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十篇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十篇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0:22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现代社会要求人才涉猎较宽的学科和专业范围,即打牢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高素质人才知识结构的“根基”,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各种专业性知识都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

一、坚持理念观念创新,不断优化基础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必须着眼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周期,跟踪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适时创新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思路,加速形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一)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根本,建立灵活性的设置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各学科专业之间交叉、渗透更加广泛。因此,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要以技能培养和能力生成为依据,灵活课程设置。一是注重专业基础课本身的课程设置,将实验和课堂教学灵活结合,充分发挥实验在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巩固作用;二是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灵活进行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以科学技术更新为牵引,实现前瞻式设置。

专业基础教学要与技术设备、综合信息化发展相适应,随专业课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一是课程设置要体现创新性。由于新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所包含新知识、新理论增加,基础理论课在设置上要随之更新,并及时补充进教学大纲。二是课程设置要体现超前性。及时研究专业相关学科最新理论成果,适时更新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三)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宽口径设置。

基础知识具有长效性,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只有打牢基础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力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就成为各院校教育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要宽厚,既要满足专业能力生成的需要,又要满足基本技能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现有专业的需要,又要满足相关专业的需要;既要满足技能培养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学历的要求。

二、紧贴专业学习需求,不断更新基础课程内容

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必须围绕培养现代化人才来构建,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基础理论课应围绕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架内容体系,聚焦培育一流人才,满足全球化竞争的总体要求。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因材施教。

专业基础课程必须按能满足培训目标的要求来划定知识量、知识结构的范围和宽度,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定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知识的容量要合理。要以满足学生技能生成要求和专业课程的需要为度,不能贪多求全;要以满足学生技能更新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觉完善、自我拓展的需要为限,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自身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不可面面俱到。第二,内容构架要满足专业需求。基础理论的内容构架应参照高校教育体系为依据进行设计,在进行岗位或职责能力对基础知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科目的内容组合,进而形成内容构架。第三,在重点确定上要体现目标性。基础理论知识重点的确定要遵从岗位的需求,从学生技能生成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的知识重点确定在适度的范围内,使其对技能生成真正起到关节点的作用。

(二)在教学目的上,达到服务专业的效果。

理论知识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应用效应,能达到知识功能要求,能反映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程度或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满足关键能力生成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切实把关键能力的生成基础夯实,突出方法教学,确立教方法重于教结论的思想,多采取小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二,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服务功能,满足特色技能生成的要求。基础课程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培养特色技能组织教学活动:在知识点的确定、课时的分配上,对其采取倾斜政策;在教学过程中,要筛选出科目中与培养特色技能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服务于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实现以实用为目的的能力转化。

基础理论知识在能力转化上的实用,指的是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贴近新装备实际,并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实际技能操作和未来任职岗位中转变成为顶用的实际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是间接性的,其间有从理论到原则思路、工作计划,最终指导实践的转变过程。一是从理论到原则、思路转变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专业举例或采取专业案例教学发挥导向性的作用。教学中,要以学生第一任职需要为导向,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操作课、室外课的课时比重,强化实际操作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衔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消化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在思路到工作计划转变过程中,基础理论将为学生专业技能的生成实践起到准备性作用。要达到这一要求,基础理论课程就必须紧密联系岗位实际,夯实基础知识,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在由专业技能到实践的转变过程中要不断对技能结构是否合理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因此,基础理论课程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方法、应用原则和应用条件的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从中发现实践过程所需的理论进行再学习,从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8),43-44.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基础理论基础实训

abstractprofessionaleducationisfacedofsignificantchangeinordertoachieveitsservicefunction.actually,thesystemofcurriculumsshouldbeestablishedattheaimofdevelopingthestudents’capacities.afterthat,theycouldbepreparedfortheircareer.Hardlycanthereformofthepatternofeducationinthespecialtyofmoldbewaited.

