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5:4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1

“地下六分,地上四分”是早在中世纪欧洲城市就确立的西方规划建造理念,做到未雨绸缪,那些古堡式城市至今居安不危,这与中国当下一些城市“小肚鸡肠”的地下应急系统形成鲜明对比。如2008年的雨雪天气给南方的城市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因过度追求宽马路而忽视非机动车道建设,结果摔伤事故增多;还有一些城市因采用悬索结构的道路桥梁,结果灾害时凝结在悬索的冰块融化后砸向车辆,造成人车俱损。再如一些城市因地下管网埋置较浅,造成大量水管冻裂,使民众家庭不能获得正常饮水。

2011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几场连绵的大暴雨在中国的北京,武汉,西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长降雨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损害远远超出了早起城市规划设计的预期,城市排水系统无法应对如此大量的排水需要,致使在地铁,立交桥下穿处,地下停车场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造成了大量的积水。

而同样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巴黎在遇到诸如此类灾害的时候却可以应对自如。仅仅是巴黎长达2347公里的下水道就足以令其傲然立于世界防灾减灾的前列,并成为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

一些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竟达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此外,下水道井盖多达2.6万个,有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还有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负责清理维护。正因如此,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除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项目。

巴黎下水道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是用现在的规划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其规划的超前性实在不同凡响。这与当初设计者的科学规划是分不开的。在此之前,巴黎大部分的消费用水来自塞纳河,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废水未经净化处理就流回了河中,造成河水污染。有时河水污染形成的甲烷气泡直径达到1米,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最终导致了1832年的一场霍乱瘟疫。净化巴黎的环境是当时的第一要务。

时任塞纳省省长的奥斯曼男爵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欧仁·贝尔格朗。1851年,贝尔格朗利用巴黎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设计了将废水排到郊外阿谢尔野地的方案,并且为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

贝尔格朗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沉沙的机械,采用将水截流,然后利用水的“冲刷”效应将下水道中的垃圾、沉沙或淤泥集中到某几个地方以便清除。在没有电力供应的下水道,这些设备至今仍然是下水道工人的劳动工具;其次,他在所有的小下水道中设计建造了蓄水池,使水的流量有大有小,强化了冲刷效应;第三,他重视废水清沙,保证了后来下水道的畅通。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了长达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网,而位于阿谢尔面积为5000公顷的污水净化场也成为当时的“模范花园”——生长出法国最大的蔬菜,那里的植物也格外葱郁。1894年时,政府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所有饮用水供应、废水排泄均采用封闭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了污水工业净化改造工程,工程于1935年启动,1947年结束,主要是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厂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进一步扩建并完善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当年贝尔格朗设计排水道的理念今天仍然在广泛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将城市道路“开膛破肚”的次数。

巴黎下水道每天要处理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同时,巴黎市民饮用水的50%是通过地下管道输入的。事实上,巴黎的下水道不仅仅是一个阴沟,而是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除了排水沟外,它还设有两套供水系统,一套供饮用水,一套供非饮用水,以及一条气压传送管道。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基本是顺着城市的道路修建的,也就是说每条道路下面都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排水沟,整个排水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同样,下水道对于防止巴黎雨天积水功不可没,它保证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巴黎下水道网络中,有2台电脑控制着污水压力提升厂,它们能加速废水的流动,同时负责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11个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用来保证经过马路又流回到塞纳河水的质量;50个专门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

另外,在断面比较宽、流速比较慢的阴沟里放置了直径约1米,外表像木酒桶,由木条拼成的巨大木球。它看来简单但符合流体力学原理,木球的放入使水流宽度变窄,压力增大,流速加快,便冲走了沉积物。大木球在主干道走,漂流17公里的距离要花整整7天的时间。

在保留19世纪残存物清除技术的同时,近年来,巴黎市政府还积极采用新技术,包括虹吸管、高压水柱和处理砂石的专业卡车等,同时大量使用现代技术管理排水道,包括以地理信息系统定期观察地下水管道状况、追踪是否达到需要清除的程度、每年固定对各段管道作两次检验、并建立数据库,以便在订定管道系统维护政策时加以参考。

在横穿市区的塞纳河河底,有7条自动虹吸通道,它们将城南的废水引到城北。巴黎市区有2.6万个下水道盖口,其中1.8万个是可以进人的。为确保大众卫生的安全,巴黎市政府最近决定推行全面更换含铅管道的计划,以避免金属铅渗进水中。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2

关键词: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城市防灾减灾是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多。如何保护现代城市免遭自然灾害,加强防御,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是当今国内外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令人担忧。为此,有必要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设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有益的探讨。汶川地震再一次告诉我们,正确认识城市防震减灾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抗震减灾能力。

接下来,根据相关文献和个人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理解,浅谈对城市防灾规划认识。

一.汶川地震的启示

2008年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破环力强,损失惨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灾区铁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大量基础设施损毁,不仅给灾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抗震救灾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救灾难度大,科技手段需求显著,此次地震导致四川、甘肃、陕西等重灾区道路、通信等生命线工程严重损毁和中断,致使地震后无法与灾区取得联系,不能及时了解灾区受灾情况,严重影响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地展开。

此次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城市防灾规划、城市安全保障措施和救灾应急能力。

(1)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学预测和防范灾害的能力。

(2)加强防灾减灾研究,树立全面防灾减灾意识。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应该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对于防灾规划,要全灾种考虑,全面规划城市防灾体系。

(3)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救援是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

(4)普及紧急避险理念和安全文化迫在眉睫。得益于坚持数年的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习,在紧邻重灾区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无一伤亡。

(5)建立多渠道应急通信方式,保障生命线畅通。汶川地震发生后,通信设备损毁严重,灾区信息不能及时传达至外界,严重延缓了救灾工作进程,损失了宝贵的救援黄金时间。

(7)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亟待加强。有关专家提出,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把好“规划设计,施工组织,材料及设备和工程质量监督与监理”这四个关口。大城市应当有相应的紧急避难场所。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应当根据人口密度开辟应急避难场所,一旦发生的地震、火灾等,可以有效减轻人员伤亡,政府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援。

震后汶川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也提出了有针群测群防监对性的的规划对策。加强地震、地质、气象、洪涝灾害等的专业监测系统、测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提高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监测预警示范区。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恢复建设测绘基准点,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加强救灾指挥系统建设,健全救灾和灾情管理系统。结合交通网建设疏散救援通道,建立应急水源、备用电源和应急移动通信系统。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储备能力。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加强城乡避难场所建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二.城市综合防灾中的最新趋势

现代城市防灾不应把“灾”仅仅定义为地震、洪水、火灾、泥石流等以自然力为主的灾害,城市安全要先建立综合灾情观,还应包括生产事故,如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石油、气的爆炸,核事故,特大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生命线系统事故等新型灾害。它们对城市安全的影响日益重大,应该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并在城市防灾规划中予以体现,以指导城市防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保护发展成果,减轻城市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1)生命线系统与城市综合防灾

道路交通系统是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援进入的最重要通道,它的畅通对救援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城市防灾规划中要通过对实际交通系统的调查,对主干道、次干道、快速道、桥梁和高速路进行统计分类,分析规划区主要道路和桥梁的震害和可靠性,并对道路的属性编制图表。抗震减灾主干网能否正常运行,是决定整个城市灾后能否快速恢复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必须保证由高速公路、快速道和通往包括医院、消防局、疏散场地、供水点、政府机关、防灾救援中心等关键节点的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的抗震减灾主干网能够经受大震的破坏。使得震害发生后,伤员疏散、消防救援和救援物资的运输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从规划开始,促使地方建立多渠道应急通信方式,保障生命线畅通。在地震频发的中国台湾地区,对应急通信设备有硬性要求:从大城市到小乡镇的应急保障部门,都必须按照标准配备包括移动、固话、微波、卫星通信等在内的多种通信设备。这样的配置,目的是要保证灾难发生时灾区至少有一种通信方式能够与外界联系。

