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6:46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1

摘要快递行业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每天都有大量的交易,也带来大量的法律问题,纠纷的增多受到社会各方面广泛的关注。因此,国务院邮政部门新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具体规定与合同法、邮政法、侵权责任法有所衔接,提供更具操作性的规则,可以说是为客户维护合法权利打开方便之门。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适用这部新法,需要实务界具体分析相关问题与相关理论。虽然该办法有许多亮点,但是也有盲点,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关注。

关键词快递行业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快递行业是近几年来迅速壮大的一个产业,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中很多是在快递企业和用户之间发生的,这些问题有大部分属于法律问题,主要涉及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由于快递企业爆仓现象大量出现,相关的法律也问题迅速增多。面对这一行业现状,国务院交通运输部迅速作出反应,2012年12月31日新通过修订后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该市场领域的竞争秩序。本文主要从新旧文本的对比上,从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学理的角度对快递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能更好的实现对该领域的法律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一、《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与《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1.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所属部门法为经济法,而《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属于民法

首先,虽然从表面看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法体系,但是它们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有重合的部分,即调整的对象为同一私法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这常常表现为快递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关系,甚至在快递企业及其员工有不法行为的情况下,存在着法定之债的关系。快递企业与客户均属于私法主体,双方主要有私法规范所调整,但是由于市场地位的不平等,信息的不对称性,所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上至下对快递企业进行监管。其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同时是政府部门管理快递行业的准据法。其可以创设快递企业行政法上的义务,同时亦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和管理义务提供准据法。所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不仅仅是《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的详细规定,更是相关政府部门执行行业政策,加强政府监管职责的强行法。

2.《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赋予客户哪些请求权

第一,合同法上的请求权。由于《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并非基本法律,所以不能直接在该办法中设立调整私法主体的规定,但是该办法第20条明确客户可以依照《合同法》要求赔偿,这说明该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作为适用《合同法》的连接点,即请求权系属。

第二,侵权法上的请求权。《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同样没有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规范,理由同上。但是,该办法规定一些快递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其中涉及客户的规定自然可以成为客户主张权利的系属规范,进而适用《侵权责任法》要求快递企业承担责任。

3.《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规定

该办法不仅设立适用于快递企业的规定,同时规定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责,还相应的规定了快递行业一些经济法义务。对于快递行业的准入、营业范围、合并、分立、加盟,该办法第9条、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第14条、第15条作出了规定。

4.《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与《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竞合的问题。

首先,常见的情况为三部法律、法规都规定了赔偿责任,在构成要件上,《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的更详细,而在承担责任的后果上需要依照《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其次,对于承担责任方式上,该办法规定的不够详细,这样同样需要考虑严格适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最后,对于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该办法前者较详,后者较略,所以还需考虑何者优先的问题。对于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等问题属于民法理论方面的问题,下文详述。

二、从合同法理论看快递市场存在的问题

1.概述。快递服务根据国务院邮政部所颁布行业规范指快速收寄、运输、投递单独封装的、有名址的快件或其他不需储存的物品,按承诺时限递送到收件人或指定地点、并获得签收的寄递服务。快递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需与客户签订运单,从合同法的理论来看,其属于有名合同之一的运输合同,其常见形式就是运单。《合同法》第十七章,第三节规定了货运合同。《德国民法典》并没有规定客运合同和货运合同,而是在《德国商法典》中作出了相关规定。

2.格式合同与格式条款在快递行业的大量应用。《合同法》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条规定适用格式合同的基本规则,其中第四十条又转引了第五十二、五十三条的规定。《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对快递市场存在的霸王条款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一,《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其服务种类、服务时限、服务价格、损失赔偿、投诉处理等服务承诺事项。服务承诺事项发生变更的,企业应当及时服务提示公告。”是《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进一步规定。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在出现纠纷后,客户才面对霸王条款的限制,所以第18条成为前提性的适用规范,因为作为附随义务,快递企业如果不履行上述义务则应当认定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第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以书面合同确定企业与用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免除或者限制企业责任及涉及快件(邮件)损失赔偿的条款,应当在快递运单上以醒目的方式列出,并予以特别说明。”该条是第18条的进一步规定,主要解决快递企业降低自己的赔偿责任适用格式条款的问题。在实务中,快递企业常常只声明承担运费三倍的赔偿责任,参引《邮政法》的规定,其不符合《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第三,《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16条(一)规定“填写快递运单前,企业应当提醒寄件人阅读快递运单的服务合同条款,并建议寄件人对贵重物品购买保价或者保险服务”。这里规定的是快递企业的提示义务,提示义务是一般交易条件应用的规则之一,《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作出了相应规定。

3.快递企业不适当履行合同。正通常表现为一、快递不快即拖延;二、送货不送即要求客户上门取货;三、送不到位即没有送到客户手中;四、野蛮分拣;五、快件丢失。《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16条(二)、(三)、(四)规定“企业分拣作业时,应当按照快件(邮件)的种类、时限分别处理、分区作业、规范操作,并及时录入处理信息,上传网络,不得野蛮分拣,严禁抛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邮件)损毁”;“企业应当在承诺的时限内完成快件(邮件)的投递”;“企业应当将快件(邮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和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这些规定主要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由于违反上述规定造成快件丢失或者财产损害的也必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没有争议。

4.客户索赔困难。当客户快件损坏、丢失或者与不符合约定的,会出现索赔困难的问题,对此《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主要从程序上对客户予以保护,其第21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建立与用户沟通的渠道和制度,向用户提供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对邮政管理部门转办的用户申诉,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并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给予答复。”对于赔偿的具体标准和具体限额则并没有规定而是参引《合同法》、《邮政法》的规定。

5.客户快件丢失、损坏。这是快递市场存在最大的问题,问题焦点在于其性质为何,合同法理论上如何处理。对于快递企业由于管理不到位、员工失误、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快件丢失等情况。这属于合同法上的积极侵害债权,其构成要件为双方存在合同债权、一方履行了债权,履行债权的一方造成了另一方人身权、财产权等其他权利损害。快件丢失、损坏侵犯了客户的财产权,快递企业不仅没有完成合同的履行,而且还造成了客户的损失。对于第三人造成的快件丢失等情况。这常常表现为快递员工在送快件时其他快件遭盗窃。这属于快递人员的工作失误,存在过错,以为积极侵害债权的情况,快递企业应为作为其履行辅助人的快递人员负担损害赔偿责任。对于员工监守自盗和暴力分拣造成的快件丢失、损坏等。这种情况造成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竞合,客户应当能够选择要求快递企业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行为。

三、从侵权法原理看快递市场存在的问题

1.概述。快递市场还规定了一些合同法理论不能包含的问题,表现在下述情况客户信息泄露、快递企业失误造成犯罪刑事案件、违法向其他人等提供客户信息等。《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了一些具体违法行为,这成为客户要求快递企业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分为过错、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其中行为要件按照学界通说需要具备违法性,《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27条(四)(五)(六)规定“违法扣留用户快件(邮件);违法提供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第28条规定“快递从业人员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扣留、倒卖、盗窃快件(邮件);(二)违法提供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这些规定确定了快递企业及其员工相关行为的违法性。

责任主体方面,快递企业应当承担替代责任。依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的规定,加强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符合条件的快递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这就说明快递企业存在培训义务,如果其不承担培训义务,应当认定为主观有过错。

同时,《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2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快递服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下列物品禁止寄递:(一)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的物品;(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及的出版物、宣传品、印刷品等;(三)武器、弹药、物、生化制品、传染性物品和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险物品;(四)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五)流通的各种货币;(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寄递的其他物品。”由于邮递禁运物品而造成客户损害的行为,快递企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疑问。对于承担侵权责任自然不适用《邮政法》的赔偿限额的限制,亦无疑问。

同时,对于犯罪分子基于犯罪的故意而盗取快递企业的信息,还有快递企业员工去职后从事违法行为的情况。《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并没有制定全面的信息管理制度,而是将重大应急事件的信息管理义务和存在危险性的快件的信息管理义务的规定。这可以说是明显的一个失误,需要作出进一步规定,但是如果出现此种侵权事件,快递企业应当根据《侵权责任法》承担过失责任予以救济。快递企业建立具体快件处理场所依照《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33条“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设置快件(邮件)处理场所,应当事先征询邮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意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预留相关工作场地,其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机关和海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可以成为补充性规定为该类情况要求快递企业承担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1]韩世远.合同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8(3):423.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2

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为了进一步健全快递安全防控体系,夯实快递安全基础,提升快递安全生产操作水平,国家邮政局日前正式《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邮政行业标准(YZ0149-2015)。该标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

《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规定了快递安全生产操作的基本要求、收寄安全生产操作、分拣安全生产操作、运输安全生产操作、投递安全生产操作、重大活动时期安全生产操作及安全事件处理等要求,适用于快递服务组织从收寄到投递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操作。

《规范》明确了快递企业应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对快递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管控,坚持文明操作,避免违规操作。《规范》同时强调,对于属于禁止寄递物品的快件,快递企业应坚持“即查即停”原则,即在整个快递生产环节中一经发现,应立即停止对该件进行操作,并按法律法规和邮政管理部门关于禁止寄递物品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确保寄递渠道安全。

为保障收寄安全,《规范》提出,收寄快件时,快递业务员应按照《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提示寄件人如实申报所寄递的物品,并根据申报内容对交寄的物品、包装物、填充物等进行实物验视,确保所寄快件符合要求。《规范》还明确,快递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对快递运单信息进行核对。接单时,应提前告知寄件人相关要求,寄件人拒不配合的,快递业务员应拒绝收寄。

“以人为本”是《规范》坚持的另一个重要原则。《规范》明确,快递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安全管理等活动时,应优先考虑保障快递业务员、用户及公众的人身安全;在快件操作过程中,若发生安全事件,应将保证人身安全作为第一要求。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的制定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安全为基,着力建设安全邮政的有效抓手,有利于夯实行业安全基础,完善行业安全生产体系,提升行业安全监管水平,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

北京市快递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快递经营行为,保障快件寄递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安全,促进本市快递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快递活动的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快递安全管理按照预防为主、规范经营的原则,建立企业负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市邮政管理部门及其所属管理机构负责本市快递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快递安全管理统筹协调工作。

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快递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交通、工商、商务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从事快递经营业务的企业(以下简称“快递企业”),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

从事国际快递经营业务的,还应当遵守有关海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六条在本市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服务能力:

(一)符合标准的快件处理场所;

(二)符合标准的快递营业场所,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三)符合本市运输标准的机动车辆;

(四)能够提供寄递快件的电话查询服务,具备快件跟踪查询的信息网络系统;

(五)通过资格认定的快递业务员的比率不低于40%;每个营业场所配有2名以上通过资格认定的快递业务员。

第七条采用商业特许经营形式从事快递经营业务的企业,应当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并签订书面特许协议,特许人应当在协议签订后15日内到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快递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快递安全保障和协查通报制度。

快递企业和用户应当遵守国家关于信件专营和禁止、限制寄递物品的相关规定,不得寄递易燃、易爆、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不得寄递。

第九条快递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快件进行验视、机检、巡检、抽检等形式的安全检查。具体办法由市邮政管理部门会同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制定。

第十条快递企业在收寄快件时,应当提示用户如实填写快递运单,对信件以外的快件,应当当场开拆包装验视内件,符合寄递规定的,加盖收寄验视戳记。用户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

快递企业接受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和邮购等经营者委托提供长期、大量、多次快递服务时,可以与经营者签订安全保障协议,采取其他方式验视内件,保证快件寄递安全。

第十一条从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快递业务的快递企业,应当在快件处理场所配备安全检查设备,安排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对从外埠进入本市的快件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举行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递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寄递快件、对快件进行集中安全检查。