KeywordsthepatternofeducationFundermentaltheoryelementarypractice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转型,职业教育要实现其服务功能必定面临着重大的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传统的以学校为主,向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偏重文化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转变,从重视学科研究与专业教学内容转向注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转型。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应用人才型的需求,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据此应把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合理、教学内容优化、实践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面宽,作为本专业的教学基本思想,将模具设计理论、实践与及计算机应用融合为一体,加强针对性、突出实践性、强调新技术、培养综合素质进行模具专业的模块式教学的改革中来。模具专业的模块式教学分为三个模块:基础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其中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分为:专业基础理论模块,专业基础实践模块。

一、专业基础理论模块

专业基础理论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对专业基础理论应进行系统优化,有机整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课堂教学上应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教学。专业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电工电子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

1、电工电子与测量技术基础。电器设备及控制在各个领域中均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电工电子和测量技术的初步知识成为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必须指出的是,“电工电子与测量技术”是一个理论性、专业性、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所涉及教学内容广,内容本身也较难掌握。如何在规定的学时数内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初步知识,为模具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教学实施的难点。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减少繁琐的数学推导,增强物理概念,清晰的图解分析,缩减课时,力求少而精。

电工电子与测量技术基础包括电路基础、直流、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分析、计算。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和电工电子测量技术。

2、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制图与CaD这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主要解决机械设计制造中技术信息的图样表达问题,以及与图样绘制有关的机械设计、制造工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能。侧重点在视图理论,零件图与装配图制作,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授课以课堂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冷冲模和注塑模中零件或装配体实物,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看图、制图能力,使学生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的应用和开发能力,为以后的pRo/e或UG软件的学习打好基础。

机械制图与CaD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公差与配合。机械CaD基本概念、基本绘图、操作命令、计算机绘图、图形编辑、显示、设置、查询、层、块、形、属性以及尺寸标注、图形输入、输出以及程序设计。

3、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机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它是模具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将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基础实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相关知识、手册设计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恰当的处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且注重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机电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工程综合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课程之间的科学分工和有机联系;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工程实践和综合教育,克服课程内容陈旧,结构固化,偏重自身完整性,教学内容组织缺乏弹性、轻视实践教学等问题。把基本理论与综合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教学内容和现代化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科研和设计教学融为一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课外练习融为一体;常规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融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机械设计基础》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及课程设计

4、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都是先安排金工实习,然后安排课程教学。这样学生在金工实习时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又因实践不足影响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就是要将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促进实习效果,实习效果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理论课和实习的教学质量。实践的结果证明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场教学改革确实全面提高了理论课和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良好。

机械制造基础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模具材料、制造技术、切削机床、互换性原理与测量(尺寸与尺寸链部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加工工艺及金工实习、机床夹具,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5、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之一,它不但渗透在各种工业设备中,而且是科学实践研究,自动化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液压、气压元件,应着重于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应用及选择方法。对基本回路和典型系统,则结合在实际中所用回路和系统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技术是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基础实践模块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科理论基础,但无法提供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其提供的职业学习机会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因此从根本上难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的要求。专业基础实践应从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向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转化、从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与专业性向校内外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转化。

专业基础实践模块包括:机械制图与CaD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含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基础实训,机械设计基础实训。

1、机械制图与CaD实训。《机械制图与CaD》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有绘图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进行全面的综合应用训练。一是部件测绘。小至修配被损零件或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大到对引进产品实施“反求工程”,测绘技术都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二是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本命令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绘图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以机械工程图的二维平面绘图为主,以三维实体设计为辅。整个实训中结合冷冲模和注塑模中零件和装配体的测绘,使学生能按照国家标准正确而快速绘图。并参加autodesk公司的认证考试,获得全球通用的autoCaD工程师证书,以适合于企业工厂绘图员岗位的需要。

2、电工与电子基础实训。柔性教学环境,集成化管理,校企共建基础实验是高职电工与电子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基础实训教学任务。电工与电子基础实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先讲后做,边讲边做,或项目导入(先做后讲)”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基本实验(验证性),提高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以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3、机械设计基础实训。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改革相结合,力求适应高职教育的应用性、针对性、岗位性、专业性的特点。将知识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实验项目中分成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个层次,虚拟实验和工程案例与学生操作有机结合,保证基本实验教学,不断扩大综合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课外开展科技制作。机械设计基础实验面向实训,符合技能培养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即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职业技术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与CaD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实践性环节相辅相成。

4、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含金工实习)。为避免学生在实训时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又因实践不足影响了对《机械制造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应该将理论课课堂教学与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同步;基础实训,生产实践和社会环境相结合。无论是《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还是基础实训,所有内容都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在进行课堂教学和基础实训时结合实际生产会使得教学和实习内容丰富、生动。学生们在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可了解生产现状、了解新技术的应用状况、了解理论知识与生产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制造基础》基础实训与社会环境的结合,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课堂,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除了学习工艺技术外,还将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包括纪律、群体相处、活动能力、人际关系、管理意识、工业安全、环保意识及领导才能等。

