。2010年春节后至现在将有3户农房建修完工,创收15000余元。

黄兴龙,男,47岁,雁门镇园坝村一组,于09年01月参加武都成人学校在雁门教学点举办的机械加工焊工专业培训班,学到了一门技术。培训前曾先后在茂县、汶川、平武等地的水利工程、高速路工程的隧道中打钻,月收入2000元左右,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对健康有害。由于年龄较大,外出打工又无法照顾家里。09年03月用在农校学到的焊工技术在雁门场镇开门面,从事以电焊为主的维修加工经营,月收入3000元左右,还可以照顾家里,如房屋重建,就可利用不逢场的时间自己修建,仅凭人工费就将节约近万元。

姓名:鲜益祥,性别:男,年龄:36岁,民族;汉族,地处雁门山区。家庭人口3人,爱人从事农业,孩子读小学。培训前家中人员在家务农,因无特长,只能从事常规农作生产,收入颇低,家庭一年的收入总计约一万元。2007年下半年通过春雨工程焊工培训,取得焊工中级等级证书,家里人员除务农外,鲜益祥在家开店从事铁艺焊工,承接一些焊接活儿,有时也出去包些焊工焊接工程,培训后至今仍然从事该工作,现在家庭焊工收入和农业收入每年共计约五万余元。有时还到北京、天津等地结一些焊接工作,改变了家庭生活和经济状况。

姓名:马连俊,性别:男,年龄:42岁,民族:汉族,汉,家庭人口4人,其中爱人在家务农,两个孩子读书,地处雁门山区,培训前,在农机站从事电工,由于没有电工证,只有在家附近做些电工工作,家庭总收入年8000元,2007年11月,通过春雨工程培训后,取得焊工中级证书,从此从事焊工和电工工作,也出外打工,现在年收入约4万余元。

杨厚明,男,1967年出生,东兴乡朝天村人。2008年7月在东兴成教参加电工班培训,取得电工中级证书。家有人口五人,原来生活一般,在外以劳力挣钱养家糊口,参加培训后,在上海电器厂上班,主要从事电力设备安装、维护工作,月薪3500元。现在的收入是以前的2倍还多,家庭经济状况已十分明显的改善。

伍兴太,男,1970年出生,东兴乡全意村人,初中文化。2008年7月在东兴成教参加中级电工培训,取得中级证书。家有人口三人。在参加培训前,在外间断打工,当过船员,但是这些都未能改变其贫困生活,参加培训后,自主承接小工程,收入不菲,现在在川矿重装上班,主要负责电器管理和维修,收入很高,家庭经济面貌焕然一新。

2.3具体成效,形成了武都农民工培训模式。

2.3.1内引外联,开门办学。我们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长钢技校、中坝职中以及各乡镇成教校合作。与攀长钢机电公司、攀长钢建筑公司、长山实业公司、南方安装公司、绵阳肯洋科技公司以及市内涉农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联系挂钩,充分利用各企事业单位的优势,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就业导向、政策指导、实习场地、就业安置等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2.3.2建立基地,引领示范。我们在校内建立了焊工车间、机加工车间、电子装接车间、缝纫车间、计算机室等科技实作实践基地;建立了农业大棚、植保实验室、天麻有性育种实验室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对参培农民工进行有效的示范引领。

2.3.3送教上门,移动课堂。我们把大学教授、高级畜牧师、高级农艺师、机加工高级技师请到乡、村办学点,开办电工、焊工、建筑、电子装接、电脑等务工技能培训班以及生猪养殖、鸡鸭养殖、生姜栽培、辣椒种植、天麻栽培、果树栽培等专业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我们在江油市雁门、战旗、东兴、新安、永胜等山区和丘陵乡镇,设置村分校、建立培训基地,采用移动教室、移动课堂的方式,送教上门,实行小班制培训。

2.3.4按需施教,确保质量。学校按照农民工就业需要开设专业,按专业要求开展培训,按计划确保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

2.3.5调查研究,训后跟踪。一是训前摸底调查,对服务区农民工结构、素质、就业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考察农业生产、农民工转岗需要的培训内容及劳务市场发展趋势,确定培训专业。二是训中调查,对参培学员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培训策略。三是训后跟踪,对学员培训后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做好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

