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十篇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十篇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4:26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1

关键词: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26-03

abstract:Byusingthemethodsdocumentary:historicalmaterial,talking,analysisandsoon,thispapersetsforththeathleticsportsvalueselection,looksbackthecourseoftheChineseathleticsportsvalueselection,elaboratessometheoriesabouttheChineseathleticsportsafterthe2008olympicGames,hopestogivesomereference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thleticsports.

Keywords:the2008olympicGames;athleticsports;Valueselection

1前言

价值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任何人类活动与时代进步,都与人的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作为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它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大量的价值理念、具有多类别的价值取向。竞技体育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价值的类别来看,竞技体育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强身健体价值、精神价值、娱乐价值等。纵观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一直都是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所服务,成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竞技体育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该何去何从,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阐述了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涵义,在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试图论述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有关理论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2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涵义

关于价值的涵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价值的“关系说”、“主观说”是较主要的两种说法。价值“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种说法是从主客体的关系角度来认识价值的。价值“主观说”认为:事物或对象的价值,只是取决于主体的情感、兴趣、欲望等心理趋向,只要主体认为事物是有价值的,该事物就有价值[1]。

价值取向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来进行评价、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它是主体根据长期的实践和反复的体验,对客体的价值属性、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定势,是主体在评价客体对自身及社会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是价值取向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竞技体育的价值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即个体或社会按照自身的价值标准确定自身的竞技体育目标,并按照此目标主动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是动机、目的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

3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

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演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大体上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3.1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强调“克己守礼”、“忠君爱国”,个人完全成为统治者完成统治的工具,没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体育运动被纳入到道德培养、教化民心的轨道上,都是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存在的,这样就压抑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如我国传统的武术发展到现在,在很大程度上还都是走艺术化、表演化、休身养性的发展道路,而传到别的国家却发展成了很有竞争性的跆拳道、柔道、泰拳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不是强调竞争、对抗,而是要遵守礼仪,实现道德的升华。

3.2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在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外敌的入侵,中西方思想开始有了直接的交锋,使得中国古代的体育价值观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其它多元素的价值观开始出现了。在此时代,体育不再仅仅是休身养性的手段,也可以张扬个性、拼搏进取,这些都与我国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明显的分歧。

3.3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走的是大范围的“集体主义、全国一盘棋”的道路。我国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在此基础上,再向着“更快、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反对个人崇拜,推行集体主义思想,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

3.4改革开放后至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西竞技体育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新一轮的整合。反对个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早已结束,发挥运动员个性,提倡“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时代也已到来。以运动员为价值表现核心、以其他竞技体育参与者为价值接受主体的价值生成机制正在构建[2]。

4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中国的竞技体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那时把竞技体育当成是一件公益事业,国家统办一切,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竞技体育当中,几乎很少管群众体育的发展,社会上也基本不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形形、千差万别的利益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利益主体由于利益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却给我国的竞技体育带来很大的冲击,使竞技体育的格局更复杂。如何进行利益的整合与协调,消除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与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有很直接的关系,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4.1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依据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构建须遵循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依据。总体来说,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特色,批判继承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优秀成果,突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西方特色的结合。

4.1.1以推进人民群众的发展为竞技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各种价值的主体。因此,可以说,价值的本质在最高层次上属于人们。马克思主义指出:要以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最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所有的发展也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评价,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样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防止和纠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消极价值取向。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也应牢牢的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4.1.2坚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在推进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是努力地改变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中的生物,试图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从而证实自己具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之后,却发现在这征服、改造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环境失衡等问题,人类本身也已成为此过程的受害者。因此,以解决环境问题为起始的“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议题。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而且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特殊国情下产生的“举国体制”虽然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已显示出很多的缺陷,例政府经济负担过重、竞赛体制不健全、后备人才薄弱、运动员退役安置难等,这些都给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形下,坚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重新审视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提出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具有实际战略指导意义。

4.1.3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但反过来说,人又存在于一定的社会集体中,具有社会性,其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个人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又将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竞技体育强调“无私奉献”、“为国争光”,把社会需要摆在第一位,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逐渐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也逐渐考虑到个体需求,不仅从物质层面,还从思想和情感层面给予了真诚的人文关怀。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的现象,例运动员的外籍身份、虚报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这些都给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倡导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时,应提醒竞技体育的个体,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是否损害了社会需要,消除那些不合乎体育文化、体育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说到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在倡导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时,也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人们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发展建设中。

4.1.4正确处理民族特色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所蕴涵的内容及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个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终极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外来文化也有其自身的优点,特别是西方文化中,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和思想解放,主张尊重与维护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等。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正是在这一影响下开始崛起并得到发展的,强调“永远争取第一,永远争取超过别人”、“一切体育为大众”,从中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在体育中得到了直接体现。所以,我们在构建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时,在注重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应当借鉴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注重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4.2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判断,不能以对错优劣来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放在群众当中去考量、去评价。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而言,就是牢牢地把竞技体育的落脚点放在它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本质上去,进而寻求“人的精神”的回归,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价值追寻之路,也反映了中西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不断冲突融合的事实。同时,利用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去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发展和谐体育,然后利用和谐体育去帮助构建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就在中西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整合中得以统一。

4.2.1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及经济的不十分发达,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即涉及“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政府一直以来都是将全国体育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竞技体育当中,因此,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跨入到金牌榜的前列。而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还相当落后,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参与体育的习惯等与体育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判断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放在群众中去评判。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而言,就是应该将终极目标放在它的社会功能、本质功能上去,即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引导人们通过观看精彩、刺激的竞技体育比赛、表演,然后主动参与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中,从而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促进、相互进步,共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2.2更加注重体育的本质功能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一直被当作是振奋民族精神、开展国际政治外交的一种工具,被看着是体现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又进一步过分的把竞技体育当作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过分强调体育的衍生功能、次要功能(政治、经济功能)的现象,使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健心功能)被人们所忽视。

邓小平南巡时曾讲道:“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指出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同样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它的发展也需符合这一本质要求,即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指出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本质和工作宗旨。2008年奥运会后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应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要为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服务。

4.2.3中西方竞技体育的不断融合

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都处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从而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和文化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不同的价值选择。我们要从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探讨中西方竞技体育价值选择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及规律,解决好本民族与世界的关系。西方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原则,注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等主体问题,所谋求的是个人的幸福。我国在《21世纪议程》也已经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目标,把人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二者是相同的。此外,西方把竞技体育当成“产业”来发展,注重“效率、效益观念”、“功利观念”等,使体育产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些都可以丰富到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中,使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内容更丰富,竞技体育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5结论与建议

5.1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遵守礼仪、实现道德的升华;张扬个性、拼搏进取;推进集体主义思想;以运动员为价值表现核心、其他竞技体育参与者为价值接受主体。

5.2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推进人民群众的发展为竞技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坚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两者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特色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5.3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应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应更加注重体育的本质功能;应进行中西方竞技体育的不断融合。

参考文献:

[1]斯力格.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与协调运动员、俱乐部互逆结构的矛盾[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

[2]颜天民.竞技体育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康冬.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变迁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7,(4).

[4]田荣和.体育的工具性异化与人性化复归[J].体育学刊,2005,(4).

[5]冯庆梅.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探析[D].西南大学,2007,(4).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2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道德道德失范道德重构

近几年来,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在硬实力建设方面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优异的成绩,向世人昭示着中国体育准强国时代的到来。令人堪忧的是竞技体育领域却出现了道德危机,道德滑坡问题不断上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阻碍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弘扬。体育道德建设水平,是衡量体育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成绩优异而道德缺乏,犹如一个四肢发达而没有灵魂的畸形人,势必会影响到体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解决体育道德失范问题迫在眉睫。

一、竞技体育道德的失范

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体育文明的发展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应充分肯定体育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社会转型以来传统体育道德的没落及现代体育道德的嬗变。

(一)功利主义盛行

功利主义与道德往往是不相容的。功利主义是当下中国社会各个领域较为普遍的一种价值取向。体育领域也未能幸免,特别是竞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以来,功利主义思想一度恶性膨胀,使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背离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初衷。在功利主义的魔力驱使下,一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丧失了体育道德,将体育本身作为手段,以此达到获取金钱、名誉、地位等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甚至不择手段。其突出表现有:弄虚作假、隐瞒运动员年龄,专业运动员参加业余比赛,滥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贿赂裁判或对手,假哨、黑哨等。这些现象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屡禁不止,不断在体育比赛中重复上演,一次又一次挑战体育道德的底线。

(二)竞技体育主体职业道德素养偏低

体育精神的铸就主要依靠竞技体育的主体―运动员、教练员等。高尚的体育精神必然由优秀的体育主体铸就,不良的体育风气必然出自素养偏低的体育人之手。我国竞技体育道德建设滞后,与参与主体职业道德素养普遍偏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教练员为了达到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将运动员当做摇钱树,缺乏对运动员基本的尊重与关怀。在运动员培养方式上偏重单方面的技术技能,而忽视对运动员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致使培养出来的许多运动员四肢发达,而心智不成熟。我们在电视或新闻中经常看到运动员辱骂对手、裁判或他人,甚至大打出手。比如世界冠军林丹摔拍,王、王浩打人等都不同程度折射出我国运动员职业素养的低下。

(三)重结果轻过程的体育价值观

重结果轻过程的体育价值观,即是极力强调体育比赛的结果,视体育比赛的外部功利为一切,而忽视运动员自身的价值。其实质是一种“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对传统体育“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扭曲。竞技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其过程而不是结果,重结果轻过程是对竞技运动价值观的异化,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玷污,更确切地说,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是对人的精神属性的歪曲。力与美不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赏心悦目和激情被金牌的光芒所遮蔽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对金牌、名誉等外部功利的追逐成为竞技体育的终极目的,这种重物轻人的体育观念,显然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四)竞技体育教育功能的弱化

竞技体育本身蕴涵丰富的教育功能。体育与德、智、美、劳一样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金牌意识、政治功能等的过分渲染下,体育的教育价值反而被淡化甚至忽略了。由于我国运动员培养机制的不足,体育在运动员的行为规范、人格完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教育功能的弱化,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成长,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体育道德失范原因探析

(一)总体社会道德水平下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个人追求正当利益符合市场经济竞争的原则,拥有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但是,由于与转型期相配套的伦理、法律建设尚不健全,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众多的道德问题,例如个人主义意识、功利意识增强,对金钱、财富、名利、地位欲望的极度膨胀,这使得损人利己、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和行为大量滋生和蔓延,总体社会道德水平急剧下降,这必然会影响到体育领域,造成体育道德的滑坡。

