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十篇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十篇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9:35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1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防治;终止妊娠;指征

妊娠晚期并发症常见类型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占有较高的发生比例,近年来受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妊高征的发病率呈不断增多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构成了严重影响,加强防治并把握终止妊娠指征,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的保障[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回顾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年龄20-38岁,其中6例为20-24岁,24例为25-29岁,10例为30-38岁。经产妇13例,初产妇27例。妊娠29-40周;双胎4例,单胎36例。子痫4例,抽搐4次,有昏迷症状伴发。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水肿8例,视网膜小动脉痉挛26例,合并眼底出血2例,正常4例。心电图检查发生改变18例,其中心律失常5例,心动过速8例,St-t波异常5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常规行降压、镇痛、解痉治疗,评估患者病情,行扩容和应用利尿剂治疗。具体药物使用方法为:首次取硫酸镁5g应用,于30min内静滴完成,后取10%葡萄糖500ml加25%硫酸镁静注,设置滴速为1-1.5g/h,行6-8h维持,总剂量每日为15-25g。药物应用期间加强血清镁离子浓度监测,以对药物剂量加以调整。第2d依据病情减少用量,通常维持15g/d,给予心痛定应用,10mg/次,3次/d。经上述处理血压水平仍控制不佳者,可取生理盐水250ml加盐酸尼卡地平20mg降压,滴速依据血压水平调整,加强心电监护。对伴发重度贫血、肾功能损害、合并心脏病者,需对症处理,血压及病情稳定后,对妊娠及时终止。分娩方式及时机:36例为先兆子痫,24例孕周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果

本次研究选择的40例患者中,因妊高征性肾病综合征1例转院救治外,其它均治愈出院。围产儿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6例。出生体重28例为1500-2499g,8例为2500-3950g,4例为4000g。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健康有较大的危害。积极采取镇痛、扩容、解痉、利尿、合理降低血压水平等治疗可使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目前终止妊娠仍为唯一的治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手段,分娩在不结束的情况下病情较难解除。妊娠接近足月的患者,通常可直接考虑终止妊娠,但孕周较小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仍为研究的热点问题[2]。妊娠高血压疾病中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血流灌注在子宫胎盘呈较低水平,血管特征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类似,胎盘床与子宫肌层的蜕膜螺旋动脉末端、基底小动脉、螺旋动脉受累。因血流量在子宫胎盘处减少,可减退胎儿胎盘功能。与血压正常的孕产妇比较,就子宫胎盘灌注量而言,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可减少2-3倍,宫内环境欠佳,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阻,增加了胎死宫内的可能[3]。

通常认为患者为重度子痫前期时,行24-48h治疗后可对妊娠终止,从孕妇方面考虑,其为最合适的处理方案,但胎儿尚未成熟,有较大的风险存在,胎儿预后在胎龄越小时表现越差。相关研究显示,孕周在终止妊娠中是主要的对围生儿死亡率造成影响的因素,故临床广泛应用期待疗法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治疗,以使胎龄延长,降低因胎儿未成熟发育导致的新生儿死亡率[4]。但母亲病情有因应用期待疗法而恶化的可能性,故需细致评估母儿情况,来对是否合适行期待治疗加以选择[5]。

妊娠高血压疾病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一直为临床重点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完善,麻醉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手术技巧不断增强,已成为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常用手段,因其可切断恶性循环,解除病因,避免胎儿宫内缺氧,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6]。术中麻醉可防止子痫发生,阻断疼痛传导,增加胎盘血流量,降低血中儿茶酚胺水平,为母婴安全提供了保障。但阴道分娩条件良好的患者,可引产处理,但需做好转剖宫产术的准备。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指征包括:降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者,子痫抽搐经处理未控制者;重症患者人工破膜引产失败,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妊高征心力衰竭者及胎儿缺氧严重者[7]。

需加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从根本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如行积极的心理支持,重视对孕妇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缓解病情,降低妊娠高血压发生。同时需完善健康宣教,在全社会提高对孕产妇保健的重视程度,加强健康教育及产期保健工作,普及相关知识,定期产检,掌握防治措施,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行血压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并密切观察病情,适时对妊娠终止,以防控并发症发生[8]。定期安排产检,规避危险因素,保持营养均衡,情绪良好,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进食新鲜蔬果,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物,少食动物脂肪,适量补钙,最大限度的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确诊为本病的患者需定期产检,对血压水平行有效合理的控制,适时终止妊娠,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总之,妊娠高血压疾病选择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的时间需依据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病情进展、胎儿成熟程度、孕周等情况而定。同时需加强健康保健、积极防治,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降低母婴病死率,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龙伟,刘晓梅,韩素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09-2911.

[2]HaddadB,SibaiBm.expectantmanagementofseverepreeclampsia:propercandidatesandpregnancyoutcome[J].ClinobstetGynecol,2005,48(2):430-440.

