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排放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0:33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1

abstract:Basedonthemacrobackgroundofglobalclimatechangeand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progressofthedomesticcarbonemissionstradingmarket.takingDGroupasaresearchobject,thispaperdemonstratesthenecessityandimportanceofacentralizedmanagementplatform,whichisacarbonmanagementcompany.thispaperalsodiscussestheproblemsfacedbyDGroupinthedomesticcarbontradingmarket,thendesignssuitablesolutionforcarbonemissionscentralizedmanagementforDGroup,includingmanagementideas,managementcontentandmanagementprograms.

关键词: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碳交易

Keywords:carbonemissions;centralizedmanagement;carbonemissionstrading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44-03

0引言

国际社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直在作出努力。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确立了缔约国中发达国家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和减排、限排义务[1]。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因此国际社会要求中国进行强制减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未来国内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环境约束问题和进行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并开始尝试强制减排[2]。国内的大型电力企业,尤其是集团化运作的企业如何对自身的碳排放进行管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实行什么样的管理策略,将会对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3]。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的相关政策有: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确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等国内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并要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试点交易。

2014年1月13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以2010年为基准,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以2010年为基准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五千吨标煤)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定期报告该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此项通知发出的目的在于尽快建立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数据。

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该管理办法主要为框架性的文件,明确了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2015年将为国内碳交易市场准备阶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相应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表示要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为“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1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2014年的中国碳交易市场不仅在试点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努力推陈出新,而且随着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开始拉响号角[4]。我国若能成功设计并启动碳交易市场,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低碳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还能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碳交易市场发挥重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5]。

截至2015年底,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已经全部启动,20余个行业、26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试点,年排放配额总量约1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碳市场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已经完成了2次碳排放权履约;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排放配额交易约6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交易额约为23亿元。

目前国家碳交易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现状及问题

2.1D集团公司概况

D集团公司是2002年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国有发电企业集团。主要经营范围为:经营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国有资产;从事电力能源的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新能源项目开发等。集团公司通过实施以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为基础的三级责任主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2.2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现状

集团公司在国内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辖区内,分别在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和深圳市各有一家电厂被纳入当地控排企业名单中。2013年度合计分配到的配额为2350万吨,配额获得数量较企业实际排放数量均有少量富余,4家企业均已在2014年完成2013年度排放量的履约,并在2015、2016年分别完成了2014、2015年的排放量履约。

CCeR项目开发方面,目前已有13个风电项目、2个水电项目在国家发改委自愿减排信息平台备案,其中1个风电项目的减排量已获得核证和签发,并以10元/吨的价格出售了部分减排量给另一家机构投资者。在开发中的CCeR项目20余个,这些项目都将起到为集团公司降低减排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

2.3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管理架构和管理层级不明确

目前集团公司没有明确的碳排放管理架构,纵观整个集团公司,仍以发电为主营业务,对碳排放管理这一新兴业务并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而碳排放管理目前暂由集团公司发展规划部主管,这项业务不属于该部门的传统管理职责范围,同时发展规划部也不是专业化、具备碳交易相关背景的部门。该部门目前以行政命令、发放通知等形式对整个集团的碳排放管理业务进行指导,使得各下级单位只有转发的作用,直到相关通知发放到各基层企业。

2.3.2缺乏统一的管理流程及制度

正因集团公司没有明确的管理架构,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也非常欠缺。集团公司层面目前指定的发展规划部中,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在传统管理职能中发挥相应作用,并没有专门针对碳排放管理的流程和制度。这就造成了在执行层面缺乏相应指导、无法统一管理的局面。

2.3.3基层企业缺乏相关技术储备

发电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是一项新兴管理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对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基层火力发电企业而言,他们作为碳排放市场的参与主体和执行主体,很有必要对当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和相关要求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但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非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的企业,对于碳排放管理的相关概念还不是很充分,更无从谈起相应的技术储备了。这对以后各个基层发电企业参与到全国范围的碳排放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3D集团公司碳排放集中化管理方案设计

3.1碳排放集中化管理架构

本文针对D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集中化的碳排放管理架构。集团公司内部碳排放管理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或子公司来实现,在参与碳市场的职能上需要获得集团最高管理层的授权。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公司应至少包括碳资产管理部门、碳排放管理部门和低碳技术管理部门。集团公司建立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的架构如图2所示。

3.2碳排放管理公司组织结构设计

3.2.1碳排放管理公司的部门设置和职能

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公司主营业务部门包括碳资产管理部、碳排放管理部和低碳技术管理部,根据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的需要和大型国有企业的特点,还应设置财务部、商务合同管理部和综合管理部等部门予以保障和配合。主要业务部门的设置和职能如表1所示。

3.2.2业务部门主要工作内容

碳排放集中化管理工作从最基础的排放数据管理入手,逐步完善管理系统,保证D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业低成本完成履约,并发现集团内部减排投资、购销优化和外部减排投资的机会。碳排放管理公司主要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有:

①配额申报。对于公司的控排类火电企业,应通过前期碳盘查工作摸清各企业的碳排放情况现状,并开展定期的排放报告工作,对于碳交易试点地区的控排企业进行第三方核查以完成履约并确定每年度的配额发放数量。

②CCeR项目开发。对于公司的新能源类型发电企业,可以参与国内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开发,成功开发出的CCeR可用于火电企业抵消碳配额,也可以为新能源企业创造额外的收入,应尽早进行优质项目的开发工作。首选对可持续发展有贡献、准入门槛低且市场比较欢迎的可再生能源类项目,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项目,以抢占市场先机,尽快降低集团公司履约成本。

③履约交易。根据公司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获得配额数量和持有、潜在的碳抵消额数量,可以确认企业的履约能力,并根据不同企业减排成本制定公司下属各企业的具体交易策略。

④配额/抵消额管理。在国家层面碳市场建立和规则确定的过程中,可建立公司层面的配额/抵消额管理体系,利用可再生能源企业产生的可抵消的排放量对冲集团公司火电企业的配额,形成集团内配额与抵消额的平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之后,其碳交易价格代表的是全社会的最低平均减排成本,因此任何低于此成本的减排都将带来总收益的提升,通过推动减排成本低于碳价的项目实施,可产生更多配额盈余和资产溢价。

碳排放管理公司主要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如图3所示。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针对D集团公司面临国内碳交易市场的问题,提出了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的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D集团公司而言,充分发挥碳排放管理公司的集中化管理作用是应对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核心举措。随着国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完善,电力行业势必会被作为重点控排行业纳入其中,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对电力生产、管理和运营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发电企业必须将参与碳交易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积极规划,建立专门的碳排放管理公司对于集团化运作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航.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阴俊.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刘潇.碳资产管理及其在中国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2):11.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2

关键词:碳排放权冶金行业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相对地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而造成此类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过量排放。2016年11月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下降18%,保护环境、创建低碳社会、发展经济的声音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推的工作。虽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观念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缺少基本的会计准则作为处理依据,各行各业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核算过程仍然比较迷茫,冶金行业也同样如此。

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核算的现状

(一)碳排放权的概念

为了界定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同时督促各行业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共同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业界提出了碳排放权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碳排放权是企业可以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的权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碳排放权是企业通过交易的方式,或政府通过直接分配的方式获得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许可。

(二)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由于冶金、钢铁、采矿等16类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于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被列为重污染行业。为了让此类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买单,设计了碳排放权,并对其交易过程进行重点管制。

1.会计确认。目前,我国冶金行业中,获取碳排放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为有偿购入取得,即冶金行业中的企业在碳排放权市场通过采购的方式获得的部分,一般企业会将其确认为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三种;第二种方式为无偿获得,即每年政府会面向部分企业免费发放碳排放权配额,但必须经企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一般企业会计入备查账,并不在其财务中体现。在使用碳排放权期间,可能出现两种特殊情况,即节约配额及配额超排。

2.会计计量。(1)计量属性。各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逐步建立,各企业可以通过有偿购入方式获取碳排放权,由于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获得碳排放权的交易金额,因此,碳排放权的计量方式主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获得碳排放权次年6月进行统一清算,但是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依照当日实际的公允价值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2)后续计量。目前,对于碳排放的使用情况,各企业还没有进行计量,企业实际的碳排放量定配~是节约还是超排,需要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获取。第一种情况,当实际碳排放量低于定配额量时,即节约配额,如此部分配额可以进行交易,节约配额将被作为额外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而如果此部分配额不可以进行市场交易,企业一般不进行处理。第二种情况,当实际碳排放量高于定配额量时,各企业主要采取以下两类方式进行处理:第一类,依据当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对碳排量进行预估,购买碳排放权时确认为资产,借记“碳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碳排量超出时,确认为负债,根据对象将成本费用化,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碳负债”科目。第二类,对于碳排放总量不进行预估,在碳排放量超出时,超过的部分直接确认为应付负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碳负债”科目,在购买超排配额时,抵销确认的应付负债,借记“应付碳负债”“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需要对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并定期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数据进行认证,如果出现差异,应当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数据进行确认。

3.会计信息披露。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计入备查账的方式来处理政府免费发放的碳排放配额,不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在表内也不需要确认和计量。而企业实际碳排量超排的情况下,需要依据对象成本费用化,并在表内列报。

二、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碳排放权发展的角度分析

1.会计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些法律,但是针对企业碳排放方面仍然是空白,因此在对企业碳排放管理过程也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指导,这就使得大部分企业在处理相关业务时,随意性大,企业之间可比性差;同时由于碳排放权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企业一般不会自觉对碳排放权进行确认计量及披露。在碳排放权管理过程中,企业既没有受到法律的约束,也没有相关制度的规范,直接阻碍了我国碳排放权的发展。

2.资源分配不均,利用率偏低。一般情况下,像碳排放权这样的资源应该能合理分配,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大部分碳排放权被规模较大的企业掌控,规模小的企业从政府部门获得碳排放权的难度较大,如果规模小的企业从市场购买碳排放权,其经营成本将大幅增加,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讲,并不愿意确认碳排放权,久而久之,规模小的企业由于财务压力过大,导致企业有意规避节能减排的义务和责任,仅靠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减排能力又有限,环境保护效果不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3.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并不情愿承担污染的责任,也不会主动披露企业与碳排放权相关的业务,这就使得披露的报告内容不真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但实际上很多污染企业却集中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这部分地区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增加,导致参与度不高,更进一步阻碍了相关业务的达成。

(二)从碳排放权实际会计操作的角度分析

1.有偿购入的碳排放权,确认方式不统一。企业获取和使用碳排放配额的目的是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履行节能减排义务,而并不是以投资获利为目的,将其计入金融资产依据不够充分;碳排放权是政府统一调控分配给企业的,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我实现的,实际上并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将其确认为存货的合理性也不够充分。

2.计量属性不同,会导致碳排放权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发生不一致。依据历史成本计量,企业从政府获取的免费碳排放权的成本为零,而从市场通过购买途径获取的碳排放权的成本是依据交易金额确认的,二者的取得方式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可以进行互相替代,通过这种方式将会使投资者获取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依据公允价值计量,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根据区域分别建立的,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构建成统一的交易市场,活跃度满足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要求和条件,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

3.信息披露方式不同,使得企业无可比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通过有偿方式获得的碳排放权,还是无偿获得的碳排放权都可以通过交易市场进行买卖,但这两种方式的会计披露却不同,通过有偿方式获取的部分是在表内进行列报的,而通过无偿方式获取的部分则是在表外进行披露,这样就使得各企业间缺乏可比性。

三、建议

(一)需建立配额分配监管体制

应当在建立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委托第三方审核机构介入,进行专门的审核,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Y源利用最大化,在碳排放权分配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规模、排放水平、及相对应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应该考虑企业的实际经济贡献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

