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十篇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十篇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9:33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1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局限性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佟璐天津人(1987-)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1843年马克思曾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但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进行具体地阐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①即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规定为人的类本质。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②他认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为了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那么,人又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③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那么,“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④这也就是说,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类本质在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人的类本质的。

(二)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⑤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这个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基础,认为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正是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如果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把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又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⑥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自然物体的加工的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主体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产品有人的属性。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其对象性就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⑦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来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三)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自己的类本质

既然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实践的实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⑧首先,马克思这里将实践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实践活动证明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从而实践也就成为人的本质。其次,马克思将实践与对象化活动联系起来,既然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实践也就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再次,马克思还将实践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实践证明了人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的这种活动恰恰是人的类存在,因而实践也就成为人的类存在的规定,或者说人就是以实践为本质的类存在物。

总之,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以及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但我们也必然要认识到,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仍是从理想的人的本质出发,并未从根本上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藩篱。

二、《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尽管《手稿》中马克思仍然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类本质”、“类生活”等概念,但这些概念在本质内涵上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费尔巴哈把人的类本质归结为类意识,认为真正人的生活以友谊和爱为前提,把友谊、爱情、意志和心看作人的类本质。而马克思认为真正人的生活是以实践、劳动为前提,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然究其实质,这里马克思所论述的仍然是理想化的人和理想化的人的本质。诚然,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个人。但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时候,却发现现实的人其实是处于各种异化关系中的人,这种关系中存在的人表征的却是人的异化存在,这种异化状态的人实则是一种非人,马克思把这种非人看作是要扬弃和否定的对象。人的非人状态一旦扬弃,那么对人的理解就进入到理想性的层面。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是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因此这里马克思所讲的人是理想的人,人的是理想的本质,他仍把抽象的人的规定作为社会历史主体,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越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藩篱。

我们知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理论革命的开端。它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⑨这既是与人本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人的本质论的彻底决裂,也为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确立了新的出发点。此后,《德意志意识形态》着重批判了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规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理论原则。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已不再是从抽象角度考察人的本质,不再是将“类”作为考察对象,而是具体到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级。而且,马克思是以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现实人的作为出发点,用物质生产劳动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因而对人的本质的论述达到了唯物史观的高度,克服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影响。《共产党宣言》则公开宣告了“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的理论破产,实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深刻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认识社会历史应当从思辨的王国降临到现实的王国中来”,“从人们设想什么回到人们实际是什么,从他们想象什么回到他们怎么行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行动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说,研究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只能从社会存在出发。

三、《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们人类伟大的实践中,都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为理解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全面具体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人的真实生成本源是人的实践活动,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也不在外部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自身。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而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无论对人的本质,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因为,只有实践才是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

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当前,我们所推进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贡献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后,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自身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是人的类本质观的革命性变革,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哲学策源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里程碑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韩学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m].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曹国圣.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4).

[5]艾福成.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7).

[6]张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7]吴昕炜.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5(7).

[8]杨建国.再论人的本质与人性―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说起[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注释:

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2

〔关键词〕马克思;西方问题;俄国农村公社;“二重性”;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5-0027-08

1881年2月―3月间,马克思就苏俄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的来信作回复,五拟其稿,由此形成他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包括初稿、二稿、三稿、四稿和复信等5篇。初稿的篇幅较长,受学术界、理论界重视的程度也较高。笔者也曾专门就马克思的初稿作研究,撰写论文,予以公开发表。可是,对于二稿、三稿、四稿和复信,人们则重视不够。近来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深感它的核心思想是立足于俄国的实际探寻社会发展的途径,这个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写此文稿,以期抛砖引玉。

一、论证西方问题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有关的章节,论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和后果。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夕压迫者通过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典型的形式。

15世纪末,英国的毛纺织业成为当时发展迅速的生产部门。毛纺织业的发展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造成羊毛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养羊业变成极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这时大地主和农场主除了把自己原有的耕地变成牧场外,还实施暴力,拆毁农舍,焚烧村庄,强占土地,用栅栏或篱笆把强占的土地围圈起来,将这些土地也变为牧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时英国王朝又颁布种种血腥法律,用鞭打、烙印、监禁、以至判处死刑等方法,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成为雇佣劳动者,接受雇佣劳动制度。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建立起来的。西方其他的一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初期也经历了这样的历史过程。《资本论》第1卷有关的章节,反映了上述内容,即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和产生过程中的一般情况。

可是,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革命者对上述马克思的观点多有误解。1877年10月,俄国民粹主义思想家尼・康・米海洛夫斯基在《祖国纪事》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马克思关于西方资本原始积累即资本主义起源的观点对于西方、东方的俄国以及世界上所有民族和国家都有意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注定要走上使个体生产者农民同土地分离并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尼・康・米海洛夫斯基由于是一名民粹主义者,主张维护小经济,遏制资本主义发展,以“农村公社”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所以他对农民同生产资料分离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持否定意见,他以为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对俄国起作用,所以对马克思及其观点持否定的态度。1881年2月,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后来成为“劳动解放社”的主要成员之一)给马克思写信,请求马克思就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谈谈看法,或者就世界各国都必须经历资本主义生产各个阶段的必然性谈谈看法。

马克思在回答俄国革命者的误解或者提问的过程中,反复地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论证西方问题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

