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4:36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系统目标设定;系统规划;统安全设计

污水处理是消除污染、化害为利、造福于民的产业,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资金有限,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缺乏先进的管理,不能充分利用生产设备,污水处理的成本较高,致使尚有60%以上的污水得不到应有的处理。也就是说,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目前我国尚无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国外优秀的此类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由于体制和管理模式等差异并不适合我国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需求,因此专业性的污水处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只能自主开发。同时,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和管理数据量大,数据之间关系复杂,如果不根据污水处理实际情况采用生产及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将很难保证生产合理运行,更无法提高污水处理的劳动生产率,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系统目标

系统目标包括:(1)建立企业各部门工作站的网络结构,组成企业网络信息系统。(2)建立污水处理厂信息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建立企业年度计划,平衡物料计划及产能计划,对月生产计划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和控制工艺运行及建立企业财务电算化,对企业的人力、设备、物料、生产方法这四个企业基本要素进行综合平衡管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3)提供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为决策层提供分析和解决依据。(4)建立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档案数据库。(5)实现水质监测分析。(6)实现厂务信息管理:对企业的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完善的管理。(7)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及设备资源共享。(8)建立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9)建立与外部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逐步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需求。

二、信息管理系统目标设定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数据管理与分析、物料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综合查询、档案管理等子系统模块。每个系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1)数据管理与分析。实时采集生产数据;通过生产数据分析当前的生产状况;管理历史生产数据。(2)物料库存量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按时、按量、按品种成套齐备,经济合理地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资的供应;提高库存的管理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物资消耗,减少产品成本,提高物资利用率。(3)生产计划。生成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指导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与控制;用计算机处理计划过程中的大量信息,使计划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协调可用资源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差距,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合理安排制造资源,高效低耗地组织生产;实现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生产计划。(4)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处理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核算、折旧计提以及登记固定资产等业务;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固定资产项目。(5)设备管理。对设备情况进行监控,建立设备档案管理。(6)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员的考勤考核等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7)综合查询。对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进行查询;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查询权限。(8)档案管理。类目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对所有档案根据年度、分类号与保存期限等组卷信息进行修改、追加、删除、插入、分类、序号调整等。

三、系统规划方案

该系统采用Client/Server、Browser/Server结构,采用了最先进的三层结构设计,使应用层和数据库逻辑分离,进而使核心数据库更安全,升级和扩展可不受原系统的局限。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数据库是SQLServer2000,中间层服务器和客户端开发语言为VB6.0。

(一)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1)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基本而又关键的一步,要实现信息通讯与共享,必须规范信息技术标准。(2)系统的实用性、稳定和可靠性,系统建设要以满足工作的业务需求为首要目标,建设方案以实际可接受能力为尺度,避免盲目追求新技术。系统中的软硬件及信息资源要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系统必须可靠地长期安全运行,即系统的设计必须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厂商的技术服务与维护响应能力、备件供应能力等方面考虑,使得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少,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应急的工作方案和对策。(3)系统的安全性。遵循有关信息安全标准,系统具有很强的安全防卫机制,应提供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泄露,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4)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系统的设计要保证软件兼容的情况下,利用最小代价,使网络系统结构平滑过渡到新的网络结构体系,可以灵活扩充。系统能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现程序与处理数据分离,处理数据的变化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软件,如表格、数据结构的定义,既满足上级的要求,又满足用户自己的特殊需要,用户可以灵活定义和变化。

(二)网络结构

网络主要由企业内部网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根据企业用户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在网络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目前先进成熟的快速以太网技术,以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这样,用户在外地也可通过公众网访问本信息系统。网络设计的目标是:(1)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因此单机损坏对整个系统无影响;(2)采用高容错技术,系统可以不间断的运;(3)星型布线使站点不受限制,在站点增加、减少的情况下,系统不停机;(4)采用实用的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5)服务器采用易于管理的windowsnt系统;(6)客户端采用方便实用的windows98、2000和Xp。

(三)intranet/web开放平台为核心

intranet是企业内部网络,它既可以独立自成体系,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接入方式成为intranet的一部分。intranet的技术基础是web技术,自它问世以来,很快发展成为兼有很多intranet服务功能的集合体,其优点之一是它的协议和技术标准的公开性,不局限于任何硬件平台或操作系统,并可以同时支持多种机型和操作系统平台。web采用的是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使用的文档格式是HtmL。这种公开的和文档格式保证了数据在各种平台、不同浏览器下的一致性。web浏览器具有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任何人只需要移动鼠标就可以在信息的海洋里漫游,和现有的任何一种办公自动化软件相比,它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windowsntServer。该系统为各种组织的计算环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方案。从文件/打印操作,到intranet和internet服务,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支持,所有的服务被嵌入操作系统。从基本点着手,windowsntServer设计成为最具有集成性,完整性和便捷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并提供了对关键任务应用程序所必备的评测性,可靠性和管理性。