三、结束语

模具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并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突出了实训,并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单元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了课程整合和新课程开发,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并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和更新。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7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方式;改革

1前言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应当熟练掌握的一门会计入门课程,长久以来都只被当做会计入门课程的过渡踏板,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去学习基础会计的相关知识,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对基础课程也熟练运用,因此学生的会计基础并不能达到很好地掌握效果。基础会计应当受到高职高专会计教师的重视,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革新教学理念,把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时机,让学生能够对基础会计熟练掌握运用,为日后的专业会计课程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的应用能力稳步提升。

2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2.1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但高职高专的基础会计教师普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固守着传统的学生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放在基础会计讲解的首位,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的过程中深受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师引导的思想道路上与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背道而驰,过于注重理论,并且采用灌输式教学的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会计思维非常死板,只能应对教师的一般书面考评,一旦需要实际操作就无从下手甚至无所适从[1]。总而言之,教师的基础会计教学理念过于落后,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一般需求,因此,基础会计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2.2理论实践分离

高职高专教师教育理念落后,过于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导致了理论与实践并不能良好结合,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对实际操作掌握充分,但却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其中,发生了基础会计学习上分离的现象。基础会计虽然是一门基础的课程,但却由于其基础性而更加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进行充分讲解,教师往往意识不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理论与实践相分离[2]。

2.3教材质量较低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教材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媒介。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的教材质量普遍较低,太过于追求教育学生掌握理论,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实际操作方法的重要性,教材的内容,各类仿真或真实的案例比例过少,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得到应用型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效率有所下降。

3针对高职高专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3.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要跟随教师思想的航标,陈旧的教学理念会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陷入围城,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目标与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教育发展趋势相结合,设立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达成的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围绕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学习[3]。针对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当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强化自身的教学素质,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动向,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基础会计时的引导作用,将学习的主体交还给学生。例如,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要高于对人才的理论掌握要求,教师可以立足于这一社会形势特点,将传统的理论为主教学理念转变为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日后工作适应程度和熟练程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围绕着教师这一教学理念,进行基础会计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

3.2强化理实结合

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而实践又是检验理论准确度的标准,因此,单单进行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无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拥有强大的工作能力,单纯的实践教学也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师需要明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在进行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将二者结合,以求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技术性强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5]。例如,教师进行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模拟工作中会遇到的情境,教师再以理论对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引导,为各个小组出现的不同问题答疑解惑,让学生既能够学习到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的具体操作,也能够从这种训练中同步获得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从而统一学生的理论与实践,避免由于课时安排问题而导致的理论重于实践或学生偏科的问题发生。

3.3完善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教材的内容编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将基础会计知识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传统的基础会计教材编制是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步骤安排的,虽然非常符合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认知规律,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但却并不能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相结合,使得学生出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高但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了考试却通不过用人单位的测试的情况发生[6]。对此,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依照实际工作中基础会计知识的应用规律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将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从会计实际工作的第一步开始,将教材与第一步相关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基础会计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能够充分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优化教材内容安排,促进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4结语

基础会计科不仅是一门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课,这门课程是会计工作的理论指导,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依据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当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以理论作为航标,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拓霖.《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浅议[J].成功(教育),2013(23).

[2]王靖雯.谈《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商,2013(12).

[3]胡玲燕.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4]程敏.高职教育《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5]姚雪超.论高职院校《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02).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4

一、大学工科的专业基础学科教学内容

做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打好基础了,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学习也一样。对于工科类大学的专业基础学科设立而言,做好铺垫,选择好专业基础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大学工科的专业基础教育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理论及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从深度及广度方面同其它专业基础学科区分开来。大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对象及目标上,用最简单最好的方法教学生去掌握现今社会已经成熟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现实工作之中。所以,大学工科的专业基础学科应当具有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这一功能,所以其教学内容一定要有基础性。

现今社会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基础学科教育内容滞后性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这就要求大学工科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工节、新技术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充分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来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

二、大学工科的专业基础学科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

如何在课堂之中导入教学内容,集中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兴趣,是诸多大学教师都极为关注的问题。通常来说,大学工科的专业基础教育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综合性的分析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基础课的要求来设计讨论的主题。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设计课堂的讨论主题:

(一)由已知向未知导入的方法。

这种导入方法主要是通过复习一些基础课程的知识来提出和专业基础学科相联的支点,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来引导大学学生进一步全方面认识事物。

