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9:06

竞技体育概念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公平竞争;规则;善

中图分类号:G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4-0016-03

ontheFairCompetitionofathleticSports

ZHaoKun

(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SocialDevelopment,QufunormalUniversity,Rizhao276826,ShandongChina)

abstract:Fairplayoftheathleticsportsisahotissueofthepresentsociety.Butbyreviewingtheformerresearch,thestudyfindsthattheidentificationoffairplaylacksuniform,systematicandindepthresearch.itisverydifficulttoimaginethatanindisputableandlogicaltheorywithoutarationalidentificationcanstandtoreason.Byinvestigatingthefeasibletarget,thepaperfindsthatfairplayisthevalueevaluationofthereasonableinterestrelationsofthesubjectinthecompetition.ithasarequirementintheformandinthepractice.tobespecific,duringthecompetition,onlywhenthereisarulewhichisadmittedbyalltheparties,thecompetitioncanbecalledafairplay.

Keywords:athleticsports;fairplay;rule;good

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梳理人们的研究发现,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概念本身却论说寥寥,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很难找到关于公平竞争的令人满意的界说和充分的阐述”[1]。很难想象,一种真正严密无可辩驳的理论能够不以严密的概念分析为基础。因此,亟需从学理上界定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概念本身。

那么该如何界定竞技体育公平竞争呢?有学者认为,“体育竞赛公平竞争是指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主体以自身的身体条件为基础条件,在许可的技术运用范围内,以同样的规则为标准进行裁定的竞争,包括规则公平、操作公平、公平补偿3个层面的规定性。”[2]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国际在线消息:(2005年)10月13日下午,十运会女子柔道+78kg级比赛在南京市龙江体育馆进行,在决赛中,奥运冠军孙福明出场后与选手闫思睿周旋了30s后,只听得场边刘永福(教练)大喊一声,孙福明随即近乎主动地倒地,随后裁判宣判代表参赛的辽宁选手闫思睿以一本取胜”[3]。就此竞争过程来看,竞争双方是“以规则公平为前提,在许可的技术运用范围内,各相关主体以同样的规则为标准进行裁定的竞争”。从规则角度讲,竞争双方都遵守了“公平的规则”,裁判也“以同样的规则为标准进行了裁定”,孙福明倒地,裁判宣判闫思睿以一本获胜,正是裁判根据比赛规则做出的“公平”判决。但众所周知,这就是当年备受关注的柔道“假摔”事件,对此十运会组委会公布了比赛双方重赛的处罚决定[4],此次比赛决不是公平竞争。问题何在?原来,问题并非出在规则上,也并非因为竞技双方不遵守规则,更非裁判不根据规则公平判决,换个角度来说,双方的“假摔”正是有效利用规则的结果(甚至愈是熟知规则愈容易有效利用规则)。可见,问题的实质在于竞技双方变相放弃了竞争,违背了公平竞争之善的精神,因而不属于公平竞争。而公平竞争之善的精神,恰是经常被忽略,却又是最关键的问题。

本文结合竞技体育之实际,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进行概念界定。这当然须首先考察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适用对象,因为一个概念所具有的明确和固定的适用对象是确保我们的分析可靠的出发点。正确使用某一概念,就意味着对概念的适用对象或所指有明确的认识,换言之,知道概念的所指是保证正确运用该概念的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

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适用对象

1.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适用于评判竞技主体体育竞技过程中的利益关系

1.1.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是对体育竞技中利益关系的评判竞技体育之竞争也是竞争,竞争即是“争名夺利”的行为和活动。“竞争系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5]。马克思也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6]。当然,利益不仅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如荣誉等);不仅包括对人有利的“好处”,即“利”,也包括对人有害的“坏处”,即“害”。所以利益竞争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所得,二是要有所不失,即竞争往往也分为“显性的”竞争(即有所得)和“隐性的”竞争(即有所不失)。

但必须注意,“利益”一词容易被理解为甚至被等同为“经济利益”,这使得人们无形中将竞争的图景缩小了很多,以至于提到竞争,往往想到的就只是经济领域的利益之争,而经济领域之外的竞争则被忽视了。事实上,利益竞争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且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也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之中。正如乔治•斯蒂格勒指出的那样,竞争至少与人类历史一样长久,不仅在经济市场存在竞争,“而且可以用于其他”[5]。

因此,如果我们用“利益”一词来指称各种各样的社会价值、义务与权利,那么简言之,“体育竞赛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名和利,即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7]。但这种通过“竞技”获得的利益是公平的吗?这就需要进一步对竞技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做出公平与否的评判。1.1.2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是对体育竞技过程中竞技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评判首先,竞技体育公平竞争评判的是竞技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因为,当我们说某人或某种行为是否是公平竞争时,往往是在与某人之外的其他人或其他行为相比较的意义上而言的。即竞技体育公平竞争只有在竞技主体间的关系中、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才能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例如运动员a出场参加某项赛事,其是否获得一定报酬或一面锦旗,这不是公平竞争的要求,无所谓公平不公平。但是若与a同等情况、同时出场参加此次赛事的B,却获得一定报酬或一面锦旗,那么对a而言就是不公平的。

竞技体育“是一种以竞技场为圆心,向外辐射的诸同心圆所构成的多因素参与的全方位的竞争”[7],但其竞技主体是明确的,即是以参与竞技的运动员(个人或团体)为代表的各方综合力量。以刘翔雅典奥运夺冠为例,这可看作是刘翔本人及其教练团队,乃至中国体育科技,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与其他选手及其背后的教练团队、体育科技甚至民族精神的竞争,虽涉及因素多、范围广,但竞争主体是明确的,一方以刘翔为代表,一方以其他各参赛选手为代表,这既是刘翔与其他参赛选手的竞争,也是刘翔背后之综合实力与其他选手背后综合实力的竞争。若因刘翔是黄色人种,或穿的是中国产跑鞋而不让其参赛,这当然是不公平竞争。而刘翔夺冠后所获奖金如何在其本人及教练团队间分配,虽涉及公平问题,但与此次竞赛是否公平无关,这是竞技主体一方的内部事务,不是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适用对象,因为其不是竞技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1.1.3竞技体育公平竞争评判的是竞技主体在体育竞技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发生在体育竞技过程中的竞技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才能由竞技体育公平竞争予以评判。一般而言,这一竞争过程包括竞技起点、竞技过程、竞技结果三个部分。仍以刘翔雅典奥运夺冠为例,此次竞赛是否是公平竞争,仅限于此次竞赛的过程,竞赛结束后,各参赛选手间也就无所谓公平竞争的问题了。

1.2竞技体育公平竞争适用于评判竞技主体体育竞技过程中正当的利益关系并非竞技主体在体育竞技过程中的任何利益关系都是公平竞争的适用对象,只有竞技主体间正当的利益关系才能进行公平与否的判断。因为从质上看,公平是对正当利益的维护,在人类千百年来的道德生活实践中,有一条被广泛认同和尊重的原则――即从道义上加以维护的利益必须具有正当的性质。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所维护的利益必须是正当的,只有正当的利益关系才能言是否公平。如果竞技主体所竞争的利益是不正当的,那么这样的竞争无论如何也不能是公平的。以当今中国足坛进行的打假反赌风暴为例,本来足球场上双方运动员通过足球竞技所竞争的利益(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是正当的,但当双方有球员为黑金而展开竞技时,或有裁判“黑哨”操纵比赛时,其所涉及的利益当然是不正当的,那么这样的竞技比赛肯定不是公平竞争,当然有时也称不正当竞争。

但如果将竞技体育公平竞争中的正当性等同于公平性,那就错了。虽然生活中我们经常将不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作为同义词使用,“不正当竞争实质上就是‘不公平竞争’,这种称谓为国际上所通用”[8],但细究起来二者是有区别的:是否公平是就竞争各方而言的,是在比较个人或群体之间的关系的意义上而言的,但正当显然是相对于现象所及的单一主体或多个主体组成的整体而言的。即就竞争各方的比较而言,一般用是否公平予以评价,但对社会整体或他人来说,则一般用是否正当予以评价。例如,某场足球比赛,某一方贿赂裁判致使另一方失利,那么对失利方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是不公平竞争,但我们一般不说贿赂裁判的行为对我(除非我是失利方的利益团体中的一员)、对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般用是否正当予以评价,指责其行为是不正当竞争。

至此,我们终于到达了界定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出发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是对竞技主体体育竞技过程中正当利益关系的价值评价。显然,这不是一个最终的界定,因为这一界定很难将公平竞争与非公平竞争完全区别开来。所以需要进一步澄清它的具体内涵,以便使其能和其它非公平竞争明显区分开来。

2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内涵

通过考察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适用对象,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公平竞争内涵是“体育竞技过程中当且仅当有规则且规则为竞争各方认同并遵守且符合善之精神的竞争”。具体包括形式要求和实质要求两个层面。

2.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形式要求2.1.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必须要有统一的竞技规则统一的竞技规则是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必备前提。那么,竞技体育公平竞争为什么要有规则?有学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1]:首先,有统一的规则才能保证竞争各方机会平等,胜出的概率相等。换句话说,有统一的规则才有可能为所有的竞争者提供同等的机会,使竞争的各方在撇开能力、实力的差异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后,胜出的概率相等。其次,有统一的规则才能使竞争行为有序进行,成为可预期、有理性的竞争,才能是公平的竞争。再次,统一的规则规定了判定胜负的标准。最后,统一的规则提供了仲裁的依据。因为竞争行为公平与否和竞争的输赢都是相对一定的规则而言的。

2.1.2竞技各方均恪守规则,即所有的竞争者及裁判者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能有任何例外有统一的规则是确保公平竞争的关键,但如果有了规则,大家都不遵守,或有的遵守有的不遵守,同样会破坏输赢的同等概率即机会的平等,使竞争变得不公平。如体育竞赛中服用兴奋剂,就是通过违反规则来提高胜出的概率,从而破坏了竞争公平。当然有了完善的规则,还要执行规则的人,即裁判员严格地执行[9]。因为,裁判作为监督者,其作用就在于监督竞争各方是否都遵守规则,并以赏罚为后盾来保证规则的被遵守。所以裁判本身也必须恪守相关规则,否则同样会破坏公平竞争。

