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十篇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十篇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4:33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1

关键词: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

纸媒新闻评论可视化探索的价值内涵

(一)可视化趋势迫使纸媒加速生态重构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近9亿,占网民整体的8成以上。新闻传播的可视化趋势,迫使纸媒必须加速生态重构。具体地讲,是从理性到感性,从宏观、抽象到微观、具象,从全面、严谨、深度向视觉冲击、画面美学、现场价值的重构。[1]

(二)纸媒新闻评论转型路径:观点可视化

纸媒新闻评论以观点和深度见长,这与纸质媒介的慢阅读特性紧密相联。而在融媒体时代,观点和深度的价值须建立在有效传播的基础之上,也因此,纸媒新闻评论从内容、形式、运营等均须刷新重构。纸媒评论与短视频融合,能够在碎片化、社交化、现场化等特性下完成信息的多次、多重整合传播,将原本以平面化纸质内容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方式向全媒体信息整合方式转变,同时在过剩的同质信息中突出观点的价值。[2]观点可视化,是纸媒新闻评论转型的重要路径。

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生产的优劣势比较

(一)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生产的优势

1.纸媒拥有素质较高的评论员队伍。纸媒评论员长于文字和深度思考,善于凝练观点、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新闻评论+短视频”生产同样遵从“内容为王”的逻辑,也因此,纸媒在推动观点可视化的过程中具有坚实的内容支撑。2.短视频制作技术门槛逐步降低。“影像表达开始从高高在上的专业殿堂走入寻常百姓中,从代言‘日常化’生活的工具,变成了人们直接沟通的日常话语本身。”[3]随着传媒科技的日新月异,短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逐步降低,这让“新闻评论+短视频”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3.纸媒生产空间融媒体化。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下,众多传统纸媒的生产空间应时而变。以深圳报业集团为例,新建成新媒体大厦已投入使用,这一全新的生产空间拥有八个功能各异的演播厅,同时配备了专业的录音棚,完全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视频生产需要。

(二)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生产的劣势

1.“视频思维”欠缺。纸媒评论基于文字逻辑,视频生产讲求画面逻辑,纸媒评论员要实现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2.镜头恐惧。纸媒工作者习惯于幕后写作,面对镜头普遍存在镜头恐惧心理,学会自如地面对镜头知易行难,同样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和探索。3.制作精品能力缺乏。目前,部分纸媒已拥有制作短视频的能力,但打造精品的能力缺乏。以晶报观点类短视频产品“晶报说”为例,评论员和视频编辑可以制作常规的“新闻评论+短视频”,但要承接广电级的视频制作,仍需寻求外援。

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生产的模式

在5G技术的驱动下,短视频的内容生态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单一化短视频内容已经无法锁定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短视频内容将基于细分领域、兴趣社团、分化需求而得到发展。[4]从市场需求出发,“新闻评论+短视频”内容生产模式也需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用户和受众的习惯与偏好。

(一)时政类“新闻评论+短视频”

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下,时政类“新闻评论+短视频”需求旺盛,从脚本内容到视频制作形式,都要求沉稳、大气,同时具有一定的“网感”。从深圳晶报打造的观点类短视频“晶报说”的运作情况来看,拥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后者对于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推出有高度和深度的观点类短视频极为看重。“晶报说”的时政类“新闻评论+短视频”内容占40%左右,以横屏制作为主,时长约4分钟左右,评论员着正装出镜,以凸显机构媒体的严肃性。

(二)社会新闻类“新闻评论+短视频”

社会新闻与时政新闻内容“调性”的差异,决定了“新闻评论+短视频”呈现“表情”的不同。“晶报说”的社会新闻类“新闻评论+短视频”以竖屏制作为主,时长约1分30秒左右,评论员着便装出镜,同时视频画面更贴近抖音等网络视频风格。舆论引导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对民众的情绪进行引导。同济大学学者徐翔在《新浪社会新闻传播中的“情绪偏好”效应与特征研究》中提出从“议程设置”到“情绪设置”的理念。[5]相较于时政类“新闻评论+短视频”,社会新闻类“新闻评论+短视频”从文字脚本到视频呈现形式更注重“情绪设置”,力求贴近受众情绪,引发受众共鸣。基于不同的内容“调性”,采取多元化的生产模式,以适应不同用户和受众的习惯与偏好,是“新闻评论+短视频”从市场需求出发的务实路径选择。同时,这种多元和细分还可更灵活、更深入。

(三)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快慢”与“短长”

1.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快与慢。传统纸媒的文字评论讲求“慢工出细活”,但因应网络传播特点的“新闻评论+短视频”则须快慢有别。以“晶报说”为例。“晶报说”短视频一般要求对新闻事件当天响应、当天制作、当天成片。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事件,要求在两小时内即推出视频。在网络信息极大丰富的语境下,“新闻评论+短视频”只有及时响应,才能做到“落地有声,惟快不破”。而这一点,也是基于网络传播的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区别于电视新闻评论的很重要的特征。在有些情况下,则可以慢下来,并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雕琢和创新。比如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晶报说”用一个星期时间制作了一期视频节目《感动!这群特别的人献给深圳的诗》,邀请到了一群与深圳特区同龄的人士作为“评论员”,让他们走到镜头前,每个人念一句诗,视频的当天,点击量即破百万。这个视频很“慢”,但格调高雅,独树一帜,受到广泛赞誉。2.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短与长。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短与长取决于内容和新闻时效,需要灵活把握,避免一刀切。以“晶报说”为例,时政类评论一般时长为4分钟左右,社会类评论一般时长为1分30秒左右,但在特定情况下,既有的时长框架均可打破。比如在战“疫”期间,由“晶报说”团队参与制作的《火线》系列短片,时长均超过8分钟,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成为备受赞誉的爆款。短视频内容和平台的崛起并不能完全占据长视频的市场空间,5G技术的应用,使长视频在传输速率问题得到改善后以全新的姿态回归用户视野。在短视频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探索更具“网感”、形式更具创新性、且区别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的长视频,是推动纸媒观点可视化的又一重要课题。

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运营与经营

在媒体融合的现实语境下,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运营和经营密不可分。

(一)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运营

“晶报说”团队中设有运营专员,负责视频内容的运营推广,视频制作完成后第一时间多渠道分发。同时,晶报社也设有专门的运营中心,二者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目前,晶报传媒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政务新媒体运营机构之一,旗下负责运营的政务新媒体已达到一百余家。这些政务新媒体的主体多为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粉丝量巨大,且高度垂直细分。“晶报说”相关视频内容依托晶报传媒的优势,实现了更好的运营推广,而运营本身,也会给内容生产提供选题思路和议程设置路径参考。

(二)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经营

优质的内容产品,必然有相应的市场需求。“晶报说”创办第一年,营收即达到数十万元,2021年全年营收或可达到300万元,实现几何级增长,在第十三届中国传媒经营大会上入选“2019—2020中国传媒经营价值百强榜”新媒体四十强,同时入选《中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年鉴》。在传统纸媒经营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观点类可视化产品在经营方面的亮眼表现,表明其因应了市场需求,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毕翔,唐存琛.纸媒与短视频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传媒,2021(15).

[2]金梦玉,丁韬文.“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发展瓶颈与未来探索[J].中国编辑,2021(06).

[3]王晓红.论网络视频话语的日常化[J].现代传播,2013(2).

[4]严三九,刘峰.5G背景下短视频内容生态重构探析[J].中国编辑,2020(6).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2

【关键词】大学生DV微电影媒介素养教育

DV是DigitalVideo的缩写,一般指数码摄像机。1995年,DV开始在中国得以广泛使用,民间创作的DV作品也通过各种媒体得以传播,成为中国民间群众性的一种不容忽视的记录和传播载体。2010年,微电影成为DV作品在微时代的升级版。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和数码设备的主要消费群体,一直是创作DV作品和微电影的中坚力量,也创作出了许多令人惊喜的佳作。但总体来说,由于受资金投入、人生经历、自我思维的限制,大学生视频短片的质量良莠不齐,仍然存在着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欠缺。

一、大学生视频短片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视频短片而言,从DV作品到微电影,变化的不只是名称,还有类型、内容和制作手法。

内容社会化。大学生视频短片的选材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早期的大学生视频短片大多描述的是大学生们的青春校园故事,如甘肃省首届大学生DV大赛中,入围的37部作品中,有30部是反映大学生活的。近几年,大学生视频创作的选题开始从校园走向社会,大学生们用镜头记录现实、讴歌时代、关注环保、保护弱小。如“2012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活动的获奖作品《盆窑工》《额尔齐斯河畔的牧》《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纪实》等,从片名就可以看出选题视角的多样化和丰富性。

制作专业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们接触到的优秀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使用的视频设备和软件越来越专业,视频作品从故事的叙述到艺术的表现力都已经有模有样。2012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一个镜头大赛”单元中,很多作品都熟练地运用长镜头来记录生活,体现了大学生日趋专业的影像意识。获奖作品《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纪实》便是用一个9分12秒的长镜头,纪录了几名中国学生乘车在索马里街头拍摄的真实画面,全片没有解说词,没有字幕,但让观众看到了枪械泛滥、危机四伏的摩加迪沙。

类型多样化。大学生视频短片的类型也日趋丰富。如2005年第一届“科讯杯”大学生DV作品大赛,参赛作品类别只有艺术片和剧情片两个类别;而到2011年第六届时,比赛分为纪录片、艺术片、科普片、实验片、命题单元、短片六大类型。作品类型的不断更新,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视频技术和艺术都有着较为超前的掌控能力,除了故事片和纪录片,大学生也开始涉猎动画片和试验片,以前遥不可及的电影类型现在也成为大学生创作的新园地。

大学生视频短片创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主题选择局限于校园,缺少对主流文化的关注。绝大多数学生作品将拍摄的重点放在了校内,一些作品刻意向边缘化消极题材靠拢,故事常常令人匪夷所思,生活中的正能量的人和事反而很少被关注,导致缺乏对主流社会文化的关注。二是缺乏影视观念,驾驭能力薄弱。诸多的大学生作品总是在追求大胆、新锐、前卫,不规则的镜头运动、无意义的长镜头、主题不明的曝光过度等,显示出大学生创作者缺乏整体观念,不能准确完美表现影片内涵。三是玩家式的创作心态,缺少严谨的艺术态度。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把视频创作当作游戏,很多创作者从心底里就没有把DV作品和微电影当作一门艺术,在创作前很少考虑作品应该表现的意义,在创作中只追求自由发挥的,在传播过程中只享受被人点击观看的满足感。