第十三条快递营业场所、快件处理场所应当按照国家快递服务标准的规定设置,并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视频监控系统,覆盖交寄、分拣、储存等环节,并保证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监控资料保存时间不得少于30日。

第十四条快递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具备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对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质教育和从业考核,建立快递从业人员档案制度,完善快递从业人员信息登记。

第十五条快递企业应当制定快递安全操作标准和流程,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快递从业人员对危险性物品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

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按照职责对快递企业进行业务指导。

第十六条快递企业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并报邮政管理部门备案。快递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发生突发事件时,快递企业应当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影响快递时限或者涉及快件寄递安全的,应当及时告知用户。

第十七条快递企业应当按照操作标准分拣快件,不得在露天场地分拣快件。

第十八条运输快件的车辆应当符合本市道路交通运输和货物运输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并采用统一的快递运输专用标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交通状况,为快递运输车辆提供通行便利。

收寄和投递快件的车辆应当封闭,标明快递企业标识,并符合本市道路通行要求。

第十九条快递企业寄递快件需要进入社区、高等院校时,相关单位应当提供车辆通行和临时停放、快件派送等便利条件,快递企业应当遵守社区、校区管理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实物及电子数据档案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用户信息。

快递运单的实物保存应当满足快递服务标准规定的档案保管期限。保存期满后,按照规定集中销毁。

第二十一条快递企业应当诚信经营,妥善处理用户对服务质量提出的投诉意见。用户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申诉,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并自接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做出答复。

第二十二条邮政、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保密等部门应当建立本市快递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快递安全的监督检查。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对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本市快递监管信息平台,加强对快递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并纳入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依法向社会公布。

邮政、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等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快递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第二十四条快递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快递行业安全规范,为企业提供快递安全培训服务,提高快递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促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十五条因经营纠纷或者发生治安案件造成快件滞留的,快递企业应当及时处理,避免快件寄递延误;未及时处理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督促快递企业及时处理;涉及治安案件的,公安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特许人未办理备案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未执行收寄验视制度的,由邮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规定进行处理;未按照规定加盖收寄验视戳记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未按规定进行集中安全检查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未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或者监控设备未正常运转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在露天场地分拣快件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快递企业违法提供用户信息的,由邮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未按照规定集中销毁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看了“快递安全管理办法”还看了:

1.快递公司管理规章制度

2.快递公司管理规定3篇

3.物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最新快递公司管理制度范文

5.公司收发快递管理规定范文3篇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3

wto规定的快递业务放开经营的范围,“不包括中国法律规定的现由中国邮政部门专营的服务。加入将允许外国投资者设立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比例不超过49%;加入一年内将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加入四年内将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因此,无论速递信件、普通寄递信件还是公函、私人信函,均属邮政专营业务。国际速递公司进入中国快递市场,应当严格执行这一条款。二、中国快递市场准入机制探讨2009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增加了快递市场的重要内容,设计了快递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强化了快递业务管理。新修订的《邮政法》从快递许可行为、规范快递行为和违规违章处罚等三个方面来规制,对快递业务作了专章规定,对经营快递业务实行许可证制度,建立快递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达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目的。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以及新修订的《邮政法》规定,中国快递市场的准入制度可以采取普通许可、特别许可、认可、核准、登记等五大类。具体说,对信件(中国法律规定邮政专营的除外)的寄递采取特别许可,并且只对特定的经济实体开放;特定重量的印刷品、包裹以及涉及普遍服务报刊寄递采取普通许可。快递市场的准入制度实施前置审批,即在办理营业执照之前应有邮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颁发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通过建立快递市场准入制度,可以对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服务规范等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为了保护进出境信件的渠道,防止国家秘密的流失,阻遏反动、等有害信息的侵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受理申请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邮政管理部门审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申请,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等因素,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申请人凭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后,方可经营快递业务。申请人凭《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或者变更登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或者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自企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之日起三十日内,企业分支机构应当持《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部门备案。快递企业设立、撤销分支机构或者合并、分立的,应当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国外部分国家wto市场准入承诺与监管法律制度

(一)国外邮政市场准入概况目前,在世贸组织成员中,仅有冈比亚、以色列、吉布提、塞内加尔、土耳其、蒙古、阿尔巴尼亚、吉尔吉斯坦、摩尔多瓦等九个国家对邮政服务开放作出了部分承诺。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和欧盟国家,对承诺邮政服务开放均持谨慎态度。在wto谈判中,有46个成员将快递服务列入了减让表,有82个成员在快递企业提供的相关服务领域作出了承诺。(二)国外邮政监管体制概要世界邮政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早在19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各国邮政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单一的政府部门模式。而今天,世界邮政已从单一的政府部门模式发展到包括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国有公司、私营公司在内的多种模式共存的世界邮政大家庭。而值得关注的是,政企分开已成为绝大多数政府为邮政选择的改革道路。当前,邮政业监管机构的模式大体为三种:其一,邮政作为政企合一的政府部门,政府拥有监管权和经营权(如美国、印度等)。其二,各国逐步将政府职能从政企合一的邮政部门分离出来,建立邮政监管机构。多数已实施政企分开的邮政其所有权和监管权均属于政府,经营权归邮政企业或公司(如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其三,有一部分国家建立了独立的邮政监管机构(如德国、瑞典和英国)。目前,只有少数国家采用了这种形式,但这种形式代表了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是符合本国市场规制法的[2]。(三)国外邮政业市场准入监管管窥邮政普遍服务是保证公民享受通信权利保护通信秘密的社会义务,各国邮政法都规定了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为了保证邮政方面法律、法规的实施,只要这些措施与wto协议不违背,wto成员国可以采取许可证管理、设置专营业务、补贴等必需措施。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9条第2项之规定:“自由化进程的进行应当尊重各成员国的国家政策目标及其总体和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个别发展中国家成员应当有适当的灵活性,以开放较少的部门,放开较少类型的交易,以符合其发展状况的方式逐步扩大市场准入,并在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其市场时,对此类准入附加旨在实现第4条所指目标的条件。”在市场环境下,为了保障普遍服务,世界各国都给予邮政一定范围的专营权,大部分国家规定可以专营业务补贴普遍服务。1.各国通行的做法是通过保障本国邮政普遍服务制度的前提下开放本国快递市场的普遍服务是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承担普遍服务而导致邮政亏损的情况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在各国《邮政法》修订过程中,邮政普遍服务的法律定位是各国政府与邮政部门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普遍服务是邮政的核心,也是邮政永恒的主题,因此,一些国家在近年新修订的邮政法里对普遍服务的概念、业务范围以及为确保普遍服务的顺利实施而采取的补偿机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用法律来保护邮政继续履行普遍服务这一公民通信权利的义务。虽然加拿大、印度等国家没有在邮政法里明确规定普遍服务,但也针对普遍服务出台了一些法令或具体规定。在各国邮政立法中,大部分国家都要求邮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只有德国的立法原则是所有运营商共同确保普遍服务的实施。对于普遍服务资费的规定,英国、日本、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要求资费均一,俄罗斯、意大利等国提到全国所有人都能以支付得起的价格享受普遍服务。可见,邮政普遍服务的宗旨就是确保国民能够普遍、公平地享受基本通信权利。为了保障邮政普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对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补偿方法:一是用专营权保障邮政提供普遍服务。国家通过立法确定信件和一定重量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专营,用来补贴普遍服务。这也是各国邮政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如法国规定重量在50克以内、低于基本资费2.5倍的信函业务由法国邮政专营。但随着全球邮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缩小邮政专营范围,有的国家甚至取消了邮政专营权,如英国、俄罗斯和新西兰等。二是政府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有些国家直接由政府建立专门的普遍服务基金,对普遍服务义务的承担者进行补偿。在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下,各企业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缴纳普遍服务基金,它们承担的普遍服务任务也都能得到货币补偿,从而为邮政企业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邮政指令中规定,当成员国认为普遍服务义务对其提供者构成不公平财务负担时,可以建立一个普遍服务补偿基金,基金由独立于收益人的实体管理,在遵循透明、非歧视和成比例的原则下,各国可要求取得邮政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向该基金提供一定的财务资助。比利时、德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设置了普遍服务补偿基金。在亚洲,日本建立了额度不超过2万亿日元的社会和地区贡献基金,支持邮政事业公司和窗口网络公司的运营;印度设立普遍服务基金,要求年收入在250万卢比以上的私营运营商每年上缴总收入的10%,确保政府为印度国民提供支付得起的邮政服务。三是政府通过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方式,补贴邮政承担普遍服务造成的亏损。瑞典政府每年拨给邮政2亿瑞典克朗,用于补贴瑞典邮政为向民众提供普遍服务而保留的邮政服务网点的费用;澳大利亚邮政为从公共利益出发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权接受联邦政府的足额补偿;俄罗斯政府对因提供普遍服务和某些资费优惠的业务造成的亏损给予补贴。四是转移业务收入。政府通过立法,把不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物品寄递企业的一部分业务收入,转移给普遍服务承担者。《埃及邮政法》规定,非邮政部门经营邮递业务,其收费标准必须高出邮政部门同类业务资费的10%,其多收的10%直接拨给邮政部门,用于补贴邮政部门承担的普遍服务费用。五是税收及政策优惠。在大多数国家,政府把邮政作为公用性机构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还给予邮政其他的政策优惠。六是建立邮政资费调节机制。普遍服务资费由国家控制,当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邮政企业因亏损而无力承担该义务时,可以上报政府或议会进行资费调整,使补偿的资费可以收抵支。《日本邮政法》规定,邮政的亏损超过政令规定额度时,需调整邮资;印度邮政每年可以提高一次资费,但幅度不大;俄罗斯邮政的资费标准如果落后于社会发展,且达不到提供服务的成本水平时,可以上调普遍服务的业务资费。2.各国给与邮政运营商颁发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对邮政运营商进行监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然不同程度实行着邮政专营业务,但也有一些国家取消了邮政专营权,如阿根廷、瑞典、芬兰、巴拉圭、新西兰、秘鲁等国。但国外在邮政改革和市场开放过程中还实施许可证管理,以限制经营者数量,防止过度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和邮政业的良性发展。《服务贸易总协定》并不绝对禁止专营,而是在第8条“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中规定了专营的许多条件。邮政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一定范围的专营业务符合《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如英国为邮政运营商颁发经营许可证,并制定每个邮政运营商必须遵循的最低标准。法国邮政市场实行经营许可制度。德国邮政法规定对专营业务以外的1000克以内的信函业务实行许可证管理。在日本则是从2003年4月开始实行经营许可制度,邮政业务开始进入市场竞争,但同时继续保护函件业务的普遍服务。在美国,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两种市场准入方式:一是主要针对特急信函的快递业务,实施登记许可准入方式;二是针对邮件运输环节,美国邮政采取与私营快递公司签订协议的市场准入方式。美国对国内开放是依据邮政总局出台的《美国私营快递条例》,对邮政开放范围和监管作了详细规定。美国私营快递条例(peS)是一组联邦民事和刑事法律。它们主要规定美国邮政以外的任何实体为了获取报酬而在邮路上运送邮件都是违法的,除非支付与信件通过邮政寄递所支付的资费数额相等的资费。私营快递条例最初于1792年由国会颁布实施,以限制私人对信函的运递。它以美国宪法中的规定为依据。宪法赋予国会“建立邮局和邮路”的权力[2]。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4

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请求立即停止或暂缓执行国家邮政局2月4日的《关于贯彻信息产业部等部门有关进出境信件寄递委托管理文件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邮政局64号文件”),并对政企合一的国家邮政局对快递行业的主管权提出异议。

与此同时,已经进入中国快递市场的DHL(敦豪)、tnt(天地快运)、FeDeX(联邦快递)、UpS(联合包裹公司)、oCS(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总部也加紧和所在的欧盟、美国以及日本贸易部门进行沟通,通过各国贸易部门与中方交涉。

与1995年、1999年以及2001年国家邮政局和合资快递公司爆发过的三次冲突不同,这次冲突发生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个时间界限将划定冲突的边界和前景。

以炭疽之名

2001年10月,美国炭疽热事件出现后,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于11月15日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件印刷品等寄递业务管理防止炭疽杆菌的紧急通知》。12月20日,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及国家邮政局进一步了《关于进出境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委托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国际货运企业,开展“进出境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需在60天内到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办理邮政委托手续的,应即停止经营此类业务。

这个通知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确认快递企业须在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在形式上宣告快递业主管权归于国家邮政局――它旗下的emS占据了中国快递业务的最大份额之一。这个通知的联合者之一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邮政局在快递业务主管权之争上的老对手),这一事实,更使此次胜利对于国家邮政局来说富于意义。

国家邮政局没有浪费这一难得的胜利。2月4日,国家邮政局64号文件,在合资快递公司中引起轩然大波。国家邮政局在该文件中把“委托范围”――也就是合资快递公司们所能开展的信函快递业务范围――限定在“进出境的单件重量在500克以上(不含500克)或单件资费在国家规定的邮政特快专递资费标准以上的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

这一限定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合资快递公司们开展“信件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快递业务,要么所快递之“信件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必须在500克以上,要么其价格必须高于“邮政特快专递资费标准”――也就是说,要高于邮政局开办的emS快递业务收费标准!