2.2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实质要求2.2.1竞技规则本身的公平即规则本身必须是所有竞争方,至少是多数竞争方或他们的代表共同商定或认同的,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因为即使有了统一的规则,竞争各方也均恪守规则,但如果规则本身不公平,那么竞争肯定是不公平的。所以,竞技规则本身的公平是判定公平竞争的关键之一。但是,判定规则本身是否公平却是一个难题,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往往对什么是公平很难有一致的看法。所以,在规则公平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可退而求其次:规则应“力求公平”,引进“商谈原则”予以补充,即规则必须是所有竞争方共同商定或认同的,而不是强者强加给弱者,或弱者强加给强者的[1]。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规则不是“共同商定”的,但竞争各方对规则的认同,却是保障竞争各方都承认规则公平的底线。必须指出的是,公平的规则不一定就是公认的规则,公认的规则也不一定就是公平的规则。但是,在找不到一条最高的、绝对正确的、能够据以判定其他规则是否公平的“元规则”的情况下,寻找公认的规则,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替代方式[1]。

体育竞技过程中有了统一的规则,竞争各方均恪守规则,规则本身也是公平的,那么竞争是否就一定公平,仍然未必。原因在于我们不仅必须从道德的角度来判断规则本身是否公平,还必须从道德的角度看其适用规则所得的结果是否公平,即是否符合竞技体育之善的精神。2.2.2符合竞技体育之善的精神“善之精神”即竞技体育的善或正当,是竞技体育公平竞争之内在伦理要求和价值。如前所述,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是对竞技主体体育竞技过程中正当利益关系的价值评价,也就是说,当我们说某一体育竞技行为是公平竞争的时候,实质是我们以主体的价值目标为标准,对客体(人们的体育竞技等行为)所做的价值评价。而众所周知,在整个评价范畴体系中,各范畴组成一个等级层次分明的范畴链。善处于最顶端,它是众范畴中最普遍、最抽象的范畴,是众范畴的共同本质或共相。“善”指的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是对主体的肯定。凡是能满足主体需要、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就是善,反之,即为恶。它适用于一切客体,其它范畴都具有“善”这一基本含义。如公平的也必然是善的,说一种体育竞技行为是公平的,那么它肯定是正当的、善的。即一种体育竞技行为只有是正当的、善的,才可能是公平的,反之某一体育竞技行为若被认定为是不正当的、恶的,那么其必定不是公平的。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之善就是竞技体育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等需要的满足,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取向,以及竞技体育所产生的或应有的社会意义,它表现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有学者按照主体的目的不同,即按照善的追求水平,将竞技体育之善分为三个层次[10]:1)最高层次表现在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赋予的理想与终极目的。其对社会生活发挥着引领和超越的作用,奥林匹克主义和精神表征了竞技体育的美好伦理指向。2)中间层次表现在竞技体育尽力追求、发扬自身的正向、积极功能与价值。3)低位层次指竞技体育的正常、有序运行,不违反有关法律制度,比赛中的公平竞争等。因此,竞技体育之善不仅是竞赛所表现出的公平原则和竞争精神,而且还是超越竞赛竞争所表现出的竞技体育及其与社会大系统关系中的伦理性[10],也只有符合竞技体育之善的精神的竞争才是公平竞争。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竞技体育中无规则的竞争是不公平的,有规则但规则不被遵守的竞争是不公平的,有规则、各方也恪守规则但规则本身不公平的竞争是不公平的,有规则且规则为各方认同并遵守但不符合善之精神的竞争仍然是不公平的。如十运会女子柔道+78KG级决赛中的“假摔”事件,正因为“假摔”既不符合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赋予的理想与终极目的,也不符合竞技体育尽力追求、发扬自身的正向、积极功能与价值,因而是不正当的、恶的,所以,此次比赛也就绝不是公平竞争。总之,竞技体育过程中当且仅当有规则且规则为竞争各方认同并遵守且符合善之精神的竞争才是公平的,这就是本文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概念界定。

当然,就道德境界来说,公平竞争是“小善”,是“最低层次的善”,远远低于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赋予的理想与终极目的追求这些“大善”。但是,就其社会效用,就公平竞争对竞技体育的效用来说,却远远重要于那些“大善”,也重要于其他一切道德准则: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中最重要的道德,“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没有这块基石,体育将失去意义,竞技将陷入一片混乱”[11]。

参考文献:

[1]徐梦秋.公平竞争的要件与形式[J].哲学研究,2005,(10):95-100.

[2]张春燕,钟明宝,王玉珠.体育竞赛公平竞争及其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3):3-8.

[3]十运会柔道惊现假摔孙福明让金牌违背体育精神[eB/oL].国际在线,gb.省略/8606/2005/10/14/106@737146.htm,2005-10-14.

[4]十运会组委会重罚柔道假摔[eB/oL].南方报业,nanfangdaily.省略/osouthnews/dgtt/200510150375.asp,2005-10-15.

[5][美]乔治•斯蒂格勒著,吴珠华译.完全竞争,历史的反思[a].斯蒂格勒论文精粹[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42,340-34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7]程静静,等.体育竞赛公平竞争的概念与规定性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4):17-21.

[8]陈,陈建民,罗智波.竞技体育竞赛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防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590-592.

[9]刘雪冰.试论体育竞赛的对等与公正性[J].体育与科学,1997(3):53-55.

竞技体育概念篇2

关键词:体育总概念;健康三维观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51-03

abstract:withtherespectivestatementoftheinternaldevelopmentcoursesastothedefinitionsofsportsandhealth,thisarticlemadeananalysisoftheinternalrelationsbetweenthem.thisarticledeeplystudiedschoolsports,socialsportsanduniversitiescompetitivesports,discussingandexploringthequestionsastohowsportsiscombinedwithhealth,whatquestionssportscanreallysolveinhealth,andhowsportsimproveshealth.

Keywords:thegeneraldefinitionofsports;three-dimensionoutlook

1前言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与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目前的两大热点问题。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断发展,健康内涵的逐步深化,体育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大众体育实施战略以及“奥运争光计划”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向提出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体育与健康自身的形成发展问题

要想清楚地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必须先从两者本身的问题开始入手,弄清两者各自内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对其本质联系揭示的前提。

2.1“体育”本身的一些问题

“体育”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和起源在学术界上没有什么争论,都认为是一百年前从日本传入的。问题是随着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体育”一词的内涵有了较大的丰富和变化,主要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体育界出现了两种态度:对体育总概念的肯定和对体育总概念的否定。所以不同的社会体育群体和个体对“体育”均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韩丹将体育理解归纳为五个方面含义:第一是指“体育”作为总概括性的总概念;第二是指教育领域同德育、智育、美育等并构的“体育”;第三是指竞技体育;第四是指大众体育;第五是指人们各种自娱性身体活动。[1]

然而在当今对体育总概念持否定态度的已是少数,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体育概念的整体性和整体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绝不是人们的臆想,而是体育这一复杂社会文化活动的客观存在。不管体育社会形态或结构如何,他们各自的特性都寓于共性之中,这个共性就是他的总概念。[2][3]

体育的总概念观点的认同必然要对体育领域的划分进行科学的讨论,至于体育被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大类的现状来说,其分法的确有着不妥之处。我国学者任海早在1989年就提出这种分法不符合逻辑分类的原则。首先不符合“同一标准”的原则;其次是“子项相容”的错误;还有就是“没有穷尽整个体育的外延”。任海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要按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对体育进行重新分类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对体育的分类能完全达到以上标准的。当前体育的三分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探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的前提下笔者也很赞同熊斗寅同志的观点:将竞技体育成为“高水平竞技体育”用来区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中的竞技体育成分。[3]这样更有利于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审视。

2.2健康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当前健康概念的三维健康观,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乡镇中学的初中生们都能异口同声的将三维健康观的内容说出来,这也能看出我国实施“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

健康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这体现出“健康”的进步性与完善性;另外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对健康有着不相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健康标准,这体现出“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从疾病观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本体疾病观、自然哲学疾病观、自然科学疾病观。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也随着疾病关的发展不断深化,远古时代由于本体疾病观的影响,人们认为疾病是由鬼神等主宰,即健康是由鬼神决定的,人类无法抗争,特别是传染病的几次大肆虐更加剧了人们的这种认识。近代社会生产力开始飞速发展,解剖学和生理生物科学已经形成,但对疾病的原因还是无法揭示。由于受到“人是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的影响,认为健康就像机器正常运转,保护健康就想保护机器,肉体的正常工作状态(无病)就是健康。19世纪末,自然科学疾病观的形成,认为疾病是由单一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这个时代认为健康就是保持病原微生物、人体和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这种健康的概念只涵盖了自然因素,忽视了疾病的多元病因。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的日趋成熟和社会生态学观点的提出,人们认识到疾病病因的复杂性,特别是认识到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从而使健康的概念延伸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行为,逐步形成了综合性协调发展的健康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将人类几千年对疾病、自身和生存环境的认识高度概括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至今最为普遍,可认度最高的健康概念。[4]

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同,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由于这两个维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具有阶级性并为某特定的阶级服务,所以在针对某些健康指标是不可能有完全的统一标准。如一般人的特质焦虑问题,对待同性恋问题、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问题由于受主观性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非常的难于确定。

人类健康概念是动态发展的,健康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理想目标,由于健康概念的三维性,使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受到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当然我国所提倡的一系列健康政策中健康的含义必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体育与健康的结合也是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但是对于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及如何在体育中促进健康等问题,都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促进健康”这些较为肤浅的认识上,应该进一步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笔者认为,不能流于表面判定,对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笼统的概括在学术上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必须对他们之间有一个较为细致的分析。基于我国体育概念等问题本身的缺憾,现阶段要分别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好只能是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三个方面讨论。

3.1学校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后,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着重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体育也不得不经历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无疑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传统的学校体育,其自身的体育观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它的问题不只是在于只重身体,不重或不顾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还在于自己在实践中,用“强身”取代了“健身”,用“竞技”遮掩了“体育教育”。这样导致了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出现: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体育教学过程技术化、体育教学组织的一体化,和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标化。[5]很明显,这样的学校体育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也不可能达到目前健康的三维观标准,只能对学生的生理指标有些影响,但积极的作用却很不明显。

