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9:05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1

竞技体育问题队伍建设1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竞技体育的项目失调

竞技体育发展项目比重失调,在我国实际情况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在羽毛球、兵乓球等小球竞技比赛项目发展得很好,而且取得的成果也相当明显。但是,在其他一些比较冷门的体育竞技项目上,发展情况很不尽人意,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无人问津。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注意力都聚焦在自身实力雄厚的项目上,而且对其投入资金力度和提供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比较多。但是,对冷门项目的关注却很少。所以,造成如今体育项目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1.2缺乏优秀的训练人员以及管理团队

随着新的竞技体育思想观念不断涌入,不仅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得到很大程度扩展,而且还增加国民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技体育运动当中来。但是,由于引进的竞技项目大多都是直接沿用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和训练模式,再加上国内对开展项目具备的相关条件不是很充分,就连训练必须有的管理和训练方面的人员都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而来,而且训练的科技化水平也不高,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监控和医疗保障。

1.3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缺失

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运动人员的缺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却找不到几个优秀的运动员,这无疑是最大的笑话。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从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我国一直将人才的文化培养视为发展国力的重点,相对于“体”的培养重视力度很不够。所以,在运动员方面一直面对后备人员不足的问题。

1.4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取得了很好成就,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一切都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事实。一直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都高度依赖政府,其资金方面也大都是靠政府拨款而来。拨款在项目上也只是更加偏重于实力强的运动项目——经常在国际赛事上获得很好成绩的比赛项目。如此一来,就使其一些冷门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因冷门项目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甚至连运动的场地和运动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谈及相关的管理和体育训练人员了。然而在某些地方,当地政府在制定本地竞技体育发展计划时,大多只是注重体育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作用,尽管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大理推广竞技体育项目,结果却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造成竞技体育资源大量浪费。我国发展竞技体育金费安排是国家最有钱,省级有钱,地区级有点钱,最基层没有钱。基层是选材的摇篮,不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和投入。

1.5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工作滞后

作为一名竞技体育方面的运动员,其运动生涯是有限的。一旦运动员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就不得不面对退役的事实。搞好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前途和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稳定,甚至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受我国体育发展的模式的影响,以往运动员由于长期超负荷运动,不得不长期饱受伤病的困扰,也致使他们对自己的体育事业心生倦意。所以,他们一旦到了退役的时候,大部分都不愿意再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然而,自身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相对的缺乏,就更加大他们择业的难度。曾经在大型赛事上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生活陷入困境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2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2.1科学合理地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的结构

合理调整竞技体育的结构,在发展重点项目的时候,搞好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发展。

2.2加大力度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要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科学有效的发展,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我国竞技体育的先行体制入手,尽快转变先行的体育运行机制,完善其管理体系。

2.3加强竞技人力资源建设

重视教练队伍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教练人员的执教水平。高度重视基层体校建设,加强国内竞技体育与国际间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练员,发挥其优势,吸收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强化国内竞技体育的实力。

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竞技体育的科研工作当然也不能放松,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水平含量是体现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竞技体育的环境已经与原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比赛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连竞赛的观念和比赛的规则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对运动员训练方面更加注重训练的科学性。

2.4搞好退役人员的安置工作

解决退役运动人员的安置问题,是保障我国竞技体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只有在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前提基础上,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安置退役运动员要结合其自身具备的特点,合理安排。比如,可以给他们提供进入高校继续进行学习深造机会,以便提高自己文化知识。退役后可以向竞技体育方面的管理层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的管理层储备人力资源。

2.5加强对竞技体育行风的建设

重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广大的群众当中树立起全名参与与运动的风气。发挥传媒的作用,增加大家对竞技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在社会中树立起全民体育的观念,转变大家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让其明白重视竞技体育运动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的质量。

3结束语

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着力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勇敢地向问题提出挑战,才能保证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聪,张晓会,赵先卿.“十一运”后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

[2宋德海.2012伦敦奥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6).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体育竞赛表演;著作权法;独创性表达;知识产权劳动理论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179-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法律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从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来看,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这些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客体又有其各自独特之处,往往难以直接归入现有知识产权体系进行保护,这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拟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该领域的理论空白尽微薄之力。

〖Bt(1+11体育竞赛表演著作权法保护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Bt)

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时,因我国的杂技表演在国际上屡获大奖,所以修订的《著作权法》中采纳了一些立法委员的建议,将杂技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这引起了体育界的广泛关注,加之当时中国申奥成功,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对于与杂技艺术表演相似的花样滑冰、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带有技能性并展现艺术美感的体育竞赛中的动作表演是否也可和杂技艺术作品一样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在体育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体育竞赛表演著作权法保护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者们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有从体育竞赛表演的概念出发,再根据著作权法对作品的定义进行对比,得出体育竞赛表演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予以保护的结论[1],亦有得出相反结论的论述[2];有对体育竞赛表演进行分类分别阐述其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属性[3],也有从国际公约角度阐述体育竞赛表演可纳入著作权作品进行保护的[4],还有讨论对体育竞赛表演的运动员赋予表演者权[5]。但目前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并未涉及。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体育竞赛表演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如下。

21体育竞赛表演的概念不清

体育竞赛和表演这两个概念都比较容易理解,而两者的结合――体育竞赛表演到底该如何定义,其内涵是什么外延又该怎样理解,从现行学者们的论述中还没有统一的答案。有学者称体育竞赛表演在日常使用中的涵义,既可对是以体育为内容的表演的说明,表示体育竞赛对观赏者而言就是一种表演[3];还有学者认为运动员通过体育竞技动作,将自己的动作技巧,动作艺术构思展示给观众[1]。

以上这些定义并没有清晰明确给出体育竞赛表演的内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概念的混乱。在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体育竞赛表演的定义就直接讨论如何给予其著作权法的保护,不仅会造成基本概念的混乱,而且还会影响对该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入研究。

22体育竞赛表演的作品特性不明

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其有不同于一般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作品的属性。然而,现有研究成果却鲜有涉及体育竞赛表演的此种特性,这就是都从作品构成要件出发分析体育竞赛表演的作品构成却得到南辕北辙的结论的原因。

23关于背景问题的争议

在很多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法保护的学术论文中都会提及体育竞赛表演和杂技艺术作品的类比关系,认为应给与二者相同或类似的保护。然而与体育界对杂技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法的热情不同,知识产权学界对杂技表演是否应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有较大争议。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过程中,很多专家甚至提议应该取消“杂技艺术作品”。那么以杂技艺术作品的基础来论及体育竞赛表演的著作权保护似乎就显得有些根基不稳了。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3

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有保障国民生活安定感和社会稳定感的“社会安全网络”。目前,我国在针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所构建的“安全网络”中,运动员的各类保险是该网络的核心,其次还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等。我国现行运动员保障体系主要由两个子体系组成:社会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障体系(如图1)。

图1.我国现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图

二、我国现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分析

1.运动员保险

运动员保险在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的运动员的保险主要有:运动员的社会保险、运动员的伤残互助保险、国家队运动员人身保险、运动员商业保险、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等。由于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除一般的社会保险外,与之联系最紧密的社会保险是运动员再就业保险(退役安置)和伤残保险。

2.运动员的社会福利与优抚安置

优秀运动员社会福利制度是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专门针对直接为国家体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运动员所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提高优秀运动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积极性的提高。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对优秀运动员的“特殊照顾”,无论是在工资与奖金方面还是在教育与就业方面等都有涉足。这一系列较为全面的“特殊照顾”不仅激发了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而且为运动员职业素质的提高与再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虑到部分运动员是因为国家体育事业和国家利益做贡献而遭受到损失,国家和地方政府会对这些运动员实行优待、抚恤和安置待遇,以补偿运动员所受的损失。

