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的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0:06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大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很多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日本作为与我国毗邻的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往来变得尤为频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以往的商务日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进步要求,校企联动合作模式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如何改变这种劣势,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好校企合作,以学生实现顺利就业为基础就成为了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也只有完善校企合作,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市场动向,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校企联动合作模式在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想要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校企联动合作模式,做好相关工作的探索,就要首先明确其存在的主要弊端,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

第一,校企合作模式逐渐沦为表面形式。校企合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真正的校企合作需要校方和企业深入沟通交流,但是目前的合作逐渐流于形式,商务日语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很难与企业实现真正的对口支持,仅仅是为企业提供普通员工,语言优势无法体现;第二,合作流程复杂。虽然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但是想要真正达成合作还需较为繁琐的程序,相关手续十分复杂,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第三,不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调查发现,虽然有些院校在商务日语校企合作工作中做得较为出色,但是仍旧不太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水平的提升。很多学生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将商务日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合作不够完善,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校企联动合作模式在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中的探索运用

(一)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建立实训基地

商务日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想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的优秀学生,就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外基地,提升学生的日语使用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坚持训练,长期教育,结合企业对学生的需要打造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开展互动答疑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针对企业情况,建立模块式培养战略

商务日语专业内部分为各个不同的相关科目,日式企业主营项目的差异也要求学生具有相对应的学习特点。以往商务日语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具有普遍性,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针对这样的现象,学校和企业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育,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分模块教学,打造更为专业的培养体系。

(三)稳步推进校企合作联动模式

良好的校企合作工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以往的合作过于薄弱,合作时间较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合作体系,没有做到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对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合作规范,稳步推进两者的合作,并加强学校与已就业毕业生的联系,以他们的实际经验为依据开展工作,为校企合作的全面进行营造氛围,真正做到合作的全面推行。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2

小学体育是让孩子接触体育的桥梁,国家目前的体育政策就是“从小抓起”,一些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乒乓球、羽毛球)都倡导这一理念。小学体育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已逐渐向“趣味性”、“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从小接触体育,不但能强健体魄,更为学生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从小就向学生灌输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小学体育作为学生接触体育的桥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文化素质再高,若没有健康的体魄作为支撑,学生也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本文将探讨小学体育教学的弊端,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弊端

(一)不重视形成的弊端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未落实小学体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新课标的课程观念分成下面几个层次:第一,注重学生的健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第二,激发运动的激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第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第四,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确保学生学到知识、提升体育技能。而目前小学体育的发展态势说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并未完全做到以上四点。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学生没有对体育课引起重视,没有参加运动的热情,体育锻炼意识淡漠。

(二)教师自身元素导致的弊端

因为在学科的重要性上,小学体育不如语文、英语等学科。所以,在老师的挑选和培训上,学校的就职门槛不高,导致教师队伍的质量堪忧。而体育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放羊式”教学模式的情况普遍存在。另外,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枯燥单调,而老师忽视学生兴趣和差异化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的老师还对学生进行体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使学生体验不到体育课本该有的乐趣。

(三)学生客观要素导致的弊端

在小学的体育课上,最难的不是教学,而是对学生的组织。一些小学一年级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其自我控制能力和纪律性都很差。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就忙着去解决小纠纷和组织纪律去了,而不能为学生讲解体育知识。而高年级的学生吃苦精神也还有待培养。伴随生活水准的提高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学生怕吃苦、怕累,体育运动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正与他们渐行渐远。

二、针对弊端应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理念,重视体育

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不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转变理念,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近年来,伴随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我国小学生的发育水准也正在不断提升。但是,也陆续产生了身体素质和发育的不调和,即:形态发育水准不断提升而身体素质反而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与家长多交流,宣扬“生命在于运动”等运动观念,让学校和家长合作,共同重视体育教学。另外,教育主管机构也应对体育教学引起重视。唯有如此,才能改良教学条件,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对老师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

老师毕竟是要参与到体育课中去的,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提升老师的德育素质和业务水平,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而经常开展培训,对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很有帮助。此外,老师应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教育界的新政策和新变化,并使自己的体育教学方法符合时展的潮流。所以,学校方面应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相关体育老师,通过校与校之间的沟通学习和定时培训等方法来提升老师的综合素质。而通过开办体育课程创新比赛等竞赛,使体育老师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三)教学形式多变,注重效率

贪玩是所有小学生的天性。所以有人说过:体育课上,让学生做做游戏就行了。但是,只为小学生提供玩耍的平台并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建议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课前多做研究工作,寻找卓有成效的教学办法。比如:依据不同内容挑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授耐力跑时,为使学生兴趣盎然,就要注意把握练习的场地、距离及时间的变化等;还可进行全程追逐奔跑,要求学生进行接力跑,还要分成小组比赛等等。这些教学形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耐力跑的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挑选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学习引导。而上述特例,也能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束语: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3