早在1877年10月,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资本论》中关于原始积累的那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础是对农民的剥夺,它只在英国才彻底地完成了,然而西欧的其他一切国家正在经历同样的运动和过程。如果尼・康・米海洛夫斯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观点变成适应于东西方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理论,断言一切民族和国家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那他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1〕这里马克思初次表达了关于论证西方问题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的观点。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马克思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如他在论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以及英国完成了这一过程、西欧其他一切国家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后指出:“可见,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归根到底这里所说的把一种私有制形式变为另一种私有制形式。但是,既然俄国农民手中的土地从来没有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那么这一论述又如何应用呢?”〔2〕意思非常明确:适用于英国以及西欧的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观点不能应用于俄国。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稿)》中,马克思进一步地、多角度地阐述了上述观点。这里,马克思复述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以及英国完成了这一过程、西欧其他一切国家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的理论,随后指出,为了使人们不对他的观点产生疑问或歧义,必须援引《资本论》中相关的话语,即:“私有制作为集体所有制的对立物,只存在于……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但是私有制的形式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改变。”〔3〕这句话的意思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形式是私有制,但是私有制可以区分为占有者是劳动者的私有制和占有者是非劳动者的私有制,即个体的、小生产的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代替个体的、小生产私有制的过程。他接着指出:“由此可见,我所分析的过程,是微不足道的少数人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代替劳动者私有的、分散的所有制形式的过程,是一种所有制代替另外一种所有制的过程。这怎么能应用到土地不是而且从来不是农民的‘私有财产’的俄国呢?”〔4〕显然,马克思强调了分析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西方发生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代替个体的、小生产私有制的过程,俄国由于农民没有“私有财产”,农村没有个体的、小生产的私有制,所以论证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接下来马克思写道,假如有人根据西方的经验来推演俄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得出俄国将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论,那么俄国一定会从消灭公社所有制、从剥夺农民即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俄国的自由派资产阶级正是这样想像的。可是即便如此,俄国的情况仍然不同于西方。他说:“西方对农民的剥夺,使‘劳动者私有的、分散的所有制变为’资本家私有的、集中的所有制。但这终究仍然是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俄国则相反,它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代替共产主义所有制。”〔5〕还说:“如果资本主义生产定将在俄国获得胜利,那末,绝大多数农民即俄国人民定将变成雇佣工人,因而也会遭到剥夺,剥夺的办法是他们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先被消灭。但是,不管怎样,西方的先例在这里完全不能说明问题。”〔6〕他的意思是,西方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的是个体的、小生产私有制,俄国如果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的则是共产主义所有制即农村公社所有制。就此而言,俄国的情况也不同于西方,论证西方的理论不能够用以说明俄国问题。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三稿)》中,这个观点再次得到论证和深化。这里,马克思同前面信稿一样,论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以及英国完成了这一过程、西欧其他一切国家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强调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同时他指出:“在这种西方的运动中,问题是把一种私有制形式变为另一种私有制形式。相反地,在俄国农民中,则是要把他们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人们承认还是否认这种转变的必然性,提出赞成或反对这种转变的理由,都和我对资本主义制度起源的分析毫无关系。”〔7〕这里的意思是,俄国的自由派资产阶级主张消灭农村公社所有制,提出了必须消灭它的各种理由;民粹主义者则主张维护农村公社所有制,以农村公社为出发点,使俄国走向高级形态的共产主义制度。这两派的主张都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起源的分析及观点没有关系。因为俄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用于论证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不能够用以说明俄国问题。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四稿)》和正式的复信(第五稿),是两个很短的稿件,前者的汉字印刷稿只占1个页码的1/2,后者的汉字印刷稿不足两个页码。在这两个短稿中,马克思仍十分执着地强调了上述观点。如他在四稿中写道:“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任何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东西,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东西。”〔8〕这句话还出现在正式的复信(五稿)中。它的意思是,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是论证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同俄国的农村公社是否有生命力以及俄国能否以农村公社为出发点走向共产主义制度没有关系,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

二、俄国生产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农村公社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不用论证西方问题的理论来说明俄国问题,则必须立足于俄国的实际,探求俄国社会发展的途径。马克思看到,俄国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生产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利于农村公社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巩固和发展自己,避免走向解体。

19世纪70―80年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世界市场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电能的发明和应用,各国相继建立了电站,城市广泛使用了电灯和电话机,电动机也应用于生产过程中。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在冶金工业中,发明了新式平炉、转炉及脱磷炼钢法,大大提高了炼钢的效率。出现了新兴工业部门――化学工业,人类已经能够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化学产品。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现象,即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先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部门形成集中和垄断,随即银行业也出现了集中和垄断。各国垄断组织建立以后,资本家鉴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不能满足追求高额利润的欲求,一方面加强了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将“剩余”的资本输往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以保证获得高额的利润。这样一来,世界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

俄国是处于世界市场之中的,或者说俄国的生产是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促使资本主义得以快速发展。到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1860―1890年,俄国的棉纺织业的生产价值增长了4倍,生铁产量增加近10倍,钢产量增加3倍,煤产量增加19倍,石油开采量由不足100万普特增加至2亿4300万普特,铁路线长度由1500公里增加至5万3000多公里〔9〕。铁路网将工业区域和农业区域、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推动其走向集中和垄断。

上述事实证明,俄国的生产是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俄国发展的样式同西方发展的样式是基本一致的,它是从世界市场上、从西方获取走向文明的智慧和力量的。对此马克思有深刻的认识。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稿)》中,马克思提出:“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公社到它的目前状态)才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末,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10〕意思是说,从原始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到现代西方的生产与生活状况之间,有很大一段距离,表现为刀耕火种与机器大生产、电力工程之间的差别,西方用一千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走完这一段距离,当下的俄国如果不将西方先进的东西引进来,不走捷径,仅凭自己内部的力量发展,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公社一定会灭亡。如果是这样的话,俄国民粹主义者提出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愿望则不可以实现。他接着指出:“可是,俄国公社的情况同西方原始公社的情况完全不同。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围内把土地公社占有制保存下来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同时,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俄国吸取这种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11〕这里,马克思指明了俄国农村公社同西方历史上的公社不同的特点,即它处在西方文化和文明较高的时代,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这样它就可以吸取西方文明的成果,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改造农村公社自身的弊端,巩固农村公社,使它成为俄国走向新制度的基础和起点。马克思考虑到,俄国主张消灭农村公社的资产阶级一定会否定农村公社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并使这些成果与农村公社的优势相结合的可能性。他说,如果他们要否定这种可能性的话,那么请他们回答:为什么俄国没有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明机器以及工业革命的过程却可以进行机器大生产?为什么西方经过几个世纪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整套金融交换机构如银行、信用公司等,俄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建立并应用起来呢?马克思的意见是:这体现于俄国吸取了西方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

上述马克思的观点,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已有提及,但初稿里表述的不够明确。如初稿中写道:“正因为它(俄国农村公社――引者)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俄国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12〕“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13〕这里强调的是俄国农村公社同“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波折和痛苦。二稿中的说法是:农村公社恰好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俄国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就有可能发展并改造它的农村公社的古代形式,而不必加以破坏。后者指明俄国农村公社“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所以能够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肯定成果,改造自己,不必破坏农村公社,话语更加明确,含义更加深刻。

上述马克思的观点说明,他通过考察俄国国际环境的实际,认为农村公社有可能获得生命力,俄国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主要特征、内在的“二重性”以及演进的趋向考察俄国的实际,探寻俄国社会发展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考察和把握俄国农村公社的主要特征、内在的二重性以及演进的趋向。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三稿)》中,马克思完成了这一任务。

所谓俄国农村公社的主要特征,它是与古代的原始公社相比较而言的。古代原始公社的特征之一,是社员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人类社会处于血缘家族的阶段。这时一个家族就是一个集团、一个公社、一个生产单位。在家族内实行同辈人的群婚,包括亲兄弟姐妹在内,而禁止不同辈人之间的通婚。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过渡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这时氏族公社的成员之间已经不能通婚,他们必须和另一个氏族的成员通婚,这就是族外群婚制,即一个家族内的所有的女人与另一个家族内的所有的男人通婚。在这种婚姻制度下,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来计算。上述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内部人与人之间具有亲属关系。这个特征反映了人类的肇始、蒙昧和落后。马克思将俄国的农村公社称为“农业公社”,认为它具有不同于上述古代公社的特征。他写道:“所有其他公社都是建立在自己社员的血缘亲属关系上的。在这些公社中,只容许有血缘亲属或收养来的亲属。他们的结构是系谱树的结构。‘农业公社’是最早的没有血缘关系的自由人的社会组织。”〔14〕