500克以下信函快递业务,占到合资速递公司文件快递业务的60%,在某些公司如目前快递市场老大中外运-敦豪那里比例更超过九成。这些公司的快递业务资费价格普遍都比emS要低上10%~15%。国家邮政局64号文给它们设定了一个进退维谷的绝境。

更大的危险是,64号文正在巩固和扩张其在炭疽事件之后一系列文件所新赋予的管理权。在合资速递公司们看来,国家邮政局本来与它们一样是运动员――邮政局的emS业务与合资速递公司们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但突然之间,这个运动员开始制定游戏规则,并试图用规则将其他运动员挤出赛道。对于雄心勃勃的国际速递巨头们来说,这超出了容忍的极限。

主管权之争

自1979年日本oCS(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与当时的外经贸部下的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签署委托协议以来,外经贸部一直作为合资快递企业的主管部门存在。鉴于国际快递最初的定位是在外资以及合资企业而不是国内的普通企业以及个人用户中开展业务,外经贸部就顺理成章地负起了管理的职权。

1980年、1984年,中国邮政先后开办了国际快递和国内快递业务。1986年《邮政法》出台,快递业务的主管权亦未作变更。《邮政法》公布后,oCS、UpS、FeDeX、DHL、tnt等国际快递业巨头先后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对中国市场作战略布局。

到了1995年,随着中国不少大中城市尤其是国内企业对于国际快递业务需求的迅速增长,邮政局与快递企业之间的摩擦开始加剧,并直接体现为外经贸部和邮政系统对于快递业务的主管权之争。

1995年6月,在国务院的授权下,外经贸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业管理规定》,这份规定指出,国际货运企业可以从事除私人信函外的国际快递业务。两个月后,当时的邮电部联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快专递业务市场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未经邮政企业委托,而已核准经营具有信件性质物品特快专递的企业,应按规定变更其经营范围。”

外经贸部很快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航空快递业务是国际货运业务的组成部分的通知》作为回应:“凡经外经贸部批准经营国际快递业并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均享有合法经营权。”通知中还意味深长地指出:“邮电部门成立的快递公司也是外经贸部批准成立的。”

邮电部并未退让,三个月后,邮电部又了《邮电部关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有关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规定进一步整顿邮政通信市场秩序的通知》,指出“贯彻执行《邮政法》不仅仅是邮电部门的责任,也是各行各业和全国人民的责任”,要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法律的尊严”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虽然这场以梅花间竹般的通知为主要特征的较量在国务院高层领导的协调下最终得以平息,但由于这种和解缺乏制度性的保障,隐患仍然没有消除。随着1998年邮电分营,快递业务对于邮政部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此领域的摩擦又开始出现升温,并在1999年和2001年两次出现大规模的爆发。尤其是2001年的冲突,除了大范围地出现查封、扣押行为,在山东数个城市还引起了多讼,在湖南长沙也发生了某合资快递公司分公司从广州搬救兵与当地邮局对峙等事件。

据了解,“9・11事件”之后美国发生的炭疽热通过邮政渠道传播事件刚刚爆发,国务院法制办很快致函国务院办公厅,对快递行业的混乱状况表示了忧虑,希望依据《邮政法》对市场进行整顿。得到这一消息后,外经贸部也致函国务院办公厅,详细阐述了快递行业的整体情况,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但为时已晚,决策层已经作出决定。12月20日,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及国家邮政局联合通知,要求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国际货运企业在60天内到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在快递业务主管权上,国家邮政局赢了一局。

台前幕后

三部局联合下发通知后,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出现了地方邮政部门查抄从事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的事件。2002年1月22日,亚太快递工作委员会执行董事约翰・艾利森正式致函外经贸部,表示了对64号文件以及引发的系列事件的严重关切。

在这种情况下,外经贸部外贸司于2002年2月4日正式致函国家邮政局,指出邮政局在没有出台办理委托手续的操作办法的情况下,有些地方邮政部门已经开始查抄活动,这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该函请求国家邮政局,将办理委托手续的期限顺延60天,并且立即停止查抄活动。

就在外经贸部致函国家邮政局的当天,国家邮政局在未与信息产业部以及外经贸部进行磋商的情况下,了前述之64号文件。

64号文件一出,众多企业一片哗然。拥有130多家合资货运企业会员的中国国际货运协会副会长李力谋告诉《财经》,这份文件后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他就接到了多家从事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的电话,表示强烈不满。

2月26日,中国国际货运协会正式致函国家邮政局,指出64号文件对目前依法成立、合法经营的国际货运企业继续经营快递业务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

此前,1月1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经下发通知,规定货运企业未经省级邮政部门委托从事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物品的寄递业务者,不予办理年检。3月4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国际货运协会又联合致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希望暂缓执行该通知。

两天后,冲突再次升级,国家邮政局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措辞强硬的通告,要求“凡没有得到邮政部门委托,必须立即停止经营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并限令这些企业必须在60天内(即5月6日前)办理完毕,否则逾期不予受理。

被激怒的国际快递公司们随后明显加快了和所在国商务部门以及驻华使领馆的沟通,而国际货运协会也于3月19日在位于北京亚运村地区的五矿大厦正式召集会员企业举行新闻会,对国家邮政局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三天后,国家邮政局某负责人通过官方通讯社新华社重申:信件寄递服务不分快递与普递,不分私函与公文,均由中国邮政企业专营。这位负责人还指出,信件寄递业务专营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中国邮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完全符合《邮政法》”。同时,他还对货运协会进行了批评,认为后者采取的方式“不妥”。

面对持续不断的公众压力,4月11日,国家邮政局再次通过新华社重申,称其行使主管权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并称已经有12家国际货运企业和邮政正式签署了委托协议。不过,国际货运协会负责人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包括敦豪、联邦快递在内的五大巨头仍没有接受邮政的要求的打算,而已经签署协议的企业,实际上对整个快递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记者致电国家邮政局综合处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拒绝了《财经》的采访要求,并表示:“(国家邮政局)没有什么要讨论的,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安全逻辑

此次国家邮政局能在主管权上占得先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炭疽杆菌袭击引发的安全担忧。但这一逻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就以《不相干的炭疽病》为题撰文指出,迄今为止,炭疽病毒已经发作为害的地方,恰巧是坚持邮政专营――虽然其专营范围并不包括快递――的美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也指出,实际上,不管是专营还是私营的邮政系统,都缺乏对付炭疽杆菌的经验,因此国家安全与是否专营并无关系。他认为国家邮政局此次借题发挥,完全是出于维护垄断权力的考虑,国家安全只不过是个幌子。

中国国际货运协会副会长李力谋不相信国家邮政局的emS快递服务能保证更大的安全性。他说,国家邮政局的emS服务只是国际emS联盟的一部分,和其他国家的emS系统之间也仅仅是委托关系,是松散的联盟关系,由于系统、技术、管理方式和服务质量都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在国的邮政部门,因而跟踪反馈十分困难。尤其emS的很多信件是不可开启的,因此安全性实际上未必高于私人快递企业。以DHL、FeDeX以及tnt为例,它们在超过150多个国家都拥有自己完整的网络、仓库、车队以及统一的技术系统,因而跟踪查询更加方便,加上允许海关采取开启的方式加以查验,安全性实际上并不逊色。

1999年2月27日,甘肃省酒泉市春光信用社主任樊恭被一个寄自嘉峪关邮局的木盒子炸伤了一只眼睛和双手。据司法部门统计,建国以来此类案件发生过七起,与美国等国家相比,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但是,围绕着这起事件的争执却很能说明问题。嘉峪关市邮局援引1990年开始执行的《邮政法实施细则》,该细则第35条称:对于违反禁寄、限寄规定寄递的物品,造成危害人身安全的,由寄件人承担赔偿责任。邮局不应承担本应由犯罪分子承担的民事责任。

按照嘉峪关邮局的理解,根据《邮政法》的实施细则,邮局并不负责邮寄物品的安全性。果真如此,国家邮政局又怎能以加强安全为由要求快递企业接受其主管?

后补贴时代的竞争

2001年,中国邮政终于在邮电分营后首次摆脱了亏损的局面,虽然盈利仅为6000多万元人民币,但与1999年的亏损65亿元、2000年的亏损32.9亿元相比,仍然可称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据称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为今年定下的盈利目标为1亿元人民币。

实现这个目标并不轻松,最简单的一点是,按计划今年国家给予邮政的财政补贴将从去年的30亿元下降到10亿元,明年则将全部取消。能否找出增长点来补足20亿元的补贴差额,对仍然深陷泥沼中的国家邮政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虽然快递业务仅占2000年整个邮政收入的一成多一点,但在几项主营业务中,快递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其增长幅度高达21.8%,而普通函件的增长速度仅为11.1%,包裹业务则出现了1.5个百分点的负增长。

但是,在国际快递业务方面,邮政的增长却不足14%,而在同期UpS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增长的速度高达45%;与整个行业超过30%的平均增长速度相比,国家邮政局在快递业务市场越来越大的时候却在逐渐失去份额。最新的统计显示,2001年国际快递业务留给emS的蛋糕只剩下了1/3,而emS的份额此前曾一度达到过九成以上。

如果能通过专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分割这块蛋糕,无疑将为“后补贴时代”的国家邮政局的盈利前景增添一丝亮色。

不过这显然不是如DHL、FeDeX这样的跨国巨头希望看到的。以DHL为例,其与中国外运集团共同组建的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在经过16年的发展之后,已拥有39个分公司、2656名员工、705部运输车,已经成为国家邮政emS在国际快递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外运-敦豪去年在国际快递领域的实际市场占有率已不低于邮政emS,其人均利润更是远远超过了后者。

在跨国速递巨头看来,中国是连接全球速递网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产生了缺失,就会极大地影响其整个亚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网络效益。去年4月当UpS首次开通直航中国的飞机的时候,其亚太区总裁查尔斯・亚当斯就表示,UpS在直航中国的第一年内,就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亿美元的收入,而这才刚刚是个开始。

如果不借助行政权力的话,国家邮政在这场快递之战中获胜的机会非常小。效率低、服务质量差、优秀人才匮乏、技术手段落后,都是致命的弱点。敦豪2000年的全球营业收入为60亿美元,比国家邮政高20%;但其员工数量不足7万人,还不到中国邮政的1/7。在中外运-敦豪的中国总部,95%以上的员工均为大学学历,平均年龄仅为30岁,这与人员结构老化的国家邮政系统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从国际经验看,这种劣势几乎是不可扭转的――1971年,美国邮政(USpS)拥有100%的快递市场,20年后市场份额就下降到了一位数。日本的情况也与此相似。

谁操胜券?