政府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且鼓励冶金等行业参与到碳排放权交易的业务中。从目前我国的总体角度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较为突出就是大部分碳排放交易市场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对于碳排放量较大的西部地区和企业来讲,还没有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部分企业缺乏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并在整体建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各区域交易市场的体制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积极性,同时使得碳排放企业会计的利用率提高。同时,完善规则,推动CCeRs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等与碳排放权相关金融工具的运用。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现阶段,我国冶金企业在碳排放权的披露过程中,操作都比较随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相关的会计处理依据也不是很充分。另外,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的比较多,不愿承担污染环境的责任,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披露信息的监管,并加速推进制定颁布与我国相适应的碳排放会计准则,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体系,使得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意识深入企业内部管理者,进一步促使企业加强对碳排放权相关业务处理的谨慎性,最终披露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报告。

(四)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强化企业内部监管管理体制

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如果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观念陈旧,那么,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也会偏离正常的轨道,这并不是企业希望看到的结果,企业管理者可以将自身的社会责任理念通过管理过程传递给企业和企业的每个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形成积极的企业文化,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当然,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建立必要的内部监控体制,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很好地约束各职级员工,及时警示和纠正错误,保证企业能够良性运营和发展。Z

参考文献:

[1]武蕴之,卞振宇,吕碧莹.雾霾背景下重污染企业碳排放权会计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28).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3

【关键词】低碳战略管理;管理会计;碳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09-0012-05

一、引言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一种低成本信任机制,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参与管理的信息系统。查特菲尔德(1989)指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郭道扬(2000)也指出:会计学的创立是在产业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后对经济管理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会计界参与解决这些新问题后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制日益严格,在解决环境核算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环境会计应运而生[1]。人为温室气体(GHG)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市场手段将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建立了碳排放约束机制和碳交易机制。在碳排放约束机制下,企业只有获得碳排放权才能合规排放。碳排放权确立后,有必要单独计量和反映碳排放的成本与风险,于是碳会计从排污权交易会计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会计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碳会计框架体系[2-6]、碳管理会计[7-10]、碳战略管理[11-14]、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方法[15-17]、碳战略成本会计[18-19]、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20]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发现对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

在环境不确定和“低碳经济”条件下,碳会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支持企业战略转型,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发挥碳会计的更大作用,就应该在发展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本文认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在环境不确定和低碳经济①下,为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提供碳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使企业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条件,对推动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进行碳会计变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1所示,本文对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深入了解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机制,推动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二、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的动力机制

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机制是界定碳排放权并通过碳排放交易实现全球碳减排成本最小化,而这一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低碳战略管理。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面临低碳合规性风险、低碳声誉风险和低碳竞争力风险。由于企业低碳管理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的所有方面,因此,只有将碳管理纳入战略管理框架,建立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企业才能从战略角度权衡低碳战略管理的收益与风险,才能真正建立现低碳经济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保障机制。

(一)外部压力:全球气候治理和碳排放管制的推动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周围的境况。环境有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和容量阈值,环境规律一旦破坏或超过其承载能力,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各种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比较小,人类没有遇到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海洋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气候变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②的超量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理论,找到了用市场手段治理污染物排放的机制。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启了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合作序幕,1997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建立了三类减排合作机制③,允许在总量交易机制(Cap-and-trade)或基线信用机制(Credit-and-Baseline)下开展碳排放交易。

杭州G20峰会上,中美双方共同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正式生效。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签署表明,全球碳排放管制得到前所未有的一致认可。全球碳排放管制将越来越严格,企业将碳管理纳入低碳战略管理,具有广泛的战略利益。全球气候治理和碳排放管制日益严格的外在压力,推动企业将低碳管理纳入战略管理,建立和完善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采取自愿低碳发展战略。

(二)内部动力:自愿低碳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面临碳排放管制约束。在总量交易机制下,控排企业的碳排放不能超过配额,如果实际碳排放量超过配额,就要在碳市场购买配额。另外,企业为满足顾客低碳要求,产品要有碳标签;随着绿色消费概念的兴起和被广泛认同,消费者也开始呼吁披露所购买商品的碳足迹④。在低碳经济下,企业需要在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收益之间寻求战略平衡,企业应该在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评价过程中始终将低碳理念植入其中,将“低碳经济”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将获得竞争优势和低碳发展,将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才能可持续发展。如西门子公司在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过程中,能够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再比如可口可乐的碳友好战略、攀钢的节能减排战略、丰田汽车公司低碳技术发展战略、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战略、哈飞汽车公司的低碳战略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让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表1所示,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碳排放、交易管理及其影响,而在考虑碳排放、交易管理及其影响的过程中,就需要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因此,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低碳经济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形成的条件

战略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将发现的市场机会和自身能力相结合的一整套相互协调的使命和行动。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实施的管理,包括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评价等管理活动。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包括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系统、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执行与控制系统以及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与反馈系统[20]。和传统会计发展过程一样,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经济管理理论的推动。下列条件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碳会计研究为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引

碳会计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逐步渗透到广义会计学的其他领域,碳成本会计、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是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都已成为碳会计扩展的新内容。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主张将碳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2,4-6,18,21]。Ratnatungaetal.[21]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将有助于企业决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财务战略和相关业绩评价。甚至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整合碳足迹管理,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向低碳模式的转变。因而,碳管理会计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和经营运作,还涉及上下游交易对象之间的联合管理。Stechemesseretal.[2]在综合128篇碳会计研究文献后强调了碳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低碳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将气候变化视角整合到公司绿色经营或碳管理以及战略管理中变得十分关键;碳管理在向低碳未来转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碳管理能使一个公司识别碳排放源,测量碳排放量。Dinaetal.[22]根据减排承诺和参与减排行动的积极性两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分类,其中将高承诺和采取前瞻性行动的公司称为环境创新者,剩下的公司称为环境追随者。传统的组织认为,经营和低碳经济是没有关系的,面对低碳经济,只能被动调整;相反,前瞻性公司采取整体思路高效地将低碳思想整合到追求高额绿色利润的实践中。Hartmannetal.[23]建议整合碳会计进入传统决策和报告过程,同时还建议建立一个为企业提供整体供应链,同时确保供应链合作网络中的合作伙伴对碳排放能够达成共识的供应链框架(供应链环境分析工具)。

国内关于碳管理会计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如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18];论生命周期成本法下的环境成本分析[24];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19];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4];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17];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框架调整[8];企业碳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9];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10];排放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16];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研究[20]等。这些文献分析了将碳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建立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必要性、低碳经济视角下碳管理会计的体系和方法,有些已经涉及到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思想,有的涉及到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有的涉及到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内容和措施,为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引。

(二)碳大数据、云会计可以为企业碳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Q策支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英国作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对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进行了生动阐述。厦门大学李建平教授认为,大数据指那些超过传统数据系统处理能力、超越经典统计思想研究范围、不借用网络无法用主流软件工具及技术进行单机分析的复杂数据的集合。对于这一数据集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和合理的时间内,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创新统计方法,有目的地进行设计、获取、管理、分析,揭示隐藏在其中的有价值的模式和知识。大数据时代,一方面,碳交易市场数据、行业碳足迹数据、碳固数据均有望全部检测、记录和存储,企业碳排放数据、碳固数据、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也能够全部记录和存储起来;另一方面,云计算、云会计、数据挖掘、数据库知识发现、商业智能等技术可以发现蕴藏在碳数据背后的知识(规律和模式)。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碳市场、行业、企业和产品供应链积累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碳排放和碳固等信息,还可以进行碳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管理提供碳信息和决策支持。

(三)碳减排和碳固技术拓展了企业低碳发展战略空间

21世纪,碳排放导致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的同时,各种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和清洁发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为企业减排和发展低碳战略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另外,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碳固技术也发展起来了,这些技术为企业在碳排放和碳固之间,在寻找战略发展联盟方面提供了战略机会。

(四)信息技术奠定了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低碳战略管理会计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信息系统,需要硬件、软件、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智能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碳信息和其他战略信息能够及时记录和分析,使企业内部碳资源和其他战略资源信息高度集成和整合,并对外部环境变化信息做出适时反应,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市场出现的各种机会,并形成企业战略。

四、结语

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应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将其环境责任推卸于社会。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管制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内部化,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最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最重要的市场机制是碳排放交易机制。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发展,碳会计从排污权交易会计中独立出来,并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框架范畴,扩展到碳管理会计、碳审计甚至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等领域。企业建立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需要会计理论的成熟、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信息技术和低碳技术等条件,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推动和碳市场的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对企业战略管理和会计发展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要使碳会计信息具有战略管理相关性,并为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战略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低碳战略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娄欣轩,陈仲裁.基于决策有用观的环境会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6):51-56.

[2]KRiStinS,etal.Carbonaccounting: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2,36(11):17-38.

[3]CHRiStKL,BURRittRL.environmentalmanagementaccounting:thesignificanceofcontingentvariablesforadoption[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3,41(2):163-173.

[4]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

[5]王爱国.我的碳会计观[J].会计研究,2012(5):3-9.

[6]徐爱玲.企业碳会计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14(8):111-120.

[7]SteFanS,etal.Carbonaccountingforsustainabilityandmanagement.Statusquoandchallenge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2,36(11):1-16.

[8]陆云芝.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框架调整[J].财会月刊,2013(9下):107-108.

[9]何建国,余占江.企业碳管理会计系统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5(16):36-37.

[10]王琳,肖序.企业碳财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172.

[11]CaRRanoaL,paZoURJa,RoYD,etal.Selectionemissionsofpalletmanagementstrategiesbasedoncarbonimpact[J].int.J.productioneconomics,2015,164(6):258-270.

[12]CaDeZS,CZeRnYa.Climatechangemitigationstrategiesincarbon-intensivefirm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6,112(5):4132-4143.

[13]LeeKH.Carbonaccountingforsupplychainmanagementintheautomobileindustry[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2,36(17):83-93.

[14]tSenGSC,HUnGSw.astrategicdecision――makingmodelconsideringthesocialcostsofcarbondioxideemissionsforsustainablesupplychainmanagement[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14,133(15):315-322.

[15]蒋雨珊,李波.碳管制与交易政策下企业生产管理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2014(2):150-153.

[16]谢东明,林翰文.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研究――基于企业目标和社会环保目标的实现[J].会计研究,2012(6):81-88.

[17]李虹,周莹莹.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1(4):88-92.

[18]乔薇,冯巧根.低碳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J].理论月刊,2011(10):150-154.

[19]雨田木子,王砷.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6):135-136.

[20]魏玉平,曾国安.论低碳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J].财务与会计,2016(22):76-78.

[21]RatnatUnGaJtD.BaLaCHanDRanKR.CarbonBusinessaccounting:theimpactofGlobalwarmingontheCostandmanagementaccountingprofession[J].Journalofaccounting,auditing&Fiance,2009,24(2):333-354.

[22]Dinaw,JaneKR.Carbonstrategiesandmanagementpracticesinanuncertaincarbonomicenvironment――lessonslearnedfromthecoal-face[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5,96(11):397-406.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4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碳交易;碳资产质押;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2.4;X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1-0098-04

analysisofSupplyChainCarbonassetpledgingmodelBasedonCarbontrading

GaoZhenjuan,ZHaoDaozhi

(Schoolofmanagementandeconomics,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sthefinancialapplicationofthecarbonassettosolvethefinancingproblemsinsupplychainwithemissionreductionpressure.First,thearticledefinedthecarbonassetbasedonthepropertyofcarbonemissionpermitanddemonstratedthefeasibilityofcarbonassetpledging.then,itanalyzestheinevitabletrendofsupplychainfinancinggradualprogressontheviewofsupplychainresource,structureandpractice.Finally,itputsforwardanewfinancingmodelforsupplychain,carbonassetpledging,anddesignesthespecificbusinessprocessofthemodelintheallowancesmarket.