二、大学生视频作品呈现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特点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运用和制作的能力。大学生视频短片的发展现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如下特点:

自发性。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教育获得的,而是自发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生们的媒介使用能力、媒介读解能力和媒介表现能力往往是低水平的。大学生视频创作者中,大部分学生缺乏影视理论的支持,拍摄手法、编辑技巧全是由观看影视作品习得的。作品往往专业技能欠缺,驾驭能力薄弱。一些大学生作品为了宣扬个性而故作深沉,在形式上过于追求艺术化的东西,内容上缺乏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先锋的外衣下往往包含的是摄像、编辑基本功的欠缺。

依赖性。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媒介素养教育空缺中成长起来的,但其生活又依赖于媒体。当大学生自由地面对众多媒体时,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的理解也都是依赖于网络,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在使用媒体、制造媒体信息时缺乏目标和方向,在创作视频作品时,部分作品主题狭窄、品位不高。

无序性。大学生视频短片主要通过小型放映厅、相互交流、个人影展及网络进行传播,其中网络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那种进入媒介必需的技术障碍和经济障碍,使大众传播传受失衡的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变。然而大多网络传播“把关人”缺失,大学生在视频评论作品时往往具有无序性,对媒介的商业属性虽然有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往往会对一些事端推波助澜。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包围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媒体的接受者,也是媒体的者,媒介素养是全体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养、对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3

然而,全新的云报纸时代,读者随手拿起手机一拍,通过云阅读手段就能观看与此条新闻有关的、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料或背景故事,打破了以往平面媒体无法“超级链接”的困局,可以了解到相关新闻更丰富的报道。云报纸除了全媒体阅读,也实现了广告的立体展示。比如,读者通过云报纸上的一条平面广告或二维码广告,就可以借助云阅读手段观看生动的视频广告。同时,云报纸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读者在云报纸上发现自己的目标产品,只需要轻轻一拍,手机将自动跳转到该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直接点击购物。可见,云报纸正在对传统报纸的新闻、广告、发行等生产方式实现革命性的改变。

展望未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使得报纸必须从单一信息服务转为多种类型信息服务。而在此过程中,以视频技术和视频节目为构架的流媒体内容生产模式将是支撑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极。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流式传输方式将整个a/V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用户不必采用下载方式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即可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解压设备对压缩的a/V、3D等多媒体文件解压后进行播放和观看。这种对多媒体文件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传输方式不仅使启动延时大幅度地缩短,而且对系统缓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

夯实流媒体发展基础

流媒体作为结合技术与媒体双重属性的新媒体种类,有其媒体运作的普遍规律,更有其数字媒体的特殊规律。就报业的内容团队而言,对流媒体的发展规律需要有认识和学习的过程。近年来,苏州新闻网先后与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苏州工艺美院等地方高校开展合作,通过签订实习基地形式进行校企互动,在智力支持、媒体设备和毕业生资源方面均获益匪浅。目前,苏州新闻网视频内容的制作团队,基本班底均来自上述高校的毕业生。

有了政策保障和人才支持,苏州新闻网逐渐开始把网络视频节目作为网站发展的拳头产品。从视频新闻采编开始,逐步制作视频专题节目,慢慢进入演播室录制和直播。同时,网站陆续购置网络视频直播设备和高清非编系统,以及视频分享和高清视频点播软件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建设多媒体信息、内容分享、高清网络影院、网络电视、网络直播室、互动视频、播客等宽带应用,并实现网络增值服务的网络个人多媒体平台,在传统媒体领域之外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模式。通过建设网络视频分享等web2.0的应用,有效实现传统媒体资源的网络增值,扩大媒体资源的合作渠道和盈利空间,打造“苏城网视”品牌。

2010年开始,网站的视频节目从量到质都有了较大飞跃,从每天一期的“中午8分钟”,到各种娱乐类脱口秀节目;从直播室的“书记访谈”到苏州“两会”、苏州电博会等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从苏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的广场直播到同里罗星洲小岛“暮鼓晨钟迎新年”的跨年度卫星直播,再到小项目单兵作战的3G直播;从互联网到手机、再到客户端和户外屏;从新闻专题到公益短片直至企业形象宣传片……三年来,苏州新闻网在视频节目方面可圈可点。其中,庆祝建党90周年拍摄的政论短片《江南遍谱红篇章》不仅获得了全国和省级网络新闻奖项,还被市委组织部列为基层党员视听学习教材,并由江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苏州新闻网还相继和移动、电信等通讯商合作手机视频杂志和点播节目,和苏州联通签订了3G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推广手机客户端应用。苏州新闻网建立的视频媒资系统,也从无到有日渐丰富,为日常视频节目编辑积累了大量的背景素材。

放大流媒体效应

2011年11月24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户外新媒体联播网“城市视屏”正式开播。“城市视屏”由报业集团统一安装集视频、图像、文字播放功能于一体的超薄式LeD/LCD电子屏,通过统一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远程传送和即时。具置在居民小区主要出入口门卫室附近、农贸市场,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医疗站等地。目前布点达到120个,已经基本覆盖苏州古城区。

“城市视屏”的规划建设均由苏州新闻网负责实施。该项目目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宣传阵地建设,整合规范苏州各类公益信息的有序,为广大市民营造便利洁美的生活环境,获得了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市科协等部门和各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苏州首个智能户外小区媒体,“城市视屏”开播一周年以来,集中各类公益宣传和便民服务信息,已成为政府电子政务的有机延伸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

作为苏州新闻网流媒体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联播网不仅承载播放公共信息资讯的功能,还是放大新闻网流媒体节目传播效应的主要平台。为此,网站每天制作更新“城市视屏”的视频资讯节目,每期约120分钟,每天滚动播放六次。“城市视屏”已和各城区紧密合作,推出了“沧浪视窗”、“看平江”和“金阊新闻”等区域合作平台。目前“城市视屏”的节目形式有三种:视频新闻和公益宣传短片、便民实用资讯滚动字幕、静态图片和宣传文字。

“城市视屏”的节目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交通等各类公用便民服务类信息,以及学习、生活、保健、消防安全等科普常识;二是政府重要政策法规,以及城市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各部门、行业的政务类新闻和信息;三是重大灾害或疫情等突发事件的预警公告等重要信息。

“城市视屏”还和苏州邮政局签订了资源互换协议,在市区的19个邮政网点同步播出。2013年,随着苏州城市区域调整,“城市视屏”还将和姑苏区战略合作,力争成为姑苏区的户外公共信息平台。

提升内容品质提高流媒体质量

通过认真学习和借鉴,在一系列探索实践中得出经验:流媒体发展是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技术而言,通过几年积累,网站制作一些初级的流媒体作品,目前对我们已经不再是问题。但究竟什么是好的流媒体作品,这是困扰苏州新闻网团队的根本问题。

事实上,目前业内对好的流媒体作品标准并不确定。更没有达到像广电行业衡量电视作品那样,对机位、声音、后期的编辑和整合都有相对明确的标准。很多同行认为,流媒体作品时间最好不超过3—5分钟,对新闻短片来说,受众兴趣、网速和呈现的精度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几个基本原则需要遵循:与内容相关的机位、现场音的录制等;动态与静态影像的合并;现场音和后期音还有同期声之间的整合。在全国报业探索视频节目力度颇大的南都全媒体集群,其视觉总监王景春就认为,“我们需要认识到流媒体的不一样还在于:流媒体的后期制作是先铺声音,后铺照片和视频轨;片子是专题的概念,要讲故事,要关注逻辑性和时间线。相对而言,报纸的平面呈现对此要求并不严格,但流媒体的组合不一样,前期的脚本和后期的剪辑都很重要。这就对报业背景下从事流媒体内容生产的团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报业流媒体团队的组建,或许可以分以下几步:首先,以两三个专业人才——声音、后期和视频,形成流媒体部门核心,做出示范产品;接着,进行一系列技术培训——请行业内运作比较成熟的机构来做理念的开拓,给编辑讲解流媒体的前景和未来的多样性,等等。专业分工需要更明确,资源整合的概念也很重要,好的流媒体作品是多方协作的产品。不光是摄影记者要转型,其他的视觉新闻生产者也面临角色上的置换:图片编辑可能成为编导,操作前期脚本和后期的剪辑;美术设计需要引入网页设计和动画等元素。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4

关键词 移动电视 节目风格 电视文摘 新风尚

美国的in-Stat/mDR在其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地面(移动)数字电视市场已度过一个高速成长的时期,2009年,移动电视服务将创造每年54亿美元的价值。这样的市场前景对电视业界来说无疑是太诱人了,从CCtV、SmG到凤凰卫视都在倾力打造新的媒体市场,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占更多的资源市场。对新媒体电视而言“内容为王”还是不变的黄金法则。笔者在此对移动电视节目的制播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移动电视的优势

1 移动传播的收视形态

数字移动电视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电视节目经过数字编码。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它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无线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大的优势就是支持移动接收,通过发射信号的单频网布设,使得数字信号覆盖达90%以上,在此范围内经无线接收,均能收看到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即使当车辆行驶速度高达150km/h时也不影响接收。也就是说受众在移动的状态可以收看到同传统电视和网络一样的及时信息。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作为全国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最早成立也是最早赢利的移动电视,已在上海的地铁、公交、楼宇、出租车和手机上建立起了上万个视频终端,如今上海市民每天的生活或多或少会受到这个户外立体交通播出平台的影响,可以想象一下:早晨吃完早饭出门坐公交车,车里在如火如荼地播放着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这时旁边驶过一辆播放taXi电视节目的出租车;走进写字楼,电梯口的液晶楼宇电视正在热情地播放着精彩的广告和节目;下班后去超市购物,超市里也挂上了液晶电视;移动电视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平台,灵活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既然是新媒体,收视环境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收视习惯的变化,受众对新媒体节目的接受度也大不相同。