关键词:置换培训置换培训教师顶岗支教意见和建议

一、引言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项目”旨在通过城镇教师的支教或高等师范院校(包括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下同)师范生的顶岗实习,置换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并组织其参加教师培训,从而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与能力,促进了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培训的组织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必须与师范生顶岗实习、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这两项工作紧密衔接,互为支撑,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具体形式为:省内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当地已派出支教教师的城镇学校或农村中小学校进行顶岗实习;城镇派出的支教教师或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通过两次置换或一次置换出来的农村教师参加由师范院校和当地教育局联合组织的脱产培训。

培训的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采取在师范院校集中培训的方式实施。师范院校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科的农村教师开展分类培训,会同当地教育局共同确定包括高校专家、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等的高水平教师担任授课教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交流互动、说课评课、同课异构等形式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应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注重培训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突出案例教学和参与互动。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农村教师实际需要,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重点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科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设计实施等。

目前,置换教师培训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为使置换培训模式更优化,置换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真正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本人采集了一些置换培训教师对置换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现简述如下。

二、研究方案

(一)问卷调查――国培教师

1.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平行学校参加过“国培”的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分析。

2.步骤

对本校教师发放问卷,统一回收;对其他平行学校则运用电子邮件进行调查。

3.问卷材料及调查结果

在邢台柏乡县三所平行中学抽取教师施测。发放教师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4.研究报告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参加国培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对他们很有帮助的为25人,有帮助的为29人;对课程设置很满意的为18人,满意的为24人,一般的为12人;54个人都认为培训班授课教师责任心强,备课认真;对于培训时间,18个人希望可以加长培训时间,而36个人认为恰当;对培训班的教务、组织管理有12个人很满意,36个人认为较好,6个人认为一般;42个人认为授课课时应适当增加,12人认为应当减少课时;教师们对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法培训较感兴趣。

对于最为实用,效果最为明显,启发最多的课程,教师们各有看法:部分教师认为《青春期教育》《初中生“网络沉迷”的预防与矫正》《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这几个课程最能联系当下的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他们的教育会有所帮助;有些教师认为《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最为实用,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管理学生并与学生沟通交流,主要教会掌握学生心理的一些方法技能;还有些教师认为《开放式试题讲座》《社会问题解析》对其启示最为明显。

教师们都认为有机会参加“国培”很好。首先,参加培训可以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可以聆听名师们的精彩讲解,提升了教学理念,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其次,教师们反映在农村教学多年,出去学习、培训的机会太少,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技能、教学理论和理念等不断地被输出、掏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职业倦怠。国培给了教师们难得的机会,不仅让教师们在知识技能、教学理论和理念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提高了师德修养,提高了知识素质,还有机会结识很多新朋友,让教师们收获很多,并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事业中去。在一线教师们补充新能量的同时,顶岗实习生们也有了一个上讲台的机会,很难得。

当然,也有教师认为参加国培就不能照顾家庭,家庭与事业不能兼顾。另外,还有些教师担心顶岗实习生不能独当一面。

(二)自我剖析――一个参加了国培的农村中学教师

说起国培,有褒有贬,但我觉得国培活动利大于弊。首先,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国培活动的开展使大量中小学的教师岗位空缺出来,给了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机会,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了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其次,对国培的教师来说,虽然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当今的教育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新出现的幼儿园教育对小学的教育存在不利的影响;农村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人们大众化选择教师职业,造成了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等等。这些现象与弊端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阻碍,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培计划开设了针对各专业、针对各教育理念等的课程,提高了各地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也培养了各地方教师对21世纪教育的理解与实施。国培计划又一次实现了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使教师能亲身体会到学生的感受,对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育缺陷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让教师作为一个学生的角度去真正关心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听听大学教授幽默诙谐、意义非凡的课程,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超脱,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净化。再加上课下如此“充实”的电子作业及各种课件与反思等,给每个地方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三、结论

置换培训教师对置换培训模式较为满意,在亲自参加过“国培”之后,教师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并且获益匪浅。为继续更好地开展这项培训活动,让以后参加“国培”的教师们能够收获更多,教师们对国培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具体有如下几点:(1)多增加一些学生心理方面的课程,以便与学生沟通交流。(2)增加一些教师心理方面的课程,以便自我调节。(3)最好增加跟岗学时,让接受培训的教师真正体验到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换句话说就是,一节好课应该如何上。(4)多与一线教师交流,包括从备课到组织教学、管理学生等方面。(5)希望专家在讲解理论之后可以亲自上一节示范课。(6)应注意教学新理念与目前应试教育体制有脱节的现象,进行改进。(7)适当增加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法的培训。(8)多增加专业性讲座。