古代原始公社的另一个特征是,住房或住所是公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具有血缘关系的公社里,人口很少,生活资料采取基本平均的分配办法。社员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这就是所谓的“穴居”和“巢居”。经过不断进化,社员开始营建简陋的房屋。如用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成可避风雨的住所。在公社里,无论是“穴居”和“巢居”的住所或者社员建造的住所,均为公有,任何个人不能将其占为个人所有。马克思认为,俄国的“农业公社”具有与此不同的特征。他写道:“在农业公社中,房屋及其附属物――园地,是农民私有的。相反,公共房屋和集体住所是远在蓄牧生活和农业生活形成以前时期的较原始的公社的经济基础。”〔15〕

古代原始公社的第三个特征是,共同劳动和共同占有劳动成果。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十分简单且数量少,可以而且必须由社员共同使用它。就捕猎生产而言,生产资料仅棍棒、石块。由于在捕猎的过程中有遇到猛兽的危险,需要许多人一起参与这个劳动过程。这样,许多社员一起行动,共同使用作为生产资料的棍棒和石块,进行捕猎生产。一天的劳动过后,捕获的成果带回到公社住地,由于数量不多,必须本着满足全体公社成员维持生命需要的原则进行分配,或者说必须让所有的社员都能够分配到一份食物,能够存活下去。在这样的状况下,劳动成果必然是公社社员共同占有的。马克思认为,俄国的“农业公社”则与此不同。他写道:“耕地是不准让渡的公共财产,定期在农业公社社员之间进行重分,因此,每一社员用自己的力量来耕种分给他的地,并把产品留为己有。而在较原始的公社中,生产是共同进行的;共同的产品,除储存起来以备再生产的部分外,都根据消费的需要陆续分配。”〔16〕

综上所述,马克思认识到,社员之间并非血缘关系,房屋以及附属的园地由农民私有,社员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动并且劳动成果为农民私人占有,是俄国公社不同于古代原始公社的主要特征。他通过研究和分析俄国公社的主要特征,看到了它内在的“二重性”,即促进它巩固和发展的属性和导致它灭亡的属性。

所谓促进它巩固和发展的属性,指俄国公社内部有自身延续生命的力量。如公社内成员之间的非血缘关系,使公社摆脱了蒙昧的、落后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真正建立在土地公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房屋以及附属园地的私人占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归劳动者所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成果,促进劳动者个人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所写道的:“显然,农业公社制度所固有的这种二重性能够成为它的巨大生命力的源泉。它摆脱了牢固然而狭窄的血缘亲属关系的束缚,并以土地公社所有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为自己的坚实基础;同时,各个家庭单独占有房屋和园地、小土地经济和私人占有产品,促进了个人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同较原始的公社机体是不相容的。”〔17〕他说,古代原始公社不具有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机体和作用,俄国的公社则有这样的机体和作用。

所谓导致公社灭亡的属性,指公社内部有造成它灭亡的因素。如房屋和附属园地的私人占有,会改变人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和习惯,导致土地公有制的瓦解。正如马克思所写道的:“但是,同样明显,就是这种二重性也可能逐渐成为公社解体的萌芽。除了外来的各种破坏性影响,公社内部就有使自己毁灭的因素。土地私有制已经通过房屋及农作园地的私有渗入公社内部,这就可能变为从那里准备对公有土地进攻的堡垒。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18〕同时他认识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和经营,会导致动产的积累,如农民牲畜的增多,机器的增多和货币的增多等等。随着动产的不断积累,会产生商品交换的需求。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会出现投机取巧和欺诈的行为。这样公社内部原有的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就遭到了破坏。他写道:“最重要的还是私人占有的泉源――小土地劳动。它是牲畜、货币、有时甚至奴隶或农奴等动产积累的基础。这种不受公社控制的动产,个体交换的对象(在交换中,投机取巧起极大的作用)将日益强烈地对整个农村经济施加压力。这就是破坏原始的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的因素。”〔19〕在他看来,公社原有的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被破坏以后,会产生各种利益和矛盾,会破坏土地的公有制,最终导致公社灭亡。

马克思在研究和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之后,作了一个总结:“农业公社固有的二重性使得它只可能是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或者是私有成分在公社中战胜集体成分,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20〕

那么,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的演进趋向究竟作何评估?它能够巩固和发展下去并成为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或者它趋向于灭亡,俄国将走向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后走向社会主义制度?当时的俄国革命者急于想得到的一个准确的结论,当代的研究者也急于想得到一个准确的结论。笔者在研究和解读《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的论文中提出:马克思持两种设想,一种设想由他研究理论和研究历史而产生,内容是俄国以农村公社为基础走向社会主义制度,即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另一种设想由他研究俄国现实而产生,内容是农村公社面临灭亡,它不能够成为俄国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俄国不可能走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发展道路〔21〕。在二稿、三稿、四稿和最终的复信中,马克思仍然持这样的两种设想。

在三稿的结尾,马克思写道:“在整个欧洲,只有它是一个巨大的帝国内农村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组织形式。土地公有制赋予它以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而它的历史环境(资本主义生产和它同时存在)又给予它以实现大规模组织起来的合作劳动的现成物质条件。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它可以借使用机器而逐步以联合耕种代替小土地耕种,而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又非常适合于使用机器。如果它在现在的形式下事先被引导到正常状态,那它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22〕看起来,这段话的意思是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它能够成为俄国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发点。但是在这段话之前马克思写道:“现在,我们暂且不谈俄国公社所遭遇的灾难,只来考察一下它的可能的发展。”〔23〕可见,如果不谈农村公社“所遭遇的灾难”才可以肯定它有生命力,能够成为俄国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如果联系它所遭遇的灾难来看,则不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进一步证明,马克思着眼于俄国的现实生活,未肯定俄国农村公社具有发展的生命力。在四稿和最终复信中,马克思强调了上述观点。他反复写道:“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使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自然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24〕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农村公社所遭遇的灾难,它遭受的破坏性影响,即沙皇政府和新生资产阶级对农村公社的压迫和摧残,是它继续存在并产生社会新生支点作用的障碍。如果不能排除这个障碍,农村公社将走向灭亡,俄国的新式社会发展途径将无从谈起!

四、对马克思思想的评论

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三、四稿和复信)》中表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从历史地位看,它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运用和发展革命理论的深刻的、鲜明的思想体系。不搞教条主义,把革命理论同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根据新的实际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原则。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他们提出,不能将法国的社会主义文献搬到德国来。因为法国同德国相比较,社会形态高一个层次,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德国由于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处于封建的经济政治制度下。法国社会主义文献的任务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德国面临的任务则不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法国所反对的正是德国应当争取的。所以,把法国的社会主义文献搬到德国来,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实际上帮助了德国的封建主义,有利于封建主义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是一种历史的反动。这是他们最先明确地提出不能照搬文献和理论,必须从各个国家的实际出发运用和发展革命理论。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他们还指出,对《宣言》中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下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到现在没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此方面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写法了。意思也是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发展革命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不断地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实现了理论的发展。如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他们通过考察法国国家机器的演变过程以及法国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以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理论。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以后,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而必须以巴黎公社式的政权代替它的理论,同时提出了必须建立与有产阶级的政党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领导革命的理论。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三、四稿和复信)》中,马克思鉴于俄国革命者对其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及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在此前有关文献已经对此作了阐述的基础上,反复地、不同角度地阐述了它――论证西方问题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必须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运用和发展革命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三、四稿和复信)》,马克思、恩格斯就这个问题――即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出发运用和发展革命理论已经形成了深刻的、鲜明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包括下述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要审视和发展理论;要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实现理论的发展;由于东西方条件的差异,论证西方问题的理论不能用以说明东方问题,必须从各个国家的实际出发推进革命理论的发展。