3.我国现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许多学者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和改革对策进行研究,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加强我国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案。近年来,我国加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创新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办学形式,使我国运动员的就学率和学历层次得到了提高。同时,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渠道进一步拓宽,教学设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重视程度、经费投入、学训矛盾上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大力推进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法制观念,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积极面向社会,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元文化教育体系,明确运动员文化教育改革的中长期目标,大力推进优秀运动队的体育院校化,加大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许多学者提出来的关于改善我国运动员教育环境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如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整个竞技体育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竞技体育的角逐实质上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后备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运动员社会保障应注重处于金字塔训练体制的塔腰和塔底的运动员的利益。只要处于塔腰和塔底的运动员未来生存层次上的不确定性消除了,就会更加安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就会有更多的后备资源投入到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中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4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石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竞技体育要保持、赶超世界水平,需要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以及高水平运动员等.竞技水平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将从不同的方面对竞技运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我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应重视对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1-2].高校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中,美国体育代表团的80%左右的运动员是从大学生中直接选的,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3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自斯坦福大学,一共获得10枚金牌[1].此外,据德国体育协会的统计,在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中,约有33.5%的德国运动员正在大学中学习.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在我国,举国体制办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背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体制的不足.现阶段,一方面想继续依赖传统的制度保持辉煌的成绩,一方面又想通过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去发展竞技体育,以此解决传统体育体制带来的弊病.但是,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高校竞技体育要想得到适当的发展必然会占用一部分传统体育体制的资源,那么为高校竞技体育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会组织结构见图1,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由国家教育部下属学生体协联合会秘书处主管,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会秘书处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大学体育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正处在以政府管理为主,中国大学生协会协助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管理的“政府社会型”阶段,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教育部职能划分、角色关系的问题;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目标模式的问题;高校竞技体育协会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随意性大的问题;中国大学生体育学协会系统与全国性专业运动协会极少联系,自成体系的问题;经费来源渠道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校竞技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有4个:①省、市专业队在役和退役的运动员;②省级体校、一般业余体校或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学生;③体育重点中学的学生;④传统中学学生.从理论上讲,传统中学学生是高校竞技体育最佳的生源来源,但由于中国竞技体育的体制决定了这部分运动员中运动技术水平高的人数极其有限.按照目前高校竞技体育队伍的招生办法和生源水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肯定是有限、滞后的,解决没有捷径,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有可能改进,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现实[5].高校教练员执教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持续性发展优秀的运动员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员.高校教练员团队的组成主要有3个来源:①高校体育教师兼职.我国大部分高校教练员是有由高校体育教师兼任,由于工作负荷重、精力有限,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培养竞技体育训练工作上.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但是缺少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6].②人才引进.少部分高校教练员由于在体委竞技体育系统成效卓越而被高校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吸收为教师编制的教练员.这类教练员一般都有丰富的直接经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及知识结构,所以在执教中不能自主把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训练实践是影响其训练水平的一个实际问题[7].③临时聘用.一些高校运动队为了达到较高的训练水平,选择临时性地聘用高水平教练员.这种现象在CUBa中比较普遍.这种临时聘用的模式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不适合高校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8].传统教育体制下忽视竞技体育功能的作用,阻碍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体育的发展只是个人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能牺牲文化教育为代价,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最终要回归教育.北京奥运会倡导的“人文奥运”理念,揭示了体育与教育的本质联系.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受世界竞技体育环境的影响,竞技体育始终没有摆脱对“利益”、“金牌”的追求,忽视了竞技体育具有培养、教育、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忽视了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和重视,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体育强国竞技运动发展与高校竞技运动开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分析国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与高校竞技体育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多元化下建立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作为传统体育强国,美国有着十分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以学校为中心.特别是在高校,现已成为国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摇篮.另外,管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部门是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9].联合会设置有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会的相关工作.执行委员会下设一级领导委员会、二级主席联盟和三级主席联盟,分别管理各级别的具体工作.联合会内部还设有管理、纪律、规则、等事务的分会.该组织只接受美国奥委会的领导,而且领导的权限仅限于在选拔参赛运动员、奖励等方面,美国奥委会也不能随便干预nCaa的正常运行.在管理层面上,nCaa具有相当完整的独立性和自[10]德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德国约有8206万人口,近50的民众参加体育运动,有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是体育俱乐部成员.德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建立在俱乐部的体制的基础上,俱乐部体制是德国竞技体育重要组成部分[11].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德国高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德国高校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德国,为了给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更好的生活、训练和学习环境,德国高校体育协会提出了“竞技体育伙伴高校”的计划,一旦加入这一计划的高校就有义务为运动员制定更灵活的学分制度,以确保他们更好地处理与训练学习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尽管德国高校没有承担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任务,但为大学生运动员提供文化教育的优越环境,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德国高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9].澳大利亚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制定培养了高水平运动员“精英计划”,以参加奥运会为最高目标.澳大利亚共有9所sport学院承担着培养竞技精英运动员的任务.其中最负盛名的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由国家竞技运动中心委员会直接参与管理,日常经费主要由政府支付,是国家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另外,澳大利亚几乎每个洲设有体育学院,各院有特别优秀的项目,并且与澳体育学院有紧密的联系.澳大利亚为促使各州体育学院蓬勃发展,提出了学院社会化的思路和加速项目分散计划,各州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精英青少年运动员.同时设置有竞技体育助学金,用于支持特定的奥运项目,主要资助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精英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可由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主教练和全国性单项组织推荐,运动成绩好的有可能选入国家队,继续享受奖学金或进入职业队.一般运动员则在被淘汰后找工作或继续读书,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设有运动员就业培训和择业服务处,来帮助他们接受培训和寻找工作[12].国外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特点的借鉴作用美、德、澳三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都与高校竞技体育密切相关、紧密合作,其发展模式根据国情的不同有各自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借鉴的地方,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管理结构的独立性和自;②重视高校竞技体育市场化,与社会其他领域建立互利互惠关系;③重视选材、重视广阔的群众基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实现了双赢;④重视体育科研;⑤重视高校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而且各个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个地区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我国必须立足本国的国情,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5

一、从事健身教育工作需要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首先存在一个健身教育问题。健身教育也就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教育,包括理论认识和基本技能二方面。凡教育活动存在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材和环境条件。其中教育者起码要求具有所教学科专业素质。因此,从事健身教育的工作者必具备正确的健身理论、知识、手段及方法等培养他人的基础素质。

体育工作者以体育为业,是理所当然的健身教育者。然而,我国以前没有健身的说法,体育工作者无人来源于健身专业,而几乎全出自体育院系或各运动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院系和运动队以运动教学和训练为核心,使学员和运动员以适应运动事业为核心,不是为健身服务。没有人编制健身教材,更没有人进行健身教学。因此体育工作者普遍存在二方面缺:1、健身理论认识不系统。2、符合健身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诚然以前学习和从事的专业技术和课程适当应用有健身作用,但观念的偏差,限制了作用发挥。从某种程度说来:他们历来充当的是运动教练,而不健身教育与指导者。

运动教育适应不了健身教育,以往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工作者要适应健身教育之任的要求,便要业务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具备一整套从事健身事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要当先生,先当学生,先行接受健身教育。

二、自身健身需要

在我国“无病便是健康”的错误认识,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深根蒂固的影响,既使在体育工作者中也大有人在。没有生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作估计,健康意识淡博比比皆是。以我系为例:九五年我系B超健康检查中,50%术科教师不参加体检,有一位教师直到患病后症状明显才要求B超,结果,确诊为肝肿瘤(肝Ca)以致英年早逝。还有许多人熬夜工作或娱乐,有的担负教学训练重任,无暇顾及自我健康问题健康忽视,就更谈不上理性地、有意识地健身,进行健身活动的人寥寥可数。由一个体育专业单位,可以反映出我国体育工作者健康知识、健身意识谈博的一面。

