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十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十篇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1:24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1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67-02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特有并发症,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不同,高血压患者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血压即已增高,少见明显的蛋白尿,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则一般在妊娠晚期出现高血压,且逐渐增高,并伴有水肿和蛋白尿。据相关报道[1],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平均为9.4%,其中城市为5.6%,农村为11.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该病仍是产科4大死亡原因之一。为了解近3年分析我院住院分娩产妇中县城、农村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情况,探讨该病防治措施,现对近3年在我院住院的163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孕妇2642例,其中县城产妇1164例,农村产妇1478例,其中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共163例(排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者),孕产妇平均年龄25.6±6.3岁(19~43岁),详见表1。县城产妇中重度子痫前期者6例,仅有1例发生子痫;农村产妇中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有20例,其中发生子痫8例,产后出血13例,HeLLp综合征2例,孕产妇死亡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断及分类标准[2]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中相关资料。

1.2统计方法: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均数±标准差,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所有临床资料数据由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县城妊娠高血压产妇经阴道分娩15例,剖宫产22例;轻度子痫前期经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10例;6例重度子痫和1例子痫产妇全部采用剖宫产分娩。而农村妊娠高血压产妇经阴道分娩23例,剖宫产27例;轻度子痫前期经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16例;重度子痫前期虽然有17例接受剖宫产,但仍有3例采用阴道分娩;子痫产妇仍有1例采用阴道分娩,其余7例接受剖宫产分娩。县城、农村各种类型的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方式对比分析,县城产妇接受剖宫产的比例略高于农村,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相对安全,短时间内可终止妊娠,缓解病情,然而费用相对较高,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县城妊娠高血压产妇更倾向于接受剖宫产。

3讨论

从我院近3年住院的163例妊高征患者分娩情况分析表明,农村孕妇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7.10%,较县城孕妇的发病率4.98%高,而且农村孕妇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率较县城孕妇明显增高。但是比褚黎等[1]报道的要低,这可能与近两年医疗水平发展,国家医疗费用投入深入基层有关。另外由于受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等影响,就诊于基层条件稍差的乡镇医院,这样就有一部分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由于难产或病理性妊娠而转至我院住院分娩,由于耽误了治疗时机,结果有8例发生子痫抽搐。因此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尤其是出现子痫抽搐的,必须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理的治疗,有内科合并症需内科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造成孕产妇死亡[3]。

要想全面尽早的掌握产妇健康情况,就必须尽早、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目的是看孕妇的孕期进程是否顺利,并提供有助于孕妇和胎儿健康的信息,并对可能影响到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营养的重要性,避开烟、酒及药物等)提出建议。一般来说,孕妇在怀孕28周前需要每月做一次产前检查,28~36周每两周做一次产前检查,36周后每周做一次产前检查,当然产检的次数还取决于孕妇的健康史,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应接受更多的产前检查。有研究表明[4],孕妇没有接受产检或产检次数过少、妊娠期间心理压力大、体质指数的增加都会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因此,积极对孕妇进行产检,减轻孕妇心理负担,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住院分娩的163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中县城、农村的发病情况,认为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和相关知识教育,预防和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褚黎,翟桂荣,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65例远期随访[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57-4960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6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2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3(b)-0037-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国内为9.4%~10.4%,国外为7%~12%[1],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研究中细胞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仍是国内外产科关注的热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是由间质细胞衍生的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生物活性广泛,是至今为止首次发现的表达于胎盘间质的滋养细胞调节蛋白,直接作用于滋养细胞和绒毛血管内皮细胞[2],目前HGF在调节滋养细胞生长和内皮功能方面的作用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多种机制影响滋养层细胞的浸润能力,并可直接作用于血管使其收缩,从而影响胎盘的发育,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本研究联合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HGF、angⅡ水平,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为治疗寻找新的契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七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5月产科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72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3例,年龄(25.0±3.2)岁,孕周35+1~39+5周,初产妇21例,经产妇2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年龄(26.0±3.7)岁,孕周34+5~40+2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3例;重度子痫前期24例,年龄(25.0±4.0)岁,孕周33+6~39+3周,全部为初产妇。正常妊娠23例,年龄(26.0±2.9)岁,孕周36+1~40+4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3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4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样本收集