2.4我们实践探索总结形成的:省时、省钱、高效、适用的农民工培训方式方法,得到了参培学员、同行的认同,得到了主管部门、各级领导、专家学肯定,各级新闻单位的关注。

2.4.12010年,省委政策研室调研组来校调研后,李世金研究员在《四川经济日报》上发表了《从“武都模式”看农民工培训之路》的调研报报告,报告称:“是具有四川特色、江油特点的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劳动力稳定有序、持久转移的再就业培训方式⑹”。调研组在给四川省委的调研专题报告《关于加强新时期我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调查与思考》⑺中写到:“武都模式:立足市场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增添了农民工培训的生机与活力”。

2.4.2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力求趟出一条符合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成人终身教育的路子。我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09年1月在江油市人社局直属学校长钢技校推广。2011年春,江油市教体局工作要点要求:“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要深化和推广《武都农民工培训模式》⑻”。

江油市2009―2012年推广武都模式后的直接经济社会效益

从2009年武都模式推广到2012年,共培训50957人,剔除企业培训和城区就近培训的学员17000人,在山区丘陵培训33957人,每人每天在当地培训节约53元,培训20天,就为33957个农民工学员节约开支3599.44万元。在不增加的设施设备投入的条件下,使江油全市提前实现了农村成人综合技能培训普及和提升培训。促进了山区丘陵农村成人的就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家庭收,每个学员提高了一家4口人的生活水平,33957个培训结业学员就改善了135820人的生活。占江油农业人口的21.35%。

2.4.32012年春,江油市教体局的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要求是:“要全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模式》课题研究工作⑼”。全市培训机构、涉农部门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基本满足全市农民工就业、创业所需要的专业培训。政府在不增加专业教师、不大量投入专职场所和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到2012年12月,江油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乡镇和部分村、组。

2.4.4课题论文交流和发表的有:《农村成人教育与农业科技化关系》⑽、《乡村成人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就是惠民强市工程》⑾、《乡村成人学校的功能无法替代》⑿、《“武都模式”具有欠发达地区特色的农民工培训模式》⒀、《抓住机遇夯实基础努力探索农村劳动力培新机制》⒁、《从“武都模式”看农民培训之路》、《开创农民工科学培训新模式》⒂、《武都成教校强措施提高学员参培积极性》⒃、《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模式探索》⒄、《送教下乡是欠发达农村地区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的适宜方式》⒅

2.4.5原中共中央政研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办顾问郑科杨⒆,2010.6.1、2011.10.14先后两次来校视察培训与课题研究。2006.10.20国务院西部人才开发培训学院上海展望学院院长付钢占博士,在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李副秘书长陪同下来校调研,当付博士到我们几个教学点上,同农民学员访谈后感叹道:“我想不到西部还有办得这样好的一所草根学校!”。

5.12汶川地震后,学校把自己设计的帐篷教室用卡车运到东兴乡举办为期90(2008.7―2008.9)天的企业和民用电工班,55人。这个班结业后,65%的学员受聘于克拉玛依电气化铁路工程公司,35%在本地参与灾后新建民房室内电路安装。2009.1.11温总理的特别助理,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在调研灾后就业培训工作时接见这个班的学员代表伍兴太、班主任缪清辉、校长刘洪国。尤副秘书长亲切地询问了在余震不断的条件下,到远离学校的东兴乡是如何开展培训的,实习时做事怎样实现的,师生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学员的学习收获和就业上岗情况?学员代表伍兴太都一一做了回答,刘洪国做了补充。他对学校在这样艰难条件下,能把专业性这样强的培训班办得这样成功给予了肯定。最后他代表总理嘱咐道:你们要继续办好培训班,为恢复重建培训更多的技术工人。嘱咐学员学好技术重建家园。

2009.9.12国务院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陈志朝教授在江油市劳动局唐月英副局长陪同下,到我们在镇含增镇开办的焊工技能培训班上听课。离开教室时,陈教授感叹地说:“我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做系主任时,想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技能提高方面做点事,我没有办到,你们学校却办到了”。原江油市委易林、颜超书记等领导先后多次到学校视察。

2.4.62008年6月15日,中央电视7台记者来校采访农民工培训等惠民工作。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2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川教育电视台进行了报道。2009―2012的四年中江油电视台,绵阳电视台先后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培训及科研工作。

