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1:04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1

【关键词】唯物主义马克思理论成果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包括萌芽、确立、构建核心内容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下转第207页)(上接第203页)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2

一、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智慧形成的理论结晶,是建立在二十一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与空想的假设理论不同,它是在改革开放的生产、生活中由实践不断检验、淬炼而形成的;它全面继承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进入新时期的总结和完善,是“*”重要思想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详细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是在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复杂和突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正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因为,“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脱离发展、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地谈论科学、谈论现代化、谈论国计民生、谈论人权民主,都将是空洞苍白、毫无说服力的;脱离“发展”的科学、现代化、国计民生、人权民主也必定是空中楼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发展”重心依然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国家、政府要以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否改善、人民是否满意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分析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不能离开这个出发点来进行工作。一旦离开这个出发点,势必造成各种不良工作作风的滋生和蔓延。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通过学习,我认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二字的最好体现,就是遵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最好体现。科学发展观与片面发展的论调所不同的,就在于科学发展观所的“发展”,是以事物存在普遍联系、以长远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论、世界观作为指导,避免了因片面发展而造成的贪功冒进、只顾眼前、因小失大等不利后果的产生。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更好、更有效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和现实途径。“统筹兼顾”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进行发展,城乡兼顾、内外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东南沿海和西部共同发展、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这些都是统筹兼顾的体现。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党的*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明确而科学的评价。*大报告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对此,我们不应该有任何的怀疑。科学发展观是经得起理论推演和实践检验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社会时期的新发展;它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和实质,又集合了中国几代领导人、集合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智慧和经验。

近年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即是新形势、新时期下党的自身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领导能力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特点及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重要思想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发展和延续。任何一种理论,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要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裹足不前、死搬硬套、机械的、形而上的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会如此来进行学习,以此来指导实践。所以,“与时俱进”的,正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肯定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中国与时俱进的产物,可以说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当今世界,早已进入“多元化”的格局,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并非一切都是美好的,摆在我们眼前的也并非只有机遇。我们的国家要富强,首先不能违背“和平、发展”这个世界性的主题。对此,我们早在30年前就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面对的困难和未知数还有很多,从主观世界到客观世界,我们的发展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如何指导发展?”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反复总结经验的过程中,科学发展观诞生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保持、发展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全党、全民族群策群力的结果,是集体思想的结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所遇到的制约改革、制约发展、制约百姓利益等问题的一把钥匙、一盏明灯,是帮助我们劈开荆棘的一把利剑。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党员和公务员应该认真学习实践的,更应该是全体中国人民认真学习实践的。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三、如何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深化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支点。没有健全、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没有扎实有效地人事管理工作,没有稳定健康的劳动关系,没有统筹兼顾的社会保障工作,和谐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无从谈起。

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2009年国有企业、改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都遭遇了经营上的困难,很多用人单位在普遍减产的情况下,也采取了紧缩性的人事制度。为了能平稳地渡过这一阶段,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为,应该在保障稳定的前提下寻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从职工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工资管理,到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管理、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可以说每项工作都是密切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否,也将直接关系着*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对于人事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观,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制度,三是要形成科学有效地人才管理执行力。也就是说,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说实话、干实事、讲实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在劳动关系的稳定工作上,首要前提是必须确保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体现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上,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要得到保障,在的依法行政基础上达到“双赢”。

针对当前的形势,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挖掘就业空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增加公益性岗位;依托培训机构开展具有更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免费让未就业人员参加培训。多举办相关取证培训以及就业指导培训,从根本上增强未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就也可能性。

社保方面我们要稳步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缴纳工作的覆盖面,做到基金管理上的安全和高效;在日常费用核准、报销工作上要减少老百姓的办理程序,节省办理时间,做好政策法规的解释宣传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险政策惠及更多群众。

在处理劳动纠纷和劳动争议上,明确以“保和谐、促稳定”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坚持“快立案、快办结”的办案原则,大力发挥三方协调机制,做好投诉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调解工作,避免办案过程中本位主义和的出现;在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公正性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办案氛围,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劳动案件的处理更加人性化,确保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辖区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劳动实践;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B1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084-02

对哲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对本体论的争论,而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内容必然暗含着一种本体论倾向。本体论的构建是托起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的支柱,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出发点。社会本体论的阐发体现着哲学本体范式的转换,即从彼岸到此岸、从经验到超验的发展,更是对马克思哲学形态的创新。本文将以劳动实践为主线,结合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相关概念、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思想做以探析。

