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劳动实践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3:04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1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做法

课题: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一体化模式下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a04。主持人:曾俊香。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基本途径。在以专业共建、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和文化互融为主要内容的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积极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对学生明确学习与劳作的目的意义,端正学习与劳作态度,产生学习与劳作的动机、兴趣与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不懈地奋斗,把学业与劳作做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笔者探讨在校企一体化模式下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发现与有效做法。

一、主要步骤

1.提高认识,增强“渗透”的自觉性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某种职业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主要是指他们在选择专业学习与工作时的择业观,是学生在选择专业学习与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奠定职业人生的基础,引导职业人生的方向;二是提供精神动力,激发职业情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之自觉行动。

劳动者个人素养和品质以价值观为核心,素质教育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职业价值观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育人教书,培养有见识、负责任的公民和职业人,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而现实的中职专业课教学还比较严重地存在以下现象:重组织价值,轻个人价值;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近期功利,轻长远人性。这就难以满足学生对多元职业价值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深入研修,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渗透”的自觉性。

2.明确目标,落实“渗透”任务

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就要以专业知识与智慧和自身人格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教出知识技能背后的那些东西,那种理性的精神、专业的意义与价值,那种待人处事对物友善、积极、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与劳作的目的意义,端正学习与劳作的态度,产生学习与劳作的兴趣和热情,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劳作,并且落实以下任务。

(1)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职业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人生而平等”“社会分工,人无贵贱”“勤劳致富”“劳动光荣”“人人有才,个个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确认识自我,理解尊重他人,正确对待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热爱专业学习与劳作,具有一定的职业价值评价和选择能力。

(2)要使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交往、同事关系、监督关系和管理”,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和相处,懂得诚信、敬业和负责任,具有一定的伦理价值评价能力,形成积极的伦理价值取向。

(3)要使学生正确看待“利他主义、经济报酬”,学会关心自我与他人,关心专业学习与劳作,关心自然环境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和经济价值评价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经济价值取向。

(4)要使学生正确看待“智力刺激、独立性、创新性、成就感和美感”,学会学习与劳作,发挥智能优势、创造潜能和个性特长,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探索能力和劳作创造力,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个人成长与成就感和审美价值取向。

(5)要使学生正确看待“安全感、变动性和工作环境”,学会选择职业、制订生涯规划和学习工作计划,具有一定的就业或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岗位变化能力,形成积极的安全价值取向。

3.精心备课,预设“渗透”学案

教师要根据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规格、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积极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精心预设“渗透”学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策划、预设、组织、引导、示范、鼓励到位,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2)突出专业课教学的职业情境性、综合实践性、实际应用性和时代特性。

(3)体现“渗透”方法的自然渗透性和参与体验性。

(4)使学案具有自主建构、情境学习、合作探究、适合学生、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等特征。

4.全情投入,生成“渗透”过程

精心备课、预设“渗透”学案是关键的一步,而师生全情投入,互教共学,实践体验,生成“渗透”过程,即师生“生命在场”,产生、分享“精彩”的观念和多元的职业价值,是更为重要的一步。理想的专业课教学根植于学生的多种能力与兴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满足学生的多种能力与兴趣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学习与劳作的尊严与欢乐,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任。

(2)深入思考,多作自我反思:一是我们所教的专业课如何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二是我们的教学怎样才能适应学生并且促进他们的智慧、道德、精神和社会各行各业发生关系?三是如何才能与更多的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式”师生关系?四是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自立、自强和职业责任感,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创造潜能和个性特长,提高其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工作能力?

(3)更多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体验式、现场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我评估、他人评估、小组评估等教学方式方法。一般不主张教学鼓励竞争,评估应不涉及比较;更多地依靠学生自己,鼓励负责任的自我评价,学会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学习与劳作,并智慧地吸取同学和老师评估的意见。

二、基本方略

职业价值认识与知识技能学习是不一样的。知识技能学习可进行客观的专业知识考评或职业技能鉴定,而职业价值认识是无法在一个短时间内被普遍实证的,需要个体在知识技能学习、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过程中甚至是在今后劳作或人生经历中才能逐步体验、感受、领悟和认同。职业价值认识不能教会,只能靠个体参与实践,自己去体验、感受、领悟和认同。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慧和心灵、思维和情感,引导人自己去设计,去实践,去体验、感受、领悟和认同职业价值。