据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长期大负荷、高强度运动对身体可造成多种多样的损害。从健身角度面论:体育工作者或多或少受过明显或潜隐的这种身体损害,是十分需要健身的群体。健身教育理论认为:不论有否伤病,人都必须健身,而且应终生进行。可是目前,许多体育工作者自身健身问题的解决存在三方面认识上的不足:1、误认为运动等同于健身,片面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而不知寻求符合自己的健身手段和方法。2、职业厌倦致使投身于自觉有效健身缺乏热情。3、系统实用的健身知识普遍缺乏。针对这一问题解决的唯一办法是急需接受健身再教育。

三、全民健身计划按既定方向发展需要。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颁布之前,无论体育工作者还是广大民众,曾长期存在一种认识:运动就是体育,就是增强体质、运动与健身等同。观念上的错误将导致事实的偏差。许多人不知运动虽是健身的手段,但是在适度、合理运动时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而将运动娱乐、运动比赛,投身于大大小小的体育活动即可,从事运动的人便没有其它的健身活动可言。

有学者说“全民健身事业认识上的最大障碍在体育界”。确实,要纠正民众的认识,必须从体育工作者的认识着手。使他们具有清晰的健身认识、正确的健身教育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不会以健身的名义去行竞技运动比赛之实,不受运动娱乐及竞技为主的习惯认识桎梏,将全民健身计划理解为短时间内几次全民及各级运动会和娱乐活动,以致健身事业仅成为热闹一阵、俏无声息的闹剧,阻碍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

健身事业发展要端正认识,防止误导。体育工作者是全民健身伟大举措中的起动器和导向者,必须接受系统健身理论和方法的教育,从旧的思想认识中解放出来:明确健身与运动的区别,认清自己的职责目标,发挥最大潜能,正确引导民众健身,促进健身事业发展。

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需要

竞技体育发展关系到多方面,其中:使竞技人材运动潜能充分发掘,达到最佳运动成绩是至为重要的一环。而运动能力强,一定是以健康的身体状况。强盛的各器官系统功能为基础,要发掘运动员运动潜能,首先便应设法增强其身体机能,这便是一个健身问题,同时,为竞技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比赛,负荷总超出常人,几乎达到人体体能极限,伴随着人体的损耗与破坏。从健身角度分析,运动员更需要健身。否则日积月累,竞技人材伤病缠身或早衰,对竞技体育是一种损失,防碍了其发展。

然而,我国体育界对竞技人材的健身问题尚处于朦胧状态,认识不甚清晰,教练员及广大体育工作者仅仅重视疲劳后的各种恢复手段,而忽视健身手段的常规应用。此问题源于二方面:1、对健身理论与方法手段的缺乏。2、竞技人材健身与一般人有区别,竞技队伍体育工作者需要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体育工作者进行健身教育补课,明辨健身内涵,掌握高水平健身业务,让健身这一认识渗透到竞技运动发展的每一环节,解决竞技人材健身问题,减少竞技后备力量损失,充分发挥现有人材潜力,使我国竞技人材增多,水平提高,适应世界竞技水平提高与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五、健身学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党和国家重视全民健身,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而健身这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身体活动,需要科学理论为指导,应用正确的方法与手段。这需要一种专门体系——健身学。可是我国现代健身学体系尚未形成,从业于健身的体育工作者承担着全民健身工程第一线任务,开展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促进健身学早日建设,迅速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达到这一目的,完成这一任务,其一:体育工作者先要通过学习班或自修得到教育,要理解体育的真义在健身教育。其二:要学习健身建设相关的理论、知识、方法。

健身学将是一独立的学科,但涉及优生、优育、锻炼、养生,以现代解剖、生理、保健、教学与训练知识为基础。这些学科知识部份尚不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所知。如中国古代养生学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现代健身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工作者鲜有人作过深入了解,接受养生学的知识教育就必不可少。体育工作者掌握了必需的健身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丰富总结有效的健身知识和方法,从理论上升华,使其返回实践更科学地指导健身,才能使健身学体系完善:完成现代健身学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康德哲学;科学理性;个体自由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4-0011-06

我国体育理论界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体育概念问题大讨论以来,围绕着身体教育(physicaledu-cation)与竞技运动(sport或sports)这两个关键语词概念的不同理解,逐渐形成了两大学术思想流派,即“真义体育(physicaleducation)观”和“sport大体育观”,两种体育观长期以来针锋相对,无法调和。

在哲学界,人们常说你不是康德派,你就是黑格尔派。在中国体育界,我们也可以说,你不赞成“真义体育(pe)观”,你就赞成“sport大体育观”。通常,教育系统人士大多赞赏“真义体育观”的学术观点,而体育(sport)系统人士大多持“sport大体育观”的学术观点。为了协调长期以来这两种相互对峙学术观点之间的关系,国家有关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组织力量,研究制订了两个《纲要》,这就是1995年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同年稍后由国家体委(即现在的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期在上述两种相互对峙学术观点之间达成一个新的平衡。

1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困惑

虽然暂时达成了一个新的平衡,但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一个根本性解决。例如,在体育(sport)界,由于“sport大体育观”的独断统治,把体育(pe)称之为“小体育”、“狭义体育”、“体育教育”,从而造成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体育的真义。更为甚者,国家体育总局在把围棋、象棋、桥牌、麻将相继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之后,在2003年又把“电子竞技游戏”公布为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体育”在中国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东西,而真正的体育(pe)――健身教育、体质教育,却落到了荒芜的境地;而在教育界,我们过去常常提出的“重健身,淡竞技”的学术观点,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学教授西登托普(Siedentop)经过20多年对游戏理论(playtheory)、游戏教育理论(playeducationtheory)的潜心研究创建而成的竞技(运动)教育(sporteducation)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尤其是这一课程与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在许多国家实施并获得巨大成功以来,又使许多持有上述观点的体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

造成人们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上述困惑的主要原因,与我国体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很好地认识什么是身体教育(physicaleducation)和竞技运动(sport)有直接关系。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与我国体育理论界长期以来缺乏从哲学的视角深入思考与阐释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问题有关。笔者认为,体育概念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语词概念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文化问题。它涉及到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辩证法等一系列远为复杂的哲学问题。如何从哲学层面阐明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产生的两种元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切实加强健身教育和竞技教育,不仅是把体育概念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拓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呼唤。

2 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什么,对许多体育界的人士来说,也许永远是一笔糊涂账。例如,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到了体育界就成了《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把“哲学”二字去掉,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在许多体育界人士看来,似乎哲学与体育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词。“哲学”一词是从西方来的,源于希腊文的philosophia,philo是爱,sophia是智慧,所以从词义上说,“哲学”就是“爱智”,智就是知,“爱智”就是爱知识,没有知识就不会有智慧。这表明,从西方人的传统观点来看,要对问题进行哲学研究,首先就要讲认识论,而要讲认识论,就必须首先掌握逻辑学――这一发现真理的工具之后,才能进入到真正的哲学研究。

中国的传统精神和西方哲学的精神有所不同。中国的传统精神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特别注重人的修养和德行;而西方的哲学传统似乎更强调的是认识,是知识和论证。虽然知识与道德这两个东西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说你重视知识就不要德行,也不是说你有德行就不要知识,但知识与道德,理论与实践,现象与本体,必然与自由,事实与价值,真与善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两者应按照各自的规律来进行,它们分别遵循的是自然律和道德律。对这个问题讲得最清楚的是被誉为“现代哲学的源泉”的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两本大书专门讲的就是这两个问题。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批判”一词,并不是“打倒”、“批臭”的意思,而是“分析”、“辨析”、“划界限”的意思。《纯粹理性批判》针对着认识论(关于“真”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针对着伦理学(关于“善”的问题),他的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针对着美学(关于“美”的问题),是连接前两大批判的中介和桥梁。康德彪炳史册的三大“批判”,为我们从哲学视角划清“真”、“善”、“美”的界限,并进而思考体育的“真”、“善”、“美”问题提供了极好的答案。康德把哲学的使命归结为3项: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这3个问题,综合起来也就是康德哲学所关心的最终一个问题:人是什么?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告诉我们的有关哲学的真谛。