(二)过度的商业化运作

竞技体育商业化运作,可使体育比赛、体育明星等资产有形化,进而提高收入,收入提高后又可以改善比赛、训练条件,反过来又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定程度的商业化运作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但过度的商业倾向则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商业成分过多会使运动员的注意力过于转向比赛结果,而忽视比赛过程,导致夺取金牌与否成为衡量胜败的唯一标准,使体育价值观念产生异化。竞技体育所蕴涵的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逐渐被淡忘甚至被践踏,造成体育比赛中的恶性竞争,从而使得违背体育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兴奋剂、假年龄、假性别等问题屡禁不止,贿赂丑闻屡见不鲜,赛场暴力、行为见怪不怪。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

(三)运动员培养机制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运动员培养机制采取的是技术、技能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培养方式。具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很小就终止了文化课的学习,被选入运动学校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为了获取奖牌和荣誉,他们除了训练和比赛以外,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运动学校虽然也开设文化课,但其教学内容大多与技术、技能相关。即便不相关,也是流于形式,作为训练、比赛之余的陪衬,没什么实质意义。这种“专业化”的培养机制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运动员人格健全方面却存在着许多不足,很容易培养出所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式的运动员。在这种培养方式下,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员打人、骂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我国运动员人文素养的普遍偏低,与其培养方式的不完善具有直接的联系。

(四)体育价值观念的混淆

竞争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有竞争就有胜败,有胜败就必然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胜败间巨大的利益分配差距,却影响了运动员对自身价值的评定。另一方面社会对胜利者的评价普遍以胜败论英雄,忽视了体育真正的价值在于过程而非结果,进一步混淆了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观,使得传统体育道德中重在参与、强调奉献的精神在引导运动员行为时缺乏力度,导致其行为重心全部落在比赛结果上。价值观念的混淆同时使得运动员在选择体育行为时缺乏相应的道德依据,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因此竞技体育中种种不道德的现象便应运而生了。

三、重构体育道德的思考

竞技体育道德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其重构完善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应从道德、法制、核心价值、社会环境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体育道德教育

道德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靠教育灌输到人的意识中。因此,自古以来道德教育就是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其应有之义。1992年顾拜旦在《致全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说:“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着危险的道德衰败”。为防止这种道德衰败,顾拜旦曾大力倡导道德教育应成为体育运动的核心。运动员培养体系中由于道德元素的缺失而造成的种种弊端,我们已是有目共睹,寓道德教育于体育迫在眉睫。我们的体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上,应把道德教育摆在核心位置。因为道德是为人处世的根基,根基不在了,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这就需要在平时积极、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在训练、比赛过程中,最终把体育道德要求灌输到竞技体育主体的意识中,使其成为内在的、自觉的约束力。这样竞技体育主体才会以良好的道德精神面貌参与到竞技体育中,奥林匹克体育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彰显。

(二)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营造良好法律环境

道德教育固然重要,但若缺乏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对于违背游戏规则的人没有公正的惩罚,部分意志薄弱的人,在金钱、名誉等的诱惑下,难免铤而走险。各种规章制度、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外在约束,可以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如果缺乏了,竞技体育根本无法生存。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进展,但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来说,类似兴奋剂、假球、黑哨等违背体育道德行为的惩罚,至今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这是导致体育道德滑坡问题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竞技体育道德建设过程中,应将“德治”与“法治”融合起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体育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构建有序的法规体系,并有专门的检查监督队伍负责落实,当体育道德遭到践踏时,给予破坏者公正的惩罚。只有这样体育事业才会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三)建立体育道德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开展,多元化日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有些领域比如学术,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有利于其本身的发展。而对另一些领域比如道德,多元化发展只会使其参差不齐,混淆人们的价值观,导致行为错乱。一个文明社会,必须要有正确的、核心的价值导向,否则社会就会放任自流,进入一个脱轨、无序的状态。建立体育道德核心价值观,就是强调体育领域正确的价值导向,标准统一了,失德者才会失去立足之地,守德者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只有正确的、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消除体育道德危机。

(四)优化体育社会环境,营造和谐人文氛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与其存在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道德实践环境,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要想提升体育领域道德水准,必须营造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包括道德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等。因此优化体育环境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使竞技主体在公正、公平的道德基础之上追求个人利益;加强体育道德立法,给予体育主体相同的行为选择标准,明确其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最后营造弘扬正气、倡导正义道德的舆论氛围,加强运动主体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能不断根据舆论氛围,反省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接收道德熏陶,以加强道德自律,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如火如荼的新形势下,加强体育道德建设已是竞技体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应积极探索,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多方入手。这样才能重构竞技体育道德价值,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有序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波.竞技体育中过程与结果的认识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3)32-33.

[2]彭劲松,张少柏.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调试[J].体育学刊,2006,13(2):22.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3

关键词:法律价值;体育精神;正义;公正;秩序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61-04

abstract:Lawvaluesandsportspiritssharethesameidealobjectives,includingjustice,freedom,rightness,orderetc.,whichareallbelongingtoconsciousness.huslawvaluesandsportspiritshavehighcoherenceessentially.inordertopromoteandrealizesportspirits,weshoulduselawsfully.Cultivationoflawconsciousness,comprehensivelegislation,strictexecutionoflawandfairjudicatureareneededabsolutelyinpromotingandrealizingsportspirits.

Keywords:lawvalue;sportspirit;justice;rightness;order

法律规范和体育规则本质上都是人的行为活动准则,不管是在实然层面的规则产生与实现过程上,还是在应然层面的价值判断与理想追求上,法律规范与体育规则有诸多共通之处。在这些暗合与共通之中,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法律价值与体育精神的契合,两者都坚持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对有秩序竞争的维护,对不正当竞争的排斥与反对。因此,本文从法的价值与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入手,结合法律价值理论,演绎二者的共同的基本价值理念与追求,最后从实证的层面分析如何依靠法律的作用促进体育精神的实现。

1法的价值与体育精神的本质属性

一般来说,法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法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即法律价值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体现了法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1]在法学研究中,“法的价值”这一术语因使用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其一,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人们以此来评价一部法律的好坏。其二,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的价值。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民自由、社会秩序稳定等。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社会价值目标予以保护并促进其增加。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因此称为法的“目的价值”。其三,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值得追求的品质和属性。法律在形式上应当具备的某些值得肯定的或“好”的品质。在这三种意义的价值中,法的目的价值是核心内容,所谓“价值评价标准”和“形式价值”都应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一般认为,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效益应作为法的基本价值。[2]从性质上看,法律制度属于社会规范,法的价值则是法律这种社会规范的内在精神特质和人们对于法律的意识观念。

与法的价值相似,体育精神也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的东西。没有哪个学者为体育精神严格地定义过,这并不是现代体育或体育精神的缺憾,精神属于伦理的范畴,现代体育精神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复杂的思想道德体系,无法以一种固定化的理论模式来断然地概括体育精神。所以,体育精神留给人的印象往往十分抽象,这种抽象的精神在现实体育活动中内化于具体的体育规则与规范中,或者演化成为人们观念中的超越现实的体育理想。用概念化的语言来说,体育精神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运动智慧与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是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它能造就和反映人的某种高贵品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积极意识。[3]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和体育规则所蕴涵的基本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对体育属性的评价与追求。对于体育精神的具体内容,不同的研究者做过不同的界定,主要包括:拼搏进取精神、公平竞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革故创新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主义精神、开放观念和全球意识,等等。[4]

从基本属性上看,法律价值和体育精神二者都是精神意识层面的问题。法的价值反映了人们对法律自身属性和法律运作过程的评价与追求,反映了法律本身的特性,具有主观和客观统一的特点。体育精神同样反映了体育活动和体育规则中所蕴涵的基本价值追求,反映人们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规则的基本评价与理想追求。与法的价值一样,体育精神同样具有主客观统一性,从体育活动中产生并不断指引体育活动和体育规则的发展。因此,法的价值与体育精神也必然具有一定的暗合和共通之处,两者在基本的理念内涵和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2法的价值与体育精神的契合

2.1法的效率价值与体育竞争精神

现代社会的法律基本上都有或应有其内在的经济逻辑和宗旨:以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式分配资源,并以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最终促进社会和社会经济以比较高效的模式向前发展。这些要求在法律中就表现为法的效率价值。而从运动个体和具体运动项目的精神风貌要求来看,体育精神最集中地体现为竞争精神。对动员来说,最大心愿就是通过比赛在运动会上打破记录并获得奖牌,在体育运动史上写下自己的辉煌。“更快、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充分体现了顽强拼博、锐意进取的竞争精神。

法律通过产权关系维护和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鼓励人们合法地创造和追求自己的利益,鼓励人们在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中进行商业竞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体育活动通过完整的竞技规则和现代化商业运作来鼓励运动员拼搏进取,既实现运动场上的奋斗目标,又实现合理的利益追求。在社会心理学中,满足既被人们当作需要的实现,又是新的需要的起点和契机。不管是法律促进的效率目标,还是体育活动弘扬的竞争精神,都是人们对自我存在和价值的一种追求和满足,二者必须为此目标而服务。追求效率和追求竞争二者的本质属性必然是一样的。

2.2法的正义价值与体育公平意识

在法律思想史上,正义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范畴,它往往和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法律上的正义主要涉及形式的正义与实质的正义。形式正义保证社会主体对社会制度、社会自由的平等利用,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有的时候往往与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相联系。而实质正义则在考虑社会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社会主体得到与自己优点、贡献、需要、身份等相对的待遇。[5]

而公平竞争精神是体育竞赛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奥林匹克运动的“更高、更快、更强”之所以成为一种高境界的倡导,就在于它是体现了公平的竞争精神。现代体育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而要实现竞技体育的良性竞争与发展,实现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一个基本前提是保证公平竞争。没有公平竞争,体育不仅失去魅力,而且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在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奥林匹克》规定运动员和裁判员都要宣誓遵守体育道德和公平竞赛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关键有两条:一是靠公平竞争。奥林匹克运动的体制和它的一切规范和准则都必须确保公平竞争。否则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和精神就无从谈起。二是靠体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与个人价值三者之间高度的一致,在神圣的五环旗下,体育的光荣、国家的荣誉和运动员实现自我价值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6]

正义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理想,法律的正义价值与体育的公平精神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法律通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公平竞争的需要,体育通过体育规则实现运动员的公平竞争。法律在起点的公平下承认社会主体竞争结果的差异性,体育活动中,完整的体育规则、公正的执法裁判也保障竞争结果的公正。只要起点和规则的公正,对于结果的不公正,社会的一般观念是加以认可,而这一点在体育竞技则是被完全赞同。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相等的东西给予相等的人,不相等的东西给予不相等的人。[7]