现在,学校体育以健康为理念,以健康的标准出发,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都做出了针对性的改革,通过体育课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教化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个科学的健身手段。改革后的学校体育在理论上是完全符合促进学生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但终究还没有完全被实践证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正确,意义深远,但需要不断的调整完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3.2大众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6]从这一定义来看社会体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人民大众健康。体育的本质特点是身体活动,它对人的作用也是在人的生理技能变化上,有人说体育对人的心理影响也很大,也能促进社会适应性,但这不是体育的本质作用,其他的社会活动也同样能起到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影响作用。这提示我们科学的锻炼方法对大众生理健康有促进作用,要使社会体育对大众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必须加强大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动机、体育价值观等。总的来说社会体育对参与者的健康来说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健康促进功能的前提是“科学性”,据调查中国沿海城市居民有90%的体育爱好者不知道什么是“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7]

通过目前的调查提示,我国社会体育对大众的健康功能效果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社会体育还没有体现出健康人民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体育场地严重不足、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的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之中、社会体育辅导员严重不足、大众体育健身的科学性极低。另外,我国体育场地开放率很低。有人对北京海淀区一个社区体育场地进行调查,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社区,真正属于居民锻炼身体的体育场地总面积为798m2,人均0.08%,这意味着在社区范围内几乎所有的社区居民都无法参加体育锻炼。

据1998年《中国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我国有4.2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31.4%,在4.2亿体育人口中也不乏体育锻炼方法不科学无法起到健康效果的人群,这一事实可以从我国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得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非常匮乏。在德国,人口8000万大约每40人就有一名体育辅导员,全国共有200万辅导员。在我国人口13亿,目前我国所有的体育工作者也就12万人,如果我国要达到德国体育指导员的水平保守的说也需要半个世纪之久。[7]

在我国社会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是相互促进的,社会体育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上讲我国的社会体育还没有体现出它的健康功能,这与我国基本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有待于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家体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此状况及时的做出调整。

3.3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争议很大,目前我国学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水平竞技体育可以对运动员造成大量的运动损伤,运动员的平局寿命低于正常人,这足以说明高水平竞技体育不能“增强体质”,[8]而且对健康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这种观点所说的事实的确有说服力,也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支持这一观点,通过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任玉衡等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调查得出:6810名运动员中伤病者有4049名,患病率为59.46%;急性损伤占21.10%;急性转慢性损伤占45.95%,慢性损伤占32.95%;共查出317种创伤,6699例,人均0.98处损伤。[9]

由于健康的判定是定性的,目前还无法将健康指标量化,定量的判定健康。所以另一些学者否认高水平竞技体育对竞技参与者有消极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强体质上”的质疑。如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的毕世明在针对目前有人总是否认体育总概念时提出:“虽然竞技体育给身体带来损伤,但身体教育就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吗?也会。不过是多少而已。很明显,不能因为竞技体育带来较多的身体伤害就否认它的增强体质的作用。”[3]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熊斗寅认为:“从体育的功能角度来讲,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教育、健身、娱乐,无论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是高水平竞技体育都包含这三个因素,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2]无疑他的观点也认为高水平竞技体育也有健身的本质功能。

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在于:专业运动员必须在高水平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下掌握高难度运动技术,要赢得比赛也离不开高水平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另外,某些运动损伤只能影响体质的某些指标或某个指标,而运动员的其他生理指标要大大优于常人。而对这两种体质状况的优劣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田麦久对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的这种问题态度是:运动损伤和运动疾病是现代竞技体育给竞技选手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本质上可以认同为煤矿,纺织等专业工人的职业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对运动参与者而言确实是增进人类健康的主体目标相悖,但着眼与社会整体,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1]

高水平竞技体育是服务于全社会整体健康的,他具有极强的促进健康功能,但他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促进人类健康的运行机制不同,具有间接性和推动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健康功能是以运动员自身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全人类的健康。我们也能看出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一项社会活动的影响能大于奥运会的影响,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标对运动员个体或某群体来说是获胜、提高竞技水平,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归根到底的目标还是为了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水平。

4总结

4.1体育与健康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关系,这是由于他们各自概念不断的发展所决定的。对体育应该有一个总体概念并在考虑体育与健康关系时应该具体的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在健康的判定上要根据“三维健康观”的三维指标判定。

4.2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健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使学校体育从传统学校体育的误区中走出,理论上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但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4.3社会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并对大众心理、社会适应性有的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根据我国目前社会体育现状,社会体育实际的健康功能却不明显,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体育场地严重短缺、体育指导员非常匮乏,人民大众享受体育锻炼的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在实践和整个社会上讲我国还没有收到社会体育带来的健康功效。

4.4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他为竞技运动参与者自身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运动创伤和运动疾病,但他以竞技体育运动参与者的牺牲为代价换取了全人类的健康。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标对于运动员自身是获胜、提高竞技水平,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丹.论“体育”词的多义理解[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1,(1):20-23.

[2]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2):8-12.

[3]毕世明.在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体育”总概念不能否定[J],体育文化导刊,2004,(6):17-19.

[4]扬忠伟.人类健康概念解读[J],体育学刊,2004,(1):132-134.

[5]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29-33.

[6]卢元镇.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4-216.

[7]张华达.体育促进健康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0,(6):44-45.

[8]吴光远.也谈体育的定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3,(7):22-23.

竞技体育概念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89-02

如何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竞争力,是目前中职学校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中职教育界对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分歧,甚至是误读。本文通过梳理既有文献的一些成果,探讨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试图给出其培育的一般思路。

一、文献综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始于prahalad和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把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内部经过整合的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学识,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概念一经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后续研究层出不穷。

十多年来,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刘世锦和杨建龙(199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张维迎(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为所拥有的资源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

虽然各个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说法不完全一致,但都包含如下特点:①核心竞争力不是指某一要素或者某一优势,而是指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能力。②这种能力能支撑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具备优势。

总之,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服务,也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核心竞争力是独特的、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主动适应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一种技能和学识,且受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影响,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稳定的优势。

二、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中职学校融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吸收、转化现代科学技能,培养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支撑学校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具体说来,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点:

1.保持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带来明显的优势,是其真正魅力所在。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久而稳定的。

2.能提供给学生特殊的价值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指某一种产品、服务。如果说产品是树上的果实,生产要素是阳光和空气,科学技能是土壤,那么核心竞争力就是树根。有了扎实的树根,大树就可以从土壤中吸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利用阳光和空气茁壮成长,生长出硕大的果实。

3.难以模仿和复制

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项具体的、可物质化的、汇集于某一要素的东西,而是一种融合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技能和学识。这种技能和学识是买不来、带不走的,因此也是不可轻易获得的。

4.可以继承和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累积性的,可以改变、增加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带来的长期竞争优势,是适应市场、利用科技进步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

目前,一些老师对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还存在一些误解,将特色专业、就业渠道、地理优势、特殊人才等某一方面的优势等同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些观点从根本上混淆了核心竞争力与核心产品、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等概念,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清楚认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其概念的意义所在。

三、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思路

如何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中职学校改革中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这涵盖了学校定位、教学管理、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既要考虑学校长远的定位,又要立足于现在,找出缺陷,加以改进。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涉及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讲,以下几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1.资源整合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中职学校具有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硬件投入,也有品牌、学校组织文化等软件优势,最终“产品”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素质。将这些要素融合和发挥,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是中职学校运作的基本过程,也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主动、快速适应现代科技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适应这种挑战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现在的社会经济增长已经主要靠科技进步推动,行业的顶尖企业一定是站在科技最前沿的,因此核心竞争力必然体现为一种技能和学识,主动、快速适应现代科技对操作技能的要求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组织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最新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科技进步的能力。相反,陈旧的知识体系,缺乏了解最新的作业技能,根本无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组织学习能力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离开组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无水之源。

4.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从根本上讲,学校组织文化倡导教书育人的价值观与教师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对教师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导向、监督作用,而这种激励监督方式是其他正式制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支持。

四、对中职学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核心竞争力”这个词是富有吸引力的,以至于很多学校误用甚至滥用这个概念,宣称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但事实是,只有少部分中职学校具备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讲,中职学校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遵循其培育的科学路径,既无捷径可寻,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1.中职学校应该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经营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之上的学科才有利于学校保持自己的优势。所以,中职学校应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经营,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学生就业形势,盲目进入其他学科领域。

2.培育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是系统性的工作

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涉及学校资源整合、组织学习氛围培养和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C•prahaladandG•Hamel.theCoreCompetenceof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vol.66:79~91

竞技体育概念篇4

关键词:中国;日本;体育;身体文化;上位概念;变迁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5-0018-04

abstract:takingChinaandJapanasexample,thisarticlecombsthetransferringofgeneraldefinitioninphysicalculturedomainanduncoverthattherearedifferentformsduringtheperiodofgeneraldefinitiontransferring.throughtheresearch,thisarticlemakesthetransferringformsofgeneraldefinitioninphysicalculturedomainofChinaclearandfurtherarguesthatthetranslationoftiYUintoSport(s)isnotdefinitioninterchange.