参考文献: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弊端;举措

近些年来高等院校逐步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扩招,这无疑给高等院校的教育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为减轻教育压力,高等院校需要贴切市场需求,办出具有特色的教育,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普遍推广,计算机技术已渗入到各行各业,拥有计算机技术对于毕业生来说是必要的,因此计算机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经落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与时俱进,要对计算机教育进行创新。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弊端

受传统教育方式和个体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学生素质较差、院校师资薄弱、传统教育过于守旧、院校欠缺教育的投入等,这些弊端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受到了制约,以下将对这些弊端进行分析研究。

1.1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入学条件较为宽松,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知识文化的根基也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学生计算机知识面过于狭窄,所能学会的也只是计算机知识的皮毛。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计算机可能会较早一些,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这样从整体学生中看可以看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计算机教育的实施。

1.2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问题

高职院校师资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资相比是薄弱的,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机会较少,采取的计算机教学举措也比较落后,教学习惯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教学的创新,这些都完全脱离了计算机教学的特点,长期以往,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会停滞不前,跟不上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1.3教学观念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育仍以传统教育为主,传统教育提倡的是应试教育,所有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通过,学习知识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高职院校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考试的通过率,进行考前指导学生选择考点,并对考点进行侧重复习,而计算机知识的非侧重点则一概不论,一方面导致学生忽略了计算机的应用,另一方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受到了局限,得不到延伸。这种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动性,直接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创新。

1.4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师一般为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计算机知识的讲解一带而过,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理论的讲解,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的引导,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也较少,为了使学生完成过级考试,挑选重点考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要求学生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失去兴趣而不够重视这门课程。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的举措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迎合现在的计算机教育,而针对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的弊端,高职院校更应该着重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创新,以下便对计算机教育创新的举措进行说明。

2.1针对学生的情况实施分层教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是以班级作为单位进行开展的,所有学生的教学资源和接受的授课内容都是相同的,而学生整体的个人素质不同,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级别: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种,在教学的过程中,优等生在掌握好课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课外延伸和对外实践,中等生再学会课内理论后还需要学会进行操作,对于学困生,要求可以稍微偏低一些,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必须要学会,与此同时还应该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计算机掌握程度采取不同的教学计划。

2.2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导向者,也是教学的根本,加强师资建设也就是提高教学的水平,而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高职院校应向计算机教师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其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才会提升;(2)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同其他院校的联系,让院校计算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术问题,并届时开展学术研讨会,将计算机的市场需求同计算机的教学融合在一起;(3)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高职院校应适当引进高素质教师,以点带面,使整个计算机教师团队的素质得以提高。

2.3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仍比较传统化,其主要是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而计算机技术与知识往往是需要通过操作实践来完成的,过于传统化会给计算机教育带来一定的弊端,所以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应该着重去培养学生的操作水平。首先,计算机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主动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层次因材施教。其次,计算机教师应该将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而并非是教师个人的课堂,活跃的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再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计算机知识重点的基础上向计算机课外知识进行延伸,增加学生知识的覆盖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3实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意义

实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无论是对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有所帮助的,所以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是势在必行的,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实施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实施,有助于社会高科技人才的发展,为国家科学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2)实施计算机教育穿心举措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升高,更有助于完善院校的教育体系,从而强大高职院校的内部实力;(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培养,能够促进毕业后的就业,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4)计算机教育创新举措的实施,能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够强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得到了更新,教育水平更加得到了提高。

4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并无止境,计算机教育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国家的科学教育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全体参与科学教育的人员努力去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解文龙.浅析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学周刊,2013(21):16.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2.020

innovativeways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international

Businessprofessionalstraining

LVZhanwei

(FujianeconomicSchool,Fuzhou,Fujian350007)

abstractVocationalschoolduringbusinessprofessionaltraining,theircurriculummainlinegenerallybasedondiscipline,itisgenerallymoretraditionalcurriculumsystem,trainingmodeisrelativelyfixed,thestudentstrainedinthiscasedoesnothaveenoughsocialadaptabilityandpracticalability,itcanbesaidtocultivatetalentsininternationaltrade,therearemanyshortcomings.Fromthestartinthisdirection,in-depthanalysisofthestatusquoandtheshortcomingsofthetraditionaltrainingmodel,thenewdirectionofresearchpersonneltrainingandnewwaystoreformgoals,andfocusonspecificprogramsproposedinnovationtoexplore,that"2+1"curriculum,tothisaproblemtomakeausefulthinking.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internationalbusinessprofessional;traininginnovativeways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发展现状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需要大幅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中职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其教学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出创新性的研究,并细化到课程体系改革中去。