2、数据库系统SQLServer2000。SQLServer2000是一个综合的分布式管理框架结构,允许你集中地管理组织机构中所有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增强的基于windows的管理工具和强大的基于服务器的作业日程安排,你可以直观地控制多个服务器,并且实现分布式环境命令构成的远程操作的自动执行。考虑到与internet的集成,SQLServer还提供了高性能的web页面信息访问机制。它的新组件webassistant能使你通过多种方式利用SQL数据推广你的web服务,允许在一个私有intranet网或在世界范围网(internet)的web上分发公司数据。

3、客户端系统软件。客户端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ntworkstation4.0或windows98中文版。

(五)系统安全策略

现代企业信息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安全监控能力,既能抵御外部的侵扰,又能根据信息保密程度,对内部用户进行权限控制。mRp2采用系统整体安全策略,从用户意识、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等各个方面来保证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地安全运行。

1、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原则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系统设计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和用户的密切配合。所以,在考虑mRp2的安全策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增强各级领导、系统管理人员和所有用户的安全意识,制定系统安全管理规范,并监督执行,定期检查;提供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提供应用系统安全保护措施。

2、系统安全设计模式在系统设计方面,应采用的系统整体安全策略如图1所示。

3、网络级安全控制能够与internet相联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资源共享、协议通用和互联方便,但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对矛盾:在对外界以及远地的和移动员工开放企业内部网络,同时必须保护企业的机密信息竞争对手、黑客和不法分子的入侵。为此,必须解决网络级的安全控制问题。一般可从三方面来考虑。(1)系统安全。系统安全包括管理员的账户与密码、数据库存取权限、e-mail等方面的问题。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各厂家已对安全问题作了充分的考虑,关键是用户如何加强管理,如重要场合的出入、系统管理员的素质、账户管理策略等。(2)信息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别的信息进行加密。(3)网络安全。通常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防火墙是一种将内部网与intranet相隔离的方法。它能保证上内部网与外界通信的同进,减少来自外界病毒的侵扰。防火墙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和基于的防火墙。大多数路由器都支持防火墙软件,这种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软件适用于整个网络。

4、系统级安全策略。(1)口令:口令识别是一种低成本、易实现的用户识别技术,在信息系统内广泛地使用。在口令识别机制中,信息系统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用户标识和一个用户口令。用户标识唯一确定一个用户,是公开的;口令用于证实用户,是保密的。用户要注册进入系统中,必须先向系统提交其用户标识和口令,系统根据用户技术标识判断其是否为注册用户,再根据口令决定是否让其注册。(2)访问权限控制。访问权限控制技术是在保护资源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以访问控制表的形式来规定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设备等访问权限(读、写、存、删除等)。(3)充分利用windowsnt的安全策略:包括域用户管理、服务器镜象和磁盘镜象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等。(4)(proxy)安全策略:使用该策略可以防止没有授权的用户连接到企业内部网;与nt的用户验证相结合,使管理员能够设置何人使用intranet以及使用哪些服务;通过ip地址或域来防止对限制站点的访问。(5)充分利用数据管理系统提供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验证、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设置等。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服务;C#程序设计;SQL2008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8-007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大院校在网络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某校在2011年网络管理中心成立并且网络硬件设备建成之前,利用网络技术服务与管理训练工作仍然是一片空白。所以研究并开发一套培训教学管理服务系统,用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学生的教学训练和管理提供新的网络技术支撑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主要内容

一是为网上教学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网上教学是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教师可以在系统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管理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编辑课件、在线考试、批改作业、组织在线答疑、建设精品课程、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查看课程内容、提交作业、参加在线测试、查看学习成绩、协作学习和交流、参与交流、观看相关内容的视频等。

二是为网上管理和保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教学训练管理和保障工作是训练的中心工作,而教学训练计划、成绩统计、成绩评定等工作很多靠手工作业进行统计管理,这需要许多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培训内容、培训项目、学生增多,毕业学生的资料也不断增加,一次培训下来就有上千张表,统计困难且容易出错,查找学生情况、统计学生的信息更不方便,再靠手工作业也难以适应现代化训练的需要[1]。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子模块提供了一种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填表、查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促进报表、统计数字的规范化;降低教务管理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保障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2总体设计

系统运行在校园局域网硬件基础上,使用两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采取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物理分离,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保证数据库安全。如图1所示(虚线部分)。

系统采用VisualStudio2008作为开发环境,使用实现。数据库设计使用SQLServer2008,主要有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装备器材和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

2.1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自上而下分为访问层、应用层(应用支撑、消息传递)和服务层3个层面。如图2所示。

2.2web系统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

2.3系统设计思想

如图4所示。

2.4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本系统的实际需求,可以将系统划分为用户身份验证模块、教学训练、教务管理、教学保障、人员管理、数字图书馆6个主模块,各个部分的具体功能的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5所示。

3子系统技术方案

3.1用户身份验证模块

采用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系统提供web服务的统一接口,通过数字签名和加密等技术手段发送消息,保证web服务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安全性等需求。

3.2教学训练子系统的设计

3.2.1功能和特点

教学训练子系统实现网络课堂、网络学习考试、视频点播、精品课程等教学功能。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制作好的网络课程,利用编辑好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进行授课。同时,教学平台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教师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作业、训练,参加考试。师生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答疑中心和交流中心,使得师生的交互更加丰富和有效。