[3]万淑梅,余艳红,黄莺莺,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8):510-514.

[4]DuleyL,meherS,abalose.managementofpre-eclampsia[J].BmJ,2006,332(7539):463-468.

[5]董轲.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当注射的问题[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6):27-28.

[6]FriasaeJr.michaela.etal.poatmagpie:howshouldwebemanagingsevsrepreeclampsia[J].opinobsetGynecol,2003,15(6):489-495.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2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产前保健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3)16-52-0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特有疾病,可显著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的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7%~12%,国内报道我国妊高征的发生率为9.4%~10.4%[1]。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的孕产妇死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贵州省全省9个地、州、市2009~2012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病历、孕产妇死亡调查资料及贵州省省级专家对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报告。其中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共计52例。

1.2方法

对降消项目暨三网监测收集的报表及个案资料、所有的死亡病例有市及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对死亡孕产妇进行入户调查,对住院分娩者调查病历,每年由省级专家组成的孕产妇死亡评审委员会对死亡病例进行2次评审,对死亡诊断、是否可避免、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否存在处理延误、就诊延误、交通延误等内容进行评审,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见表1。

2.5分娩情况

剖宫产29例,占55.77%;阴道手术产1例,占1.92%;自然产7例,占13.46%;未娩的15例,占28.85%。

2.6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情况

分娩地点:家中7例,占13.46%,街道(乡镇)医院4例,占7.69%,区县医院11例,占21.15%,省(市、地、州)医院15例,占28.85%,未娩15例,占28.85%;死亡地点见表4。

3讨论

3.1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孕产妇文化程度低,小学及其以下的占71.15%。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有较好的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能充分利用孕产期保健服务条件,自觉避免和克服不利妊娠的有害因素,从而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文化程度低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知识缺乏,不重视围产期保健,同时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差,决定了孕产妇保健就医条件,不做产检,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不愿意到医院住院治疗及提前待产,常延误治疗,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病情加重。

3.2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围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及管理工作

近4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孕产妇死亡的发生率是逐年增加的,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补助住院分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如孕妇学校、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宣传专栏等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自觉选择住院分娩。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中要求孕期接受5次或5次以上产前检查。本研究中产检5次或5次以上的9例,仅占17.31%,而其中未作产检的18例,占34.62%。产前检查是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缓解其病情进展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发生的比例与产检次数成反比,产检越规范,并发症出现的机会越少。

3.3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早期干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既有临床流行病学因素,Bmi,单双胎,自然流产史,又有血流动力学因素,tpR,因此妇幼保健医师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不但要重视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而且也要对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重要意义给予足够的重视[2]。孕妇的生理变化引起的焦虑不安、工作中可能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对分娩的恐惧感,都可能引起孕妇反复或持续的血压升高。有学者对妊娠高血压地区的特异性研究,非洲、北极、太平洋岛屿等地区发病率较低,这些地区妇女以生育为荣,怀孕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3]。因此,对于高危孕妇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满足其需求,给予人文关怀,这些看似简单的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却很有意义[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越早,表现越重,对母儿的损害性越高,所以要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并给予干预。加强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孕妇因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的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者,补钙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国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5]。同时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于劳累。有文献报道[6],早期的有氧运动干预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另外,除这些一般的常规干预外,药物干预也很重要,对于高危孕妇可以给予维生素e、小剂量阿司匹林、钙制剂、丹参注射液等药物干预[7],可以很好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3

【关键词】妊娠;尿毒症;血液透析;护理

【keywords】pregnancy;Uremia;Hemodialysis;nursingcare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65-02

尿毒症患者妊娠无论对母体还是胎儿风险均极大,故学者多强调避免妊娠,一旦发生妊娠应及时行人工流产等方法中止妊娠,但随着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女性维持性透析者妊娠生育也成为一种可能,现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接诊的三例尿毒症患者妊娠并成功分娩健康婴儿透析的护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年龄28~32岁,平均29岁;维持性血透2~5年,平均3年。1例为外院确诊妊娠来本院行透析调整治疗,另外两2例为本院维持性透析患者,患者确诊妊娠后均要求维持妊娠并分娩。

1.2调整透析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增加透析剂量,由于孕妇处于高代谢状态[1],根据胎龄的增加逐渐增加透析次数和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高频低剂量透析,每周6次,每次3小时,血流量220~250mL/min,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面积低通量透析器或者患者已经适应的透析器。减少抗凝剂剂量,尽量选择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以防止出血和早产。

2结果

3例患者妊娠过程顺利。患者1例顺产,2例剖腹产下健康早产婴儿,随访至今,婴儿各项发育良好,均未发现透析后遗症。

3护理:

3.1基础护理

争取为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透析环境,有条件的安排在单房透析间,保持空气新鲜、湿润。冬季室温26~28℃,夏季25~27℃,每班结束后地面及机器进行消毒,开窗通风30分钟,每天紫外线消毒1次。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年资高穿刺技术好的护士专人进行穿刺治疗护理,以给患者足够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同时保证每次穿刺的成功并顺利完成透析。深静脉置管者为防止感染及堵塞,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加强无菌操作,透析结束后用1:4肝素封管,为防止导管意外脱出,宜固定好。

3.2营养的辅助治疗和宣教

给孕妇足够的热量及蛋白质,对蛋白质的摄取应达1.8g/(Kg・d)以上,干体重随着妊娠月增加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前3个月至少增加1.5Kg,第4个月起每周增加0.5Kg[2]。水肿时应限制水钠摄入。。水肿。。。。。

3.3积极控制血压稳定,防止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的发生

3.3.1高血压的控制,透析中在避免低血压发生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容量超滤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在降压药的选择上,为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生长,应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二拮抗剂,使用安全可靠的可乐定、甲基多巴等,若无效可加用哌唑嗪和硝苯地平。做好饮食中水分的摄入宣教以及家庭血压的自我监测。

3.3.2防止低血压的发生。指导患者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透析间期水分的。每次透析前进行评估,制定透析方案。透析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30分钟量血压心率一次并记录,必要时心电血压监护,如出现恶心、视物模糊、心悸胸闷、头晕、大汗、烦躁等症状,放慢血流速度,补充血容量,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用药。

3.4药物的应用于与管理

透析孕妇贫血比普通孕妇贫血更严重,因为透析孕妇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性下降,透析过程中有少量的红细胞丢失,所以需要在孕前后用计量的基础上增加1000U/周,同时口服铁剂及叶酸片必要时静脉补充铁剂。预防性保护心功能,以应对孕后期的心脏负荷加重,予左卡尼丁1.0g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预防低钙反应,妊娠后期由于低钙加上透析中钙离子的丢失,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而出现肌肉痉挛等低钙反应,因此选择钙浓度为1.5mmol/L的透析液透析,并口服钙剂或者透析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微泵注射以补充钙离子[3]。

3.5预防早产

透析过程中给患者低流量吸氧,防止胎儿氧供不足早产;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出凝血情况给予无肝素或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透析,以防止出血和早产;血透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透析中或透析后容易发生子宫过早收缩或自然流产[4],故在透析中或透析后均需严密监测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3.6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在整个孕期中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胎儿生长发育。透析中及透析间期家属及医护人员应给与患者安慰及鼓励,减轻思想负担,保持良好心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患者家属参与病人的护理,给病人感情支持。

4小结

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因各种毒素和激素的影响,不容易排卵难以怀孕,但规律有效的透析使得患者生殖功能恢复。尿毒症是妊娠的高危因素,对胎儿及产妇构成生命威胁。本科室对患者妊娠期间通过严密监测血生化指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防低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生;合理使用抗凝剂,预防出血倾向;补充钙剂,预防低钙反应。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支持及营养支持,使患者顺利渡过妊娠期,成功分娩。

参考文献

[1]贺显富.妊娠合并急性肾衰行血透的操作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80.

[2]李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妊娠的护理1例[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0):579

[3]马厚芝妊娠合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J]华西医学2012,27(9)1387-1389

[4]李欣妊娠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4):40.

[5]陈楠妊娠期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10月第25卷第10期952-954页

[6]孙惠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7-28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4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妊娠结局;防治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8-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并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或抽搐性昏迷,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也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设为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5岁;体重44-69kg,平均体重56.5kg;其中经产妇11例、初产妇46例;孕产次0-4次。选择同期的5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岁;体重46-71kg,平均体重58.5kg;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42例;孕产次0-3次。两组产妇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期20周首次出现血压升高;①轻度:血压≥140/90mmHg,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②中度:血压≥150/100mmHg,尿蛋白“+”和(或)水肿,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头晕等;③重度:(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KG-*3〗+”伴水肿,发生抽搐和昏迷。

1.3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母体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见表1。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5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并将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母体并发症、新生儿宫内窘迫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且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妊娠结局;防治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8-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并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或抽搐性昏迷,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也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设为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5岁;体重44-69kg,平均体重56.5kg;其中经产妇11例、初产妇46例;孕产次0-4次。选择同期的5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岁;体重46-71kg,平均体重58.5kg;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42例;孕产次0-3次。两组产妇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期20周首次出现血压升高;①轻度:血压≥140/90mmHg,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②中度:血压≥150/100mmHg,尿蛋白“+”和(或)水肿,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头晕等;③重度:(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KG-*3〗+”伴水肿,发生抽搐和昏迷。

