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8:25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原则;系统构成

一、引言

随着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对居住环境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信息技术及产品,建立相应的技术系统,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为居住者提供安全、舒适快捷高效服务与管理的家居环境,势在必行。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不是智能化产品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智能化系统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在实践中,围绕强化安全防范、优化信息通信、科学管理服务的宗旨,结合某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实践,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方案设计原则等方面作以介绍,以此可透视出发展中的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端倪。

二、方案概况

本方案主要针对小区的基本状况及特点,遵循“系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可扩展性”的原则,以多个技术系统构成,如:视频监控系统;LeD显示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梯控制系统;车辆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背景音响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Ba楼宇自控系统以及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形成信息采集、传输、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住宅小区智能化。

三、技术系统方案分述

本方案由多个技术系统构成,在此围绕有代表性的技术系统作简要的阐述。

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出入口、主干道、单元门厅、地下车库、消防通道等重点部位设置监控摄像机,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察被监控场所。通过与小区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联网,对监控区域的图象信息进行分析、记录、存储。该系统可与防盗、消防报警等安全防范体系联动运行,对消防报警优先联动切换,对火灾现场实时监控。

本方案采用模拟信号摄取传输与数字信号处理记录相结合的方案,系统前端摄象机摄取的图象传输到计算机对视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切换控制和画面处理,由大容量硬盘予以压缩记录。系统主要由摄像机、传输电缆、视频a/D转换器、管理软件、计算机监视器组成。系统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模拟和数字信号两种技术优势,发挥数字信息处理、记录、检索灵活、可靠、方便的优势,同时避免使用数字摄象机和数字传输信道成本偏高的问题。通过软件界面,用键盘和鼠标可任意调看图象、控制摄象机镜头和云台的动作。

2、可视对讲系统

该系统针对住宅小区管理的特点构成可视对讲联网系统。足不出户可实现访客、管理员、住户之间的沟通、管理。使管理更完善,效率更高。系统在监控中心设置管理机进行分区管理、总线控制,可减少呼叫占线;单元门口和地下门厅设置可视对讲主机,每户设置可视分机。对讲分机采用具有多防区扩展模块的多功能智能分机,可将家防系统与本系统整合,既方便管理又节约投资。系统功能有访客呼叫功能:访客呼叫采取二次确认模式,通过单元可视主机呼叫住户,经确认后开启单元门。双向通讯功能:单元对讲主机及住户分机可与小区监控中心管理机双向呼叫、通话、开启单元门。住户呼叫功能:住户通过室内分机的报警键可紧急呼叫管理中心,实现小区安全资源共享。物业管理功能:小区管理机自动记录住户报警呼叫信息,便于集中管理。系统可扩充功能:通过适当分区、分级管理设立相应的子系统,实现对大型社区的管理。安保防盗功能:安保防盗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分机具有多防区报警功能,可外接门磁、红外、烟感、煤气、紧急按钮等探头,并与管理机联网。管理机记录报警类型、地点、住户资料等信息,以备查阅。

3、车辆管理系统

本系统对小区固定和临时车辆进行iC卡或条码卡管理和控制。住户使用iC卡进出小区停车场;临时泊车,使用临时iC卡计费进出停车场;访客车辆经住户授权后获取条码卡进出小区、停车收费、乘坐电梯。系统集感应式iC卡、计算机视频网络、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具有临时卡计费、联机对讲、车辆安保、进出记录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车辆远端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系统提供消防、安防联动接口,故障报警、强行侵入与无效刷卡报警联动,发生火警、有害气体超标等危害自动开启道闸等功能。在出、入口设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车辆进出在感应区域内,读取iC卡信息,经管理电脑识别合法后开启道闸放行。系统将车辆的进出情况(车型、车牌号、时间)实时记录备查。

4、门禁管理系统

根据小区的特点,门禁系统通常设在单元和地下通道门口,读卡器和控制器为一体化设计,安装于可视对讲设备内。门禁之间采用控制总线通讯,在管理主机故障或通讯中断时能保持门禁正常运行。住户进门时持卡由读卡器接收iC卡信息,门禁控制器判断该卡是否有效,并发出不同的声光提示。有效则开锁,并将卡号、时间日期等信息记录备查。系统由感应式iC卡、一体化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电控锁、出门按钮、网络扩展器、管理软件和电脑组成。基本功能:可控制各种不同的电控锁;对所有卡实行分级管理,视其身份确定通行权限;可设置多时段门锁启、闭,时间段任意定义;非授权卡、强行开门、超时未关门等自动报警;开门延时可调;多种信息(开门时间、有效及非有效卡编号、按钮开门信息、报警原因、位置)纪录。

5、电子巡查管理系统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无线数码巡查系统,实现人防技防相结合。可有效保证巡查人员按小区设定的巡查路线定时巡查的效果,有效监督和管理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阻止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使安保管理更为科学可靠。系统由中央控制设备、手持式信息采集器、巡查信息点、数据变送器、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组成。管理人员预先确定巡查路线及签到信息点,巡查人员在巡查时手持信息读取器,采集信息点的地址和时间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巡查任务。巡查结束后,在管理中心将采集数据输入控制计算机,通过管理软件予以检查、显示、汇总和存储。可有效地对安保巡查人员执行巡查情况监管,避免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巡查小组及巡查签到信息点的设置,视小区的分布情况而定。

6、家防系统

家庭防盗及求助报警系统是小区安全防范的重要环节。通过本系统住户在家中可向小区中心控制室发出报警或求助,中心控制室对住户家中的警情统一监控、管理。在小区两层以下住宅、商铺设置探测器和紧急按钮;其他各层设置紧急按钮并与对讲分机相联,有触发和求助时报警。系统由前端设备:探测器(磁控开关、红外探测器)、紧急按钮、住宅信息终端;传输网络和终端设备:接警对讲分机、电脑控制软件及打印机等组成。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具有防拆功能;系统线路具有防剪、防短路功能;系统有住户设、撤防记录。家庭报警信息分为紧急求助和外来触发探测器报警。探测器发出的信息由住宅信息终端接收、识别,再通过传输网络输出有地址、警情编码的数据信号到对讲分机、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记录保存汇总、显示识别报警种类位置并发出报警信号。处警完毕人工复位使报警系统回到警戒状态。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2

    

    一、概述 

    保安巡更系统采用磁触式存储卡读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等集成的最新型的电子巡更报时系统时将某人某时在何处巡逻等信息储存在巡棒中,巡棒中数据可通过数传输器传达室到电脑等,进而打印出巡检报告并形成电脑文档。从而完成了对整个小区保安巡更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二、设计根据

    本系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安全行业标准**市公安技防办关于保安系统的有关规定。

    三、系统的主要特点

    1、科学化管理

    1) 

    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尽的巡逻计划,可覆盖到需巡视的所有区域,利用电脑安全控制系统,可对每个巡逻小组、单个保安员的情况一目了然,方便上级调度。 

    2) 

    制定巡逻计划时,可充分考虑工作量的均衡,保证任务的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

    3) 

    可保存全部巡逻记录、可查询和打印单个保安员、单独事件(某段时间发内发生偷窃的情况等) 

    、某一巡逻小组、某段时间或某一天的巡逻记录报告,方便领导对下属工作作出准确评价,做到奖罚分明.

    2、系统兼容扩展性强

       电脑安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巡棒、信息钮扣、数据传输器、控制传输器、控制软件、对不同的应用系统来说,巡棒和信息钮扣是兼容的、只需根据不同情况改变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打印机、电脑、modem等)及控制软件.

    四、系统组成及特点

    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性能,针对不同的需求,该系统可提供四种不同的方案,最基本的系统;安全报告系统;电脑安全控制系统(本方案采用电脑安全控制系统).其中,后一种需要电脑参与控制是信息钮扣。棒中信息的读入及输出分别通过巡棒的两端:突出带有钠环的一端是输端。使用时发该端接触一下信息钮扣,听到一声蜂鸣,数据就读入至巡棒中。

       另外,巡棒中有时钟,每读入一数据时,就从时钟提取当时的时间与数据关联,这样输出时数据与时间就同时输出。

       信息钮扣中存贮的住处有两类:一类是数据,在具体有应用中包括巡检点标识,巡检人员祭识及其它信息。例如:若巡检计划中有"停车场",则一停车场的其位置装一个含有"停车场"信息的钮扣,保安员的巡逻中,需记录偷盗、门没关好等意外情况,随身带一工作本,本上工上嵌有"偷盗"、"门末关"等各种住处的钮扣,使用时,用巡棒的读入端接触"停车场"信息钮扣,并对不同的情况用巡棒碰触工作本上的相应钮扣,则巡棒中就将记录下"某保安员在某时的停车场值班时发现在有人在偷盗(或其它情况)。"

    数据传输器的功能是读出巡棒中的数据并将其传送到电脑。

    主要特点

    1、巡棒

    全密封防水。高度省电。使用普通锂电池可维持一年。

    2、操作简便

    巡检时,巡棒只要轻轻碰触巡检点的读写芯片(信息钮扣),就可记录当时巡检的日期和时间。无需如条码或磁条系统一样经过多次扫描,操作也不需开关及按钮。

    3、安全性好。可防止已获得的数据及信息被破坏或有意改批改内。

    八 背景音乐系统

    