国家邮政局虽然在行业主管权之争上先胜一局,但胜利也许不会长久。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以及2001年年底公布的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国在快递业务领域有着明确的开放承诺,包括一年内允许外资公司拥有多数股权,并在四年内允许设立外资独资的子公司。

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附件九”中包括所有部门的水平承诺中所作的规定“对于各合同协议或股权协议,或设立或批准现有外国服务提供者从事经营或提供服务的许可中所列使用权、经营和活动范围的条件,将不会使之比中国加入之日时更具限制性”,根据这一规定,在中国入世前就已经向合资快递企业开放的经营范围,在入世之后不能缩水,否则就意味着违反了中国入世承诺。

以中外运-敦豪为例,外经贸部在2000年1月就其“延长合营年限”作出批复,对其经营范围的规定是“不含私人信函”。如果国家工商总局应国家邮政局的要求,按照其在明电中所称,将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范围强行变更为“国际快递”(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除外),实际上就相当于大大缩小了其经营范围,因为由国家邮政局来诠释的“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这一概念显然比私人信函要宽泛得多――国家邮政局64号文件重申了对于“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解释:指以符号、图像、音响等方式传递的信息的载体。这一定义最早见于1990年11月12日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不出人意料的是,该细则的解释权归于国家邮政局。

对于国家邮政局的64号文件的效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周汉华副研究员提出了质疑。他指出,根据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邮政局属于委管国家局,即由信息产业部负责代管,而委管国家局是没有权力独立制定类似64号文件这样的部门规章的。

周汉华指出,如果合资快递企业被邮政部门援引64号文件强行终止业务的话,可以首先就被终止业务的行为以及64号文件的合法性问题向信息产业部提请行政复议。如果对于信息产业部的复议结果仍不满意的话,还可以向国务院法制办寻求进行裁决。不过,周指出,最好的办法仍然是通过法律来解决。如果信息产业部维持国家邮政局的决定,则企业可以对国家邮政局提起法律诉讼,由法院来解决争端。

解放快递

实际上,在此次国家邮政局和快递行业的摩擦中,有两个问题一直是业界深度关注的焦点:一是1986年出台的《邮政法》何时能够大修,以便适应全球邮政行业的改革趋势;二是政企合一的国家邮政是否已经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连续四次的快递和邮政之间的冲突,昭示着16年前出台的《邮政法》早已不堪重负。1999年3月,国家邮政局就已经开始启动《邮政法》的修改工作,成立了由邮政部门、法学界、政府相关部门18位委员组成的《邮政法》修改咨询委员会并开始工作。据悉,目前邮政法修改稿的草案已经报送给国务院法制办,年内将进入讨论阶段。

但由政企合一的国家邮政局主持《邮政法》的修改进程,并非没有争议。国际货运协会副会长李力谋指出,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法律的修改有可能涉及国际快递业务的条款,就应该征求所涉及的行业企业以及协会组织的意见,但至今国际货运协会仍然对《邮政法》可能的修改情况一无所知。

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周汉华也对部门封闭式立法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指出,《邮政法》修改并没有太多技术性的困难,就其实质而言只是一种公共政策选择而已,应该由全国人大法工委或者国务院法制办这样更加综合性的权威部门来主持修改进程,这样才能保证更加公平、客观地反映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

实际上,从目前已经折射出来的情况看,邮政部门希望在新的《邮政法》中最大范围地明确界定邮政企业专营的范围,而快递企业则希望最大范围地缩小邮政企业的专营范围。一旦立法过程不能公正地反映双方的呼声,其可能的修改结果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世界银行近年来的统计来看,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未将快递纳入邮政的专营范围。由经合组织竞争法律和政策委员会完成的一份报告就明确指出,虽然对普通信件是否可以完全放开竞争目前还存在争论,但快递和包裹是邮政领域中两个最明显的可以引入竞争的领域。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邮政领域逐步退出对快递的专营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美国邮政早期曾经试图保留对快递的专营权,但在长达三年的辩论后,1979年终于向国会低头,承认超过3美元的或者资费高于普通资费两倍的快递不在邮政的垄断范围之内。目前美国邮政的专营权实际上主要体现在资费为37美分的一级平信方面。

而在日本,早在1948年的《邮政法》以及1949年的《邮局法》中,就明确规定邮政的专营权仅仅为50克以下的平信以及明信片,目前在快递市场也存在着相当激烈的私人竞争。作为欧盟中仅有的曾对快递业务实行专营的几个国家之一的爱尔兰,现在也明确宣布将快递、报纸和包裹排除在专营范围之外。即使在被认为欧盟最为垄断的国家意大利,目前其专营范围也仅仅局限在2公斤以下的平信以及挂号信,也不包含快递。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根据世界银行“再造与发展”课题组的研究,在哥斯达黎加、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以及特里尼达-多巴哥等国家,快递市场也都是开放的。

实际上,在国内快递市场,虽然政策上仍然处于半明半暗甚至局部打压的状态,各地的私人快递公司也早已经是星火燎原。“即使《邮政法》不让我们干,他们(邮政)也管不了,因为有用户需要我们,”一位在北京市场从事快递业务的公司负责人很有信心地告诉《财经》:“你花8元钱,我就可以保证两个小时内把快件送到三环内的客户手中;即使四环内,我也能够保证三个小时内送到。而且我们24小时随叫随到,我们没有下班时间。”

同样在北京市,北京市邮政提供的两个小时内的限时服务价格是40元/件,四个小时内的限时价格为20元。正是这样巨大的价格和服务的便利性的落差,使得北京市实际专业或者兼业从事快递业务的公司达到了上千家,其规模从几百人到七八个人不等,其年快递业务总量可能高达3000万件以上。

专家估计,一旦快递业务放开竞争,中国邮政在国际快递、国内城市之间快递以及同城速递方面都会遇到强有力的挑战。国际速递有DHL、UpS、FeDeX、tnt以及oCS五大国际巨头,城市之间快递有民航快递、中铁快运等拥有物流渠道的优势资源企业,同城速递有多如牛毛的私人快递公司。这可能也是中国邮政最不愿意看到的。

终结“怪胎”

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周汉华把中国邮政形容为一个既是运动员(从事邮政经营活动),又是裁判员(负责行政管理)和警察(执行处罚甚至扣押行为),职能严重错位的“怪胎”。惟一有效的“手术”可能就是拆分邮政以及引入竞争。

oeCD的方案则将邮政部门公司化视为邮政改革的第一步。所谓公司化就是将邮政部门变成一个公司实体,使得公司在结构、管理制度、义务以及职责方面都类似于其他的私人公司。目前在oeCD国家中,尚未实现公司化的只有美国、日本以及韩国,而日本也已经明确表示将在2003年实现日本邮政的公司化,美国和韩国亦业已将公司化看做未来方向。

2000年10月,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在万国邮政联盟战略论坛上曾透露,要对现有邮政企业进行改组与公司化改造,直至组建国有独资性质或国家控股性质的国家邮政企业集团,并在条件成熟后上市。但到了2001年4月25日,香港《经济日报》透露中国邮政即将海外上市的时候,国家邮政局实际上连具体的重组方案仍没有出台。有消息称,具体的方案可能最早也是在国家完全取消财政补贴后,即明年才有可能真正浮出水面。先政企分开组建集团,然后在上市后再将业务进一步分拆,类似于中国电信这样的选择,对于中国邮政仍然具有吸引力。

在放开快递和包裹业务的竞争、并降低邮政的专营权方面,最大的阻力实际上来自普遍服务。和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邮政企业一样,国家邮政局一直坚持说,保持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专营权,都是为了弥补中国邮政承担繁重的普遍服务业务,尤其边远地区的邮政服务所造成的亏损。

然而,中国邮政每年在普遍服务的支出到底有多少,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数字。国家邮政局行业管理司司长达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国邮政每年因此造成的政策性亏损约在50亿元左右。不过,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江西代表团曹罗生联合35名人大代表提交的建立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议案中,给出经国家财政部和邮政局联合测算的1999年的政策性亏损为34亿元。即使这样一个数字,也被许多观察者认为高估,因为在普遍服务业务和非普遍服务业务混杂在一起的情况下,普遍服务的成本是很难精确测算的,到底哪些属于因为管理不善形成的经营性亏损,哪些属于纯粹的政策性亏损,必须加以严格的区分才行。

实际上,即使没有快递业务的专营权,国家邮政局也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政策性补偿,比如发行邮票的专营权收入在2000年就超过了90亿元。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快递;环境;并购;模式

中图分类号:F618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expressindustryisdevelopingveryquicklyingooddomesticeconomicsituation.Butwiththerisingofe-commerce,therelatedpolicyappearing,theindustryisfacinganewdevelopmentsituation.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firstobjectiveanalyzethedomesticdevelopmentenvironmentoftheexpressindustry,andthendiscussestheexpresscompanym&amode.thisstudyusesthecontrastanalysisandempiricalanalysismethod,andm&amodeisputforwardbasedonthetheoryofm&a.

Keywords:express;environment;m&a;mode

1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及现状

国际快递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联邦快递和美国联合包裹运输公司作为国际快递企业的代表至今活跃在快递舞台上。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多样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社会能够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物品传递服务;同时,不断改善的交通状况及信息管理技术也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中国快递业由此应运而生。1980年中国邮政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1993年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1994年初宅急送成立于北京。随后国际快递巨头也纷纷通过合资、委托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12月,按照wto协议内容,国内物流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国际快递企业加快了中国市场的布局。

如今国内快递市场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一类是外资快递企业,这类企业具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以及发达的全球网络,占据国际快递业务的80%。第二类是国有快递企业,依靠其背景优势和完善的国内网络在国内快递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第三类是本土民营快递企业,目前主要有:提供高端服务的顺丰速运,提供中端服务的邮政e邮宝、宅急送、全一快递,另外就是提供经济型服务的申通快递、韵达快运、圆通速递、天天快递、汇通快运等。其中提供经济型服务的国内快递民企规模较小、管理比较混乱,但其经营灵活,服务性好、且价格较低,赢得了大量的国内业务。国家邮政局2012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比重达70.3%①,在这一领域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快递巨头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区隔。

2国内快递行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

2.1网购的快速发展带给快递业的机遇和挑战

2012年3月1日知名研究咨询机构iDC中国电子商务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民在线购物交易额达到7849.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6%,但仅占社会零售品总额的3%左右。iDC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提升至7%,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突破13万亿[1]。如此大体量的增长,无疑将带给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极大的业务发展空间。网购货物具有多样化、小包装的特点,其线下物流主要通过快递服务实现。数据显示:全国快递业三分之一业务量由网购带动[2],网购配送无疑已经成为国内快递业的最大业务来源。但是国内网购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快递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形成了挑战。