因此,要真正深刻理解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含义,我们就不得不从最艰涩、最深奥、最富于思辨气息的康德哲学人手,在“真”与“善”两个领域确定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各自价值。相反,那种不想在康德哲学上花费精力而打算直接掌握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哲学内涵的企图是十分幼稚的,其结果也必然是肤浅的。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在研究体育概念问题时重视康德哲学,不仅是因为只有理解了康德的“三大批判”,才能划清体育“真”、“善”、“美”的界限,而更为重要的是,只有理解了康德哲学前两大批判(关于认识论和伦理学)所强调的人的认识能动性和行为能动性(自由选择)的观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上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这对正确引导人们更好地主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意义。

3 哲学视域中的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

在哲学界,李泽厚先生曾明确主张“要康德、不要黑格尔”。在体育界,我也可以旗帜鲜明地说“要‘真义体育(pe)’、不要‘Sport大体育’”。我反对建立在中国混沌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儒家实用理性伦理型思维基础上的“sport大体育观”。并明确指出,“以‘竞技(sport)当体育(pe)’是中国体育认识上的最大误区。”用科学语言正确界定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

人们常说“中国古代无体育,中国近代体育不科学,中国现代体育无理论”,此话不假。由于我国体育界对“体育”概念的界定通常采用的是一种“综合性定义法”,因此,上述问题中所说的“体育”是包含着“身体教育”和“竞技运动”这两个概念的,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如果我们对上述问题再作进一步追问,并试图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上升到哲学文化的层次上来加以认真思考。我的初步认识是,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之所以不会在古老的中国产生,之所以产生在西方,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缺少两种东西有关,即科学理性与个体自由。而科学理性与个体自由精神正是西方哲学文化的内核和两种元精神。如何从科学理性的视角,借助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观点来认识身体教育,如何从个体自由的视角,借助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观点来认识竞技运动,这是我们从哲学视域来深入认识这一问题,并进而回答为什么“中国古代无体育”的关键。这不仅使我想起康德生前最喜欢的那句格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3.1身体教育(pe)――科学理性精神的产物

西方哲学大致可以分成古代、近代、现代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中心议题。古代哲学主要是研究本体论学问。到了近代,哲学家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认识论。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因为只有解决了人类如何认识世界问题,才能够对世界本原问题做出进一步解答,才能够确定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和能力。

围绕着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近代哲学家分成了两大阵营:即经验论和唯理论。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是经验论的代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是唯理论的代表。经验论者注重认识的感性内容,但却无法找到认识结论的普遍必然有效成立的根据;而唯理论者注重认识的理性形式,但却无法说明认识成果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原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康德的二元论作为综合上述两大思潮的认识论体系出现了。这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要论证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个问题,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具有普遍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要注意康德在这里是研究“如何可能”,而不是“是否可能”,因为“是否可能”已不成问题,数学和物理学已在事实上证明成为科学知识的可能。“如何可能”就是说,真正科学知识成立的条件是什么?也就是它的范围和界限问题。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对象区分为经验的现象和超验的物自体具有重要意义,认为我们的理性(广义)只能认知现象,而不能到达物自体,像灵魂、上帝、世界、自由等现象界之外的“本体界”。这是因为可以获得“感性直观”知识的感性能力和可以获得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的知性能力,都是关于对象现象界知识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只有在这个时空框架和知性范畴互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像宗教、上帝、灵魂不朽、自由等概念之所以被拒绝在“科学知识”的大门之外,是因为这些只是一些超验的“观念(ideas)”,并没有相应的感觉经验的“对象”,这样,康德就为“科学”与“宗教”划了一条严格的界限;而像一些我们虽然能够感觉到的东西,如,动机、效果、德性、幸福等问题,由于它们又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用康德的话说它们“不可知”,因此这些也不是科学知识。总之,理性在科学知识范围里不能僭越,一僭越,就会产生不可克服的矛盾,这就是康德有名的“二律背反”。康德的这一重要观点,为我们在正确认识身体教育问题时,把娱乐、自由、游戏、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等概念排除在科学认知领域奠定了基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结晶。西方哲学界通常称16世纪为“冒险的时代”,称17世纪为“理性的时代”,称18世纪为“启蒙的时代”。“体育(pe)”一词之所以最早出现在被誉为“启蒙时代”的18世纪60年代的法国,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哲学、人体医学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西方哲学界公认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是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的确,笛卡尔是近500年西方哲学的真正奠基者。他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的求知精神的传统,另一方面他把对物的思索同对人心灵、对上帝的思索完全分离开来,这是一大创举。无论人们怎样高估这一创举的价值都不过分。作为近代哲学起点的笛卡尔第一哲学是以二元论哲学形式出现的,而这主要表现在笛卡尔对身心关系问题的认识上。笛卡尔确定了3种实体的独立存在,即:物质实体、灵魂实体和上帝实体。人是两种实体的合成,即作为物质实体的身体和作为灵魂实体的心灵。人是上帝的造物。物质实体的属性是广延和运动,灵魂实体的属性是思维。灵魂有认识物质的能力,而且,它是不朽的。笛卡尔认为,物质的实体与思维的实体的对立是极端的,在身体领域由机械的必然性支配,而在心灵的领域存在自由和目的性。物质实体的存在与灵魂实体的存在绝对无关,它的存在只遵循机械运动的规律。笛卡尔将身心关系问题尖锐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思维与存在这一重大哲学问题的起点。人们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把笛卡尔看作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或者说,近代哲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恩格斯曾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醒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意义。”

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笛卡尔为什么要把身和心、物质性的东西与理智性的东西完全分开呢?冯俊认为,笛卡尔的目的可能有以下3个:第一,不将身与心、物质性的东西与理智性的东西分开,就不可能有正确认识;第二,将身心分开,就是要反对那种“物质能思维”的观点;第三,要论证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死。在这3个目的中,对我们今天认识身体教育最有价值的是第一个。因为人的身体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经验能够感觉到的对象的现象界,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具有自然的必然性,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这一自然规律和秩序是人能够正确认识的。长期以来,我们在对身体教育一词的理解上,存在许多误区。这种理解的误区源自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混沌一元论和“身心一元”论的观点。这主要表现

在对“体质”概念的理解上,把心理因素也包括在内。笛卡尔认为身体就是物质实体的观点,对我们重新认识身体教育和体质概念具有巨大启发。因为只有把身体教育理解为身体实质的教育,我们才能按照自然律的法则去实施健身教育,这种教育是受自然因果律支配的,它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教育。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这种教育。

由于身体就是物质的实体,除骨骼、肌肉外,人的五脏六腑、牙齿等也是物质实体的一部分,而物质实体的属性是广延和运动,因此,凡是违背物质实体属性的行为,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如目前日益严重的各种运动不足性疾病(hypokineticdisease)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蔓延,就是人们违背物质实体属性的具体表现。卢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要针对爱弥尔(虚构人物)实施身体教育。

运动是针对身体实质的教育所采用的主要手段,而人体运动是以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的形式表现的,因此,进一步考察一下什么是身体活动,以及什么样的身体活动对体质的增强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是我们在科学认知领域认识身体教育问题的基础。所谓身体活动是指能使骨骼肌产生能量消耗的任何一种身体运动。这一概念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这一概念含有两个要素:(1)由骨骼肌产生的身体运动;(2)引起能量由低向高变化的消耗。从身体活动的定义可以看出,身体活动包括运动锻炼(exercise)、竞技运动(sports)、身体娱乐活动、闲暇活动以及各种职业活动等。但就针对身体教育而言,不是什么样的身体活动都可以应用,也就是说,要增强身体的实质,身体活动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有意识的,即我们所说的规律性运动锻炼(regularexercise)。因为exercise的准确定义正是“保持和提高健康或体质为目的的有计划、有内容安排和重复进行的身体运动”。exercise是一种合自然规律性和普遍必然性的运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种运动是以提高健康体适能(heahh-relatedphysicalfitness)为目的的运动。健康体适能概念的提出是身体教育问题进一步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这种体适能成分(包括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力量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与我们所说的促进健康与增强体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现代健身运动的三大理性支柱(健身运动处方、最佳运动负荷价值阈和巡回锻炼法),实际上就是围绕着这种体适能成分构建的。