围绕“尊严与责任”这一中心价值观而展开的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工作包含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榜样、实践、反思和认可。即通过职业人的言行、师生或师徒关系显示人格的尊严、劳动的尊严和责任的内涵与形象。二是所有学生参与学校或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和教学、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和社区服务等。三是在活动或以对话的方式交流中唤醒学生的自主、自尊、自信和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关心,激励学生反思,促进学生职业价值目标的构建。四是对学生中值得赞扬或接受的专业学习与劳作事务多方面表示认可,鼓励学生发展更好的自我。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提供可自我发挥的条件和环境,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学习与劳作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领悟和认同职业价值,确立职业价值目标,发展职业价值评价能力,形成职业价值取向。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可采取以下四种方略。

1.榜样与示范

中职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和“偶像情结”。在教学中,教师或师傅应重视利用那些最有可能被学生记住的语言和行为,包括人们期望行为及其理由,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说服力的、鲜活的职业榜样;介绍一些描述正面或反面职业范例的文字材料及媒介资料,如中职学生成才案例、行业企业中先进模范。

教师或师傅给予学生关爱与尊重,帮助学生在校企学习中获得成功,建立自尊自信,感受职业的价值,体验到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或师傅以道德的方式对待他们。

职业榜样显示出有见识、有道德的人的敬业心、责任感,他对校企生活和国内外大事的反应,成为职业技能教学、职业道德关注和行业企业精神的示范。

教师或师傅通过实操、演示、讲解、讨论、讲故事、个别谈话和鼓励等方式来提供职业技能教学、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使学生做出正确反应。

2.实践中体悟

学校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和环境熏陶,是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外因;个体在实践中的体悟,是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内因和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和文化互融,真实的专业教学与劳作,为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职业价值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环境。

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挥校企一体化培养人才的优势,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发现、提问、讨论、反思、合作和锻炼,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职业的价值。

其方法有参观见习体悟法、模拟仿真体悟法、实验实操体悟法、社区服务体悟法、社会调查体悟法、企业实习体悟法等。

3.反思与交流

在多元价值观、多种多样的信息选择面前,要让正在成长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还是比较困难的。在提供榜样示范、实践体悟的同时,教师还要深掘专业课教学中所蕴含的职业智慧、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反思,进行对话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职业价值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故事讲述。通过讲述美德故事,提供有关职业生涯先进或落后的人、事物的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观察,对照反思,展开对话交流,以提高其职业价值认知、评价能力。

(2)合作探究。通过若干拥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生,独立思考,一起探讨,共同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合作交往和探究能力。

(3)重点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问,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进行对话交流,分析解决问题。

(4)两难道德。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案例,每个案例都提出了学校或企业工作场所中遇到的两难困境,让学生反思、评论、争论或辩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5)价值澄清。要引导学生对职业价值进行审慎思考、自己选择,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进行选择,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完成选择;珍爱、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根据选择行动,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地重复行动。

(6)评估反馈。学生根据提供的评价标准要求或项目任务评估表对学习活动或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形式有自评、他评和互评,或学生评估、教师评估、小组评估和集体评估等。

4.多方面认可

学校的师生员工、家庭的亲友以及行业、企业、社区、政府部门等各组织、各方面对学生专业学习与劳作行为的优点进行确认和鼓励,对其所为所思所感的正向动机加以确认,形式有两种。

(1)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强化和传播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方法。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与劳作的出色表现给予表扬奖励,对从小较少获得表扬奖励的中职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有时其作用不可估量。方法有外在奖励,如表扬、其他同伴的掌声鼓励,设立光荣榜或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展览展示,以及通讯表彰、特定的优先权、证书或奖品等;还有内在奖励,如合作交往满足感、探究乐趣、自我价值感、个人成长感、成就感等。内在奖励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持久更强大,教师应加以培养运用之。

(2)批评惩罚。批评惩罚是对学生专业学习与劳作中出现差错做出的一种否定性评估或处理,也是教育另一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它对于帮助学生在任何情况下而不仅是在别人控制下才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劳作负责,培养学生对规则、对他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理性尊重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具有较大的负强化作用。

当然,要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批评惩罚也要建立在理解、信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律、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及时帮助学生改进与提高。

三、案例列举

1.体悟导游价值

旅游专业的一位老师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认真钻研导游游览服务实训项目内容,采用模拟实训、角色扮演等方法,精心预设了“六步”教案。一是以优秀导游视频导入。二是创设教学情景,即接待来自区内职校的近百名师生前来学校参观游览,作为学校“溜哪儿”旅行社的导游,学生为游客们提供学校景点游览导游服务。三是布置工作任务。全班30个学生分成5大组,每位学生按要求掌握导游游览服务工作的五大环节,并完成《导游游览服务工作表格》;各组分别推选出一名导游,五名导游分别完成游览服务中的五个环节;其他学生以组员形式进行协助配合。四是引导学生做好导游服务,并全程抓拍记录:出发前的导游服务,抵达景点途中的导游、讲解服务,抵达景点后游览前的游览服务,游览中的导游服务,返程中的导游服务。五是请学生观看实录、谈感受,学生自评、他评,教师总结。六是评选最受欢迎导游。