根据诸多调查统计显示,移动电视的平台受众收视时间都不长,并且受干扰的因素比较多。也就决定了移动电视不可以象传统电视媒体那样播长节目,在节目中也不能象电影等艺术形式一样可以大量运用长镜头、蒙太奇等艺术创作手法,必须是直白的快速的节目形态;从受众收看习惯来看。是随意的、自我的,不能象电影、戏剧等的观看有强烈的仪式感和场效应。这样的传播特性,决定了移动电视的节目在制作上要向“实用主义”倾斜,要在最短时间传达高密度的有效信息,强化内容的实用性、及时性、纪实性。

2 “新闻资讯直播”是移动电视节目的重头戏

新闻随时发生,传统电视很难彻底打通实时传播的瓶颈,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在移动电视受众的群体中有90%的人对新闻节日感兴趣。所以针对现代人的信息需求,移动电视要以自身的时间优势和技术优势,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将最新的信息传给受众。北广传媒移动电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江洁红说“在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充分注意到电视直播的功能,所涉及的新闻资讯节目都采用直播,重大事件随时插播。我们准备把北京的移动电视频道办成一个播报信息最迅捷的电视媒体。”基于无线传输的技术,移动电视可以在移动的状态下发挥电视直播优势,及时、快速地重大新闻事件和资讯信息。但是新闻直播硬切的方式往往造成新闻播出不完整,节目选稿重点不突出,会给观众造成移动电视不安全、不严肃、无序的感觉。作为中国首家户外数字移动电视新媒体的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在开播的第三年成功研发出了延时直播设备,将直播节目内容录入延时系统,及时进行预览、与事先输入服务器的片头、垫片等包装元素进行线形编排,通过“第二次编辑”选取最精彩、最感人、最及时的片段进行播出,实现了节目和广告的无缝衔接和节目选稿的把控。为全国移动电视直播做出了成功的示范。

二、探索新型“电视文摘”节目内容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制播分离”的探索上走的更些。目前新媒体电视内容主要是依靠传统媒体和制作公司的合作来实现,但是一味地“拿来主义“只能让新媒体的路越走越窄,新媒体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电视文摘的做法为移动电视提供了一条捷径,播出“最新鲜、最及时的内容、选取最精彩、最生动的片段”是新媒体内容抓眼球的有力手法。

“文摘”的做法对平面媒体还是电视栏目本身的运作都曾经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在现今期刊中最受欢迎的还是文摘类期刊,《读者文摘》每月与世界上163个国家上亿的读者见面;观众最喜欢的电视栏目形式还是“文摘类”节目,从CtR的收视报告看,沪上有名的栏目《媒体大搜索》一直稳居观众喜好栏目的前三位。一个频道如果选取观众想看的、没有看到的、喜欢看的节目给他们,那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的频道定位之一就是“搜索频道”。就单个节目而言早期已经做了内容上的整合比如设置了《精彩回放》和《经典时刻》栏目,然后将“文摘节目”跨时段延伸,打造“杂志性版块”,由多个设计版块再形成整个频道“电视文摘”的风格定位。

2006年8月,东方明珠移动电视推出了《早安上海》大型晨间新闻资讯版块,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播出时间里有直播新闻、有港台时讯、体育、娱乐、财经讯息等丰富内容,而每个节目内容都来自不同的媒体,他们在节目角标、片头、字体、挡板、音效、色彩等包装要素上进行了统一,配合主持人串联、节目预告等关联节目将子栏目进行了编串,构成了整个《早安上海》大版块。随后又以“整点直播”、“半点快报”串联全天18小时的播出内容。

通过移动电视的选编,帮受众把信息资讯过滤一遍,选取最重要、最吸引他们的内容予以呈现,移动电视致力于发展“搜索频道”、“资讯频道”、“都市频道”的方向,将由“电视文摘”这种方式来承载。

三、确立节目风格,注重扬长避短

“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正在变为现实,移动电视的崛起不仅是收视终端由室内走向户外的颠覆性变革,更重要的是它也逐渐地摸索出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媒体制作方式的编播方式和节目特色。根据移动电视的优势和劣势,节目制播应注重扬长避短。

1 “短、频、快、实”的节目风格

“短”: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上海等大城市公交乘客单次乘车时间平均约为33分钟、出租车人均乘车时间约18分钟、楼宇乘客等电梯的时间为4分钟左右,这就确定了移动电视的节目必须“短小”。以3分钟、两分钟、1分钟作为主要的节目时长。

“频和快”:作为线性传播的播出方式,移动电视的所有节目在单位时间里采用滚动播出的编排方式,同一节目每天可以滚动播放,从而增加节目收视到达率和观众认可度。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优势,在时事新闻资讯上做足“快”的文章,“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新闻资讯传达。

“实”:传统电视系统的多频道的竞争激烈使得单个频道的收视率较低,单个频道和单个节目的影响力持续下降,而相比起来移动电视的单一频道就使得收看有一定的强迫性,但不能让观众产生厌恶感,所以在节目上应做到“平实、平近”,从主持人的串联词到垫片都尽量体现电视节目的贴近亲和,“用百姓话说百姓事”是移动电视节目一个努力方向。

2 做足移动电视“读电视”的文章

移动电视的传播环境受多重噪音的影响,如公交车上发动机的轰鸣声,报站名、买卖票、开关门的声音,乘客打电话、交谈的声音,使播出内容不可能通过声像双重渠道有效完整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要求节目画面要突出表现力,构图要精致、色彩要绚丽、节奏要富有动感并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尤其字幕在新媒体播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娱乐休闲类节目时应选择具有视觉效果的内容,如幽默短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短小简洁、易理解、无需画外音解释的内容构成,十分符合在传播环境复杂、受众多元化和与媒体接触时间短的移动电视上播放。珠江移动频道将在传统电视上播出的动画片《小羊肖恩》成功“移植”在移动电视上播出,可爱至极的动画人物给公交车上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愉悦,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他们还专门制作了系列搞笑哑剧短片,每集15分钟。每天4次,在移动电视上播放。它以人们日常的生活题材,比如在办公室发生的故事等,演员以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诙谐的表演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此外时装表演、风景名胜、魔术、影视插花等以画面表现为主的节目也能丰富“读电视”的内容。在字幕的运用上,香港移动电视借助标题字幕和跟话字幕,形成有层次的字幕信息分布,使移动电视在无声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收视效果。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在楼宇三视窗播出界面上,开辟字幕屏,全天播出字幕信息,把字幕作为与视频同等重要的传输手段加以利用,形成“信息看板”的资讯特色。目前移动电视通过现代化手段,将实时信息模块加入播出平台,在突发事件的报道时,采用滚动字幕的方式实现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将“读电视”的概念做深做透,让字幕也成为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

3 让受众喜欢移动电视广告

广告是移动电视的主要赢利模式。2004年8月,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公司总经理江洁红曾公开表示,到2005年底,仅移动电视的频道经营收入就有望达到5000万元。移动电视的垄断性传播,使受众基本上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没有选择电视频道和开关电视的可能性,虽然这对于广告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但也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垄断传播”的情况下把广告硬“塞”给观众,如果播出太多的广告,观众会产生厌烦心理,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广告播放比例应适度,广告插播时段最长不能超过3分半钟。在广告的制作上注重特色,讲求技巧。如:将广告弱化在服务节目中,如果编排一套本市的消费指南节目,就可以融入超市的促销广告、商场的最新打折信息、餐饮娱乐场所的优惠活动。节目在这里起了一个“红娘”的作用,在受众与商家之间两头“讨巧”更多地投放隐形广告,可以借鉴湖南卫视与联合利华推出的植入式广告手法,在娱乐中向受众潜移默化的灌输品牌信息,最终实现了受众和广告主的双赢;互动刺激式广告:拉近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受众寻求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此外,幽默诉求广告无疑是受众欢迎的广告类型。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5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肩负着革新信息交互生态环境的重任。三屏合一是大势所趋,跨平台业务中,手机电视是最主要应用之一。然而目前手机电视的发展因身陷技术、内容、市场等重围,发展速度缓慢,前景也并不明朗。3G时展手机电视的核心策略在于“内容为王”,只有在手机电视节目内容方面不断创新,以此凸显手机媒介的比较优势,才能抓住机遇,成功突围。

关键词:

手机电视发展重围突围策略

国内的手机电视业务始于2003年11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到2004年5月“银色干线”移动数据业务品牌的推出,2005年9月上海移动联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推出手机电视“梦视界”内容平台,再到2011年7月,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移动联合打造“中国手机电视台”。

据艾媒咨询集团估计我国手机视频市场收入规模2013年达到116.1亿元,在用户规模方面2013年达到2.82亿元。10年来,手机电视的发展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但因手机电视身陷技术、内容、市场等重围,其发展也突显了一些困境。

一、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重围

1.重围一:节目内容品质需提升

目前我国手机电视内容的来源,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对传统内容进行平移或改编。不少运营商将传统电视内容通过简单剪辑后直接搬上手机,此举不符合手机屏幕小巧和移动即时性的特点,同时削减了手机电视的收视效果。二是Cp内容提供商,如制播分离后的新媒体公司,为手机电视量身定做的内容。三是受众自我生产内容,即UGC(用户生产内容),这部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对节目统筹和编辑的要求更加严格。

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趋势的不断增强,节目分类的不断细化,对手机电视时长和品质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不考虑手机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和受众接受心理的内容越发不能满足受众和市场的需求。

2.重围二:存在众多替代性产品

手机电视具备便携性、交互性、碎片化等特点,但除了手机以外的其他一些产品或者媒介也具有这些特点中的一些甚至全部,无论是产品终端,还是内容服务,它们很自然地成为手机电视的竞争对手,在吸引受众的领域与手机电视一决高下。[1]

首先是传统媒体,针对手机便携性这一特点,报纸、广播等传统业务都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手机报、手机广播等,希望通过手机用户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在交互性方面,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市场,力求从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中切走一块;[2]而平板电脑、电梯广告、车载移动电视、车内、车身广告等户外媒体几乎无所不在,改变着我们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我们时常会看到地铁车厢里、公交车上的年轻人手捧一个ipad玩得不亦乐乎。众多的替代性产品无疑在挑战着手机电视的普及。