一、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相关概念溯源

“本体”的研究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先哲们就在致力于寻找世界的本原,也就是万物的基本组成元素,对“本原”的研究是本体论的先声。本体的阐发首先以某个具体的物质元素为代表,如泰勒斯的“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对本原的探讨必然导致存在本体论的产生,巴门尼德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存在与真理之路同一,能被思想和能存在的是同样的东西。这是哲学史上最早用“存在”这一抽象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来规定现存世界的原理,也为后来本体论的研究确立了基本方向。

在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中,有些关键词是不能忽略的,如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劳动等。卢卡奇认为“每一种现实(最发展的现实形式就是社会存在)都是一个过程,在构成这种现实的各个整体及相互关系当中进行的过程。我们知道,存在就是一个自我维持和自我再生的过程。”[1]787卢卡奇通过类型理论的引入,提出了具有共存性的三大“存在类型”,即无机自然、有机自然、社会存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上最早的存在便是由无机物组成的无机自然,而无机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出现由有机物构成的有机自然,从有机物中产生低级生命再到高级生命的人,人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生产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即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有一种共同的物质过程,这种物质过程即卢卡奇所说的统一体,这种存在形态的发展透露了存在本身的共性,也就是说它是从一种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转换,而不是由非存在转向存在,从而肯定了存在本体论的意义。社会存在是一种不同于自然存在的高级形态的存在形式,而正是劳动这一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使社会存在得以实现,并作为连接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中介,使自由王国能够在作为其基础的必然王国中繁荣发展。

二、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核心思想

自然存在产生社会存在,但自然存在并不等同于社会存在。卢卡奇认为,不理解统一体内的本质差别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本体论。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产生的前提与基础,社会存在是自然存在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然而存在本身的秘密深藏在不同存在类型的过程之中,自然存在虽然对社会存在有着不可否认的基础性意义,但是我们绝不能在自然存在中寻找社会存在,更不能简单地把自然存在法则搬用到社会存在领域;自然存在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范畴,而社会存在则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可逆转性也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低级形态的理论去解释高级形态的特性,也就是不能用自然存在来解释说明社会存在。

劳动实践使社会存在具有“自己的特定规定性”。“劳动中的自然人化和人的对象化不仅表达着一种人对自然的关系,也表达着一种人对人的关系。”[2]在劳动出现以前的无机界与有机界中,存在物并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差别,即没有将一种东西对象化的人的活动,一切的变化发展都是按照因果关系来运行的。而在人类出现以后,人类的劳动实践将存在物对象化,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自然存在成为客体,成为人的自由意志活动的对象,成为人劳动改造的对象,因此自然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再像以前一样按照单纯的因果关系来运行。劳动这一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一种按完成目的设定的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与自然界进行交换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3]201社会存在发展的历史过程包含着自在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变,因而也包含着克服纯自然的存在形式而进入人化的社会形式的趋势,劳动这一目的性的设定必然会引起自然界因果性的变化,并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把目的论和因果性之间的以二元论为基础的、统一的相互关系引入存在之中,而在产生劳动之前,自然界中只有因果过程。因此,这类由两方面构成的整体,只是在劳动及其社会结果当中,只有在社会实践当中,才现实存在着。”[1]11劳动改变了自然存在,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因果性与价值性规律导向劳动的目标设定。劳动目的性首先是一个主动设定的范畴,它包含设定的目标以及设定目标的意识,卢卡奇进一步通过对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说明,对劳动实践的主观目的性加以论证,否定了它的主观随意性。在卢卡奇看来,人类劳动实践的主观目的的设定并不是随意的,必须以自然因果性为前提条件并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导向,必须将自然存在的因果律与社会存在的目的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人的主观目的设定的前提是认识自然过程的因果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主观目的以及劳动目标,使我们认识到的因果规律为我们服务。目的的设定取决于人的需求,取决于劳动所带来的价值,而需求与价值的实现则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因果律的把握。相反,如果认为人类劳动实践的目的论具有主观随意性,割裂目的与因果律,就会陷入意志决定论,而对于人类实践活动来说,也会事与愿违,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劳动的目的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符合因果必然性的程度,也就是说,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的实践劳动是在一定的价值原则的指导下按照自然规律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可以说,卢卡奇的上述观点比较合宜地解决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同人的主观目的性的关系,“延续了马克思劳动目的论设定的思路,真正实现自然因果性和社会目的性的统一,承认在劳动范围内目的设定与自然因果性设定的差异,在确定主体目的性设定的是第二性的基础上,承认自然因果性的优先地位”[4],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阐述。