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4mL,静置2h后行离心(3000r/min,15min),留取血清放入-80℃冰箱待测。

1.3血清HGF、angⅡ水平测定

血清HGF、angⅡ水平采用双抗夹心eLiSa测定,试剂盒分别由上海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步骤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分析

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具体见表1。

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血清H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对照组低(p<0.01);3组血清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并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

3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多病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多种发病学说,真正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正常妊娠胎盘形成过程中,绒毛外滋养细胞和血管内滋养细胞发生逆行侵润、增殖,并侵蚀蜕膜和肌层组织,为子宫螺旋动脉生理重铸奠定基础[1],但当滋养细胞增殖和侵润能力下降时,子宫螺旋动脉生理重铸障碍,胎盘发生浅着床,胎盘血液灌流即减少,发生缺血缺氧,致使胎盘代谢改变,从而释放细胞活性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得以发生发展。

HG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从完全分化的肝细胞中识别、提取和克隆[3],研究发现妇女妊娠后HGF为胎盘源性,其表达水平与胎盘绒毛血管密度有相关性[4]。实验研究发现对妊娠期小鼠去除HGF基因后,胎盘滋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胎盘形成不良以致严重受损,最终胚胎死亡[5],推测HGF在胎盘形成、胚胎发育、维持妊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机制与HGF生理功能有关,胎盘表达的HGF以旁分泌的形式对滋养细胞及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调控,诱导滋养细胞的增殖、侵袭,抑制滋养细胞凋亡,修复内皮细胞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者(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HGF水平无差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无相关,故HGF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检测晚期妊娠血清HGF水平可能有助于临床预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可为其治疗寻找新的途径。

angⅡ即血管紧张素Ⅱ,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RaS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动物模型研究表明RaS在胚胎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angⅡ可促进滋养细胞侵入、血管形成与生长、胎盘形态分化及子宫螺旋动脉的收缩[6],以致影响胎盘形成、发育,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国外类似研究也证实RaS参与子宫螺旋动脉的重塑形成,与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有关[7-8]。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angⅡ在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中均有表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血清ang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angⅡ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关。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HGF水平降低、angⅡ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多途径使胎盘血液灌注减少,胎盘发生缺血、缺氧,最终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得以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8.

[2]常雅丽,李晓红,刘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HGF、mmp-9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204-5207.

[3]毛晓玲,杨东华.肝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25(1):4.

[4]张延丽,张建华,江朵.胎盘中HGF和iGF-1的表达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1):25-27,23.

[5]UeharaY,minowao,moriC,etal.placentaldefectandembryoniclethalityinmicelackinghepatocytegrowthfactor[J].nature,1995,337:702-706.

[6]陈友鹏,李健,HoCHeRBerthol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在胚胎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5(7):445-447.

[7]HeringL,HerseF,Geusensn,etal.effectsofcirculatingandlocaluteroplacentalangiotensinⅡinratpregnancy[J].Hypertension,2010,56:311-318.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3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妊娠结局;影响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2.188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1],孕妇在妊娠期间伴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几率达到了9.4%~10.4%,在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高,甚至还会伴发相关并发症,病情发展危急,对孕产妇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得胎儿生长受到限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降低了围生儿的存活率,受到了临床相关医师的广泛关注。现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伴随并发症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80例,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8.9±3.4)岁;其中初产妇141例,经产妇39例;孕周29~43周,平均孕周(35.6±4.3)周。

1.2诊断标准180例孕产妇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孕妇在怀孕期间存在血压升高现象,每隔2小时测量1次,血压值均在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上,并且尿蛋白为阴性。子痫前期主要分为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另外,对围生儿的影响主要包括三类,分别是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产妇并发症主要包括DiC、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心功能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2结果

1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7.78%(50/180),主要包括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DiC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等病症,见表1。另外新生儿死亡率为4.44%,具体见表2。

表1妊娠期高血压伴随并发症发生情况(n,%)