Keywords:supplychainfinancing;carbontrading;carbonassetpledging;modeldesign

一、引言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奠定了碳排放权交易模式的基础,标志着低碳经济的到来。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党的十报告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政策信号开启了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时代。企业和供应链有了政府的减排压力,而减排必将带来成本和投资的增加[1],寻找有效的低碳融资支持成为关键。

学者们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集中于业务模式分析、信贷合约设计、质押物的管理控制和融资风险管理四个方面。weiSun[2]提出了基于质押贷款的供应链系中小企业融资模式。Buzacott[3]定量研究了融资过程中的利率和贷款额度的确定以及业务风险。BruecknerJK[4]设计了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信息不对称下的质押贷款信贷合约。Ding[5]等从风险管理角度考虑了运营决策和资金决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国内学者李毅学[6]等给出了订单融资的实现过程。赵道致、白马鹏[7]提出定期应收票据结算的方式并给出结算次数的定量决策分析。陈祥峰等[8]分析了资金约束下,由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的金融和运营决策。晏妮娜、孙宝文[9]考虑信用额度给出了仓单质押模式的最优策略。温源、叶青[10]研究了自偿性贸易融资中银行和企业的博弈均衡。低碳经济因具有碳排放权交易这种新市场活动,对供应链融资创新产生了新的促进力。合理利用供应链中新型资源,探究碳交易背景下的供应链融资途径,不仅能解决中小企业低碳化过程中的融资困境,又能促进低碳环境下金融的创新,意义重大。曾刚和万志宏[11]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本制度和运行特征。张中祥[12]的研究发现了碳减排的边际成本在国家之间的差异。Liao和nal[13]等发现了排放交易市场中的影子价格与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对碳排放权的应用研究是从会计计量[14,15]和定价理论[16]开始,又有对其金融属性[17]和作为标的物的碳金融理论[18]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碳排放权的融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碳交易框架下的融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领域,在企业融资角度主要有对CDm项目中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19]和排放许可下的生产优化问题[20]的研究。文献中对碳交易的宏观研究较多,而对供应链层面的融资研究较少。因此,利用碳排放权的金融价值为供应链提供新型融资模式成为低碳化供应链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碳资产质押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碳资产是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中所体现或潜藏的在低碳经济领域里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本文仅研究供应链层面的碳资产:从来源角度,可分为总量限制下的政府分配的碳配额和减排项目中产生的额外减排额;从时间角度,碳资产不仅包括现有碳排放配额,也包括未来可实现的额外减排量。

碳资产的可质押性可从准物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分析。第一,碳排放权是以权利人对环境容量的使用和收益为权利内容,因与一般物权存在明显不同而被定性为准物权,在法律上视为物权而准用民法有关规定。第二,根据《民法》,碳排放权是企业支付给政府相应费用而获得的财产利益,归属于无形财产。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质人依法享有的动产或权利可以作为质押进行担保,并规定了质押物的范围。出质人必须依法享有对质押物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并向银行书面承诺为借款人提供质押担保。

排污权也是在总额限制下由政府行政分配获得,并且具有财产权性质,因此,排污权质押贷款是碳资产融资实践的基础。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首先提出排污权概念,我国最早在1980年代末开始排污交易实践,随后,排污权质押贷款出现[21]。浙江省嘉兴市开展了国内首批排污权质押贷款的尝试。企业在环保部门获得排放权证,可利用权证以质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之后,绍兴、潍坊等市也陆续开展此类贷款业务[22]。与排污权不同的是碳排放权更具全球性,在全球范围内均可认证为碳资产从而充分具备可质押性。因此,碳资产作为企业的新型财产具有融资应用价值,排污权质押贷款的实践可以推广到碳资产的融资实践。

三、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分析

(一)供应链资源拓展引导融资模式演进

低碳经济中供应链的资源发生拓展,从而推进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引导了未来融资的新趋势。在低碳环境中,企业面对政府的减排压力,可以通过碳交易或直接投资减排获得相应的碳排放权来支持生产,也可将自身的额外减排量通过交易获得营业外收益。于是,碳排放权改变了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参与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过程。传统的供应链资源流可分为miCKe五大类:物质(material)、信息(information)、资金(Capital)、知识(Knowledge)和碳排放权(emission)[23]。

碳交易框架下的碳排放权可以在供应链上下游流动,实现配置,也可以利用其金融资产属性发挥融资的作用。若碳交易价格高于供应链企业的减排成本,企业会选择投资减排,此时就产生了筹集减排投资的融资需求。因此,利用自身现有的或未来的碳资产,企业就可以作为担保在资本市场中融资,从而促生了碳资产质押贷款的融资新模式。从供应链整体来看,因为上下游企业配置碳排放权资源的能力不同,减排的边际成本不同,因此供应链存在合作可能:利用整体的碳资产进行融资,从而将资金用在最需要支持的减排环节,以提高供应链企业各自低碳化程度。至此,供应链上碳排放权资源的出现已成功引导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

(二)供应链结构变化推进融资模式演进

从低碳经济的长远角度分析,消费者价值中也会增加对商品和服务低碳化的维度,这就使得经济系统中出现创造低碳价值的新服务主体,如碳排放权交易所、能源管理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等。这些经济主体改变了供应链的物理结构和交易结构,其中物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新经济主体与传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纵向服务关系,表现为嵌入供应链增加环节的衍生企业,如能源管理公司、清洁能源科技供应商等。二是新经济主体与供应链企业进行独立于原本供应链结构的横向服务关系,表现为外嵌到供应链网络节点的衍生企业,例如碳排放权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等。交易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前者是指传统的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后者指增加了碳排放权的买入和卖出交易。

供应链结构的变化推进了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演进。首先,供应链低碳生产的资金需求促使企业直接或间接向低碳服务商寻求融资方案。第二,银行在面对参与“三维”交易的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会将企业碳资产列入授信影响因素范围而开发具体的融资业务,以便能够在低碳金融服务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最后,供应链低碳服务企业提供低碳融资服务作为主要业务而获得收益。此时,以碳资产为标的物的质押贷款就成了三方经济主体共赢的模式,是供应链融资的必然趋势。

(三)银企实践力促供应链融资模式演进

实践中,银行授信时开始关注企业的碳资产,将其列入资信评估范围,并不断扩大授信比重。2009年浦发银行牵头为东海海上风电提供了一笔结合传统固定资产质押的碳收益质押贷款。标的物不单是CDm项目的未来碳收益,还包括厂房等固定资产。2011年4月兴业银行为福州兴源水力的CDm项目提供了国内首笔单纯以未来碳资产作为质押担保的授信。为了控制单纯碳资产授信的高风险,银行结合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碳资产贷款。2012年5月,浦发银行为联合国eB注册的单体碳减排量最大的水电项目提供国际碳保理融资,完善了碳资产质押贷款模式。

目前银行的低碳金融实践主要在项目市场中开展。而根据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配额交易占较大比重,这种交易现状与融资实践的反差使基于配额交易的碳资产质押贷款成为趋势。因此,不仅是CDm项目中可实现的碳资产,配额交易下企业的初期碳配额和减排产生的额外碳配额都可以作为标的进行质押。因此,广义上的碳资产质押贷款融资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四、碳资产质押融资的模式与设计

供应链融资在低碳环境下的演进过程表明了基于碳资产的融资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低碳背景下供应链企业融资的新模式——碳资产质押贷款(Carbon-assetpledging)。碳资产质押贷款是指企业或供应链以自身现有或未来可获得的碳资产作为标的物进行质押贷款的融资模式,是碳排放权作为企业权利的具体化表现。该质押贷款模式中的碳资产是广义的,包括基于项目产生的和基于配额交易获得的碳资产。

目前,我国基于项目的碳资产融资案例较多,而基于配额交易下的碳资产还处在探索阶段。实际上,配额交易下的碳资产属于企业现有资产,在质押过程中易监管,变现风险小。同时,由于这种质押模式受众广,不局限在CDm项目企业而普遍适用于生产制造企业而具有独特优势。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配额碳资产质押的优势,推进其未来的普遍应用,本文对配额交易下的碳资产质押进行模式设计。

(一)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设计

单个企业的碳资产质押贷款可操作性强,目前所开展的贷款实践较多。本文设计配额交易下的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贷款业务运作流程,利用企业的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进行贷款,以解决生产型企业在低碳生产过程中的融资困难。

①企业向排碳排放权管理机构有偿申购获得初始碳排放权配额。管理机构向企业开具碳排放权凭证,并与企业签订碳排放权受让合同和委托书,即企业到时若不还贷,排放权管理机构按照预先签订的受让合同和委托书出售该企业的部分排放权,收益所得替企业还贷。

②企业将碳资产凭证质押给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③质押贷款到期,企业正常还款后收回质押的碳资产。

④质押贷款到期若企业未能偿还贷款,碳排放权管理机构出售企业的碳资产为企业偿还贷款。

⑤碳排放权管理机构按照委托合同出售碳排放权,获得收入偿还银行贷款。

⑥若企业逾期未偿还贷款,商业银行将企业的碳资产在碳交易市场拍卖,所得收入优先偿还自身损失。

以上贷款模式在传统的质押贷款模式中引入碳交易机构、碳排放权管理机构两个新主体,其中,碳排放权管理机构依法享有对企业碳排放权的所有权或处分权,并向银行书面承诺为企业提供质押担保。银行的贷款有质押物的保障,信贷资产能够得到充分保证。其中碳资产变现能力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碳市场是银行主要的风险来源。

(二)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设计

低碳供应链的管理是企业碳管理到供应链碳管理的最终演进结果。随着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的成熟,该融资模式可拓展到整条供应链。从传统供应链结构中衍生出来的低碳服务企业将成为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贷款运作中的中间服务商和重要参与主体,因此,可以设计图2的融资模式。

图中所示的模式在单个企业碳资产质押模式基础上引入了供应链服务企业为整个融资过程提供解决方案。有融资需求的供应链将整体的供应链碳资产进行质押,贷款用于支持供应链特定环节企业的减排,着力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该模式要求供应链企业联盟形成一个集中决策主体(图2中虚线框所示),以供应链整体利益为决策依据。在融资之前,核心企业向碳排放权管理机构申请获得供应链碳资产凭证,之后代表供应链同银行进行融资博弈,最后,将质押贷款在整条供应链减排环节分配,还款责任由供应链内部共担,融资模式的具体流程设计如下:

①核心企业向碳排放权管理机构申请初期整条供应链企业的碳排放权配额,并与其签订碳资产受让合同和委托书。

②核心企业与低碳融资服务企业签订委托合同,接受其提供的碳资产质押融资服务,并缴纳融资业务服务费。

③供应链服务企业凭借委托合同向碳排放权管理机构申请获得供应链碳资产凭证。

④供应链服务企业将碳资产凭证质押给银行,并与银行拟定贷款合同。

⑤银行与核心企业签订贷款合同,银行向供应链授信,贷款经核心企业分配于供应链的减排环节。

⑥贷款期末,供应链清偿贷款,赎回碳排放权。

⑦质押贷款到期时若未能偿还贷款,碳排放权管理机构按照委托书出售供应链的排放权为供应链还贷。

⑧碳排放权管理机构获得的供应链碳排放权收入清偿银行贷款。

⑨若供应链逾期未偿还贷款,商业银行将所有碳资产在碳交易市场拍卖,所得收入优先偿还自身损失。

由于碳资产属于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最关键的就是风险控制。以上碳资产质押贷款风险主要来源于违约风险和碳交易风险。在应对违约风险方面,模式要求企业清偿贷款后才可赎回碳排放权,以便通过期末政府低碳管理部门的减排核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无法实现配额约束的企业设置高额惩罚而降低违约。碳交易风险是由于碳市场不完善所影响碳资产变现能力的风险,属于外生风险。预防此类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和供应链服务企业对碳交易市场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制定合理的质押贷款合同,保证质押物基本变现能力。对于其他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银行和企业也可以通过保险的方式进行合理转嫁。

五、结语

企业和供应链层面的合理有效减排是建设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解决减排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则为低碳经济建设寻得有力的金融支撑。企业碳资产的出现和供应链的融资模式演进使得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推演,提出了使企业、银行和供应链三方互赢的碳资产质押贷款模式。模式中引入政府碳排放权管理机构作为出质人、引入供应链服务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的受托人,并针对配额交易下的质押贷款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完成了碳资产的融资模式设计。本文不仅为碳排放权融资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供应链融资创新,从而推进供应链低碳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唐德才,李长顺,华兴夏.我国传统制造业低碳化驱动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9):86-91.