    8.1 背景音乐系统概述

    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简称bgm,是一种新颖的使用范围愈来愈来广泛的音响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按照安装的场合分为两种,一种是室内背景音乐系统,在宾馆、写字楼、商场、高层建筑内都有专门的背景音乐系统;另一种是室外背景音乐系统,公园、游乐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住宅小区内设置室外背景音乐系统,设想独到、新颖别致,将为大厦增色不少。想象得出每当清晨、暮色,住户三三两两倘佯在林荫小道,聆听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诉说心声,别有一番情趣。

       此外,背景音乐系统除了全天候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还具有扩声功能,特别是当住宅大厦内发生火警等意外事故时,将进行紧急广播。

    8.2 背景音乐系统的功能设计

    小区室外背景音乐系统设置室外公共活动场所1个广播区域,通过广播切换控制器,依据各自需要单独播放音乐或扩声。

       广播区域具有音量调节控制功能,并配备紧急切换器,保证在紧急广播状态时,跳接区域音量控制器,实现最大音量广播。

       系统内设置紧急广播联动控制器,在系统处于关闭时,遇到紧急情况,能实现自动开机,并自动进入紧急广播状态。

    8.3 背景音乐系统的设备配置

    (1)节目源

       为满足多用途需要,系统节目源设置四个:广播话筒、am/fm调谐器、双卡录音座和多碟cd唱机。

       广播话筒选用日本carol台式鹅颈话筒,操作方便,内置钟声发生器,说话前可发出清脆的钟声,以提醒听众注意。

       am/fm调谐器选用pioneer 

    f205石英锁相环调谐器,接收稳定,可储存am/fm各十个电台节目。

       双卡录音座选用pioneer ct-w205录音座,双卡循环工作,轻触式操作。

       多碟cd机选用pioneer 

    pd-m426六碟式cd唱机,内装六张cd唱片夹,放入六张cd唱片,可编程循环播放,并且具有通电自动播放功能。

    (2)扬声器

    室外公共区域安装16只韩国产cs-520防水音箱。

    (3)功率放大器 

    

       小区面积较大,大厦内的扬声器分布较为分散,敷设广播线路较长。考虑到线路损耗等因素,我们设计方案决定选用100v高压输出功率放大器,以减小线路损耗。

       考虑到功放散热问题和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在功率放大器的选型上,决定采用结构上为风扇前后通风降温方式的功放,不选用自然降温方式的功放。

       ama 

    pa2240功率放大器,设有100v、70v高压输出,也具备4欧姆低阻输出;在结构上采用风扇前后通风降温方式,每台输出功率为240w。

       按照上述喇叭数量,根据我们以往设计经验,参照产品性能要求,cs-520 

    室外防水音箱分配功率 20w,本系统所需总功率为480 w。如果按功放满负荷工作,本系统配备2台ama pa2240功放。

    九 园区周边防范报警系统

    

    9.1概述

    为了提高人们现代生活的安全感以及创造一个美观而宽松的生活环境,安装一套高智能、自动化的高科技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装置已是现代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区管理部门的要求,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拟确定在小区的私家花园的周边安装一套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美国ck公司生产的238c主机和日本艾礼富公司的主动式红外周边探测器,构成安全可靠的报警网。

    9.2系统设计说明

    周边红外线报警系统由室内报警控制主机、操作键盘以及室外周边安装的红外线探测器组合而成。本系统报警中心主机采用经公安部认可的美国ck公司的238c主机1台,日本艾礼富公司生产的室外主动式双光束红外线探测器16对。

       日本艾礼富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感器制造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保安产品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出一系列高科技的电子零件和保安产品,其公司生产各类型红外线主动式探测器,准确率高,误报率极低。

    9.3系统功能介绍

    本系统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当有人翻越周边栏杆时,周边红外线探测器会触发中心报警主机,报警喇叭会立即启动鸣笛,同时键盘会自动显示属哪个区域的报警,以便于值班人员与保安联系,保证最快速度赶到现场。该系统还具有防拆功能,当有人偷拆报警前端(红外线探测器)时,键盘会立即显示区域和报警种类。报警中心也可以连接其它种类的探测器,如烟感探测器、煤气探测器、玻璃碎器、门磁等。该系统的前端(红外线探测器)适应各种恶劣气候环境。

       本系统与闭路监控系统中的安装于架空层的高速智能快球摄像机实行报警联动。当红外对射探测器发生报警时,报警信号同时传送到监控中心的矩阵控制主机,矩阵控制主机发出控制命令给相应的快球摄像机,快球摄像机自动高速地转动到报警位置,对报警区域实行监视。

    9. 4设备功能及技术指

    9.4.138c报警中心主机

    1. 

    8个可编程监控防区

    2. 每个控制箱可接四个238控制键盘

    3. 带背光照明单频提示之按键

    4. 3个紧急按钮

    5. 

    7个布防/撤防密码

    6. 内置数码通讯器,能传送世界上大部分之警情格式,包括最新之sia和contact id格式

    7. 

    可用锁匙开关进行布防/撤防

    8. 定时自动布防

    9. 防区定时报告

    10. 后备电池欠压自动检测

    11. 

    防区类型可编程设置

    12. 门铃功能

    13. 群旁路

    14. 电话线故障自动检测

    15.快速布防

    16. 火警验证

    17. 

    4个可编程输出

    18. 当今世界流行的报警网,本主机均能与其兼容。

    9.4.2 alpha ii键盘

    具有主机所有的功能操作诸如系统布防、撤防、防区旁路、快速布防、 

    自动旁路、立即/延时选择、群亮度路、动持代码、用户密码等。

    9.4.3对射式红外线探测器

    1. 采用双光束检知方式

    2. 

    在特别恶劣的气候下也能保持100倍以上的感应余度,采用同步式上、下2段光束的大型光学系统,可轻易对应雨、雾、雪等易使光线衰减、散射的恶劣天气。

    3.采用上、下光束同时调整机构、上下光学镜片可同时调整

    4. 

    夜间调整机构,采用夜间自动照光机构

    5. 采用led装置,使光轴调整更加容易

    6. 对应周围各种环境的响应速度,遮光时间从50毫秒至500毫秒连续可 

    调,最大限度防止因环境引起的误动作

    7. 优美的外型设计,从外表看不出警戒方向,同时具有防水性

    十 宽频网络系统

    

    1、1 前言

       在最近几年里,网络布线科技水平有了巨大的发展。自从五类产品在1992年推出以来,制造商们对于如何提高双绞线布线系统的性能越来越精通。最初,通讯工业协会tia首先定义了元器件的标准(其中tia 

    tsb36是关于线缆的。tsb40是关于连接硬件的),并设想如果各个元器件均满足标准的话,那么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提供五类的性能。然而事实并不这么简单。

       现在我们都知道,构成一个真正的系统仅靠单独的元器件是不够的。为了达到预期的系统性能,线缆和连接硬件必须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和发展。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管理中及大厦业主们对现有布线系统能否保证未来应用的关注,人们对超五类布线系统的兴趣越来越大。一个增强型的系统不仅要满足tia/eia-568a商业楼宇通讯布线标准所规定的五类性能标准,而且还应具备高于此标准的性能余量。amp 

    netconnect超五类布线系统,使您的大楼拥有卓而不群的布线系统,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为您提供最优良的系统性能。

       本次方案是根据华惠电子大厦大厦提供的需求及建设物分布情况而设计。同时此次为小区提供的开放型综合布线的设备、附件、安装材料均采用美国安普公司产品,其产品技术先进、可靠。

    1、2 大厦宽频网设计的标准

    我们采用amp开放式布线系统为贵局的的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主要特性

    兼容性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首要特性是它的兼容性。它可以把这些性质不同 

    

    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解决了系统中过去互不兼容的问题。

    节省费用

    结构化综合布线将语音信号、数据信号

    有助于将你分散的线缆系统合并成一组统一和标准的网络中去。

    完整的产品

    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纤传输媒介、交叉连接器、适配器、连接器、插座与插头、传输电器保护设备及工具。

    强化的控制管理

    设计使得用户自己能容易和标准地排除网络故障,这一点保证在管理和支配整个系统中的最高效率。

    向用户提供基于管理的软件,使该网络系统能准确地跟踪网络中所有迁移和变化。

    模块化

    基于物理星形结构结构化布线系统提供一种模块化子系统方法,于是用户需求即体现在每组结构化可管理的布线点。

    灵活性

    用多种高性能的线缆来满足用户的连网需求。在速度,距离,信号能力等方面都是高性能的。

    发展性

    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采用了积木块结构。这种结构能将当前的和未来的话音及数据设备、互连设备、网络管理产品方便的扩展进去。 

    4.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

    一个综合布线设计等级,直接决定着公司网络的定位。根据地税局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建议按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二个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均为一条独立的4对双绞线,引至配线架

    采用夹接式(110a系列)或接插式(110p系列)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

    设计等级pds/工作 区干线pds/工作区 水平布线设备间接线间信息插座

    基本型24110a系列110a系列每个工作 区1个

    增强型3每个i/o 有4个110p 110a110a 110a每个工作区2个以上

    综合型4- 光纤每个i/o 有4个110p 110a110p 110p 每个工作区2个以上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每个工作区有二个以上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可统一色标,按需要可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新设备的功能需求