2.3法律的平等价值与体育的平等参与精神

这里的平等强调的是社会主体在法律地位和社会活动参与上的平等,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这一价值目标的根本体现。人天生具有平等感的需求,“平等是人们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意识到别人和自己是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是法国用语,它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也就是说,它表明人对人的同等对待的社会关系或人的关系。”[8]法律对平等的实现主要是努力保障社会主体起点平等和结果平等。现代法治的制度基础是民主,民主要摆脱特权,必然要求社会主体地位平等,要求社会主体平等参与社会各项活动,这是实现社会竞争和发展的前提。

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要实现其社会功能与价值目标,也必须能够吸引社会主体的平等参与,在社会主体广泛参与支持的基础上培养和形成精英运动主体。“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著名格言。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曾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奥林匹克运动在其活动中力求贯彻的原则之一是普遍性。它反对在体育活动中有任何的歧视,不管是民族、种族、宗教、政治派别或性别的。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被称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最欢乐的聚会,参加的成员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公平平等地参与竞争。[9]

法律的平等价值与体育的平等参与精神都体现了人们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起点平等和机会平等。法律运作中反对特权和徇私枉法,体育运动中反对种族歧视、兴奋剂等都是为了最广泛地实现起点与机会的平等。

2.4法的秩序价值与体育运动的规则意识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秩序”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现象。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说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与社会进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10]“秩序”在法的价值目标体系中,具有工具性价值的属性,它为其他价值目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没有秩序价值的存在,就没有法的其他价值。法所要实现的秩序包括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社会经济运作秩序、社会生活秩序等。只有贯彻遵纪守法意识、规则意识,在法律建立的稳定社会秩序中,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才能产生竞争与创新。

体育运动中同样要坚决贯彻遵纪守法精神与规则意识。体育活动必须有一定的规则,体育比赛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或令行禁止,这与规则的强制性是分不开的。体育规则是社会法规和人类共同规范的一种模拟和缩影,体育运动的规则意识是法律的秩序价值在体育活动中的彰显。奥运会上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最基本义务和职责就是遵守竞赛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公正,就没有比赛的存在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竞技运动的规则性要求人们不仅要遵守比赛规则,而且要遵守社会公德,保持良好的道德规范。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也在无形中养成社会契约精神和文明的行为方式。教育专家认为,在青少年中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规则意识的培养会使犯罪率大大下降。

2.5法律规范下的自由与体育规则下的自由

古往今来,自由是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字眼,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崇高目标,追求自由是人类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1]从法律的眼光看,自由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个人只能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追求自由,社会也只是在这个范围内才承认和保护个人的自由。那么,社会用什么东西来确认和保护个人的这种自由呢?在政治社会中,显然是法律。“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之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它并不在受这法律约束的人们的一般范围之外作出规定。”“这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12]自由是法律的价值目标,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必然是法律规范之下的自由,没有超越法律的自由。

与之相应,竞技体育则是一种规则之下的自由竞争。如前所述,体育精神提倡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它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激励人们为之不懈努力。这种理想是一种体育规则之下的自由理想,它期望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而进行自由公平的竞争,每个运动员都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只要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自由竞争是体育赛场的精神动力,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它激励人们不断超越和创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除了以上论述的五点内容之外,体育精神中还蕴涵着协作意识、爱国主义情怀等,这些都与法律价值中的分工合作理念、国家至上等价值追求不谋而合。囿于篇幅,不再赘述。

3法律对体育精神的推进与实现

体育精神是从社会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不能脱离培养它的各种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否则体育精神将丧失现实性和真实性。社会文化是体育精神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纯粹意义上的体育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存在,它必须通过体育法规、体育规则、体育习惯和惯例等对体育生活和体育现象的规范和导向过程中体现出来。[13]因此,从法律价值的视角看待体育精神,并不是将法律价值与体育精神简单对应,还要把体育精神作为调整现代体育生活和体育现象的一种规范来认识,研究如何在法律的视角下,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法律价值目标的追求来推进体育精神的发展与实现。具体说,法律对体育精神的推进与实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法律意识的培养与体育精神的提升

根据一般的理解,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认识、知识与思想的总称。[14]法律意识在构成上是一个整体,现代公民的法律意识主要包括对法律的认识水平、守法意识、权利意识等。法律意识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和法治程度的标准之一。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增强社会主体的守法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体育运动中,运动主体的规则意识、观众的文明道德水准都将随社会总体的守法意识提升而提升,权利意识和权利追求能力也将随法律意识水平的加强而加强。从我国现在来看,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办,培养和提升全民奥运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加强普法教育,提高普通公民和运动员的遵纪守法与规则意识。

3.2立法对体育精神的推进

遵守规则的前提是制定规则,因此要提高公民以及专业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我国十多年前就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彰显和强化体育精神,尤其是体育法第四章关于竞技体育的规定,更是体育精神的具体落实,强调体育要公平竞争、服从管理、遵守体育道德等。该法最后一章还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成为维护体育精神的底线。此外,国务院及下属的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都制定了相关的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来保障体育运动的合法有序进行,这些规定里面同样贯彻了基本的体育精神。从法的作用看,法律的制定可以实现指引、评价、教育等法律作用,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有助于体育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全民体育精神水平。

当然,我国目前仍特别需要加强体育方面的立法。现有的《体育法》已经不能适用社会现实需要。首先是体育基本法过于粗疏,内容单薄,带有很强的政策纲领性。从体育法实施的实践来看,该法主要是起到纲领性引导作用,缺乏法律的具体规范作用,不利用执法和司法实践。其次,现有相关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定存在混乱和冲突,不利于法律的执行,当然也就不利于推进体育精神。再次,从法律的效力等级看,现有的部门规章等级太低,明显不利于司法活动。

3.3执法活动对体育精神的维护

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执行法律是直接、广泛、主动地行使国家权力的表现。体育活动中的执法是国家体育行政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家执法对体育精神的维护主要体现在:(1)加强治安,维持体育秩序。这既是社会治安的需要,也是体育运动得以自由公平进行的保障。治安执法活动既可以促进观众的文明守法意识,也促进运动员的规则意识,避免运动员之间的冲突,也避免与观众的冲突。(2)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促进公平竞争。现代竞争法的调整领域已经多余化,超越了商业流通领域,涉及体育、文化、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15]相关执法部门通过药检活动、行政处罚等行为,努力消除兴奋剂、假球、黑哨、商业贿赂等不公平不道德的体育现象,保障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公正进行。

3.4司法活动对体育精神的保障

司法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从法律的实现来看,司法是法律实现的最后保障,也是维护法律精神的最后屏障。因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16]体育精神在通过体育执法活动仍然得不到维护的情况下,必须诉诸最后的司法来加以解决。司法对体育精神的保障主要表现:(1)解决纠纷。在对体育活动和体育商业运作中的各种违约与侵权行为进行审判,维护和弥补相关主体的权益,主要途径包括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2)惩罚犯罪。对与严重体育违法行为进行审判,追求相关责任主体的刑事责任,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解决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对人的体育管理纠纷,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从司法实践统计来看,我国的体育纠纷以及体育腐败现象通过司法途径加以解决的比例仍比较低,这与我国的体育文化氛围和国家体育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更进一步将体育纠纷纳入司法领域。

综上,法律价值与体育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共通的,因此法律对体育精神的实现也必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奥运会的即将在我国举办,国家不妨以此为契机,完善体育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的作用,通过法律反对体育腐败,为奥运会的举办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用法律建设推动奥运精神必将是我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项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92.

[2]张中秋,杨春福,陈金钊编著.法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8-241.

[3]张新.略论当代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5).

[4]参见:张新.略论当代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5);徐丽丽.谈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九种意识[J].宿周学院学报,2005,(2);何振梁.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本质[J].体育文史,1996,(5).

[5]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536.

[6]孟建伟.科学与奥林匹克精神.载哲学研究,1994,(11).

[7]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48.

[9]何振梁.奥林匹克精神及其本质.体育文史,1996,(5).

10[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J].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206.

12[英]洛克著:政府论(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5.

13姚亚中,周宁.现代体育精神的构建[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6).

14张中秋,杨春福,陈金钊编著.法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2.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4

关键词校园足球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3.029

theeducationalValueofourCampusFootball

wanGJianmei

(Collegeofpostgraduate,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wuhan,Hubei430079)

abstractChinesesoccerintheinternationalathleticgamesfailureandXiJinpingchairmanofthebigthreefootballdream,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andexpectationsforChina'sfootballcareerfuture,carryoutunderthebackgroundofthecampusfootballshouldergreatresponsibility,analysisofthecampusfootballmoral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intelligenceeducation,aestheticfourhigheducationvalue,combinedwiththesocialistcorevaluesandeighteenforeducationandphysicalrequirements,therationaldevelopmentofthecampusfootball,far-reaching,significance.

Keywordsthecampusfootball;comprehensivedevelopment;coresocialistvalues

1提出问题

校园足球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有近6年时间,去年全国校足办从数字方面对目前全国校园足球进行统计,调查显示校园足球注册人数已超过19万人,校园足球人口达到270万人,从最初的46个城市两千多所中小学到今天的众数,可见校园足球的开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校园足球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社会上的担忧、蜚议也不少,有人担心校园足球成为必修课后会步奥数的后尘,还有人担心校园足球会不会与升学挂钩……2014年11月26日,由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校园足球电话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来自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及地方足协的代表在会上各抒己见,会议上魏吉祥说“此次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解决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校园足球的火热开展与社会的各种担忧之间的冲突,不禁让笔者开始思考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何在?对于的三大足球梦想的长期目标来说,校园足球的开展任重而道远,除了促进我国的足球事业,校园足球的开展还具有育德、育体、育智、育美等多种价值,分析并综合推进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避免校园足球的成为竞技体育的又一牺牲品,增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校园足球的未来极具意义。

2校园足球的特点和教育价值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从《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可见,“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然而建国以后我国足球在国际上一直未能崭露头角,近年国家领导人对足球的重视致使教育部门将足球引进校园,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国家足球事业等方面都有作用,足球走进校园意味着运动开始回归教育、体育,那么校园足球具有哪些区别于竞技足球的特点和教育价值了?下面作简要分析。

