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6:31

劳动实践策划篇1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实践策划篇2

一、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基地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切实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造福广大青少年、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各乡镇(区)、县直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展行动,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规划

素质教育基地是以实践教育为主,并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活动平台。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纳入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校外活动场所。在县城区,规划以原夹堤农校为中心,原西竺山中学刘家坝渔场学农基地、原围堤联校校址(机耕队)为劳动实践场所,县烈士陵园、帅孟奇同志陈列馆、县湿地保护区挂牌为特色教育场所,建设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素质教育基地。各乡镇中心学校原有的学农基地、校办农场要恢复。没有学农基地、校办农场的乡镇中心学校,要利用拆校并点后闲置校园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

三、采取优惠政策和有力措施,大力支持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

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事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大事。县教育局要统筹安排,建立精干的管理队伍,配备优质的师资力量。县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对县素质教育基地的投入力度。县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把县素质教育基地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并及时办理好教育部门使用原夹堤农校、原西竺山中学刘家坝渔场学农基地、原围堤联校校址(机耕队)等场所的各种手续。其他相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县素质教育基地的筹建和管理工作。各乡镇要积极支持属地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主动做好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办理及各种协调工作。

要采用多渠道筹措的办法解决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资金问题。要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个人出资参与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对引进社会资金建设的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方和投资方要依据教育引资的法规政策,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四、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一)科学设置教育活动项目。以普及推广、兴趣培养、体验实践、参与性强为原则,科学设置和更新教育活动项目,突出地方性、特色性、综合性,融德育、智育、国防教育等内容为一体。

劳动实践策划篇3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对象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准备工作(要详细)

六、时间安排表(看情况决定要不要)

七、宣传方式

八、活动流程(越详细越好)

十、资金预算

假如是比赛类活动加上奖项设计,评分标准,参赛要求

你好,有范文,你参考一下吧

勤工俭学献爱心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宗旨:

为了响应省劳动厅和省教育厅的号召,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我系在沐林公司的赞助下开展勤工俭学献爱心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要让同学们真正走入社会深入社会。

二、活动策划组:

总策划:梁主任

副策划:陈建刘益军孙勇

审核人:李智辉

负责人:数字自动化系学生会

三、活动方式:

1.首先在学生中宣传本次活动的宗旨,学生以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

参加者在本系同学中选拔。

参加者首先到办公室报名。

参加者需有一定的口才能力和较好的知识功底。

家教对象为初中生全部课程。

2.根据学生报名的情况再以传单的形式派工作人员到望城大街小巷宣传。

3.沐林公司以献爱心为宗旨,让美食遍布社会,爱心温暖人间。

4.本次活动经费开支由沐林公司独家赞助。

四、活动时间计划:

1.本次活动计划开展一至两个月(从9月20日起至11月20日截止)

2.9月20日至10月1日在学生中宣传并组织家教人员选拔。

3.10月2日至10月17日向社会进行宣传。

4.11月17日截止家教。

5.11月17日至11月20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五、活动人员安排:

1.沐林公司赞助由主席团和社会实践部负责。

2.活动策划由主席团和学习部负责。

3.活动审核由团总之负责。

4.活动通知由办公室负责。

5.活动传单由网络部和宣传部负责。

6.活动人员选拔由主席团,团总之及各部部长负责。

7.传单发放由各部门派一代表负责。

8.家教情况由生活部和体育部负责。

9.家教情况由生活部和体育部负责。

六、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以文艺节目的方式开展。我们将邀请院领导,系主任,沐林公司负责人员及相关家长参加。

勤工俭学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社会形式日新月异,人力资源是重中之重。当今社会对大学生们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量在校学生又迫切希望走向社会,在勤工俭学的同时,锻炼自己,服务社会!