1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弊端

包括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内的职业培养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求人才拥有全面的素质,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行业对其的实际要求。现今,我国的中职学校一般仍然采取“三段论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与高校培养模式相同,也就是课程的设置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并以学分制为主要考查模式。这种设置并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课程的设置比较松散,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分散,这种学习是不成体系的。从另一方面来讲,课程本身的内容一般不能满足现实的国际贸易行业需求,甚至是与现状距离较远。具体来讲,我国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弊端:

(1)缺少清晰细致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岗位不够明确,在专业的设置方向上,不能与现实情况接轨,与企业的用人实际需求脱节。(2)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仍然采用学科性型的、传统的设置方法,这迫切需要课程的整合,与相应的学科整合。(3)过于理论化,对岗位上的具体技能培训不足,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不足。(4)企业的见习与实习机会不足,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模拟实践场室和教学条件,其教学可以说过于书本化。

2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与发展方向

2.1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

与大部分的中职教育学校相同,中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也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讲,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为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等商务机构中的专业性中初级操作型人员。

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之下,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培养专业性的商务人才,从而从整体上促进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具体的改革目标为:

(1)以推进岗位和和职业的资格要求为课程设定标准。国际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般都需要专业化的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相关的专业学生要想在毕业后快速融入这个行业,不仅需要在学校期间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历学位等,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相关的课程设定,培养学生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定。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为一个整体,从教学之初就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课程的框架设定。具体来讲,需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和情境来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其体系的设定应当包括相应的国际商务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未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中职学校对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具体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行业的岗位要求来划分专业方向,设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工作中。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需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生的培养。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一具体岗位的专业技能,而应培养学生能够在多个岗位的转换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真正做到学位所用,知识内化,继续学习的能力。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要有前瞻性,时刻跟随行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更好地完成当今时代赋予中职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使命。

2.2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1)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目前,我国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业务操作过程与方法有着不同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新的专业人才,需要新的专业技能,特别是一些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岗位。所有这些都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需要其确定专业的、细致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满足越来越细的岗位分工。(2)分析具体的岗位职责,划分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首先需要对岗位职责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就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划分,进而提出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这样一来,中职学校在设置发展方向时,需要对各项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归类,并将其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与依据。

3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研究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弊端,并分析其改革目标与发展方向,下面我们就以“2+1”模块化课程设置为假设,具体研究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3.1“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模块化教学由于其课程设置的分散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滞后性,导致这种教学体系过于破碎,不成体系。在“2+1”模块化课程设置中,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每一学年集中学习一个模块的课程内容,集中学习,集中训练,真正掌握某一方向的专业技能,模块化学习,模块教学。

3.2“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具体设想

下面我们就对这一新的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所谓的“2+1”模块课程设置主要是指两个完整学年的专业学习和一个大的实践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主要是在学校内学习,进行两个完整学年的课程学习,真正掌握最为前沿、最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一种相对有实用价值的技能,这两个学年的专业学习模块分布如下:

(1)第1学年模块。这一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认知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了解最新的市场模块。在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这一学年主要学习商业基础概论、商务礼仪、商务英语、企业认知、电子商务模拟运作、经济法等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在这一模块中,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对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的了解,掌握市场开拓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技能,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把握现今最为先进的电子商务知识,并学习合作,发展伙伴关系。

(2)第2学年模块。这一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掌握开拓市场,贸易磋商,合同履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这一学年主要学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外贸函电实务、外贸英语、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实践性的专业知识。在这一模块中,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对第一学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化,深入学习更多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技巧与方法,这各阶段的学习需要联系实际,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本身,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外贸业务,在实际案例中把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贸易过程中的相关风险与化解措施,学习并掌握一门外语与交流手段,为下一模块的实践学习做好准备。

(3)实践模块。上述我们提到,需要用两个完整的学年设置专业学习模块,在这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设置一个大的模块――实践模块。前两个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为前沿的理论知识,形成扎实的理论体系,并形成基础的专业技能,在实践模块中,学生需要达到与企业的需要零距离对接的要求,经过见习、实习等过程,将自己培养成为专业的、高素质的、高技能的人才。

在实践模块中,主要分为校内综合实训模块与校外综合实践模块。校内综合实训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外贸跟单员业务流程训练,口岸物流仿真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港口实地参观、货代船代企业实地参观等实训课程;校外综合实践模块主要是在对应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其教学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出创新性的研究,并细化到课程体系改革中去。为此,本文从这个方向入手,深入分析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弊端,并就人才培养途径改革的新方向与新目标进行研究,重点提出了“2+1”课程模式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培养跨世纪的国际商务人才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2):4-6.