(二)实例导入方法。

实例导入这一方法可是说是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如何将恰当的实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于诸多大学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三)质疑导入的方法。

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和老师一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学习,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之中,相应获得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三、大学工科的专业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专业性

对于不同的大学工科专业而言,其教学内容也各不相同。通过专业的基础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专业的知识,从而将专业的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这就要求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具有专业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此外,在采用专业基础学科教材进行教学时,还应当充分认识其实用性和专业性。教学之中,往往会强调实用性,然而实用性不是忽视理论和分析方法式的教学,而更应当看重的是要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教学中所强调的专业性是要学生掌握最专业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清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些技术方法应用于切实的生活之中,达到专业性、实用性和基础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再学习能力,进而发挥出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功能。

四、结论

对于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专业的基础知识是极为重要的。如何运用好大学课堂,选择合适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是大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保证学生们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熟练的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创造出更多的新事物,这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漾,聂国卿,蒋函芙.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浅析[n].科技新报,2010-12-08.

[2]卢德馨.创新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需要明确几个问题[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5

1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涵义和构建医学临床教育新模式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在教学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以及学习中社会性及其相互作用,建构主义提出了情境性教学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参与主动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而实现的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1]。建构主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见解和观点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对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学习伙伴,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活动与主体交往,重视教学策略,重视发展性评价,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等。

临床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带教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课程及其结构、教学条件、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这六个教学中的关键因素都与理论教学不同。临床教学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不同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为根本目的,积极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充分依靠临床教学中的先天优势,实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整合的优化,努力创造出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体现学生本位、重视能力培养、适合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2]。构建既能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并为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建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探究活动为本”的医学临床教学新模式。

2临床实习教学具有建构主义教学的先天优势

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三年的医学基础理论学习结束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奠定了基础。如何在该基础上完成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在这一阶段不仅是单纯的对前三年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复习、回顾和再现,而是多学科基础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和实践,同时又要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技能,学习临床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如果说前三年的教学是理论的教学,那么临床实习就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综合,同时又是在学习中对基础理论的加深和升华,是培养临床医生的转折点[3]。

临床实习中学生面对的是病人,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现实的情景,如果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配合适当的教学技巧,将是一个有趣和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将起到有效的促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个体的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社会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和新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和适时的帮助,使学生在主动与患者的交流中、加上教师的讲解说明、问题探讨、交流互助实现对理论的再现和回顾,达到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应用,进而把前期基础学习中各学科相互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和重组,完成知识、技能和理论之树的构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临床上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种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临床实习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3.1以学生为中心创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坚持学生自己主动建构临床知识体系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促进和帮助作用。在结束基础课的学习阶段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建构了最基本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他们有能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医学知识结构体系。通过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能够形成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对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3.2以患者为中心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知识的建构需要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学习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临床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生动、逼真及实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医学知识,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更有利于在实践中运用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设计[4]。根据学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性学习精神,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进行联想,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去认知、吸收和同化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在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建立新的方法,进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高;教学时效性

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进的相关意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关教学法案,而“思想政治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都简称为“基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必修课,提高其教学时效性也是教学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1处理好教学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首先,将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是提高“基础”课程教学时效性基础所在。所有的教学体系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教材承载着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能够为教学提供教学的思想、教学的目的、教学的内容以及培养人才的目标等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和设计得来的,如果将教学的内容随意变动,会将教材设计的理念和思想都改变,也就不能达到教材最初的设计目的,如果教学离开了教材,将变成没有源头的水一样。“基础”这本教材是经过中央的审定,加上诸多知名教授和专家编写而成了,汇集了众多大家的心血,代表着我国学术的最高水平,有一定的学术型和价值。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要以教材为教学依据,将其放在基础的位置上。这门课程主要应用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阶段,能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价值观,明确人生实践和理论,与其他的思想政治必修课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功能型的课程体系,并担负着重要的思想教育重任。所以说,“基础”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教育,还渗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载体,教师在教学中是不能脱离这本教材的。其次,在教学中,应用教材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升华,在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时,教师也将其中的死角条转变成了鲜活的生活,赋予了教材一个生命体。教学时应该将教材内部的主旨内容以及逻辑结构都体现出来,并关注学生接受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性有多少,而且在教学前,教师还应该依据学生的情况和自身教学的特点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分析,将教材中的中心内容和思想提炼出来,形成知识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一种教学体系,这样能为教学的时效性做好基础,提升教学效果。