除运动外,物质实体的属性还有广延。广延就是范围广泛的意思。对身体而言,就是除规律性运动锻炼外,一个人要有好的体质,还要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遗传因素、优生优育、良好的营养卫生保健措施等广泛的内容。

在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哲学出现前后,人体医学的发展对人们正确认识身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如,维萨留斯(1514--1564年)1543年出版的伟大著作《人体结构》对人体解剖学的巨大贡献;哈维(1578―1657年)1628年出版的生理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心血运动》所系统总结的他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运动规律及其实验依据对人体生理学的贡献,以及17世纪马尔比基等人用显微镜发现了有机体的新世界等等。实际上,哈维血液循环的观点能够在法国得到人们的认可,与笛卡尔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至今运动锻炼生理学(exercisephysiology)一直与体育(pe)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

正是由于人们能够对物质性的实体――身体进行正确认识,正是由于人们对身体“敢于认识”,正是由于人们对人的身体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针对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中世纪所宣扬的“肌肉是灵魂的监狱”、“折磨你的肉体来拯救你的灵魂”等禁欲主义学说,大约在1760年,在笛卡尔的故乡法国,才有了“身体教育(pe)”之说。身体教育,即在汉语中简称的体育,就是针对身体实质的教育,就是遵循身体自然规律与秩序的教育,就是体质教育。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或论教育》一书的第一卷系统论述了如何针对爱弥尔进行这种身体教育问题。所以,体育(pe)从一开始产生就具有科学性,它是科学理性精神的产物。今天我们正应该从这个意义上旗帜鲜明地说,中国体育要讲科学发展观,不能不讲体质教育。

3.2竞技运动(sport)――个体自由精神的结晶

如果说身体教育的出现源自于科学理性精神,它遵循的是自然律,那么,竞技运动则源自于个体自由精神,它应遵循道德律。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竞技运动产生于西方,产生于游戏,它是由游戏(play)――比赛(game)逐渐演变而来。因此,要正确认识竞技运动,首先就应对游戏的本质这一元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受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去世后出版的《哲学研究》一书中),人文社科领域掀起了一股反本质主义的思潮。这股思潮在近年研究体育概念的文章中也有所表现。由于维氏的反本质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家族相似性”游戏理论中(如维氏认为:“在被我们称为游戏的各种活动之间真实存在的东西就是这种特征上的不断变化着‘家族相似性’,而无所谓无一不变的本质”),因此,在此谈游戏的本质有无问题,无疑会引起某些人士的质疑。

游戏真的无本质吗?如果游戏没有本质,那么,为什么在游戏是自由活动这一点上,人们的意见会如此一致?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考察维氏谈论的游戏各种特征(如竞争性、象征性、技巧性、消闲性等),就会发现,除消闲性外,他所说的这些特征都是与目的无关的一般事实特征。而在与目的有关的某些特殊事实层面上,则是错误的。由于本质主义的立场是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所以,研究游戏理论的本质问题,无疑需要本质主义。我国学者董虫草在吸收了自由论和目的与手段的内外在性质论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将游戏概念界定为“游戏是因自足而让人在整体上感到自由的活动”的观点,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游戏的本质。自足是就内在手段与内在目的的一致性而言,自足、自由才是游戏之所以为游戏的本质。

要从哲学层面谈自由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深入理解康德关于自由的哲学观点。这是因为自由不仅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对游戏的基本定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康德还是以理论家的身份谈论游戏并从游戏论的角度看待艺术现象的第一人。

自由与自然的必然性之间的背反关系问题,是整个康德哲学的研究起点,也是康德批判哲学所要解决的两大课题。正如康德所说“‘人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的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使我转到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上来,以便消除理性似乎与它本身矛盾这种怪事。”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一书谈的就是自由和道德问题。自由概念形成了康德

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实践理性批判的过渡。

康德认为,自由和道德问题,只具有实践意义,不具有认识论意义。所以他说他不得不扬弃知识,以便为人的自由、道德、信仰留下地盘。这就是说,知识虽然重要,我康德也不否认,但知识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人们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要论证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个问题。然而知识毕竟不能解决道德问题。所以,在谈道德问题时,就要把知识问题“去除”并“保存”起来,存而不论,这样才能谈道德问题,才能把握道德行为的本质。“自由”的概念被康德看作两大批判之间的一个“拱顶石”,没有这个最关键的“拱顶石”,两大批判就会垮掉。

而康德所说的“自由”究竟又指的是什么,康德“自由”概念的本质和核心是自由意志,是自律,不是他律。自律原则是康德的最高原则。自律,就是自由意志的规律。自由意志,就是道德律令,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就是以自身的自由为目的,而不以外在的事物为目的,它摆脱了一切世俗的感性的需求和感性的欲望,使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建立自己的法律、法规,这就是康德说的“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也就是康德的道德律令和绝对命令。康德“道德与经验无关”的义务论伦理学,对我们从游戏论视角更准确地理解竞技运动奠定了基础。

长期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殚精竭虑一直力求从认识论的角度给sport一个准确定义。很少有人通过对游戏的本质和自由概念的理解做出这样一个断定:即sport根本就不具有认识论意义。因为sport源自于游戏,而游戏的本质是自由,由于自由的本质和核心是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的本质意义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它是不受任何感性经验对象限制的,本身就有自主能动的创造力,所以sport只能是一个道德问题,只有实践上的认识意义。我们只有把sport在实践理性中加以研究,才能发现其价值。

虽然游戏是“因自足而让人在整体上感到自由的活动”,但伦理学上的义务论(如康德)和功利论(如边沁)的立场分歧,使得人们在理解竞技运动时,产生了严重偏差。如,英美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通常把竞技运动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竞争性的身体活动”、“按照正式的比赛规则,个体为寻求战胜对手而表演的一些竞赛性的身体活动”等。我国体育理论界除受英美功利主义的影响外,再加之长期传统儒家实用理性伦理型思维方式的支配,在20世纪80年代竞技优先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影响下,使得体育界人士对竞技运动的理解更加功利。不仅长期以来一直把“sport”当“体育(pe)”,而且更功利地把“竞技运动(sport)”仅仅理解为竞争性竞技(competitivesport)或高级竞技(elitesport)。从而造成人们一提到竞技运动,就与冠军、金牌联系在一起,而把竞技运动本身所包含的游戏、娱乐、休闲、自由等内容完全去掉。这种狭隘的经验功利性道德认识,导致竞技运动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极度严重失衡现象。高级竞技得到高度发展,并已成为“举国体制”,而国民健康目标(这里的Sport既包含ludus,又包含儿童游戏paidia,这才是Sportforall的本真涵义)和竞技教育目标却没有得到均衡发展,甚至人们根本不知道还有“竞技教育(Se)”这个专门用语。

我国真正对竞技运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是周爱光教授。周爱光通过对游戏理论的研究,在汲取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将竞技运动(sport)界定为“一种具有规则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这种与经验无关的对竞技运动的非功利认识,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级竞技,实际上仅是竞技运动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竞技运动有群众性的竞技运动和职业选手或精英竞技运动。这是我国体育理论界对竞技运动问题的一个突破性认识,是一种建立在康德道德义务论基础上的认识。这也为本文为何反对上述狭隘的功利性道德认识提供了极好的答案。

由于“知识”是“必然”的,所以,它是“科学”;“道德”是“自由”的,所以,它归根结底不能形成一门“必然”的“科学知识”。具体到身体活动这个层面,就是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这不仅表现在竞技运动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方面,还是表现在能否长期规律性参加身体活动方面。从竞技体适能(sport-relatedphysicalfitness)所包含的要素(包括速度、爆发力、反应时、平衡、灵活性和协调性)也可看出这一点。这种体适能与竞技运动能力有关,而与身体健康促进的关系不大。

