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十篇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十篇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1:21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1

【关键词】发动机神经网络自适应piD转速控制对策

发动机作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并且具有明显的时滞、时变特征,这些复杂问题都为对其有效控制提出了难题,因此,将智能控制融入其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转速控制一直是研究的关键,尤其是针对发动机的怠速控制,作为评价发动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更是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对于发电用发动机,转速控制尤为重要,转速控制的稳定性对发电机组的供电稳定将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发动机的性能受诸多参数的影响,比如通常会忽略的进气歧管截面积温度的高低变化、发动机部件出现磨损问题等等,导致发动机模型构建并不精确,而且相对可靠性也较差。为此,笔者在发动机转速神经网络控制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和形式予以阐释,同时将神经网络和自适应piD控制两者有效结合,基本实现了对发动机转速的良好控制,确保了发动机的最优工作状态。

1发动机控制现状及问题

要有效提高发动机性能,其控制系统的性能提升和调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开发发动机控制系统性能时,要综合考虑,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为前提,以实现其使用、维护、调整更为灵活和便捷为目的,鉴于此,采用基于模型的piD控制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智能控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但一般的发动机数学模型都很难精确,此种情况下为确保系统的性能稳定,就必须寻求一种拥有自适应能力的控制算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逐渐为大家认识并愈发受到青睐,其鲜明的可随着系统自身和外界环境接触改善自身参数和性能,进而改变控制效果的特点,显示了其较强的适应能力,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主要选择。为此,要有效挖掘并发挥出发动机的性能潜力,对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piD控制器的结构相对简单,对大多数的工业对象都可进行有效控制。然而,其局限性也在所难免,就传统的piD控制器而言,尤其是当被控对象含有非线性和时变特点时,其通常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对此,通常的处理手段,即在整个工况内设计出若干个piD控制器,通过融合插值或拟合方法使其实现对全工况的控制。如此,在整个工况内各设计点处,piD参数即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这是因为,发动机的非线性特点十分明显,如此,本应理想的piD参数势必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产生较强的非线性特征,而插值或拟合等简单方法或技术会使这种影响降至最低。也正是因此,采用自校正技术及相应的专家系统实现对piD控制器的有效控制便成为了业界主要关注的问题。但是,遗憾的是,自校正piD算法一般均使用线性模型,这显然与被控对象大都为非线性的发动机而言不合适。而专家系统却存在无法弥补的弊端,因为其不但时间较长,而且其性能好坏,及是否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关键在于设计者的操作技巧、设计经验及知识积累,如此多的条件限制,可推广性十分有限。当然,piD控制的优点尚待深入挖掘,为此,相关人士亦正在不断努力探索,以达到piD控制器的最优设计及参数设定。

伴随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一个个成功,那么,能否将人工神经网络与复杂的对象控制结合起来,使二者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神经网络的优势上看,其针对任意非线性函数,均可形成对应的精度十分接近的模型,不仅如此,它还可为繁杂的非线性系统提炼出一种可以通用的辨识方法,使其对非线性控制更为有效、便捷。此外,神经网络的并行分布式处理方式,有效实现了对运行的实时控制,一旦出现问题,即可快速处理,而其在线自适应及自学习能力,亦可良好地融入到非线性自适应控制之中。由此可见,两者若可结合,不但会使人工智能技术得以深入发展,对于上述发动机转速piD控制问题亦可得到有效解决。

为此,本文参照丹麦技术大学elbertHendricks教授提出的高精度发动机模型,将Bp神经网络与传统的piD控制相结合,分别分析并推出了发动机进气系统动力学子模型、发动机曲轴系统动力学子模型及发动机油膜子模型,结合piD算法,得出较为满意的仿真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集中的动机转速神经网络控制问题,进行了发动机转速的nC设计,构建了发动机转速nC中的神经网络,根据仿真结果的计算,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可有效抑制转速超调,降低转速调整时发生的波动。

2发动机模型及piD算法

2.1发动机模型

相关报道及实践证实,由丹麦技术大学elbertHendricks教授提出的发动机模型精度较高,为此,本文以elbertHendricks发动机模型为参考,构建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动力学模型、曲轴动力学模型及油膜子模型,具体如下。

2.1.1发动机进气系统动力学子模型

参照elbertHendricks发动机模型建立发动机进气系统动力学、曲轴动力学和油膜子模型。试验所选发动机以国产473QB发动机为原型。根据进气系统动力学的介绍,将字母p作为歧管中空气的质量变化率,其具体值可由流经节气门及气缸的空气质量流量之差得出,由字母map表示,其可表示为两个并行的等嫡物理过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1)

式中,p为进气歧管压力(pa);mat为通过节气门的空气流量(kg/s);map为进入气缸的空气流量(kg/s);β为节气门开度(°);R为气体常数,R=8.314m?・pa/(K・mol);t为歧管气体温度(取293K);V为歧管容积=0.59L。

map=(2)

式中,n为发动机转速,Rpm/lo00;p为进气歧管压力,mpa;Vd=1.3L,为发动机排量。ηv为发动机容积效率。

2.1.2发动机曲轴系统动力学子模型

根据能量守恒定义,以及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相关描述,可得出公式(3),即发动机加速度公式:

a=Huηi(a,p)mf(t?d)/ai?[pf(a)+pp(a,p)+

pb(a)/ai](3)

式中,Huηi(a,p)mf(t?d)/ai为燃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热能所转换的机械能,其中,Hu为燃油燃烧值=43000KJ/kg,i为标定后的总发动机转动惯量=5.896Kgm?。[pf(a)+pp(a,p)+pb(a)/ai]是需克服的负载扭矩pb、泵气功率损耗pp及磨擦损失pf。

2.1.3发动机油膜子模型

根据丹麦技术大学elbertHendricks教授提出的发动机模型,将油膜模型标记为瞬态燃油补偿(tFC),具体公式如下:

=(1?X);

=(X?)/tF;

=+(4)

上式中,X代表燃油沉积系数;tF则为常数,代表油膜的蒸发时间,二者均受发动机工况影响,即发动机工况变化,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根据这个特点,其亦可看成发动机转速n、进气岐管压力pi及温度ti等的非线性函数。表示根据指令喷射的燃油质量流量,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完全气化部分,以及油膜蒸发部分,代表发动机气缸的总燃油量,即和的总和。

2.2piD算法

本文中,对发动机的转速控制以可变增益的piD方法实现,具体算法公式如下:

α=Kpε+Ki∫εdt+Kddε/dt(5)

上式中,α代表节气门开度;ε表示转速误差;Kp、Ki及Kd三者均由发动机工作状态确定,而点火提前角θ,以及喷油量则由其它控制规律或经验数据给出。当然,如果数字微分处理结果不理想,则很容易导致产生较大的瞬时值,因此通常将Kd取0。

根据上述公式(5)即可构建piD转速控制模型,然后通过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上述方案中piD调节器的各参数,即Kp、Ki进行优化,进而得出计算结果:Kp=1~2,Ki=1~2。为了达到对空燃比进行良好控制的目的,现代汽车通常采用的燃油控制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Kpiy+Kii∫yDt(6)

式中:为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油质量流速;为进人发动机的空气质量流速;Lh为汽油发动机运行空燃比,一般取14.66~14.7之间的数;Kpi及Kii均为控制器增益;y为氧传感器的输出。

2.3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软件为matLaB7.0/SimULinK;发动机仿真模型参照elbertHendricks发动机模型;发动机干扰信号、能量噪声均满足规范要求;鉴于对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采用阶跃信号采集发动机转速。

根据上述条件及对piD转速的跟踪情况得出仿真结果,具体如下:473QB发动机在负载较低(≤6kw)时,且设定转速不高(≤2000rpm)时,piD调节器可以较好运行;当发动机输入受到干扰时,piD调节器会发生失调情况,具体比如当发动机有突加负载时,便会产生扰动,导致发动机转速不再平稳。这也在另一方面表明了piD调节器只适用于负载小、各种干扰小的转速控制情况。除此之外,仿真结果还显示,当负载较大时,piD调节器的转速跟踪效果很不理想。

3发动机转速的神经网络控制

3.1发动机转速的nC设计

通过对控制结构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建立基于转速和负载扰动的神经网络系统nn1和被控系统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nn2,nn1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不断调节piD控制器的增益,piD的控制效果输入nn2,nn2为nn1的学习训练过程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通过不断优化,以达到系统所规定的最优性能指标。

3.2发动机转速nC中的神经网络

在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对发动机系统进行模型识别,其离散时间的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ym为模型的输出;f为非线性函数;y为发动机的输出转速;u为对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控制;n和m分别为y(k)和u(k)的阶次;根据得出的模型及相关公式。在得出的Bp神经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对nC控制器中的参数即piD中的增益情况实施优化处理。注意,在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方面内容,即发动机的转速误差、负载因子,以及需优化的增益参数。

3.3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软件及发动机仿真模型如上文所述。在神经网络的参数优化过程中,注意n=2,m1=2,m2=10,i取0~2之间(piD);模型辨识神经网络中选取n=2,m1=2,m2=10,i取0。由仿真结果可知,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可有效抑制转速超调,降低转速调整时产生的波动。

4结束语

本文以elbertHendricks发动机控制模型为基础,针对复杂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并通过神经网络的优化和仿真分析,建立了一套能够有效抑制转速超调,降低转速在调整时产生波动的策略,为提高发动机转速控制效果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吴笑伟,史雷鸣.发动机神经网络自适应plD转速控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30-32.

[2]王喜莲,葛宝明,伍召莉.基于柔性神经网络自适应piD的磁轴承径向力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36(2):85-90.

[3]SaHinKaYamn,aBULURBaHG,KeoGHpS,eta1.multipleslidingandroilingcontactdynamicsforaflexiblerotor/magneticbeatingsystem[J].ieee/aSmetransactionsonmechatronics,2007,l2(2):179-189.

[4]王秋蓉,葛宝明.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磁场及力特性的分析[J].电与控制学报,2007,11(3):217-220.

[5]FRanCoaLD,BoURLeSH,DepieRieR.Robustnonlinearcontrolassociatingrobustfeedbaeklinearizationandcontrol[J].ieeetransactionsonControlSystemstechnology,2006,51(7):1200-1207.

[6]吕建国,冀邦杰,陈涛.发动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仿真及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28(5):155-157.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2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网络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消费的普遍化,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成为人们生存的重要条件,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德作为社会交往的产物,在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变化时,也带来了道德关系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由于互联网高度自由开放等特点,网络生活形成的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自由时空”。青少年作为网络生活的新生代,其网络道德建设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青少年中频频发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乃至网络犯罪问题已溢出教育而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公共治理是一种管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由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形成的组织网络,通过合作与协商,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治理的实质是以“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为假设,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治理开始成为超越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潮流。公共治理理论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时代呼唤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已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而且在问题产生的实质上,许多因素也融进社会管理、契入政府监管、交错在市场机制上。如,崇拜黑客等不良社会舆论和风气,政府监管乏力,网络经营开发对网络利益的追逐,无政府主义者、政治逐利者、道德败坏者和恐怖主义等成人世界的许多、贪婪、欺诈以及有损公平正义的言行,等等,无不侵蚀着青少年网络生活的价值观和道德良知。这揭示着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再也无法回避社会和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消费的普遍化,追逐网络技术与利益已成为塑造人们价值观的强势力量。在市场经济驱动下,政府单层面对网络危机的干预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改变。社会大众在网络生活中对政府干预也不感兴趣或兴趣不高,不愿参与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他们热衷的是消费、安逸和利益,关注的中心是自我生活的个体境遇,而疏于对政府和社会秩序的关注。网络经济利益攸关者则完全以经济人的姿态和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淡化了社会公共价值的担当。当今,后现代思潮对一切既定的规范价值所抱的意义虚无态度,以及当今非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弥漫,缺少社会、政府、市场等多主体参与公共治理,单靠学校教育或某一方的力量难以承担起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使命。