项目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DiC急性心力衰竭

例数35843

百分比19.444.442.221.67

表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生儿结果(n,%)

项目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胎儿发育迟缓早产死亡

例数555825308

百分比30.5632.2213.8916.674.44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在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种病症,该病发展迅速,一旦其发展到重症阶段,常常会伴随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方面的疾病,极大的威胁到了母儿的生命健康,增加了母儿的死亡率,目前已经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血压、水肿、头晕、蛋白尿、头痛以及眼花等症状,是产科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状,严重威胁到了产妇的生命安全,将会造成胎儿生长受到限制、胎儿在宫内出现生长窘迫甚至导致围生儿死亡等后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病机制,跟脑卒中症状的病理机制相类似,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脂异常、血管舒缩反应异常、内皮功能紊乱、高凝状态异常以及高血压症状等,这就增大了并发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3]。其中子痫前期和子痫伴发的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子痫脑病甚至脑梗死等症状。作者在研究中通过调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行病学数据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目前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达到了9.4%~10.4%,在这当中轻度子痫前期症状的发病率占77.7%,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占22.3%,孕产妇在临床上的病死例数在我国达到了18.9/10万,围生儿的病死率达到了2.68%,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其病情危害程度之高[4]。

现阶段,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DiC、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心功能衰竭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通常情况下,妊娠晚期产妇机体已经处于高凝状态下,但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症状,血管存在痉挛现象,增大了高凝亢进以及血栓的发生率,使得患者处于亚临床DiC状态,如果临床上没有给予及时的针对性治疗,将会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容易造成子痫以及胎盘早剥等后果,而这些症状还会继续成为诱发因素,导致亚临床DiC状态进一步转化为急性DiC状态。另外,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血小板显著减少、肝酶明显升高以及溶血等,临床上妊娠合并HeLLp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是其发病却很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危害到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极大的增加了其病死率。针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上普遍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这也成为重度子痫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大多能够自然好转,治愈率较高。

本组研究中,妊娠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好转,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7.78%(50/180),主要包括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DiC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等病症,围生儿的病死率为4.44%,与全国围生儿的死亡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主要是由于产科技术水平的提高,急诊科、麻醉科以及新生儿科等多个科室协同合作,极大的提高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救治成功率。

有研究显示[5],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出现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胎儿窘迫等情况要比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少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孕产妇在自然早产或者干预性早产的情况下,使分娩孕周较早于子痫前期患者,再加上妊娠期高血压会造成小动脉出现痉挛现象,胎盘血流灌注出现显著下降,导致胎儿长期间处在缺氧状态,造成胎儿发育缓慢、体质量较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到新生儿出生的体质量。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通常会对孕妇的生命安全进行考虑,采取终止妊娠措施来降低孕妇的病死率。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及并发症会对妊娠结局产生较大影响,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好预防措施。首先要让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自身肥胖情况、营养状况及原发疾病等进行积极治疗。妊娠期间还应多摄入高蛋白食物,防止孕产妇出现缺少微量元素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另外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要对该疾病及其并发症有科学全面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孕期规范管理措施、常规监测手段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尽可能的消除疾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骆硕,胡雪英,马艳芬,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41-542.

[2]黄丽梅,郝晶杰.16例妊娠期高血压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7):41-42.

[3]杨春芬,罗靖,罗桂芳.21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45-1046.

[4]陆莹甘.舒适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6):273-274.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4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前检查;早产儿;低体质量儿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本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1],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1279例产妇中1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双胎11例,三胞胎1例),113例新生儿,按是否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分为a、B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前检查与母儿结局的相关性,从而普及产前检查,及时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人数为1279例,其中有1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按是否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分为a、B两组,a组进行正规产前检查33例,B组产前检查在2次以内或从未进行产前检查67例。对100例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1.2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进行正规产前检查组:文化程度高、居住在城镇的多,病情分类症状较轻的妊娠期高血压所占比例大,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死产的发生率为51%;产前检查在2次以内或从未进行产前检查组:文化程度低、居住在乡村的多,症状较重的重度高血压所占比例大,早产儿、低体重儿、死产的发生率为96%。

