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十篇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十篇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6:44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1

关键词:传统民居;改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云南是我国世居民族和特有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据统计,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0%以上的自然村有12000多个,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约70%。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类型多样:如分布在滇南、滇东南、滇西地区的傣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壮族、德昂族、彝族等民族聚居村镇的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滇西北、滇中地区的彝族、普米族、纳西族摩梭人等民族聚居村镇的井杆式、木楞房、垛木房民居;滇南哈尼族聚居村镇的蘑菇房民居;滇南、哀牢山区的彝族聚居村镇的土掌房民居;滇西地区的白族、彝族、纳西族等民族聚居村镇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滇西北的藏族地区的平顶碉楼民居;滇西北地区的傈僳族聚居村镇的千脚落地房民居;滇中、滇西一带的汉族、彝族、满族等民族聚居村镇的一颗印、合院式民居等,堪称中国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大观园。

一、传统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随着时展,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必然在保护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也会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传承,保护与发展互为因果,传承与创新互为表里,建设需求和建筑艺术总会处于相对平衡。特别是提取和重构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造型、图案、色彩,提炼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元素,对民族传统民居进行装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或改变民族文化符号的组合关系,结合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表征、空间构成、环境意识、营造技术,创新设计出特色浓郁的时代经典民族特色民居,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改造后更为新颖和突出。因此,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进行改造,既是传承传统民族建筑文化,又是创新民族优秀建筑艺术,是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传统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

在传统民居改造中,要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4个原则:一是保持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原则。在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的保护与改造过程中,要严格保持原有民居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改变传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外立面特征和基本材料。二是修旧如故的原则。在修复村镇内具有保护价值的濒危建筑物或构筑物时,使用旧木料、旧石料、旧砖瓦等材料,严格按照其原始状态进行修缮,做到修旧如故,并做好详尽的纪录。三是工艺创新的原则。民居改造过程中,为确保风格一致,在大部分保留传统民居建筑工艺和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工艺创新,调整局部结构,增加特殊构件,对风格缺失的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四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不破坏村镇整体风貌及传统民居外观的前提下,为适应现代生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优化、改进、调整传统民居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住房条件。

三、云南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保护的政策实践

云南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中积极开展传统民居保护,结合民族和区域特点,深入挖掘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传承传统建筑形式和优秀营造技艺,针对不同民居建筑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保护和改造。一是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公共建筑和民居要适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运用文物保护措施加以保护,如土司府、寺庙等。二是对具有人文价值的濒危建筑物、构筑物及时抢救修缮。三是对影响村镇整体风貌的建筑予以取缔整治。四是对缺乏民族特色并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的民居建筑进行提升改造。同时,还要求各地编制特色民居建设方案图,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移民搬迁、扶贫安居、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等建设项目时,发放给村(居)民作为新建和改造的蓝本。并根据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新建和改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场所、旅游客栈和特色餐馆等。

四、传统民居改造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各民族传统民居都有清晰的历史、宗教、文化脉络,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建筑文化和技艺,打造一批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改造:一是屋顶。屋顶是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如云南除土掌房和平顶碉楼外,其他传统民居都有坡面屋顶,而且屋顶的装饰构件也在不断丰富。为完整保护民族特色村镇的风貌,要统一恢复坡面屋顶,统一飞檐翘角和装饰构件,统一建材和颜色,彩钢瓦必须更换成粘土瓦或小挂瓦。适当增加采光并做好隔热防潮。二是外墙立面。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外墙立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如西双版纳州傣族干栏式民居的外墙立面,70年代以来逐步由竹材换成木材,个别地方瓷砖外墙还有扩大趋势。为确保村镇建筑风格一致,要统一外墙立面材料和颜色,对无法统一外墙材料的民居,要用仿真材料重新装饰。民居新增门窗等构件要与建筑整体风格相符,适当增加具有民族元素的立体浮雕图案和装饰,以及民族元素彩绘图画。对部分低矮民居进行层高处理,增高架空层和居住层。三是卫生间。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没有把卫生间设在屋内的习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屋内或屋外设卫生间,配备梳妆镜、洗漱台、抽水马桶及洗浴等设施,并安装太阳能、排污管网等。四是内部功能。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内部没有按功能分区,如怒江州傈僳族的千脚落地房,房屋内部仅是一个以火塘为核心的空间,此类民居要重新布局,分割卧室和公共区域,进行美化亮化,完善水电、有线电视和网络等设施,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整洁卫生、宽敞舒适、美丽宜居。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纲要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2

[关键词]民族旅游;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65-03

[作者简介]谢维光(1978-),男,黑龙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杨光(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史;刘彦亮(1979-),男,天津武清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2e108)。一、民族旅游与文化变迁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成为散发迷人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异地文化渐渐流入旅游地,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这样旅游地居民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其行为和意识受文化漂移、文化涵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并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旅游地文化变迁分为良性变迁与负态变迁两类。良性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整体优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趋向协调并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旅游地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旅游地人际关系的改善,社会和家庭凝聚力增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等。负态变迁指旅游地文化系统的异化,各文化层次、文化特质相互冲突并导致文化系统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贫富差距扩大、不良生活方式蔓延;旅游地本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传统观念沦丧,道德标准扭曲;人际关系恶化;崇洋或盲目排外等。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落后,文化结构简单、原始脆弱,本土文化受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大。由于过度追求比较显性的经济效益,忽视比较隐性的社会效益,一些少数民族旅游地原生文化失真化、空心化、舞台化和商品化问题严重。在此背景下,如何引导民族旅游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化正向变迁成为相关各方普遍关注的课题。

二、发展民族旅游需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1.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

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小生产的封闭经济。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言,民族地区在传统经济上所保留的小生产经济的生产、生活和风俗是他们不熟悉或久违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于是,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便与现代经济联系在一起。然而,在世界经济与文化交往及开发的潮流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在小生产经济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最终是要放弃的,不可能用某种封闭的形式或以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将一个民族聚居村落作为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其实,一旦将民族生活与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投入旅游开发时,民族地区的传统经济就已经被现代经济打破。而且,民族是变化发展的,民族地区有发展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共享世界现代文明科学进步成果的权力。

2.“原真”传承与创新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自民族的自觉,来自民族的自身造血。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不是来自民族旅游,也不是来自市场经济,而是来自民族自身。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旅游的原真性与民族生活及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直接相连的,然而,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缺乏与外界交流状态下形成的,随着封闭环境的逐渐开放和与外界交往不断增多,保持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了挑战。

民族地区需要从民族文化原真传承走向民族文化创新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传承重要的是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智慧,并将之融入民族文化中,作为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能力,追求在现代民族旅游经济与现代文化交融中,既传承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推动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3.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