网络是一个文化知识和思想富集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结构,有网民、有自己的规则和伦理,有广泛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从而也彰显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存在。主要表现在:(1)构成主体复杂多样,包括政府机构、公民个体、社会组织、经济部门(包括网络开发公司和经营部门等)和网络用户。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多样,包括国家立法、社团或单位规则以及其他有关网络协议等。(2)网络行为多样,有国家基于政治法律考量的强制措施、政府基于社会公平的公共服务、社团基于志愿精神的志愿行为、经济部门基于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效率和利益行为、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参政议政举动等。(3)公民网络权力与权利的一致性。网络里没有绝对和永远的霸权,即使存在霸权也会不断被解构和颠覆;网络给予个体极大的自由权利空间,但享受这种权利的前提是必须接受他人或社会和国家的监督;网络里不容许存在肆意放纵的自由和权利,也不允许存在没有约束的权利。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公民,网络对权利的监督和对权利的保护无所不在。当前,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网络作为公共领域必然体现公共性。其中具有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公民社会特有价值旨趣的博客、网贴和论坛等,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社会批判功能,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批判精神和监督功能越来越让人敬畏和尊重,网络的公共精神日趋活跃起来。

需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经济时代无法回避市场经济对网络道德的渗透和影响。斯密在肯定市场经济繁荣和工商业进步的基础上,一方面尽力避免将市场看作非道德场所,不需要道德维系;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以维系道德为由否定经济动机解放的意义。然而,实践中,斯密富国裕民与提升道德的期望被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者的乐观态度夸大了,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修养的场所,本身就有伦理道德机制,无需道德教化。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金融大鳄的贪婪无度、欺诈以及公平正义的丧失,无情地批判了市场经济背后的道德危机。仅靠政府或市场本身无法解决道德问题。2008年中国网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3.8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76.6%,预计2013年实际收入将达到397.6亿元。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网络不啻为一张天大的“馅饼”,但其中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彰显的网络道德建设的公共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紧迫。

二、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思路与框架

网络的公共性决定了仅靠政府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或仅靠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已无法面对多元主体互动的网络化结构现实,难以满足多方利益主体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对网络道德的拯救,而靠市场经济法则博弈更是枉然。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期待纳入公共治理的视野。

1.将网络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

当前,网络主要是作为文化产业,由政府的文化部门管理,存在网络“量大”管不过来、技术“含量高”管不好、网民和网络组织“杂”管不到位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网络作为反映民声、参政议政、提供服务的平台和资源,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事务。网络的公共治理,首先,从制度上明确和规范各级各类网络经营组织的产权、法人代表、管理体制、权利义务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便于政府进行网络监管;第二,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纠错机制和奖惩机制,规范网络经营组织的行为,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的作用;第三,以公共价值和公共理性的态度,从公共利益与政治和伦理上加强监管,从自利和主体地位上放松控制,使网络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双重效益,同时帮助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第四,实施网络管理员资格认定制度,网管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级的网络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伦理道德素质和公共理性,为此,建立网管员的专业体制,从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和制度规范等方面,规范、协调和保障网管员的工作,发展壮大网管员队伍。

2.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

网络里蕴含着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基础和条件。网络自由、平等、开放的特性,以及网民个人利益的合法化,使得网民地位独立于政府,并真正取得与之平起平坐的合法地位,同时获得了网民与政府协调共处的资格。网民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必须摒弃个人算计,以集体的方式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关照和谋求公共利益。这时公共利益与公共性得以显现,奠定了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基础。正如哈贝马斯分析,在私人领域中诞生了公共领域,也在追求公共利益中形成了公民社会。可见,网络公民社会是网民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集体效果,是集体方式产生的网络公共利益,体现了网民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网络公民社会打通了政府与个人公私二元对立的壁垒,以公共精神和价值,起着批判、监督和救治的功能。它一经产生就会超出自身,具有利他精神。当前,网络公民社会正凭借着经济市场化、自由化以及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以空前解放的姿态,日趋独立于政府。公民意志开始凭借网络传播出来、传播得更远,监督批判力量也日趋活跃,网络公民社会逐步发育成熟。但网民公共理性不足、公共精神不昌明、公共道德伦理混乱等问题,以及在传统“媚官”、“畏官”心态和强权势力的挤压下,网民主体地位和私人利益尊重的缺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表达难、传播慢、回应迟等问题,昭示着网络公民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其实,这些问题是我国现实公民社会建设不足在网络中的反映和投射。公民社会的前提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而权利是以法律形式保障人们满足一定需要、获得一定利益而采取一定行为的资格和可能性。我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注重德性向度的个人修养,公民意识先天不足;权利被异化为“权力”和“权势”,特别是在“三纲五常”和以“仕”为先的传统伦理观念中,社会民众以集体失语和默认,成就了“官”及政府对公共事务的优先和支配地位,丢失了公民权利,丧失了公民意识,泯灭了公民社会成长的资格和条件。这启示我们争取公民权利和培育公民社会,是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来建构和保障的。法治精神永远是捍卫公民权利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支柱。

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处于公共治理的主导地位,其强势作用既是公共利益的强有力的保障者,但在缺少依法治理的情况下,又可能是侵害公民权利的强力破坏者;另一方面,网民的公共利益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也经常受到市场规则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侵蚀和破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

3.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确保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

网络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在市场经济面前具有自由、交互、开放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先天条件,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具有自组织功能。政府应加强网络公共利益宏观监管,但不能因噎废食,只强调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而忽视网络自由和自主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减少政府对网络经营的不当干预,确保实现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的统一。当前,转变政府职能和强化公共服务是必然趋向,但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资源垄断性、部门职能交叉等特点,由此带来成本大、效率低等问题。根据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启示,政府可探索由专业社会组织中介的方式,网络服务与监管职能,减少政府主导的直接干预,激发活力,以间接的市场手段,消除社会资源或资本进入网络的障碍,增加市场配置网络资源的空间。特别是放松政府对网络伦理道德的控制和管制,交由网络公民社会自我批判和监督,利用网络公民社会独立和自治的力量,自我救治网络伦理道德,提升市场化和社会化配置,调节网络道德资源,引导网络道德发展的自由度。

4.完善公共政策。建立网络公共治理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

强调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尽管政府在管理服务方式上间接地实现社会化,但下放权力并不淡化职能。政府与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市场是网络公共治理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彼此无法替代。具体说来,政府主要包括文化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公安部门等国家机构;网络公民社会主要包括网络协会、各种网络组织和非营利单位、网民个体;网络市场主要包括网络开发与经营部门、网络用户等个体和组织等。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在网络市场失灵或偏离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担起保障公共服务、社会公平和维护国家意志的责任;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市场是重要的网络主体,具有效率高和组织灵活多样、监督批判力量强等优势,在“政府之手”失灵时,能防止和救治政府权力的滥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质量低、效率低等现象,特别是对涵养和救护网络伦理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应立足这三大主体的功能,按照其特性,进行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网络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是公共治理的核心和依据,其实质是对三大主体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网络公共治理政策制定要体认三大主体的利益诉求,重视各主体的利益博弈;在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基本价值取向的框架下,尽可能地体现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互助互惠性和利他性的统一;在立法、社团规则以及其他有关网络协议等方面,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内容,做出不同的政策安排,形成多层次的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权利受到监督,各种权利受到保护;改变过去某些部门或个人谋划公共政策的做法,以价值与利益分享的对话方式,调动相关专家、网络社会组织及广大网民等参与政策设计。特别是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各自责任,确定参与公共治理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治理的方式应体现法治与德治、政府的强力他治与社会平等民主的自治、市场机制与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结合,在综合性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非强制方式,用自治的方式,先市场、后政府,实现治理多元化和民主化。

5.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

根据网络组织结构的超文本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以及公民参与的平面化多向互动特点,按照效率和责任的要求,本着谁办网谁负责、在谁地域谁监管的原则,打破传统纵向职权分割的做法,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广泛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吸引社区网民和公民参与网络监督和管理,增加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需求的回应性。当前,网络无论作为生产生活工具还是营利的产业,都表现出随人群集聚而动、与利益驱动相连的特性,趋向人群密集的社区分布,深入千家万户,特别是最易引发问题的网吧也分布在社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推进,个人利益和个人关系的存在更多地转向了社区。过去的“单位人”已逐步转变成“社区人”。这种网络与人的“社区身份”的存在和分布特点,为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众多的家庭和无单位隶属的自由从业者等“社区人”,正是政府管理的“盲点”和难点,且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合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社区自觉自律的自治性恰好能弥补上述缺憾。尽管当前社区建设还不成熟,具有组织架构、管理、经费等方面的行政化特点,但其仍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自治性,能够帮助解决政府“管不过来”、“管不好”的问题,尤其是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政府应主动下移权利,推动社区在网络物质层面(网络出入口监督与管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层面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保障社区公民网络权利的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与监督,建立起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平等的合作、协商和对话关系。

三、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应注意的问题

公共治理作为一种非本土产生的理论,在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以及网络的多元互动下,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网络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进行审视。

1.注重培育网络社会组织,引导网络公民社会力量发展

当前,政府行政力量在网络治理中占绝对优势,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还不够强。一方面,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通过加大对网络公益广告、伦理道德建设以及其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项目投人等措施,加大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引导公民力量发展,培育网络公共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网络社会组织,帮助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其行为,增强其独立管理和发展的能力。在生活压力上升的年代,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减少,人际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也因此而萎缩,网络成为许多人闲暇时间最好的去处。虽然网络的社会公共力量借着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现实社会公共空间里无法比拟的优势,表现出极大的公共性,然而网络里一些非理性、逆良知、反公共价值的话语,仍充斥其中且无法抑制地占据着一定空问,呈现一种芜杂混沌状态,对青少年而言无疑就是伊甸园里的毒蛇。同时,具有超强舆论影响力的社会精英们,在网络里往往把自己隔离在一些由文化、兴趣、职业甚或想象组成的孤岛中,越来越多的人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来往,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对社会的其余部分关注不够,严重影响网络社会公共理性力量的崛起。驱离网络里的迷雾瘴气,擦亮青少年的眼睛,不仅是政府和网络经营与开发者的责任,更需要发挥网络的社会公共力量。

而网络社会公共力量期待一定的组织化规范,以理性精神引导网络社会力量发挥正价值。在网络社会组织发育尚未成熟,社会公众参与意识和组织程度还处于散乱的状态下,要健全有关网络社会组织的法规,确定其法律地位,特别要厘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能,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关系;建立网络社会组织的资格审查和准入制度及行业自律制度;建立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公共活动的相关制度,如舆论监督与责任制等。可依托相关社会组织和学会等,培植实体和虚拟性并存的各种网络社会组织,注重加强他们与社会精英们的对话,发挥社会精英们的影响力,建立和扶持网络公共理性。

2.防止网络道德教育法制化治理倾向

在人们对日益凸显的网络道德问题治理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很多人提出道德底线的说法和建议,意味着底线以上的就算是道德,用底线给出了一个类似于法的硬性规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将道德法制化,给无奈的网络道德一道最低限度的防线,这在道德形成机理上是存在谬误的。众所周知,道德是人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道德是人的灵魂内在的东西,是人的自由意志(康德),是内在的法,纯粹的实践理性,在于自觉自律。其实一旦设置道德底线,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觉悟也就无需存在。似乎只要不触及和跨越底线,怎么都行,也就无所谓道德了;甚至哪怕触及和跨越底线,只要没有被发现,也是可以的,因为道德的评判最终以是否触及和跨越底线来反映。这种法制化倾向就是将法律作为调节、规范和整合人类政治的、社会的乃至家庭和私人全部生活的一般规则。其理路是将法律的作用范围无限扩大,企图以法律和法规代替道德批判,以法官意志作为衡量个人道德的最终裁判。道德与法律所调整的领域与原则等毕竟有着根本的不同。道德与法律不能混淆,道德的东西必须用道德来处理。对于网络道德问题,我们并不能对法律期待过高,法律有着它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以律令惩戒道德,那么道德也就变为法律,道德教育也就无需存在人的心灵也将变得空洞和冷漠。人心的拯救是心灵的艺术、心灵对心灵的人心工程。本质上,网络道德还要从教育方面人手解决问题。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3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网络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消费的普遍化,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成为人们生存的重要条件,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德作为社会交往的产物,在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变化时,也带来了道德关系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由于互联网高度自由开放等特点,网络生活形成的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自由时空”。青少年作为网络生活的新生代,其网络道德建设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青少年中频频发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乃至网络犯罪问题已溢出教育而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公共治理是一种管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由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形成的组织网络,通过合作与协商,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治理的实质是以“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为假设,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治理开始成为超越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潮流。公共治理理论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时代呼唤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已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而且在问题产生的实质上,许多因素也融进社会管理、契入政府监管、交错在市场机制上。如,崇拜黑客等不良社会舆论和风气,政府监管乏力,网络经营开发对网络利益的追逐,无政府主义者、政治逐利者、道德败坏者和恐怖主义等成人世界的许多无耻、贪婪、欺诈以及有损公平正义的言行,等等,无不侵蚀着青少年网络生活的价值观和道德良知。这揭示着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再也无法回避社会和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消费的普遍化,追逐网络技术与利益已成为塑造人们价值观的强势力量。在市场经济驱动下,政府单层面对网络危机的干预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改变。社会大众在网络生活中对政府干预也不感兴趣或兴趣不高,不愿参与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他们热衷的是消费、安逸和利益,关注的中心是自我生活的个体境遇,而疏于对政府和社会秩序的关注。网络经济利益攸关者则完全以经济人的姿态和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淡化了社会公共价值的担当。当今,后现代思潮对一切既定的规范价值所抱的意义虚无态度,以及当今非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弥漫,缺少社会、政府、市场等多主体参与公共治理,单靠学校教育或某一方的力量难以承担起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使命。