二.活动意义

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我院勤工俭学的学生将拥有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工作平台。同时是他们从小事做起,为适应未来社会培养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活动时间

每周星期六或星期天以及法定节假日。

四.活动内容

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我院将选拔具有推销、促销(做广告,发放传单)、导购、礼仪服务、清洁工等的学生,并派遣至相应岗位配合工作。此过程我们会认真对待,尽最大可能把有责任心有经验且能吃苦耐劳的学生筛选出来,并监督其工作,真正起到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目的。

五.活动主办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六.工作安排

1.根据需要,院学生会实践与就业部面向全院招聘,通过严格面试,层层筛选,选拔出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切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组成服务团体。

2.与用人单位达成配合协议,并签定相应的合同。使双方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以双方主要负责人为法人代表和联系人。

3.工作时间一般定在节假日,如有可能,可在其他时段推荐勤工俭学学生。

4.每经过一个工作段,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工作记录,且考虑报酬问题。

5.参与勤工俭学的学生须统一由实践与就业部调度,必要时佩带工作证。

6.在校内外大力宣传,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增强社会影响力。

七.相关人员:

1.具体实施部门:实践与就业部

总调度:刘红(部长)

主要负责人:熊振伟、严月(副部长)

总策划:王伟(委员)

八.活动事宜

1.每个走上岗位的人,必须经过实践与就业部面试筛选,并登记其真实资料,确保工作人员的素质,确保其胜任工作岗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行为负责。

2.此勤工俭学活动,参考市场价格,保证工作人员获得相应报酬。

劳动实践策划篇4

一、创设活动,调动兴趣

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设计上创设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策划投资方案

“投资理财方式”的学习目的是了解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特点,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独立的理财能力,我采取了由学生策划投资方案的学习方式。以“假如我有三万元”为题,首先,向学生讲清教学目的及要求,4~6人为一组策划投资方案,以教材有关内容为指导,鼓励突破教材、突破课堂;其次,学生在看书学习的基础上分组商讨,策划投资方案;第三,各组代表讲述本组的投资方案,由学生组成的评委评价投资方案,选出三个最佳投资方案。

2.制作家庭年度消费计划

“丰富多彩的消费”应掌握的内容是:要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量入为出、理性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师就难点、学习目的及要求作了讲解后,学生依据自己家庭的收入、人口等实际情况制作自己家庭的年度消费计划。制作消费计划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也是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的过程。

3.研究讨论,积极探索

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设想在《劳动法》中,可能或学生认为应该对劳动者的哪些问题做出规定,为什么;如果你是立法者,你会怎样去规定。学生提了30多个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再让学生去看书,再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老师精讲重点问题及学生争论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4.编排、表演小品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中,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认真看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内容要求,限定时间,讨论分配角色,组织台词进行小品表演,小品的内容必须是涉及这节课内容的,并且要求各小组针对自己表演的小品,向其他组提出相应的问题。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既展示了自己,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增强了集体协调的能力。最后,再由教师提纲挈领,做一些概括和总结。

二、创设活动,自主学习

1.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学习,特别是在如研讨、策划投资方案、表演等互动式活动中学习,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带着问题学习,为解决问题学习,因而学习兴趣浓厚。

2.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又有现实的感兴趣的问题需解决,老师只给予启发、点拨、纠错、精讲,老师不再把教材的知识点强硬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吸收”,而是从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状态,其主体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3.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家庭年度消费计划”直接运用消费理论制定自己家的年度消费计划。劳动者如何维权、演讲、竞赛、小品表演等都要求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靠举例实现。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直接运用,为实践而学,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的实践能力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是重要的部分。创设活动使学生自主学习,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

劳动实践策划篇5

关键词“零工资”就业法律风险对策

“零工资”就业是指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零工资”约定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曲线就业”形式。《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收到有效问卷4903份)显示:约18%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时限最短一个月,最长为半年。[1]

一、“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出现可归根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压低了劳动力价格、大学生自我定位高工作难寻、区域选择不平衡东部人才扎堆、传统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等。

当然,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才是“零工资”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创利能力不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打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招牌,甚至将“工作经验”作为录用的必要条件,而毕业生刚出校门,少有机会获得“工作经验”。因此他们不得不采用“零工资”就业的方式,用汗水换取经验,以符合市场的要求。