从现实价值看,它树立了从各国实际出发探寻社会发展途径的光辉典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证明,必须从各个国家的实际出发探寻社会发展的途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相比较,有一些理论发展和创新。但是创新度尚不够。在所有制问题上、分配问题上和经济管理机制上,没有从俄国的或者说东方的实际出发形成新理论和进行新实践,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了教条主义。三十年代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它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应该有所改变,即应该有理论发展和创新,应该有新的实践,应该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探寻社会发展的新途径。可是当时苏联的领导人犯有教条主义错误。二战以后建立的新中国以及亚洲和东欧的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在50-60年代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普遍地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使自己的发展过程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曲折。痛定思痛,各国领导人深刻地认识到,要使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使本国的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地前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探寻社会发展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态度,即他们不把自己的理论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的态度,他们关于论证西方的理论不能用来说明俄国问题的观点,关于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探寻社会发展途径的观点,为当前的人们树立了怎样运用理论、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光辉典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和新的党中央领导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实践,敢于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一系列思想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成为人们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伟大旗帜。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正日益强盛。事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党中央领导人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典范,不以现成的理论或教条束缚手脚,面对新的实际,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地开拓了新局面和赢得了新胜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41-34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76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2001.470.

〔4〕〔5〕〔6〕〔7〕〔8〕〔10〕〔11〕〔12〕〔13〕〔14〕〔15〕〔16〕〔17〕〔18〕〔19〕〔20〕〔22〕〔23〕〔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2001.470,471,471,475,481,472,472,456,461,477,477,477,478,478,478,478,479,479,481.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3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境愈发增多,讲话稿是领导人在开会前所作的讲话的稿件。写讲话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学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给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学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稿范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第36个教师节,孩子们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从不会吃饭,不会上厕所,成为守纪律、爱劳动的三好学生,从普通残疾学生转变为自强自立的名人,这些都是我们老师手把手的教,用默默的辛劳换来的。正由于老师辛勤的劳动,才使得同学们个个都健康成长,所以同学们要知道感恩。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课堂上,上课时要说老师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懂了给老师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

下课后,在走廊里看到了老师,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放学了,走读回家的学生向老师招招手,说上一句“老师再见”,这就是对老师的感恩。

在宿舍里听老师管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不吵架,守纪律,这也是对老师的感恩。

在平时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突出,这也是对老师的感恩。

在班级劳动中,认真劳动,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也是对老师的感恩。同学们,不要认为这些是小事,在这点滴小事的背后,正包含着你对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同学们,再多的话语,也道不尽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敬佩之情,也说不尽我们对老师的爱,就让我们用具体的行动来感谢老师的培育,因为老师是我们心中最可亲、最可敬的'人!

谢谢大家!

中学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稿范文2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爱护学校公共财物,争做校园的小主人。

我们都知道,爱护公物是一个人崇高品质的体现,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写照。爱护公物能显示一个社会的风尚,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在我们学校里,教室桌椅、教学仪器、学校电脑、图书资料、体育器材、生活设备,花草树木等等都是公共财物。这些公共财物,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悉心爱护,妥善保管,不能随意损坏,更不能故意破坏,因为它们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保证。可以说,爱护公共财物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学校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每年要花费很多资金进行校园修建、改造。现在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漂亮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更加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用我们的行动来爱护他们、保护他们。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常有一些同学对公物随意破坏,学校公物损坏浪费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有的学生践踏花草;有的学生乱打乱闹;有的学生开水龙头、开电灯人走后不关;有的学生在课桌椅上随意用笔涂画用小刀刻划;有的学生把垃圾、纸屑从教学楼上扔下;有的学生在墙壁上蹬踏留迹等等。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人所为,但却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这种没有公共道德、违背学生守则的行为应该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和教育。

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借此机会向大家说,希望大家:爱护公物、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的家,爱护要靠我们大家。作为校园的小主人,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个人财物一样,爱护公物;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公物。让我们携起手来,杜绝损坏公物的行为。让我们一起践行: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吧!

谢谢大家!

中学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稿范文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讲的是勤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勤俭的美德更显得意义深长,因此,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世界勤俭日”——勤俭节约教育。

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我们常常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其实节约并不遥远,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少撕一张纸、少用一枝笔、晚开一会灯、少开一盏灯,天亮就灭灯,随手关掉水龙头,吃饭不浪费、用水要适中等等。这些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抬抬手、动动脚,这就是节约,就是一种美德。为此,我倡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开始,重树节约美德。

2、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见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掉。

3、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4、爱护校园公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破坏学校门、窗和桌、椅。

5、节约粮食,吃饭时不准有剩饭。

6、不互相比吃穿,干净整洁就行。

7、平时尽量不花零钱,除非是必须要买的日用品。

8、看到破坏、浪费现象要制止。

谢谢大家!

中学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稿范文4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我们又相聚在这美好的早晨。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能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素质,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

中华民族具有50--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更应把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做好文明礼仪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着装得体、不求时尚;说话文明、举止大方;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重师长、学会关爱;遵守交通、不闯红灯;讲究卫生,不扔纸屑等等……

让文明礼仪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学子的自觉言行!让文明礼仪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自我内化的一种快乐!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营造更加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一定能沐浴文明礼仪所带来的温暖。谢谢大家。

中学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稿范文5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明,创建和谐、明校园》。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然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历经磨难,又涅盘新生,可以说如今大家是腰包“鼓起”,生活“阔起”,远离了物质的窘迫,却又浑然不觉地陷入“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的另一种窘境中。

恩格斯说:“国家是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汇,“明”折射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境界。学校是传播明的摇篮,是生长礼仪的沃土,是成就“礼仪之邦”的起点。

那么,我们中学生又当如何去践行明呢?