[2]汤长兴,张晨.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现代化,2011(3):50-52.

[3]李小红,莫锡坤.入世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2(4):25-27.

[4]宏结.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2-44.

[5]林孝成.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2):161-164,167.

[6]唐少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3(1):13-15.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6

【关键词】传统教法教师素质教学资源今后对策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教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英语教学的课题探索研究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可喜可贺的一面。但还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的考试内容、形式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不相适应,造成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言语能力之间的落差、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之间的落差、卷面成绩与实际水平之间的落差。一句话:就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英语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有待改革。因此,本文着重透析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1.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1.1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通过深入基层听课、调研,我们发现: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属封闭型传统模式。一些教师或限于教学设备间陋,或贪图省事,因循守旧,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成不变,乐此不疲,教学“一言堂”,包办代替,对学生强注硬灌,罚抄单词,没有任何情景的创设,把贴进学生生活的语言变成了孤零零的、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教学总体上“费时较多,收效较低”,陷入“勤勤恳恳地教书,辛辛苦苦地害人”的误区和怪圈,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厌学、怕学;课余几乎没有口语应用的机会,更谈不上去享受多姿多彩第二课堂的乐趣;教学要求实行统一标准。在教学评价上也实行统一测试,统一标准,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大打折扣。

1.2各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师资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明显滞后,不少教师的语言技能、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还不甚理想。有的教师的英语功底太差,无法驾驭新教材的教学。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教材内所有的内容都要讲明白。所以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情感也得不到激励,智力得不到开发,听说训练,只是走过场,对话、阅读上成统一模式。教师没有去注意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课堂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是否掌握,不注意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3教学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

从调查情况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不够到位,从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各校虽都有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但内容比较多的是交流情况,教研组、备课组内学术研究、科研课题研究的气氛不浓。另外,教师的课堂用语不够规范,可能是教师平时不大用(甚至没用)课堂用语,有人听课才用,所以课堂用语不流利、不规范的现象较多,学生对课堂用语不理解,没反映的现象也较多。再者,现代的教学设备很少或未能使用、懒得用;教死书、死教书;教研活动仍流于形式,教学实验课题措施的落实不到位;导致课堂容量不够,学生活动量极少,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2.解决中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2.1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授人以渔,主动发展;抛弃"保姆式的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中学外语教学的方法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利用事物、卡片、图片、简笔画、现代化教学手段、说唱、游戏、表演活动等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实施情景教育,提高兴趣;创办英语乐园,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兴趣教学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充满欢乐的氛围、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言、行、情为一体,把英语课上得有声有色、有姿有味,有趣生动,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兴趣贯穿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使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好胜心得以表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品尝学习英语的乐趣,变厌学、死学、难学、苦学为爱学、活学、易学、乐学,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抓住课改机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从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来讲,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证。21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外语师资队伍具备优良的思想和品德素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所以一方面,没有达到胜任中学英语教育的教师要坚决提高学历。达到学历的教师仅在大学几年里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同时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就必须不断塑造、完善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必须为自己创造条件到大学等高等学府去深造,继续接受教育,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知识的掌握及应用,网络知识的应用,课件的制作,课题的研究等等。

2.3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

培训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学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与此同时,要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业务培训工作,以充分发挥各个层次教师的不同作用。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带教工作,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健全考核制度。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搭好舞台,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4重视基础年段的师资调配,科学安排教学时数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7