    它的技术储备有着巨大的储量

    1、3 amp开放式布线系统

    a、1、3、1 开放式布线系统原理

    开放式布线系统是通过使用符合布线系统标准的物理传输介质,使用相同的接插件,连接相同的终端及设施,并通过使用不同的跳线和适配器来实现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数据处理。

    b、 1、3、2 开放式布线系统优势

    以一点单一的标准布线系统,把程控交换器、电脑及各种监控设备综合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通讯网络系统,并提供一个开放性结构平台,能使任何不同的工业标准的设备能在这个系统中运行,以满足比较多的日常要求。如:

     模拟和数字语音系统

     高速及低速的数字传输

     传真机和图形终端以及电视与安全系统的监控

    建筑物中的各种楼宇自控传输

    c、 1、3、3 开放式布线系统特点

    

开放式布线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先进性:开放式布线系统与传统配线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开放式布线系统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方便地组合、转换成不同结构的网络系统,其传输的速率高达100m,最高可达1000m。传统的布线系统只能依据网络拓朴结构,更改网络系统必须重新布线,重复投资,而且其传输速率一般在10m以下。

    

可靠性:开放性布线系统使用的材料均需符合国际和国内认可的有关标准,经过合格的检验而出品,均有质量保证的许诺,一般质量保证为15年。

    

扩展性:根据开放性布线的设计思想,设计布线系统的充分考虑对未来设备的变更和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变更的需要。

    

灵活性:根据开放性布线的设计思想,可以随时任意地构造网络,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网络需要。

       兼容性:根据开放性布线的设计规范。系统可以支持任何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制作商设备,为使用者提供最充分的选择余地。

    d、 1、3、4 开放式布线系统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由于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化与先进性。本身决定了该系统能带给使用者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产品质量保证系统

    为用户提供坚如磐石的产品质量保证。amp作为世界一流的接插件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均为国标认证的优质产品。对于高性能的超五类布线系统工程,我们在测试合格后,为用户提供十五年的产品性能保证。 

    

    amp netconnect超五类布线系统

    技术白皮书

    2、1 性能准确的含义是什么?

    有的布线厂家会暗示他们的布线系统将比其它产品跑的更快更远。目前,五类依然是标准中对元器件及系统均作出规定的唯一产品等级,同时它也是网络设备厂家在设计新型设备时唯一的参照标准,包括155mbps、622mbpsatm以及千兆以太网。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五类这种产品等级能否支持这些新的应用,而是您具体应用的五类布线系统能否支持这些应用。要想得到肯定答案,你的布线系统就应保证提供足够的性能余量,达到或超过五类所要求的性能余量。这样就可以保证你的系统足可以支持要求最苛刻的五类应用。netconnect超五类布线系统基于五类系统等级,为你提供所需要的系统性能余量。

    2、2 性能参数

    衡量元器件和系统的性能等级的基本参数有三个:近端串扰,衰减和结构回波损耗srl。对于这些参数,tia/eia-568-a定义了各种元器件必须满足参数值,以保证达到类的性能。tsb67,即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现场性能测试标准,对于已安装的布线系统也提出了类似的标准,同时它对相关测试设备作出了规定。

       另外,衰减串扰比acr被广泛认为是衡量性能的重要参数,因为它由信号衰减与串扰两个主要参数组成。对于高速网络来说,综合近端串扰(ps 

    next)这个参数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具有多线对传输特性的千兆以太网中,综合近端串扰更为重要。

    2、3 近端串扰(next)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3

主题词:雷电 住宅小区 智能化系统 防雷设计 施工

雷电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只要我们积极主动的防御,采取正确良好的防雷手段,雷电灾害是可以避免的。

1、现代防雷技术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l024-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将建筑物综合防雷装置分为两大部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必须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作为整体统一考虑。

外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主要是防直击雷装置,即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界面采取的防雷措施,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一般由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构成,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选择,既要考虑外观、经济,关键还要考虑防雷效果。

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即在直击雷防护区(LpZoB)届面内采取的防雷措施,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

共用接地系统:连接至接地装置的建筑物的所有互连的金属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均规定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屏蔽措施:指“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屏蔽是减小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合理布线: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离不开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在防雷设计中,必须考虑防雷装置与这些管线的关系。在管线较长或桥架等设施较长的路线上,还需要两端接地;第三,应该注意电源线、天线和屋顶高处的彩灯及航空障碍灯等线路的引入做法,防止雷电波侵入。

电涌保护器(SpD)防护:电涌保护器的防护分为电源电涌防护和信号电涌防护。电源电涌防护按规范分为三部分:在总电房低压配电柜电源总开关处安装对地电源电涌保护器,作为一级防护:在分配电柜安装对地电源电涌保护器,作为二级防护;在UpS电源、精密设备和电脑终端等设备处安装对地电源电涌保护器,作为三级防护。

2、住宅小区智能项目概述

住宅小区智能主要有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及物业管理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以本项目针对这些系统提出相应的防雷设计及施工方案。

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前端部分:主要由黑白(彩色)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防护罩、支架等组成。②、传输部分:使用同轴电缆、电线、多芯线、双绞线、光纤等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敷设等方式传输视频、音频或控制信号等。③、终端部分:主要由画面分割器、监视器、控制设备、电视幕墙和控制台等组成。

为了对电视监控系统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保障监控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正确选择和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布放、屏蔽及接地方式等,对提高监控系统的抗雷电能力,优化系统的防雷水平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可视对讲系统一套现代化的小康住宅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提高住宅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安全社区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主要由室内用户机、门口机、管理机及网络连接设备如网络连接器等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办公及与外界信息沟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系统,主要由路由器、交换机、终端电脑以及连接线缆等组成。一旦遭受雷击损坏,将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的进行。

3、防雷设计及施工方案

3.1 低压电源系统防护

3.1.1 电源一级防护

通常将配电系统第一级防雷保护设计为:使用10/350μs波形、通流容量15-25ka每线,8/20μs波形、通流容量60-100ka每线的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将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4000V以下。所有接线用16mm2股铜线连接,地线用25mm2多股铜线连接。可选用开关型电源防雷模块或者电源防雷箱。

3.1.2 电源二级防护

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二次雷击参数要求,依据雷电分流理论,可分配到电源线路系统的雷电电流为8/20μs波形75ka,则对于tn系统,每线可分配8/20μs波形雷电流18.75ka,考虑到保护的裕度,作为配电系统电源第二级防雷,需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40ka每线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将4kV的线路残余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2500kV以下。为防止浪涌保护器遭受雷击后损坏后,电源对地短路,需要在浪涌保护器前安装空气开关作为短路保护装置。

3.1.3 电源三级防护

依据智能建筑配电线路设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电子机房内设备的重要性,将配电系统按第三级防雷保护设计为: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10ka每线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将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1500V以下。可选用限压型电源防雷模块或者电源防雷箱。

3.1.5 施工方案

在监控中心电源总开关和物业管理处电源总开关处各安装1套限压型电源防雷模块或者电源防雷箱,作为电源第一、二级防雷保护。

在监控中心内的监控主机、硬盘录像机、可视对讲主机等设备的用电处安装防雷插座,串联安装。带LC滤波,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级精细保护。

在总线分支器的电源箱处各安装单相电源防雷模块,作为线路第三级防雷保护。

在物业管理处电脑、路由器、打印机等设备的用电插座处安装防雷插座,串联安装,带LC滤波,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级精细保护。

3.2 监控系统防护

系统的各种线路,在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l)交界处应装设线路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宜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3ka以上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将数千伏的线路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允许值。监控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

3.2.1 施工方案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其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应穿管敷设接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的电源线路前安装1个电源电涌保护器,用于摄像枪电源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的视频线路前安装1个视频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摄像枪视频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的云台控制线路前安装1个控制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摄像枪控制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每条摄像枪视频信号线路进入机房设备前各安装1个视频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机房视频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快球云台控制信号线路进入机房转换器前安装1个控制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机房控制信号线路的防护。

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子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有可靠的接地。

3.3 可视对讲系统防护

可视对讲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l)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需对设备进线缆线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3ka以上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将数千伏的线路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允许值。

3.3.1 施工方案

在可视对讲总线分支器的联网总线及门口机的视频线路上安装视频信号电涌保护器,作为联网总线视频线路的防雷保护。线方式为接线端子。

在可视对讲总线分支器的联网总线及门口机的通信线路上安装通信线路信号电涌保护器,作为联网总线通信线路的防雷保护。

3.4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护

3.4.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

1)a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或3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2)B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3)c、D级防护系统宜采用1级或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各级浪涌保护器宜分别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l)及第一防护区(LpZl)与第二防护区(LpZ2)的交界处。

3.4.2 施工方案

在aDSL通信线路进入设备前端安装信号电涌保护器,作为aDS通信线路的信号防雷保护。

在终端电脑、路由器的每个网络通信端口各安装计算机网络通信线电涌保护器,用于路由器、终端电脑通信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机房内所有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