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独立给游客提供游览服务,根据景点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导游讲解,知道怎样处理在带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初步掌握游览服务的程序和内容。通过实录回放,学生发现优点,分析问题,互相学习提高。师生互动互评,引导、调动积极性,让学生热爱工作岗位,根据导游教学特点,融合现代行业文化,学生体悟到了职业的价值。

2.59比60差几

汽车专业的老师教“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把教学设为:集合点名,检查按指纹,布置任务―提问复习―安全教育―分组操作―现场考核―集中小结―进厂实习―总结。要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考核后,再到汽修厂实习。在考核中某学生初考59分,再考60分。老师严肃认真地说,“59比60差几?”让学生反思、议论,他们意识到不只是差“1”,更是差认真、严谨、安全和忠诚的问题。教学要由实训室到汽修厂,按校企管理要求进行,理实一体,学用结合,现场考评,规范操作。

3.从模仿到创作

在烹饪实训室里,老师给一年级学生创设了“王浩同学考证和备赛,在西园饭店进行教学见习,跟从冷菜制作师傅学冷菜制作,为泰国代表团用餐而临时受命用单拼和双拼手法创作一个冷拼菜品”的教学情景。以任务驱动学生,尝试完成考证和备赛当中的双拼项目,要求学生用单拼和双拼手法创作冷拼菜品。各组学生分工协作,模仿单拼和双拼手法创作出寿桃、太极、灯笼等蕴含传统文化的冷拼菜品,自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体验到了共同创作、服务他人的快乐。

参考文献: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2

作业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样可以直接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知识,提高道德水平,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作为一名初中政治课教师,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们的观察、了解、评价,我以为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

我以为:思想品德作业可以分为两种,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理论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的含义。实践作业,顾名思义便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积极实践,通过思考,体验,践行,将美德转化为自身的品质。

一般理论作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规性作业。它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布置相关的书面练习。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单的问答式案例分析等。其目的是巩固所教内容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深理解,增进记忆,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初三课本第四课中的“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等等,这些理论知识都可以用以上的这些作业形式来完成。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通过找出不同知识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去分析,去思考。如初三第四课中“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简单的说,它们的相同点就是: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点就是: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范围大小不同。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劳动者共同所有,而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出差别,加深理解和记忆。

理论作业具有很强的应试效果,它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提升理论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种作业方式其作业内容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训练与考查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与背诵。如果我们只注重理论作业,完全割裂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缺乏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疑是纸上谈兵。

一般实践作业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实践。它是我们根据课本理论学习的需要,要求学生参加的一些社会活动。也就是让学生把理论变成自己的行为,在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体会,去理解,去感悟,从而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我们要求学生进行的小调查、小采访、公益活动、辩论会、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考等,都属于这类作业。例如:对于所学的“乐于助人”一课来讲,大道理学生都懂,在小学的时候都知道,但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让人失望。这就是未能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弊端。我们在讲雷锋多么多么乐于助人,应该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讲不会有太多的灵魂感触,毕竟他所处的时代已经太过遥远。相反,可能偶尔朋友的一次帮助会给人留他更多美好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次一次“帮助”与“被帮助”,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学会乐于助人。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地对待社会中的是非对错,然后自觉弘扬正义,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组织一次春游,让学生去拍摄大自然的美景,让他们学会热爱自然,感悟生命的真谛,从而尊敬生命,不要让小悦悦事件再次发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品格;让学生们准备些文艺节目,帮助老人打扫卫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辛苦,才能使他们的心灵有所触动,让他们懂得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才能逐渐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

实践作业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它可以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落到实处,是课本知识的升华和注脚,使知识转化为一种行动,一种本能,因此布置好实践作业,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实践作业的不足之处就是用时长,难以操控,难以检查,如果操作不好,容易流于形式。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3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联系生活、是非观念、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该课程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呢?

