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旅游融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4:13

交通旅游融合篇1

【关键词】公路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一、我国公路旅游发展现状

以往,公路是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点)的通道。当下,公路不仅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点)的纽带,而且其本身,特别是著名桥梁隧道以及重点服务区已经发展成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随着公路交通运输功能的延伸与拓展,以及人们日益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和自驾车旅游的兴起等,公路旅游成为了新兴业态。当前,我国公路旅游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驾车旅游上,而如何把公路旅游纳入到旅游业的发展范围,目前还正处于摸索阶段。

2007年,国家交通部提出“服务”是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旅游业作为典型和成熟的服务业,如能把公路本身打造为旅游资源,是对“服务”属性的最好诠释。2009年,云南省思小高速公路被评为全国第一个高速公路旅游景区。2010年,中青旅率先推出公路旅游“世博线路”,并打造了“阳光巴士”品牌。2010年,在第三届“江苏交通十大服务品牌”评选中,沪宁高速公路阳澄湖服务区“水乡明珠”服务品牌光荣入选,该服务区凭借着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将商务会议、度假旅游发挥的淋漓尽致。2013年西双版纳旅游局将思小高速公路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其从旅游管理层面开创了我国公路旅游的先河。如今,依照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公路交通建设的现状来看,公路旅游将会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一种热门旅游方式。

二、公路旅游的内涵及融合机理

(一)公路旅游的内涵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公路旅游在于把公路的单一通运输功能逐渐地与游览参观、生态建设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结合起来,打造具有特色的公路旅游产品,供游客领略、体验与消费。因此,公路旅游是一种基于公路文化的特殊旅游方式,它可以通过公路景观设计使原本单调的公路设施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旅游目的地融为一体,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大休闲度假区域;也可以将公路的规划建设与公路沿途地区的旅游资源实现连动开发,形成旅游公路――旅游景区(点)――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服务等一体化的业态。

(二)公路旅游的融合机理

1、融合基础

任何旅游活动的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而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为旅游出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旅游业发展不断带动着区域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公路交通与旅游两大产业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融合,存在着具有天然耦合性的基础。

2、融合动力

公路交通与旅游融合的动力来自多方面,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原动力、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技术创新的推动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压力以及公路交通运输业改革的压力等等。正是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公路旅游发展才具备着深厚的动力。

图1

3、融合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促使公路的交通运输功能与游览参观、生态建设和文化传承等功能逐渐地结合起来,并成为了旅游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部分公路及沿线桥隧、服务设施等已变成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公路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开发具备了基础,然后,旅游企业与公路交通运输企业实现合作,组成公路旅游企业,最后,公路旅游的市场在旅游市场和公路交通市场中实现拓展,从而公路旅游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公路旅游的融合路径可用图2表示。

图2

三、公路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一)产业一体化模式

产业一体化模式,是指公路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双向交叉渗透融合,实现产业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的发展局态。“阳光巴士”依托自有汽车资源,融合强大的产品采购及策划能力,将公路沿途景区(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串联,即是产业一体化模式的典型。

(二)产业延伸化模式

产业延伸化模式,是指公路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通过相互之间经济活动的功能互补和延伸来实现产业融合,使得原有产业具有新的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阳澄湖服务区不仅向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餐饮、住宿、休息、加油、购物、车辆维修等服务,而且成功拓展出商务会议、度假旅游等,即是公路旅游产业延伸化模式的代表。

四、公路旅游发展相关建议

(一)成立公路旅游开发公司

为了推动公路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企业和旅游企业,应尽快联合成立公路旅游开发公司,并编制公路旅游发展规划,以便充分利用公路及设施资源,整合沿线旅游景区(点),公路交通建设和公路旅游并驾发展。

(二)建设公路旅游综合体

如今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应向多元化转变,多元化服务区的建设,既要考虑公路与沿线经济、文化、旅游、物流之间的关系,又要考虑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行为,不仅要满足人流和车流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物流、商流、信息流和文化流的需要。公路旅游的开发,一方面应该依托现有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机化站,建设公路旅游综合体;另一方面,在未来的高速公路设计建设中,应将其服务区设计建设成具备多功能,特别是具备旅游和运输功能的公路旅游综合体。

(四)设计经营公路旅游产品

设计经营公路旅游产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公路旅游产品的整体性、线路性、连续性;其二,重点关注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不易到达的景区(点),以及常规团队不选择的景区(点),充分发挥汽车便捷、灵活的优势,使公路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形成错位竞争;其三,侧重于体现旅游的全过程,合理安排一系列旅游活动,不依赖单一景区(点),不追求唯一目的地。

五、结语

随着自驾车旅游时代的到来,公路旅游作为公路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公路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需要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康保苓.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与体育的互动研究[J].旅游论坛,2011,03:45-48.

交通旅游融合篇2

【关键词】旅游广播广播融合产业形态整合转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融合产业是网络环境下数字媒体发展的趋势。传统经济形态中,产业链是产业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集群是产业聚集的空间组织形式。网络时代,广播经营突破广告创收单一途径,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合作,纵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横向打通区域和行业间壁垒,创新融合产业形态,成为广播改革的路径。融合是产业相互渗透的组织形式,区域广播可借助独特的资源优势,与旅游产业嫁接,打造“广播+旅游”的融合产业形态。

目前旅游产业面临结构升级,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新创意,在整合资源、传播平台、业务与市场等方面寻求融合契机,以实现行业价值最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将由过去面向模糊大众的同质化竞争,转型为针对用户个体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区域广播指在一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县播出,接受地方管理的广播电台。区域广播旅游用户资源丰富,与受众互动良好,行业合作紧密,“广播+旅游”是继“广播+交通”模式之后,电台与行业融合的典型案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一、“广播+旅游”的区域融合形态

广播受技术条件、管理机制、语言习惯等综合因素影响,发射范围在特定区域内。一方面,区域广播了解地方情况,熟悉风土人情,在当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劣势也很明显,难以走出以本地听众为主体对象的圈子,难以把本地旅游资源推广出去。电台地域之间合作,有助于打破地域条块分割的藩篱,实现强强联合,互通有无,资源互补。

2005年起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1家电台共同组建了“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合肥电台新闻综合广播作为加盟电台,与其他城市电台开办“飞越城市”旅游节目,每周六上午10:00播出,通过主持人连线、采访嘉宾,推介各地旅游景点和特色活动,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在内容、活动、营销等领域合作。城市电盟每年组织会议,考察路线,开发旅游资源。

安徽自然景观秀美,名胜古迹繁多,北有老庄故里,南有徽派古居,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广博深邃,影响深远,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推广安徽旅游景点,以“广播+旅游”带动地方电台经营,2013年安徽交通广播成立“媚力旅游工作室”(以下简称“旅游工作室”),以主持人赵媚的名字命名,试点制播分离,形成责、权、利相对独立的创作团队,可以承办节目、组织活动,弘扬安徽地方文化。“旅游工作室”协调省内市、县景点,组织自驾游、祈福游、高铁游、地方特色游等,每年超额完成创收指标。团队人数虽然不多,但策划、组织、执行能力很强,不断推出跨地区、跨国界的新产品和新服务。2013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边走边看》节目联手“旅游工作室”,推出“‘徽’常边走边看”,分享“不为人知又不得不去的”安徽旅行目的地。双方携手开启“自驾锡兰”和“自驾欧洲”活动。环球资讯广播为安徽听众提供世界各地旅游资源,安徽交通广播为环球资讯广播提供地方旅行服务,招募粉丝,自驾欧洲。

“广播+旅游”区域融合的作用体现在:

叠加广播区域资源优势。从影响力来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安徽交通广播通过叠加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广播的合力,突破各自局限,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合肥电台“飞越城市”把本地旅游景点与文化介绍给其他城市电台听众,直播连线、访谈嘉宾,让合肥听众也了解、参与其他电台的旅游节目,全国各地大好河山、人文古迹都在广播中聚集和呈现。地方电台不再单打独斗,“飞越城市”成为全国性节目,提升了区域广播旅游节目的品牌价值。

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2012年安徽交通广播的自驾团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发,至德国柏林,再南行到意大利罗马,共计26天,广播游客在德国吕德斯海姆小镇品酒,去莱茵河畔漫步,拜会13世纪古城堡,整个旅行充满温馨与美妙,没有抢购和匆匆的时间表,将安徽旅游市场上稀缺的优质跨境游奉献给听众,让听众徜徉在世界文明中获得审美体验。从推荐、定制、采购、对接、沟通、开说明会……到出行结束,“旅游工作室”承担全程的策划、设计、组织、协调、执行和管理工作。

差化旅游定制。一是区域差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省市成熟的都市生态圈、西部偏远山区保护完整的原始自然风貌,对游客都有吸引力。二是人群差异,设计精细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面向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小众化群体,与大众化产品形成差异。比如安徽交通广播“旅游工作室”2015年、2016年为老年人定制的“陪着爸妈游台湾”,由主持人领队,陪同听众的父母们一路欣赏台湾美景,品尝台湾美食,那些没时间陪爸妈的听友特别感谢电台主持人帮助自己尽责、圆梦,亲情浓郁,温暖舒心,获得好评。