[2]weiSun,etal.BusinessmodelsandSolutionarchitecturesforSmBFinancinginaSupplyChainecosystem[C].e-CommercetechnologyforDynamice-Business,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04.15.

[3]BuzacottJa,ZhangRQ.inventorymanagementwithas-set-basedFinancing[J].managementScience,2004,50(9):1274-1292.

[4]JanKBrueckner.mortgageDefaultwithasymmetricinformation[J].theJournalofRealestateFinanceandeconomics,2000,20(3):251-274.

[5]QingD,LingxiuD,Kouvelisp.ontheintegrationofproductionandFinancialHedgingDecisionsinGlobalmarkets[J].operationsResearch,2007,55(3):470-489.

[6]李毅学,徐渝,冯耕中.国内外物流金融业务比较分析及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07(10):55-62.

[7]赵道致,白马鹏.nRF-LC物流金融模式设计与优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10):84-89.

[8]陈祥峰,朱道立,应雯珺.资金约束与供应链中的融资和运营综合决策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3):70-77.

[9]晏妮娜,孙宝文.考虑信用额度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最优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9):1675-1679.

[10]温源,叶青.基于自偿性贸易融资的银行-企业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0):54-61.

[11]曾刚,万志宏.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J].金融评论,2010(4):55-67.

[12]张中祥.排放权贸易市场的经济影响-基于12个国家和地区边际减排成本全球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9):95-99.

[13]LiaoC,Hnal,mHChen.averageShadowpriceandequilibriumprice:CaseStudyoftradablepollutionpermitmarke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9,196(3):1207-1213.

[14]张鹏.碳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研究,2011(05):40-42.

[15]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8):55-60.

[16]张艳林,孙永广,刘德顺.碳减排量定价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105-108.

[17]乔海曙,刘小丽.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J].理论探索,2011(03):61-64.

[18]LewisJi.theevolvingRoleofCarbonFinanceinpromotingRenewableenergyDevelopmentinChina[J].energypolicy,2010,38(6):2875-2886.

[19]张国兴,刘鹏.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模型[J].管理评论,2012,24(2):59-70.

[20]杜少甫,董骏峰,梁樑,等.考虑排放许可与交易的生产优化[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3):81-86.

[21]陈德湖,蒋馥.我国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J].软科学,2004,18(2):12-16.

[22]曹艳.创新金融产品,推进排污权交易—嘉兴市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透视[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206-207.

[23]赵道致,张靓.基于miCK-4Fi资源运营模式的供应链成熟度与供应链管理成熟度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8(4):13-18.

收稿日期:2012-12-04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5

[关键词]企业价值;碳信息披露质量;碳排放量;监管环境;碳减排;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论文

从国际视角来看,碳减排议题具有环境、政治、经济三重属性,这或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强制要求企业报告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简写为GHG)排放情况:欧盟要求其成员国采纳《温室气体监控与报告指南》(monitoring&ReportingGuidelinesofgreenhousegasemissions);加拿大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theGreenhouseGasemissionsReport);澳洲政府了《国家温室气体和能源报告法案》(nationalGreenhouseandenergyReportingBill2007);美国环保局了《温室气体强制报告制度》(mandatoryReportingofGreenhouseGasesFinalRule);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了《关于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解释性指南》。为谋求“合法”的社会地位,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企业越来越多。然而,资本市场是否意识到企业碳排放量及碳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高碳排放企业是否受到资本市场更严厉的惩罚呢?本文拟通过实证检验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

一、文献回顾

从广义上讲,碳信息披露属于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的研究范畴,但碳信息披露属于新兴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碳信息披露框架的研究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碳信息披露框架有碳披露项目(CarbonDisclosureproject,简写为CDp)的调查问卷、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改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关于气候变化的披露》、气候风险披露倡议组织的《关于气候风险披露的全球框架》、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的《气候变化报告框架草案》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信息披露指南》[1]。上述披露框架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企业应披露的碳信息内容,其中CDp主要调查企业管理者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和机会的认识、企业关于GHG排放的核算和GHG减排情况,以及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措施。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认为,投资者关心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关注企业面临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形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以及企业GHG排放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建议企业通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上述相关信息。气候风险披露倡议组织认为,企业应披露历史、现在、预期的GHG排放信息和拟采取的排放管理战略,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形风险以及与GHG管制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该组织强烈建议企业将其所倡导的框架与强制财务报告、CDp项目、全球报告倡议及其他披露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的披露框架涉及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分析、源自气候变化的监管风险、有形风险、GHG排放信息等内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议企业根据所适用的监管路标来确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在国内,张彩平等人和谭德明等人从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管理、碳减排审计三个维度提出了我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框架[23]。张巧良认为,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可比性是决定信息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但CDp(2003—2010年)所提供的资讯在这三方面却不够理想,而且不能反映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以及GHG减排措施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内在联系[45]。

(二)关于已披露碳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研究

Doran和Quinn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碳信息披露规范,投资者很难获得有用的决策信息[6]。Stanny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更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评估碳管制对企业的影响[7]。Hesse和Kolk等认为,签约机构投资者的压力对CDp问卷的回收有着重要作用,但投资者很难据以评价碳减排措施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89]。

Freedman和Jaggi认为,母公司所在国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企业所披露的碳信息不利于股东了解投资对象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欧盟国家的公司对与气候变迁有关的信息披露明显劣于日本和加拿大的公司,碳排放的变化与信息披露之间并无内在联系,现有的披露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碳排放管理业绩[1011]。

(三)关于碳排放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

matsumura等的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企业的市场价值负相关,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与债务资本成本正相关[12]。Chapple的研究表明,相对于低碳排放企业而言,高碳排放企业将受到市场更加严厉的惩罚,这一处罚力度预计将达到企业总市值的6.57%[13]。Johnston等以美国电力企业持有的二氧化硫排放配额为替代变量,就资本市场对企业持有排放配额的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放权配额具有资产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但资本市场更看重排放权配额的资产价值[14]。

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已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视,但专门针对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而关于碳排放强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

碳信息披露不能满足本文研究的需要,因此笔者随机选取2010年入选S&p500指数的85家企业,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企业的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以是否受到美国环保局(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简写为epa)《温室气体强制报告制度》的管制为标准,本文将样本企业分为高碳排放企业和低碳排放企业两个亚样本,研究政府管制对企业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的影响。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

随着碳减排监管制度的日益严厉,企业的碳排放量将逐渐成为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环境信息,供应链厂商、普通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碳足迹信息的需求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任何碳减排措施都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但企业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碳减排措施,就要购买碳排放配额并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因此,企业的碳排放量不同,企业所面临的与碳排放有关的风险水平也将有所不同,资本市场对企业碳排放风险进行定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并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二)监管环境、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

相对而言,高碳排放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和更严厉的监管环境。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企业真实的碳管理绩效具有不可观察性,他们只能凭借所搜集的碳管理信息分析被投资企业可能面临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据此来预测被投资者未来预期的现金流量和评估投资对象的价值,从而决定自己预期所要求的投资报酬。从实施碳信息披露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碳信息披露质量通过作用于资金成本而直接影响企业对自身投资项目的评价标准,间接地影响企业预期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可能被资本市场看做是企业将碳减排纳入其长期战略规划和运营系统的一种“承诺”,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6

碳阻迹是一家做碳排放管理的软件及咨询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机构提供碳排放管理的咨询、培训、软件以及碳中和等产品和服务。公司名字寓意为“阻挡碳足迹”。碳足迹译自英语CarbonFootprint,指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即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同时也指个人或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足迹”为形象比喻。

这套碳管理软件叫做“企业碳排放计量管理平台”,可以让企业登录对自己的碳排量进行量化、分析、管理以及报告。除了企业购买软件使用服务之外,计算会议产生的碳排量,并提出弥补方式也是碳阻迹提供的服务之一。

6月初,由联合国驻华系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4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论坛”上,碳阻迹受邀为此次论坛提供“绿色会议”技术支持,计算会议产生的碳排放。本次论坛通过减少印刷纸质资料,提倡低碳出行等方式降低碳排量,最后计算出碳排放1.23吨,以购买碳汇实现了会议的碳中和。

不过,对于公众而言,这家公司的名字依然拗口,应该首先得让人理解碳足迹。至于为什么要成立这家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晏路辉已经讲过很多次这个故事:来自江西小镇的晏路辉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家it公司工作了两年,然后出国深造。在英国牛津大学读完计算机科学硕士之后,他选择了一家叫做BestFootForward的企业。这是全球最早开展碳足迹咨询业务的公司之一,主要面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碳足迹管理的产品和服务。在那里,晏路辉真正接触到了碳足迹的管理工作。2011年年初他回国创立碳阻迹。

2012年他参加了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了解到社会企业这一概念,这使得企业运营方式上发生了转变。而更直接的收益是,借助这项培训活动,碳阻迹找到了更多的合作方。环保蛙便是其中之一,2013年为环保蛙计算再生纸本子的碳足迹,确定产品生产的碳足迹计算边界,现场调研纸的生产过程并收集生产和印刷过程中的碳排放活动数据。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了每个12页32开作业本的碳足迹信息。每个本子的碳足迹约为139.54g,这让购买者在使用时也增加了环保意识。

从大环境来说,碳阻迹的市场前景充满想象力。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对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这是一个强制性的碳减排指标。而从国际上来看,近年来高排放企业面临政府和市场的压力,必须进行碳排放信息的管理和披露。例如沃尔玛提出2015年碳排放量比2010年要降低2000万吨。而这些国际品牌也逐渐要求它们的供应商在环境方面也需要有良好的表现,所以很多企业面临的压力来自于客户――对方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碳排放认证,提供碳排放报告。

6月港交所发言人称,因《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仍属自愿遵守性质,港交所暂未掌握有关数据。但发言人表示港交所正进行筹备工作,计划于明年咨询市场意见,为加强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监管作检讨,希望明年能将目前属自愿性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部分内容提升至“不遵守就必须解释”的规定。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7

关键词:碳排放;碳信息披露;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09-02

碳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减排计划和方案及其执行情况等温室气体管理信息,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机遇等相关信息适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活动,也称为温室气体管理信息披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地区的气候也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为保护全球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席代表我国对世界做出了承诺:到2017年我国启动总量管制及配额交易的碳排放市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5%(以2005年为基准);到203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和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碳排放信息披露是减少污染、实现碳减排的基本步骤之一。

一、我国碳信息披露现状

目前,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人民群众都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碳信息的披露情况。

就政府方面而言,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信息披露增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报告》中披露,2014年里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各个领域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对碳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报告中披露有关情况。例如,截至2015年底北京已关闭2100多家钢铁、石油加工、水泥等高能耗低产出等污染大的能源消费型企业;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已到达了4万多亩,成为世界上退耕还林还湖最多的国家;各地政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服务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4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6.2%,比2010年累计下降15.8%,完成了“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的92.3%。

就企业方面而言,我国企业自主披露碳信息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碳信息披露质量在加强。《2015年度CDp气候变化报告(中国版)》报告表明,中国企业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披露还在初期阶段,到2015年CDp问卷填报截止日期,国内仅9家公司完成CDp信息披露,略高于2010年的8家。国内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进度很慢甚至几乎没有变化,但是有更多中国公司通过CDp供应链项目做出披露,而且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也在逐渐改善。这说明,一些供应商企业正在响应其跨国公司客户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气候变化相关的数据需求,表明来自其他经济体的企业影响力正在推动中国市场的低碳发展。

就法律方面而言,相关碳信息披露法规逐步出台并逐步完善。目前,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主要有两部。一部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由于部分温室气体已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的范畴,所以该法是我国第一部涉及到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另一部是《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这是我国最早的明确要求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律,也是目前我国强制要求企业公开部分环境信息的唯一一部部级立法。就部门规章而言,2007年,我国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企业公布相应的环境信息情况。国家证监会也颁布了《关于重污染行i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规定了重污染企业需通过环境保护总局核实通过方可申请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另外,一些省市政府积极颁发的法律法规也体现了我国对碳排放信息披露更进一步完善。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均涉及碳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二、我国碳排放信息存在的问题