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

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分别采用m型或mm组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3.5 接地以及等电位连接

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即直击雷接地、感应雷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等共用建筑物基础地网的形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若达不到要求,则需另外设置地网。

3.5.1 施工方案

分别在监控中心及物业管理处适当地方开凿柱筋,用圆钢或者扁钢引出并设置等电位接地箱,等电位连接网络采用s型连接的结构形式,将消防控制中心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道、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电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箱连接。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接地采用就近接柱筋的方式。

4、运行维护

(1)避雷器安装之后,应检查所有接线是否正确安装,然后运行测试,看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检查,直至整个系统均正常运作。

(2)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4

4.1概述

世界上任何先进技术的应用无一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停车场的智能化建设也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由于交通设施的增加造成的交通拥挤甚至混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这种不便迫使人们去寻找高技术的有效手段去化解这一种不便。智能化的停车场便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的高技术产物。在小区设立一套智能停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大楼附近乱停乱放车辆造成的交通混乱,同时也能免去了车主停车时车辆被盗的担心,提高了对车辆的管理效率。另外,从技术面讲,具有开放性特点,很容易与其他系统接口组成功能更强大的综合系统,顺应系统管理综合方式的要求。

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感应式ic卡技术、车辆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用于停车场的收费管理和车辆控制,可实现长期停车(月租)、临时停车(时租)、对外服务以及客人停车服务,并可实现出入车辆图像对比功能。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1.

采用的感应式ic卡具有防水、防磁、防静电、无磨损、信息贮存量大、高保密度等特点。

2.感应式读卡方式,感应距离为10cm。

3.

临时车全自动出卡,减少人员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4.滚动式led中文电子显示屏提示,使用户和管理者一目了然。

5.

独特的车牌号录入以及车辆图象对比识别系统,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防盗能力。

6.出卡系统存卡量不足自动提示。

7.

车辆入、出全智能逻辑自锁控制系统,严密控制持卡者进、出场的行为符合"一卡一车"的要求。

8.

具有防抬杆、全卸荷、光电控制、带准确平衡系统的高品质挡车道闸。

9.高可靠性和适应性的数字式车辆检测系统。

10.

防砸车装置可保证无论是进场车辆或发生倒车的车辆,只要在闸杆下停留,闸杆就不会落下。

11.特种车辆特殊处理功能。

12.

全中文菜单式操作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13.完善的财务管理功能,自动形成各种报表。

4.3停车场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4.3.2系统的进出及操作流程

(1)进场过程

五自动抄表系统

5.1概述

宝安"水、电、气"自动计量计费系统是智能型的高科技产品,它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高层与多层住宅住宅区的水、电、气等计量表的抄表难、收费难、管理难等缺陷,避免了普通人工抄表中的误抄、漏抄、多抄少抄等问题,为实施经济科学的管理,逐步取消中间层收费和高层楼宇抄表到户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系统是"九七"部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国家建设部小康住宅建设推荐产品。其主要优点在于:①便于逐步建立管理信息体系,提高统计分析与科学管理的水平;②减少抄表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条件;③提高计量精度,避免认为差错;④可及时发现故障,方便检修与更换。

5.2系统主要功能

1、实时抄表功能:实时抄取任一户表或全部户表当前由数据和工作状态。

2、定时抄表功能:定时抄取所有户表的数据和工作状态。

3、断线检测功能:当信号线或通讯线断线时,系统反映该状态。

4、断电数据保护功能:系统或设备掉电时,数据将长期保存。

5、费用计算功能:根据管理员设定的费率自动计算用户费用。

6、数据管理功能:用户用量等数据的初始化、统计、查询、报表等。

7、系统管理功能:管理各种系统参数(如各种费率、缴费方式),管理员操作权限。

8、费用收取功能:若人工缴纳,则由操作员根据收费凭证,将用户缴纳费用数目输入计算机并存档;若转帐收费,则由计算机自动结算费用。若结算后仍有欠余,自动累计入下次费用中。

9、报表打印功能:根据需要打印各种报表,如月报表、催缴单等。

5.3系统特点

本系统基于当今日益成熟的微电脑检测技术,并采用分线通讯技术组网,使整个系统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结构简洁、可扩充性强、性能价格比高。

1.

整个系统采用pc机及单片机控制,实现模块化结构,集成度高。

2.采用先进的rs-485通讯标准,提高了通讯的可靠性。

3.

在网络底层运用总线技术,使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4.

系统配置灵活,既可单独组成水表计量系统、电表计量系统、气表(如煤气表、冷气表、暖气表等)计量系统,也可同时将水、电、气组合成多表功能的综合计量计费系统。

5.

基于最新windows98操作系统的管理软件,用户界面友好,可支持各种以intel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机和32位操作系统。采用简单的菜单操作方式,并能输出精美的数据报表。

6.

采用最新的数据库开发软件,并融入先进的多表一体管理思想,成倍强化系统的管理功能。

7.采用层次式和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维护和扩充。

8.

用户可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公共数据网络(如电话网、internet网)实现联网功能,与主要的有关收费部门(银行、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等)实行资源工享,集中管理。

5.4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特性

本系统主要由管理机、数据采集器、户机、通讯系统组成。

5.4.1管理机

采用pc计算机,用于系统监控、数据管理和报表输出。管理机与数据采集器之间采用标准rs-485通讯方式,通讯接口为rs-232----rs-485通讯接口卡,可管理多达64个数据采集器。

5.4.2数据采集器

用于实时数据采集,故障判断,误差校正等。

数据采集器与户机之间三芯屏蔽线,每台采集器可管理256台户机,采集器可就地取220伏市电,如大楼有备用电源最好使用备用电源,否则也可使用不间断电源ups外加蓄电池供电。

5.4.3户机

户机包括两部分:户表和电子计量器。

(1)

户表:包括电子水表、电子电表,将水量、电能等模拟量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内含各种传感器,性能精确。

电子计量器:累计户表的电脉冲信号并传送给采集器。分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

5.5系统技术指标

1系统最大容量:64台主机、16384台户机

2

系统通讯距离:注①

3掉电后数据保存时间:10年

4计量范围:0-999999t自动返0

5主机与管理机通讯波特率:

1200

6主机供电电源:ac220v±10%50hz

7主机与户机间允许电压降:1000mv

8户机供电电压:

±12v

9户表精度:2.0级,误差符合gb778-84国家标准;

10工作环境:温度:-10℃-+55℃湿度:<95%

振动:<5g

11ups(可选):500w

12蓄电池(可选):24v100ah

13电源线:ac200v3芯

1.5mm2

14主机通讯线:双绞线0.3-0.5mm2

15户机线:三芯屏蔽线0.75-1mm2

六智能门禁系统

1、概述

小区可视对讲门禁控制系统集可视对讲及门禁控制于一体,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方便了客人的来访,同时最大程度地防止了非法人员的闯入,保护了业主的利益,给小区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稳定。

2设计原则

小区可视对讲门禁控制系统工程由于涉及业主入住的方便及生命财产等的安全、物业管理及发展商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必须建立在先进、可靠、实用、方便的基础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系统的设计原则为:

1)不同级别或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安全权限;

2)可靠性原则、高实用性原则、高安全保密性原则;

3)网络系统的建设可适应未来的技术升级要求。

3门禁系统拓扑及功能特点

4系统拓扑

视得安(可视对讲)门禁控制管理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打印机、门禁控制器、ic卡发行器、机电一体化锁扣或电磁锁、按钮、非接触式智能ic卡及门禁管理软件等

组成。计算机与门禁控制器之间采用rs485总线结构通讯,通讯距离可达1.2km,单台计算机可接256个门禁控制器。每个门禁控制器可控制一个门锁。门禁控制器,既可联网运行,又可脱机运行。系统拓扑图如下

门禁系统拓扑图

5系统的功能特点

1.

方便性:读卡进入,一挥而就。开门时,用授权的ic卡,在读写器前一晃,即可完成门锁的开启及开锁记录工作,方便快捷。(参见ic卡及ic卡读写器)

2.

安全性:ic卡与ic卡读写器之间通信,采用三重认证技术相互确认,数码技术、密钥算法,授权发行,安全可靠。(参见ic卡及ic卡读写器)

3.

可靠性:ic卡射频感应,稳定可靠,自身具判断、思考能力。(参见ic卡及ic卡读写器)

4.

灵活性:门禁器既可联网运行,又可脱机工作,系统可随时授权或取消卡的发行。(参见软件简介)

5.

扩展性:可随时增加门禁器数量将单门、双门扩展为多门、多功能的系统。亦可与其它系统实现多模式控制。(参见网络拓扑图)

6.

多用性:ic卡既可用于门禁,通过授权,还可用于停车、考勤、巡更、消费等"一卡通"管理其它系统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参见ic卡及ic卡读写器)

7.

功能完善:根据需要,可自由设置ic卡有效期限,每日有效时间等,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改、取消有关ic卡的开门权限,可定期或实时采集每个门的开门资料,同时可按姓名、日期、部门、操作卡号、门锁号等进行汇总、查询、分类及打印。(参见软件简介)

8.

简单性:安装容易、接线简单,操作方便。

9.