3.重围三:视频网站抢滩手机视频市场

异军突起的视频网站、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在手机视频中寻找商机,对手机电视运营商形成新挑战。据统计,近40%的网络视频用户很少看电视,而电视用户若错过了播出时间,一般通过视频网站回看,这无疑大大蚕食了手机电视用户数。拥有丰富内容资源先天优势的视频网站,借手机视频客户端蚕食手机视频市场,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内容和服务,抢占先机。

在视频网站崛起的同时,互联网也傍内容运营商延伸产业链:百度与华数尝试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我国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也联合中广传播,将其出品的《钱多多嫁人记》等13档自制剧和栏目成功落地CmmB,通过手机电视渠道与观众见面。[3]因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站稳脚跟并占据一席之地,手机电视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手机电视节目发展的突围策略

哥伦比亚大学新媒体中心主任约翰・帕夫利克曾在其著作《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中针对新媒体内容创作做过如下阐述: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万维网和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通讯科技的有力增长,新媒体的内容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一整套复杂的互相关联的问题和因素。进行合理新媒体内容设计所要遵循的某些基本原则包含以下4个特点:

第一,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但表现风格要适应已有的内容,具备灵活的传播方式和访问方式,可适应网络的变化或传送媒体的带宽。

第二,个性化的内容,特别是要提供一种新媒体工具,以使内容接收者将内容本身或其形式个人化。

第三,足以吸引使用者的高度互动内容和用户界面设计。

第四,深入复杂的内容形式,让用户得以进入并参与到愈发丰富且同时具备3个特点的三维虚拟世界。[4]

以此作为提出策略的思考起点,并结合手机电视所面临的挑战和媒介特性,笔者提出以下探索性创新策略:

1.打造“个性化内容定制”――凸显手机电视的比较优势

手机电视是继电视、电脑之后的“第3个电视屏幕”,手机媒介最显著的特性就是它兼具移动性质和交互功能,在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等一系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手机电视自身提供的业务不能体现出这些比较优势,那么面对来自视频网站、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竞争时,难免处于劣势。

毫无疑问,不擅长打造精品化个性化的高品质节目内容、节目源有限成为手机电视运营商的软肋。在短时间内,目前国内大部分手机电视运营商一方面还无法摆脱将传统电视节目直接移动化移植到手机平台上的陈旧模式;另一方面,在汲取互联网内容和用户上传UGC内容时,缺乏对内容的严格把关,更多是以“标题党”的方式吸引受众眼球,看了之后却让受众不知所云直呼上当,此外也忽略了手机屏幕小、播放不畅等降低节目观看效果的媒介制约因素。

手机电视产业发展需要精耕细作,内容提供商应该进一步了解客户想看什么、什么时间有空闲、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播出、愿意看多长时间等具体信息,只有节目的内容和来源极大丰富,并有针对性地按照某个用户的需要去制订内容,才能满足手机电视用户的需求,真正体现出手机电视的个性化特色,使手机电视真正成为“个人手机电视”。[5]同时,“个性化内容定制”要求手机电视运营商建立用户数据库,对用户进行市场细分,从客户数量规模及相应节目内容所创造的市场价值这两个指标维度,细分市场特点推介差异化的节目内容。[6]

2.节目创新的突破点――打造移动短剧

手机电视内容的创意独特与否,与受众对于节目的整体喜好度高度相关,因此,手机电视内容展现独特的创意是吸引受众的关键点。

“mobisode”即移动(mobile)和剧集(episode)的合成,也称“移动短剧”。该词来源于一部叫24:conspiracy的迷你手机短剧,该剧是基于电视剧集的24小时移动内容,每分钟一集,共24集,由福克斯与沃达丰合作,并在2006年获得艾美奖。[7]制作这部手机短剧的目的就是在3G业务的背景下“向用户表明他们的手机上可以放什么样的内容”。成功的经验总逃不开被模仿,新闻集团也曾开发过两部原创手机电视节目:SunsetHotel、LoveandHate,剧情聚焦生活在一个时髦酒店里的人际关系的短剧,每周播出,[8]深受好评。

无独有偶,我国第一家手机电视新媒体公司东方龙也曾推出中国的第一部手机电视剧《白骨精外传》,每天5分钟,总共365集,以每天更新的方式播放,电视剧的主人公是一群被网民戏称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剧情幽默诙谐,浓缩了白领工作、生活和爱情的精彩片段,是网络短信的电视情景化的一次大胆尝试,该剧的播出为东方龙初期发展积攒了大量人气,增加了至少10万用户。

以上节目成功创新突破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原创性的移动短剧,越容易受市场和受众青睐。然而,对于我国手机电视的内容创新而言,以上来自于手机电视内容生产专门机构的成功案例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移动短剧而言,还没有走向商业化运作和规模化生产。如何孵育我国的手机移动短剧,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产业链条和成熟商业模式的产业,还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3.拓展手机电视的多元互动功能

麦克卢汉曾指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保罗・莱文森也在其“补偿性媒介”(remedialmedium)理论中坦然,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9]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手机的移动性,使其超越之前的传统媒介优势,成为这个世纪最受瞩目的媒介,手机媒介不仅仅是通信终端媒介化的产物,更具备了移动媒介的多元互动功能。

除了常规的视频点播和推荐业务以外,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多元互动功能正不断显现:2011年,湖南中广联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基地、湖南特色电视购物频道,共同打造了中国首家互动电视购物平台,用户可实现收看电视的同时进入购物页面,这无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央视《砸金蛋》、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节目为代表的互动电视投票,不少节目通过互动电视投票的方式在提高观众互动参与度的同时获取丰厚的短信收益,此模式也被各大电视台竞相“克隆”;此外,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央视网打造“互动奥运”“手机看世博、世博零距离”等互动栏目;中央电视合中国移动也在2011年推出了国内第一份视频手机报;手机电视业务多元互动开发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国正不断以新尝试开创手机电视的新时代。

三、我国手机电视的前景展望

3G时展手机电视的核心策略在于“内容为王”,只有在手机电视节目内容方面不断创新,以此凸显手机电视的比较优势,才能抓住机遇,顺势突围。展望未来,手机电视的前景值得期待:

1.手机电视相关业务将会持续升温。随着3G网络覆盖的逐渐完善,网络通信技术和手机终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手机电视相关业务将更加多元,如互动电视购物平台、视频手机报、手机电影节、电视台等。多元化的手机电视业务开发将进一步成为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们新的利润增长点,手机电视在未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10]

2.抓住机遇顺势突围。展望2013年,在市场竞争与合作日益升温,技术条件不断完善,产业加速布局的形势下,手机电视的竞争与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决议,凸显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手机电视产业,相信也能顺势而为,在行业各部门的适时调整与不断定位中,迎接手机电视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2][5][6]江凌.我国手机电视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3]中国新闻网.搜狐视频与中广传播达成战略合作,抢滩手机电视[eB/oL].http://,[2011-06-17].

[4][美]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79.

[7]靳子亭.手机电视内容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D].上海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8]高洪波.国外手机电视节目形态的研发与创新[J].声屏世界,2009(12).

[9][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5.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6

关键词:新媒体;微影像;微电影;形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004-04

一、新媒体语境与微影像

(一)全新的影像表达

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人类社会的影像表达和传播都与媒介生态和技术变革息息相关。当人类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当新媒体成为影像传播的新载体和新平台,其交互性、个体化、碎片化等诸多特征促生了新的影像表达形式,微电影、迷你剧、微纪录片、恶搞短片、自拍秀甚至动态图片都成为与新媒体相生相伴的新的影像表达形式,它们诞生于相同的媒介生态中,它们成长于新媒体语境之下,不论在创作上还是在传播中它们都区别于传统的影像形态。它们是新媒体语境下影像创作与表达进入“微”时代的表征,作为新的影像表达与传播方式,我们统称它们为“微影像”。

微影像是微时代的产物。“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携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点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1]。这个新的传播时代的重要传播形式和内容便是微影像,微影像既是微时代的产物又是构成微时代的重要传播内容。

微影像是新媒体的产物。所有关于微电影、迷你剧、微纪录片等的界定都建立在新媒体的基础上,微影像是与新媒体无法切割的概念,微影像是在新媒体语境之下,基于新媒体数字技术,从内容、创作到一系列的完成,都高度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包括整个叙事的风格都区别于传统的影像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影像表达,它也是微电影、迷你剧、恶搞短片、微纪录片、自拍秀、微广告、微动漫等诸多新的影像表达形式的统称。微影像不仅仅因其时长更短而区别于传统影像形态,也因其诞生及成长语境以及传播平台而迥异于传统影像形态。与传统影像作品相比,微影像的核心是为新媒体而生,为新媒体而传。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产物

新媒体是孕育微影像的土壤和时代语境,新媒体语境即包含了新的技术语境,也包含了新的文化语境,它们共同促生了微影像这一影像形态,它们共同造就了微影像的特征。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交流和传播可以在更广的范围、更短的时间和更宽广的维度展开。依托于新媒体技术,自主性和互动性更强的传播平台和自媒体蓬勃发展,视频网站、BBS、app、电子杂志、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为微影像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渠道。新媒体技术语境之下,自媒体打破了传统传播平台的垄断性,所有作品都有和传播的平台。新的技术语境也加速了影像传播的速度,微影像正是适应了更短小精悍更快捷传播的需求。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众多的创作者提供了教程和工具,众多创作者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更方便的进行影像创作和加工。拍摄设备的大众化和简便化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日益“傻瓜化”,打破了影像创作的技术壁垒,人人都可以成为影像创作者。得益于新的技术背景,影像创作和传播都更加大众化、私人化和自主性。新媒体的发展伴随着新的文化语境,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塑造着新的文化语境。一方面新媒体让交流和传播变的更加自由和民主,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中碎片化、去中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诸多特征也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微影像基于新媒体而存在,新媒体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气质深深影响着微影像的创作。某种意义上,微电影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精神梦境补偿,一些微影像的创作也具有解构理性、拒绝宏大和崇高、零度叙事、合流大众文化等后现代主义色彩,满足了现代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中,微影像的内容和形式、题材及创作手法都深受其影响。