2011年在双基迎国检的总结会上,我校的培训与科研工作得到了教育部袁部长的肯定。

2.4.7学校扎实开展工作,先后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示范点”、“绵阳市工会就业培训基地”、“绵阳市扶贫培训定点机构”、“江油市人民政府劳务输出培训基地”、“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春雨工程培训示范基地”、“江油市就业再就业培训定点学校”、“江油市外派劳务定点培训基地”“江油市扶贫培训基地”、“江油市总工会农民工培训基地”、“绵阳市农村成人教育市级示范学校”。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的总策划、实践、研究、论述者刘洪国2011年被教育部职成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全国成人教育优秀教师。2012年3月,学校被江油市人民政府评为“江油市2011年度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12月学校被绵阳市人民政府评为“‘两基’先进单位”;2013年1月,学校被绵阳市教体局评为“绵阳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4.8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受表彰和宣传报道情况统计,课题培训成果的报道次数;中央电视7频道2频道各1次;四川教育电视台1次;绵阳电视台4次;江油电视台10次。

2.4.9典型引领,示范带动。通过学以致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激发学员的参培热情,激励850人次自主创业。2.4.10课题在漫长实践研究探索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力于江油市教体局,江油市人社局,农业局,畜牧局,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省地市教育研究(室)所的大力支持。

3《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3.1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建立网络、移动课堂,送教上门;按需设专业,严密组织,规范培训。构成多快好省地“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的系统。使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在不增加专门的师资和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乡村青壮年的就业技能普及、提升培训成为可能。3.1.1调查研究,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化解培训机构的场地、专业师资、专业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

3.1.2建立网络,移动课堂,送教上门。化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年龄差距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学习新技术有畏难心理的矛盾;化解山区丘区成人居住分散、距离培训机构较远、参培成本高、参学率低等困难。

3.1.3按需设专业,严密组织,规范培训。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一所只有4个人的乡镇成人学校,不断地开展市场调查,未雨绸缪,十几年来始终走在就业市场发展的前面。总能让农民工学员选择到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专业参加培训。杜绝了课堂教学不规范,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差,浪费培训资源的现象。

3.1.4多快好省地“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使欠发达地区青壮年青壮年就业技能可持续普及提升培训实现可能。化解了“欠发达地区”县级地方政府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资金投入的压力。

3.2在推广“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武都模式研究”成果中要做到。

3.2.1招生组织有愿望学技术的人,把好入口关,把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3.2.2课程设置要以当地现实生产和潜在生产需要为出发点,要系统地安排培训内容,要以提高乡村青壮年的综合就业技能为最终目的。

3.2.3管理机构,培训机构的领导、教师要有一颗了解农民、理解农民、同情农民、愿意真心实意帮助农民的责任心。

3.2.4培训课堂要规范,特别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这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

3.2.5确保有效的课堂培训时间,是成人就业技能培训成功的关键。

4我们在城乡居民就业综合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4.1建议把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工、新型农民就业技能作为一个长期战略。

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分灶吃饭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综合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培训资金时有时无的现实情况,与大量的、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生产经营能力的劳动者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每年按计划逐年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工新型农民就业技能培训项目资金。

4.2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农村青壮年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细则、中长期培训计划。

农民工培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农村青壮年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细则、中长期培训计划。做到管理规范,要求统一。使劳动、教育部门能有细则、有计划可依。

4.3建议整合培训项目资金资源,规范严格管理,杜绝浪费。

如何更有效地避免农民工培训课堂教学不规范,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差,浪费培训资源的问题。

注释

[1]本文作者:武都镇成人教育学校教师刘洪国,《武都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的总策划者,主研、实践者和形成成果。江油市科技骨干人才,全国成人教育优秀教师。曾在中学、小学、成人学校连续任校长28年。2012.7退居二线。

[2]通过自身培训、合理利用当地院校、事业、企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骨干资源,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使国家的农民工培训项目经费发挥最佳效果。

[3]我们在开展农业厅的精品创业、春雨工程精品农业技术培训、电子装接工,扶贫项目的电工、焊工、车工培训时,对住校培训学员在生活设施、实习设备、实习场地等的实际开支进行了加权统计。

[5]是我们在10年的课堂前移偏远山区的乡镇村中,规范培训的真实的开支成本统计,以核算中心财务帐为准。

[6]作者:李世金,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2010.5.31刊登在《四川经济日报》第3版。

[7]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关于加强新时期我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8]江教体发〔2011〕7号。