应用广泛:各种场合的多站道都适用,既可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如大厦、宾馆、工厂、会所、酒店等重要部门,也可适宜于一般地方,如公园、剧院、游泳馆等。

6硬件介绍

7ic卡发行器

发行器的实质是一部ic卡读写器,它在系统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发行操作卡、开门卡;对要重新发行的ic卡进行清空;对已发行的ic卡进行卡的内容检测。(参见ic卡及ic卡读写器)

8系统ic卡的种类

视得安(可视对讲)门禁控制管理系统所采用的ic卡为非接触式智能ic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系统授权卡

系统授权卡在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中拥有最高权限,是管理人员进入系统的钥匙,由系统制造商提供。在使用系统授权卡进入系统中,可执行系统参数设定、系统初始化等所有功能。

2.

系统操作卡

系统操作卡为一般工作人员上机操作进入系统的凭证,可以执行授权的功能,管理该系统的日常工作。

3.

开门卡

开门卡相当于开门的钥匙,由管理人员审核后发给有关人员,作为进入房间的凭证。其显著特点是可以"一卡多门"和"一门多卡",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分别给予不同的授权。

9门禁控制器

门禁控制器是门禁管理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rs-485总线与管理电脑联网,接收电脑的控制命令,向电脑发送控制点的状态信息;通过多芯控制线连接ic卡读写器,进行读写ic卡操作;通过两芯电源线连接电磁锁,控制开锁与闭锁;通过两芯电源线连接室内按钮,可在室内用按钮开启门锁。一个门禁控制器可以控制一个门锁。

门禁控制器内置cpu及存储器,能根据计算机下载的信息,自动判断ic卡的有效性及权限,决定是否开锁,并把开锁信息记录下来,因此,门禁控制器具有脱机运行功能。

将ic卡读写器从门禁控制器内分离出来,安装于可视对讲控制器里,进行分体安装,防止人为损坏读写器开锁,提高系统安全性,进一步减小读写器体积,方便读写器的安装,同时节略安装空间,保障了(可视对讲)门禁控。门禁控制器一般安装在门里面装饰板上方,除非有特殊情况,锁线与读写器信号线均为暗线敷设。门禁控制器与不同的电锁配合,构成多种形式的门禁控制系统,满足不同情况需求。

1)门禁控制器的型号

1.内埋式256门禁读写器(长方形)bl640

2.外装式256门禁读写器(正方形)bl641

2)门禁控制器主要技术参数

1.通讯接口:rs485

2.数据传输率:4800bps

3.传输距离:1200m

4.

读写时间:<0.2s

5.最大记录容量:8000条

6.数据掉电保存:100年

7.输入电源:交流8-12v

8.

电源频率:50hz

9.输入电流:200ma

10.工作温度:-10℃~70℃

11.工作湿度:10%~90%

12.

静态功耗:1.5w

13.动态功耗:1.8w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5

【关键词】认识;需求定位;优化的设计;规范的实施

“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需求定位、优化的设计、规范的实施”是成功地建设一个智能化项目的四大要素。

在目前智能化项目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技术先进而忽视产品的成熟可靠,对智能化功能贪多求全的现象。在决定智能化系统的方案时,并没有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将智能化作为卖点,进行炒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以技术为本的倾向,严重违背了智能化建设应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具体工程的特点,兼顾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等,在满足建筑安全、节能、环保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给用户以更大的选择空间。

一、正确认识

智能化项目的实施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智能化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最新、最先进系统及产品的试验场。因此,对智能化项目的建设,不应盲目追求高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有一个理性正确的认识。具体地说智能化系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提供便于管理、控制、运行、维护的手段。

2.能提供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

3.能以较低的费用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例如上级单位、相关单位、下属单位、消防队、医院、安全保卫机关、新闻单位以及各种信息库等)。

4.能提供高度共享并安全可靠的信息资源。

5.高效节能,节约管理费用,减少物业管理人员。

6.适应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

7.各种系统设备使用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8.投资合理,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

二、合理的需求定位

了解使用方的使用及管理需求是有效进行智能化项目建设的首要前提。

根据项目的特定条件,包括建设规模和档次、配套设施、建筑布局、用户对象和投资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从实际出发,适度超前,以实用为目的,确定实际需要的系统和功能,即“量体裁衣”。

国内智能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智能化项目的承建方总是在等业主提供项目建设任务书,希望按照业主任务书的指定范围进行智能化设计。这种做法是符合国内现行的工程程序的,但其缺陷也很明显,结果往往是业主难以准确的提供相应的资料从而造成工作的无法进行。而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应是,设计院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定位和客户的财力等因素,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为业主提供相应的建筑智能化需求方案。方案提交给业主后,由业主组织专家,并结合自身的使用及管理要求进行需求方案的评审,评审通过后的方案就可以成为设计的依据,也就是业主的设计需求书。

三、优化的设计

在合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和统筹考虑,寻找最经济可行的实现途径,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功效。智能化系统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一般由项目的主体设计单位负责完成。

方案设计必须以需求分析为首要依据,作出符合使用及管理要求的设计方案,设计应多元化和个性化。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和深化的过程。施工图应完成各种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解决方案、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完整的、全面的智能化设计图作为实施工程中的预算、招标、施工等工作的指导文件。

四、规范的实施

规范的实施包括确定合适的集成商及供货商,制定分步实施步骤,规范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安装、调试、试运行、测试、培训、验收等。

规范的安装调试是智能建筑建设的有力保障。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并且必须有有效的监管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智能化数字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建设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一座座新楼在高校拔地而起,一片片高校新区在各大中型城市周围日渐成形,上海的松江大学城、南京的仙林大学城等都已具规模。作为体现高校实力和人才竞争的重要一环,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更是引起了一轮竞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应用日新月异。高校作为国家振兴的人才培养摇篮、科研开发基地,基础建设中智能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新校区的建设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大计,智能化建设铺就了校园的神经网络。智能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基建、设备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对大多数高校基建部门来说,对智能化建设的内容都早有接触,但基本上是以单体建筑为主。而整个校园,特别是一个现代化新校园的智能化建设内容和系统形式要复杂得多,牵扯的部门也多,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工作相当重要。相对而言,高校基建部门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和人才储备还相对薄弱,往往是从各自的计算机系、电教、保卫等部门抽调人员与基建办、校领导等临时搭建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工程初期,这些工程经验不多的人员组合在规划、组织、协调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压力。

笔者自1999年以来参加了南京东南大学、师范大学、财经大学、森林公安学校、上海松江大学城、苏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山东济南大学等一大批新校区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略有心得。下面,就智能化建设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问题分析

几个工程下来,笔者感觉到各个学校对智能化建设都相当重视,但具体实施中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许多遗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整体进度安排不合理

这是个常见的现象,抢工期的现象比比皆是。业主、设计人员、监理、施工队伍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开学。于是“三边”甚至“多边”工程大量涌现: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等等,一个“抢”字带来了诸多问题1整体规划与单体规划的脱节;设计与需求的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还怎么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智能化系统来说,本身就处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设计工期不能保证,其他专业资料配合不能及时到位,再优秀的设计人员,设计质量也会出问题。

1.2前期整体规划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有:

第一,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发现不能明确智能化建设包含那些具体内容。多数高校新校区在立项时已明确了建设时间表,但在整体规划及方案确定时智能化部分的内容往往被忽视了,而且很快就进行几个主要建筑单体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的设计工作。智能化设计内容很多,学校此时缺乏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智能化领导小组往往是在设计人员多次催促后召开紧急协调会,然后匆匆商定委托智能化设计的内容。如此商定的内容经常会出现变数,且最后往往与园区整体智能方案衔接错位。

第二,控制中心的重复设置和协调不畅。没有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往往设计成独立控制模式,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控制室,如: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视前端室等等。一来增加了值班人员数量,二来各控制室之间的联络协调也很不方便。

第三,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到位但长期不能使用。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虽已安装到位,但整个校园的各个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滞后。而且,总体方案与单体系统的配合不可能天衣无缝,出现产品不统一、接人形式不统一等问题。协调解决、整改需要一段时间,造成智能化系统整体开通往往要滞后学校开学很长时间。

第四,系统开通后整改麻烦。系统开通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大大小小的整改是必要的。由于整体方案与单体方案配合的不到位,整改的难度和投入可想而知。先单体后整体规划式设计流程的弊端大家都清楚,抢工期做法严重影响了学校智能化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质量。

1.3“业主”前期介入太少

此“业主”是指学校某个大楼的某些房间的使用者或某些系统的管理者。对学校而言,此“业主”涉及的面非常广,可以说牵扯到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由于“圈地”的不确定或责任人的不确定,基建部门在搜集基本设计要求时虽然尽心尽力亦不可能为设计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设计人员也不可能充分理解“业主”需求,后果只会是出现下面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图纸设计已完成、土建施工进行的过程中“业主”要安排自己的使用功能时发现缺、少等问题,怎么办?请设计人员提供修改图,请安装人员增补管线,影响投资和工程进度。第二种情况,“业主”一直等到人住后才发现缺、少等问题,这会既影响使用,又造成一种无法追究责任却影响使用者、建设者、设计者相互关系的事实。