二、“广播+旅游”的行业融合形态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传播不再由大众媒体垄断,各个行业开始自我传播,有的企业成立自己的传播部门。旅游业通过手机微信、微博、QQ、网站形成强大的传播矩阵,“旅游+媒体”成为经营推广的常态。但并非所有企业都熟悉传播领域,面对网络中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用户往往束手无策。广播需要与各行业合作,旅游行业也需要与专业媒体合作,吸引资金加盟,行业之间互通互融,共建平台。

政府搭台,广播唱戏。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广播电台,以及民间群体和个人以不同的主体身份参与,协同创新,把地域旅游做大做强。例如安徽肥东县素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文化底蕴深厚。肥东县政府与安徽交通广播密切合作,积极挖掘自然人文资源,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肥东县改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立肥东旅游项目库、旅游协会和专家团队,推出一日游线路,打造出“爱情隧道”“吴家花园”等一批火爆景点。2016年肥东县接待旅游人数42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33%。为进一步弘扬包公文化,肥东县拟于2017年5月份举办“首届包公故里文化旅游节”,弘扬包公精神,展示肥东县整体形象,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聚合企业,共享平台。广播的优势是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社会资源丰富、组织力强。广播是天生的平台型媒体,可发挥产业部门聚合作用,比如汽车、体育、娱乐、餐饮、美容等相关行业通过旅游平台寻找机遇,互惠共赢。合福铁路被誉为“颜值最高铁线”,沿线巢湖、黄山、武夷山、婺源、三清山等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2016年初,安徽交通广播“旅游工作室”主持人赵媚带领团队在九华山策划了“美丽安徽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峰会暨互联网时代高铁旅游圈微营销论坛,来自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城市,京福、宁安高铁沿线城市,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的近500家旅行商、业界专家和国内各大旅游电商、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围绕“资源、渠道、服务、营销”主题,共商“企业、政府、媒体”三位一体合作营销模式,促进安徽旅游企业聚合,为行业平台注入新的内涵。

引领行业,共创文明。旅游领域多年来遭受“零团费”、欺客宰客等不良现象的诟病,安徽交通广播带动“品质旅游”潮流,转变听众一味求低价的消费观,避免跟其他企业恶性竞争,尊重市场规律,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引导本地听众“文明走出去”,向社会示范一种文明的旅游生活方式,以理想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安徽旅游业的模板。

三、“广播+旅游”的媒体融合形态

当新媒体不再“新”,传统媒体仍在讨论转型时,广播与其他媒体的融合早已成为常态。广播以往总被人们认为是单纯依靠声音传播的媒体,但是在数字媒体时代,广播作为电子媒介的先天优势愈发凸显,与网络、智能手机、车载和其他终端、智能设备的融合能力强、操作便捷灵活。

媒体融合。“旅游工作室”把内容制作、活动策划与客户需求结合起来,以项目为依托,与报纸、电视、网站和新媒体联动,营造口碑,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持人相当于项目管理人、制作人,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QQ,以及360水滴直播等不同平台,制作不同形态的信息,公告、组织活动、播出节目,与听众和用户互动,实现跨媒体运营。

社群营销。广播与手机微信的某些功能相似,伴随性强、可移动,是个性化媒体,聚合有类似经历、志趣相投的用户,动员群友参与、分享、互动。安徽交通广播“旅游工作室”从听众中筛选忠诚度高且有共同特征的粉丝,建立虚拟社群。如主持人为宠物爱好者专门设立微信群,举办“家有爱宠”活动,开展讲座、摄影、聚餐,形成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用户黏性高,成为社群营销坚实的基础。

四、区域广播产业融合的瓶颈和趋势

广播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产生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新的内容和传播形态。然而,融合并不总是理想化的,区域广播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传统广告模式仍是主要创收来源,区域广播由于受到行政化管理方式制约,利益分配仅限于广告互换或收益分成。

频率之间的合作多停留在内容交换方面,在跨地域的活动项目策划与组织上较为薄弱。目前各地电台提供的旅游产品仅适用于当地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非标准化问题是瓶颈,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区域广播旅游节目的微信公众号、微店、微信群各自独立,分而治之,没有形成合力。

人才t乏。一些在旅游和广播领域经验丰富、运营成熟的人才流向新媒体和新兴企业,造成本来就依赖于人的创新能力的此类经营遭遇人才断层,新兴力量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如何打破陈旧的人事管理机制,以更好的环境和待遇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仅是广播,也是所有传统媒体需要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仅限于区域广播旅游节目范畴,业态仍在初级探索中,“广播+旅游”也只是融合产业的一个类型。除广播外,纸媒、电视、网站也纷纷推出各种旅游项目,传统媒体能否在“互联网+”思维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出路,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安徽交通广播的尝试为广播电台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未来“广播+”将在区域融合、行业融合和媒体融合方面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姿态引领媒体转型与变革。

参考文献

交通旅游融合篇3

珠海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珠海市也是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幸福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是政策所趋、研究所指、现实所需、发展所望,对于中央政策的切实贯彻落实、理论研究的发展、资源的保护、成果的展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进一步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内涵

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融合,它是一个产业与一种理念的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旅游化的互动融合成长过程。

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均发展良好,且具有自身发展相对独立性的内核特征,他们的融合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他们的融合不是属于寄生依附关系的融合而应该是共生关系的融合,以实现共荣共兴。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注入,珠海乡村旅游可以实现优化创新、改善竞争结构、改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效应。珠海乡村旅游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意味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的理念进行前期植入,以期在实现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等功能的基础上能实现乡村旅游功能,从而提高整体效益(见图1)。

三、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基础条件

立法支持基础:生态建设一直是珠海立市的重要基调,珠海市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作用,率先在广东省立法出台首个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珠海市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酒店住宿绿色基础,珠海乡村旅游酒店住宿企业不仅具有低碳、环保的管理理念,也已经累积了进行企业绿色管理、绿色营销的丰富经验。因此,在珠海的乡村旅游住宿业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理念基础和可行性。交通绿色基础,珠海地势平缓,全线贯穿的绿道,珠海的乡村道路系统完善,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对于珠海乡村旅游中减少碳排放、配合政府绿道网络建设,形成健康科学的城市生活方式有重大意义。民众需求,政策支持,都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的规划、建设、发展、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生态修复基础,横琴岛海洋生态修复区域包括芒洲和二井湾两片湿地,总面积约为392公顷,其中芒洲片区60公顷,二井湾片区332公顷。芒洲湿地生态展示区将结合不同深度的水塘种植各类湿地植物,清理蕉林以种植不同高度层次渐变的耐湿林木,向公众展示湿地动植物的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和谐共存的关系等等,起到直观的湿地生态展示宣教作用。二井湾片区将现状成片鱼塘改造为重点保护区,打造鸟类天堂;将现状蕉基鱼塘改造为湿地静态游览活动区;将现状海洋乐园改造为湿地动态游览活动区与管理服务区,同时,打造红树林生态修复区。珠海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已实现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观打造。

四、珠海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的对策分析

1.旅游餐饮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树立生态消费新观念:首先要讲究健康饮食,这是我们对饮食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讲究节制饮食;最后要讲究低碳饮食。

加快乡村旅游餐饮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完善旅游餐饮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旅游餐饮企业的环保审批前置工作,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加强部门间协同工作的机制。

加强乡村旅游餐饮行业自律:经营者在采购环节需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与环保;另外,餐饮烹饪协会可以推出具有代表的生态餐饮企业;最后,餐饮业服务销售人员是连接宾客与厨房生产的桥梁,是宣传产品知识、传递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服务人员要引导文明消费,合理建议、科学组合产品等。

提高村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以社区为单位加强生态宣传的力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构;建立公众监督机制。

2.旅游住宿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相关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政策的出台缺乏市场调研,究竟乡村旅游住宿中最大的能源浪费实在哪个方面呢?为什么一想到节约就要从减少顾客服务用品或降低顾客舒适度入手呢?应该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出台鼓励酒店企业使用低耗、低排放的设备设施,进行低碳改造,为顾客提供既保证品质又容易降解的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政策或行业法规,这样才能得到酒店企业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鼓励乡村旅游酒店业进行绿色公益营销。把公益营销作为旅游酒店企业的营销策略之一,能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树立起正面的品牌形象,对珠海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正的推动作用。建议由珠海市有关部门引导,鼓励乡村旅游酒店与一些有影响力的绿色环保组织联合,开展一系列的公益营销主题活动,如组织酒店的员工和客人共同去海边进行沙滩清理、将酒店淘汰下的布草捐献给珠海市的低收入家庭等,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在行业和市民中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形成社会正能量。同时,建立绿色酒店示范企业,引导绿色消费,开发绿色酒店产品;采用绿色酒店技术;提供方便消费者购买的绿色营销渠道;倡导绿色设计,坚持6R绿色行为。

3.旅游交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绿色交通在整个生态化的旅游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是人们实现生态化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绿色交通对现有的交通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交通不仅要具备浏览性、舒适性、高效性,而且应具备环保性、