3.2.2系统分析与设计

1)总体功能设计

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网络课程模块、学习考试模块、视频点播模块、精品课程管理模块。

2)系统结构设计

如图6所示。

3)主要模块流程图

网络课程模块:主要是通过网络实时面向学生授课。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学习考试模块: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需要给学生提供训练题、布置作业和进行考试。模块程序流程如图8所示。

视频点播模块:是利用网络上的视频学习资源供学生在线或是下载进行学习,也可以上传至网上,通过审核后给其他人学习。模块程序流程如图9所示。

精品课程模块:它主要由三个子模块组成,包括教师简介,教学内容,在线答疑。模块功能组成。

精品课程模块程序流程如图10所示:

4结论

本文提出的教学管理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基于.net开发平台,利用网络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均已得到应用和实现。本系统将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3

关键词:电子文档控制方案管理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量的文本文件、图形文件、表格文件、影像文件等电子文档信息不仅包括企业秘密,更有甚者还包括国家秘密在网络上共享和传播,为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同时也增加了重要信息泄密的风险。在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电子文档安全工作应当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1.电子文档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电子文档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主要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它看得见,摸不着,在一般管理模式下,通常依赖保密管理制度强制实施,辅以人工监管手段来达到防护电子文档的安全,但这给日常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风险。它的易传播、易扩散性也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享在局域网上的文件夹及文件没有加密措施;

  (2)分散的输出方式不利于安全管理;

  (3)复印、打印设备使用权限难以控制;

  (4)打印审批存在效率低、难以记录的问题;

  (5)涉密文件的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严重依赖于人工;

  (7)终端用户的日常操作和网络行为没有监控和审计管理,难以形成全面、细致的日志审计和统计报表输出。

  (8)恶意文件/病毒通过U盘、光盘、网络轻易进入系统,导致文档数据丢失。

    1.1此外,还有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泄密。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泄密行为呈上升趋势。一个恶意的泄密事件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轻则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补救,重则将会使一个企业置之死地。权威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对电子文档都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企业对于信息有保护措施的不到3%。一些机密性的资料,电子文档轻易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移动硬盘泄密到网络外部。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调查显示:有超过85%的安全威胁来自组织内部,而内部网络各种安全漏洞造成的损失中,30%-40%是由电子文件的泄露造成的,而在Fortune(财富杂志)排名前1000家的公司中,每次电子文件泄露所造成的损失平均是50万美元。

  2.电子文档安全有效控制方案

    为了更有效防止电子文档的泄密,就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方案,保障最核心的电子文档的安全。

  2.1以授权管理作控制

  通过技术手段对文档的查看、下载、打印、修改、删除等权限进行控制,严防泄密,提高保密安全管理水平,变分散、无序的设备输出管理为集中而有序的监控管理。设备使用、用户权限可控,避免非授权使用设备,用户权限可管理。对使用者进行权限设定,来控制其是否有复印、打印、彩色输出等权限,并且还可通过设定配额以控制输出;使用者可通过身份认证进行文件输出;打印机、复印机等输出设备平时处于锁定状态,非授权人员无法使用复印及打印功能。

  2.2以数据文档安全为核心

  对指定进程和特定文档其创建,编辑,保存自动加密,非授权用户无法明文打开特定文档;打印输出采取闭环管理,文件需要先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通过身份认证,自动嵌入条码打印输出,通过条码进行自动化快速文件回收,全面记录文件打印、审批、回收等全周期信息,确保打印出的即为经过审批的,且打印内容与审批内容一致,打印者即为得到打印输出文件的第一人;做到安全打印,避免文件丢失、敏感信息泄露,确保打印内容与审批内容一致,避免误操作,减少浪费,自动负载均衡,减少排队。

  2.3以监控审计作追查

  特定管理人员可查看打印复印日志,可以全程追溯文件生存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柱形图饼状图等方式,直观的显示任一时间段内,输出设备的使用负荷、部门输出、个人输出情况。全面而详尽的电子化日志记录,变纸质人工登记为自动电子化日志记录,且信息更为全面,便于日后审计和追溯。

  3.电子文档安全系统功能及技术阐述

  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是根据电子文档安全有效控制方案详细设计出的一套管理系统,主要应包括以下功能:

  3.1安全认证:采用口令加USBKeY等方式通过管理控制台对登录系统进行进行身份认证控制,不同的身份在服务器上有不同的存储区。通过此管理方式,可满足一人一台、一人多台及多人一台使用电脑的实际情况。

  3.2文档管理:采用文档标密和定密的方式,对文档起草、批准、审批和审核全生命周期进行控制。对不同性质的部门、用户和用户组制定不同的权限策略,文档创建时按策略标记文档权限属性,属性包括创建者、可使用的部门和用户列表。

  3.3安全存储:提供网络硬盘功能,对加密的电子文档上传服务器进行集中存储,进而实现对本地涉密电子文档的备份。只有数据拥有者能查看和使用,即使其它合法用户也不能查看和使用他人的数据。