一、用好用活教材,理论联系生活

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学到了物品购买的有关知识,并总结出一些购物的经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开展实践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寓道德教育于生活

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现实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然后,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在学生自己观察寻找、体验感受春天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自觉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4

走进自然,感悟自然,以托物言志见精神。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真实最鲜活也是最富于变化万千的。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河流山川、花鸟虫鱼、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这一切的个体皆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张扬自己的本色、彰显自己的生命,才造就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与鬼斧神工。这与学生的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鲜活有个性方能打动人。

大自然鲜活的个性需要我们零距离地去接触、去感悟,去挖掘其中无穷无尽的最新鲜的作文素材,用心去揣摩、思考、感应,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将其中所蕴藏的情感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是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水的柔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山的诡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春花出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荷花争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草的顽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木的萧瑟。正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大自然从不欺骗人类,因而来自大自然的情感总是真实而朴质,真切而动人。只要我们走进自然,留意观察、感悟,与山水为友,与花草为伴,以此为契机,寻找作文切入点,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并能巧妙地借助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某种特点、情态与人的某种情感,或者社会的某种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寄予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思想,或者针砭时弊,或者褒扬真善,或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或借物抒情,或融情于景,自然属性只要做到了然于心,就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从中而来。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高中生在三点一线的校园里,学业又繁重,语文教师该如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校园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明代学者张潮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声,觉耳中别有所不同。”更何况校园里有花草虫鱼、鸟语花香,有的还有假山池沼、亭榭楼台。春天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夏季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秋天金风送爽,玉露生寒;冬季腊梅盛开,寒风凛冽。这与校外的大自然其实也没有多少两样,我们何必舍近求远?“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更容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如此说。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带领他们感悟校园一草一木,“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了解掌握这些自然事物的时令属性,其中的春华秋实,天寒地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随时留心观察、记录,然后从横对比、交流讨论,寻找契机,让草木说话,让山水表情,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为一,由表及里,披情为文。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整合能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探讨的积极性,发挥其群体智慧,又能积累最鲜活最真实的生活素材,避免作文矫揉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高品位高人格。其次要走进课堂内外,引领学生学好学透语文课内外的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名篇。许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名篇都是名家们感悟自然精心奉献给人类的精神食粮,学好它们是我们直接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名篇无不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味之,品鉴之,品悟之,只要了然于心,作文能不信手拈来流光溢彩?

融入社会,感悟社会,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社会是个大熔炉,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因而优秀的学生作文必须跟上社会的脉搏,打上时代的烙印,这就要求学生要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取材社会。

首先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高中生学习任务虽然繁重,但一定的劳动实践是必要的,那是为人之根本。在学校做值日生、劳动课劳动;放假在家,正是农忙或春种时节,教师与家长联系安排一定量的田间劳动,其间产生的种种苦辣、愉悦,都是自己劳动直接感受得到的,是最直接最真实,也是最铭心的。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就会珍惜劳动的成果,珍惜学习的机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磨练了身心,磨难凝成了财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会情动而辞发,其间流露的情感自然是真实感人的充满泥土味的气息,纯朴而久远。

其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可选在学校放假之前,利用主题班会课调研,选定调查报告的主题内容要适合、调查对象要清楚、操作程序要简便、分工事项要明确、时间安排要紧凑,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走进农村和城市,学会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收假回来要按时上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并定时召开专题社会调查报告会,讨论与交流心得体会。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加社会阅历,而且能资源共享,拓宽作文素材,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一组学生负责收集春节的对联,光在县城区就收上来近几千条,整理、归类、查找资料,讨论、整合之后,他们撰写了《从对联看大化人民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因材料翔实,观点新颖,论证充分,行文有序而深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再次就是利用媒体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一名高中生绝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学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国内各行风情,世界风云变幻,这些都是最前沿的作文材料。教师要善于设置情境,统筹安排,每周由教师引出一个或几个话题,利用每周两节信息课和每周放假时间上网查找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我们学校装置了一台大型的屏幕,每天中午放学后都播放当天时事要闻,下午学后播放一些专题片,或于丹讲《孔子》,或傅佩荣讲《孟子》,或易中天讲《三国》,或王立群讲《史记》,要按时组织学生观看,聆听专家解读国学经典,陶冶情操,营养心灵,丰富知识。亦可以早读或晚读轮流读报,对热点新闻可让学生讨论,增长知识,增长见解。借助凡可以利用到的媒体网络来帮助学生或了解当今时事要闻,或学习经典,并能根据新闻特点做一些比较或新闻调查。比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地震和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的7点3级地震,同在地震面前,我们人类既有英勇顽强,又有不知所措。有大勇又有大悲,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这些新闻背后的信息,将新闻信息分点分条,引向纵深,凝练成新颖的作文素材,这既能提升我们学生的认识能力,又能树立他们远大的社会责任感。在拥有了这些素材的同时,既在写作上寻找突破口,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又不断更新这些素材,使这些“源头活水”永远前沿而新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作文新天地,这样一来作文还能跟不上时代的脉搏打不上时代的烙印吗?

