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6:42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1

关键词:excel;VBa;考试系统;无纸化

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一种能力,所以现在的各级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的公共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纸质试卷测试,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便用excelVBa设计了一个无纸化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自动抽题成卷、自动阅卷的考试系统。

1.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excel是microsoftoffice家族成员,它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方便的表格式数据综合管理和强大计算统计分析和图表功能。此外,excel的强大功能还在于它提供的宏语言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简称VBa)是一种完全面向对象体系结构的编程语言,由于其在开发方面的易用性和具有强大的功能,它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二次开发平台。

2.系统的实现

2.1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的主要三个功能模块

(1)登录模块:学生和教师通过不同登录路径。学生进入考试界面,教师不光可以进入考试界面还可以查看评分情况,并可以修改题库内容和学生的信息。

(2)自动抽题:该模块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题传送到“测试题”表中,并将所抽取题目的标准答案传送到评分表。

(3)自动评分:学生所选择的答案传送到“评分表”中和标准答案对比,自动判断对错并给出分数。

2.2系统功能的实现

新建一个excel工作薄,本系统共有四个工作表,四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测试题”、“评分表”、“题库”、“学生信息表”。

2.2.1自动抽题模块的设计

“题库”表的作用是将所需的题目输入其中,“题库”表a列填充题目序号1、2、3、4……,B列每一个单元格对应序号输入题目(包括选项,设定一定的列宽),C列是对应题目的标准答案。

在excel中打开VisualBasic编辑器,在VBe环境中插入两个用户窗体,一个命名为“选择题量”,并加入两个单选按钮和两个命令按钮,如图1所示。

图1

另一个窗体命名为“进度条”,如图2所示。

图2

“选择题量”窗体的设计可以选择50题目和100题两种不同的题量,在选择题量后按“确定”按钮将自动抽题,其相关语句如下:

(1)不同题量的选择设计

选择不同单选按钮后将选择不同题量和不同的考试时间。

ifopBton1.Value=truethenf=0             '当50题被选中时

  ifopBton2.Value=truethenf=1          '当100题被选中时

     SelectCasef

       Case0

         e=50:t=20                     '被赋予50题和20分钟

       Case1

         e=100:t=45                    '被赋予100题和45分钟

endSelect

(2)填充序号和引用答案设计

根据题量对于“测试题”表和“评分表”的a列都填充与题量相等的序号,同时“评分表”的B列引用“测试题”表中答案列(C列),以便学生答案传送到“评分表”的B列,抽题时所抽题目的标准答案将传送到“评分表”的C列,其相关语句如下:

 worksheets(""评分表"").Columns(""s:t"").ClearContents  

   Ford=1toe

    worksheets(""测试题"").Cells(d+2,1)=d '给“测试题”表填充序号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2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新趋势;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00-00

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关键性内容,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有助于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与升级。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人才的能力。那么如何实现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解决现阶段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基于这一角度来探索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并摸索出转变计算机教学新趋势的策略,是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和发展方向。

一、职业学院计算机教学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现状

专业化与职业化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为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提供保障。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系以及计算机技术探索实践情况的影响,在职业学院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适应性不强。目前在职业学院开展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通常是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的引导下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发生改变,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通常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实践过程以及全新的教学模式并未被应用其中。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以及效果评价并非依据教学质量高低、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语言表述是否流畅等这一教学主体性因素作为标准,而是以教学完成之后,计算机专业学生真正接受了多少知识内容,理解并掌握了多少知识体系,学习效果如何等作为衡量标准,进而达到专业化、职业化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不够明确与目的性不强的现状,我们及时提出了计算机专业教学转变新趋势的策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化与职业化道路尽快步入正轨。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存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依据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实践与实效及应用方向来制定,而现实情况则恰恰相反,在校学习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性强实践性少操作性少,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虽然很深奥但理论与实践性东西难以挂钩,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跟不上现今信息时展的步伐。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少可真正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却不多,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从事相关计算工作时在校学习的专业计算机理论知识用不上,还要利用业余时间根据工作内容需要重新完善学习与认识计算机知识的新理论和新特点。因此针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内容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必须制定出适应计算机专业发展新趋势的策略。

2、计算机教学模式过于僵化

教学内容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础,教学模式则为计算机教学的核心所在。受到长期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教师满堂灌和以教师一言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失去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被尊重,因而创新性被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与方向性不明确,从而在进一步探究计算机专业知识上不能深入。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尽快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需要多样化,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尽快更新。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新趋势的转变策略