2.1.1加盟制的产权结构无法提供令电商满意的快递服务

据快递咨询网的调查统计,自1980年7月15日我国第一家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在30多年里快递企业已经发展到15000家以上,从国家邮政局和各省邮政局取得快递经营许可证的也有8000多家②。其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快递品牌只有25家,他们的自营连锁公司和加盟连锁公司达到11000家,加盟制企业占到国内快递企业总量的73%[3]。加盟制的组织结构具有利益多元化的特点,这种结构在帮助民营快递企业迅速完成快递网络布局后正在暴露其一系列弊端:管理效率低下、以降低成本为导向,运营不完善导致意外、服务标准无法统一等,最终呈现给客户的就是“低品质的服务”——快件延误、破损、丢失等经常发生。当网购快件迅速增加,快递业务量日显饱和后,这些矛盾愈加突出。2011年6月22日,国家邮政局公告,取缔56家违规快递企业,其中涉及中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大型快递企业。

2.1.2在价格的决定上逐渐丧失话语权

网购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快递的发展速度,快递服务供不应求,按照经济学理论,此时为卖方市场,但是从事网购快递服务的企业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在价格的决定上丧失了话语权,几次涨价都流于形式,快递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国内快递企业基本集中在业务量的近96.5%,但收入占比仅为66.5%国内业务市场③。国家邮政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24.6元,比上年末降低1.2元。其中异地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18.8元,比上年末降低1.4元④。这种有悖于经济学常理的现状在当前快递公司与网购的业务合作中频现。这种悖论出现的根源可能在于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在网购快递服务供应市场上的过分集中,服务产品差异化缺乏、服务市场严重重合,导致多方只能通过价格战保住市场,利润空间被挤压就是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因此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规范市场竞争规则对于社会快递总成本的节约和行业利润的增加都是有益的。

2.1.3电商染指物流,对快递企业构成威胁

近两年来,不断有电子商务企业尝试进入快递行业,如京东商城70%以上的业务可以实现自主配送,当当网也在全国数个地方自建配送中心,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自建物流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已经向国家邮政管理局递交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阿里巴巴也提出“大物流计划”欲整合网购快递业。据业内人士分析:电商自建物流的根本原因则是全国布局的战略选择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意图。由此可见,电商自建物流立意深远,并非权益之计。这种由电商启动、为网购量身订做的物流投资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部分替代现有的外包物流。2010年以来电商大规模自建物流所带来的跨界竞争正给民营快递企业带来威胁。此外,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和优比速(UpS)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已经向国家邮政管理局申请经营国内快递(信件除外)业务,即将名正言顺进入中国开展国内快递业务。由此可见国内快递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2.2加盟制为主的民营快递企业遭遇融资瓶颈

根据邮政总局统计,截至2010年底,快递独立分拣中心达到2176个,营业网点达到6.4万处,比上年末增长84%,其中大部分属于非直营的特许加盟网点[3]。为了满足电商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起来的民营快递企业也在寻求提升,期待资本的进入,但目前看来这条路并不好走,无论是上市还是其他途径的融资都不顺畅。首先分析上市的可能性,目前中国尚没有一家快递企业上市,而拥有直营网络的几家快递企业,天津大田之前被联邦快递收购了,DDS倒闭了,顺丰、宅急送等有实力上市的中国快递企业屈指可数,特许加盟制的民营快递在当前看不到上市融资的希望。其次分析其他途径的融资,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大热,快递行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申通等知名快递企业也多次传出有财团入股或并购的传闻,但是民营快递企业家族式的企业基因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部资本的介入。

2.3快递评级制度的出台使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2011年8月底,国家邮政局《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中国快递协会于2011年11月1日又公布了《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实施细则》。中国快递协会将邀请相关专家和消费者代表等组建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根据各家快递企业的服务水平、人员素质、服务时效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将分为五星、四星、三星和二星4个等级。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的办法和实施细则出台后,快递企业积极准备以获得一个好的等级评定。因为等级的评定将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等级高的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订单与品牌认知度,相反,排名靠后、等级低的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将加大。该实施细则出台后,业务规模大、服务水平高的快递企业将得到高的评级;而规模较小的企业若想得到较高的星级,势必要扩展规模并提高服务水平。这也是激发排名靠后、规模较小的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并购的原因之一。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快递行业正在经历着网购井喷,快递供求不平衡所带来的消化不良;电商进军快递行业、外资快递巨头获准进入国内快递市场又使其腹背受敌;管理部门的评级制度,逐步规范的行业规定,加上融资难使这一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6月国家邮政局审议《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成为网购冲击下快递行业变革的突破口。

3快递行业并购的有利因素分析

3.1行业特征为并购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快递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快递企业之间的整合可从多方面产生管理协同效应。首先,快递企业并购可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延伸快递网络,由此提高企业业务量并增加业务收入。其次,快递企业整合可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特别是知名的大型快递企业整合小型快递企业之后,可以使大企业的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最后,快递企业整合可优化快递员、车辆配置,提高企业揽收、投递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快递行业的这种行业特征,决定该行业应具有适度的集中性,以美国为例,其快递市场份额基本被三家民营快递公司所瓜分。相关数据显示,UpS占51%的市场份额、联邦快递(Fedex)占31%、美国邮政占13%。因此运用并购手段推动民营快递业整合重组将成为国内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3.2行业前景为并购提供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商业氛围成为众多民营物流快递企业的发源地。近年来新起的网络购物市场,更为快递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据国家邮政局的《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分析得知(见表1),2008年至2011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均以两位数的比率增长,2011年这一比率更是高至57%;而快递业务总收入在邮政行业总收入中的比重也随之逐年增长,几乎占据半壁江山[4]。未来两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规模有望突破10000亿元(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以上),这为快递行业带来广阔的业务空间,提供了并购的动力。快递行业在国内正在经历一场由“暗流涌动”到“全速前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行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将成为必由之路,而“并购”的目的正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3.3政策调整为并购提供机遇

1986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下称《邮政法》)对“快递”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承认”,再到“规范和鼓励”的转变。1986年颁布的《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这一规定使快递企业长期背负“黑快递”之名。2007年9月,新《邮政法》出台,《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为快递业提供了规范服务行业标准。2008年7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09年10月1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快递企业的地位,并提出了快递业的准入门槛。2011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有关快递业的鼓励支持政策。上半年,发改委出台了鼓励快递业发展的政策,把快递业列入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2011年6月份,针对提高快递行业集中度、鼓励兼并重组的《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由国家邮政局实施,称将积极争取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促使5年内,培育出一批年收入超百亿、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显示出了国家推进快递业重组的决心。政策层面的支持无疑为在电子商务冲击下处于上升瓶颈期的民营快递企业提供了参与兼并重组的动力,可以想见,通过兼并重组快递产业集中度会明显提高。

4中国快递行业并购模式思考

国际邮政局新近《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国家促进快递业兼并重组的重点有六种,分别是鼓励不同类型快递企业、特许经营型快递企业、快递关联产业、不同所有制快递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快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及鼓励优势快递企业跨国兼并重组。事实上,早在《意见》出台前,我国快递业已经先后发生多起并购案例:2010年3月,阿里巴巴注资星辰急便快递公司在电子商务配送方面展开合作。同年5月,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北方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与天天快递创办者詹氏兄弟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合资的方式重组天天快递。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马云联合郭台铭投资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业内排名第六的汇通快递70%股权[6]。

4.1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横向并购模式

由weston提出的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两个公司实施并购后的产出大于并购前两个公司产出之和,对于并购公司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来源于重组后的经营协同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等方面,该假说为快递企业间的横向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

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应于快递企业而言:经营同类业务的快递企业并购后业务规模扩张,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利润增长,此外可以减少竞争对手,避免在同一市场上的恶性竞争。由于国内快递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四通一达”确实存在主营业务类同、市场重合的问题,这种行业内企业的并购重组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主业不完全类同的物流企业间的并购则能够起到优势互补或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的作用,获得范围经济带来的产出。比如荷兰tnt对华宇集团的收购,一方面使得华宇集团能够在更大的平台和业务背景下发展,二则增强tnt在中国的公路配送能力。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管理资源的“溢出效应”带来的管理能力层次不同的企业合并后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加盟制民营为主的国内快递企业管理科学性普遍欠佳,远远达不到国际快递巨头的管理水平,单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快递企业若是能够和国际快递巨头并购重组无疑会提升前者的管理水平。而国内快递市场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也正吸引着国际快递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进入其中,如敦豪(DHL)就曾传出想洽购申通快递。因此若是条件成熟,国内快递企业参与行业内的跨国并购也是不错的选择。

4.2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并购理论的纵向并购模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并购的动因在于对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追求,包括节约交易费用、效率最优化等。Coasle(1937年)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说明了由于存在市场缺陷,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比起企业内部交易风险更大、费用更高,因此,通过纵向并购将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纳入同一企业组织结构内,能够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达到最终降低成本的目的。以前的论述主要着眼于解释有形产品上下游企业间的并购行为,实际上,这一论述同样可以扩展到服务产品领域,作为提供快递服务企业中上下游企业间并购的理论基础。2010年3月阿里巴巴参股星辰急便快递公司在电子商务配送方面展开合作,就是这种并购模式的尝试。快递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的并购理论上能够为双方带来潜在效率的提升:对快递企业而言有了稳定的业务来源,减少了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业务收入;对客户企业而言,快递服务需求能够优先得到保证,避免了高峰期“爆仓”的麻烦。此外快递服务要求能够被重视,快递物品能够“保质保量”送到客户手中,有助于持续的市场增长。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阿里巴巴和星辰急便这次合作已经失败,尽管如此,这种上下游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模式并不错。而且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快递和电子商务企业间的重组还可能出现。需要注意的是上下游企业间的并购在加固了两者合作的同时也可能削弱快递企业的竞争意识,因此要想保证这种并购模式的有效性,下游客户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在双方重组后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上游快递服务商在并购后也能够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总之,伴随着快递需求在国内的持续增长,我国快递企业也必将进入行业的优化升级阶段,根据其他行业发展进化的经验,快递行业兼并重组将会成为这一阶段的常态。这一过程将受到政策调整、行业内在特征和电子商务企业多重因素的影响,将以行业内横向并购和行业间纵向并购为主。

注:①数据来源于国家邮政局网站“统计信息”。

②国家邮政局统计范围是规模以上快递企业;规模以上(年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

③根据2011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得出。

④数据来源于2011年6月24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iDC(国际数据公司).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白皮书[J].中国信息界,2012(3):79.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J].上海信息化,2010(1):88.

[3]徐勇.关于特许加盟民营快递企业重组的思考[eB/oL].(2010-08-19)[2012-10-30].http://.cn/.

[4]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Z].2008-2011.