Keywords:China;Japan;tiYU;physicalculture;generaldefinition;transferring

1引言

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体育也可以称作身体文化。为了避免术语使用上的混乱,本文使用身体文化这一概念,将体育领域称作身体文化领域。由于文化上的差异,目前世界各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术语不尽相同,如在我国是体育,在日本则是“スポ―ツ”。[1]

据我国学者考证,体育这个术语是在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的,是直接借用日文中的“体育”一词。[2]不过,日文中的“体育”一词也不是日本固有的,而是来自于对英文physicaleducation一词的翻译。因此,physicaleducation在我国也被译作体育。既然体育一词与“体育”一词的最初含义相同,那么为什么目前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术语,在我国是体育,而在日本却是“スポ―ツ”呢?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体育一词的翻译上发生了变化。体育一词不再是译作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而是译作Sport(s)。[3]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的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译作Sport。[4]在我国,对于体育一词的翻译和理解,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体育是physicaleducation,Sport(s)是竞技运动,将Sport(s)译作体育是“偷换概念”。[5]

从逻辑上分析,一个国家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不外乎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表现在术语的更替上,即启用新的术语作上位概念;第二种形式表现在术语内含的变化上,即作上位概念的术语不变,但其内含发生了变化;第三种形式是前两种形式的混合。将Sport(s)译作体育是不是“偷换概念?弄清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就会澄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弄清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属于何种形式,这个问题就真相大白了。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梳理,阐释一个国家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存在不同的形式,从而论证将Sport(s)译作体育并不是“偷换概念”。

2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

“体育这个术语在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过程,当它传入我国时,就是指的身体的教育,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6]作为学校的身体教育的体育一词传入我国后,其含义在后来发生过二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时,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第二次变化时,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

2.1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

1949年10月2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在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到会讲话。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体育,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不但是学生、而且工人、农民、市民、军队、机关和团体都要搞体育。……希望大家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都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学习的工作,才能担当起繁重的新中国建设的任务。”[7]副主席的这段讲话为理解当时体育一词的含义,以及哪个术语是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提供了依据。当时体育一词的含义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当时体育这个术语就已经是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致力于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成立大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在现有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并与实际相结合,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积极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加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8]1954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的指示》指出:“根据中央体委党组提出的方针和任务,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领导和推动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使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首先在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中切实地开展起来。”[9]同年1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在总路线的照耀下,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而奋斗》的1953年体育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当前体育工作的方针:“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并逐步地使之普及和经常化。”[10]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体育政策表明,体育这个术语在当时仅有“普及”一层含义。也就是说,体育一词的含义虽然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但并没有超出身体教育的范畴。

2.2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

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1月,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关于1955年体育工作总结和1956年工作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了当前体育工作的方针:“采取加速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在广泛的群众运动基础上,努力提高运动技术的方针,争取在二三年内,在若干项目上分别接近或赶上国际水平。”[11]这是我国体育主管部门在体育工作方针中,首次将“提高”与“普及”并列提出。同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在广大群众中进一步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地增强人民的体质,并且提高我国体育运动的水平。”[12]1959年4月,总理又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体育工作中,应当贯彻执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逐步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1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提出,表明体育一词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也就是说,从这时起,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一直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发展体育。尽管其间的不同时期在“普及”或“提高”上有所侧重,但这都是策略上的调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并没有改变。

2.3体育一词的翻译

体育一词是在何时成为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以及当时这个术语的含义是学校的身体教育,还是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上述研究表明,体育这个术语不论是在仅有“普及”一层含义时,还是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时,都是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因此,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内含的变化上,即作上位概念的术语不变,但其内含发生了变化,属于上述提到的第二种形式。

由于不同时期的体育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这个术语在不同时期就要有不同的翻译,以此表达这个术语的新的含义。自从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后,这个术语便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14]我们平时使用的体育一词,有时是广义的,有时是狭义的,只不过它的广义和狭义的含义人们能够分得清楚,在使用时没有在它的前面刻意加上而已。体育一词在超出了学校的身体教育的范畴时是怎样翻译的,暂且不论。但是,自从体育一词的含义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后,这个术语就可以译作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或Sport(s)。这是因为体育一词的含义在超出了身体教育的范畴后,即具有“普及”和“提高”两层含义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化。但是,对于体育一词的翻译,前后却是不同的,最初译作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后来译作Sport(s)。

在1989年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中,(广义的)体育一词被译作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physicaleducation被理解为(狭义的)体育。[15]20世纪90年代以后,体育一词不再是译作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而是译作Sport(s)。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体育被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组成部分。在其英译本中,“把社会体育译为Socialsports;学校体育译为Schoolsports;竞技体育译为Competitivesports。”[16]该法对体育的划分及其翻译,意味着(广义的)体育由(狭义的)体育、竞技运动(Sport)、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physicaltrainingandphysicalrecreation)三个部分组成的旧的体育概念体系被取代。还有,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也被译作Sport。《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被译作Sport(s),以及Sport(s)在被译作体育之前曾被译作竞技运动的事实表明,Sport(s)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含义是体育;狭义的含义是竞技运动。如果Sport(s)仅有竞技运动一层含义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体育总局中的体育一词是绝不会这样翻译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指导我国体育发展全局的根本大法,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全国的体育工作,这两者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有关Sport(s)的词义,将在以下日本部分的研究中予以阐述。

3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

关于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唐木国彦曾在研究中认为:目前日本用“体育・スポ―ツ”(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作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是上位概念的术语从“体操”向“スポ―ツ”过渡的证据。可以预料,将来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术语是“スポ―ツ”。[17]这一研究表明,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的更替上,即启用新的术语作上位概念,属于上述提到的第一种形式。

3.1日文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

日文中的“体育”一词来自于对英文physicaleducation一词的翻译。但是,physicaleducation并不是一步到位被译作“体育”的,而是经历了译作“身体(之)教育”、“体教”、“身教”等的尝试。19世纪70年代,日本便完成了physicaleducation的从“身体(之)教育”到“体育”的日文化过程。[18]

日本体育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由学校到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体育”这个术语在社会上也被广泛使用。由于“体育”一词在社会上的广泛使用,这个术语便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含义是Sports;狭义的含义是physicaleducation。在学校里,“体育”一词的含义是狭义的;在社会上,“体育”一词的含义则是广义的。例如,“文部省体育局”、“日本体育会”、“体育の日”(体育节)、“社会体育”、“生涯体育”(终身体育)、“国民体育”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就是广义的。[19]2001年以前,“文部省体育局”曾是日本体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日本体育会”是全国性的社会体育组织,曾担负日本体育的普及和提高。1989年日本奥委会(JoC)从“日本体育会”旗下独立出来以后,该协会只担负普及,提高由JoC担负。勿庸置疑,“文部省体育局”和“日本体育会”中的“体育”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体育”和“国民体育”曾是日本表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外的体育的术语。20世纪70年代,伴随终身教育(后称终身学习)思想的传入,“生涯体育”一词应运而生,一度也成为当时日本表述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外的体育的术语。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这些术语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社会体育”被“生涯スポ―ツ”(终身体育)所取代,“国民体育”和“生涯体育”中的“体育”也被“スポ―ツ”所替换。[20]

另外,“体育”一词具有两层含义的证据,还可以从这个术语的翻译上找到。例如,上述的“日本体育会”被译作JapanamateurSportsassociation、“体育の日”被译作SportsDay。由于“体育”一词来自于对physicaleducation一词的翻译,将“体育”译作Sports的事实,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术语具有两层含义。

3.2“スポ―ツ”词义的变迁

在日本,英日辞典里收录Sport(s)一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4年,但它被音译为“スポ―ツ”,并收录在国语辞典里却是在1925年。

关于Sport(s)在英日辞典里和“スポ―ツ”在国语辞典里的含义,日本学者已在相关研究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21]在20世纪以前,消遣、娱乐、游戏是Sport(s)的主要含义;在20世纪初,Sport(s)的含义里增加了竞技运动的成分;在20世纪中叶,“スポ―ツ”又成为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由此可见,“スポ―ツ”的词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20世纪以前,它还没有竞技运动的含义;而在20世纪中叶,它又成为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因此,理解“スポ―ツ”的词义绝不能脱离特定的时间。

“スポ―ツ”最初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后来发展成为竞技运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体育活动的普及,竞技运动也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内容。“スポ―ツ”的目的呈现多样化后,这个术语便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スポ―ツ”是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狭义的“スポ―ツ”是竞技运动。20世纪中叶后,日本出版的国语辞典中,大多将“スポ―ツ”理解为运动、身体运动的总称或身体运动。[22]

在这里顺便补充一句,尽管未对Sport(s)词义在我国的变迁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但还是可以勾勒出它在我国变迁的一部分轨迹。在我国,Sport(s)在被译作体育之前,曾被译作竞技运动。这表明,Sport(s)词义的变迁轨迹,在这部分与日本是一致的。

3.3前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是“スポ―ツ”

“スポ―ツ”成为含有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活动的总称后,日本便启用这个术语作上位概念。1961年,日本颁布体育法,它的日文全称是“スポ―ツ振法”,我国译作《体育振兴法》,其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是“スポ―ツ”。在日本,教育、文化、体育和科学技术是由一个行政机构,即“文部科学省”主管。虽然该省的所管范围在日文表述上略显含糊,但其英文翻译却一目了然:ministryofeducation,Culture,Sports,Scienceandtechnology。该省下设的“スポ―ツ・青少年局”(体育・青少年局)分管体育和青少年教育。1989年和2000年,日本曾出台了两个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它们的日文全称分别是“21世纪に向けたスポ―ツの振方策について”和“スポ―ツ振基本画”,我国译作《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和《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其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也是“スポ―ツ”。

体育法是指导一个国家体育发展全局的根本大法,体育最高行政机构主管一个国家的体育,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是一个国家未来若干年体育发展的整体规划。日本的体育法、体育最高行政机构和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均为“スポ―ツ”的事实表明,这个术语是目前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

1972年,日本出台了第一个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它的日文全称是“体育・スポ―ツの普及振にする基本方策について”,我国译作《关于普及振兴体育的基本策略》,其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是“体育・スポ―ツ”。在后来出台的体育发展中长期计划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不再是“体育・スポ―ツ”,而是“スポ―ツ”。2001年1月,“文部省”改组为“文部科学省”后,分管体育的“体育局”也随之改组为“スポ―ツ・青少年局”。上述两者中表述体育的日文术语所出现的“スポ―ツ”取代“体育・スポ―ツ”和“体育”的事实,在勾勒出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发展演变轨迹的同时,也表明这个术语是目前该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

4小结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鉴于研究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足以说明问题,所以本文未对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而正是由于缺少系统完整的梳理,无法断言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究竟属于上述提到的哪一种形式。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体操”一词曾是该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在我国,体操一词也曾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术语是否曾作过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在未进行研究的情况下还不能断言。如果我国曾用体操一词作上位概念的话,那么我国这一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则属于上述提到的第三种形式。