针对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及发展的新趋势提出转变策略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推动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应始终保持与保证与社会的实践与实效性相一致,而不应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理念错误,因此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无论何时都应紧跟信息时展的步伐,在信息时代多变与快变的今天及时调整与整合计算机专业知识,淘汰落后的专业知识,补充全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策略如下:

1、优化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在备课阶段做到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教师应收集当前有关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沿知识和理论,以及由计算机知识拓展而出的新领域新范围以及由此延伸的新学科方面的知识,汇集更多的全新计算机科学知识,在备课教学内容时淘汰落后陈旧的内容,渗透并加入新的计算机知识教学元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传统与创新的计算机知识相互交融,让学生全面了解并学习到计算机知识中传统理论的一面和创新理念的一面,使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但又不缺乏对创新性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2、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操作性很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后,会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的实践过程较长,因此就要求教授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学习中,及时快速地掌握本节理论知识后,独立上机操作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即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因此计算机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情绪状态当中,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其中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情境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小m互动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氛围不仅和谐而且活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会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总之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优化与创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当今信息时展的要求相适应,在制定计算机专业新方向新目标新趋势的要求下制定出改革的发展策略,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3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涵建构主义是一种结构主义的认知理论,是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主要是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在教室与学生之间,学生是学习和研究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在这样一个放松、创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的方式架构起一个系统的理论,主动的去接受和学习新知识,而不是被动的。建构主义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学习新知识,对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理论进行重组和改造,通过新旧知识的汇合进行理论知识的更新和重组,这种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理论的建构和消化,对于理论知识的阻塞可以再请教老师,然后在此基础上在进行组建新的理论。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计算机基础理论课已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搬上了大学的课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一)传统教学方式的效果差。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对于学生传授的很多知识只存在于理论的层次上,再加上实际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没有实践上的认知,实际的应用能力也很差,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知识仅仅存留在脑海中,而实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主要动力。(二)各个地区的学生差异巨大。由于各个地区对于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不一样,因此在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方面具有很大的地域差距。有些地区的学生掌握的仅仅是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理论,而没有对应的实践,因此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框架。(三)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现在的科技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相应的理论知识更新速度快,然而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太过于古板,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三、建构主义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放归于实际的教学中重要反映在知识的建构、学习方式的建构、学生的自我创新以及师生主体地位的转换上,尤其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建构主义的运用可以有效的对理论进行延伸、验证和扩展,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创新和自我消化,这样学习知识的方法才能铭刻在心。(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师生的角色定位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打破了传统的师生主体关系,学生成了理论实践的主体,老师只是起到了指导学习的最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应用。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最主要的作用是形成理论的结构和框架,在计算机的基础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理论知识的消化主体,知识的系统化、内容的延伸以及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架构。2.教师是教学的辅体。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解放了老师,在计算机的基础学习中,理论的东西都需要实践的验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实践理论的彻底消化,尤其是面对一些复杂的计算机语言,都需要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中实现计算机语言的编程。(二)建构主义的“情景创设”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学习的作用在计算机的理论学习中,并不需要教师滔滔不绝的理论贯彻,最主要的是实现学生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消化。现在很多地区的计算机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的具体体现。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打破了学生在理论上难以消化的局面,在计算机的课件制作中把理论部分通过实际的操作结合实际的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方式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立体,方便学生的接纳和消化。学生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理论的自我消化,促进自我学习的实践能力。(三)建构主义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创新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加强,特别是在大学计算机的基础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进行自我的探索和理论的深入,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进行理论的创新学习。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四、结语建构主义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中的应用显然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尤其能够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对于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和高校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革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4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为培养和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技能产生重要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一门讲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科目,对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历来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受到各个学校高度重视。然而,我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应用基础教学的过度理论化,轻视实际应用的现象较为普标,不利于我国学生夯实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分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所针对地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革新方案,是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领域的重点,对于提升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深远意义。

1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事关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巩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深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历来是众多学校加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基础科目。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的开展较早,但教学水平较低,教学太过形式化;教学条件有限,用于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计算机设备缺乏,致使在实际教学环节中重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忽视教学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呈现出不好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形势。因此,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切实夯实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刻不容缓。