2.1文化程度a组:初中及以下学历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7例;B组:初中及以下学历65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例,两组比较(χ2=62.96,p

2.2居住区域分布a组在城镇居住21例,乡村居住12例;B组在城镇居住1例,乡村居住66例,两组比较(χ2=46.20,p

2.3病情分类a组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22例,重度11例;B组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14例,重度53例;两组比较χ2=18.17,p

2.4早产儿、低体质量儿100例产妇共娩出113例新生儿(双胎11例,三胞胎1例),其中异常儿83例,正常儿30例。a组57例,正常儿28例,单纯早产儿6例,单纯低体质量儿4例,早产儿伴低体质量儿17例,死产2例;B组56例,正常儿2例,单纯早产儿10例,单纯低体重儿3例,早产儿伴低体重儿32例,死产9例。两组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死产的发生率比较:a组51%,B组96%。

3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防治措施至少可以做到推迟发病孕周、延长孕期、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母婴预后结果[2]。在妊娠中期对孕妇进行平均动脉压测定、翻身试验、血液流变学实验、尿钙测定,可以预测子痫前期(重度妊娠高血压)倾向[3]。对高危因素的孕妇从16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e400mg和维生素C100mg,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下降[3]。妊娠期补钙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改善胎儿的预后[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正规产前检查组,病情分类症状较轻的妊娠期高血压所占比例大,早产儿、低体重儿、死产的发生率51%;产前检查在2次以内或从未进行产前检查组,症状较重的重度高血压所占比例大,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死产的发生率为96%。说明重视产前检查,可尽早预测并发妊娠高血压倾向,做到早期预防,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在乡村、文化程度低者,对有关妊娠高血压的知识不理解,不重视产前检查,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妊娠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即使得了妊娠高血压也不注意,等过了孕期自然就会痊愈;也有的认为怀孕出现异常是胎气,不必担心,只要加强锻炼,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因此,应加大政府行为,在乡村进行围产期保健知识普及教育,建立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加强孕期管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及时筛查、监护和管理,提高检出率、随诊率、及时住院分娩率,降低妊娠高血压危重病例的发生率,改善母儿的预后及生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郑秋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1.

[2]任建莉.妊高征早期防治成功患者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7,2(22):80.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5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22-03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生医学永恒的主题。该主题的初级目标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中期目标是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残疾率,终期目标是提高人口素质[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学及机制的不清目前仍然困扰着全球产科。由该病引起的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也一直威胁着女性健康。由于现代实验方法的进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的因子,从而建立了许多学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述:

1 发病学研究的概述

尽管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通过无数学者不懈的努力但至今仍未很清楚的阐明。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广泛而复杂,包括全身血管痉挛、凝血系统的激活及止血机制异常,前列环素与血栓素比值的改变等。这些异常的改变导致多器官系统血管的病理损害(如肾、肝、心、脑及子宫胎盘血管床),结果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死胎、早产、围产期窒息,孕妇也容易并发胎盘早剥、抽搐、颅内出血、肺水肿及肝肾功能衰竭等。近年来,随着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使妊娠高血压疾病从发病学的研究到病理生理变化取得了新的突破。

2 发病学研究的机制与学说

2.1胎盘或滋养叶细胞缺血学说:

早在1918年,Young首先提出子宫缺血学说,其支持理由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1)子宫内压增高的患者;(2)合并有全身血管病变的孕妇;(3)先天性动脉发育畸形的患者。以后通过许多学者的实验证明,子宫—胎盘缺血学说获得公认。后来又从葡萄胎可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现实得到启示,胎盘缺血关键可能在于滋养叶细胞缺血。

滋养叶细胞缺血与早孕期子宫胎盘血管床发育受阻有关。提示早孕期滋养叶细胞缺氧,可能是导致子宫胎盘血管床发育受阻的重要原因。目前又称这种病理现象为胎盘浅表着床或缺陷胎盘。

2.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内皮损伤学说:

近年来,动物试验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诱发孕鼠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典型改变[2]。因此,目前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学研究的热点。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机制:高同型半胱氨酸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使氧化还原系统平衡失调,呈现氧化应激状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继而引发小动脉痉挛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3],动物试验通过给予蛋氨酸负荷至wistar大鼠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显示,血浆一氧化氮浓度较试验前明显降低,证实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作用[4]。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产生的过氧化物超过了细胞的清除能力,破环了细胞的防御性保护反应,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实验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损伤的特殊标志物:血管内皮损伤因子[5],血管细胞粘附因子21,纤维结合素[6],均生成增加[7]。研究还表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妊娠组[8]。所以,研究证明了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内皮细胞损伤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血管内皮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血管内皮受损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与旦白升高,抗凝血因子和血管扩张因子减少,在受损部位引发促凝血因子合成和激活凝血系统,最终导致血小板凝聚及血栓形成并释放有丝分裂元,其中主要的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这是一种很强的血管收缩因子。因此,血管内皮损伤是目前提出普遍公认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2.3免疫学说:

从免疫学角度看来,胚胎是一半同种异体移植物,妊娠成功有赖于胎儿——母亲间的免疫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失调,就可能引发排斥反应,导致病理妊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目前支持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排斥反应有关的证据主要是,患者子宫螺旋小动脉存在着类似于肾移植排斥反应所出现的典型的血管炎病变,即螺旋小动脉急性粥样硬化。这一点为过去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反复证实。

2.4遗传学说:

从临床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倾向,即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家族史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孕妇。

从分子学水平对本病进行探讨发现,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白细胞抗原(HRa)DR4频率明显增高。pCR和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探查H41—DRB1基因座位,也证实妊娠高血压疾病HLa—DR4抗原频率增高和母亲、胎儿HLa—DR4抗原相容性增加有关,同时还发现等位基因0405基因频率也明显增加。这些表明,妊娠高血压疾病至少与HLa—DR4相关。妊娠高血压疾病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6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脂;代谢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135-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发病率为7%~12%[1]。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临床检验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脂,观察发现患病孕妇血脂代谢存在明显改变,提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门诊孕检及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3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孕妇18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无原发性高血压、肝肾疾病及其他内外科并发症)50例作为对照。两组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为28.6岁,孕龄32~41周,平均为38.3周。两组年龄、孕周有可比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及分类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1]。

1.2方法

两组孕妇取早晨空腹静脉血2ml(禁食10h以上),分离血清送检。采用taRGa-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

1.3统计学处理

测定结果均以x±s表示,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和F检验。

2结果

结果见表1、2、3。

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

表1显示:正常孕妇的血清CHoL、tG,HDL-C、LDL-C、apoa1及apoB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CHoL、tG、LDL-C、apoB依次升高,HDL-C、apoa1依次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

表2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表3显示: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比较,CHoL、tG无显著性差异(p>0.05),HDL-C、LDL-C、apoa1及apoB有极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3.1脂代谢与正常妊娠的关系

甘油三酯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血脂在血浆中与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载脂蛋白不仅有结合和转运脂质及稳定脂蛋白结构的作用,而且在脂蛋白代谢上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apoa1是HDL的主要载体蛋白,可激活胆固醇脂酸转换酶、识别HDL受体。apoB是LDL的主要载体蛋白,具有识别LDL受体作用。HDL含蛋白质50%,具有从血管中清除脂质的作用,是血管保护因子。LDL主要含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约占40%~50%,是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一般认为apoa1/apoB比值升高是抵御血管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LDL-C/HDL-C比值升高是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妊娠期孕妇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为维持妊娠、胎儿发育、分娩、产后哺乳等有了大量脂肪储备,血脂较孕前增加50%[2]。母体脂肪储备增多,加上孕期内分泌的改变,体内多种激素对血脂和脂蛋白代谢有明显的影响[3],故血清脂类和脂蛋白经历了明显变化,因而造成生理性高血脂状态。本文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孕妇血清CHoL、tG、HDL-C、LDL-C、apoa1、apoB均较非孕妇女升高,故LDL-C/HDL-C、apoa1/apoB比值与非孕妇相比无显著差异,因而不易发生血管病变。