以上研究表明,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呈现不同的形式。日本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的更替上;最近一次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表现在术语内含的变化上。还是用体育一词作上位概念,但这个术语的内含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同时期的体育一词要有不同的翻译。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这种变迁形式,决定了最初含义是physicaleducation体育一词是可以译作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或Sport(s)的。因此,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这一点,也可以从日本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的事实中得到证实。

中日两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形式,主要是因为文字上的差异(日文由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以及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对外文采取音译为主的做法。中文由汉字组成,中文组成的这种单一性使我国在外文的翻译上难以采取以音译为主的做法。尽管我国也有学者将Sport(s)音译为“斯泡特”、“斯泡茨”,但是这些音译仅限于研究中,并没有收录在汉语词典里。而Sport(s)的意译,又由于都不能充分表达这个术语的广义的含义,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将原本译自physicaleducation的体育一词又译作Sport(s),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体育一词在我国是被最广泛接受的”,而其他的一些概念尚没有被公众接受的迹象。[23]如果有了能够充分表达Sport(s)词义的意译,或者有了Sport(s)的音译的话,或许我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会与日本相同。而“体育”一词被译作Sports的事实也表明,如果日文中没有假名,以及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是对外文逐渐采取以音译为主的做法的话,那么该国身体文化领域的上位概念的变迁形式或许会与我国相同。

在我国,目前为什么会存在将体育一词译作Sport(s)是“偷换概念”的错误认识,透过本文也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与physicaleducation译作体育和Sport(s)译作竞技运动的时间较长;作上位概念的术语的更替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体育的大众化程度不高;体育是physicaleducation,Sport(s)是竞技运动的观点仍在传播等有较大关系。

参考文献:

[1]日文中的“スポ―ツ”是英文Sport和Sports的音译.

[2]毕世明.二十种说法究竟哪个准确?――关于“体育”一词最早出现时间的核查[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5,(2):19-22.

[3]本文将Sports和Sport称作Sport(s).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英译本中,“把社会体育译为Socialsports;学校体育译为Schoolsports;竞技体育译为Competitivesports。”――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2期,第9页。国家体育总局的英文全称是:GeneraladministrationofSport。

[5]王学锋.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维混乱问题的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北京),2004,(6):13-16.

[6]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6.

[7]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

[8]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16.

[9]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3-4.

[10]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5.29

[11]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文件汇编(2)[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7:12-13.

[12]社论.《贯彻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方针》[J].新体育,1956,(19):3.

[13]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39.

[14]在1989年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中,广义的体育的定义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的定义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15]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5.

[16]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2):9

[17]体育原理分科会.スポ―ツ概念(体育原理②)[m].日本:不昧堂出版,1986:16.

[18]水野忠文.体育史概[m].日本:杏林院,1961:245.

[19]“体育の日”是日本为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设立的法定假日,每年10月10日放假一天。

[20]“国民体育”和“生涯体育”改称“国民スポ―ツ”和“生涯スポ―ツ”。

[21]崔颖波.スポ―ツ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体育的总概念――兼论怎样理解Sport(s)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1):6-9.

[22]崔颖波.スポ―ツ为什么能成为日本体育的总概念――兼论怎样理解Sport(s)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1):6-9.

[23]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6.

[24]韩丹.“斯泡茨”(Sports)与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济南),1999,(2):6-7.

[25]王学锋.中国体育Sports化问题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北京),2003,(6):6-8.

[26]王学锋.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两种“硬伤”――从概念分析到转变思维方式兼与熊斗寅先生商榷[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6):42-44.

[27]韩丹.“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5,(5):8-12.

竞技体育概念篇5

张军献(以下简称“张”):韩丹老师,您好,很多青年朋友读过您的文章却不了解您的个人情况,您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在体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吗?

韩丹(以下简称“韩”):我1932年3月生于河北省平山县。1946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华北军区电专、军委通信工程学院等单位任职。1960年由军队转入黑龙江省体委从事宣传、文秘工作。1972年主持创建黑龙江省体育科研所,1979年转哈尔滨体育学院主管马列教学、科研处及学报工作。1984年开始专攻体育科研,发表学术论文。1993年离休,被天津体育学院聘为社会体育研究员。

著作方面,撰写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大辞典》、《改革开放大典》及《中国宏观政策研究》等书的体育部分;参与《体育哲学》、《第二次飞跃》等书的编写。曾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社科分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我早期的学术成果偏重于宏观体育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传统体育体系的解构。近年来着力对体育、运动竞技、身体娱乐进行分门别类探讨,弄清各自的源流演变、规律本质,完成对新的体育体系的建构。由于身体原因,逐渐减少了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听力不好,不能通电话,再加上没有使用电脑的条件,与外界的沟通就只能回归到传统的书信模式。所以不能接听你的电话,即便我们见面了也只能靠纸笔的方式进行交谈。

张:拜读了您发表的很多篇文章,为什么您早期成果都是围绕体育体制改革,而近期成果却围绕体育与竞技概念及关系这些体育基本理论展开?

韩:这么多年来,我所做的一切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解构旧体系、建构新体系”。具体来说就是顺应历史发展、打破“总概念体育”或把“体委工作”当体育学术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创新、建构一种科学的与世界接轨的新知识体系。这也是近30年来我的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也可以说是我学术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存在一个把“广义体育”提升为“总概念体育”的体系,这与世界共识是格格不入的。“总概念体育”是工作术语而非学术术语,“总概念体育”所指称的客体对象是体育工作的总体或体委工作的全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存在着这样的社会结构或系统,只有我们国家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为了完成一项特定的政治任务即增强人民体质,而临时组建成的一个组合或人工撮合而成的一个系统。我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旧体制的解构、旧机构的转换以及“总概念体育”的扬弃展开的。

破旧立新,第一步是对旧体制的分析和批判。1999年发表《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2004年在《谈我国体育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中提出否定“总概念体育”,到2009年《论我国体育体制和体育理论的改革创新》,基本完成了批判旧体制的任务。其中《论我国体育体制和体育理论的改革创新》一文对旧体制的形成、内部矛盾及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

第二步是立新,也可以说是修正“误识”。对“总概念体育”统辖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健身、娱乐等诸项展开研究,说明这些事项各自的本质和社会任务。首先对什么是真正的体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论我国学校体育新世纪的新纪元》(2000年),经过《世界体育发展趋势和启示与借鉴》(2005年)、《“体育”就是“身体教育”》(2005年)、《论体育的本质和发展》(2005年)、《谈体育概念的源流演变及其对我们体育认识和改革的启示》(2010年),到《论体育》(2011年)基本实现了体育(pe)与“大体育”完全分离的研究。其次,对sport的研究同样经历了旧体系的脱离与新体系的构建的过程。《论sport不是体育》(1996年)和《论sport与体育》(1999年)对体育与竞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000年开始探讨竞技的功能,《论斯泡茨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论我国争光竞技的功能变化与改革出路》、《共和国竞技体育50年的文化反思》,到《关于sport语源和早期词义的探讨》和《论sport的源流发展及当代形态》(2006年),对sport梳理的工作告一段落,基本完成了对sport的系统认识。

第三步是完善。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主张将身体锻炼或身体练习(physicalexercise)回归卫生保健体系,提出了《关于全民健身纳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2008年);身体娱乐(physicalRecreation)回归文化娱乐,撰写了《论娱乐、娱乐业和身体娱乐》(2006年)。经过许多基本概念的阐释,对体育(游戏)史、体育产业等的研究,逐渐实现了对“总概念体育”知识体系的批判、瓦解目标。现在从事的主要工作则是对一些重要课题的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竞技体育概念篇6

【摘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概念。思考和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是概念,人是通过一个一个概念来思考问题的,有时候可能是不自觉的,但是大脑肯定是经过这一个过程的。所以在研究每一个领域时必须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该问题的概念,体育当然也是如此。【论文关键词】概念体育概念一、我国的体育领域概念的不清楚,造成了一些理论和思考的混乱1.体育从二战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理论和成果涌现出来,但相对于其他的成熟的学科来说体育还很年轻,体育学还没有奠定真正的基础,也没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体育。这样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借鉴其他学科来研究体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鉴学科的人。2.体育的概念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体育概念划分得不明确,致使这个领域的一些下属学科的划分不清楚,有互相重叠的现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第二,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个体育体系的建立有混乱。第三,由于体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国体育与世界的接轨有障碍。二、近25年来体育概念的发展状况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曾较大规模的对体育的概念研讨了3次,即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1980年,《成都体院学报》第一期发表了胡晓风先生“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的文章,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最大的贡献在于肯定了“人”的价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体育和体育方法》中对体育的定义,对于当时的学校体育是有贡献的,这种定义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开,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文革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并增强学生的体制,但把体育只当作体质教育,应该说是很不全面的。这种思想与同期日本有些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1983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了刘秉果先生“体育概念应如何确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中引得体育条,也是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从三本比较权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体育概念论》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理论》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1.在中国大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尽管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评,认为“这种不合逻辑的划分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人为的割裂开来看,歪曲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对的,但遗憾的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较好代替这种划分,并能让大家接受的新的划分方法。2.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3.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即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概念》,对体育定义得相当全面,突出特点是:1.既肯定了人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3.这个定义是以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学者在体育的:“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定义的。4.将体育归入教育、文化、社会现象之中。1999年,在《体育与科学》第2期,韩丹先生发表了“论中国体育:一分为三”的论文,较全面地对体育及进行了定义,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体育概念的文章。但对体育的定义不够准确,并且有用被定义概念解释想要定义概念的情况。由于中国对国外有关文献研究的滞后性,国外对sport的定义仍基本延续了历史的定义方法。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外以前对体育概念的研究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对我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可以看出:1.体育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2.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但也不难看出研究中对体育的概念定义得过于笼统、宏观、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对体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邻近的属概念界定含糊,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体育”不够准确。三、结论对中国体育概念的历史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是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2.体育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大。3.“人”成为体育的主体,成为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4.研究体育概念的视角逐渐扩大。5.注意到了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也关注体育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础,研究结论不够确定,反映体育的本质不够。2.对国外资料的理解不够精确,对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译成“体育”,不够准确,并且研究滞后。3.对国外的学习借鉴,多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创新。4.概念定义的过于宏观、笼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经常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概括所有体育的组成部分。5.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方面的关系界定不够清楚。6.对玩、游戏、休闲、娱乐、身体教育、sport、竞技、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深入。四、建议1.中外体育概念的研究应具有互补性。中国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有独立的见解,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贡献。2.中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应不断具体化,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科学性。3.中国对体育概念理解的内涵不断扩大,要界定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应该注意这种趋势,避免内涵扩大给体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参考文献:董杰.对近25年来中外体育概念研究的比较.体育与科学,2001,(2).李慧萌.从逻辑学的角度对体育定义的重新审视.皖西学院学报,2005,(2).