一、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主要培养渠道及其弊端

(一)社会培训机构:“工匠型”教师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严重短缺为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英语培训机构或幼教培训机构争相开辟幼儿英语教师职业培训这一市场,围绕英语基础、幼儿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及教师素养等模块对学员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即目前所谓的“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培训时间和形式较为灵活,有全脱产培训(周一至周五上课,六日双休)、周末培训和假期培训等。培训周期30-45天不等,循环开课。培训合格即可颁发结业证、上岗证等相关证书。这种学历补偿式的培训门槛低、周期短、见效快,学员在短期内确实有可能提高原有教学水平,突破教学瓶颈,掌握一些前沿的幼儿英语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技能,“能够基本胜任幼儿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5]从短期来看可解燃眉之急,但只是权宜之计,不能成为培养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长远之计,因为这种培训渠道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首先,学员水平参差不齐,通过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学前英语教师所需的各项标准。社会培训机构招收学员的条件较低,一般只需具备大学专科(含自学考试及成人教育)以上学历、大学英语四级或全国公共英语(petS)三级以上或同等英语水平,对已从事少儿及幼儿园、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人士,录取条件还可适当放宽,有些甚至对专业方面也无特别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机构大多依托少儿英语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源于对机构自身资源的考虑,缺乏对幼儿英语教育的针对性,更无法兼顾参训学员在英语基础和幼教知识及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难以完全满足学前教育机构与个别学员的特殊需要。参训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真正实现改造目的,达到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双重标准,在客观上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那些“幼儿教师英教化”系列的师资,难以获得标准的英语语音和扎实的语法知识,不利于对学前儿童进行真正的英语启蒙教育。从长远考虑,势必影响学前英语教育的质量。其次,社会培训机构功利性较强,过分注重学员操作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内在素养的提高。个别机构标榜从外在的手势、动作、眼神全方位塑造超级幼儿英语教师,甚至可以传授成为一名优秀幼儿英语教师的独家秘籍,40天即可成就教师梦想,哪怕是零教学经验的人,经过系统培训后即可达到正式幼儿教师一年左右教龄的教学水平,学员结业拿到任何一本教材即可在20分钟内备好一堂精彩的课。美国教育家帕尔默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6]这种过分注重技能技巧的“工匠型”教师培训注定不能给学员一个正确导向,理论修养欠缺的教师最终会对幼儿学习英语产生不良影响。(二)幼师院校:“技能型”教师“目前关于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主要还是依托幼儿师范院校进行。”[7]幼师院校属于专科教育层次,其人才培养规格与本科有所区别,分三年制和五年制模式。幼师院校直接从初中或高中招生,在校进行五年或三年的英语教育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学前专业课程、综合英语类课程和专业技能类课程。幼师院校培养起来的教师思想活泼、能歌善舞、动手能力强,善于组织幼儿进行英语游戏等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对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在“量”上的急需,因此,幼师院校在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是主要的师资培养渠道。《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幼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学生容易忽视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科研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幼师院校的生源尤其是初中毕业生起点低,自主学习和自控能力不强,学习氛围差,对深层次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困难,且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深厚的英语文化基础。随着学前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在“质”的方面对师资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师院校培养的“技能型”教师必然会日益暴露其理论知识储备不够充足、教育教学工作后劲不足等弊端。(三)外籍教师、留学生或其他外籍人员:“外来型”教师一些幼儿园为扩大招生规模,高新聘请大学的外教或留学生,甚至一些其他行业的外籍人士来担任幼儿英语教师。客观地讲,外教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幼儿提供最纯正、地道的英语,实现对幼儿的浸入式英语培养,且有助于开拓幼儿视野,锻炼其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学习英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种“外来型”教师只是个别现象,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冒险性,并不能成为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主力军。首先,外教的聘请程序严格,成本较高。我国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外籍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们必须持有《外国专家证》,应聘来中国从事文教类语言教师的还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还要经过严格体检。幼儿园聘请外教也需要个案申报,只有达到《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标准》,通过资质审核并持有聘请外教资格证书的才有资格聘请。另一方面,聘请专业外教成本很高,一般一个专业外教每个月的成本在2万元左右,而多数幼儿园为了简化程序,降低成本,会选择留学生或随便拉几个发音并不地道的老外充当“外教”。那些持学习签证或旅游签证的外国人并未经过上述严格审查,从事外语教学属于违法聘用,不但其自身语言水平和教学资质无从保证,有的“外教”还可能在原国家有不良记录甚至犯罪前科,或者可能携带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持证外教和无证外教的差别,不仅仅是在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上,那些无证“黑外教”可能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其次,外教不熟悉中国国情,不利于进行本土化的学前英语教育。幼儿园聘请的外教“多数人缺乏幼教经验,对中国国情不了解,加之有相当一部分外教来自母语为非英语的国家,所以和幼儿沟通存在一定障碍,也有可能对幼儿今后的外语学习产生不良影响。”[8]另外,外教一般把英语当做一门学科来教,上课来、下课走,流动性大,不稳定,不能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这种情形显然背离了学前英语教育的渗透性原则。