补救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各个系统还要整体调整,同时因为采取的措施多数只能明装,又要影响大楼的美观。

1.4设计各专业人员的配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新校园请来的设计人员队伍基本上都来自国内最具实力的各大设计院,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堪称一流,为什么说他们的配合素质有待提高呢?大家都知道,国内大部分智能化系统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是最近十几年的事,相对来说,其他专业对其理解还不透彻,本专业与其他各专业的配合也还不够熟练。多数建设单位心目中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的数量以及位置、面积等一定要满足要求,对于设备机房乃至通路却认识不足,以致造成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在满足建设单位要求以及规划批准面积、形式的前提下对设备机房和通路能小则小,能偏则偏。其实,建成后对大楼的整体运行起关键作用的是那些机房和通路的管理、维护。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智能化方面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对机房和通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设备机房、通路不予重视的做法只会造成日后管理不便、扩容困难、运行不畅。

另外,由于智能设计人员的设计时间非常紧张,配合工作往往不足。这里讲的配合包括与业主的配合、专业间配合、与专业集成商的配合、与施工人员的配合等等。大部分设计人员与业主的配合往往停留在业主提供资料的层面上,与专业集成商用于设备调研的的配合时间很少,本专业需要其他专业配合的资料也不够全面,总是希望业主标定的集成商最后优化。这当然会影响图纸的质量,而且会引起不少的修改,这些修改往往是在土建基本完成甚至装修完成已经使用的情况下,修改的难度很大。

2建议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笔者在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认为,做好一个大学新校园的智能化系统,下面所列几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2.1设计周期要保证

业主在安排整个园区建设进度时应与设计、施工人员充分沟通,给设计人员留有合理的调研、设计时间,以保证设计质量。

2.2作好前期整体规划

在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确定时,智能化系统也要确定一个整体规划方案。校方在确定整体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到一些智能化系统作得较好的大学校园参观取经,学习他们好的作法,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失败教训中获得前车之鉴。然后组织设计人员、校方使用者、智能化方面的专家、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等共同协商智能化各系统的规划方案,这一过程可能要费点儿时间,也会有许多反复,但却是相当重要的。最后可以将议定的方案提交校领导审阅批准,形成一个明确的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觉得以下几条好的经验可以采纳。

第一,高起点,高质量。新校园的智能化建设要充分考虑适应时展、适宜学校育人环境的要求,着眼于长远发展,在系统形式、产品选型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还要充分考虑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坚决不采纳很快将要淡出市场的系统形式和产品,各个系统最好选用统一或兼容的产品。高起点、高质量不是提倡攀比。有的业主一心想要比别人的好、系统比别人全、布点比别人多、牌子比别人响,这种心理要不得。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只要是结合了这些特点而制定的满足师生需要的规划,就是一个好规划。

第二,充分的预留。新校园的发展余地很大,考虑一期投资的问题可以先确定几个要上的系统和系统形式,但规划最好作全,管路要预埋到位,而且考虑到分期实施的难度,预埋的室内外管路、安装的配线线槽要考虑充分的扩容余量。

第三,控制中心集中化,相关系统集成化。也就是说整个校园集中设一个智能化各系统管理控制中心,而在每个单体建筑中设分控单元,值班、管理、维护人员集中在中心工作,既减少了人员数量,也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方便了校方对人员的管理。现在智能化建筑的概念炒得很热,笔者认为,对学校建筑来讲在投资方面多受限制,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几个系统的小集成。比如安保监控系统就可与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集成,在这方面技术很成熟,投资少,但是很实用。

2.3基建部门在搜集基本设计要求时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难度,尽可能为设计人员提供详尽的资料搜集基本设计要求的工作可以说涉及的面太广,难度也很大,短时间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议负责人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要注意与有关“业主”联系,让他们了解图纸设计情况,尽早确定需求。施工过程中的修修改改是很正常的,也是容易解决的,等人住后才发现问题就太晚了。

2.4设计人员要维护规范的权威,在设计过程中提高配合质量。

规范是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最重要的依据,对智能化各系统的机房、布线通路的设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另外,为了便于扩容、维护,其数量、面积要考虑一定的余量,其位置分布也要合理。校方与建筑师在确定方案的时候,希望能体现这些要求,维护规范的权威。

配合是设计人员必须熟练的一门技巧。配合首先是双向的。具体来说与业主的配合就不单是提供资料这么简单,设计人员要在充分分析业主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为业主提供一个初步方案,在与业主和集成商协商后才能确定最终方案并转化为图纸。与集成商的配合也不单是了解他们的产品和系统,还要进行对比优选,将他们的产品和系统转换为自己的方案。与施工人员的配合也很重要,因为设计不可能尽善尽美,小小修改总是必然的,关键是要配合施工人员工程完美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配合到位是智能设计人员提高设计质量的保证。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7

关键词:工程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0前言

就我国现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运用相关状况而言,比照传统方式来讲,其所具备的优点包含了智能化技术,推动控制实体模型获得搭建,智能化技术推动精密度获得掌控,智能化技术自身所具备的操作优点,智能化技术自身所具备的综合型掌控等优点。因此,此次参考上述各类优点,剖析并科学研究了如何把各种智能化技术更加高效且科学地运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

1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简述

1.1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简述

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关键的基础知识,便是电网基础理论及其控制理论,它是一门取决于电子计算机,信息内容技术等优秀技术的应用科学。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早已有近半个世纪,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是一门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的应用性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够让许多程序流程越来越简单化,乃至让实体模型总数降低,对统一管理方法是十分有益的。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一体化早已充足表明出了其协调能力强的优点,在现代化行业达到了许多技术层面的要求。公司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底层操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够让企业成本减少,并且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1.2智能化技术

1.2.1智能化技术简述

现阶段自动化技术运用于电子信息技术及其生物技术专业等许多不一样的行业。能够存储信息内容,并且功能特性也十分明显。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工作人员要持续改进升级,让智能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更高的使用价值。在保证生产制造的情况下有着更高质量智能化,能够充足的反映出智能化自身的优势。现阶段,早已出现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近技术设备,电子计算机和大家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早已产生极其紧密的关联。另外,撰写计算机语言还可以让运送自动化高效率逐步提高,而电子计算机的程序编写能够效仿人类大脑,例如搜集各类数据信息,继而对其开展剖析和解决等。

1.2.2智能化技术的优点

智能化技术作为现阶段高新科技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关键,其优点十分明显。(1)智能化技术与具体信息内容关联性较强。在智能化技术解决外部的信息内容和数据信息时,会依据不一样的信息内容得出不一样的反映,其结果也较为理想。另外,智能控制系统会依据目标的不一样而展现不一样的反映,使其可以与具体情况更为一致。在自动化操控的过程中,添加智能化技术,促使系统软件在工作过程中存有要素产生变化时,可以立即做出符合规定的反映。(2)智能化技术使电路系统的运作更为方便快捷。智能化技术可以对外部的信息内容开展即时剖析,在发生变化时,可以依据不一样的结果做出相对的管理决策。针对自动化系统软件开展调节,这一过程不但可以节约人力,不用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开展监管和调节,还可以立即依据环境要素的转变而转变。另外还适用远程操控,技术工作人员远程控制对智能化管理决策开展监管,在发觉不符合规定的状况时,可以执行管控。(3)智能化技术可以运用于对精度较高的工作中进行操控。智能化系统软件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强,对高精密的实际操作和转变的信息内容获得和剖析十分适用,可以使具体工作能达到系统总体精度的要求。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运用的必要性

2.1更便捷地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开展调节和控制

在实际运用中,一个关键的智能化技术特性是根据表明的时间立即调节和追踪电气工程系统软件,这有利于提升电气设备工作中自动化的工作特性,并保证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安全性和连续运作。这类工作的特性从源头上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即在各种状况下,智能化技术都比传统式技术容易得多,可以对机器设备开展更为精确的操控和管理。将智能化技术运用于电气工程中能够更合理地保证电气工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2开展精确的分辨

在开展数据处理方法时,智能化技术能够完成电气工程工作中的高宽比一致性,智能化CpU将在全部键入数据信息的规范中开展整理,并快速和细致地明确每一个步骤。电气工程在运作的过程中通常会遭受控制构件的影响。因而通常会造成CpU在运用的过程之中遭受一定的影响。任何地方立即深入分析智能化控制缺点,最后,合理地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在解决数据信息时完成高宽比的一致性。

2.3对电气设备开展监管和控制

在运用智能化技术的过程中,提升了电气设备设备运作系统软件的整体控制能力,在极大程度上能够控制电气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而保证机器设备可以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在调节有关的电力能源机器设备的过程中,还必须就各种各样潜在的安全风险面对面传出预警信息。在发现问题后,务必马上释放出来系统软件中存有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而提升供电系统工作中的可靠性。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执行对策

3.1对电路系统常见故障开展诊断

电气设备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机器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随时随地会发生常见故障,造成常见故障的缘由比较多,运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很快对常见故障开展诊断。例如,根据智能化技术能够对变电器开展控制,及时处理其存在的不足,提升变电器的安全性。因为很多机器设备的常见故障具备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因而,选用智能化技术刻不容缓。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将常见故障所产生的影响降至最少,协助技术工作人员快速诊断常见故障。以变电器为例子,智能化技术能够确保变电器中存有的常见故障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处理。清查诊断常见故障,就可以完成对常见故障的精确定位,极大缩小常见故障范畴。