1.3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母体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中血流的变化比血压的变化更早,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微循环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若早期就能发现异常,识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亚临床阶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及干预性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还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因全身小动脉痉挛为本病的基本病变;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使全身各器官组织因缺血和缺氧而受到损害,严重者因体内各器官发生病理组织学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体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正常妊娠的情况下,子宫血管会发生生理性变化,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及蜕膜变粗而发生卷曲,以利于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而妊高征时这种变化仅限于蜕膜层的部分血管分支,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及蜕膜其他部分血管则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坏死,内膜细胞脂肪变,因血管管腔狭窄,使母体对胎儿的血流供应受到影响,胎盘功能因此受到损害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结果新生儿宫内窘迫及死亡率高,apgar评分低。

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规范合理应用硫酸镁可大大改善孕妇病情,但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硫酸镁剂量及滴注速度,以警惕镁中毒的发生,且治疗时需备好钙剂作为解毒剂;而合理扩容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而改善胎盘血液供应,纠正组织缺氧,减少尿蛋白漏出,从而有利于胎儿宫内生长。妊高征孕妇可使胎儿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中;故妊高征产妇经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是极为重要的措施[4]。同时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密切监视血压和尿蛋白外,还要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人群适当药物预防,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并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减少脂肪和食用盐的摄入,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而足够的休息和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抑制妊高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蕾.丁彩云.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98例妊娠结局分析.吉林医学,2013.3,34(9):1736-173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6.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5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心脏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68-02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综合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将对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为初产妇,10例为经产妇;年龄: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8.6岁;发病孕周:27-30周7例,30-32周6例,33-35周9例,36-38周7例,病程:最短病程为4天,最长病程为5周,平均病程为3.2周;心衰发作时间:32-34周4例,34-37周8例,超过37周10例,产后7例。

1.2临床诊断

通过临床观察以及检查得出,29例产妇均出现不同程度心衰。主要临床症状以及具体检查结果为:主要临床症状: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为粉红色泡沫、喘憋、端坐呼吸、无法平卧;心率:休息时心率不低于110次/min,出现奔马律;呼吸频率:呼吸频率不低于20次/min,肺部出现细湿罗音;心电图:t波倒置或者低平、St段上升、电压低;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心脏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

1.3治疗方法

(1)选用速尿混合5%葡萄糖给予孕妇经脉推注,用量分别为20-40mg、50ml,注射频率为4-6h/次,用量总和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1000mg。(2)选用酚妥拉明混合5%葡萄糖给予孕妇静脉滴注,用量分别为20-40mg、500ml,滴注速度根据孕妇血压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用以降低心脏负荷。(3)选用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混合25%葡萄糖给予孕妇经脉滴注,用量分别为0.4mg、20ml,滴注频率为4-6h/次,根据孕妇情况用药,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每次用量范围应控制在0.2-0.4mg内,用量总和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1.2mg,滴注速度缓慢。(4)硫酸镁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孕妇出现抽搐现象,但无法快速降低血压,且容易沉积体内造成孕妇中毒[3],因此必须谨慎使用。(5)孕妇出现焦躁不安情绪时可给予吗啡注射,一般用量为5mg,若孕妇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必须减少用量或避免使用[2]。(6)孕妇出现心力衰竭现象,在控制后应及时终止妊娠,终止方式以剖宫产为首选。

2.结果

本研究组29例产妇,22例有效控制心衰后进行剖宫产,7例顺产6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心衰;28例产妇存活,产后进行恢复治疗,血压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出院时恢复正常,1例产妇死亡,死亡诱因重度贫血,存活率为96.55%;29例产妇共分娩26名新生儿,存活23名,死亡3名(均为胎死),存活率为88.46%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综合并发症,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将对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造成孕妇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早期治疗对于病情控制,减少死亡率十分重要。在发现孕妇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喘憋等症状时,必须及时进行诊断,争取治疗时间,及时控制病情。该病的病理机制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出能力受限[4]。因此,治疗应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前提。本组研究中,选择酚妥拉明混合葡萄糖给予孕妇静脉滴注,用以降低心脏负荷。选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混合葡萄糖给予孕妇经脉滴注,进行强心治疗,均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前提,疗效显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治疗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孕妇出现心力衰竭现象,在控制后应及时终止妊娠,目前认为最安全的终止妊娠方式为剖宫产[5],该生产方式能够减轻产妇心脏负荷,降低心衰威胁,同时可在最短时间内使胎儿脱离母体。个别产妇治疗超过48小时后依然无法有效控制心衰症状者,应及时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说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剖宫产结束妊娠,降低产妇死亡风险。

除此之外,该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组中成功存活的26名新生儿中,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主要有:胎儿窘迫、宫内成长受限、早产、新生儿窒息等。主要原因为血管流通率降低或胎盘血管痉挛,子宫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胎儿出现窘迫、缺氧、生长受限等情况。因此,在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孕妇病情控制,同时要防止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窘迫、缺氧、生长受限等现象出现,保证胎儿安全,减少胎儿死亡率。

综上所述,孕妇在妊娠期应注意加强检查,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应做到及时诊断,争取治疗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应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前提,并积极治疗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同时防止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窘迫、缺氧、生长受限等现象出现,根据孕妇病情适时选择终止妊娠,降低孕妇及胎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赵纪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眼底变化的特征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6(03):109-113.