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意义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旨在构建马克思思想的哲学本原,寻找和确定一种研究历史、社会和人的问题的方法,尝试对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做更详细、更完整、更深刻的概括和总结,以此来反击当时的三大学术思潮。卢卡奇确立了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思想,着力恢复主体研究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本体论的复兴,其研究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立足于一种新的理论出发点来审视与维护整个马克思思想。

社会存在本体论重申了实践理论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马克思的哲学是新型的实践论哲学而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论哲学。劳动实践使社会存在得以存在,并使社会存在本体论之于一般存在本体论有了本质的区别。劳动实践实现了自然、社会与人的统一,它们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发生学意义上,而且也贯穿在本体论中,这种统一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这种社会存在本体论与后来我们所倡导的实践本体论也存在一定的契合性;社会存在本体论在一定意义上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指明了马克思哲学十分重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批判性,而非局限于认识和遵从自然或社会的客观性、规律性和必然性,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思想提出的。费尔巴哈鄙视实践,只讲人的自然性,不讲人的社会属性,“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133因此,他理解的世界是直观的静止的,他理解的人也只是孤立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社会存在本体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能动性,在这一点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思想,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唯物辩证关系也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存在产生于自然存在,两者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而劳动又将自然存在的因果律与社会存在的目的设定连接在一起,即劳动实践的目的设定必须以自然界的因果律为前提,它体现了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力图解决自由和必然的统一,与马克思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与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是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统一的思想相一致,体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思想。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入其中,重新构建与解读马克思理论体系,是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四、结语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未表明自己的哲学的本体以及形态,也很少使用本体一词,因而无论以哪种方式,提取哪种本体,都不可能绝对合理地、完整地解读马克思思想,更不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哲学体系。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种伟大思想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因而都会带有一种历史性的偏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学术贡献,它无论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哲学范畴本体形态的转变都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它为我们深入学习马克思哲学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内核提供了一个导向性的指引,也为实现整个哲学本体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m].白锡,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李俊文.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刘卓红.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4

关键词:青年;劳动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路径

近年来,一些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采取多元化举措坚持劳动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些许问题。部分学生不尊重劳动者、推崇享乐、贪图安逸、不愿意吃苦耐劳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有人认为基层工作不够体面,宁可“啃老”也不愿到一线岗位,以“佛系”之名掩盖“懒惰”之实;有些女生认为“自己奋斗不如嫁得好”;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劳动功利化思想,表现为平时无功不劳动,就业时眼高手低,还没掌握多少本领,没为单位贡献多少价值,就要求不切实计的高薪待遇,动辄跳槽等。针对以上问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可谓正当其时。

1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1.1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近些年的教育热词,也是教育界的永恒课题和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承担育人根本使命的场域是学校,树人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去进行德育则会稀释育人的成效。回望中国历史,热爱劳动、勤于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品质,中国也正是依靠这个熠熠生辉的优良传统从贫穷落后走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由此,不论劳动形态如何变迁,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个宝贵品质热然需要代代相传。当然,引导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养成乐于劳动、勤于劳动、终身劳动的习惯,激发潜在的劳动意识,这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丰富立德树人的内容和形式,让立德这一任务不仅在课堂上加以落实贯彻,而且深入学生的劳动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操、体验让其更加鲜活的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春风化雨般让学生习得健康向上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劳育和德育相互联系、互促互利、相得益彰。故此,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陆陆续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号召大中小学要提高思想站位、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转变唯分数论的人才培养观念,需要切实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时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当下,学习成绩优异,智育水平高的学生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会劳动,丧失自主劳动能力的短板。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一个家庭只养育一个孩子的情况日益增多,他们在家里是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的公主、少爷,在学校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纸质书的短板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小说、电子游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娱乐时间过度,用眼问题突出,同时出现了心理空虚、急躁不安等身心不和谐发展问题,此时,我们更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有利于学生走出隔离的无聊期。但是劳动教育在部分学校中依然被沙漠化,这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是片面发展的。因此,只有补齐劳动教育这一块短板,学生才能全方位成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深化,劳动教育具有修德、益智、强体、育美的综合教育功能。坚持不懈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塑其担当精神,提高其劳动素养,在学以致用中提高其动手操作技能。所以,劳动教育的加强有利于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推动,让五者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之需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阶段目标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还有十三年的时间,前进的道路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塑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劳动精力充沛的新时代劳动者。为了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技术型、知识型的、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人才大军,加强青年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劳动教育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在广阔鲜活的社会实践中,让青年站在时代前沿,领略国际风采,拓宽眼界,走出课堂走出国门去锤炼自身,从而在劳动教育中夯实建设伟大祖国的各项能力,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1.4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工业强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单纯追求高速发展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物质资料的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也就是高质量劳动者这一关键性因素。伴随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也调节了所依托的发展要素。国家日益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升,青年创造力和实践力的打造。而加强青年劳动教育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是距离世界工业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劳动教育一头连着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一头连着学生步入就业市场劳动技能的培育。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没有健全劳动者能力提升和权益保障体系,加强青年劳动教育,在课堂内传输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劳动者科学的就业观念等理论知识,在课堂之外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中国发展的速度与精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调整就业理想,在劳动教育中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状况,从而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工业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2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2.1优化劳育课堂,实现劳动教育理论融入