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初期,少数民族群众、开发商、政府都在追求经济利益。面对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最根本的保护者就是民族自身。民族地区要从自发到自觉,从自觉到创新,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的觉醒,政府对旅游开发损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也很难掌控。因为,民族文化的根本是民族属性,需要各民族在发展旅游经济中,坚守民族文化最根本的民族属性,学会在发展中吸收新经济与新文化养分来壮大和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愈来愈证明,民族文化对于民族旅游的价值与重要性。民族靠文化存在,民族旅游也是靠民族文化存在。然而,民族经济的发展,最终都将触及民族文化,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或毁损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旅游的来临,是主动,还是被动,就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毁损。主动对接民族旅游发展,民族文化就得到自觉保护,就会获得发展。被动进入旅游业,民族文化仓促应对市场经济,民族文化就容易受到毁损。实践证明,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发展是辨证统一的,良好的民族文化保护会带来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滞缓民族旅游的发展。太多民族文化因旅游而被破坏的惨痛教训,使我们更坚信要正视旅游经济对民族文化的双重作用,推动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4.迎合市场与引导市场

发展民族旅游产业,跟随而来的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市场化。面对旅游市场,有两种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市场原则,一是迎合旅游市场,二是引导旅游市场。

在迎合市场原则下,民族地区的一切环境、民居、饮食以及文化都有可能被开发为旅游产品。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就必然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将民族自身及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商品化处理,而且要做到适应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于是,一系列商品经济与生俱来的问题就必然会带给民族地区,如民族文化的商品化、舞台化、雷同化、格式化、庸俗化,民族群众也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由纯朴善良变得斤斤计较。

面对旅游市场,面对游客,民族地区不应是被动的,而需要认识旅游市场规律,学会利用和控制旅游市场,不要被旅游市场所左右,成为旅游市场的附庸,同时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文化。引导旅游市场,就是发挥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引导市场去欣赏民族文化,体验民族文化。科学利用市场的经济原理,既收获市场效益,又收获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三、民族旅游地社会文化正向变迁的途径

1.着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应是民族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陈出新。“传承”不仅基于原民族文化基础,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还需进行吐故纳新和扬弃。民族文化传承的着眼点是民族集体的认同,不受市场交易原则的束缚。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对民族群体文化进行传习和教育。

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意味着保守传统或甘居落后,而是使民族求得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在民族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正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带给民族旅游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效益。正是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原始、纯真和生动,传承了民族旅游的原真性,成为民族旅游发展的根基。

2.恪守民族文化“原真”

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根本在于核心文化的区别,即一个民族总是能在核心文化上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核心文化的本质就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关系,就是在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原真性,在民族文化原真性原则下的民族旅游。

民族旅游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与竞争力来源于原真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源于传统的耕作、放牧、渔猎等多类型的民族生产和生活,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的民族文化形态。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并不意味着直白地展现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下民族生活的原始性,更不能以所谓的“民族文化原真性”的原始与落后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不能为了取悦游客而任意混淆民族文化间的区别。

恪守民族文化“原真”,不等于抱残守缺,更不等于固步自封,将民族隔离于现代文明之外。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旅游事业中,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要获得民族旅游的发展,还要传承民族历史的辉煌,创造民族未来的辉煌。

3.致力于民族旅游“创新”

确保旅游市场中的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民族旅游创

新发展的基础。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在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于形成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生存的原真环境和原真的劳作与生活方式。因此,民族旅游产品中的原真性,既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又有现代社会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以原真性为要求的民族旅游规划,需要进行现代民族文化旅游项目与产品的创新。

创新民族旅游可以将隐性的民族文化进行形象化或符号化,通过旅游策划,让游客感知民族所特有的原真文化。民族地区一定要始终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市场的大潮中,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旅游,使民族获得新发展。民族旅游创新应基于民族文化的原真性,进行民族原生文化的凝炼。民族旅游创新不能违背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否则民族旅游创新就与伪民族文化、假民族文化别无二样。

[参考文献]

[1]GosslingS.Human-environmentrelationswith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

[2]杨俭波.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1999.

[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29).

[4]谢红勇.基于保护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旅游[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主要形式之一的民族声乐,其在发展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且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时,如何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民族声乐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作为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传承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多元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成就

上述提到我国拥有形式多样,表现多元化的民族声乐艺术,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育中,民族声乐作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然形成较为成熟的传承和发展体系。当前通过现有的民族声乐教学活动,起到了宣传民族精神文化,提高师生民族自豪感的积极作用。此外,随着社会对文化多元性的需求,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变革。如,我国民族声乐引入了美式唱法,对于音色、音区等变化的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享受现阶段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所带来的成就的时候,同时也要求注意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影响民族声乐的多元化传承和发展。第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单一化发展和传承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有的民族声乐体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并没有重视到民族声乐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其更倾向于采用标准化、统一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导致民族声乐课程单一和单调,缺少个性化发展。长久下来,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发展呈现出单一发展形式。第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缺少全面系统的传承和发展体系。事实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民族声乐还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发展教学体系,甚至没有一整套权威性的教材内容。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训练方式、作品风格等内容教学中,各个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是随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所展开的。如,在一些经济较发达,有典型民族声乐体系的高职院校,其从国外聘请专业的教师团队来完成教学活动,因此该学校的民族声乐的唱法理念以及唱法方式是倾向于西洋美声唱法的。而对于其他的高职院校而言,所采用的民族声乐唱法理念等教法可能是基于教师的音乐艺术经验所展开的。总之,缺少全面系统的民族声乐教学方式,导致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基础不够扎实,无法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创新发展[1]。

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思考

(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第一,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民族声乐是基于我国众民族文化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系统。高职院校作为现代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高职院校开设民族声乐课程,能够展开对多民族声乐文化体系的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养学生完成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欣赏和包容。更重要的是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交流形式,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载体和组织。在高职院校展开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对民族声乐的现代化创新,让民族声乐实现同现代文化的回归、统一和传承交流,对各民族间、古今文化的相互交流、繁荣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第二,为全球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伴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对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越来越重视。中国民族声乐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当前在高职院校展开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途径的实践探讨,有利于我们对世界声乐知识体系的学习和交流。如,我国早期的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咬字和吐字方式,但是没有系统规范的训练方式和歌唱方式。通过高职院校这一平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将会走向世界,同世界进行接轨,完成跨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的未来趋势

站在文化角度上,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站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未来发展必然朝着全球化、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这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第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发展要能够朝着多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纵观历史,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一直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有说唱、戏曲、区域民歌等等。这一发展特点要能够被创新性的继承下来。即要求高职院校的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要建立起多元的现代民族声乐审美观。通过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能够让民族声乐焕发出时代的特色,彰显出多民族的魅力。第二,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要构建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知识框架。事实上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不同民族之间的声乐元素独具特色,对此在高职院校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中要能够建立起共性科学的知识框架上,同时也要培养演唱者的个性,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争取达到更高水准的声乐演唱水平。

三、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多元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树立全新的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理念

第一,重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多元化传承和发展,当务之急是要重视民族声乐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元素,立足于这些传统声乐文化元素,将其同现代社会的民族声乐发展特点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风格的声乐演唱方式。第二,搭建多元化的系统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针对于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着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体系不全面等问题,对此要求能够搭建起多元化的全面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一方面是要求能够实现对高职院校民族声乐课程体系的全面化、系统化发展,展开各种各样的民族声乐课程内容的优化,摆脱传统教学以曲谱为教材等教学内容不齐全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求能够展开民族声乐的个性化教学,不同学生对于民族声乐的学习的成效是不同的,当前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开设民族声乐专项课程,由学生为主体,展开对各种民族声乐专项课程的学习和探索,为民族声乐的民族化、传统化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如,民族声乐在唱法上具有声音僵、管道偏小等不足,对此教师要能够实事求,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发声技巧,从而推动民族声乐的创新性发展[2]。