白然性、乡土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以期更加贴近白然和生活,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普及绿色交通理念。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对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以及珠海市的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政府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消费政策,引导大众的汽车消费,并建议各级政府带头使用经济型低排放车。要求全社会实践的绿色交通理念,应该通过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体现出来,建立绿色交通体系的努力,也应该从党政官员做起。政府部门应在制定与实施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方而为全社会树立表率。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方式之一。在公共交通系统内部进行比较,城市轨道交通在很多方而都大大优于道路交通方式。它具有更快的速度、更节省时间、更节约运输成木、更安全。除轻轨外,珠海还可以积极规划发展有轨电车线网作为新开发乡村旅游地内部公交骨干系统,同时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

完善步行及自行车道。珠海市可逐步完成主乡村旅游地主干道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以后将逐步延伸到支路等其他路段。自行车专用道还应设置交通设施、安全设施、指示牌,并有专门的颜色,清晰醒目,既保证自行车道专有路权,也保证骑行者的行车安全。

实现景区景点道路绿色化等方面。珠海乡村旅游各景区景点或各游览线路在基础设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性。

4.旅游景区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旅游景区是自然环境优良,人文资源丰富的区域,是优质的景观资源、珍稀的自然生态系统、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景观、生态和文化价值。建设绿色旅游景区,实现旅游景区的生态游览,对旅游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景区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利于为旅游景区实施生态化管理提供依据和技术规范,保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内在素质。乡村旅游景区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需要做到:落实绿色规划;设立绿色标准;打造绿色员工;实现居民参与;加强政府管理;树立绿色形象;设计绿色景区产品;倡导绿色景区消费;开展生态旅游,树立生态道德标准。

5.生态修复与旅游业融合对策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珠海乡村中虽然自然环境相对良好,但依然存在这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治理是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在这些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如果能将旅游业的发展纳入规划考虑,将有利于实现生态治理的多重功能,实现更大的综合效益。

通过生态修复树立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珠海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实现功能互补、注重特色、立足保护、逐步开发、协调发展。

交通旅游融合篇4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2-0109-06

收稿日期:2011-12-10

作者简介:石艳(1977-),女,山东商河人,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饭店管理、旅游经济与管理。

一、引言

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渗透,使原有产业边界逐步模糊或消失,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现象将更加频繁,因而也倍受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程锦、陆林等对其进行了总结,如美国学者尼古路庞特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指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美国学者尤弗亚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欧洲委员会认为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1]。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领域来定义产业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认为,“产业融合是指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2]。美国学者格林斯腾和汉纳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3]。我国学者厉无畏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过程[4]。杨颖认为,旅游业的跨界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兼具旅游业的特征,与原有的旅游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5]。徐虹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融合,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在开放的旅游产业系统中,构成产业系统的各要素的变革在扩散中引起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6]。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关系密切,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旅游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不断增强的今天,两大产业通过产业融合这一中介传导机制,相互渗透,互动发展,并衍生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旅游业,成为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过程及产生的效应,探讨推进两大产业融合的途径。

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旅游业并不能算一项标准的产业,但在实践中,旅游业却是一项客观存在着的产业,绝大多数国家在本国经济发展规划中都将旅游业纳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对旅游业的界定还存在争议,但通常认为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经济产业。由此可见,旅游业的界定和其他产业不同,它是需求取向,而非供给取向。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从目的地的角度来看,旅游业包括五大部门,即旅行社业、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目的地管理部门。

关于文化产业,世界各国并无统一界定。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1)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3)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6)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和运作边界,彼此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的市场边界。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石艳: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研究三、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体验经济的兴起,在诸多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逐步由分立走向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相互促进、互动发展。

1.产业间的关联性以及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和交叉处,通过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促使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实际就是体验文化、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旅游者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较高的旅游形式,日益受到关注。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文化旅游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占40%,欧洲有超过50%的旅游活动都是由文化旅游拉动的,美国30%的国内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是被当地的某种艺术、文化遗产事件或是活动所吸引的。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旅游为重要载体,促进文化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则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

2.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是产业间的技术融合,通过技术的渗透融合,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活动环节,全部或部分渗透到另一产业中,相互交融,形成新型的产业[7]。

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中,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产业范围、运行模式、产品形态都在不断变化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创新必须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为依托,积极引进其他产业的相关技术,形成新型的旅游业态[8],实景演艺正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产品形态。2004年阳朔推出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舞台背景和灯光等进行创新改造,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成功运作的典范,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大型实景演出的热潮。此后,云南的《印象?丽江》,杭州的《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泰安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河南嵩山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等一批大制作、大规模的旅游演艺项目相继出现。以特色文化为主调的商业演艺与旅游资源结合,已经成为景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据统计,到“十一五”末,我国较大规模的实景演艺项目达600多个,演出达12万场次,受众近2亿人次。

3.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

随着政府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管制的逐步放松,业界开始用系统性的思维来认识旅游与文化的高度关联性,两大产业融合面临着良好的机遇。2009年9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同时特别提出,要从促进旅游发展的角度,鼓励对现有演艺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进入旅游演出市场,允许适度引进境外资本投资国内旅游演出市场。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出台,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加快推动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内外部需求的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些先行企业对各自产业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通过技术手段创新,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延伸到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最终形成涵盖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9],并衍生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旅游业。这不仅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走向模糊化的一种趋势,而且代表着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的体现。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效应分析

融合互动是产业集成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助于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成互生共赢的多重效应。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融合过程中,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文化旅游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获取资源的能力。

(一)产业融合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

1.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目前,我国的旅游开发大多停留在初级的观光层面,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或人文资源予以静态的展示,缺少吸引游客的文化内涵,导致重游率较低,景区在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游客人数迅速回落,产品生命周期较短。通过产业融合,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并使之与旅游资源和旅游经营结合起来,从而将静态的旅游文化转变成鲜活的文化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2.缓解旅游目的地淡旺季差距

从供给的角度看,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差异,给旅游地的经营管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而文化产业产品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发利用,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以桂林这个观光型旅游目的地为例,每年的3-10月为旺季,秋季则进入淡季,《印象?刘三姐》推出之后,陆续推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版本,而且针对漓江水流、水位的变化,设计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仅2009年就演出497场,观众达130万人次,收入逾2.6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桂林旅游的淡旺季差距[10]。

3.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较低,人均停留天数较短,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任重而道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提升旅游的层次,关键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只有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才能改变游客疲于奔命的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从而实现由门票经济向旅游目的地建设转变,增强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

泰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但长期以来只能以山引人,却无法以城留人,“半日游”现象严重。近年来,泰安市通过发掘、整合当地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出一系列文化产业精品,如大型科幻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盘活了“大泰山”文化旅游资源;“花样年华”景区,让泰山文化融进碧野;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充分展示了泰山文化独特价值和精深内涵,2010年共接待游客13.1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884万元。此外,还催生出民俗文化、科技创意、水浒文化、蟋蟀产业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拉长了泰安旅游的产业链,泰安旅游初步实现由“依赖泰山”向“依靠泰山、多点联动”转变,由单一旅游发展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转变,泰山旅游“留不住人”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泰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051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和29.98%。

(二)产业融合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1.旅游产业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文化固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但实践证明,旅游产业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旅游产业,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发掘和传承,而且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和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一方面,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文化,促进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融合,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游客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对本地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带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

2.旅游产业扩大文化产业市场空间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规模巨大的客源市场保证,仅靠本地的市场是难以支撑的,而旅游者中很大一部分有文化消费的需求,这在客观上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受众。近年来,国内演艺市场的一大亮点是新兴的旅游市场,如上海精心打造的大型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整合杂技、舞蹈、魔术以及灯光、创意于一体,已经成为沪上经典旅游项目。而且,利用旅行社的销售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和收入,极大地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同时,在融合过程中,形成文化经营和管理机制,使文化产业逐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化,最终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5年,国内旅游者达33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达6630万人次,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将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途径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两者的融合发展,促进双方利益最大化,需要在创新理念、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人才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

1.创新引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如果没有创新,各个产业墨守各自的产业边界和规制,产业就无法跨界延伸和发展,也就无所谓产业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开放力度,把加快融合发展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积极探索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2.政府主导推动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融合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合作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在中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主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全面梳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科学指导。

公平、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间还存在一定的行业规制壁垒,旅游文化的管理与运作中,各管一行、各行其道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利于彼此的融合。因此,有必要按照产业融合的思路重建规制,消除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3.市场导向带动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政绩工程导向和不合理的政府干预,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各地要根据旅游资源赋存和文化底蕴,研究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需求,在“文化”与“旅游”双核驱动下,发现产业融合契机和融合点,寻找适合本地的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发展模式,形成多渠道的产业融合道路。

其次,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文化和旅游之间“灵魂和载体”的关系,进一步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在优质项目带动下,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进而转化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鼓励以资本为纽带的文化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形成较完整的旅游文化产业链。目前,以宋城集团和华侨城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演艺企业既拥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能力、又拥有剧场终端,横跨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开发模式。2010年12月,宋城股份在深圳上市,标志着“旅游+演艺”的宋城模式正在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

第四,创新营销方式,通过节庆会展、影视促销、主题推介、网络促销等方式,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4.人才保障产业融合

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建立文化旅游人才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重点将营销策划、项目规划、节庆组织等纳入每年人才队伍培训内容,着力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宽视野、有创新的文化旅游人才。

六、结语

在这个解构与重构盛行的年代,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产业,在融合发展中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改变了产业传统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拉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从“部门经济”到“产业联动”的转变,并从根本上推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13-19.