  3.4人员管理:对系统中所有用户按照人员岗位职责及涉密范围进行统一的密级管理。采用人员定密的方式对用户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非密四种。针对不同密级用户,可配置强制加密策略,在文件交换时,文件不能由高密级用户传到低密级用户。

  3.5文档流转:根据人员密级和文档的密级,严格控制文档流转过程,防止合法用户对文档进行非法操作。文件对内部或外部协同流转时,需提交文档审核申请修改文件权限,审核的文件副本和操作记录日志,保障内部文档安全顺畅流转;外部发送文档的安全协同。

  3.6文档输出打印:电子文档打印输出需要通过部门或上级领导的审核通过后,才能将电子文档进行刻录或U盘导出,导出形式可以根据保密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对电子文件打印输出执行严格的打印申请、审批流转,对涉密文件输出纸张采用数字水印技术,自动嵌入条码打印输出,用户刷卡输出,严格执行安全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对于打印管理的要求。

3.7安全管理与审计:根据安全保密管理规章制度设置系统提供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元和安全审计员三员,不同管理员的权限设置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确保系统满足“三权分立”原则,各行其职,各尽其责。系统管理员单独查看某个文件的操作历史,安全保密管理员查看整个文件夹的操作历史,安全审计员查看整个系统所有用户的操作历史。

   3.8病毒扫描防护:实现病毒扫描引擎,上传文件,均会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病毒,会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

   总之,做文档安全的目的是为涉密电子文档的管理提供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防止内部重要电子文档被泄密,实现了对电子文档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结束语: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方案设计;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其生命周期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不仅是保证设备完好的关键,也与临床应用是否安全有效密切相关,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医疗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繁重,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3]。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使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还可促进医院设备管理向精细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医院能够利用最优的医疗设备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背景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只有通过多元化的科学管理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5]。通过对如东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发现需要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1)医疗设备维修时间长[6]。一方面由于医疗设备技术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导致维修人员检修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无专门的配件管理,工程师在遇到需要更换配件时,一般采用现购置方法,且产生费用的维修报批时间长,从而延长了维修时间。(2)维修管理项目种类繁多,内容琐碎。医疗设备相关记录需要使用大量的纸张,且以手工记录为主,记录的文档不便于查询和保存,给设备维修管理和总结分析带来了不便。(3)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缺乏计划性,预防性维修工作盲目[7]。(4)各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工的思想”,维修工具简陋,导致工程师只能做一些简单维修,遇到有难度的维修只能求助厂商工程师[8]。而长期依赖厂商工程师又会导致医院处于被动地位,出现维修响应不及时,维修费用高等问题。(5)使用科室无法实时监督设备维修状况,各科室之间得不到良好沟通,影响临床科室正常使用[9]。医院需要一个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相关记录信息,合理分配现有工程师,制定日常维修保养周期,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10]。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临床使用科室、医疗设备维修组以及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3个使用部门,只有将3个部门工作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确保临床诊疗工作有序进行。

2.1临床使用科室系统需求分析

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好本科室的所有医疗设备,如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设备故障报修及设备报废申请等,故其主要系统需求分析有故障报修与维修状态查询、设备日常保养与保养状况查询以及设备报废申请与报废状态查询。

2.2医疗设备维修组系统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组的主要职责是接收临床科室的故障报修信息、及时派工维修、反馈设备的故障现象、合理使用维修配件、参与报废设备的检验及处置工作、制定周期保养计划以及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等。其主要系统需求分析如图1所示。

2.3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系统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主要运用系统完成查询与统计工作,查询操作贯穿于系统的各项业务中,主要包括注册用户信息、医疗设备信息和设备配件信息查询,其可以帮助各科室及时掌握设备维修情况。统计操作不仅能实现维修工作量、设备故障率、维修服务费和设备配件费的统计,也是科室管理的重要依据。

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

3.1逻辑功能设计

在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归纳为基础业务和核心业务两大模块。①基础业务模块,分为系统管理和基础数据管理2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主要面向于系统管理员,完成系统维护及数据初始化等工作,基础数据管理是临床使用科室与设备科工作的实体,可完成各项数据的建模工作;②核心业务模块,涵盖设备维修管理中的所有业务,即故障报修、派工维修、预防性保养、配件管理和设备报废5个功能模块。

3.2整体方案设计

使用医疗设备维系管理系统不仅可适应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而且能够完善医学装备科的日常业务,使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支出和报废处置等工作更加透明。本研究在系统逻辑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其整体设计如图2所示。

3.3数据库设计

经过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逻辑功能及总体方案设计的详细分析,建立满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模型,模型可直观了解系统中的关系类与实体类。该系统的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如图3所示。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优势

4.1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

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医疗设备的故障报修、派工维修、预防性保养、配件管理、设备报废、信息查询和工作量统计的自动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优化故障报修流程,缩短维修响应时间,记录设备不同时期的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还能科学安排医疗设备的保养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医疗设备报废透明化。此外,维修工程师能够应用该系统对医疗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做到早预防和早检修[11]。