(2)借鉴日本东京防灾规划的思路

1)建设阻断燃烧带。铁路、公路、河流等城市设施和沿路的社区构成了防灾生活圈。阻断燃烧带可分为“骨架防灾轴”、主要阻断燃烧带“一般阻断燃烧带”三个层次。

2)建设“防灾轴”。从大区域出发,以阻断燃烧带为骨架构建“防灾轴”,形成抗御灾害的城市结构。实现“不用逃跑的街区,安全安心的街区”等建设目标,保障并提高每幢建筑物的抗震性和阻燃性等。

(3)加强抗灾救灾能力建设规划。包括预警预防能力、救灾工作预案、技术支撑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

(4)要重视地下空间的防灾。地下空间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他对很多灾害的防御能力远远高于地面建筑,如台风等;另一方面当地下空间内部产生某些灾害时,所造成的损失又远远超过地面同类灾害,如火灾、爆炸等。地下空间防灾救灾工作与地面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在:1)封闭的地下空间里容易使人失去方向感,造成心理恐慌。2)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中,保持正常的空气质量要比地面有门窗的建筑困难得多,一旦发证机械故障,通风很难保证,而且发生火灾是烟量大。3)自下而上的人员疏散路线,与内部的烟尘、高热气流和升华性毒剂流动方向一致,因而人员的疏散必须在烟尘和毒热气流的扩散速度超过步行速度之前进行完毕,而这个时间又很短暂。4)地面积水很容易灌入地下设施。5)地下工程的钢筋网和深埋的岩土堆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妨碍无线通信。而灾害发生时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都有可能遭到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注意地下空间的防灾。所以要针对地下空间特点做好地下空间防灾规划。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00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防灾问题做出了新的规定,其显著特点有两个:一是强调综合防灾。二是提出公共安全的概念。这样城市防灾规划的内涵得到很大扩展,无论在灾种分类上,还是在指导思想、编制内容、编制流程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抵御减轻各种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各种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即统一部署、相互协调、综合评估、定期反馈、及时更新,具体体现在其规划区范围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相一致,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灾种进行统一考虑和等级评价,重视灾前预防,对灾中应急和灾后重建的衔接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各单灾种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其他专项规划相互协调,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级行政区的防灾工作及城市规划区本身与周边地区的防灾互助提出要求等。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3

关键词防灾研究与实践历程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繁严重的国家,每一次灾难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千百年来,面对灾害威胁,人们在不断探讨和研究防灾措施,从灾难中学习,在灾难中成长,希望找到有效防灾办法,最终战胜灾害。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防灾经验,但是对防灾的研究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今天,我们与灾害的抗争都还处于完善和发展阶段。

根据对灾害的认识水平、防灾思想等,笔者将我国防灾划分为4个历史时期,既古代的荒政体系阶段、近现代的科学探索阶段、当代的单灾种研究阶段、二十一世纪的综合防灾研究阶段。

一、古代的荒政体系阶段(1840年以前)

在我国古代,灾害的预防、救济和善后措施称为荒政;分为先事措施(防灾)、临事措施(抗灾)、事后措施(救灾)三个步骤;很早就形成了以预防为首、防救结合的防灾、减灾和救灾体系。

古代主要的灾害预防措施有:兴修水利,治理河患;加强监测,建立呈报制度;推广防灾技术,种植抗旱耐涝高产作物;储粮备荒,建立仓储制度等。

人们在与灾害抗争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防灾经验。如在史前大洪水中,改进了房屋结构,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泄洪区,并采用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洪水;春秋时期,对传染病进行隔离;东汉时期,在扑杀蝗虫的实践中,发明了垄沟掩埋法,通过对地震的研究,发明了地动仪等。

现代社会采用的许多防灾措施在古代都已使用,但因生产力低下,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与现代防灾不能同日而语。

二、近现代的科学探索阶段(1840-1949年)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长久以来建立的荒政体系开始分崩离析,迫切需要有更具时代特征的先进防灾规划思想来进行具体的应对。

由于国门的打开,西方近代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测量、工程、通讯技术开始应用于防灾实践。中国也踏上了以现代科学思想来解释灾害,防患灾害的征途。

这一时期的防灾思想,既有传统观念中的迷信因素,又有近代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成分,所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在近代、现代的延续。

1、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变的时期,一种形式上比较完整的新型的近代化赈灾制度在慢慢形成,主要有以下方面:

(1)技术手段的更新:在赈灾中,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在技术手段上体现了近代化的特色。清朝末年电报的使用,使报灾—审灾—赈灾的过程大大缩短,为社会各界迅速采取援助措施创造了条件。

(2)救灾体制的变化:针对官赈的种种弊端,出现了新型的义赈方式和义赈团体,创造了新颖有效的工作程序。

2、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政局动荡。历届政府在社会压力下,采取一些防灾措施,但多以财力不济,决心不坚而收效甚微。

(1)在减灾的制度和立法方面,设立了赈灾机构,颁布了《勘报灾歉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救灾程序;

(2)在灾害的研究、监测与治理方面,初步建立了灾害监测网和医疗卫生体系。

(3)在城市防灾建设方面,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南京、重庆等)利用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规划和建设。

三、当代的单灾种研究阶段(1949-2000年)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际间的经验交流增多,我国对灾害的认识、防控、抗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0-60年代,防灾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大规模的江河治理,使长遇洪、涝、旱灾得到初步控制。很少编制防灾规划,仅提出一些原则性要求。防灾核心内容是坚持生产自救,即通过恢复和发展灾区的生产,克服灾害带来的困难。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建设了一些防灾设施,如防洪堤、防空洞等。

70年代,河南大水、唐山地震等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人们在生产自救的同时,对防灾进行反思和总结,开始了单灾种规划的研究。

80年代,根据1980年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和1984年的《城市规划条例》的要求,城市规划应考虑治安的需要以及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因素,但并未强制要求编制防灾规划。

90年代,《城市规划法》实施,要求防灾规划应作为规划编制的强制性内容。这一时期,由于已经初步建立了防御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在城市规划中,已初步涉及到防灾方面,以单灾种为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当地实际,一般要求编制防洪、消防、防震、防空等专项防灾规划,但这些规划只是简单的堆积在一起,综合性不强。

这一时期的防灾理论不多,侧重于灾害学的理论研究方面,例如1992年马宗晋的《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1997年金磊的《城市灾害学原理》等。

九五期间,防灾研究在向多领域深化的同时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国家开展了城市综合减灾示范研究,在唐山、鞍山等地进行了试点。

四、二十一世纪的综合防灾研究阶段(2000年以后)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城市发展开始加速,2003年非典型肺炎,2008年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2012年北京水灾等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这一时期的防灾规划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对国外理论的模仿验证阶段

针对国内综合防灾规划无编制经验的事实,相关专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展开一系列理论研究,对规划层次、编制阶段、编制内容等进行阐述。例如2006年金磊的《国外最新安全减灾管理方法与应用》、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等。

各地依据对防灾规划编制的研究成果,开展了一系列规划实践。例如,2009年沈松林、李英爱的《长春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研究》,2009年《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2009—2020)》等。

2、系统性研究阶段

2010年之后,针对国内综合防灾规划在规划范畴、内容深度、方法程序等技术层面,组织审批、实施管理、保障体系等法规政策层面上无系统性理论支持的事实,相关专家对此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例如2011年戴慎志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等。

3、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阶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倡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和社会公正目标之间的平衡。在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和灾害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当前国内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问题:①在灾害风险和经济效益之间,普通人和决策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后者。②城市的扩张和快速发展经常以对自然系统的改造为代价。③低收入阶层抗御灾害的能力最弱。

传统的城市防灾不能有效地应对、达到可持续防灾减灾的效果。因此,国内部分专家对防灾规划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例如张洋等编著的《可持续城市防灾减灾与城市规划》等。