既然作为一种不确定性身体活动的sport对增强体质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不具有认识论意义,因此我们就应在道德价值领域,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面重视其价值。根据周爱光对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竞技运动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这样一个重要结论,这就为我们将sport作为一种完善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育人手段,在教育环境大力实施竞技教育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4 结 论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7

1.1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旗帜,理念是行动的指针。长期以来,错误的指导思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一直制约着学校体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竞技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沿袭了竞技体育模式,即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各种体育教育都围绕着竞技体育进行。这种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竞技化,导致学校重竞技成绩、忽视教学思想的错误理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第二,学校体育精英化。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兴趣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歪曲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竞技运动水平高,而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受挫能力弱的局面。[2]

1.2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由于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因循守旧,很难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过分重视教师作为学生主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单一,忽视个性培养,无法发挥学生各异的潜能,严重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以竞技体育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沿用竞技体育的项目、规则和评价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自身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单调呆板、内容陈旧,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存在的问题

一段时期以来,师资问题成为制约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障碍。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普遍落后,责任心不强,而且多数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执教能力,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当部分老师仍然存在着差距,这是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2.1树立科学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发展,难在指导思想的树立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体育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加快转变教育理念。必须认识到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理解学校体育的内容和作用,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使全社会认识到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树立主体体育教学观,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多维体育教学观,强调体育教学的多功能建构;树立终身体育教学观,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2改革教育模式、更新教育内容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把以教师教授为主变为学生探究为主;要实现从说教式教学到教互式教学的转变;要使老师身份从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要实现从注重体育成绩到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目前锻炼身体的需要,也要考虑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好学生体育教程和健康教育教程的教学,保障学生身心健康。[3]

2.3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学校体育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面对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和高水平理论能力、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完善和发展。

3.结束语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8

我局在县委学教办和县委检查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学组办字[20xx]8号《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制定操作性强的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做到了“三明确一承诺”,即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公布,作出公开承诺。

二、落实责任,建立了整改销号台帐

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按三大类问题,即有条件近期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可以解决的问题和应当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编号登记。同时,明确整改目标,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人。采取适当方式做好整改台账的公布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三、注重实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通过“自已找、群众提、上级点、大家帮”等各种渠道,清楚地认识我局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以人为本的意识不够强,全民健身服务体育建设推进不够,县城健身场所及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2、城乡体育发展不够平衡,农村体育基础薄弱。农村体育公共设施滞后,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及体育设施制约着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农民健身观念淡薄。

3、破解影响和制约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难度的力度不大,促进竞技体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广,竞技体育缺乏后劲,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输送不多。

4、作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深入基层调研少,深入基层指导培训体育业务不多,在工作推进中务实不够,存在抓而不紧、抓而不细、抓而不实的问题,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5、体育组织网络不够健全,有些机关和乡(镇)存在无人抓体育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局明确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认真落实了整改措施。

———加强了体育健身场所及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服务好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健身场所及体育设施建设。二是抓好县城健身场所建设,主要是协助抓好县文体中心建设,加快文体中心建设进度,建设好综合型健身场所。目前,在城南新区规划用地160余亩,建设项目有体育馆和体育场,体育馆可供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举重、武术等室内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内设3000人的观众席。体育场设置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另有3000人固定看台,20xx年将进入全面施工建设。

———统筹城乡体育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村体育组织网络,组建了体育活动队伍,配齐配强了农村社会指导员,使农村有人抓体育、有人参与体育。二是抓了农村体育业务的指导培训,使农民掌握一定的健身技能,强化农民的健身观念。三是抓好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四是指导农村开展体育活动。

———促进了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大了竞技体育工作力度,加大了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输送工作,制定了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实施办法,使竞技体育后继有人,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举办群众乐于参与又具有科学健身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确保每季至少有1次体育赛事。通过举办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全县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工作氛围。

———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体育组织网络。

组建了体育协会,配齐配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现了有人抓体育,有人管体育,有人参与体育。

二、主要成效

(一)“以人为本”意识更强,进一步增强了体育公共服务意识。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局牢固树立竞技体育“夺标育人”的新理念,坚持“运动员第一,运动成绩第二”的思想,确保运动员生理心理健康,健全运动员保障体系,加强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和培训,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敢于拼搏、无私奉献、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队伍。同时,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服务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增强,这个月来,我局为南塘镇等4个乡镇争取到4个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已向这4个乡镇,赠送4套篮球架,逐步改善农民体育健身设施。

(二)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健全,进一步明晰了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我局认真研究影响和制约我县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谋划体育事业长远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在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育方面,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亲民便民利民;在增强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方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努力培育产业增长点;在开展体育赛事方面,逐步完善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体育赛事格局。

三、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同时,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少儿体校

一、引言

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中国竞技体育水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保障。当前,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现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许多问题与矛盾急需解决,其中少儿体育运动学校首当其冲。指出:“要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需要,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上重视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体育人才培养领域。

少儿体校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学府,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好坏将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其后备人才能否可持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少儿体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

(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模式陈旧

“学、训”矛盾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是长期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后备人才文化科学知识明显欠缺;从事专业面窄,发展空间有限;后备人才培养理念落后,自我培养自我提高意识差。另外,该模式将竞技体育从教育体系中强行剥离出来,使后备人才的选材面大大减少,大量的竞技天才可能被埋没。

(二)、独生子女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

我国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口数量迅速升高,客观上我国青少年人数正在不断减少,由此造成了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短缺。随着竞技体育人才数量减少,新一代独生子女生源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塔基。

当前我国家庭独生子女多,很多家长无论层次、地位和籍贯如何,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发展的第一选择为高考,由于竞技体育容易受伤,退役后无法安置,淘汰率高,不容易出成绩等,从而大多数家长都反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使后备人才数量减少。即使一部分同意孩子从事体育的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也具有趋利性,如认为哪个项目能够获得高额收入就让其子女从事哪个项目,而忽略了子女的兴趣和特长,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和项目人口的分布不均衡。

(三)、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的少儿体校大多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成立的,隶属于各级体育局,办学模式较为单一。根据本次被调查的体校,其中没有教育局主管的体育运动学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少儿体育运动学校办学的起初都是由各级体育局建立,而没有教育部门参与。进入90年代后一部分体育运动学校开始主动与教育部门合作,出现了几中不同的管理类型:一是体育局主管;二是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主管;三是其他形式(市政府直接领导和体育院校直接领导)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不同,学校的招生、教学、训练和经费等方面具体实施的办法也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各政府主管部门的权限和目标任务不同,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职责和重视程度区别较大,在对待少儿体育运动学校办学的认识上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这种多元化的领导体制,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利于发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举国体制”的优势,而这一问题又是学校自身难以解决的。

三、关于少儿体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我国训练管理体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特点是把过去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结合的培养体系,这种多轨制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利于调动全社会来发展竞技体育。

(二)走“教体结合”的路子,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

教体结合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争取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以教育为依托,挖掘、开发、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业余训练的社会化程度也会不断扩大,体教结合将呈现出大中小学课余训练一条龙模式与体育俱乐部社会化模式并存的局面。

(三)提高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

合理、科学的选材和训练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应该从运动员和教练员两方面抓起。一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各学科理论,促进运动员技战术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教练员的教研能力,采用最科学、最适宜的训练方法指导运动员,提高成材率,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四)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率

我国原有的以体校为基础三级训练网的培养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人才选择范围窄、培养模式单一、投入资金大、优秀运动员输送率低、国家负担重等弊端逐渐表露出来。因此可以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化运动员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来发展竞技体育,拓宽优秀运动员输送渠道,同时应对较差项目予以经济扶持,以国家投入为主,扩大其项目人口和训练人口,协调各项目均衡发展,转变独生子女家长对竞技体育的态度,从而扩大后备人才的数量。

(五)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在困扰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培养。由于业余训练是作为向专业培养的过渡阶段,在这中间,大多数青少年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即使成为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也面临着走向社会再就业的问题。如果他们文化素质低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受训人员将来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从而打消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以后出路的顾虑,鼓励更多的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

参考文献:

[1]汪敏,李忠堂.独生子女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5).