我认为,第一、要语言明。古语云:“诚于中而形于外”,明礼貌是一个美好心灵的自然表露,语言明是一个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明,就是要让“请、你好、不好意思、谢谢、打扰了”成为自己的日常用语,就是要杜绝脏话,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同学出口成脏,对别人的心理造成了伤害,这就是不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类情况:一句诚实、有礼貌的语言,可止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的进程中,我们作为青年,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雅、朴实、健康、向上的语言,用明语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行为明。

我们学校讲“四育”——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人人不仅仅是老师教育学生,同时也包含着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校园里,你看到脚下的白色垃圾,能主动扔到垃圾箱,这就是明;其他同学看到后,不再往地上扔垃圾,甚至学习你看到垃圾便扔进垃圾箱,这便是明的力量。马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三五成群并排骑车,这就是明;在堂上,认真听讲是明,回到家孝敬父母是明,公共场合轻声细语是明,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这些都是明。

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它仰赖我们一点一点地实践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明现象义愤填膺的批判家、“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明的笔画,你的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4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一、实习目的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哦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四、实习收获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5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24-04

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关系的提出经历了从旧哲学向新哲学转变的长期过程。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基础,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并非是一个纯粹无主体能动性的机械客观运动过程,而是包含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发展线索的。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梳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提出过程,并试图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线索作为一种表象和历史发展坐标系的另一重主体向度,是如何在马克思的思想史中形成、离而又转向科学的。

一、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客观向度线索的历史建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代表了青年马克思最高峰的观点。虽然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力”的概念,但实际并未引起重视,而是作为引述和摘录使用,因为此时的马克思正深受费尔巴哈理论影响,在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劳动“类本质”的外壳之下,仍然是充满价值悬设以及道德动机光晕的的人本主义的唯心史观内核,并没有能够达到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层面。但其实从“进入对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后,马克思就一直坚持从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这两个方面来介入对物质生产过程的研究,只不过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始终受制于其经济学的理论水平”[1]。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异化劳动理论来揭示私有财产的起源及其本质,虽然马克思抓住了“劳动”“私有财产”这些关键词,但是作为马克思理想的劳动并非现实的劳动,而是置于价值悬设的“异化劳动”,而私有财产只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这并没有科学解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曾这样强调过:“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性。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其实,这种对象化劳动就是后期生产力概念的原型,因为正是现实的对象化劳动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的本质。因此,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的人本主义唯心史观的遮蔽下开启了其隐性的生产方式矛盾的客体向度线索的最初建构。

到了《神圣家族》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的萌芽,但新的世界观仍未出现。比如马克思虽然提到“私有制”,但是此时马克思的理解重点在“私有”而不是“制”,即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制度,这跟后来马克思成熟时期所说的“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重视“私有”与重视“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而再一次使用生产力概念,是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以下简称《评李斯特手稿》)中。但是此时马克思使用生产力概念更多的是在批判生产力对人的奴役,比如马克思讥讽道:“为了破除美化‘生产力’的神秘灵光,只要翻一下任何一本统计材料也就够了。那里谈到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人同马、蒸汽、水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李斯特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原初影响是巨大的。在李斯特那里,生产力本身也指的是生产的潜力,其实也就是对象化劳动能力,但囿于经济学家的理论能力,李斯特无法用哲学话语表达。而借助李斯特,马克思曾在《评李斯特手稿》中说过“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以不同于肮脏的买卖利益之外的方式看待”[4]生产力,这其实已经接近于承认生产力在一定的工业阶段的发展的客观性,对后来生产力概念所包含的客观性和历史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作为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现实的实践这个全新概念的时候,崭新的世界观出现了,正是实践的现实维度和社会维度所确立的崭新世界观的确立,使得马克思能够从社会活动层面的实践出发从而看到社会发展动力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具有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也从而抛弃个体实践的外在矛盾的局限,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到内在矛盾运动。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基于新的世界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生产关系的概念出现了,马克思指出“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所有制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决定的”[5]。虽然《形态》已经能够规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并且生产是已经包括了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等的总体生产。但是,此时的生产关系并没有达到逻辑上的终结,或者说,此时马克思对“关系”范畴的理解并没有达到“生产关系”的高度,而是停留在“交往关系”的层面上[6]。在《形态》中,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被理解为跟人相关的,还并不是后期的完成意义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为单纯的交往意义上的交换关系是无法与生产构成矛盾运动的,因为交换过程其实是生产过程的表现,只有深入到生产关系,才能真正发现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能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而真正开始做到这一点的,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说到:“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7]这表明,分配、交换关系已经明确退出马克思理解生产关系的透视镜,不再仅仅从交换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而一旦进入到生产领域,马克思才能发现被掩藏在交换价值下面,也就是后来的剩余价值的秘密,此时的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已绝不是交换的不合理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转而认为这种交换“只是由于滥用字眼,它才会被称为某种交换。这个过程是直接同交换对立的;它本质上是另一种范畴”[8]。这个“另一种范畴”就是剥削,也就是说进入资本章之后马克思之所以开始谈生产,是因为将资本视为一种生产关系过程。因此,对于生产关系来说,只有在越过交换关系之后才能领悟到生产关系的本真内涵。也正是在确立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科学内涵之后,马克思才完成了历史发展动力的真正发现和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客体向度的最终确立。

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主体向度线索的遮蔽与解构

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但长期以来,这对矛盾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单一形成过程。其实,在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的主体向度,它与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客体向度线索并非毫不相干与重合,而是相互关联和交织。可以说将这两条线索是同一个坐标系上不同层次的两个轴,共同影响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最终形成,而由于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关系对人的能力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生产方式矛盾的客体向度线索始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线索。

马克思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线索,经由人本主义时期的将劳动作为人的理想本质的对象化,到逐步发现生产力的客观性与历史性,将物质生产的概念从经济概念中抽,变成一个哲学的概念,再到后期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理解成由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特有的生产关系形式,看到“通过一种奇的结果,所有权在资本方面就辩证地转化为对他人的产品所拥有的权利,或者说转化为对他人劳动的所有权,转化为不支付等价物便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利,而在劳动能力方面则辩证地转化为必须把它本身的劳动或它本身的产品看作他人财产的义务”[9]。即看到生产关系的客观的进程性,才最终真正发现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关系。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线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评李斯特手稿》中,马克思曾说过:“废除私有财产只有被理解为废除‘劳动’(当然,这种废除只有通过劳动本身才有可能,就是说,只有通过社会的物质活动才有可能,而决不能把它理解为用一种范畴代替另一种范畴)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因此,一种‘劳动组织’就是一种矛盾。”[10]但此时的矛盾指的是跟人的发展有关系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的矛盾。可见,李斯特谈的是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而马克思谈的是人的发展,但其实内容是相近的,对于此时的马克思来说,人的发展只是来解释生产关系而已,因为马克思已经看到自由竞争中的劳动组织的矛盾的线索,但囿于此时的理论水平,还无法解释其实就是后来的生产关系线索。因而,在《评李斯特手稿》中也有人的发展的线索,但残缺了生产力线索。随着新的世界观的发现,在《形态》中,人的发展线索与生产力线索就都具有了。