竞技体育概念篇7

一、我国现行试用教材的体育本质属性

有的人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约,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等许多非体育本质属性的东西看成是体育的本质属性放到体育的定义中阐述;有的人将“攀登运动技术水平高峰”作为体育的主要目的来提;还有的人说:“竞技运动是体育整体中最本质的内部特征。……竞技运动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唯一标志。”更有的说:“竞赛、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构成其生命力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竞赛、竞争,体育运动不仅没有活力,而且没有存在的价值。”我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研究此方面的学者商榷。

“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体育有很多属性,如身体运动、文化、游戏、娱乐、竞技、教育、健身、比赛等。在体育的众多属性中,体育概念所反映的只能是体育的本质属性。而体育的非本质属性不能在体育概念中反映出来。我认为,体育概念中反映出多种体育本质属性是不恰当的。首先,丰富文化生活不是体育的特有属性,尽管在体育过程中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服务,但它不是体育特有的。其次,用社会活动作为体育的上位概念来给体育下定义不大妥当,一是因为“社会活动”这个概念本身比较含糊;二是尽管我们可以说“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但它并非体育的直接上位概念。最后,增强体质并非单纯的生物学问题,其包括了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体质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身体形态、生物机能、运动素质、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及精神状态。所以,体育本质属性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观点是全面的、正确的。增强体质就是通常说的“使身心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只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壮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是健康者。

综上所述,体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多本质和脱离教育范畴谈体育本质的现象,给实践和教学造成了困难,违背了体育的“本质”规定。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说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的教育,并没有否定体育的其他目标和功能。体育中有运动技能、体育教育、军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它跟我们所讲的体育本质不是一码事。我们由衷地希望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在遵循运动取胜规律的前提下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研究体育规律的意义

1.体育规律的含义认识

“所谓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一切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一种联系都是规律,只有本质联系才是规律”。“所谓本质联系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必然联系,他由事物的内部性质或本质所规定”。由此可见,体育规律是体育过程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体育过程中内部诸因素的联系有很多,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只有那些本质联系才是规律。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人的体质。所以,体育内部诸多因素的本质联系就是指诸因素与增强体质的联系。例如,体育的目标与手段之间本质的联系是两者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体育过程中选用手段、确定负荷、场地设置、用具选择、采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必须符合增强体质这一目标的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体育基本规律分析

只有从体育过程中主体(教者与受教者)、客体(人体)、媒介(教材的诸方法与手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中才能找到体育规律。我们认为,体育过程中有3个基本因素: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者、被教育者),客体(自然、社会和心理特性相统一的人的身体),以及作为两者中介的包括运动文化在内的体育手段。只有从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找到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从体育本身的特点来分析,我们认为有两条基本规律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是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二是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一致性的规律。

(1)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的一致性规律

受“运动即体育”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实践中存在着选用的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各级各类学校采用的大纲、教材、课本,基本上是以运动为主的教学体系,学校体育教学是以传统的运动项目――田径、体操、各类球类的技战术为顺序安排教材。这其实是对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这一基本规律的违背。体育手段和增强体质目标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手段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就不可能取得增强体质的理想效果。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是普遍的,而一致是有条件的。体育手段与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就是两者本质联系。它是一条至关重要的体育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体育的主要任务就只能落在口头上。

(2)体育过程与增强体质目标的一致性规律

竞技体育概念篇8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133229.Com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竞技体育概念篇9

关于已有体育现代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分析

对已有体育现代化概念内涵的分析概念是反映事物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1]。明确了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明确了事物的特有属性。而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就是选择精练的词语给概念所代表的事物下定义。熊斗寅先生(1980年)将体育现代化解释为体育科学化,即把现代最新科技成就和理论知识在体育上广泛应用,从而使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这一界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调体育发展与现代科技知识结合的重要性,反映了先生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体育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随着世界现代化发展理念的不断更迭,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体育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者对体育现代化特有属性的认知也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体育现代化的内涵给予了新的解读。

李香华(2002年)认为体育现代化既是中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化并相互结合的过程,也是现代体育不断实现国际化、信息化、产业化、科学化等等的过程。同时,体育现代化又是现代人对现代体育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是代表现代社会的体育文明形式[3]。厉丽玉(2003年)将体育现代化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成功地把现代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应用于人类身心健全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所能达到的一定水平,也可以理解为以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为目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等方面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态过程[4]。卢元镇(2002年)认为体育的现代化既是体育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状态,也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向,更是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进行的高度理性、自觉的奋斗过程,是一种能动地加速体育发展的现实历史过程[5]。

吕树庭(2004年)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朝向一组复杂的、具有时空边界约束的、具有时代内涵的,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6]。周登嵩(2007年)认为体育现代化是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以改善人们体育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并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动态发展过程[7]。通过对比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体育现代化概念的陈述上所发生的变化:①对体育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更为多元;②辩证地认知体育现代化的内涵,将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与中国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相结合;③将体育现代化理解为各种体育元素的传统与现代的多元置换过程;④将体育现代化过程视为与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动态的、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并且是能动地加速体育发展的高度理性的、自觉奋斗过程;⑤已经将人的现代化视为体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列宁说:“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1]。

目前理论研究者对体育现代化概念内涵认识上发生的这些变化,也正体现着这一从现象到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形式逻辑学认为:正确的概念是科学抽象的结果。概念的抽象并不是离开客观事物,而是更深刻、更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需要用更为精练的语词呈现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上述定义中,有些过于繁复,如将体育现代化进程的特征、体育现代化进程中内含的各种元素一一呈现在概念中,这样一来概念的内涵是具体了,但是也导致了概念的生命力的降低,因为体育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还有一些概念,虽然做到了抽象、简洁,但是却没有凸显出体育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过程的特点,也就是没有抓住体育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如教育现代化,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的,理性的、动态的、能动加速教育发展的过程。对已有体育现代化概念外延的分析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所组成的类[1]。概念在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些特有属性的事物。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就是划分,划分就是把一个类分为若干小类。被划分的类叫做划分的母项,若干小类叫做划分的子项。形式逻辑学中概念的划分(分类)遵循3条规则[1]。

规则1:划分后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即不能有一些事物既属于这个子项又属于另一个子项。否则就会出现“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规则2: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产生“多出子项”或“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规则3:每一次划分时应当用同一划分标准。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根据”的逻辑错误。体育是个集合概念,那么体育现代化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由若干现代化的体育元素组成的集合概念。因此,要明确体育现代化概念的外延就必须对这些体育元素进行适当的分类。目前,对于体育现代化概念外延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学校体育现代化、竞技体育现代化和群众体育现代化[2];第二种观点:群众体育现代化、学校体育现代化、竞技体育现代化、体育科教现代化、体育产业现代化、体育管理现代化、体育传媒现代化、体育文化现代化[8];第三种观点:大众体育现代化、竞技体育现代化、体育产业消费现代化、保障条件现代化[9];第四种观点:体育意识现代化、体育活动现代化、体育设施现代化、体育队伍现代化、体育产业现代化、体育科教现代化、体育组织现代化[10]。值得一提的是,“体育现代化”从词语结构上来看,属于偏正结构,“体育”一词是整个词组的限定词,因而体育的逻辑分类会直接影响到体育现代化的分类。由于体育现象的社会形态和功能作用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必然会存在着差异,体育的概念和分类也成为体育理论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体育的传统“三分说”(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由于其分类标准的不单一,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各种体育分类的“新说”,如按照发展体育的目的不同,将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医疗体育的“目的三分说”[11];按照体育活动开展区域的不同,将体育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区域三分说”[12];按照文化层次将体育划分为精英体育、大众体育和民间体育的“文化层次三分说”[13]等等,虽然这些新的分类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仔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况且这些分类也不为大众所熟悉和接受。正如熊斗寅先生所言:“我们在考虑体育的概念和分类时,还要考虑人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要考虑约定俗成和科学化的统一。”[14]因此,体育的传统“三分法”还是有一定存在的合理性的。而观点一中对体育现代化内容的分类是与体育的传统“三分说”相契合的,认为这3个领域实现了现代化就代表着整个体育事业的现代化。虽然这种分类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问题,但由于这种认识与当时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状态和大众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和认同程度相适应而比较流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多元,体育的概念外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许多理论研究者也逐渐将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科技、体育信息、体育管理、体育文化等新兴体育元素整合到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外延中来,并与学校体育现代化、群众体育现代化和竞技体育现代化相提并论。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简单”的并列,产生了体育现代化内容分类的“相容现象”。#p#分页标题#e#

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体育“三分说”仅仅将体育划分为3个大的领域,而相应的这3个领域的现代化也必将包罗各种体育元素的现代化,其间就会出现一些共同的因素,如观点二中群众体育现代化和竞技体育现代化中都会涉及到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场地设施这些内容;观点三中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现代化过程中都需要必要的保障条件的支持。导致上述两种分类逻辑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单一。而观点四中的分类则调整了思维的方向,从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来建构体育现代化的内容,但所提及的这些内容似乎也不能涵盖体育发展的全部内容,出现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关于体育现代化概念的新诠释和新分类