[2]刘向蕊.心脏病手术后妊娠52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6(04):189-193.

[3]夏剑.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05):346-341.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6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症;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即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是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约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5%左右。妊高征性心脏病是在妊高征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急性左心衰竭症候群[2]。其发病较隐匿,病情凶险,早期易误诊,是妊高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笔者所在科2003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年3月~2011年8月住院产妇妊高征者318例,发展成妊高征性心脏病者21例。年龄22~34岁,平均27.5岁;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5例;单胎妊娠20例,双胎妊娠1例;孕周<32周2例,孕32~36周9例,≥37周10例。21例孕产妇均无进行产前常规检查,早期心衰3例,18例起病急剧,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体检发现15例心脏扩大,14例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14例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18例X线示心影增大和肺水肿。21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者为观察组,同期妊高征者未发展成妊高征性心脏病者286例为对照组。

1.2诊断标准[3]既往无慢性高血压和心脏病史,本次妊娠并发重度妊高征,妊娠晚期、分娩时或产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早期心衰表现有,(1)轻微活动即有胸闷、气急和心悸。(2)休息时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3)夜间常因胸闷不能平卧,需坐起或到窗前呼吸新鲜空气才能缓解。(4)肺底部有持续性少量湿音[4]。对妊高征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隐性或显性水肿时,应注意有早期心衰的可能。

1.3治疗方法应用速效强效血管扩张剂,一般首选硝普钠、酚妥拉明等,硝普钠25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避光静脉滴注,开始剂量10~15μg/min,通常用量40~60μg/min,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速度。给予强心药,西地兰0.2~0.4mg加入10%葡萄糖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可以重复给药,每隔4~12h重复给药,24h总用量≤1.2mg。利尿,给予呋塞米注射液,20~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缓慢推注,可重复使用。解痉,硫酸镁针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缓慢推注,硫酸镁针1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注,1~2g/h。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症处理,注意控制液体量和输注速度。必要时终止妊娠。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观察组21例中17例在左心衰控制后行剖宫产以终止妊娠,4例经阴道分娩。对照组经控制病情后根据胎儿成熟情况及时终止妊娠,观察组剖宫产率(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妇死亡。

3讨论

妊高征性心脏病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孕产妇的死亡[5]。本组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主要与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有关。本病对围生儿的主要损害有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围生儿死亡。妊高征在孕期保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防止胎儿发育不良和早产,同时又要防止胎儿窘迫或胎死宫内,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妊高征性心脏病的最有效方法,对妊高征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给予充分的解痉、降压治疗,以解除血管痉挛;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供血供氧;及时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减少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有严重隐性或显性水肿的患者应给予利尿;严格掌握妊高征扩容治疗的指征;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必须在解痉的基础上予以扩容,应补充胶体溶液,有早期心衰时禁止扩容,在对脑水肿患者应用甘露醇脱水治疗时,应排除早期心衰的可能,产后输液应注意避免过多补充晶体溶液[4]。

对妊高征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是及时终止妊娠,分娩时、子宫收缩及屏气时腹压升高和全身肌肉收缩使回心血量增加,周围阻力升高,而胎儿娩出后腹压骤降使血流涌入心脏血管,可能再次诱发心力衰竭,所以,妊高征性心脏病患者,不宜经阴道分娩[5]。剖宫产可以避免以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阴道分娩者能明显改善预后。本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高征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普及产前检查,掌握妊高征的好发因素,降低重度妊高征的发生,则可从根本上杜绝妊高征心脏病的发生。一旦诊断为妊高征,通过解痉、降压和有指征的扩容、利尿,增加各脏器的血流灌注,降低心脏负荷,同时积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从而减少心衰发生的危险。妊高征心脏病的易发因素如下:严重贫血;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妊高征合并腹水;低蛋白血征;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冬季或气候突变之际;扩容治疗指征不当滥用者[6]。以上情况均易诱发妊高征心脏病,特别是以上诸因素并存时更易发病,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

[2]abdel-HadyeS,el-Shamym,el-Rifaiaa,etal.maternalandperinataloutcomeofpregnanciescomplicatedbycardiacdisease[J].intJGynaecolobstet,2005,90:21-25.

[3]董曼岳.妊高征心脏病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7):393.

[4]王泽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5):260-261.