4.2提升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质量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多,随机带来的资料也日益增多,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均难达到要求,故医疗设备维修档案无纸化管理势在必行[12]。使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将医疗设备购置、维修保养、质量安全检查、培训考核、设备巡检、更新和报废申请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减少资源浪费。设备使用科室和管理科室也能及时查看该资料,掌握设备的使用技术状况,通过分析其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和报废率等资料,为医院更新和购置新设备提供有效的依据。

4.3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使用维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从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及报废折旧费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还能反映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医院进行资金质量控制[13]。

5结论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5

关键词:油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设计;方案

在油田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根据油田进行生产的多样化特征,结合实际的需求进行分析,实施相关的系统设计。在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开发,集成使用的详细思路,充分的依照企业制定的标注进行。在设计该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之后的可持续建设性进行全面的思考。

一、系统详细的设计流程

(一)数据采集系统

对油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首先要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计,从而使系统当中使用的数据能够非常准确。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是对油田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进行的全面数据采集,对原油开采的数据,集输的数据、油气处理过程中的数据都要进行系统的采集。数据采集工作,是系统基础的原始数据来源,是构建系统的基础。利用对目前已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将数据在采集过程中的精准性以及时效性进行提升,逐步缩减认为对数据进行的加工处理。

(二)系统功能的设计

系统所具有的功能要实现管理系统对原油开采、集输、油气处理过程的管理等油田管理人员能够非常具体并且直观的对原油开采、集输、油气处理过程情况进行了解[1]。而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便是要对具体的原油资源进行有效数据库的创建,同时对数据中信息实有序的管理。

该系统一共包含了三个模块,具体分为:原油开采管理模块、原油集输管理模块、油气处理管理模块,其中不同的管理模块具备不同的功能:

(1)原油开采管理模块。该模块具备的功能应用软件进行相关开采信息的查询,管理员利用该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和增加、删除以及修改等等。

(2)原油集输管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可以有效对原油集输的信息进行查询。包括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3)油气处理管理模块。该模块的设计可对油气处理的具体事项信息进行查询,包括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二、功能模块的具体应用与设计方案的详细分析

(一)模块登陆的应用与设计

对于这一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保障合法的使用者才能进入到该系统,可以通过身份证件对使用者进行身份验证。在实际进行登录的过程中,该模块会将数据库当中的清单进行调用,在核好正确的密码之后,便可成功登录[2]。这一模块限制了系统进行尝试登录的次数,禁止使用者进行没有限制的尝试登录。在该系统当中,用户连续三次登录失败之后,系统便会对其进行限制,当密码输入有误,系统会给予相应的提示。

(二)管理数据模块的应用与设计

该数据模块主要是对原油开采、集输、油气处理过程的生产过程管理的信息进行制定。

(1)原油开采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整个油田开采的详细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管理。

(2)原油集输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为原油集输制定具体的计划,对其实施具体的管理。

(3)油气处理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油气处理的整个过程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以便对实际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三)管理存储模块的应用与设计

该模块的设计可以查询、添加、修改以及删除。在查询可以输入有效的条件便可以进行查询。在添加功能中,对管理的信息进行添加,确认信息,之后便可完成信息的添加。在修改的功能中,对管理进行修改,确认信息,之后便可以完成对信息的修改。在删除的模块中,删除不需要的信息,之后确认信息,便完成了对商品的删除。

三、系统运行环境的具体要求

系统在实际的性能需求上,其数据要有非常强的精确度。在数据库当中,详细的单价、金额应用的具体浮点数一定要保留到小数点之后的两位。在使用性能方面,该系统软件可以在windows2000以上的系统运行。同时,在系统进行运行的需求中,关于用户的应用界面,系统所应用的为BolandDelphi6进行详细的设计,其界面应用windows窗口。在硬件的接口方面,系统的详细运行要求为:内存至少要再2G以上、硬盘要在500GB以上。对于软件接口。数据库服务器应用SQLServer2012以上。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有效提升了实际的工作效率,为油田的日常开发工作、生产管理相关工作等提供了非常高效便捷的帮助。这一系统的设计应用了非常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应用,在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突破创新和改进,使该系统在真实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帮助企业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数据库;VisualFoxpr06.0;教育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39-01

本系统大大提高了人口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使系统的开发工作适应目前的流行趋势。设计时采用了常用的自顶向下的瀑布式结构化设计方法。各子系统具有独立的数据库结构,便于维护。各模块为平行关系,保证各子系统可以单独运行,可靠性高。本文所设计的教育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

一、开发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

(1)尽量采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机关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系统应符合教育管理的规定,满足教育人口管理的工作需要,并达到使用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3)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4)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二、需求分析

教育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登陆、注册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管理、打印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1)输入数据分析①儿童基本信息。儿童代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年龄、是否入学、户主代码、与户主关系、备注。②户主信息。户主代码、户主姓名、县市、乡镇、村委会、村组。③就读信息。儿童代码、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就读学校、类别、年级、班别、是否留级、是否变动。④输入数据之间的关系儿童基本信息和户主信息是基本数据信息,有了这两块的信息后才可以进行就读信息的输入。⑤儿童基础信息的建立,可以达到如下目标:记录儿童的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儿童代码和家长代码;将儿童信息保存入库;通过设定儿童是否入学,有效管理儿童的入学情况。