1.碳信息披露法律不完善

我国目前相关碳信息披露立法比较分散,我国分散的立法模式使得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环境信息披露范围,主要表现为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法律法规要求其披露的信息内容范围不同,现行法规就碳信息披露的要求笼统宽泛且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只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有关信息,而没有规定其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清洁生产促进法》虽然有相关方面规定,但披露主体仅限于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企业,并且要求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模糊。目前出台的法规与政策中并没有具体措施指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规范碳披露信息,具体只能认为是方向性的指导,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去规范披露行为。

2.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意识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对碳信息披露的认知还比较欠缺,主动披露的意愿不强。由于碳信息披露在我国历时时间较短,国内多数企业还没有明白“低碳”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低碳和自身没有多大关系,有些则仅仅知道低碳的概念,却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对于如何建立低碳目标、采取低碳手段、实施低碳战略等均不知所措。极少数企业在碳信息披露中涉及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及战略部署。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日常企业活动中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极少数企业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更没有企业在对外报告中提及节能减排的具体信息。

3.碳信息披露不规范,形式多样化

目前,我国缺乏独立的披露碳信息的报告形式。碳信息披露零散地分布在年报、招股说明书、社会责任报告中,形式多样。碳信息披露时的数据主要为定性信息,而非定量信息。比如,社会责任报告中大部分提到减少了碳排放量,而真正减少了多少,利益相关者却无从考证,多数以模棱两可的方式带过。而在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有关碳排放信息方面的数据并不多,如果披露碳排放信息也仅仅是二氧化碳的减少量,其他温室气体的减少量也并未详细披露出来。这样则更加不利于我们以确切的数据对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

4.碳信息披露不全面,避重就轻

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独立的碳披露信息报告形式,碳信息披露属于自愿性披露,造成碳披露信息缺乏系统性且不全面,往往避重就轻。从目前企业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企业披露较多的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对于一些有损公司形象的数据以及事件,大多数企业选择直接避免披露或者避重就轻,只披露其中一小部分,以免造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企业将碳排放信息视为不宜公开的商业信息,将碳信息作为商业秘密进行数据保护,董事会反对股东更多披露要求的案例不少。

5.碳信息披露没有有效的激励及监管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长远的利益,只注重短期的利益。在企业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自觉性及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往往也就随意性较大,披露质量也不高。同时,国家对于相关碳信息披露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碳信息披露的补偿或优惠措施不多,很难弥补企业相应付出的成本代价,企业出于利润的考虑也会对碳信息披露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三、我国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发展方向

1.健全和完善我国碳排放信息披露法规及政策

在法律规范方面,应尽快建立统一的碳信息披露规范和标准,在我国综合立法基础上,以国际通行的披露标准及框架为依据,结合我国实情,制定碳信息披露实施细则、指南等,解决因为现有法规内容简单和规定不一导致的可操作性差和碳信息披露范围不一致、可比性差的现实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在企业层面分解和落实碳排放指标,将其作为政府考核企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促使企业制定碳减排战略规划,并通过建立碳信息管理体系,对企业碳排放实施量化管理。

2.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意识

基于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碳信息披露意识差,我国政府应对相关碳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强化企业的低碳及碳信息披露意识。企业作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主体,应该自觉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碳信息披露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外部环境对碳排放的要求,实现企业低碳发展。通过产能转型、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气体排放,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但从长期来看,非但不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因企业的绿色技术动力创新所带来的效率提高和成本节约而增强其综合实力。

3.构建有效的碳信息披露激励与监管机制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优惠措施,o主动积极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并建立合理的碳信息披露奖惩机制,使得企业自身更有动力去履行减排的责任。实施适当的国家调控与干预,加强政府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对碳信息披露的监管。有效监管机制的建立不仅应考虑政府监管、第三方鉴证机构监管和公众监管等外部监管机制,还需要企业内部自身设置良好的监管机制,如设置管理层监管与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监管,形成内外良性互动的监管机制,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4.培养碳信息披露方面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推动相应领域进步的关键。通过提高我国碳金融知识层次,培养更多碳金融方面的人才,从而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于企业自身而言,对碳盘查、碳交易信息的管理能力明显不足,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上市公司没有设立专业的部门和人才队伍,缺乏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企业必须先完善组织保障和专业人才储备,才能保证碳信息披露质量。

结语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广泛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政府应该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等。

参考文献:

[1]吴勋,徐新歌.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来自资源型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5,(13):229-233.

[2]常运艳.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浅议[J].财务与会计,2015,(10):58-59.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8

一、我国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

我国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内容主要包括设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基准年(年段)及其排放基准量等因素。我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试点碳市场设定的纳入门槛情况如表1所示。各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具有以下特点:(1)试点碳市场主要采用“控排目标+历史排放”的方法设定纳入门槛,即各试点碳市场主要以所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等为依据,并结合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历史数据设定纳入门槛,即纳入门槛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排放情况等密切相关;另外,天津、湖北、广东等碳市场还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评估了本地区未来排放趋势以及目标减排量,为科学设定纳入门槛提供理论支撑和验证;(2)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基准年(年段)不同,并且除北京碳市场以基准年段内的年均排放量为纳入门槛外,其他试点碳市场均选择基准年段内“任一年达标排放量”为纳入门槛,表现出各碳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控排力度的差异;(3)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不同,深圳碳市场纳入门槛最低,即3000吨Co2当量/年及以上,湖北碳市场纳入门槛为年综合能耗在6万吨标煤(相当于年排放量约为15万吨Co2当量)及以上,是试点碳市场中最高的纳入门槛;北京、深圳等地区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较低,地区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总量相对较少,同时为了保证碳市场具有一定的排放总量,因此,北京、深圳碳市场的纳入门槛较低。湖北省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高,大型重化工业企业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较高,所以湖北碳市场的纳入门槛较高;(4)各试点碳市场均纳入了高排放产业企业,排放门槛不同直接导致碳市场覆盖行业和企业不同,并且部分碳市场纳入行业种类和企业数量随着碳市场的发展不断增加,表明政府采用碳市场控制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碳市场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核查(mRV)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对纳入门槛的要求

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是全国碳市场设计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管理办法规定,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认后向社会公布。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适当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由此可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的管理体系及其责任和权利,以及纳入门槛的设定程序;具体地说:(1)构建两级管理体系设定和管理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即由国务院碳交易管理部门(即国家发改委)和省级碳交易管理部门(即省级发改委)负责设定和管理纳入门槛;(2)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最终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并负责最终确认和公布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3)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在设定纳入门槛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根据所辖地区情况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纳入门槛,但该纳入门槛必须需要经过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这样有助于缓解地方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矛盾,并使设定的纳入门槛更加符合地方温室气体控排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强;(4)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纳入门槛必须比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设定的纳入门槛更严格;(5)全国碳市场的纳入门槛设定程序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设定重点排放单位标准,第二步是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所辖地区情况和国家设定的重点排放单位标准提出辖区内的纳入门槛,第三步是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最终批准和公布纳入门槛和相关的重点排放单位。

三、欧盟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

欧盟碳市场(eUet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建设和发展,其纳入门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eUetS启动之初,就碳市场纳入门槛而言,eUetS规定装机超过20mw的燃烧设施(发电、制造业等),排放超过50吨Co2当量/天的石灰生产设施、排放超过20吨Co2当量/天的玻璃生产设施,以及排放超过20吨Co2当量/天的矿业生产设施均强制纳入eUetS。在eUetS第一阶段(2005―2007年),eUetS纳入的排放设施分布在发电,炼油、炼焦、钢铁,水泥、玻璃,陶瓷和造纸等行业。eUetS计划2012年纳入航空行业,但由于全球航空组织等联合抵制,航空业目前尚未纳入eUetS。在eUetS第三阶段(2013―2020年),eUetS纳入行业将增加石化、化工、合成氨、有色和冶炼等部门,并根据各行业的特点设定了以排放量或产量为基准的纳入门槛[1],例如,产能为2.5吨/小时的生产粗铁(粗钢)的设施,产能为20吨/天的造纸设施等。另外,在eUetS第一阶段(2005―2007年)、第二阶段(2008―2012年)只纳入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第三阶段(2013―2020年)开始eUetS将纳入全部温室气体。eUetS已纳入约5000家公司的11500个排放设施,覆盖欧洲地区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和43%的温室气体排放。从eUetS设定的纳入门槛可以看出:(1)不同行业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纳入门槛;(2)随着碳市场发展阶段和成熟度不同纳入门槛不同,从而覆盖范围也不同;(3)设定的纳入门槛应使碳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在设施排放情况缺失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能源消耗量、设施功率或者产能等实物量形式作为纳入门槛。由此可见,eUetS纳入门槛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行业发展、减排目标、排放数据基础和碳市场管控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和要求等因素。

四、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原则

由于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和行业企业相对较多,加之各地区和各行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产业结构、排放情况、减排成本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与单一试点地区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有所不同,结合上述对我国试点碳市场和eUetS纳入门槛的总结和分析,下面就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原则与要求进行讨论。

(一)构建高效的mRV体系,夯实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基础

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是设定碳市场纳入门槛的基础,是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的保障,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mRV)体系,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使得主管部门可以完整、准确、及时的掌握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为了构建高效的mRV体系,夯实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基础,首先,应构建高效的mRV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机构相应的职责和权利。二是加强支撑mRV体系的政策法体系建设,制定mRV体系建设规划,依据建设规划制定和出台mRV管理办法细则,建立和不断完善mRV体系技术和规范标准,建立和完善mRV体系运行监督评估机制。三是既要加强政府对温室气体数据的监管,又要加强企业内部温室气体数据管理。政府机构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及复核、执法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建立统一的排放数据直报电子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管理,加强对重点企业排放mRV工作的管理,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市场化等;同时,企业也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加强排放数据内部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档案管理体系,适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和交易信息等。四是加强对mRV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政府、重点排放单位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能力建设。

(二)体现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

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和行业多且其经济发展和排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设定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不能“一刀切”,应在保证完成各地区碳市场减排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设定合理的纳入门槛。例如,第三产业为主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纳入门槛可以较低,而第二产业为主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纳入门槛可以相对较高;同一行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纳入门槛可以较低,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纳入门槛可以较高;高耗能企业纳入门槛可以相对较低,而低耗能企业纳入门槛可以相对较高。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设定纳入门槛时,还必须慎重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合理划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例如,虽然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均GDp都超过1万美元,但实际上两者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可能并不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由此可见,用人均GDp来划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可能不适合设定碳市场纳入门槛,必须探索适用于碳市场的划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标准,该标准既能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又能反映地区环境因素。二是设定纳入门槛时如何既能体现地区和行业差异性,又能保证配额同质化。制定纳入门槛时要求体现地区和行业差异性主要是为了缓解减排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排放配额价格尽可能真实反映减排成本。但是,在考虑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性时,不可避免地参入主观因素。如果在设定纳入门槛过程中过多参入主观因素,可能使排放配额价值的分化,不利于碳市场合理发现排放配额价格。因此,全国碳市场主管部门在设定碳市场纳入门槛时要加强监督和指导,掌控设定纳入门槛差异性的尺度,保障设定纳入门槛不发生大的偏差。三是在设定各地区、各行业纳入门槛时选择的基准年或基准年段必须一致,否则各地区、各行业的排放量和减排目标将不具有可比性,也可能会导致碳市场排放配额分配不公和排放配额价值发生分化,致使排放配额无法合理交易。

(三)设定动态可调的纳入门槛

为了确保碳市场稳定运行,要使碳市场纳入门槛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是,随着碳市场发展逐渐成熟,随着碳市场mRV能力的增强,应该逐渐降低碳市场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门槛。逐渐降低碳市场纳入门槛有利于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和排放总量,并使得纳入门槛与地区和行业的发展水平、排放水平逐渐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有利于提高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