自修内省,自我提升,情动于衷发于外。

我们向来主张学生作文“我手写我心”,学生内心真实了,作文方真实,内心浮躁了,作文也会浮躁,没有体验,就会“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试想一个内心富有的学生,他的作文能不真实丰富?如果说走进自然、融入社会是让学生外在接近生活、体验人生,让他们的写作真实感人,那么自修内省就是让学生内在感悟生活,自我提升,让他们的写作深刻丰富。那如何让学生内心真实丰富呢?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是一个内心生活富有的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是行为的种子。鲁班被带齿的野草叶子划破手指,联想生智,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苦苦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殊不知那笔尖流出的血和泪则是真情的写照,我思故我行。学生能自觉将获取的素材,比如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是非曲直、生老病死等等这些自然景观、人事变迁现象,在教师引导下细心观察、体会、讨论、思考,思到深处,知微见著。情动于衷就自然会发之于外,立意取材、布局谋篇,语言旨意都做到胸有成竹,流出笔尖的将是有深度、力度,洋溢着浓厚的思辨性与哲理性的作文。三思而行,这是学生获得真知灼见的行为方式,是真实成熟的体现,让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常伴学生左右,成为他们固定的学习的常态,充实内心,受益终生。因为学生学会了思考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做一个纯粹的人,会坚强、自信、有为,他们的生活因学会思考而丰富多彩,从而实现写好文提升到做好人的转变。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5

关键词:做中学;悟中学;价值性知识;创新性思维

此三变,都是学生先做,教师后讲评。

一、把知识从做中学中形成方法性知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精辟论述。陶行知先生主张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才能获得“亲知”,获得经验。那么什么是“做”呢?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中给“做”下了一个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不是单纯的劳力,是劳力与劳心的结合。只有既“劳力”同时又“劳心”,才是真正的“做”。可见“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陶行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曾风趣地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正的收获。”是的,心理学认为,在求学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掌握的知识比例是不同的,听觉20%,视觉30%,视听50%,自己动手90%,所以只有更多地给学生做的机会,他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正如孔子说的“讲给我听,我会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

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不追求课堂容量的数量,追求课堂的质量,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追求的是学生在做中学的感悟,在感悟中去理解、去学习、去总结,使知识在做中学中形成方法性知识。

二、把知识从悟中学中、形成价值性知识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6

[关键词]观念;多样;评价;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7701

品德课标强调品德学科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使学生不断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而品德作业就是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途径,因此,我们要让品德作业真正“落地”,让品德教育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生活领域。

一、形式多样,让品德作业“落地开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德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发现、感知、实践和体验,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入脑动心,教学效果才能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品德作业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1.调查访问。学生在调查访问中切身体验、亲身感受更易于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在教学《日新月异的交通》时,教材中分成三大板块:今昔行程对比,感受交通发展;学会看交通图;了解交通网络,激发爱国热情。这一课非常适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实践作业,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

如果要从现在所在的位置出发去北京,你知道不同年代的人所花的时间相差多少吗?赶紧去问问你身边的人吧!

本次作业的设计让孩子在采访、交流、对比中,感受到了交通发展的快速,从而引发学生对祖国交通技术发展的赞叹之情。

2.动手创作。“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说过的,而说过的不如做过的。”由此可,动手做是让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可以在做中体会到生活的含义。如《爱惜劳动果实》一课,当学生在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爱惜劳动果实的观念后,我趁热打铁,布置让学生小组动手来做笔筒的作业。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如《节约水电》这课,布置学生小组合编一首简单的节约水电的儿歌,在读、说、欣赏的过程中,在悄然无息中内化道德知识。再如《我懂事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贺卡、书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可亲可爱的人表达美好心意。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趣,学生也愿意扮演。在角色扮演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大脑,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后,我设置一个十字路口的生活场景,让一个学生扮演交警,其余扮演各种车辆和行人,要求大家按照交警的指挥通过十字路口。一轮结束,换角色再扮演,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观念就会在扮演中生成,并自觉的外化为道德行为。

4.劳动体验。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因此,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如《爸爸妈妈辛苦了》一课,我引导学生把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紧张,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注重评价,让品德作业“落地有声”

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也需要有切实的评价,如果评价到位,则品德作业能“落地有声”,扎实有效。对于品德作业的评价,不能只追求书面的完成情况,简单地以对错来进行评价,应该更加关注过程性的评价。首先,评价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情况下知识类的作业,我采用量化评价,而反映行为习惯、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作业则采用质性评价。其次,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作业的内容、难易和时间的不同,我分别安排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社区人员评价、老师评价等。再次,评价的形式由统一转向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作业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只要学生比以前有进步,有闪光点,我都给予鼓励。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7