参考文献

张洋,吕斌,张纯.可持续城市防灾减灾与城市规划——概念与国际经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子荷.我国古代的防灾减灾方略[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戴慎志.城市综合防灾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

杜维鹏.近代救灾思想浅论[n].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

黄俊,洪昌富,谢映霞.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C].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杨琪.民国时期的减灾研究[m].齐鲁出版社,2009年6月

池子华,冯欣.近代中国灾荒及其救济[J].文化学刊,2009年3月第2期

沈松林,李英爱.长春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期

王江波.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6年4月

金磊.国外最新安全减灾管理方法与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4

【关键词】城市;防灾避难园林;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是城市中唯一的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一个基础的设施,对城市安全的改善以及维护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城市园林地方比较宽敞,在发生火灾、地震等重大的灾难时,可以作为一个对人民群众紧急的进行避险,对人们进行疏散的场所,可以临时的对人们进行安置,在城市的消灾以及防灾的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很多案例表明,城市的园林对于避免灾害以及抵御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园林因为具备了防灾以及避灾的基本功能,是人们避灾的主要场所。

1.城市的防灾避难园林的基本概念以及具备的功能

1.1城市的防灾避难园林的基本概念

城市中的防灾避难的园林主要指的是在城市发生灾害的时候,为了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而建设的一些具有避难的作用,对人们的救灾以及灾后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的城市园林。它不仅可以看作是避难的场所,比较大的部分园林还能够当作抗灾以及救灾的指挥中心等。

1.2城市的防灾避难园林具备的功能

城市的防灾避难具备很过功能,灾害未发生前功能:防灾避难知识宣传及演练,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防灾演习与减灾知识教育的场所;灾害发生后功能:防灾减灾,防治火灾燃烧延迟,防止火灾蔓延,减缓泥石流、防止瘟疫病菌扩散、缓解洪涝灾害、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救灾,提供避难空间、避难通道、医治救护、情报的收集与传播、指挥与运输基地、基本生活物品供给、城市恢复与家园重建的据点、提供各类应急避难设施、救援部队的营地。

2.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整体规划以及建设方法

2.1城市中防灾避难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

2.1.1统筹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的防灾避难园林是当前防灾避难园林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只有把各个避难场所具备防灾的机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产生比较好的防灾效果。对此,在对防灾避难的园林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对城市避难场所综合的进行考虑,做到统筹兼顾。结合区域之中人口的数量,结合防灾避难中人均所需要的大致面积,合理的进行布局,确定想相关的位置以及大致的面积。

2.1.2改建优先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城市之中人口非常多,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凡防灾避难园林需求量非常的大;但是我国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断的减少,无法满足大量建设防灾避难园林的基本需要,但是对于现在的城市园林基础之上必须使防灾和减灾的机能得到完善,不但可以节约很多城市的用地,并且使建设投资减少。

2.1.3“平灾结合”的基本原则

防灾避灾的园林就是在平常的园林之中设置了防灾避难的基本功能,除了在灾难之后发生一些具备防灾以及救灾的基本功能,在平时的时候也可以对防灾进行演习,对减灾的知识进行教育,还是市民休息和放松的重要场所。

2.1.4分布非常的均匀,可达到的性能非常强

城市园林具有可到达性以及均匀性的特点,在发生一定灾害的时候市民能够快速的到达,对此,城市之中的防灾避难场所分布的均匀,位置比较好,才能符合防灾减灾的需要。

2.2城市的防灾减灾系统的建立

2.2.1城市防灾减灾园林的基本类型

城市防灾和减灾的基本类型有紧急防灾园林,固定防灾园林,中心防灾园林。

2.2.2建设具备科学性结构的城市防灾的园林网络

这几种城市防灾避难的园林类型对于防灾、避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森林的防灾避难的功能充分的得到发挥,需要科学的对其进行布局,形成一个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广泛的分布的面积从小到大,结构非常合理的一些防灾园林的网络系统。

城市的防灾园林在建设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的内容:第一,必须把城市的防灾园林系统加入到城市防灾避难系统的总体规划之中;第二,各种各样防灾系统的搭配必须合理,分布必须要均匀,服务的面积要适宜;第三,强化中小型防灾园林的发展,可操作的性必须要强,成本比较低,分布的范围一定要广,并且需要和广大市民建立良好的关系,避难以及疏散的能力必须要强。

2.2.3城市中防灾避难园林规划的指标

不同的防灾阶段之中,市民对于防灾避难园林具有非常大的差异。避难的过程主要是由远的距离逐渐的向比较远的一些固定的防灾园林以及中心的防灾园林转移。所以,结合防灾避难的类型来确定规划是否比较单一,是否更加科学。

2.2.4城市防灾避难的园林基本的设施

防灾避难的设施为灾害预防提供了基础以及保障,不同类型的防灾避难园林所承担的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防灾的设施应当集合防灾避难园林的基本类型来进行配置。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中的人口非常集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城市中迫切需要健全单位系统来对防灾避难,城市园林就是为了防灾避难就是为了防灾避难而设置,对于防灾避难工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科]

【参考文献】

[1]潘剑彬,李树华,丁奇.城市绿地区域潜在多发自然灾害对防灾规划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5,01:89-91.

[2]王燕,高波.城市防灾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徐州市三环北路防灾公园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5,01:154-156.

[3]谷圣浩,潘永刚.高密度中心城区抗震避难疏散空间改造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6:207-211.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5

20*年,我部围绕抗震防灾法制建设、工程抗震技术标准、工程抗震质量监督、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指导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

20*年初,我部印发了《建设部20*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及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总结、部署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抗震办主任座谈会”,云南、安徽、新疆、北京、江苏等地交流了抗震管理工作经验,会议讨论了新时期建设系统开展抗震防灾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工作重点,提出从房屋建筑设防为主转向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并重;超限高层抗震审查与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并重;城市房屋建筑抗震与村镇房屋建筑抗震并重;新建筑抗震设防与使用过程中维持设计抗震能力并重;从应急预案编制和颁布转向日常演练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新思路。

(二)加强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20*年,我部依据《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抗震质量监管责任、抗震设防强制性要求以及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三)完善工程抗震等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20*年,我部在继续贯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工程抗震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村庄与集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进展顺利。

(四)强化工程抗震设防监督

20*年,我部在组织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时,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组成15个工作组,抽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过质量检查促进各地提高新建工程抗震质量。同时,我部继续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工作,全国和各地专家委员会依照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审查。

(五)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

我部编制了《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作为《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城市抗震工作中,着重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地积极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试点,完成了福建省泉州市等城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在村镇抗震工作中,注重基础性工作,组织有关课题研究,完成了4册村镇建筑抗震图集初稿,并结合《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编制,完成了西南农村木构架、土坯维护墙房屋1∶1足尺的振动台试验等。

(六)加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能力

20*年,我部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会议要求,印发了部门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各地建设系统也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七)推动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积极推动城市燃气突发灾害与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试点工作。牵头组织召开了中美地震工程协调会,探讨进一步拓宽中美地震工程的合作领域。

二、20*年抗震防灾工作要点

20*年,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25号),切实增强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村镇抗震防灾工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与完善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通过宣传、贯彻《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各地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做到依法开展抗震防灾工作。抓紧起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调研工作。

(二)强化抗震防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强化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

提高我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包括组织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喀什老城区抗震对策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政策等研究课题,争取尽快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村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等抗震防灾技术标准。

(三)加强村镇抗震防灾工作

进一步研究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关于村镇建筑抗震防灾的措施,推广各地开展村镇建筑抗震防灾工作的先进经验,组织《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相应图集的培训,开展“村镇农居地震安全工程

”试点工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抗震技术,对新建农房设计与建造进行指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导致的村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部署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抗震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的要求,指导开展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工作,通过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摸清现有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底数,为旧城改造、抗震加固、抗震鉴定提供依据,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基础信息,为地震应急、震后恢复重建和城市安全防范研究提供条件。