[2][日]植草益,等.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5.

[3]GReenSteinS,KHannat.Competingintheageofdigitalonvergence[J].Boston,1997:201-226.

[4]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锁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

[5]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4):6-10.

[6]徐虹,范青.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J].旅游科学,2008(4):1-5.

[7]麻学峰.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678-681.

[8]李美云.论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J].旅游学刊,2008(1):56-62.

交通旅游融合篇5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资源;比较;合作

一、琼澳两地旅游业的基本状况

海南素有“南海明珠”之称。它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年无冬,全年呈现高温、多雨、湿润的特点。2001—2009年海南省累计接待游客总数为1.43亿人次,其中累计接待海外游客(包括港澳台地区)为478.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61.72亿美元。2009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250.33万人次,比2001年翻了一倍;其中,接待海外游客55.15万人次,是2001年的1.21倍;接待国内游客2195.18万人次,是2001年的2.03倍。2009年海南省全省旅游收入为211.72亿元,是2001年的2.41倍,占2009年gdp的12.86%①。

澳门有着“东方蒙地卡罗”的美誉。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自然景观优美,极富热带海滨风韵。2001—2009年澳门累计接待游客总数为1.63亿人次,其中累计接待海外游客(包括澳台地区)为803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23.38亿美元。www.133229.com2009年接待的游客总人数2175.28万人次,是2001年的2.12倍;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076.76万人次,是2001年的1.48倍;接待中国大陆游客是1098.52万人次,是2001年的3.66倍。2009年澳门旅游收入为44.03亿美元,是2001年的2.48倍,占2009年gdp的20.53%②。

二、琼澳两地旅游资源的比较

(一)海南旅游资源的概况

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旅游资源,为其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热带温泉、文化古迹及珍稀动物等为一体,拥有一批高品位的景区景点。目前,海南省旅游产业已突破单一的观光产品结构,开始向度假休闲与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方面拓展,其中度假旅游、生态旅游、高尔夫旅游、会展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丰富。此外,自驾游、探奇旅游、婚庆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尤其是独具特色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已初具规模,在国内独树一帜。现已建成亚龙湾国家度假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博鳌旅游区、七仙岭温泉度假休闲区等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档次较高的精品旅游景区与度假区。同时,海南省还拥有一批大型旅游在建项目,如三亚海棠湾、陵水香水湾、万宁神州半岛、文昌航天主题公园、海口美丽沙、澄迈盈滨半岛等,这些都使得海南度假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一年四季游客不断[1]。

(二)澳门旅游资源的概况

澳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它是集秀丽风景、文化风情、中西美食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城市。澳门面积虽小,但各类资源齐全,如卢廉若公园、宋玉生纪念公园、艺术公园等各具风格的公园;“三大古刹”之称的妈阁庙、观音堂及莲峰庙;别具本地特色的阿婆井、富有南欧特色的临时市政局大楼、著名古迹之一的大三巴牌坊及东望洋灯塔等。近年来,澳门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兴建了新的旅游景点与文化设施,如郊野公园、黑沙公园、竹湾公园、澳门博物馆、澳门文化中心、会议展览中心的建造,阿婆井的重修、路环石排湾公园计划,还推出了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国际烟花汇演、龙舟赛、车赛等文化活动。同时,澳门政府相关部门还经常举办“澳门旅游”等宣传活动,介绍澳门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澳门旅游,促进澳门的旅游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

三、琼澳两地旅游业发展指标的比较

(一)琼澳两地旅游业经济收入差异比较

1.琼澳两地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的比较

由表1可知,2005—2009年海南省旅游收入增长较快,2009年旅游收入是2005年的2.03倍,但期间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不大。与海南相比,澳门旅游收入及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均远高于海南同期水平。此外,澳门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澳门旅游收入受到明显影响;而海南旅游总收入及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均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仍有小幅增长。

2.琼澳两地人均旅游收入的比较

从表2可看出,2005—2009年海南人均旅游收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184.8美元增至358.68美元,几乎翻了一倍。与海南相比,澳门人均旅游收入从7344.62美元增至8120.62美元,仅增长了0.11倍。其中,2005年琼澳两地人均旅游收入间的差距是最大,达39.82倍,此后,两者之间的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此外海南人均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澳门人均旅游收入经历了2005—2007年3年的逐年增加以及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2年的逐年下降。

(二)琼澳两地旅游业游客与东道主关系差异比较

从表3可发现以下差异:一是从接待游客的绝对数上,琼澳两地差异不大,但海南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澳门2007年后开始不断下降。海南历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均达到千万人次,从2005年的1516.47万至2009年的2250.33万;澳门除2005(1871.12万)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在2000万以下,其他年份均在2000万以上,2007年达到顶峰为2700.3万,但其后开始不断下降,至2009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2175.28万。二是从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率上,海南历年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率都为正值,相比之下,澳门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率波动剧烈,2008年与2009年曾出现负增长率。三是从游客的境内外分布上,琼澳两地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海南历年游客总人数中有大约96%的游客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是其主要的客源市场;而澳门只有50%左右的游客来自中国大陆,另外50%的游客主要来自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境外游客数量对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四是从旅游密度数值上,琼澳两岛差异甚远。海南历年旅游密度均在2左右,最高达到2.605,而澳门历年旅游密度均大于30,2007年更高达50.18。

(三)琼澳两地旅游业旅游接待设施完善程度差异比较

1.琼澳两地旅游设施的纵向比较

从表4中可看出,2004—2008年海南旅游设施——酒店的数量逐年递增,2004年酒店数为326家,床位数为83438张,2008年两者分别达到440家、16973张,其增幅分别为35%、40%。五年内海南旅游设施发展迅速,床铺密度从2.36增至3.31。

从表4中可看出,澳门旅游设施发展相对缓慢,2004—2008年5年间,基本以5家酒店的趋势逐年递增.这说明澳门旅游酒店方面发展可能已趋于饱和。同时,澳门旅游床位数的增加速度也相对较慢,但由于澳门土地资源比较稀缺,其床位密度增长率非常高,从2004年的676.04增至2008年的1663.18,增长了一倍多。

2.琼澳两地旅游设施的横向比较

从表4中可看出,在旅游酒店数量方面,琼澳两地差别巨大。如2008年琼澳两地旅游酒店数分别为116973家、48565家,相差2.4倍。然而从床位密度上来看,历年澳门的旅游床位密度均保持在海南的200倍以上,这可能是由于澳门的土地面积仅有海南的千分之几,而澳门的旅游床位数却平均达到海南的1/3左右。同时这也说明海南发展旅游设施的潜力十分巨大,而澳门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可能会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

(四)琼澳两地旅游业旅游交通便利程度差异比较

1.琼澳两地旅游业客运量与周转量的比较

从表5中可看出,由于陆地面积及大陆游客准入澳门手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所有交通工具客流量中,海南都具备较大优势。2004-2008年5年间,海南在公路、民航、水运3个领域的客流量都存在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公路客流量的增长率分别为4.49%、8.7%,8.4%、10.2%;民航客流量的增长率分别为20.1%、23.5%、15.7%、44.1%,以08年的增长尤为明显;水运客流量的增长率分别为13.9%、62.8%、9.23%、32.02%。这说明近几年来,海南对旅游业交通的发展相当重视。2004-2008年5年间,澳门入境公路、民航客流变化均不大,这可能是受澳门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广东与澳门的陆路公路的流量限制了澳门公路客流量,而澳门特区内交通方式以的士、旅游大巴为主。由表5可见,在民航领域方面,海南相对澳门的优势较少,但随着时间推移,相对优势逐渐增大,由此可见海南在积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不断发展交通工具多样性以吸引全世界游客的到来,同样,澳门作为全球重要的飞机中转及货物集散地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琼澳两地应加强交流,以促进互利共存。

2.琼澳两地旅游业交通线长度的比较

海南以其特有的地理条件,拥有的旅游交通手段主要有汽车轮渡、火车轮渡、客运轮渡、民航。从表6中可看出,2005—2006年海南公路里程递减,这主要是因为海南以提高公路行车质量为主,废除了大量地表破损的路面,转而修建高速公路。直至2010年,海南公路通车里程首次突破20000公里,由此可见海南政府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相比之下,2004—2008年5年间,澳门的公路通车里程及水运航道里程保持稳定,虽然在绝对数上与海南相差甚远,但澳门在自身区域面积远低于海南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水运航道优势发掘水域景点,并在这方面一直走世界前沿。民用航线方面,作为世界主要旅客目的地及中转站,澳门的航空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相比之下,海南旅游在民用航线上存在巨大缺失,两地间的差距还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

四、促进琼澳两地旅游业发展与合作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发现,虽然琼澳两地旅游发展各具特色、各有其优势,但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五点对策建议。