不过,“零工资”就业现象存在一定合理性:

1、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零工资”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的就业压力,是毕业生面对严峻现实采取的“曲线救业”的措施。

2、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及时的运用,减少了很多“毕业即失业”、新兴劳动力资源闲置的现象。

3、就业者可以获得隐性收益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就业,这也是最重要的。

二、“零工资”就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在“零工资”就业是否合法的问题上,法律尚无明文表述,学界仍有分歧,有些学者基于契约自由的私法原则等推断出“零工资”就业合法,也有些学者基于其违反同工同酬的劳动法基本原则而予以否定。

我们认为,“零工资”就业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它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具有不确定性,用法律风险来对其进行表述似乎更为妥当。而厘清“零工资”就业法律风险的关键在于要明确:“零工资”就业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劳动法律关系是社会法关系还是私法关系?

(一)“零工资”就业法律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显然,《劳动合同法》界定劳动关系与否的标准是“用工”,即使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成立劳动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双方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它包含债权债务关系、人身权关系和物权关系三层关系。[2]在债权债务关系上,“零工资”就业者不享有劳动报酬请求权等权利;在人身权关系上,用人单位并未完全将“零工资”就业人员纳入到生产经营中,人身关系并不紧密;在物权关系上,用人单位单方面取得了“零工资”就业者的劳动力,而劳动者却没有取得劳动报酬的物权。用工关系不能等同于劳动关系,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勤工俭学、兼职、实习、帮工、学徒、承揽关系等也具有“用工”的形式,但人们一般不将其作为“劳动关系”来考虑。

在实践中,有一则案例[3]:2006年,某企业“零工资”招聘某毕业生。两月后,学生不幸滑倒、脚腕骨裂,花费5000多元,老板去看望并给予1000元营养补助。学生痊愈后要求公司报销,被拒后,找到劳仲委申请仲裁。老板拿出协议,以证明双方并非雇佣关系,但该协议被认定无效。公司除赔偿该学生医药费外,还要为其补交三个月社会保险。但在更多地方,“零工资”就业现象灰色的存在着,合法与否并不清晰。

(二)“零工资”就业协议中“零工资”约定的有效性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第二十条分别确立了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原则。那么,“零工资”就业的双方关于“零工资”的约定是否有效,即是否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同工同酬、最低工资的规定呢?

从双方法律地位来看,“零工资”就业关系是一种平权型法律关系,“零工资”的约定是否适用劳动法则取决于该关系是属于私法关系还是社会法关系。若“零工资”关系属于私法关系,则适用“意思自治”的原则,在私法领域“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双方达成的约定符合意思自治,应受法律保护。但若“零工资”关系属于社会法关系,从而要受国家意志的约束的话,“零工资”约定便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关于同工同酬、最低工资的强制性规定,此约定无效,用人单位仍承担相应义务,就出现了上文案例中的情况。

(三)“零工资”就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综上所述,“零工资”就业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两点:1、“零工资”就业关系是否属于劳动法律关系;2、劳动关系属于私法关系还是社会法关系。

如前所述,关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均有争议,尚未取得广泛共识,正是此种不确定性决定了“零工资”就业所潜伏的法律风险:若认定“零工资”就业法律关系为劳动关系,且属社会法关系,从而认定“零工资”协议违反劳动法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那么受益者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将承担法律风险的后果,不仅要支付劳动报酬,且需支付相应的劳动保险费、工伤医疗费用等,就如同上文的案例一样;相反,若认定“零工资”就业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属于私法关系,那么受益者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将承担法律风险的后果,一旦发生相类似于案例中的意外,将难以寻求法律保护,对劳工权益的保护不利,实践中恰恰是这种情况占多数,被报道的毕竟是少数。而无论何种结果,社会也因此承受风险,因为企业和劳工利益的失衡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对“零工资”法律关系和“零工资”约定的模棱两可的理解导致了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一,对企业、大学生和社会都存在风险。对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该作出明确的解释或者出台细则,以平衡相关的利益、降低风险。