网络是一个文化知识和思想富集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结构,有网民、有自己的规则和伦理,有广泛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从而也彰显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存在。主要表现在:(1)构成主体复杂多样,包括政府机构、公民个体、社会组织、经济部门(包括网络开发公司和经营部门等)和网络用户。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多样,包括国家立法、社团或单位规则以及其他有关网络协议等。(2)网络行为多样,有国家基于政治法律考量的强制措施、政府基于社会公平的公共服务、社团基于志愿精神的志愿行为、经济部门基于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效率和利益行为、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参政议政举动等。(3)公民网络权力与权利的一致性。网络里没有绝对和永远的霸权,即使存在霸权也会不断被解构和颠覆;网络给予个体极大的自由权利空间,但享受这种权利的前提是必须接受他人或社会和国家的监督;网络里不容许存在肆意放纵的自由和权利,也不允许存在没有约束的权利。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公民,网络对权利的监督和对权利的保护无所不在。当前,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网络作为公共领域必然体现公共性。其中具有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公民社会特有价值旨趣的博客、网贴和论坛等,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社会批判功能,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批判精神和监督功能越来越让人敬畏和尊重,网络的公共精神日趋活跃起来。

需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经济时代无法回避市场经济对网络道德的渗透和影响。斯密在肯定市场经济繁荣和工商业进步的基础上,一方面尽力避免将市场看作非道德场所,不需要道德维系;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以维系道德为由否定经济动机解放的意义。然而,实践中,斯密富国裕民与提升道德的期望被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者的乐观态度夸大了,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修养的场所,本身就有伦理道德机制,无需道德教化。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金融大鳄的贪婪无度、欺诈以及公平正义的丧失,无情地批判了市场经济背后的道德危机。仅靠政府或市场本身无法解决道德问题。2008年中国网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3.8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76.6%,预计2013年实际收入将达到397.6亿元。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网络不啻为一张天大的“馅饼”,但其中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彰显的网络道德建设的公共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紧迫。

二、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思路与框架

网络的公共性决定了仅靠政府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或仅靠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已无法面对多元主体互动的网络化结构现实,难以满足多方利益主体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对网络道德的拯救,而靠市场经济法则博弈更是枉然。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期待纳入公共治理的视野。

1.将网络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

当前,网络主要是作为文化产业,由政府的文化部门管理,存在网络“量大”管不过来、技术“含量高”管不好、网民和网络组织“杂”管不到位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网络作为反映民声、参政议政、提供服务的平台和资源,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事务。网络的公共治理,首先,从制度上明确和规范各级各类网络经营组织的产权、法人代表、管理体制、权利义务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便于政府进行网络监管;第二,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纠错机制和奖惩机制,规范网络经营组织的行为,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的作用;第三,以公共价值和公共理性的态度,从公共利益与政治和伦理上加强监管,从自主权利和主体地位上放松控制,使网络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双重效益,同时帮助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第四,实施网络管理员资格认定制度,网管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级的网络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伦理道德素质和公共理性,为此,建立网管员的专业体制,从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和制度规范等方面,规范、协调和保障网管员的工作,发展壮大网管员队伍。

2.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

网络里蕴含着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基础和条件。网络自由、平等、开放的特性,以及网民个人利益的合法化,使得网民地位独立于政府,并真正取得与之平起平坐的合法地位,同时获得了网民与政府协调共处的资格。网民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必须摒弃个人算计,以集体的方式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关照和谋求公共利益。这时公共利益与公共性得以显现,奠定了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基础。正如哈贝马斯分析,在私人领域中诞生了公共领域,也在追求公共利益中形成了公民社会。可见,网络公民社会是网民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集体效果,是集体方式产生的网络公共利益,体现了网民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网络公民社会打通了政府与个人公私二元对立的壁垒,以公共精神和价值,起着批判、监督和救治的功能。它一经产生就会超出自身,具有利他精神。当前,网络公民社会正凭借着经济市场化、自由化以及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以空前解放的姿态,日趋独立于政府。公民意志开始凭借网络传播出来、传播得更远,监督批判力量也日趋活跃,网络公民社会逐步发育成熟。但网民公共理性不足、公共精神不昌明、公共道德伦理混乱等问题,以及在传统“媚官”、“畏官”心态和强权势力的挤压下,网民主体地位和私人利益尊重的缺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表达难、传播慢、回应迟等问题,昭示着网络公民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其实,这些问题是我国现实公民社会建设不足在网络中的反映和投射。公民社会的前提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而权利是以法律形式保障人们满足一定需要、获得一定利益而采取一定行为的资格和可能性。我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注重德性向度的个人修养,公民意识先天不足;权利被异化为“权力”和“权势”,特别是在“三纲五常”和以“仕”为先的传统伦理观念中,社会民众以集体失语和默认,成就了“官”及政府对公共事务的优先和支配地位,丢失了公民权利,丧失了公民意识,泯灭了公民社会成长的资格和条件。这启示我们争取公民权利和培育公民社会,是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来建构和保障的。法治精神永远是捍卫公民权利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支柱。

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处于公共治理的主导地位,其强势作用既是公共利益的强有力的保障者,但在缺少依法治理的情况下,又可能是侵害公民权利的强力破坏者;另一方面,网民的公共利益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也经常受到市场规则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侵蚀和破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

3.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确保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

网络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在市场经济面前具有自由、交互、开放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先天条件,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具有自组织功能。政府应加强网络公共利益宏观监管,但不能因噎废食,只强调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而忽视网络自由和自主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减少政府对网络经营的不当干预,确保实现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的统一。当前,转变政府职能和强化公共服务是必然趋向,但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资源垄断性、部门职能交叉等特点,由此带来成本大、效率低等问题。根据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启示,政府可探索由专业社会组织中介的方式,网络服务与监管职能,减少政府主导的直接干预,激发活力,以间接的市场手段,消除社会资源或资本进入网络的障碍,增加市场配置网络资源的空间。特别是放松政府对网络伦理道德的控制和管制,交由网络公民社会自我批判和监督,利用网络公民社会独立和自治的力量,自我救治网络伦理道德,提升市场化和社会化配置,调节网络道德资源,引导网络道德发展的自由度。

4.完善公共政策。建立网络公共治理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

强调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尽管政府在管理服务方式上间接地实现社会化,但下放权力并不淡化职能。政府与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市场是网络公共治理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彼此无法替代。具体说来,政府主要包括文化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公安部门等国家机构;网络公民社会主要包括网络协会、各种网络组织和非营利单位、网民个体;网络市场主要包括网络开发与经营部门、网络用户等个体和组织等。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在网络市场失灵或偏离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担起保障公共服务、社会公平和维护国家意志的责任;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市场是重要的网络主体,具有效率高和组织灵活多样、监督批判力量强等优势,在“政府之手”失灵时,能防止和救治政府权力的滥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质量低、效率低等现象,特别是对涵养和救护网络伦理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应立足这三大主体的功能,按照其特性,进行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网络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是公共治理的核心和依据,其实质是对三大主体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网络公共治理政策制定要体认三大主体的利益诉求,重视各主体的利益博弈;在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基本价值取向的框架下,尽可能地体现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互助互惠性和利他性的统一;在立法、社团规则以及其他有关网络协议等方面,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内容,做出不同的政策安排,形成多层次的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权利受到监督,各种权利受到保护;改变过去某些部门或个人谋划公共政策的做法,以价值与利益分享的对话方式,调动相关专家、网络社会组织及广大网民等参与政策设计。特别是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各自责任,确定参与公共治理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治理的方式应体现法治与德治、政府的强力他治与社会平等民主的自治、市场机制与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结合,在综合性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非强制方式,用自治的方式,先市场、后政府,实现治理多元化和民主化。

5.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

根据网络组织结构的超文本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以及公民参与的平面化多向互动特点,按照效率和责任的要求,本着谁办网谁负责、在谁地域谁监管的原则,打破传统纵向职权分割的做法,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广泛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吸引社区网民和公民参与网络监督和管理,增加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需求的回应性。当前,网络无论作为生产生活工具还是营利的产业,都表现出随人群集聚而动、与利益驱动相连的特性,趋向人群密集的社区分布,深入千家万户,特别是最易引发问题的网吧也分布在社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推进,个人利益和个人关系的存在更多地转向了社区。过去的“单位人”已逐步转变成“社区人”。这种网络与人的“社区身份”的存在和分布特点,为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众多的家庭和无单位隶属的自由从业者等“社区人”,正是政府管理的“盲点”和难点,且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合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社区自觉自律的自治性恰好能弥补上述缺憾。尽管当前社区建设还不成熟,具有组织架构、管理、经费等方面的行政化特点,但其仍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自治性,能够帮助解决政府“管不过来”、“管不好”的问题,尤其是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政府应主动下移权利,推动社区在网络物质层面(网络出入口监督与管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层面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保障社区公民网络权利的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与监督,建立起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平等的合作、协商和对话关系。

三、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应注意的问题

公共治理作为一种非本土产生的理论,在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以及网络的多元互动下,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网络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进行审视。

1.注重培育网络社会组织,引导网络公民社会力量发展

当前,政府行政力量在网络治理中占绝对优势,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还不够强。一方面,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通过加大对网络公益广告、伦理道德建设以及其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项目投人等措施,加大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引导公民力量发展,培育网络公共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网络社会组织,帮助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其行为,增强其独立管理和发展的能力。在生活压力上升的年代,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减少,人际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也因此而萎缩,网络成为许多人闲暇时间最好的去处。虽然网络的社会公共力量借着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现实社会公共空间里无法比拟的优势,表现出极大的公共性,然而网络里一些非理性、逆良知、反公共价值的话语,仍充斥其中且无法抑制地占据着一定空问,呈现一种芜杂混沌状态,对青少年而言无疑就是伊甸园里的毒蛇。同时,具有超强舆论影响力的社会精英们,在网络里往往把自己隔离在一些由文化、兴趣、职业甚或想象组成的孤岛中,越来越多的人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来往,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对社会的其余部分关注不够,严重影响网络社会公共理性力量的崛起。驱离网络里的迷雾瘴气,擦亮青少年的眼睛,不仅是政府和网络经营与开发者的责任,更需要发挥网络的社会公共力量。

而网络社会公共力量期待一定的组织化规范,以理性精神引导网络社会力量发挥正价值。在网络社会组织发育尚未成熟,社会公众参与意识和组织程度还处于散乱的状态下,要健全有关网络社会组织的法规,确定其法律地位,特别要厘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能,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关系;建立网络社会组织的资格审查和准入制度及行业自律制度;建立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公共活动的相关制度,如舆论监督与责任制等。可依托相关社会组织和学会等,培植实体和虚拟性并存的各种网络社会组织,注重加强他们与社会精英们的对话,发挥社会精英们的影响力,建立和扶持网络公共理性。