(五)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指导。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有关协、学会组织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水平。

(六)指导城市建筑物加固改造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地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确定时限,加快抗震加固工作的进度。特别是要重视对城市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抗震防灾能力的鉴定和评估,完善鉴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6

那么,如何重新认识城市规划设计潜伏的致灾隐患呢?建筑物的安全,应该说一直是规划设计界所关注的。无论是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一直实践着按国家规范及设计标准完成项目设计,可以这么说,常规条件下项目设计是安全的。然而,对于人们尚不知晓的灾害,过去的规范在客观上就存在欠缺。进一步讲,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大城市已愈发脆弱。过去安全的系统可能会失稳,过去完善的设施可能会成为摆设或不安全的。

笔者以为,从城市防灾规划设计视角上看,城市建筑的安康设计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

国内外与建筑有关的灾害事件无休无止,而建筑的卫生设计,在城市管理的层面长期被忽视,并始终未将防疫设计与住宅的安全设计统一起来。SaRS应该令人们猛醒,“吃一堑,长一智”,重要的是促使住宅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心中有数”。虽然,不应该仅仅从一个香港淘大花园,就全盘否定住宅设计的质量与水平;但冷静思考会发现,建筑在许多方面被非典上了一课,我们并未在总体上真正建立起城市减灾与城市安全的意识。为此未来安康住区设计要求建筑师要有新观念;所以说,要提高建筑规划设计者的安康意识,建筑防灾学与建筑卫生学是必补之课。

建筑卫生学是从医学和卫生学的观点出发,将有关医学、卫生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从而使最终完成的建筑环境能达到符合相应的医学、卫生学要求,以保障人们有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避免造成“病态建筑”或引起人们患“建筑病”。公共建筑的卫生学问题,以防止细菌、病毒流行、交叉感染为重。住宅是人一生2/3时间停留的场所,如何保证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微小气候适宜。内外环境安静、整洁,生活舒适方便,也有相应的建筑卫生学要求。“以人为本”,建造“健康”“绿色”的人居建筑物成为当今国际科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健康建筑是建设发展的自然结果,它是在满足建筑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室内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的好坏和人类对其适应的程度决定了人体健康状况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摩天高楼的建造与空调设备的普遍使用,增加了某些疾病的传播机会,必须引起特别的关注。根据调查,由于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疾病,种类达几十种。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疾病的性质,致病的病源等,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加湿器热病等)以及“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空调系统对于室内空气品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排除或稀释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又可以产生、诱导和加重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室内空气品质。从卫生学角度来讲,空调系统不仅要保证热舒适,更要保证人体健康,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热舒适是不足取的。

SaRS之后,一位艺术家感慨地说:“病毒触及城市肌理,规划缺少人文关怀”。笔者同意此说。事实上,SaRS所警示的住宅及环境健康问题,要求建筑师、工程师必须从住区及住宅设计两大层面上,去重新审视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居住环境的规划上,首先要切实选好不存在污染源的场地,切不可贪图廉价的土地而把住区建设在垃圾场或废气排放点附近。其次要保护好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诸如绿林、清水、青山等的保存利用。还应保证有效的日照与通风,从SaRS蔓延的教训看,阳光普照、空气流通是阻断传染源的最佳条件;但不少城市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降低日照标准。住区内有足够的绿地与健身设施也是保障健康的条件之一,需注意树种的选择和水体的流动;否则,花絮飞扬或污水滞留也能造成病菌的传播或繁殖。追求过高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与安康人居环境是不相容的;因为这会形成人口密集、空间堵塞、环境恶化。还应关注住区各种废物的处置,要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场等。住宅设计中要将功能合理划分,公私、动静分区是保证居民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而洁污分区是生理健康的保证条件,但在设计实践中有时却被忽略。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不同功能空间应有直接采光与自然通风,并且还规定了无直接采光的厅的控制面积;但是有的住宅仍然出现“黑”房间和大面积“暗”厅,有的把佣人房设计为无窗的,这既不人道,还会成为污染源。规范强调一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室能获得日照,不能因有空调而放弃日照,空调不能替代日照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虽然已经颁布,但在住宅设计中应考虑气流流向合理、密闭门窗时能补充新鲜空气的功能,即所谓的“穿堂风”。

但是,城市建筑的安康设计属于正在研究探索中的新事物,它既是现有技术规范层面上的设计工作,又是新的设计理念,这就需要纳入到城市防灾规划及安全设计方法论中。城市灾害学原理就是亟待完善的,与建筑安康设计密切相关的重要理论,它是城市学与安全科学技术交叉后的新学科,所以其学科建设应遵循如下原理:

一、应急决策原理

城市减灾对策有技术性措施和社会性措施两大类,而城市灾害应急决策属社会性措施。它强调城市要建成完整的防灾减灾网络及预警预案,在灾害事故到来时能有效地指挥管理,使政府及公众有充分的时间按预案要求有计划地避难、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及控制灾情,应急决策即按应急法令办事。规划师、建筑师尤其要按防灾要求制定应急规划,如现代化城市应急救灾,必须具有便捷畅通的道路系统,并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等。这些。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很欠缺,不少新区规划也缺少此内容。

二、综合防护原理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严重城市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后果都不可能是独立或单一现象。因此,应从系统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和评价,使之具有总体和综合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城市防灾对策和措施,这就是城市综合防灾。它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城市防护与减灾的综合性原理,本质上是要求建立统一的城市综合防灾体制。对此,不论是对战争的防御,还是对灾害的防抗,都要走上整体化和综合化的道路。鉴于两种灾害有着多方面的共同性,又同样关系到城市总体抗灾抗毁能力的提高,应进一步将城市的防护与防灾功能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领导下的城市综合防灾体制。这将使城市在任何情况都处于强有力的防灾体制保护之下,在安全的环境中得到保存和发展。城市防护与防灾功能的统一,完全可能出现“1+1>2”的结果。

三、可控性原理

有效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属于大系统范畴,必须实行分层控制,并加强系统反馈机制。其系统控制功能有:把握城市危险源的事故信息;把握灾害事故危险分析技术,加强城市的本质安全化建设等。具体讲,实现城市防灾减灾的可控制性要重视如下几点:(1)事故与灾害的计量,重在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缺陷提出安全改进措施;(2)安全风险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城市系统中潜在的事故危险;(3)城市防灾减灾强调可控制性,它指危险本身的一种固有特性,它反映了控制投入与系统总价值的比例关系;(4)安全控制是最终实现城市安全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措施,安全控制要求从本质上去认知事故,从而使安全控制更具有工程意义,城市设计的安全性、城市建设的安全性都成为城市安全的基础保障条件。

现代城市的防灾规划,主要包括消防、防洪(防潮汛)、抗震、防空及恐怖袭击等。由于城市综合减灾的思路涉及防御灾害的工程措施,还包括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及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保险补偿等方面,所以必须要有在城市规划基础之上的综合防灾规划。不仅要有各灾种独立的防抗系统,还要具备协调指挥各灾种系统的能力,强化综合利用,这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必需。具体而言,确定城市消防、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城市生命线系统等各项防灾及备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并进行科学布局。“”版权所有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7

关键词:自然灾害;城市发展;数据比较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99-03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城市发展同时面临的自然灾害不容忽视。据民政部统计,2012年7月份,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6180.1万人次受灾,402人死亡,91人失踪,464.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或其他需紧急生活救助。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4万间房屋倒塌,87.1万间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185.8千公顷,其中绝收624.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55.2亿元人民币(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

可见,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背后,人们忽视了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没有做到提前防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联合国从1987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便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减灾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对治理规划、评价体系、预测预报、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的研究[1-5],但是却忽略了自然灾害同城市发展的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城市发展的进程与近年来城市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治理,研究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影响的关系,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在更好地建设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的同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对城市的经济影响和财产损失,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最终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各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杭州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影响性分析