另外,降低碳市场纳入门槛将使一批温室气体排放相对较小、行业分布广、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市场。因此,在通过逐步降低门槛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注意地区功能定位要求,综合地区和行业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减排潜力方面的差异,考虑实施差异化政策的程度,保证设定纳入门槛的公平性;(2)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过多,可能会增加碳市场管理难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碳市场的监管和技术支撑;(3)注意与配额分配方法相匹配,确保不使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成本过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相对较长时期内(几个履约期内)保证纳入门槛的稳定性,以免频繁变更纳入门槛徒增重点排放单位负担,影响碳交易政策的延续性和公信力,以至于减弱碳市场的减排成效。

(四)“自上而下”与“自底向上”结合设定纳入门槛

“自上而下”是依据“政策―经济―排放”类模型确定纳入门槛,即根据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减排目标、人口变化趋势和能源消费及其结构变化等因素,建立排放总量模型,并预测未来排放情况以及跨区域碳市场的排放总量和相应的年度减排量,然后根据纳入碳交易的行业发展和企业排放情况,确定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自底向上”是根据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企业的具体排放情况,并结合各地区的减排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设定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自上而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减排的要求,最终确定较合理的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

总之,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要能保障碳市场的减排成效,并能反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减排潜力。设定合理的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既要因地制宜,考虑地方和行业的差异性,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得性,又要使其与碳市场覆盖范围、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方法等碳市场要素相匹配。不断探索合理设定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原则和方法,并通过不断深化试点碳市场建设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为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计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theeuropeanparliament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9

关键词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免费政策;碳核查数据;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1-0030-06

一、引言

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占世界碳排放量9成比例的约187个国家郑重承诺,共同推动全球向气候安全目标迈进。我国在全球总碳排放量中占比约25%,世界排名第1。为此,我国正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做出切实的努力。在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晤中,中国宣布将于2017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并且承诺“通过市场手段减排”。在发改委的引领下,北京等7大碳交易试点地区制定和了具备当地特色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国家气候变化司焦聚行业发展,分两批次了化工生产企业等14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1]。这些政策根据我国即将建立统一碳市场进行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现状,明确了碳核查的具体实施流程,确保了数据的真实准确,支持了碳市场的正常运营。

我国将于2017年建立统一碳市场,将面临的是一个从制度到流程的全面建立和梳理的过程,这其中的主要工作就是碳排放权初始分配配额的确定。如何在这个背景下保证碳核查工作的准确和完整对于日后整个碳核查体系的数据真实传递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

二、文献综述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是碳交易市场实现正常运营的第一个环节,内在传导机制下,对碳核查数据真实性有着深远影响[3]。付强和郑常德(2013)介绍了碳排放权分配的主要方式,包括免费方式下的祖父制和基准法以及拍卖方式,详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依据财富的分配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当在试点期内给予新进入企业和老企业共同的免费碳配额,而在试点期结束后应当引入拍卖机制的方案。[4]孙丹和马晓明(2016)则比较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等几个运营碳市场的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分配方法,表示我国在统一市场未建立、数据缺乏的当下采用免费分配中的祖父法,在市场建立的过程中向着基准法过度,以激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技术,待市场最终建立后,完全采用拍卖方式。[5]王江和王逸阳(2013)结合国际经验,认为北京地区应当实行阶段性混合初始分配方式,分区域治理、分区域确定拍卖价格,并确保碳配额的跨年度使用。陈勇和黄舒舒(2016)对华东地区确定碳配额额度的指标作了分析,通过CRitiC法建立模型计算指标的权重,并且针对各区域实际获得的指标依据模糊优选法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确立了指标分配的合理方式。[6]蒋晶晶和吴兰(2013)等对深圳市在碳配额分配工作中的行业案例作了分析,对金属压延与机械设备制造业、塑胶行业、食品饮料行业、通讯行业和印刷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做了总结,并且统计和分析了近六年来的配额指标。[7]

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初始分配方式,对碳交易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通过博弈论,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蒋晶晶(2013)研究了欧洲国家采用的分配方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设立有限理性重复博弈模型,以深圳市为为例,探究了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碳交易中需注意的制度设定等问题,利用eUetS的经验为我国碳市场制度建设提出了宝贵的经验。[8]叶飞和令狐大智志(2015)在探究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政策对制造业从业者生产情况的影响,利用双寡头古诺模型讨论在不同情势下采取的差异化分配方法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具体影响,通过系统论证,他们发现,给予低排放企业更多碳配额政策优惠会取得更佳的效果,从而社会在总体上实现减排。[9]杨仕辉和王平(2016)利用斯塔克伯格模型构建供应方和生产方的二层级低碳供应链,研究对于整个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对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减排给出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10]李健和王庆山(2015)借用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碳排放权市场中处于监管位置的碳交易所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并探析碳配额决策因子和惩罚因子与降低市场违约风险的关系。[11]

从上文可以看出许多学者都在利用博弈论模型探讨不同碳配额分配制度对于企业运营和碳减排实践产生的影响。本文试图借用前人思维,利用斯塔克伯格动态博弈模型讨论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政策对于企业碳核查工作中的数据真实性产生的影响。通过制度安排促使企业自觉确保碳核查数据的真实可靠,维持碳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营。

三、碳核查数据真实性博弈模型

相对于碳交易市场成熟稳定的欧盟、新西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仍然处在最初级的市场建立过程中[12]。与此相对应,初始碳配额分配制度不能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拍卖法,而要采用免费分配的方式慢慢扶助正常市场秩序的建立。但是,由于可交易的配额实质上相当于一种财产权益,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面对“免费搭车者”的难题。免费分配采用祖父法,主要依据是各企业自己上报的上一年度产量和每一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13]。因此,在企业自身的碳核查工作中上报更多的数据,获得额外的配额以营利,给了大多数企业弄虚作假的动机。如何更好的构筑初始碳配额制度以确保企业认真、准确的完成碳核查数据统计成为要讨论的重要课题[14]。下面就借助斯塔克伯格模型进行讨论。

为了简化计算,假设某地区有i家企业参与碳市场,同时只有一个市场监管者。市场参与者企业与市场监管方政府签署代表共同意志的合同设定提交数据的制度和流程。报告期,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即碳排放量)设为ei(i=1,2……n)。由于存在逐利动机,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提交的数量必然大于等于管理者分配的额度,所以设ai(i=1,2……n)为管理者分配额占企业提交数额的百分比[15]。两者之差多出的部分则由企业自身负责相关的减排工作,碳交易市场中这部分的减排总量为:

设每单位碳排放权的价格为p,则我们可知单个企业在碳交易之中可能获得的收益大概为:

管理者的收益我们用效用函数来衡量,设bi(i=1,2……n)为管理者对每个企业的偏好水平,且b=1,它同时反映了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的政策类型,即若bi≠bj(i,j=1,2……n),则表示政府采取非平均主义政策,对每个企业给予差异化的政策优惠。反之,则为平均主义,所有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一致。因此,管理者的收益是:

企业进行碳核查并提交碳排放数量的过程中产生的惩罚成本设为C(i=1,2……n),意指恶意篡改碳核查数据、多报碳排放量而受到的经济惩罚和隐形名誉损失[16]。我们设企业在碳交易中的效用函数为收益的同比例函数,为简化计算,企业的效用函数设为:

采用单调递增凸函数的形式意在体现碳排放削减工作中“污染者付费,超标即重罚”的精神主旨。其中,ei看做申报成本的系数,成本系数与企业能实现的减排效果成反比例关系。

管理者和企业的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即:

四、碳核查数据真实性博弈模型求解分析

结合斯塔克伯格模型,我们要讨论的是管理者和企业其中一方先行动,对于企业能否确保碳核查数据上报真实的影响。即分为两种情况讨论,一是政府先确定分配给各企业的碳排放额度,企业再提交自己的碳核查数据,然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统一调整(以下简称制度一);二是企业先行提交自己的碳核查数据,再由政府统一确定碳排放额度(以下简称制度二)[17]。

1.情形一:管理者先确定、企业后提交

此情形下,管理者首先根据自己的判断明确各企业应当拥有的配额比例ai,根据分配给自己的ai,企业确定自己要提交的碳核查数据ei。

逆向推导后行动者企业的反应函数,即:

求解一阶导数带入条件可得:

将(3)式代入(1)式可得政府的最优解,即:

通过拉格朗日函数求解最优解:

要满足的一阶条件为:

其中,i=1,2……n,按拉格朗日函数的一般解法,λ=0情况无解。考虑λ>0的情况,则:

经运算可得最优解a和e,达成纳什均衡。即政府指定的方案为a,在这一方案下企业决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为e。而且从以上(3)式可知,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与碳配额价格、政府分配额度正相关,与申报成本负相关。

2.情形二:企业先提交、管理者后确定

此情形下,企业先确定自己要提交的碳核查数据ei,管理者再统合考虑并明确各企业应当拥有的配额比例ai。

算法同上,先求后行动者政府的反应函数,即:

按拉格朗日函数的一般解法,情况无解。考虑λ>0的情况,则:

经运算,可得政府的反应函数:

将(14)式带回(2)式中,可得企业最优解:

一阶条件,可得:

由(14)式可知,政府分配额度与政府对各企业的偏好、其他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成正比,与自己提交的碳核查数据成反比。可以看出对存在正的外部效应,其他公司申报量的提高会激发本企业的私心,也提高自己的申报量,严重影响本企业碳核查数据的真实性。

五、政策制度的动态一致性

以上情形一和情形二都是基于博弈模型中的序贯博弈,因此,在讨论结果时要进行动态一致性分析,这里主要考虑政府制定的碳配额分配政策制度的动态一致性。

政策制度的动态一致性指的是:在信息充分和对称的条件下,一项制度既要在讨论设计阶段实现最优,也要在后面的制度执行阶段实现最优化状态[18]。因此要将情形一和情形二统一为制度一进行讨论。

制度一涉及第n期的制度制定和第n+1期的制度执行,二者一致则动态一致性达成。在情形一中,政府先行动,设计和推出碳配额分配制度,之后企业根据情况提交碳核查数据,这里可以看做政府第n期的政策制度制定。情形二中,企业先提交自己的碳核查数据,政府统一考量后再敲定碳配额分配制度,这里可以看做第n+1期的政策执行[19]。

经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制度一中政府后来调整政策制度是不可避免的,无法达成动态一致性,原因如下:

情形一中,政府第n期先敲定分配份额a,如果企业遵守合同,则在第n+1期提交碳核查数据的依据为e=。在情形二中,第n+1期,政府最优的政策制度满足(13)式,即=。要满足动态一致性,就将e带入(13)式,也就是:

而先前在第n期政府设计制度时实现最优化要满足条件(8)式:

同时满足(16)和(17)式,就可以确保第n期的制度设计与第n+1期的制度执行实现一致。但是经过讨论,动态一致性并不能保证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政府秉持平均主义精神,也就是bi=bj(i,j=1,2……n),那么只有在ci=cj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的一致,也就是政策制度的动态一致性[20]。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ci=cj不可能出现,因为每个企业拥有的自然环境、行业情况和设备技术条件都有差别,削减碳排放量的能力必然有差异,各自的申报成本不会有一致的可能。因此,ai(1)会出现动态不一致的状况,即若企业遵从第n期政府的制度安排,政府自身在第n+1期的执行阶段也会具备违背合同改行其他政策的冲动,预料到政府行为的企业也就不再会遵从签订的履约合同,在提交的碳核查数据上大肆作假以争取更大的分配份额,为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政府必然会重新统合情况调整分配方案,ai(1)将不会被执行。而在情形二中,企业为追求更大利益提交虚假碳核查数据,政府调整后的方案ai(2)正好符合实际情况以达成动态一致性。所以,若我们要保证第n期的ai(1)能够在执行阶段得到贯彻,就不得不对政府的行为加以限制,制定强制遵约的约束机制。