2.防止网络道德教育法制化治理倾向

在人们对日益凸显的网络道德问题治理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很多人提出道德底线的说法和建议,意味着底线以上的就算是道德,用底线给出了一个类似于法的硬性规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将道德法制化,给无奈的网络道德一道最低限度的防线,这在道德形成机理上是存在谬误的。众所周知,道德是人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道德是人的灵魂内在的东西,是人的自由意志(康德),是内在的法,纯粹的实践理性,在于自觉自律。其实一旦设置道德底线,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觉悟也就无需存在。似乎只要不触及和跨越底线,怎么都行,也就无所谓道德了;甚至哪怕触及和跨越底线,只要没有被发现,也是可以的,因为道德的评判最终以是否触及和跨越底线来反映。这种法制化倾向就是将法律作为调节、规范和整合人类政治的、社会的乃至家庭和私人全部生活的一般规则。其理路是将法律的作用范围无限扩大,企图以法律和法规代替道德批判,以法官意志作为衡量个人道德的最终裁判。道德与法律所调整的领域与原则等毕竟有着根本的不同。道德与法律不能混淆,道德的东西必须用道德来处理。对于网络道德问题,我们并不能对法律期待过高,法律有着它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以律令惩戒道德,那么道德也就变为法律,道德教育也就无需存在人的心灵也将变得空洞和冷漠。人心的拯救是心灵的艺术、心灵对心灵的人心工程。本质上,网络道德还要从教育方面人手解决问题。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4

关键词:网络 影响 中职生 教育对策

随着网络进入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与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影、下载软件、发表议论、玩游戏、QQ聊天、交朋友、看新闻等等,可以说学生对互联网是“一网情深”。网络的丰富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需要的舞台。但是,对于识别能力不强,占上网人数三成的学生群体,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培育学生网络道德观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学生上网问题更是学校、家庭最为关注和谈论最多的话题。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职学生中手机的持有量不断增加,根据调查,目前中职学生中,90%的学生都拥有手机,手机上网已成为了一种时代的潮流,成为中职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不用出校门就可以上网,一些学生沉迷网络世界不可自拔,甚至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症”。可见,网络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之重要,利用得好就有促进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作用,利用不当就会影响甚至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前途学业。

一、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及主要表现

1.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

一是对学生身心造成损害。中职学生大多数16—17岁,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由于长时间上网,大脑中枢神经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致使血压升高。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而导致种种疾患,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紧张性头痛、精神焦虑、失眠、心情抑郁、性情暴躁等症状。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流泪等。二是造成学生自我认知障碍和心灵的腐蚀。中职学生网络成瘾者,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己不能约束自己。由于长期过度沉溺于一个网络虚拟的角色中,远离了社会现实而失去了现实中的自我,将虚拟网络上的东西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混乱,道德认知、心智情商失常,心里闭锁、情感迷失,性格扭曲。因此,网络游戏在带给他们欢乐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悲哀。时间、金钱的无谓消耗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网络游戏在带给他们一个虚拟世界的同时,让他们不成熟的心智很容易滑向各种不健康的深渊。而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腐蚀,不良网络游戏往往充斥着暴力和色情的内容,一些不良黄色网站的腐朽思想腐蚀和毒害学生,一旦他们道德失守、人格扭曲,很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隐患。

2.影响学习

网络成隐是导致学生学业受挫,成绩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网络成隐的这部分学生上网时间长,他们上网大多是从事与学业无关的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活动,上瘾之后大多学生精神萎靡不振,出现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上课玩手机,伏桌睡觉,作业不完成,厌学等不良的现象,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出现了严重的学业困扰,降低学习的质量,最后造成成绩急剧下降,无心学习,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可见,不恰当的网络使用对学生学业确实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3.对学生人格意识和思想的影响

由于长期流连于虚拟网络社区,经常沉迷于角色转换,对于还需进一步完成角色社会化的学生来说,上网很容易产生角色认知的偏差。容易被不良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所影响。特别是如果对网上垃圾信息不加控制地一味接纳,就会逐步影响到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影响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导致价值取向的错位和人格的变异。

4.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因为学生整日上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一旦家庭中断其经济来源,没有钱上网时,就可能会想到去偷或去抢、去骗。由此可见,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因素之多,危害之大。

二、加强中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1.加大校园网建设的力度,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校园网是学校集文化、教育、宣传、娱乐于一体的思想教育主阵地,也是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因此,学校要把加强网络建设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设好校园网,并且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加大校园网建设投入的力度,把校园网建设成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的德育教育合力。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同志,要密切关注网上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建立机制,有专人负责,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加强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和品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家庭的全部精神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期盼。为了教育好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使其既成人又成才,学校、老师和家长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和努力,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特别是中职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学技术的重要阶段,作为学校更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教育的历史重任。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前途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增强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提高学生接受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积极性和判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只有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顽强意志和执着的精神,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诱惑,才能有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居所。

3.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按照中学生行为准则要求,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按照网络道德规范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自律意识,要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在网络信息活动中做到诚实守信、自律,树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自觉抵御网络游戏、网恋的诱惑,在网络行为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止网络犯罪的“防火墙”。让学生在多元化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才能做到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信息时内容健康,不浏览“黄色”网站,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不信谣、不传谣,做有正义感、责任感、有上进心的合格网民。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要使他们明白网络犯罪与传统的暴力犯罪虽然有区别,但其危害程度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公共安全、对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等的侵害,都是破坏和扰乱社会秩序,都是违法的,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4.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建安全防范网络

加强学生网络道德规范,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更是一项需要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公安部门、社会各界、学校、家庭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采取多种教育形式,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渠道,帮助学生树立起网络的伦理道德,使他们能够知法懂法、遵纪守法。要充分利用课堂、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使他们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要求来处理网上的各种行为和利害关系,不断提高自律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父母和老师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上,做到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安全防范网络。

5.加强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

在网络技术上,加强技术防范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的源头入口,加强“防火墙”的研制,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自动锁住,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学生的接触。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站的审核管理和监控,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5

1945年秋天,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第一次读到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萨特的哲学叙事方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尤其欣赏萨特对滑雪所做的哲学思考:对山坡的陡缓程度的体验,取决于你是用适合缓坡的挪威方法,还是用适合陡坡的法国方法滑雪,因所用方法不同,同一山坡时而显得陡峭,时而显得平缓[i]。萨特对滑雪的思考正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技术从根本上规定了人对世界的感知,即技术框定了人的视界,已经渗透入我们的生活空间之中。关于技术的缘起有许多古老的神话。在哲人柏拉图讲述的爱比米修斯造人的故事中,技术与人的起源几乎是同时的:在造物主创制生命的最后阶段,造物主命令普罗米修斯和他的兄弟爱比米修斯替生物进行装备,分别赋予种种特有的性质。爱比米修斯对普罗米修斯说:“让我管分配,你管检查吧。”普罗米修斯同意了。爱比米修斯一一作了安排:他给有些生物配上了强大的体力,而没有给予敏捷,把敏捷配给了柔弱的生物;他给了有些生物武装,为没有武装的生物设计了别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可是由于他不够聪明,竟忘记已经把可以分配的特质全都给了野兽,他走到人面前时,一点装备都没有了。普罗米修斯前来检查分配的情况,正轮到人从地下出世的时刻即将来到。情急之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偷了赫菲斯特的用火技术和雅典娜的制造技术,同时还偷了天国的火种送给人。[ii]

这个故事似乎说明,诸神只把人造到一半就推他上路了,技术是一种补偿,引入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爱比米修斯的失误,是为了让人凭藉技术谋求生存之道,实现自我“完善”。换言之,天赋不“完善”的人无力直接应对自然的挑战,而不得不诉诸技术,将自己周遭的生活环境改造为一种人为的、技术化的世界。

然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恰好反过来:人的自然特性或动物性本来大抵“完善”,倒正是在无止境的创造冲动和技术旨趣驱使下,人们选择了“未完成”这一开放式演进模式,而逐渐生疏了“已完善”的天赋,减少了对其自然特性的依赖。即人因为选择了技术而成其为人,而具有与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

由是观之,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演进的旨趣,这种旨趣和意向使技术活动成为人的内在向度:技术既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展现过程,也是使自然和人的创造物被再造、被展现的过程。简言之,人建构了技术,技术反映了人的开放性的本质力量。

二、网络空间中的生活

20年前,网络空间(cyberspace)只是个生造的科幻概念,其话语前提乃十分技术化的控制论,前卫小说家试图通过它展示一些类似于电子神经系统的反乌托邦情境。但此后不久,电脑信息网络蓬勃兴起,人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尽管人们沿用了网络空间这一隐喻描绘他们的新奇遭遇,以万维网、虚拟实在为典范的新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却是另一番生活化的景象: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

网际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寻求注重内涵的交往、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建立网际社会地位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诸方面。网际交往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二,一是网络空间中的情感和爱欲,二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人们对前者的态度不无暧昧:一方面消费社会将情感和爱欲作为诱饵引诱人们不断地追逐欲望的消费;另一方面,又将网络中的情感与爱欲视为另类。而这更增加了网络情感与爱欲的诱惑力。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包括公共参与、共同抵制等方面,事实表明,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会在网络之外产生现实性的后果,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网络,群体的意愿和力量如何显现?这种显现方式对于建设性和对抗性的群体行动分别会导致何种效应?显然,对于这种全新的社会群体行为,我们很难从理论上加以抽象的定性,而应进一步由具体个案加以体悟。

在网络空间中,身份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导致了多重自我现象,使得自我身份的认同远较现实生活复杂,也使网络交往具有与现实交往迥异的特征。从本质上讲,这种新现象源于现代人对交往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人们希望与他人对话、交流、沟通,希望表白自我、理解他人并对他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对话、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缺乏信心,十分惧怕他人的误解、控制和伤害。当网络这种非面对性的交往平台出现时,人们便表现出信任与怀疑、互助与争斗、赠予与索取、游离与沉溺等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态。

网络空间被喻为电子的新边疆,网络空间中的生活形式堪称虚拟生活。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的出现,强化了人们对游牧部落式的虚拟生活的向往,并希图以此摆脱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虚拟生活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建构某种角色化的通过旨趣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社群部落,如亚文化群体的“狂欢”即属于此类。二是完全逃逸真实社会生活的“自娱自乐”。

虚拟生活凸显感性、个体、游离等后现代特征,被形象地喻为“后现代游牧部落”。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的确给予了人们诸多逃脱现实压抑和规范的“自由”,但这种“自由”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虚拟沉浸与网络性爱是对感性的放纵还是意向和想象层面的解放?网际群体抗议和共谋行动究竟是一种“能动者”的行为还是对现实责任的逃避?而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种“自由”状态下,人们究竟是一个“体验者”、“参观者”还是“流浪者”呢?沉浸于网际的“体验者”们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沉溺还是乐不思蜀呢?浮光掠影的“参观者”能够永远与网络保持若即若离吗?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了理想和爱恋的网际的“流浪者”,终会找寻到生活信心和可以驻足的家园?