[2]项和平,许贵泉.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3).

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篇10

论文摘要:对当下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两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由于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念、表现形态、文化适应性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形态不平衡,两者不可能融合。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应该走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研究框架,使二者在各自领域内并行发展。当前,我国应大力学习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Queriesaboutthe“theoryoffusion”ofChineseandwesternsportscultures

HanKun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andmilitary,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eauthorsraisesafewqueriesabouttwoviewsofthe“theoryoffusion”ofChineseandwesternsportsculturepopularintheacademiccommunitytoday,anddrewthefollowingconclusions:sincethereisahugedifferenceanddevelopmentformunbalanceinvalueconception,expressionformandculturaladaptabilitybetweenChineseandwesternsportscultures,itisimpossibleforthetwoculturestofuse;forcomparingChineseandwesternsportscultures,theresearchframeofdualisticoppositionandeither-orshouldbebroken,sothatthetwoculturescandevelopintheirownareasinparallel;atpresent,Chinashouldvigorouslylearnwesternsportscultureanddeveloptheolympicmovement;inthemeantime,thepro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nationalsports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comparativesport;sportsculture;theoryoffusionofChineseandwesternsportscultures

目前,体育学术界普遍认同北京奥运会将给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提供良机。不仅如此,很多学者更是认为奥运会将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大好时机。然而,中西体育文化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吗?两者之间有融合的可能吗?在此,笔者对流行于体育学术界的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两种典型观点的相关论断提出质疑,并对如何合理看待中西体育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1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两种典型观点的质疑

1.1中国体育文化可以“治疗”西方体育文化的弊端吗?

通过中西文化差异性比较,剖析双方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中西体育文化必然走向融合是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研究范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与任何事物一样,西方文化有其辉煌的一面,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主要问题是它将物质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将物质享乐置于精神之上,这种价值观对体育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异化。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过度商业化、兴奋剂滥用等危及奥林匹克理想的问题,都可以在它所赖以生存的西方文化中找到根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偏重于人体的康寿、保健、疗治的养生体系,有完整的结构功能和理论基础,并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形的和谐、忽视人体与自然和谐的状况,无疑是一种完善和补充。其次,具有儒家色彩的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公正、诚实、仁爱、友善等观念,对当今世界体育竞赛中出现的兴奋剂浊流和球场暴力的阴影无疑具有净化作用。”[1]对这些论断,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简单地认为西方文化重物质、轻精神,没有任何道理。西方在科学、逻辑、法律、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创造一点不比中国人差,甚至有过之。现代大学首先诞生在欧洲,而非中国;高品味的音乐在西方而不在东方,更不在中国;标准的体育形态在西方,我们现在研究的奥林匹克更是西方文化的宠儿;现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将人类的视野和脚步带到了浩瀚的宇宙,更是实现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梦寐以求的“嫦娥奔月”的壮举;现代的国家治理中许多理念,例如法律、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都来自西方。这样的现实,怎能说西方文化重物质、轻精神呢?

其次,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归咎为西方文化存在弊端,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现代竞技体育诞生于西方,带有西方文化的基因,学者卢元镇[2]认为:“其他国家、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只能归于‘亚体育文化’或‘准体育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连真正的体育都没有产生,又凭借什么来断定西方文化存在问题呢?如果真将竞技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咎于西方文化,那么,中国文化中存在的专制、愚昧、贪污、腐败等问题,又该归咎于谁?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文化的问题。竞技体育本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游戏”,竞技体育中存在的问题,终究是竞技体育主体——人——自身的问题。金钱让竞技体育走向职业化,它使竞技比赛更富有观赏性,同时也大大推动了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再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养生体系对西方体育文化是一种“完善和补充”的观点同样值得商榷。其立论的理由是西方竞技体育“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形的和谐,忽视人体与自然和谐的状况”。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论据与论点都存在问题。现代竞技体育带有典型的西方文化特征,强调竞技,重视肉体,强调肌肉的力量和外形,然而,强调外形的根本原因,恰恰是为了发展精神,培养人勇敢、顽强、进取、超越、拼搏的精神与意志,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点,早在古希腊就倡导和实施得淋淋尽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是接过了西方的这种传统,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视为目标,倡导和实践着一种高尚的人生哲学。同时,西方对自然的理解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差异。西方倡导外在索取,对自然的理解表现为拷问自然、鞭打自然,通过实践征服自然;而中国自古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自然和谐相处,其结果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保护了自然,破坏较少,弊端就是对自然不了解,于是,在自然面前,人都成了奴隶,严重抑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以至于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让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抢了先。因此,认为西方体育“忽视人体健身与外形的和谐,忽视人体与自然和谐”的观点站不住脚。这种论断缺乏对西方文化深入了解,用一种中国式的“解读”来责问西方文化,以自我为中心,显得十分狭隘。

最后,认为“儒家色彩的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公正、诚实、仁爱、友善等观念,对当今世界体育竞赛中出现的兴奋剂浊流和球场暴力的阴影无疑具有净化作用”的观点同样值得商榷。西方体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盐湖城丑闻在内,最后的解决都是以民主、法律与监督的西方方式来完成的,而不是靠中国文化的道德说教来解决的。竞技体育是现代人设计的“游戏”,其存在的兴奋剂浊流和球场暴力等一切丑恶现象,最终还是需要人来解决,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解决。

1.2中西体育文化必然由冲突走向融合吗?

目前,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的西方现代体育对当时正处于发展低潮期的中国传统体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而从一开始,两者就表现为激烈的冲突和对抗。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逐渐深入,在如何处理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为主体内容的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传统体育之关系的大论战中,两者从冲突逐渐走向了融合。其实,就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对一种异质文化的认可要经历一段痛苦的历程,而要接纳它并将其融入自己文化的发展之中,则更需要莫大的勇气。”[3]笔者认为,对这种认为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说法要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中西两种体育文化是完全的异质文化,其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从历史上来看,“土洋之争”就是典型的例子。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开始意识到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于是,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由排斥走向接受。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中国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是中国在向奥林匹克靠拢,而不是相反。可以说,中国向奥林匹克运动靠拢,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有学者认为:“文化融合是指两个自主文化体系大致相互接近。”[4]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很容易看出,是中国体育文化向奥林匹克运动接近,不断融入奥林匹克文化,而不是相反。

其次,中国接受奥林匹克运动的确需要勇气,因为,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是缺乏竞争意识、科学观念,缺乏培养和发展个性的环境与条件的。这些既是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欠缺的,更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现代人心理品质[3]。而这些东西恰恰深深地蕴含在奥林匹克文化之中。因此,中国接受奥林匹克运动,并不是好像中国“吃亏”了,恰恰相反,是中国获得了实惠。付出一点勇气,是必须的,是值得的。

2中西体育文化之间没有融合可能

“中国体育文化”与和它既相对又不可分离的伙伴“西方体育文化”是支撑20世纪中国体育思想最基本的思维框架之一。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概念。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是当前体育学术界最常用的概念,但同时也是最没有受到仔细推敲和深入分析的概念。澄清概念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引用维特根斯坦[5]的话来说就是“哲学问题往往是哲学语言的误用产生的”。