(2)输出数据分析①在校学生按不同方式查询。按学校查询、县市、乡镇、村委、村组查询在校学生信息及相关的户主信息。②适龄儿童按不同方式查询。按县市、乡镇、村委、村组查询适龄儿童的信息及相对应的户主信息。查询统计中各子模块功能非常类似,均可以达到如下目标:设置多种条件查询。支持模糊查询。统计汇总查询结果。对查询结果可以打印。③打印管理。对在校学生、适龄儿童、未入学儿童花名册进行打印等,也可以对入学通知单及转学证、休学证和退学证明等进行预览和打印。用户可按照不同字段打印所需报表。

三、系统分析

(1)功能分析通过分析,特别是数据流图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登陆、注册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管理、打印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7

[关键词]分布式集群pDF快速响应B/S系统文档转换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09-01

一、设计背景

随着知识共享平台用户规模急剧扩大,用户访问量与日俱增,用户使用率逐渐增高。为了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文档进行格式转换。知识共享平台中的核心便是文档的格式快速转换和在线浏览,上传的文档需要转换成flv格式才能够在浏览器端预览,因此需要一个并行和高性能兼顾,并且有一定容错能力的应用服务。还需要一个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中对于大量文档快速转换的分布式处理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了如下方案,该方案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用户上传文档,服务器判断文档格式,如果是pdf文档则转入pdf文档至flv服务管理节点;如果不是pdf文档,则转入office转换pdf服务管理节点将文档转换为pdf格式;

pdf转换flv服务管理节点根据算法选择一台转换服务器,并将该文档地址发送给该服务器,将该pdf文档转换为flv文档,将转换成功后的文档存放在ftp,并将该文档存放的地址更新到数据库中;

用户在浏览器端点击查看按钮,服务器会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地址,从ftp上获得该文件,并将该文件输送到web浏览器,用户通过安装flash插件便可以在浏览器中预览该文件。

管理节点会根据内存和中央处理器使用率及转换成功率等信息,通过算法找出最合适的服务器并分配任务。如果文档转换失败,管理节点会再尝试分配给其它服务器进行转换,尝试两次后如果还是不成功,则停止操作并记录相关文档失败信息。

业务流程图如下:

三、总结

如图(1)所示,转换服务器会将所有的文档做格式统一化处理,最终处理的格式为flv,在B/S系统中得以快速响应。

如图(2)所示,搭建服务的步骤如下:首先需要搭建web服务,整个转换的i/o都是基于web服务的,web服务是基础;其次转换pdf的服务管理节点和转换pdf的服务;接着是pdf转换flv的服务管理节点和pdf转换flv的服务;最后是搭建ftp服务,存储上传和转换成功的文档。

如图(2)所示,集群管理节点和集群的交互原理简介:集群管理节点会监控各个节点的中央处理器、内存、i/o的使用情况,并且根据内存中存储的每个节点转化的成功率,经过特定的算法,算出最适合处理的服务节点,并将该文档交给其转换,该服务会从ftp上下载该文档,然后转换成功之后再上传转换后的文档。

综上所述,本设计方案通过分布式处理,文档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转换,在用户点击上传之后再点击查看,浏览器会迅速响应,用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已经转换好的文档,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英)乔治,琼,戈登著.《分布式系统:概念与设计》.

[2]黄恺著.《可扩展并行计算技术、结构与编程》.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8

一、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方法及技术

1.软件工程开发模型

针对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而言,从高校财务档案工作的繁杂程度以及信息化系统的特征视角出发,采用基于C/S架构的思想,在C#.net设计环境中中,运用SQLServer数据库知识进行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流程来看,常见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型有传统瀑布模型、改进的螺旋模型、面向对象的喷泉模型、形式化方法模型等。结合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知,形式化方法模型能够有效的克服很多问题,实现了可以产生无缺陷软件的承诺。

2.结构化设计方法

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应具备独立性特征,而且应有多个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因此在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结构化设计的步骤为:评审和细化数据流程图确定数据流程图的类型将数据流程图映射到软件模块结构并设计上层逐步分解高层模块并设计中下层模块结果优化描述模块接口。结构化方法中常用的设计图包括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Hipo图等。

二、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设计目标与需求

对于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而言,系统需求分析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开始,而系统设计的目标则为系统设计指明了方向。针对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详细信息分析可知,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实现用户管理、财务档案管理两类功能,其中用户管理应包含用户的增删、权限与密码管理等;财务档案管理则包含档案录入、修改、查看、打印、删除、统计等功能。此外,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保证安全性和保密性,并且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定不同的管理功能。

2.系统功能需求

功能是刻画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因此在设计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必须进行客户需求分析,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设计系统功能。从高校财务档案管理活动来看,信息化系统要涉及扫描员、档案管理员、主管领导、系统管理员、档案查询人员、纸质档案管理员等人员角色,针对这些角色的实际需求,信息化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即电子档案建档、电子档案变更、电子档案查询管理、档案统计、系统管理、纸质档案管理等功能。