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鉴于非此即彼地将技术视为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局限性,在自发的狂喜痴迷或懊悔诅咒之类的情绪化反应之后,需要的是更为深刻的反思。

三、建构论视角下的伦理关照

技术的演进和生活世界的开拓源于人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无止境地向前拓展和铺陈,人性的深度得以从潜在状况中显现出来。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使人们面对各种全新的选择,网络空间因之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性试验室。如何剖析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的生活空间,进而反思其中的伦理冲突,并作出恰当的道德抉择呢?视角的选取无疑是首要的问题。对于网络空间这一技术化的生活空间的伦理关照应基于一种恰当的技术观。

依据庸常的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发展完全由它的科学基础所决定,技术必然随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进步,人在技术发展中所能做的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顺应。在这种视角的笼罩下,耗资巨大、影响深远的工程的论证权完全掌握在代表了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官僚手中,公众则完全丧失了话语权力。而公众的经验分明是,在许多日常技术的广告中,技术的先进性每每作为首选的说辞,但许多“领导新潮流”者竟不乏明日黄花。毋庸置疑,暗示技术价值中立的技术决定论,掩盖了技术化的生活世界的真相,如此缺乏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很难生发出对人的伦理关怀。

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晚近研究表明,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情境,技术的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价值因素决定。这种立场就是所谓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又称情境论(Contextualism)[iii]。建构论是一种与技术决定论迥异的立场,其最大差异在于,建构论力图揭示蕴涵于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因素,力图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体现人在其中的作用。

由于建构论以利益相关群体的互动来诠释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技术的建构论分析也必然蕴涵对此过程中伦理冲突的揭示。这种揭示既是社会学意义的微观经验分析,也是伦理学意味的描述性伦理研究[iv]。尽管描述性伦理研究是与规范性伦理研究并立的伦理研究进路,但在至少在中国伦理学界未受到重视。如果说规范伦理学更注重规则(或普遍、或权威、或超越),寻求的是秩序和稳定的话,描述伦理学则立足于现实伦理实践,其主要旨趣不是像道学家那样做道德裁判,而是发现具体的伦理发生与作用机制。

传统社会的相对稳定性使人们对伦理产生了一种错觉:伦理规范生活。但实际上应该是先有生活,后有伦理(伦理规范),或者说伦理发端于生活中的冲突和失序。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生活世界中,真正能够使人克服冲突和失序的既不是道学家制定的所谓伦理规范,亦非更抽象的伦理原则,甚或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普世黄金律,而是人性深处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换言之,现代社会的伦理是利益相关群体在特定生活冲突的逼迫下不断反省,不断磋商的结果,是一种实践的明智。基于这一至今仍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建构论的分析令我们看到,在加速变迁的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伦理机制内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

四、兼顾虚实的伦理考量

在建构论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理解网络空间的形成和演进。从历史的脉络来看,网络空间是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宰制下的知识权力结构。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是几个世纪以来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结果,其动力源自以资本和知识为主导的社会权力结构对更有效的市场控制的需求,它向人们昭示着信息完备的“无摩擦经济”和“一对一营销”等“虚拟资本主义”愿景。对网络空间的建构过程的分析不仅廓清了技术发展的脉络,也是对其中的价值伦理问题的揭示:网络化、数字化的“虚拟资本主义”的确会带来节省资源和消费个性化等具有解放性的一面;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化和数字化优先考量资本-知识等权力阶层的市场利益,所谓世界的信息化往往忽视或损害非权力核心群体的权利,这就是哲学家们常说的异化或非人化。鉴于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从一开始就被纳入了大众生产-消费文化之列,网络空间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因此,网络空间的伦理考量,首先是寻求一种能够联结虚实两界的伦理纽带。

本文认为,这一纽带应该是利益相关人的信息权利。简言之,由于潜在的知识权力结构左右着显见的信息权利分配,我们应该在正视这一现实的前提下,以信息权利制约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构合理实现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协调机制。

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要素有三:技术螺旋、市场螺旋和相关利益群体。

技术螺旋是网络权力结构的动态模式之一,也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循环反馈机制。其技术实现机制是信息过载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促进。其实质与网络知识权力结构中的精英对利益的追逐密切相关,但同时由于共生性关系的存在,技术螺旋也是一种解放力量。

网络权力结构的市场螺旋是指,当网络成为基本的市场经济基础架构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规模经济和正反馈。从表面上看,它说明,网络的价值不仅仅由网络权力精英决定,还需要通过广大网民的充分参与才能体现出来。但在网络成为市场的基础结构的过程中,网络权力精英对广大网民的控制是一种无法消除的事实,网民对权力的分享是以接受这种不平等的事实为前提的。

网络内外的相关利益群体或利害关系人,包括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iSp等)、网络信息设备制造商和网络信息软件服务商,利用网络确立业务流程的公司,非盈利性的社会事业机构,媒体,网络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关注网络发展的社会群体,国家和各级政府等。

在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对网络信息权利分配进行伦理反思。

其三,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基于伦理精神的产生式的权力不断与网络权力结构中的等级式权力相较量的过程,网络权力结构下的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机制是一种微观生活政治的展开。因此,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机制是在各个具体的微观情境中展开的,并奉行中庸之道。

五、走向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

建构论并不满足于从政治-经济体制宰制下的知识权力结构诠释网络空间,进而从人(主体性)的旨趣和共同体(交互主体性)文化层面“进入”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内部反思其伦理架构。由此,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可以视为人们在的欲念驱使下形成的一种向内爆发的空间。

于是,我们从人(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角度展开了对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本质的讨论:一方面,人们的兴趣、意念和欲望在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中得以纵横驰骋,物理空间和物理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被突越;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如同无形平台,使人的交往活动超越了面对面在场的限制。因此,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符号化信息的容器,而应视为独立于物理空间的意象、精神和文化的空间。换言之,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之中流动的信息不仅仅是一种可操作和处理的无意义的数据,而是表征具有价值意涵的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固然与物质和物理空间等“原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它们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之后,就具有了虚拟“原型”的作用,即不仅可以由意象、精神和文化本身产生新的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而且还能够由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生发出虚拟的身份、人格、交往活动甚至生活场景。这对哲学家们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实体”和“实在”的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人们可以“经历”他们的意象所衍生的生活,人的意象之类的实体是否也具有某种“实在性”?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的是:“实在”一定是与人无关的存在吗?无疑,构成网络空间与虚拟实在的符号的创造和解读都是人的杰作,难道它们不是某种“实在”?

网络社群的自治伦理

与真实生活一样,伦理是由生活实践启发的。虚拟生活的伦理源于网络社群的成员体悟到失序之际,由伦理直觉感悟出的违反伦理的事件导致了伦理机制的形成。

鉴于网络社群是一种由各异的旨趣决定的区位化的社群,网络社群的伦理建构应该是建立在群体共识基础上的微观伦理建构,而不是整体的宏观伦理建构。鉴于网络社群是松散的“联合体”,其生活形式也不如真实生活那么严肃,不可能以真实生活中的固定规范来建构其伦理体系,其伦理建构的依据是人们在特定的伦理冲突中的伦理直觉,其基本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自治伦理: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

网络社群实现和谐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一种能够为网民所接受的伦理─权力机制,使网络社群的和谐得到某种制度性的保障。这一机制包括伦理指南机制、伦理商谈机制和伦理执行机制。此机制最大挑战是网络社群成员的社群认同感和参与意识,这涉及到上述机制的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transparency)、责任(accountability)、回应(responsiveness)和效率(effectiveness)等5个方面的问题。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6

网络广告的消极价值取向表现

与此相应的就是大量网络广告隐含着不良的价值导向[二],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一.重利轻义思想严重利义问题其实就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社会、国家、民族)、群体与群体之间利益的矛盾问题。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广告主以及网站经营者看到了网络广告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其中1些广告主以及网站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置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大量制作并虚假广告。从网上店铺、社区论坛到视频网站,各类虚假广告充斥其中。另外,许多包裹在“免费”、“包治百病”、“家传秘方,彻底治愈……”等文字口号之下的虚假医药广告信息也屡禁不止。曾经在网络中呈现的某炒作药品的网站“中国炒作药品第1网”,故意夸张药品机能,尤其是关于性药品的广告,言词粗鄙、露骨,不但要挟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诸多不利。二.宣传享乐主义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活是糊口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三]。以后,极端享乐主义者把个人享乐看做人生的目的,纯洁寻求个人的感官享受。在现代社会中,物资糊口的富裕已经经变为了事实。资本家们通过广告宣扬曲解了人的价值观,令人们常常不是由于自己需要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广告的宣扬以及误导,让这个东西成为需要。如今,网络广告已经然成为享乐主义的催化剂。在这个强调注意力经济的网络世界中,为了诱惑网民进行消费,广告主使出混身解数,不惜违抗社会规范,大肆宣传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用1些强调感官享受的字眼冲击着网民的视野,搅浑网民的消费观念。三.网络色情广告泛滥网络色情广告的泛滥已经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植入广告,更是以及国家监管部门打起了“球”。跟着竞争加重,不少网页游戏厂商开始在广告语言上大做文章。网页游戏因其开发简单,本钱低廉,缺少专业的宣扬平台,因而用于投放运营的费用不多,只能采取拥有诱惑力以及煽动型暗示广告,色情球广告应运而生,1发不可整理。除了了网页游戏色情广告较为凸起以外,在部份网页上依然存在带有暗示性的文字或者图片链接,点击以后可以进入,通常会以注册会员的方式提供,有些不法份子乃至建设虚假来骗取网民注册费用。网络色情广告的泛滥污染了网络环境,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了难以估计的伤害。四.哗众取宠,挑战社会公德为鼎力宣扬游览资源,宜春市游览政务网上,竟以网站首屏通栏的情势,打着“宜春,1座叫春的城市”的广告,短期内点击量就到达了上万。有网友称其为“史上最雷人游览宣扬口号”。这样以牺牲政府形象为代价,哗众取宠的宣扬方式是否对于社会公德的1种公开挑衅呢?还有1些广/,!/告以新闻的方式呈现,或者者在网页文字链接部份以醒目的红色字体,夸大的语言吸引网民点击阅读,用夸大的手法引发人们注意,从而到达为商家宣扬的目的。另外,在我国网络广告中还存在更使人堪忧的现象,就是滥用成语以孤芳自赏,比如:某服装的广告用语:“衣(1)名惊人”;某品牌洗衣机广告词:“闲(贤)妻良母”;某药品广告:“1步到胃(位)”;亚细亚电脑3维动画系统广告语:“触幕惊新(惊心动魄)”;固然,网络广告语中呈现的不规范现象其实不都是模仿成语,其他还有如某房地产广告:“你有2房吗”;某利便面广告“泡的就是你”;等等。广告语作为高度精炼的语言,应当是咱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果咱们对于这类哗众取宠的广告行动听其自然,不但我国的网络广告事业难以跻身世界前列,同时,对于我国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也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网络广告消极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