(一)琼澳两地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长期以来,澳门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作为地处亚洲中心、北联“泛珠三角”和港澳台、南比邻东南亚、有着良好的区域合作平台的岛屿城市,应借鉴澳门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一是海南应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充分利用“9+2”泛珠三角合作论坛、“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的平台,与境内外优质旅游精品城市进行跨地域合作,相互开放市场、消除障碍、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双赢。比如与“购物天堂”香港、广深珠琼“商务游“等开展合作,能够让境外游客在一次旅游中获得集文化、经济、休闲娱乐等多重体验。二是应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旅游合作。通过充分借鉴日本国际旅游合作的经验,加强与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合作。通过签署《海南圣彼得堡旅游领域合作计划》、《海南柏林旅游合作备忘录》,举办海南纽约观光交流活动等合作形式,加强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不断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二)借鉴澳门经验,扩大海南对外开放,提升海南岛旅游负荷能力

海南的客源市场主要是依靠繁荣的境内旅游市场,而忽略了庞大的境外旅游市场。海南旅游产品欠国际化,难以满足境外游客的需求。而澳门旅游与海南刚好相反,澳门旅游业50%左右依靠外国游客,因此双方需要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共进。海南应加快旅游国际化改造,如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应以国际化理念保护与开发;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应以国际化标准提升与完善,加强公众文明教育、旅游意识教育以及包括外语在内的基本素质培训,促进社会文化环境的国际化;在餐饮方面,应多挖掘、开发海南特色餐饮、菜肴、小吃、饮品、果蔬等品种,促进形成海南旅游餐饮品牌,并结合旅游区、度假区、休闲城镇的建设,打造以餐饮为主题的特色街区等[2];在住宿方面,应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档次度假酒店群以及一批风格各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滨海、山区、温泉旅游酒店,借助“大景区+风情小镇”的旅游开发模式打造一批度假公寓、青年旅馆、休闲庄园、乡镇民宿等住宿形态;交通方面,应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开发“交通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方面应建立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业态,如南海旅游、常居型旅游,深化和扩展“香港+海南”、“商务购物+海岛度假”的旅游合作模式及以大的度假区、景区带动小的旅游风情小镇建设的“大区小镇”旅游新业态;购物方面,应建设与完善旅游购物地点,做到旅游购物免税店、旅游商业区、风情购物街、特色店和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的旅游购物店等配套;在娱乐方面,应发掘、整合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历史、艺术和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发展健康、休闲、多元化的旅游娱乐形式,开发海南省地方特色旅游娱乐产品,创造国际化文化氛围等[3]。

(三)积极挖掘市场,拓展琼澳两地旅游促销活动

由于琼澳两地互通游客份额均比较低,琼澳两地间应加强旅游促销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吸引对方前来旅游。两地政府相关部门及旅行社、酒店等需要通力合作,积极对外推广各自的旅游特色。利用国际互联网络,介绍琼澳两地旅游最新情况,主动打入国际旅游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活动,提高琼澳两地在世界旅游界的知名度。同时,建立完善的促销网络,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及潜在市场实施不同的促销策略,为游客提供各类咨询服务。

(四)大力发展旅游交通基础设施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看出虽然海南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努力众所周知,但与澳门相比,在对交通设施的投入比例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提出以下两条建议:一是大力建设海南环岛铁路,在原有粤海铁路干线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干线,将岛内铁路干线贯通衔接,根据科学合理的客流配额,使岛内环形铁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真正实现游客利益最大化;修建涵盖各主要旅游点的捷运(地铁)系统。考虑到澳门市区楼宇非常密集、城市景观、路面交通等客观因素,澳门轨道捷运系统应采取地下及架空结合的方案,其中大部分线路及车站以地下为主,“环岛线”北端线路及“澳凼线”小部分则采取架空轨道,这样才最符合澳门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二是全面提高道路交通网络信息的快速流动。在原有的安全系数上加大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进一步改造现有公路网,修整路面设施,保证路面安全性和畅通性[4]。(五)加大金融对海南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鉴于旅游产业的高度综合性,稀缺的金融资源必须有重点地进行投入与支持。当前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应有所调整:控制城市酒店建设,重点扶持滨海、山地、温泉、度假酒店等。应根据市场要求建立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酒店体系。琼澳两地可以相互借鉴交流,以创新思维加大金融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由于财政投资主要用于旅游产业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所需资金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实现。一方面,应加大传统商业信贷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联结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适度参与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前期考察与后期开发的全过程,形成旅游信贷支持与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长效机制;二是对财政前期投入的国债资金旅游项目,相应的金融支持应及时跟进;三是随着全国旅游发展区域合作趋势的加快,金融支持也要探索新的区域合作方式,加速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流动,发展跨行、跨省、跨地区、跨境等信贷支持模式。另一方面,应积极利用债券市场产品,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结构最优化和融资成本最小化。积极尝试旅游资产证券化模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优化游客持卡消费环境[5]。

旅游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游客需要在旅游点进行二次消费,旅游消费中较大数额的交易大多采用持卡消费的形式。金融企业要深入旅游景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旅游消费特点,调整和优化网点结构布局,创新符合旅游服务特点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金融需求的同时促进银行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各金融机构应及时引导一体化旅游金融服务。通过金融与旅游的跨行业合作提升双方业务创新能力,实现旅游产业与金融业的共盈模式[6]。

(六)加强财政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

社会保障与教育科学支出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努力提高社会文教支出比例,尤其是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一方面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人才进驻海南与澳门,以共同推动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较高的教育与科学支出有利于培养本地人才,为琼澳两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输送必要的人力资本。

(七)琼澳两地互相借鉴旅游业发展路线,实现互利共赢

澳门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产业的超群发展,其劣势在于旅游景点太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不足;而海南恰恰相反,长期以来宣传的都是海南的自然美、原生态,而忽略了海南作为一个年轻的岛屿的现代化美感。也就是说,其旅游业发展路线太过淳朴,在旅游城市现代化基础配套上明显不足,如步行街、银行数量、高档消费场所等,然而这些缺失都有可能成为许多旅客放弃来海南旅游的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可以从结合琼澳旅游发展路线来考虑,打包销售“琼澳旅游路线”,以澳门的现代化突出海南的淳朴美,以海南的自然风光反射出澳门的繁荣景观,最终吸引更多的旅客[7]。

参考文献:

[1]杨其元.海南省旅游业发展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8(10).

[2]余中元.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5).

[3]王珏.海南旅游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09(9).

[4]陈太玉,辉瑞武.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时代金融,2009(10).

[5]张向前.澳门旅游业现状及展望[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3).

交通旅游融合篇6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交通旅游融合篇7

(一)“产业融合”提出的背景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而学术界对此的广泛关注和研讨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数字技术革命而引发的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1978年,美国学者尼古路庞特(negre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指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和信息技术三个产业部门融合的绿皮书,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此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纷纷发表了关于产业融合的报告,讨论了这一融合趋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变革及相应的管制政策。

(二)“产业融合”的定义

由于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因此,关于产业融合的含义也多是从此视角来揭示的。对于产业融合的定义,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答案。美国学者格里斯坦和卡恩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的定义,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个角度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在《产业组织论》书中认为产业融合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而我国学者厉无畏的认识得到普遍认可,他指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最先出现在信息产业,此后蔓延至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服务业等其他领域。服务业不仅进行着内部各行业的融合,而且与农业和制造业也进行着融合。服务业在第一、二产业增值中的作用凸显,形成了跨行业、高知识密度、高投入、高回报的现代服务业。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化领域,但是从产业融合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来看,产业融合并非信息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级化发展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展现出来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不过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才使产业融合现象出现得更加频繁,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产业发展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领域来定义产业融合,如麦霍特纳认为:“两个或多个以前各自独立的产业,当它们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时,即发生了融合。”林德更是指出:“融合无处不在,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任何旅游活动过程及内容无一不以文化为内容,并与文化密切联系和接触,以至于有旅游就必然有文化,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就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旅游发展过程就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因此。近年来,文化旅游作为各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文化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对文化旅游的定义,国外的学者认为,广义上讲,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麦金托什(mcintosh,1986)以及世界旅游组织(1985)均提出过这种观点。狭义上讲,文化旅游是一种对“异质”事物的瞬间消费,经常是比较异常的“那一个”。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者是一些有浓厚怀旧情绪的人,对于异常的“那一个”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旅游者迥异于那些芸芸大众旅游者,瓦伦史密斯(2002)的观点属于这一类。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

国内学者的观点有以下几种表述:(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

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马波,1998);(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郭丽华,1999);(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于岚,2000);(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蒙吉军、崔风军,2001);(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张国洪,2001)。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机制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既是旅游的最初动机,又是旅游的最终目的。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品位。旅游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潜力。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传承,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和运作边界及相应的市场边界,但旅游行业中那些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中那些主要生产供旅游者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产品的企业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实际上这是该类经济产业的两种不同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只是由于历史遗留和传统划分方法等原因使它们隶属于不同的旅游部门、文化部门或其他部门而已,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当今,两者之间就更难分彼此。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相互关联,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是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支持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有效加强二者的融合力度,以形成互动双赢的发展局面,为充分挖掘出两大产业的潜力并通过整合创新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对思想理念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创新。

(一)创新管理思想观念引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产业融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机制下的大产业发展道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政府引导是出发点,企业是实施主体,市场化运作是手段,资源挖掘和整合是主要方法,发展大产业是最终目标。

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地方法规体系,实行与两大产业政策相衔接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要在已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旅游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制定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旅游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科学指导。同时要制定共同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加强在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作用。