(一)杭州近几年城市发展情况[6-8]

杭州近几年来在城市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2009年以来,人口密度数不断增长;城区面积小幅扩大,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减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长变化不明显(表1、图1);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达到701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GDp水平实现新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突破8万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10万元。据初步核算,2012上半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37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90元,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129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

(二)杭州近几年自然灾害情况

杭州近几年的自然灾害以暴雨为主,自然灾害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的地质灾害。

2009年,全市共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43起,导致13人死亡、4人受伤和416.85万元的经济损失。截至2009年年底,存在一定危害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816处,威胁12500多人的生命安全和5.7亿元的财产安全[9]。

2010年,全市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地质灾害34起,导致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8万元。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54处,威胁着17700多人的生命安全和75亿元的财产安全[10]。

2011年杭州市域范围内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308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5万元。全市发生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共18起。截至2011年年底,尚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01处,其中滑坡隐患502处、崩塌隐患377处、泥石流隐患220处、地面塌陷隐患2处,对1.79万人的生命安全和6.93亿元的财产安全构成威胁[11]。

(三)杭州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入分布

总体来看(表2),杭州市建设用地面积及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都在增加,但是后者所占前者比例(图2)却呈现2009到2010年增长,2010年到2011年降低态势,而且通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支的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的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是最低的,可见维护资金支出同社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介于杭州市主要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是暴雨洪水,本文采集了关于城市排水系统的一些数据。首先,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财投资2010年较2009年增加,2011年较2010年减少(表3)。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财在排水、防洪方面的投资占总投资数的比例逐年减小,且2011年较2009年的比例减少三成(图3)。具体分析固定资财在排水防洪上的投资,排水方面投资逐年减少,2011年较2009年下降超过50%;防洪方面2010年投资最多,2009年投资急剧减少,只有将近2010年的1/8(图4)。然后,排水管道长度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2010年到2011年较2009年到2010年要小,雨水及雨污合流管道长度的发展趋势与排水管道相同。最后,防洪堤长度2009年达到最高值,2010年和2011年持平。

(四)杭州城市发展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的图表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杭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是随着城市人口、面积的扩大逐年增加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无论是建设用地还是管道里程都是在增长,只不过在2011年部分增长较2010年缓慢很多,甚至呈下降趋势。

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结合杭州市近几年的自然灾害情况,虽然灾害数和伤亡人数逐年减小,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上的投资,特别是在防灾减灾设施上的投资不能减少,不能放缓。不应该出现大伤亡大投资,小伤亡小投资,无伤亡不投资,更不能出现等出事了再治理的侥幸心理。杭州城市的建设不断加快,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能滞后于城市其他方面建设。

二、国内受灾严重城市调查分析

(一)我国整体受灾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12]。

(二)相关城市在防灾救灾方面的建设问题

截至2012年7月26日北京的特大洪水据初步统计,造成77人死亡,总损失大概在50亿元人民币[13]。以这次北京的特大洪灾为例,结合一些其他城市的自然灾害,反映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城八区共有地下排水管网3807公里,雨水排水管网2000公里。北京的排水管网比较大,但是排水系统标准不高,很多雨水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为“三年一遇”,只能应对每小时30mm至50mm的降水,一旦超过50mm,积水就开始严重。而且像北京这样的城市,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无法渗透,只能通过排水管网排水,而很多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积水泛滥[14]。

第二,城市规划不合理。首先,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大中型城市开始盲目扩张。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辅助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跟不上。其次,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负担不断加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本身的蓄排水能力、自净能力等丧失。最后,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生命线工程上投入不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城市就会大面积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甚至出现交通瘫痪,以此引发的医疗、救援、补给问题也接踵而至。

第三,各部门之间协调不紧密。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出现预报时偏差百出,应对时措手不及,救援时多头管理,究责时相互推诿。例如,我国地下空间分属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电信、电力、公用、民防、公安消防、抗震、水利防洪、绿化、环保、水电、国防、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15],没有统一机构进行协调、开发、规划,加上相关领域立法存在缺失,一旦遇到排水系统问题,必然会牵扯多部门利益和项目布局。

三、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果结论分析

通过对特定城市近几年来城市发展与抵御自然灾害情况之间关系的纵向比较,以及对多个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出结论: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投入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成正比;二是随城市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所占比重降低;三是大部分城市存在城市规划不合理问题;四是人民群众防范自救意识薄弱。

(二)城市发展应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长期有效城市规划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的规划必须要往立体型、可持续型和区域型方向发展。首先,城市规划不应停留在平面上,不应把形象工程放在第一位,不应忽视地下(排水排污管网,防震减震地基等)工程、空中(避雷设施,地质卫星遥感等)工程等的建设[16]。其次,规划要长期可行,并为城市的下一步发展留有建设空间和资源,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防御等级和年限,逐步淘汰“一年一遇”、“三年一遇”工程。最后,城市规划不是照搬照抄,要根据该城市的地质特征、自然灾害类型来合理规划。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管理因素,满足城市长效管理要求。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先于城市的其他建设,应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优先考虑地位。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除了保障性的教育、医疗、交通、供水、供电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该城市的自然灾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此方面的防灾减灾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已建设施的监督和维护,定期由专业人员对已建成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排除安全和质量隐患。

3.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标准和规范却没有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沿用了近20年,直到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才结束他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仅规定“城市防洪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区排涝管网、泵站的建设和管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2001年6月开始实施,但该规范已超过十年,它所涉及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技术标准,都适应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要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增强法律的效力和执行力。

4.提升公众防灾意识

防灾减灾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作为公民自身也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实现“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首先,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要负起监督和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的责任;最后,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要积极服从统一的指挥和引导,同时采取合理自救措施,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帮助救援人员实施救援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宗晋,高庆华.论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恶性循环的严重性与减灾工作的新阶段[J].自然灾害学报,1992,1(1):12-18.

[2]蔡立梅,周永章,石丙飞,等.自然灾害对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7,2(28):65-73。

[3]马宗晋,方蔚青,高文学,等.中国重大减灾问题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1-5.

[4]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3):1-7.

[5]piersBlaike,iterryCannon,ianDavis,etal。Risk:naturalHazard,people.sVulnerability,andDisasters[Z].London:Rout-ledge,1994.147-167.

[6]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2009.

[7]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2010.

[8]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城市建设统计年鉴[Z].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印中心,2011.

[9]杭政办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国土资源局关于杭州市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Z].[2010]126号.

[10]杭政办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国土资源局关于杭州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Z].[2011]100号.

[11]杭政办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国土资源局关于杭州市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Z].[2012]116号.

[12]国家减灾中心灾害信息部.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J].中国减灾,2010,(1):7-8.

[13]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暴雨冲刷出防灾意识[eB/oL].中国新闻网,2012-07-27.

[14]一场暴雨让北京软肋尽显[n].都市快报,2012-07-23(a03).