[9]江教体发〔2012〕8号。

[10]作者:刘洪国,2001年10月21日在山宾馆举办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农业实现科技化关系》研讨会上的宣读。它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的指导性文章。

[11]作者:刘洪国,2011.3在江油市人民政府2010年劳务开发总结会上的发言,并刊印成册发到全市各事业单位、乡镇和培训单位,2011.5刊登在江油、绵阳教育信息网上。

[12]作者:刘洪国,2011刊登在江油、绵阳教育信息网上。

[13]作者:刘洪国,2013.1在绵阳市人民政府首届“教育科研成果表彰会上”交流,刊印成册,发到绵阳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局,教育研究室。2013.3刊登在全国发行刊物《教育理论研究》2013第2期第1页。

[14]作者:刘洪国,2011.7.13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江油市人民政府“春雨工程”命名大会交流并刊印成册。

[15]作者:刘洪国,2011.6.15刊登在《绵阳日报教育周刊》。

[16]作者:金世顺,《四川科教通讯》2013.1.1(总第022期)16页。

[17]作者:金世顺,《四川科教通讯》2013.1.1(总第022期)29页。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自学考试;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自2004年开始,“三农问题”连续成为每年的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而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战略使命。

一、自学考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过去的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低、小、散”的特征,农业生产率低下,而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农民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我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不到15%,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接近一半,小学及以下占比30%,其中文盲约占5%;二是农民科技素质总体较差。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现代科技基本知识学习培训,无一技之长。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不到10%;三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小富即安,缺乏创业创新精神,习惯于传统的小农耕种作业方式,新技术、新产业等接受与普及速度较低;四是农村留守劳动力层次进一步恶化。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民工潮开始涌现,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都是农村中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高的,这对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总体层次更是雪上加霜,使农村劳动力水平进一步恶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打造新型农民,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面向农村大力加快发展各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扶持政策措施,加大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经费投入,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还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高教自考是我国学生规模最大、办学方式最灵活的开放教育形式,在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国家稳定做出贡献,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是当前我国高教自考面临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

二、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自考主管部门面向新农村建设服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国目前农村自学考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1、社会各界对面向农村发展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渴望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会一技之长、甚至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但是却因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他们求学无门。我国自考模式由于其开放性、灵活性,是非常适合于农村劳动力学习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我国自考模式以前主要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社会特别是农民对自学考试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与优越的高教自考开放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另外,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高考普及率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的一定程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结果很多农村劳动力认为读正规大学都不能很好的就业,以此推断自学考试模式更加没有用处,从而对自考模式更加不关注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自学考试认识也不到位,对农村自考毕业生在就业、任职等方面偶尔出现对待不公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面向农村发展自考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自考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面向城市的职业需要而培养人才的,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等一般是按普通高校设置,比较强调学科体系知识学习,学习模式也是参考普通高校的,对实践技能等实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目前,农村自考目前发展在于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这些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必须切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以符合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总体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自考主办部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提升要求等都了解不足,导致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自学考试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等符合农村需求的专业较少,或者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上与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拓展。

3、面向农村发展自考物质条件限制较多。相对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途径,我国自学考试模式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收费相对低廉。但是,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农民生经济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即使相对低廉的自学考试费用,对于很多农民家庭,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而村镇集体经济总体还比较薄弱,这个也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参加自考的重要障碍。我国自学考试模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教学组织方式比较灵活,以学员自学为主,同时配以适当的主办机构的面授辅导,而且往往根据学员需要送教到学员集中的地方,方便已经工作的学员,使学员工作学习两不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工作在农村或者附近的中小民营企业中,他们绝大多数无法离开具体岗位。他们有通过再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切实需求,理论上自学考试这种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满足需求。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薄弱,很多地方连基本的教学条件也不具备,比如缺乏固定的教室与教学设施,这也限制了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

此外,面向农村的自考管理和助学的困难较大。由于我国过去的自考主要面向城市劳动力服务,各地自学考试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经验等也重要积累在城市学员上,导致当前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模式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农村自学考试管理机构缺乏;另一方面自学考试管理部门缺乏农村自学考试管理的经验,缺乏适合农村自学考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一方面农村物质条件不够,助学手段等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很多城里优秀教师不愿意下乡,导致农村自学考试助学水平低下,甚至无法保证农村自考助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学员,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学员,只能完全靠自学来完成学业,也严重制约了农村自学考试的进一步拓展。