二、培养高质量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根本出路

(一)合理定位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我国现有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不仅滞后,而且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高层次培养不足,严重影响整个学前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合理定位师资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型专业化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前英语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所谓“新型专业化学前英语教育师资”,是指既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又精通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幼儿英语教学理论,且能够高质量从事幼儿园英语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型、双师型专业人才。与目前既成事实的、不尽人意的师资相比,新型专业化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应具有较高学历层次、较深文化底蕴、较强专业能力和较强科研能力。(二)积极推进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育方向的设立教育部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提到,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应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改革现行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鉴于此,高师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设立幼儿英语教育方向来加强师资后备力量的培养,因为高师院校具有社会培训机构和幼师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生源起点高,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综合素质较强。第二,课程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类教育专业的综合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知识培养及技能锻炼。第三,科研氛围浓厚,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素养和能力。第四,幼儿英语教育方向的增设不仅可以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可能成为特色专业。事实上,已经有个别高校开始致力于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且成效明显。如山东英才学院早在1999年就首创全国“幼儿英语师资”方向,使学前教育专业走向“特色化”和“专业化”的路子,并于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毕业生深受各大幼儿园好评,且供不应求。[9]再如哈尔滨剑桥学院也设有学前教育(幼儿英语)专业方向,其培养目标就是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幼儿英语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学前教育机构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双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10]实践已经证明,通过正规本科学历教育来培养学前英语教育师资是行之有效的,“只有高校培养的幼儿英语师资才能够成为我国幼儿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11]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积累经验,积极推进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设立幼儿英语教育方向。高师院校应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并优化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艺术教育等专业的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建构以学前教育为基础,突出英语课程特色,加强艺术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12]“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重视加强对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努力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培养所需人才,才能为幼儿园有效、优质的英语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师资,从而彻底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费时低效、幼儿只能‘蹦’英语单词,不能用英语有效交流交际的弊端。”[3](三)严格规范学前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学前英语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统一、严格、规范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学前英语教师资格证书,虽然有一部分培训机构可以颁发,但标准不一,规范性不强,不具有权威性。为切实提高师资水平,有必要制定权威、统一、规范的教师资格标准,并制定严格的认证制度。只有通过资格审查,经过业务考核的教师,才能取得资格证书,具备学前英语任教资格。“实行学前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提升学前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学前英语教育有效开展提供师资上的保证。”[14]学前英语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更是一个有待探讨的新领域,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新型专业化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培养是从源头上解决我国英语教育的新探索,在政策、体制、课程、管理、评价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尚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白英单位: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8

(一)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源起模拟公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德国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创新。当时的德国工业发达,学校教育以“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职业教育。“行为导向教育”又称实践导向教育,是指施教时以受教者的“行为积极改变”为目标导向,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本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在模拟职业活动中自主的学习,即“在行动中学”,本身是学习,同时也是在学做工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模拟公司实践教学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内涵“模拟公司”是指按照实际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操作程序运行的虚拟公司,与实际公司的区别在于其货币和货物是数字化的。“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模拟实践设置一个虚拟公司,通过人为的创造,仿真模拟经济活动,从而为专业的教学提供模拟实践的场所,学生可在其中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运输、税务、海关、保险、商检、企业管理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三)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特点“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是模拟活动的主体,他们要收集信息、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二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所以其独特优势在于:实施教学时通过设置一个模拟公司,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公司运作的模拟环境,如在模拟实验室,或通过模拟沙盘等模拟工具,仿照真实公司操练,采取的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半开放教学模式,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工作过程”来学习,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调动,学习效果非常好。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

二、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应用的现状和弊端分析

(一)应用现状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方法自50年代起源于德国以后,8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98年在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在借鉴国外模拟公司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也纷纷引入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并积极地进行研究与运用。典型的如广州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采用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采用的基于真实项目的“项目制”实践教学;新疆财经大学在会计教学中采用以“公司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式教学模式”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再如中教景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模拟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已成功地运用到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渤海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数百所院校,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年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也相继引入了一些模拟公司性质的实践教学方法。如会计系在保留每学期末进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模拟实训的经典模式基础上,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引入了“沙盘模拟”实训,在毕业实习中实施了“会计工作能力训练”等;工商管理系进行了“模拟企业管理的沙盘对抗”、“基于真实企业的营销方案策划”、期末进行市场营销课程的广告、谈判、心理实训,电子商务课程的设计、支付实训,酒店管理课程的校外实训等;财政税务系进行了金融专业的模拟证券投资实训、税收实训、建筑工程的造价、测量实训,物流专业的物流信息、供应链、仓储、集装箱实训等。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9

关健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微课应用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向社会中的企业输送更多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各个高职院校也应该对实训课程的开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对教学方法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其自身独特的短小精悍和直观展示为优点,近年来在各个学科领域中都得到了很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在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中微课的运用,更是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一.传统高职计算机实训课程中教学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传统计算机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多,不仅包含分组实训、行动导向实训,还包含校企合作式实训和多科综合实训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具备十分显著的优势。比如在分组实训教学法中,有针对性的对其展开分层教学,这种方法使得每一个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地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如课堂上的时间较长,学生的精力难以得到有效地集中,同时很多实训教学的效果会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对其产生厌倦感。这些相关的弊端会直接造成实训方法难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也很难真正的学习到有效的知识,整体的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随着我国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近年来兴起的微课教学就能很好的解决实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1]。