3.非功能需求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包含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两个方面。性能需求方面需实现系统的可维护性、易操作性、可扩展行和开放性,尤其是可扩展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来确保系统的软硬件不过时。对于安全需求而言,需要满足容错性、系统的外在环境安全性、系统每部安全性、系统运行安全性等需求。

三、信息化系统设计分析

1.系统总体设计

从高校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际需求分析来看,系统设计需遵循以下主要原则,即实用性和效益原则、安全性原则、灵活性和扩展性原则、信息查询的高效性和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原则。系统设计的总体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财务档案管理系统,第二层包含系统管理模块、实物管理模块和电子档案管理模块,第三层是从第二层的基础上进行更细化的设计。系统管理模块包含系统参数设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实物管理模块包含纸质档案入库管理、纸质档案出库管理、纸质档案借阅管理、纸质档案归档归还管理;电子档案管理模块包含扫描录入、电子档案归档、电子档案变更、电子档案查询、电子档案综合统计。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财务档案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及系统管理模块、实物管理模块和电子档案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的用户管理功能中,可以实现新增和修改用户信息,可以实现用户角色设置。权限管理功能中对存在的权限进行分类、配置权限之间的关系。在用户管理中,设置一名系统管理员,可实现对其他用户的管理,包括创建、修改密码、删除、赋予角色等。针对纸质档案,需要对档案进行统一的iD号编制,并来将该iD编号录入系统,以便查找、借阅等。电子档案应具备档案建立、编辑、增加、修改、删除、查询以及管理等功能。电子档案的录入包含纸质档案的扫描、编制等,还包含新建电子档案的录入。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9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214000)

(Jiangsu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wuxi214000,China)

摘要:对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从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目标、步骤、效益、动力、瓶颈和突破口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abstract:Fortheconstructionissueofarchivescomputermanagementsystemconstruction,theauthormainlydiscussesfromsixaspectsofthearchivescomputermanagementsystem,theyarethegoals,steps,efficiency,power,bottleneckandbreakthrough.

关键词: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优化

Keywords:archivescomputermanagementsystem;construction;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53-02

0引言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的文章多是偏重具体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而对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步骤、效益、动力、瓶颈和突破口却很少有具体的论述。目标指明行动的方向,步骤是具体的实施过程,效益和动力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明确瓶颈所在则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的突破口。

1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目标

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目标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目标是指:把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纳入社会信息化进程之中,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档案事业跨越式发展;一方面通过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促进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知识管理、先进文化传播、政府职能转变、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微观目标是指:对于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各单位而言,这有助于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

2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步骤

笔者认为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步骤有两种。一是由上至下,二是自下而上。由上至下是指由中央到地方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过程。这样做的优势是中央可以集合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方面的专家,集中力量攻克各种各样的难关,同时,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程度较高。自下而上则是反过来的,这样做的优势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更加人性化一些,因为其建设的出发点是为本单位服务的,更贴近日常的工作需要。事实上,由上至下和自下而上之间并不单独进行,泾渭分明,而是交叉进行的。

以上是从总的方面来说明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步骤,接下来是具体的说明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内容建设的步骤,笔者在此主要指的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的建设步骤。就一个单位而言,首先要建立的是目录管理数据库,其次是全文信息数据库。目录管理数据库相较于全文信息数据库是比较简单的,因此,一般的单位都会考虑先建前者。另外,必要的话还可以优先录入部分重要的全文信息。

3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效益

档案工作的效益具有特殊性,其效益表现为社会性、模糊性、分散性、滞后性等等。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实现档案工作的一个手段或者说是工具,那么可以说,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效益与档案工作的效益是基本相同的,其效益具有同样的性质。

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提高办公效率,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它带来的效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产生的效益无法简单的用数字来衡量,因此说它的效益具有模糊性。同时,其产生的效益并不体现在档案部门本身,而是分散在其他部门,并且获得效益的时间有可能延后,所以说,其效益具有分散性和滞后性。

4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动力

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动力有二,一是外在的,二是内在的。外在动力是国家的推进,即国家管理的需要。“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内部特征)上看,档案管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过程。在档案管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条基本线索,那就是档案管理活动是伴随着国家管理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变化反映为‘政治—行政’因素对档案管理活动的直接作用”。①可以说档案管理活动的动力是直接来自国家管理的需要。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档案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把全国的档案资源都集中在一起,并提供高速便捷的服务。因此,国家鼓励各级各类单位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便是建立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动力所在。

内在动力是各单位利益的驱动。对档案机构而言,好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办公效率,而且还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其他单位而言,除了提高办公效率之外,还可以为本单位创造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5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瓶颈

①人员。在此主要指缺乏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专业人才。就目前来看,高校档案专业的招生对象多是文科学生,计算机课程不是他们的主要课程,这就使得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较低。②资金。主要是指对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或是不能合理运用资金。相关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作用,而不予拨款。或是认识到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却没有合理地运用这笔资金。③软件。主要是针对没有能力单独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单位,这些单位在购买软件时,不购买相应的实施和维护软件。这类单位只知道建立一个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却忽略了在运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日常维护。④规范与标准。这是指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还缺少一些相应的规范与标准。目前,我国对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和管理要达到什么要求,开发出来的软件应该具备哪些功能,缺乏整体的规划。同时对于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需要的统一标准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⑤交流与沟通。这主要是指档案人员与系统设计专业人员缺乏交流与沟通。档案人员没有把他们的需求准确地向系统设计专业人员表达出来,再加上系统设计专业人员一般对档案工作的业务流程并不十分了解,因此,设计出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往往不尽如人意。