【摘要】事实上,在高校道德教育方面,杜威的“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划分颇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深思:“道德观念”是能够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观念,是个人品质的一部分,因而也是行为动机的一部分。品德的养成和行为的形成,仅仅靠规范和原则的灌输是不行的,关键是要在社会实践中激发自我反省式的认识和对善的追求,唤醒自我对美德的向往,而不是依靠外在的强化和训导。“关于道德的观念”是学校可以直接传授的道德知识,但“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成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5]

早在1987年,中共中央就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自此,社会实践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被人们认识。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囿于其在教授科学知识时习惯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在德育方面也套用这种“传道、授业”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上也多设定为道德原则与规范的识记,而少有或没有对学生实际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实践和考核,致使德育成为一种单纯的知育活动,实效性不佳,出现了“学校五天不如周末两天”、“学校45分钟不如社会1刻钟”的现象。反思这种现象,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忽视了道德的社会实践本质和社会实践对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主观感悟和内省体悟作用是重要原因,因而导致对“灌输”的片面运用。本文试图探讨和分析社会实践对高校德育模式优化的深层机理,纠正人们对高校德育“灌输”模式的片面理解。

一、社会实践是道德发展的“关系场”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产生的直接源头已难以考究,但其必然是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这是由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的社会化过程决定的。战国时代的韩非子就在《五蠹》中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的观点,他认为道德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短缺,人们生活有差距造成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也提出“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的观点,并提出“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我国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思想基础而千年流传。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也在《社会契约论》中说道:“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人类便产生了一场最堪注目的变化:在他们的行为中正义就能代替了本能,而他们的行动也就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1]且不论他们的观点是否合理,但认为道德是在社会实践中,随着环境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形成、发展的,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人类虽然首先直接是自然存在物,然而人类个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周围人们的相互作用,逐步结成并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形成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行为在自我意识的影响下,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个体。道德作为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必然是在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附属物,同时它又是能够通过人们的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一种能动力量。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人们都会意识到,只有遵守某些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才能保证他们在一起和谐相处,才能维持生存、进行劳动,解决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见道德是社会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是道德发展的天然“关系场”。在这个关系场中,人类个体的道德发展心理不仅会受到社会关系、日常生活实践、文化习俗等外在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还会受到个体自身个性倾向性和性格特征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有意或无意接受社会实践的影响。