(二)提供科学、多元化的民族声乐传承发展方式

第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声部体系。实现对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搭建起符合自身音乐艺术教学现状的民族声乐声部体系。一方面这能够调节关于民族声乐的原生态发展和美声化发展的矛盾,让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一条创新创造的道路,既能够继承民族声乐中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元素,又能够实现我国民族声乐的创新创造性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搭建起独特的高职院校民族声乐声部体系,还可以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声乐的审美追求,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歌剧的全面发展。如,更加细致的民族声乐声部能够将我国传统民族戏剧中的角色人物性格刻画出来,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歌剧的精品化发展[3]。第二,强化民族声乐中的艺术文化素养内容。实现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并不仅仅是完成我国民族声乐形式的传承发展,其更是展开对民族声乐中所蕴含着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传承和发展。如,昆剧《牡丹亭》中既有精彩绝伦的昆剧唱腔,同时还是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奇葩,声乐唱法中深刻揭示在封建制度下,杜丽娘追求个人幸福,解放个性的浪漫主义理想。因此在展开高职院校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中,可以通过文化艺术元素的挖掘和应用,赋予民族声乐更加独特的价值地位,吸引师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情感体验为驱动力,掌握民族声乐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具备艺术细胞,完成对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当前强化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素养内容可以通过聘请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方式,通过经验丰富、情感丰富的民族歌手、民族戏曲讲师,开拓学生在民族声乐学习中的新视野,开启民族声乐传承发展的新局面[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其所具有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更好地应对艺术思潮冲击。其必须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做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教学发展。通过树立全新的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理念,探讨西方声乐文化同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内在联系,促使高职院校师生能够更熟练地掌握民族声乐文化观念。其次还要求能够实现对民族声乐文化内容的现代化挖掘,建立起全新的声乐声部体系,使得民族声乐能够实现精品化发展,具有更高的传承创新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韵.探究民族声乐教学与实践新思路[J].北方音乐,2020,(22):175-177.

[2]赵淑萍.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音乐,2017,(17):29-30.

[3]李建玲.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民族音乐,2019,(02):95-96.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4

1.1风格呈现出不同地域特点的丰富性

在新疆居住着46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不同,因此各族人民的服饰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如维吾尔族服饰绚丽多彩、哈萨克族服饰华丽粗犷、蒙古族服饰潇洒飘逸、塔吉克族服饰英姿飒爽、柯尔克孜族服饰华贵艳丽以及回族服饰庄重秀丽等,各民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衣饰风韵。新疆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不仅在风格上各有不同,就是在面料和色彩的选择、图案的设计等方面也各有讲究,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因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等的不同,而在服饰上体现出差异性。拿维吾尔族日常喜爱的花帽来说,吐鲁番花帽色彩艳丽;伊犁花帽造型上体现出扁浅圆巧等特点,配以简单纹样,以突出线纹的流动感;库车花帽选择优质的丝绒作面料,配上色彩各异的丝绒编织纹样,再结合图案结构等因素,形成了韵味独特的特点;喀什男性的花帽黑底上配以白花纹,色差上形成强烈对比,棱角突出,体现出较强的立体感。新疆丰富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1.2审美情趣呈现出多样性

一个民族的服饰不仅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取向的表现。色泽艳丽、修饰精美、舒展大方的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展示了新疆各族人民较高的审美观念。色彩是服饰的灵魂,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而且能反映出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新疆少数民族大多喜欢艳丽夺目的色彩,这跟当地色彩单一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如维吾尔族在服饰上喜欢选择绚丽悦目、对比强烈的颜色;哈萨克族崇尚白色、蓝色,喜爱红色和绿色;塔吉克族喜欢红色、金黄、紫色等。在新疆少数民族的色彩观里,不同的颜色有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维吾尔族认为,白色是幸福、善意、纯洁的象征;蓝色是吉利、福气和神性的象征;红色是胜利、幸福和快乐的象征;黄色是忧郁和苦恼的象征;绿色是生命、和平和富饶的象征;黑色和其他冷色都被视为凶色,有时黑色也常以高贵和神秘的象征意义出现。除色彩绚丽之外,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多以身边常见事物为主,且线条简洁明快。如游牧民族服饰图案以动物和花草为主,绿洲民族则以各种花卉、枝、叶图案等为纹样。此外,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水平也令人赞叹。如维吾尔族女性仅在绣制花帽时就采用平绣、刺绣、花绣等多种技巧,同时配以刺、扎、串、盘等多种方法,其制作工艺之复杂可窥一斑。这些艳丽的色彩和简洁的图案配以复杂多样的工艺技巧,更增添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审美情趣,使之更富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1.3跟服饰有关的元素与活动呈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

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有的民族为全民信仰一种宗教。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就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信徒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深深地渗进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服饰文化。主要表现在:

1.3.1服饰图案的设计

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人或动物的造型描绘在衣服和建筑物等上面是不被允许的。他们通过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表达对美的追求。加上新疆少数民族早期信奉的原始宗教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因此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成为新疆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主流。以各种花卉和生活43器物为图案纹样,并以各种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装点着各自的服饰,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之美。

1.3.2服饰色彩的运用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色彩也透露着宗教的痕迹。由新疆维吾尔族独创的,最受维吾尔族女性青睐的裙料“艾得莱斯”绸,其色彩以黑、蓝、红、绿、白为主,这与维吾尔族先民早期信奉萨满教有关。回族崇尚白色,是因为他们除了认为白色是洁净之色以外,还因为《古兰经》中说过白色最美,因此回族服饰最大特点是一顶白帽和一身白衣。

1.3.3穿戴习俗的选择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除了在图案和色彩上透露出宗教对它的影响以外,在穿戴习俗上也表现出浓烈的宗教色彩。新疆维吾尔族戴帽习俗源于伊斯兰教礼仪。伊斯兰教礼仪认为,在室外,不遮盖头部,是对老天的亵渎。这种宗教礼仪世代承袭,久而久之就成了维吾尔族的一种服饰习惯。维吾尔族妇女除喜戴小花帽外,还戴面纱或盖头,这也源于伊斯兰教礼仪。按照伊斯兰教规,妇女除手脚外,全身包括头发在内为“羞体”,除亲生父母和丈夫外,不能让任何男子看见,出外必须戴面纱或盖头。现在,维吾尔族妇女戴面纱或盖头的已不多见,一般受宗教影响较深或宗教人士家庭的妇女多戴面纱或盖头。这些特点使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区,使其更具魅力。因此,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就显得更为必要。

2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的因素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现状是:边远地区比发展较快地区保护得好,农村比城市保护得好,年纪大的更愿意坚守本民族的服饰文化。但随着新疆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将面临消亡、失传或自生自灭的危险,如不加以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命运堪忧。主要表现在:

2.1文化保护政策不完善不利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主要依赖于新疆的民族文化政策,而在新疆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当前的民族文化政策更多地是考虑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文化自身的社会效益,尤其忽略了对保护传承服饰文化起着关键作用的传承人的利益。在新疆民族文化政策中,对传承人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利益分配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传承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上,即对他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分配,但在分配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传承人自身的文化价值,而传承人自身的文化价值才是其最宝贵的财富。同时在制订民族文化政策时,传承人的参与力度也不够大。忽视传承人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将不利于激发传承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对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也是不利的。

2.2审美观念的变化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人们求变的心理越来越强,对服饰丰富性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各族人民通过外出学习、交流和打工,与外界文化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对进入本地区的多元文化也不再采取抵制的态度,而逐渐把接受外来文化变成一种自觉行为。相应的在衣着习惯方面也吸纳了外来方式,改民族服装为西装或现代装。我们在和田洛浦县和喀什克州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50岁以上的年长者大多仍保留穿戴民族服装的习惯。如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8%的和田洛浦县(2007年和田地区人口普查数据),日常穿维吾尔族服装的人近30%。作为全国唯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克州,穿柯尔克孜族服装的人尚不足20%。总之,随着新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层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保护的文化氛围已经消失了,传承保护的社会氛围已经变异了,传承保护的受众群体已经难于容纳他们”。

2.3后继乏人制约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人们求富心理越来越强,为摆脱困境,新一代民族青年纷纷外出务工。而这些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后继者若远离保护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土壤,将不利于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部分长期在发达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现代城市多元文化的影响,即使在节假日,也很少穿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服饰。即使对身处新疆地区的年轻人来说,由于受到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带来的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也缺少相应的重视,这也不利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快节奏的生活使新一代民族青年不愿呆在家乡学习传统民族服饰技艺,而那些拥有民族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人又不可避免地逐渐老去,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终将因后继乏人而面临消亡的危险。

2.4资金不足阻碍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保障的,但新疆的经济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地处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低,新疆地方政府很难拿出更多资金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加上民营经济不发达,很多民营企业也很难拿出更多资金用于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新疆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百姓们天天为生存四处奔波,使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保护传承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3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的对策与措施

文化产业既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又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从党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到十三中全会“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之一,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直接关系到新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疆的服饰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其保护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在现代化进程中,结合新疆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探究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对策,可以推动新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新疆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影响力,最终实现新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双赢。

3.1完善新疆文化产业化保护政策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文化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经济基础。目前新疆的文化产业化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也都是围绕民族文化政策展开,因此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引导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也对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重大意义。传承人在保护传承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完善新疆文化产业化保护政策时应突出传承人的核心主体地位,提升传承人在政策参与与政策协商中的地位,建立多元主体的政策参与和政策协商机制,以确保文化产业化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2创新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方式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找到了新的途径。通过科技手段创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方式,首先依托一些具有研发实力的科研单位,包括各民族文化研究院,通过建立网站,全面直观地展现新疆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以加深国内外对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其次借助研发平台,结合新疆服饰文化保护现状,通过开发软件和建立数据库等手段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遗产。最后通过构建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档案保护模式及档案资源开发网络体系,全方位地保护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为收集、整理、统一归类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3.3重视新疆服饰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新疆服饰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保护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传承人作为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核心,保护传承人是对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最直接有效的保护,也是保障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传承人给予经济上的补助,可以激发传承人的自觉主动保护意识和热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作和创新。除了对现有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之外,还应通过各个层面的基地建设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新疆应在不同层面建设与民族传统服饰传承发展有关的传承基地,为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学习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通过开办短期培训班或学习班、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等多种形式培育年轻人才,使传统服饰文化延续发展。为调动传习人学习积极性,还可采取设立奖学金等激励形式,引导他们学习相关的服饰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传承技能。

3.4解决新疆服饰文化保护传承资金问题的多元途径

3.4.1多方筹集资金保护传承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目前新疆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以抢救性保护为主的,即求得外援以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因此争取多方资金就是目前的最佳途径。一是向上争取资金。针对新疆亟待保护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应积极争取资金,在保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内涵,挑选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向国家或省级文化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项目保护,以缓解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二是财政资金支持。着眼于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大局,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特色服饰文化项目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设立服饰文化的专项保护资金,同步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增加比例不低于当年政府支出的增长幅度。三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结合新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项目,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介入,或者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及设立民间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社会基金等形式,以推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3.4.2通过产业化发展实现自强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5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虽然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开阔眼界,但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艺术教育的有关知识、技巧、技能与创新能力时,还应教会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二民族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现状

1.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如国画、书法、儒文化等,流传于民间的皮影、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纵观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兴趣往往集中在表象,缺乏良好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民族文化精粹了解较少,高校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激发每个学生主动探索、挖掘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感知的欲望和形成独特审美价值趣味的体验式教学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交融、各种新信息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不能正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技能与民族文化素养有机结合,不能够将自己的艺术知识融入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2.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课程体系中鲜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我们培养的艺术人才在设计、创作中很少有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特色设计的典型代表出现,而这些我国未来文化艺术的领军人,既承载着历史也延续着历史。因此,我们高校艺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善于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来,将艺术创作动力自然地与自身文化素养融为一体,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发展之路。

三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高校的艺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传承民族文化,更能够凭借艺术教育的感染力、诱发力和震撼力来引领文化的发展,培养出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根植于中国大地,达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1.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

中国现阶段高校艺术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因此,要鼓励高校艺术教师从理论上丰富自己,从观念上充实自己,同时要主动、创造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地域环境特点,从生活、社会中汲取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生成课程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注重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把握

艺术教育是一种经过美化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中渗透的民族文化深厚的内涵,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及传授某些民间工艺,更要让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按照时代的要求把握这些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从中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将技术、艺术及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的体貌、气质、性格、言谈举止等方面通过接受包含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在艺术的世界中充分体验民族情感,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3.了解地域性民族文化知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这种多民族、多风格的民族文化瑰宝在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高校的艺术教育要注重本校所处的地域地区的民族传统,在教育教学以及课题研究中加入区域性民族传统文化的讲解与研究,如黑龙江地区高校对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每个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的特色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融为一体。 

四结束语

艺术教育关系到国民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能够彰显国家的综合实力。在新的形势下,我国艺术教育理应扛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旗,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当中的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翔、路艳娥.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6

【关键词】瑶族民歌;高师;声乐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81-01

一、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瑶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包括《蝴蝶歌》、《嘛哈咧》在内的瑶族活体音乐正一步步走向失传和消亡。面对不可抗力造成的消亡,我们回天乏力,但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高师声乐课堂有责任为珍贵的瑶族音乐文化提供和创造一个传承、发展的平台。

瑶族音乐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观意识上,有关部门显然已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客观行动上并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某些经济薄弱地区,打着文化传承的名义,将文化与经济利益片面的挂钩,不仅没有给瑶族音乐文化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更有可能导致瑶族音乐文化的变形失真,加速它的消亡。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高校音乐教育肩负着创新音乐文化的重任。通过有组织、规范化、系统性的声乐课堂引导,提升瑶族音乐审美价值,赋予瑶族音乐净化心灵的美育功能。不可否认,瑶族音乐走进高师声乐课堂将是传承瑶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音乐保护、传承、发展的基地,教师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拓宽瑶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唤醒大众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极为必要,这将在瑶族音乐这一民族母体音乐文化的传承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的可行性