二0世纪八0年代以来,跟着改革开放的深刻,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正踊跃转变观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人们这类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变化上。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向咱们袭来时,传统的树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价值体系逐步被打破,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价值体系还未完整树立起来,特别是在中西方思潮汇聚的网络世界,作为网络广告受众的网民群体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易接受新的糊口方式,也更易成为现代观念以及行动的先行者。网络广告所包括的价值取向不能简单地用“正确”或者“扭曲”来概括,而是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原本的行业规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网络广告所表现出的隐约的价值标准,凌乱的价值取向,让网络受众莫衷一是,从而发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对于此,咱们应探究其深入的本源。一.片面寻求利益最大化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广告主广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这类利益的获取应当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的束缚之下进行。而少数广告主以及网站经营者,面对于“自由”的网络世界,毫无顾忌地将个人利益摆在首位,并且以此指点自己的网上行动。1些广告主为寻求短时间利益,不顾行业道德束缚,1些虚假、欺诈广告来蒙骗消费者。1些网站经营者为了招揽更多广告主或者为了吸引更多网民的关注,以暴力、色情、诱惑、“免费”等字眼取得点击率,乃至以人身体部位的袒露为卖点;还有1些不法份子为回避网络警察的追踪以及网关的限制,将服务器设置在国外以攫取暴利。这些违抗了社会道德规范乃至背犯了法律的网络广告,遭到“1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摆布,严重影响了网络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给网络受众造成为了精神上、经济上极大的伤害。这类放大了的对于利益的无穷渴求是致使网络广告消极价值偏向的最根本的缘由。二.中国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现代广告是由西方创造后影响到我国的,其自身内涵的西方价值观对于我国广告以强烈的冲击以及震动,而我国广告毕竟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必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及精神。中国人“内省”“克己”的内倾性情,抉择了咱们重视广告产品的内容以及实用性;而西方人外倾的性情,使其更重视广告的外在情势以及感官效果。还有中国传统的“家本位”的家庭观念以及西方强调自由糊口及个人冒险的价值观,也对于广告发生侧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广告以反应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为主,重在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注重家庭辑穆以及亲情友爱,而西方的广告多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以及冒险精神,凸起个人利益以及个性张扬。表现在广告传布中凸起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性的张扬以及表现的文化。中西方不同文化的融会与冲突在网络广告中表现较为显明。例如,我国广告语“走中国道路,乘1汽奥迪”、“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中华永在我心中”等都凸起了对于国家的酷爱;而国外品牌如耐克的“Justdoit”所表现出的自我、个性的价值取向,已经经成为年青网民追崇的时尚。跟着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物资文化交换愈来愈频繁,西方价值观中的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与我国宏扬的以民族精神以及时期精神为主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违道而驰。中西方的价值观冲突是致使网络广告消极价值取向最首要的因素之1,对于此,咱们要提高警惕,鼎力宏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营建融洽健康的网络环境。三.网络经济的发展与法律法规相对于滞后的矛盾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经济的繁华,网络广告作为网络经济中的首要组成部份,也逐步引发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广告主看到网络广告所带来的巨大收益,纷纭投入到网络广告市场中,推销其服务、产品或者理念。因为理论老是滞后于社会实践,因而面对于网络广告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相应的行动规范以及道德标准也老是处于不断完美的进程中。我国的网络广告业起步较晚,只有现行的《广告法》可以作为根据,虽然国家以及各地都在某些方面对于网络广告的规制做出1些尝试,然而仍难以杜绝层见叠出的网络广告失范现象。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规制网络广告在法律法规中几近无据可查、没法可依,这也让1些不良的广告主“心安理患上”违抗社会道德的网络广告,为求盈利不惜侵害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利益。因而,为使网络广告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道德法制建设不容忽视。四.行业规范的缺失与技术监控的瓶颈自网络广告呈现以来,对于其道德规范的建设1直遭到各国的注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做出1些尝试。中国电信于二000年六月了《垃圾邮件暂行处理办法》,这是国内第1个行业性规范[四]。但就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来看,还处于比较凌乱的状况,行业内部有时会产生“集体无心识”[五]的现象。行业内部把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发展速度上,忽视了行业的规范与管理。具体来讲,有些网站经营者为争取网民的注意力以及点击量,吸引广告主在其网站上投放广告,盲目扩展广告位,乃至在网民不甘心的情况下自动弹出广告页面;有些网络广告公司为具有更多客户,无视法律法规,唯客户意志行事;还有些网络广告的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关于网络广告行业内部运行、制作、管理、监督机制尚无构成统1完美的体系。这些都会成为滋长消极价值取向网络广告的温床。网络广告行业失范现象的存在还有技术方面的缘由。例如,1些黄色信息的者为了回避网络警察的追踪,使用国外服务器,并且不时转换ip地址搅浑监管部门的视野,使患上网络色情广告屡禁不止。从技术角度来讲,网络这个开放的空间,很难做到全面监控,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技术监控的“盲点”。五.从业人员缺少道德素养与受众的主体意识退化我国的网络广告行业发展了仅仅10几年,网络广告公司就从二0世纪九0年代末的寥寥几家,迅速壮大为现在的几百家、几千家。网络广告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广告专业教育,特别是广告道德教育。在人材录用上,网络广告公司片面强调事迹,歧视道德素质,为往后发生重利轻义的行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还有的网络广告者,缺少诚信,不去探究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向受众虚假广告。作为网络广告的受众,大多为青少年网民,他们是中国最先接触到网络的群体,价值观还处于构成期。他们的精神需求遭到许多来自网络上的杂乱信息的影响,价值取向显示出较为繁杂的偏向。有至关1部份网民热中于俗气初级、色情诱惑、刺激另类的广告,恰是因为这类审美情趣的存在,为了到达广告效果,网络广告经营者逢迎网民的消极心理需求,制作投放存在消极价值取向的网络广告,进1步扰乱了网民的价值观念。另外一方面,网民在保护本身权益的能力上表现出较弱的趋势。对于于逼迫式网络广告、垃圾邮件广告、色情暴力广告、网络欺诈广告等消极价值取向的网络广告,大多数网民选择“默然”,这在客观上“解除”了不良信息者的罪行感,使其更为毫无所惧地荼毒网民的心灵。网络广告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必需要相符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相符咱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踊跃反应咱们的时期风采,激起人们发奋向上,有助于营建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以及社会新风尚。面对于网络广告巨大的影响力,广告主、网络媒体、网民都应当承当必定的责任,用自觉自律的意识规制网络广告,让网络媒体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厚、理性的精神大餐。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7

指出,做好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保密与信息安全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十分严峻,确保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全国各级法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

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对干警的保密教育,落实保密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坚决防止发生失泄密事件。要开展不同形式的、以网络信息安全保密为重点的保密意识、保密常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使保密意识、保密常识教育培训常态化、见实效;要及时分析新情况,严格落实保密制度,自觉学习保密法规制度,努力掌握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能。要加强网络监管,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机制,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要坚持零容忍,严肃查处失泄密事件和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教育警示作用,促进全院干警的保密意识不断提高,保密知识不断丰富,保密技能不断提升。

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做好保密工作的合力。保密工作部门要加强保密监督、管理,抓好各项保密法规制度的落实,切切实实解决客观存在的保密风险和隐患,为干警抵御失密风险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支持;要结合最高法院机关和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认真研究提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下指导。技术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和标准,实时跟踪、评估网络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装备管理部门要加大经费、装备等保障力度,自觉承担起各自的保密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做好保密工作的能力水平。

强调,在加强保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保守国家秘密与推进司法公开的关系。该保守的秘密一定要保守住,同时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实行“阳光司法”,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二是要处理好密与非密的关系。既要注意实事求是,科学定密,又要注意科学定级,做到贴合实际,依法管用。三是要处理好教育与惩处的关系。要树立“严管才是厚爱”的理念,既注重平时的管理、监督,又要加大对失泄密事件的惩处力度。四是要处理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要注重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管齐下,强化硬件保障,还要时刻注意网络防范技术的跟进与学习,有效提升技术防范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失泄密事件发生的几率。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8

然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恰好反过来:人的自然特性或动物性本来大抵“完善”,倒正是在无止境的创造冲动和技术旨趣驱使下,人们选择了“未完成”这一开放式演进模式,而逐渐生疏了“已完善”的天赋,减少了对其自然特性的依赖。即人因为选择了技术而成其为人,而具有与动物不同的生活方式。

由是观之,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式演进的旨趣,这种旨趣和意向使技术活动成为人的内在向度:技术既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展现过程,也是使自然和人的创造物被再造、被展现的过程。简言之,人建构了技术,技术反映了人的开放性的本质力量。

二、网络空间中的生活

20年前,网络空间(cyberace)只是个生造的科幻概念,其话语前提乃十分技术化的控制论,前卫小说家试图通过它展示一些类似于电子神经系统的反乌托邦情境。但此后不久,电脑信息网络蓬勃兴起,人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尽管人们沿用了网络空间这一隐喻描绘他们的新奇遭遇,以万维网、虚拟实在为典范的新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却是另一番生活化的景象: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

网际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寻求注重内涵的交往、建构新的社会网络、建立网际社会地位和形成网络亚文化群体诸方面。网际交往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二,一是网络空间中的情感和,二是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人们对前者的态度不无暧昧:一方面消费社会将情感和作为诱饵引诱人们不断地追逐欲望的消费;另一方面,又将网络中的情感与视为另类。而这更增加了网络情感与的诱惑力。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包括公共参与、共同抵制等方面,事实表明,以网络为中介的群体行动,会在网络之外产生现实性的后果,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网络,群体的意愿和力量如何显现?这种显现方式对于建设性和对抗性的群体行动分别会导致何种效应?显然,对于这种全新的社会群体行为,我们很难从理论上加以抽象的定性,而应进一步由具体个案加以体悟。

在网络空间中,身份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导致了多重自我现象,使得自我身份的认同远较现实生活复杂,也使网络交往具有与现实交往迥异的特征。从本质上讲,这种新现象源于现代人对交往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人们希望与他人对话、交流、沟通,希望表白自我、理解他人并对他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对话、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缺乏信心,十分惧怕他人的误解、控制和伤害。当网络这种非面对性的交往平台出现时,人们便表现出信任与怀疑、互助与争斗、赠予与索取、游离与沉溺等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态。

网络空间被喻为电子的新边疆,网络空间中的生活形式堪称虚拟生活。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的出现,强化了人们对游牧部落式的虚拟生活的向往,并希图以此摆脱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虚拟生活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建构某种角色化的通过旨趣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社群部落,如亚文化群体的“狂欢”即属于此类。二是完全逃逸真实社会生活的“自娱自乐”。

虚拟生活凸显感性、个体、游离等后现代特征,被形象地喻为“后现代游牧部落”。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的确给予了人们诸多逃脱现实压抑和规范的“自由”,但这种“自由”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虚拟沉浸与网络是对感性的放纵还是意向和想象层面的解放?网际群体抗议和共谋行动究竟是一种“能动者”的行为还是对现实责任的逃避?而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种“自由”状态下,人们究竟是一个“体验者”、“参观者”还是“流浪者”呢?沉浸于网际的“体验者”们的生活状态究竟是沉溺还是乐不思蜀呢?浮光掠影的“参观者”能够永远与网络保持若即若离吗?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了理想和爱恋的网际的“流浪者”,终会找寻到生活信心和可以驻足的家园?

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鉴于非此即彼地将技术视为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局限性,在自发的狂喜痴迷或懊悔诅咒之类的情绪化反应之后,需要的是更为深刻的反思。

三、建构论视角下的伦理关照

技术的演进和生活世界的开拓源于人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无止境地向前拓展和铺陈,人性的深度得以从潜在状况中显现出来。网际交往与虚拟生活使人们面对各种全新的选择,网络空间因之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性试验室。如何剖析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的生活空间,进而反思其中的伦理冲突,并作出恰当的道德抉择呢?视角的选取无疑是首要的问题。对于网络空间这一技术化的生活空间的伦理关照应基于一种恰当的技术观。

依据庸常的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发展完全由它的科学基础所决定,技术必然随科学的进步而不断进步,人在技术发展中所能做的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顺应。在这种视角的笼罩下,耗资巨大、影响深远的工程的论证权完全掌握在代表了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官僚手中,公众则完全丧失了话语权力。而公众的经验分明是,在许多日常技术的广告中,技术的先进性每每作为首选的说辞,但许多“领导新潮流”者竟不乏明日黄花。毋庸置疑,暗示技术价值中立的技术决定论,掩盖了技术化的生活世界的真相,如此缺乏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很难生发出对人的伦理关怀。

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晚近研究表明,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情境,技术的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价值因素决定。这种立场就是所谓的建构论(cotructivism),又称情境论(Contextualism)[iii]。建构论是一种与技术决定论迥异的立场,其最大差异在于,建构论力图揭示蕴涵于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因素,力图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体现人在其中的作用。

由于建构论以利益相关群体的互动来诠释技术的发展过程,对技术的建构论分析也必然蕴涵对此过程中伦理冲突的揭示。这种揭示既是社会学意义的微观经验分析,也是伦理学意味的描述性伦理研究[iv]。尽管描述性伦理研究是与规范性伦理研究并立的伦理研究进路,但在至少在中国伦理学界未受到重视。如果说规范伦理学更注重规则(或普遍、或权威、或超越),寻求的是秩序和稳定的话,描述伦理学则立足于现实伦理实践,其主要旨趣不是像道学家那样做道德裁判,而是发现具体的伦理发生与作用机制。

传统社会的相对稳定性使人们对伦理产生了一种错觉:伦理规范生活。但实际上应该是先有生活,后有伦理(伦理规范),或者说伦理发端于生活中的冲突和失序。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生活世界中,真正能够使人克服冲突和失序的既不是道学家制定的所谓伦理规范,亦非更抽象的伦理原则,甚或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普世黄金律,而是人性深处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换言之,现代社会的伦理是利益相关群体在特定生活冲突的逼迫下不断反省,不断磋商的结果,是一种实践的明智。基于这一至今仍为人们所忽视的事实,建构论的分析令我们看到,在加速变迁的技术化的生活世界中,伦理机制内在于具体的生活实践。

四、兼顾虚实的伦理考量

在建构论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从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角度理解网络空间的形成和演进。从历史的脉络来看,网络空间是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宰制下的知识权力结构。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是几个世纪以来社会生活信息化的结果,其动力源自以资本和知识为主导的社会权力结构对更有效的市场控制的需求,它向人们昭示着信息完备的“无摩擦经济”和“一对一营销”等“虚拟资本主义”愿景。对网络空间的建构过程的分析不仅廓清了技术发展的脉络,也是对其中的价值伦理问题的揭示:网络化、数字化的“虚拟资本主义”的确会带来节省资源和消费个性化等具有解放性的一面;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化和数字化优先考量资本-知识等权力阶层的市场利益,所谓世界的信息化往往忽视或损害非权力核心群体的权利,这就是哲学家们常说的异化或非人化。鉴于网际交往和虚拟生活从一开始就被纳入了大众生产-消费文化之列,网络空间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因此,网络空间的伦理考量,首先是寻求一种能够联结虚实两界的伦理纽带。