二、社会实践对道德发展的作用机制

道德的本质和社会实践的本性,决定了道德必然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和形成的,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社会实践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在道德发展这一特殊系统过程中,社会实践的作用机制就是指社会实践各因素与青少年道德发展心理依据一定的机理而相互作用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方式。社会实践是主体参与、亲历某事并获得认知和情感的一种体验活动。这种体验也可谓之为直接经验,主要有两种情形:主体自我角色体验,即主体以自己真实的角色身份经历事件;他人角色体验,即主体以他人的身份或站在客体对象的立场上行事。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我们更多需要设身处在他人情感状态的情境中,体验其所处的情境,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产生与他人相一致的情感,激发情感共鸣,并相应的外化为适当的道德行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詹姆斯?尤尼斯设计的一个实验就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过程。他通过组织一批对无家可归者有憎恶感和漠不关心的中学生参加帮助的社会实践,来观察他们道德责任感的转变。结果发现,中学生们原先多数认为“肮脏”“、下贱”“、吸毒”、“愚蠢”是这些无家可归者处境可怜的原因,但参加了几次援助活动后,学生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无家可归者和自己有相似的地方,这些无家可归者也是正常人,由于环境的影响,他们才落到这步田地,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人性;同时尤尼斯还发现,无家可归者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也促进了学生们形成道德自我认同感,由尊重部分人向尊重全社会的人转变。由此,尤尼斯认为,参与社会实践的道德行为会产生道德自我认同感,反过来道德自我认同感会进一步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可见,道德发展心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道德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才更真挚、更鲜活。那么,社会实践如何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认知和情感呢?如图1所示,社会实践众多内容和要素产生的各种刺激信息,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正面还是反面影响到青少年,只有为青少年所接受并产生思想共鸣或心理认同,才能在其道德发展过程中起作用。因此,在社会实践中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青少年能否接受,能否形成对道德的认知和情感认同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2]整个过程是包含着感受、情感、直觉、理解、体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在道德发展过程中,青少年在社会实践的体验中,对道德的理解虽然并不排除逻辑—认知的理性活动,但对道德现象、道德情境、道德活动的理解主要不是靠逻辑—认知活动达到的,而是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具体来说,在实践体验过程中,青少年通过自我角色和他人角色生活于或者活动于各种道德情境中,亲身感受道德生活、品味观察各种道德现象,从而获得对道德的认知和认同感。道德认知与其他认知活动不同,道德认知的对象主要是现实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对其把握大多是通过意会体悟,而不能靠言传说教或逻辑证明等理性分析,而意会体悟离开社会实践是很难实现的。首先,道德感受是形成道德情感态度、意会体悟的基石。道德发展心理学认为,没有道德感受,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情感和态度,也就不会有对道德客体的真正理解和感悟。因为用语言、文字符号所表达的道德概念、原则与规范,总是抽象的,是外在于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的。只有受教育者以主体身份身临其境才容易引发内心的感受,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客体以多种形式直接进入主体的内心世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引起主体深切的感受,相对于被动的接受来说,这种刺激更直观、更具体、更鲜活,更有利于主体感受的形成。其次,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感悟的催化剂。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实质也是道德情感体验过程,因为人与动物相比,感情更为丰富,情感始终伴随着整个实践过程。而且在德育过程中,体验比一般认知活动更容易引起参与者道德情感的产生。这是因为,体验是通过亲身感受,实践于道德情境之中,或对客体的活动进行现实模拟,感官直接接触客体,客体的多方面的、强烈、具体、鲜活的刺激更易使体验主体形成深刻、丰富的印象和感受,从而使体验主体更易产生情感。而运用逻辑和语言符号所表征的概念和概念体系去间接认识客体的过程,只能表述客体中能够符号化、能够言传的东西,而不易表述客体中只能意会而不能符号化、不能言传的东西,则不易使人产生情感,许多能够引发人的情感的东西就被过滤掉,不能对人形成刺激。同时由于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较抽象,人们不能真实感受,远不如客体本身鲜活具体的刺激。因此,由客体对人直接刺激引发的情感远远胜过由语言对人的刺激引发的情感。再次,体验中的道德感悟,更易使体验者从整体上理解道德客体。体验中的理解是在主体与客体融合中的理解。在体验中,体验者不是以一个超然于客体的纯粹的“主体”出现的,对象也不是一个外在于体验主体的纯粹的“客体”,体验者不是站在客体的外部对客体进行客观的毫无情感的旁观、探究,而是进入客体,站在客体的角度理解客体,像客体那样去活动、去生活,与客体融为一体。这样获得的理解是一种带有个人感受的理解。在体验中,体验者有所感、有所理解,才能有所“悟”。但感悟是无法传授的,知识可以教给受教育者,而感悟却无法授予受教育者。感悟只能由作为主体的体验者通过亲身感受和理解去获得。感悟作为体验过程的结果,已不同于体验之初的由对客体的感受而产生的“感性感悟”,它是在对客体对象的感性理解基础之上,不断升华为一种理性的理解,因此,感悟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豁然开朗”就是人们对体验中的感悟现象的生动而又形象的概括。

三、高校“灌输”模式的实践本质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69-01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把学生当“人”看待,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哪怕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几年来,我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重视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有以下悟得,现拙述己见,愿与同仁探讨。

1、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变教师主讲,学生听记的“知识灌输”。将“干巴巴”的说教变为生动活泼的讨论、辨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由吸引学生认真听,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课堂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共同讨论的过程。如:教学《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一课时,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谈一下自己有哪些兴趣和爱好,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那些兴趣爱好是健康的?那些事不健康的?并结合各人实际谈谈培养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对一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帮助。最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学后利用课外组织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如同学们下象棋、跳棋、打篮球、画画、看课外书……。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也真正体验到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拓宽知识、发展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如学习《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得到强化。

2、拓宽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讲,它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需要在学习中实践,才可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教师为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将思想品德的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首先要借鉴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激发正确的道德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了《承担家务劳动》一课以后,可安排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按照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学做纂馒头和炒白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野炊活动,以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督促学生的自觉行为,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务活如:收拾房间、洗衣服、拖地等。这类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利用家校合力帮助、督促学生。可以采用给每一位学生发放“我是家庭小帮手”记录卡,要求家长帮助做好记录,月末评选“好帮手”,进行表彰鼓励,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家务负担,也使孩子们在劳动中学到了生活的本领,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主动承担家务活的好习惯。