2处理好教材新内容和教师知识结构的关系

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上好“基础”课程的前提,这门课程是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两者的继承,又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有有机整合,内容面比较广,几乎超越了所有教师固有知识结构的范围,对教师的知识也是一种挑战。如果教师原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就会影响到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整体性、思想性以及系统性的把握,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教学功能也不能被发挥出来,达不到教学的目标,也就不能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所以,教师应该熟悉教材,认清课改和新课程的形势,找出自己与其的差距;还要把握住教材中的新内容和新思想;并且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努力去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思想。“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并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去摸索和创新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的核心要素都能体现在教学中,这样也是教学时效性提高的前提。

3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是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来实现的,实施思想教育,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地接受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理解问题程度、接受问题能力和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体系;其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隐私、行为选择等;第三,关注学生课上课下的思想变化,积极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性大,如不及时引导,《基础》课将失去思想教育的意义;第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学习《基础》课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在《基础》课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既是《基础》课自身的要求,更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应贯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原则,这是教学规律决定的。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基础》课是通过理论课教学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学生获取《基础》课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辅助理论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消化、理解理论课教学所学理论知识的过程;其次,实践教学将检验理论教学所学知识的正确与否;第三,实践教学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供机会;第四,实践教学为学生用所学知识变成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基础》课教学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课教师应在理论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达到教学实效。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使理论深入、升华,实践更精彩。

结束语

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效性,首先要明确教材的中心内容,明确教材的编写目的,了解教材的知识架构,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教师还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去不断充实新的知识,以便能胜任教学活动,教师好还明确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最后,还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从事“基础”教学。从多方面去完善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爱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时效性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1(3).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7

一、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理论是经概念化和模型化了的解释和预期企业结构和行为的理论,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以及所强调的内容不同,所以企业理论并不只有一种。各种不同的企业理论竞争性地解释同一现象或在解释不同现象时相互补充。尽管这些理论彼此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都强调产权、信息不对称和某些行为假定(例如,追求自我利益假定),并由此而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内在合理性。尽管如此,这些理论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另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各不相同的(即企业的异质性),为什么在相似的激励安排下,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而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企业理论学家不得不从企业管理论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寻找答案。尽管战略理论揭示了影响企业绩效及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解释了竞争优势的类型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并没有深入地探讨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以及竞争优势在决定企业异质性方面的内在理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种新的企业理论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便是正在形成中的以资源或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它主要解释和预期为什么企业能够建立充分的竞争优势并由此而获得额外的利润。企业的资源理论将企业视为由一组特殊的资源和能力构成的资源束,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最佳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使其价值最大化。由于构成企业特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是知识,所以这类企业理论也称为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即企业的知识理论。企业的知识理论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难以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也对企业的基本问题(例如,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的边界等)进行了分析。

企业知识理论的主要思想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生产理论,并吸收了战略管理、技术研究或制度演进等经济学边缘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卢森伯格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重要性及其积聚过程中的路径依存的论述、奈尔森和维特和经济变迁的演讲理论及其运用创新和演进的概念对企业的理性变迁和竞争优势的异质性的分析以及蒂斯的企业动态能力观点等等。经过帕维特、奈尔森、梅特卡尔夫、福斯以及拉特等人的努力,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系统的、一般的“企业的知识理论”雏形业已形成。

二、企业知识理论的核心内容

企业的知识理论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像主流的企业理论那样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性质、边界、异质性以及其他企业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在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又是由个人掌握的,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个别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有效的生产要求存在着某些能起到协调个别专业人员知识的功能。然而,市场并不能承担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在协调过程中因隐含知识难以流动以及外显知识可能被盗用而发生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作为一种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出现了。他们创造了能使得多个个人集中使用其各自拥有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企业是生产活动所需知识的获得、运作和积聚的有效制度,尤其是它通过提供大规模的增量过程使得部分生产所需隐含知识得以积聚。

由于企业中知识的积聚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多个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由此形成的有关知识资本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而不是主要被个人所拥有的,也即,企业具有比其中各个个人拥有的知识之和还要来得多的知识。这些额外的知识体现在企业的“成规”之中,成规可能被看作“一个组织的技能的集合”,包括了“一个组织得以构建和在其中得以营运的行事方式、规则、程序、习惯、战略和技术”。企业成规的形成过程实质是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社会化过程。正是成规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协调个人知识和组织合作方面具有比市场更高的效率,也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过程呈现出路径依存的特征。