[5]林建华,赵伟秀,苏或,等.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100-103.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7

关键词低社会经济状况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结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生在妊娠20周后,其主要表现有高血压、蛋白尿,有的可伴有水肿,严重时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抽搐昏迷等,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影响围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1],国外为7%~12%。我院地处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低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0.8%。笔者通过对低社会经济状况与本病发病风险增加密切有关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更好地临床监测和早期干预与预防。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孕妇分娩总人数4800例,其中确诊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520例,发病率为10.8%,发病年龄18~39周岁,发病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35+2周,本市居民230例,周边县农民290例。

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以《妇产科学》[1]为准,520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240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06例,子痫前期重度52例,子痫22例,分析孕产妇文化程度、产前检查情况(系统检查是指从早孕至妊足月共检查8次以上,未做产查或系统检查是指有过1次以上但不足8次的产前检查,未做化验及血压监测的)、营养状况(孕期是否补充微量元素)、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等。

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产前检查情况、营养状况、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关系:文化程度低、无或未行系统检查、营养缺乏、家庭经济收入低者其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行系统产前检查、营养良好、家庭经济收入较好者,二者具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见表1。

并发症情况:本组24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孕产妇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发生产后出血、急性肾衰,心肌病,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结果见表2。

讨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基本措施:我院属基层医院,收治患者大多为农村患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围产期保健较差,且孕期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病情已较重,常伴有并发症,故发病率高。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尤其对农村偏远地区孕产妇应定期产前检查,监测血压,化验尿常规,及时筛查出具有中危或高危因素的孕妇,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临夏州是我省处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区,家庭经济收入低,导致孕妇营养状况较差,在妊娠期间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缺乏病的发生,引起以白蛋白减少为主的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较轻者仅出现下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常伴有多器官系统不同程度功能紊乱。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细胞内钙离子升高,血清钙下降,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压上升。硒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细胞的完整性,避免血管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病我们应学会早发现、早治疗。①预防:加强妊娠期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对高危因素的孕妇从孕20周起每日补钙2g,维生素e400mg和维生素C100mg。②轻度:主要是休息,左侧卧位。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每周做产前检查1~2次。水肿明显时可用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③中、重度:住院治疗。治疗原则是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的利尿治疗;密切监测母婴状态,适时终止妊娠等。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8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影响;防治

作者单位:710061西安市雁塔区中医医院

HDCp是一种妊娠期严重威胁孕妇和围产儿生命的产科常见病,可导致母体发生心衰、肝衰、肾衰、胎盘早剥、DiC等,还可影响胎儿生长、导致胎儿宫内受压甚至围产儿死亡,我国报道总发病率为9.4%[1]。本病于妊娠20周后发生,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尿蛋白,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和昏迷,甚至出现母婴死亡。现分析我院HDCp所产生的影响,来探讨其有效的治疗办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123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和随机抽取的同期120例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病例分别为47、27、49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4岁,平均孕周36.3周。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7岁,平均孕周38.3周。两组病例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经假设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所有病例同时做相同检查,均排除其他(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肝、肾疾病等)病史。

1.2研究方法选择

分析孕妇分娩方式、并发症(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等。

1.3统计学方法处理

数据应用相应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需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观察组的孕妇剖宫产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分别为73.2%(90/123)、1.62%(2/123),明显高出对照组25.0%(30/120)、0%(0/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观察值比较

组别

孕妇围生儿

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73.2%(90/123)59.3%(73/123)1.62%(2/123)73.2%(90/123)

对照组25.0%(30/120)5%(6/120)0%(0/120)12.5%(15/120)

由上表得出妊娠期高血压可明显增高孕妇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围产儿及孕妇健康的疾病,研究其预防和治疗对临床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在预防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妇幼保健网络,严格产前检查制度和妊娠期高血压筛查工作,切实做到分级管理,建立健全转诊和会诊制度。孕妇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钙、锌、铁、硒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和新鲜蔬菜和水果,切忌摄入大量食盐。另外,保持放松和愉快心情,保证充足睡眠,可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研究表明[2]自怀孕20周起每日补充2g钙的孕妇,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首先要注意休息,睡眠时间要充足,可增加胎儿供血。子痫前期临产时首选硫酸镁可控制和预防抽搐。其次,适当选择镇静药物可消除患者焦虑及紧张。要注意,吗啡抑制胎儿呼吸系统,在分娩前6h慎用。冬眠合剂可有效降压但必须作好监测工作;氯丙嗪禁用于肝功不全者。有效降压药物有肼屈嗪、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硝普钠等,但应注意其适宜人群,期间严密观测血压变化。对于有明确血容量减少者选择白蛋白、全血或血浆合适扩容。发生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心衰时可采取利尿治疗,但一般不主张应用。终止妊娠是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措施。但近10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剖宫产已成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3]。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尿蛋白,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和昏迷,甚至出现母婴死亡。基本治疗原则是绝对休息、解痉、扩容、利尿、降压、可适时终止妊娠,适时选择剖宫产。可导致母体发生心衰、肝衰、肾衰、急性肺水肿、胎盘早剥、DiC或产后出血等,还可影响胎儿生长、导致胎儿宫内受压发生早产,甚至围产儿死亡。合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母婴存活率。