2.1校园足球的特点

足球运动是一项同场对抗性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速度、灵敏,除此之外还需要技战术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团结等,而校园足球因其教育需要与竞技足球也一些区别,校园足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敏和基础技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团结合作等要求更高,且校园足球的竞技性相对较弱,学生收获最大的是运动带来的乐趣以及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校园足球的普及让全校学生都可以接触足球,都能从足球中获得乐趣,这也弥补了竞技足球只满足少数人的兴趣这一不足之处,校园足球的开展对我国足球事业是一大贡献,同时针对近年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的问题也是很好的解决途径,校园足球与一般的竞技足球的诸多区别也正是校园足球的特点所在,这也是发展我国足球事业的一个很好的出路,校园足球是一个极具创新的对足球文化进行传播的方式,校园足球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具有更多教育相关的价值。

2.2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

首先,校园足球具有体育价值。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增强体质,足球的运动竞技能力特征对学生的灵敏、速度、耐力的要求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就要求青少年需要强健的体魄,有了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我国足球事业的未来、中国的强大才有望实现。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近视眼、“豆芽”体形、小胖墩、脚力不足、军训晕倒等现象令人堪忧,缺乏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是这些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坚持不懈地在校园开展足球运动,是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强健的有效手段。校园足球的体育价值还体现在,为我国的足球事业提供后备人才力量,如果中国足球作为体育必修课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坚持开设,中国足球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校园足球具有德育价值。校园足球的全新理念,主要是让学生普遍参与、亲近和喜爱足球,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实施竞赛这个核心,阳光体育强调的“愉悦身心、健康体魄、培养技能、体育智慧、团结合作”是其重要内容,校园足球在深化健康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健康学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这都是校园足球德育价值的具体表现。校园足球的开展,使青少年学生在参与比赛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对手,逐渐形成团结、宽容、自信的性格,这些都伴随着校园足球实施的全部过程,校园足球在教育德育价值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校园足球具有智育价值。智育价值伴随着体育技能的提升而逐渐有所体现,足球本身作为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体育智慧就有促进作用,一个人由于不断的运动,思维的活跃性也自然与身体不健全的人有差距,且校园足球的开展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一种身心放松的方式,学生在参与足球活动时学会了如何面对竞争、参与公平竞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无疑都是智育的一部分内容,同时校园足球中获得的团结合作在学生的文化学习中同样有帮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后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也会采用与人交流讨论的形式,这些是智育要达到更好效果的重要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

最后,校园足球具有美育价值。足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自然而然的在运动过长中会展现很多运动美,有体验足球的乐趣、欣赏足球比赛的审美等。在参与足球活动的过程,运动员会不自觉的展现自身的运动技艺、强健的体魄,欣赏比赛的观众也会因运动员的技艺、身形体魄而感受竞技运动的美,竞技体育是力量与对抗的完美诠释,是活力与激情的完美融合,给观众以力量之美,因此校园足球也具有美育价值。

3让足球运动回归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

近年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社会、教育部门、国家领导人对其都是极度重视且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改进,校园足球最本质的性质是体育运动,必须具有利人、利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而在十报告中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更加确定让足球运动回归校园回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清晰、深刻的认识到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可以防止校园足球的“奥数”化、“应试”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也能在今后校园足球的开展中把握好方式和目的,校园足球只有将德育、体育、美育、智育等教育价值融合,才能真正做到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

3.1弘扬核心价值观,彰显校园足球育德功能

为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以及《十报告》对教育的指导思想,近年来的校园足球开始热火朝天的实施起来,校园足球的训练、比赛等各环节的德育实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敬业”等等都在其中得到贯彻,足球具有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彰显校园足球的育德功能。如,足球比赛时要求的服从指挥,尊敬裁判是一种“公平竞争”,体现着公正的思想;足球活动中运动员为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所作的不懈努力,是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校园足球处处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更好的在校园足球的实施过程弘扬核心价值观,要有相应的指导思想,明确校园足球的具体价值,将校园足球的各种价值进行更好的使用。首先,要将校园的丰富文化与校园足球结合,以文化为基石,利用校园足球的训练和比赛对优良的道德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表扬和宣传,校园文化与足球的融合度越高,学生对德育的理解越具体,校园足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变得更容易开展;其次,在传统的校园体育文化中融入足球文化的元素,让学生通过足球建立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思想意识,同时在足球之外的生活、学习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文明”、“和谐”、“平等”、“敬业”等等思想变成习惯,在实践层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足球的开展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也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弘扬了!

3.2促进体魄强健,突出校园足球育体功能

校园足球的开展一是为我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后备力量,逐步实现主席提出并代表全中国人民的――中国在世界杯比赛出线,举办一次世界杯,获得世界杯冠军三个足球梦,二是为改善我国近年来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的现实难题,这也是足球引进校园的最重要的目的。足球这项运动引进校园,在“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是非常有意义的,校园足球相较于传统的田径等项目趣味性更强,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短期内可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促进体魄强健,从长远来看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目标,从而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促进青少年体魄强健,是校园足球必须突出的育体功能。

为更好的将校园足球变成促进学生体魄强健的工具,突出校园足球的育体功能,可以采取一些特色的形式。首先,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训练队,从“量”上对校园足球的普及率着手,利用校园体育教学资源,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足球、练习踢球,这样的训练队在体育教师主持下主要教授学生足球的基本技战术;其次,组织课外足球兴趣队,以教师和足球骨干学生为带头人,在课外对足球爱好者加强技战术的训练和指导,这是从“质”上对校园足球的优秀率采取的加强策略;最后,定期组织校园足球比赛火热足球节,校园足球比赛可以选在春冬季节,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不愿意锻炼的季节自愿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而足球节主要进行一些足球基本技术的趣味性游戏,和一些足球理论知识的宣传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园足球的育体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任重而道远!

3.3传承运动之美,表现校园足球育美功能

从美学角度分析可见,足球运动具有审美价值。足球运动时参与者感受得到的活力、快乐和表现出的优美、健康是一种“人本精神”的美;足球比赛时个体的坚强、勇敢是一种“英雄”的美;而足球比赛、训练中团队的公平竞争、合作互惠又是一种“团队精神”的美。足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校园中开展,还应传承运动之美,“竞技的核心,不是斗争,而是光明磊落的比赛”。(下转第75页)(上接第64页)

为更好的表现校园足球的美育价值,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应经常举行校园足球比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亲身体验足球的美,观众在欣赏足球比赛过程中通过比赛的运动员感受运动之美。再者,学校还应定期举行校园足球文化节,展示国际国内足球上值得欣赏的足球运动员的图片、事迹等,同时为学生讲解世界杯的知识,组织学生观赏世界杯比赛等。校园足球所体现的育美价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所必须的成分,所以校园足球的开设要时刻注意对运动美的表现和贯彻。

3.4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校园足球育智功能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学生的创新意识上非常重视,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有很多,如知识能力、理想信念、求知欲和好奇心、怀疑批评、悟性和敏感性等。校园足球的开展,为参与运动的学生在比赛时提供的开放的取胜环境,要求学生将所掌握的所有技战术,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因时因对手而进行的组合最后获得比赛的胜利,青少年经常性的参与体育运动,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为了加强校园足球的育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校园足球的开展过程应首先将足球的基本技战术的理论讲解清楚,学生只有很好的掌握了最基本的技战术后,才能在比赛过程合理运用;其次,校园足球的开展要有一批创新意识很强烈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处处有创新,也是可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的;最后,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教练员要安排一些环节让学生进行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的足球活动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校园足球的开展,使我国走在三大足球梦的路上,实现中国足球的“复兴”任重而道远,只有将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实实在在的落实,加强校园足球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效率,校园足球,中国足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才有希望和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晴.试论体育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37):23.

[2]降兴华.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解读――以常春藤盟校竞技体育为例[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13:20.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5

关键词:体育理论;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大体育;善;真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5-0001-06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围绕构造学科理论体系的元概念展开长期、激烈论争是极为常见之事。其实,概念之争并非“文字游戏”那么简单,概念定位上的任何一个细微差异,最后导致的必然是理论领域的巨大范式分野,因此,对有一定学术见解的学派而言,围绕学科的元理论、元概念,坚持己见,据理力争,不肯丝毫让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学锋先生是真义体育的忠实拥护者,始终坚持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认为体育与竞技具有质的区别。近年来更是频频撰文表达对真义体育的支持、对大体育的否定。《体育界的语言和思维问题》、《走进体育语言――对体育与竞技思维混乱问题的认识》、《划界与批判――论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主体性思维结构问题》、《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思考》等一系列文章便是从思维差异的角度来解读真义体育的“真”,大体育的“伪”。通过这一系列文章,王先生表达了这样几个基本观点:其一,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其本质是主体思维结构方面的,是由于二者在不同的价值领域中来探讨体育概念问题所造成的。真义体育讲分析、重逻辑和正的方法,主张研究体育概念应从科学认知价值领域用“可以言说”的准确语言来探讨解决体育概念问题,强调体育概念术语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而与其对峙的大体育观讲综合,重直觉和负的方法,主张探讨体育概念应从美学和伦理价值领域,用一种国人所喜爱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语言来探讨体育概念,强调体育概念的整体性和本土化。其二,身体教育在于求“真”、竞技运动在于求“善”,二者分属于不同的价值领域,求“真”的真义体育秉持的是科学理性精神;求“善”的竞技运动依托的是个体自由精神。事实上,王先生表达的这两个学术观点是成互为因果关系的,前者提出了真义体育与大体育的思维差异;后者则是通过证明真义体育“求真不为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来佐证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思维本质差异。前者提出问题,后者解答问题,前后一以贯之。对于王先生求身体教育之真的精神,我们表示由衷的敬佩。通过援引哲学原理,将体育元问题深化到本体论、认识论高度,对解决当前体育理论界术语使用混乱现象将是有所裨益的。并且将真、善、科学、自由等引入到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说明中来,也是颇具理论深度与新意的。尽管对于王先生论证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过程我们仍然存有不少疑问,但对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这一结论我们还是赞成的;至于其更进一步将真、善机械分割,将竞技运动扫出“真”的领域,提出竞技运动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则是我们完全不能认同的。

难道身体教育只能求“真”不能向“善”?竞技运动只能向“善”不能求“真”?