本文认为,这一纽带应该是利益相关人的信息权利。简言之,由于潜在的知识权力结构左右着显见的信息权利分配,我们应该在正视这一现实的前提下,以信息权利制约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构合理实现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和伦理协调机制。

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要素有三:技术螺旋、市场螺旋和相关利益群体。

技术螺旋是网络权力结构的动态模式之一,也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循环反馈机制。其技术实现机制是信息过载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促进。其实质与网络知识权力结构中的精英对利益的追逐密切相关,但同时由于共生性关系的存在,技术螺旋也是一种解放力量。

网络权力结构的市场螺旋是指,当网络成为基本的市场经济基础架构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规模经济和正反馈。从表面上看,它说明,网络的价值不仅仅由网络权力精英决定,还需要通过广大网民的充分参与才能体现出来。但在网络成为市场的基础结构的过程中,网络权力精英对广大网民的控制是一种无法消除的事实,网民对权力的分享是以接受这种不平等的事实为前提的。

网络内外的相关利益群体或利害关系人,包括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i等)、网络信息设备制造商和网络信息软件服务商,利用网络确立业务流程的公司,非盈利性的社会事业机构,媒体,网络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关注网络发展的社会群体,国家和各级政府等。

在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对网络信息权利分配进行伦理反思。

其一,网络信息权利的价值取向。网络信息权利的实质是网络相关利益群体对网络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利益的要求,这些要求中渗透着网络相关利益群体的伦理价值取向。现实的网络信息权利的价值倾向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面向:(1)各个群体的本位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他们都希望在网络中既保持原有的利益又获得更多新的利益,同时尽可能免于伤害;(2)网络的发展导致了一种新的公民自由主义倾向,出现了单子化(atomization)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导致这两个价值取向的根源依然是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对网络权利实现的结构性宰制。

其二,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原则。为了制约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对现实网络权利的宰制,我们从应然的角度提出了5个伦理原则:〔1)无害(nonmaleficence)原则;(2)行善(beneficence)原则;(3)公正(justice)原则;(4)自主原则(autonomy);(5)知情同意(informedcoent)原则。同时强调了规范意图与明确责任的结合。

其三,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基于伦理精神的产生式的权力不断与网络权力结构中的等级式权力相较量的过程,网络权力结构下的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机制是一种微观生活政治的展开。因此,网络信息权利的伦理协调机制是在各个具体的微观情境中展开的,并奉行中庸之道。

五、走向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

建构论并不满足于从政治-经济体制宰制下的知识权力结构诠释网络空间,进而从人(主体性)的旨趣和共同体(交互主体性)文化层面“进入”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内部反思其伦理架构。由此,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可以视为人们在的欲念驱使下形成的一种向内爆发的空间。

于是,我们从人(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角度展开了对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本质的讨论:一方面,人们的兴趣、意念和欲望在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中得以纵横驰骋,物理空间和物理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被突越;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如同无形平台,使人的交往活动超越了面对面在场的限制。因此,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符号化信息的容器,而应视为独立于物理空间的意象、精神和文化的空间。换言之,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之中流动的信息不仅仅是一种可操作和处理的无意义的数据,而是表征具有价值意涵的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固然与物质和物理空间等“原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它们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和虚拟实在之后,就具有了虚拟“原型”的作用,即不仅可以由意象、精神和文化本身产生新的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而且还能够由意象、精神和文化观念生发出虚拟的身份、人格、交往活动甚至生活场景。这对哲学家们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实体”和“实在”的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人们可以“经历”他们的意象所衍生的生活,人的意象之类的实体是否也具有某种“实在性”?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的是:“实在”一定是与人无关的存在吗?无疑,构成网络空间与虚拟实在的符号的创造和解读都是人的杰作,难道它们不是某种“实在”?

当人们投入并沉浸于网络空间之时,网络空间的敞开和虚拟生活的建构一并发生,虚拟生活的伦理也在此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实际的践履。尽管普遍性的原则、抽象的规范和超越的信念依然存在于其中,但整个伦理架构的认同主要基于社群自治和自我调适,其具体的程序就是社群的磋商和自我的反省。我认为,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网络社群的自治伦理和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考量伦理的(网络)文化战略。我的主要观点是:(1)尽管网络社群是一个十分松散的“联合体”,但在网络社群的实践情境中,人们内在的伦理精神仍可能生发出寻求伦理规则的需求,这使得网络社群可能建构起某种自治的伦理架构;(2)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生活可视为一种自我生活,为了实现网际自我生活的幸福必须建构一种自我伦理架构;(3)应该确立一系列基于伦理考量的网络文化战略。其内容简述如下:

网络社群的自治伦理

与真实生活一样,伦理是由生活实践启发的。虚拟生活的伦理源于网络社群的成员体悟到失序之际,由伦理直觉感悟出的违反伦理的事件导致了伦理机制的形成。

鉴于网络社群是一种由各异的旨趣决定的区位化的社群,网络社群的伦理建构应该是建立在群体共识基础上的微观伦理建构,而不是整体的宏观伦理建构。鉴于网络社群是松散的“联合体”,其生活形式也不如真实生活那么严肃,不可能以真实生活中的固定规范来建构其伦理体系,其伦理建构的依据是人们在特定的伦理冲突中的伦理直觉,其基本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自治伦理: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

网络社群实现和谐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一种能够为网民所接受的伦理─权力机制,使网络社群的和谐得到某种制度性的保障。这一机制包括伦理指南机制、伦理商谈机制和伦理执行机制。此机制最大挑战是网络社群成员的社群认同感和参与意识,这涉及到上述机制的合法性(legitimacy)、透明性(traarency)、责任(accountability)、回应(reoivene)和效率(effectivene)等5个方面的问题。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生活使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感。网络依赖的主要表现为网络沉迷(oeion)和网络沉溺(addiction)。由此可能导致“数码焦虑”(digitaldistre)、丧失自主性和“脱离肉体效应”(discarnateeffect)等网际自我异化现象。网际自我异化表明在看似非中心化的网络空间中,在各种层面的知识权力实体的左右下,主体丧失了以个人或集体方式把握自身的能力,行动和创造的能力也遭到了削弱。这一伦理实践中的问题导致了建构网际自我伦理的必要性。

网际生活首先是人面对机器独自生活,它应该是使自我能够自主地建构自身的生活,即自我生活。尽管存在着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宰制性,人仍然有自我实现和获得自我幸福的自我责任,故网际自我生活需要一种自我伦理。自我伦理的应该遵守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为自我伦理的目标原则──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其二为自我伦理的实践原则──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

网际自我伦理实践就是一种自我调适。网际自我调适应遵循自我选择、适度节制和虚实协调的精神,还可以采取免疫法、对话法、斋戒(fasts)法等动态自我调适机制。要达到自我幸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其一为幸福的社会化原则,即自我的快乐并未有意或严重妨碍他人的快乐;其二为获得幸福能力原则,即当下的快乐不会减少今后的快乐。

基于伦理的文化战略

我们提出了四条基于伦理考量的网络文化战略:

(1)从乌托邦原则到责任原则。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必须遵循一种新的责任原则。这种新的责任原则不仅仅要求人们对某种信念负责,也不是传统的自责,而强调人们应该朝向未来,以行动对可以预见的后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2)走出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网络空间中,“公共牧场的悲哀”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流行的消费性网络文化在社会信任、信息内容和交往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于中国来讲,在娱乐性的消费之外,还应该寻求一些有益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发展路向,网络信息企业和广大的知识阶层应担当其职责。

(3)适度保持虚实之间的张力。为了形成一种开放的网络文化氛围,应在虚拟和真实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首先,应该消除虚拟生活的神秘性,鼓励网际探索。其次,应加强虚拟生活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此外,还应在一定程度内容忍网络空间的无序性和网络文化的消极性。

(4)建构批判和反思性的文化。其核心任务是对网络文化本身进行批判和反思。建构批判和反思性文化的目的是减少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对微观生活的压制,为微观生活政治的展开铺平道路。

[i]RuedigerSafraki:《海德格尔与战后的法国哲学》(上),载《哲思》杂志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5月.

[ii]戴子钦译,柏拉图《对话》七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9~80。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9

对复旦大学青年教授卢文联来说,他所研究的世界就可以用“网络”这个词来描述。不管是他所研究的对象——网络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等;还是他所接触的学科和人,包括数学、工程、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甚至还有金融、管理等领域及领域里的人,都有着“网”的特性或和“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万变不离其“宗” 

“脑科学”大概是近几年来科技研究领域里最热的话题之一了。它的兴起与人类一直以来对大脑的探索欲望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大脑依旧是人类认知的黑洞。 

人类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它们究竟是怎么连接、如何工作的?人类能否能制作模拟人脑的人工神经元……了解大脑的生物学原理,包括从遗传基础到神经网络机制,是21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挑战之一。这个领域的发展将解开脑的奥秘,而且将会对社会发展的多方面有深远影响。脑科学的研究同时催生了计算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跨领域的交叉学科,科学家们意图把实验神经科学和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运用物理、数学以及工程学的概念和分析工具来研究大脑的功能。 

“对我来说,不管是数据,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还是各种复杂系统,我们都试图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建模,然后通过独特的数学工具来描述它……”俗语有云: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万事万物如何变化,它都离不开一条基本的规律。但是如何拨开繁冗的各种表象,直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卢文联和他的研究伙伴们这里,数学就是这么一门帮助人们寻找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数学之美,在于它能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通过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来实现对事物的精确表达和完美演绎。 

卢文联与数学的“渊源”自小就开启。他的母亲是小学数学老师,潜移默化下,他对这门学科的爱好一直多于其他学科。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复旦大学数学系,自此踏上了数学研究的大门。 

因为有兴趣爱好作为基础,卢文联攀爬起象牙塔来显得“还挺轻松”,先后于2000年和2005年获得复旦大学数学系本科和博士学位,且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而他所在的团队是国际上最早把不连续激发函数引入到人工神经网络的团队之一。 

也因为有兴趣作为指引,驱使卢文联用好奇的视角去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从最初关注应用数学,到研究生时“情定”神经网络数学方法及应用,包括之后在人工智能、计算系统生物学,非线性动力系统和复杂网络系统的协调性研究等领域里翱翔探索,期间多次转换方向,越做越精细,但其实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一直坚持到现在。 

为拓展自己的视野,卢文联于2005年至2007年到德国莱比锡马普科学数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后于2012年至2014年在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系担任欧盟玛丽居里研究员。两次游居海外学习和工作,使他获益匪浅。简单的科研环境让他能够静下心来做科研,期间顺利完成了各个科研方向的转换。值得一提的是,借助项目资助,他还有机会到欧洲等地去学习和交流,期间接触了很多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包括数学、工程、气象和电力等领域的专家。尽管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隔阂,但在卢文联看来,发现并尽力去打破、弥补这些隔阂,从而实现多领域的沟通是件“非常值得”“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些沟通和交流工作为他之后在交叉学科领域里的一些合作项目埋下了良好伏笔。 

当研究逐渐深入、细化,卢文联对数学的神奇魅力领略得越深。 

“你会发现把数学作为工具到哪儿都是有用的,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不同问题的内核其实可以归结为几种类型的数学问题,比方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收敛性可以归结为动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神经网络系统信息传递的形态可以归结为网络化系统的分析问题等。我们有一套数学工具,可以将他们放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去演化改进,用于解决生物、医学、物理等领域里不同的实际工作问题……” 

从早期只是单纯的喜欢到后来逐渐深入其中,领略更深层次的奥妙和作用,卢文联通过多年的科研磨砺,早已褪去了当年的稚嫩走向成熟,而他对数学的喜欢也是由表及里,愈加深厚。正是这把钥匙,为他打开了神经网络研究的大门—— 

神奇神经网络研究 

2015年,卢文联领衔的“复杂耦合网络系统的协调性行为分析与控制”项目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这一项目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看似复杂,其实可以从中找到规律的“神秘网络世界”。 

从互联网到通讯网、从电力网到交通网,复杂耦合网络系统的协调性行为表现为网络通过节点间的局部相互作用实现整体化行为,对于理解网络系统的行为和实现其控制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随着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应用领域和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协调性已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复杂耦合网络系统的协调性分析与控制在智能控制、电路系统、模式识别以及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越来越着重要的应用。 