三、其他国家(地区)毕业生就业政策借鉴

事实上,其他国家(地区)也存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这些国家(地区)都已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一)青年就业工程[4]

法国在1997年推出“青年就业计划”,在3年内向青年就业者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为每个岗位提供为期五年的80%的工资津贴。

英国在1998年启动“国家就业运动”,向青年就业者提供3种就业选择,包括:6个月全日制工作或者部分时间工作附带一天培训;在环保部门或者慈善机构工作6个月;进修当学徒6个月。如青年拒绝接受安排,将暂时取消其失业补助。

比利时政府为鼓励用人单位多招收青年就业者,规定长期雇用25岁以下的青年的企业免缴2/3社会保险费。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5]

在英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同企业保持联系;在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典,每个雇主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有一个顾问作为固定的联系人,每个顾问手中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求职者名单。

(三)团体培训计划[6]

在澳大利亚,政府也积极推行团体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初进市场的学生或学徒工,各团体培训组织承担雇主的责任,保证被培训者的雇佣、培训质量。该计划的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初次雇佣关系,促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及学徒的就业。而所需的经费也部分由澳大利亚政府补助。

(四)青年职场体验计划[7]

2008年,台湾地区推出“青年职场体验计划”以协助青年顺利实现与职场接轨。该计划由用人单位提供短期见习机会,政府补贴青年见习津贴,作为毕业青年从学校到职场的转衔机制,减少青年的摸索时间、培养其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各国(地区)的就业政策呈现如下特点:1、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共同推进;2、积极提供实习、培训机会,注重学校与职场的接轨;3、就业促进政策的多元性、系统性、持续性;4、政府的补助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零工资”就业的对策

对“零工资”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应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借鉴域外的有益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法律风险、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在此,我们谨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有所贡献:

(一)优惠政策鼓励招录毕业生

用人单位不肯录用应届毕业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工作经验。对此,政府可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其定向招录毕业生。例如,建立“就业储备基金”,发放给定向招录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作为职业培训的补贴;适当减免定向招录单位的一部分社会保险费,作为定向招录工作的激励机制。

(二)建立失业救济、就业鼓励、创业扶持的综合保障体系

登记失业后可以领到失业保障金,我们认为,单纯的发放失业保障金不符合比例原则,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应该建立失业救济、就业鼓励、创业扶持的综合保障体系,积极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创业。比如可以规定,登记失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自主创业的,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补贴。

(三)重视高校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法》第8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但不应流于形式,应重视与社会衔接。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可参与到“律师进社区”之类的活动,在校期间就跟随资深律师走访社区,为市民提供法律帮助,积累经验。

(四)加大“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优惠力度

其实有不少大学生愿意支援西部,但由于担心生活得不到保障,望而却步。针对这种现象,国家可加大“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优惠力度,为支援西部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中西部建设当中。

五、结语

当围绕“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分析时,人们容易忽视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前置性要求是否合法的问题。《劳动法》第68条、《职业培训法》第20条均规定了对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义务,但用人单位却通过提出“工作经验”的要求,将责任转嫁给了社会、毕业生。工作经验的前置性要求是否必须,是否是就业歧视,是否违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6]、[7]周俊宇.企业视角的“零工资”就业[n].大学生就业,2010-08-12.

[2]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常凯.学生可选“零工资”,企业不可“零支付”[J].新财经,2009,(2).

劳动实践策划篇6

 

2018年以来,劳财支部在基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以转观念、讲担当、强基础为工作重点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为契机,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各项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劳财支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强思想建设,深化理论学习

1、坚持集中学习制度。为进一步落实集中学习制度,劳财制订了《劳财支部2018年党建设学习计划》,围绕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党员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报告”等理论知识,上半年,支部组织理论学习3次,支部党员撰写了学习心得及学习笔记若干。