三、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对策措施

根据农村实际,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推进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拓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学员的求学积极性。随着我国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村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会。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此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深刻影响还认识不深刻;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认识到此重大机遇,也渴望通过学习获取一技之长甚至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与机会,但是却多重因素制约了他们学习的机会。相对其他各类学习模式,我国自学考试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这种学习需求,也给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对自学考试模式了解还甚少。因此,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劳动力领会中央农村政策变化机遇而理解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另一方面使他们了解自学考试模式的优越性,提高他们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立足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体系。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符合农村社会发展趋势与农村劳动力需求实际。因此,面向农村发展的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学习与实际当地调研,深刻理解农村区域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实际人才需求特征,以及当地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现状,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相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等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务必以实用为原则。比如,当前农村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的趋势,带来了对经营管理以及法律方面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时可以开设融合管理、法律、环保、农技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使农村学员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再如,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具有块状特征,可以针对区域块状产业熟练技术工人大量需求而开设相关专业,即提高区域块状产业人才竞争力,又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另外,还可以针对未来新农村可能衍生的大量新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的能力培训等,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武装知识基础。

3、强化技能,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传统自学考试立足城市学员,专业与课程体系基本与普通高校对接,自学考试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性考试、轻实践性学习的现象,有的考生平时只能靠背书本上的实验,最后在毕业前参加考核,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必须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为农村劳动力参加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而是为了通过学习提高实用技能,从而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必须注重学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职业学校等联合,多途径地建设农村自考学员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愿意扶持农村劳动力再学习,自考部门也可以争取这些当地政府支持,共同建设农村劳动力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农村自考学员进行实训。自考部门还可以联合一些地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开展学做一体化的自考模式,为企业量身订做实用技能型人才。总之,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是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

4、依托科技,加强对自考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员学习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农村自考学员往往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平时忙于各自的生活工作,接受集中助学辅导的机会相对比较有限,让老师批改作业等也很不方便,给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讲授、学员自学、网络作业有机相结合,从而加强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区域,学员往往家里都配有了电脑等现代化电子产品,因此可以让学员工作之余自行在家中通过上网来实现师生高效学习互动。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乡镇自考服务站,配备电脑等教学设施,定期对自考学员开放,实现师生互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参加自学考试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提高自学考试学习过程管理。

(作者单位:台州市自学考试办公室)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建平,仲海宁.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实践与创新[J].自学考试,2006.11.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6

一、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注重将作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我的同桌》)的作文时,先让学生互相仔细观察自己同桌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自己的同桌,后由学生自由评论,说得好的在哪?不足又在哪?并给予补述。这样即可以创设说话情境,又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二、作文要与劳动相结合

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劳动中,亲身通过实践,即可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化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我学会了缝纽扣》)的作文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的针、线、布、纽扣,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缝纽扣的经过,缝完之后由老师评出优秀作品,接着指名几个学生把缝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7

一是通过实践锻炼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次下去锻炼的年轻同志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一般都是通过书报、电视广播来了解农村的,对农村的感性认识较少,对农村的工作更是不了解。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不了解农村的情况,就很难对我国的国情作一个准确全面的了解。这次赴农村实践锻炼,特别是通过对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大家对农村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地了解。

二是通过实践锻炼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家都感到了所住农户对自己生活上的热心帮助;谈到了农民的热情淳朴、善良友好、吃苦耐劳对自己的促动以及分别时的依依不舍。面对朴实的农民,大家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人民的干部,要有公仆意识,要有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要努力工作,真正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切实为他们服务。有的年轻干部与本单位联系,号召大家给贫困农户捐去了衣被;有的年轻干部与本单位的团支部联系,长期资助二名当地的失学儿童;还有的年轻干部与本单位的党支部联系,给当地的学校捐助了二台电脑。

三是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工作能力。年轻干部参与镇村的行政工作,开拓了视野,使自己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年轻干部在对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时,对当前农村和农业的现状进行了较深的分析,并能结合当地情况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发展建议,有的年轻干部还能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特长来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并从中提高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