1 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证成逻辑

到底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在价值领域应该各自对应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暂且搁置,先回顾一下王先生论证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的过程。

第一,身体教育求“真”的证明。对于身体教育求“真”这一命题的证明,王先生是分3步走的:首先,基于身体教育的起源与科学理性产生同步,推导出身体教育先天就具备科学性。身体教育最早出现在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中。卢梭生活的时代,正是科学理性得到释放的年代。为了实现社会平等,造就一个契约社会,卢梭将爱弥儿视为虚拟的改造对象,遵循自然规律与秩序对其赢弱的身体实行身体改造,拟从消除人的自然差异人手来消除人的社会差异。对于长期游离于宗教统治的法国社会而言,人一直都是上帝的臣民,人的生老病死,上帝自有安排,同时,身体作为欲望产生的机体,对于人接近上帝起到了阻碍作用,因而,应当予以压制。压制欲望、压制身体一直构成宗教社会的主体特征之一;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觉醒、理性的复苏无疑对传统的宗教统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身体、身体的欲望从上帝手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有科学理性的一份功劳。所以,体育从一开始产生就具有科学性,它是科学理性精神的产物。其次,身体教育的对象――剥离了心灵后的物质身体是科学能够认知与改造的对象,物质身体具有客观性,因而围绕身体所展开的身体教育自然具备客观科学性。因为人的身体(剥离了心灵的身体)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经验能够感觉到的对象的现象界,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具有自然的必然性,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这一自然规律和秩序是人能够认识的。按照自然因果律的法则去实施健身教育,既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教育,也将是科学的教育。最后,身体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被赋予了科学性――身体教育是科学的教育。凡教育,必然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实行教育。教育既是完善人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还是形成科学的过程。身体教育是以exercise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身体教育目的的,而exercise正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性和普遍必然性的运动,是一种科学性的运动。显然,从手段来看,身体教育也是富含科学性的。通过溯源身体教育的起源、关联身体教育与教育、解析身体教育的手段与途径,身体教育的科学属性得以证成。

第二,竞技运动向善的证明。先将竞技运动排除出“真”的领域,而后另为竞技运动寻找一个委身之所――善域。如何将竞技运动扫出“真”域?依据康德的哲学理论“自由和道德问题,只具有实践意义,不具有认识论意义”。如果,竞技运动能够与自由扯上关系,依据康德理论,不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将竞技运动扫出真域了吗?因此,欲证明竞技运动向善,首先必须证明竞技运动与自由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通过回溯竞技运动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游戏竟是竞技运动的原始形态,而正好有论者将游戏的本质界定为自由,于是,通过勾连游戏与竞技运动,继而抽取自由本质,也就能够实现对竞技运动求真的否定。另外,王先生还以能否对身体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来评判“科学”与“自由”。能够对身体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的身体活动即是“科学”的活动,不能产生普遍必然性影响的身体活动只能是“自由”的活动。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既是自由的活动,竞技运动必然不属于“真”的认识范畴,也就可以将其从“真”的领域清除出去。如何将竞技运动安放到“善”域?既然竞技运动求的不是真,而是自由,依据康德理论,自由属于道德范畴,竞技运动归位于善

的领域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2 对身体教育求真与竞技运动向善证明过程的几点质疑

应当承认,直观王先生提出的“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两个命题是具有一定的经验合理性的。身体教育必然可以求真,竞技运动也一定可以向善。然而,王先生的用意并不在于表述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而是想进一步得出身体教育求真不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的结论,以实现分离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目的。由于带有先入为主的“分裂”的意图,且秉持的是真、善机械分割不可统一的价值观,使得论证的过程及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颇。

第一,关于价值取向问题。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要求研究者采取一种中立的立场来开展研究。任何先入为主、预先怀揣观点所进行的研究,必然使得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受到研究者立场的左右,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失真。事实上,在证明竞技运动不具有认识价值、只具有伦理意义的过程中,研究者是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的,突出表现为将真、善截然的机械分割,人为的将真义体育与大体育对立。正像其所宣称的:在中国体育界,我们可以说,你不赞成真义体育观,你就赞成sport大体育观。既是一个坚定的真义体育观持有者,在论证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差异时,就必然会把研究假设当成研究结论,必然带着差异看问题,带着差异找差异,使得差异逻辑处于事实差异之前。关于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事实上是由视角不同所导致的,并非是绝对性的事实差异。如有论者所评论的: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之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体育术语与体育实践的矛盾引发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的争论。依我们看,真义体育观站在身体教育的内部仰看不同身体文化形态,强调的是身体教育与不同身体文化形态的差异;而大体育观从实践工作的角度强调各种身体文化的共性与融合,二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相同的。如果能够取消成见、统一范式,二者是完全可以实现互补的。

第二,关于理论引用问题。研究者常常引用已有的学术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增加学术观点的说服力显然是有益的。但引用观点并非是无原则的引用,只有权威观点或者经过长期实践,获得较多人认可的观点才具有较高的引用价值。如果以尚存争议的理论观点来支撑自己的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性是会受到质疑的。这是理论引用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引用理论过程中,必须客观、完整地尊重引文的原始含义,既不能肢解含义,也不能发挥性解读。对身体教育求真的证明,本具有较多科学素材,王先生偏偏采用大陆理性主义者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用哲学来证成科学,实不可行,强而为之,也只能是画蛇添足罢了。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奠基者,由其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为日后的西方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思故我在”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具有科学理性的精神并非就是科学的。笛卡尔的整个理论体系是构建在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的挺立是借助了上帝之手的,笛氏的理论作为哲学思辨的对象尚可,作为科学证明的理论则是不太恰当的。欲证明身体教育的科学性,不能依靠哲学理论,只能通过经验的实证方法。并且,笛卡尔的物质观是机械的,物体只是一个死的客体,身体作为人的物质组成部分怎么能附会成死的客体了?难道身体教育仅仅是围绕一个抽空了思想意识的“死”的躯体的教育吗?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另外,物质的广延是指物质实体的无限可分,并非王先生误解的范围广泛。

第三,关于方法选择问题。在体育研究中,归纳法与演绎法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归纳法通常会受到演绎法偏好研究者“以偏概全”的攻击。演绎法通常会受到归纳法偏好者“丐词”魔术、“同义反复”,或是“第一原理”错误的诘难。正因为归纳法与演绎法各有优劣,具体的研究中通常要综合使用二法,扬长避短,实现互补;偏取一方,难免有所遗漏。在对竞技运动伦理性的证明过程中,王先生采用的是演绎法,其技术路线为:依据康德理论,凡以自由为本质属性的问题必不是认识问题,只是伦理问题,脱胎于游戏的竞技运动具有与游戏等同的自由本质,因此,竞技运动必然也是一个求善求美的伦理问题,不具备认识价值。事实上,在论证竞技运动伦理属性的整个过程中,王先生的演绎基点、逻辑都是有问题的。首先,将问题的两面性绝对为一面,过分强调竞技运动向善的一面,否定求真的一面是有失公允的,竞技运动既求真,也向善。其次,过分迷信康德的哲学理论,认为:要真正深刻理解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哲学含义,我们就不得不从最艰涩、最深奥、最富于思辨气息的康德哲学人手,在“真”与“善”两个领域确定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各自价值。相反,那种不想在康德哲学上花费精力而打算直接掌握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哲学内涵的企图是十分幼稚的,其结果也必然是肤浅的。康德在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上做了一些努力,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其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当有所限定的。最后,纵使如有论者所言“游戏的本质为自由”,也不能以此推断出竞技运动的本质为自由。竞技运动虽然与游戏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毕竟二者非同质体。非同质体,本质必然是相异的。显然,王先生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他将竞技运动对游戏本质――自由的迷失,归结为竞技运动的功利化发展的结果,是功利掩盖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当自由不能成为竞技运动向善的理由时,王先生不得不重新选择“第一原理”。最后寻觅到了“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这一理论表述,在他那里,竞技运动“不确定性”被创造性解读为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进而指出,竞技运动这种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虽然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它却不能对身体实质产生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影响,所以它不是“科学”,只能是“自由”。依靠这种演绎逻辑,才使得竞技运动与自由挂上了勾,最后得出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只具有伦理价值不具有认识意义的结论。

第四,关于结论得出问题。王先生虽论证了身体教育求真,但并没有证明身体教育不向善,也就不能得出身体教育求真不向善的结论;同样,理想化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虽是追求比赛结果的不可预定,但仅此并不能得出竞技运动不具有科学认识价值的结论;另外,认为竞技运动对身体不能产生普遍、必然影响的结论也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得出竞技运动只向善不求真的结论是没有可信度的。

3 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

3.1关于真与善

论及竞技运动、身体教育向善求真之类的问题前,我们首先得明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事实上,关于什么是真与什么是善,长期以来也是争论不断、难以定论的问题。尽管有论者将真、善分列于不同的领域:一者为认识领域;一者为意志领域;并强调前者为经验界之事实,后者为先验界的范畴。但我们不难

从真――主体认识与客体相符合以及善――人们的行为与主体利益相符合的规定中看出,无论是真,还是善,均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真,极端而论,可以是纯粹不沾染人主观意识的物质世界,在海德格尔眼中,真即是存在本身,即存在的去蔽与无蔽状态一。客观存在的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种真是如何进入人的思维结构的呢?还得依靠主观的认识结构、认识形式。只有人的经验范畴内可以把握到的客观物质世界才是真。显然,与海德格尔观点不同,康德将真归结为物和知的符合。依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不单物质,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也是有真可言的;真,在历史唯物论里,被解读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人正是通过实践,才获得了对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历史客观真理的把握。可见,真,无非是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客观条件性、客观结果性等,它表征着社会和事物发展的物质生活过程。

如果说真还可以还原成纯粹的物质,剥离人的主观因素,脱离主体;善则必须与主体勾连才具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善,必然是主观的一种评价。真是合规律性,善则是合目的性。冯友兰认为:所谓善恶,即是所谓好坏。施太格缪勒也说:肯定的价值的承担者,就是善…。因此,对个人而言,所谓善,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对社会而言,善即是客体的事实属性对社会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对于个体、社会具有正价值的事物均可谓善。从认识论来看,经验范围内的客体世界,由于其纯粹的对象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认识形式,为人们所把握的,通过人类的“文本”重叠客观“世界”。其实,真也好、善也好;认知问题也好、意志问题也好;物质也好、自由也好,必然都是主体与客观的相互作用与反映,它们完全可以通过主体与客体实现统一的。

事实上,真、善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存有以下4种观点(哲学中,一般将真、善、美三者并论):一是机械分割说。持此说者认为,科学探索真,道德研究善,艺术追求美,真、善、美分别是各种专业考察的不同现象,彼此不相干。二是部分相通说。或强调真与美的统一或重视美与善的统一,但认为真、善、美之间,只能部分相通,三者难统一。三是完全混同说。持此说者认为,真即是善,善即是美,美即是真,真、善、美之间,彼此可取代,完全无差别。四是玄虚说。持此说者认为,真、善、美及其相互统一,只是空虚渺茫的意境,即主张真、善、美三者应当统一,又缺乏使这三者统一的科学论证和现实措施。对于第一种观点,认为真、善截然各异,显然是片面的。第四种观点将真、善完全混同、玄虚说,也是不恰当的。应当看到,真与善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二者在某种状态下能够实现相互转化。一事一物,既可以以真的标准认识,也可以按善的标准评价。王学锋先生正是基于第一种观点,片面地强调了身体教育求真、竞技运动向善,没有看到真与善的相互转化,没有看到竞技运动、身体教育既可求真也能向善。