若政府秉持平均主义精神,还会导致其他的不合理现象。由(13)式推导得a=a,即政府给每个企业的碳交易配额完全一致,这就失去了碳交易机制削减碳排放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配额需求量大但是减排技术落后的企业,极大伤害了确保碳核查数据真实的积极性。

再者,政府的违约行为将会丧失“先发优势”。若政府给某企业的分配份额为ai*,情形一中,已知政府先设计的政策制度,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遵循(3)式,即e=a;而政府违约,预料到政府不遵守合同的企业会如情形二一般行动,提交碳核查数据遵循e=b。通过(14)式可得条件a>b,因此可知e>e。违背约定的政府行为对碳核查数据的真实性施加了不利的影响。

(2)如果政府摒弃平均主义精神,也就是b≠b(i,j=1,2……n),要满足上述(16)和(17)式实现动态一致性就要确保条件b=b和a=a的实现。这代表了两层政策内涵。其一是申报成本越低,政府越为偏好,就会对碳排放减排能力强的企业更多的优惠鼓励。其二是政府将会对所有企业给与相同的分配方案。

六、结论

在制度设计方面,要保证动态一致性,就要坚持企业先动、政府后动的政策选择,符合政策一的情况。也就是碳交易体系的运营过程中,先让企业提交自己的碳核查数据,政府再统合考量敲定碳配额的分配方案。

可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的行为会对其他企业提交的数据产生正的外部性效应,直接降低企业确保碳核查数据真实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借助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实践经验,规定企业首先提交碳核查数据,再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审慎细致的核查工作,而后分配配额[21]。

如果要采用政府先动、企业后动、政府再调整的政策方案,就要做到以下几条:首先,对政府的行为严格约束,避免政府作为政策制定方首先违约的可能;其次,政府对各企业的分配比例应该保证一致,类似于现行的许多排污费政策;最后,要摒弃平均主义精神,差异化的优惠福利才能够激发削减碳排放量的活力。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从制度设计角度,探讨了我国建立统一碳市场的当下,在碳排放权免费初始分配的总政策下,如何通过细致的制度设计激励企业自发确保碳核查数据的真实可靠,这符合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碳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营。

七、展望与建议

我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即将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核查管理机制建设是一个规模较大、内容繁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以及基层碳核查技术人员的各司其职、群策群力,最终目标是提升对于碳排放量的整体数据管理能力。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首先,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碳核查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一要分阶段制定管理机制建设规划,在碳交易市场初步建立的时候,要制定碳市场碳核查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出台碳核查管理细则,明确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报告和核查领域的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并层层落实。二要持续完善碳核查政策法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地方政府、重点企业、核查机构在碳核查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和规范,内容包括监测计划、核算报告、核查报告、复核报告、评估报告等,并针对每一个报告制定指南,具体指导实施。从而在制度层面全面、细致的确保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的真实性。

其次,建立碳核查技术支撑体系。要从从测量、报告、核查、评估四个领域落实建立碳核查技术支撑体系。具体而言,就是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碳核查技术规范体系,开发系列技术文件,内容应涉及数据收集和管理要求、上报流程和规则、核查标准和指南等。从而在技术层面通过完善的支撑体系杜绝企业对于自己提交碳核查数据的作假行为,维持碳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营。

最后,落实资金支持和开展可持续能力建设。各级政府加大对碳核查管理机制建设的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碳核查数据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我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立的当下,人员和物资的支持必不可少。如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开发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平台、制定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办法、开展第三方核查机构备案工作等。地方政府应落实对碳核查管理体系实施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我们相信,这些细致的努力一定会助力统一碳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转,避免碳排放数据的作假行为。

[参考文献]

[1]聂力.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建设[J].管理现代化,2012(6):55-57.

[2]李寿德,王家祺.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8):169-172.

[3]邹亚生,孙佳.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1(7):124-134.

[4]付强,郑长德.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及我国的选择[J].低碳经济,2013(10):152-157.

[5]孙丹,马晓明.碳配额初始分配方法研究[J].绿色经济,2016(2):81-86.

[6]陈勇,黄舒舒.华东地区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16(1):16-19.

[7]蒋晶晶,吴长兰,李用.深圳碳配额分配中的行业案例分析[J].开放导报,2013,6(3):94-98.

[8]蒋晶晶.基于有限理性重复博弈理论的碳配额分配机制研究[J].开放导报,2013,6(3):18-35.

[9]叶飞,令狐大智.双寡头竞争环境下的碳配额分配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12(12):3038-3046.

[10]杨仕辉,王平.基于碳配额政策的两级低碳供应链博弈与优化[J].控制与决策,2016(5):924-928.

[11]李健,王庆山.政策企业家视角下碳配额决策及违约惩罚的演化博弈分析[J].低碳经济,2015(9):121-126.

[12]韩鑫韬.美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金融,2010(24):32-33.

[13]ZetterbergL.BenchmarkingintheeuropeanUnionemissionstradingsystem;abatementincentives[J].energyeconomies,2014,43:218-224.

[14]ahnJ.assessmentofinitialemissionallowanceallocationmethodsintheKoreanelectricitymarket[J].energyeconomics,2014,43:244-255.

[15]JesperJ,tobiasR.allocationofCo2emissionpermits:a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ofpolicyinstruments[J].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management,2000,40(2):111-136.

[16]GangadharanL.transactioncostinpollutionmarkets:aempiricalstudy[J].Landeconomics,2000,76:601-614.

[17]朱家贤.排放权交易中的政府监管[J].经济研究参考,2010(24):32-33.

[18]王文举.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动态模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13-214.

[19]Cason,tandL.Gandgadharan.transactionsCostintradablepermitmarkets:anexperimentalStudyofpollutionmarketDesigns[J].JournalofRegulationeconomics,2003,23:145-165.

企业碳排放管理篇10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计量披露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3-0042-08

【作者简介】吴德林(1963~),江苏如皋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博士,研究方向:碳交易、碳金融、财务管理;熊楚熊(1955~),重庆人,深圳大学财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会计学;陈海鸥(1977~),湖南益阳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研究方向:碳交易、碳金融;刘婷(1981~),湖南新邵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财务部长,研究方向:会计学。

碳交易的实质是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问题。不同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结构、新能源技术运用,碳减排的成本也不尽相同。碳减排成本高的国家有可能向碳减排成本低的国家购买碳排放权;碳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就有可能向碳减排成本低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这就产生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纵观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交易的产品看,有配额型产品和项目型产品,即在总量控制下所产生的减排单位和在减排项目中所产生的减排单位。从交易的类型看,有配额型交易和项目型交易。从碳交易市场看,可分为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从市场参与者看,有供给方,如减排成本较低的排放实体、项目开发商、国际金融组织、碳基金等金融机构、咨询机构、技术开发转让商等;有需求方,如减排成本较高的排放实体在内的履约买家,包括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在内的自愿买家;还有中介机构,如经纪商、交易所和交易平台、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

由此可见,碳排放权交易在配额的分配、交易、调整、交付等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市场参与者。他们的财务状况,将最终影响利益相关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将碳排放权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对碳排放权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既有利于推动企业进行碳减排,又可以向相关利益主体提供企业完整的碳排放权信息,有利于相关利益主体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际会议准则理事会(iaSB)、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致力于碳排放权会计问题的研究。美国研究排放(污1权会计的历史最为久远。美国自199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并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后,就开始致力于排放权会计的研究。根据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的相关指南,对投机性目的以外的排放配额初始成本都以成本计量;当实际排放超过持有的配额时,应当确认一项负债,该负债以取得抵消超额排放所需额外配额的成本计量;在损益确认方面,出售配额的利得应递延到与负债有关的不确定性消除时确认;而损失则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2004年12月iaSB下辖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了《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iFRiC3)。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配额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如果政府免费提供,排放主体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以递延收益的方式确认一项政府补助;二是期末排放主体以配额偿付的排放义务确认为负债,并以配额的现行市价计量;三是与配额相关的政府补助分摊计入利润,即按递延收益处理;四是排放主体以配额偿付其排放义务或将排放配额对外出售时,应终止对其进行摊销。但是,由于计量标准差异导致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出现明显的不匹配等原因,2005年6月,iaSB决定废止iFRiC3。

从2008年开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iaSB将排放权会计作为联合开发项目,共同致力于碳排放权会计准则的制定,并达成以下共识:一是购买和无偿取得的排放权都应当确认为资产;二是企业因无偿取得配额而被要求履行的义务符合负债定义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三是配额与负债的计量无论在初始以及后续计量中都应该采用公允价值。

在欧盟,2005年至今各成员国还没有统一的碳排放权会计准则。根据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和国际排放贸易协会(ieta)2010年的联合调查结果,欧盟各成员国企业对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差异较大,企业自行选择按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碳排放权所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且大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

日本现行排放权会计实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勾交易而持有配额的会计处理。拍卖获得的配额确人为存货,以取得成本计量。投资获得的配额确认勾衍生金融工具,在无市价的情况下,以成本计量沣进行减值计算。二是以未来自用为目的而持有配额的会计处理。拍卖或购买获得的配额,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其他投资,并进行减值计算;自用而持有的配额抵消本公司排放量时,按照销售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总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iaSB、欧盟等国际组织,一是基本都认同碳排放权资产化的观点,但究竟确认为何种资产却存在争议。将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无形资产、金融工具都有其理论合哩性,但也都存在理论缺陷。二是基本认同环境负质的确认,但是在企业超额排放时确认负债,还是在企业排放时就产生现实义务确认负债,以及配额与负债的计量是否应保持一致等问题尚需探讨。二三是由于配额取得方式不同,政府的无偿分配、拍卖、排放权市场购买等形式,使得碳排放权的计量存在以成本计量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差异,并涉及到是否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计量的问题。

我国正在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对碳排放权会计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

二、碳排放权产品的本质分析

明确碳排放权的本质是研究碳排放权会计问题的前提。

(一)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分析

碳排放权最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政府之所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其意图在于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碳排放权交易,就是要使边际减排成本不同的企业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的减排。碳排放权是产权,这是经济学对排放权属性的界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产权概念并不是法律术语。但是,为了建立有效的碳市场,首先必须明确碳排放权的产权属性,而且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法律权属地位固定下来,以保障碳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转。对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解释:排放权是用益物权,即非所有权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权利;排放权是人役权,且属于人役权中的用益权,指无偿使用他人的物而不损坏或变更其物本质的权利;排放权是环境权中的环境人格权,兼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属于社会私权的一种;排放权是特别法上的物权f或称特许物权)――“环境容量使用权”。

(二)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分析

除了其本身的法律属性外,碳排放权具有明显的商品属性。在国外,将碳排放权确认为商品已成为企业的惯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成熟商品市场的特征。《京都议定书》采用的三种灵活机制,即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iet)产生的分配数量单位(aaUs),清洁发展机制(cDm)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s),联合履约机制(Ji)产生的减排单位(eRUs)以及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下的eUas,都被视为商品进行交易。这些减排单位既可以进行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远期、期货和期权交易,交易数量可以很大,价格也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碳排放权的商品属性也有其局限性。尽管碳排放权商品化已日益获得市场公认,但其固有的“等价僵局”,导致全球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难以形成。根据商品市场的划分,具有相同本质和用途的商品理应存在于同一市场之中。就碳排放权而言,每一种碳排放权的本质相同,都表示为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的权利,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在同一市场中交易。但是,实践中不同减排交易制度下排放量核算标准、碳排放量计算因子等的差异,将本质相同的碳排放权人为划分为不同的商品。结果是,一种排放权只能在与此相对应的碳交易市场中进行交易。

(三)碳排放权的货币属性分析

碳排放权具有商品特征,这就为其成为货币创造了条件。碳排放权的货币特性主要有:第一,排放权的价值建立在国际协议或政府信用基础之上,碳信用是由政府或国际组织通过法律程序认可的。第二,全球碳交易市场具有与货币市场相似的过程。第三,碳排放权可以“存储”和“借贷”,具有与货币相似特征。第四,碳信用具有稀缺性。第五,碳信用具有了广泛的接受性。