[15]“九龙治水”凸显地下空间开发困境[n].新华日报,201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居住区规划;抗震防灾措施

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当中危害最大的一种,虽然城市建筑有牢固的基础和一定的防震能力,但是在地震灾害面前还是非常脆弱的。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壳板块运动也越来越活跃,逐渐从平静期走向地震活跃期,因此,城市居住区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防震抗灾工作,对居住区域空间进行一个全面的规划处理,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对居民的危害。

1城市居住区规划工作中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1.1灾害程度控制

地壳运动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对人类安全危害极大的自然现象,地震的破坏能量巨大,从人类出现至今,全球地震灾害大大小小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我国部分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上,因此属于地震高发国,一旦出现地震灾害,那么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必定受到威胁。

1.2城市发展的保障

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基数剧增,中小型城镇的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同规模的城市集群。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城市居住区也会得到扩散性发展,城市用地也将越发紧张。而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人口密集化发展的居住需求,建筑物的建设密度也将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那么所导致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城市的经济和发展也将退步一大截。所以,对城市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就成为了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关键性工作。

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和地壳板块活动进入活跃期,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做好城市抗震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城市当中人口集中的区域,如居住区、商业信息中心等,结合城市的人口特点和建设密度,对抗震防灾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研究,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对城市科学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2我国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工作规划的现状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近几年的地震现象较为活跃。目前,我国内地大部分地震烈度都处于四级以上,全国有二十四个省会城市和近3/4的人口处于地震高强度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城市居住区的科学规划工作,加强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而创建一套基于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面化灾害预控体系,同时还应该提高人们的灾害应急逃生和防灾意识。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抗震防灾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在抗震防灾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在灾前防控、灾中应急反应和灾后避难重建这三个方面逐渐形成一套相应的工作管理体系。但是我国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与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形势很不协调,其整体工作能力还相对较差,其缺陷主要有这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控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绝大多数的地震监测站都不能对一些具有毁灭性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报;其次,城市居民的地震灾害的危机意识较弱,对于地震灾害的认识性还不强;再次,当地震发生时,地方政府缺乏针对性的管控预案,在人员调动、安置这几个方面还需完善;最后政府部门的抗震防灾资金还相对较少,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也比较稀缺。

3强化城市居住区科学规划中抗震减灾水平的措施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的地壳板块运动逐渐进入活跃期,地震灾害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的东海海域地震等。因此,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就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尤其是城市当中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3.1做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调研工作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抗震防灾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唐山出现那次毁灭性的大地震之后,国家政府部门才开始意识到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工作规划的重要性,在后续的一段时间中都在不断地深化研究,编制出相应的抗震防灾文件和制度,而在国外,如日本、美国、英国等,对城市抗震防灾的研究起步都比较早,技术观念都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可以借鉴参考。

想要提高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水平,就必须对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建筑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其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主要对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行一个初步评估,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文件和法律规定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若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抗震防灾体系,就应该从震前预测防控、震中紧急响应和震后人员科学管理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所以,科学的抗震防灾工作就是要从震前、震中和震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完善的抗震防灾的技术标准文件,对部分环节的抗震防灾工作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3.2城市居住区建筑和技术设施的科学规划

3.2.1城市居住区建筑的规划

城市居住区中的建筑通常可以分为一般建筑、老旧建筑和重要建筑,科学的规划工作就必须对居住区中的重要建筑、密集型建筑群和老旧建筑进行抗震防灾评估,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创建一套科学的抗震防灾建筑规划体系,为城市居住的后续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降低地震发生时而受到的损失。

3.2.2城市居住区基础设施规划工作

对于城市居住区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即:需要照顾人群的基础设施(幼儿园、敬老院);人流量大的基础设施(学校、政府单位);关键性基础设施(消防队、警察局、医院)。想要做好三个方面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规划工作就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把城市居住区内的小学、幼儿园、敬老院等基础设施集中规划,并且保障建筑周围一定要有足够的疏散空间,减少地震对该群体人员的伤害;其次,还应该提高需要照顾人群的灾害疏散能力,在学校内外部设置多个应急疏散通道;最后,还应该增加学校用地,设置专门的家长等待区域,同时在救灾工作中还可以作为应急场所来使用。

3.3对城市居住区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高速发展,城市的地价也在不断攀升,城市居住区的容积率也在不断激增当中,但是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用地却在不断减少,因此,城市居住区内的土地应该合理规划,降低居住区内的建筑容积率,开拓更多的公共绿地。建筑容积率其实是一个弹性指标,在确定了容积率的同时可以根据占地使用的性质、基础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3.4对城市居住区的开放空间进行规划

一是均衡布局开放空间,设置专门的避难通道和快速应急疏散场所。二是将空间较大的公共绿地作为灾中应急反应指挥场所。三是增加城市居住区内的路网密度,增加区域内的灾害应急车辆出入口,无论是在灾中还是平时,这对居民生活保障都是十分有益的。

4结论

总而言之,地震灾害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更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就应该时刻具备地震防控的危机意识,在平时做好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工作。

参考文献:

[1]卜雪D,曾坚.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学报,2009(1):83-85.

[2]卜雪D,曾坚.居住区规划编制和法规体系的抗震防灾控制力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3-256.

[3]高杰,钟慧,冯启民,等.考虑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9(4):52-58.

[4]庹彬彬,王银珍,曾春.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3(1):32-33,40.

[5]庄丽,高杰,冯启民,等.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J].世界地震工程,2008(2):78-84.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9

下午好!根据市政府新闻办安排,下面我代表市民政局,就本市综合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濒江临海,因特殊地理位置而常常受到来自海洋、陆地的多种自然灾害侵袭。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趋势。

据统计,**平均每三年发生一次涝灾、五年发生一次风暴潮灾、十年发生一次洪灾。概括来看,**自然灾害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台风的多发性。平均每年有2-3个左右的台风影响**。2005年“麦莎”台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亿元。二是潮位的趋高性。从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黄浦江潮位从4.5米上升到5.72米,且高潮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从平均每年超警戒水位1次增加到了10.3次。三是暴雨的突发性。**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之城市高楼林立、热岛效应明显,极易形成局地强对流天气。2008年8月25日的雷暴雨突袭中心城区,为本市有气象记录130年来最大一小时雨量,对城市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四是洪水的复杂性。最为严重的是台(风)暴(雨)潮(水)“三碰头”和风暴潮洪“四碰头”,对**城市防汛工作是个严峻的考验。五是大雾、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市区平均每年雾日39天,郊区更多。2008年1月7日至11日持续大雾,对城市海陆空造成全面影响;同时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对城市交通、农业、人民生活等造成的影响之大也为**历史罕见。六是高温的威胁。**日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数常年为9天(1971年-2000年平均值),最近10年来达到了17天以上。

近年来,**灾情虽然较为平稳,但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一旦发生巨灾,后果和损失将无法估量。2009年是**筹办世博会的“临战年”,是**建设的“高峰年”,全市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达到86个,如此高密度建设增加了**在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脆弱性,易引发各类事故灾害。总体来看,防灾抗灾的形势比较严峻,不能有丝毫懈怠。

二、**综合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本市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自然灾害应对工作逐步从单灾种管理向综合减灾管理转变。特别是2005年本市成立市应急委(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之后,综合减灾工作纳入了应急管理的轨道,全市形成了由区县应急管理、部门专项应急管理和重点部门或地区应急单元构成的点、线、面为一体、覆盖全市的应急防范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的综合减灾体系框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市民政局作为本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职能部门和综合协调机构,与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地震局、市海洋局、市国土局、市农委等涉灾的职能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灾情会商,与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民防办、市教委以及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社会和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城市综合减灾工作在“测、报、防、抗、救、援”等六个环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方面,气象局已建立起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预报体系;海洋局初步完成了海啸预警报系统建设;国土局完善了中心城地面沉降水准检测网;农委完善了**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系统。在灾害防御和抗灾方面,**在防汛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城镇排水、区域除涝等“四道防线”为骨架的防汛保安体系。全市建立了市容环卫、房地、绿化、电力、水务、燃气、交通、消防、通讯、环保、生化等专业抢险队伍。在救灾和灾害援助方面,颁布实施了《**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了气象、大雾、雨雪冰冻、防汛防台、地震、海洋等多个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建立了灾害援助体系,主要通过政府扶助、生产自救和社会保险(特别是农业保险)来进行救援工作。

据统计,2007年和2008年,全市分别各种灾害预警137次和45次,启动应急响应23次和24次,灾前紧急转移30.6万人次和5.07万人次,较好地完成了应急救灾工作,确保了城市平安有序地运行。