作为推动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大大地方便了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在课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动瑶族民歌的发展与创新,多媒体技术与高师音乐课堂的结合,满足了优秀的瑶族音乐文化对发展环境的严苛要求。多媒体技术是高师音乐课堂的主要教课途径,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完善,为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提供了足够的技术保证以及极大的可行性。

在课堂上,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对瑶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前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应的瑶族音乐素材。运用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数据进行录入后,再加以编辑、修改、拼接、移位等,加深学生对瑶族民歌的认识,这也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堂来保护瑶族民歌的重要途径。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这一举动,多媒体技术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多媒体中的录音技术也起到了很好的留存保护作用。总之,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是可行的。

三、瑶族民歌走进高师音乐课堂的创新性

长久以来,一种固有观念深入人心,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民歌不可创作,创作便不是民歌。众所周知,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代表了当地浓郁的民族特色。随着现代音乐多样化的发展,眼花缭乱的现代音乐逐步取代了结构单一、旋律刻板、缺少变化的传统民歌。为了缓解这种逐渐消亡的危机,也为了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民歌的创新势在必行。但传统民歌的创新并不是要摒弃以前的艺术经验,而是要把继承和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是一大创新之举,在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引进瑶族民歌,在传授基本的、传统的声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因材施教,借鉴学生们鲜活的思维方式和灵动的思路,对瑶族民歌加以创新,更加有利于瑶族民歌以及瑶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课堂是创新的平台,创新是发展的基础,让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不可谓不是明智之举。这一举动将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推动瑶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瑶族音乐走进高师声乐课堂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决策到实践,一方面,高师声乐课堂促进了瑶族音乐的有效传承;另一方面,高师声乐课堂促进了瑶族民歌的创新发展,瑶族民歌走进高师声乐课堂重新确立了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相信这一举措会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健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唐燕.浅析让广西本土民歌走进高中音乐的方法[J].音乐大观,2013(6).

[2]单颖.鄂温克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J].东方青年教师,2013(19).

作者简介: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7

关键词:畲族民歌;传承方式;传承危机;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06-04

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没有文字,有关畲族人民的祖先传说、迁徙路线、战争灾难、、行为习惯等内容都保存在族民歌里。从民歌里我们可以窥见畲族人民的艺术形式,从中感受到畲族歌唱艺术魅力的留存。畲族人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活中所选择、延续、保存、相传的畲族民歌正是他们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畲族民歌蕴藏着畲族千年历史,不得不承认她就是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多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畲族民歌的传承

伍国栋说:“民间音乐传承是一个动态的音乐过程,它具体是由居于这一音乐传承过程中心地位的音乐群体和音乐个体完成实现的。因此,民间音乐的口口相传和身传言教,在不同民族和地区范围内的民间音乐生活中,由于传承者和受传者的状态不同,便主要表现为群体传承和个体传承这两种不同的形态。”[1](p164)畲族民歌的传承有三种基本方式:其一,在民歌活动中,传承者和受传者传承角色经常临时互为转换;其二,在家承和师承中,传承者和受传者身份角色相对固定;其三,有的传承者和受传者没有直接发生关系,而是通过媒介如文本间接实现传承。

1活动传承

畲族人无歌不成宴,无歌不成婚,无歌不成礼,歌俗与礼规世代相袭。畲族人把每年农历的“三月三”作为盛大歌会的日子,举行全国性的畲民歌会联欢。福建的畲族在“二月二”、“招兵节”也把歌会作为主要活动内容,十里八乡常常对歌,三日不绝。在歌会活动中,畲族都是全民参与对歌,竞相飙歌,互相学习。此外,畲族祭祀、婚嫁、传师学师等礼俗活动也都以歌为主。在这些活动中,传承者与受传者的角色相对不固定,时常互为转换,这也使畲族民歌得到最为广泛、最有效的传承。

2家承与师承

历代宗法制度影响着人类的主要活动,家族由血亲种族划分,血亲种族总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以此脉络进行传承。家庭是族人学习民歌最初的学校。除此之外,拜师学艺,尊师重教,是畲族人获取歌技的另外途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双后降畲族村的蓝陈契老大妈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她的启蒙歌唱老师是她母亲,母亲每晚唱畲歌伴她入睡。在母亲的影响下,随着学习的深入,她陆续拜访了村里会唱山歌的前辈,学习到了更多的山歌。自此之后,她成为了村里能歌会唱的泼尼崽(畲语音:女孩子)。1994年,她受到日本福井市环太平洋民间艺术节民歌交流活动的邀请把畲歌唱到了日本。如今,她自己的女儿也成了她的学生,除此之外,她还收了十几个徒弟跟她学唱畲族山歌。家承与师承是一种最直接的传承方式。

3媒介传承

畲族有民族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畲族民歌能一代代的流传下来,其中非常重要的媒介就是畲族山歌本。畲族人用汉字和生造字来记录歌词。一般情况下,歌词中的汉字代表词意,其发音遵循畲语发音。畲族有很多生造字,为了记录特殊的词意,这些生造字都可以在旧时的山歌本上看到原型。各地的畲族民歌都有着本地传统的耳熟能详的曲调,后人只需参照歌词便能唱出山歌来。

除了老歌本以外,近年来,热心研究畲族音乐的工作者纷纷加入到继承和创作畲族音乐的队伍中来,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畲族音乐作品,这种创作文本传承也对畲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畲族民歌的传承危机

21世纪的世界正在迅猛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大浪潮中,各民族共融的趋势正在日益增长,文化同化的现象正日益突出。这种文化同化使得弱势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得不面临着被边缘化、消亡的危机。在这种形式下,畲族的文化传承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今,畲族村寨畲民几乎全部身着现代服饰,年轻一代大多数人不会说畲语,会盘歌的民间歌手所剩无几,珍贵的山歌本被村民当废纸换钱。在经济条件改善较快的畲族村落,这种文化遗失更加严重。2011年11月,笔者在浙江衢州市开化县范树畲族村采风时,发现被村书记吆喝前来唱畲歌的竟然都是村里的汉族女子。由于村里没有会唱畲歌的人,没有人会说畲语,又因村里旅游政策的要求,这些汉族女子被选去充当畲族歌手,她们唱的畲歌居然是从附近龙游县群艺馆老师那里学来的。被誉为“畲歌王子”的雷志华感叹说:“畲歌如果消亡了,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消亡……但是现在,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畲歌是什么了。”[2]