开展青年劳动教育,离不开高校思政课、专业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的配合,必须坚守好课堂“主阵地”。学生把课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动起手来大眼瞪小眼,在课堂上学劳动,在试卷上考劳动,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人才可能是眼高手低、实践经验匮乏的。殊不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所需求的人才标准也水涨船高。众所周知,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内化和践行。因此,中小学应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育切实贯彻到教育教学发展计划中来。高校应该积极开设本科生劳动教育必修课,大力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适宜学时的劳育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程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教育等相关内容的讲述。在“工程训练”“专业实习”等专业课程中,联系实际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中,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劳动锻炼要求,开展服务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各类劳动实践。依托有校内学生社团,建设农业工业生产加工全链条劳动教育示范课,扩大学生覆盖面,确保人均课程劳动时长。当然,在劳育课堂上我们还需因势利导地结合当下实际和当地情况,恰当的融入本土化的劳动楷模事迹、抗击新冠肺炎、抗洪抢险等最美劳动者,这些都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生动具体素材,需要教师去用心挖掘。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也需要去讲授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劳动权益维护等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2.2开展课外活动,实现劳动教育实践融入

增加劳动实践岗位供给,在校内广泛开设助教、助研、助管等学生劳动实践岗位。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图书馆劳动、食堂劳动、教学辅助、学校重大活动保障等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丰富劳动育人载体,多种实施类校园生活劳动“责任区”制度。结合校园管理,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参加“绿化责任区”校园绿化养护,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组织学生参与“生活责任区”宿舍园区景观个性化改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劳动、尊重劳动、创造性劳动。举办“厨艺课堂”“电工学堂”等劳动技能培训课。在校院两级积极开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场所,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开展校园劳动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打造校外劳动大课堂。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将劳动教育与生活技能、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公益劳动,以服务十四运、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在公益服务的过程中落实以劳育人。与学校周边社区、旅游景点联动,加强区校共建,在接待游客、景点讲解、社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疫苗接种志愿服务等过程中提升师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组织学生到本地企业生产劳动第一线体验新兴技术支撑下的劳动新业态、新方式。依托学校“双创”育人资源,以学科竞赛、科创社团、学生创新创业研习室等平台,奋力建设劳动育人体系。推动各院系立足实际开展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合力构建劳动实践育人大格局。

2.3搭建以劳育人的良好环境

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通过教育活动影响人、塑造人。劳动教育的开展也少不了良好环境的打造。个体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身行为。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人会受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的密切配合,无论缺少哪一方的力量,劳动教育都会大打折扣。家庭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原生环境,在家庭中我们习得最初的生活习惯,获得简单的劳动技能,父母的科学教导,有意识培养,对于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有着基础性作用。故此,家长应该牢牢把握爱与独立的分界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并将其付诸行动,不能以为溺爱而纵容学生不去劳动。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汲取精神养分的乐园,高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谋划设计劳育课程,保障劳动教育的课时,传授学生最基本的劳动理论知识。个人是落实劳动教育的内在力量,只有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巩固劳动教育成果。社会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隐形环境,社会通过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制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深入合作,宣传劳模事迹,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和以劳促学、劳动光荣的热烈氛围,拓宽教育渠道,形成社会协同联动教育机制。