[5]刘建新.对我国快递业重组现象的思考[eB/oL].(2010-11-30)[2012-10-30].http://.cn/.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快递;民营企业;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务快捷、安全的送货方式越来越青睐,贸易的发展及网上购物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据调查预测,我国快递物流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应该在30%左右。但由于我国对该产业监管不严,进入壁垒较低,同时大量跨国企业的进入,致使该产业竞争越发激烈。

2011年国家邮政局正式下发《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业内人士分析,在“规模分等,服务分级”背后,多数中小企业将承受更大压力。不可否认,民营快递企业运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基础实力弱,人员、设备、场地不配套,加之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行业技术手段落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规避内部劣势,把握市场机遇,缓和外部威胁,成为每个国内民营快递业者面临的难题。

1我国快递企业优势

1.1本土化经营。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对本土市场网络的普及与熟悉。中国疆土广阔,各地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情况、道路状况等都不尽相同,各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各不相同,而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熟悉本区域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能够准确了解消费者的特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1.2低廉的价格。

快递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样化,但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普通大众,人们在选择快递服务上更多的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企业。民营快递企业在价格上有国外快递巨头不可比拟的优势,以一公斤包裹从上海寄到北京为例,比较其价格差异:FeDeX次日达的价格为20.5元,次早达22.5元,emS是20元起步,而一般的民营快递企业如顺丰速递,每1.0KG仅需要10元甚至更低。这主要是由于联邦快递的人工成本和操作成本是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3~5倍,加上前期的大量硬件投入所致。

1. 3机制灵活。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按照市场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对市场反应敏感,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把握机会,尤其对快递市场上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商品需求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特别是民营快递企业运行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特别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能为市场提供多样化专门化服务,这是其他大型快递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2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物流快递服务欠佳,顾客投诉频发。

2009 年, 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 邮政管理局通过123050 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电话和国家邮政局网站共受理消费者申诉19 278 件, 申诉中涉及物流快递业务问题的 14 455件,占总申诉量的 74.98%。国家邮政局2011年第四季度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快件丢失、损毁、延误”仍是民营快递企业三大顽症。这表明中国快递服务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公众对快递服务的满意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2.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不高。

2010 年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引领的“标准化、一体化、机械化”将成为网络型内资物流快递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能力层级的方向,手持无线终端、机械化分拣设备、车辆以及物流快递业务人员着装、操作和礼仪统一将呈现推广“热”。然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与此恰恰相反,并没有将机械化、标准化放到重要地位,过分着重于眼前的利益和使用人工,严重阻碍了物流快递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部分外国物流快递企业都有完善的网络系统、配送系统及库存系统。然而在国内,几乎很少有企业运用信息系统将物流快递流程有机联系起来,更有一些企业甚至使用人工记账,计算机除了制作网页并没有其它作用。这些原始的方法大大影响了物流快递业的发展,也使人们失去了对国内物流快递企业的信任。

2.3 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中,一批像顺丰、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相当影响的大中型优秀快递企业茁壮成长,但为数较少。大多数民营企业表现出/小、散、弱0等问题。民营快递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资金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而邮政emS有国家雄厚的资金支持且拥有三万多个网点,这使国营快递有快速发展的保障。而民营快递企业由于得不到资金支持,在网络和信息和技术等方面投入不足,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

2.4专业人才短缺

目前,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企业中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非常少。由于待遇、工作环境与外资快递企业和大型国营快递企业差距大,难以吸引物流专业人才。民营快递业由于人员素质较低,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创新意识,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普遍严重。

3.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对策和方向

3.1找准市场定位,提升服务质量

民营快递企业应把握市场动态和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细分市场,寻找商机,坚持诚信,提供差异化服务,以推广增值服务、柔和承诺服务为竞争点。通过提供包装、储存和代办业务等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彻底改变服务态度差、野蛮装卸、理赔困难等状况,加强监督、预警、跟踪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3.2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信息管理

民营快递企业应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加强管理,增加投入,建立严格的规范和约束机制,采用科学、优化的操作管理模式,完善标准化、程序化的业务流程,配备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的便捷安全和质量的可控制,努力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和稳步扩大的客源。

3.3要转变观念、资源整合,适时寻找合作伙伴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的缺口。

可以考虑寻找合作伙伴,同国内资源重组、整合优势,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快递网络,共同开发市场。不单是引进资金,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端的管理人才,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尽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治理企业,努力缩短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云南省快递业;电子商务;桥头堡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75-02

快递服务作为一种先进的邮递和运输服务方式,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国,其在方便社会交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快递业发展迅速,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加强,但其也面临诸多困境。本文将分析其面临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近年来,云南省快递业取得的成果

最近几年,随着云南省经济快速增长,其快递业也发展迅速。

1.快递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进入21世纪,随着云南省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其快递业也呈现高速增长势头。从2006―2009年,快递业务量从1135.3万件增加到1790万件,年均增长率为16.4%,业务收入从1.4亿元增加到4.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50%。

2.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经过多年发展,云南省快递市场已经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并存的局面。截至2010年6月,国有企业有两家,包括emS和民航快递,外资企业有UpS、DHL等5家,另有申通等29家民营快递公司。

3.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营业网点不断增加,从2007年的1840处上升到2009年的2000多处;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其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生产场地面积等基础设施均稳步增加;技术水平逐渐提升,譬如信息跟踪等新技术被逐渐广泛使用。

4.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优胜劣汰机制形成。随着快递公司的增加,其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快递企业或其营业部在竞争中被淘汰,2008年至少有5家快递企业服务部停业。

5.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加强。在云南省的产业体系中,快递服务通过加速物品运递和信息传送,有效提高了本地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行效率。随着服务水平的提升,其对促进本省产业升级、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二、云南省快递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云南快递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其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

1.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快递业发展迅速,但其面临的投诉也居高不下,投诉项目主要是延误、损毁、错投和服务态度不好等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1)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快递企业的从业人员学历以小学、初中为主,文化素质偏低;多数快递企业没有建立业务和技能培训制度,服务不规范;人员流动性较大,个别收递员素质差,会私吞价值较高的货物。(2)全国性快递公司在云南的分公司或营业网点多是加盟性质。双方关系松散,总部难以控制分公司的服务质量;双方缺乏沟通,分公司对于总部的发展思路、意图不明确,不愿投入太多财力提高服务质量。(3)云南本地的快递公司规模偏小,管理方式陈旧,经营模式和管理水平有限。

2.政府监管难度大。在新《邮政法》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颁布之前,快递业进入门槛低,竞争压力大,企业消亡更替比较频繁,管理难度较大。大量快递企业消亡或变更业务时,不到相关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一些规模较小的快递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逃避有关部门的检查,经常变换经营场地。

3.市场竞争无序严重,安全隐患较大。一些中小快递公司凭借自身灵活机动和成本低廉的优势,为抢占市场,随意压低快递资费,超范围经营;一些个体户非法经营快递业务,收件后再“倒卖”给正规快递企业,易造成损失。投错、发错、不能按时投递等现象屡见不鲜,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给整个快递行业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扰乱了快递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4.受诸多政策制约。快递业在云南发展时间不长,与诸多管理部门的沟通还不顺畅,故其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譬如基础建设用地难、快递车辆停靠难、企业发展融资难等问题严重制约快递企业发展。譬如当前大部分本地快递公司缺少营业用地。在城中村改造之前,出于节省成本等原因,这些企业将仓库、分拣中心等场所设在其中;现在大量城中村被拆迁,其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场地。

三、今后云南省快递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快递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快慢与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1.政策与法律环境逐步完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加快邮政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新《邮政法》制定了快递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包括资金规模等六项快递业务的经营许可;《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明确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条件、审批程序和有关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些政策与法律将促进快递业快速有序发展。

2.云南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广泛、桥头堡建设的加快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云南省经济将快速稳定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保持年均增长8%的速度,根据GDp增长1%,快递市场规模增长3%的经验,云南省快递服务发展潜力巨大。

3.桥头堡战略稳步推进。随着桥头堡战略推进,云南将在国际大通道与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主要方面取得突破,这些项目将扩大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和便利双方的交往,从而有利于快递企业扩展在南亚东南亚的业务。

4.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是快递业发展的基础。今后几年,云南省将加快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形成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航空为先导、水运为补充、信息通信网络为枢纽的交通运输网络,打通中国从陆上直达印度洋的国际通道,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综合、高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体系的日益完善将为云南省快递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网络购物发展迅速。网络购物的渐成潮流,并将日益兴旺。目前,云南省快递业30%的业务与网络购物有关。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快递行业的知名度和业务量都将得到提升。

四、促进云南省快递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快递服务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其对于方便社会交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管理部门、快递协会和各快递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推动云南省快递业发展。

1.强化职能部门管理。(1)促进政策法律法规贯彻落实。诸多关于快递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业已颁布实施,相较于颁布,其贯彻落实更为重要。因此,要实施快递业普法教育计划,通过座谈会、印发单行本等宣传方式提高快递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知晓面,提高全社会对快递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和遵守的自觉性,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消费者依法用快递。各职能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登记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快递业务活动;邮政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取缔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坚决制止随意压价行为,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2)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获得扶持政策。快递业的发展和诸多政府部门关系密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加强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沟通,借助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推进,增加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快递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快捷便利的互换平台,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快递快速通道,促进快递企业进入南亚东南亚市场。积极与云南省各级政府沟通,争取将快递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快递园区建设纳入当地物流园区规划。积极与海关、交通、航空、金融、土地管理等部门协商,争取获得优惠政策以解决航空运输配仓难、基础建设用地难等政策瓶颈问题。(3)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是人才竞争。为培养人才,一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引导企业支持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二要鼓励企业制定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联合社会培训机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2.提升快递企业服务能力。(1)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自身要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实施品牌战略,争取做大做强。(2)依托电子商务,培育新增长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与快递将更加紧密结合,融合发展。要推动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合作,提高快递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利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快件分拣的机械化,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查询服务。(3)拓宽服务领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快递企业要加快与金融业、物流业、制造业、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等产业的对接,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加强与银行、保险、仓储等合作,为市场提供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

3.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快递协会是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快递协会要制定行业规范,推动资源共享,建立业内竞争自律机制;快递协会与消费者协会等中介机构开展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活动,诚信企业评比活动。

综上所述,云南省快递业在过去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进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今后几年其面临诸多机遇,因此,如果管理部门、快递协会和各快递企业加强沟通,共同努力,云南省快递业将可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柯晶琳.中国快递企业服务网点建设风险评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9):62-64.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邮政普遍服务,加强对邮政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邮政业健康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邮政普遍服务。

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

本法所称邮政普遍服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和资费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用户持续提供的邮政服务。

第三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检查、扣留邮件、汇款。

第四条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在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以下统称邮政管理部门)对邮政市场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

第六条邮政企业应当加强服务质量管理,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

第七条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海关应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

第二章邮政设施

第八条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应当满足保障邮政普遍服务的需要。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设施的建设给予支持,重点扶持农村边远地区邮政设施的建设。

建设城市新区、独立工矿区、开发区、住宅区或者对旧城区进行改建,应当同时建设配套的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设施。

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设施等组成的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

第九条邮政设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

较大的车站、机场、港口、高等院校和宾馆应当设置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

邮政企业设置、撤销邮政营业场所,应当事先书面告知邮政管理部门;撤销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应当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予以公告。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置接收邮件的场所。农村地区应当逐步设置村邮站或者其他接收邮件的场所。

建设城镇居民楼应当设置接收邮件的信报箱,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验收。建设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信报箱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邮政管理部门指定其他单位设置信报箱,所需费用由该居民楼的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邮件处理场所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机关和海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十二条征收邮政营业场所或者邮件处理场所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障邮政普遍服务的要求,对邮政营业场所或者邮件处理场所的重新设置作出妥善安排;未作出妥善安排前,不得征收。

邮政营业场所或者邮件处理场所重新设置前,邮政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保证邮政普遍服务的正常进行。

第十三条邮政企业应当对其设置的邮政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证邮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邮政设施或者影响邮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邮政服务

第十四条邮政企业经营下列业务:

(一)邮件寄递;

(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

(三)邮票发行以及集邮票品制作、销售;

(四)国内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业务。

第十五条邮政企业应当对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五千克的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十千克的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提供邮政普遍服务。

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机要通信、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以及义务兵平常信函、盲人读物和革命烈士遗物的免费寄递等特殊服务业务。

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邮政企业不得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前两款规定的业务;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暂时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的,邮政企业应当及时公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

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由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给予补贴,并加强对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

第十七条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八条邮政企业的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应当分业经营。

第十九条邮政企业在城市每周的营业时间应当不少于六天,投递邮件每天至少一次;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每周的营业时间应当不少于五天,投递邮件每周至少五次。

邮政企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和乡、镇其他地区每周的营业时间以及投递邮件的频次,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可以另行规定。

第二十条邮政企业寄递邮件,应当符合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寄递时限和服务规范。

第二十一条邮政企业应当在其营业场所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布其服务种类、营业时间、资费标准、邮件和汇款的查询及损失赔偿办法以及用户对其服务质量的投诉办法。