二.微课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将实训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的将这一教学方法得到应用,充分的让学生对碎片式时间进行利用,通过对授课内容繁荣了解和掌握,尽可能缩短教师整体课堂的讲解时间,对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前对微课进行引入,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进行计算机实训课程开展之前[2]。要先对微课所需要的视频进行上传,学生可以适当的借助电子设备对其进行下载并观看。如果对视频中的问题出现疑问,那么也可以在微课平台中对向教师进行提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大大的利于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课堂预习的过程中对微课进行引入。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对微课的视频进行制作的过程中的都会将课堂中的重点环节和知识点进行高度总结和概括,这种前提下,学生在对课前预习的时候需要得微课内容进行反复浏览,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于实训课中对其进行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此外,在课后教师也要对微课进行引入,教师通过争取的引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对微课进行下载,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上对其进行学习,还能在课下对其进行巩固,使实训课程中的内容能更好的被学生吸收和掌握。当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在微课平台上对学生增加一些拓展性训练和联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三.结束语

实训教学是现代高职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因此教师更应该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使得实训教学中通过对微课的应用,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微课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和改革,对计算机实训教学走出之前的困境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通过本文对微课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中应用进行研究,能为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到更大的提升作用,并能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和专业性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菲,唐玉琦.微课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6,129(2):236-237.

[2]柳微.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网络财富,2010,57(18):195-196.

校外培训的弊端篇10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现状;改善对策

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弊端逐渐的暴露出来,为了全面的提升高校教育质量,需正视这些弊端,积极的探索改善对策,发展出有本校特色的、兼容性强的、具备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完整的党建工作管理机制,全面的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简单的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弊端,并且针对发展性问题,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改善对策,期望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用。

一、简单的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存在的发展性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高校党建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完善的党建工作管理制度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部分高校所执行的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已经严重超出高校的实际情况,仿佛是“空中楼阁”,而且大部分的高校在党建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可以说是照搬党中央的相关制度,缺乏与本校办学特色、且缺乏开阔的眼界及创新意识。除此之外在,在执行上,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执行力度不够,往往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

(二)缺乏质量把关,且忽视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党建工作上的质量把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党员的发展数量与质量严重脱节,数量广却质量不高,而且由于国家扩招政策的出台,导致高校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一方面,高校学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按照党员发展的相应比例来看,势必会导致党员的数量增多,而另一方面,在忽视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前提条件下,忽视党员发展质量,单纯的追求数量上的平衡,疏于质量把关,最终导致高校党建工作质量下降,也影响到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片面的重视学生入党前的培训,忽视入党后的教育管理

片面的重视学生入党前的培训,忽视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党建工作的普遍现象,在学生入党前,高校往往组织开展一些严格的考察活动,主要包括考试、筛选以及培训,而且片面的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学生入党后,高校便疏忽教育及管理,极少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甚至转变为单纯的交党费活动,严重扭曲了党建工作的宗旨,不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不利于高校的整体发展。

二、阐述几点改善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的构建完善的高校党建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的提升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水平,需要构建一系列完善的党建管理机制,在尊重、借鉴中央党委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意愿,以开阔的视野以及强大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出完善的高校党建管理制度,并且强化相关监管制度,实施严明的奖惩制度,约束党建不规范行为。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先进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每一项良好政策落实到实处,从而全面的提升党建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质量把关――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在扩充党员培养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党员培养质量的把关,在筛选党员后备人才时,不能一味的追求考试成绩,要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注重数量平衡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的平衡,并且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机制,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整个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增大,适当的减小考试成绩的比重,培养出高素质的党员后备人才,做好质量把关工作。

(三)入党前和入党后培训活动要齐头并进

无论学生在入党前,还是在入党后,高校均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培训活动,并且加强管理,可以鼓励支持学生自行组织党员培训活动或者社团活动,自主的学习党政知识,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认知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做到入党前和入党后培训活动齐头并进,形成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培训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党建工作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党政人才储备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因此,需要正视其发展现状,及时的查找出发展问题,并且加以改善,从而全面的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带动高校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党政人才,本文的分析阐述虽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期望能够为我国高校党建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石沁禾.基于网络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06):57-59.

[2]杨露.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基于H高校的案例分析[J].理论导刊,2014(02):62-64.

[3]张春.高校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铜仁学院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