2.企业的边界

知识的隐含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在可观察到的和可计算的边际概念基础上评估知识的价值。因此,知识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得以积聚;知识只有在企业内部积聚。这不但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也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为了简化分析,可依据知识使用的相对效率来探讨企业的垂直化、水平化和多样化边界。

在企业的垂直化边界方面,如果市场能够有效地转移产品而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那么若产生的B阶段需要使用a阶段的知识,则就应使邻近的a和B阶段在同一公司内实行垂直一体化。

在企业的水平化边界方面,获得知识的专业化方面收益、生产某一种产品需要多种类型的知识以及通过市场一体化这些知识投入的困难决定了从事单一产品生产的企业的存在。如果企业形成了生产某一产品的特有的知识集,而这些知识又因隐含性而难以通过出售的方式获得其全部收益,那么企业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的途径便是通过水平化扩展加大这类产品的生产。

在企业的多样化边界方面,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许多知识可能并不是产品专业化的,也就是说,某些知识(例如,企业的成规)既可用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这些知识所具有的范围经济性决定了有效的知识使用要求企业通过多样化扩展实现产品生产。

总之,企业的知识理论强调,正是与知识及其运用有关的生产成本而不是交易成本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3.企业之间的异质性

企业之间是各不相同的,也即彼此间具有异质性。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知识的差异性。由于各企业所吸纳的人员的知识专业化方向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的,从而导致各个企业最终所积聚的知识(包括成规)和能力具有差异性。由此,当各企业在从事同类的生产活动时,也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生产成本,不可能获得相同的租金,不可能形成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正是企业知识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之间的异质性或产生长期租金的能力能否得以长期维持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致企业之间异质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模仿成本的大小。由于企业积聚的许多知识具有隐含性和专业性,所以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被其他企业获得和模仿;同时,由于隐含的知识难以用通用的语言得以表述,并且只有运用和实践中方可得到传播,所以模仿隐含的知识成本是非常高的。知识的较高的模仿成本决定了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因其他企业模仿而消失,也即,较高的模仿成本将保护对高额租金的取,也构成了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

知识资产较高的模仿成本还决定了正是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而不是企业的有形资产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构成了企业长期优势的基础。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尽管有形资产也许是最初竞争的来源,但其却不能维系长久,因为大多数的有形资产可以进入要素市场,并通过交易而得以扩散。然而,由于企业的知识资产所形成的企业竞争优势就不同了。正是知识资产的不可模仿性或较高的模仿成本决定了知识资产是企业长期优势的根本来源。

4.企业内部的决策权配置

企业的决策权往往归所有者持有。作为所有者的代表,企业董事会将决策权授予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员,并且后者获得在等级机制中的权威。然而,企业的知识理论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和分析,其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决策权和所有权的关系。如果企业最初的生产资源是知识,而知识又属于个别雇员,那么正是雇员拥有了企业的资源束。企业与雇员签立合同以使用这些知识资源。然而,与实物和金融资产不同,雇佣合同授予企业的仅是部分的和没有良好定义的关于雇员知识资产的使用权。对个别雇员来说,知识资产乃是其剩余权利,并不能被很好地转移。如果决策权由所有权赋予,那么管理的决策权是通过股东和董事会向下授权和由雇员向上授权而获得的。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功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41-01

一、引言

所谓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是指一种由图书馆的普遍性认知及其相关的各种其他学科的同种问题所构成的一种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是图书馆的普遍现象。而研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不是对图书馆理论实践和图书馆学术领域的复制或者叙述,而是对于图书馆理论的实践与图书馆学的普遍问题总体的研究、总结、归纳及分析,从而在图书馆理论在发展中起到对其他相关学科的辅助作用,并也有一定程度的指引作用。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呈现出百家争鸣、繁荣发展的局面。特别是由于现代信息的迅猛发展,以信息知识为本质的网络迅速形成,人类的科学技术体系正从物质文明型体系过渡到信息技术型体系,在这种时代历史变迁中,与信息技术、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直接联系、休戚相关的图书馆事业也必将经历其历史的巨变。图书馆学在连续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和创新对于促进它的传承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地位

某些学者认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决定了其学科的发展走向的同时也决定了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整体构建。所以,我们不能够否定或者忽视对其理论的研究。