第二十二条邮政企业采用其提供的格式条款确定与用户的权利义务的,该格式条款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格式条款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用户交寄邮件,应当清楚、准确地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邮政企业应当在邮政营业场所免费为用户提供邮政编码查询服务。

邮政编码由邮政企业根据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编制规则编制。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对邮政编码的编制和使用实施监督。

第二十四条邮政企业收寄邮件和用户交寄邮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邮件收寄验视制度。

对用户交寄的信件,必要时邮政企业可以要求用户开拆,进行验视,但不得检查信件内容。用户拒绝开拆的,邮政企业不予收寄。

对信件以外的邮件,邮政企业收寄时应当当场验视内件。用户拒绝验视的,邮政企业不予收寄。

第二十六条邮政企业发现邮件内夹带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的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进出境邮件中夹带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限制进出境的物品的,由海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企业交运的邮件,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企业应当优先安排运输,车站、港口、机场应当安排装卸场所和出入通道。

第二十八条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进出港口、通过渡口时,应当优先放行。

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辆运递邮件,确需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禁行路段或者确需在禁止停车的地点停车的,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行或者停车。

邮政企业不得利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从事邮件运递以外的经营性活动,不得以出租等方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

第二十九条邮件通过海上运输时,不参与分摊共同海损。

第三十条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对进出境的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和国际邮递物品实施监管。

第三十一条进出境邮件的检疫,由进出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

第三十二条邮政企业采取按址投递、用户领取或者与用户协商的其他方式投递邮件。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管理单位等应当为邮政企业投递邮件提供便利。单位用户地址变更的,应当及时通知邮政企业。

第三十三条邮政企业对无法投递的邮件,应当退回寄件人。

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信件,自邮政企业确认无法退回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无人认领的,由邮政企业在邮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其他邮件,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理;其中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进境国际邮递物品,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邮政汇款的收款人应当自收到汇款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凭有效身份证件到邮政企业兑领汇款。

收款人逾期未兑领的汇款,由邮政企业退回汇款人。自兑领汇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一年内无法退回汇款人,或者汇款人自收到退汇通知之日起一年内未领取的汇款,由邮政企业上缴国库。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他人邮件。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的信息。

第三十六条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检查、扣留有关邮件,并可以要求邮政企业提供相关用户使用邮政服务的信息。邮政企业和有关单位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邮件寄递含有下列内容的物品:

(一)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危害国家安全的;

(二)泄露国家秘密的;

(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宣扬邪教或者迷信的;

(六)散布淫秽、、恐怖信息或者教唆犯罪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扰乱邮政营业场所正常秩序;

(二)阻碍邮政企业从业人员投递邮件;

(三)非法拦截、强登、扒乘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辆;

(四)冒用邮政企业名义或者邮政专用标志;

(五)伪造邮政专用品或者倒卖伪造的邮政专用品。

第四章邮政资费

第三十九条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资费、机要通信资费以及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资费实行政府定价,资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

邮政企业的其他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资费标准由邮政企业自主确定。

第四十条制定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标准和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资费标准,应当听取邮政企业、用户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

邮政企业应当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准确、完备的业务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一条邮件资费的交付,以邮资凭证、证明邮资已付的戳记以及有关业务单据等表示。

邮资凭证包括邮票、邮资符志、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信卡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邮资凭证或者倒卖伪造的邮资凭证,不得擅自仿印邮票和邮资图案。

第四十二条普通邮票发行数量由邮政企业按照市场需要确定,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备案;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发行计划由邮政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提出,报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审定。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负责纪念邮票的选题和图案审查。

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对邮票的印制、销售实施监督。

第四十三条邮资凭证售出后,邮资凭证持有人不得要求邮政企业兑换现金。

停止使用邮资凭证,应当经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在停止使用九十日前予以公告,停止销售。邮资凭证持有人可以自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向邮政企业换取等值的邮资凭证。

第四十四条下列邮资凭证不得使用:

(一)经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批准停止使用的;

(二)盖销或者划销的;

(三)污损、残缺或者褪色、变色,难以辨认的。

从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信卡上剪下的邮资图案,不得作为邮资凭证使用。

第五章损失赔偿

第四十五条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内的邮件和汇款的损失赔偿,适用本章规定。

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以外的邮件的损失赔偿,适用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

邮件的损失,是指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

第四十六条邮政企业对平常邮件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邮政企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平常邮件损失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邮政企业对给据邮件的损失依照下列规定赔偿:

(一)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二)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邮政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告示中和提供给用户的给据邮件单据上,以足以引起用户注意的方式载明前款规定。

邮政企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给据邮件损失,或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无权援用本条第一款的规定限制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给据邮件损失,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可抗力,但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价的给据邮件的损失除外;

(二)所寄物品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

(三)寄件人、收件人的过错。

第四十九条用户交寄给据邮件后,对国内邮件可以自交寄之日起一年内持收据向邮政企业查询,对国际邮件可以自交寄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内持收据向邮政企业查询。

查询国际邮件或者查询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边远地区的邮件的,邮政企业应当自用户查询之日起六十日内将查询结果告知用户;查询其他邮件的,邮政企业应当自用户查询之日起三十日内将查询结果告知用户。查复期满未查到邮件的,邮政企业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赔偿。

用户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查询期限内未向邮政企业查询又未提出赔偿要求的,邮政企业不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邮政汇款的汇款人自汇款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持收据向邮政企业查询。邮政企业应当自用户查询之日起二十日内将查询结果告知汇款人。查复期满未查到汇款的,邮政企业应当向汇款人退还汇款和汇款费用。

第六章快递业务

第五十一条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

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国内快递业务,是指从收寄到投递的全过程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快递业务。

第五十二条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企业法人条件;

(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五十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一百万元,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三)有与申请经营的地域范围相适应的服务能力;

(四)有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和完备的业务操作规范;

(五)有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三条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或者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应当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请书和有关申请材料。

受理申请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邮政管理部门审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申请,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等因素,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申请人凭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后,方可经营快递业务。

第五十四条邮政企业以外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以下称快递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合并、分立的,应当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十五条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第五十六条快递企业经营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以外的信件快递业务,应当在信件封套的显著位置标注信件字样。

快递企业不得将信件打包后作为包裹寄递。

第五十七条经营国际快递业务应当接受邮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管。邮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可以要求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企业提供报关数据。

第五十八条快递企业停止经营快递业务的,应当书面告知邮政管理部门,交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对尚未投递的快件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妥善处理。

第五十九条本法第六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六条关于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规定,适用于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第十一条关于邮件处理场所的规定,适用于快件处理场所;第三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关于邮件的规定,适用于快件;第四十五条第二款关于邮件的损失赔偿的规定,适用于快件的损失赔偿。

第六十条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依法成立的行业协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其章程规定,制定快递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为企业提供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对其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可以采取下列监督检查措施:

(一)进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或者涉嫌发生违反本法活动的其他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凭证;

(四)经邮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查封与违反本法活动有关的场所,扣押用于违反本法活动的运输工具以及相关物品,对信件以外的涉嫌夹带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邮件、快件开拆检查。

第六十二条邮政管理部门根据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需要,可以要求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报告有关经营情况。

第六十三条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对邮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第六十四条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六十五条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应当及时、妥善处理用户对服务质量提出的异议。用户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申诉,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并自接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

第六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邮政管理部门举报。邮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不符合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邮政企业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和特殊服务业务,或者撤销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邮政企业利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从事邮件运递以外的经营性活动,或者以出租等方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邮政企业从业人员利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从事邮件运递以外的活动的,由邮政企业责令改正,给予处分。

第七十条邮政企业从业人员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由邮政企业给予处分。

第七十一条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快件,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七十二条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经营快递业务,或者邮政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或者寄递国家机关公文的,由邮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快递企业,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反本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七十三条快递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一)设立分支机构、合并、分立,未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的;

(二)未在信件封套的显著位置标注信件字样的;

(三)将信件打包后作为包裹寄递的;

(四)停止经营快递业务,未书面告知邮政管理部门并交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妥善处理尚未投递的快件的。

第七十四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照规定向用户明示其业务资费标准,或者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五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收件验视制度,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收寄邮件、快件的,对邮政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用户在邮件、快件中夹带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的物品,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有前两款规定的违法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经营国际寄递业务,以及用户交寄国际邮递物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六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法提供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者快递服务的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邮政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从业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拒绝、阻碍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七十八条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快递企业,并由邮政管理部门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七十九条冒用邮政企业名义或者邮政专用标志,或者伪造邮政专用品或者倒卖伪造的邮政专用品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伪造的邮政专用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盗窃、损毁邮政设施或者影响邮政设施正常使用的;

(二)伪造邮资凭证或者倒卖伪造的邮资凭证的;

(三)扰乱邮政营业场所、快递企业营业场所正常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强登、扒乘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的。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被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自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被吊销之日起三年内,不得申请经营快递业务。

快递企业被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三条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章附则

第八十四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邮政企业,是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及其提供邮政服务的全资企业、控股企业。

寄递,是指将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按照封装上的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活动,包括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

快递,是指在承诺的时限内快速完成的寄递活动。

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寄递的信件、包裹、汇款通知、报刊和其他印刷品等。

快件,是指快递企业递送的信件、包裹、印刷品等。

信件,是指信函、明信片。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按照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缄封的信息载体,不包括书籍、报纸、期刊等。

包裹,是指按照封装上的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独立封装的物品,其重量不超过五十千克,任何一边的尺寸不超过一百五十厘米,长、宽、高合计不超过三百厘米。

平常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在收寄时不出具收据,投递时不要求收件人签收的邮件。

给据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在收寄时向寄件人出具收据,投递时由收件人签收的邮件。

邮政设施,是指用于提供邮政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邮件处理场所、邮筒(箱)、邮政报刊亭、信报箱等。

邮件处理场所,是指邮政企业专门用于邮件分拣、封发、储存、交换、转运、投递等活动的场所。

国际邮递物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户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用户相互寄递的包裹和印刷品等。

邮政专用品,是指邮政日戳、邮资机、邮政业务单据、邮政夹钳、邮袋和其他邮件专用容器。

第八十五条本法公布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备案,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后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凭批准或者备案文件以及营业执照,到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领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将企业领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向其原办理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

除前款规定的企业外,本法公布前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具备本法规定的经营快递业务的条件的,应当在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本法规定的条件,逾期达不到本法规定的条件的,不得继续经营快递业务。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快递暴力分拣服务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电子商务已经走入平常百姓家。而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快递行业也蒸蒸日上。据中研普华《2013-2018年快运快递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中国2012年每天配送快递量达到2500万票。快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不可缺少的一项服务。我国的快递行业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管理业越来越完善,服务越来越规范。国家邮电局网站公布的一则关于2012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国内快递服务满意度首次突破70分,较2011年提升2.8分。

但是,我国的快递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弊端。尽管公众对快递行业的服务满意度有所提升,但售后服务满意指数却有所下滑。根据国家邮电局公布的调查结果,“售后服务成为满意度提升的瓶颈,亟待解决”。调查报告显示,售后服务方面,与2011年相比,2012年满意度下降4.2分。

二、快递公司暴力分拣现象层出不穷

网络上一直流传许多快递公司业务员在分拣邮件的时候任意摔打、踩踏、坐卧快件的视频,从2010年最早的申通快递存在暴力分拣的问题被曝光到现在的圆通、顺丰等公司也被披露存在暴力分拣的现象,再加上各家媒体记者的明察暗访,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被曝光不同程度的存在暴力分拣的现象。快递企业的暴力分拣现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不但包括中小型的快递企业,连知名的大型快递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说明在快递行业,暴力分拣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成为众多快递公司的一个通病。