参考文献

[1]陈敦全,于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5):266-267.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9

关键词子痫观察综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39

妊娠合并高血压常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子痫是在此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威胁母儿生命安全[1],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应积极处理[2]。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6月收治妊娠并子痫患者16例,以高校妇产科学第6版教材为诊断标准,年龄22~39岁,平均38.1岁,孕周34~41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4例。

临床观察与护理治疗:

⑴接待患者时热情和蔼,安置单间病房,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救治的同时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情况允许时,患者家属守候在床旁,便于及时沟通病情进展。

⑵使患者取头低、左侧卧位,预防右旋增大的子宫压探迫下腔静脉,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血供,防止胎儿宫内缺氧,随时吸出呕吐物及喉头分泌物,防止黏液吸入或舌头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用开口器,防止发生唇舌咬伤。

⑶抽搐时立即给氧,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变化,留置尿管,记录尿量,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四肢运动情况,注意有无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视力障碍、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肾功能衰竭、DiC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加床栏防止患者坠床。昏迷时禁食,鼻饲,观察患者膝反射、呼吸、心率、尿量的改变,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及吸入性肺炎等。

⑷控制抽搐用:25%硫酸镁20ml加于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推注(10分钟以上),继之用功25%硫酸镁30ml加于10%葡萄糖500ml静滴,以2g/小时,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同时给予镇静药物,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以降低颅压,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用留置针接三通接头或走两路液体方便用药)。血压过高给予降压药。根据Co2结合力及尿素氮值给予适量的4%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⑸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终止妊娠的指征:①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②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③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④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可用地塞米松促胎成熟后终止妊娠;⑤子痫控制2小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如患者无并发症,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接生前和母婴抢救的准备;如有并发症选择终止妊娠,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3]。

⑹产时前后护理:阴道分娩,第一产程中,应注意患者自觉症状、血压、脉搏、尿量、胎心及子宫收缩性况,按医嘱停口服药,血压升高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硫酸镁,宫口开大3cm以上,可酌情给予度冷丁或地西泮。尽量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用力,初产妇可行会阴侧切并用产钳或胎吸助产。预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脉推注催产素,及时娩出胎盘并按摩宫底,观察血压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病情较重者于分娩开始即开放静脉。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者方可送回病房。重症患者产后应继续硫酸镁治疗1~2天,产后24小时~5天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故不可放松治疗及护理措施。使用大量硫酸镁的孕妇,产后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恶露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前后出血。

结果

16例患者中,13例为住院内发生,3例为院外发生而转入,14例未做孕期产前检查,1例为不定期检查,阴道分娩5例,1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9%,其中有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6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母婴安全。

讨论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溢血较为罕见,但子痫却是妊娠期颅内出血最常见的产科原因。子痫发作时,会引起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可使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躁动及骨骼肌的强直收缩更易引起胎盘早剥和其他损伤。由于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以及抽搐发作时全身组织缺氧,使胎儿胎盘血循环中的氧含量明显下降,更易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而有效地治疗产前子痫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死亡的重要途径。

本组患者16例中,13例为住院内发生,3例为院外发生而转入,14例未做孕期产前检查,1例为不定期检查,阴道分娩5例,11例剖宫产,剖宫产率69%,其中有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6例,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均痊愈出院,母婴安全。本组患者16例均为控制抽搐后终止妊娠,母婴安全,但大部分未进行孕期正规的产前检查,这表明按期进行正规系统的产前检查配合积极的治疗可明显减少子痫的发生,子痫是产科的急症,对母婴危害极大,因此要切实做好系统的产前检查,即早了解孕妇的情况,包括血压、尿常规、体重、血象等,加强对孕妇的宣传教育,定期按时检查,广泛开展围产保健知识,趁早入院,综合护理,积极治疗,包括体息、对焦虑和精神紧张者用镇静剂、抽搐者用硫酸镁解痉、降压、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可选用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等扩容,适时终止妊娠,根据病情选择引产和剖宫产是防止子痫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母儿死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杜秀华,高丽华,李华,等.43例子痫的观察及护理.现代护理,1999,5(4):78.