6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突破口

在本文,笔者把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突破口定义为解决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瓶颈的方法。

对于人员问题,各单位可以加大对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有,便是高薪聘请专业人员为本单位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视需要来决定长期或短期聘任。对于资金问题,档案部门主动向上级申请拨款,并以详细的可行性报告来说服上级,获得资金。对资金充足的单位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力争每一笔资金都用在最合理、最合适的地方。对于软件问题,各单位在与软件设计单位进行交易时,签署的合同中必须包括负责维护更新这一条款。由同一家单位设计,并由同一家维护,这有助于提高该设计单位对系统的把握度,有过合作的经验更方便工作的进行。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标准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实践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加强交流与沟通,要求档案人员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参与到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设中来,从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再到系统实现,二者都互通有无。事实上,在建设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过程中,档案部门已经在运用软件工程的原理进行设计了,成果也十分明显。

通过以上的论述,笔者希望能够对目前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有所补充,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的理论研究尽一份力。

注释:

①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参考文献:

[1]张大伟.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新思维[J].图书情报知识,2007(4).

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篇10

1.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目前电力单位管理档案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手工管理与电子管理,实施电子管理时需要采用oa系统,oa系统虽然实现了无纸化管理,但存在数据丢失、无法实现数据备份、数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难以为档案的共享及高效利用提供有效支撑。对此,应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采用信息化的方式管理电力单位中的档案不但能够积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同时能有效节省档案管理中所耗费的财力、人力,充分保障档案安全。首先,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通道高速传播档案数据,单位中的各部门与员工可直接利用网络获取档案信息,这就有助于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另一方面,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可以让档案的管理者与使用者在不到馆的情况下直接利用网络查询相关的目录信息与全文信息,或者是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整理档案数据信息,无需通过打印、复印等方式保存档案[2]。因此可以跳过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多种繁琐工作步骤,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同时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及财力。此外,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利用电子数据库取代纸质档案,避免因纸质档案受到时间、环境及温度等影响而出现模糊、遗失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2.电力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2.1加快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电力单位应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及自身经营情况对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首先,要积极引进新兴档案管理技术,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单位内部的工作效率,从而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其次,要注重利用最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能力。还可以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档案数据库,提高管理系统的查找效率,方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及利用人员高速浏览档案信息,并确保管理系统可以及时、顺利发送档案信息,以建立起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3]。此外,应加快电力单位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进程,确保电子数据档案的全面性,以便为信息化管理构建出相对完善的平台。在收集与整合纸质档案时要注重管理好原档案,及时修正电子化档案,利用软件平台系统化管理电子化档案。在电子化档案的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可以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建设档案应用质量管理系统,规范档案信息数据接口,采用不同的数据交换分支,包括发电厂等相关单位的数据交换分支等,保证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

2.2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的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则应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管理过程的实施均需要电力单位中的相关人员实现有效配合,沟通是配合的基础,所以要确保电力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沟通,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责,在实现通力配合的基础上保障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其次,要建立起安全保障与防护体系。建立起现代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所有应注重调整或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保证在关键时刻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应急,避免电力领域中的技术科研成果及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档案信息被非法窃取。第三,应注重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使用与运行过程均有统一的标准作为约束,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及有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4]。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应包括系统操作规范体系、安全运行标准体系及技术标准体系等。此外,要加快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可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培养素质较高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从而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人力资源。

2.3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结合电力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案。在系统功能设计方面,管理系统应具有全过程化管理功能,包括档案形成、利用及销毁等过程,同时应能够实现档案资料的编研、专题汇编、查询与统计功能,可以有效管理图片档案及声像档案。在设计管理系统所运用的技术方案时,可以采用oaiS系统,oaiS系统可在J2ee平台中运行,且具有可扩展与标准化的特点,适用于建设数字化档案馆。oaiS系统可支持多种数据库关系模型,包括mYSoL模型、SYBaSe模型、DB2模型、SQLSeRVeR模型及oRaCLe模型等,通讯协议包括SSL、ip、tCp程序等。为了平衡分布计算机网络中的档案数据计算、管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及应用程序,在设计系统时可应用Rmi技术,该技术能够使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据的远程移交,将档案管理部门下级单位数据传输到主管机构所使用的数据库当中[5]。此外,在采用上述系统管理电力单位档案时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步骤:第一,对单位总部与下属机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建设,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文件管理、历史档案管理实现无缝对接。第二,应确保单位总部能够使用统一界面完成下属机构档案信息的查阅工作,同时使下属机构中的档案资源能够与单位总部的档案信息实现互联互通。第三,在充分利用电力单位各级部门档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分布式、开放性特征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