三、碳排放权会计的基本原则

为提供高质量的碳排放权会计信息,对碳排放权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就应该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根据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碳排放权会计核算和报告时,必须同时满足如下要求:一是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如实反映碳排放权分配、交易、调整、交付等活动,保证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是相关性原则。要求提供的碳排放权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能够成为利益相关者决策的依据。这就要求企业准确反映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与效益以及减排成效。三是明晰性原则。要求采用清晰明了的方式反映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如除了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计量结果外,还应借助表外披露的方式补充反映无法确认和计量的非财务影响。四是可比性原则。要求对碳排放权交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如确需变更,应当在附注中说明。根据企业持有配额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当企业持有配额的目的发生变化时,则必须披露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的原因及其影响。五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明确不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共同本质。尽管碳排放权在不同的机制下表现的形式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代表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的权利,所以应该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六是重要性原则。要求披露对企业产生重要财务影响的碳排放权交易。对为交易而持有的配额,必须对配额的分配、交易、调整、交付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而对于为履行义务而持有的配额,企业应简化处理,只应该确认减排或超排的财务影响。七是谨慎性原则。要求谨慎地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由于配额在年终要面临按照实际工业增加值进行调整,所以就要充分估计超排情况下的损失,尽可能地利用多方面资料进行合理的估计。八是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反映碳排放权交易的财务影响。

四、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目前,一方面,国内外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会计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无法反映其对企业的综合财务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碳排放权本质认识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实务中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化。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就是要对配额、核证减排量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同时,碳交易制度设计的特点决定了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内容。

但是,有些企业可能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来降低减排成本,充分发挥配额的交易功能;有的企业则通过采用低碳燃料、低碳技术来降低碳排放,配额仅仅用来履行期末交付义务。显然,配额的交易与否,与其持有配额的目的密切相关。当然,对不同持有目的配额,其会计处理也不尽相同。

(一)为交易而持有配额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1.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是碳排放权会计的基础。由于对碳排放权本质和特征的认识差异,对碳排放权的资产类别有存货、无形资产、金融工具、捐赠资产四种观点。一是从配额年度分配与交付的角度看,排放权可以确认为流动资产一存货,但碳排放权本身并不符合存货的定义,碳排放权的信用本质也与存货的实体价值不符。二是从碳排放权的配额分配看,可以将其视为无形资产,但碳排放权的交付义务特征明显不同于商标权、经营许可权等无形资产。碳排放资产与碳排放负债在计量和报告方面也并不匹配,因此将碳排放权作为无形资产也存在问题。三是从碳排放权既可以现货交易,也可以进行远期、期货、期权交易等方面来看,它具有与金融工具相似的特征,可以视为金融工具。但是,碳排放权期货、期权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碳排放权交易中的价格风险、降低减排成本。而碳排放权的本质却是履行碳减排的义务的凭证。碳排放权与其持有者之间并无特定的权益关系。四是从碳排放权免费分配来看,将其视为捐赠资产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碳排放权本质是企业的一种义务,政府免费分配的碳排放权与“捐赠资产”存在重大的差别。

总之,将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无形资产”、“金融工具”和“捐赠资产”等资产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固有的缺陷,正是这些缺陷制约了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并阻碍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制定的进程。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根据碳排放权的交易情况,为交易而持有的配额显然满足这一定义的要求。因此,应该专门设置“碳排放权”会计科目核算碳排放权资产,在该科目下设置配额和核证减排量等二级会计科目。设置该科目,有利于更有效的评估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与效益情况。

2.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

企业持有配额的目的是为了交易,交易就需要明确配额的价格。这就需要研究配额的会计计量问题。任何会计计量都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构成。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这已成为会计领域的共识。由于不同的计量属性会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有必要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目的和特点对配额的计量属性进行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属性为辅的混合计量模式。其中,配额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易于操作。对于期初获得初始分配的碳排放权,按取得的历史成本确认。免费取得时,采用名义价格计价,记为0;拍卖会产生价格,可以直接采用其购买成本作为配额的入账价值。碳排放权到期时,交付与排放量相当的排放许可证不用记账。在现实中,只要企业的碳排放量没有超过配额的数量,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负债和费用,唯一的成本是企业购买超排配额所必须支付的价格。虽然历史成本计量核算简单,但其不能正确反映碳排放权的市场价值,导致不同来源的配额会计确认和计量缺乏统一性,忽视了碳排放负债的存在,忽视了配额的市场交易情况。

针对历史成本法的缺陷,有人认为配额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碳排放权计量的代表,当属FaSB下属的会计准则解释委员会(iFRiC)的《iFRiC3:排放权》。iFRiC3指出,初始分配的配额应该根据iaS38确认为无形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活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允价值是较合理的选择。在不够活跃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非市场信息进行公允价值估计。

总之,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都应该确认配额的市场价值。只有采用市场价值,才能将碳减排的边际成本与持有的碳排放权的当前边际成本进行比较。

3.碳排放负债的会计确认

政府免费分配的配额,对企业而言,是收益还是负债?也就是说,如何确认碳资产的对应科目,以正确反映配额分配对企业的财务影响。一旦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获得配额的条件是企业与政府之间形成不可撤销的承诺。这种与传统负债的本质并没有根本区别。一般情况下,为了限制企业的排放行为,企业获得的配额要低于实际的排放。如果企业继续按照原来的水平排放,则必须购买额外的配额,而购买配额必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配额是强加于企业的义务,企业必须在期末交付与排放相应的配额数量,否则将遭受惩罚。政府之所以在排放之前分配配额,就是建立活跃的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配额的交易降低企业未来的遵约成本。

4.为交易而持有配额的会计处理

(二)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1.关于会计的确认

从会计确认的具体操作过程来看,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应该确认哪些项目。这一问题目前的答案是“交易观”,即凡是交易或事项确实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了影响,就应该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系统中得到反映。假定期初获得配额刚好与期末交付的配额相同,即企业持有仅仅为履行减排义务的配额,没有交易功能的配额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因此,为履行义务而持有的配额不应该在会计中进行确认。同样,负债是一种现实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将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对于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的企业而言,只要企业的碳排放量与持有的配额相当,配额交付义务的履行就不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也不会形成企业的现实义务。此时,碳排放负债并不存在。

2.持有配额与实际排放量差额的处理

只有在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与配额不相等的情况下,才需要对其差额进行处理。如果排放量超过了配额的数量,则企业必须购买与超排量相当的配额。此时,支付的配额成本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减排,则会产生多余的配额,增加企业的资产和收益。在会计处理中,超排或减排只能在年末计算,为了简化账务处理,将其计入管理费用或单独设置“碳排放权损益”。“碳排放权损益”账户,在期末时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单独设置碳排放权账户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获取企业减排绩效方面的信息。

3.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的会计处理

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的企业,在配额分配、配额调整时,不需要确认相应的碳资产和碳排放负债,只需在期末交付配额时,确认超排对当期费用影响或减排对当期收入的影响。其会计处理见表2。

五、碳排放权的会计报告与披露

为了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实反映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信息,满足其决策的需要,需要在年度报告(管理层报告部分)中,披露碳排放权交易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必要的信息。同时,应将己经进行确认和计量的碳排放权配额、碳排放负债等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碳排放权损益在利润表中列报;碳排放权配额出售收到的现金以及购买配额支付的现金应在现金流量表中列报;碳排放量的核算以及碳排放负债等则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在年度报告(管理层报告部分)中,应披露碳排放管制及碳排放权交易对经营及战略影响的分析与评估,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安排下企业制定的碳排放管理战略,企业面临的碳排放管制风险,低碳技术研发、低碳能源开发以及低碳产品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与机遇,等等。在会计报表附注部分,一是要披露碳排放权交易核算会计政策,包括碳排放权确认、计量与报告的方法,选择的科目,计量的方式和会计处理原则,如果会计政策出现变更,需要在附注中做出说明。二是碳排放权持有及变动情况。期初、期末拥有的碳排放权余额,取得碳排放权(包括无偿分配取得、拍卖取得、交易购入等)的方式及数量,年度碳排放权变化情况(包括交易变动及年度调整变动等情况)以及企业碳排放权履约递交情况等。三是披露碳排放信息,包括企业碳排放的监测计划、碳排放清单年度报告及第_一方机构出具的核查报告。六、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案例及深圳实践

(一)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案例

案例1:为交易而持有配额的会计处理

a公司是一家参与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的公司,其分配的配额在活跃的市场上进行交易。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规定的履约期间与公司的报告期间一致。现假定:

(1)2012年1月1日政府免费分配11000吨C02的配额给a公司,或者a公司从市场拍卖获得11000吨C02的配额,当时的配额市价是10元/吨。

(2)第六个月,a公司排放了5500吨Co2,预计全年总排放量为12000吨Co2。

(3)第七个月,a公司出售6000吨配额,当时的市价是12人民币/吨。

(4)12月,政府根据a公司期末的工业增加值调整配额,配额增加1000吨,配额市价10元/吨。

(5)12月31日,a公司实际排放12500吨Co,a公司从市场上购买6500吨排放配额,当时的市价是11元/吨。

a公司向政府交付与其排放量相当的配额以履行其减排义务。具体会计处理见表3。

案例2: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的会计处理

a公司是一家参与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的公司。履约期间与公司的报告期间一致。现假定:

(1)2012年1月1日政府免费分配11000吨Co2的配额给a公司,或者a公司从市场拍卖获得11000吨Co2的配额,当时的配额市价是10元/吨。

(2)12月,政府根据a公司期末的工业增加值调整配额,配额增加1000吨,配额市价10人民币/吨。

(3)12月31日,a公司实际排放12500吨Co2。a公司从市场上购买500吨排放配额,当时的市价是11元/吨。若a公司实际排放11500吨Co2,a公司可卖出500吨排放配额,当时的市价是11元/吨。

a公司向政府交付与其排放量相当的配额以履行其减排义务。假定a公司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则只需确认超排或减排的财务影响,具体会计处理见表4。

由上述2个案例的分析可知,在超排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配额交易与否,将影响企业的减排成本。为交易而持有配额的企业,尽管超排,仍然获得了500元的收益;为履行义务而持有配额的企业则必须承担5500元的支出。这反映了碳排放权交易在降低减排成本方面的作用,也充分证明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的合理性。

(二)深圳碳排放权会计实践

相对于欧盟的绝对碳减排的总量控制,深圳要实现的是碳强度减排目标下的总量控制,并且每年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业增加值数据对配额进行调整。为实现全市碳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深圳市人大通过立法要求碳排放主体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作为交易产品,以碳排放权为主,即由政府发放给管控对象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同时经国家发改委签发、深圳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认可的减排项目类型产生的基于项目的核证减排量作为补充交易产品。

深圳碳排放权会计的对象也主要为配额和核证减排量。其中,配额分配工作是碳交易市场建设中的关键及难点环节,配额分配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机制的有效性和碳排放权资源的配置效率。深圳配额的分配原则是按碳排放强度分配,企业碳强度越高,要求的碳强度下降率越大;企业碳强度越低,要求的碳强度下降率越小。具体分配时,充分考虑城市竞争力、产业政策、行业特点及其减排潜力、强制减排企业的历史排放量、其碳排放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企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和未来减排目标等因素。碳排放强度低于其行业平均水平的强制减排企业,减排目标相对宽松。反之,碳排放强度高于其行业平均水平的,配额分配相对较紧。同时,在碳交易试点期间,实行配额免费分配,今后逐步过渡到配额的拍卖,不断提高拍卖配额的比例。同时,根据深圳碳交易体系的设计,控排单位可使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发的、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认可的核证减排量(CCeR)来履行履约义务,抵消年度碳排放量,但对抵消比例进行了规定。

对于排放权的本质属性,2012年10月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和正在制定的《深圳市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涉及到对其的考虑,认可其为无形资源的所有权,也就是说,碳排放权是企业的资产,即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