3.2脂代谢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本文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存在明显血脂代谢异常,经检测患病者CHoL、tG、LDL-C、apoB均显著升高,apoa1、HDL-C显著降低;随着病情加重,CHoL、tG、LDL-C、apoB、LDL-C与HDL-C比值显著升高,HDL-C、apoa1、apoa1与apoB比值显著降低,即抵御血管粥样变的保护因素减弱,致血管粥样变的危险因素增加。血管的急性动脉粥样变使管腔变窄、血流受阻,加重了胎盘缺血、缺氧,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过量内皮素(et)等活性物质,et-1是迄今发现最强的缩血管物质。高血压可加剧动脉急性粥样变的形成,而急性粥样变又可使血管收缩,血压进一步升高。故我们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脂代谢异常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改善其异常的血脂代谢,对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3.3临床上通过孕期监测血脂

对高于正常妊娠者予以适当限制脂类的摄入,以期调控血脂水平,从而达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控制其发展,提高母儿存活率,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9-101.

[2]郭海香,高眉扬.脂质代谢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106.

[3]章小维,董悦.妊高征与脂代谢[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1):14-16.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7

[关键词]高血压;妊娠期妇女;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家族史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6(c)-0185-02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7%,严重时会伴有抽搐、多脏器衰竭,更有甚者可致母婴死亡[1-3]。该病严重威胁着社会及家庭妇女的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文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预防及治疗该病提供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9.3±1.0)岁,身高(162.1±0.5)cm;另选择同期来本院行分娩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8.4±1.7)岁,身高(160.7±0.8)cm。两组在年龄、身高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对象文化程度的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大专及以上者占17.5%,低于对照组的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1,p<0.05)。提示,文化程度高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较小。见表1。

表1两组对象文化程度的比较[n(%)]

2.2高血压疾病家族史

结果显示,研究组120例中伴高血压家族史者34例(28.3%),对照组100例中伴高血压家族史者2例(2.0%),两组的高血压家族史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9.687,p<0.001)。提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十分大。

2.3妊娠高血压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将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0,“高中”=1,“大专及以上”=2)、伴高血压家族史(“否”=0,“是”=1)逐步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的oR=0.529,p=0.037,伴高血压家族史者的oR=8.641,p=0.000。提示,两者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呈显著的正相关。见表2。

表2妊娠高血压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讨论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期间,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全身小血管痉挛,血液对各系统脏器的灌流量较少,较易导致母婴死亡[4-6]。本研究针对妇女文化程度及家族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大专及以上者占17.5%,低于对照组的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的oR=0.529,p=0.037,提示,文化程度高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较小。分析原因可能是该群体文化水平较高,主动学习意识较强,掌握了更多的关于预防保健的知识,能够自觉避免和克服不利妊娠的有害因素,有效减少了该病的发病率。因此可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并进行相关预防知识的传授,定期组织相应的体查,早发现、早治疗。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伴高血压家族史者的oR=8.641,p=0.000,提示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因此对该类妊娠妇女应进行重点监护,做好产前各项指标的检测。

[参考文献]

[1]耿晓丽,王志敏,陈东娜.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J].西南军医,2011,12(4):636-638.

[2]王海红,王晓春,周建波,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2):111-112.

[3]舒铭铭,潘兴强,陈友国,等.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303-305.

[4]章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2):49.

[5]李香玲,张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420-1422.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8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发病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33-01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病变时会累及机体的多个系统,严重时会导致孕产妇脑出血、颅内静脉栓塞以及肾功能障碍等多个脏器功能的改变,是目前造成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孕产妇的发病率约为9.4%,因对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使得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对影响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接收住院分娩产妇1024例,年龄为18-41岁,平均年龄为27.6岁,初产妇为782例,经产妇为242例,其中,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为62例,占周期分娩总数的6.05%,轻度妊娠高血压患者为34例,中度患者为18例,重度患者为10例。

1.2方法。对62例妊娠高血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其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孕周、家族史等因素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参数用(X±S)表示,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以p