在《形态》中,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坐标系形成的第一层次的矛盾也是客观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被理解为跟人相关的,凡是对大多数人形成破坏的力量的生产力仍然具有发展能力,这与后来的由于私有制的束缚而导致生产力的停滞不前是不同的。其实在《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矛盾与物质生产已经搭建了桥梁,透过物质生产的平台来揭示人的能力展现。因而,如何判断物质生产有无问题,是看对大多数人的破坏还是积极的作用,这还是一种客观的关系;而推进到了第二个层次的矛盾观之后,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关系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虽然马克思借用了经济概念,但是却没有掉入经济学概念,从人的全面发展到社会现实历史的发展,通过后者实现了前者,通过前者生产平台的展现演变成后者更为具有的阶段性的展现。前者是生成性的展现,螺旋式的上升,最终实现自由。所以说,为什么《形态》能够转变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点就在于它突破了单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向度线索,而转向了物质生产线索。实际上,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来说,社会物质生产并非中介而是一个限制条件,正是因为在《形态》中马克思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放弃了单一的主体向度,而这对于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线索的突破和推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马克思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生产方式本身就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生产力概念不是马克思独创,但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力是建立在“社会”层次上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所表述的“经济危机”不是个人创造能力的丧失,而是失业,是社会生产力的下降。因此,生产力到什么程度,交往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反之亦然。马克思提出社会关系的概念,就是为了能够描述人的自由创造的能力――因为人的自由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是一种自由创造的能力,而正因为只是作为描述性语言,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线索无法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矛盾”感,因而只能作为生产方式矛盾的“包含”线索,成为对矛盾环节的展开的复杂的过程的表象,因而在《形态》中马克思所抓住的矛盾虽然还不是生产方式的客观矛盾,但是已经是处在作为描述生产方式客观矛盾表现的包裹之中。因为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多种形式的,当经济危机尚未出现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表现为对个人的生产能力的束缚;而一旦爆发经济危机,这种阻碍已经远非仅仅是阻碍个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阻碍整个社会生产力。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向度线索与生产方式矛盾的客体向度线索的建构是相互交织和促进的。历史不仅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过程,也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一个简短的结论

虽然个人全面发展能力的线索与生产方式矛盾的线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常常被纠缠不清,即所谓主体的线索和客体的线索。但是,无论主体关系的异化还是主体性独立性等其实只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狭隘表现出来的内容。在思考这两种线索的时候,我们要看到这两种线索确实可能在同一时期同时存在,但是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线索在《形态》中已经确定是一个本质的线索,而我们应该要思考的是这个本质的线索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传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线索的问题在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同质性的话语。比如在资本逻辑中的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关系其实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因为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并非一种自由交换,而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处在资本生产方式中的必要交换。当劳动在出卖劳动力时,实际上它的出卖内容、形式、方式都是被资本逻辑所确定的。而资本逻辑其实也是由生产关系的狭隘性所表现出来的,所以对资本逻辑的最终颠覆也仍然来自于生产方式矛盾的本质线索,但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本质线索的现象维度却是丰富的。因而,将生产方式矛盾作为本质线索的同时,看到人的能力发展线索作为其表现形式的丰富性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

――――――――――

参考文献:

〔1〕唐正东.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学术研究,2005,(5):13-18.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104.

〔3〕〔4〕〔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07.261,272,259.

〔5〕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15.

〔6〕唐正东.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11,(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34.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6

专 业:级汉语言文学专

姓 名:

实习单位:《xx信息报》

一、实习动机

由于对新闻写作、报刊编辑有较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

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实地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

三、实习任务

学习报纸上已发表的新闻作品、实地采访并撰写新闻稿件。

四、报社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119号

2、报社简介:《云南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既算一份老报纸,也算是一份年轻的报纸。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与南方报业集团整合之后,全新改版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报社采用南方报业集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版面布局、版式设计、新闻采编、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旧闻”、“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一份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云南信息报》成为一份品味较高的都市类白领读物。

五、实习情

本人于2008年4月至6月在云南信息报社时政部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

本人为时政部实习生,主要跟随本部门记者对昆明市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采写工作。在实习之初,对于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稿的写作能力均感不足。报社老师让我比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和《云南信息报》。哪些有价值的新闻他们做了,我们遗漏;哪些新闻他们没有做,我们做了;哪些新闻,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报纸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比较,感性认识新闻报道,直观地学习新闻写作。

在报社学习观摩了一段时间之后,4月26日,我接到第一个采访任务,跟随报社一位见习记者李德(南开大学2008级毕业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采访“昆明首届儿童读书节”。由于活动分两个地点进行,我们也是分头行动,最终圆满完成采访工作。并在28日发表《引导孩子阅读高雅经典作品》新闻稿。在练习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得到了报社张晓青老师、吴珊老师、凌剑伊老师的点拨与指导。由于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习过一般新闻稿、应用文的撰写,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此与新闻强调真实客观的原则向左,受到了老师批评、指导。导语的设置、标题的拟定以及结构上也有不规范的地方,这些在向报社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纠正,新闻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础上独立发表了《云大创业计划大赛决出金奖》、《“为劳动者歌唱”》等新闻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次记忆犹新的采访经历。

5月27日下午7时许,我在学校接到报社吴珊老师的电话,得知当晚8点昆明市官渡区一场以“为劳动者歌唱”为题的文艺汇演在前卫镇福德社区大礼堂举行,吴老师要我前往采访。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与06新闻一位同学带上采访本和相机立即赶赴现场。由于不熟悉路线,加上中途转车,到达福德社区的时候已经是8点过半了。在与现场组织者接上头之后,我们马上分头行动,她负责照相,我负责采访记录。据活动组织者——昆明携手互助社工作者张绍东介绍,本次活动由世界宣明会昆明携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共同举办。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发起创办,以文艺的形式为打工群体提供社会公益性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和权益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工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此次来昆巡演是他们第二张专辑《为劳动者歌唱》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整个礼堂之中座无虚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我们进城来打工,谁也不比谁高贵……”打工艺术团青年歌手许多吼响了《打工号子》,强劲的打击乐至今会令我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大约9点半之后,终于结束了采访工作。当时报社是这样规定的:下午5点报题,包括标题、篇幅,是否配图;晚上8点就要上传编辑。另外我也担心赶不上末班公交,于是先联系了报社编辑,编辑说明天来不及发稿,只有后天发。这就不必急着赶稿,于是我们马上去赶公交,希望能在宿舍关门之前赶回学校。

编辑推荐:

小编推荐:标准实习报告格式

暑假实习报告

实习证明大全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7

1、围绕企业中心积极组稿编稿,发挥网络宣传优势。今年的网络新闻一块,按领导的指示,重点结合局安全生产、营销服务反违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援**电网重建等中心工作,快捷、图文并茂的开展宣传报道,先后在××信息港开辟了【春季安检】、【科学发展观】、【大家谈】(营销服务反违章大家谈)、【××援建系列】、【严抓严管强势推进】、【抓好秋检夯实基础】、【庆国庆保稳定】、【诚信;感恩】、【芙蓉风采】、【营销服务反违章】、【学安规保安全】等十个专栏进行重点宣传。在稿件编发过程中,从严把住编辑关,避免了新闻随意发和滥发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网络新闻发稿的严肃性,提高了网站质量。据统计,到11月20日止,××信息港共刊发网络新闻2229条,其中局内新闻1111条。

2、定向服务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创新栏目办好报。年初,围绕部门领导提出的对《××电力报》版面进行重新策划创新的办报思路,积极和对口服务的党政工团各责任部门沟通,对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板块版面进行调整,重新设置了《科学发展观》、《党员风采》、《基层党建》、《廉政征文》、《员工之声》、《芙蓉花开》、《企业青年》等专栏。在下半年对版面分工进行调整后负责《××》文学版块,接手后有意识的加强了与各单位文学、摄影爱好者联系,配合企业中心工作以及各类大型活动约稿,力争文章和图片主题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出一线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同时在平时还留心多看报多学习,广泛借鉴其他报纸的板式风格,争取版面灵活、美观,尽可能扩大报纸的影响面,得到职工更多的关注。