(二)拓宽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有效加强二者的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模式,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一是项目带动型,即开发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旅游项目,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旅游市场繁荣。二是综合发展型,即政府牵头,兼顾区域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需求,统筹规划,综合发展;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区域内各项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大产业”、“大发展”的局面。三是品牌带动型,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有目共睹,要实现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就需要创建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品牌,实现品牌与资源互享,搭建旅游与文化产业之间协作发展的桥梁。四是企业驱动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市场运作主体都是企业,企业运作可以把各项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以组建国有控股跨行业的龙头骨干型企业,对区域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开发,同时培育一大批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完善整个产业链。五是管理创新型。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作由过去的松散走向协同,既是一次产业发展创新,也是一次管理模式创新,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实施运作,区域加强协作,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交通旅游融合篇8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金融支持

文化旅游产业是国家大力引导发展的新型产业,这一产业能够因地置宜的调动区域经济的优势资源,具有产业创新与产业融合的重要特点,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通过现代金融要素的渗透来带动和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金融如何在赣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总指挥”作用,是赣州产业与金融资源优化的机遇与挑战。

一、金融支持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取向

文化旅游企业是以轻资产运行的新型企业,它体现的是丰富的地域资源和特色的地缘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针对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用好有限的金融资源发展最大的社会效益。

1、构建红色-绿色-古色-客家-娱乐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

合理设计文化旅游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是金融跟进的前提条件,要按照“培育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的发

[HJ25mm]

展思路,推动赣州旅游逐步由“接待事业型”转向“产业经济型”,形成“红色、绿色、古色、休闲、会务、商品”等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总体将布局六大文化旅游产业:一是以瑞金、兴国为中心,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二是以自然生态为依托,打造“绿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三是以客家、宋城为载体,打造成“古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四是整合旅游产品结构,打造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五是以商务会议为驱动,打造会务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六是以土特产品为传播,打造商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2、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比较。根据赣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赣州市现有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包装,打造红色旅游、江南宋城旅游、客家风情旅游、生态旅游和堪舆宗教文化旅游五个产业集群,形成集“红色-古色-绿色”三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体系。从纵向比较赣州绿色与古色文化旅游资源与周边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相比大同小异,丹霞地貌以及生态旅游资源与粤北地区出现同质,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则与福建、广东等地出现同质,要打出赣州品牌有一定难度。而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很高知名度,是赣州目前唯一具有相对垄断性和独特性的旅游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旅游局把近几年的旅游发展主题定为“红色旅游”,并制定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规划于2010年前在全国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都有赣州所属的县、市名列其中,这必将给赣州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二是革命史上的诸多“第一”赋予了赣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在这里,发动了中国共产党策动并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宁都起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订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宪法、第一部婚姻法、第一面国旗、第一个国微;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兵工厂;更迈出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

3、优先支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赣州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是赣州当前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在诸多“第一”的光环下,可成为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突破口。但是,据研究,要将瑞金、于都、兴国、宁都、会昌、石城打造成一个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大概需要投入186亿元,单纯靠市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一是政府主导成立“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基金”,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二是引导大型银行给予信贷支持,适当给予信贷政策倾斜;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优秀经营商对赣州市红色旅游文化产业进行综合开发。这样才能推动赣州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朝系统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并最终形成赣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带动赣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崛起和发展。

二、金融支持文化旅游发展的工具与手段

随着赣州市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深入,金融支持文化旅游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也日益专业化、多样化和灵活化。

1、加强窗口指导,合理引导信贷资金向旅游产业倾斜

紧紧抓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加大“窗口指导”的力度,合理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投向,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为赣州旅游产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赣州“三色”旅游的发展特色,制定明确的货币信贷指导意见,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信贷资金向“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产业倾斜。二是建立窗口指导工作的奖惩机制,对大力支持“三色”旅游产业的金融机构给予激励,对拒不执行窗口指导意见的,要予以相应的惩罚。三是充分利用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银企联席会、贷款项目推介洽谈会等形式,传达支持“三色”旅游的指导意图,督促赣州市政府部门完善旅游产业管理相关措施,提升窗口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2、增强信贷支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

根据赣州市政府对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在支持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双赢”格局。一是支持核心景点旅游龙头企业,根据规划,重点支持陡水湖陡水湖周边旅游及配套资源,以及支持瑞金创建部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加快其建设步伐,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局面,促进赣州“三色”旅游景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内新增3个4a景区的目标;二是支持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主要是要加强对赣州机场走廊改造、鹰瑞高速、厦蓉高速等公路建设、赣韶铁路等项目,从根本上改善赣州市交通状况,对加快旅游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三是支持旅游酒店,严格掌握饭店的星级和规模标准,根据政府规划,重点支持四星级及以上大型饭店的建设。四是支持旅游产业链发展,重点支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等旅游相关行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争取把赣州建成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的生产、研发、集散基地。

3、争取直接融资,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支持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企业上市。要紧紧抓住创业板推出的契机,以资本和品牌为纽带,整合赣州市宋城古色――陡水湖绿色――瑞金红色等精品旅游路线,实现成长性好的优秀旅游企业及项目的强强联合,再对其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创造条件上市,争取2年内有1家旅游企业向国家证监会申报材料,并通过初审。二是发行旅游债券。为满足赣州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赣州市政府应积极发行区域旅游债券,有条件的核心优质旅游企业也要积极利用债券市场产品,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结构最优化和融资成本最小化。三是Bot项目融资。根据旅游项目建设前期投资大,一旦建成现金流回收较为稳定的特点,非常适合Bot项目融资,具体做法是:赣州市政府通过签订特许协议,把目前在建的“三色”旅游的重大项目,交给私人资本或商业资本,在建成此项目后的协议期内,投资方通过经营该项目收回投资、运营、维修费用和一些合理的服务费及租金等其他费用,并取得利润,在协议期满后,投资方将项目无偿转让给政府。通过运用Bot融资,可以减少赣州市政府的财政负担,避免政府债务风险,同时可以提高“三色”旅游项目建设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4、拓展融资渠道,多角度为旅游产业融通资金

一是积极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采取市场化手段,实行有限合伙制、股份制等形式,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将民间借贷资金集中起来用于“三色”旅游投资。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信贷支持。以红色旅游为支持重点,优先考虑瑞金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建设项目,建立承贷承还机制,并按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资金并监督使用,确保项目真正发挥效益。三是适时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可以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向优势资源汇聚。从历史经验看,其运作方式多种多样,结合赣州实际,比较可行的就是以赣州市财司出资,形成启动资金,然后在旅游景点的收入中或旅游者的消费中提取一定金额,用于陡水湖、瑞金风景区等旅游设施的建设,或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扶持本地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金融支持文化旅游发展的服务功能

文化旅游产业,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配套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就是其中重要体系之一。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因此,要想挖掘和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市场,就必须建立起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

1、逐步推进金融电子化。金融业的电子化与现代化程度,决定了旅游者是否能够通过现代化的金融手段,快捷方便的支付其旅游费用。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实现了“一卡在手,可以走遍天下”的金融电子化。虽然我们近几年在金融电子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没有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特别是信用卡存在“卡出多门”的问题,这对于持卡旅游者来讲,还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因此,为了给游客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银行机构在加大网点设置密度的同时,还要加大景区atm机和poS机的布放力度,加速推进赣州市金融电子化进程,实现金融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步辉煌。

2、推进金融国际化。一个国家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和参与国际金融业运营的程度,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赣州市文化旅游产业想要发展成为中外皆知的品牌旅游产品,就必须有一个国际化的金融服务环境。我们要加大外币的自由汇兑,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这就要求我们金融业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如加双币atm机和双币poS机的布放力度,或者在景区设立适量的本外币业务金融机构网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推进金融国际化。