2结果

2.1按

2.2按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等4个阶段统计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人数及发病率。各阶段的分娩产妇分别为264、343、231和186人,发病人数分别是19、23、12和8人,各阶段的发病率为7.2%、6.7%、5.2%和4.3%。可知,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逐渐下降,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其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p

2.3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初产妇49例,发病率6.3%,经产妇13例,发病率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在62例患者中,孕周为20-27周的患者有21人,占总人数的33.9%;孕周为28-37周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51.6%;而≥37周的患者为9人,所占比例为14.5%。可知,孕周≤37周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孕妇(p

2.562例患者中,其母亲有高血压者的为38例,母亲无高血压者19例,其余5例不明确。

3讨论

3.1本次研究显示,年龄

3.2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主要与孕产妇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能力弱,产前保健意识差,对孕育知识缺乏了解,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能够主动通过书籍、电视以及网络等信息渠道掌握更多的孕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强;此外,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一般多为农村居民,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一般多为城镇居民,经济和医疗水平均要高于农村,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条件更有利,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才能更好的预防农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3初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高于经产妇,目前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初产妇对妊娠知识缺乏了解,容易精神紧张有关,同时,初产妇腹壁肌纤维富有弹性,子宫增大容易压迫腹主动脉,从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此外,据相关研究,经产妇对丈夫同种抗原识别能力和反应减弱,引发免疫耐受也是不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孕妇心理变化,应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保持身心放松状态,此外,指导孕妇睡眠左侧卧位,避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维持下肢大静脉血管正常回流,预防水肿,从而降低妊高征发生。

3.4由于孕周≤37周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孕妇,因此,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尽量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3.5本次研究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其母亲有高血压者约占61.3%,母亲无高血压者仅占30.6%左右,因此,高血压家族史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一项重要因素;肥胖孕妇由于血脂、胆固醇常较高,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妊高征,因此,针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和肥胖患者,除加强围生期监测外,还应指导患者控制钠盐和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并进行适当运动。

参考文献

[1]畅英.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2010,14(11):967-968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

[3]周艳颖,马艳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危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7):162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9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诊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子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215例,合并心脏病26例,占同期妊高征的12%。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30.5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8例。孕周小于32周6例,32~36周12例,大于37周8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无慢性高血压和心脏病史,本次妊娠并发子痫前期或者孕中期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体检心脏叩诊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在安静时心率均大于110次/分,有奔马律,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或者仅表现为心动过速,妊娠晚期、分娩期或产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心慌、气短者7例,8例出现干咳,常以夜间明显,5例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心悸,夜间胸闷不能平卧。本组16例发病急剧,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呼吸困难、气促、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体检心脏叩诊14例有不同程度心脏扩大,26例在安静时心率均大于110次/分,10例出现奔马律,20例心尖部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15例心电图表现为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st段抬高,9例心电图仅表现为心动过速。22例x线检查见心影扩大。

    结 果

    治疗经过:在治疗子痫前期的基础上,用酚妥拉明20mg加入5%的葡萄糖250ml中静滴,并根据血压调整滴注速度。速尿20mg静脉推注,4~6小时重复应用。强心剂用西地兰0.4mg加入25%的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4~6小时后重复给药0.2~0.4mg,24小时不超过1.2mg。低流量氧气吸入,取半坐卧位。分娩方式:经控制心衰后24小时或以上,及时终止妊娠,26例中剖宫产分娩21例,占80.77%,阴道自然分娩5例,阴道手术助产3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母亲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26例中,产妇死亡1例,占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的3.8%,发生产后出血2例。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新生儿26例发生早产9例,占34.6%;胎儿宫内生长迟缓4例,占15.38%;胎儿窘迫13例,占50%;新生儿窒息10例,占38.46%。围生儿死亡3例,围生儿病死率11.5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力衰竭症候群,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与健康。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母亲及围生儿的影响:5年间我站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死亡1例,占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的首位。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婴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出现并发症则影响更大。本文2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对围生儿的主要损害有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围生儿死亡。子痫前期时的胎盘血管痉挛,胎盘床存在着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狭窄,影响母体血流对胎儿的供血,影响胎盘功能,致使胎儿缺氧和生长迟缓。这主要是因为胎盘能量的能力减弱,而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在孕期保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防止胎儿发育不良和早产,同时又要防止胎儿窘迫或胎死宫内,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