四是通过实践锻炼磨炼了意志品质。大家在学校的时候都学过这样两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次到农村锻炼的年轻干部都是在城市中长大,以前对农业劳动的辛苦只是字面上的了解,这次通过赴农村锻炼,通过亲身参与农业劳动,有了一个较深的体会??就是苦,但是大家都没有流露出畏难怕苦的情绪,而是积极参与到农业劳动中去,和农民一起顶着烈日下地干活,割稻子、种油菜、脸晒黑了、肩压红了、手起泡了,虽然感到辛苦,但觉得特别有意义。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8

从理论上讲,经济意义着重体现在能够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上,而职业教育能够深入到农村、山村,从教育层次上讲,它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教育数量,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教育质量。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解说,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出科技的巨大作用,用公式表示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的贴合点越来越近,部分职业院校开始校企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受训者直接了解最新操作技术情况,接触最新操作设备,真正达到了技能与知识相一致的目的,开发了现有资源,形成了巨大经济效益。职业教育深入进农村,使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率增大,有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建设。

二、职业教育推动着新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我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每年还有新增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80%人员没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上占优势,但质量上还存在严重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一面,因为贴合市场需求的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这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引导,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能。通过职业教育使新型农村劳动力全面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影响农村经济建设。此外,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使农村建设出现更多的知识型人才,激发农村潜在的市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通过职业培训,强化了技能,了解了农业以外的技术行业,把技术的思想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促进着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开发与改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参加到乡村建设当中,走进致富之路;再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的参与,更需要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村劳动力来强化技能,对其进行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新型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职业教育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9

1.1三农概述

三农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其中农业是经济范畴,是三农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区域组织概念,是三农发展的载体;农民是客观主体,是三农发展的核心。中国的三农问题,既是新时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又是一个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从上个世纪末至今,三农问题有几个理论版本:第一种是从农村的物质水平进行概括,具体为农业真危险、农村真穷、农民真苦;第二种理论是从农政的着力点和方向进行概括,具体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产;第三种理论是针对农村发展的方向进行的概括,具体为农业生态安全、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的权益保护。新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需要提质增收,农业发展需要加快规模化、高效化、生态化、可持续化进程,农村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全面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农民各项权利、满足其物质和非物质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三农问题仍为突出。农业的综合效益不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低,农民基本权利与服务没有得到完全保障,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从农业生产上看,耕地面积减少、淡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大、劳动力资源质量下降、农业生产成本题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压力过大、农产品经济效益过低;从农村建设上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制度仍亟需改革;从农民发展上看,收入低、参与度不高、文化落后、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包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综合性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是一个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

1.2人力资源概述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还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人力资源大致由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构成,在宏观意义上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单位来进行计量的,在微观意义上则以一个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来进行计量。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年龄并有勞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以及不到劳动年龄和虽然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仍然可以参加劳动的人口数量,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是指农村劳动者的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状况。人力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生物性、智力性、能动性、再生性、动态性与社会性。其中,生物性主要指人力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紧密联系;智力性指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机器和工具,开发了智力,延长了自身的器官,扩大了自身的功能;能动性指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再生性指通过人口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可以保持资源总体的数量;动态性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社会性是指从宏观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其形成、开发、配置和充分使用都属于一种社会活动。

1.3人力资源在三农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实现三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物质生产,二是用于人力资源的再生产。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仍属于劳动力型经济,所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推动农业物质生产产量增加,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为三农提供智力保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业科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三农在新时期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2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制约因素

2.1人力资源质量低

人力资源质量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体力素质低,二是智力素质低。劳动力体力素质低的原因主要是医疗卫生制度的保障仍有局限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智力素质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整体老化、教师学历与综合业务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整体偏低,文盲与半文盲占的比重仍较大。其次是因为文化、科技培训工作时间具有短期性、不连续性,培训内容具有落后性、盲目性,没有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进行培训,且培训没有形成规范体系、培训时间间隔长、培训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2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足

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对象,二是开发途径。开发对象不足又分为年龄开发不足与性别开发不足两个方面。年龄开发不足指农村人力资源中老年人开发不足,人力资源除青年、中年人外,可以适当开发老年人;性别开发不足指农村人力资源中女性人员的开发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除男性劳动力外,也应该重点开发女性劳动力。开发途径不足,主要指农村劳动力开发形式单一,再加上其劳动时间的季节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劳动组织的分散性等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农村劳动力开发不足的难题。