三、下一步**综合减灾的重点工作

综合减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群众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综合减灾工作。我们将以筹办世博会为战略机遇、以国家设立“5.12防灾减灾日”为重要契机,强化城市“安全发展”的理念,完善全民防灾教育体系;加强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高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完善城市灾害防御规划体系,提高灾害情报传输、预警能力;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综合减灾工作的规范化;细化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的演练和宣传;探索建立跨地区应急救援网络,健全城市自然灾害综合救援机制。

国内外灾害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在灾害的预防与处置过程中,公民、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显得非常重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城市居民的应急防护意识不强,在公共安全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技能相对较弱(比如,2008年初雨雪灾害中,本市有近4000人因雨雪天气造成骨折等外伤就诊,医疗急救日出车数屡创新高)。为此,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起,着力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一是要推进市民减灾宣传教育。把加强危机教育、塑造发达的“应急文化”作为综合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为纪念死亡14万人的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把9月1日作为“防灾日”。其防灾教育的特点是在点上抓学生教育、在面上开展国民防灾教育运动。)在今年本市首个“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市将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情报信息的知晓率,加强市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技能的培训与演练,不断增强市民自我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其中,市民政局将从5月7日开始到月底(31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防灾减灾金点子”。二是要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加强基层社区应急管理是全面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国际防灾减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强调“政府的作用”转变为重视“建设应对灾害能力强的社区。”为此《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建立10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本市在前几年开展各类社区防灾减灾活动的基础上,计划今年正式启动此项工作。5月12日下午,将在长宁区新华街道田渡社区举办一个启动仪式。三是要扩大综合减灾工作的社会参与。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包括应急抢险、医疗卫生、心理调适、社会工作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民间的社会动员力;要引导保险业介入灾害预防和灾难救援,分散灾害风险,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生产自救能力。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篇10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中防灾设计的不完善是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的因素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内涝灾害,当务之急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防范灾害风险的意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构建以科学规划为设计基础,以科学管理为重点,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城市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力争实现城市发展的标准化、生态化与智能化。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内涝灾害;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6-0053-06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逯惠艳(1968—),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危机管理、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吉林省城市内涝风险情景构建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317。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与管理,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减少因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多种灾害与风险。近年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各种“城市病”集中爆发,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风险与治理难题。其原因不乏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忽视了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进而影响了对灾害风险的防范,使城市内涝灾害呈现出“新常态”,并成为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一、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及其成因

(一)城市内涝灾害的特点

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呈现出季节性、多发性和损害性等特点,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⒈内涝灾害的季节性。我国季风气候带具有极强不稳定性,干湿变幅较大,每年登陆7-8次的热带台风所形成的强对流天气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内涝多发生于降水较为集中的季节,并相对集中在7至9月份。短时内降水强度大,一次降水持续时间长,就会引起内涝灾害的发生。可以说每逢雨季,“到城市来看海”已不再是新闻。

⒉内涝灾害的区域性。城市内涝在某些特定地点的发生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地势相对低洼区或排水不畅的区域。例如城市中的立交桥、涵洞、过街的地下通道等发生灾害的概率较高。

⒊内涝灾害的多发性。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呈现出多发趋势。据住建部的调查统计显示,仅2008年至2010年,在全国351个城市中有62%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其中,发生过3次以上的城市就有137个。[1]

⒋内涝灾害的危害性。内涝灾害频发给公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轻则交通拥堵影响居民的出行安全,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012年,北京“7.21”暴雨就造成了至少79人死亡,19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不完善造成了城市内涝灾害增加

一般来讲,灾害风险的形成与致灾因子的破坏性、孕灾环境的危险性以及承灾体的脆弱性密切相关。可以说,城市内涝灾害是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兼而有之的复合型灾害。虽然,自然因素是形成城市内涝风险的重要因素,但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则加剧了承灾体的脆弱性与孕灾环境的危险性,是当今城市内涝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⒈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基础落后。首先,传统的城市规划注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城市复杂空间和城市安全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对城市内涝等灾害因素的综合考量。如在总体规划设计初期,对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及其对城市水系统的影响考虑不足,直接的影响就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扩张逐步向地势低洼地区发展,使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大。其次,“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规划理念直接导致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以及排水管网布置不合理,不能与城市发展速度相匹配。再次,规划基础工作薄弱。比如我国现在通用的暴雨强度公式还是沿用30年前的标准。此外,城建规划对地形、地貌特征的忽视,也增加了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⒉城市开发建设无视城市规划设计。“极端事件影响的严重性,不仅取决于极端事件本身,而且取决于承载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两者是灾害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2]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住宅区开发、棚户区改造、商业写字楼宇等建设项目集中开发建设,使城市暴露度增强,加剧了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压力日益严峻,城市原有的绿化植被、裸露地面等逐渐被钢筋混凝土、沥青砼、方砖等覆盖,造成城市道路硬化率过高,绿地植被偏少,加快了地表径流速度,扩大了流经范围,使降雨快速在城市低洼处汇集,形成内涝积水。⑵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很多原天然蓄水池、排水沟渠被填埋用作项目开发,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特质,成为城市内涝的隐患。例如长春市朝阳区某小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将原来的天然排水明沟改线,造成区域内污水、雨水无法排放,经常发生内涝。同时,城市道路硬化率加大,不利于雨水的“渗透”与“滞留”。⑶工程建设不规范,引发内涝风险。在城市建设施工过程中,肆意破坏城市排水设施,导致发生局部区域内涝积水。例如长春市人民大街南四环经常发生积水内涝就缘于此。施工单位擅自破坏了原天然明沟,造成雨水无处排放,积返至城市道路,引发了内涝灾害,给附近的居民及过往的车辆造成了出行上的不便。

⒊排水设计系统缺乏长远规划。⑴排水管网设计陈旧,建设标准偏低。目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管网陈旧,设计标准偏低,排水能力较弱的问题。长春市排水管渠的8.2%(约280公里)均为“日伪”时期建造的,远远超出了设计使用年限。此外,老旧的排水管渠大部分都是借鉴“前苏联老大哥”的相关标准建设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多为1-2年,建设标准偏低,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变化的需求。⑵雨污合流问题是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难题,也是国内大中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雨污合流增加了雨季排水负担,加大了内涝发生的可能性。雨污合流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城市污水量增加,管线雨水收纳和排放能力降低,增加了内涝发生的可能性。据统计,目前,长春市排水管渠总长度为3408公里,其中合流管渠1231公里,占比约为36.1%,并且98%的合流管渠都集中在老城区,发生内涝的风险较大。

⒋城市防涝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存在问题。⑴缺少雨水调节设施的建设和规划,城市内涝的调控能力不高。雨水调节泵站在城市内涝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城市在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却普遍欠缺。比如长春市排水泵站共有24座,其中雨水提升泵站只有11座,合流泵站仅1座,还没有规划设计实际意义上的雨水调节池,在雨水蓄存、调节能力方面比较薄弱。⑵缺乏对排水系统维护的设计。既存在排水系统使用时各种垃圾进入雨水管道降低管道排水能力的问题,也存在排水系统被损坏,管网连接混乱,雨污水管混接,雨水管道设施被截断等极易造成排水不畅的问题。

二、完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

根据影响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发生的因素以及当今城市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在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防治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城市内涝风险。

(一)树立防范灾害风险的意识

新世纪以来,城市规划的理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变革是解决城市内涝风险的前提。

⒈增强主动预防灾害风险意识。风险是一种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或差异的可能性及不确定性,这种偏离程度被用作衡量风险大小和程度的指标。[3]风险的控制和缓解是风险防治的核心内容,避免风险生成灾害是风险防治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树立“超前防治”的理念,做到主动预防。然而,在应急管理中,风险是相对于“突发事件”而言的,它是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孕育的一种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在专注于某项事情时往往会忽略风险,即使意识到风险也宁可相信它不会发生,后果不严重,这就是侥幸心理。由于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怀有侥幸,对事件发生的后果怀有侥幸,因而往往会使风险演变成灾害甚至灾难。有些城市从地理环境上看不属于内涝易发的城市,从历史空间考量也不属于内涝灾害常现的地区,尤其是近年来主汛期降雨量与常年相较变化不大,极端天气出现得不多,极易形成内涝灾害不典型的印象,造成不会发生内涝灾害的假象,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思想麻痹,忽视对风险预防。对灾害的重视不够是灾害防治中最大的问题,最有效的改进方式就是提早做好前期防灾的准备,充分认识安全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树立主动防灾的理念。