3.2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

身体教育是求真还是向善?实际上这是一个关涉到身体教育目的与功能的问题。尽管理论界对于身体教育的目的仍有着不同见解,但可以明确的是,身体教育的目的绝非单一的,必定是有着多层向度的目标体系。周登嵩认为:对新的体育课程而言的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围绕下列目标展开:第一,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第二,培养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第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教育部2002年8月12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立了高等学校身体教育的5个学习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可见,身体教育并非简单的改造体质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身心一体的人为教育对象的,寓知识、技能、情感、社会适应、身体锻炼等多层目标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门类,身体教育必然具备与其他教育门类等同的特征――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同时,身体教育还具有自己个性的特征――既是知识性的学科,也是实践性的学科;既有个体的目标,也有社会的目标;既是知识学习的主体,也是知识实践的主体。当然,身体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关涉人的身体实践知识、能力的获得与运用的科学。

在身体教育的诸多目标中,有些是求真的,它们指向的是知识认知领域;有些则是向善的,指向的是人的实践能力。

身体教育的真,关涉的是身体教育是什么?显然,身体教育是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身体实践能力获得与运用经验的升华,是以基本概念、基本判断、基本原理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体系,是有关身体活动的自然性规律与社会性规律,以及身体活动与人体健康、情感体验、技能获取、社会适应等的关系。如王道俊先生所述: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体育的真从某个层面来说指向的就是身体教育的客观知识、客观规律。当然这些已有的有关身体教育是什么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人的认知结构,内化到人的观念系统中去。其后,身体教育的真才表现为人们运用身体教育知识所展开的身体实践。身体教育的身体实践必然是发生在一个客观的社会关系、历史场景中的社会事件,定然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场域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而,身体教育的真通过人的主体实践得以生动活泼地展现,这种关联时空的具体化行为定然以客观的形式记录下来,记录既可以记录于人的身体之上,还可以记录于身体之外。

如果说身体教育求真,求的是客观的身体知识,求的是知识之上的客观实践的身体痕迹;那么,身体教育的向善则是表现为求真之上,人所获得的一种摆脱有限制约的无限向度。人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综合体,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由完善到超越完善是一个逐渐从个体走向群体,由自然走进社会的多向度的复杂进程。人的肉体固然是物质的,它赋予了人的自然有限性;而人的心灵则是自由的,他给予人无限的超越可能。身体教育向善,一方面表现为人在已有身体规律之上的能动选择,使客体契合主体的理性诉求,客体不断主体化(对于这一点,连王学锋先生自己都不否定,在论及什么才能作为体育的手段时,他同样是以“合目的性”为价值标杆的――只有那些合目的性(强身健体)的身体活动,才能作为体育手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对于客体规约的自觉性超越,不断将生命的境界拔高,将生命的主体性特征扩充到客体难以规限的无限向度,从而使人在必然性中获得解放。因而,身体教育向善所表达的是身体教育知识、技术如

何服务于人,使人完善,不断使人由个体走向群体、由自然走向社会、由有限走向无限的超越过程。

3.3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

尽管有人仍然坚持竞技运动与身体教育是旨趣各异的两类不同事物,我们仍然希望将二者统一到一个可以对话的空间来。依我们看,身体教育是身体对身体实践知识与能力的习得,而竞技运动则是在身体教育过程之上的一种身体性的自我实践,二者都是以身体为载体的人的存在方式的表现途径,不过一个是“体”,另一个则是“体”的“用”;身体教育使得主体的人获得了身体实践的能力,竞技运动使得人能够将身体的实践能力外显于世界。可见,身体的实践能力来自于身体教育。通过身体教育,受教育者获得了与身体实践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获得了身体实践的能力。但此时,知识与技能的意义仅体现于个体的层面,教育的身体仍然没有社会化,如何将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竞技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拓展途径,通过竞技运动,经过身体教育的个体的身体被置于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在身体技能展示为纽带的链接中,群体的意义产生了,实践的客观性涌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获得了。需要强调的是,以竞技运动为载体的身体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随意的自由过程,其实践的自由度受到了身体教育程度的规限,也就是说,通过身体教育所解放的身体能力越多,在竞技运动的身体实践中,身体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大。身体技能的自由实践是建构于身体机能的必然性规律之上的。之所以将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做一个紧密的关联,是为了表明,身体教育并非单一的体质教育过程,它应是一种自然身体之上,蕴含了社会含义的人的育化的实践教育;而竞技运动也并非举目皆是的工具化的赚钱仪式,而是一种契合了社会需求,人的主体能动的实践表现形式。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统一于身体的实践之中。

竞技运动之向善,如有论者所指出的:“竞技体育的善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取向,以及竞技体育所产生的或应有的社会意义,它表现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竞技体育的善就是在竞技体育客体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用性、实效性、价值性的意义上,确定着竞技体育的功利尺度。竞技体育发展中,凡是符合人的功利目的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如果说身体教育使得个体获得了作为实践主体的资格,那么竞技运动则是将个体的身体社会化了。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目的性的契合、竞技运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依靠身体教育对身体的育化,使得身体获得了竞技的知识与能力,最终能够实践于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场域之中。当然,是由于身体教育为竞技运动营造了实践的基础,才使得竞技运动能获得自我实践的能力,才能够能动地超越必然性的规约,将人的生命特征以最富激情、最富想象力的形式表现。按照善的追求水平,竞技体育的善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最高层次表现在人们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赋予的理想与终极目的;第二,中间层次表现在竞技体育尽力追求、发扬自身的正向、积极功能与价值;第三,低位层次指竞技体育的正常、有序运行,不违反有关法律制度、比赛中的公平竞争等。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6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武德;竞技武术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道德规范体系。虽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封建道德在我国影响很深,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伙,男尊女卑等本质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但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它在价值以上是形成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或灵魂。虽然传统伦理道德渗透着宗法意识和等级意识,每个人都被固定在特定的等级上,下对上只有义务,上对下只有权力。但忠、孝、仁、义等观念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对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增强群体凝聚力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对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道德不断地创新,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现象,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时代,我们不能照搬旧时代的道德。在我国,虽然传统的道德是由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决定的,但是由于长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内在结构和格局的熏陶下,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养成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断发展民族文化,鼓励着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为保卫国家、维护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也正是由于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道德方面收获了最为丰富的价值。虽然传统的道德在一些方面不能保证个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不能保证权力和义务的对等性,但在传统道德中有相当一部分传统美德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着特殊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传统道德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就一概否定它。毛泽东曾深谋远虑地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所以对于传统道德我们要敞开胸怀去接纳和吸收,并使它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对我国的长治久安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而传统美德作为传统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时代要求的优良美德,应该是传统伦理道德在新时期最高的价值取向。传统美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

(一)以“仁”为核心的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虽然“仁”德曾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它是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而且实现“仁”的条件,既不依靠知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经验成分,惟赖人的意志。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只要我要求实现仁,那么仁就可以实现。所以“仁”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应该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以“仁”派生出来的“孝”、“忠恕”是“仁”德的基本内容,而且“孝”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应是民族团结的基石。这样所形成的仁爱孝悌、忠恕之道使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坚韧的伦理实体经久不衰。所以“仁”德是传统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最高的价值取向,也应该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相适应。

(二)以“礼”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义之邦,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所以中国伦理文化从某中意义上可以是“礼仪文化”。虽然在封建时期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的“礼制”和“礼教”是一种消极的、限制人个性发展的产物,但礼貌、礼让、礼节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体现的德目。“谦和好礼”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而在儒家学说中,礼又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概念,它不但指礼节、礼仪,又指社会行为准则;它不但能起到调节作用,又能使人文雅,使人情感雅化,净化。所以“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的体现和概括,可以说中国伦理的秩序就是“礼”的秩序。

(三)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

义代表公义、正义、道义。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儒家思想向来主张义高于一切。首先是“见利思义”,面对利益,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义,应该用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其次是“重义轻利”,即义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把义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于义利关系的处理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价值取向。虽然重义轻利的倾向也曾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才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而对于义利之辨,宋明理学强调“正其义不谋其利”,“正其义而利自在,明其道而功自在”,从而得出了“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结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把“先义后利”的道德原则,升华为“生以载义”、“以义立身”的人生观,同时还应该把它升华成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当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义应该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朋友间的义气(不是我们所讲的哥们义气),它体现了我们中国人讲信用、重承诺的生活态度,即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另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诚信知报”的美德也是“义”的重要内容。所以义利道德观念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四)以“节”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节”简单的说就是气节和情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气节的传统,并将守节视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之一。对祖国的忠诚不二是“节”的最高层次,可视为“大节”。虽然在封建社会中它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它在本质上是把君作为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所以这种“气节”下所形成的“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机存亡之际,这种“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另外“节”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还体现为一种不畏强权、不为富贵所惑、坚守志向的个人情操。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在今天中国妇女对“贞节”也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三自”:“自尊、自爱、自强”,既重视自己的价值,又保持自己的人格,名誉。

二、构建当代武德的必要性

所谓武德是指,长期以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体有着多样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作为中国武术中的一个文化背景,传统武德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它自身的内容和特点;对于任何一个习武者而言,又差不多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作为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传统武德从本质上讲,即是提出的一个如何做人的价值尺度,这个价值尺度不是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多重内在结构组成的一张反映广大习武群体情感观念的道德伦理之网。也正是这张网使得中国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在注重道德的教育,注重培养习武之人的“仁、智、礼、义、信”,这不仅涵盖了爱国之德、处世之德、侠义之德、振奋民族精神,更多的是培养人们遵守社会公德一部分。它教育习武者追求高于物欲的精神价值,以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虽然传统武德有些内容已经丧失了它的精神指南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仍可以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并可以促进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建设。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当代武德建设已不再被习武之人看作是他们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更有甚者,习武之人已经把练武看成是谋取利益的一种途径,这种行为严重的挫伤了人们对于武术迷恋的那种感情了,所以笔者认为,构建当代武德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武德失范状况下有必要构建当代武德