2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现状

步入现代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为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因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便是我国各学校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纵观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2.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忽视差异性,“一刀切”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我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各地方基础条件的限制,各地区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知识应用水平高低不一,接受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程度具有差异性。比如有的学生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程度高,计算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水平高;有的学生来自西部边远山区的农村,在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未接触过计算机,这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处于空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刀切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显然会使有的学生学不懂,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懒得听,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

2.2过度重视理论知识,轻视计算机实践教学,教学观念有待改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理论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为计算机应用提供指导,计算机实际应用是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检验,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我国许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着重视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忽视计算机实际应用教学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实际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2.3计算机基础设备陈旧、缺乏,影响着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开展。我国许多学校不太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算机教材多年沿用同一套老教材,教学水平落后,计算机设备陈旧、老化,缺少更新换代,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开展带来诸多障碍。

3深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3.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众多学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的制定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不够重视,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来看待,致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课时设定减少,没有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规定的课时要求;老师在教学上产生懈怠思想,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应付式教学,根本就不重视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对此,各个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作为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切实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懂得计算机知识在当代学生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3.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高校学子来源于全国各地,他们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程度不一,实际的计算机知识功底存在着差异性,如果忽视学生的个体和区域差异,采用笼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必然会导致计算机教学出现各种问题。对此,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制定多种教学方案,针对不同计算机功底的学生开展差异化的基础教学,使功底差的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夯实计算机理论基础,为计算机应用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计算机功底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老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进行较高水平的计算机知识教育,着力强化这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3.3添加、更新计算机设备,为计算机应用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许多学校由于长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重视,致使计算机设备严重缺乏,已有的设备陈旧、老化,故障频发,影响了计算机应用实践学习的开展。对此,各学校一定要切实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活动。首先,要添置计算机设备,满足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中对计算机设备的需求;其次,要对陈旧的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为应用实践活动提供便利,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践环节能够顺利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飞速提升。

3.4坚持计算机基础理论与计算机实践结合,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长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忽视计算机实践教学,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制约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首先要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为计算机的应用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其次,要深化计算机实践活动,用计算机实践检验基础理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教学活动的质量。

3.5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教学水准。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现代信息计算含量高的教学科目,它要求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教学水准,才能胜任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教学。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适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学校在岗教师的专业计算机教学水准,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3.6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首先,鼓励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使学生懂得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其次,要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

参考资料:

[1]陆汉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改新尝试[J].计算机教育,2004(7).

[2]冯博琴.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3(1).

[3]唐铸文.计算机基础课体系统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7).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5

一、合理统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布局

初中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存在理论课又有实践课,理论知识需要上机实践验证,动手实践课程需要理论知识为依据.面对计算机课程总体安排的时间,教师要根据具体要求,合理统筹安排上机时间与理论基础学习的时间.既不能出现只上机不讲解,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理论的支持,将初中计算机课程偷梁换柱转变为电脑技能培训课,也不能出现只讲解不上机,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充分验证吸收.理论需要实践检验,实践需要理论为依据.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理论课与上机课的最好比例为1:1.其实不然,有时理论课的内容包括很多的基础知识点,运用于上机操作往往只需要很短暂的时间,所以要由计算机本身的课程决定.教师要遵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在理论课教学上让学生明白一些计算机的理论逻辑并为学生总结出一些在上机时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理论依据,在下一次的实践课让学生去实践,通过实践对理论加深记忆.

二、合理配置相关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计算机理论课教学中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名词和定义,这些很难被学生理解并且消化吸收.因此造成学生看不懂教材,对教材不熟悉的情况,以至于学生对上机的目的性很迷茫,盲目进行上机操作,不利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采用抽象比喻法进行教学,把计算机知识生动形象地教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熟悉各种操作命令以及学会分析插图.

对于上机实践课,可以视学校机房配置而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以及讲练分开的模式.边讲边练的模式是将课堂搬到机房,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学生就可以当即练习实践.比如讲解“键盘的使用”时,如果采用讲练分开的模式就不合时宜.教师首先利用理论课给学生高谈阔论键盘分为4个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小键盘区、编辑键区,然后给学生讲解一些键盘中的特殊键,无形中给学生记忆增加了负担,可能还会造成记忆混淆.这时,如果教师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键盘,然后给学生讲解键盘的每个功能键,学生立刻动手实践,效果立竿见影.这种直观教学法既节约教学时间,又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轻轻按动不同的按键就可以产生如此不同的效果.