1语言传承的断裂

语言与民族是一对孪生姐妹,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重要特征,畲族语言是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发展成熟起来的,历史上虽与汉人杂居,但畲族的语言主体并没有流失,而是在融合中进行发展。文化的传承除了物质传承以外,更多的文化传承是通过非物质的形式,用语言一代代传承的。族民歌与族语言密不可分。在当今社会大融合、经济大发展、文化趋同的背景下,畲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孩子们走进了明亮的教室,学说普通话,努力改掉方言口音。长期的学校学习经历,使孩子们渐渐地疏远了畲语。笔者在景宁畲族自治县菖蒲村田野调查时发现,钟兴元家族中在世的第一代能说传统的畲语,第二代已经有了外出打工的经历,在表述畲语的时候会夹杂一些现代词汇和流行语,第三代钟慧芬接受了全日制大学本科教育,常年在外求学使其较少有机会使用完整的畲语,钟慧芬坦言,由于定居场所的改变她的下一代将不知道什么是畲语了。从目前的现实来看,要找到合适的传人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传人首先必须会讲传统的畲语,其次才是唱山歌的嗓音条件和兴趣。畲族语言传承的断裂直接导致畲族民歌传承基石的瓦解。

2师承礼仪的断裂

畲歌之所以从历史上能流传下来,全凭口传心授、歌场学歌和拜师学艺才得以较好的保存下来。年轻一代对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盲从,使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价值退化甚至丧失。如今,畲歌原始的音调、单调的旋律、固定的唱法已经不能打动年轻一代了,他们更倾向于学习现代流行音乐和其他乐种,对畲歌没有丝毫兴趣。目前畲歌老艺人都已经是六十至八十高龄的老人,如果没有承继的人,恐怕珍贵的山歌就要随着这些畲歌老艺人的离世彻底消失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弄村村民蓝荣昌说现在的年轻人贪图物质享受,对于传统的民族技艺的学习感觉很累,他们愿意外出打工挣钱,不会选择拜师学艺这种途径去学习畲族传统文化。畲族传统的拜师习俗也渐渐减少,畲歌师承礼仪的断裂直接导致了畲族民歌传承将后继无人。

3歌场环境的破坏

畲族人唱山歌,往往随性而发。在田间、在山野、在密林、在家中、在坝场……迎客时、嫁娶时、祭祀时、丧葬时、节日时……随处随时可闻可见。每逢畲民相聚欢歌时,总是全族男女老少集体相邀。如今,歌会活动渐渐悄无声息,田间地头稀有歌声,年轻男女不再以歌传情定终身,畲族礼仪习俗也因为汉族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影响在慢慢简化和流失,传统文化环境业已遭到改变,畲族民歌渐渐失去了表演的场所和土壤。虽然近年来,由于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畲族歌会也在每年固定的日子里举行几次,但植根于畲民心中那无处不在的歌声已经消失了,似乎只有在节日里才突然想起歌唱自己的民歌。畲族民歌歌场环境的破坏使畲歌的传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三、畲族民歌的保护

目前,畲族族群面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之下的尴尬境地,而顺应潮流和固守传统之间又出现了激烈的对抗。虽然现代生活与传承传统并无直接矛盾,但是,多数人却选择了现代生活而抛弃了传统生活,甚至抛弃了民族习俗。王文章说:“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民族特征的弱化甚至消亡;特定地域、群体中凝聚其文化传统的那些难以用外在尺度衡量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消解,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3](p14)保护畲族民歌,应从保护传承主体、保护传承形态和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三方面入手。

1保护传承主体

龚德全说:“‘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人’的因素应该被高扬和放大,因为他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是传承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而以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缺失之处就在于:没有对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4](p33)传承主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播者,二是承继者。畲族民歌在传承中,除了传播者的传授,最重要的还是承继者对于传统艺术的接受。文化受到传承成为传统,需要原初主体的被创造,更需要后继主体对原初主体的接受和继承,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后继主体的积极作用。畲族民歌的传承要靠传播者的传授,更多的要靠承继者的参与。所以,尊重民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对老艺人脑子里的民歌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否则伴随着传承链的断裂,珍贵的畲族民歌会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而逐渐消亡。

2保护传承形态

畲族民歌在历史长河中通过活态传承的维系向前发展。首先,畲语占据主导地位。一个民族的母语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也奠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畲语是畲歌的语言表达形式,保护畲语的传承就是保护畲歌的传承。其次,音乐旋律形态是其主要表现方式。大多数传统畲歌的旋律形态一般表现为四句一条、八度音域范围、大六度音程大跳、大二度小三度迂回级进为主、结尾下行且压抑为其主要旋律形态特征。我们在承继畲歌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畲歌时,始终在传统畲歌旋律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去发展创新就不会失掉畲歌本色。再次,音乐文化形态是其根本动因。畲歌的出现离不开畲族的历史文化,是畲族的图腾、历史传说、民族风俗等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推动了畲歌的发展和成熟。我们在保护发展畲歌的同时,更要保护和发展畲族的社会文化和音乐文化。

3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戢斗勇说:“所谓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5](p155)畲族民歌是在南方群山、丘陵地带出现的,其地域特点和自然生态促成了畲族民族文化具有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其民歌也受地域形态的影响有着含蓄而压抑的特征。畲族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调节,促成了畲族民歌的文化形式。畲族民歌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地理语境中,其历史阶段、社会状况、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都应该得到保护。

四、畲族民歌的创新

相对于传统畲族民歌面临的口传心授模式的“活态”传承断裂的危险而言,新畲族民歌在学者和作曲家的创作下展现了新的一面。作曲家们在这些传统畲歌原有的特色之上,在创作上做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并结合现代民族声乐的技巧把畲歌创作成符合新时代视听的新民歌作品。

1丰富曲式结构

传统的畲族民歌一般都是单一部曲式结构的歌曲,由两个平行乐句或对比乐句构成,在结构形式上较单一。作曲家们按照现代的审美需要,几乎都对新创作的畲族歌曲做了结构上的调整。新创作的作品不再是单一的一部曲式,开始出现了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这些结构多样的歌曲常常在新作品中出现。如:《畲乡风雨桥》(薛霄九词、潘立峰曲)、《畲山窝里飘着畲家的歌》(彭慧娥词,刘程远曲)就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歌曲开头都有一个极富特点的引子,由畲族民歌衬词“哩”、“哈”、“”组成。大部分创作畲歌的结构几乎都得到大幅扩充,音乐骨架变得饱满,歌曲内容更为丰富。

2增加曲式旋法

畲族传统民歌的音域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大跳一般不超过六度,级进音程在大二、小三、纯四中迂回进行,结束音往往呈回落姿态。在这些具有典型民族性格的音乐特征之上,现代作曲家们在作曲技法上进行了一些夸张手法,力图使歌曲中更加凸显畲歌的民族特色。以《畲山窝里飘着畲家的歌》为例,音域是从小字一组的e1开始至小字二组的b2,引子部分的第一句就从e1开始经过g1、a1到长音e2后通过甩音方式结束到b2音上,第一句亮嗓体现了音域的大幅跨越;歌曲a段中出现了八度的反复跳进和几个乐句对比跳进,使畲族民歌大跳特征得以强烈凸显;a段b段中级进的迂回进行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常穿插六度音阶大跳,使歌曲旋法特点在多处体现;结束段落时,采用变化发展手法,使旋律音域在e2至b2音上下来回波动,通过“放高音”唱法来表现尾段音乐。结束时也改变以前的回落姿态,在g2高音处以强音结束。