3.2逻辑性模糊不清的控制

进行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控制时,可选用模糊不清控制器完成对机器设备的合理控制。一般可选用S型和m型模糊逻辑控制器,这两种模糊逻辑控制器因具有标准,因而具备优良的控制实际效果。智能化技术能够对各类数据信息,电气设备开展连续的监管与智能化控制,一旦机器设备造成模糊不清,就可以立即运用逻辑推理基本原理对机器设备的模糊不清控制个人行为开展推断,准确度极高。在控制器中的知识库系统可根据搭建实体模型的方法数据分析系统的常见故障数据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依据剖析结果就可以进行管理决策。

3.3有效设计电气工程运作方法

电气工程设计方案管理体系是不是做到合理性与专业化的基本规范,关乎电气工程在此后运作环节的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发生的频率,另外也关乎电气工程的综合性项目投资成本。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人员针对电气运行方法在执行全方位的可靠性设计时,关键点便是应用智能化控制方式,将其作为辅助电气工程可靠性设计的关键对策。电气工程的整体总体设计及其每个元件位置设计方案都不能缺乏智能化方式,因而决定了智能化方式应用于电气工程构架与保护接地方法,是有效设计方案和关键功能。比如针对全自动控制的电气设备路线连接电源开关在开展控制系统设计时,配电设计工作人员务必先融合电气工程图纸,应用智能化控制手机软件设计制作电气设备路线的总体运作构造。历经这些电气设备路线提升更新改造与设计方案阶段以后,电气工程的设计方案工作人员必须应用智能化控制的方式与方式来融合电器开关构件,充分保证总体上的电气运行控制达到最佳的智能化系统软件控制实际效果,根据执行可靠性设计的做法来反映电气工程的利润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因此,电路系统的实际设计方案工作人员务必全方位充分考虑配电设计的综合性成本及其电路系统的中后期运作的实际效果。

3.4把智能化技术融进至电气工程自动化中

3.4.1把智能化技术融进至各类设计方案提升中

在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期内,其仍旧归属于非常复杂的范围,所涉及的技术也比较多。尤其是电气设备设计方案,更要包括电源电路。磁性及其电气设备等要素,那么,电气设备的设计方案工作人员务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可以保证工作进行的可行性。从此前的电气设备设计方案工作看来,大多数也是借助于设计方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与试验来进行。对于此事,也必定会发生错漏,及其计划方案品质难以保障的问题。另外,在应对问题时,改动的难度系数也十分大。在这一系列要素的一同作用下,会影响设计方案工作的效率与稳定性。那么,根据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便能够根据CaD与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完成方案设计。在极大水平上,减少了设计方案的时间消耗,并且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品质。另外,CaD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创建实体模型,对计划方案的实施开展仿真模拟。一方面能够对设计方案中发生的问题,开展即时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程度上方便设计方案的工作人员们的沟通交流,便于设计方案工作人员对计划方案进行剖析,大大地提升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3.4.2把智能化技术融进至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中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电气工程来的一项关键任务。可是从以往问题产生的原因看来,大多数是由人来找到的。那么在步骤上必定会十分繁琐,而且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准确度也尚需考虑。另外,充分考虑此项工作中的难度系数,也必须工作员具有较高的技术专业水水平。

3.4.3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中

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科学研究技术也在持续发展。那么,根据当今的互联网技术时代特征,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早已变成每个领域的发展趋向。一样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必定要与智能化融合。对于现阶段人力工作展现的众多缺点,智能化的应用大多数可以出示合理的处理方法。并作为发展方向的关键驱动力,提升在我国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准。那么,从智能化控制的方法看来,主要是前原文中提到的数据管理系统控制。模糊不清控制及其神经元网络控制。在具体工作上,可以对于发生的问题,出示更快速。更合理的处理。进一步加快了运营的速度效率。另外,根据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也可以对每一个机器设备开展即时监管与数据采集。不论是在问题的发觉。梳理与处理上面都远超过去。

3.5pLC编程技术

pLC编程是一种应用数据开展操作过程的电路系统,一般在工业生产自然环境下应用较多。其内部具备存储器,可以对数据信息开展或运算和控制,根据数据的键入和输出来下发不一样的命令,从而做到对系统或机械设备等的控制。现阶段pLC编程在自动化电气工程中的运用比较普遍。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系统软件依据存储器中编写好的程序流程对数据信息依照次序扫描,另外不断开展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后依据品质来依照次序实行。根据pLC编程可以系统对开展控制,对生产过程开展控制,使其可以发挥不一样的作用。pLC编程可以替代过去的控制器,其作用更加丰富,不但可以对电气工程系统软件开展全方位的监管,甚至可以依据具体的数据信息来对处理方法等进行调节和提升,使其更合理。pLC编程还可以合理地促进智能化技术的提高与创新,促进电气工程系统软件获得稳定的发展。

4总结

近几年来,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电气设备远程控制运作控制。全自动常见故障诊断及其智能化配电设计方式获得全方位改善,表现出电气设备智能化与自动化工程项目控制的优良效果。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中,必须深知智能化技术运用的重要性,那样才可以有效运用这一技术提升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水准。因为智能化技术水准已经持续提升,我们增加了对智能化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设计幅度,因而,需确保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准与之相符合,即可完成二者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秦娜娜.浅谈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7):3327.

[2]高攀.浅谈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133-134.

[3]董天赐.浅谈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3732-3732.

[4]赵成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1940-1940.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8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监理

在进行大型复杂工程的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时,需要较高的专业性,需要工程主体设计单位完成方案设计,然后弱电专业单位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设计,使施工图符合施工要求。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弱电化单位通常也是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中,监理单位要努力提高监理工作的水平,为施工阶段的智能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智能建筑工程的概念

智能建筑指的是将建筑作为主要平台,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并且对各种系统、结构、管理、服务进行集合优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技能、健康、环保的建筑环境,还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智能建筑工程指的是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利用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通讯的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工程。从工程技术上来看,智能建筑工程的主要系统有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从管理归属要求方面来看,主要包括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和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等。综合布线系统是这些系统的基础,各个集成化管理系统是控制终端,对于控制功能起着调节作用。

二、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智能建筑工程相关的设备、技术和标准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各个业主在智能化需求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大部分设计院在进行智能化的专业设计时,由于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往往只能进行初步设计,如果想要进行深入的设计,需要请具有专业设计和施工资质的智能系统集成商来负责。集成商能够对技术设计、产品供货、技术施工、安装验收、安装调试等全程负责,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智能系统集成商在进行智能建筑工程的深化设计时,通常要与具体品牌设备功能相结合,并且通过系统结构的优化制作出施工图。深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深化设计进行说明,完成各个弱电子系统的系统图,系统图要与平面图相对应,并且将设备配置体现出来;完成平面布置图,并且对管线路由和末端设备进行绘制,还要提供图例说明和文字说明;对大样图进行安装;对机房和弱电间进行布置;提供材料设备表等。

三、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作用

(一)编制招标文件,提供设计方案

监理能够根据业主需要,在智能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招标之前,与业主做好配合,编制招标文件,并且协助业主做好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监理还能够提醒业主对施工承包商进行监督,让他们根据合同完成准备要求,并且能够对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接口存在交叉的现象进行协调,将详细情况向业主说明。除此之外,监理还能够结合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帮助业主选择适当的设备和产品,并且对产品性能测试、相关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的复查和鉴定、设计方案的评审等工作做好监督和控制。

(二)功能定位和需求分析

智能系统集成商在进行深化设计时,监理能够帮助业主对功能进行定位,并做好需求分析工作。监理还能够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设计协调会,对设计院的实际要求、业主的具体要求、施工单位的建议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由智能系统集成商在深化设计中进行落实。这样一来,能够保证业主功能需求和施工结果的一致性,从而使施工过程当中的设计变更状况得到改善。

(三)图纸会审

监理需要对工作范围所包括的各种专业图纸都要有充分了解,并且对相应的规范、合同、标书、施工概预算等进行详细分析,还要了解当地电信、供电、技防、消防、质监站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有充分了解。监理要对智能建筑工程图纸和相关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业主的实际需求,符合各级政府部门的标准和规范,并且对深化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向设计单位提出合理建议。

在进行图纸会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保证设计图和产品与设计文件的要求相符,加强弱电子系统的兼容性、合理、可靠性和开放性;第二,要保证设计系统图与施工平面图的一致性;第三,要保证各个回路标示和终端的准确性;第四,要保持导线型号和导管规格、敷设方式的一致性;第五,要合理设置工程信息点的位置,使其与功能需求相符。

(四)协调专业

在深化设计阶段,要做好各个专业的协调工作,对各个机电安装专业之间的管道路由矛盾进行协商,并且对室外市政专业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协调过程中,可以利用总包组织专业实现对槽、管通道的预先规划,和对重点部位的管道预排,避免发生冲突,为施工控制提供便利。