二、微影像的典型文本与特征

微影像在新媒体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类型。从微电影到动态图片,它们构成了新媒体平台上丰富多彩的影像景观,成为新媒体时代大众的主要表达手段和精神食粮。这其中既有沿袭和继承了传统影像制作手法和叙事的微电影,也有专属新媒体世界的自拍秀,既有高雅严肃的影像表达,也有恶俗喧嚣的大众狂欢,既有长达30分钟左右的影像作品,也有短至几秒钟的秒拍和动态图片。这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明确,微影像的关键不是时长的长短,而在于是不是为新媒体而生,为新媒体而传。传统的影视作品也会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但显而易见的是它们不独为新媒体而生,它们仍然依赖传统传播平台,同时它们也不具备新媒体特性。而微影像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一样,是基于新媒体而生并为新媒体而传。微影像有着多样的形态和类型。

(一)微电影

微电影无疑是被关注和研究最多的微影像,微电影也是和传统影像作品最具有血缘关系的微影像,在创作上它基本上按照电影的手法来完成。微电影被认为是“基于新媒体数字技术的革新,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和播映平台而广泛传播的超短篇幅电影作品”[2]。在关于微电影的诸多定义中,人们尚未达成共识,但有两点是约定俗成的,那就是微电影是剧情片、是故事片,当我们提及微电影时通常是把纪录片排除在外的,另外微电影在时长上远远短于通常在120分钟以上的传统影院电影,微电影最长不会超过60分钟,短则几分钟,大部分通常在30分钟以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微电影往往都是冲着新媒体平台而来,点击查看量、转发评论数等成为微电影创作的重要诉求和评价指标。

由中影集团和优酷网于2010年共同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微电影之一,这个系列包含了10部青春题材的微电影,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老男孩》,在2010年上线头10天其观看量就突破了700万,并引发了70后80后的集体青春怀旧热潮,成为现象级的微电影,关于微电影的讨论和研究也因此而引发。《11度青春系列电影》第一次有力的向我们呈现了电影与新媒体碰撞的力量,第一次向我们呈现了微电影这一新的影像形态的魅力。这个系列的微电影仍然按照传统的电影制作方法和表现手段来完成,甚至在选题上也并不新鲜。唯一不同的是其为新媒体而生和为新媒体而传的特殊性,这11部系列电影中,前10部均是专为新媒体受众打造并仅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只有最后一部是同时通过院线传播的。

除了像《11度青春系列电影》这样有专门的影视制作机构和专业的团队投资和制作的微电影。在微电影领域还活跃另外一支具有生命力的创作力量,一批年轻新锐导演、大量影视院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诸多影视创作的爱好者通过自筹资金完成微电影的创作,他们以较小的投资和自己组建的班子完成一个个关于电影的梦想,而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为这些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他们的创作和传播也正是因新媒体而具有了可能性,他们的作品也是名副其实的微电影。2013年由李阳导演的《坏未来》可以说是这一创作群体的代表之一,这部天马行空的微电影靠着新媒体平台被年轻群体分享和传播,而李阳也凭借着这部微电影及之前的《李献计历险记》成为知名微电影导演,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电影艺术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形态,微电影无疑是微影像诸多形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一种。各大视频网站也把微电影的创作和传播作为自己重要的业务方向。2013年开始,优酷搭建的“微力影院”作为其最重要的四大平台之一,力求打造成为最有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微电影平台。除了“11度青春系列”,优酷还通过“幸福59厘米”“大师微电影”“青年导演扶植计划”和吸引众多影视院校及相关专业学子参与的以微电影为主的“毕业展”等项目力求在微电影领域打造其强势平台。

从Youtube到优酷,在新媒体时代,微电影从来不缺乏平台,也正是因为这些新媒体平台,微电影成就了自己。

(二)迷你剧

如同微电影是传统大电影与新媒体结合的产物一样,迷你剧是传统电视情景喜剧与新媒体结合的产物。与电视情景喜剧不同,迷你剧时长更短,单集大多在15分钟左右,符合新媒体传播要求短而快的特性,也符合受众非持续性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的需求;其次,区别于电视情景喜剧家庭题材居多,迷你剧大多以职场、青春、爱情、穿越等与年轻群体生活和兴趣息息相关的题材为主;再次,由于新媒体平台相对电视平台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个人化观看,迷你剧往往有更自由的表达尺度。

迷你剧这种微影像形态绝不仅仅是电视情景喜剧的缩小版,它以更贴近年轻群体的题材、更紧凑的叙事,更自由的表达和更娱乐夸张的风格深受新媒体受众的欢迎。

成立于2012年的万合天宜公司,聚集了一批新媒体影响力人物,通过一系列迷你剧而声名鹊起,短短3年时间奠定了自己在迷你剧领域领头羊的地位。其于2013年制作出品的迷你剧《万万没想到》和《报告老板》点击量突破了20亿,2015新推出的《名侦探狄仁杰》更是拓展了迷你剧的题材类型和表达手段,在新媒体领域引发受众极大关注。

搜狐视频于2012年推出的《潘磕惺俊房梢猿莆真正意义上的迷你剧,每集1~3分钟左右,是微影像的典型代表,有着极强的传播力,仅前三季的播放量就达到了26亿,不仅吸引了众多知名明星参与,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因其幽默搞笑的剧情和短小精炼的篇幅,《潘磕惺俊吩谛旅教宕播中一直热度不减,截止2015年上半年已成功推出第四季。

区别于微电影的多元创作主体,迷你剧是所有微影像中最具产业化特征的,迷你剧的背后是专业的制作机构和新媒体平台,从选题、拍摄、制作到营销传播,迷你剧已经在短短的几年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盈利模式。

(三)微纪录片

在所有微影像形态中,微纪录片是最富争议的类型,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一直是纪录片传播的主要媒介平台,微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相比并不具备传播平台的独特性。在中国能够上院线的纪录片凤毛麟角,在一味追求商业化、娱乐化和收视率的当下,电视媒体为纪录片提供的空间也十分有限,更有大量因种种原因无法公开发行和播映的纪录片都选择了新媒体平台。尽管如此,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催生的微纪录片这一微影像形态还是在作品时长及手法上与传统纪录片有所区别。微纪录片为适合新媒体传播特性,内容和时长上更加精炼短小,选题上更加注重传播力和话题性,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叙事和节奏,这些都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新形态。

2010年,贾樟柯作为监制,携手六名新锐导演与畅销全球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合作启动“语路计划”,共拍摄制作了六部微纪录片,每部时长均在3分钟左右,这六部微纪录片以潘石屹、黄豆豆、罗永浩等为拍摄对象,以访谈和大量短切镜头以及有限的跟拍为创作手段,内容短小精悍且叙事紧凑,专为新媒体传播而打造,拍摄对象均是有影响力和话题性的人物,在新媒体平台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可以说是微纪录片的典型代表。

微纪录片的新媒体特性和较强的传播力也引发媒体和专业制作公司试水,2014年南京广播电视台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推出微纪录片《城殇》,该纪录片每集三分半钟,共三十集。整个系列片以时间为顺序,从南京城门外的血战,到战后审判和几十年来人们对这场大屠杀的追思,以较强的故事性和传播性引发腾讯、爱奇艺、优酷、酷6、56视频网、华数tV、ppS、pptV等二十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半个月内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突破千万,其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电视媒体。

在关于微纪录片讨论的众声喧嚣中,准确认识和界定这一微影像形态仍然要回到微影像为新媒体而生、为新媒体而传的基本特性上。“语路计划”也好,《城殇》也好,一方面在时长上方便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另一方面在创作手法上也更适合新媒体受众的观看习惯。

目前众多的纪录片赛事都已把微纪录片单列为一种评比的类型,同时中国纪录片网、央视视频等也都设立了微纪录片频道,相信微纪录片的发展随着与新媒体特性的更好结合必定会体现出与传统纪录片更明显的区分度。

(四)恶搞短片

有人把恶搞短片归为微电影的一种,但显然恶搞短片的新媒体属性更强,如果说微电影是传统电影在新媒体平台的新形态,那么恶搞短片可以称为新媒体领域的“原住民”,在众多微影像类型中,恶搞短片是新媒体平台上最“原生态”的类型,它真正因新媒体而生,绝对是新媒体“亲生”的,它更是被新媒体所传,是新媒体传播中最具有传播力的微影像类型之一。恶搞短片携带着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和新媒体特性,常常以戏仿的手段对经典或流行作品及知名人物进行戏谑、喜剧性模仿和夸张化改造以达到娱乐和讽刺的效果,造就了互联网世界和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大众狂欢。

在互联网世界最早被广为传播和引起极大关注的恶搞短片是2005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充满后现代风格的作品第一次让人们见识到了恶搞短片的威力和魅力,由此引发的网络狂欢、理论争议和现实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震怒到要把胡戈告上法庭的中影集团和陈凯歌导演或许没有想的,短短几年之后,恶搞短片已经成为新媒体世界最具生命力和传播力的微影像形态。从《哈利波特》到《泰坦尼克号》,从红色经典到商业大片,都没有逃过被恶搞的命运,而今天的影视集团和大腕们不仅早已泰然处之,甚至为了营销的需要还主动为之,求之不得被恶搞。而胡戈之后的《鸟笼山剿匪记》《007大战猪肉王子》《春运帝国》《满城尽是加班族》等作品更是坚持把恶搞进行到底。

恶搞短片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媒体传播中最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的微影像形态之一,与新媒体传播的娱乐化、大众化不无关系。也正因为看重恶搞短片的传播力和传播价值,众多影视传媒机构及艺人把它作为营销手段,众多自媒体人也把恶搞短片作为获得关注的重要渠道。在这方面,“雪姨系列”的恶搞短片就是最好的例证,从最初的网友恶搞,到“雪姨”扮演者王琳的主动参与,借助恶搞短片,让近些年有些沉寂的王琳再一次成为各大综艺娱乐节目的座上客。