体育现代化概念内涵的新诠释定义是人们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不可缺少的方法,是揭示概念内涵,认识事物特有本质的方法。在明确体育现代化的定义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首先,体育现代化——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进行体育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诉求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可以从人类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变革中去找寻答案。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童星将人类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演进分为4个时期[15]:第一时期,经济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政治局势的产物。战后一大批新兴的独立国家面临着如何迅速摆脱贫困,振兴国家的历史选择,多沿袭了发达国家的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第一”的发展道路,但这一发展理念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第二时期,社会发展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第三世界国家所遵循的单一的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没有使其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反而陷入了内部混乱的严重困扰之中。

20世纪70年代,社会协调发展观取代片面的经济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协调,但这一发展观仍然缺乏对人的发展的关照。第三时期,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随着《哥本哈根宣言》的发表,“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但这一发展观却容易助长“人类中心主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第四时期,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社会在面临严峻的生产危机和发展困境之时,人们开始反省传统的发展观。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公布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至此,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同时问世的可持续发展观,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并迅速转化为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源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地复杂,面对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但是这种发展环境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也会产生一些正面的“迟发展效应”,如国家发展理念的选择。而以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理性地审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理念变革的经验与教训,直面中国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并行发展、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代化事业发展新时期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本文正是基于对当代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现实定位,以及对体育运动本质属性的深刻反思,为准确诠释体育现代化概念的本质诉求定下了基调,即“全面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其次,如何从逻辑方法上正确地表述定义?一般而言,定义由3个部分组成:①被定义项,就是其内涵需要加以明确的概念;②定义项,就是用来明确被定义项的概念;③定义联项,就是表明被定义项和定义项之间关系的词,通常用“是”、“就是”等词语表达[1]。通常我们较多地采用“属+种差”的下定义方法。所谓“属”就是包含被定义对象的较大的一个事物类,即找出被定义对象的属。所谓“种差”就是在这个属中,区分这个种和其他种的差别。结合体育现代化的定义,首先应该找到体育现代化概念的属概念,即“现代化”,但是现代化也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应该进一步解释为“动态的发展过程”。然后就要找到被定义概念“体育现代化”所反映的事物与同一属概念“现代化”之下的其他种概念如教育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等,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属种差别,即“全面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

因此,本文将体育现代化的定义表述为“体育现代化就是与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以全面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实现体育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不断完善的能动动态发展过程。”上述对体育现代化内涵的全新解读,一定程度上对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统一的辩证特点给予注解,一方面,将体育现代化与社会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表明体育事业的发展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才可谓之为体育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表明体育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发展过程,指引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和着力点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变革,而以“全面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则成为当下现代化建设对体育发展提出的现实需求。体育现代化概念外延的新分类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所组成的类[1]。如前所述,在对体育现代化概念的内涵作出新诠释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现代化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全面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这一特有属性的各种体育元素所组成的类。

通过上述分析,似乎研究者们对体育现代化概念外延的分类已经陷入了传统的体育“三分说”的“桎梏”当中,其结果就造成对体育现代化内容理解的逻辑混乱。而本研究从对“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体育现代化实质上也就是体育文化的现代化”的思考入手,尝试性借用文化的层次结构理论将体育现代化概念的外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体育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就是用于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场地、场馆设施和运动器材等。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是体育现代化的基础,其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各类场地、场馆设施能否满足大众体育健身的需求,是否拥有能够承办大型国际、国内比赛的一流场馆设施和先进的运动比赛器材等等,都可以作为其体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的表征。体育行为层面的现代化: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求而进行的活动。其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16]。#p#分页标题#e#

因此,体育行为层面的现代化就表现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消费的人群数量的增多、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体育社团组织的壮大、体育宣传途径的多元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体育行为层面的现代化是体育现代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育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体育制度是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体育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是与一定的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实现体育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保障。体育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各类体育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科学合理、机构之间的责权明确,而且还表现在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完善体育竞赛秩序、规范体育产业发展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逐渐健全和与时俱进。体育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体育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体育意识的现代化。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综合,是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总体认识和看法[17]。体育意识直接决定着人们的体育参与行为,乃至最终决定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人们体育意识水平的提高对实现人的现代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是体育现代化的灵魂,是体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体育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表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体育的多元价值,认同体育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观念,具有较强的体育维权意识及积极的体育消费观念等。综上所述,根据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按照文化的层次结构理论将体育现代化概念所涵盖的内容划分为由浅入深的、密切相关的4个组成部分,处于表层的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构成了体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行为、制度、精神层面体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处于浅层的行为层面的现代化构成了制度、精神层面体育现代化的外在表现;处于中层的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体育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保障,同时对物质、行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起到约束和推进的作用;处于深层的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是体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行为、制度和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根源所在。因此,4个层面的现代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互相促进。同时,正是由于4个层面之间的由表层到核心层的层级递进关系,也就预示着体育现代化的实现必将经过由物质层面的体育现代化逐渐向精神层面的体育现代化的过渡。

竞技体育概念篇10

关键词:体育强国;内涵;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016-05

abstract:Characterizedbytheanalysisofworldsportspower,ittriedtograspthemeaningofpowersports,natureandbasicfeatures,andaimedatbuildingpowerofsportstoinspirepractice.Sportsconceptwithcharacteristicsofthetimesandsportsdevelopmentofhigh-qualityarethetwomainelementsofsportspower,andplayaleadingroleintheconstructionofsportspower.

Keywords:sportspower;content;basicfeatures;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11-11-30

作者简介:杨辉(1976-),男,四川邻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学校体育学。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体育部,重庆400067

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体育强国在1983年国务院下发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中首次提到,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则再次使用了“体育强国”的提法,并明确表述将“体育强国”作为了努力的目标加以肯定。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比较薄弱,加之对竞技体育成绩的渴望,致使体育强国概念成为竞技体育成绩的概念,换句话说,建设体育强国就是建设竞技体育强国,使中国竞技体育能在世界竞技体育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对竞技体育渴求思想导致体育强国概念的内涵被严重缩小,一个具有中国重要战略意义的体育发展思想被淹没了20多年。直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总书记在2008年9月19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总结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才使埋藏了20多年的体育强国建设思想又得以被重视,而且,这时候提出体育强国建设与20多年前是有根本区别的,这是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由于20世纪80年代体育建国建设提出的匆忙性与盲目性,使体育强国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2008年后关于体育强国的研究成果开始大量出现,对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的成果也是屡见不鲜。遗憾的是,关于体育强国的本质、内涵与特征并没有达成共识。

1体育强国的内涵与本质

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大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很多人都能一定程度地意会到体育强国的含义,同时也普遍认为这一思想的战略高度及其实践意义。但毕竟,我们对体育强国的研究并没有真正深入过,体育强国的研究不过才刚刚起步,对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特征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从体育强国这一发展目标理论上看,关于体育强国的研究内容不外乎三部分:一是体育强国是什么,主要研究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以及体育强国的判别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二是为什么要建设体育强国,即研究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价值所在;三是怎样进行体育强国的建设,研究体育强国建设途径、方法等问题,属于实践层面的研究。从这三方面研究的内在逻辑看,显然,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应该是后两方面研究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体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特征,或者说对其理解产生偏差,必然会影响到体育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体育强国,作为一个词组的中文理解,即可以理解为“体育的强国”,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发展体育促进国家强大”,也即有学者认为的强国体育。无论怎样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都不应该从这两种理解中选一而孤立另一种,这会使体育强国的内涵变得狭窄,导致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和研究层面的片面性。事实上,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同时也承担着促进民富国强的历史使命;另外,只有在推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体育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体育强国建设才会成为可能。所以,我们在研究体育强国的过程中,是不能分割这两方面的联系,同时,它也是我们深入认识体育强国本质、内涵与特征的逻辑起点。

本质是事物特有的属性,是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依据,也是事物成为自己的原因,反映了事物内部之间特殊的矛盾关系。内涵则是事物本质属性的综合,体现了事物的全部或者说主要的属性。虽然它们有着不同称呼,但它们都属于概念集合下的两个方面,同时,它们都反映的是事物的根本属性。鉴于此,将体育强国的本质与内涵放在一起考察,体育强国的本质与内涵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1.1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体育发展理念

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如,奥运会上拿了多少块金牌、银牌,建了多少块场地,开了多少场运动会等具体的表面的数据来衡量的。在于你的体育发展理念是否具有科学性、可借鉴性,除了促进本国的体育发展外,是否对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比如,美国,作为世界早期的体育强国,它的体育发展理念不但促进本国体育的大力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同样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nBa是美国体育职业化的典型代表,将体育赛事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它的运行机制、模式不但促进了本国篮球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对其他国家的职业体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1964年东京奥运会,作为东道主的日本金牌排名世界第三。以现在中国体育的发展观念,一定会继续加大竞技体育投入,以继续确立奥运会金牌的地位。但是,日本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反而是转向了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日本国民体质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建立了较完善的群众体育健身体系。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可以看出,日本竞技体育又有开始崛起的迹象,这些事实表明了一个道理,普及与提高的辨证关系。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发展理念,但他们成功事实对于其他国家的体育发展是绝对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体育发展如今面临最大的困惑和迷茫就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一个思想博弈,认为抓群众体育就意味着对竞技体育的轻视,反之亦然。显然,这种思想并没有搞清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本质联系,在发展理念的认识上是模糊的。从19世纪末现代体育传入中国开始,体育就是为了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精、气、神服务的,虽然当时的这种思想更多的是为了抵御外侮的民族抗争需要,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和平年代的这种体育观仍然有用。人们身体素质以及精、气、神的提升不再主要是为国家服务,还体现出对自己生命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模仿苏联的体育发展理念和模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又开始学习欧美,致使不同的体育发展理念形成交错,出现了体育发展理念的“乱象”。中国的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理念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建立体育发展理念体系,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以及与和谐社会协调的体育发展理念体系。

1.2体育发展的高质量

体育强国建设最终目标应该是有体育发展的高质量。综观世界体育强国,他们不管是在竞技体育方面、群众体育方面还是学校体育方面都具有相当好的成就,尤其为发展中国家和体育发展中国家所借鉴。高质量的体育产出是体育强国内涵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体现一个国家整体体育水平的高低。虽然,体育强国概念并不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但一个国家体育的强大是否能被世界公认才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之一。正如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之路,在西方社会界并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竞技体育模式”在国际社会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力,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模式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模式。比如美国政府对于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是属于社团型的管理,政府基本上不投入资金去运行。显然,中国的举国体制与其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这仅仅是作为体育强国内涵的一部分之一,并不代表中国体育发展其他方面的成就不被世界认可。