2.4激发创造性劳动潜能,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5

(一)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法律实践是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法律重在应用,学会法律知识不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会应用法律知识,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法制教育的目标。劳动法律知识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目前劳动法律教育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又很少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开展丰富的劳动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劳动法制教育的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要求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法制教育,应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观摩、模拟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法庭审理,开展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人员开展劳动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劳动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劳动法制教育社团,邀请专业老师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丰富的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起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法制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树立劳动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6

【摘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使我们对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从天国降到人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的提法,生产劳动对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和地位及其领域作出了规定,不仅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可以是结合当前的劳动发展的现实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也可以是检讨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目前大多数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论述都是从第一个角度出发,重新解释什么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到底是活劳动还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这是纯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笔者以为,从哲学即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或许是最根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劳动概念就是对人类历史原初性的社会存在的概括和描述。而活劳动则是对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经济学表述。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到异化劳动理论,再到生产劳动,直至找到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不仅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的创立,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是从1842年《莱茵报》时期开始的。当时马克思受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实现,把国家看成是理性的代表,视理性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然而在现实中,马克思却碰到了许多具体的国家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如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书报检查令问题、林木盗窃问题、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问题、地产分析问题、关税问题等。普鲁士国家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考虑的只是富人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国家的理性和国家伦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和矛盾。马克思对自己原来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发生了怀疑,促使了他开始新的探索。1842年l0月马克思在《莱茵报》上,评述第六届莱茵省会议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这件事成了他转向唯物主义的最初动因。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开始突破黑格尔的国家观念,提出了决定国家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本性问题,反对用当事人即掌权者的意志来解释一切,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物质的各种关系上。1843年5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城镇克罗茨纳赫,着重研究了西欧北美一些国家的社会历史,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以下简称《批判》)。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这个时期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即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l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批判》一书的中心。马克思认为,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时,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这个事实就是:单个人以其各种原因和方式组成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又组成国家。因此,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员就是国家的公民,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构成部分,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是政治国家的“天然基础”和“人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政治国家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总的看法是: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这个思路开始把我们的眼睛从天国引向人间。

1844年4—8月,马克思为了解剖市民社会,在巴黎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以下简称《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资本、工资以及利润、地租的形式和本质特点,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马克思很重视黑格尔的劳动观,认为黑格尔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就表现在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严正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说他“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劳动观的神秘外壳,使人、人的活动、人类历史恢复了作为客观存在和现实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在资本主义社会,人通过异化劳动不仅产生出作为异己的、敌对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生产出他同他人的关系。马克思通过有异化劳动的分析,从人与物的关系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并指出:“经济的异化则是现实生活的异化”,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揭露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阶级对抗关系。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手稿》中,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来,从而加深了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认为生产决定社会的一切方面,决定国家和各种意识形态。“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指出:“我的普遍认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而在今天,普遍意识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并且作为这样的抽象与现实生活相敌对的。因此,我的普遍意识的活动本身也是我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还说:“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这就是说,人们的类意识即把人作为类的观念,无非是实际生活中的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反映。

马克思这时的异化劳动理论关于“人性复归”、“人类解放”的思想还尚未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异化劳动理论还带着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是不成熟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以承认有一个理想化的不变的共同的“人的本质”为前提,并把这种“人的本质”作为衡量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标准。但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却不象黑格尔那样,讲的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也不象费尔巴哈那样讲的是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异化,而是基于对“经济事实”的分析,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的存在物”的提法,赋予了它完全崭新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是类的存在物,不是在于他们自然属性的共同性,而是在于他们能从事生产劳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既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马克思抓住了人的本质在于生产劳动这个根本观点,把观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从混沌的“市民社会”转到了“物质生产”领域。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7

一、劳动精神内涵与劳动情怀培育

在对劳动精神内涵及劳动情怀培育的探讨中,与会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见解:第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劳动与劳动精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性问题,要从这个源头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逻辑展开,是打开人类社会奥秘的一把锁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决定了马克思对旧世界批判以及建构新世界观的基本点,即把资本对人的统治转变为自由的劳动。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审视和批判是从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揭示开始的,他对未来社会的阐释也与劳动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相联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第二,劳动精神是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劳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认为,劳动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预设为人的类本质,这种劳动过程伴随着精神性的审美活动。作为人的生活第一需要的劳动是在共同体精神的力量下超出单纯为个人私利而从事的劳动。第三,劳动情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追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刘向兵教授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途径,“劳动情怀”是建立在对劳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升华为价值观的、较为稳固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德、劳动习惯等内容的总称,具有内化于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意义,强化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二、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创造性提升