2014年,一部《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再次火遍新媒体,因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戏仿和恶搞让名不见经传的大一学生王塑巍一时间引发热烈关注。新媒体和恶搞短片满足着越来越多人成名的想象,也成为越来越多人成名的路径。

和微电影一样,恶搞短片不仅是众多草根的狂欢领域,也早已引起资本的觊觎,除了优酷网、搜狐视频等综合性视频平台把恶搞短片作为重要内容之外,更有一大批视频网站更是专注于打造恶搞短片来吸引受众实现盈利。

(五)自拍秀

互联网的开放性、新媒体的分享性和互动性为每一个受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自媒体的发达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播中的主人公,从图片到影像,自拍已经成为现代人新媒体生活的重要组成。自拍秀作为微影像中最具有草根性和大众性,最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形态,充斥着互联网世界和新媒体平台。一波又一波的草根明星都是借助自拍秀一鸣惊人传遍网络。从早期的后舍男生到后来的“好妹妹乐队”,他们的成名都得益于自拍秀,一段段自拍微视频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们的才华,他们也借助自拍秀走进大众的视野。

自拍秀不仅提供了成名的可能,也成为普通人新媒体生活的重要组成,人们通过自拍秀参与互联网事件,人们也通过自拍秀自娱并娱人,从“冰桶挑战”到“大哥别杀我”,自拍秀为新媒体受众提供了新参与和娱乐方式。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视频摄制功能不断完善和视频处理软件不断简易化,自拍秀这样的微视频将越来越多的成为自媒体传播中的内容。

三、小结

为新媒体而生,为新媒体而传。微影像继文字和图片之后,成为新媒体传播中愈发重要的内容和影像形态,除了微电影、迷你剧、微纪录片、恶搞短片和自拍秀,微广告(微投)、微动漫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微影像的形态和类型仍然处于发展和演进之中。一个不得不承认且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在新媒体传播中,特别是在微博和微信中,以秒计时的“秒拍”和“动图”正越来越多的取代静态图片,它昭示在这样一个图像社会和视觉文化时代,微影像正在以更丰富的形态和更广泛的运用构建后现代视觉文化的重要景观。

参考文献:

[1]李瑶.SomoLo模式下微纪录片的社交媒体营销研究[J].现代视听,2014(7).

[2]王凡华.以电影《11度青春》为例看新媒体电影的发展[J].传媒,2014(12).

[3]王学嘉.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叙事学的特点[J].青年记者,2015(3).

[4]郑军,王以宁,白昱.新媒体语境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初探[J].东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7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纪录片作为公众话语的一部分,自然需要以受众为本位,寻找更适用于新媒体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纪录片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体现出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的特点,对于纪录片,也应当像微电影一样来创作、分享、探索出适合时代传播特征的“微纪录片”。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短片;网络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106-02

在电视时代来临的时候,波兹曼曾说,“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公共事物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换句话说,当新媒体时代即将大行其道的时候,所有公众话语的传播是不是也应当用逐渐更适用于新媒体的表达方式?

所谓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等一系列高科技的数字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一个与传统媒体迥异的传播平台。受众从传统媒体分流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各个传统媒体顺势打造全媒体,同时三网融合也在各方博弈中艰难推进,三网融合改变的是内容的生产、集成方式,改变了网络传输和内容传输方式,也会改变受众的信息接触、媒体使用方式[1]。

现在已经不是“议程设置”——传播者传播什么,受众就只能接受什么的时代,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作为传统媒体,必须转变思路,受众关心什么希望了解什么,传播者去传播什么,这也是受众本位的回归。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纪录片的观赏、制作、传播都发生了改变,纪录片作为公众话语的一部分,自然需要以受众为本位,寻找更适用于新媒体的内容与表达方式。

一、新环境下的新特点

纪录片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体现出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首先,观看渠道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视频的观赏习惯,人们观看视频节目的渠道,不再是通过电视机,而是主要通过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客户端,这也要求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纪录片资源更新速度快。其次,受众信息接受习惯的变化,混媒终端所强调的个性化、互动性和对于受众主动性的极大鼓励促使媒体碎片化和受众碎片化同时发生[1]。信息碎片化造成人们更愿意接受零散的信息,而不愿意花两个小时坐在电视前认真观看并思考一部长纪录片,因此纪录短片更适合新环境下人们的观赏习惯。再次,新的媒介也决定了纪录片必须灵活多变,如小景深、短镜头的使用,段落化的剪辑,适合在多种平台播放。

二、国内纪录短片概况

国内的纪录短片发展似乎是伴随各大传统报刊媒体大力发展全媒体而来,自从DJClark与杨晓光将“流媒体”(multimedia)的概念引入中国,尤其2011年以来,各大传统媒体建设新媒体部门的步伐可谓大步流星,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东方早报、中国日报等各大报纸的全媒体建设迅速发展,组建的摄影师队伍也拍摄了不少纪录短片,如东方早报的《摩托车回家》,并且也在电视中得到播放。

另一方面,各个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开始建设起来,2009年8月,国内知名网站搜狐率先开辟了全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录片频道。上线三周即获广告商冠名。2009年12月,原中央电视台网站转变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并利用中央电视台资源开辟了纪录片频道。2010年4月,百度旗下独立视频网站奇艺高清视频网站也开辟了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除了播放购买过版权的纪录片,已经开始自制更多接地气的纪录短片。

倒是电视媒体对纪录短片的探索似乎慢人一步。且不论目前这些短片拍摄制作是否够的上“流媒体”,是否运用了多种传播渠道是否达到传播效果,起码这些尝试迈出了媒体融合的重要一步,也给了电视人探索的重要参考。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然而主要播放内容以自然地理类为主,那么电视台除了电视播放外,有如CntV这样的网络平台、app这样的新媒体应用,是否可以有更多人才、机会、设备支持去完成更贴近受众需求的纪录片呢?

三、探索微纪录

2011年《城市映像》系列微电影由郝蕾、赵天宇、王之、周楠、苏哲贤等八位导演联袂执导,每部片长在20分钟以内,前期主要宣传播放阵地都在视频网站,而这些视频网站本身又有着便捷的新媒体客户端,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导演赵天宇表示:“如今的微电影早已隔绝掉粗糙,资金短缺的这些代名词,它更多的是代表创作者的思想展现,通过比较直接的渠道与观众沟通和分享。”那么对于纪录片,也应当像拍摄制作微电影一样,来创作、分享“微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改变,从而探索出适合时代传播特征、群众喜闻乐见、产业链完整的纪录片制作模式。

1.内容。电视台的大手笔下,向来不乏经典纪录片,《再说长江》《故宫》《敦煌》……无论从历史、文化、拍摄、结构都是大气磅礴,不可复制的经典,然而这也给广大观众造成一种既有印象,纪录片意味着厚重的历史,或者自然地理奇观。而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是纪录短片的诉求,如人们关心的话题,关注的现象,平凡人物的生命轨迹。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一夜爆红,首先就在于它的题材——美食,是所有人都无法不关心的话题。人文类题材可能操作上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更易触及“敏感”,那么从平凡个体的生活与命运入手,以个体反映时代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内容上更易于接受,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这一点上《敦煌》是经典之作,贾璋柯《海上传奇》也采用了如此手法。而央视2011年的“真诚沟通”系列公益广告,也正是采用了这种以小见大的纪录式手法——当然为了广告视觉效果,该系列的剪辑更具电影感。

2.形式。通常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时长都在90到120分钟,但信息碎片化造成人们更愿意接受零散的信息,我们已经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在等车、排队等闲暇时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来看视频,所以短片是必然趋势,但究竟多短符合传播规律,多短才是“行业标准”,目前还并未有共同的认同,不管是10分钟还是20分钟,这都给纪录片拍摄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单个片长碎片化必然要求整体拍摄制作周期变频繁,这对于纪录片这种需要时间打磨的影片形式无疑是非常局促,需要用更短的时间,无论是制作周期还是短片本身的时长,“匆忙”讲好一个故事。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8

虽无引起亿万网民瞩目的“爆款”大片出现,但也有多部优秀作品通过在线平台问世。真正互联网出品的纪录片已经层出不穷,传统制作机构的纪录片进行多平台、跨媒体传播也已成为常态,移动端传播占据了绝对地位。

一、互联网及在线视频行业状况

(一)网民数字持续增加,移动端发展迅猛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字,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为7.31亿,上网普及率达53.2%。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10%。移动互联网与线下经济联系更紧密,手机支付规模增长迅猛,达到4.69亿,年增长率31.2%,支付场景更加丰富。

随着上网习惯向移动端转移,移动端广告收入占比随之持续增加。2016年,中国移动端视频广告规模超过了pC端,收入达206亿元,占总体比重61.7%。预计到2019年,移动端广告收入将占绝对数量。

(二)在线视频市场保持增长,商业价值增强

2016年度,在线视频市场整体规模为609亿元,同比增长56%。随着用户规模扩大和用户粘性增加,在线视频的商业资源呈现不断升值的状态。在ip策略以及内容自制的推动下,视频内容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整体收入中,广告占54.9%,继续排在第一位。视频广告开始产品化,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大数据实现视频广告的精准,促发新增长。用户付费收入占19.3%,延续了2015年的增长趋势。由于仍在用户积累期,3000万的付费用户在5.1亿总体用户里仅占5.9%,付费的市场空间还相当大。

(三)“实时”“直播”成为新的吸引点

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为实时互联网奠定了基础,实时交互会带来新的活力。社交平台逐渐从文字、图片、语音短消息,转向实时视频为载体,交流方式从评论和点赞,向着互动的新形式转变。

“直播”不依技术突破,而是盈利模式的进步。内容产出、传播、变现更加简易,形成封闭的系统。2016年,直播平台数量超200家,用户规模为3.25亿。但26家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暴力等内容被查处,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先后出台规定,规范直播内容。

二、新媒体纪录片发展总体状况

(一)整体保持平稳状态

2016年,各类纪录片节目较少有大幅起落,观看人群较为稳定,只有佳作出现时会出现波动。

截止2016年底,全网视频点击总量达8240.3亿次,其中全网纪录片(包括栏目和专题)点击量114.2亿,占总量的1.39%。其中,栏目化纪录片占20%,非栏目作品占58%,其他专题类占22%。