学者李力研[6]认为:东西文化在好多方面都可以对话和交流,但在体育这个问题上则几乎没有“对话”的可能,更不存在什么“交融”。体育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东方没有这东西,四大文明圈子,都没有这个东西,只有希腊才有体育。现代奥运会比赛中,即使不断地融进一些亚洲的所谓体育项目,那也不是奥运会向这类项目低头,而是这些东方项目如何适应奥运会的规则要求。切莫把外包装当成“交融”,那样的话,实在是有些自欺之虞。笔者比较赞同李力研的观点。中西体育文化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融合,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之中,在古代中国封闭的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抽象、注重伦理、看重礼仪教化,少有竞赛意识,重节奏、韵律、神韵,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而西方体育则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斗争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崇尚精确、注重规则,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求不断超越,重阳刚、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中西体育之间这种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在现实中就表现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难以在西方世界传播,难以得到西方人的普遍认同和研习。即使有一些西方人对中国传统体育发生兴趣,由于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的认识流于表面,仅仅受近代武侠电影的影响学到了武术和太极的几个招式,结果是徒有其形,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缺乏认同,加之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至今还有许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清王朝时代,还是愚昧、落后、贫穷、衰弱。这些原因使得中国传统体育要真正在西方世界大范围传播开来显得十分困难。

2)表现形态的限制。

西方体育精神熏染于地中海的长风之中。古希腊人以自然科学作为一切思维的逻辑起点,他们用机械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与过程,甚至把人也看成是机械。这样的哲学酿造出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以对人的能量的挖掘,来获取人在时间、空间中的永恒,具有明显的竞技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特征。由此,古希腊人创造了赛跑、跳远、标枪等极具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具有鲜明的物理特征。不仅如此,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体育一直倡导和实践着一套严格的、细化的、量化的竞技规则,竞争必须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进行,具有严格的“立法”。因此,学者李力研认为西方体育就是“物理体育”和“立法体育”。

然而,中国体育却表现出另外一种形态。古代中国哲人通过人自身的小宇宙,发现自然的大宇宙;或者说,中国古代哲学始终在宇宙与人的浑融莫辨与交相注视中,完成着一种相互的发现。于是中国文化不可能是人与自然对抗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天人合一里寻觅对于真理的把握。这样的文化情怀孕育出的体育就是:重自然之道,重身心愉悦,重人际和谐;无视竞技性,不刻意追求超乎自然常态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体格与体能,拒绝以单纯的量化指标衡量优劣,尤其拒绝为了身体某一部分过度发达而损害另一部分的健康。对运动场地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没有什么严格的、细化的、量化的竞技规则。

以上这种差异在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中国武术难以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因为,西方体育讲求“直接对抗”和“简洁评判”。中国人在武术的问题上更多考虑的则是“招式”“眼神”乃至“精气神”,而不是像拳击那样只在乎如何击倒对方。日本和韩国的柔道、跆拳道之所以容易走向世界,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原因不在于它是东方文化,而在于它们的直接明了和容易裁判[7]。

3)文化适应性的限制。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不仅面临着生存的问题,更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如此严峻的现实,带有浓厚农业经济基础的中国传统体育怎能实现与经过工业文明洗礼的西方体育平等对话?对话都很难,就更别说西方学习和传播中国体育文化了。没有西方广泛学习和传播中国体育文化,融合的愿望也就只能落空,在现实中突出地表现为中国单方面融入西方体育文化,向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看齐,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知之甚少,西方主动宣传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几乎是中国人的一种奢望。

4)中西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限制。

经济全球化带来体育全球化,准确地说,是西方体育的全球化,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体育在价值观念、比赛规则、制度等多方面向西方体育看齐,以西方体育崇尚的价值观为“坐标”。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显得异常艰难,也备受人关注。在强势的西方体育面前,一方面,中国传统体育面临着被排挤的危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体育还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西方体育不断进行全球扩张,将欧美价值观念充塞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将其它民族、地区体育文化排挤到悬崖,也使得其它一些体育文化主动进行自我“欧美化”改造,在欧美体育文化大家族里勉强争得一席之地,伴随着这个“巨人”进行全球传播。直到目前为止,在亚洲,只有韩国和日本的体育文化实现了这种转型。中国体育文化依然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困境中苦苦挣扎。中西体育之间难以实现平等对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就更难以形成。

3对待中西体育文化的正确态度

也许是中国经济势头强劲急速增长的大背景,让一些人有些恍惚,开始言辞激烈地批判“欧洲中心论”,以儒家道学家的姿态倡导恢复“传统”,清算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与文化形态。关于中西体育文化的争议,极端的情绪或理论都不利于问题的探讨,因为极端化往往意味着将问题简化。极端化的理论探讨即使理解为“片面的深刻”也易诱发影响深刻的误导。亨廷顿抛出的“文明冲突论”进而引发的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之间的冲突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当下对待中西体育文化应持以下基本态度:

1)我国必须大力学习西方的体育文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

首先,我国体育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竞技体育,西方国家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绝不能因为我国在国际大赛,特别是奥运会比赛上获得了巨大突破与优异成绩就妄自尊大,事实上,奥运金牌只是现代体育的一个侧面。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法制化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东西都还要向西方学习。不仅如此,和西方体育强国相比,在现代体育层面上,无论是制度、观念、发展规模、速度,我们都落后西方很多。无论在竞技体育层面上,还是在大众体育层面上,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其次,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开始突现出来。城乡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突发事件增多、公共安全受到威胁,如此种种,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局部层面上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现阶段,需要全国人民以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英勇精神,以“更快、更高、更强”的英雄气概,以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之中,把改革进一步推向纵深阶段,以切实的行动、稳健的步伐,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奥林匹克文化中所蕴涵的拼搏、进取、超越、公平、公正等人文精神,恰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背景条件下的时代要求。大力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进行全国、全民族动员,在全国进行一次大的思想洗礼、思想启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保持中西体育文化在各自领域内发展。

在大力学习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同时,还应妥善处理中西体育文化的复杂关系。目前,学术界在探讨中西文化的交流问题时,争论者多以非此即彼,绝然的二元对立情绪和思维方法,争得理直气壮,互不相容。笔者认为,对中西体育文化必须有清醒认识,必须避免三大误区:一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二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对西方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诋毁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派,“固守国粹”;三是倡导“中体西用”或者“西体中用”,都是误导。虽然中西体育文化之间差异巨大,然而,二者并非水火相克的关系。在此,笔者十分赞同费孝通先生在谈及中西文明的交流摄取问题时,曾提出的一个很高明的见解:“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互美,世界大同”。文化最大的魅力是差异,而不是求同,不是统一性。

中西体育文化虽然不可能融合,但并非是不能共存,不是有你就没有我的严格对立。在当下中国,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中西体育文化的共存有诸多现实保障。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这是国际社会捍卫世界文化多样性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原则被提高到国际社会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高度,并具有国际法律文书的性质。不仅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我国政府不断加强了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国传统体育对抗西方体育全球化排挤的能力与意识逐渐加强,为保持中西体育文化在各自领域内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今天,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比西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要深入得多,甚至可以夸张地说,西方根本还不了解我们。在此,笔者还不敢妄加推测地说,西方根本就不愿意了解我们。我们不能认为因为在许多西方国家有唐人街、有中国的商品,就自认为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多么深刻。文化最大的魅力是其核心的价值观点与思维方式,而不是外在的器物上,或者是表现手段上,不能认为许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武术,就认为中国武术可以在世界体育领域内占据重要位置。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之间的鸿沟是客观存在的,西方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忽视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中西文化之间发展不对等的严峻现实提醒中国人: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体育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发展,更需要加强保护。旧制度文化可以抛弃,然而,传统的物质文化却不能,也不应该丢弃。制度文化需要向西方学习,这是时代的必然。物质文化,特别是传统体育中的一些物质文化,是需要好好保护的。如果将武术、太极也改成具有“直接对抗”和“简洁评判”两大基本特征的现代体育形态,向西方体育靠拢,武术、太极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就发生了改变,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武术和太极之“躯干”必将走向落寞。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绝不能纳入到西方文化的发展逻辑与轨道中,否则会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毁灭性打击。

参考文献:

[1]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36-438.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21.

[3]崔乐泉.从冲突走向融合——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史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7(7):23-30.

[4]茹秀英.新中国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透视及原因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3):1-5.

[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6]李力研.北京,你面临挑战——申奥成功的另类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9-47.

[7]李力研.解读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51.

[8]“两校名师讲堂”编委会.北大清华名师演讲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7.

[9]张志伟.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