学科的成熟稳定不只由它是否含有新潮的语言和词汇,也不是由它应用的科学技术是否先进所决定,而是要看其学科体系结构的系统和完善程度。其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程度、系统程度和完整程度及其对整个学科体系支撑作用的发挥程度是学科体系结构的系统与完善程度的首要指标。其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指导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也是为了正确解释图书馆这样的社会现象,总结图书馆学科的发展内在规律。

三、21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功能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了解和处理图书馆工作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提升其学科的专业理论水平,使其更好发展和开发利用来满足广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21世纪的我国图书馆学科建设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几乎是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的,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在其学科的功能方面尤为重要。

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图书馆工作发展与变革的基础和先导

如今的时代是高科技和信息的时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证实了人类用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应用推动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图书馆学曾经经历过:新图书馆运动、什么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大讨论和有关“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的三次历史高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三次研究和讨论让图书馆学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更指导了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其发展和变革奠下坚实的基础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2.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能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学理论及学科体系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作出指导。所以它对于图书馆学理论系统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意义,若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够受重视,那么图书馆学的科学、快速、健康发展便不能够得以实现。

3.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可培养图书馆学人才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业人才,而培养出的人才又可以为图书馆学理论作出一定的贡献,使图书馆学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系统性。他们之间可以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图书馆理论发展的同时又为本学科注入新鲜血液。这样一来,对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人才的培养的双重收获。

4.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可“证明和推论”图书馆工作存在价值

图书馆学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因此便要求其基础理论根据图书馆现象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和特点等及时地给予“证明和推论”,以便为图书馆界和社会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支撑。

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

D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确实存在变革的可能性,而且变革正在发生。这种变革正是由其自身的创新发展为支撑点的一种体系完善。

1.基本理念的创新

运用现代管理学的手段和办法将图书馆资源合理处置,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协调配合、组织计划和方案从而让图书管理更能短时高效的实行,最终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叫做图书馆管理。而为了满足人们对大量信息、资讯、知识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性能和作用,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办法相结合完成各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的过程叫做图书馆知识管理。这样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理论则创新和发展了图书馆管理。

2.管理内容的创新

管理内容的创新主要是由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传播管理、知识服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组成。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其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创新管理包括了革新图书馆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图书馆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创新研究等。

3.管理职能的创新

一般说来,图书馆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六种基本职能,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外化即依照种类不同或者指定要求来整理知识并用外部储藏库的方法得到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内化即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中介即应用网络技术和软件设备、一些文件系统等途径来发送和配对,对特定的某个的人物和事物相关联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共享即帮助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学习即包含学习原理、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具体内容的采集、分析、整理和存储等内容来使处理个人及图书馆的难题,从而来鼓励工作人员坚持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以便于让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得到一种新的提升和改进。

4.管理原则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往往强调系统原则、集中统一原则、民主管理原则、动力原则、效益原则。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突出开放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发掘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增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这些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同级和不同工作任务来合理应用。

五、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知识管理一直是图书馆学的热点话题。知识、知识管理和图书馆工作有着长久并且密切得关系。新世纪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构筑要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发挥图书馆对于信息时代的促进作用和优势,提高去学科的学术和社会地位,以期待其更好的发展。

六、总结

对于学科来说,基础理论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整个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根基,若是少了根基就不会有后面的其应用与创新的环节,更无法推动学科正常的发展至今。所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是奠定图书馆学的基础,发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功能使之发挥它的创新性,让它能够在21世纪这样的高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更好更快的发展,让它的潜力发挥到最大程度,使图书管理学学科得到科学系统的完善。所以我们要看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功能和创新,从而为其有更好的发展趋势而奠定好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紫翔.浅谈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6-9

[2]郑全太.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1,(6):14-17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新课程 矛盾 偏差

全国普通高校从2006年秋季起开始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新教材。该新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大部分。其中“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旨在向大学生传授基础法律知识,讲授法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法律知识和法律条文条款,体验并内化法律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秩序的精神,以形成权利与义务、规则和规范,民主与法制、依法行事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具有德育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性,是高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笔者认为在“法律基础”内容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制约课程宗旨实现,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影响“法律基础”教学作为培养学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主渠道这一教学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矛盾二偏差”。