3、完成报纸分发和网站、报纸的发稿统计工作。

二、新闻采写工作

1、配合中心工作,认真采写新闻稿件。4月份,作为局新闻工作人员,很荣幸的得到了跟随张书记到××,到我局援**电网重建一线开展学习实践本文来源:就爱文秘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会。在一线的路途和工地上,总被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及言谈中表现出来对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和奉献精神所打动,在完成现场新闻稿之后完成了人物通讯稿件《立在××援建工地上的杆子》,此稿件先后在国家电网报、湖南电力报、××晚报等媒体发表。此外还配合春检、营销服务反违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工作完成了一些宣传稿件。

2、积极主动抓线索,尽力展示企业工作亮点。因为负责平时的网络来稿初审,所以有很多机会了解到很多基层单位的工作亮点。工作中我认真阅读每一条基层来稿,除认真完成编辑发稿任务外,只要是认为有新闻价值的稿件,都积极与通讯员沟通,提出相关补充采写建议或者直接去做相关补充采写,力争亮出企业的每一个工作亮点。另外就是找准位置,做好对口宣传服务。平时注意和对口的营销、农电部门保持联系,按各对口服务部门的宣传工作重点和要求,配合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据统计今年1至今共在我局以外的其他新闻媒体发稿70余篇。

三、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1、电力报目前已经过了大力度的改革,得到了更多的读者,但还是拥有很多的努力空间。存在报纸版面设计有时不够抢眼,稿件来源面不够宽、稿件质量不够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纸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学习,加强这方面的讨论交流,将报纸这方责任田办得更好更精。

2、摄影水平差强人意。要加强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采访工作中的摄影实战应对水平。

四、**年工作打算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将自己对**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向各位做个汇报。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企业的大政方针,并用其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言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编辑、写作、摄影等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8

热爱劳动国旗下演讲稿范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同学们,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这里我要说,劳动教育是人生必修课,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如果一个孩子,如果不爱劳动,自然就缺乏劳动的体验。说实话,同学们之中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涵义?你们能体会到爸爸妈妈赚钱的不容易吗?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妈妈用劳动换来的呀!其次,劳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创造。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学到的知识就难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更谈不上应用和创造了。第三,劳动对于培养每个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第一、儿童劳动时间越长,独立性越强;第二,儿童从事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好品德。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我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我们要热爱劳动,就需要把劳动变成一种习惯,如果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劳动就成了一个愉快而自然的过程。经过老师们的了解与调查,不少同学经常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做一些象洗衣服、刷碗、摘菜、买东西、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一些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吃饭用叫、吃完撂下碗筷抹嘴就走现象,不排除晚上让父母铺床,早晨让父母叠被现象,不排除父母偶尔支使点活、马上小嘴撅起老高现象。

  同学们,上帝为我们创造大脑,是要我们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赋予我们双手,是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劳动增长见识,劳动是快乐的。我们要时刻牢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我们要持之以恒,真正从内心把劳动当做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来看待。

  相信,只要大家愿意去做,一定能从劳动中获得许多快乐,同时也获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请同学们记住: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让我们都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吧!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国旗下演讲稿范文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你劳动的样子,很美”。有同学说,别给我们喝鸡汤了,不用你讲,我道理都懂,但平时学习已经很累了,我们哪有时间劳动?那么,亲爱的同学们,有谁规定,学习的姿态,只有伏案苦读这一种?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被无数的中国人开辟了精神家园的陶渊明,在很早以前就把日常的劳作演绎成了一首首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灵魂。有同学可能会说,校园不是田园,我怎么能够欣赏得到大自然的美。那么我想问,值日时,清扫路旁的落花时,你可曾留意过笤帚的细纹在泥土上留下的痕迹,落红的凋零又可曾让你让你有过生命的触动?

  生活的诗意无处不在,而这种诗意,也完全可以在劳动中得来,你看这个“劳”,多像是一个人和土地亲近,和花草对话的样子?用力的姿态,原本是美丽的样子,你再看着个“动”,天上有白云,人在白云下劳动,人和自然多么和谐融洽!

  退一步讲,在校园里宿舍教室,都是你的领地,也是其他同学的天地,试想一下你的下铺,不喜欢洗脚,也不愿意换洗衣服,你所在的空间,散发出异味时,你是选择关闭呼吸,还是期望,劳驾他动一动?试想一下,你的同桌,随手将擦鼻涕的纸,扔在你的脚底下,你作何感想?试想一下,值日的同学,不愿意清扫教室里的垃圾,教室的玻璃整日蒙尘,校园里垃圾遍地,其时你想做怎样的选择?

  是的,你说的没错,除了自己劳动之外,条件允许,你还可以请专门的人为你服务,那么带给你清洁体验的他们,你就没有资格再看轻他们的存在;你还可以选择人工智能为你服务,只是,倘若研发人工智能的人不曾注意到人们有这种需求,他那天才的灵感又从哪里迸发?你不曾注意到灵感往往来源于你和这个世界亲密的接触中,那么你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

  再退一步来讲,回到家中,我们是希望和家人团坐,一起包个饺子聊聊天,感受“家人在旁,灯火”可亲的温馨,然后带上家人的心意继续伏案,还是希望未来的自己,变成一个笤帚倒了都不扶的巨婴?倘若如此,当我们的父母垂垂老矣,我们又能否给予他们一丝温暖?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高科技替代不了的。

  “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亲爱的同学们,劳动是一词汇,但是它更是行动;这个行动里,有我们对生命的思考,有我们对世界的审美,劳动的我们很美,劳动的我们能让世界变得更美,未来,有更好的世界在前面等待着我们,我们要享用时代的福利,更要用自己智慧的结晶,劳动的汗水,为这个时代增添更多的光彩!

  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国旗下演讲稿范文3

  大家好!

  我是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扬劳动精神,谱青春赞歌》。

  美国哲学家弗兰克林曾说过:“劳动是幸福之父。”校园里盛开的花朵,如果没有同学们的细心呵护,必不会如此娇艳。食堂里的就餐环境,若没有同学们自觉清理,必不会干净整洁。除了园丁的修剪与清洁工人的打扫,我们在其中付出的小小劳动同样不可忽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用双手创造价值,用自己的劳动给他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人生在勤,不劳何获”,张衡的名言发人深思。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我们在享受优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对高科技甚至是对身边人的依赖度不断加大,对自主劳动十分懈怠。青年一代缺乏劳动激情的现状同样能够影射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中家务,父母一手包揽,却少有孩子主动帮忙;校园中组织打扫卫生,同学之间踊跃报名者寥寥无几……这些种种,无一不暗示着青少年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缺失。

  劳动是幸福之源,劳动是时代之光。真正的美好生活应由劳动来成就。作为最具活力的青年一代,我们应热爱劳动,欣赏劳动的独特之美,尊重劳动。苏霍姆林斯基有言:“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术,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首先应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对劳动的热爱。著名大学教授,林学家李保国在教书之余,扎根山林之间,研究林业栽培,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以自己对劳动的热爱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并带动自己的学生,共同用劳动创造价值。

  其次,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收获别样的风景。针对当前青年人劳动意识淡薄的现状,政府及相关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别对学生在初中、高中应掌握的劳动技能作了具体规定,并倡议在中小学每周开设劳动实践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近年来,许多大学也将劳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并计入学分。政府政策实施,社会倡议推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必将蔚然成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积极响应学校老师号召,参与社会实践,在劳动中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同学们,新时代的壮丽画卷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徐徐展开。让我们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弘扬劳动精神,谱写出属于我们的青春赞歌,开创出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热爱劳动国旗下演讲稿范文4  同学们:

  大家好!