随着全球文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武德完全有可能对以西方竞技体育价值为代表的现代奥运的道德匮乏问题提供补益,武术由此也可以得到世人的认可并接受它。但当代武德的失范使人们对于武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质疑。武术人的武德的丧失以及武术人公开参与违法犯罪的行为(武校校长是黑社会老大、武术人扮演杀手、武术人的坑蒙讹骗、“黑色”竞技等)使“习武以德为先”的武德教育、束缚功能显得那么的没有价值,使内圣外王的侠义精神这一习武之人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的自觉心理状态变得模糊不清。所以构建当代武德不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未来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构建当代武德还可以起到维护世界和平,净化竞技赛场的作用。我们如果在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武德来促使武术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武术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二)要实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就有必要构建当代武德

新时期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行开放政策。开放就要打破封锁、改变封闭现象,要走出国门才能同世界各国交往、交流、交换,才能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能和文化,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体育文化的精华,只有和西方体育文化不断的交流,才能使西方体育的价值观念不断地融入到武术训练当中,才能使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武术弥补西方竞技体育所匮乏的一些价值。而在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文化要素中,武德应该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也是武术的精神象征。武德作为社会公德的一部分,它的理想的最高境界,并不只是针对习武之人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武德可以感化人的良知,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道德氛围,可以净化竞技市场,可以使运动员远离兴奋剂从而保持健康而强壮的体魄。在这种意义上说,构建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当代武德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中华武术是地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烙有深刻而清晰的华夏文化印记,一旦武术迈入奥林匹克的殿堂,必将迅速地被各个国家和民族接受,成为全世界流行的运动项目。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的当代武德必然会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三)竞技武术的发展更不能离开当代武德

近几年,随着世界体育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民族体育都想得到全世界人们的充分认同。体育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以及体育最基本的健身功能在未来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使民族体育也能进行南南交流与南北对话,世界体育对人类的贡献就超过了体育本身蕴含的价值了。所以为使武术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几年中国竞技武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有成为中国武术代表的可能。竞技武术在新编长拳的套路下,充分体现了“高”、“飘”、“旋”的高难动作,也包含了更高的竞技价值,虽然竞技武术在一些方面打开了与世界体育交流之门,但是竞技武术在发展中无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没有体现具有东方文化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体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21世纪的最高命题,其根本意义在于真正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正在逐步摆脱长期以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工具”的局限性。体育作为工具的价值取向不断弱化,人本价值取向逐渐强化,以人为本将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核心。而人文奥运将会是奥运发展的主题,同时人文奥运将会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更加注重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身心兼备、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竞技武术的同时应加强文化素养的教育,使运动员与社会和谐发展是竞技武术发展所要追求的境界。由于人文奥运将会更加体现教育的价值,中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在追求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价值。而竞技武术中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莫过于当代武德的教育,所以在竞技武术与世界体育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中华武术精华的武德。

三、结语

武德作为中华武术的精华,是中国传统美德(下转第55页)(上接第17页)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构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当代武德,不但对于武术的未来发展,对于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迈入奥林匹克殿堂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广大都有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以传统美德为基础,构建适合于时展要求的当代武德。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吉.略论社会主义体育道德[J].体育文史.

[3]苏智良.当代人类社会问题[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斌.孔子体育思想的现代阐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3.

[5]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和创新[J].中国哲学,2002,(3).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7

一、前言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的总和,有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之说,狭义文化就是指人类物质过程中的所得,而广义文化就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留下的所有。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人民崇拜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传统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八卦等之中,在古代中国封闭的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抽象、注重中庸中和的价值理念、看重精神修养,少有竞赛意识。而西方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希腊文化,地处希腊半岛,属于海洋性文化,人民常年在海洋上狩猎、贸易、战争,“以西方体育为核心的奥林匹克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斗争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崇尚精确、注重规则,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求不断超越,重阳刚、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奥林匹克文化传入中国之初即与中国传统文学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

二、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学的冲撞

(一)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通常认为个体是群体的一分子,是群体的一部分,人人应该与群体保持紧密联系。个人的利益以不破坏群体的利益为前提。但西方文明认为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性是人是一个个具有理智和情感的独立个体,事事应以个体为先。这种东西价值观的不同在体育题材电影中有非常好的诠释。中国百年百部优秀电影代表作《沙鸥》就体现了这种儒学思想。整部电影体现出来的是时代特色,人物的群体特色,基本上没有体育竞技本身的个体性表述,缺乏西方价值观里的个人动作、技艺和冲突。可能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中国的体育电影承载了大多的社会使命,缺乏了真正反映体育本质的东西。相反,西方以展现体育精神的故事影片,强调的是艺术和体育的本质,让无数观众印入脑海,强调的是个体的英雄主义。

(二)东西方哲学基础的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基础来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化和意大利罗马体育文化。这些文化都是近代历史上工业革命的产物。西方当时正处理飞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时代,哲学理论上由新基督教掌握,强调的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崇尚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追求一种竞争意识,不断超越自己的状态。反映到体育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技术水平的发挥,强调个人战术和训练方法,更注重身体机能的训练。相反,中国传统哲学强调“阴阳理论”、“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不强调个体,更在意群体利益的表现,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反映到体育文化中,大多数都以赞美以大局观为重,强调正义和英雄风范。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礼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整个电影里不是去强调刘长春的个人精湛的技术水平,表达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概。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

三、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学的交融

随着社会的不断往前发展,东西方文化差异越来越小,西方现代文化也逐步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学中来,逐渐交融。也正因为这样的交融,东西方文化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互补

奥林匹克文化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价值,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以及互助友爱的人性精神,尤其是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奥林精神就是要通过我们的体育竞技表现出人类文明的进步,表达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是竞技意识的过程中,突出整体利益,强调协调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东西文化的一座桥梁,是就我国而言,奥林匹克文化成为中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种补充。当然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竞争意识、民主精神、开放态度和科学观念,同时缺乏培养和发展个性的环境和条件。奥林匹克文化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二)奥运会文化推动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

人类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挑战自我体能、心理、精神的极限,正是人类得以保持蓬勃生命力,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人的精神、肉体和道义得到协调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文学是反映人类的理论,沟通人的心灵,与奥林匹克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样的。从这点上来说,奥林匹克无疑会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8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9

【关键词】体育人文学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01-04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体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时代内涵

追溯历史,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举国上下为之振奋。随后,女排以“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信念,取得了“五连冠”。女排运动员刻苦训练、不畏艰难、为国争光,表现出的体育精神对全国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6金的成绩位列世界第四,赛后,《中国体育报》从理论与实践统一、传统与现实统一、体育独特性与社会普遍性统一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推出了《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六篇系统论述中华体育精神的报道。同志也曾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全国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都要大力发扬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于创新,力攀高峰,同心同德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同志指出,广大奥运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生动体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体育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2013年8月3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二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一致

1.为国争光是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思想核心和根本动力,为国争光是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人艰苦奋斗,代代相传,形成了“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优良作风。结合当下体育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意义。

2.无私奉献是大公无私精神和崇高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奉献精神集中表现了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向往。对于个人来说,既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也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行为。古今中外,很多学者推崇无私奉献思想,宋朝学者杨简曾云: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无私奉献是奉献精神的最高层次,是德性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把为他人、集体及社会的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的无私奉献称作圣人之德,即德性的最高境界。无私奉献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度的道德自律,是利他行为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无私奉献是理性与意志的统一,是道德自律的体现,它并不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而是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

3.科学求实是崇尚科学、求实奋进、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发扬科学求实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战线精神的新元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打破教条、开拓创新,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工作作风,也是各行各业需要落实的工作原则。

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的成绩与中国体育工作者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分不开。同志曾说,“真正的技术核心、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在体育领域,科学与创新是竞技制胜的法宝,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就是坚持科学训练、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乒乓精神”。

4.遵纪守法是严于律己、公平竞争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在体育竞技场上,运动健儿不仅要遵守运动纪律,严格按照拟订方案进行训练,甚至一些日常生活都要受到严格的约束。在比赛中,更要严格遵守竞赛规程,尊重场内外所有人员。遵纪守法也体现了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和信用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扬我国体育健儿遵纪守法的公平竞赛精神,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和竞争法则,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5.团结协作是互助友爱、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具体体现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协作精神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竞技中,尤其是在集体项目中,体育健儿之间的互助友爱、默契配合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与原有价值体系、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多元的冲突,只有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让个人利益在体育竞争中获得积极、持久的精神动力,形成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多赢态势。

6.顽强拼搏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敬业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

顽强拼搏展现的是一种奋斗不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体体现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敬业进取精神是一种动力,一种让人有所发现、勇于创造、奋发前进的动力,这种动力源于理想信念,源于对事业价值与意义的深刻理解,源于强烈的责任感驱动,是一种自觉的行动。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正是激发全社会进行创造的活力与源泉,是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目标相合

1.国家层面

践行体育精神,是以祖国至上的精神投入体育实践中为国争光,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为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达到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目的。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理论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全国人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取向,坚定道路,积极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促进我国形成“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可见,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都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聚焦爱国主义精神。

2.社会层面

践行体育精神是在体育实践中,以遵纪守法作为准则,以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目标,积极培育自由、公平的竞争氛围,以及互相尊重、公正平等的法治观念。作为公民社会道德的一部分,遵纪守法在体育中的表现就是要严格遵守体育竞赛的各项规程,尊重对手、裁判和观众,恪守体育道德规范,在体育竞技和体育管理中做到公正和法治,体现自由和平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法制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全国人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法治创新,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环境。

可见,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都着眼于和谐社会的发展,聚焦遵纪守法。

3.公民个人层面

践行体育精神,以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目标,积极践行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国家层面价值准则,着力形成崇德向善的力量源泉。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中华体育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核心和思想源泉,并作为体育文化永恒的主题,展现了“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目的和要求是一致的。

我国体育人在实践中,既注重继承又锐意创新,既不固步自封也不邯郸学步,“科学求实、顽强拼搏”,掌握了排球、乒乓球、跳水、体操等多个项目的制胜法宝。这与我国体育人遵循科学求实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敬业”要求相一致,旨在要求对待工作要具有敬业、进取的精神和尊重客观事实、务实的态度。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中华儿女都提倡诚信待人。战国哲学家庄周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宋朝哲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诚信的本质是奉献,诚信的,无私也,“无私奉献”的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诚信”,都旨在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诚待人、具有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无论是在体育竞技场,还是在各行各业工作中,团结协作精神都是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只有以友善的态度对待赛场上的每一个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聚力量,才能取得个人的成功和事业的长足发展,这与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友善”具有天然的联系。