3增加演唱难度

由于畲歌新作品增加了音域、扩充了结构,对旋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的演唱难度变得极富挑战性。演唱者往往在一个小节内就必须完成几个六度、八度或十度的大跳后又马上回到大跳前的低音,要求声音的连贯顺畅,这种演唱难度在新畲歌作品中是常见的。大跳一旦超过八度,如果完成不好,就会出现音色不统一、真假声打架的现象。在结束音时往往会进行到a2以上的长结束音,如果气息和声音位置都欠缺的话,就无法出色完成这个长音的演唱。歌曲在完成音域的上下扩宽、大跳的连续、级进的反复、衬词的变化、长音的时值等技巧后,还要完成对歌曲结构层次的演绎。相对于传统的畲歌单一结构的演唱,新畲歌的创作在传统畲歌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创作元素,无论在旋律上还是结构上都增添了技巧难度和新内容,这样的创作特点既有传统的色彩又有新时代的印记,符合现代音乐审美需要,让新畲歌在新环境下吸引年轻的音乐人去关注和推广。虽然目前这些畲族创作新歌的数量和质量都还处在畲歌的创作发展过程中,但长此以往,畲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展现出新的面貌,发表更多创作精品。畲歌创作可以使更多人从畲歌的角度去了解畲族及其民歌,可以让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声乐爱好者参与进来,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畲歌的推广工作,让畲歌的传播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很多畲族聚居区政府和相关专家已经意识到抢救畲族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大量抢救和发展畲族文化的工作,某些畲族地区已经恢复畲语的教学、开办畲族民歌传习所、举办畲族歌会、建立畲族民歌音乐档案资料数据库、开展畲族民歌研讨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畲族民歌的传承仍面临断裂的危险,抢救畲族民歌工作依然形势严峻。

[参考文献]

[1]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钟剑宾.歌声中蕴藏的畲族文化[n].福建日报・文化大观,2006.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41-02

一、贺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七百里贺江之要冲,扼楚粤之咽喉,秦代开辟的“潇贺古道”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之一。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戍卒、商贾、流民带来各地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与岭南百越土著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这里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各民族、各族群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族群、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多民族多族群文化相互交融的和谐图景。

贺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在此融合、留下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有潇贺古道、桂岭古道、谢沐关、鹰扬关等古道;有封阳古城、临贺古城、庆坪古城、东坪古城、独柱山古堡、富川古明城等古城;分布着数百座古老的村庄,二十多座古风雨桥,十八座古戏台和部分石龙桥;保存有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塔、阁、宫、社、亭等宗教文化建筑物。现存古民居、古建筑存量丰富,这些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设计独特,颇具匠心,别具风格。考古方面,有孝穆皇太后先茔、国宝青铜麒麟樽、沙田古墓群、贺街古墓群、铺门古墓群、富川城北西汉墓群。自然风光方面,有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部级森林公园、贺州玉石林、路花温泉、大汤温泉、钟山碧水岩、十里荷塘,还有昭平七村、南乡滑水冲等南方原始森林。

这里居住的十八个民族的二十多个族群,民俗文化多姿多采。各民族、族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崇拜,构成不同的文化特征。各族群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有多达二十种的方言土语。民族风情古老而多姿,如瑶族的盘王节、情人节;壮族的三月三、庙会、炮期和歌节;讲古梧州话的山歌、傩面舞、小龙舞(蛇舞);瑶族的蝴蝶歌、长鼓舞;壮族的舞火猫、耍歌堂;土瑶的酒歌、情歌;苗族的芦笙、踏歌堂等等古朴奇异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此外,还有各族群的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丧葬文化、婚庆文化、宗教文化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人才。相应的文化主体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措施就是要保护传承人和培养新的传承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承人保护制度,明确传承人的地位,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资助和扶持外,还可以赋予其一定的社会地位,给杰出的传承人创造适宜传承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传承机制,帮助建立培训基地或师徒关系,通过授课、带徒授业等方式培养接班人,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使其技艺能够得到完好地传承。

2.投入资金,加强对传统文化进行物化载体的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实行保护,使其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保护的途径多样,如:依靠科技,借助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现有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形式进行保存和保护;建立图文声像等相应数据库,完成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系统,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物品的选择展示、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及当地各民族、族群生活方式等文化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开发虚拟修复与演变模拟技术,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等,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贺州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识到这点,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现代化工具,长期深入到各民族各族群来了解、记录、宣传相应专业领域中的文化,为当地原生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自己绵帛之力。

3.转变观念,加强宣传和教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也只有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宣传上,加大力度,明确舆论导向,对民间艺人要作好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上,其一,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大、中、小学设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等引入课堂,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聘请传承人深入学生传授民间文化等。通过学校教育,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其二,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教育、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居民的教育,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宣传栏、论坛、讲座开展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鉴赏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通过这一途径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有效的普及与推广。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9

关键词:凉山;彝族;舞蹈;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63-01

一、彝族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多元的今天面临的问题

(一)舞蹈风格属性异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共同体,各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民间舞蹈风格性动律肢体语言是民族属性极强的标志,是区分各个民族之间重要媒介之一,舞蹈艺术风格的产生是由于这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长期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由于彝族人民常年居住在山间丘壑,因此他们舞蹈动律主要以脚下为主,体现在上下抬腿、蹬脚重心的变化、膝盖的歪曲、跺地等等为主要特点。不难看出凉山彝族舞蹈中重中段以下弱化上半身。从四肢表现维度上讲手臂的动作很少,在群体性舞蹈表演当中主要以连臂或者是拍手为主,但也不缺乏装饰性手臂动作。凉山彝族舞蹈以自身特有的风格属性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传统的文化属性正在经受着现代思想的冲击。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对撞中彝族舞蹈也不列外的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本民族舞蹈风格属性的异化。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员的流动,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众多的彝族年轻人走出大凉山,他们进入都市以后,受到都市舞蹈文化的熏染,都市舞蹈特有的节奏与个性化的风格更能够为彝族年轻人所接受,因此当他们回到家乡以后再次跳起本民族传统民间舞蹈时会不经意的留露出都市舞蹈的影子比如流行的迪斯高,恰恰舞元素等等,在群体自娱性表演时成年人对民间舞蹈的定位无意间也会影响孩子们对本民族舞蹈属性的认定,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传统民间舞蹈风格属性的异化。二是编创者观念的变化。由于受到现代大众审美观影响,在民间舞创作上编导们借用其它舞蹈元素进行整合加工,特别是现代舞元素的运用。其实合理运用现代舞元素对民间舞蹈来说是可喜的,这样既可以丰富舞蹈姿态又可以增加民间舞蹈的可看性。然而现在很多的年轻编导过度的滥用这一元素导致传统的民间舞蹈丧失了风格属性,在编排的彝族作品中除了偶尔能看见几个跺脚,歪膝盖动律以外,其它的看不见任何彝族动律,整个作品看起来就是现代舞。有的彝族舞蹈作品甚者强化中段以上表现力,弱化彝族民间舞蹈以脚下为根基的传统,旁腰的夸张运用,大涮腰的强化,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如果不遵循本民族的舞蹈之根,抓住民族之魂,创造的作品丧失了本民族特有属性即使技巧再高,舞姿编得再炫,表现力再强,也没有流传的价值。编创者们不遵循本民族舞蹈属性,过分强调个性化,盲目滥用其它元素对我们保护和传承彝族舞蹈文化极为不利。