2、开展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根据基地党委的要求和部署,劳财支部用心响应、深入学习,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组织全员参与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知识竞赛。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1、加强劳财党支部建设。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把劳财支部打造成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推动铁路培训事业发展的坚强堡垒。一是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着力提高实践潜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三是着力强化职责意识,切实履行本岗位职责,有担当有作为;四是着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工作、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五是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做到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六是着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组织落实生活制度。一是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围绕学习和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学习,让支部党员在学习中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二是坚持开好组织生活会,根据基地党委安排部署,及时召开组织生活会,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整改措施,努力促进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三是坚持做好党务公开,公示党费使用情况,自觉理解党员群众的监督。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

1、按照基地党委的安排和部署,抓好两学一做常态化,紧紧围绕“转、讲、强、增”这一总体要求,“以推进培训基地真培真学真考”的主题,深入实习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全体党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贴合新党章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基地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把两学一做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中去。

2、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指导实践;二是认真上好廉正党课,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把劳财关键岗位打造成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三是落实廉洁自律制度,用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落实,严格遵守党员廉正自律规范。

3、丰富支部党日活动、团结队伍、促进党建。组织劳财支部党员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劳财支部党员积参与基地党委工会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每名党员都积极献计献策,五名党员提了十七条建议;参与集团组织的济西湿地健步行,让参与的党员不仅得到了身体的锻炼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四)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职责制,为党支部党建工作带给有力保障

按照基地党委部署认真开展了学习和党建工作,定期提报支部情况,按期进行支部班子改选,评选支部及基地先进党员,评选党代会代表,推选两委委员,开展三会一课质量年,全面落实了党支部各项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劳财支部责任清单,各个岗位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指导力度,职责目标和督促检查工作,狠抓工作目标、制度、职责、实效的落实,为基地党建工作开展带来有力保障。

表扬李娟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的深入开展;

2、在七月份组织支部党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3、加大劳财支部党员的学习力度;

4、抓好支部责任清单的整改与落实;

5、10月份开展庆祝祖国成立,歌颂伟大祖国69年成就,焕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劳动实践策划篇7

首先,发展人口文化恰逢良机。一方面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人口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猛增,为发展人口文化提供了契机。

第二,建设人口文化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基层文化产品匮乏且良莠不齐,人口文化理应走上前台,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广大育龄群众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

第三,建设人口文化是新形势下计生工作发展的需要。计划生育政策是刚性的,人口文化建设是一个柔化的工作措施,可使行政工作更具有人性化色彩,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和谐计生做出贡献。

第四,建设人口文化是创新工作方法的需要。新的形势下,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创新,内容和模式要创新,这个创新需要有一个好的载体,人口文化建设为其提供了一个好的机缘和载体。

第五,建设人口文化是提升计生宣传教育水平的需要。一方面实现了计生宣传教育跟大众文化的对接。另一方面建设人口文化,对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延伸和发展,拓宽了计生宣教工作领域并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建设人口文化要有所作为

新形势下,建设人口文化要有所作为,要为人口计生工作核心任务作贡献。

首先,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人口文化知识,宣传计生政策。借助于人口文化建设来打开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新局面,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其次,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对社会公众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一是关于人口数量问题。既要看到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看到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能因为人口规模对消费生产有价值,就贬低控制人口政策的作用。

二是关于人口政策问题。现在有人认为已经放开生二胎,其实这是误解,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再生育,是从第一个《条例》开始就有的内容,生育政策并没有变化。造成误解是我们简单宣传的结果,没有给群众讲明白。

三是关于人口性别比问题。现在人口出生性别比高,且是真性升高,但不能把性别比升高的矛头指向计划生育,这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要大力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制订有利于女孩的经济社会政策,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

四是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把老龄化归罪于计划生育,相反因为实行了计划生育,减小了少儿抚养比,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养老,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行计划生育对应付老龄化起到了好的作用。