3、发展旅游保险业。随着赣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数规模呈逐年增大趋势,旅游环节中的灾害、意外事故、法律风险和违约责任等风险也日益突出,但是赣州市旅游保险业仍维持在尚待开发阶段,存在旅游保险品种少且缺乏特色、旅游保险事故处理缓慢等问题。为此,建议针对赣州市旅游特色,建立“旅保合作”工作交流和信息共享、核心景区旅游保险“联合共保”、旅游纠纷调解和旅游保险快速处理等机制,设计合理的旅游保险产品,开展旅游行业联合共保业务,通过对旅游核心景区保险实行统一管理和服务,维护旅游保险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及时有效地处理景区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交通旅游融合篇9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内的不同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和交叉,为这两大产业最终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将产业融合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有效的利用,可以有效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互动机制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成为时下流行的一大重点研究项目。因为这两大产业的互动和整合从根本上推动着旅游和文化繁荣发展,同时,对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我国之所以文化资源丰厚,是因为我国具有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和风俗民情等优势。因此,文化所凸显出的独特优势,为人们旅游带来了动机和目的。相应地,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载体,为人们对文化的吸收和了解提供了交流和深化的平台,同时,通过旅游文化产品可以将文化产业推向世界化。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产业逐渐呈现出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使得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且富有活力;而旅游作为文化资源的开发者,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且富有品味。因此,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机制,对将来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作用。虽然旅游和文化产业对各自的资源开发和利用都划定了界限,使得有关部门都按照自身的属性进行发展。然而由于历史遗留和传统划分方法等原因,使得旅游行业中存在着一些本质应属于文化产业,但却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与此同时,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中也生存着一些发挥着旅游作用的生产企业。可见,在行业渗透和学科交叉的当今社会,两者之间彼此难分,使得原本隶属各自不同界限的部门将旅游和文化元素合二为一。虽然在实际上二者各自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即文化是经济产业的属性,而旅游是经济产业的功能,但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当下,两者却具有相辅相成、互利共生的作用。因此,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互关联,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动的作用,使得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旅游产品对文化元素的融合,并适当开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讲,具有重要的影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互动机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可分割,使其为产业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二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共生互融主要体现在自身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例如,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而文化的优势则体现在内涵。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就会缺少活力。可见,只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为这两大产业的经济提高起到一定的影响。三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共进。由于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共进原则,因而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例如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文化还可以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来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从而给旅游者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可见,要有效利用文化对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的积极推动作用。然而,旅游同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旅游通过引致效应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从而实现了文化产业向着市场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总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互相依附、彼此生存,只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为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使得原本就处于模糊边界的两大产业,逐渐向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演变。而只有实现真正的产业融合,才能使文化在旅游业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从而推动着旅游产业向前发展,同时旅游在文化的提升和传播方面发挥自身价值,为其提供相应的载体和平台,从而实现彼此的互补共赢性。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而较易选择能满足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的文化产品。因此,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相应的融入了很多色彩。可见,在旅游产业植入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拓宽,而相应的旅游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来拓展市场空间。

二、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策略分析

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产业发展驱动下的产物。而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今市场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多样化,因此,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产业发展为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在制定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过程中,应时刻把握利用旅游业的发展来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原则,并坚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以及旅游文化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有关的体制机制,有效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就目前形势而言,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着领域不宽广和机制不到位等各种难题,从而使得产业融合发展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而,要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导班子,并对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加快推进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制定和完善规划体系。文化旅游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而且要对规划提出高质量、高标准和高起点的要求,从而使得产业融合发展走向世界和服务人民具有现实的意义。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要得到政策的扶持。产业融合部门应明确政策导向,并建立起政策扶持体系,对于国家和各级部门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资金应积极争取,从而切实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对于产业融合发展要宏观指导。例如,旅游局对旅游产品开发指导应注重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突出性;针对旅游景点所处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时,应注重增加文化内容对旅游业的丰富性;还可以指导旅游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第二,通过加快重点景区的建设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对于具有针对性文化元素的旅游景点,我们应坚持以原生态、原风俗、原文化、原居民的保护原则,并将其积极申报为国家重点景区。同时,通过对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使得旅游景点的特点得以展现和优势得以凸显,从而扩大旅游景点的影响力;不仅如此,通过加快景区配置设施的建设和游客中心以及星际饭店、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运用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构建健康绿道体系,将旅游景点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方向推动,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亲近大自然的需求,使得广大人们群众能够更深切、更直观的感受到产业融合发展所带来的神奇效果。第三,打造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活动品牌。对于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实行,我们应将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充分纳入旅游项目的推广计划,可以为充实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提供帮助,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旅游景点积极开展一系列与发扬文化相关的活动,从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响品牌;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和联系,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宣传形式进行旅游文化产品的促销,实现联动互动和互利共赢。第四,利用建设智能化景点来打造智慧旅游。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多的旅游产品,使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因此,要想把旅游业快速发展,就必须依靠作为文化产物的现代科技力量,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将旅游业所涉及的相关文化元素有效联系,并将其通过新媒体的形式直观的传播出去,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化服务,而且为旅游企业提供了高效的营销平台和广阔的客源市场,从而突出产业融合所带来的优化效果。第五,通过提升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魅力。在产业融合发展的今天,我们应高度重视对旅游业人才的优化。因为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的旅游审美和旅游感知,因此,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突破人才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限性。随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越来越突出,必将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契机。只有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才能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提供有利的条件。总而言之,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时展的需求,必将对产业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瑛,祁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5):36-37.

[2]舒小林,刘东强,齐培潇,等.中国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122-129.

[3]范红艳,薛宝琪.河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4):104-109.

[4]曲景慧.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动分析[J].生态经济,2016(9):129-134.

交通旅游融合篇10

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融合度;测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3-0055-07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在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更加重视生活品质的提升,如今人们的旅游需求层次已从以往的观光游览型转向参与体验和休闲度假型,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融合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产业融合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产品生产率和竞争力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1]。产业融合不仅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也是旅游业的形成基础和主要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企业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在追求效益最大的驱动、技术创新的推动和产业政策的促进下,通过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等融合发展,从而形成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随着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旅游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客观上为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相关文献回顾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在产业融合理念的引导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旅游业态,如农业旅游、工业遗产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房车、旅游地产和会展旅游等,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不断关注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旅游产业融合是我国学术界独创的概念,国外几乎没有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融合后所形成的具体业态的研究,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等,更缺乏针对旅游产业融合程度的定量测评的研究。国内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研究,衣莉芹[2]、樊小兰[3]、程锦等[4]分别对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笔者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类型、效应、动因、模式、路径上,对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主要是根据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实例而得出的,具有普适性的旅游产业融合策略较少;而关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定量研究大多基于产出关联的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旅游产业融合度(即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问题的定量测评研究更少,原因在于测算产业融合度客观上存在很多困难,如方法的选取、数据的搜集等。梁君和陈显军[5]依据2004~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数据,研究了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融合特征及其发展建议;严伟[6]通过设计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邀请专家打分,研究江苏和全国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并加以比较。

从2001年以来,学术界基本上一直在持续开展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定量研究,说明它已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研究视角以产业关联为主,以产业融合为辅;研究方法以投入产出法为主,个别学者运用贡献度测量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资料的来源主要依据投入产出表;研究的空间范围涉及全国、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新疆、重庆、甘肃、云南和乌鲁木齐等地方的旅游产业关联情况,其中部分学者结合旅游产业与某一具体产业的关联情况加以研究,如刘婕和谭华芳研究了旅游业与房地产的关联程度[7],王琪延和徐玲[8-9]分别研究了北京旅游业与农业、会展业的关联程度,梁君和陈显军[5]研究了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从学术界研究的具体对象来看,只有严伟,梁君和陈显军研究的对象定位在旅游产业融合度上。

从研读上述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抛开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不论是研究旅游产业关联度还是研究旅游产业融合度,工作量都大而复杂,普通学者难以掌握,推广性较差。由于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前提,学术界很多学者用旅游产业关联度替代了旅游产业融合度计算,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没有产业关联难以发生产业融合,关联与融合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能够突破产业边界形成新的业态,只有出现了新业态,才属于融合。然而,以关联度取代融合度有效应放大之嫌,无法在旅游产业关联度中准确分辨出关联成分与融合成分[6]。在研究旅游产业融合度的问题上,由于贡献度测量法的局限性,梁君和陈显军依据各方面资料仅研究了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度,学术界无法全面了解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严伟根据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旅游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邀请专家打分,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指出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处于低度融合阶段。融合度的测评结果由于受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设计的合理性与专家本人两方面的主观影响,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大,其结论难以客观反映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际程度。因此,寻找一种科学便捷的测评方法,降低测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性,让社会和学术界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实际的融合程度。这对于指导我们制定今后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评

(一)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评方法

正确测评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必须了解测评产业融合度的常见方法,选择科学实用的测评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测评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相关系数法、熵指数法、赫芬达尔指数法、贡献度测量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其具体涵义和特点如表1所示。

通过对以上五种旅游产业融合度测评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赫芬达尔指数法(HHi)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是五种方法中实用性最强的测评方法。然而,通过分析赫芬达尔指数法的内涵发现,其HHi值区间划分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在于:其区间临界值存在重叠现象,在0.84、0.68、0.52、0.36四个临界点发生重合,必然造成HHi值分组的混乱。另外,HHi值区间最初是针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层面的融合度测评而划分的,而旅游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不同,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是资源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几乎能够与所有的产业发生融合,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融合发展相对容易,在消费需求升级和高科技日新月异的作用下,不排除部分旅游企业的产业融合度达到或接近0.01-0.19的水平。有鉴于此,应将上述的HHi值分布区间加以调整,在保持五个分布区间的原则下,将原来HHi值的分布区间修正为0.01-0.20,0.21-0.40,0.41-0.60,0.61-0.80,0.81-1.00五个区间,区间值从小到大对应的融合度依次为:高度融合、中高度融合、中度融合、中低度融合和低度融合,本文将根据修正后的HHi值分布区间判断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