央视报道,顺丰、韵达、圆通、申通等知名快递企业普遍存在暴力分拣的现象,一些快递人员随意坐在快件上,甚至躺在上面休息。装运过程中,不论普通件还是易碎件,快递人员都随意装车。部分快递工作人员更是声称“能扔多远就扔多远”。为什么快递公司会出现这样的“潜规则”?为什么宣称提供优质服务的快递公司会出现这样无视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呢?通过我们的了解,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1.快递公司操作不规范,加盟商罔顾顾客利益。

由于大多数快递公司是采取加盟形式,公司对加盟店的管理不严格,收取加盟费后疏于严格,忽视加盟商的违规行为。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请不来足够的员工或者不愿意使用自动化设备分拣。所以在分拣快件时只好一味的求快。至于商品是否会被损坏的问题,而快递工作人员表示完全无压力,因为“快递保丢不保损”。

2.竞争激烈,快递行业趋于零利润。

现在快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家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而降低价格就意味着降低服务水准。目前快递行业整体面临人工等成本上升问题。尤其是现在快递行业工作人员的工资普遍提高,但快递价格并没有提升,公司运营的压力自然不小。此外,虽然快递公司规定新进人员要接受培训,但大部分公司或者下属加盟店都将这一过程简化或者省略,2005年,快递公司的利润率大概在30%左右,到如今连5%都不到了,有一些快递公司已经出现了亏损的现象。再加上它经营环境的一些变化,乱罚款,乱收费,使得快递企业负担很重,拿不出钱来进行机械和设备的投入,更多的使用人力,这人力大又部分来自于农村,来自于我们一些农民工,所以他们任务又重,文化水平也不是太高,他们又是按照计件工资量来做。于是就更加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3.提高硬件困难重重,成本压力大。

目前国内主要民营快递企业“四通一达”及宅急送等只有部分分拣点实现半自动化,其余的都是人工分拣。分拣上的不合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快递行业发展很快,整体处于粗放阶段,未来推进全自动化分拣很有必要。快递公司多是表示,要改进分拣流程,推进标准化作业。但是,“具体的管理实施过程中,公司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快递业门槛较低,机械化水平较低,人工成本也在上升。

三、如何整治我国的快递市场,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随着快递行业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曝光,快递行业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注意和人们的关注,对于如何治理好快递行业,提供优质的、快速的快递服务。我们还要下大工夫去整治。

1.行业监管不可少,执行力度还应加大

作为快递服务行业的监管者,为解决快递业乱象,国家邮政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譬如对快递企业实行企业许可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修订施行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国家邮政局也要求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加强对快递企业的监管,坚决依法查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促使企业从这一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操作规范,杜绝野蛮装卸和暴力分拣等问题。201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对野蛮分拣、延误投递、丢货赔偿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处罚细则。快递新规昨起实施,野蛮分拣最高罚3万元快递企业不得野蛮分拣。严禁抛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毁损快件,在快件分拣脱手时,离摆放快件的接触面的距离不应超过30厘米,易碎品不应超过10厘米。违反规定的,由邮政管理部门处1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根据新规,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的,被加盟人与加盟人均应当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国家邮政局根据企业能力给予许可,并根据许可来确定范围,企业不能随意扩大。被加盟人与加盟人需要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参与加盟经营的企业,应当遵守共同的服务约定,使用统一的商标、商号、快递服务运单和收费标准,统一提供跟踪查询和用户投诉处理服务。随着这一办法的出台,野蛮分拣、物品损坏等现象或将有所逆转,快递公司的服务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暴力”的定义不明确将是新规定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大多重的货物该怎么传递,这些都要弄清楚,否则真的不好管。”也有企业抱怨:“按规操作虽能杜绝‘野蛮分拣’,却可能招致快件滞留的投诉”。所以虽然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能否顺利的执行,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新规没有涉及到的部分如何处理等等问题,都是行业主管部门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

2.内因外因才是关键,找准原因来解决。

快递行业乱象的根源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主要原因,我国的快递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粗放式经营,行业整体发展不平衡、良莠不齐,且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不足。有的快递企业为了营利,不尊重消费者权益,为攫取自己最大化利益,造成对商业伦理的淡漠,缺乏规范基因。”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是外因。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应树立发展和规范同步或先规范后发展的理念,不能轻规范重发展。监管部门也不能盲目相信市场自由竞争,通过竞争来优化快递行业。

3.人员素质要提升,从业意识要提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很难发展壮大,树立整个行业的品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使从业人员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成了快递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快递业是门槛比较低的一个行业,从业人员也是参差不齐。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在规范里边,应当对从业人员有一个门槛,提高他的道德水准和依法从业的意识。各快递企业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性,服务水平及质量不尽相同,员工整体素质偏低。据统计,我国民营快递企业从业人员占到了快递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以上。在民营快递企业就业构成中,30%为下岗工人,50%为农民工。一些民营企业员工仅有初、高中文化水平,近98%的企业没有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业人员违规经营、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普遍存在。人员素质的低下为快递企业规范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很多快递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存在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不知道怎么管,想管也管不了,想管也管不好等等,大多数只能从事基础层面的管理。这些都成为快递企业管理人员头疼的问题。

所以加强对快递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严格持证上岗,提高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无论是一线的业务人员还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和管理素质,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提升的问题。

4.走规模经济之路,行联合经营方法

随着快递市场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快递行业发展,快递企业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大部分的快递企业规模小,资金量小。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现代化的设备改造。所以只能使用最廉价的人力劳动。但是随着收人水平的提升,而国家劳动法又开始强制推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这对一向采取低廉劳动力工作的快递企业来说,无疑又大大的增加了成本。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面临更大的负担了。在这种情况下,快递企业如果不想被市场淘汰,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联合起来,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走联合经营、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生产、运输等资源,通过规模效应将成本分摊。才能从微薄利润的行业中求得发展机遇。

四、结束语

快递行业牵动着我们的心,快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快递公司有序经营。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应该顺应市场规律,有序的加强管理。还是快递企业要自身抓紧修炼内功,提高服务质量。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快递行业,促进快递企业的正常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优质快速的快递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峰杰.我国物流快递业缺陷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物流技术,2011(01)

[2]肖兰.规范快递,标准在哪里[J].标准生活,2011(07)

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篇10

2020年1-5月XX寄递事业部完成收入502.11万元,同比增长165.05%,完成进度48.51%。标快完成52.3万元,同比增长150.23%,完成进度33.74%,其中窗口标快完成2.73万元,同比增长19.73%,完成进度9.1%;电商快包完成收入188.71万元,同比增长16.23%,完成进度33.11%,快递包裹业务量完成71.69万件,同比增长80.85%,完成进度39.82%;国际收入完成258.5万元,完成进度99.42%。

二、预测6月份完成情况

6月寄递专业预计完成收入43.05万元,其中电商快包完成收入22万,标快20.55万,国际业务0.5万。

三、经营亮点及工作举措

(一)标快业务

1.项目营销

4月份,XX寄递对标快、快包的项目和客户进行了梳理,对10多个项目和客户制定了项目方案,并召开了营销、管理、揽投人员项目制动员大会,并进行了认标,标快项目得到有效推进。

赣服通项目:配备专人驻点行政服务中心,与各办证窗口的联系沟通,开办了临时身份证、市场监督、房管、交通、印章窗口等寄递业务;成功营销教育局贫困资助业务,5-6月已寄递167份,产生标件收入2241元。

同城项目:成立了XX同城寄递项目组,采取项目制运作,2-3月营销教材教辅同城寄递业务3859份,收入32500元。联通同城寄递手机卡收寄6份,中行欠费催缴函同城寄递12份。

司法项目:在与区法院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与锦江、洪湖等乡镇法庭加强沟通,并指派专人跟踪法院专递邮件的投递情况,及时反馈给各法庭。1-5月完成法院专递收入10.3

万元。

警邮项目:项目负责人与公安局户政科人员一起到全区各派出所进行营销,放置了宣传提示牌,并对具体经办的户籍员进行现场培训,提升快证转化率。

2.基础揽收

制定下发2020年一季度寄递客户开发考核激励办法,组织营销、揽投人员开展客户营销开发活动,要求营销、揽投人员日常注重客户信息的收集,对收集有效信息和成功开发的给予相关激励。标快客户开发16户,国际客户1户。

制定了XX寄递二季度标快业务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对揽投人员(含乡邮员)收集有效客户信息、走访协议或潜在客户、揽收零散客户标件等进行竞赛激励,激发了揽投人员发展标件的积极性。4-5月标件收入148413.53元,同期增长74.22%。

大客户开发:推行大客户项目制运作,与兄弟华兴客户签订了标件合作协议,3月7日开始运作,到5月底共收寄省内标件2106件,省际标件686件创造收入71840.8元。

(二)快包业务

老客户深入挖潜,经多次走访沟通,一月份与智诚电商达成2020年快包业务量日均不低于1200件的合作协议。3月份与中童视品轩电商大客户签订协议,3月17日开始发货,截至5月底寄递106942件,创造收入267351.6元。

做好新客户开发工作。截止到5月开发本地电商快包客户19户,其中日发货量30件以上客户5户,大部分为3公斤以内轻小件客户。

四、存在的问题

1.基础客户数量偏少,收入主要靠大客户拉动,碰到疫情等突发情况,造成寄递量下降,影响收入完成进度。

2.项目营销进展缓慢,后续跟进不够。

3.营销意识不强。揽收员揽收意识不强,挖掘客户的动力不足,都是疲于应付投递,坐等客户上门的意识还未改变。

四、下步工作

(一)做实标快业务

1.做好销售化转型,推动基础揽收

一是做好揽投部站销售化转型工作,采取建设家邮栈、区分重点和非重点段道的方式,强化段道揽收功能。二是跟踪顺丰揽投人员,抢占商企和园区标快市场。三是做好标件大客户的营销服务工作,增加客户粘合度,如兄弟华兴寄递相框合作初期存在投递不及时和破损较多等情况,我们制作了易碎警示贴张贴在邮件显著位置,并每天跟踪邮件运行情况,主动与投递人员沟通投递事宜,得到了客户的肯定。

2.抓好标快项目营销。

警邮项目,继续开展身份证、出入境证件、车牌寄递合作,加强与户政科、各派出所户籍警的沟通,提升身份证寄递转化率,除办证时加强寄递宣传外,对留存身份证进行电话营销,提升身份证寄递量

同城寄递项目,在前期教材同城寄递3000多份的基础上,开展商超生活用品、通信公司手机卡、鲜花礼仪等同城寄递业务营销活动。走访营销房地产入伙通知书同城寄递业务。走访营销农行、工行等欠款催缴同城寄递业务。

赣服通项目,派驻人员加强与办证大厅的每个窗口的沟通,提高公安窗口、市场管理窗口、不动产窗口等证件寄递量。同时对经济大厦各个政府部门再次走访,宣传公文寄递专营政策。在税务大厅安排专人引导网上开票,增加税务发票寄递量。

司法项目,配合市寄递事业部做好法院专递送达集约化建设工作,提升法院专递服务品质。

3.开展窗口标快竞赛,开拓农村市场:组织开展网点窗口标快业务竞赛,营造标准件业务发展氛围。重点开拓锦江原件园区市场,锦江“家邮栈”已经建立,对负责人重新选配,加快锦江寄递市场开发,

(二)做大快包业务

1.做好电商大客户的营销挖潜工作,一是进一步与智诚电商、视品轩等现有电商大客户加强沟通,加大邮政快包寄递量,视品轩在日均1500件的基础上再提升,智诚电商要提升到日均1200件,二是做好中童米业电商客户的服务工作,6月6日开始运作,预计日均1000件左右,目前做好了车辆等准备工作,运作后做好主动客服,增加客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