劳动实践策划篇8

一、我国劳资关系现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目前,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将具体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第一,我国劳资关系现状。劳资关系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目前,劳资矛盾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我国劳资关系陷入发展困境。纵观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我国劳资关系呈现三种特征,一是劳动关系市场化已经基本形成,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但市场化调整尚不完善。二是劳资力量发展极端不平衡,劳动者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劳工权益受损、劳资矛盾加剧,劳动争议和劳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劳工意识、劳工阶层、集体劳资关系正在形成。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在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劳资关系中潜隐的实际张力正在加大。面对当前我国劳资关系呈现的特征,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迫切需要寻找解决当前劳资矛盾的有效途径。一些学者将眼光更多地转向劳资关系外部机制建设上,如独立工会、集体谈判、国际劳工组织介入等,很少从企业内部寻找解决劳资争议和劳资冲突的有效机制。从长远来看,我国确实需要建立外部独立工会、通过集体谈判等形成行之有效的劳资关系制衡机制。但在当前政治、经济和工会制度下,这些机制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和有效发挥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需从企业内部出发,寻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缓和劳资冲突的内部机制。西方国家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整合趋势,为我国电力企业缓和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提供了参考。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困扰着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缺失,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就本企业而言:传统的电力企业人事管理对员工进行统一管理,没有针对电力行业的特性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随着近年来电力企业改革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七个特点,即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人力资源的长期性、人力资源的动态性、人力资源的可化解性、人力资源的时限性、人力资源的磨损性和人力资源的弱化倾向性,这些新特点使得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缺失。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劳资关系职能方面,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主要在于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帮助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等方面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而很少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在劳资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的整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变革驱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个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变革驱动过程中的整合。根据变革驱动力量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变革驱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理驱动型、工会监督型和管理—工会联盟型。其中,管理驱动型是指在管理驱动型变革中,工会被排挤在变革之外。企业管理层是企业变革的决策者和实施者。第二种是工会监督型。企业管理层仍然是企业变革的决策者和发起者,但企业管理者承认工会在代表员工利益方面具有合法的角色。企业管理层通过与工会谈判达成改革协议。第三种是管理—工会联盟型。企业管理层在变革初期就与工会进行协商。工会被企业预期可能推动企业变革,它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有助于变革的成功。企业管理层与工会联合推动企业变革。

第二,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管理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运作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可以通过高绩效工作系统整合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发现,工会的介入并没有带来绩效的提高,相反,带来了更多的劳资双方对抗。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通过高绩效工作系统替代传统工会的作用,塑造良好劳资关系,形成了劳资关系的高绩效模式。通过实施自治的工作团队、广泛的信息分享程序、合理化的技能培训、工作安全保证、全面的质量保证、灵活的生产方式以及合理的改善工作环境等计划,把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劳资关系衔接起来,实现劳资关系的有效管理。该模式的支持者认为,员工参与公司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迅速就集体合同问题达成协议,并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的工作规程。同时,在对雇主的限制上,这种方式比政府直接干预少,会给雇佣双方带来双赢。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合。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影响,在劳资关系的各种协调机制中,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整合劳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劳资关系政策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匹配的具体内容,将劳动标准、劳资争议、集体协商、劳工福利、职业健康与安全等劳资关系考虑纳入到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劳资关系相关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合,对缓解当前我国企业劳资矛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劳资关系职能,将劳资关系具体内容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下,有助于贯彻劳资关系政策,缓和劳资矛盾,实现企业目标。

三、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策略

在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劳资关系的整合的基础上,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策略,可以从实施高绩效管理模式、设立劳资关系专员职位、将劳资关系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实施高绩效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事实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高绩效管理模式是关键。对企业而言,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的整合,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竞争手段上,企业应转变劳动成本的基本竞争手段,通过实施高绩效管理模式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与此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尤为重要,实施高绩效管理,还应以提高本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在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的基础上,变高控制工作系统为高绩效工作系统,由原来低成本管理转向高绩效管理。通过员工参与、工作自治、工作设计等高绩效实践,将能给用人单位带来吸引人力、激励员工、提升凝聚力等效力,便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第二,设立劳资关系专员职位。人力资源部门处理得恰当,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设立劳资关系专员职位,是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总体来说,在人力资源部门增设劳资关系专员岗位,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整合的规范化,促进劳资关系处理的专业化程度。在当前我国劳资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劳资关系专员的专业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应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劳资关系职能。劳资关系专员职位的设立,在聘用劳资关系专员时不仅需要具有专业背景,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训练。一般要求人力资源或者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处理劳动争议的相关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处理当前企业日益复杂的劳资关系问题。