劳模精神不是一个凝固的范畴,它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升华。与会代表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第一,劳模精神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历史任务。田鹏颖教授认为,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异化劳动状态下无法产生劳模精神,只有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时才能形成劳模精神,即在扬弃了私有制异化劳动的公有制条件下才会形成劳模精神。延安大学郝琦教授认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劳模故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劳模文化是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委党校曾俊教授认为,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加强“使命感、责任感、进取意识、牺牲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等“人的软实力”教育。第二,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刘文教授认为,新时期劳模精神需要创造性提升。其一是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应从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力理论出发,探究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机制,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其二是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应从劳模精神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以及道德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拓展其在新时期的时代价值内涵。其三是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应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第三,在当代中国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孙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关联着人的解放,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矫正;其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的升华;再次,对劳模精神的再呼唤是对工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时代追求。郝琦教授认为,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孕育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和劳模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改造力和影响力,劳模运动祛除了劳动人民心中“劳动下贱”的封建腐朽思想,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劳动者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一,劳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榜样,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二,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象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其三,劳模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师范学院王彦玲教授认为,“铁人精神”是一种具体化的劳模精神,它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具有凝聚人心、激人奋进的永恒力量。

三、产业转型与工匠精神培育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8

关键词:异化;生产;劳动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可以是结合当前的劳动发展的现实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也可以是检讨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目前大多数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论述都是从第一个角度出发,重新解释什么劳动属于生产劳动,到底是活劳动还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等,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这是纯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笔者以为,从哲学即唯物史观的视角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或许是最根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其次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劳动价值论中的生产劳动概念就是对人类历史原初性的社会存在的概括和描述。而活劳动则是对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经济学表述。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到异化劳动理论,再到生产劳动,直至找到创造历史的主体,马克思不仅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的创立,而且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是从1842年《莱茵报》时期开始的。当时马克思受黑格尔唯心史观的影响,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实现,把国家看成是理性的代表,视理性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然而在现实中,马克思却碰到了许多具体的国家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如普鲁士专制制度的书报检查令问题、林木盗窃问题、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问题、地产分析问题、关税问题等。普鲁士国家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考虑的只是富人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国家的理性和国家伦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和矛盾。马克思对自己原来信奉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发生了怀疑,促使了他开始新的探索。1842年l0月马克思在《莱茵报》上,评述第六届莱茵省会议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这件事成了他转向唯物主义的最初动因。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开始突破黑格尔的国家观念,提出了决定国家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客观本性问题,反对用当事人即掌权者的意志来解释一切,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物质的各种关系上。1843年5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城镇克罗茨纳赫,着重研究了西欧北美一些国家的社会历史,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以下简称《批判》)。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这个时期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即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

l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批判》一书的中心。马克思认为,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时,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这个事实就是:单个人以其各种原因和方式组成家庭和市民社会,家庭和市民社会又组成国家。因此,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员就是国家的公民,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构成部分,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是政治国家的“天然基础”和“人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政治国家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总的看法是: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这个思路开始把我们的眼睛从天国引向人间。

1844年4—8月,马克思为了解剖市民社会,在巴黎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以下简称《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资本、工资以及利润、地租的形式和本质特点,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人和社会的基础在于劳动,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马克思很重视黑格尔的劳动观,认为黑格尔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就表现在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严正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说他“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劳动观的神秘外壳,使人、人的活动、人类历史恢复了作为客观存在和现实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在资本主义社会,人通过异化劳动不仅产生出作为异己的、敌对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生产出他同他人的关系。马克思通过有异化劳动的分析,从人与物的关系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并指出:“经济的异化则是现实生活的异化”,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揭露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阶级对抗关系。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手稿》中,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来,从而加深了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认为生产决定社会的一切方面,决定国家和各种意识形态。“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指出:“我的普遍认识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而在今天,普遍意识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并且作为这样的抽象与现实生活相敌对的。因此,我的普遍意识的活动本身也是我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理论存在。”还说:“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这就是说,人们的类意识即把人作为类的观念,无非是实际生活中的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反映。