   

分娩方式的选择: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经积极治疗,控制心衰后24~48小时,终止妊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式。但我们认为还是以剖宫产分娩最为安全,因为剖宫产一方面可迅速取出胎儿,脱离不良环境,另一方面可减轻心衰对母体的威胁,有利于母体恢复。对于个别病例在积极治疗48小时以上,仍无病情好转者,也应当与家属讲明病情严重性之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于胎儿小,宫颈条件好,严密观察下经阴道试产,产程中行心电动态监护,对于不能耐受产程者,应及时行剖宫产。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分类篇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7.066

妊娠期所患有的高血压病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83年全国妊高征协作组将妊娠20周以后出现的血压升高、蛋白尿、全身水肿等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目前,妊高征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母儿生命。因此,及时诊断、预防和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儿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孕妇1500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0例,年龄17~41岁,平均29岁,孕周26~41周。轻度妊娠期高血压800例,轻度先兆子痫320例,中、重度妊高征(piH)40例,合并有肝内胆汁瘀积症40例。诊断标准及分类采用第2版“中华妇产科学”国际分类法。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HCt)>0.35800例,血小板计数(pLH)<100<109/L150例,血红蛋白(HB)90~110g/L800例,60~90g/L160例,尿比重>1.020者10例。

处理方法:400例孕妇直接收住院治疗,800例孕妇门诊定期检查,严密观察。

结果

400例中、重度妊高征孕妇剖宫产280例,人工助产120例。剖宫产原因:要求手术160例,胎儿室内窘迫80例,活跃期停滞6例,相对头盆不称8例,重度妊高征10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16例。术中出血>500ml20例,>1000ml8例,术中发生子痫6例,新生儿窒息4例,无重度窒息儿。800例门诊孕妇接受预防性治疗的780例,拒绝治疗的20例。

讨论

预防性治疗:对780例门诊接受治疗的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日自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之日起口服至足月,同时口服钙剂1~2g/日,维生素e100~200mg/日,有效地预防妊娠高征的进一步恶化,确保母子平安。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高征的机制为促进前列环素(pGi2)合成,使血管扩张,使血流增加,并对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栓素(tXa2)及纤维蛋白的合成,抑制抗凝血酶-Ⅲ(atⅢ)的消耗。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是简易、安全、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方法。

轻度妊高征一般在门诊治疗,中、重度妊高征则应住院治疗。休息对妊高征患者极为重要,左侧卧位休息更为重要,其原因为纠正子宫的右旋状态,解除子宫对腹主动脉、髂动脉及右肾血管的压迫,有利于改善胎盘的血液循环,预防胎儿宫内窘迫,使下腔静脉受压减轻,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使肾血流增多,尿量增加;脑血流改善后,脑水肿逐渐消退,预防抽搐发生。

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组织,普通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需测量血压1次,以了解孕妇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孕36周开始,每周测血压、体重、化验有无蛋白尿、并询问有无头晕等症状,定期产前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子痫的发生率。

加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年龄>35岁或<20岁的初孕妇,双胎妊娠,体态矮胖,精神较易紧张及工作强度大或贫血等因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有下列情况者:①平均动脉在(map),孕中期(20~24周)map≥85mmHg或≥90mmHg为筛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界线,试验敏感性为0~92%,特异性为53.0%~97.0%;②翻身试验,在妊娠28~32周的初孕妇,左侧卧位时测血压,至舒张压稳定后,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若舒张压上升≥20mmHg为阳性,妊娠24~27周阳性预测率达93.0%,阴性预测率83.3%;③体重指数测定,孕中期的体重指数<0.24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可高达20.8%,而<0~24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仅为4.4%。

注重加强孕妇的适当营养与休息,在孕期中适当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的摄入,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作用,指导孕妇从饮食方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并加强钙、铁、锌及其他元素食品的摄入,均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和神经细胞肉敏感性的作用。从妊娠20~24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g,维生素e100~200mg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