劳动实践策划篇9

论文摘要:劳动定额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和极为关键。一要发挥好各级政府的导向和服务功能,二要强化劳动定额管理意识,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四要提高定额管理人员的素质,五要强化对定额管理的评价和分析,六要实施动态管理,促使定额管理规范化,七要激发全员参和定额管理。

论文:企业管理;劳动定额;动态管理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它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产量定额。即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二是时间定额。即劳动者生产单位产品必须消耗的时间。劳动定额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计划、成本核算、定员定岗以及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定额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和极为关键。

一、当前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不断发展,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功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熟悉不够

目前,不少企业普遍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熟悉不到位,认为仅凭劳动合同、责任制等办法能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很少去考虑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和优化,没有很好地调动起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受到一定影响。

(二)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有的设专职人员,有的则兼职,而许多基层单位,兼职也没有设置。另外,缺乏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和程序,影响了劳动定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劳动者的业务素质较低

劳动定额标准的贯彻执行受员工素质和行为的影响较大,目前企业劳动定额人员中,或者缺乏和现代定额管理有关的相应知识,或者未经过系统的劳动定额专业培训,或者缺乏劳动定额工作的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四)分配和激励机制不配套

在企业内部分配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定额完成了,但由于其他效益指标没完成而得不到超额工资,或者劳动定额没完成,而效益指标完成了反而多得工资。这种分配制度导致部分人产生“劳动定额不起功能”的观念,也就难以发挥劳动定额的激励功能。

二、加强劳动定额管理的策略办法

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当前,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好各级政府的导向和服务功能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使劳动定额由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企业行为。政府应由过去的“管制”者变为“服务”者,并要借助政府的权威,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转换生产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强化劳动定额管理意识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直接为降低劳动消耗服务的,它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功能。企业作为劳动定额标准的直接实践者,假如缺乏积极性,定额管理工作就寸步难行。因此,必须要转变全体职工的观念,充分熟悉劳动定额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定额管理出效益”的意识,把定额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定额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额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定额管理机制和公司内部分配机制有机结合。要根据各个工序的特征,全面把握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劳动用工的关系,确保管理制度科学严密,符合航空仪表制造企业的生产实际。

(四)提高定额管理人员的素质

定额管理涉及许多生产技术知识、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涉及职工的经济利益,政策性较强,其专业性和职能决定着定额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并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定额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定额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定额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考试,实行持证上岗制。对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使定额管理人员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五)强化对定额管理的评价和分析

建立科学的定额水平统计分析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评价和分析,全面把握生产计划、工段、工组、职工实际的定额水平,找出影响定额管理的因素,进一步采取技术和组织办法,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劳动效率。

(六)实施动态管理,促使定额管理规范化

定额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各工序的统计系统,实现对定额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要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定额水平探究,逐步建立和生产计划、劳动用工、定额计划、工资分配相联系的定额综合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劳动定额在执行、考核、修改上的严厉性和权威性,使劳动定额真正起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功能。

(七)激发全员参和定额管理

劳动定额制定后,要经过广大职工去贯彻执行,并在生产实践中予以检验总结。因此,定额管理工作绝不仅仅是定额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事,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定额标准的制定、贯彻执行、考核、修订完善都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取得大家的支持,促使定额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范存良.有关搞好国有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探索[J.经济师.行业经济,2004,(4).

尹国富.有关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思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3桑华.新时期劳动定额管理的若干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1).