马克思这时的异化劳动理论关于“人性复归”、“人类解放”的思想还尚未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异化劳动理论还带着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是不成熟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以承认有一个理想化的不变的共同的“人的本质”为前提,并把这种“人的本质”作为衡量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标准。但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却不象黑格尔那样,讲的是绝对观念的异化,也不象费尔巴哈那样讲的是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异化,而是基于对“经济事实”的分析,沿用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的存在物”的提法,赋予了它完全崭新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是类的存在物,不是在于他们自然属性的共同性,而是在于他们能从事生产劳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既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马克思抓住了人的本质在于生产劳动这个根本观点,把观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从混沌的“市民社会”转到了“物质生产”领域。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9

一、__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和人员基本情况

(一)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人员基本情况

全局现有在编干部职工28人,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人数为29人,有29名党员。其中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16名(借用人员1名),一般干部职工7名(编外2人、借用人员2名)。

(二)组织领导

在地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习实践活动。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职责来抓,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还建立了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但我们也应看到,还有部分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存在着浅尝辄止的现象,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缺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就是要提高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应对目前复杂局势的需要。

去年以来,我们战胜了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同时,我国也正面临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尤其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国内也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方存在不稳定因素,资源环境,就业等问题的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解决。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重视节能环保,努力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党的先进性的高低和执政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党是否能够很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上。也就是说,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就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因而,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目前劳动保障工作中某些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解决有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不强、党风不正、、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消除制约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党引领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作用和政治保障作用,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和发展。

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解决__地区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富民强地、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__地区自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人民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地”战略,坚持好字优先、好为基础,努力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初步奠定了科学发展的新基础,开始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__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整体竞争实力还不够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居民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仍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大大制约__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还没有完全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在推进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形成的一些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方面。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查找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以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我地区劳动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就业局势基本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劳动保障部门在社会上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逐步提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高,而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抓紧解决。

1、就业工作。

(1)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大学生就业仍比较困难;

(2)就业再就业基础工作不扎实;

(3)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的执行力度不够;

(4)农牧民和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社会保险工作

(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2)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急待加强。

3、劳动关系工作

(1)劳动关系不规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存在,劳动争议纠纷和劳动保障时有发生;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不建全;

(3)劳动监察执法机构不建全

4、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视野不宽、科学发展的思维层次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发挥职能作用不十分突出、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改进和提高。

四、办法和措施

开展劳动实践的意义篇10

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和人员基本情况:

(一)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人员基本情况:

全局现有在编干部职工28人,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人数为29人,有29名党员。其中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16名(借用人员1名),一般干部职工7名(编外2人、借用人员2名)。

(二)组织领导

在*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习实践活动。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职责来抓,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还建立了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但我们也应看到,还有部分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存在着浅尝辄止的现象,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缺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就是要提高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应对目前复杂局势的需要。去年以来,我们战胜了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同时,我国也正面临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尤其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国内也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方存在不稳定因素,资源环境,就业等问题的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解决。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重视节能环保,努力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的先进性的高低和执政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党是否能够很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上。也就是说,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就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因而,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目前劳动保障工作中某些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解决有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不强、党风不正、、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消除制约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党引领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作用和政治保障作用,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和发展。

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林芝地区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富民强地、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林芝地区自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人民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地”战略,坚持好字优先、好为基础,努力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初步奠定了科学发展的新基础,开始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林芝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整体竞争实力还不够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居民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仍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大大制约林芝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还没有完全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在推进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形成的一些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方面。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查找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以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我地区劳动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就业局势基本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劳动保障部门在社会上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逐步提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高,而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抓紧解决。

1.就业工作。

(1)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大学生就业仍比较困难;

(2)就业再就业基础工作不扎实;

(3)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的执行力度不够;

(4)农民和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社会保险工作

(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2)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急待加强。

3.劳动关系工作

(1)劳动关系不规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存在,劳动争议纠纷和劳动保障时有发生;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不建全;

(3)劳动监察执法机构不建全。

4.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视野不宽、科学发展的思维层次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发挥职能作用不十分突出、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改进和提高。

四、办法和措施

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认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在构建有利于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努力在劳动保障部门作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从而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结合我局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思想上要做到“五个必须”,即: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3、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突出实践这一特色;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围绕惠及民生这一目的;5、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强化创新体制机制这一保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法上必须做到“五注重五提高”,即:1、注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2、注重发展第一要务,提高破解难题的创新能力;3、注重转变职能和作风,提高机关部门的服务能力;4、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5、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打造平安林芝、小康林芝、和谐林芝。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措施上深入开展“三学三树三落实”活动。

1、加强学理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实“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统筹兼顾和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理解,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