卢文联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这一项目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对于复杂耦合网络系统的牵制稳定性、分群同步和系统性,以及各类耦合特性对于协调性的影响,完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工作,包括首次提出了通过牵制单个节点实现网络的整体稳定性、分别揭示了非线性耦合函数和动态演化耦合结构对于复杂耦合网络系统协调性的影响等,被系统控制和信息科学等领域20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正面评价并且采用。 

事实上,在卢文联和他研究伙伴这里,利用网络化系统方法研究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人们可以通过它来避免电网因为相位出现异步而导致的大面积崩溃和故障;也可以让机器人、航空器、车辆和轮船等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保持通讯协调;科学家甚至还能可以通过它研究群聚行为,避免大规模情绪行为带来的冲撞而造成重大的安全问题……

有趣的是,目前他们的工作重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结合得很紧密。一方面,在智能控制领域,研究者发现了一些新统计数理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处理和分析比如地球物理、天气预报这些非常复杂的系统。据此他们希望依靠这些理论方法来建立设计一些智能控制的策略;另一方面,他们的研究还包括计算神经病学,希望能够通过多模态的医疗大数据,利用网络化分析工具来研究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疾病,希望自己所开发的理论和工具能真正于大数据结合。 

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卢文联先后完成了“复杂演化网络的协调性行为研究”“神经高斯随机场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希望我能把数据应用、数学或者数学交叉真正的做下去。一方面希望自己在数学理论上有一些贡献,比如代数图论和复杂系统的交叉上面;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目前关注重点工作能有所进展,包括关于网络化系统的智能控制和一些关于计算精神疾病研究的工具等,希望能够真正做出一两个可以投放到医院软件包。这也是我相当长时间内的一个规划。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还需要很多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科学研究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对卢文联来说,过程虽然辛苦,但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味、获益匪浅的瞬间。“我在做关于协同通讯等工作时,发现运用一些看起来比较远的数学工具来做却得到了意外的惊喜;再就是当我们发现传统的稳定分析方法没法应用,只好到随机动力系统理论里去找工具时也有意外收获。虽然在数学贡献上它可能比较小,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对我来说,做交叉是个双向过程,一方面,你可以从问题驱动里去找数学方法,当你发现数学方法不够用时,你可能还要去发展新的数学理论,反过来这些数据点也能促进你研究具体工程……”多年科研,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卢文联将这些经历总结为经验,成为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 

乐对网络未来 

科研之外,卢文联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复旦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年轻教授,他与学生的关系与其说是“师”,不如说是“友”。 

“虽然毕业的时间也很长了,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处在一种类似学生学习的状态,因为很多想法需要在不断学习、沟通交流中产生。人各有所长,就算是学生,我也总觉得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很多闪光点,他们的想法非常多、非常新奇,轻松活跃的氛围能够让我们聊得更开、更远。”或许曾经有过海外求学工作的经历,卢文联对沟通交流极其看重,在他看来,从事交叉学科,唯有打破隔阂,深度沟通交流,才能有所获。 

“相对于别的专家来说,我们的学科还是交叉的,比较杂,以数学为核心,形成一个网络;另一方面,我们的合作者学科涵盖面也比较广,我与他们的合作建立起了一个跨学科的不同学者之间的合作网络。”“‘网’越多,交叉往来,就越显出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沟通交流中,卢文联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和蜕变。但他心里也很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新奇的世界,需要他去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大家有时候会觉得做数学很高深,非常抽象,但是一旦你把它放到一个具体的应用上面,特别是复杂的东西,你会发现它作为工具还是远远不够的。比方说在图论等方面,一些知识还是不够,还有很多非线性的复杂行为、动力系统理论还是没人解决。不过现在好在一些做传统的理论数学家,他们也逐渐关注到这些问题。近期我在德国比勒菲尔德一个关于复杂系统和图论的国际研讨会上,发现很多世界顶级的图论和研究拓扑的专家,他们也把研究的重点转到复杂网络和复杂系统科学上面。我相信这些人的加入可能会对这方面数学工具的突破会有所贡献……” 

神经网络中的注意力机制篇10

【英文摘要】thenetworkculturebringspositiveeffectonpeople''''slife,learning,entertainment,ontheotherhand,itbringsnegativeeffectonthepatriotismemotionofpeople,especially,the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tosomedegree,itweakenscollegestudents''''nationalawareness,nationalself-confidence,andnationalvitalizedawareness,causingthecollegestudentsatalossofviewofthenationalvalue.inthepast,wehaveachievedalotintheeducationofpatriotism,goodtraditionandcultureofchinesenationandidealbeliefetc.towardtheyoungcollegestudents.Butinordertomeetthechallengefromthenetworktimes,th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havethenewperspective.weshouldfocusonthestrengtheningofthenewawarenessofoursovereignrights,thenewawarenessofournationalsecurity,globalawarenessandthescientificrationaleducation.intheinformationtimesofnetwork,suchphenomenaastheconflictofcultures,thecollisionofviews,themutualinfitrationofthoughtsandvaluesexistanddevelopatthesametime,th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getholdofthepulseofthetimes,todealwiththeproblemsbetweentheindependenceandtheopening,thenationalself-esteemandthenationalanxiety,thenationalresponsitibilityandselfdevelopmentinafullynewopinionandstrategy,meanwhile,weshouldstrengthenthereformoftheteachingofthepoliticaltheory,establishcolorfulcampuscultureandnetworkculture,establishandamplifytheeducationalnetworksystemandmakefulluseofthenetworktechniquetoconstructtheplatformoftriotismeucation.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networkculture/patriotism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

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意识,这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冲击和新挑战。认识、分析这种挑战,探索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爱国意识和情感的新挑战

(一)“网络信息社会”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互联网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时空距离,出现了“地球村”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不少大学生接受外来思潮的“趋同论”,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立将不复存在,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世界各国一切政治与文化的纷争正退居到同一的“公域生活”背景之后,中国人正在成为“世界公民”。可见,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全球和人类整体的关注已远胜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减弱。

(二)西方网络强权削弱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是在对民族文化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和赞许,是对民族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体现,它是自觉维护民族尊严,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心理基础。但在全球网络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英语信息占90%,法语占5%,其它信息占5%,而其中中文信息还不到1%。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在互联网上没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英语将成为标准。”[1]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传播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网络强权,而处于弱势的国家或民族常常会在这种强权或霸权面前怀疑、否定自己的民族,削弱对本民族的自信心。

(三)网络文化多元造成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迷茫。以前的青年大学生,往往会在历史给定的民族价值体系中抉择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而在网络信息时代,固有的民族目标和方式体系为网络多元文化所冲击,代之而生的是形形陌生的民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如网上不时出现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暴力凶杀及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取向,给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价值观造成不可低估的危害。因为这些目标和方式对他们是前所未经验的,因而抉择的困惑与迷茫随之而来。于是,部分大学生在民族精神与文化上就呈现出不稳定、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精神家园迷失,内心冲突剧烈。在民族价值观选择上困惑彷徨、无所适从或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缺乏对目标及达成方式的思考与自信,这很容易带来民族价值体系中选择的冲突与悖论。

(四)网络“垃圾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振兴意识。爱国主义就本质而言,最终体现在为本民族的振兴的物质动力上,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为本民族振兴的责任和使命。但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垃圾文化”渗透着“黄色”诱惑、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社会意识,使部分缺乏健康思想情操和坚强意志品质的青年大学生失去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转向追求享乐、奢侈。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撞时,偏重于个人目标。讲奉献的学生少了,而追求实惠和物质利益的现象多了。不少大学生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把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抛之脑后。

二、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

(一)新的国家意识教育。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没有就没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捍卫中国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起码的道德规范[2]。但信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性的交往、合作、竞争活动更加频繁和普遍,因此,高校应教育青年大学生坚持以发展的观念来认识国家和利益,不能把国家、利益静态化,教条地固守传统的国家观和利益观。我们根据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特点,把传统的具有排他性的国家分成两部分:独享产权和共享产权。前者是不能让渡的,而后者是可以让渡的。需要指出的是,共享产权即使已经让渡出去与他国共享,但仍然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部分让渡,自觉接受国际规则、规范和制约,就可以获得国际规则的保护,为本国参与国际竞争并从中受益创造稳定的、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在坚持共享产权的同时,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新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互联网虽然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决不就是“大同世界”、“无国界世界”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文化的完全融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仍在较量。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后,隐藏着建立一个“全球”管理机构”或要以资本主义制度统一世界的阴谋。所以,国家安全意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是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面对互联网、经济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各种潜在威胁,高校务必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保卫国家安全已不仅是保障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同时也包括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抵御各种网络文化的“殖民侵略”,并强化反渗透、反“西化”、“反分化”,为国家在走向世界求发展中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三)全球意识教育。过去我们讲爱国精神和强国意识,多局限于国家和民族内部的范围,缺乏全球视野,极少思考把爱国与如何走出国门到世界大家庭中去谋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时代课题联系起来。而互联网时代要求各国要有全球意识,因为互联网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许多问题如环境、能源、疾病、人口等,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因此,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意识,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宽容态度,以及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

(四)科学理性教育。互联网带给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多样的信息文化,使得追逐感官愉悦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信仰,从而削弱人们的理性思考,导致思想和行动上的盲从。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3]。科学理性贯穿在社会和生活领域,就是指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生活规范化,文化生活科学化以及人文精神合理化。当前中国已形成了较好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气,然而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精神化为一种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为服从真理而果断修正错误的求实精神、开拓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求实是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内涵。网络时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处理好的新问题

(一)独立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问题。在网络背景下,中国民族文化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只有弘扬民族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才能保持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有了民族的认同感,一个民族才可能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开放性又是统一的。***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4]中国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表明:在与异文化的冲突中,它总是能够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选择先进异质文化的合理成分与之交流、融汇与整合,从而达到改造自身的目的。当然,这种交融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中外文化在保留其主体精神基础上双向“扬弃”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交流与融合,不仅不会影响一种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反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创新既能弘扬、提升既有的民族精神,又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5]。因此,我们要使每一个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必须在开放性文化体系中不注入新的内涵,才能充盈朝气与活力。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民族自尊与民族忧患关系问题。民族自尊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它能增加我们自主向上的恒心。邓小平曾说:“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6]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过分夸大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又容易出现民族自信心不足,但妄自尊大的排外意识不适应今天的时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对祖国要有民族自尊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危机意识。其实,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如果不充分利用当今的机遇迎头赶上,那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认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一个民族具有自尊心与忧患意识相统一的正常心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三)民族责任与自我发展的关系问题。与网络“亲密”接触,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自主意识。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强烈。可一些青年学生在突出自我发展时,国家观念淡化,民族振兴的责任感正在减弱。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感的人。信息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青年摆脱各种诱惑,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国家和人类的发展前景,要始终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每一个大学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用知识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利益。因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份振兴中华的责任。

四、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空间

(一)建立、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占领网上新空间。网络是一块自由的空间,它联接不同国度的人们,西方可以用它来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用它来宣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所以建立网络教育体系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们已建立多个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如“九·一八网”、“中国共青网”等,粘贴有许多珍贵的照片和鲜为人知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各高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把这些网站与高校的校园网络及各校远程教育网相连接,让更多的优秀教育媒体进入网络,建立和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形成立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格局,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二)利用校园网,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目前,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网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上载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和资料、报纸社论以及鲜活的事例等。二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教育专题网页制作。这类网页的制作应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吸引学生访问。三是开展网络讨论,建立“电子信箱”等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服务,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感情的重要场所。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就是一个典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热衷上网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网站上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儒、释、道等内容。同时,上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著作,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内容,宣传好人好事,既注意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二是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优秀教案上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分析、思考、选择,从而更好地使自觉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三是改革教学手段。尽可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表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时代真正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掌握,堵防有害信息。面对鱼龙混杂、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来源,以达到正本清源,给信息空间一片“蓝天”的目的。一是应建立部级“信息海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入口,对所有国家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过滤”。二是加强对国内所有的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进一步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三是积极推进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立法工作,以强大的法律武器打击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四是高校要利用网络,随时在网上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建议,特别是平时不易暴露的思想和言论,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达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16.

[2]肖佳灵.国家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184.

[3]梅萍.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的重塑[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