2016年上线的纪录片中,点击量最高的十部见表1:

(二)题材类型更加丰富

历史类、美食类、旅行类纪录片仍最受欢迎,人物类纪录片的点击量占比最高,为18.1%;其次为自然题材,达13.8%。在“工匠精神”影响下,一批关于杰出“匠人”的纪录片也受到追捧,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

此外,医疗类纪录片异军突起,《人间世》点击率超每集50万次,并融合传统媒体、网络和社交平台的传播。

(三)跨平台推广成“潮流”

在多屏的时代,跨媒体推广、传播已成为趋势。故事片营销中用到的网络推广、微博大V推荐、公众号转发等手段,也应用于纪录片营销。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央视播放后默默无闻,但在视频网站收到了超过200万次观看和近9万条弹幕,随后微博设立话题,五家视频平台参与传播。进而Bilibili投资了电影版,让该片的持续热度超过一年。

(四)付费成为趋势,社交化运营增速放缓

用户付费是2016年显著的发展趋势,但目前获得的付费用户体量还不足。由于基数小,所以2016年获得的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大量的收入。社交化运营活跃程度和取得的效果不及往年。2015年是社交化运营成效显著的一年,和《穹顶之下》的影响有关。相比起来,2016年是平淡的。

三、在线视频纪录片频道发展状况

(一)腾讯视频纪录频道:“深耕”的一年

2016年,对腾讯纪录来说是“深耕”的一年。频道主要力量用于投资出品,采用完全自制或者联合制作等多种方式。2016年腾讯纪录与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出品了《地球脉动》第二部,腾讯视频全球同步首播。赢得巨大口碑同时,也获得了1.5亿次播放量。同样,这也是BBC与新媒体合作的第一部纪录片。其他在该平台点击量排名靠前的片子有《谈婚论嫁》《我从新疆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寻味顺德》,以及BBC的《中国新年》。

在加强自制的同时,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削减了线上卫视专题栏目的数量,从原有八十多档减少到10个左右。频道优势在于用户流量领先,因此带来的分发优势[5]比较明显。2016年,用户量和点击率约合2015年度的两倍,来自移动终端的点击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80%左右。

(二)爱奇艺纪录片频道:引进优质片源

爱奇艺纪录片频道在2016年采购的片数占总量的八成左右,引进作品的目的是充实付费运营的片库。比如继续引进BBC的节目,爱奇艺已经基本上形成了BBC片库,此外也偏向于引进与BBC拍摄手法和叙事相似的作品,比如韩国的KBS。海外引进作品如《致命恐龙的真相》《野地大冒险》《九月怀胎》和《恐龙星球》等,点击量都相对较高。

2016年度运营的重点项目是《本草中国》和《大道中国》。《大道中国》是《超级中国》的中国版,引进后和大陆桥公司共同改编,在国内再次播出。《本草中国》是纯商业运作,先有广告商进入,链接了中草药专家和草药商城,形成了综合的盈利方式。国内制作中播放排名靠前的作品是《大道中国》《本草中国》《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帝陵》和《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年,爱奇艺纪录频道点击量和访客量都翻了三倍,pC端访问量有少量增加,但比重在下降;移动端访问量同比增加了7%,突出表现是付费业务的增长,以20岁以下收视群体最明显。自然类、科学类纪录片吸引了较多会员。付费是有发展潜力的,但全网范围内,内容优质、商业性较强的国产纪录片源还不足。要在付费领域做得更强,还要依赖更优质的内容。

(三)优酷纪录频道:平稳发展

优酷纪录在2016年重点运营的项目是范俭导演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基于拍摄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和范俭工作室联合制作的长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阿姆斯特丹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常规运营项目是自制的《影像录》《季录》和《我是谁》等栏目,但年度产出作品并不多,着重在一些公益类的项目,如关注藏区失明老人、山西民间宣传队的作品。大都集中在2016年10-11月上线,点击量在100-200万之间。

优酷纪录比较大的举动是和探索频道、天猫、华数联合出资搭建了优酷纪录的探索频道,内容是300个小时的探索片库。有些作品有不错的播放量,比如《荒野求生》和军事类的《迷彩虎》。

2016年,来自移动端的点击量大概占80%。用户量和点击率的年增长率在25%,平均日播放量为八百多万,峰值超1000万。在优酷视频当中,纪录片点击量占整体网站点击量接近5%,超过腾讯纪录和爱奇艺纪录的1%左右,这和平台节目的整体布局相关。

延续2013年以来的主题,优酷纪录频道继续主打年轻化,“寓教于乐”。在运营方面,2016年是平稳发展的一年,付费会员并不是优酷纪录频道2016年着重发展的一项业务。对于看重栏目化自制、公益性和会员自制上传的优酷纪录来说,付费时机还未到来。

(四)凤凰视频纪录频道:“回归”的一年

自制纪录片项目《甲乙丙丁》已有几年历史,2016年回归受众视野,《大国工匠》和《生而为女》等节目让“关注平凡人”这一主题得以深化。突出青年视点的栏目《必见》上线于2016年10月,三个月内播放量突破5000万,为关注文化、旅行、时尚的短视频栏目,恰如凤凰纪录在2016年9月重新更换的频道口号“你今天真好看”,彰显了年轻的气质。

凤凰纪录着重回归到凤凰的传统。和凤凰卫视、凤凰网同属一个集团,凤凰视频比较容易形成集团内的媒体联动。“西安事变”70周年之际,重新编排、剪辑的《世纪行过:张学良》(完整版)在凤凰卫视、凤凰视频《凤凰大视野》专题同步开播,形成“大历史+融媒体”的全新看点,并被媒体列入2016年口述历史领域年度六大看点。

(五)乐视纪录频道:多样开发

乐视纪录片频道起步较晚,由于组织架构调整,并没有太多作品。乐视与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拥有电视端口――“乐视tV”,大屏端流量是肥拥闹匾阵地,所以在争夺pC端或移动端流量上,乐视并不是最积极的。2016年,大屏端访问量占到了总量40%左右,这个数字远高于其他视频平台。硬件平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乐视的战略,强娱乐化的纪录片在乐视难觅踪影。内容引进则与美国历史频道合作,签订了三年的独家合作。目前片库有五百多个小时的影片,点击量高的作品有《迷失阿拉斯加》《古代历史》《诸神之战》等。2016年,乐视致力于建立观众脑海中美国历史频道与乐视的关联,目前也只有这一部分施行付费模式。

此外,乐视尝试虚构和非虚构节目的共同开发,会针对一个来自真实的ip,不断开发、利用,生产出多样的视觉产品。明显的例子是乐视购买了非常著名的深度新闻《太平洋大屠杀》的版权,相关的纪录电影、网络大电影和网剧都在开发当中。可以说,在这个层面,他们看重的是一种“纪录思维”。

四、手机移动端纪录片平台的现状与趋势

手机移动端传播的短纪录片,在自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纪录片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特点。首先,贴近生活,追随潮流。尤其注重和高品质、时尚、文艺相关的内容;其次,叙事方式灵活。呈现为叙事策略多样、杂志化的板块结构等;第三,强调可看性,视觉风格通常是精致的、风格化的。

最早一批手机移动端媒体平台,如“一条”“二更”等,大都从微信公众号起家。相比在线视频平台,自媒体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第一,自媒体先天自带交互功能;第二,自媒体的粉丝聚集速度、内容传播速度,往往是几何量级的;第三,自媒体比较容易获得天使基金或者风险投资的青睐。

凭借这些优势成功后,自媒体会展开跨媒体布局,并结合电商平台使自身内容和衍生产品变现。

(一)“一条”:“杂志化”的公众平台

“一条”以微信为载体,每日向用户推送定位为“生活、潮流和文艺”的短片,可视作“泛纪录化”视频。2014年创办时只有6个人,半个月粉丝破百万;目前日均活跃100万,2016年估值两亿美元,“一条”连续创造自媒体的神话。

“一条”采用了“杂志化”的板块划分和视觉风格,注重内容和粉丝的转发,保持每天定量、品质稳定的推送。通过推广内容里的产品或商家,使短视频变现。不同主题下,行业人群转发带来的影响力,是单向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也让在线视频难以达到其影响力。

2016年,“一条”继续拓宽多渠道受众群,在优酷、腾讯视频等在线视频开辟频道,单集点击达百万;app已经上线,可以连接电商平台。随后的计划是和垂直门户合作,比如美食节目和大众点评网。

(二)“二更”:与“粉丝”共同成长

“二更”(包括“二更视频”和“二更食堂”)创办于2014年,首先为微信订阅号。2016年成为拥有“二更视频、二更食堂、隐藏菜单、慢漫来”等板块的综合媒体平台,并在腾讯、优酷等视频门户及微信、微博等移动客户端拥有上千万粉丝,全网视频播放量超7亿次。

2016年,“二更”和“二更食堂”各有其运作特点:“二更”注重整合各方资源,生产优质原创视频;“二更食堂”则针对特定的客户群进行垂直化的运营。在拥有了优质ip、一定数字的用户和流量后,“二更食堂”将自身ip转化为图书、电影和网剧产品,把用户与粉丝转化为购买者。“二更”商业模式不在于流量变现,而是整合多方资源、内容生产和发行能力,以及营销和全国客户的能力。2016年,“二更”在财经、旅游、体育等行业做出新布局,独立运营;同时组建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区域公司,做更多本地化的内容。

五、新媒体纪录片的困境和发展趋势

(一)商业困境和发展瓶颈

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再加上生产――收益的产业链条并不能有效运转,新媒体平台纪录片频道的商业收入受到较大限制。付费是趋势,但目前整体用户规模和付费效果,还在起步阶段。网络平台自制的纪录片如何突出新媒体特征,进而实现盈利,是亟待深入考虑的问题。

此外,纪录片点击量在总视频点击量当中所占比例甚小,除非有“爆款”事件或作品出现,难有突破性的改观。也有从业者认为,这就是纪录片所处的位置,在泛娱乐化时代,纪录片被关注的程度难以和其他种类相比。