然而对于“计算机管家——DoS常用命令”以及“认知码”等内容,笔者就采用了讲练分开的方式.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广、杂,如果按照边讲边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往往会出现学生还在思考上个知识点而没有认真听下面个知识点,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个知识点无法在一节课完成.在DoS命令中,如果学生给计算机输入汉字后不懂得存盘,一节课不能完成的话,下课面临关机,下次又将是从头开始.如果采用讲练分开的模式,可以在理论课上给相关知识进行串讲,学生初步掌握DiR、CopY、FoRmat和DiSpCopY等命令的使用,即便学生在实践课遇到什么问题,学生都可以事先将重要文件保存下来.

三、合理分配任务提倡自主实践

任务驱动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辅助的一种教学方法.面对现在计算机的普及状况,教师可以合理分配任务,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巩固和加强所学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特长,通过自己的摸索完成任务,增强自信心,从而对计算机的学习更感兴趣.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6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改革;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40-02

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中,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属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1998年开始,我校开设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经过十五六年的课程建设,各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

一、丰富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就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三类: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控制软件设计、离散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理论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线性离散系统状态空间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离散化设计、复杂规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该课程从理论到实践,深入阐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理念、设计实践,叙述了不同类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特点。关于计算机复杂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通过学习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学生就能够掌握并且为将来的研究生课程中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做铺垫。

计算机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但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教材多年来从理论和设计内容上都非常相似,往往是内容陈旧、枯燥并且理论和实际脱节,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理解。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课程讲授中,将收集到的计算机控制理论相关的论文和最新成果资料作为讲授及课堂讨论内容;将计算机控制、楼宇自动控制方面的课题研究成果引入教学;通过现场教学、专家教学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良好效果。

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和学科前沿知识研讨会。注意学科发展动态,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出版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教材及辅助教材,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及使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起到很大作用。

二、探索研究生教学规律提高授课质量

1.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积极探索研究生教学规律,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开展研究性教学、前沿研究、理论知识,进行艰难的专题研究。这样的教学课程和课外活动的结合,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研究型教学尝试,收到了显著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同时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2.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东北建筑设计院、辽宁省建筑设计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电梯厂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订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与这些单位的专家联合指导研究生,聘请专家讲座,结合实际工程,深入浅出,讲述计算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工程设计,在学期间得到实际工程技术知识的训练,收到良好效果。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创造性思维

改变单一的教学知识,建立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持续用下去,利用学习国内外一些典型的计算机控制项目,教师引导学生的方式变得更加多角度和全方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更多的潜能被激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二)模块化案例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实际课程教学中,进行模块化分类,三大模块分别是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例分析。采用模块化教学分析方法,深入浅出地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工程应用,学生掌握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结合计算机控制系统案例,实现学生对学习兴趣增加的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三)采用多样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深入实际,现场教学。到一些相关单位采取现场教学,效果更佳。在进行现场教学之前预先安排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更好的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请专家解释在机器人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智能建筑,并基于演示和实际操作,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实际的对象,说明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应用更加真实、直观,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机控制理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材料课程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既能把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又能对学生自身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达到学以致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多年不断总结和探索,形成了具有特点的教学风格,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验证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①采用模块分析方法,深入浅出。按课程的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划分,明确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并总结各知识模块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②将抽象的理论描述转化为形象化的描述。利用图形、图像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接近实际系统理论部分,紧密结合系统工程实例进行讲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认知度和学习兴趣。③流程图分析法。在分析复杂系统时,采用流程图方法,直观明了易于理解。系统环节多而复杂,采用流程图方法分析易于掌握。④知识融合分析法。通过系统的实例将系统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校正设计融合一体,使学生明确系统分析设计总体思路,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设计能力。⑤案例分析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工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产生计算机控制理论及设计方法,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课程建设中,完善课程体系,强调了理论与系统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采用了模块化、开放型、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相结合、设计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相结合。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收到良好效果。将智能建筑特色融入计算机控制理论教学中去。实现根据“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延鹏.优化和构筑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6,(5).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运用评价反思

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操作功能,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效果日益凸显,成为了大家日常的亲密朋友和工作的关键角色,如何有效的开展理论和操作的现实运用,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创新的问题。计算机的日常操作包括基本的构造与理论,办公操作化的日常运用,以及计算机的日常安全维护等,成为我们的核心知识点,加强计算机基础应用的系统化教学,同时加强教学的评价反思,是我们学习的必由之路。