  高尔基曾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双手创造出来的。其实我们生来就是一群劳动者,是劳动让我们创造出了这个七彩世界。是劳动,让田野瓜果处处飘香,是劳动,让红领巾喜悦地飘进知识的海洋。

  许多同学认为劳动就是指体力劳动。那错了。它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它赠予人类许多骄傲,许多辉煌,也给中国历史留下不少闪光的华章铭文,如司马迁多年努力编成了《史记》,李时珍寻寻觅觅终得《本草纲目》……再如神州五号、六号的成功发射是经过许多科学家几年的努力才换来的。可见劳动价值之大。

  无穷的知识都是劳动的结晶,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我们应付诸行动,相信只要肯刻苦劳动,那所得到的将是更宝贵的财富。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现在正是学习阶段,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在这段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诱惑,许多困难。请不要畏惧,不要退缩,把目光放长远,那样,在求学路上,你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困难所打败。要时刻铭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获得的知识都是老师诲人不倦的教育和自己刻苦学习的成果。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9

我是一名团员,一名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团员,我为此感到光荣,感到骄傲和自豪,团队的生活让我长大了,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一名合格团员的心得体会发言稿合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一名合格团员的心得体会发言稿合集1今天,共青团中央在全体共青团员中集中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党中央着眼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而批准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全面推进改革攻坚、从严治团各项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扎实业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青团员呢?

首先在思想方面要使自己保持思想的先进性。我们共青团员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提高自己的认识,以认识促进自己的行动。学习和借鉴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积极主动地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特别是在现在的新形势下更有必要。党员在争先进,团员也不能落后。同时要多参加实践,年轻人都有强烈的实践欲望。多些关心国家大事,让大家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位置。

其次在行动方面也要争优。正如列宁曾说过,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学习,是从星期六义务劳动开始的。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是共青团服务党的先进性建设,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团内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上切实加强党的后备军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实际行。我们团员还应该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们可以学习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举办团的基础知识竞赛,使我们的团组织能真正成为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还有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贡献。

在新的世纪里,也必须加强学习方面。祖国期待我们创造新的辉煌,中央向我们青年一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党和国家寄予了我们如此之深的希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凝聚团员青年,激发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添砖加瓦,贡献力量。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小学生劳动实践发言稿篇10

一、丰富生活空间,寻找源头活水。

生活是作文之源。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去拓宽生活范围,认识生活,感受生活,从而产生表达的需要。

1.担当家庭成员角色,在劳动中积累素材。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家庭里的琐事,诸如买菜、拖地、洗衣等,一律不让孩子动手,让孩子失去体验生活的机会,所以,学生们写起家庭生活总是枯燥乏味。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在家里完成一些家务劳动,如扫地、整理房间、到超市购物、烧饭等,家务劳动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并提出一定要求,让学生写一些日记或主题作文,学生有了亲身的生活经历,他们写起来,内容上没有难度,语言上更富有真情实感。

2.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我们的学生现在大多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或教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对社会了解的机会比较少,感悟人生比较肤浅,这就需要通过阅读弥补他们的不足。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引领他们走进经典。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如初一新生入学,可以结合“亲近文学”这一主题,向学生推荐名家名篇,组织学生做读书卡片、举行写读书心得比赛等活动;还可以利用网络阅读、收看专题电视节目“百家讲坛”途径,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而达到激发阅读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文素材目的。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中积累素材。在我们的很多教师的作文课上,常常是按照单元作文教学的要求布置学生练笔,有的作文内容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如果让学生对陌生的事情进行作文,他们是难以写出切身体验的,也写不出好作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作文素材的重要的源泉之一,我们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中开展:做一天值日班长,当半天小交警,进行一次采访活动等。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观察到很多的事情进展过程,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体验探究的无穷乐趣,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作文,就不会有无从下笔之感了。

二、科学指导训练,提高写作实效。

写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涉及到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结构布局等很多方面,可以这样说,写作指导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鉴模仿指导。模仿是人的天性,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模仿”起步,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训练。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范文可以非常直白地告诉学生某类文章该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比任何指导都清楚明了,模仿范文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茅盾曾说过:“模仿可以说创造的第一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从语句、片段简单的仿写开始,再到整篇文章仿写,也可以提供不同角度写法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中去思考文章的写法,去训练写作能力。

2.“下水”示范指导。作文教学仅靠模仿范文的写法是远远不够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有的作文虽然可以让学生按‘例文’去依葫芦画瓢,但‘画’的毕竟是‘瓢’,而不是‘葫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示范――写个样子给学生看看。”[2]教师只有经常写“下水文”,对选材、构思、立意等有了自己的思考,对学生的作文困难了然于心,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才有针对性,学生作文才会少走弯路。于永正先生在三十多年作文教学中,坚持写“下水文”,采取“下水”指导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系统训练指导。新实施后,全国出现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这些教材都有意识地加强了作文教学,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作文专题训练。但总体而言,规范有序的作文训练还不够明晰。作文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情况,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系列训练:写作习惯的训练。一般包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反复斟酌修改的习惯等;写作知识的训练。主要抓住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修改等环节进行训练;文章体裁的训练。要围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类文体进行训练。命题形式的训练。近年来,常见的命题形式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各类命题作文要训练学生掌握基本要求。

三、建立评价机制,增强写作信心。

鲁迅先生曾要求人们“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修改文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步骤,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写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1.自评修改法。小声朗读自己的作文初稿,围绕作文要求和写作的重点修改草稿。读文章时,注意标点是否漏缺,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加字漏字;句子是否通顺、完整;是否有主次,重点突出……文章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朗读显露出来,通过及时的纠正、加工,就能基本达到训练的要求。树立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2.互评批改法。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学生互相批改的好处,如“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3]……他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互评作文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在批改作文之前,可根据每次作文的特点或者本学期作文批改的系列训练要求,提出不同的批改重点,让学生围绕这些要求去相互批改。魏书生老师通过对学生长期互批训练,让学生逐渐掌握从“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等十个方面写出具体评语。

3.小组讨论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依次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对文章进行鉴赏、评论,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做的好处是发挥了小组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文章,吸取更多的优点,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下增长写知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可以做到以好带差,提高集体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