(二)视频自媒体或将突破微信

形成巨大影响力的自媒体大都源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的普及程度、强大的实时通信功能都成为自媒体借力的元素。但微信对自媒体的作用也受到了一定撼动。2016年,秒拍视频日均播放量由3.4亿增长至20.4亿,单月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次的用户达4.5万人。截至2016年7月1日,整体短视频行业获得43笔投资,内容平台成为热门投资方向,占总投资数的65.2%。多渠道的创作者从基于个体兴趣,依靠个体或小团队生产,向组织化、机构化、多屏模式发展。

(三)在线视频平台强化自制纪录节目

腾讯、优酷、凤凰视频的纪录片频道都明确表示会强化自制纪录节目。由于新媒体“用户自制节目”特征,非专业人士也能参与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但是纪录片制作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流程,所以制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媒体纪录片的最终呈现效果与传播范围。所以,各平台在弱化“用户自制节目”的比重,而并不像Youtube一样,强调用户上传作品的传播。各平台加强的,是具有各自特点和定位的自制、联合制作节目。

(四)VR与纪录片共同发展愿景

2016年被互联网和视频技术业内人士称为“VR元年”。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影视制作有深远的发展前景,英国导演已经制作了关于爱尔兰起义的VR纪录片,美国也有数名导演宣布了类似的计划。但是,VR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它成为新的技术增长点之前的障碍。

首先,制作成本高昂。一般设备的体验感不足,若使用4K摄像机,成本则会数倍增加。

其次,传播方式将如何改变。VR观看需要专用眼镜,VR游戏需要更多装备,这实际上颠覆了影院和移动端观看的模式。

在技术层面之外,⑹虏呗允亲畲罄Ь场VR视频的优势在于参与性和互动性,但无论纪实还是虚构的VR影像,都没能解决怎样在多种互动需求下涵盖所有的情节可能性。叙事的方向、叙事的主导者,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

此文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课题成果之一。冯琛琦参与了报告调研。

注释:

[1][2][3][4]数据来源:美兰德视频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数据库,2016年1月4日-2017年1月1日。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9

认知层面的误区

电视包装的认知,就是指各级电视媒体、频道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电视包装的认识。这一认识影响了频道品牌建立的成败。现今电视播出机构没有人否认频道整体包装是电视频道新的增长点,但在认识深浅和资金投入上存在差异。

认为电视包装就是给频道穿件漂亮的新衣服。这种认知使电视包装成为一种短期制胜法宝,有些频道的包装一年更改一次,甚至多次,造成视觉识别系统混乱,观众不看台标,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台。

这一误区的错误在于把电视包装看成电视频道的救命稻草。其实包装只是频道经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仅仅是收视率的促进因素,而非决定因素。

认为电视包装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投入产出比,顾名思义就是投入与产出的金额比例,比值越大,证明运作越成功。拿目前一些知名栏目来说,一年的投入平均在700万到800万元,而栏目仅广告收益方面就可达6000万到7000万元。在电视产业化经营的今天,投入产出比已成为衡量一档栏目、一个频道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尺。频道总监们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一个短短几分钟的宣传片要价动辄上万元,同样多的资金用在节目制作上,却可以做出30分钟的专题。并且宣传片的播出看不到显性效益,而专题片即刻可以发行,见到产出。清华同方今秒动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东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要告诉频道总监们,你是这个企业的负责人,现在这个企业的产品需要做市场推广,这笔钱应该花。”

制作层面的误区

电视包装的制作从广义上讲是从品牌现状分析到包装评估体系的整个过程,狭义讲就是LoGo、色彩、风格、声音、运动、字体、资产和人员这些具体元素的整合。

冲破“大气”流。专业电视包装公司听到客户说得最多的词可能就是“大气”了。大气风格在电视包装初兴起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专业的包装公司也因之赚得盆满钵满。直到现在,大气的包装风格仍占据着荧屏的主流。大气本没有错,但要看其是否与频道本身的气质相符。

大气风格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电视品牌经营以频道定位为根基,生活、文艺、影视等专业频道不断涌现,多元的定位要求多元的包装。“大气”流正在逐渐退出舞台,这是电视包装创新的一个契机。湖南电视台购物频道的包装以红色为主色调,运用卡通风格,传达了活泼轻松的概念,不失为一种创新。

重看不重听。频道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声音元素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举一个品牌节目的例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开篇音乐自1988年3月启用起,已有20年没有换过,而片头动画已更迭多次。现在人们一听到那短短16秒的乐曲,就会想起《新闻联播》。声音识别比画面识别更易进入观众的内心。

在电视包装业界,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听觉识别系统被曲解了,很多频道将“您现在收看的是……”的语音提示作为重要的音频标识,忽略了主题音乐和效果声的运用。人声的语音提示传播效果更直接,但就电视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讲,它是最低等的。电视包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讲求声画同步,主题曲、效果声同画面的丝丝入扣,会产生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

运营层面的误区

一整套的频道包装设计制作出台后,如何能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是电视包装运营层面所要针对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编播、日常维护和离播包装上。

播出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效应一是指部分观众对包装宣传的态度。相对于广告,宣传片传递了频道理念和频道未来的播出信息,在制作上也更具观赏价值,观众觉得应该看,但电视台播出时采用集中打包做法,把很多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宣传片放在同一包装宣传时段播出,观众又觉得很不耐烦,看了一遍后,很难记住每个节目的播出时间。

传统的编排理念只重视节目和广告的时间安排,在节目与广告播出的间隙,电视包装宣传片鸡肋般生存着,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频道品牌概念的深入,编排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包装宣传片在节目广告中穿针引线,发挥着建立频道风格方面的功效。这一点已在业界达成共识。但究竟什么样的播出格式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包装宣传片的效果?国际上通行的是“3次/7次”法则,即一个宣传片播出3次会给观众留下印象,播出7次观众会记住相关信息。

对离播包装轻描淡写。电视频道的整体包装在播和离播两个方面。“在播包装”指非节目、非广告的那部分电视播出片的设计与应用,即电视营销组合中“宣传”中的音视频宣传部分;“离播包装”是指非广播媒体的报纸、杂志、电台、网站、信笺、名片、促销礼品、户外广告(车载、公告牌)等的设计。

现今的诸多电视台在频道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对“离播包装”只是轻描淡写地做些宣传板,在网站上做节目播出表而已。其实如果将电视频道作为品牌来运作,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将品牌推广出去。有些电视频道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自身是媒体,是商家广告的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就够了。其实在电视频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单靠电视台自己宣传自己是不够的。与平面媒介、户外媒介、电子媒介联手,发挥各媒介的优势,才是上上之选。

短视频新媒体的运作方法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多媒体技术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育已在传统教学中受到忽视,那么,在新课改的今天,如何重新重视体育教学,让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同步发展呢?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理论课程枯燥乏味

中学体育教学不全是“动”,也有“静”。体育教学也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然而这些理论课对于中学生来讲也是枯燥的、乏味的,比起在室内课堂上听教师讲体育的发展、体育课的重要性,学生更乐于上室外的体育课,更乐于自由的活动。由于体育课并没有给学生带来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对于理论性体育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借此学习其他科目;而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的理论性体育课就成了他们睡觉、玩闹的“好机会”了。

2.体育教材中的知识讲解不到位

新课改后,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教材也是改了又改,体育教材中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体育教材中有许多较难理解的知识以及高难度的动作,单靠教师的讲解、板书和亲自示范是完全不够的,学生很难瞬间理解这些动作要领,且这些方式容易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误区。如体操、跳水运动中的腾空、翻转等动作,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运动技能。

3.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差

许多学校还存在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差的问题,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水平再高的体育教师也很难把体育课上得生动精彩。学校过分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素质教育,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变成了一句空话。当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跟不上时,教师只能放弃一些运动项目,不对其讲解,或者只讲解与该运动有关的理论知识,如游泳运动的理论知识,单一的理论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

4.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厌恶上体育课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可能常常看见这样一种反常的现象:学生在课下积极地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跑步、做健美操、踢毽子等;每天清晨和晚饭后,许多学生在操场上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在体育课上,学生却懒懒地坐在一边,或者无目的地在操场上漫步,不愿意运动。当我们强迫学生运动时,他们就象征性地运动一下,趁我们不注意,他们就又停止下来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如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不论是文化课,还是更偏向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艺体课,许多教师都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体育课教学中,针对上述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

1.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

体育教学中的理论课对于学生来讲是枯燥的、乏味的。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会利用理论课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可以放弃原有的理论课讲解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ppt或短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并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如当教师介绍马拉松这一运动时,可先通过ppt向学生呈现李子成、周春秀、闫龙飞等中国马拉松运动名将的照片,再播放他们比赛时的短视频,通过照片和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马拉松运动的知识时,学生则易于理解教学内容。

2.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体育运动中的高难度动作

由于多媒体视频和课件有着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所以针对体育教材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以及高难度的动作,或教师无法详细并清楚讲解的问题,就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资源进行讲解。如一些高难度的翻转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示范清楚其中的技术环节,因此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中国体操运动员参加的体操比赛视频。视频中有很多高难度的翻转动作,还有慢镜头回放,这有助于学生仔细观察,了解高难度翻转动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

3.利用多媒体技术补足体育设施的不足

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差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其改变的难度也较大,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却可以适当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当教师因体育硬件设施差而无法给学生上沙滩排球课时,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有关沙滩排球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如奥运会中的沙滩排球比赛等,让学生了解沙滩排球的击打原理和比赛规则。

再如,因学校没有游泳池,无法给学生上游泳课,那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游泳有关的视频、照片,制作有关游泳要点和注意事项的ppt,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游泳方面的知识。

4.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觉得体育课无聊、乏味。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刺激下,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不良印象”。如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奥运歌曲,以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课堂学习。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田径比赛视频,比赛的激烈场面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育竞技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要安排好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提前下载好视频,制作好ppt。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其教学目的都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掌控好度。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体育课的最主要教学目的仍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体育锻炼。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教学,这不仅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还容易让学生过分依赖网络,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最后,要注意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不能盲目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而忽略了学生本身是否适合于这种教学。传统教学的优点是“言传身教”,教师要把信息时代教学优点与传统教学优点相融合,取长补短,真正发挥教学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