⒉将防灾理念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主要是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布局方案,很少从主动防灾的角度考虑城市防涝的要求。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城市灾害事件只是小概率事件,城市防灾规划也不能为城市本身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城市内涝的多发与频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建设规划缺乏防灾减灾的规划设计密切相关。防治城市内涝灾害,仅从排水及技术方法上着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从城市最初的建设规划与布局入手,做到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结构到规划的具体落实均应主动考虑城市的防涝要求。

(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在治理城市内涝灾害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先进的规划设计治理理念及治理技术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的“雨水利用控制系统”,日本的“地下蓄水池”,波兰的“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都为城市防治内涝灾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⒈有计划地进行城市基本设施改造,促进城市标准化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标准化”的议题亦越发紧迫。当然,“标准化”是关乎城市建设多维度的趋于科学化的合理预期。诸如标准社区、标准绿地、标准铁路、标准机场、标准公寓、标准市政、标准街道等等,而且每一个维度都有其具体的可参照的描述。从城市现状出发,在预防城市积水问题上应在标准市政、标准绿地、标准街道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首先,对于新建、改建工程,以重现期为五年一遇标准进行排水管渠的规划设计,逐步提升城市排水管渠建设标准,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放能力;其次,增设雨水收水口或改造雨水连接管等,以加快路面积水收纳和排放速度,缓解城市内涝压力;再次,结合道路大中修、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有计划地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设计;第四,缓解地面硬化率。通过保护绿地与湿地,建造公园,开凿人工湖、排水沟渠设计规划等缓解地面硬化造成的排水压力。基础设施标准提升并不是城市标准化的全部,从基础设计规划入手,逐步在更高层面达到城市标准化建设要求。

⒉规划控制城市建设空间,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城市生态化就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据有关部门估算,全国20%的城市雨水利用率即可增加40亿m3的可用水,相当于全国城市10%的年总用水量。[4]雨水蓄存不仅能延缓径流形成,缓解城市排水管网压力,还有利于增加城市水资源量。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城市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大多集中在6-9月。而雨水调节池的缺乏,雨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也是大部分城市的常态。结合发达国家先进的雨水管理经验,我国应该在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的同时充分考虑到雨水资源的潜在价值:一方面,设计开发地下空间,建造地下蓄水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减轻雨水排放压力。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绿色屋顶”——铺设在建筑屋顶上的植物层,通过植物土壤的滞留和过滤作用,既减缓了流径屋顶的雨水流速,也过滤了雨水中的金属物质,是城市生态化的很好举措。如长春市园林部门在公路绿化带及一些公共绿地上铺设透水砖(可作为临时停车场)的做法值得推广,其不但增加了雨水吸收率,而且提高了有限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⒊规划设计城市内涝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推进城市智能化发展。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防治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防治信息平台建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智能化的进程。首先,规划设计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在排水口及排水管网安装水压、流速传感器及在下凹式桥洞安装水位传感器等智能化识别系统,可以为主管部门提供实时的排水信息及水位信息,为内涝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响应等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证。其次,规划设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城市内涝灾害的防治不是单一部门可以应对的,日常的建设与维护就涉及建管中心、维管中心、规划局、水利局、公用局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在灾害发生后,更需要气象、公安、卫生、民政、消防等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因此,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使各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资源分配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电子广告屏、“智慧交通”平台等使公众在第一时间获知道路交通情况以及学校、小区等区域的受灾情况,以尽快采取措施或及时避让危险,避免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可以解决现实中部门脱离、组织协调不力等问题,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减轻政府救援工作压力。

(三)构建以科学规划为设计基础,以科学管理为重点,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的城市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科学的规划设计应是与城市发展目标相吻合,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且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也应是以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更应是依法进行建设和管理,科学、规范、长期、稳定的规划设计。

⒈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从我国防范城市内涝的现实需要出发,城市规划需要着重强调的是:首先,城市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立足长远,能够超前引导城市建设;其次,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人”的因素,充分认识到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再次,城市规划设计既要依靠专家的力量,还要有公众的参与,使规划更好地体现其延续性与动态性;第四,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要充分体现可实施性及可操作性,关注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强化战略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使其成为为防范内涝灾害的前提和保证。

⒉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加强科学管理。城市的全面发展除了要有科学规划之外,还必须依靠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应当在治理思维的前提下整合治理力量,首先要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组织一直是政府得力的合作伙伴。国内外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在突发灾害应对中,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城市内涝风险具有经常性,防治城市内涝风险成为常态时,政府就不适宜独自承担防灾的责任,而应借助社会组织的协助功能,弥补政府在人员、机构及资源占有方面的不足。目前,社会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作用发挥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防治城市内涝灾害的过程中,应着力发挥其行动迅速、动员广泛、服务专业、个性化强的优势,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志愿者招募、公众抗灾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疏散受困群众等防灾、救灾工作。其次要引导公众参与防范内涝灾害。公众是城市内涝灾害重要的承灾体,在城市内涝灾害防治过程中却处于被动地位。为此,应破除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参与阻碍:一是公众缺乏主动的参与意识,认为防灾减灾是政府的职责,与己无关;二是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象征性的参与降低了公众的参与热情;三是公众话语权被忽视,一些公众希望保留的、有利于防灾的绿地空间等逐渐在城市建设中消失;四是信息不对称,公众不了解城市内涝灾害信息以及风险区域。[5]

“治理”思维强调多元主体的话语权均等及利益协调,为公众平等参与社会监督及主动参加防灾减灾提供了保证。在城市建设中,凡是涉及到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相违背的事项都必须经过公众决策程序,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赞成的决议不能通过。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的监督权与话语权,避免类似“蓄水池及排水沟渠被人为填埋,用于开发项目”等问题的发生。长春市规划局建立了“公示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对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在审批前进行公示,使意见和矛盾暴露在行政许可之前,有效地防止了矛盾的激化。[6]此外,运用多种手段,激励公众“主动防水”,为减轻城市排水设施压力及环境压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补贴、税收抵免等措施鼓励市民使用雨水桶、植树、在自家屋顶或菜园种植绿色植物等。

⒊用“法律制度”及“标准规范”保障城市内涝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的依托应以法治为基础,只有发挥法律体系的保障作用,才能有效、有序地加以落实和实施。法律标准规范为风险防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规定,要保证城市的安全,不发生或减少内涝灾害,需要做好三个“防御系统”,即排水、防涝和防洪。由此可见,防御内涝的标准和城市排水标准是不同的,三个防御系统所发挥的功能也各有所长。在一些发达国家,防治城市内涝早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而我国法律在防治城市内涝方面几乎还是空白。目前,一些地方“重地上、轻地下”以及忽视防灾基础性工作的现象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尽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详尽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运用问责手段,把城市治理与防灾做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把城市内涝灾害治理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吕宗恕,赵盼盼.170城市不设防,340城市不达标首份中国城市内涝报告:风险正在加剧[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92491,2013-07-18.

[2]中国科学报.ipCC:灾害风险管理重在降低暴露度和脆弱性[eB/oL].http://www.antpedia.com/news/77/n-209977.html,2012-04-30.

[3]FishhoffB.,watsonS.R.,HopeC.Definingrisk[J],poliences,1984,(17):123-139.

[4]钱易.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5]史扬.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和制度保障[eB/oL].http://www.docin.com/p-798350992.html,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