在2008年奥运会后提出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发展目标,这不仅仅是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和中国金牌第一的单一背景下提出的,而是恰逢时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跨越,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决定了中国实施体育强国建设的计划。提出体育强国建设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要实现中国体育质量上的提升。体育强国的内涵不仅仅包含竞技体育在世界上的成就,小的方面还应该包括群众体育发展程度、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质量、体育资源配置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大的方面还应该分析体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否和谐,甚至还应该观察整个体育事业的运行过程是否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体育发展理念和体育发展质量是体育强国内涵的两个重要因素。理念虽是一种思维性的东西,但它的结果却是体育发展的思想基础,它的科学、合理、正确性能为体育强国建设创造条件以及提供良好的环境。体育发展的质量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输出端,体现了体育发展的结果,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国体育发展的目标导向。从这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看,理念应该是体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体育强国建设应该遵循改变、更新体育发展理念为先导,以体育发展质量为目标的顺序来进行。

2体育强国的基本特征

2.1体育强国的健康特征

体育强国的健康特征是由体育本身的功能决定的。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和效益,作用于人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和培养竞争意识功能,而作用于社会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社会控制、文化功能等方面。虽然体育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逐步扩大,但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应该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要素,这一点无可置疑。比如,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叫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些都说明了体育的健康特征。但体育是否在实践上促进了健康质量提高的事实以及健康程度,应该作为体育强国的一个典型特征来看待。

人口平均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从世界人口平均寿命高低的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76岁,中国人口平均寿命是71.4岁,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是66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平均寿命是64岁。如果用体育强国的概念去度量世界不同国家的体育发展状况的话,显然,基本上体育强国都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就在发达国家,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影响人的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但这一现象单从体育与其关系上思考绝不是一种巧合。笔者以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体育的投入与建设应该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日本,2009年日本全国人口女性平均寿命达到86.44岁,男性则为79.59岁,两项数字较过去的5年内达到最高值。女性寿命比2008年时延长了0.39岁,男性则延长了0.3岁。以1985年为例,在增进国民体力上日本政府共投入了1740亿日元。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但是,日本政府对社会体育的资金投入有增无减,每年国家要投入2000多亿日元用于社会体育各项事业的发展,加上地方政府投入,每年达7000多亿日元。这样的体育投入力度应该是日本人口平均寿命有这么高值的有力证据。

2.2体育强国的经济特征

经验视野中一个体育强国的形成,往往伴随着经济中心的转移。也正因为如此,体育强国的许多特征,常常通过经济等载体表现出来。如近代以来,经济中心数次转移,英国的政治民主和工业革命,德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强国地位的建立等,这些国家都是当代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是当今世界的体育强国。可以看出,体育强国与经济强国的总体发展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世界经济强国往往与体育强国相伴共生。这些事实表明,体育与经济发展是协调一致的。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应该是先有经济发展才有体育发展,因为经济是决定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因此,中国要成为体育强国,首先,中国必须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只有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上进行体育建设才会成为可能,任何超越经济发展的体育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是不现实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要成为体育强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中国体育还缺乏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支撑,尤其是经济现代化的支撑,只有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置于中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等强国体系的背景中来思考,才能真正找到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本质和内涵。

另一方面,在经济推动体育发展的同时,体育发展同样也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历史地看,体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之间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彼此在互动中共同向前发展。从当今世界体育强国为社会创造的经济效益不难发现这一点。比如美国,体育除了成为本国鲜明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之外,也是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相关资料,美国体育产业总值约占美国GDp的3%,而整个体育产业形成的市场影响对于美国的经济贡献可达到11%,而我国体育产业仅占GDp的0.3%,差距之大不言而喻;澳大利亚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1%;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的体育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成为国民经济的10大支柱产业。另有分析指出,目前欧美人均体育消费每年达300~500美元,而中国人均体育消费每年不足100元。这一方面表现为我国对体育产业发展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体育产业投入水平较低。过去,我国的体育经费只占国家预算的0.2%,近年来虽有增长,也只占0.3%左右,体育基本建设投资只占国家总投资的0.1%,致使我国人均体育经费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对体育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导致体育的经济效应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产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能量。

2.3体育强国的科技特征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相互渗透,不仅带来生产力内部质的飞跃,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虽然是一种看似与科技没有关系的社会文化活动,但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样表明,科技的变迁对体育发展速度、水平、规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体育的进步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因此,体育与科技是互动发展的。体育强国的科技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育发展的科学特征和技术特征。

2.3.1体育强国的科学特征

马克思把人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科学是以概念为主的思维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求真为目的,结果是形成包括哲学在内的各门科学。对体育的科学认识,其结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体育科学。作为一个体育强国,在对体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程度应该是对世界关于体育认识成果中具有影响力的,与体育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应该形成自己对于体育本质和规律认识独有的观点,成为别人借鉴和参考的成果,这是体育科学特征之一。体育科学特征之二,体育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多种学科理论基础上的,融合多种学科科学理论来为体育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探索体育的本质与规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体育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的发展只有与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紧密结合,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是否体现出来这些科学特征,应该成为体育强国的典型特征。

2.3.2体育强国的技术特征

如果说科学活动的重要成果是“发现”,那么,技术活动的重要成果就是“发明”。技术是指人们为了社会需要、人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不存在的事物或物品。体育从原始的非体育认知的身体活动到现代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技术的革新功不可没。比如,新型健身器材的开发与运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全民健身关键技术的研究、体育管理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水平。一个体育强国,在体育技术的创新成就以及应用程度和其他非体育强国相比,应该存在明显的优势。比如,刘翔跟腱的钙化点脚伤一事,为什么在中国没有进行很好的治疗,而且越来越严重,导致2008年奥运会的退赛,以致于后来到美国请专家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这个事件至少反映出我国在体育运动医疗技术方面的落后。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体育强国的特征,但是,在其他体育技术上,我们和西方体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体育科学与技术作为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技上落后,势必也会影响到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因此,科技创新成果在体育中的运用以及体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得到重视。

2.4体育强国的国际竞争力特征

关于体育竞争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方面,而对于体育整体性的竞争力成果较少。有一项关于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成果着眼于体育竞争力的整体性,将都市体育竞争力划分为三个一级指标:群众体育竞争力、竞技体育竞争力和体育市场竞争力。应该说对于研究体育整体竞争力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但作为体育强国这一具有全球比较性的竞争概念来说,显然,这个竞争力指标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体育强国的国际竞争力特征。如果我们以前面提及过的都市体育竞争力的三个一级指标所包含的14个二级指标来对比的话,显然,这对于国际间的体育强弱比较过于细化,而且显得比较烦琐。因为这个指标体系基本上包含了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实际上,体育强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育强国不是在体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是最强的,如果是,那就不是体育强国,而是体育超级强国。所以,我们应该选取一些可以量化而且具有“国际性”的代表性指标来体现体育强国的国际竞争力特征。

从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历史以及表征来看,但凡体育强国都具有某些标志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世界体育强国的普遍特征。

2.4.1竞技体育实力

对于竞技体育实力的衡量,竞技体育水平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竞技体育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但竞技体育水平体现的途径主要依靠竞技体育比赛来完成。因此,国际性的竞技体育比赛成绩应该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平台。但凡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方面的整体实力都是比较强的。以2008年奥运会金牌榜为例,排第二位的是美国,这不用说,肯定是体育强国。排在后面的俄罗斯、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意大利、法国、乌克兰、荷兰、牙买加、西班牙等,这些国家虽然并没有进入金牌前三强的位置,虽然也不是所谓第一集团的竞技体育强国,但竞技体育水平也比较高,而且他们中大部分国家都是当今世界的体育强国。因此,竞技体育水平应该成为体育强国国际竞争力的特征之一。

2.4.2体育人才

一个体育强国,必然是聚集了很多世界一流体育人才的国家。但凡世界体育强国,在体育的某些领域都有世界一流的体育人才。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体育强国的实现最终是由人来推动的,体育强国应该是人才济济的国家。以竞技体育为例,运动员、裁判员、竞技体育科技人员、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等都是体育人才的组成部分。没有一流的竞技体育人才,是不会有傲视世界的竞技体育水平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是世界篮球竞技人才的聚集地,世界篮球水平高的运动员很多都效力于该联赛。德国、意大利、英国的足球联赛也是如此。这就表明,体育强国的国际竞争力特征表现出一个国家的体育系统在吸引世界一流体育人才并挽留人才方面的能力。一个体育强国必然是能够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并有能力挽留人才的国家。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吸引世界一流体育人才方面显然处于劣势。因此,中国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整个体育系统的国际竞争力,吸引世界上优秀的体育人才,最终解决体育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

2.4.3体育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经济效益是衡量某项工作社会贡献的重要标志。体育从单纯的社会文化活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其社会功能除了政治、文化、教育功能外,其经济功能也开始日益突显。发达国家的体育市场规模、发展速度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产业结构中重要的产业之一。我国由于体育产业发展较晚,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以致于体育的经济效应还不明显。但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相信,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体育市场经济效应会很快得到体现。

3结束语

体育强国是中国未来体育建设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体育事业是中国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体育强国是中国世界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体育强国与其说是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目标,还不如说是中国成为真正世界强国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体育强国建设承担着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使命,换句话说,体育强国建设不是最终目的,建设世界强国才是我们的梦想,中国体育必须为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玉忠.体育强国概念的缘起、演进与未来走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2):142-145.

[2]周爱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辨析[J].体育学刊,2009,16(11):1-4.

[3]任海.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3-9.

[4]田雨普,王欢.体育强国的辩证认识论[J].体育学刊,2009,16(8):9-13.

[5]肖焕禹,邵雪梅.体育强国内涵的阐释[J].体育科研,2009,30(4):2-5.

[6]马健生,黄海刚.试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内涵与特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35-39.

[7]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315-318.

[8]叶敦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9-180,198-199.

[9]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