学生的实践活动可安排在授课之后,也可以安排在授课之前,如:教学《参加公益劳动》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打扫院落、房间、擦玻璃等。在课堂上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公益劳动?参加公益劳动后你有什么体会?然后学习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认识什么是公益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热爱公益劳动的感情。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同学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公益劳动。并感受到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益处,也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愉悦。

3、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性学习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9

一、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的缘起。

过去,曾有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对读书人的特别嘉奖和最高荣誉,于是一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近年来由于孩子渐少,家长们对孩子愈加宠爱,新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人群应运而生,六十年代只是局限于城市,现在却是遍及乡村随手可得。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精神,没有了民族魂,就是有再多的知识,也只不过是白专种子,被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于国无益。日本采用“狐狸教子”的方法时刻关注训练孩子的坚韧不拔精神,成为世界科技领军,美国、英国采用“独立自强、民主自立”的方式培养下一代,使民族自强的持续性得以发挥。如果说十年前的一场中日小学生夏令营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震式的教育大改革的话,十年后的中日韩小学生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的一周表现,更是叫我们叹为观止,羞于表述。于是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运用我们的各方面机构和力量,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让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得以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应该以民族利益为重,从点滴开始,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教育好孩子们的思想,锻炼好各种劳动技能和精神,培养优秀的民族素质,提升民族的品位。

同时为了让新课程全面实施,为了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及丰收的喜悦。我校在2012学年组织领导小组专管学校实践课程的开发,由陈文章、吴和约两位老师任劳动实践基地指导员,负责基地的种植安排,分班分块进行实践活动。

二、指导思想及理论支撑。

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是在新课程理念的统领下,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体工作。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不仅是基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观点去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认真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三、学校概况。

內垵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100多名学生,教师9人。现有实践基地800多平方米,种植植物有姜、大蒜、葱、菠菜、包菜、大白菜、空心菜、上海青、菜球等。

四、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统领基地建设工作。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教师教新教师,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五、收获和成果。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我们通过劳动在物质有了收获。

去年包菜、空心菜、菜球等硕果累累,每个学生都能分得自己的劳动果实。

物质上的收获固然可喜,更主要的是在精神上有了丰硕的成果:

(1)锻炼了师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2)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农作、怕脏怕臭的资产阶级情调烟消云散。

(3)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干活中的伟大,劳动中的成果,辛勤的汗水可以换取丰收的喜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利于学生今后一生旅途中迎难而上、刻苦耐劳精神的发挥。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同学撰写劳动心得60余篇。

(4)扩大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免戴“五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高帽。大自然的课堂,让学生不再是鲁迅先生描述的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只知四角天空里的“少爷”,而是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知事甚多的“少年闰土”。

我的劳动实践感悟篇10

⒈以教材为依托,把握德育因素

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把握好“三个准确”:一是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二是把握教材德育内容要准确,三是引导学生的认识要准确。

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的体裁多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德育重点,如每篇课文可以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才能确保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花山》《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激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⒊了解写作背景,增强德育效果

要使文章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真情实感。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格,这是文章重要的德育素材。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鲁迅先生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写文章揭露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唤醒民众觉悟,为自由和解放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所以屡屡遭受迫害,处处“碰壁”。但是鲁迅生活的年代已经久远,如果不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旧中国时社会的黑暗,学生就不容易体会到鲁迅先生这种精神的难能可贵,教师就不能很好地用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感染学生,增强德育效果。

⒋借现代信息技术,渲染德育氛围

通过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渲染浓厚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文章内容和思想,达到最佳育人效果。如《桂林山水》的教学,可播放漓江、象山、老人峰、骆驼峰等景点剪影,增强直观感,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帮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沉醉于祖国山河妖娆的美好联想中,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

⒌抓住关键词句,深化德育体验

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等深入剖析品味,就能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迸发感情火花。如《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我们可以抓住“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紧跟”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壮士们在生死关头,为革命、祖国和人民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境界,使学生从字里行间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

⒍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健康人格

教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德育任务,准确把握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加强阅读指导,激发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有益身心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多读书,爱读书。通过广泛阅读,扩大视野,提高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健康人格。

⒎通过作文教学,积极渗透德育

作文教学除了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和能力外,还可通过教学活动渗透德育。

(1)开展作文实践,积极渗透德育。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不爱做家务劳动。教师要以写作训练为切入点,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学会理解、体谅、尊重别人。学生通过作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从而能理解和体谅父母平时做家务的辛苦,树立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爱劳动的习惯。让学生利用实践活动写作文,通过作文获得锻炼,受到教育,身心协调发展。

(2)引导正确评价,落实德育目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德育氛围中感受和体验德育过程,并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和交流互动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进而陶冶心志,培育良知,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