(二)传统舞蹈接班人缺失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众多的彝族年轻人外出务工以求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贴补家用,勤劳朴实的彝族年轻人靠着自己的双手盖起了新楼,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因此留在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追逐经济利益的今天,传统民间舞蹈就会无人问津。另一方面电视的广泛使用,网络的发达,电子期刊的出现等多种消遣方式的建立,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在业余时间的娱乐方式由传统单一走向多元,以至于传统民间舞蹈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舞蹈这一清贫的行业。当老一辈传统舞蹈接班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相继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就会出现接班人断层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呈上不能接下,接班人的缺失导致舞蹈载体的空缺,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人就会因此断裂。

(三)创新性不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对于传统的民间舞蹈来说同样如此,创新并不等于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建立起新的舞蹈样式,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变革,既要保证本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属性不被异化,又要与时俱进满足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更高的审美需求。现在传统的彝族民间舞蹈总体说来呈现创新性不足,舞蹈样式传统单板,程式化比较严重很难满足大众的审美。有的则在传统民间舞蹈上创新过度,看不到传统民间舞蹈的影子,这样也就不成为本民族舞蹈的创新,在传统与创新的道路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当代舞蹈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彝族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几点建议

(一)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

由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还是处于一种自发性与粗放型的状态,因此在保护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文字资料的记载与收集,把每一种传统舞蹈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以成书出版的静态保护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彝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另一方面可增加展示平台,由于以往在传统舞蹈这一块的展示平台少而且并不是常态化的,大家所知道的每年就只有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以及“彝族年”人们会跳起传统的民间舞蹈,那几天过后就很少有彝族人会跳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定期举行传统舞蹈大赛的动态传承形式,通过比赛运行机制,实行奖励制度,一方面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比赛把传统民间舞蹈更好的传承下去。

(二)民间与政府齐心协力

在民间任何一种措施的实行与推广,都会显得比较的薄弱,彝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同样如此,光靠民间自然传承,自然保护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出面,一方面在对彝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上加大力度,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特别是在传承人的定编定岗上,可以优先考虑他们,增加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没有任何的后苦之忧。二是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必要经费的投入,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等措施对民间舞蹈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比如民间舞剧的创作,舞剧的创作是综合性的,从一部舞剧里面我们不仅可以看见这个民族的优秀的民间舞蹈文化,同时还可以看出舞剧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这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作用巨大。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政府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开拓更宽更广的渠道进行保护。因此采用民间与政府齐两方面的力量,民间出人,政府出资出力,共同齐心协力对彝族民间舞蹈实行传承与保护,不失为一种良策。

(三)传统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在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新一代年轻人中通过政府引导,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新的传承人,通过这种传统的传帮带传承模式也会使我们的传统的彝族民间舞蹈传承下去。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出现大量的电子产品比如摄像机,录音机,录音笔,ipD等等,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科技元素作为媒介,通过现有传承人的现场表演模式,对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数据的采集,最后制作成数据光碟。通过建立舞蹈档案进行可持续性传播。由于数据光盘具有存储内容庞大,而且可以无限制复制等特点,能够使我们把优秀的民间舞蹈一代代持续性传承下去,通过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科技运用的形式两者交相辉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把彝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传承下去。

三、结语

凉山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为这个民族的过去与发展增香添色不少,成为该民族众多文化元素中的一朵亮丽的瑰宝。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动态过程进行到今天,我们如何在历史的发展中,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传承和保护好彝族民间舞蹈这块瑰宝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在彝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而且工作量庞杂,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更好的实施,因此笔者在该文章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可能有些意见尚不完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谅解。

该文章为彝族研究中心2010年课题四川凉山彝族民间舞蹈时代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ZwH1029

参考文献:

[1]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3.

[2]穆杨.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发展现状与保护[J].大众文艺.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篇10

关键词:统计分析;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传统文化具有极为强大的传承性,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继承,才能够不断增强一个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在困境中崛起,主要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从未中断过。但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继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不断的创新。由于国内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成果大都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科研项目报告的形式出现,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期刊网站和平台。数据节选的时间为2000—2016年。另外,为了更好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本文统计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关键词、研究区域的分布等方面。

一、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进行精确搜索,得到共计362篇期刊论文、72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6篇、博士学位论文26篇;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精确搜索,发现出版的相关图书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出版的相关图书14本、以知识网络命名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图书9本;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得到386篇学术文章。(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从2000年起经历了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迅速发展期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2000—2004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4篇,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8篇,有显著的兴起迹象,为兴起期;2009—2012年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逐渐发力,此为发展期;2013—2016年,期刊发表数量节节攀升,图1中坡度变化明显,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受到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扩大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地位也在持续上升。(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的质量分析。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被引用次数靠前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重要论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论文总体而言被引用的频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论文的出现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间,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不断的发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学者的区域分布分析经过调查统计,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者总共有348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区域上比较集中,有50%的学者来自于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上海等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学者在一定区域的集中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利于发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效率。

二、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领域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中所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来看,虽然在2000年就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但是那时候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研究成果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文化必定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它积极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学者将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学者越来越有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主力军的趋势。虽然当前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经典论文的发表作者较多的还是中年群体,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青年研究学者由于在搜索和学习先进的方法与执行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这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补助资金上来看,2012—2016年,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补助资金还是十分可观,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资助于青年研究学者所申请的研究项目上。从图书资料上看,青年研究学者在网络研究著作的发表中占极大比例,几乎占据了网络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硕士学位论文和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都来自于青年研究学者。总的来说,青年研究学者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三)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通过对历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和资助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国家未来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可以进行预测。我们预测未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会得到国家稳中有升的资金资助支持,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保持着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整个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国家资金资助的帮助支持下,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热潮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在这段时间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数量将会增多,并且会呈现出更加优质的研究成果,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补充。(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将不断增多。通过对历年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资料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资金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会越来越丰富,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也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有关学术专著的发表数量也会慢慢增多。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会走向完善化和多样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会反过来带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发展,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推向一个更深更高远的层次。

三、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解决。第一,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顽固不化、封闭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现实的需要。第二,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要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与需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一直正确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第三,不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合。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还形成了对立,但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断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国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点来丰富本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理的文化借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充实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适用于当今文化的发展需求。

2000年以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显现得十分明显。从2005年开始,发展变化显现得就更加明显了,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金补助力度也是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科研学术期刊上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载文数量的不断增多也表明了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投入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当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够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也让相关的科研学者能够展开更为深入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邢长清左福国邓秀武梁志强单位:滦平县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滦平县局滦平县民政局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滦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成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郑文堂,邓蓉,华玉武,高建伟.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3]季晓莲,吉文丽,康晋.西北地域传统文化保护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212-216.

[4]王艳,淳悦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03-106.

[5]亚合亚江•吾拉依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