劳动实践策划篇10

(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211100)

摘要: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政府重视程度高、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保障体系完备等特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当前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课程实施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切实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启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重视和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采取有力政策支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除有专门的《义务教育法》外,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配套的法规,以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如1964年德国

教育委员会提出《文化部部长联席会议建议》,将引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对主体中学进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引入当今劳动世界富有成效的做法只能是伴随着解释和思考的亲身实践。因此,劳动技术教学是涉及不同事实领域的、基本的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在6~10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去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1989年,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通过《霍巴特宣言》,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有四大目标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如“教育要反映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学生传授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向学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掌握技术;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关于劳动领域的知识,包括对劳动在社会中的性质及其地位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瑞典堪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典范,该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不进行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受到高度重视。议会规定,基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文化基础课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不断推进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到了现代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各国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情况,还反映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正逐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

对于如何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当前世界各国几乎趋于一致:主张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技术教育。例如,澳大利亚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1983年颁发了“参与和平等计划”建议,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转入工作生活。德国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除了教育学生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某项生产技能外,还十分注意教育学生了解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并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关系。日本尾随美、苏、英等发达国家,不单关注少数拨尖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普通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近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技术,作为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中心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能力。从1981年至1982年,法国让中学生在55000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隐含着学校对学生不再强调“技术合理性”,而是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求各国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帮助学生获得驾驭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能力。

第一,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如德国对技术、环保和经济的一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主题,如能源、原料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等。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从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把“现代技术”纳入中小学的学习范畴。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如德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行为引导教学,其基本理念与“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或“项目学习”等是相通的。在澳大利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境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活动社会化。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坚持开放式办学,通过安排个别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接触劳动世界,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此外,各国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创新教育。如俄罗斯规定小学生从2年级开始,每年要完成一项设计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英国从小学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美国创造教育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激荡法”则被引入全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四)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各国尤其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国家积极致力于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例如,德国中小学建有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的金工、木工、电子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以金工专用教室为例,除常规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配备了许多专用机床,甚至先进的数控机床等。英国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如同工厂的车间,台钳、机床、电钻等工具设备一应俱全。澳大利亚各学校建立了木工工场、金工工场,有的州还开辟了标准化流动工场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

有关师资的培养,早在1902年,澳大利亚就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师在职进修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手工和家政课教师。德国大部分联邦州的劳动与技术教师是由高等院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另一个专业,在四年常规学习毕业后,还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考试(相当于硕士水平)。不仅如此,德国还是一个重视在职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的国家,如各州不仅设有专门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机构,而且培训形式多样,方法也比较灵活。瑞典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大多由高等师范专门培养,学生必须获得“手工艺师傅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并具有2~7年的实际经验,才可从教。除职前培训外,瑞典和德国一样,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很普遍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待遇方面,瑞典小学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20%,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48.%;高中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58%,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93%,几乎是工人工资的两倍。由于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积极性高,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矛盾也集中凸显出来。

(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自上而下保障劳动与技术课程常态实施的各项政策,如没有研制或出台地方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二是缺乏地方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政策,如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细则;三是缺乏制定对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四是缺乏有序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来自学校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2)劳动与技术课时严重被挤占;(3)劳动与技术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性比较大;(4)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规划;(5)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专业教室)和校外教学场所;(6)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学习、深造;(7)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三)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少数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研究,导致对劳动与技术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的偏差;(2)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专业水平欠缺,动手能力差,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3)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和非科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较为完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生活道路的教学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内容庞杂、混乱,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常常以讲授、示范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课堂教学评价多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而且评定的指标、内容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各种教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但这种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因此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宣传报道,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充分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从而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二)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要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尽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课程上有人教,使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教育科研形成系统。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改变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上的门类多、科目杂、不规范状况,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建议必修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主,选修课程以地方教材为主,但无论哪种教材都应由国家主管部门拟定统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要根据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搞好教学常规的布置与检查,包括调整和安排教师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等,提高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

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或实习基地,建立与教学项目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及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将学校办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林科学技术的推广基地和农林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让家长部分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如自我服务劳动、基本的家务劳动、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常见的种养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指导、督促来完成。社会是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学校要密切与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五)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设备、场地等条件外,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较高、数量充足、项目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一要重视培养、培训教师,二要留得住教师。主要措施有:(1)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动与技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动与技术教师;(2)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点)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动与技术教师;(3)选用农林工科院校毕业生从事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4)强化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5)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适当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长期从事这一教学工作;(6)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复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