(二)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评

1.旅游企业样本的选择与融合度计算

旅游产业融合的主体是旅游企业,主要通过旅游企业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旅游上市公司通常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作为旅游产业内的代表性企业。旅游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基本能够反映出旅游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实际的融合发展程度。旅游产业融合度的测评一般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等层面,旅游产业属于交叉性产业,其赖以发展的技术支撑主要依赖于其他产业来提供。我国目前还尚未对旅游产业本身的专利进行专门的统计,从技术融合层面判断旅游产业融合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通过查询证券网站各旅游上市公司的数据信息发现,目前我国大陆主要的旅游上市公司有36家,由于各旅游上市公司的统计口径和信息详略的差异,造成产品融合的资料难以统计;而业务融合是市场融合的具体体现,如果说产品融合属于微观层面,业务融合则属于宏观层面,目前旅游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很多属于业务层面的数据,同时也有部分公司公布产品融合的数据,而采用信息统计口径一致的数据进行测算才能保证最终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根据赫芬达尔指数法计算公式,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对各旅游上市公司业务融合的数据资料进行适当归类、合并,较易解决。因此,从业务融合的层面判断我国旅游产业的整体融合程度相对容易实现。本文根据查询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得到了各旅游上市公司旅游业务融合程度的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数据资料,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旅游上市公司业务融合的HHi值,其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述表格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大东海和众信旅游业务融合度最低,而云南旅游的业务融合度最高,成为目前旅游业务融合度惟一达到高度融合的旅游上市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大东海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仅经营酒店餐饮和客房业务;众信旅游整体上经营的旅游业务也比较单一,主要经营出境游和商务会奖旅游两种旅游服务业务,旅游服务在总的销售收入中占到了99.99%的比重。而云南旅游经营业务种类多,主要包括酒店、旅游地产、景区、旅游交通运输、旅行社等业务,这五种业务不仅其销售收入占到了销售总收入的87.60%,而且业务结构总体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各类旅游业务结构相对均衡,导致旅游业务融合度在各旅游上市公司中最高。

2.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度分析

为了明确我国旅游产业的总体融合程度,根据表3中计算出来的HHi数值及修正的HHi值分布区间,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到各区间的旅游上市公司数量、产业融合度及各区间比例的分布,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旅游上市公司融合度的结构分布基本代表了我国旅游产业实际的融合发展情况,从融合度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融合度在中度以下的旅游企业比例为38.88%,而融合度在0.41-0.60区间所占的比例达到了41.67%,融合度在中等及中等以上的旅游上市公司已占到61.12%的比例,表明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处于中度融合阶段,呈现出向高度融合升级的趋势,说明了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总体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我国政府近些年在旅游产业融合上给予的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目前达到高度融合的旅游上市公司只有一家,中度以下的和中度及中高度的旅游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分别为38.88%、58.34%,这一测评结果充分说明了我们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还有较大的融合发展空间,而且还有实现高度融合的希望,其融合发展的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因此,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更多的旅游上市公司达到高度融合程度,发挥先进旅游企业的示范效应,进而推动更多的旅游企业提高融合度,最终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虽然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旅游产品会遵循产品生命周期这一客观规律,依次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为了尽量避免旅游产品进入衰退期,要在现有的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上,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就必须继续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这不仅能够持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而且便于实现资源共享,持续提高旅游企业的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上述对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分析,为了深入稳步推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今后可综合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宏观管理,营造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

我国旅游产业在产业融合理念的作用下发展很快,与我国各级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性的产业政策。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必然会涉及其他的经济部门,如果不及时调整原有的政策措施,就可能会对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和财政税收等金融政策,为旅游企业走融合之路提供便利,鼓励旅游企业进行跨行业跨产业经营,发展多种业务,实现范围经济,鼓励旅游企业战略联盟、混合兼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共同分享市场的收益,共同分担技术和市场开发方面的风险。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发挥它们在产业融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但也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市场垄断的出现,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另一方面完善带薪休假制度,调整节假日时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追求休闲放松的愿望更加迫切。目前制约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趋向于闲暇时间的不足问题,带薪假期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人们的休闲消费受到影响,旅游消费需求不足会影响到旅游企业创新产品的积极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鼓励技术创新,发挥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

从我国旅游产业取得的发展成效来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的作用。在技术创新的支撑下,旅游产品的类型更加丰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为陷入停滞状态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加速了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了其他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很多旅游新型产品的出现都已有效证明了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韶山润泽东方集团通过声光电技术及机械调度装置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创造的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塑造了旅游演艺这类新型旅游产品;浙江横店影视城利用现代高科技将网络游戏《大唐风云》与旅游景点的有机融合,创造了旅游动漫业新型产品,还有众人熟知的迪斯尼乐园等。旅游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携程网、同程网、途牛和艺龙等一批旅游在线服务商的出现。这些新型旅游产品的出现不但满足了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而且还提高了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客观上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都要务必重视旅游产业融合中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从实际行动上鼓励和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尽快将研发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旅游产业发展中去,为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技术平台。旅游企业也要注重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同时注重引进相关的先进技术创造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向旅游市场提供更多的新型旅游产品。

(三)改革旅游教育制度,培育复合型旅游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和个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就必须重视和发挥人才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前国家主席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和企业能否培育出具有多学科知识、多业务水平、具有融合发展观念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总体的教育效果来看,我国旅游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懂得相关的旅游理论,知识结构单一,业务能力缺乏,由于知识和能力的缺乏,就业困难,导致大量毕业生从事与旅游不相关的行业,背离了我国旅游教育的初衷,不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国家教育部门要对现有的不合理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要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动态调整旅游教育的培养模式,督促各类旅游高等院校及时改革教学计划,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着手,与社会需求接轨,多培养知识结构完善、创意思维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同时,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再教育培训,在国家先期培养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培养出专业性更强的人才,必要时与高等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实用技能型和创造性的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旅游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智力保障。

(四)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引导市场消费方向

新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融合的结果,消费者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然而,仅仅依靠消费者自动接受和扩散通常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新型产品的出现与消费者的接受存在时间上的偏差延缓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因此,旅游企业要加大市场策划和市场营销的力度,引导市场消费方向,主动克服旅游产业融合中需求层面的阻力,促进新型旅游产品市场销量的提高,推进旅游市场融合的进度。产业融合的本质就是产品创新,在市场营销中要注重运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意的手段以有效的方式将新型旅游产品主动推销到旅游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关键在于旅游企业要能够以恰如其当的方式将新型产品的顾客核心需求表达出来,激发顾客的消费欲望,调动顾客消费的积极性。欲达到这样的效果,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有效整合各种能够得到的营销资源,主动寻找和创造营销机会,将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加以宣传,将旅游是生活的一部分,爱旅游就是热爱生活的观念传递给消费者,帮助消费者认识旅游是调剂生活的剂。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市场消费动态,准确预测和把握旅游市场消费变化的趋势,及时地将新型技术运用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去,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新型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实用价值,以此刺激消费者,获得他们的认可,提高新型旅游产品的销量,促进消费市场的扩散。

(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一种创意性很强的产业,文化元素在旅游产业融合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特色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特色使然。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优势得天独厚,在发展旅游时占有很强的文化资本优势。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将是旅游产业中一种举足轻重的旅游类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10],以产权为中心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将旅游产业从过去的产业寻租向产权寻租转变,在产业的核心领域与关键部位培育自己的知识产权。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便于推动文化旅游在资源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中实现自由流通和交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资源的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强化文化产权意识,使文化旅游产业中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也要使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具有自身的技术标准,避免文化资本的流失,为文化旅游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如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经营范围集影视动漫、文化衍生品、主题公园的研发、设计与经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式的文化旅游企业,已成功塑造了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方特欢乐世界”科幻主题公园和“方特梦幻王国”文化主题公园两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不仅在国内的芜湖、泰安等地取得了不凡的发展成效,而且还将自主品牌“方特”授予伊朗,开创了中国旅游产业主动“走出去”的先河,成为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

(六)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企业是一个开放性的产业组织,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行为主体。各个旅游企业在保持自己独特优势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区域旅游企业之间以及跨区域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制定共同的发展战略,从战略高度推动各旅游企业共同发展,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整体竞争力;还要注意健全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各个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做好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业务结构组合最佳的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企业之间组建的合作组织,便于扩大发展规模,实现协同效应,降低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而推动旅游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在跨区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战略伙伴关系,使得旅游企业集团在快速占领区域外的旅游市场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旅游企业集团的产业规模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企业集团内的成员在资源占有上可以互通有无,可以将业务延伸到集团内的其他成员的市场中,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集团一体化发展。旅游企业集团内的成员间也便于实现管理模式,技术研发等层面的优势互补,从而使得分散在各个旅游企业中的优势得到组合,这样在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就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综合优势。

五、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旅游产业融合定量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度的研究更少。由于存在的种种原因,致使学术界对我国旅游产业整体融合程度缺乏正确的判断。本文在梳理与分析相关的旅游产业融合度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发现赫芬达尔指数法最为实用有效。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融合的行为主体,旅游上市公司是旅游企业的代表,选择我国目前36家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测评上述旅游企业的旅游产业融合情况,研究发现我国旅游产业目前主要处于中度融合阶段,呈现出向高级融合发展的趋势。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今后要综合采取以下六方面的对策:加强宏观管理,积极营造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技术创新,发挥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改革旅游教育制度,培育复合型旅游人才;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引导市场消费方向;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105-110.

[2]衣莉芹.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1):106-109.

[3]樊小兰.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枣庄学院学报,2011,28(5):93-97.

[4]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26(4):13-19.

[5]梁君,陈显军,杨霞.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28-32.

[6]严伟.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11):97-103.

[7]刘婕,谭华芳.旅游与房地产业的关联融合度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150-153.

[8]王琪延,徐玲.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J].旅游学刊,2013,28(8):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