防止妊娠高血压的方法篇10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29-0127-02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特发于妊娠期孕产妇的高血压疾病之一,属于产科重要并发症[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被证实会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将有可能产生子痫、重要脏器器官衰竭、以及脑出血等方面的问题,危及孕产妇,乃至胎儿的生命安全[3-5]。除治疗手段的发展以外,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同样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关键手段之一。为进一步探讨观察护理干预在作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本次研究中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1±1.3)岁,平均孕周(32.1±1.6)周;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5±0.7)岁,平均孕周(33.7±1.3)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环境护理、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护理以及心理疏导在内。

1.2.2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护理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要点为:(1)心理护理: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评估,给予对应的解释与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或陌生感,为患者创造可供倾诉的环境,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尽可能的引导患者认识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妊娠期间内比较常见的并发性病理状态之一,只要患者能够正确的对待与处理,就不会对自身的妊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发动患者家属的支持力量,要求患者家属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确保患者心理状态的健康与稳定;(2)健康教育:要求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产检过程当中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利用丰富多样的图片、讲座,面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妊娠行为,了解妊娠期间生理状态改变的必然性。同时,健康宣教中需要重点引导患者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以及病情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让患者缓解对疾病的恐慌与压力,提高患者对所开展护理工作的依从性。除此以外,还需要向患者宣教自我检查方面的知识,例如,要求患者养成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在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的情况下,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后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3)病情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病情表现以及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巡房期间动态观察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特别注意分析患者在呼吸、血压、以及在尿量方面的情况。针对主诉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以及胸闷等相关症状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药品以及相关器械的准备工作。若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抽搐问题,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增设床栏的方式避免患者坠床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间出现昏迷或意识非完全清醒的产妇,需要给予禁食处理,避免因误吸而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性症状;(4)饮食干预:要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对钠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重视对优质蛋白成分的摄入。摄入食物的选择上,以新鲜时令蔬果为主,提高对维生素族群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对体质量进行合理控制;(5)用药护理:要求在使用硫酸镁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根据患者的机体耐受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每间隔1.0h左右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的机体反应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性。用药期间确保患者膝反射存在,用药完成后0.5、1.0、2.0h内进行口膝健反射检查,同时对呼吸次数以及尿量进行密切观察;(6)终止妊娠:对于胎心、胎动良好,胎龄在37周以内的孕产妇患者,可以给予降压、解痉等基础治疗,保胎达到足月状态后,经阴道或经腹分娩。而针对胎龄在37周以上的孕产妇患者,则应当根据病情,尽早终止妊娠。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如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例(%)

组别子痫难产

对照组(n=50)20(40.00)24(48.00)

观察组(n=50)8(16.00)9(18.00)

表2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组别体重(kg)apgar评分(分)

对照组(n=50)2.4±0.37.9±0.4

观察组(n=50)3.2±0.59.3±0.5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的形成与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传统的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要点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配和合理休息、左侧卧位及合理饮食等。现代新的医学模式提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因心理、环境等因素而加重病情,诱发子痫,影响治疗效果,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系统护理非常必要。

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本次所收治的50例观察组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病情观察、饮食干预、用药护理、以及终止妊娠在内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数据研究结果证实了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确切的临床效果。主要依据为:(1)从心理护理角度上来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主要心理状态为担心胎儿会受到高血压的影响,出现营养不良方面的问题,或自身健康状况受到不良影响。对此问题的担心无法缓解,导致孕产妇长期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状态下,又反过来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6-7]。故需要在护理干预中通过对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帮助患者消除思想意识上的顾虑,打消焦急、抑郁的情绪。(2)从健康教育的角度上来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处于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常常会缺乏面对妊娠的勇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妊娠,以及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不够充分,由此也可能导致患者心理状态不良。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促进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治疗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工作,稳定情绪,同时通过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帮助对血压水平的稳定维持。(3)从病情观察的角度上来说,充分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的针对性特征以及个性化特点,从患者在妊娠期间的病情变动入手,根据所观察到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对护理以及治疗措施进行灵活的调整与安排,使治疗护理更加的有效。除此以外,可以根据所观测到的相关数据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异常表现,若出现异常,则可以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使孕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4)从饮食干预的角度上来说:对于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而言,各类食物当中所蕴含的钙等营养成分能够发挥良好的保护机制,通过补充相关营养成分的方式,能够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血钙浓度显著提升,从而达到控制血压水平的目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8-9]。(5)从用药护理的角度上来说: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多使用硫酸镁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进行治疗。但相关的研究实践中指出,硫酸镁药物的过量干预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收缩或者是呼吸抑制方面的问题,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乃至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且由于硫酸镁血中治疗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相差微小,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通过用药护理,能够对患者用药期间的生理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进行干预处理;(6)从终止妊娠的角度上来说:终止妊娠是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进行治疗的最根本性手段。及时的终止妊娠能够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饮食干预、用药护理、以及终止妊娠在内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易小英,程琪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15(24):3826-3828.

[2]施银红.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16(1):69-70.

[3]彭爱珍,欧霞,王洲羿,等.对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2,12(2):314-315.

[4]吉萦婕.优质护理方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2):219-220.

[5]刘宝侠.循证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2):229-230.

[6]高秀芬,曲慧,李蜀红,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6):82-83.

[7]胡慧.6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08-109.

[8]谢重阳.临床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12(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