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与重点夯实

1.1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要系统化与模块化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从基础的应用开始的,计算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有效运用,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容易获得成功,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社会的需要,是工作的必须,更好的融入计算机时代,首先我们必须打好基础,而构建计算机知识模块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和步骤,不可或缺。

像我们经常用到的office办公系统软件,和广告设计中应用ps软件系统,这是以计算机的某项应用为主,同时结合其他软件的辅助作用,我们就可以基本达到日常工作的目的,满足其基本需要。有效应用计算机解决各种课题,通过标准的技术要求,将最终成型产品提供给需要的人,这种工作就需要办公软件和pS软件的基本应用和综合,使用者必须从自身内部搭建一个模块化的应用平台,知道两者的作用,形成最终的综合应用,灵活解决各种问题。

1.2基础中的重点要重点突破掌握

找出计算机运用最重点的功能方向,进行重点的突破,循序渐进,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就一步步展开,是掌握应用技术且用之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计算机来说,夯实基础应用知识为根本,以应用知识带动应用能力,以应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是一个事物完整发展的全部,也是在工作中全面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范围和潜力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运用最多的就是office办公技术,它囊括了我们当前所有的办公应用,在文字格式与图片排版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将我们的需要结合了起来,便于我们的日常办公与学习。在应用软件成为我们辅助的时候,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突破,这种网络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成为了人们的有力的工具。

1.3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运用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有效应用于工作指导当中,理论和实践操作并举,成为我们一向重要的课题,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知识模块体系,形成整体认知,达到全面覆盖,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为将来灵活运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2实践的操作与拓展需要基础知识的运用

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是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巩固基础知识的必由之路。夯实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今后计算机的应用起到辅助作用的知识进行模块的构建,“计算机的数学基础,程序设计”等,都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必备知识。这是通用知识的掌握,另外想具体的知识,像专门的图像处理等,都是从基础知识上面延伸出来的。

3网络基础在实践中的拓展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已经普及到大众生活和工作,像信息的及时交流、信息的传递、多媒体技术的在线运用、电子商务的开展等,都成为大家爱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已经完全取代了人工,省时省力,在基础理论方面,涉及到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络宣传、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的基本理论。

4评价反思感悟

循序渐进,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顺序就一步步展开,是掌握应用技术且用之于实践的有效途径,对于计算机来说,夯实基础应用知识为根本,以应用知识带动应用能力,以应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是一个事物完整发展的全部,也是在工作中全面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范围和潜力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有效应用于工作指导当中,理论和实践操作并举,成为我们一向重要的课题,在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之中,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形成基本的技能,这就是要形成知识模块体系,形成整体认知,达到全面覆盖,融会贯通的学习目的,为将来灵活运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计算机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功能为我们日常生活发挥了很大的租用,而且具有突出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应用软件,更是为我们如何的有效开展理论和实践的操作创造了重要条件,为我们的不断实践创新进行问题思考与解决,获得最终的答案与分析,培养基础能力。提高技能,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从而提高素质,然后以计算机主干核心知识构造自己的应用体系,确定目标,将计算机的多功能化融汇到日常生活当中,有效解决各种为题,打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晓风.网络改变生活――突飞猛进的计算机网络[m].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07).

[2]张天雷.中国计算机用户・网上生活[m].北京市报刊发行局,2006.

[3]李辉.信息处理技术与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8).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46-0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工作领域与教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价值和作用,就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各项基础应用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不仅具有实践创造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其中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涵盖着三大内容,即课程教学和机房练习以及实训室练习等,所以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基本特点,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要求学生经常总结学习经验,并通过实践课程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内容。

1分析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着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发展,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际上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教师是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水平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全面提升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的综合素养势在必行。当前绝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学历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方面相差较大,缺少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致使计算机应用软件教w效果不够理想。

1.2计算机应用软件教材内容和实际需求不符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教材可以划分为下面两种:一是偏向于专业理论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教材偏向于理论知识,虽然此类教材内容比较完整和系统,但是缺少足量的实践操作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二是偏向于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课程内容偏向于实践操作内容,此类教材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案例来指导学生学习,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展开实践操作。同时许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资料都比较陈旧,无法紧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导致计算机应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1.3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当前来说许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沿用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过度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内容教学而忽略实践技能教学,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和厌倦的情绪,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热情。同时,计算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难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导致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许多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只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充分结合实践展开教学,学生无法内化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导致学习效果较差。