一、教材内容的专业化、体系化与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制约了教学宗旨的实现

根据“05新方案”,和教育部将“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尽管新的教材内容有所精减,设置上更注重和显现了课程的德育性,但从现有出版的教材来看,“法律基础”部分既包括大量法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也囊括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几大部门法,如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还包括国际法的有关内容,军事院校还包括军事法。追求大而全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使教材的体系痕迹仍存在,思想性、德育性、现实性、针对性仍然欠缺和薄弱。作为公共必修课“法律基础”这部分的内容一般只有40个学时左右。因此,教材内容相对庞杂而课时少就成为最突出的矛盾。因此,教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仅仅注重具体法律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教育性。在教学中教员要么撒糊椒面,“蜻蜓点水”,把时间和精力平均分配,面面俱到,缺乏重点,缺少针对性;要么就顾此失彼,一部分内容讲透彻了,另一部分内容就放弃不讲。这些方式都无法实现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因此,如何突破法律学科系统性的束缚,怎么样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来实现新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改革“法律基础”教学的关键环节。

二、教学内容选择侧重点的偏差制约了教学宗旨的实现

从理论上讲,知识的获得最终要取决于学生的接受行为,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很强的实用色彩。而“法律基础”部分既包含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内容,又包含一部分实用性内容。由于基础理论和宪法部分理论性强,比较枯燥,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又不密切,导致学生往往重视实用性强的部门法,对法理和根本法部分重视不够。教员一方面也觉得理论部分不好讲,另一方面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迎合学生的兴趣,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如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实用性、可听性强的部门法上,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和宪法内容的传授。而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基础理论和宪法部分的教学恰恰是实现教学宗旨即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关键内容和环节,因为该课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法律态度和法律心理,在于培养具有法治精神和懂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其他学科门类的专门人才,而不是在于培养懂得具体的案件如何处理的法学理论和技能的法律工作者。而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基础理论法和宪法所包含的法律知识、规则和原理,恰恰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法律意识,如法理中的公正意识、公平意识、理性意识、规则意识、秩序意识等,宪法中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人权意识、平等意识、监督意识、契约意识、诉讼意识等,无一不是法律意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而其他的法律意识无疑皆由这些意识派生而来。正因为理论教学环节的薄弱,就直接制约了学生对现实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掌握,影响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养成,出现了上课听得过瘾,可是一出课堂,却不能以法律角度和健全的法律心理来看待社会生活、看待人们的行为。也就是说未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在这个教学内容侧重点选择的偏差上,教员没有理由苛求学生的短视及功利色彩,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调整对基础理论和宪法部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宗旨。

三、教学方式上的“轻实践”和教学手段上的“矫枉过正”的偏差制约了教学宗旨的实现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任何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对法律由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升华为信仰,再由信仰外化为行动。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借助于课堂教学,更应借助于实践活动。而作为高校中的公共必修课,因课时的有限和学科地位的不受重视,教员普遍认为在该课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件费时费力且并不一定讨好的事情。因此,教学只局限在课堂上灌输传授理论和知识点,而不愿意费精力、费时间去组织生动、直观的法律实践活动。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脱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当学生现实生活中真正面临法律问题时,却不知如何解决,而这意味着该课的教学宗旨不能实现。

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篇10

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现状

从课程上说,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从专业上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是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学科领域,本专业5年制本科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教学见习与科研专题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资格后,可直接进入二级学科培养。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基础医学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教学、科研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分别是5年制和3年制。5年制本科培养临床医师,要求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诊治疾病。本专业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试合格,选修课达到规定的学分,符合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3年制专科培养适应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实用型临床或相关岗位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取向使他们失去了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的驱动力和主动性。临床教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因为他们的学科本身更贴近于培养医生的目标,在教学内容选择和讲授上一些漏洞和偏差容易被掩盖,所以在教学中的偏离与失误不那么引人注目。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导致学生接触临床晚,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知识的教学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紧迫要求。

具体来看,在传统医学教材编写过程中,单一学科教科书的内容都是围着本学科的知识打转,对医学教育整体教学内容缺乏全局性考虑。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而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在临床学科的教科书中,新的临床诊治内容也是有增无减,但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只是作一些轻描淡写。学生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全部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能真正接触到与之相关临床教学内容,这就人为地在基础与临床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时间上隔离,从客观上阻碍了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三、对策与建议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所以,探索加强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交融与合作的有效新途径需要从这些综合因素考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教学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的交流与优势互补,应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从而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同时又安排临床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学工作,参加相关基础教学的集体备课、教学试讲和教学研讨活动,以增加临床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和基础研究重大进展的了解和掌握,适度补充临床疾病和治疗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当组织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