四体育精神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路径相通

1.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中的表达

体育精神反映了人类追求进步、爱好和平、努力向上、超越极限的积极进取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体育健儿和体育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形成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自信、公平竞赛、集体主义、科学求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一次次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华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分析,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和发展路径是完全一致的。

体育精神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竞相申请举办世界性比赛,其看中的就是体育对本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提升具有推进作用。体育精神文化软实力对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国内,很多省市把体育作为一项主要产业大力发展,兴修大型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体育精神彰显了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要求。运动健儿在竞赛场下遵守团队纪律,在竞赛场上严守竞赛规程,恪守体育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比赛秩序和竞争法则,坚决反对使用任何形式的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显示了竞技体育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

体育精神营造了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氛围。中国体育人以祖国至上的爱国精神作为精神支柱,大家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彰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在竞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得了一个个荣誉,每当五星红旗在全世界注目下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嘹亮响起时,无论是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运动健儿,还是台下、银屏前的中国人,无不为之感动,为之振奋,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这种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也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努力工作、报效祖国、乐于奉献、勤勉敬业,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出自己的贡献。遵纪守法,讲诚信,团结协作,重友善,为祖国赢得了更多的荣誉,谱写了更加奇伟瑰丽的乐章。

2.体育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增长,体育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业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伴随着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的发展,人们强身健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体育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精神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愈显突出,尤其是对人们精神的陶冶和铸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弘扬和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独特贡献,尤其体育所独有的本质功能和魅力是其他社会现象或事物无法替代的。这种独特的功用在于其所彰显的自强不息,不怕挫折、勇于拼搏、敢于胜利,超越自我、自尊自信、乐观开朗,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求实创新,尊重个性、发展差异、共同发展,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等精神,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体育不仅充实了人们的文体娱乐生活,而且还在荧屏和网络上占据了“半壁江山”,广泛的载体使得体育精神辐射强烈。体育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载体,从团结协作到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和尊重观众都具备德育要素,体育精神蕴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乐观自信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实用理性精神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体育精神具有深邃的思想渊源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践行体育精神,对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把握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精神独有的本质功能和魅力,尤其是在当前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其他社会活动不可取代的作用。体育精神在本质要求上、践行目标上以及发展路径上都具有天然的关联性,研究体育精神,对充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张淼.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构建[n].光明日报,2013.11.19

[3]孙大光.中华体育精神与爱国主义[n].光明日报,2012.04.04

[4]刘吉磊.论当代体育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促进作用[J].理论界,2012(1)

[5]季爱民、刘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和谐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1)

[6]刘玉.奥林匹克精神的迷失与回归――物质奖励利弊谈[J].体育学刊,2014(1)

竞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篇10

   体育法的价值是体育法和价值主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1]。如果没有体育法价值的主体,体育法价值便没有了“价值”;如果没有体育法价值的客体,体育法价值也就没有了来源。任何价值都不过是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效用。

   1.1主体与客体

   从哲学上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主体是客体的主体,客体是主体的客体,孤立地研究主体或者孤立地研究客体都是不正确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主体意味和表征着这样几方面的涵义:“第一,人尽管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但在人产生之后,人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对自然事物处于一种主导、主控的地位。第二,人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是人作为主体通过实践改造活动的把握方式,这是以实践为轴心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是人类参与到环境世界运动中的存在方式。第三,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发展方向是世界不断地从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在日益扩大的程度和规模上服从和服务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即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2]总之,主体概念意味和表征着人与环境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的主导地位、人的主体活动方式和人的主体尺度。

   客体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物质本体者。凡是客体,首先必是具体真实的本体性物质。第二,凡是客体者,必有相比者,而且这个相比者也需是个物质性本体。这就是说,客体不能以单独孤立的面貌或身份出现,而必须以两物的姿态登场。第三,两物必须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这两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只有处于被动性作用的本体才可叫做客体。当我们对以上客体所具有的三个条件进行综合概括时,客体的定义或概念就会脱颖而出:客体就是相对于主动性本体而言的被动性本体。”[3]

   一般来说,“主体和客体是作为实践—认识活动中两个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实体性要素,主体是指实践者、认识者,或实践—认识活动的行为者本身,客体是指实践对象、认识对象,或主体行为的对象本身。”[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主体以具有自我认识、能自觉区分主客体为前提,所以主体只能是人,而不能是其他生活或自控系统。主体包括了人类社会、国家、民族、群体和公民个体。客体则是主体指向的自然界、社会现象、社会制度、人的活动、人的思维等。客体的价值都是对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而言的。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或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主体,其价值是不同的。客体之所以能对主体产生价值,是因为客体具有一定的要素和结构、属性与功能,与主体作用会对主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1.2体育法的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

   研究体育法的价值客体,首先要对“体育法”中的“体育”一词进行界定。目前体育界对于体育的概念有很多界定,但总结起来主要分为狭义的体育概念和广义的体育概念。狭义的体育概念将体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美国学者布切尔在《体育基础理论》一书中认为:“教育这个词加上身体这个词构成了体育教育,是指同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教育过程。”[5]日本学者前川峰雄也认为:“体育是通过可视为手段或媒体的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6]广义的体育概念则更多地将体育理解为体育运动,其外延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大众体育。《苏联百科辞典》将体育定义为:“体育运动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是为增进健康和发展人的体质而开展社会活动的一个领域。它的社会活动的标志是:人的健康和体质发展水平,在教育、生产、日常生活领域中进行体育活动的程度,竞赛项目的成绩等等。”[7]《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一书中在“体育的概念”这一词条中说明:“体育的广义含义与体育运动相同。它包括身体教育(狭义体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8]。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一个教育过程;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这三个方面因目的不同而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它们都是通过身体活动全面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都有教育教学的作用,也都有提高技术和竞赛的因素。”[9]由于体育法调整的是体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这不仅包括学校体育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包括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因此,本文“体育法”中的“体育”更符合广义的体育概念。

   体育法的价值客体也有一个广义与狭义的问题。对于广义体育法的概念国内已经有学者作了相关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体育法是指由体育运动的当事人(包括体育行会)自己创造的用以调整他们彼此之间的体育关系的习惯和惯例的总称。”[10]另有学者指出,“体育法是调整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一定范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还有学者认为,“体育法是国家对体育进行管制的法律规范(如英国的制止足球流氓立法,我国的反兴奋剂立法)和由体育运动当事人(包括体育行会)自己创造的用以调整他们彼此间体育关系的规则的总称,前一类规则具有公力强制性的特点,而后一类规则具有自制性、专业性以及非公力性的特点。”[12]上述三个关于体育法的概念中,第一个并没有将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规范作为体育法的范围,显然是不全面的。后两个概念尽管表述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作者都认为广义(抽象)的体育法不是就某个体育法的制度或规范而言,而是指体育法的总体,是对所有体育法的一种概括,不仅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的体育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体育规则。“这些体育规则一般是软法,如美国全国高校体育联合会的章程和管理规则、加拿大四大职业联盟的规则等等,它们均是体育行会制定的规则,仅对其成员有约束力,不具有硬法的普遍约束力,而且执行方式是非司法化的。但是必须看到,软法在体育管理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法作为一种公法规范,直接满足规范和调整体育公共关系的需要;软法作为一种与硬法相对称的规范,直接推动体育硬法体系的日趋完善;软法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法治目标的实现。”[13]体育规则作为软法,虽然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但对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而言,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运动员必须在竞赛规则规定的范围内参加体育竞赛,否则将会被取消成绩。可以说竞赛规则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之间所缔结的合约。目前在国外很多的伤害事故中,认定加害人是否有过错,一般都要引用竞赛规则。例如,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案件中,一个男孩在随着一名教练员练习摔跤技巧时,导致四肢瘫痪。法庭认为,不能决定这名教练员的技巧是否遵守当地的和全国的摔跤指导规则,后来法庭拒绝将替代责任的免除适用于这名教练员(Giambronev.Douglas,no.1020234,2003ala.)。总之,在体育领域内,软法也是法,它和硬法一起构成了体育法。

   笔者认为,广义上的体育法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广泛的体育法存在。体育法是指对体育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所有法律规范,不仅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体育法律和法规,还包括各种体育规则。具体的体育法的价值客体是指特定的体育法典、体育法律制度、体育法律原则、规范、条款等。本文所研究的体育法的价值客体主要是指广义的体育法(部分章节会涉及具体的体育法),也就是所有体育法的总和与概括,包括体育领域内的硬法和软法。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广义的体育法,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体育法的价值是所有体育法都应该具有的价值。

   体育法的价值主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很多内容。我们认为体育法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但这里所说的人不仅仅是公民个体,还包括了与体育法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国家、民族、群体等。

   体育法的价值主体和体育法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离开价值关系就无所谓体育法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价值主客体的双向建构。其中,体育法的价值主体经历了哲学认识范畴的主体到价值认识主体再到价值主体的过程,体育法作为价值客体经历了从一般哲学范畴的客体到价值认识的客体再到价值客体的过程,从而构成了价值关系。体育法的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包含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等三层基本关系,这三层关系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其中实践是基础,实践关系是体育法价值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最基本层次,也是从体育法的价值认识发展到体育法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桥梁;而价值认识又以实践为基础,反过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认识此刻又成为实践关系的前提;体育法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认识和实践关系发展的最高层次和必然结果。总之,正确认识体育法的价值主体、客体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和掌握体育法的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1.3体育法的价值存在形式

   对于体育法价值的存在形式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体育法的价值。笔者认为,体育法的价值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

   体育法的价值主要以制度形式存在。体育法的价值存在于有关体育的法律、规范、规章、政策中,它不一定是以明文的形式写出,但是它一定蕴含在这些法律、规章、规范和政策中,是它们的灵魂和核心,没有体育法的价值作为保证,它们就有可能失去其正确性,成为恶法。所有的体育法律、规范、规章和政策都是在一定的价值指引下制定出来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价值依据和价值追求。

   体育法除了以制度为主要的存在形式,还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体育法的这种存在形式具有形成的长期性、认识的稳固性和历史的传承性等特点,体育法的价值观念往往是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人的再社会化过程中得到加强,深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呈现出根深蒂固的特点,一个人不一定具有高深的体育法价值理论,但是他可能会具有丰富的体育法的价值观念。体育运动中,“sportsmanship”、“teamwork”、“fairplay”等法则早已深入人心,它们已经成为了体育运动的代名词,正是这些法则,才保证着体育运动能够持续地生存与发展下去,而这些法则会以制度的形式存在,但我们认为它们更多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

   2体育法价值的含义