1.4缺少系统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时,应当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相互融合。而实际上当前许多高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都会受到课程时间和操作设备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上机操作课程安排较少,导致许多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无法满足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软件方面的学习需求。

1.5忽略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应当要以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为基础,确保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避免课程内容难度过高学生无法理解。目前许多高校在设置教学课程过于注重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只考评学生的理论知识,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概述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基本特征

为了不断创新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方法,就需要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基本特征来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2.1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时,不仅需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

2.2对使用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各个行业中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具有不同的特点,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对于使用环境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2.3计算机软件更新速度飞快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更新速度飞快。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应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步骤和流程,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2.4计算机应用软件功能非常丰富和复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应用地位不断提升,计算机功能非常丰富和复杂。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时应当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得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更加简便。

3对创新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3.1对创新应用软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许多高校都已经相继开展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侧重于课堂教学和计算机机房练习以及实训室操作等3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是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主要基础,然后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进行展示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结合计算机教学案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再通过实训室上机练习巩固学习的知识内容。该种教育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和计算机教学案例来向学生直观展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充当着教学主体,并站在讲台上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流程,学生在遇到困惑时无法和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习效率急剧下降,同时,教师无法真切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致使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软件操作步骤。教师在课堂中肩负着教导学生学习的责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当要熟练掌握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步骤,综合思考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各种疑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解答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质量。基于此,为了不断创新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增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活跃度。计算机应用软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应当要受到重视,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譬如: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课,对于上台讲课的学生应当适当予以鼓励,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

(3)选择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课程相互结合的教材。计算机应用软件课堂教材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选择合适的课堂教材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在选择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教材时应当要注重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操作课程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性,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2使用创新的计算机机房考核方法

在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在计算机机房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当前计算机机房的空间相对较大,学生数量相对较多,计算机教师无法全面监督和管理在机房学习的学生。因此,缺少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再加上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许多学生没有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实践练习。虽然教师已经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此种现象,但实际上仍然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即使教师将计算机机房网络断开,学生也会使用U盘携带游戏。因此,为了有效减少该种现象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机房考核方法,在计算机机房实训时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下课时提交课堂作业,将实训课堂作业成绩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选用教育教学方式时还要对学生学习感受进行综合考虑,传统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教育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进行photoshop图像软件教学可以使用对比教学法,对比修复前和修复后的图片,再结合具体步骤来讲解pS软件的操作,此种教育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实践操作性能相对较强,并且非常丰富和复杂,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时应当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例如:对电路仿真软件m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训室中制作仿真电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展开各项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为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性相对较强,所以教师应当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实践内容,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4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初步了解课程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向学生详细展示软件操作流程和步骤,再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结语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校作为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重要机构,应当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再利用现代化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光.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原理与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8):173-174.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实践教学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实践是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技艺、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中心(基地)的建设应尽可能地模仿现场情境,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反复训练的要求。同时,在内容上要注重实践教学的真实性、现实性,注重真实的操作与训练。计算机实践教学在目前的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结构中已经占有一定地位,但如何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教育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提高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认识

职业教育计算机实践教学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环节,学好计算机仅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课堂讲授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而计算机实践教学则要求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使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补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无论在计算机的理论教学,还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运用计算机解决其他各专业问题的能力方面,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提高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认识是当务之急,将实践教学从以往依附于某一门课程中相对独立出来,实行实践课程单列,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新理念。

二、找出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课程已经开设了很长时间,一直延续同一种模式教学,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下一些问题。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不能充分认清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课内实验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于各地区、各学校条件的限制,中学毕业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计算机实践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有较大差别。部分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心甘情愿当旁观者或盲从书本,不去主动探究。

将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根据理论教学的安排来确定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时数方面,计算机实践的实验教学时数只占总学时的30%左右,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型大学大力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时数比例达60%。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的实践教学环节仍占较大比例,而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工程训练等实践教学比例偏少。