2.3缺乏诱导因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诱导因素可以从人才诱导、政策诱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人才诱导主要指三农发展中人力资源缺乏专业人才进行指导,即缺乏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农村综合发展需要,在农村发展实践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人才。制度诱导指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缺乏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政策、农户小额信贷政策、农户创业政策等。

2.4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均超过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跨区域向东部转移,寻找就业机会,造成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失,进一步加深了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进而导致中西部地区三农发展速度与规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创新式路径探讨

3.1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力度与培训力度

一方面健全教育体系,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优化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培养,推动城乡教师之间双向互动,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机制,完善绩效工资与补助机制,提高入学率,降低退学率,切实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岗位技术培训。在培训对象上,实行多层次培养,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实行多样化培养,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实行多渠道培养,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同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有关三农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为积极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建立合理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好培训机制,确定好培训时间,规划好培训内容,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进而推动三农跨越式发展。

3.2继续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首先整合农村基础医疗资源,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管理,推动农村医疗制度与工作的规范化。其次培养重点医院,加强重点医院的监管,加强对其用药与收费的监管,避免高价收费等现象损害农民利益;。第三积极鼓励、推动农村医疗扶贫工作的开展,定期、定点开展义诊,扩大地区范围以扩大受益群体。

3.3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时,遵循超前性原则,重复、不间断原则,阶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效益性原则。针对开发对象:对于仍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一方面鼓励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再就业,另一方面,拓宽对再就业老年人利益保障的范围,包括安全保障与权益保障;对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首先需要改变其思想与价值观念,培养其自立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劳动力需求,同时推广适合农村女性的工作,最后鼓励社会资金的积极投入,完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多样主体投入体系,统筹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就业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开发途径,需要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可以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果园、農业农户的大棚、养殖场、鱼塘,将现场参观与实践训练、实习体验、讨论交流结合起来。

3.4完善诱导因素,推动诱导因素发挥作用

针对人才诱导,建立市场化的农村人才队伍开发机制,立足于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以优势产业和地区特色经济带动或以示范性基地建设带动农村人才队伍开发;成立相关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对农村人才队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其进行自我开发。针对政策诱导,深化农村政策改革与完善,推进土地政策适应机械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户小额信贷政策发挥重大作用,建立农村创业孵化器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创业活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3.5发展农村经济

经济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起关键性作用。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需要提高市场活力,同时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防止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失与转移,保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农村劳动实践总结篇10

关键词: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因素及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想真正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最重要的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经。分析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三农”更好地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呈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受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所难免。

(二)传统观念影响生源

首先,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学生就读农村职业学校的意愿不足,形成了“无可奈何读职校”“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障碍。其次,对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对象理解存在偏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是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性原则,但在究竟如何为“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方面理解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流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农”为本,在“农”上做文章,狠下工夫。但是,这种看法实际上以教条主义的方式来理解“纲要”,因为它已经脱离了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没有与时俱进。

(三)政策因素

在目前条件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政策措施不当造成的,其直接体现在政策上就是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占整个职业教育投入的比例极低。在许多地方,一旦财政吃紧,农村职业教育就首先成为牺牲品。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专业设置未能有效地与农村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

当前,农村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现代化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大批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开发和管理人员。而作为这些人才培养的农村职业学校,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这些人才,就成为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就体现在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五)教育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

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职业学校缺少相应的实训基地,这就使学生失去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锻炼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欠缺。二是没有形成高、中、初有效衔接的学历教育体系。三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从专业设置到教育教学还在沿用传统模式,教育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四是没有辐射带动作用。

(六)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师,他们应有各自的技术技能特点。但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业务素质、基本技能偏低的现象。要满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就需要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使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但是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71%,实习指导教师仅占2.7%。职称结构也不合理,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过多,高级职称太少,导致学校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践证明:要想培养出高质量、实用型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教师队伍。可见,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增强社会认同度

一是各级政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三教”协调发展。二是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认识农村职业教育本身,积极转变观念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

(二)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应建立职教专项基金;二是经费上要给予倾斜;三是可以通过提供信贷、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职生创业。

(三)调整、优化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一是注意设置适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需求的专业;二是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现代生活理念,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可以以县(区)职教中心为龙头,其他农职业学校为分校,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办学路子。也可以由农职业学校+企业的形式办学。还可以实行东西部联合办学。

(五)逐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技能

要使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农村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尽量做到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唯有如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从而才能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具有过硬本领的农村新型人才。

(六)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