(五)其他内容

监理工作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监造方案,如果需要对重要设备进行驻厂监造,要确定设备的重要技术指标,并且制定出相关的监造方案和检验方案。资料整理和分析,监理要对施工设计文件、合同文件、设计交底、分包单位资格报表和图纸会审记录等进行收集和分析。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会,监理要组织设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会,并且记录好会议内容。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工程开始兴起,并且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是智能建筑工程的重要阶段,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智能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对深化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监理单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职责,采取科学方式,做好监理工作,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帆.浅谈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J].建设监理,2013(05)

[2]徐军.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9

关键字:智能建筑电气保护接地形式

在智能楼宇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电器保护与接地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保障。任何的建筑物中,接地系统总是整个供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建筑物智能化的提高,各种设备功能的增加,所要求接地系统也有相应的改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智能化楼宇的不断涌现,大量的智能设备被投入到智能楼宇的设计和建设中,就对电路系统的接地设计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在实际电路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案和必要的接地方式对提高智能楼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1、智能化楼宇

智能化楼宇:是现代建筑与高新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组合,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和具有经济效益的工作环境。

构成智能化楼宇的三大系统为:办公自动化系统(oa)、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在这三套系统中,由于其内部设备的多样性、复杂性就要求在电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才能确保整个系统高效、安全运转。

2、电气保护与接地设计

在现代智能化楼宇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布线系统和电子设备,如火灾报警、消防控制联动系统、信息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安保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闭路广播电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布线系统。

在智能化楼宇电气与接地保护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防雷保护、电气保护与接地措施。

2.1防雷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雷电波侵入智能楼宇的形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感应雷;另一种是直击雷。

由于电子设备基本都在智能楼宇的内部,被直击雷直接击中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因此需要安装防护装置。

通常,感应雷侵入智能化楼宇的智能系统和电子设备系统的途径主要有交流电源网络线路入侵、通讯信号网络线路入侵、雷电产生的地电位闪络电压经过智能化楼宇接地体入侵三种方式。

防雷接地:在安全系统设计中,为了尽快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防止雷害的接地方式称为防雷接地。在现有的智能楼宇系统中来看,在楼宇的各个底板、顶板、侧墙和吊顶内布满各种系统的导线。由于实际功能的需要,这些导线和电子设备构成的系统基本上属于耐压能力较低、抗干扰能力不强的部分。在雷击过程中,无论是串击、直击、反击都会让电子设备系统遭受到相应程度上的破坏或者干扰。在进行楼宇安全系统设计过程中,防雷接地的设计必须可靠、严密。楼宇中所有的系统的功能接地,都要以防雷接地为基础,建立完善、可靠、严密的防雷系统。

在现代智能化楼宇布线系统中,多数的线路由综合的布线系统来承担。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的子系统由工作区间系统、管理系统、建筑群系统、垂直干线系统、水平干线系统、设备系统等六个构成。

a.工作区间系统:通过信息插座连接起来的各种设备构成。由于在计算机网络节点中安装了相应的防雷设施,在工作区间的系统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安装防雷设施。但是当一些外置的线路想连接时,则必须加装相应的避雷器。

b.管理系统:由输入/输出设备、配线设备等组成。可分为语音和数据两部分。在语音部分上采用BiX安装架固定的形式。数据部分采用绞线为垂直主干线的方式,安装相应的信号避雷器,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防雷方法,来防护由于引下线带来的泄放雷电流产生的电磁场的变化而引起的感应雷干扰。

c.建筑群系统: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智能化楼宇之间的缆线和相应的配电设备构成的系统。在网络连接介质采用光缆的情况下,布线系统不需安装任何避雷器。如果是采用双绞线作为连接介质,就必须利用穿管埋地的方法进行铺设。而在导线进入楼宇内后,必须将其敷设在金属管道内或者弱电金属桥架内。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将金属管道、金属桥架和接地系统进行良好的连接,作为屏蔽层。

在智能楼宇中,要求建筑物的防雷保护设计应按照一级防雷的保护标准进行设计。

2.2电气保护和接地设计

现代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中,接地系统关系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任何的供电系统中,都要包含接地系统设计。随着智能化楼宇的功能多样化,所需要的接地系统也要有相应的不同。在进入智能楼宇化以后,越来越多的智能仪器设备的出现对接地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为复杂、突出的要求。

在电气保护和接地设计中,通常采用综合接地系统。在具体的设计中,通过利用房屋的桩基的钢筋、承台钢筋、基础钢筋等作为接地体,通过对框架柱钢筋与承台钢筋等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其成为引下线。

在防雷设计中,按照建筑物的用途不同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智能建筑一般采用二类级别的防雷保护措施,避雷网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并与所有金属构件连接,通过立柱中的钢筋和防雷系统连接,在外墙面等部位的金属体也与防雷系统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构成多层屏蔽层结构。在这样的屏蔽层结构中,不仅能有效防止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还能有效构成屏蔽层,防止外来的电磁干扰。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篇10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间隔层全下放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指的是通过智能化设备,集成通信网络化、模型与通信协议统一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等技术,实现变电站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输出过程的整体数字化的一种新型变电站。在智能化变电站设计中采取的是“三层两网”式逻辑结构,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1: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式逻辑结构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式逻辑结构中,三层主要指的是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两网主要包括过程层网络与站控层网络。在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间隔层设备网络化,直接与站控层交换机相连接,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

进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可以减少电缆应用量,节省变电站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降低投资,提高设备综合应用率,推动智能变电站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安全、经济运行。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一)智能变电站保护与测控功能整合

进行智能变电站保护与测控功能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屏柜应用数量。为整合智能变电站保护与测控功能,要求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实现保护与测控功能合一装置无技术障碍;在进行变电站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当前220KV电压等级多应用双套保险及单套测控设置,在这种环境中应用保护与测控功能合一装置则会增加一定的建设成本,如应用双重化配置保护及测控一体装置,则会在变电站主站系统及后台监控中形成双数据源,并要求主站系统及后台监控系统支持数据源切换,其设计施工难度较大。如仅应用一套保护与测控一体化装置,则其装置无法保证信号采集的完整性,且在装置出现故障或检修时,无法实现测控。综合考虑,在110KV及以下环境中,应用单套保护与测控功能合一装置其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应进行推广普及;然而进行220KV保护及测控功能整合,其对当前运行管理模式会带来较大影响,在技术上不够成熟,应加强研究,并进行试点研究。

(二)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保信子站功能

通过二次设备整合,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保信子站功能,可以减少一套保信子站系统应用,能够实现变电站智能报警与故障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通过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变电站保信子站功能,其监控主机应设置自动化与保护专业源端维护,重新规划业务界面。

(三)智能变电站监控实现自切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其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不断提高,基础数据采集逐渐完备,为网络自投功能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因计算机设备性能与监控采集数据速度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保证设备响应速度。网络自切功能要求监控系统可靠性较高,受网络传输性能的影响,无法保障备投动作的快速性及可靠性,为此,在当前技术基础上,不宜在监控后台实现自切功能。

(四)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低周与低压减载

应用监控系统实现低周与低压减载在当前技术上缺乏可行性,监控系统为秒级应用,受计算机设备及数据采集速度等因素限制,无法保证低周与低压减载动作响应速度;进行低周与低压减载需要应用SV网络数据,然而在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中并不存在SV数据,其计算无法进行。为此,不宜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低周与低压减载。

(五)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微机五防

通过二次设备整合,由监控系统实现微机五防,能够从监控系统数据库中获取相应数据,实现了更为全面的防误功能,且防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实时性获得有效提升;防误系统与监控系统应用同一个数据库,其运行成本降低;进行防误系统更新与维护简单便捷。

(六)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工作环境

一般智能变电站为户内变电站,影响变电站运行的主要环境因素为环境湿度与环境温度。随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要求逐渐宽松,但仍没有实现完全开放式运行。针对设备室内安装的设备,其运行环境应符合继电保护等相关要求,对于室外安装设备,应将二次设备设置于智能柜中,保证设备在各种环境中安全可靠运行。

三、智能变电站间隔层全下放方案及其优势

考虑到当前多数变电站布置采取户内形式,这种形式为变电站间隔层全下放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间隔层全下放方案主要如下:35KV电压等级采取间隔层装置下方开关柜方案,并对变电站二次功能进行整合;110KV电压等级在整合优化二次功能的基础上将间隔层布置于GiS汇控柜中;220KV电压等级间隔层全下放方案较为复杂,在整合优化二次功能后,在GiS汇控柜中布置间隔二次装置,针对跨间隔装置则在GiS汇控柜旁进行二次屏柜布置。

以上间隔层全下放方案的设计与实现,缩短了间隔层与过程层通信距离,有效降低光缆应用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且间隔层全下放的实现,可以简化二次设备配置,降低变电站投资成本,节约变电站占用土地与空间资源,综合效益明显。

四、结语

伴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智能变电站建设是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在概述智能变电站的基础上,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二次设备整合,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提出变电站间隔层装置全下放方案,该间隔层装置全下放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可以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与实时性,降低投资成本,综合效益明显,应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长德.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整合及间隔层全下放方案探究[J].城市建设,2012,(36).

[2]云文兵,管婷,张延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优化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12-12,13.

[3]朱学科.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智能信息处理子站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