三、如何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质量

提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的认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上机实践。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很多系部对这门学科的基本实验、重点实验内容缺乏真正的了解,有关教学人员也认为实验教学低人一等,不愿承担实验教学工作。因此,造成学生轻视实验课现象严重。或者是把学习计算机视为一种时髦,浅尝辄止,更谈不上通过上机来理解、消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或者是对上机实验随便应付,迟到早退,甚至找借口缺席等现象屡见不鲜。提高教师计算机实验课的待遇,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首先,计算机实践教学是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队伍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实验教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挫伤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因此,逐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待遇,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计算机实践教学虽然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最好也要有教材依据,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学科的应用性、工具性特点要求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写应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便于学生自学。当前,大多数高职学院使用计算机理论替代实践教学的教材和指导,不利于与相关专业的结合,影响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笔者以为,可以组织行内企业专家和“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岗位(群)的特点,将模块化、任务驱动、练习与过程考核等融为一体,分专业大类编写校内实践教学教材和指导书,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逐步探索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路子,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积极开展各种计算机技能竞赛。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不能一刀切。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在1∶1至2∶3之间比较适宜。实践的比例过少,学生达不到实际训练的效果;实践课的比例过大,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不够,不能完整的指导学生实践。再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各类语言编程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应根据其特点,适当加大理论课的教学比例,一般情况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的比例按2∶1或3∶2为宜。

在完成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后,还要不断检验教学效果。那么,积极开展各类计算机技能竞赛则是一个好的办法。各专业指导教师要写出活动计划的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活动结束后总结、表彰,把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和创新个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各类计算机技能竞赛活动尽量全体成员化,要全员参与。不能只是少数水平高的学生参与,那样还是不能起到检测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各类计算机技能大赛,使学生认识到各类计算机技能大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对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教师在完成自身实践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且实用的要求。

四、结束语

如何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水平,培养新世纪计算机通用和专用人才,是职业学校的一直努力的目标。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计算机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篇10

一、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学校与其他普通学校不同的是,除了根据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以外,其重点是培养在技术方面过硬的学生,即通常所说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具体到计算机这门课程而言,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上机操作虽然可以及时的对理论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巩固与掌握,但是于长远而言,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充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理论知识才能协助学生出色的完成工作。笔者认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更多的体现在像C++、photoshop、CorelDRaw、macromediaFireworks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上。

(一)学习计算机理论课程为成为计算机领域专业性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何领域内的技术性突破都是以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盾的。计算机领域也不例外,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成为计算机领域专业性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课堂上短暂的上机实践只能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上机感受或者体验,并不能系统的掌握该部分知识。只有学生们深度学习了理论部分的知识,在日后的实践操作中慢慢消化、理解,将理论知识逐步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每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二)学习计算机理论课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学习知识也是这个道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在计算机的各个领域会经常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待解决,当我们的学生日后面临诸如此类的情况时,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课本,回到基本的理论知识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由此,这一部分的理论基础对于学生而言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学习计算机理论课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还是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课程的学习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学生对于上机实践操作更加感兴趣。

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对网络和计算机感兴趣,加之传统的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枯燥无聊,使得学生对于上机实践操作更加感兴趣。除此之外,上机操作的课程学生也便于管理。

2)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形式为上机操作。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包括教师考评在内,学生和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以成绩为主。所以在教师备课中大部分授课时间还是偏向上机操作。

3)课程安排和课时计划导致学生无法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

由于每学期的课时一定,课程教学计划由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完成教学计划,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里系统的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更多的知识只能由学生自学完成。

三、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改革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势在必行。良好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为学生成为计算机专业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一)创设优质高效的计算机理论课程

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计算机理论课程的学习要更具有人文关怀,每一部分的学习不要切忌为学生固定条条框框,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理论课程授课形式不宜呆板被动,把课本内容生拉硬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头脑风暴。以学习CorelDRaw理论基础为例。CorelDRaw这一软件广泛应用于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个行业和领域,是一款比较实用的绘图软件。教师在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实例,譬如汽车LoGo、网页设计等,以别克汽车LoGo为例,除去圆圈部分,LoGo内大致分三个部分,红色、银色和蓝色箭头图案式样完全一致。教师可以根据整个LoGo的绘制方法及步骤,逐一引入理论课程。这样,学生们带着兴趣听完一堂课,也为该课程的上机操作打下了基础,一举两得。

(三)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开设多元化考评方式

计算机课程的考评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上机操作。计算机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在整个计算机课程甚至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开设多元化考评方式,让学生改变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态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